《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视觉图像生成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21 22:32
标题: 视觉图像生成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视觉图像生成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2010年12月《新闻界》
朱永明



摘  要:视觉图像的生成受制于自身物质性和替代性符号转换关系,具有符号语素结构性和组合性的话语建构基础,以及因此形成的象征性、典型化语义形态,需要在共同规则的语境中编制与理解图像意义,但也因此隐含了图像误读和被操控的可能。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与反思中认真思考应对机制和策略。

关键词:视觉图像;生成;符号;视觉语言;传播;影响因素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与互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视觉图像的生产制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新信息语境下的视觉语言形态呈现越来越多元的样貌和特征,不仅使其从传统契刻、绘制逐渐走向电子化、数字化乃至多媒体化综合运用,也完成了其从平面、静态造型到时间性、网络化互动媒介的巨大跨越;不仅超越传统的绘画、装饰应用与科学插图,还涉足新闻、广告以及休闲娱乐等公共媒体传播,深入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正是由于可视的、变化万千的的图像传播对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全球范围内视觉文化研究开始盛行。学者们试图通过世间万象的解构与阐释,尝试破译解读人类视觉世界的文化基因与密码,探寻人类社会文明与意识形态演变的深层答案。然而,在艺术领域,形式本体和精神意志至上论持续影响,泛符号的情感性隐喻语言观也充斥学术研究中,而许多以文化解码与符号阐释为依托的现代研究方法,又经常模糊图像与现实事物的界限,甚至泛化图像的内涵与范畴,不仅继续编织了图像文化及其艺术属性的神秘面纱,也夸大了其可能的意涵与价值;在新闻、广告等公共媒体传播领域,以摄影摄像为主要方式的视觉图像因为镜像性质的纪实特征,以及人为性、瞬间性和可截取的片段性,也为传播与解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埋下了假相、幻象的可能。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像生成的基本特性和影响因素对传播的制约。

一、物质性与替代性的视觉符号建构——图像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视觉图像是物质传媒造就的符号化视觉语言形态。海德格尔曾论及“世界的图像化”问题时指出,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这里所言的图像是特指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视觉性(visuality)”文化概念,体现的是一种人类认知的经验模式。这时候的视觉图像已不再是自然物态与人造景观,它深深嵌入了人类社会性的意识形态与情感,视觉图像中的视觉样貌也不等于生活中的具体物象,而是以创造出的物质媒介与信息载体来实现。当我们通过视觉图像作品来阐释或理解我们世界的时候,必然是对象意义的特定指称或象征,是具有社会性意义的符号化的视觉词句与文本。也因此,我们必然面临物象与图像在我们感觉中的混杂、渗透与转换,必然要面对真实世界的物象与意义世界的人为图像之间的分辨与思考。
从镜像论之始,到情感审美观念深入人心,乃至现代符号学诞生后复制、拟像、仿像理论盛行,“泛符号”论思想普遍存在于自皮尔斯以来的众多理论论述中,折射出对图像与现实关系的诸多困惑与思考。但是,这些观念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认为图像是事物的镜像,本体只有形式的意义,而内容来自镜像的对象客体,混淆了符号媒介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将图像、图像符号指代与物理世界形象混为一谈,也就是轻率地将具有人为复制性质或者可辨别意义的事物一概视为媒介,却又直接以之指称它的符号意义,忽视了符号物质化和替代性基本特征。
符号之所以为符号有几个基本条件:一、必须是人为的、有独立于身体外的媒介记录方式,具有信息价值,可以被记录、存储与传播;二、必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特定信息的替代者;三、必须在群体性社会里流通,且具有意义的相互约定或共识。图像就是以这样的表述方式所建构的视觉符号集群。
视觉图像如同言语文字,是人类意识形态与文化建构的产物。没有一种传播的图像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纯粹自然的景象。它可以是刻意绘画或装饰,也可能是一种视角选择后现实影像的强调与取舍,或者就是主观意念的摆拍和虚拟,即使是偶然的成像与灵感的显现,其被选择也必定是在把关人对其意义的评估与判定后。
因此,图像符号所显现的形式情感与信息意义之所以可以形成,是社会人的主观意识参与的结果,是依靠特定的物质媒介与视觉形态得以显现。也就是说,自然环境中的客观形象与变化,在人的意识还未注意到的时候,并不具备符号的意义与概念,即使人的视觉能够直接感受到,但那么这样的样态还是属于直觉经验在大脑中的映射。也许,问题的复杂性就在这里。人类语言文化对人的思维与意识无处不在的的影响与渗透,也影响着人对视觉景象的观察、思维与判断。我们知道,形象产生的源头是视网膜神经系统传输外在世界客观物象到大脑后的信息加工,一旦形象被记录,并被明确指向意义,那么它就成为人类意识的最初来源,也会成为符号化的视觉认知基础。符号化的视觉认知是指存储于大脑智能系统中的具有概念意识的思维活动,如果符号化视觉认知只能驻留大脑,或者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传播,它的表达能力会因身体条件影响受到严重限制,而且这样的信息传送,只是生命体的信号状态,与符号还不是一回事。
人类智能区别于动物的最关键所在,就是能够把认知概念进行物质符号的创造和转换。当人类尝试使用契刻摹画呈现大脑中的视觉认知,也就是将具有信息性和符号化特征的认知物化之后,脱离人身体局限的“符号”才可能形成。因此,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或事件不管你如何理解它的意义,人工物品不论其是否原创或者可以复制(还是物理世界中的事物,是人类参与自然活动的产物),其本质不是符号,尽管可以用以指代或者象征其他事物。就如甲壳虫汽车本身是人工物品,它是现实物理世界的组成部分,只是因为渗透了人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因此经常被用来作为象征时尚或者品质的替代物。只有被作为象征与隐喻某一对象或意义的替代物时,它才能成为符号。
符号的物质性,决定了图像语言必然是物质形式与信息意义的共生体,它与言语文字一样,是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第三世界,通过符号化的语言媒介连接着两者,也成为它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客观世界与人的大脑主体之间建构着我们的认知与精神活动领域,成为我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与工具。

二、共同规则制约下视觉语境的建构和解读——符号化图像的语言特性

视觉符号只是图像表达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图像的生成,不仅取决于物质形式与意义共生的符号基础,还取决于它的组织形态和结构。它的最典型语言特征在于具有语素意义的多种符号组合所建构起的视觉话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决定了对图像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孤立的符号认知,需要在共识的规则下、在相互作用的符号语境里感知图像内涵和意义。
由于西方传统语言观念一直坚持把言语以及言语的书写方式文字作为特定的、也是唯一的语言介质来看待,图像和其它非言语、文字的符号形态被视为“非语言” 。这种对视觉符号体系语言性的根本性否认,极易将具体图像符号集群理解为孤立的符号单位,或者机械看待图像中的不同符号关系,忽视其结构性及组织关系中符号意义的变化,以及因此形成的丰富的视觉语法与话语修辞能力,而图像的价值恰恰是在具体话语中所呈现的视觉感受与意义传播。举例来说,我们判断一幅艺术创作的主体对象,一定是在比较它周围环境才可以获得;一幅新闻图片的意义还需要参照时空环境(如历史语境,文化语境等)来判断,正因为语境关系中不同元素的类比,建构了视觉的修辞和隐喻,也建构了视觉的概念和意义。这种动态语境的把握是制作与解读图像作品的重要策略。
然而,图像具有瞬间截取的特性,即使是动态影像,作为被典型化的事物或事件仍然是局部的非整体的。由于时间性语境的模糊,导致图像很难描述对象历史环境中的整体关系,只能是瞬间样貌的凝聚,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是片段的、截取的空间呈现方式。这意味着图像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语境配合与说明,很容易被断章取义,而它的典型化记录技巧,也容易对释放信息产生刻板印象。
我们知道,概念生成取决于大脑信息网络系统对人的各感觉器官信息汇集、储存,并通过记忆形成认知图式。这种系统关系形成的概念图式是以综合信息的辨别与类比生成的。它涉及认知判断中对整体事物、事件或问题所必然的环境评估与比较,以此进行相关信息的综合编码或解码。这个信息环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境(context)。一旦失去真实语境的依托和比较,很容易酿成与真实相异的错觉,失去意义判定的标准。
与文字言语等其他符号语言体系一样,图像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存在编解码信息生成与理解过程。图像编解码关系决定了只有基本的共通规则才可能实现最有效的诉求目标。编解码规则共通性越高、障碍越少,效能就越大。言语、文字系统是相对比较精密准确的符号系统,不论是音、形、意都高度统一,任何一种有意义的语素或其组合方式都有基本语法逻辑和规范,可以达到相对准确的描述。而图像领域则存在严重的不确定因素。这主要表现在图像符号意义本身的地域性、经验性和多义性等因素干扰,以及视觉图像编解码关系的脱节和割裂上。
从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角度看,传统再现模仿艺术因为艺格赋词的文学性传统,使图像创作者与阅读阐释者之间自然有了形式与意义关系的共同语境和规则,但在脱离物理空间形象的现代艺术创作中,编解码脱节问题则日益严重。由于镜像论和艺术意志论所造就的形式至上观念的影响,图像生成中的意义建构与表达被边缘为被动的客体价值,图像创造活动更多关注形式与情感审美层面,而忽视概念意义的修辞、构建与表达。有意思的是,恰是许多现当代艺术创作是以抽象性形态编码,却主观发挥和拒绝意义的表达,让受众理解上进退失据;而观念性思维下的艺术创作,由于太注重个体编码自由,不注重受众理解,所表达的视觉样态和意义经常造成编解码双方的错位与疏离。缺少共通规则的编解码转换语境和规则必然容易导致对图像本质与意义的误读,也无异于自说自话。
新闻、广告和公共传播图像的选择、概念建构与制作也深受图像编码过程中语境影响,如前文所述,我们对图像瞬间形态的经验识别,经常由于被割裂了具体时空而得出错误的经验判断,这在摄制类图像中尤为突出。但是,对新闻和公共信息类图像影响最深的是图像生成语境关系的可操控因素。

三、视觉信息的提取、构建、制作与输送——可操作的图像传播意图

图像传播的信息效应,受制于图像建构之初的信息生成方式,也就是物质条件下的符号化媒介特性,即使是精确记录物象的摄影也不能确保我们可以获得准确无误的资讯。图像形态语言在对具体事物或者事件的判断和描述时,具有特定的空间性、瞬间性视角和高度的概括性,缺少时间性的多方位综合表述能力。因为人类思维活动中的认知概念通过符号语言而被显现,是典型化的认知判断,因此不论对事物、现象还是事件,如何筛选、抽取或者建构其价值与意义,更多取决于图像的建构者对事物与事件的认知、理解与偏好,个人乃至集体的意识形态更是举足轻重,甚至左右图像信息的生成。
诚然,在艺术创作领域,图像内容的筛选、构建、制作与传输,也受到各种因素控制和影响,如创造者个体的价值观与喜好,经济关系中客户与赞助人,政治关系中意识形态与依附地位,以及社会时尚的带动等,但因为其创作过程及艺术审美目的相对单纯,尤其是近现代图像艺术创作个体性强化,其被复杂因素操控的状况相对较少。但在新闻、广告等公共传播领域则是另一种普遍的多样化、利益化格局,这里的图像创作不论是摄制还是绘画,由于潜在政治、经济或商业性利益,图像信息生产和传播行为趋向复杂。作为接受者一般难以了解信息产生的背景与因由,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判断。这在企业宣传与公关广告等图像传播活动中尤为突出。
图像意图的操纵与控制至少涉及信息内容的决策者、制作者和媒体传播者等众多关系。决策者一般是指传播意图的控制者,他可能只是决定内容与规则,也可能参与整个过程;制作者可能是独立的创作人,也可能是被动技术人员不具备意图表达的权利;而媒体传播者或者独立或者兼有前者的角色。由于信息控制者担当着守门人的职责,不论是议题设置、传播策略制定还是信息传播模式策划,都成为信息控制与意图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信息传播内容有三种基本生成形态:一种是以还原真实为目标,尽可能客观描述现实;一种是选择性信息的强化与突出,以突出传播事物或事件的主体和主题;一种是对信息的加工与改造。第一和第二种无疑是图像传播的主流,但如果涉及价值判断、利益纠结或操控因素干扰,那么第三种被筛选和修正的图像就会出现。如截取,摆拍,转换时空概念,包括利用偶然性成像效果等,进行模糊语境、割裂语境或者转换语境。不论是无意还是刻意,转换不确定因素而置于特定语境下的图像,必然会引导受众产生特定语境的联想判断,而刻意的图像语境组合与嫁接更是如此。以新闻影像为例,尽管以镜像现实为主,但如果通过选景选材的抓拍,摆拍,修改,置换情境等,仍然可以造成影像瞬间性即时意义的扭曲与再造。许多事后的资讯证明,二战时期《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照片完全是摆拍; 09年3月西藏事件中西方部分媒体的移花接木、裁剪图像资料直接导致混淆是非、误导视听的恶性传播事件;湖北荆州挟尸要价照片争议则源自不同对象对事件截然不同的观点,甚至不同图像视角都成为支撑双方观点的重要证据。而在功利性广告和商业营销中,多数象征、隐喻的图像概念与产品毫无关系,却可以用一种关联性寓意架构和情感逻辑建立它们的联系,在造就现代消费时尚的同时,却也让我们时刻担心可能的虚假夸张信息对受众的伤害。
韦伯曾断言,“人是悬浮于自己编织的符号之网中的动物”。在符号化的世界,人类一方面因为自己奇迹般的创造获得高度智慧与辉煌文明,另一方面又自觉不不自觉地深陷其中,经常迷失于自己创造的“游戏”之中。信息化时代高度发达的媒体传播以及直观再现的图像并没有给我们更清晰明了的资讯,我们依然容易迷失于杂乱繁多的信息海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四、结语
正因为图像生成机制中各类因素对传播的隐性影响,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和应对如何建构起相关传播内容空间性与时间性的整体信息环境,通过图文和综合语境的多角度描述和呈现;如何在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机制,促成社会与媒体传播利益制衡机制形成过程中,不断推进综合信息传播与环境建设。这对媒体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来源: 0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信息化图像时代的视觉语言形态与传播策略研究》09SJB760019)


参考文献:
[1] 朱永明.视觉传达设计的图形符号与语言[J].美术与设计,2004(4)58-60.
[2] 朱永明.图像时代的视觉语言形态与传播探讨[J].中国出版,2010(249)21-22.
[3]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 传播理论[M] .华夏出版社,2000.
[4]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