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董一菲:《千江有水千江月》出版花絮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0 11:57
标题: 董一菲:《千江有水千江月》出版花絮
千江有水千江月》出版花絮
2012年我的一篇教学实录《采薇——天地间苍茫的歌》收在《品课》一书里,这一次我特别关注教育科学出版社,这家对我来说仿佛在云端的高品位出版社。
和我联系的是一个叫代周阳的年轻的编辑,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干净纯净。她很细心,随《品课》一书寄来的还有2012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类图书的书目。我很珍惜,许多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忽然想到不久前中语会副理事长王鹏伟老师寄给我的他的那本专著《语文教育:世纪之交的嬗变》也是这家出版社出版的。
作为读者,我一向关注书的作者译者以及出版社版本,作为作者,版税我从不在意,出版社却是某种标志。
心中砰然一动的是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如果可以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一本书,那将是对我教书、写作和思考的莫大的鼓励。

(一)

有一天,朋友张玉新老师告知我,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在策划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丛书“新生代语文名师立场书系”。我无比向往。后来,由于我生了一场病,一年没写东西,这件事渐渐竟已忘却。

时间过得真快,2014年的春天,有一次,浏览中华语文网的“名师博客”,偶然看到小学语文名师陈海燕的新书《右手粉笔左手书》。这一书做得十分精美,设计也十分新颖,发现出版社正是教育科学出版社,而责任编辑正是那个年轻而又有着好听的声音的代周阳。
我忽然有一个打个电话给她谈谈我的书稿的冲动。电话打过去了,代周阳编辑特别热情,我也当即决定把书稿《千江有水千江月》交付她出版,她还给我写了一封充满鼓励和信任的信件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里:
董老师:
你好。刚才和您通了电话,我也有种缘分天注定的感觉。我们之前联系过,苏立康老师主编的《品课》也选过您的文章,我还记得作者简介配的图是您在品茗,意态悠然。我想,刚好您在讲《采薇》,文章与图的气质很契合,能反映出您是一个非常淡泊、古典、有书卷气的老师。与您通过两次电话。每次听到电话里您温柔沉静的声音,感觉都很舒服。我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气场吧。
其实,我负责语文版已经有将近三年的时间。语文板块主要的品种有“新生代语文名师立场书系”“品课书系,”“名家经典书系”,以及一些学术性的语文著作。今年的选题重点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陈海燕老师这本书是去年7月投稿,我本人更倾向于做一些特点鲜明,有代表性的女性教师的著作。我有这样这样一种理念,就是想把语文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包装成更具艺术感和气质优雅的名师。作品能反映作者身上的特质,文章的编排也更偏文艺一些,不单纯是想法,更多是文章中能反映作者身上的艺术涵养、文学素养以及家庭生活的理念,教育哲学等等。
在编书过程中,希望我们常沟通。选择教科社,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我其实更怕作者对编辑有意见,觉得编辑不理解作者,或者编辑不回应作者。之前,我戏称这种情况叫“傲慢与偏见”。一方面,编辑不体谅作者,一意孤行,叫傲慢,另一方面,作者很强势,什么都要干预,一些出版专业的问题也要过问,不了解我们的工作以及付出的心力,叫偏见。反观之,陈海燕老师的新书更像是一本私人订制的书,倾注了作者和编辑以及美编等更多人的心血。每个人的审美倾向都趋于一致,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暂时来看,这本书我做得比较成功,也比较满意,积累了这样的一些经验,我相信您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定会做得十分成功。
您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很大,也是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能与您合作,是我的荣幸。
                              代周阳
                                   2014.3.25
(二)
代周阳编辑的文字感悟力力颇强,她又有着职业编辑和媒体人的高度敏感。在电话交流中,她很快就捕捉到了我的气质类型和审美取向甚至是我出书的独特诉求。机缘巧合,我遇到了一个懂得我的编辑和一个我一直“暗恋着”的出版社,十分开心。
《千江有水千江泪》从投稿到出书(从20143月一直到20153月),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代周阳编辑以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打磨这二十万文字的书稿。
这是20144月,她写给我的第二封信:
董老师:
您好。迟复为歉。清明节前后十分忙乱,因要出差,故赶在出差前把修改建议回复给您,有些谬误之处,也请原谅。领导觉得还是以书稿的内容为上,要坚持引领性和专业性。也对我专注于做女性教师书稿表示支持。
看了您的书稿,有种感觉油然而生,真想去您的课堂上听一听啊,哪怕一节课也好,现场感受您的魅力和意的浸润。等我有机会,一定要去您的课堂上学习。
就稿件来说,粗略读来,需要调整结构和编排次序,有些文章还需要补充。因我社一直坚守专业性和学术性,稿件修改后,才能符合我社的出版标准,这点请您谅解。
具体的建议共有八条,非常专业,一针见血。我忽然觉得这个年轻的编辑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专业而又敬业。
(三)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在电话和微信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董老师:您的选题通过了。
董老师:我还在校你的稿子。我看到周阳用微信发来的朱批的密密麻麻的稿子,震撼了!我的选择是对的,在教育科学出版社能够出一本书真是太值得骄傲的事。
董老师:“你来北京了,我请你吃饭喝茶吧!”她在朋友圈看到我在商务印书馆做课题,就给我发了热情洋溢的微信,而我来去匆匆,还要回来上课,更重要的是我哪里好意思打扰她,耽误她的时间。她不仅要给我改书稿,还要照顾她幼小的孩子还要陪伴得了重病的同事,还有许许多多她的工作要处理。
董老师:“在校园里照一组照片,一定要用专业的相机,出书要用,一定要穿漂亮衣服。”这是她小女孩儿般的温馨提示。我之前出过几本书,但是和编辑如此这般的交往却是头一回。
“董老师:您生了一场病,我刚才看稿子才知道,心里不好受哇!”她给我发了一个痛苦的表情。
“董老师:《藏谜》写的真好,只是涉及到民族问题,这个比较敏感。我建议删掉。”“好吧!”我听后很肃穆,这么细致之处她都看得到。
“董老师:《人兽鬼》一篇也有待商榷,有时候您也太过犀利”“好的,好的。”我心服口服这个小丫头了。她的语感太强了,在她面前我是别想有丝毫的马虎,别想蒙混可以过关了。
“董老师,新年快乐!”我看到她的留言,把电话打过去,这一天是2014年的最后一天,已经很晚了,她还在加班,还在工作。
我的书预计是在2015年的春节前出版的,可是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她兴致勃勃地发来效果图,我对封面的照片不满意。
“不满意就换,一定让您满意!”她斩钉截铁。

之后下厂印刷,这一段时间,我们终于都松了一口气。
周阳给我寄出版合同,一同寄来的还有厚厚的一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我如获至宝。
周阳给我寄样书,一同寄来的还有一本《大象之舞》是《人民教育》总编余慧娟的教育思想笔记,深刻震撼。
周阳是个聪明智慧、有涵养、善解人意、温厚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认知,往往来自其中的个体的某个人。曾经的“教育科学出版社”之于我就是一个仰望的高度,如今因为与代周阳这个年轻的编辑一年的交往,“教育科学出版社”对于我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温暖的精神象征。
这一年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些许的成长,期待着和代周阳编辑再度合作,期待着有一天我的文字真真正正配得上“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理念和水准。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