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第四届湖湘教师读书论坛---现场观察》专栏第4帖:本届论坛嘉宾【十年砍柴】帖文搜辑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6:54
标题: 《第四届湖湘教师读书论坛---现场观察》专栏第4帖:本届论坛嘉宾【十年砍柴】帖文搜辑
《第四届湖湘教师读书论坛---现场观察》专栏第4帖:
                                         本届论坛嘉宾帖文搜辑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湖南新邵人,知名专栏作家、文史专家。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曾做过公务员、记者,2008年10月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作、编书、卖书。现出版有《闲看水浒》《晚明七十年》《皇帝文臣和太监》《闲话红楼》《进城走了十八年》《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找不回的故乡》。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03
清华的敞怀和北大的闭门




“十一”长假,妻子的大姐带着她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来京游玩。从北师大毕业的大姐当年回到老家谋了一份教职,此番带着儿子进京,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不仅仅希望儿子看看天安门的大排场以及感受游乐园的热闹刺激,也希望给儿子来点“激励教育”,让北京高校那种氛围感染懵懵懂懂的小孩。
除了她自己的母校外,必定的旅游项目就是带着儿子逛北大、清华了。尽管我对走马观花的游校园能否激励还不识愁滋味的男孩,抱以深深的怀疑。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这个陪同是当定了。
10月4日上午9点,我和妻子陪着他们母子俩,开车来到清华的东门。东门的保安非常礼貌地说,此门不能进车,你们开车进清华必须走南门。他怕我走冤枉路,仔细地告诉我往南走,第二个红绿灯往西拐,上了成府路,然后你们走附路,在过街天桥前往右拐,就到了南门。按着保安的指点,我们顺利地进了清华。把车停在路边,然后陪着小孩慢慢地走。比起北大的秀丽精致,清华更空旷、粗犷一些,笔直的水泥路两旁,柳树叶被昨夜西风凋零满地,方方正正的建筑物倒也有种质朴的美。一路上看到许多和小外甥一样的小孩,在父母亲戚的陪同下,蹦蹦跳跳地走着、欢叫着。小外甥也很兴奋,在清华园的大牌匾下摆了许多pose要求给他照相。
两小时以后,我们到了北大西门,被告知不但车不能进而且人也不能进。平常来北大是采访,从没想过北大的门这样难进。这番节假日作为游客,才知道“黉门一入深如海”。保安说北大是学校,不是公园,节假日不欢迎游客进来,如果是公事,请相关部门的人来迎接。我一想,自己是陪小孩来玩的,他和他妈妈不能进去,我进去有啥意思?只好劝说悻悻不乐的男孩:算了吧,以后有本事自己考进北大,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走进这个校门了。
谁知道小男孩的自尊被伤了,愣愣地说了一句:“我要考清华”。
这本来是“十一”长假中的一件小事,我没有过多地想什么。今天在新京报上看到徐友渔先生的一篇文章,是评论北大假期闭门拒绝外来游客的。我便想起小外甥那失望的表情。从这件事来简单地比较北大、清华孰优孰劣,是草率而滑稽的。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对学校的管理政策也不尽相同,这点完全可以理解。比如说北大的校区比起清华来说,可能狭促一些,再比如可能在某些人心中,北大更需要稳定和安宁。。。。但是我想,小孩们来北大、清华,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有未名湖、博雅塔,有工字楼和荷塘。不说中国之大,就说北京,风景之美,园林之巧,胜于二校的地方不少。家长们之所以想带着孩子进两校参观,是因为两校就是学林里的少林武当,两校寄托着许多家长和国民的希冀。可能许多家长只有朴素的愿望,希望两大高校的短时间游历,能给孩子幼小的心中留下一点绚丽的梦想,当然这梦想能否实现谁也说不准。我们这两年争论什么“大学之道”、“大学精神”,似乎更多停留在那些“学富五车”的鸿儒们嘴上,而真正的“大学之道”和“大学精神”如果和大多数老百姓无关,那是什么“道”呢?那是难于上青天的鸟道。
大学吸引人的决不是仅仅是风景——尽管像北大、武大、厦大等许多学校风景独好。当年北大占了燕大的巢之前,是在沙滩。老北大的风景确实没什么可炫耀的,灰色而破落的楼,没有围墙,也没有湖光塔影。可老北大在多少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风景?记得张中行先生在《负暄琐话》中回忆,当时北大的课堂几乎对全民开放,许多旁听生可以自由地去听课,没什么保安阻挡。据说一位大家每次上课,教室挤得满满当当的。可到了考试只有两人参加,这位先生才明白原来平时来听课的都是不具备北大学生身份的“私淑弟子”。清华一个卖饭的打工仔托福考了个叫人咋舌的高分,于是“英语神厨”之类的吹捧就出来了。比起民初的北大这算什么?一个湖南来的打工仔当年就可以堂堂正正在北大旁听,而且向那些声名赫赫的先生提问。人家后来还“换了人间”呢。
今天的北大人还在拿九十多年前的蔡先生长北大时的“兼容并包”说事,联想到前不久一个包括我在内许多网友常去的一个北大网站被关闭,真是有点讽刺意味。难道再过五十年,说起北大,还只能说说严复?说说蔡元培?说说胡适?中间那五十多年有什么可说的呢?也许说那五十多年,北大从破破烂烂的沙滩搬到了风景如画的燕园?说说让“四海翻腾云水怒”的第一张大字报?或者只能说,那五十多年,无非还叫“北京大学”这个名字而已。
显然,北大对学界而言,有着符号化的作用。可它要是完全符号化,或者干脆成了个鸟笼,那该怎么办?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07
评本山大叔的卖拐三部曲:中华是个“忽悠”国


尽管早有人议论本山大叔江郎才尽了,但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盛世欢歌中,依然缺不了大叔那张猪腰子脸。既然人们群众这样喜欢大叔,代表先进文化的央视,不管怎样都要让赵本山同志除夕夜准时轰炸全国人民的眼球。
今年春晚本山大叔带着两个刚出徒的弟子,又将范伟忽悠了一把。从卖拐,到卖车,到把轮椅卖出去,尽管范伟吃了n次堑,总结出一大套防骗防蒙的心得,还是着了本山大叔的道儿。观众在嘻嘻哈哈中欣赏着本山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骗术,笔者感到一阵阵悲凉。——堂堂中华,实在是个“忽悠”大国。
我并非有贬低本山表演艺术之意,本山能够将卖拐系列小品在人们以为山穷水尽时,一次次演绎到2005年,尚能给人一点柳暗花明的感觉。尽管比起2002年第一部《卖拐》,有点牵强,但也很不容易了。赵本山的卖拐系列之所以广受欢迎,证明他是今日中国超出其他人一大截的喜剧演员,在别人绞尽脑汁将讽刺小品和主旋律、喜庆气氛搞三结合时,他依然能抓住中国老百姓的心态,知道老百姓喜欢看什么。

本山大叔的卖拐三部曲就是忽悠三部曲骗人三部曲,揭示了这个社会防不胜防的骗术、骗局。“忽悠”作为方言词,影响已然超出了东北那旮旯,全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论老幼,大约都能体会到忽悠的意思。据说民国时期在全国最有影响的一句东北话,是张作霖大帅入关后带来的:“妈拉个巴子”,那是凭借奉军的枪炮;今日最有影响的一句东北话,恐怕算赵氏师徒告诉全国观众的“忽悠”。
中国人喜欢欣赏骗人的把戏,老百姓自己在一次次被骗后,会咬牙切齿地骂那个骗子,可也许是因为“骗”处处可见,“骗”伴随人的一生,对那些骗术高明的人,中国人隐隐有些艳羡和钦佩。说某个人骗术高明,不一定是贬低这个人。
此原因大约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历史,是“瞒”与“骗”的历史。翻译成东北话:俺们这大中华,千年来就是比谁更能忽悠。
中国历代统治者,表面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国,讲“仁义礼智信”,而实际上使用法家、纵横家那一套管教老百姓,谁能将老百姓骗得最稳当,谁就是个成功的政治家。“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在骗与被偏的较量中,谁能最先识破别人的骗术,而不使别人识破自己的骗术,他就会赢。宁可使我骗天下人,不能使天下人骗我。《论语》、《孟子》从来只是用来准备科举考试做文章的,真正行事处世的靠的还是《战国策》、《孙子兵法》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兵不厌诈”不仅仅用在战场,更用在官场、商场、情场甚至日常生活之中。“三十六计”号称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就是如何叫人上当受骗的伎俩,和街头做局骗人钱财的行为没有两样。战国时的张仪巧舌如簧,骗得楚怀王一愣一愣的。项羽、刘邦争天下,刘邦背后一套,当面一套,鸿门宴上拼命地给霸王灌米汤,霸王傻乎乎地将汉营中为自己提供情报的曹无伤给说出来。大伙儿佩服的是张仪、刘邦这样的人。至于怀王、项羽,同情者少,更多的是嘲笑他们的天真。
“遇人只说三分话,不可抛却一片心”,“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些民间俗语折射的是,我们社会的大众教育就是不信任教育——不能随便信任别人。因此,中国的陌生人之间,如果像老外那样见面就笑逐颜开地打招呼,估计别人会琢磨他不是神经有问题就别有所图。
金庸小说最引人入胜的不是大侠们的绝世武功,而是那些高明的骗术,像岳不群这样的人,能骗自己的妻子、女儿、徒弟、同门兄弟,便是超一流骗者。张无忌的母亲殷素素自杀前,咬了一口自己的儿子。就是要让他记住,父母以后不能保护他时,最应该提防的是那些骗他真情的女人。
现在中国做父母的,何尝没有殷素素那样的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这世上的陷阱实在太多。陌生人敲门,可能他是个抢劫犯;火车上给你喝饮料,里面可能有蒙汗药;去买东西,商家花言巧语推销的多半会是假冒伪劣产品;街上向你乞讨的气概不要理,他们很多比你父母还有钱;和你山盟海誓的男朋友,没准是个骗了无数少女的大色狼。。。。。。。。
老师在课堂上教育孩子要诚实,可大多数父母是不愿意让孩子真的诚实,会灌输老实人吃亏的道理。如果你同情别人受了骗,长辈知道后大不会说:不长心眼儿,活该!如果两个孩子玩心眼,一个成功地欺骗另一个,骗人的孩子未必会被父母责骂,也许还会夸他有出息;工作后谁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上上下下哄骗得团团转,他便是父母妻子朋友眼中的能人。
中国这种到处被“忽悠”的环境,决定着老百姓自学成才,不断提高忽悠水平,防范被忽悠风险。因此一些表现骗人和防骗的文艺作品、新闻节目格外吃香,各大电视台开办的骗术曝光之类的节目收视率甚高,便是这个原因。本山大叔的“忽悠”系列来源于鲜活的现实,当然具有无比的艺术感染力。
曾经有一位和自己的老师比忽悠水平的人,最终没有忽悠过老师,折戟沉沙在外国。他说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红宝书不离手,“四个伟大”不离口,可算是得忽悠术之三昧。现在问题是,讲假话并不难,难的是国民的整体忽悠水平和国球兵乓一样,傲立世界。要想成功地把人忽悠成功,必须不断地提高技艺,正手、反手,快速、缓慢,单独、合作等等忽悠水平要与时俱进,而且还得培养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接班人,才能像本山大叔那样,一年又一年地忽悠着范伟。
不过,忽悠不好也是有代价的。曾经我们被忽悠:粮食亩产几万斤,可不久就饥民遍野;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水深火热之中等我们去解救,可一天醒来却发现当官的子女带头投身那“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11
谁丢北大自由魂

连战昨天来到北大校园——这个曾经是他母亲母校燕京大学的鹊巢,讲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仅从字面上理解,是在推崇北大在中华学界泰山北斗之地位:
“1949年之后北大好多好多的老师跟同学们好象种子一样,跨洋过海到了台湾,尤其到了台湾大学,把自由的种子带到那里去,在那里开花结果。包括傅斯年、毛之水等等师生后来都是在台大当教授,受到大家非常欢迎的教导。尤其胡适和傅斯年先生,都是五四运动的健将。”
“今天我来到北大,我也愿意回顾一下,中国近百年以来整个的思想的发展,应该也可以说归功于北大。大家都知道胡适先生提倡自由主义,那是代表一种自由、民主、繁荣、进步的创举,也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回响。”
作为台湾大学的高材生,连战此番话,确实有北大精神再传弟子前来寻根的意味。在连主席奉送的高帽子面前,在座的北大师生除了自豪外,还有没有一丝羞愧?
北京精神之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流风余韵在今天座落在燕园的北大,还留存多少?这里有瞧不起自考生的身份高贵感,有节假日关门拒绝外来游客的自恋,有把一个敢对掌管意识形态部门讲些真话的教授赶走的气魄,有将学生多年来自己点点滴滴建成的网站关闭的明智。。。。。。
以为把蔡元培先生的塑像,立在校园内,这就是北大么?以为校门挂着本朝太祖题写的龙飞凤舞的牌匾,就是北大么?以为依仗政府的拨款,喊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就是北大么?
真正得自由思想之精魂的北大人,应当有胡适先生这样的宽容,或者有傅斯年先生那种在权贵面前不摧眉折腰的风骨,而非沦于皮相的狂傲或自负。
一九四九年前,北大无论处在什么样艰难的环境中,都没有丢掉其自由独立的魂魄,哪怕是军阀混战、日寇围城,或是辗转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一九四九年是个分水岭,真正的北大魂,似乎随着国民党残兵败将的军舰,带到了那个岛屿。
尽管国民党在反思丢掉大陆的教训时,也信奉用警察来管治岛上的人,包括知识分子,所谓的“戡乱”期间,也出现过“雷震案”这样的文祸。可掌台湾大学的傅斯年这个地道的北大人,极力维护台大的学术自由,坚决顶住警察不经过司法程序前来骚扰台大师生;当年被老蒋奉为保护神的麦克阿瑟将军访问台岛时,老蒋带领一帮文臣武将去迎接,包括“国子监祭酒”傅斯年。在贵宾室里,只有三个人敢坐着,除了麦帅和老蒋,就是傅斯年,他大大咧咧地翘着二郎腿,旁若无人地翻看杂志。
而今天,一些掌管北大或其他高校的人,以自己是个副部级高官而自得。环顾今天大中华圈内的大学,真正有资格说承接当年北大自由香火的,恐怕只有台湾大学了。不但奠定台大基础的校长傅斯年是北大人,影响台大精神气质的胡适、殷海光等,也和北大也有极深的渊源。连现在骂完这个骂那个、做老顽童状的台大毕业生李敖,如祥林嫂似的一再念叨他父亲是北大毕业的,他和胡适先生、殷海光先生的关系等等。
这大概是礼失求诸于野,当年晋室南渡,中原文化之精髓也随着世家大族转移到江南。感谢那弯浅浅的海峡,总算给北大之魂魄找到了个栖身的地方。
我们对比49年后北大和台大,这边号称“北大”的,将来历史将记住他们些什么呢?“反右”时教授们的检讨?文革时第一张大字报?“梁效”的评论员文章?那些劫后余生的学者有关牛棚的记忆?而那边的台大,49年后所干的许多事情,酷似49年前的北大。
其实,北大魂魄的丢失,我们不能责怪北大人自己。连先生的一席话,能否给今天的北大人一点触动?想一想何时能招回北大自由魂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13
《非常道》之感觉:鲜活的中国人和鲜活的历史

中国人爱炫耀于异邦的是本国悠久的历史,历史教育在我国也有着很长的传统和厚实的群众基础。
可是,今天你问一个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历史课上你学习什么?他也许会给你背诵很多距政治比距历史更近的概念。什么几种社会形态,什么历史发展的规律,什么民族战争和农民战争的伟大意义。等等。若举一例,问他陈胜是什么人。我想大多数上过历史课的人,会如应付考试那样:告诉你陈胜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起义的农民领袖,是在大泽乡起义的,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最后失败了。那些学习用功的也许还会把公元前多少年准确地背出来。
这样的历史,中间活着的不是一个个有趣的、和我们一样的人。而是些死板的、组合在一起的零部件。如果老师依据《史记》中的《陈涉世家》,给学生们讲陈胜的故事,两千多年前那个戍卒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
他年轻时和所有的小伙子一样,不安现状,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样话可能很多人都讲过。贱时岂殊众,贵来方悟稀,在他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前,这样的话只是寻常的吹牛皮。
还有他称王后,过去穷苦时的老伙计来投奔他,看到他威风八面。这些乡巴佬啧啧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说过“苟富贵,无相忘”的陈胜很不地道,怪罪老伙计轻慢自己,将人家给杀头了。
现今针对学生的历史教育是这样,而对整个国民的历史意识培育何尝不是主题先行?难怪大多数人不愿意亲近主流史学家整理出来的“煌煌历史”,而热衷于观看那些银屏上的历史戏说。——尽管后者可能荒诞而不真实,但至少有趣。
公众不需要硬塞给他历史概念,也不需要代替他去判断是非。公众自有一双历史眼,来看待兴亡变迁,他们需要看到的是,不是某些人为了某种目标人为进行加工过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人物真实的、无人“梳妆打扮”的言说和行为。
一旦剥离意识形态主导的价值判断所包裹的重重外衣,历史人物不顶着英雄或贼寇,贤达或小人的标签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以原生态的言行出现。真实的历史,有趣的历史,往往就藏在历史人物的片言只语中。
看余世存兄编辑的《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我便有这种感觉。
1840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到上个世纪末,这160年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变化最剧烈、各种潮流激荡得最汹涌的时期。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置身于其中的普通中国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大变局的印迹。可是,这段离我们最近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反而山色朦胧雨亦奇,是“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么?是,又不是。那些曾主导过这160年历史的人,究竟是怎样的?难道仅仅是贤良寺中让人肃然起敬的牌位,或是岳坟前让人吐唾沫的铁人?难道这160年,仅仅只体现证明谁更合理合法的历史规律?
余世存兄对中国的近现代史,比某些所谓的大家,更有精到的看法。然而他自己不说话,不是他不能说,而是他让历史人物自己来说话。避免了庸俗的评点与阐释。
160年间中国重要的历史人物,其言语几乎都在这本书里能找到。我捧读起来毫无因年代久远的隔膜感,那些帝王也罢,革命家也罢,权谋家也罢,军阀也罢、才子也罢,学问家也罢。他们都是些鲜活的人,就像生活在我们同一个小区。
慈禧太后说,康有为要变法,为什么不来找我?活脱脱是一个当家日子长了、不愿意将手中那串钥匙给儿媳妇的老太太模样。孙中山回答犬养毅最喜欢什么的提问时,他的排序是:革命、女人、书。这是个真性情的革命家,而非躺在中山陵上让人顶礼膜拜的先行者。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这个当年有着“一万里外觅封侯”豪气的权臣,晚年和任何一个油尽灯枯的老汉无异。
看《非常道》,要耐得住性子,慢慢地翻读。全书23万字不算多,可牵连着大变局中涌动了160年的波涛。非仔细咀嚼,则不能体察文字背后沉甸甸的重量,也不能体察编者平和下面滚烫的激情。
这本书,名为余世存编辑而非著述,我以为所要花费的功夫,比寻常的著述还要多。也许是为了尽量避免编者本人的主观情绪,此书光秃秃的既无序言也无后记,开篇便是听历史人物说话。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一直躲在历史人物背后的余世存,其实他想表达的也都表达了。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16
不端学者架子的性情文字(书评)

李零先生是搞考古学研究的,我非学术圈内人士,对其学术成就如何不敢妄评。——那是另一个水泊梁山,如何排座次,似乎有不可为外人道的规矩。但据媒体介绍,先生在那个圈里还是很有江湖地位的。至少人家的名头放在那里: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尽管李零先生痛斥过“博士生导师”之衔乃是国际丑闻。可他身在此山中,按此山的标准评价,他也躲不过,不管本人是否喜欢。
在历史学界、考古学界现在还在学术前沿活跃的专家中,李零先生的文字是我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大约许多非学界中人亦有这种感觉。别的大家想必文字也不错,可很少有人放下身段,写一些“闲文”让我等解颐或解惑,一般的专家喜欢圈在高高的院墙内,一本正经从遥远的夏商周,讲到离我们较近的元明清。这学问大约是很高的,喝彩者多是同道中人或入室弟子?我等江湖散人无缘窥其精髓。而李零先生,常常在《读书》等刊物上,写一些很有趣的文章,告诉我们古人是怎样喝酒、吃饭、泡妞和上厕所的;那些刺客当年是什么样的风采;古代人赌博、吸毒大约是啥样子。娓娓道来,让人难以释卷,可无野狐禅那类无凭无据的毛病,有趣而有征。
近期,李零先生的《花间一壶酒》出版了,汇集的是他这几年写的“闲”文字。但说其“闲”,是写作的态度不那么端学者架子,其内容不闲,说的都是中国人安身立命、杀伐攻守、吃喝拉撒的根本问题。比如说他用轻松的文字来分析当下高校体制的弊病,高校之病,有感触的很多,摆出杏林高手的样子给它开药方的也多了去了。像李零这样在《学校不是养鸡场》等文章中,用大白话、大实话把道理讲得很透彻的不多,如“大人有钱你有命”,“发展不是没头苍蝇”,这类性情文字读起来多痛快。
人都是有个性的,写出来的文字也应当千姿百态,能见其真性情的。可是我们许多学院的大学者,好像一旦有了“教授”、“博导”之类的头衔,好像说大白话或大实话就是很丢脸的事情。于是文章里面不是言必称希腊,就是称尧舜,如果让读者明明白白读懂,显得人家没学问,把你绕得云山雾罩,满脑门犯晕,似乎才能显出人家的高明来。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晚清和民国初年的那些大学者,不仅仅乐于写一些“闲文”,即使他们写学术文字,也很本色,能见其真性情。如梁启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等,这些人都是不世出的大学者、大文豪。可是这些大家为文,没有一丝端起架子显摆学问的痕迹,那些钩沉探微的学术文章,照样用轻松有趣而明白的文字写出。那时候的大学问家,虽身在院墙里面,可是思想和性情没有被圈住,——也许那时候的大学还不是“养鸡场”的缘故。
李零先生在《花间一壶酒》的自序里已经说得很清楚:“我理解,跟公众讲话,必定要超出专业讲外行话,就和普通人说话一样,业余玩票就是业余玩票,既不必自卑,也不必自大,自己得想明白了。我从来都没想过,用杂文为学问造势,或用学问为杂文造势,好像全能冠军。”
整本书里,李零先生嬉笑怒骂,但仔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他的姿态还是如本书第一篇文章也是书名《花间一壶酒》。对着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喝酒,是越喝越清醒的,甚至有一种难为人理解的大寂寥。虽然李零尽量不端知识分子的架子,说着北京街头引车卖浆者一样的话。但无论他的言说如何轻松和诙谐,依然掩盖不了一个读书人的忧生忧世。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18
不掩饰欲望的八戒才可爱

(闲看水浒、胡侃红楼、醉解西游诸系列,对西游动手最早,但可能成书最晚。因为纯粹的“玩”的心态不容易找)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是猪八戒,好像许多人和我的感觉一样,特别是还有一些漂亮妹妹,放着英俊清秀的唐僧、神通广大的悟空、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不喜欢,非得喜欢这个自私、懒惰、馋嘴、贪生怕死、好色、好吃、长得五大三粗嘴长皮厚的呆子。
我们为什么喜欢八戒?这个《西游记》中常常作为丑角出现的人物?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真实,真实得像我们隔壁那个很实在却不乏小奸滑、心地善良却爱占点小便宜的阿哥。他是个普通的男人,有男人的一切毛病和欲望。
不刻意掩饰欲望的男人才可爱。中国历史上的国王、皇帝我最喜欢齐宣王,因为他面对唠唠叨叨、前来推销自己歪理斜说、企图影响当时政局的孟老夫子,掷地有声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喜欢金钱珠宝,喜欢美女艳福,有几个男人没有这样的毛病?“十个男人九个花,一个不花身体差”,那个身体差的男人未必就不好色,要么是身体透支了,想花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是先天不足或后天被宫,这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男人。即使这样,一些被阉割的太监得势后,还要娶妻纳妾,满足他那些心理幻想。
作为天蓬元帅猪八戒先生因为调戏了嫦娥,而被贬斥到凡间,托身猪胎。我想天兵天将中的军官们,恐怕都有这样一点小毛病。都是些热血男儿,每天看到玉皇身边那么多美女搔首弄姿,能把持住吗?宫里的男服务人员可以一刀割断是非根,可这些虎贲之士你却不能给阉了。喝醉酒的元帅大人,扯住广寒宫的嫦娥,要求陪睡。酒后乱性的八戒将嫦娥姐姐当成民女甚至三陪等平常女子了。最后玉皇震怒,拿住他本来要处决的,多亏太白金星这位和事老出面求情,才重责两千锤,罚到人世间来受罪。——真是羊肉没吃着,惹了一身骚。一位高级海军将领酒后这点行为,平时哪会有如此的后果?我疑心这嫦娥和玉皇有一腿,被玉皇包养在广寒宫。泡领导的马子,那不是找死怎的?
下凡后的八戒,入赘高老庄。本来是个爱劳动、爱老婆、爱家庭的模范丈夫。可最后老丈人不喜欢他,要求两人离婚,理由是:“一则败坏家门,二者没个亲家来住。”其实根本原因是嫌贫爱富,嫌老猪吃得多,又是外乡人,出身是“黑五类”,被人歧视。竟然狠心地要求悟空,拿住八戒不要什么退婚文书,将其除了根。
悟空化变成高小姐去挑逗老猪时,看八戒好一副疼爱妻子的模范丈夫样子。悟空将他跌倒在地,他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温柔地说:“姐姐,你怎么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来迟了。”如此体贴的丈夫,《西游》和《水浒》中,除了林冲、武大郎,就是猪八戒了。当悟空佯装哀叹自己的“造化低”时,八戒委屈地申辩:“你恼怎的?造化怎么得低的?我得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如今你身上穿的棉,戴的金,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你还有那些儿不趁心处,这般短叹长吁,说甚么造化低了。”这是无数的普通庄户人家中地一个代表,他脾气好、不挑剔;没有大志向,没有硬靠山,不嫉妒别人的飞黄腾达,只是想过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生活。因为他的平凡、现实甚至有些目光短浅,才是平常女子喜欢的丈夫,平常男子喜欢那类亲戚朋友。
当八戒打不过悟空,躲进自己的大本营“云栈洞”内,不依不饶的猴子将人家的大门给打碎了。老猪不能不恼怒地骂悟空:“你这个弼马温,着实惫懒!与你有甚相干,你把我大门打破?你且去看看律条,打进大门而入,该个杂犯死罪哩。”看到此处,我不仅大笑,好个可爱的八戒。他还想像遵纪守法的顺民那样,和那位什么都敢作的猴子讲理,指责人家私闯民宅。怪不得八戒恼怒悟空,自己在天庭的地位远远比弼马温悟空高得多,最后得罪权贵削职为民,等到那份做官的心冷了后,只想好好过日子,这猴子又来管闲事。
八戒被唐僧收罗为徒弟后,辞别高老庄时,更显出一位庄户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前程的迷茫。他对高老头说:“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作女婿过活。”当悟空责怪他胡说时,他辨道:“哥呵,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读到此,我不仅不觉得好笑,心中更感觉到一丝辛酸。让农民别妻抛家,去追寻那个缥缈而不可及的目标,他的心中将是何等的离愁别恨,八戒不是诗人,写不出:“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的诗句,只祈求妻子和亲人平安。
在取经的途中,八戒处处显出他革命的不坚定性,一有风吹草动,就嚷着要回高老庄。这种不坚定正是他可爱之处,钢铁战士另人恐怖。在取经F4团队中,八戒是最有人性的一个。唐僧是没有什么本事但有执著的信仰追求的人,他有着近似虚伪的道德洁癖;悟空本领高强却不会享受人世间的寻常快乐,只会杀人;沙僧呢?则是个过惯了杀人越货的流窜犯,一旦被老大收服,就成了死心塌地的奴才。他们三人都没有心灵的家园,唐僧把一切交给佛祖,悟空这个天生的造反派已经被紧箍咒控制住,沙僧就是一副天生的义仆命。而八戒有自己真正的家园,无论革命形势如何发展,他心中都有一块自留地。在其他三人身上,“神性”和“兽性”的东西更多一些,而八戒身上闪耀的都是人性。有人性的缺陷也有人性的可贵。他嫉妒悟空的本领和大师兄地位,时不时地挑拨悟空是师父的关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当唐僧责怪悟空打杀了白骨精,将其赶回花果山后,遇到妖怪,八戒、沙僧加上小龙,使出全部本领依然救不出师父,呆子又动摇了,说:“不趁此散伙”,经不住小龙的劝说,去花果山负荆请罪,请大师兄出面。
在花果山被悟空指示小猴戏弄奚落,但还不能彻底放下面子,只说师父想悟空,受不住挨打的威胁,不得不说出师父陷入黄袍怪手中的实情,怕悟空不出山,特地用激将法将猴王请出了花果山。——此处显出农村青年猪八戒同志那些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聪明。
因为八戒从来就不愿意放弃身上的“人性”,因此一次次被斥为六根未净,最后取经成功后,论功行赏。就是因为八戒的革命坚定性不够,如来对他说:“(你)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辛辛苦苦满一场,最后得了个打扫祭坛的“超级泔水桶”职务。
在中国这个农业国家里,历代的造反革命的主体都是八戒这样的青年农民,像悟空这样天生的造反者毕竟是少数。八戒们告别高老庄,投入造反的滚滚洪流,大多是不得已。他们离家远走他乡,说他们有什么宏伟的目标都是胡说,他们的理想无非是过得富足安逸一些而已。要进京打扫龙廷坐天下要取回真经为万世师的理想只能属于少数人。当然八戒这样的农民还是运气好,最终进了城混了个干部身份,大多的被洪流裹走的农民不是魂断异乡,就是白头归乡,故乡已物是人非,发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叹。
八戒这样有点私心的男人,平常人喜欢,因为常态的社会更多的是这些人,但在一个暴力集团中,老大未必喜欢。因为有私心会有独立的想法,会对老大的理念老大的命令抱以怀疑的态度,就会动不动开小差回家抱孩子。这样的集团是没有战斗力的,因此暴力集团——无论是朝廷还是江湖,老大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手下的部众“去人性化”,让他们从“人”变成可以控制的工具或牛马。他们害怕部下心中有一点私的缝隙,就可能被“异端”引诱,变得不坚强,必须“狠斗私字一闪念”。历代的造反集团几乎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最彻底的就是洪秀全。拜上帝教是邪教,洪秀全等人追求的是不但从组织上,而且要从生活上、思想上控制全部教众。他把自己打扮成上帝的儿子,具有对教众生杀欲夺的天然权力。让教众不能有任何的私有财产,所有的缴获一律归“圣库”所有;甚至不允许教众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夫妇俩分据男营、女营,而自己和诸王则可以任意取民女为妃子。
造反集团在造反时如此,造反成功占有江山后依然如此。儒家一直在为历代统治者做这样的理论贡献,到了宋代已经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人欲都没有了,何况独立的思想呢?战国时期像齐宣王那样直率的君主已经越来越少了。汉代以后特别是明代后,皇帝越来越混蛋,任用小人,荒淫无度,残暴无常,可将自己打扮得却越来越像圣人,越来越追求“君师合一”。一方面谕示天下,要尊孔尊孟,要戒淫奢,把自己说成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道德完人,另一方面将几千美女储存在后宫,让其任意取用。他们把猪八戒那点毛病发挥到极至,却不允许别人做猪八戒。
历史证明越是把自己装扮成道德完人的君王越是残暴,而敢称“寡人有疾”的君王往往承认人性许多东西是难以克服的,反而更能被百姓接受。
我喜欢八戒,喜欢他所具备的一切男人的小毛病。因为我不想当圣人,我也当不了圣人。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19
废科举百年的一点感想

12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还是某大学中文系即将毕业的学生,照例要做毕业论文。我选的题目是《鲁迅的乡恋》。中国文人的乡恋情结很重,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可是鲁迅那代人对故乡的爱恋伴随着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故乡的幻灭感。当时我在论文里提到这种幻灭感来自两个原因:
一是资本主义代表的现代工商文化对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巨大的冲击,传统乡土社会固有的秩序被打破,传统的价值观受到莫大的冲击,故乡已非昔日之乡,这在鲁迅的同一代作家中也多有表现,如茅盾的《春蚕》系列;另一个原因则是科举制的废除,中国读书人从拜孔圣人发蒙开始,就被前辈预设好的科举之路突然中断,“读书出来干什么?”一千年来第一次成为一个最现实也最严峻的问题,士人求学的目的变得不确定,鲁迅那一代人便多有“走异路、去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这样的经历,他们对“故乡”的感觉是极其复杂的,可说爱恨交织。科举制的废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读书人和农业帝国之间情感的相互割离,而对故乡复杂的感情是这种割离后的直接体现。
那时毕竟年轻,见识浅,但这篇一万多字的文章经导师指点后,有幸发表在社科院文学所的刊物《文学评论》上,也算是学了四年中文的一个交待。从此我和所谓的“学术”渐行渐远,为稻粱谋浮沉在江湖上。
今年是废除科举一百周年,学术界和文化界都有些动作,热热闹闹中各种观点都出来了。但主要不外乎两类:一是坚持认为科举是一种僵化的人才选举制度,束缚人的思想,阻碍人才自由生成。另一种则是反思对科举制是不是一棍子打死,认为科举制度有它不可否定的合理性,如程序公正,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等等。有人称这类观点企图为科举制招魂。
再回想12年前我对有关科举的一些思考,自己认为当时的一些想法还是有道理的,只是随着年岁增长,有些想得更深入。
科举制业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对历史名词当然要历史地对待。在1905年前后这个中国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要历史阶段,科举制当然是不合时宜,废除它是一种进步。当长期被我们瞧不起的东邻日本,经过明治维新,采用西方近代的教育体系,短时间内培养一大批有现代眼光和技能的人才,而老大帝国还靠八股取士,显然应当扔到垃圾堆里。八股制艺耽误了多少青年,也耽误了帝国的转型。我想这点是没有疑义的。
科举的废除和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留学教育的肇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事实也证明,科举废除后的二十余年,由于大批青年去日、美等国留学,现代大学制度在古老帝国的落地生根,在社科、自然等领域内迎来了上个世纪我国第一个人才井喷期。这二十来年来,如繁星丽天的各个领域的人才群,让今天的中国教育也许都应为之汗颜。可以说,北洋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观念的近代化,以及北伐成功民国定都南京后,一大批和当时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的青年官吏充实各部门,从而才可能有民国“黄金十年”的社会发展。——这一切,是和1905年废科举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科举废得太晚而不是废得太早。那么科举中的一些合理成分是否也一并抛弃呢?我觉得首先要看这项制度由充满生机、体现公平走到僵化死板的路径。
有人说,科举在明代就病入膏肓了,清代无非是签发其死亡通知书而已。这话没错,科举之害,看过《儒林外史》的人基本上有个感性认识。但反过来分析这个论断,则应该肯定在明以前,科举制对中国经济文化所起的积极作用。
开始于隋,完善于唐的科举制,在当时不啻于一场解放无数出身寒门读书人的革命性制度。尽管统治者有“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的功利性目标,但确实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现实。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就是体现机会平等,比起“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种充斥人情关系的察举制度,比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类由豪门垄断重要公共职位的九品中正制,当然是大大的进步。
从唐到宋,因为帝国的开放与进取心态,决定着科举制健康地运转。唐代除了进士科外,还有明经明法等科,对人才的选择是多方面的。同时考试为主,推荐为辅——如考试前以“行卷”求得重要人物的推荐,尽管可能带来不正之风,但大唐的雄健之风使其负面作用较低。如王维得知张九皋走了太平公主的门子,内定为第一名,便在岐王的引荐下,见到公主,极力表现自己的才华,让公主折服,最终取得第一名;再比如朱庆余《近试呈张水部》“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巧妙地讨好考官张籍,张籍也很有意思,沿袭其意回了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抵万金。”从中可看出他看中了这位学生。在大唐这是佳话,对当时的官场风气并未带来格外的毒化,可是现在看来是舞弊行为,要搁在明清两代,恐怕是震动朝野的大案,不知有几人要人头落地。
宋代科举考的是策论,考士子治国之策,兼以诗词经义。大宋一朝,文坛大家和政治家如欧阳、苏、王、范等等,大多出自科甲。可见那时候科举制依然是人才勃兴的催化器。
可是到了明代,因为王朝日趋内敛、保守、专制,为了政治的需要,必须将文官选拔变得更为“标准化”,更呈现单一性。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评价明代的“八股取士” :科目日趋简单,方法日趋复杂。——这使科举制完全沦落为僵化的考试制度,为考试而考试,考试的目的已失去唐宋时选拔英才的价值了。
清承明制,尽管康熙等帝王明白科举之弊端,但为了统治需要,使帝国能有效控制读书人的思想,明知其僵化,依然用了近三百年。
科举到了明清,种种的弊端并非这种考试制度自身带来的,而是当时政治制度使然。统治者为江山稳固,特意照着自己的目标改造了科举制。专制之祸,祸及科举而已。
没有人否定科举初期的积极作用,包括清末一代觉醒的知识分子。中国特重考试选拔人才——即使在其他民主国家里,除了通过竞选产生的主要阁员,其他的行政官和司法官无不通过考试选拔。孙中山变三权为五权,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特别单列出监察、考试之权,钱穆评价为,中山先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
为什么科举制的积极成分在民主社会的文官考试制度中能发扬,而在它的诞生地变成面目面目可憎呢?关键看这个社会整体制度是否开放、包容,整个社会的思潮是否活跃。大学制度和与之配套的学位制度,在民主开放的社会里,运行几百年,对社会繁荣稳定之作用,怎样形容都不为过。但如果一个社会依然集权、专制,一个政权依然以扼杀自由思想为目标,大学制度也会变味,在官本位价值体系下,所谓的硕士、博士学位与学术无关,无非是官场晋升制阶梯而已。
大学制度和科举制度一样,都是依附政治制度而存在的,如果政治制度不变革,任何一种教育制度或考试制度都可能有南橘北枳的命运。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17:29
陛下亲切接见留学归国人士玄奘
玄奘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慈恩寺举行

大唐日报记者十年砍柴贞观22年6月18日长安报道 今天上午,杰出的留学归国人士玄奘法师先进事迹报告团在长安大慈恩寺广场举行首场报告会。在报告会举行之前,当今文武圣皇帝陛下在玉华殿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太子殿下、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参加了接见。
陛下非常和蔼地询问了玄奘法师等人的身体状况,并作重要指示。陛下指出,法师西行求法,历经十七年,行程数万里,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将天竺国佛陀所创的真经带回东土。陛下充分肯定了玄奘在天竺刻苦学法,积极弘。。法的行为以及促进上国和西域天竺各国民间友谊的贡献,特别表扬了他在和数国高僧大德当场辩论中,征服了在场的外国元首和宗教界领袖,扬我大唐国威,让西土人士见识了我大唐文化之昌明。陛下强调,有关部门要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协助玄奘师徒尽快完成翻译《大唐三藏经全集》这一震古烁今的文化工程,并希望天下官民,认真学习玄奘法师善于学习、不畏艰险的时代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建设更富强更文明的大唐做出贡献。最后陛下说,法师立国的十七年内,大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法师在翻译经文之余,到全国各地多看看,多走走,多了解当今天下的大好形势。做一个爱国、爱教的高僧。
玄奘法师首先感谢陛下在公务繁忙之余,拨冗为《大唐三藏经全集》作序。法师激动地说,玄奘以一见识浅陋之沙门,在西域及天竺各国,能得到尊重,依靠的是陛下的天威和大唐的国势。自陛下握乾符,清四海以来,德笼九域,仁被八区,和风及炎热天竺,圣威镇冰雪葱岭。戎夷君长,每见东方飞来的鸟,都倍加珍爱,疑其来自大唐上国。何况玄奘是个亲自沐浴过圣恩的和尚呢?玄奘表示,他决不辜负陛下的殷切希望,尽快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佛经全部翻译工作,作为对天长节的献礼。法师还向陛下呈献了他写就的《大唐西域记》。该书记录了法师西行求法的所见所闻,凡八十万言,涉及到地理、语言、历史、宗教、民俗等诸方面内容,填补了我国人文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

今天上午十点开始的报告会由礼部、光禄寺、长安府联合举办。可以容纳五千人的慈恩寺广场座无虚席。高耸入云的慈恩寺塔垂挂两条黄色条幅,上书:“落实陛下圣谕 学习求法精神”。参加报告会的有六部官员、皇室宗亲、神策军将士及长安各界群众代表。报告会由中书令褚遂良主持。
报告会是在“敬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中开始的。
玄奘法师首先报告了他于贞观三年秋,离开长安西行,历经千辛万苦达到天竺不平凡的历程。他特别提到出国时边境各级将士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各国对大唐的无限向往和对大唐国民的友好情谊。当他讲到他在离开国境至伊吾国那段无人区的几天几夜中,水草全无,九死一生,几乎绝望。但想到要取得真经方能报效祖国,便决定依然前行时,在场观众许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当他讲到谢绝高昌国王曲文泰的挽留,决心求法不得永不东归,以及谢绝了天竺各国给予的优厚条件,依然归来报效祖国时,场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法师的大弟子悟空、二弟子八戒、三弟子沙僧也报道了他们协助法师西行的事迹。他们在报告中讲述了法师慈悲为怀,把他们从犯罪道路上挽救过来,并信任他们、培养他们的过程。悟空说,他乱龙宫、闹天宫,触犯了法律,被判处五百年徒刑压在五行山下服刑。劳改释放后,师父没有歧视他,而是鼓励他重新做人,并委以重任。他今天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师父的关怀。八戒现身说法讲述玄奘法师思想工作的细致入微,他在刚刚加入取经团队时,身上还残留着高老庄小农意识,爱占小便宜,贪吃贪睡,师父没有对他进行粗暴地批评,而是和他促膝谈心,解开了他的思想疙瘩。沙僧则说,和两位师兄相比,他沉默寡言,因此师父特意给了他更多的关怀与爱护,看到他想家,给他唱通天河流域的家乡小曲。
报告团唯一的女团员观音姐姐则从大唐和天竺的世代相传的友谊以及和平发展的国际局势的高度,讲述了她如何促成玄奘西天取经,以及玄奘在途中遭到妖魔鬼怪侵害时,她及时提供的帮助。
褚遂良在报告会结束时要求各地军民认真学习陛下接见报告团时的讲话精神,参照玄奘持之以恒的求法行为,找差距,找不足,改进工作,加强学习。
报告会结束后,部分观众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国子监学员李永亮说,玄奘舍弃西方优厚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这些年轻学子学习,我们要珍惜当前的大好机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神策军校尉沈虎说,弘扬佛法和保卫陛下和长安安全虽然工作不同,但许多要求是一样的,都要不怕苦不怕累,他一定要回去将这次报告的精神传达给所在军营的兵士。宗教界人士法门寺定慧法师说,玄奘取经成功是佛门的一大幸事,玄奘也是佛门的骄傲,陛下对佛教的关怀更令天下僧众欢欣鼓舞。
据悉,报告团还将赴洛阳、扬州、渔阳、太原、益州等地巡回讲演,本报将跟踪报道。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0:32
做清客帮闲的学问

鸳鸯在戏弄刘姥姥,以哄贾母、王夫人等当权派高兴之前,就明确是要把刘姥姥当成“女清客”。这姥姥若算清客的话,恐怕是一个精明而厚道的清客,比贾政身边那班清客强多了,和那个有官职在身而甘愿做贾府清客的人相比,人品更是霄壤之别。
清客用来是干什么的?无非是富贵人家,在吃腻了山珍海味,玩够了姨太太们以后,还是不过瘾,需要有一种文化上的声名,土财主总是不好听的。那时候没有高尔夫球场,也没有发明飞机,富贵人士很难飘洋过海去国际舞台上秀一把,除了玩玩票,捧捧戏子,比较高尚的爱好就是养一帮清客,没事在一起吟诗作赋,以显示诗礼之家的“文化底蕴。”
贾政自许为正人君子,显然不能和他的哥哥贾赦那般,与赌棍色鬼混在一起,因此他和清客的交往最多,有名有姓的就能数出来几位: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等。这些读书人大多是来帮闲的,心甘情愿给大户人家做富贵景象的点缀。如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修了大观园。贾政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名曰群策群力来琢磨匾额如何题,实际上是让这些人来烘托宝二爷的。这些具有专业水准的清客,当然不会傻到去抢宝玉的风头,而是小心翼翼作铺垫,最后目的是要突出宝玉的才华。当年王勃应阎都督的邀请去参加滕王阁落成典礼,本来是让他做个清客的,写《滕王阁序》这样的风头是要让自己女婿出的。可王勃没有做清客的自觉,毫不客气地提笔写就《滕王阁序》。——他是去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不需要巴结阎都督,因此可以不需要有清客的帮闲嘴脸。
鲁迅将古代文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忙文人,一类是帮闲文人。所谓帮忙文人,是给主子出谋划策、起草文件的,位居重臣;而帮闲文人,则是献诗作赋,俳优蓄之,只在弄臣之列。
贾府中这些清客,是靠什么活,难道他们的全家的生活完全由贾府包起来?我看未必。在帮闲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得到一些物质利益,比如修建大观园,一些清客参加了施工的设计、管理,这当然是贾政老爷看他们帮闲有功,给一点还差事给他们做做。但我以为最关键的是积累“无形资产”,长期出入公侯之门,这是张很管用的虎皮,很能吓住一些人的。比如他们有人作奸犯科,或者剽窃某位民间诗人的诗文,东窗事发了,地方官要想动他们还得掂量掂量,因为人家和贾府老爷在一起喝过酒的。如果有一天,机缘巧合能进入官场,从帮闲变成帮忙,那么给贾府当过清客的历史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雨村的升迁,就是和当年给贾府的姑爷林如海当过家庭教师很有关系。
古代中国是一个盛产清客的国度,这和科举制在中国的兴盛关系极大。一个帝国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而专门读书的人群,这些读书人能鱼跃龙门,中举、中进士走进仕途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能混个秀才功名就谢天谢地了。这些人总要吃饭穿衣、娶妻生子,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做师爷是一条出路,在地方包揽官司也是出路,当然做清客也是出路。而且清客是可以兼职的,一个给贾府帮闲的清客,如果揽了一个官司,恐怕打赢的几率比不做清客的讼师高得多。
对文人来说,帮闲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他们最终是想进入权力中枢,名正言顺地“帮忙”。司马相如就不满于帮闲的地位,时常称病不到武帝面前去献殷勤,却躲在家里暗暗地作封禅文,以示自己有帮忙的本领。李白在自荐信中巴结人家:“生不愿做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位谪仙人最终的清客生涯到了顶点,给皇帝和贵妃专写歌功颂德的诗文。“云想衣裳花想容”,写得多美呀,看来李太白做清客还是很有天赋的。可是他不满足写写诗文,总想一展平生抱负。这样皇帝就不乐意了,人家本来就让你来点缀太平盛世的,你还真把自己当根葱,好了,赐金归山,连专职清客的位置都没有了。——缺你一个算什么,大唐帝国中想给皇帝做清客的,如果排队的话估计能从皇宫排到长安城外。
不要以为帮忙才是正道,帮闲不如帮忙,有时候帮闲比帮忙更重要。贾府的焦大,救过老太爷的命,方才有了贾府后来的富贵,这是大大的“帮忙”,可怎么样?不如陪着贾政闲谈的清客,也不如陪着贾母打牌的老仆。历朝历代,多少帮了老皇帝许多大忙的开国元勋,最后被老皇帝三下五除二杀掉,而那些专门吹捧朝廷英明、皇帝万岁的“清客”文臣,却享尽荣华富贵。明代嘉靖皇帝想长生不老,信奉道教,常常用“青词”祷告上苍。因此他的内阁大臣们,必须要写得一手好“青词”,才能得到重要。当过首辅的夏言和严嵩都被称为“青词宰相”。你看看,要想做“帮忙”的大事,首先要帮好闲,否则的话连帮忙的资格都不可能取得。
焦大不读书,不知道帮闲的重要性,还想着当年帮忙的功劳,因此被灌了马粪;而刘姥姥同样不读书,可很知道作清客去帮闲的学问,因而深得贾母欢心。看来学问并非是做清客的最重要素质,做清客最重要的素质是要了解主子需要什么。而且要有自轻自贱的心理素质,要知道自己给主子上了一首颂诗被夸奖,哪怕主子还尊称自己为某某先生,步韵和了一首,那都是主子在万机之暇,给清客们玩玩而已,要是真以为主子把自己当回事,那么清客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那些到处给官员们讲课,告诉官员们要如何治国爱民的学问家们,不要以为自己真的是帝王师,说穿了,不过是一个写青词的清客而已,离真正入阁帮忙距离还远着呢,所以得意还为时过早呀!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0:50
[url=]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表达能力?[/url]




    最近,一个叫杨心龙的9岁男孩火爆了网络,其滔滔不绝的演讲视频在许多网站点击量巨高,有些人称之为
“演讲帝”,而更多的人则斥之为拔苗助长,是对孩童天性的戕害。
   某电视台就此事让我和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做了个对谈,看完杨心龙的几个视频后,我俩不约而同地说,可惜
了一个有天赋的孩子。用李跃儿的话来说,这个孩子给人最深印象的不是他演讲水平,而是他像一个留声机那样不
断地把成人的话复述出来,而且加上看上去并不自然的肢体语言。
   我能充分理解其家长望子成龙的希冀,也不否认这孩子确实有表达的天赋。但从网上流传的视频来看,这孩子
更像在大人导演下,做一场场类似讲述先进事迹的报告,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讲演,而是训练孩子做某种秀-----
尽管演讲也带有表演的性质,但演讲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演讲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打动听众。
  当然,有人可能会反驳我说,你不是杨心龙本人,你怎么知道他所说的不是自己的话?许多看过视频的人和我一样,
看完后觉得不舒服,从视频后许多网友跟帖就能看出,有些人批评的言辞还非常激烈。这类感受就是建立在朴素的
社会经验上-----社会经验当然也会出偏,但多数人基于经验的认知是有相当的合理性的。如杨心龙在演讲中,一
个个宏大词汇从小嘴中蹦出。如他学逻辑感觉如何,学艺术感觉如何,学数学如何。一个再有天赋的孩子,其知识
的接受,一定是有不同阶段、循序渐进的。像9岁的孩子,其知识储备怎么可能那样的全面而高深?于是,许多人看
到这种成人味十足的讲演,得到效果的不是赞赏,不是美的感受,而是相反。
    和西方的儿童相比,中国孩子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大庭广众之下的演讲能力的培养确实欠缺,美、英等国从小学
到大学,许多学校设有和演讲相关的课程。所以我们看到那些洋娃娃,大多不怯场,并非他们天生比中国娃娃更能
说会道,更胆大出众,而是教育使然。因为美、英这类国家,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推销员社会”。商业规则渗入
各个角落,推销员的技能大有用武之地,他们的政治也是如此,竞选政治就是各党派、各候选人向选民推销自己的
政治主张,所以像奥巴马这种政治人物口若悬河,在西方是常态,他们都有演讲的童子功。
   中国正在从农耕社会转变到工商业社会,“敏于行而讷于言”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已不盛行,“推销员”的技能开
始受到推崇,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演讲能力,自然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必须。但我们要培养孩子什么样
的表达能力?无论用文字还是用语言,表达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准确表达思想,说服或感染其他人,所有的表达技术
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像杨心龙那样不怯场,说话一点不打磕巴,吐字清晰,这些技术层面都不错,可以说许多
成年人未必有他这两刷子。问题是他如此表达得到的效果是负面的,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假、大、空。
   演讲当然需要技巧,高水平的演讲者未必都在说真话,像希特勒这样的恶魔可以说口吐莲花,骗了许多人。但至
少演讲的短期效果是让人相信他,被他感染。而杨心龙这种“演讲天才”,多数人一看一听,就感觉到是大人导演
,小孩无非在鹦鹉学舌。培养孩子这样的表达能力,又有什么益处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1:21
为什么经记者“正面宣传”过的“人”往往不是人





    北京大学教授某先生(好像姓魏)曾开玩笑说,我党培养的某些记者有反动的故意,往往把参加重大会议的代表描写得像弱智一样。这位先生的眼睛真毒。现在传统媒体正面宣传以及树先进典型都是千篇一律,万人一面。看完读完只有搞笑功能。

  本人也算是传统媒体一员,和各大媒体许多专司写“正面报道”的同仁很熟,自己也干过这活。基本上熟悉干这活的套路。

  你说写出这些看上去“假大空”报道的记者肚里没墨水?非也,这些人大多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问题是报道是上面布置的任务,本人事先并没有要写作、要报道的冲动和激情,为了“饭辙”只好做一把“托”。

  由于并非本人满怀激情地“作托”,也就很少认真细致地去干活了。老实说,许多先进典型身上确实有感人的东西,这些人也不完全是包装出来的。可是写这样的稿,大多是宾馆一住,听当地领导一介绍,

    顶多和本人见见面。然后拿一包当地“笔杆子”已经准备的材料,再凑合凑合就写出了来了。电视、摄影要镜头,请只好“导演”一番,请当事人现场表演。那些领导的介绍以及准备好的材料,都是用“政坛流行语素”组成,有高度,也有力度,恨不得一个个都照着孔繁森、雷锋那样的高度往上拔,在现在这种信息发达,老百姓眼界开阔的情况下,这样出来的新闻作品能不搞笑吗?

  有人给新闻联播总结了几大报道模式,如:“开幕没有不隆重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你以为记者真得只会写这样的“八股”?错了,这样写没风险,不用费脑子,而且肯定播出、刊出,凭什么让人家绞尽脑汁去开掘受众感兴趣的“点”?弄不好吃力不讨好。

  比如说,这次抗击“非典”,真的有一些医务人员的事迹可歌可泣,从新闻的角度来说,并非没有可挖掘的。开始在没有形成宣传声势前,一些独立采访的媒体倒是写出一些很好的作品,有细节,不虚假。可一旦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有组织地去报道时,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故事”:小孩要参加中考了,父母卧病在床,本来准备结婚,可是他们写下“请战书”,他们推迟了婚期,他们含泪对父母说,请原谅儿女的不孝……呵呵,都是这样的东西,不觉得搞笑吗?

  记者自己知道这样写搞笑,报社老总都知道,可大伙心知肚明,这是任务,尽量把采访对象夸成一朵花,没人会批评你。至于观众、读者爱不爱看,那就不是咱能管的事情了。我有一位朋友,是宣武医院的

大夫,好喝酒,是性情中人。当宣武医院改成“非典”专门医院时,他第二天就要进驻医院了,前一天我们陪他喝酒。酒过三巡,他有牢骚,有担忧。甚至开玩笑说:咱二十来天的性欲只好自己解决了。可是说归说,他依然在大醉后讲:咱就是干这行,治病是咱的本行,没有你们记者笔下那样伟大。你说,要是把真实的他写出来,能发出来吗?如果记者们来写这个哥们,也照着白求恩大夫的标准写,把这个爱喝酒,酒后还喜欢闹腾的人写成“圣人”。

  三年前我和中青报的记者一起去采访一个部队典型,他恰好是我的师弟。我就拿军队“秀才”们准备的材料一综合,一个晚上就出来了,高度自然不用说,豪言壮语也不少,审稿一次通过(由部队审稿)。而这样敬业的中青报同行,花大量时间采访人家的女儿、妻子、部下,把人家真的写成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完了,一审稿就被毙掉,让他返工。我对痛哭的他说:典型根本就不需要“人”的形象。傻了吧,你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根本没用。

  大学时看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最大的感受是:在虚假的语境中,越是神圣的东西越有搞笑功能。在这个像“哈哈镜”一样的“场”里面,真的东西、美的东西进去了,也会变形。

  有时我同情自己,更同情那些被我们采访的先进人物,比如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好好的人,有血有肉,有脾气有爱好,被咱们一打扮,他们自己都认不出来自己了。

  我那位宣武医院的哥们就坚决不让媒体捧他,他说,咱是个啥样,我自己还不知道,喝完酒了爱骂老婆。被你们一报道,嘿嘿,形象一高大的我以后还敢酒后胡说八道吗?多累呀,我才不上当。

    7/11/2003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1:25
有谁记得庞中华?   




      前天看报纸,在一条有关诉讼的新闻中,看到了一个久违的名字:庞中华。
  象我这样70年代初出生的人,没听过这个名字的恐怕很少。80年代的时候,余秋雨大叔的苦旅还刚刚开始,远没有达到大红大紫的地步,易中天老师还正在珞珈山上搞他的文艺美学。那时红遍大江南北的文化明星金庸、琼瑶、汪国真、费翔等人,至今还常被人提及,而当时名气不在这些人之下的庞中华,而今80年代后的人,知道他名字的人恐怕不多。

  那时候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共同的时髦,就是用庞中华体的钢笔字,给异性抄写席慕容和汪国真的诗。

  电脑没有出现的时候,写得一笔好字绝对是一种崭露头角的资本。 庞中华横空出世,他成功的原因不是纠缠于所谓书法艺术的魅力,而是抓住读点书、认点字的人普遍需求:字是自家的脸面,不能太丢人。庞中华到处开硬笔书法培训班,那架势和今天培训外语的新东方差不多。新东方的成功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告诉你怎样应付各类英语考试就行了,至于作为语言的终极作用:与人交流的能力,则不必过多考虑。庞中华的硬笔书法训练也是这样路数,什么书法的个性和表现力,可以统统不管,训练你的,就是把字写得工整、清秀,看上去舒服,在职场上和情场上能应付过去。

  庞氏硬笔书法训练最大的特点就是速成,扔掉一切有关书法艺术玄而又玄的东西,让你一笔一划临摹他的字,最后都写得四平八稳,没什么个性但是不难看。据说科举时代考进士流行馆阁体,要把字写得大、黑、柔媚,皇帝和其他阅卷大臣看了就舒服。庞中华的钢笔字基本上可算那个时代流行的“馆阁体”。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说:有读书人处则必有庞帖,我的高中和大学的同学,估计有一半练过庞中华的字帖。大学时有一位兄弟,文章写得好,给心仪已久的女孩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可因为字歪歪扭扭,那位眼界高的女孩因此没瞧上他。这哥们卧薪尝胆、知耻后勇,买来庞中华的字帖,苦练一年,终于让自己的字脱胎换骨了。我大学毕业去一个大工厂报到,厂办公室主任看到我用钢笔写的简历,说“这小伙子写得一笔好字,办公室需要。”就留在厂办免下车间了。

  当用电脑输入汉字开始流行时,我很烦,坚决抵制电脑,执拗地在方格纸上,很得意地用钢笔工工整整书写。但就如枪炮发明后,骁勇的蒙古武士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一样,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我终于放弃了对手写的坚守,变成一个网虫。

  庞中华肯定比我当时更恨那些解决电脑汉字输入难题的专家,想想当年,老庞的字帖是超级畅销书,全国各地的培训班每期都爆满,记得大约是91年,我听一位师兄说庞中华有两辆汽车,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教人写字咋能挣这么多钱呢?

  如今到处都是电脑培训班,少男少女们通过QQ和e-mail传情,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签名练好就行了,有谁还记得庞中华?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1:29
阎崇年先生,你终于入瓮了




  看到媒体赫然以“阎崇年终于向易中天开火”为标题的新闻报道,我第一观感就是:老阎,你终于入瓮了。标题用“终于”“开火”两词吸引眼球,可见爱看热闹的公众和爱制造热闹的媒体,多么希望这两大人气指数极高的牛人PK呀。这两大重量级行星相撞,不知有多少人盼了多久呢,果然老阎遂了围观者的心愿。

  消息的来源是阎崇年在杭州签名售书会上一番话,他认为自己比易中天收视率高。并说:“在《百家讲坛》的众多主讲人中,易中天未必最红,而我讲历史更学术。”“我讲的既然是历史,就要给人以严谨的历史感,让观众在历史的环境里重温历史,我的最大长处就是研究清史超过40年,所讲的内容都做过专题研究。”

  阎崇年自说自话比易中天收视率高,自己讲历史更学术,这可看做一个读书人的自信,源于这种自信做出如此判断没什么不合适,如果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或者认为自己所讲没别人有价值,这种妄自菲薄反而不正常。在这条消息中,我只看到阎崇年对易中天讲述历史发表不同的看法,并没有严重到“开火”的程度。

  易和阎,两人都是拜现代传媒之所赐而大红大紫的,非要简单地对比两人谁更红,谁更有价值,是一件很无聊也不可能有结果的事情。读史、讲史的方式本来就应该多姿多彩,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易中天和阎崇年各有一大群粉丝,两人都从全民读史热中获得红利,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两位牛人之间不可能有尖锐的、你死我活的矛盾。无非对读历史和讲历史各有所长,各有不同的看法而已,这是生活中的常态,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人们需要热闹,需要牛人之间的比拼,那水面下潜流不断的政治场,一些比拼本来更精彩,但不能公开看到或者不好公开评价,只好退而求其次,转向文化界和娱乐界。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观看罗马角斗士之间厮杀的嗜好,杀得血肉横飞那才过瘾,而且不希望是一场力量不对等的搏斗,那样高下立判多没意思呀,最好是势均力敌才能久战不决。所以去年“超女”大赛中,媒体和一些观众希望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之间闹矛盾,最好恶语相向,如此就会引起彼此的粉丝团大战,那样就有好戏看了,因此彼此粉丝一些摩擦立刻会被媒体挖掘出来无限放大。如果同样演皇帝而著名的张铁林和张国立之间,公开评价对方演艺不如自己,那么设想一下,媒体该多高兴呀,绝对如获至宝。好在这两哥们久在江湖,摸透了媒体和围观者的心思,在这方面就是不满足大家的需求。最近也有一些人写文章挑易中天的毛病,但名头不够,没看头,同样靠《百家讲坛》炒火的阎崇年出马,那才叫棋逢对手呢。你想想呀,一个看惯了刘邦和项羽打架、孔明与周瑜斗法的民族,现在有一群人有这样的需求,应该可以理解吧。

  如果易中天站出来反驳,那更加满足了围观者和媒体的需求,一方面“开火”,这戏还是不够好看,另一方面用猛烈炮火回击那才激烈,才有看点。我想有些同志已经准备好小马扎,坐下来嗑着瓜子喝着茶水看两大高手过招,媒体更得煽风点火,连标题都用“开火”这样的词,分明想激怒老易:别人都挥拳过来了,你快点接招呀。可易中天硬是稳得住,至今没看到他公开回应。晚清的时候,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不世出的牛人,曾早年仕途顺利,左科场蹭蹬,直到晚年因洪杨起事才发达。左宗棠对曾国藩从来就不服气,人前人后表示曾涤生才能不过尔尔的意思,如果曾国藩接招回敬,那大清官场就热闹了,可曾国藩就是不接招,可见在官场上,曾比左老辣得多。

  我没法评价易、阎两先生的学术水平和贡献孰高孰低,就凭易中天没有被媒体撩拨起来,就知道易比阎更熟悉人情世态,更能看透众人的心思,从这点来看,我认为易中天的历史读得更好,至少他运用得更好,没有中计入瓮,没有按着媒体和公众策划的剧本做一个披挂上阵的角斗士。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1:46
从马萧萧到李傻傻-----对故乡文学少年的回忆




  今年元月的某日,我坐在一辆越野车里,刚从中国海拔最高的哨所神仙湾下来,翻越着哈盖尔达坂,临近新藏线的时候,因海拔降低,难受的高原反应有所缓解。便有了气力和同车的两位军人,兰州军区政治部一位上校,还有《解放军报》新疆记者站记者王凤翔谝开了闲传。凤翔和我都是70年代初出生的,1988年高中毕业,都曾误入文学的“歧途”,耽误了其他功课,当年高考落榜。我复读一年后考上大学,而他则在88年底从陇东跑到新疆当兵,尔后考上了军校。
  相同的年龄,相同的经历,我俩自然有许多相同的回忆,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痴迷文学的那段往事。说着说着,我问了句:兰州军区政治部的马萧萧还好么?
  两人一惊,说:你怎么知道他?
  我说:何止是知道马萧萧,我们是同乡,他曾是我少年时的偶像。
  二十年过去了,马萧萧这个名字也许今日不为很多人所知,可当年他在爱好文学的中学生心目中,不亚于今日“玉米”心中的李宇春,在湘西南那美丽瑰奇的大山丛中,他的名字更是屡屡被提起,得其片言回信是可以和同学吹牛的资本。
  
  马萧萧是隆回二中的,大我一岁,我是新邵三中的。民国时代,新邵的一部分和隆回全县都属于邵阳县管辖,后来被析分。所以隆回司门前的魏源先生,大多数简介还注明新生先生乃邵阳县人。我所在的乡毗邻隆回县的滩头-----一个以年画闻名的小镇。与这样一位才子同乡,很是与有荣焉的感觉。
  我们上高中时,中学里结文学社成风,三五少年,在一起闲聊起来,便觉得北岛、舒婷不过如此,万丈雄心纷纷直溯李白、杜甫、宋玉、屈原。说是爱好文学,主要是爱好诗歌,会写几段分行的字,便觉得自己可以写诗了。
  高二时,我们班几个男孩女孩,跑到学校背后的松林里,找一个草坪围圈坐下,结拜了异姓兄妹,然后就商量办文学社的事情。老师中总有几个爱慕风雅的人,他们鼎力支持。社名几经商议,命为“可可”,两字竖写,看起来就是“哥”,我们坚信在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烟尘”之多的文学社中,我们能成为“大哥”级的。邵阳那个地方的人,自古好侠尚气,江湖味道和文学味道在少年身上常常纠缠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办文学社,总得出刊物才行,一个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孩子哪有钱?小地方文学青年连傍大款的可能都没有。文学社有一个女同学,其外公和小姨都是学校的老师,便让她去揩学校的油,她要来了许多白纸,还有蜡纸和油印机。我们找到一个青年老师的宿舍里,通霄刻钢板,------我的仿宋字就是那一阵练出来的,一位跟着父亲转业回老家的兄弟从小学画画,插图自然是他包圆了。刊名由我们的政治老师、我同村的大哥、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陈鸿题写。历史老师贺老特意为我们做了一首词“贺新郎”,连平时我们认为无甚文采的地理老师老袁-----一个秃顶的“新化佬”,也洋洋洒洒为我们写了一篇介绍非洲植物“可可”之功效的文章。油印刊物出来后,我们看到上面自己写的诗歌、散文,真觉得文坛没什么了不起的,现在我们就能登堂入室了。
  那是1987年,中学生文学热正热得无可复加的地步,《春笋报》、《中学生校园诗歌报》、《青少年诗报》这些现今快被遗忘的报刊,当时是我们心中的圣殿,能在上面露一小脸,那绝对是同学和老师多少天的谈资。我们区公所搞了个国庆文学展,我的一首小诗,被陈鸿老师用精妙的楷书抄录,张贴在集镇上的橱窗里,我就觉得是莫大的荣耀,经常故意走到宣传栏下面,看赶场的老乡是否在读我那首诗。我最好的哥们何某人因此让我请客-----也就是一个烧饼。
  那两年中学生的一个盛典好像是“全国十大校园诗人”评选,虽无超女海选之疯狂,但也撩动了一大帮少年的心。《中学生报》、《春笋报》等报刊,整日在推出我们的同龄人之星,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湖南籍的马萧萧和毛梦溪。马萧萧因为和我们是同一个市的,因此关注更多,当时对我而言,能发表“豆腐块”就是莫大的殊荣了,像萧萧这样年少成名,被选为“十大”,报纸推出长篇报道,刊登他的诗歌专辑,出版个人诗集,而且自己还办了一份在全国校园颇有影响的《青少年诗报》。这一切我想都不敢想,觉得如此的风光,只应属于天上下凡的“文曲星”。
  在我这些高二学生班文学社时,高一的弟弟妹妹也不甘示弱,办了个“小荷”文学社,取“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意,他们不把高二的师兄师姐放在眼里,原因有二:一是当时校长和党支部书记的闺女,都参与其事,自然比我们更能利用公共资源;其二是高一有一个已经很牛的少年才子——李跃。李跃的家和我家距离也就十华里左右,家境贫困,他初一就发表作品,初二时发表的散文《豆腐镇》入选湖南省小学生阅读教材。在当时看来,这差不多和刘绍棠中学时作品选入教材庶几接近了。
  后来我俩认识了,李跃小我一岁,有一个哥哥与我同名。此人儒雅静默,小小年龄便有君子之风,而我性急好言、浑身匪气,他更像一个文人,而我那时喜欢折腾社会活动,两人反差很大,但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朋友。他的文字轻灵空蒙,如山间的晨雾,那样的文字,我自叹难以写出。他和马萧萧几乎是当时我们邵阳文学少年的“双子星座”,两人惺惺相惜,邵阳籍的文学前辈鲁之洛对两位少年勉励提携有加。两人常有书信往来,李跃也不时向我介绍文坛的情况,以及他和一些牛人的交往,这很令我们这些寻常中学生艳羡,
  我们的《可可》油印刊物,办了几期就难以为继了,总不能都靠揩公家的油维持下去,再说大多数参加办刊的人是三分钟热情,到了高三,还被文学蛊惑得五迷三道,老师和家长也不答应。于是那个文学社无疾而终,大家觉得应该收收心,温习功课了。而我不知为什么,觉得高考和自己关系不大,高三的下班期,还写了篇中篇小说《涨潮季节》,请李跃过目。
  高中毕业时,时年16岁的李跃深情地为我写了千字留言,至今我还保留着,现谨录一段如下:
  “江南哟碧空皓月清风柔柔凄婉迷濛的江南我喜欢青山小河古墓林子都如一部艰难孕育的传说很美丽美丽得有商有伤了我呵一个多情的南国少年。。。。都说诗歌是一种精神呼吸确实诗起码可以使我们的审美意识及诸方面提前几十年。”
  1988年高考,我的落榜在意料之中,连预考也是刚刚通过,幸运地拣了张高考入场券,高考分数和录取线相差很大的一截。我所就读是一个非重点中学的非重点班,而当年的高考难度之大,现在的中学生很难想象。我们班只有两个人考上中专-----当时高中生考上中专、跳出农门已属不易,其中一位是睡我下铺的好兄弟李强。
  落榜后方知日子的难熬,那个夏天对我而言是真正的“苦夏”,十七岁的我一下子长大了,明白自己的人生路只能靠自己去闯,我不想再重复家兄高考后落榜然后参军考上军校的路,我吃不了当兵的苦。而且我知道,对文学我仅仅是爱好,远没有马萧萧、李跃那样的成就和名气,通过特招等非常规方式跳出农门的机会,不可能降临到我头上,只有华山一条道:凭高考的分数。文学这玩意只能敬而远之,我发誓复读一年是背水一战,考不上就回家当农民。对两门薄弱课程,我采取了最笨的办法。英语,从高中第一册第一课“Karl Max was bor n in Germany”开始,一直背到高三最后一课,如此什么语法、单词也就自然而然地熟悉了;数学就是大量做习题,代数、几何之类的习题册,一本本做完。198。。9年高考,放了一个“卫星”,考了一个老师、同学,包括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高分,如果不是那一年春夏之交风波对高考招生的巨大影响,那样的分数断不会去了大西北的兰州大学。
  我高三毕业的时候,李跃转学到了重点中学新邵一中,我复读那年和所有的文学少年都“绝缘”了,因此和他没什么来往了。李跃比我偏科要严重得多,凭分数很难考上大学,但县重点中学有推荐、特招的指标。1990年他本来被推荐到吉林大学,后来被人上下其手搞黄了,他被免试推荐到湖南师大就读,这对一个农家孩子来说,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出路。
  就在我进入兰州大学的那年,马萧萧被兰州军区特招入伍。但我们没有更多的机缘能在兰州相识,因为按惯例,特招后总得在部队基层熬几年。而入了大学中文系的我,文学梦反而破灭了,除了从老家携带的一本粉红色的塑料本中,还抄录着中学时代写的上百首诗歌,提醒我曾有过的梦。我那时的想法是比较成熟和清醒的,我确信进中文系只是为了找一个饭碗,而不是当什么作家、诗人。所以大学里热热闹闹的文学社团我一律不参加,除了到图书馆看杂书外,就是参加学生会的活动,顺利地入了党,成为系学生会主席,分配时也顺利地进了北京。
  大约是大三的那年寒假,返校时在长沙转车,在下火车的人流中,我一眼看到了李跃,他和我乘同一列车回长沙。好几年不见了,两人非常欣喜,他盛邀我去师大住两天。他当时在岳麓山上与人合租了一套民居,打开窗户,就是满眼碧绿,清晨醒来,就有鸟鸣声入耳。比起黄沙漫天的兰州,这真是洞天福地。他第二天一大早要去湘潭看自己的女友,我在他的房里呆到晚上,带上门自行去火车站转车。临行前,我在他桌上拿起毛笔和现成的宣纸,留下了一首七律,还记得一句:“滚滚红尘忽逢君”。
  我大学毕业的那年,马萧萧调到了兰州军区政治部《西北军事文学》编辑部,他在那里呆了许多年了。那个大院前面雁滩公园,后面的农民巷,我曾经很熟悉。
  到了北京,我在大衙门呆了好几年,那时一门心思做官光宗耀祖,每天兢兢业业写“等因奉此”的公文,有关文学的记忆,更是被埋到心底,连挖出来晾晒的兴致都没有。一次改革让我成了一名报人,那时我彻底相信了命运,上天可能就是安排我吃文字饭的,想躲是躲不脱的,不如接收安排好好地把这碗饭吃下去。报社有一个兰大师弟马霄雷,我离校那年他入校,他上大学时和马萧萧有过交往,兰州就那么些文学青年,彼此相识在情理之中。从他那里得知马萧萧的联系方式,一次出差到兰州,给马萧萧打过一次电话,但没有见面。----好像两人没有见面的理由。我们最应该相识的少年、青年时期,无缘相识。而现在那种场都消失了,再结识又有什么意思呢?
  前年去深圳公干,见到了在深圳某报做评论员的李跃。两人在一个茶馆对坐良久,聊起分别彼此一南一北的打拚生活。作为深圳媒体的评论员,他当然会关注《南方都市报》的时评,那一次他得知在《南方都市报》开时评专栏的“十年砍柴”竟然是我时,很是惊讶。两人相视一笑,有一种不用明说都明白的感叹:两位写诗的少年,现在都堕落成写时评了。
  离乡日久,我对故乡现在的文学生态已很少关注。偶然有一次我看到这两年很火的80后作家李傻傻的介绍,他是邵阳隆回人,而且也在马萧萧曾就读的隆回二中读高中。那一刻,我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想起湘西南山区那一群文学少年。也许是因为同一个故乡,很多感受接近,80后一代的作家中,我偏爱李傻傻的作品。李傻傻今天的声名,未必超过马萧萧当年,只是李傻傻碰到了一个商业元素无所不在的时代。我和马萧萧、李跃共有那段少年时光,商业还没有完全和文学结合,文学活动相对单纯,天才少年凭文学,能赢得特招的机会,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而今天,可以用商业的手段运作,包装一个又一个文学少年,出版商和少年作家都迅速成名、致富。这是李傻傻这代人的幸运,市场化总体说来是最公平的,比某个文坛伯乐提携一把、夸赞两句更能体现少年作家的价值。
  我们那一代,也许算是农耕文明最后一代文学少年。
  今天邵阳年轻的一代作家中,我觉得最有实力的不是李傻傻,-----和商业元素结合得太密切也未必是好事。我看好马笑泉,他也是隆回人。在浮躁的转型期,在商业元素无孔不入的工业化时代,马笑泉的文字,有着超越他年龄的定力。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是他二十岁刚出头时写作的《打铁打铁》,惊异小小年纪的他,何以能如此冷森镇定,从文字中能看到鲁迅《狂人日记》中那种直击人心脏的力道。后来又看到他的《江湖传说》,把底层人命运之起伏写得那样逼真、残酷以及对小人物毁灭的悲悯。
  无论社会怎样风云变幻,文学上终成大器的人必定是那些能沉静下来写作的人。农耕文明时代,文学青年的天真痴迷非功利等诸多特质,在网络时代并非全无用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1:59
孔子是怎样教语文的




  现代的语文教材传达的价值观显然不应是古代的那种纲常伦理,当是平等、自由、自信、诚实、包容、仁爱这类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观。

  当语文老师不教语文

  说到语文教材改革,笔者不由得问一句:我们还记得刚上学时的语文课文么?我现在回想起中小学的语文教材真觉得充满着荒诞意味。我1977年上学,尚未行改革开放,课本中遗留浓厚的极左色彩。有一课只有一句话:“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还有一课是一首顺口溜:“文化大革命好,文化大革命好,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外加歌颂上山下乡、人民公社的几篇文章。

  一个未谙世事的孩童,第一次接受语文教育,就是充斥着“打倒”、“斗争”的口号和歌谣,典雅而美妙的汉语言文字滑到其最粗鄙、暴戾的一面,不亦悲哉。后来的语文教材,加了一些抓纲治国、农业机械化之类的内容。在我读小学四年级时,一年级语文课中被打倒的一位领导人,其领导安源罢工的英勇事迹出现在课文中。同一个老师,同一间教室,同一帮孩子,几年内读这样两篇对同一主人公褒贬完全两极的课文,孩子们会学到什么?

  语文教材其实一直在改,不过往往是根据形势被动变脸。即使粗鄙的课文退位,代之是那些《荔枝蜜》、《茶花赋》之类的“美文”,老师也要把它们大卸八块,一句句引申微言大义,直至落实到整个中心思想,一定是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成就。我一直疑惑我们的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究竟有什么区别?

  孔子教语文注重美学

  完全让语文不染一点意识形态色彩是不现实的,古今中外语文教育都有其“教化”功能。新文化运动以前,新式教育体制并未推广,大多数地区还是传统的私塾或书院式教育,语文并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教育混杂在一起,教孩子识文断字时,便按照主流价值观熏陶孩子,比如忠孝仁爱礼仪廉耻等等。蒙学课本《三字经》、《增广贤文》莫不是这样。在中国这样一个极重名教的国度,如此做很正常。至圣先师孔子当年就是这样做的,将德育和美育一起搞,弦歌之中,对学生施行文学教育、品德教育和职业培训。

  可孔子不是庸俗地、急功近利地教导学生怎样做一个通晓礼法的士,孔子注重循循善诱,用美妙的诗文来教化学生。《论语》中师生们对话多处引用《诗经》。“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尔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可算是融汇德育与语文教学中的范例。我们想想,如果孔子把《诗经》开篇的《关雎》,拆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得阐释君子当发乎情止乎礼,学生怎么能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感受?

  让孩子感受到语文之美

  话题回到今天的语文教材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上来,我以为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材的内容,即选什么样的文章;二是怎样向学生讲解这些文章。课文固然应当是美文,美文被讲授时更需要传递美感。

  文章之美自然见仁见智,文章所蕴含之“微言大义”亦如此,但我想在一个时代应当有普世标准。从文章之美来说,起码应有音韵和辞章之美,那种充斥暴力与仇恨的粗鄙文章传达不出这样的美。从其“教化”功能来说,体现的应当是普世价值而不是逆历史潮流的价值观。孔子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几千年皇权时代,中国是宗法社会,让孩子们读《弟子规》、《颜氏家训》、《三字经》,潜移默化地接受父慈子孝君明臣忠夫唱妻随等价值观,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的。可是到了清末,传统的秩序不能再维持下去,还用这种东西教化小孩,岂不是刻舟求剑?“打倒孔家店”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将对孩子传统的教化模式推翻、更新,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救救孩子”。现代的语文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蔡元培等人推崇“美育”便是这样的努力。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语文的美,有种自豪感,才能在品德上对其陶冶。现代的语文教材传达的价值观显然不应是古代的那种纲常伦理,当是平等、自由、自信、诚实、包容、仁爱这类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观。

  关键是老师怎么教

  鲁迅的一些文章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撤离,本不是个问题,鲁迅固然伟大,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很多。选文对鲁迅也罢,对别人也罢,应当有相同的标准。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念中学时,鲁迅文章在语文教材的比例中确实相当大,鲁迅的文章亦非篇篇精品,教育当局过去强调鲁迅的战斗精神,因此选了许多被誉为“匕首、投枪”的杂文,可是我们回想一下,哪些鲁迅文章对我们印象最深?往往是有大悲悯,见真性情的小说和散文。

  因此减少鲁迅的文章,选一些金庸的文章,没什么大不了。可内容变革了怎么办?还是那样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一切教学活动为了应付选择填空阅读理解那种死板的考试。那么爱看金庸武侠小说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语文教师一段段分解讲授金庸的小说,照样会觉得索然无味。

  一个曲线很美的身躯,在画家眼里是艺术,获得的是美感;放到医生的手术刀下,美感全失,无非是肌肉、骨骼和皮肤组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语文教师应当是画家而不是外科大夫。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04
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




近日,一条新闻颇受关注。深圳一处长职位竞聘,引来四十位教授角逐。读者不由得发斯文扫地之叹,尤其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四十教授争一处长无非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真实映照而已,反过来如果四十处长辞职不干,去争一个教授,在当下才算新闻。

四十教授争一处长,说明什么呢?通俗点说处长值钱,教授不值钱。雅一点的说法就是官员在社会上对资源的占有、支配方面,和教授相比处于绝对的优势。而且这种现象不仅限于真正的“官”-----党政系统的公务员,而且可以泛化到社会各个领域。比如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项目、经费以及学校公共事务的话语权方面,远非普通教授能比。在医院、艺术团体同样如此,好像当下中国还没有哪个领域是真正的专业人士说了算。

教授不值钱还有一个因素是当下高学历泛滥,学术职称泡沫化现象突出。“教授”本是清贵之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教授、副教授之类的专业人士经济收入并不高,当时流行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之说,但那时高级职称的极少,教授们尽管生活不太富裕----只是和少数高收入比较而言,比普罗大众还是优渥。但因为多是凭真才实学而获取职称,而且稀少-----一个重点大学重点系一两个教授支撑门面太正常了,一些普通高校全部教授加起来都不到四十,所以教授拥有相对高的社会威望。现如今专家教授如过江之鲫,已没有昔日的社会清誉,且在社会资源支配上不如学官----而今天有一定实权的学官谁没有教授的职称?那么,处长对普通教授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这是行政权力通吃一切的必然现象,在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同时,一些官员轻轻松松在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官员或退休官员纷纷被聘为高校的教授,高校看中的无非是其官员或前官员身份的含金量,和四十教授争一处长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现在一些人很怀念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大学,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行政权力对高校的影响有限,教授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声望都很高,高校的管理人员无非是为教学研究人员服务的,处于绝对从属地位。怀旧者忘了这个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大学制度是西方舶来品,是清末戊戌变法的遗泽,由于清末和民初政治动荡,权力更迭频繁,没有哪位当政者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高校,于是高校作为西方移植过来的“特区”,几十年内免于衙门化的命运。而在学校之外,还不是权力通吃一切?

其实在近代大学诞生之前,中国的教育机构也只有“官”,没有“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真正原因是“学而优则仕”。读书人受到尊重,是因为他是一种潜力股,很可能考中举人、进士出来做官,像孔乙己那种不可能再出头的读书人,连短衣帮都敢嘲笑他。明清两代朝廷的最高教学机构国子监就是个官僚机构:祭酒正四品,司业正五品,博士正七品。民间的书院,也多聘请有功名的退休官员担任山长,才能镇得住。

中国的“学官”传统,和几十年教育领域内意识形态的强化,交杂在一起发酵。自然产生了四十教授争一处长的风景。至于蔡元培先生长北大时,教授优于“学官”的异域风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06
告别乡土中国(《进城走了十八年》自序)





(拙著《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8月初上市。这是该书的自序。敬请批评指教。)
这是一本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纪事。
这些陈年流水账,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其中的一部分我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中,曾获得一些同龄人——特别是和我一样在乡村长大的70后人的共鸣,其中有多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他们鼓励我将这些回忆写完并出版。胡适先生曾鼓励人写自传,他自己以身作则,四十岁那年开始写作《四十自叙》。
然而胡适是何等的人物!他27岁便任北大教授,已名满天下。那代学人的学养,我辈望尘莫及,那代学人的成就,我辈徒有艳羡。我想自己有何德何能写自传?再加上忙于应付稻粱谋的时文,这流水账便辍笔许久。
促使我将它写完的,是2010年3月父亲的一场重病。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忙于琐事,接到姐姐的电话,说父亲突发重病,已经人事不省,正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远在广西桂林的哥哥和远在四川乐山的弟弟几乎也同时接到电话。
于是,三兄弟从南、北、西赶赴湖南邵阳。桂林最近,哥嫂驱车7小时就到了家,而我和弟弟在长沙机场会合,也于当日晚10点赶到老家。父亲已经被推进了ICU抢救,兄弟姐妹四人相顾无言,唯有心底里祈求父亲渡过这一关。
第二天清晨,大夫告诉我父亲醒了,状态还不错。我们心底的愁云一下子就散了。据主治大夫说,若晚送医院两小时,就是神仙也救不活了。当时父亲在家中昏迷,在镇医院当医生的姐姐打120叫市医院的救护车来,家族的长辈力劝母亲和姐姐放弃抢救,说73岁的老人,若死在村外,那就太不吉利了。幸亏姐姐的坚持,也幸亏这些年农村交通与通讯的改善,否则,父亲将和农村许多病重的老人一样,听天由命。
父亲在ICU整整躺了9天,每天我们兄弟姐妹开车从家里出发,到30公里外的市医院,通过ICU的视频和父亲交流,再回到生养我们的山村。一路看窗外田野里油菜花开,连绵的山郁郁葱葱,离家20余年,我已很少有这样一段时间欣赏到故乡的风景。路上,我们兄弟们说起儿时离开乡村的不易。那时候邵阳市在我们眼中,是很遥远的繁华都市,乡里人,能进一次邵阳市,足以向村里人夸耀半年。我考上大学那年,整个县还没有程控电话,重要机关靠老式摇柄电话通话,我的录取通知书差点被耽搁了。而去上大学,要步行出村几华里,到马路边搭农用车去集镇上,再换大客车到邵阳市,然后坐火车北上。
而今,每个山村不论多偏僻都通了程控电话、手机,水泥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交通、通讯的改进,保证父亲及时送进医院,也能使远在外地的儿子们在一天之内赶回来。
乡村这些改变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因父病我在家的一旬,深深地感觉到农村社会结构的剧变。那些日子,我们兄弟坐在家里,傍晚时听到整个村庄安静极了,没有记忆中牛羊的叫声,连小孩子的嬉闹声也听不到。我的儿时伙伴,以及更年轻的80后,几乎没有一个人在村里,他们都去外面了,他们的孩子也跟着他们在外面,甚至连老人都接走了。一栋栋靠打工攒下的钱修建的新房,好些空无一人。有一次母亲突然说了句:我们这些老人走了后,这个村以后怕是没人住了!
有一天晚餐时闲聊,哥哥冒出了一句:我们这个家族我们兄弟是最后一代需要赡养父母的人,可能也是第一代儿女不能赡养我们的人。这句话惊醒了我,我想是呀,何止是我们兄弟几个,整个村庄乃至整个中国乡村,我们这代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对父辈,就像我们父辈对祖父辈一样,还需要承担纯经济学层面的赡养义务,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社会常态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代;而我们的子女,将来可能不需要再在经济上赡养我们,所能提供的只能是情感上的慰藉。
我意识到,我这代乡下人,经历了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来最大的巨变。我们兄弟,恐怕是中国最后一代在传统乡村文化中长大的。从我们这代人开始,乡村人不再是少数的精英才能进城,而是大批地、甚至是成集群地进城。我这代人,正经历着告别“乡土中国”,走进“城市中国”。
躬逢这样的巨变,对一个有强烈历史感的人而言,可谓是一种幸运。因此,我觉得自己的经历虽然平常,但是值得记录下来,算是见证这个时代变迁的一份文本。
以我自己为例,单说日常生活状态和生活工具,我这四十年的经历,浓缩了西方社会的几百年。我的儿时,点油灯,砍柴放牧,学赶牛耕田,步行去上学,和我的父辈、祖父辈乃至曾祖父辈的生活形态没什么差别。而我进城后,开汽车,用互联网,和美国纽约的同龄人生活状态也无什么差别。
而我感受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则更为巨大。我们兄弟从记事开始,融入以血亲、姻亲为经纬的熟人社会,那种自然状态犹如幼鱼游水,雏鸟学飞。我们首先要学会分辨的就是亲属尊卑,谁是我的亲兄弟,谁是我共爷爷的亲堂兄弟,谁是我共曾祖父的堂兄弟,谁又是没出五服的族兄弟、叔婶;出了五服的那些族人,和谁又更亲近一些;方圆几十里哪些姓李的和我们共一个祠堂,共一份族谱;祖父、父亲、自己和下一代的辈分是哪个字;而八华里外的那个王姓聚集的村子,谁是我的亲舅舅,谁是我的堂舅舅;姑舅表亲和姨表亲的区别在哪儿。人死了,哪些人可以埋进祖坟哪些人不能;碰到人家办红喜事该说什么贺喜的话,而对长辈的丧事如何致祭,等等等等。乡村的熟人之间没有秘密,一个家族的爷爷可以随意在你家吃饭时走进来坐到餐桌上和你父亲一起喝酒。这些对我这样成长经历的人而言,是常识,而对我们兄弟的下一代,恐怕就是遥远的传说。
对我来说,进城只走了十八年;而对整个中国来说,进城走了几千年。
就在这部书第二稿修改完毕的庚寅年腊月,我的儿子出生了。四十为父,感慨良多。立刻觉得那种浪游江湖的心情不再有,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挥之不去的忧虑,为襁褓中的儿子,也为自己栖息的这块土地。在北京这座近20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里,陪我儿子成长的时候,我将如何给他讲述南方那个遥远的故乡?如何讲述他的父亲从乡村进城的经历?或许,他会像我少年时对父亲讲述其成长苦难一样不耐烦。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人生道路,凭什么让他洗耳恭听父亲的“忆苦思甜”?但是,既然将进城走了十八年的路记录下来了,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引发同龄人对那段岁月的回忆,希望更年轻的读者能接受它。也希望在更远的未来,长大后的儿子通过这本书,读懂他父亲成长的那个时代。

目录
第一章 蒙昧记变
第一份记忆:被蒙骗的盲人/002
孤独中一把木手枪/011
学知青和学大寨/020
外公家的百草园/027
四只鹅和一头牛/035
生产大队的政治格局/041
地震恐慌和举国大丧/046
英明领袖一举粉碎“四人帮”/051
第二章 小学记玩
读书比放牛好玩/056
两位民办老师的命运/062
日渐式微的阶级斗争/066
看电影和唱戏/071
我的七种武器/078
变脸国歌和平反高潮/088
大舅回乡和艺术梦的破灭/091
分田了散伙了/
098爷爷去了另一个世界/107
别了,小学校/115
第三章 中学记苦
爬坡上初中/122
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129
庄稼人终得一饱/134
一觉醒来的宗族意识/140
一个山村传奇的诞生/147
人心变坏和严打运动/152
“美酒加咖啡”是什么味道?/160
十四岁,离吃国家粮一步之遥/166
第四章 生命拔节
被一所普通高中截流了/172
郁闷而孤独的高一/178
小镇三宝/184
向往山外的世界/189
成长的烦恼/194
文学的诱惑和少年的情怀/200
探访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208
我成了一滩臭狗屎/212
倔犟的父女俩/216
冬日的温暖/220
涨潮季节/226
把运气送给了别个/231
第五章 命运拐点
去县城找张课桌/236
新老师新教材新朋友/242
88年下半年县城关键词:彩票、涨价和凶杀/247
姐姐出嫁/250
资江边的晨雾与晚霞/255
有一个姑娘我叫她“小鹿”/258
难熬的四、五、六月/263
范进中举原是这般/265
遥远的兰州,我的未来不是梦/271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09
被“数字化”的老学堂



(载《文史参考》)

我在湖南新邵县一所乡村初中读书时,老师常给我念叨全县8所高中的优劣。
那正是80年代中期,高考制度恢复已有数年。农家子弟耳闻目睹了考大学改变自己乃至全家命运的鲜活例子,当时“拼爹”远不如“拼分数”,因此,乡间读书风气非常好。对我们这些初中生来说,初中毕业直接考中专,马上吃“国家粮”,成为“国家干部”,那是首选。其次就是考上一所好一点的高中,用功读书,争取能考上大学——哪怕一所师专。
对我所在那所初中的学生来说,读高中的第一目标是新邵县第一中学。一中是全县的最高学府,位于县城,学生也是在全县选拔。
当时全县大约有三十多个人民公社(后改成“乡”),县与乡之间还有“区”的建制,区公所是县政府派出机构,每个区大约管辖5到6个乡。每个区有一所高中,生源来自区所辖的各乡。二中在坪上区,三中在新田铺区——也是我所在的乡所辖的区,四中在龙溪铺区,五中在陈家坊区,六中在孙家桥区,七中在严塘区。县城所在的酿溪镇还有一所八中,招收的是考不上一中的县城初中生,生源是最差的。
在高校1999年扩招前,从这种办学布局和生源就可看出,学生能考上大学的,应当是一中独大。因为它已经把全县最好的初中毕业生选拔过去了,而经费、设备、师资又是最好的。事实确实如此,其他几所高中,每年能考上一个本科生,就是大喜事了。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位于坪上区的二中。二中仅仅在全区几个乡招生,但每年的高考成绩与一中不分伯仲,有些年考上名校的学生还多于一中。坪上区的优秀初中生也愿意留在二中,而不愿进位于县城的一中。
等我后来离开湖南,北上求学,在了解故乡的历史,才明白新邵二中为何能以一区之力办一所可以与县一中抗衡的高中。——那是因为这所学校悠久的历史以及它给当地带来的尊师重教之风气。
这八所学校,新邵二中的历史最早,它在1902年就创办了,原名“大同学堂”,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新邵县是1952年建立的,所属的坪上区、龙溪铺区原属新化县,其他几个区原属邵阳县。创办大同学堂的周叔川是新化县著名的乡绅,湘军后裔,同时也是湘中一带“反清”领袖,他在湘中一带的威望,甚至超过了谭人凤。光绪中叶,新化县创办学田,分团(团,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募捐,大同团(今天新邵县坪上镇加上冷水江市毛易镇)的学田所得款最多。到了1901年,因前一年“庚子事变”引发列国联军入侵,清廷与列国签订《辛丑条约》,痛定思痛,朝廷下诏行改革自强之道,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兴办新式学堂。周叔川拿出义田所得的资金,加上向当地煤矿的“强捐”(此地盛产煤,矿主未必愿意捐款,但当时“绅权”甚大,不和乡绅合作,矿无法开下去),于第二年创办“大同高小学堂”,所招募的老师皆是湘中一代的翘楚,其中许多人是反清志士或维新人士,如首任堂长萧竹雯,大学者邹汉勋的侄孙、老同盟会员、后参加起草民国“临时约法”的邹代藩。谭人凤人到中年时遇见邹代藩,邹的一席话让他走上反清之路。
周叔川一边办学,一边反清。1903年他首次在大同镇(今坪上镇)自家山庄里聚义结盟,谭人凤从百里外的新化县福田村赶来。这次会议奠定了周、谭在湘中革命人士中的领导地位。1904年与谭人凤、李洞天、唐镜三、李燮和等谋于宝庆各地同时举事,响应黄兴、马福益长沙起义。因事情泄漏,清廷追捕,他于1905年初避走日本,在日本成为同盟会首批会员。大同学堂毕业的学生前后有十几名游学日本,几乎都成为了同盟会员。不久,因肝病逝于日本神户,终年50岁。他死后不久,同乡后辈陈天华又跳海自杀,于是他的外甥也是大同学堂学生苏鹏,和另一位大同学堂学生谢国藻等人护送两人灵柩回国。1906年3月,灵柩到了上海后,益阳籍的同盟会员姚宏业投黄浦江自杀。于是,两口棺材变成三口,一起运到了湖南长沙。湖南的革命志士决定将三人葬在岳麓山。但周叔川的家人不同意,坚决要求将先生归葬于祖茔。于是,苏鹏、谢国藻护送灵柩继续西行,葬于新化大同镇时荣桥(今属新邵坪上)。而禹之谟等人借陈天华、姚宏业二君葬岳麓山之际,发动上万学生公祭,矛头直对清廷,这事让禹之谟成为清廷的眼中钉,同年,禹之谟被害。——周叔川家人的坚持,使岳麓山少了一座英烈坟墓。
大同学堂,在清末是反清的据点,到了民国,成为用文明陶冶一方水土的基地。坪上镇百余年来人才辈出,和这所学堂有莫大的关系。
然而,等政权再一次更替时,“大同镇”和“大同学堂”都被改名了。“大同学堂”被数字化,但被数字化的老学堂不止这一所。我的高中母校新邵三中原是民国时期创办的“景中学校”;新邵四中,原是由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国军兵团司令李文的父亲、著名乡绅李主一1915年创办的龙溪铺学堂。
新政权把这些老学堂,按数字排序命名,那些创办者筚路蓝缕的历史,似乎就能被“数字化”遮蔽。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10
爱我中华请从爱母语开始



日本政府悍然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这一公然侵犯中国主权和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当然会受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9月以来,中国各地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政府侵略行径的强烈愤慨,以及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爱国之情。
参加游行的群众,其中多数人的爱国心是纯朴的,也是真诚的,应予充分的肯定。游行队伍中,一些人自发打出一些标语口号,所表达的亦是爱国的心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标语口号,显示出了表达者较低的母语素养,和这一严肃而真诚的爱国行动很不相配。
这种低水平的语文素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常用字写错或者犯低级的语法错误。如将“打倒日寇”写成“打到日寇”。有人在特意制作的文化衫上,将“保钓”写成“保钩”。“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西汉大将陈汤向汉帝上疏中的一句名言,典出《汉书》,后被一代代中国人引用。这次反日爱国游行中,也有人将此语写成标语打出来。且不说现代文明社会,这句话是否过时,让人感到难堪的是,标语制作者竟然把“虽”写成了“随”。在广东一个城市的游行中,一条横幅上赫然写着:“人在岛在,誓与日军共存亡。”笔者的理解是,制作横幅的人要表达的是一种不怕牺牲、敢于用生命来保卫钓鱼岛、不畏惧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决心。可在汉语里,“共存亡”的对象,往往是要保卫的对象,如阵地、国旗等等。因语文水平的不合格,产生了如此重大歧义,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二是标语口号所用的文字显得粗鄙和暴戾,许多城市游行队伍中有“核平”“血洗”之类的字眼。言语表达当然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如岳飞那首著名的《满江红》,就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句。但毕竟宋代离今天时代遥远,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演进,在如此重大的活动中,表达仇恨用此类文字,似乎不妥。在人际交往中,因利益冲突可能会产生争吵,而在争吵中占上风的总是能依据事实说理严密的那一方,而非骂脏话和说狠话的一方。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更当如此。
一个人生在某地、某国,爱家乡和祖国,是一种自然纯朴的感情,往往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但这种纯朴之爱,上升到理性之爱,一定能找出许多理由。比如他在这个国家生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比如他所爱的国家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这个古老国家之所以让许多国民对她不离不弃,愿意爱她护她,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大原因。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一大重要内容便是:我们有着诞生至少三千多年的优美文字,我们的祖先用这样的文字写出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小说。这样的优美文字,也曾让我们的邻居,如日本、韩国、越南艳羡并学习和借用。今天的日文里,还保留相当多的汉字,中华文明惠泽日本,汉字是重要的一项。凡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必为其语言文字自豪,如法国。即便是借用大量汉字的日本人,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珍爱与推广,也不遗余力。日本政府相当重视提升本国青年的母语水平。
今天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国民的受教育水平,远非上世纪“八年抗战”时期能比,那个时期中国文盲遍地,不甘被奴役的中国人唱出“大刀向鬼子头砍去”这样明白通晓而豪壮的歌曲。而今天那些参加游行的年轻人,多数是80后、90后,至少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再表达爱国心声,没必要言辞暴戾,更不应该在语言文字使用上出现低级错误。如果一个人用本国语言文字表达爱国之情都会出现低级错误,恐怕爱国的效果会打折扣。
爱我们的中华,请从爱我们的语言文字开始。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14
十年砍柴:对80后90后平民子弟生存状态深怀忧虑
        ——《学习博览》记者郑士波的采访

    十 年砍柴,本名李勇,1971年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调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入语文出版社。已出版《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 界》、《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进城走了十八年》等著作。近年 来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燕赵都市报》、《潇湘晨报》、《东方早报》、《现代快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文化随笔和时评500余篇。

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能“清清楚楚记得那个秋日”,在夜深人静的午 夜,“窗外所有的喧嚣都沉寂下来”,他坐在电脑前,几秒钟内灵光一闪,随意注册了一个ID,在他看来,这无非是种游戏。却压根没想到这个ID一下子红遍 “天涯”等各大论坛,他也就成了网络名人。他说自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其时,他正在《法制日报》做记者,每天的工作是各种会议消息、先进人物特写等稿件,“整天都在写自己看了都恨、都觉得垃圾的文字,人生悲哀莫过于此”。他说自己很幸运地“赶上了网络时代”,可以在网上随意写自己想写的文字,而且很受欢迎。最初他写《水浒》心得,写了八九篇后,碰巧被吴思看到,便推荐给当初给他出版《血酬定律》的出版人,于是,就有了一本《闲看水浒》。
年过而立之后,他突然醒悟,自己无发财之能,无当官之才,也无做一个名记者替民呼吁之胆量和机缘,于是他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一头扎进故纸堆里,做一个认真读书写字的人,犹如少年时孤身进山持斧伐柯。
这个深濡湖湘文化精神的湖南人,自由地游走于网络之间,从博客到微 博,用他那精细的笔触,关注当下中国的种种社会问题,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时评文章,被梁文道誉为“全中国最优秀的评论家之一”。有识之士读其文章,一股南蛮子的“霸气”扑面而来,“一方面显示出了对政府架构、政策内容以及官场秩序的熟识,另一方面则笔带锋芒,针砭人物时局毫不留情”,他的走红看起来似乎 是运气使然,实际是理所应当。
2008年10月,他“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为青少年做一批有质量的好书。
他就是知名专栏作家“十年砍柴”,真名叫李勇,之所以取“十年砍柴”,是来源于对老家最深刻的记忆,即在老家砍柴时荆棘扎进皮肉的痛楚感,这种感觉还时不时出现在梦里。
他整整用了18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农家子弟进城的梦想,逃离了“农民”的身份束缚。他说,“农民”不仅是一个职业,而且是一种身份,因为这种身份,他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被轻视、被侮辱的切肤之痛。尽管成了城里的人, 但是他的网名和文字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天生的印迹,他还在不断地用自己的话语权为农民,为底层人,为弱势群体振臂发声。是的,在面对坚硬的墙时,他选择站在蛋的一边。

网络写作:无心插柳柳成荫
学习博览:李老师,大家知道你是从“十年砍柴”这个笔名开始的,能谈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笔名?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十年砍柴:这个笔名是2002年我在天涯网站注册的一个网名。当时我在《法制日报》做时政记者,写一些自己看上去也觉得无趣的文字,完全为了稻粱谋。碰巧这时,一位同事向我极力推荐天涯网站,上了一周感觉不错,于是就决定注册一个ID。就几秒钟,脑海一闪念,四个字,容易记。我想起了自己在老家砍过十年柴,就叫“十年砍柴”吧。18岁以前,在雪峰山下砍柴放牛的那段时光,是我对老家最深刻的记忆,时至今日,那种砍柴时荆棘扎进皮肉的痛楚感,还时不时出现在我的梦里。
那时候注册非常容易,不像现在还要实名制。我当时就是感觉好玩儿,就像现在玩游戏一样,随便注册个ID来潜水玩玩,完全没想到以后会用这个ID当笔名来写书,或者靠它出名。

学习博览:在你成名过程中,网络是不可或缺的,你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中开始网络写作的?
十年砍柴:我在天涯上注册之后,前一个月,仅仅是潜水,看当时关天茶社的诸位大侠,如王怡、赵楚、莫之许等人纵论天下大事,艳羡之余,觉得自己也能写出那样的文章,按捺不住手痒的冲动,就忍不住写一些自己愿意写的帖子。
我记得当时影响最大的第一个帖子是《农民进城命若鸡》,化用了苏东坡“乌台诗案”时在狱中所写的两句诗:“梦绕云山心似 鹿,魂惊汤火命若鸡”来形容农民工在城里被驱逐被歧视被欺负的状态。彼时孙志刚事件还没有发生,收容遣送正是最恶劣黑暗的时期。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起那多 人的共鸣,跟帖如云,直至管理员不得不封帖。
帖子火了,于是网上那些知名的版主也愿意认识你,慢慢就互相认识,网下见面聚会,成为以后的同道至交。那个时候开始就慢慢对自己的文字有了信心,走上了网络写作这条路。

学习博览:你的第一本书《闲看水浒》也是通过天涯得以出版的吗?
十年砍柴:是的。2004年初,吴思先生在天涯上看到我几篇谈《水浒》的帖子,非常兴奋,可能是有点“吾道不孤”的感觉,将我引为同路人。因为《水浒》不仅是部文学作品,而且还是部社会学的文本,它描述的是帝制时代中国江湖人的生存状态。在传统的国和家之间,庙堂和宗族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地带——江湖。江湖中的梁山好汉们受血酬规则的支配,像我们看见《水浒传》里,林冲一进牢房,人家就告诉他,你要不给常例钱,人家就怎么弄你,比如用土袋子压你。后来我看《明实录》,东林党被锦衣卫抓了,就用《水浒传》那些办法,压土袋子,弄死你。中国当下很多的现实,仍与梁山相似。
那时候,我和吴思先生还不认识,他在不知道我是何许人的情况下,将这些帖子推荐给出版其《血酬定律》的出版人,2004年6月出版了后来的《闲看水浒》。这本书的影响和销量都很不错,至今还有很多人在读。直到此时,我的“十年砍柴”ID才让原来的亲友、同事知道。我的网络写作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体制的可怕:打掉所有的创造力
学习博览:你当时在《法制日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十年砍柴:我做的跑口记者——即对应采访某些国家机关,跑过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团中央等。自己写时政新闻,自己都不愿意看第二遍。一些会议消息,领导通稿审完了,你一个字都不能改,前面只允许署“本报记者李勇”这六个字。当时很多党报记者都是“六字记者”,一直混到退休,毫无长进。我跑了几年立法,好多奖我都获过,比如人大 好新闻一等奖。当时总想写点好东西,但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我在那待了9年多,现在还有谁知道李勇在《法制日报》写过什么东西,连我自己都想不起来。
但是这段经历对我很有好处。作为一个进城的农家孩子,以前只知道江湖之野,却很少知道庙堂的事,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完整的。我做记者的几年,慢慢知道中国上层是怎样运转的。后来我写时评,就很容易分清实然和应然的关系,考虑到具体事情的可操作性。我看 晚清,就特能体察到当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袁世凯他们的无奈,这些人都是人中龙凤,阅历也很广博,但是在那种现实下,他知道要做一件事,需要考虑到各个利益阶层,不然什么都做不成。

学习博览:在此之前,你在司法部做公务员,当时是怎么考上的?
十年砍柴:1993年,我从兰州大学毕业,就去了京东方。待了两年,感觉分房子遥遥无期。我跟我女朋友快结婚了,需要房子怎么办?就考公务员吧。那时候考公务员,竞争并不激烈,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分房。
1995年,从社会上开始第一批招考公务员,我连考试的教材都没买,一点都没复习,都不想去考了。女朋友劝我说,都交报名费了,你好歹应付一下。我就去了,没想到考上了。当时觉得能分到房子,挺好。

学习博览:现在公务员很热,这么多年轻人选择考公务员,你觉得是正常的吗?
十年砍柴:当然不正常。这是不得已,很多人考公务员就是买了一份稳定和保障,非常现实的考虑。我觉得当公务员很可怕,这份职业会把最优秀的人通过十年、二十年的折腾,变成毫无棱角。假如这些人在人到中年后进入人才市场,其生存能力是很差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初,各个大学法律系分配,最好的进机关、司法部、公安部和最高检。第二流留校,念博 士或者当老师,第三流是没办法出来当律师。过了二十几年,在机关除非运气好,干到副部、正部,大多数就是副司、正处混着。他们已经毫无棱角了,再让他们到 市场上觅食,早没这个能力了。第二流的做博导了。最富的是第三流是当律师的。其实,当年进机关的都是最优秀的,在名牌大学里优中选优,但是这个体制很可 怕,十几年、二十年把人的创造力全都打掉。

               方、韩论战:发言要先做调查了解
学习博览:随着你在网络上火起来,是不是开始有很多媒体找你写稿?
十年砍柴:2003年开始,就有人请我开专栏,那时稿费很高。我给《南方都市报》写专栏,最疯狂的时候一周写5篇专栏。同年,《新京报》创办的时候,杨斌邀我加入,我推掉了。农民的孩子,容易求稳,我当时觉得自己是国家的单位,到《新京报》等于漂着,有种不稳定感,就没去,当然现在也不后悔。
我很早就认识到网络的价值。当我用“十年砍柴”在网络上风生水起的时候,很多同事都不屑,说网络给你发钱吗?我说,写自己喜欢的东西痛快,没准以后网络就有人给发钱呢!我知道一个规律,就是当人气到一定的时候,自然会产生经济效益。

学习博览:你跟南方报系的关系好,为什么在方舟子和韩寒论战中不挺韩?
十年砍柴:说起韩寒这件事很沉重。我跟南方报系关系很好,很多文章都是他们发的,他们曾给我很好的平台。我现在也很喜欢和尊重他们。但是在具体的事情上,我坚守自己的判断。
韩寒是《南都周刊》和《南方都市报》包装出来的,如果这个偶像倒掉,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他们要力挺韩寒。质疑韩寒的文章,他们的一些编辑、记者根本不看,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一份报纸是要讲历史评价的。在这个事件上,我毫不避讳地说,有一些人是圈子大于是非。
很多人说我这么说会得罪人,对我有影响,我无所谓,顶多不找我写稿了嘛,我又饿不死。其实我完全不说话,这样做不得罪哥们儿。现在一些最初力挺韩寒的大V也不说话了,这些大V有一个毛病,就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看相关的资料,不做文本分析,很多事情都是别人告诉他的,别人说韩寒不错,方舟子可恨——本来这些人以前就和方舟子结下怨,于是失去了一个学者的严谨与求实,很容易受感情左右。

学习博览:其实,大多数人是不知道里面的真相的,他们只是因为讨厌方舟子而支持韩寒,根本不管什么真相不真相的。你倒韩的依据是?
十年砍柴:当然要靠证据说话。考察一个人,不论是赞成他,还是反对他,一定要把他的东西找过来看。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嘛。虽然我以前夸过韩寒,甚至专门写文章推荐过署名“韩寒”的书,但是要就这件事发言,还是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的。我先把方舟子的分析文章拿过来,比如说他有100个证据,可能有些证据是不靠谱的,但是有些证据是很扎实的。然后我把《三重门》拿来读,心里就有了判断:韩爸以他在华东师大生活为原形写了一部小说,因为没名气,多少年也发不了,后来等到韩寒萌芽获奖,少年成名,就再把儿子的中学生活参杂进去。 所以读《三重门》总觉得两个人在说话,主人公林雨翔,一会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一会变成饱经风霜的中年人。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赵鼎新教授,把这些材料都看了,写了篇长文《论方韩之争》来质疑《三重门》造假,有理有据,我觉得这是中国人文社科界很缺乏的。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就公共事务发言,起码的功课要做,必须要把这个事做一个了解,再来判断。要对得起自己的声名,要爱惜羽毛。大多数受众实际上是看大V和主流媒体来做判断的。如果大V不了解情况就赶着胡乱表态,对大众是不负责任的。

学习博览:你确信自己的判断一定正确吗?万一有误呢?
十年砍柴:人都有可能会误判,这是难免的。也许我的判断有误,但是我坚持我的判断。如果你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服我,那我就承认我判断错了。有人问过我,万一韩寒是真的,你怎么办?我说,如果有一天韩寒真像莫言那样大谈他的文学创作,确实写出像样的文学作品来,我会向韩 寒道歉。但是我想,他不可能像莫言那样做。
很多网友对我这个态度是赞赏的。尤其是再过三五十年,人们再回头再评价方韩这件事,会觉得十年砍柴在某个时候坚守了自己独立的判断。我确信随着时光的流失,会越来越能证明我的判断。朋友圈其实也是利益圈,如果说连圈子里这点利益都克服不了,那中国将来还要 转型吗?如果真要转型,可能有更多人要放弃更大的利益。相比而言,这点小利益、小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莫言是最典型的齐风
学习博览:说到莫言,他获奖之后,网上一度热议莫言用奖金能在北京买多大的房。
十年砍柴:网上有时候也是群盲乱舞,我给他们普及了很多常识。比如潘石屹发微薄说用诺贝尔奖金在北京也买不了房,因为在北京买房要北京户口——当然,潘是开玩笑的。莫言是正团籍转业,转到《检察日报》,户口就在北京。后来,有网友发现莫言的身份证是110102开头,说这是伪造的,莫言出生在山东,肯定不是110开头啊?我说,莫言70年代当兵,那时候哪有身份证?身份证普遍实行是1988年左右。他转业到哪个地方,就给他办哪个地方的身份证号。他户口落在北京西城,那不就是110102嘛。还有人骂莫言入党,我就说,70年代一个农村的青年当兵,不入党,根本就提不了干。如果他当时不入党,不提干,转业肯定就回山东高密老家了,就不会再有诺贝尔奖了。
我不厌其烦地跟这些人普及常识,我觉得你要攻击别人,多少要懂点常识。

学习博览:评委员会宣布莫言获奖时说,莫言作品是当代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你怎么看?
十年砍柴:齐鲁风物大不一样。鲁风憨直,齐风善于想象。孔子不语“怪力乱神”,那是鲁地的传统,它完整继承了周,周礼尽在鲁嘛。齐是东夷的后代,继承的商,崇拜凤凰,非常有想象力。商纣王酒池肉林,从这气势能看出商人多么奔放,纵酒高歌,那是太阳性格的民族。庄子的《逍遥 游》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引用的就是《齐谐》,“齐谐者,志怪者也”,齐人爱说天马行空的怪异故事。蒲松龄也是齐的传统,《聊斋志异》讲鬼神狐仙。以鬼神说时事,齐地早有传统。莫言就是最典型的齐风。西方不了解齐地恢宏而又幻想的文化,不了解蒲松龄,只能把莫言往马尔克斯靠,说他是“魔幻现实主 义”,虽说意义相近,但是不太精确。

学习博览:你怎么看莫言获奖对当下中国文学的意义?
十年砍柴:意义不是太大。莫言获奖对喜欢文学的人来说是一个安慰,文学还没完蛋,仅此而已。中国想回到刚刚改革开放80年代全民文学热的时代是不可能的,那是特殊的时期才能出现的饥渴效应。现在社会价值越来越多元,文学会变得小众,但不至于消亡。像香港那样商业文化很发达的地区都有一帮人在坚守做文学,何况中国这么大,文学肯定有它的生存空间。对中国文学的未来,我不悲观。

学习博览:杜君立发文《从农民到作家》说,中国作家包括莫言、路遥、贾平凹、陈忠实、刘震云、阎连科等几乎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你怎么看?
十年砍柴:这说明中国一直是农民帝国,我们文化的根基一直是乡土的。其实,从“五四”新文化以来都是如此。鲁迅只要不写鲁镇和未庄,就只能去写杂文了。沈从文也一样,写城市题材的小说远不如写家乡湘西为背景的小说,那么吸引人。沈从文22岁就来到北平,长期在城市里漂泊,实际上他生活在故土的时间很短。
从事创作的人,有他创作的场,这个场跟他生长的土地密不可分。哪怕离开了故土很长时间,最熟悉的还是生长的那块土地。马尔克斯的小说离不开拉丁美洲,莫言的小说世界是高密东北乡。传统和土地给予这些作家丰富的滋养。

80后、90后对社会不公特敏感
学习博览:你的新书《进城走了十八年》,记录了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跟70后比起来,随着阶层的固化,80后、90后进城的机会会不会越来越少?
十年砍柴:在《进城走了十八年》读者见面会,很多农村出生的大学生提过这个问题,他们普遍认为不如 我们。我们这代人,成长和读书时期,应该说是中国机会最多、也相对公平的时期。那时,高考的高门槛保证了贫寒子弟的改变命运的机遇,因为大学很难考,一旦 考上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时候,县委书记或者县长的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肯定不如考上大学的我。开一句玩笑,在那时考上重点大学,县委书记女儿追你,你还 瞧不上呢。你要考上大学,基本上你的命运就改变了。在我们老家通过高考,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比比皆是。
1999年大学一扩招,任何人只要高中读完,就能读个大学。这就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现在的毕 业就失业,而且在就业市场上,一个北大毕业的农民的孩子未必比得过山东聊城学院毕业的县委书记的孩子,当然这跟整个社会的公平也不无关系。它会 带来一种阶层的固化,无法促使阶层上下流动,这很可怕。大量没有背景的大学生沦落底层,常年看不到希望。他们做北漂住在唐家岭,唐家岭被拆之后,开始纷纷 逃离北上广。当一个国家不能让年轻人有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梦想,何谈发展呢?

学习博览:还有更多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农民工的后代,他们更加看不到希望。
十年砍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一代人,或者说他们的人生可能将来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是最早的留守儿童,到十几岁爷爷奶奶死了之后,就跟父母进城打工。当城市不能容纳他们一家时,他们父母可以回去,因为父母做好了回老家养老的准备,只是把城市当做一个挣钱的地方。
80后、90后们来到资源聚集的城市享受着现代繁华便利的生活,肯定是不愿意再回到日益凋敝的农村 去。又赶上中国城市化转型中,难于避免地会体验到这种阵痛。这代人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社会的不公特别敏感,权利意识比父辈们更加强烈,他们要求会更多。 如果社会不给他们一个公平的环境,他们就会反抗,破坏力也大,悲剧也会很多。
我们和我们上一代人能够接受不公,来到大城市来打工,只要能给一口饭吃,不拖欠工资,就觉得很不错了。我们珍惜工作,愿意吃苦,挨老板骂也可以。但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完全不一样,老板不敢给他们脸色,不然他们就不干了。像杨佳,如果他是一个民 工,也许不会出事,民工被警察打两拳就打两拳,忍了。可惜杨佳是北京长大的一个孩子,他的权利意识更敏感,他觉得我是一个公民,不应该被如此对待。随着社 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不仅是北京和上海长大的孩子,可能更多从别的地方长大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的像杨佳一样,权利意识不断觉醒。这是我们未来社会转型要面对 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类似广东增城事件和伦敦巴黎骚乱事件,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将会是巨大的。

改革社会管理模式:允许任一阶层有代表
学习博览:你对宁波的PX事件怎么看?
十年砍柴:PX事件的发生主要是政府权力运行长期不公开,等项目批准建厂了,媒体一暴露,网络一炒,大 家上街了。到最后局势无法控制的时候,市长用喇叭喊话,你们选取几个代表来谈一谈。底下说选个代表您肯定把我们劳教判刑,我们都是代表。政府怎么能跟几万 个人同时对话?这时候,官员就知道了对方要有个代表该多好。要允许各个阶层有他们的代表,只要不违法,就不要不迫害人家,这样就能坐在谈判桌上谈判,对社 会的破坏力也会降到最低。
PX事件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公共利益怎么维护,公共权利怎么保护,公共意见怎么表达,它呼唤一个成熟的、稳定的、公平的一个渠道。如果这个上下沟通的渠道不能保持畅通,那么它造成的结果肯定是双输,而不是双赢。

学习博览:出现这类群体性事件时,很多地方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灭火,他们对民意采取压制而不是疏导,这种思维很可怕。
十年砍柴:最近我在研究曼德拉。当年白人当局处理的手段也非常狠,他们取缔非国大,用叛国罪审判曼德拉,开始要判绞刑,最后迫于国际压力才改成死缓。曼德拉在法庭上说,我们这种温和的表达方式,你们都不允许,再过多少年你们会怀念我们的温柔。
白人当时觉得把这个头一判,一抓,终身监禁,底下这些人群龙无首,自然就完蛋了。他们接下来采取一种有差别的教育,尽量不让黑人的孩子读大学,白人永远当殖民者。从70年代开始,在这种不平等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黑人孩子,完全愤怒了,纵火爆炸,根本不怕 死。最后抓的人越来越多,监狱人满为患,白人都管不过来。白人在自己的庄园里面整天派人巡逻,生怕黑人走进来。有的白人在非洲生活三四百年了,这个时候要 变卖家产去美国和欧洲。南非的情报局局长报告说,南非已进入到内战的边缘,他跟总统建议说,现在能收拾这个局面的只有曼德拉,不然这个国家黑人和白人都会完蛋。
总统派司法部长去见曼德拉的时候,看见曼德拉穿着一身囚服,跟着他的看守就像他的保镖,司法部长觉得这个人天生就是领袖。曼德拉出来,他说一句话,就能平息黑人骚乱,黑人就服他。因为他,黑人和白人走向和解。曼德拉的经历,对我们不无启发。

学习博览:你觉得解决这类事件的出路在哪?
十年砍柴:我们要改革这种社会管理模式。比如国外如果要搞一个PX项目,首先议会要辩论,各个利益阶层都要来表态,有代表农民的,有代表环保的,有代表经 济发展的,大家通过辩论知道,上这个项目好处在哪、不利在哪,对不利因素怎么控制。即使议会通过了,项目开建,那些不同意的议员也会不时找麻烦,这就是一 种监督,每天都有一个紧箍咒在那。
要允许任何一个阶层有他的利益代表,允许任何一个弱势群体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这样就能 有博弈。在韩国和台湾地区,农会的力量很强,没有人可以想拆房就拆房。而且当政者要想上台,就不得不调整政策,取悦选民,因为民众手里有选票。美国的民主党走 草根路线,代表下层人民的利益,这一届奥巴马赢了。但是如果民主党走过了,比如税征的太重,福利搞的太多,拖垮了美国的经济,老百姓觉得不靠谱,下一届肯 定会选共和党。这是一种平衡机制,如果没有一个平衡力量,谁上台都可能独裁,这是人性。其实,这就是中和之美,不能走极端,本身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15
穷人的孩子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22
十年砍柴:连环画抚慰我们的童年






  老六惠寄《读库》0704期,我才得以一睹这本在江湖中传说甚久的刊物。
  承蒙不弃,我的一些文字在本期和一些牛人的美文列在一起,小小的虚荣性得到了满足。
  给我意外之喜的是,本期《读库》有宋飞等写的一篇的文章《泪珠项链》,回忆其绘连环画生涯,读罢我才知道童年时看过的一些小人书,是这位老先生绘画。

孩提时看小人书,只在乎过瘾不过瘾,不会有意识去留心谁绘图谁改编。
  宋先生的这篇文章打开了我的记忆闸门。在国门刚刚打开物质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尤其是信息闭塞的山村,连环画几乎是儿童了解山外世界的惟一媒介。一本连环画在一个村全部孩子手中传阅一遍,才可能回到主人的手中。小子们把一个个大脑袋扎在一堆看连环画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正看管的牛羊和鸭鹅,让畜牲们糟蹋了庄稼而没少挨大人的打骂。
  有哥哥的孩子是幸福的,我有一个在人生路上为我在前面探路的哥哥,他的爱好深深地影响了我,他积攒了不少的连环画,等他读高中、读军校离开山村后,这些连环画传给了我和弟弟保管,一时间我成了同龄孩子艳羡的富翁。
  在我家的连环画中,有一本叫《珊瑚岛上的死光》,是由科幻小说改编的,说的是国际风云中一个华侨青年科学家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我第一次知道“激光”这个词,以为和《封神演义》姜子牙的法宝一样神通广大,以至于我暗下决心要当一个科学家。尽管现在成了文字匠,但回想起曾有过的科学家之梦,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意。
  我看过的那本《珊瑚岛上的死光》原来由宋先生绘图的,至今才知道。
  我的《闲看水浒》出版时,策划人是老六的校友,也是上个世纪末60年代生人,我们都有过连环画的记忆,因此策划人费尽周折,买下了几十年前连环画《水浒传》一些图的版权,作为拙作的插图,搭配得非常好,我很满意,感觉到这样的插图似乎能暗示我文史知识的起点。这些连环画我在儿时都看过,也因为自己的书我才知道为《水浒传》绘图的,原来是墨浪、陈缘督、卜孝怀、任率英等大家,他们中间已有几位先生辞世。
  我家大多数连环画已散失了,只有一套《封神演义》完完整整地被我带到北京,躺在书柜里,让儿时的一点片断凝固在这个喧闹的都市一角。
  连环画影响了我们这代人的审美,说我们是最后一代连环画少年也不为过。
  而我们的下一代,则是动漫和电脑游戏的一代人。
  感谢宋飞等等先生,用他们的绘画抚慰了我们的童年。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22:23
十年砍柴:一个乐盲对邓丽君的怀念




  十年前的今天,一朵美丽的梅花,最具有中华气质、中华风韵的梅花——邓丽君凋落在泰国清迈。
  42岁她离开这个世界,花谢了,在女人朱颜未改的时期,未尝不是种造化的钟爱,她把最美丽的笑颜和歌声留给世人,让我们久久地怀想。


  何日君再来?她不会再出现了,像邓丽君这样的女人,造物主只能让她在世上出现一遭,不可能再拷贝再重复。她的歌声以及歌声中流露的、深深打有华族印记的优雅、雍容而略带凄清的美,成了绝唱,回响在被隔绝许多年的水一方。
  我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在什么时候?大概是念初三时,80年代前期,从城镇到农村,处处能感觉到一种想突破、想冒出来的勃动。那天好像是路过镇上一个出租武侠小说的小店,小店用卡式录音机放着歌儿,我听到一首迥异于《大海航行靠舵手》、《唱支山歌给党听》之类的旋律飘到我耳中:“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那时候我刚告别懵懵懂懂的童年,处在有点躁动有点忧郁的青春期,隐隐约约有对爱的渴求。但爱谁?怎样去爱自然不知道。这首歌好像一下子撞击了我最柔软的地方,原来世上还有这样好听的歌。所谓好听,就是它熨贴,好像悄悄地替你泄出了一股压抑很久的潮水,让你觉得忧愁也好,踌躇也好,都是那样的美好。
  后来我才知道,邓丽君的歌刚通过“偷渡”的方式飘到大陆,是被当成靡靡之音的,这些歌等同于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阶级斗争搞了那么多年,歌颂领袖歌颂恩情的圣歌唱了那么多年,可是一个小女子的歌曲,一下子就俘虏了那么多年接受无产阶级教育的大陆青年,从而被视为洪水猛兽。
  无产阶级为什么这样容易被俘虏?因为无产阶级接班人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也不是树上结出来的果子,他首先是人,是人便有人应当具有的爱与恨,而且他们首先具有一个中国人血液里带来的禀赋与气质。尽管经过几十年的改天换地,以为“日月换新天”,可是千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壤的人,怎能一下子消除那些从祖先血脉继承下来的“腐朽”气质?比如说很小的时候,我听着寨里的大姐放牛时唱她妈妈教会的山歌,就觉得特别动听;比如说那些“圣歌”里面,听到《十送红军》这样婉转哀怨的歌曲,就有亲近感,后来才知道这首革命歌曲是根据江西当地的情歌改变的。
  一个民族的精神禀赋、审美趣味是千年来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的,看来润物无声,实则坚若磐石。总以为能用权力和枪炮改变的,只能是夸父逐日而已。
  到了高中,班上一个最美丽的女孩,也有一副好歌喉,她让我暗恋好久。此人硬是用一个红塑料皮的笔记本,将大陆传唱过的邓丽君的一首首歌抄录完完整整。她教我们唱:“美酒加咖啡,我只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再喝第二杯。。。。。开放的花蕾,你为何要流泪?”美到极点,便是忧;爱到极点,便是愁。有几个人能代替邓丽君唱出我们爱而不能得的感觉呢?
  后来上了大学,一首首听过邓丽君的歌曲。因为知识多了,见识广了。才明白邓丽君的歌之所以能打动我们,只因为她的歌曲植根于我们华族的文化沃土。——而这传统,在此岸被当成腐朽和没落的文化批判多年。比如说她唱着“我一见你就笑,那翩翩风采多美妙。”让我想起《诗经》中“即见复关,载笑载言。”再比如“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深”,一下子就想到《上邪》那个女子。
  从古诗十九首,从唐诗宋词,从元曲,一首首读来。而邓丽君用歌声、用笑容表达了这种美的传承。多少道德文章我们记不得了,但我们能记住“佳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能记住“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刚刚告别混乱的“文革”时期,是金庸的小说和成龙的电影唤起我们华族阳刚的气魄;是邓丽君的歌,唤起我们华族温柔的感觉。——三十年的混乱,别看好似狂风暴雨,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仅仅是“风过也”。
  邓丽君的忧伤和温柔中,却有着刚烈的一面,正如太极图中的柔中有刚。作为一个败退到台岛的老兵的女儿,她一生没有来过中原,可她的歌声中,尽是故国之思。她唱过的现成的古典诗词很多,我以为演绎得最好的是后主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她后来是有机会回故国的,但是为什么没回来?众说纷纭,可是回来又如何?故国已非她吟唱的故国,不回来也罢!
  上大学时,一次联欢会,法律系的一个美女模仿邓丽君惟妙惟肖,一首《梅花》唱罢举座惊叹。可到了要上全校汇演的时候,系上的老师通知这首歌别唱了,不是唱得不好,而是歌词不合适?
  歌词为什么不合适,他没有解释,多年后我才明白。再听这首歌,我不由得想起庾信的《哀江南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梅花梅花满天下
     愈冷她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她
     冰雪风雨她都不怕
     她是我的国花”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水一方的邓丽君,只能一首首唱着原属于中原的“雅音”,让外人明白:中原并未陆沉,至少在歌女的吟唱中还存在。
  梅花美丽而寂寞,这大概就是邓丽君的宿命。
  梅花绝唱水一方,何处才是花故乡?

四大名著中的名句三国演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深根固本以治天下。

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既生瑜,何生亮。

天下高见,多有相合。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生子当如孙仲谋。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损,名可垂于竹帛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西游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磕睡多。

神无定位事难成(没有决心就不能成大事)只管走路,莫要多心。

不看僧面看佛面。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不如忍气高。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

不信直中直,需防仁不仁。

有缘洗净忧疑病,绝念无私心自宁。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水浒传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表壮不如里壮。

篱牢犬不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如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如何此处不留人,休言留人处。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