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8 14:34
标题: 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冯 为 民
语文教师只有学会教学研究并乐于教学研究,才能有效克服倦怠感,真正搞好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曾经在两篇文章中重点阐述了我对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观点,一是在《语文教学需要厘清的几对关系》(《文学教育》2014.2“学者”)一文中说: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对“语文”学科特质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应该是胸有语文的,是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进行的,而作为“教学”视野中的研究,又应该始终聚焦于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二是在《智慧教学智慧教研》(《语文教学通讯》2013.1A刊“中华语文名家谈”)一文中说:成为智慧教师的唯一途径就是智慧教研。智慧教研是一种高度的教研自觉,即把教研当成自己语文教学生活的常态,对教学与研究有清醒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判断和自我创造,正确处理好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从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不懈的坚守。
最近读《语文教学通讯》(2015.4A)封面人物徐志伟先生的大作《为学而教,为学而编,为学而研》一文收获很大。文中专门谈到语文教师的教研问题,其中有许多一新耳目之见,这与徐先生自身的研究者身份是高度吻合的,也足见徐先生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的创新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领导艺术。我非常赞同徐先生的教研观,我也认为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应该有三个层面。分别是为学而研,为教而研,为研而研,即语文教师需要做学习型研究者、教学型研究者和研究型研究者,三者看似相互独立,却联系紧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同时具备三个层面的教研能力。
先说为学而研的问题。为自己增加学养而研究,为自己增添生活的乐趣而研究,为自己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追求而研究。学习型研究是通过研究自我积淀、自我丰厚、自我更新。为学而研,在研中学,目的是能在教学中始终做一个弄潮儿,与时俱进,而不是思想僵化、知识陈旧、教法生硬。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品质。做学习型研究者须静下心来,以谦恭而虔诚之心好好观察、阅读、思考、研究,不断从研究对象中汲取养料,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为自己的专业大厦添砖加瓦,在学习中积淀自己的研究素材,积淀自己的研究内容,积淀自己的研究方法,积淀自己的研究策略。学习型研究不是应付式研究,不少语文教师只在需要晋升职称、评论文、发文章时才抓紧时间学习、研究,看是虚心的,实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学习型研究者全然不该如此,应该功在平时,平时就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者,多关注、多思考,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研究成为一种职业习惯。学与研互补,研与学互促。做学习型研究者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终身学习观和研究观。
   接着说为教而研的问题。通常所说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向教学的研究,也就是对教学的研究、为教学的研究和在教学中的研究。这是语文教师的研究重点,也是成效显著的研究。为教而研,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学科教学,也需要关注相关学科的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透过教学中的微观,看到中观与宏观,在窥斑见豹、见微知著的研究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敏锐的感悟意识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不断有新的发现,日积月累,就能对教学的各个要素有清醒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形成独立设计教学的能力和有序而有个性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型研究的抓手,最佳的是“课例研究”,我曾经写过一文《课例研究: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包括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课例研究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课例研究既是教师解决实践性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的过程,课例研究聚焦的是教师与教学情境的持续互动过程,课例研究为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共同改进教学提供了平台,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既会遇到得意的情形,也会遇到困惑的情形,如果能坚持及时总结、反思、调整,不断各种各样的实践性问题,积累原始材料,积累研究方法和经验,就会少走弯路,甚至会被动为主动,化自己的课堂“出错”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形成独特的、最具个性的教学风格。在文中我还特别强调: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确能全面提升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就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把对课例研究的情况进行梳理、整理,形成规范而有独到之见的书面材料就是一篇很好的教学论文,现在很多的语文专业期刊就很需要这方面的教学论文。课例研究既能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很容易形成成果,语文教师如能坚持好课例研究,既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务实的教学型研究者,又不缺失研究的源头活水,何乐而不为!
   再来说说为研而研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还得为研而研,就是为成为研究型教师而展开专门而系统。术有专攻,有自己独到的研究领域,对某一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建树,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研究应该建立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之上,持审慎的科学态度,而不是沽名钓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就语文教师的为研而研的视角看,既可以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的研究课题,也可以自行搞好自己的微型课题的研究。既可以进行宏观与中观的研究,也可以进行微观的研究。如可以聚焦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也可以对语文教材的编写进行研究,在当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很重要的,活动课程的开发也很急需,语文教师要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拿出既好操作有切合学校实际的教材来是很关键的事。至于“微课题”的研究,要切口小,体现专题性,重实效,从微观入手彰显系统性,既着眼当前,又兼顾长远,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并注意微课题与微课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微课题”研究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常态,如课堂导入手法的研究,课堂设问方法的研究,课堂结语方法的研究等。如果再上升一个研究层次,可以研究课堂的导答艺术、课堂的过程优化艺术等。
    为学而研,为教而研,为研而研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其间具有递进关系,首先得做一个为学而研者,让自己从陌生走向熟悉,也是教研自觉的开始,其次是为教而研,让自已从混沌走向清晰,对教研产生自信,再次是为研而研的,让自己从低位走向高端,成为教研自强者。如果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或只关注为学而研,或只关注为教而研或只关注为研而研都是有欠缺的,如为研而研似乎是最级层次,但如果缺失了为学而研、为教而研的牢固根基,也就只是空中楼阁或水中之月,成为好高骛远而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之论。语文教师既要是学习型研究者,也需成为教学研究者,还得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即从事学习研究,又进行教学研究,还需关注学术研究。
我的这篇文章仅就志伟先生大作中的“教研观”谈了自己的粗浅看法,徐先生的大作内容丰厚,对自己的教、编、研经历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精彩总结,对语文教师的自我成长颇具启发性,我建议关注自我专业发展的语文教师去好好读一读。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