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周 实:我喜欢一个人呆在书房里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8 16:19
标题: 周 实:我喜欢一个人呆在书房里
我喜欢一个人呆在书房里
——夜读絮语
? 周 实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89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89

     我喜欢一个人呆在我的书房里。
    一个人在书房,就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你想要怎样你就能怎样。   
可惜,这也是个梦想,要实现还真不容易。     
时不时的总有人走进我的书房里,不是现实中的人,就是幻觉中的人。
    每当这时候,我的心与思就会被打乱,就像一个玻璃杯,稍一不小心,掉到了地上,砰的一声响,支离破碎了。

   

时下真的噪音太多。   

  表扬的噪音,批评的噪音,谴责的噪音,谩骂的噪音,气愤的噪音,嘲笑的噪音,讽刺的噪音,挖苦的噪音,恼怒的噪音,嫉妒的噪音,很多很多很多的噪音。   
安静真的就是当下最为紧缺稀奇的商品。
    请不要误会,我是说安静,不是说沉默。

   
我曾打算写一部小说,就像《红楼梦》那样,就像《三国演义》那样,就像《西游记》那样,就像《水浒传》那样,为我曾经经历的时代留下一点文字纪念。可是,我写了几万字就不得不搁笔了,那些手稿至今还躺在我的抽屉里。对于我来说,难点不是那什么高超的写作技巧,而是还原那个时代。那个时代虽已过去,我却还未完全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时候能走出呢?我虽期盼着,但却不知道,也许一辈子都无法走出了。我沉浸在书房里,我想象我面朝大海,我想象我春暖花开,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有情人却没成眷属,没有获得尘世的幸福。

  

   我读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意识到了“我”。   
  这个“我”是主语,可以带谓语,也可带宾语。  
   这个“我”所选择的谓语,可以是“爱”字,可以是“恨”字,可以是“怕”字,可以是“想”字,还可以是好多字,好多各种各样的字。  
   这个“我”所选择的宾语可以是“某人”,或者是“某事”,或者是“某书”,或者什么“其他东西”。
     这个“我”让我在我选择时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很多时候,我读书,是因为我很孤独。
    读书对于我就像在窥探另外一种奇特的生活,另外一种新颖的思想,另外一种味道的心情。
    我一翻开书就像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里。   
直到读完,合上书,回过神,眼前仍然飘着浮着许许多多异样的灵魂。
    他们爱,他们恨,爱了,恨了,仍孤独。  
   爱与孤独是永恒的,恨与孤独也永恒。

     
我在书房,灵魂出窍,像个醉鬼,到处晃荡。
     我想读书却又无法集中自己零乱的精神。
    我想动笔结果却是一个字都没有写出。  
   这时,自然,有点烦躁,只能对着自己苦笑,只好走到书柜之前,抽出一本看一看,再抽一本看一看。然后,我的心里会想:为何那些美好的气质在我自己或朋友的身上压根看不到呢?

     
书对我来说,至少可分为这么三大类:一是自己喜欢读的,二是自己应该读的,三是自己必须读的。虽然各人的喜欢不同,但必须读的那一类,想来应该差不多。   
  我从读过的那些书中学到了一些什么呢?我一下也说不出。
     我能说得出来的,是我知道了有些感觉无聊的先生也在莫名其妙地写书。  
   这虽然算不上我的什么独特发现,但却是我阅读时所得到的切身感受。

   
讲句良心话,我对读“坏书”比对“好书”有兴趣。
     “好书”太少了。所以,有时候,有个“坏伙伴”总比没有强。     
“雪夜闭门读禁书”——“读书无禁区”。   
不过,不论什么书,不论是给人鼓劲的还是使人丧气的,不论是叫人高兴的还是令人悲伤的,我读完后都感到自己获得了某种提升,有时甚至充满灵感,坚定要做一个好人!

   
那么,什么是“好书”呢?这个我也说不清。但我觉得好的文字不仅是具有情感的,而且是具有骨感的而且还应富有肉感。  
   有人总是说:写作应该贴近现实,写作不能不接地气。而其实,写作的真实状况是:你若越是投入写作,你也就离现实越远,你也就与理想更近。

    接地气也要看接的是什么样的地气。  
   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

   

我喜欢读文学书,喜欢读小说,喜欢读诗歌,有时也会写一写。   
  好的小说,在我看来,是那些写“坏人坏事”的,是那些写平日里暗地里很隐晦的人和事的,是那些平日里不好说或者不该那样做而又非常想去做的,只有这样,才有意思,读起来才爱不释手。好的小说冥冥之中总会呈现某种命运。  

   好的诗歌,在我看来,就是诗人的白日梦。诗是想不出来的。真正的诗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灵魂。每个字在诗人眼里都会具有更多的含义。好的诗句大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人生越凄苦,诗句越美丽。诗句越美丽,人生越凄苦。生活是非常实际的,诗是不切实际的。人活着要实际,但又不能太实际。

十一  
   文学与文学相差得太远,相差得互相不像文学,相差得互相不认识。
     很多在搞文学的人,其实只是与文学有关,他们都不是文学本身。   
只有关心生命的人,关心个体生命的人,才有可能接近文学。   
  真正的文学表现的全是独特的个体生命。     
文学之所以显得比生命更加丰富和神秘,恰恰就是因为它能够令人惊讶地感受神秘的生命。  
   我之所以热爱文学,至今不愿放弃文学,就是因为只有在文学这个世界里,我的心才相对自由。

十二   
  我总是对自己说:如果你还爱读书就说明你没有老。
     人老是不可阻挡的,文字却能永远年轻。
    不管你是多么老了,你的文字都应年轻,都应让人觉得干净。年轻,干净就是美。
     我最失败的时候就是我写作时不是自己(生活中,我无法好好地做一个我自己,这已经是一个事实,我早就举手投降了)。
     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具有持久的价值吗?卑微的存在也可以企望伟大的时刻吧。
    活在这个世界上,最能使我愉快的,除了阅读和写作,还有什么呢?还是阅读和写作。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8 18:48
阅读·慢读·重读·细读
2015年04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好书让人爱不释手,好的文章也是一样,好的段落也是一样,好的句子也是一样,回头率都是很高的。她总让你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回过头去,再次看她,再次读她,再次在她的字里行间,停留、反复、细细品味,获得好多新的感受。
——周实
《老先生》
作者:周实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2015年4月
定价:48.00

  阅读
  关于阅读,正好有人通过电话向我提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做过出版又当过《书屋》杂志的主编,想必你的藏书不少,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一些藏书吗?我说没有,没有藏书,我真没有什么藏书。
  第二个问题是:如今是资讯发达的时代了,买书早就不是难事。不过,是否有什么书是你曾经特别想要而又始终寻不着的?我说没有,真的没有,如果真有这样的书,那我也就不看了,我是个知道放弃的人,不放弃又能怎样?
  第三个问题是: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心仪的书店吧,可以是长沙的也可以是旅途中偶遇的,国内国外的都可以。我说我真无法介绍,我已很久不去书店,如果要买书,也是在网上。
  那么,关于阅读呢,能够谈点什么吗?我说如果实在要谈,那我想说的——就是现在的——好多书已不是书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也就是:以前的书大都为不大不小的三十二开,大也只是大三十二,而现在的好多书竟然变成杂志一样,很多都是十六开了,甚至不知多少开了,反正是已大得无法放进书架了,大得只能死尸一般摊在冰冷的书桌上,或者码在地板上,你如果想读,哪怕是一页,密密麻麻地读下来,不但看得眼睛痛,而且扭得脖子酸。
  好多书,不但大,而且厚,而且重,厚重得就像那砌城墙的大砖头,你如果想读,一只手不行,必须两只手用劲地捧着端着或抱着,不消一会儿,手腕就痛了,虎口也酸了,想看必须戴上护腕,有的甚至要戴护指,才有可能把书读完,待到读完了,手也累伤了。
  好多书做出来似乎不是让人读,而是让人作礼品,好多的都硬邦邦,就像披了副盔甲,穿甲弹都打不进。
  再就是胶订,不怕你有劲,若无五指山镇住,一松就会弹回去,就像两扇弹簧门,若是遇上这样的书,我又非看不可的话,只好将它拆开来,看完再将它合拢,复原那是不可能了,只好任它伤痕累累。
  我害怕看这样的书。
  我现在正看的只是两本小小的书,一本是钟叔河送我的《记得青山那一边》,一本是朱正送我的《序和跋》,出版者是海豚出版社。
  两本书,虽然小,但却好,小得好。
  慢读
  关于慢读,七八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短文的题目叫《速度》,文如下:
  据报载,现在时兴电子书,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不行,还是喜欢捧着书,一行,一行,慢慢读。
  读累了,闭上眼睛想一想。眼睛舒服了,又再接着读。
  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使手工业近乎灭亡。而手工业所代表的却是耐心、独特、精致。
  写作也是手工业的,即使你已使用电脑,如果你是用心写作,你会竭力躲避那些已经泛滥成灾的词汇,就算因此放慢速度,你也依旧心安理得。
  阅读也是手工业的,至少在我看来真是。可惜,现在,人的阅读,较之先前更匆忙了。先前还是一目十行,现在怕已一目百行,有的还是跳页阅读,只看某个观点的结论,追寻某个故事的结尾。
  人们喜欢故事、结论,喜欢msn交谈,已经甚于文本了。
  而写作的独特价值,不在别的,就在文本。
  我们只能依据文本,依据文本的独特程度,记住一个个的作家,否则,恐怕就难分清这一个与那一个了。
  我这样说,是否在说:电子书就不好了?声明一下:当然不是。
  我这样说,只是想说:写作应该讲究文本,阅读最好放慢速度。
  细嚼慢咽,才能品味。细品其味,才有会心。
  且慢!且慢!你看!你听!那些被你忽略的文字,正为你的速度痛心。
  如今,七八年过去了,人们的眼睛所盯住的所一瞥的已经不是msn而是QQ微信了,速度更快了,快得你想慢下来,好像都不可能了。你刚开始看某题,或某文,或某段,手机就叮铃响起来,电脑也马上告诉你,新的文字又来了。于是,你放下正看的,去看那刚刚发来的,又是一些什么新闻,或者一些什么趣事。你真很难安静下来,我是说你的心。你若想摆脱这种状态,除非你不看你的手机,除非你关闭你的电脑,除非你能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重读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托尔斯泰的名言。
  记得先前读它时,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因为若是反过来说: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现在想起来,当时那个我,真的可说无见无识。
  为什么?只需闭上眼睛想想,在你平日的生活之中听几个人说过幸福?
  不好说没人说,但说的真很少。
  为什么?幸福只能藏在心里,幸福大多藏在心里,好像一旦说了出来,幸福就会飞了似的。
  要不,你也试一试,你也说说自己的幸福?
  你不说,事还好,那幸福也很好。你一说,那幸福就会显得可笑了,你也好像成了一个十分浅薄的跳梁小丑。
  哪怕就是错过的幸福,甚至包括失去的幸福,也是经不住谈论的。人们如果谈论它,谈的也是错过的遗憾以及失去它的痛苦。人们嘴上能说的,能谈的,只是那些经历的痛苦,也就是那各自的不幸。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受,别人的感受也许不同。
  今天我是这样感受,明天还可能那样感受。
  读时的心境环境不同,味道感受也不同。
  好书让人爱不释手,好的文章也是一样,好的段落也是一样,好的句子也是一样,回头率都是很高的。她总让你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回过头去,再次看她,再次读她,再次在她的字里行间,停留、反复、细细品味,获得好多新的感受。
  细读
  若是你非要问我,在我的阅读经历中,难道就没一本书让你一读再读吗?那我只能说《论语》了。
  人是需要自信的,但又不能太自信,过于自信了,就自以为是了。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一般说来,习惯都说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已经约定俗成了,不少大人物或者小人物,都是这样说。我也习惯这样说。前不久的文章里,我还曾经这样说。但你若去查《论语》,就会发现不是的,这话原是曾子说的。曾子何人也?曾参也,孔子弟子也,小于孔子四十六岁,其父是曾皙,也曾事孔子。事实就是这样的,《论语》也曾看过的,为何还是依习惯说是孔子说的呢?这就可见自以为是容易导致轻率了。
  再说“吾日三省吾身”。一般来说都理解为每天反省自己三次。这个意思也没有错。但你若去翻《论语》,内容就不相同了。《论语》原文是这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成白话是这样:“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这才是曾子所说的“三省”。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为人如此,当然很累。所以,孔子眼里看来,曾子是较鲁钝的,气象也是狭隘不大。他能获孔子多少真传,我们真的难以断定。他的意见也未必能完全代表孔子的意见。但他勤勉,兢兢业业,既不从政,又不经商,一心一意,全力治学,孔子之孙也从他受教,孟子也归于他的旗下,他的影响反倒极大。由此亦见,人的天资并不能限定人的成就。困知勉行,虽愚必明,虽柔也能致强也。
  孔子呢,不同了。依照一般看法来说,孔子当然是个天才。谋事必忠,交友必信,舒放开阔,博大自然,爱好知识“发愤忘食”,追求真理“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曾参是个知之者,孔子是个乐之者,两者境界不同也。
  两者境界若析之,可借禅宗两句诗:“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此为曾参境界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是孔子境界也。
  人间天才毕竟太少。刚毅木讷也能近仁。
  □周实(《书屋》前主编)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