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管季超抄录博尔赫斯的一段话,送给《湖南教育》社方姝阳、万濛、周逢宇、杨芬艳童鞋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2:27
标题: 管季超抄录博尔赫斯的一段话,送给《湖南教育》社方姝阳、万濛、周逢宇、杨芬艳童鞋
      
=》左起:柳理、孟泽、管季超、十年砍柴【李勇】、吴昕孺、黄耀红
     【《湖南教育》杨芬艳-摄】





          我们生命中的每位过客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会留下自己的一些印记,也会带走我们的部分气息。我需要你,我生命之树的叶子,就像需要和平、爱与健康一样,无论现在还是永远。有人会带走很多,也有人什么也不留下。这恰好证明,两个灵魂不会偶然相遇。  
——博尔赫斯《朋友之树》



免长话费电话:400-027-8105,
移动电话:13971958105,
邮箱:
xnjyw123@163.com
QQ号:1309586706/349808152,
QQ群号:291179970

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微信号:jszywz
邮址:湖北,孝感西湖明珠阳光宅6号楼2单元501室[管季超作文教学法推广中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21fe0102vgn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21fe0102vgn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421fe0102vgn3.html
》》谢谢小万童鞋赠韩少功之《山南水北》并《湖南教育》多期。诸童鞋如有黎君一样途经敝地的机缘,可联络某,愿为青年朋友导游。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2:41
【转】教育的歧途
(一)
几年前,各地高校出现了软件学院大跃进。一时师资不够,于是就有很多外聘的机会。
在大学里工作的朋友顺便就抓了我的壮丁,让我去给软件学院的本科生上一门专业课:《系统分析和设计》。
我说:可以啊,答应我两个条件,我就去。
朋友说:什么条件?
我说:一是怎么教,我说了算。二是钱少了,我不干。
朋友大笑:我们给你按外教专家的标准。帮帮忙,我也只有这个权限了。上课,教材是学校里定的。但是,怎么用,怎么讲,你可以自己定。
我答应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以前当过老师。离开老师的讲台有十多年了,现在再回去,有点怀旧的感觉;二是我自己在企业里面工作了很久,一直觉得有些东西很奇怪,我不知道现在的大学到底怎么了,我们平时招聘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你很难发现一个真正训练有素的大学毕业生。或许,近距离的观察,能看出点什么问题。
开学前,我去教务处了一趟。有老师告知我教材是国外的教材,大概有600页的厚度。课时总共才19节课。上我班的学生有两个班,100多号人吧。
教务处的老师特别提醒我:“要用英文上课!”
我嘴上答应,心里在做一个计算:如果要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讲完的话,我每堂课平均要讲30页的内容。
我有两个选择:
【1】照本宣科。教材上覆盖的面实在是太丰富了,即使你念一遍,也不一定就能把它讲完。
【2】教给学生们一点真正有用的东西。让他们了解到一门课程的全貌,跟现实工作的连接部分。看到他们要学的这门课,是如何思考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或者说需要用到哪些已经有的知识和能力。
我希望学生们上完课后,能觉得知识原来是这样来用的。

(二)
第一节课,我问学生想从这门课学点什么。
坐在后面的男生,大声说:“我们要学C++,我们要学Java!”
我坏笑着说:“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不属于这门课的内容。我可能不会教你们写一行代码。”
下面有人在叹气。
我说:“有没有人问过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呢?”
有人嘀咕:不上课,俺们毕不了业。
我问:“呵呵,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
有学生说:“爸妈让我们上的。”一片哄笑。
我也笑了。
我说:“好的,我知道了。这样吧,我宣布几个规则。大家听好了。”
“第一个规则是关于上课的。首先,如果课堂有问题,觉得听不懂,或者我讲错了,可以马上说出来。其次,如果你不想听课,可以从后面离开。只要不干扰他人。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个规则是关于考勤和作业。考勤中间抽查,记录但是不定性。作业不多,但是要求自己或者是合作的小组独自完成。革命要自觉。”
“第三个规则是最后的考试。我保证你们从书本上找不到任何一道题的标准答案。我也保证平时只要跟着做过的人,可以轻松过关。成绩最后这样计算:有一个合作的练习项目,占成绩三分之一;平时作业三分之一;最后考试三分之一。”
“我不要求你们背任何东西。会了,比什么都好。”
然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摸底的测试:
【1】找了一段计算机方面的英文,让大家翻译;
【2】把他们上课做的当堂笔记,发一份给我
我让学生做好以后,发到我的邮箱里,邮件的主题该用什么格式,我特意交代了一下。

(三)
晚上,我陆续收到学生的电邮。感觉头大:没有几个人是按照你的说法交付邮件的。邮件既没有我的称谓,也没有主题,也没有落款。直接发了些压缩包了事。
很显然,他们没有接受过做事的规范训练。或者说,没有人教过他们该如何做。
翻译的英文差极了,看出来都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从辞典里找出来的。句子要么不懂,要么不通顺。第一次上课,我已经注意到学生手上都抱着一本很厚的四级考试的单词书。
课堂笔记,很多人忘记了。有发过来的,都是记录我的一些原话。没有归纳什么的。
我想:学生们缺乏很多基本的训练。难怪很多企业都不要应届毕业生。
很多小的问题,都是到了大学毕业后,才发现,很多教育的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
我不相信,考上大学的学生真的那么差。我宁愿相信,是教育没有这样要求过:他们身上有很多东西,都是象散件一样,仅仅为了考试,堆放在人生旅途的各个阶段。没有人告诉他怎么整合,做事情应该有一个怎么样的规范,或者过程?

现在,他们需要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或许,需要的只是适当地点拨。
我想我的课程就从这里开始。

(四)
第二节课,我先说了邮件格式的问题,然后接着说了下面的话:
“在我眼里,《系统分析和设计》是一门很简单的课程。我觉得我还没有开始讲任何内容前,你们大多数人都具备了很多关于这门课的潜质。”
底下的同学眼睛都大了,看着我怎么说。
“可能你们都以为这门课要涉及到多少复杂的公式或者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我告诉你们:没有!学好这门课需要的基础,在你们读中学的时候,就全部具备了。”
底下持续地惊讶。
“我会用六堂课的时间,教你们如何按一个系统分析师的方法去做一件事情。你们自由组合,几个人一个小组,自己去找一个题目。然后,按照我说的基本流程去做。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模板。”
“这六堂课,我会指导你们做这样一些事情:如何去发现一个问题?如何根据问题去搜集相关信息?如何去界定一个系统的范围,如何为一个需求点,设计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把你们的工作成果做成PPT,你们从小组中选一个人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大家来提问,我来点评。”
底下有人说:“有点好玩。可以自己选,怎么开始呢?”
“很简单,这些练习的题目就在你们身边。我举个例子。你们都有手机。好的,你们就做一个关于手机的项目如何呢?”
“你们先找几款不同品牌的手机,先做功能对比,用一张表,把手机参数和功能列表拉出来。”
“然后呢?做对比,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各个领域来做研究。研究功能、研究用户选择、手机样式,都可以。”
“你可以问自己:为什么手机都要这么些功能菜单呢?什么样的功能菜单操作更方便呢?手机中的输入法哪种更好呢?为什么有些手机可以换彩壳,有些不换呢?”
“做系统分析,跟平时不同之处,是要多问一句:为什么呢?”
“通过比对、选点后,得出你的结论:你认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功能问题,哪些是交互设计的问题。对于未来的手机,你有怎样的期待。”
“我不要求大家做具体的功能分解。你们只需要构造一副生活的场景,秀给大家看看。”
学生都跃跃欲试。大家开始嚷着开始分组。有人说要分析网站,有人说要比对网络游戏。
六周课上完了,每次课,我都只是讲基本的方法,给出一个思考的基本框架,让学生们自己下去填内容。我觉得,我更象一个教练。
六周课后,项目汇报开始了。学生在台上,我在台下。
项目多达20多个,很少重复。看得出来,学生们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了。因为没有课程的边界,结果,他们大大地超出了这门课所设定的边界。
很多东西,被融汇贯通在一起。学生感受到的是一个真实、完整的自我学习的过程。
课程中间,有老师来听课,让他目瞪口呆,他问我:看起来学生很热情,但是这样行吗?
我说:“有何不妥?我只不过是教学生如何通过做一件事情来学习。事实证明,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能学习。我觉得,只要他们自己感觉能学到东西,对自己的未来有用。他们总是能自觉地学好。”
在我看来,课堂上是否是应该教授知识,并不重要。如果我能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式,一些基本的做事的方法,如果他知道怎么应用知识。哪怕他只是潜意识地应用知识,又有何妨呢?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作为老师,我认为老师应该调教学生的思维,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他们的信徒。学生们热不热爱某门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这门课里学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

(五)
“通过做一件事情来学习。”不是专门用来调教大学生的方法,只要你想,你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
我这样教学生,也这样教儿子。
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作业:让孩子给班上老师寄信。儿子写完后,把信递给我:“爸爸,你帮我寄一下吧。”
我说:“为何你不自己去寄呢?”
儿子说:“我不知道邮局在哪儿!”
我说:“你可以问,也可以到网上去查!有很多办法。”

儿子嘟哝了一句:“我们同学都是家长交的!”
爷爷过来帮腔:“我帮你交。要过马路呢,小孩不安全。”
我说:“好吧,这次,我带你去。下不为例。”

我们先是到网上去查,找到离家最近的一个邮局。儿子说:“就在广场那边,好近,我平时都没注意。”
我还告诉他,可以打电话到114,问邮局在哪儿。
我和儿子去了邮局,我告诉他要先去排队买信封和邮票。买好邮票后,儿子在信封上填写。
第一封还没写完,儿子就说:“糟糕了。”
他没有计算好字数,邮寄地址排列得不好看。我提醒他,每次写之前,应该大致估算一下字的大小和位置。
后面的填写很顺利。儿子刷刷刷,很快写好。然后,涂抹胶水,把邮票贴正。最后,再用沾满胶水的手,拎着信一封封投放到邮箱里。
那次,儿子第一次使用真正的邮票,第一次了解什么是明信片、首日封。真正地了解了邮局有什么用。
我们花了比写信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寄信的整个步骤和过程。我从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正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对事情的认知能力,才有了真切的感受。
在我看来,教育就是随时随地进行:它不是为完成某次功课而准备的,它是为了适应生活而准备的。
你不能把很多东西拆得七零八落,而不告诉孩子们,这些东西本身是什么。
为了灌输知识,而忘记了教育的根本,这是教育最大的荒谬。
(六)
儿子在他14岁生日到来之际,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独立:他在银行办了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储蓄卡。他想通过自己存钱来了解银行是如何运作的。
事先,他只是在数学课本上了解过什么如何计算利率。但是,他还想知道ATM机是如何存钱的。股票又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巴菲特能赚钱,其他大多数人只是赔钱。
他问:“存钱,银行真会给你利息吗?”
我说:“为什么不试试看?”

跟以往的原则一样:不懂的问题,可以自己去问,去试,放手去干。
不懂的事情,可以通过做它来接近它。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重要的不是老师怎么说,专家怎么说,标准答案如何。
如果你拥有基本的思考能力和原则,很多东西你会自己习得,也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周末的时候,儿子从学校拿了一张调查表,是布置给家长的作业。让家长给老师提意见。那天晚上,我正在看网上一篇报道说:现在的中学文理分科导致了人文精神的丧失。
我想:应试教育,正在摧残下一代,连做人的基本素质都不够格,还谈什么人文精神。
我们的教育是不及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早已经走上了祸国殃民的歧途。

儿子告诉我周一,不能带某类教辅资料。学校说是迎接上面检查。
我一声长叹,在意见栏里写下一句话:
应试教育不改,学校奈何,老师奈何,家长奈何,学生奈何!


喷嚏网-原创 www.dapenti.com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2:45
21世纪:自我管理的世纪
0




德鲁克的书,总是让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两本最为突出,一本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另外一本就是《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告诉我们:老板和主管不是管理者的专利代名词,所有的知识工作者也是管理者。
  
   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里,德鲁克发挥其招牌式的洞察力,洞悉了21世纪来自社会未来的趋势和机遇:
  
   [1]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
  
   大多数的人谈到管理,想到的都是“企业管理”,其实,应该说企业管理的概念来源于非经营性机构,如政府、教育等组织的经验,而企业,在20世纪,显然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企业管理的经验在企业运营中,丰富发展。更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围绕企业管理发展起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可以反哺到更多的非经营性组织。
  
   所以,你会看到热火朝天的管理咨询培训,你就会明白各类组织的管理需求的大量存在。商学院也更名为“管理学院”。不少事业成功的人,在自己的后半生用企业管理的经验经营公益事业。这是未来社会的主要趋势之一。
  
   [2]关于组织的形式和绩效管理
  
   管理不是“管理”人,而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组织的形式是跟其任务相匹配。
  
   我再也没有见过比IT业更追逐时髦技术和新名词的行业:一会儿学CMM,一会儿又学敏捷开发;一会儿抱怨没有底层技术,没有用C++,一会儿又大谈Web 2.0,大谈Ajax。看见那些疲惫和匆忙的身影,害得大家一窝蜂地跟着专家们瞎子一样乱转,那真是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
  
   看看其他的行业,哪个行业的复杂度和成熟度不比IT业,哪个行业的组织形式不比IT业出色,随手拈来:六西格玛之于制造业;现代医院的外科手术团队;建筑设计的架构学;金融上的专业投机....不一而足。
  
   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技术成功,而是来自于需求推动的市场。组织的绩效只能来自于组织外部,而非内部:本质上,它不是由文档的规范构成的。技术的价值,只能通过转换,才能形成商业价值。
  
   对于顾客来说,他关心的是他能获得什么,看到什么节目。至于电视机的原理的,他不感兴趣。
  
  
   [3]人们需要的是“信息” ,而非“技术”
  
   在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稀缺性经济学,对于“信息”来说不灵了。现在,一本《长尾理论》就这样说:信息丰饶经济学的时代已经来临。获得任何信息,一切皆有可能。
  
   信息以比特传送,信息从一地传到另外一地,本身并不消失。也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德鲁克以它丰富的知识,一针见血指出:信息并不是数据。过去的IT时代,解决了数据的积累问题,但人们,尤其是管理者,需要的不是数据,而是信息。
  
   信息的就是对数据的提炼,其价值在于根据信息的内容,采取行动。
  
   德鲁克的观点,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如何提高信息的质量,并能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会成为如何应用互联网价值的重要思考。
  
   [4]自我管理
  
   人们都说,德鲁克是目标考核的鼻祖。也有不少人指责如今的企业滥用这种绩效考核观念:很多企业,应用任何管理,都是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而忽视对人的基本利益和基本尊重。
  
   读德鲁克的书,你会感到,他真正关心的是人,组织中的人,社会中的人,人的成长。人的自我管理。
  
   毫不怀疑,组织作为一种效率的工具,非常重要。但相对于人来说,德鲁克认为,现在的知识工作者的职业生涯,要远远长于公司的寿命。
  
   在社会的未来,知识工作者将面临新的要求:
  
   1.他们需要问:“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如何工作?”
  
   2.他们需要问:“我属于哪里?”
  
   3.他们需要问:“我能做出什么成绩或贡献?”
  
   4.他们需要连接团队,建立承担责任的人际关系
  
   5.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下半生做好规划。
  
  
   21世纪,组织的观念上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大变革的时候,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过去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未来未必一直有效。过去靠老大一个人,或几个人建立成功的模式,在更多跨行业的机遇面前,雇主关系,会被更多的合作关系代替。
  
   在技术和资金充裕的未来社会,人的价值在行业交叉的组织中体现,人不会为唯一的事业所约束。人们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在自己的人生,选择、组合、更新。
  
   对每个人来说,这是社会未来的机遇和改变。
喷嚏网:原创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2:4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10&extra=page%3D4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10&extra=page%3D4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10&extra=page%3D4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10&extra=page%3D4
管季超2008年旧作一篇:《桂苑喜获赠书记》




http://xnjyw.haotui.com/thread-7510-1-2.html
http://xnjyw.haotui.com/thread-7510-1-2.html
http://xnjyw.haotui.com/thread-7510-1-2.html
http://xnjyw.haotui.com/thread-7510-1-2.html
http://xnjyw.haotui.com/thread-7510-1-2.html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3:09
长沙赋
2007-04-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录社

毛主席手迹《沁园春・长沙》

沿
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3000多年,最早见名于《逸周书・王会篇》,素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的美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治所,长沙汉称“临湘”,晋称“湘州”,唐称“潭州”。尧帝时,长沙为扬越之地,禹分九州,长沙属荆州;春秋时楚国纳入版图,秦为36郡之一,自此一直为州府路省之治所,历代相传。长沙更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曾有“革命摇篮”的赞誉。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家以及后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等都在长沙度过了“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长沙现为湖南省省会,下辖五区三县一市,人口620万。

激荡神州,潮落潮涨,岳麓山下,长拥坚毅之民;极目楚天,云卷云舒,橘子洲头,自有巍峨之城。星城长沙,华夏明珠。北接洞庭碧波,南连潭株新城;东屏赣省绿障,西迤常益沃野①。
曰历史古城,驰名中外。廿万年远,石斧递传行者信息;七千载近,部落相闻鸡犬声音②。云雷纹器识上古生活,四羊方尊见先民智慧③。溯殷商,域属三苗;至西周,始名长沙。楚人筑城池而文明扬播,秦王立郡治而湘川望抚。为三湘首府,数千载不变;领四水风骚,逾百代弥鲜。大汉气象,马王堆中窥豹④,古墓洞开惊世界;三国风云,走马楼下翻卷⑤,吴简骤现动九州。古迹斑斑,岁月苍苍;思绪渺渺,感慨端端。

《沁园春・长沙》词意  傅抱石作
曰革命圣城,伟人故里。民风淳朴而骁勇,士林好学而尚义。敢于抗争,不怕牺牲;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杜?率流民反晋暴政,李芾守孤城抗元强敌。逐俄西遁,湖湘子弟满天山。革命风起云涌,豪杰虎跃龙腾。谭嗣同变法维新流血第一人,唐才常武装暴动舍身取义冠烈士。民国元勋黄克强⑥,有史必有斯人;警世先锋姚宏业,存名必存浩气。噫吁兮,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毛泽东横空出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韬武略绝前后;刘少奇筚路蓝缕,追求真理,矢志主义,安邦定国居伟功。柳直荀殉难,征人一去无消息;杨开慧就义,长空万里舞忠魂。宁乡为“四髯”故里⑦,浏阳乃将军之乡。百战百胜誉军界,大将劲光名赫⑧;好人好事名全球,战士雷锋称奇。英雄俊杰,不可胜数,志士仁人,灿若星汉。 曰文化名城,潇湘洙泗。文脉承传,弦歌不绝。屈原放逐,湘江徘徊,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贾谊贬谪,北阙遥望,久噫吁而怆然兮,恨鹏鸟之折翼。定王台前追源流,思母长情犹在;坐堂医生留美名,纪泽丰碑尚存⑨。邓粲著述《晋记》,笔法续接《春秋》;宋度移风易俗,仁政惠及深山???。东晋陶将军勤劬,人民安居乐业;大唐杨都督善理,风化著于衡湘???。宋之问凄惶憔悴过潭州,李太白一去长沙为迁客。诗圣杜工部,流落湘水,愁吟“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忧时情溢言表;文武辛稼轩???,练兵营盘,朗唱“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慷慨志逼霄汉。翰墨之冠欧阳询誉满天下,草书狂僧怀素独步书坛???。思邈集中医大成,李畋为烟花鼻祖???。岳麓书院,千年学府。源起濂溪先生,《通书》定基础;创自胡氏父子,《知言》奉经典???。朱张会讲???,百世佳话。遂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湖湘文化精髓;号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贤达纷至沓来。终明潇湘士子,垂范有王守仁、陈论、周式,皆当朝鸿儒;清季中兴将相,昭名者曾涤生、左季高、郭嵩焘???,俱一时俊杰。

岳麓书院忆先贤(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曰山水洲城,美不胜收。岳麓山西屏,四季图画,春花夭,夏绿滴,秋果黄,冬雪洁,无景不美。最爱晚秋,霜叶红于二月花。湘江水穿城,一条碧带,清风徐,船影繁,游云舒,柳枝柔,满江风情。尤怜仲夏,涛声日夜下洞庭。橘子洲长卧,中流艨艟,橘飘香,莺啼翠,廊回曲,亭绕絮,一岛幽清。且去倚栏,绵长乡愁暮笛起。风鸣铎铃,天心阁登高情怡;塔摇清波,烈士园缅怀心肃。晨练沿江彩带,老幼各得其乐;晚登杜甫江阁,诗家逸兴遄飞。处处风光都美好,时时景色尽宜人。 曰发展新城,日异月殊。文夕一把火???,古城化灰烬;京华一声宣,新生肇始端。建城市,五十年弹指间,七里城廓蝶化现代都市。六桥飞架,气势若虹;三环长驱,铁骑奔驰。五一、芙蓉,康庄大道,畅达东西南北;黄花、霞凝,广阔航程,连接七洲五洋。兴工业,白手起家成体系,做大做强蔚壮观。“两区”一路领先,效益年年上层楼。“八园”你追我赶,产值岁岁跨台阶。电视湘军,同行饮誉;出版团队,业内前茅。科技领先,袁隆平、黄伯云,国之瑰宝;体育称强,刘璇、龚智超,奥运健将。教育有中南跻身名校,医疗是湘雅齐肩协和。湘绣为四绣之首,湘菜乃后起之秀。“三农”气象好,田园别一色。百里苗木花卉,长廊美景;万顷有机茶叶,满坡馨香。家家新房荫翠绿,户户机车扬欢欣。盘点新世纪,业绩堪自夸:综合实力省会居前列,社会事业中部冠三甲;宜居城市,美好家园,朝气蓬勃,青春洋溢。富强长沙,已成现实;和谐星城,正涌大势。拙笔难绘无限风光,短赋不穷丰富内涵。诗云:清湘北去意悠悠,千载光阴付碧流。多少辉煌成往事,还将壮志写春秋。
注释:
①潭株:湘潭、株州;常益:常德、益阳。②廿万年远,石斧递传行者信息;七千载近,部落相闻鸡犬声音:距今20万年前,长沙进入旧古器时代,遗址在浏阳永安镇;7千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长沙县。
③云雷纹器:商代陶器;四方羊尊:商末周初青铜器的珍品,出土于宁乡。④马王堆:西汉长沙国丞相候利苍、妻辛追墓,以辛追遗体2000年不腐而闻名。⑤走马楼:三国古迹,出土大量吴简,内容涵盖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⑥黄克强:黄兴。⑦“四髯”:谢觉哉、王凌波、何叔衡、姜梦周,早期著名共产党人。⑧大将劲光:著名将领肖劲光,1955年获授大将军衔。⑨定王台:东汉武帝始祖、长沙王刘发所筑望母之台;坐堂医生:东汉末长沙太守医学家张仲景。???邓粲:东晋史学家;宋度:东汉中期长沙太守。???陶将军:东晋长沙刺史陶侃;杨都督:唐代长沙都督杨志本。???辛稼轩:南宋名将辛弃疾。???欧阳询、怀素:均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思邈:唐代医学家;李畋:鞭炮烟花的发明者。???濂溪:宋理学家周敦颐;胡氏父子:宋代理学家胡安国、胡宏。???朱张:宋儒学大师朱熹、张?。???曾涤生:曾国藩。左季高:左宗棠。???文夕一把火:1938年11月12日,蒋介石以焦土抗战为名,火烧长沙,千年古城,毁于一夕。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3:10
长沙赋
  谢胜文


  天开胜境,地号长沙。名扬寰宇,誉满中华。   异哉长沙,辉耀史册。廿万年前,人迹不灭。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陶击石,茹毛饮血。殷商之世,隶属扬越,农渔为业,青铜妙绝。楚国崛起,春秋中叶。郡号黔中,时当战国。铸铜冶铁,漆器皮革,筑城兴邑,规模无缺。秦设郡治,汉封王国。三国时期,烽烟激烈。关羽大战黄忠,盔缨遇射;魏延刀劈韩玄,风云变色。晋朝南朝,湘州、荆州管辖;隋朝唐朝,长沙、潭州更迭。马殷为楚王,建都开府;宋祖平湖南,分路驻节。元设潭州行省,明归湖广布政。设为省会,始于雍正。民国时期,设市属省。解放以来,区划变更。自古及今,沧桑屡经。战略重地,革命圣城。李靖征萧铣,誓师于铜官;黄巢克潭州,浮筏出五岭。金兵屠城,军民血战;李芾抗元,举家牺牲。辛弃疾建精兵,军名飞虎;曾国藩办团练,师号湘军。武昌起义,首应之区;反袁斗争,先锋之城。屡挫屡攻,太平军西王殒命;愈守愈坚,巡抚幕左公鏖兵。“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人民革命,雷鸣电应。千百英豪建党,星火燎原;十万农军攻城,梭镖贯顶。秋收暴动,霹雳震惊;两攻省会,洪流汹涌。抗日会战,日寇尸积如山;文夕大火,满城瓦砾成陵。历史转折,程陈起义;和平解放,旭日东升。   壮哉长沙,文化灿烂。兴于商周,盛于楚汉。历史名城,古迹斑斓。青铜重器,炭河不断。四羊方尊,文物典范。铜官窑唐代彩陶,遍布寰球;马王堆汉墓文物,震惊世界。漆器乐器,亘古如新;帛画帛书,神秘莫判。辛追女遗体历二千载而不朽,汉王陵遗址达数十座而绵延。思母情深,定王筑台望长安;救民心切,药王居山炼灵丹。禹王碑天书谁能识,射蟒台传说至今谈。密印寺沩仰祖庭,陶公庙道教灵坛。朱张渡大儒会讲,橘子洲伟人独叹。岳麓书院,弦歌千载;湖湘文化,波澜浩瀚。湖大工大,树蕙滋兰;桃李成蹊,星辰璀璨。大江东去,湘水余波,谔谔非虚妄之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翩翩如成行之雁。文脉承传,由来甚远;薪火相继,流长有源。伤怀忧国,贾谊系念于庙堂;掩涕哀民,屈原太息于湘干。“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杜工部漂泊湘滨留佳作;“一线数飞鸿”,“千里葡萄涨”,辛稼轩转任湖南咏新篇。多少文人眷恋,万千骚客流连。   伟哉长沙,英豪迭起。毓秀钟灵,奇山异水。民风强悍,骁勇无比;果敢霸蛮,重节尚义;嗜辣如命,吃苦无畏。士心好学,聪慧仁义;忧国忧民,敢作敢为;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栋梁砥柱,灿若河汉之星;风流人物,多如过江之鲫。蒋琬国器,继承孔明;桓阶名士,辅佐曹魏。孙坚为太守,讨董卓一马当先;陶侃封郡公,护东晋八州统治。唐代刘蜕,首破天荒。宋朝易祓,状元及第。孙思邈炼丹施药,张仲景坐堂行医。李东阳兴茶陵诗派,欧阳玄修三代历史。欧阳询、怀素乃书法楷模,甘泗淇、李贞为将军夫妻。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无湘不成军”,长沙多将帅。曾国藩创建湘军,功业、道德、学问、文章超群,有完人之誉;左宗棠收复新疆,胆气、豪情、气宇、韬略拔萃,具盖世之资。陶云汀一代名臣,胡林翼封疆干吏。除旧革新,谭嗣同变法舍身,陈宝箴维新革职;出国外交,郭嵩焘首驻英法,曾纪泽争回伊犁。程潜为湖南起义首领,谭延闿任国民政府主席。清季以来,长沙府所辖县州十二,无不英才济济。叱咤风云,伟人并立,领袖成群,英才踵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倾危。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风云际会扬龙虎雄威。建党建军,宜大书特书;爱国爱民,实可歌可泣。一大代表何叔衡,司法奠基谢觉哉。革命英烈郭亮、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革命先驱李立三、李富春、李维汉、徐特立。黄兴克强,反清起义,创建民国,孙黄并立。毛氏润之,开天辟地;文韬武略,伟大无比。开国元勋,主席少奇,治国有方,青史永垂。弼时书记,顽强坚毅,湖南骡子,为国尽瘁。彭大将军,威震强敌,横刀立马,无私无畏。坚持真理,耀邦书记,改革开放,有口皆碑。两袖清风,总理镕基,披荆斩棘,振聋发聩。开国大将肖劲光、许光达,高风彰亮节;一代名将杨勇、宋任穷,百战显神威。毁家兴学朱剑凡,栽木拄天杨昌济。两弹一星元勋、科坛泰斗周光召;世界文化名人、国画大师齐白石。张孝骞创立胃肠病学,百姓获惠;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全球受益。助人为乐,雷锋好榜样;屯垦戍边,王震副主席。体育健将,陆莉与熊倪;歌坛明星,张也李谷一。音乐家谭盾,名导演谢飞。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难忘作者田汉;看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永怀李白烈士。风流人物,不胜枚举;望尘莫及,高山仰止。   美哉长沙,无限风光。山水洲城,锦绣潇湘。地处中南,道通四方。东接江西,西往湘西,南来北往,直通京广。岳麓西屏,承衡山之灵脉;湘江北去,汇洞庭之汪洋。天心阁、杜甫江阁,任骚人披襟远眺;梅溪湖、松雅湖,引游客驻足徜徉。浏阳河蜿蜒东来,赏不尽风姿绰约;橘子洲江心静卧,掩不住仪态万方。春晨流连靖港,杨柳依依,清风习习,看桃花灼灼,春波与眼波炫耀;月夜漫步西湖,楼台隐隐,灯火莹莹,听箫管悠悠,涟漪共心潮荡漾。沩山风景,国家名胜;花明楼下,伟人故乡。大围山十万亩杜鹃,姹紫嫣红,蒸霞喷火;关山村千百家村舍,朱楼画阁,青瓦白墙。最美湘江春水,玉带绕城,碧波万顷,日夜涛声下洞庭,满目帆影风樯;最爽橘洲夏夜,扁舟遣兴,曲径寻幽,一轮明月照天心,江上清风送爽;最酷麓山秋景,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霜叶红于二月花,疑是云霞天降;最恋灰汤冬日,天寒地冻,水暖池温,温泉水滑洗凝脂,何羡贵妃明皇。   爽哉长沙,快乐之都。人性开朗,民风欢娱。岂惜千金之费,惟求一夕之愉。夜市旺如白昼,深宵每听欢呼。火宫殿、玉楼东特色美食,引来四海人潮;坡子街、太平街风味小吃,任人一饱口福。口味虾、口味蛇,辣子鸡、红烧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滋味难忘臭豆腐;尝起来辣,品起来鲜,口感常忆花猪肉。谷塘鲤、灰汤鸭,明清贡品;黑山羊、土花猪,名牌牲畜。浏阳蒸菜,连锁经营;宁乡口味,老少悦服。沩山茶、金井茶,滋润肺腑;白沙液、白沙烟,醇香馥郁。三步五步,到处开心茶楼;大街小街,随时养生足浴。歌厅舞厅,全国驰名;网吧聊吧,消愁解郁。湖南卫视,全球收视;快男超女,倾动寰宇。酒吧遍布,魅力四射;田汉剧院,琴岛节目。“公共大戏台”,花鼓戏剧,风靡城乡;开心“笑工场”,方言小品,观众捧腹。笙歌悦耳,妙如天籁;佳丽醉心,美如仙女。凤凰来仪,神仙羡慕。解放路灯火辉煌,歌舞喧阗;化龙池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四海宾朋难忘今宵,八方商贾酣醉无虞。温柔富贵乡,歌舞繁华处。不知人生之有限,不觉东方之日出。

  雄哉长沙,捷足骅骝。两型社会,再上层楼。资源节约至上,环境保护争优。乘势而上,瞻首长江、珠江;联袂而兴,携手湘潭、株洲。壮举拓开新境,宏图再展良谋。高铁地铁,远近便捷;机场港口,通达全球。城际轻轨,湘江枢纽。高新技术产业,蔚然勃兴,麓谷为摇篮;重型工程机械,快速发展,“三一”昂龙头。新兴工业占鳌头,新型农业遍垄亩。万顷有机茶叶,香飘山岭;百里苗木花卉,绿映田畴。洋湖垸生态湿地公园,花开四季;梅溪湖国际文化中心,瞩目五洲。花炮焕七彩之奇,湘绣居四绣之首。菊花石雕有鬼斧神工之巧,中国红瓷创工艺美术之尤。电视、动漫出奇创优,文化产业一枝独秀。龙腾虎跃,长沙、浏阳、宁乡三县市,争荣于全国百强之列;风正帆悬,芙天岳开雨望六城区,高居于中部强区之右。综合实力居省会城市前列,教科文卫争全国同行优秀。历史文化名城,得天独厚;全面小康社会,功成业就。全国文明城市,一派和谐,万千雷锋如亲友;国家园林城市,万木葱茏,四季繁华披锦绣;创业先进城市,百业兴旺,千帆竞发争上游;优秀旅游城市,五洲仰慕,亿万游客乐悠悠;最具幸福城市,四境安宁,万家欢悦乐无忧。七百万人民同圆美梦,雄心成伟业;九区县班子争走前列,妙笔写春秋。一江两岸,势同比翼;四大园区,气壮如牛。建设“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高昂龙首;实现“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共济鸿猷!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3:11
长沙赋
何天锡
放眼神州,五湖四海同昌盛;极目楚天,万水千山共繁荣。治所长沙,通南北之门户;辖内株洲,贯东西之要冲。三湘首府,四水精英,千年郡望,美名星城。
方尊问世,(1)商周时铜器陈国博;古墓洞开,马王堆闪亮入围中。(2)两汉风云,贾谊居内吟汉赋;三国气象,走马楼中译(3)吴文。塔影波摇,天心阁怡情悦目;弯弓搭箭,射蟒台神秘高深。定王府追源溯流,孝心犹在(4);太守堂悬壶济世,丰碑尚存。(5)
楚人传楚语,奠定楚邦文化;秦帝立秦条,始开秦治方针。千年学府,皆称惟楚有才;万世师表,咸以于斯为盛。欧阳询书法,誉满艺坛;怀素僧狂草,独步书圣。屈大夫哀民生之多艰,上下求索;贾太傅悲仁人之尽节,左右难敷。周敦颐著《通书》,人称鼻祖;朱文公镇长沙,(6)号曰“程朱”。李太白去长沙,梅花玉笛;袁子才过洞庭,浪拍琉璃。(7)杜子美泪湿衣裳,忧时之情溢于言表;辛稼轩梦绕神州,爱国之心直逼云霓。(8)……湖湘文化,根深蒂固;楚辞韵律,风起云兴。茶陵诗派,以杜甫为诗宗;(9)《海国图志》,唯经世而致名。(10)《晋记》流传,秉承《春秋》笔法(11);《稼轩词集》,顿开豪放词风。田寿昌(12)高歌一曲,唱遍大江南北;周立波山乡巨变,传播横岭西东。……一时间纷纷踊跃,灿若群星。有更新必有新人,期待之殷切;存名气必存正气,教诲之谆谆。孝悌忠信,为人伦之根本;礼义廉耻,乃处世之大宗。(13)
都督正俗,衡湘风化穆著;(14)太守移风,惠及深山老林。(15)王凯运蛰伏湘绮楼,著书立说;谭嗣同喋血菜市口,变化维新。江、宁、杨、宋,文臣武将,各领风骚;曾、左、彭、胡,攮外安内,板荡忠臣。(16)时务学堂,开维新、张视野;城南书院,栽大木、柱长天。文襄挂帅,湖南子弟平胡十万;大将西征,左公杨柳横贯三千。卫道湘军,挽狂澜于既倒,功勋卓著;第一才子,图富强于改革,已备雏形。(17)
杜弢反暴政,保家之民有幸;李芾抗强胡,卫国之心未泯。洪秀全攻长沙,搅动满天星斗;骆秉璋据楚地,挽回绝代乾坤。晚清四名臣,书生建节;杨门三俊杰,学子轺旌。国不可一日无湖南,倚重有加;楚虽三户能亡秦,气概雷霆。黄克强屡败屡起,顽强不屈;蔡松坡百战百胜,天不假龄。蒋介石焦土抗倭寇,(18)长沙不幸;唐才常杀身成正果,浩气长存。天炉战法,薛仰岳威震敌胆;草岭捐躯,史思华倭寇尤钦。(19)积愤数年,倭寇垂死挣扎;耻深三败,敌酋豕突狼奔。以疲惫之师,同仇敌忾;抗狂虏之众,众志成城。(20)
革命圣地,民风笃忠笃义;伟人桑梓,士林多艺多情。橘子洲头,激扬文字,振聋发聩;南门桥上,指点江山,宋祖唐宗。毛泽东文韬武略,空前绝后;杨开慧矢志不渝,震古烁今。月蟾宫里舞翩翩,芳魂羽化;清水潭前波灿灿,可鉴忠心。韶山毛氏,满门忠烈;(21)一师好友,多属英雄。(22)战士雷锋,千里传好事;海军司令,(23)万世留英名。欧阳海奋不顾身,救列车于千钧一发;罗盛教舍生取义,拯崔莹于冰窟之中。徐、何、任、谢,(24)我党之俊杰;彭、黄、胡、周,国家之干城,……。(25)
漫江碧透,湘水两沿叠翠;层林尽染,长沙四面环青。岳麓山,巍峨泰实;橘子洲,绿草如茵。烈士园缅怀先烈,心潮澎湃;晨练所强身健体,舞扇横空。春来杨柳依依,似与游人惜别;仲夏涛声阵阵,恰如战鼓咚咚;晚秋枫树,霜叶红如二月花;隆冬雪景,晶莹来自广寒宫。此地环境优美,宜贾宜居宜游;是处黎民乐业,怀恩怀德怀刑。
长沙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星城赶超不止,奋发图强。芙蓉国越来越美丽,长沙城越长越高昂。综合实力居前列,社会事业冠三强。三环长驱,四面八方无碍;六桥飞架,东西南北通商。机场广阔,连接九洲四海;港口深长,沟通五泊三江。贺龙体育馆,横空出世;田汉大剧院,富丽堂皇。强省必强工,科学文学并重;教书先教人,德育智育齐扬。产值年年增,可喜可贺;效益天天长,做大做强。
隆平种业,运输重工;出版团队,麓谷精英;体育健儿,电视湘军。英雄辈出,穷举不能。
省府外观庄矜,三寸拙舌不表;长沙内涵丰富,一枝秃笔难书。
乱曰;
雄踞中州靓丽城,于斯为盛古今同。
楚天远瞩蒸蒸上,赤县高瞻处处新。
别墅楼盘拔地起,桥梁路轨总延伸。
昇平无语难成寐,盛世有情赋鄙文。
注释:
(1)、即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2)、马王堆:西汉长沙国丞相候利苍、妻辛追墓,以辛追遗体2000年不腐而闻名。
(3)、走马楼:三国古迹,出土大量吴简,内容丰富。
(4)、定王台:东汉武帝始祖、长沙王刘发所筑望母之台。
(5)、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医学家张仲景,后人为了纪念他,树碑“悬壶济世”,今存长沙附二医院院内。
(6)、周敦颐,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理学鼻祖。朱文公即朱熹,江西婺源人,曾任荆湖南路(今湖南长沙)安抚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
(7)、即袁枚,字子才,有“万顷琉璃浪拍天”之句。
(8)、杜甫过湘江有“万姓疮痍”之句,辛弃疾任长沙太守,建营盘,练飞虎军。
(9)、明代李东阳茶陵诗派,以杜甫为宗师。  
(10)、即魏源,湖南邵阳人,著《海国图志》。
(11)、东晋史学家邓粲著《晋记》,直书史实,秉承《春秋》笔法。
(12)、即田汉,长沙人,作《义勇军进行曲》。
(13)何健,湖南醴陵人,治湘二十余年,他治湘的八字方针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14)、唐中期潭州都督杨志本。
(15)、东汉中期长沙太守宋度注重正风厚俗。
(16)、即江忠源,新宁人;宁调元,澧县人;杨度,湘潭人;宋教仁,桃源人;曾国藩,湘乡人;左宗棠,湘乡人;彭玉麟,衡阳人;胡林翼,益阳人。
(17)、晚清名臣陶澍,湖南安化人,人称第一才人。
(18)、1938年11月12日,蒋介石以焦土抗战为名,火烧长沙,千年古城毁于文夕。
(19)、为了组织长沙会战,迟滞倭寇,营长史思华在湘北草鞋岭阻击敌奈良师团,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敌人向他们的遗体脱帽致敬。
(20)、指军长张德能指挥的第四次长沙会战。
(21)、毛主席一家人牺牲了杨开慧、毛泽民、毛泽建、毛泽覃、毛岸英。
(22)、何叔衡、罗学瓒、张昆弟、张国基、蔡和森等都曾在湖南一师就读。
(2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海军司令肖劲光,长沙人,1955年获授大将军衔。
(24)、徐特立,长沙人;何叔衡,宁乡人;任弼时,湘阴人;谢觉哉,宁乡人。
(25)、即彭德怀,湘潭人;黄克诚,永兴人;胡耀邦,浏阳人;周小舟,湘潭人。
其它:欧阳海,桂阳人;罗盛教,新化人;雷锋,望城人;黄兴,善化人;
王凯运,长沙人;谭嗣同,浏阳人;蔡锷,邵阳人;贺龙,桑植人。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3:14
◆长沙赋 / 刘磊

发表日期:2011年5月9日  出处:原创  作者:刘磊  


庚寅年国庆期间,赴长沙参加同学相识三十年欢聚,睹闻星城巨变,感而赋之。
星城 [1]长沙,雄踞中南。湘江下游,盆地西沿[2]。西接娄底,东邻江赣,北望洞庭,南濒湘潭[3]。治辖五区、一市三县[4]。秦王一统,本名始传[5]。屈贾之乡,彪垂楚汉。历史悠久,越三千年。
城市格局,水城洲山。青山绿水,四面云山。滔滔湘江,城心纵贯。弯弯浏阳[6],九折蜿蜒。三江[7]交织,峰峙两边。十里画廊,湘江两岸。五羊至尊,不夜江天。杜甫江阁,临流高谈。水上观光,云波扬帆。桔子洲头,水光潋滟。百舸争流,沙鸥点点。嬉戏水中,消夏休闲。柚黄桔红,层林尽染。梅竹松桂,四时胜观。潇湘八景,暮雪江天[8]。伟像矗立,润之少年。神州之最,举世罕见。雄峙橘洲,注目湘沅。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浩然正气,湘岳充贯。
湘江西岸,巍巍麓山。山势陡峭,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淙淙潺潺。麓山寺后,石罅溢泉[9]。冬夏不枯,清洌甘甜。千载学府,岳麓书院。古麓山寺,香火续延。汉魏名胜,湖湘名传[10]。云麓宫殿,屡毁屡建。儒释道家,融于一山。文化底蕴,深厚卓然。花香鸟语,羽族乐园。游人如织,驻足爱晚[11]。赞北伐浴血,阵亡半万。叹蔡锷黄兴,早夭英年。品三湘四水,英杰磨难。缅长沙会战,国殇数千。
春秋遗址今尚在,北津古城说西汉。关云长乘危不杀,英雄本色;黄汉升礼义报恩,义薄云天。唐化长沙铜官窑,名闻中外四方罕。人称靖港小汉口,李靖于此讨萧铣。八街四巷七码头,众口成碑人皆赞。墨水青云书堂山,欧阳[12]父子洗笔泉。古木参天桐溪寺,长眠文正曾国藩。文夕大火最悲惨[13],抗敌四战城方陷[14]。洗心禅寺显神秘,雷锋精神代代传。
大街小巷,历史积淀。贾谊故居,湖湘文源。古墓丽影[15],八大奇观[16]。天心[17]势高,龙伏山巅。风水宝地,登高望远。攻守险要,屡遭劫难。洪杨图湘,鏖战焦点[18]。白沙古井,江南名泉[19]。巧夺天工,四大锦绣。奇葩湘绣,技艺精湛。千年传承,美仑美奂。中国唯一,三国竹简[20]。楠木6号,金九[21]宅院。见证历史,永系朝鲜。
湘人不倒,中国不亡。楚人慷慨,豪气冲天。楚有三户,灭秦必楚。人才辈出,代有英贤。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惟楚有材,湘女多情。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泽畔行吟,首推屈原。为天下太息,惜贾生命短[22]。仲景任所,专论《伤寒》[23]师夷救国,长沙魏源。曾文正公,力挽狂澜。洋务运动,影响深远。左文襄公,督办陕甘。收复新疆,还我河山。嗣同喋血,昆仑肝胆[24]。英杰蔡锷,护国讨袁。黄兴反清,力辅逸仙。红色经典,第一师范。润之求学,历时八年。精神文明,体魄野蛮。[25]志摩青云,誓救工农于涂炭;击水中流,力挽既倒之狂澜。烈士公园,纪念浏览。追思凭吊,精魂七万。
雅俗共存,清水古玩[26]。世界之窗[27],尽享狂欢。浪漫情调,清咖啡馆。传统小吃呷翻天,经典湘菜辣当先。风味美食,回味悠远:百年老号火宫殿,特色独有品听看;长顺裕兴双子座,交相辉映二面馆;老字企业新华楼,丰富多采品早餐;常德米粉星罗布,包子盛名夸德园。
天气独特,春秋短暂;夏有酷暑,冬有严寒。春日百花竞争蕊,夏天睡莲卧湖面,秋深果熟压枝头,冬雪皑皑映江天。一年变幻风云奇,四季嫣红争斗艳。浏阳河源大围山,星城四甲美景观。黑麋古刹逾千年,洞天福地开生面。森林公园绿氧吧,漫山遍野红杜鹃。一年一度樱花节,满身清香沁花瓣。园林生态赏桃花,游人疑入武陵源。一望无际油菜花,春光无限好烂漫。幽深山谷飞瀑下,沐浴清凉品惊险。山高崖峻,莽莽群山。会当临顶,晚霞暮观。江风戏雪,剪冰凌寒。满山雾淞泡温泉,自是冰火两重天。
绿野仙踪,森林公园。光明蝶谷,世外桃源。“五谷”[28] “八景”[29],心神怡然。新村建设,全新理念。垃圾分类,生活低碳。做饭菜燃烧沼气,太阳能洗澡供电。污水处理变清水,流入农田可浇灌。宁乡五奇[30],旅游强县。灰沟温泉三合一,独一无二世奇观。
四通八达,内外通连。东西南北,长途四站。覆盖城乡,系统完善。旅游专线,优惠方便。纵横成网,地铁在建。卅分钟行程,核心生活圈。五十城市,幅射航线。往来穿梭,周飞逾千。
南国明珠,岂可等闲?
赞曰:
岳麓峨峨书香远,三湘四水起波澜。
屈贾雄才古今叹,舜妃柔情修竹斑。
浏阳清曲怀救星,韶山红轮换新天。
峥嵘岁月忆旧游,忧民报国绍前贤。



[1] 长沙得名于星宿。这是流传最广,最为人接受的一种说法。《西步天歌》中有“轸宿四珠不等方,长沙一黑中间藏”的记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

[2] 长浏盆地。

[3] 还有株洲。

[4] 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岳麓区、雨花区,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

[5] 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

[6] 浏阳河。

[7] 指湘江、浏阳河、捞刀河。

[8] 古潇湘八景指潇湘夜雨、平沙落雁、烟寺晚钟、山市晴岚、江天暮雪、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渔村夕照,其中江天暮雪为橘子洲胜景。

[9] 白鹤泉。

[10] 古蔍山寺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誉。

[11] 爱晚亭,因唐朝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诗句得名。

[12] 欧阳询。

[13] 1937年长沙发展到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1938年的文夕大火成为最为悲惨的时期,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

[14] 1939年到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长沙会战,中方国民革命军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

[15] 马王堆汉墓女尸。

[16] 湖南省博物馆中的马王堆汉墓陈列享誉中外,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

[17] 天心阁。

[18] 太平军进攻长沙时,自此攻城。

[19] 长沙市重要名胜古迹之一,以“洁净透明,甘冽不竭”而被誉为“长沙第一泉”。

[20] 长沙简牍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专题博物馆。

[21] 韩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著名的韩国独立运动家,被誉为“韩国国父”。

[22] 贾谊32岁即忧郁而终,令人叹惜。

[23] 指张仲景所著《伤寒病杂论》。

[24] 谭嗣同就义时,曾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

[25] 毛泽东在长沙就读时曾提出对中华民族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并身体力行。

[26] 指位于长沙市博物馆内、清水塘路旁边的清水塘古玩市场。

[27] 是一个融世界各国建筑奇观、五洲风情歌舞表演、大型器械游乐、先锋时尚活动、影视拍摄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主题公园。

[28] 指梅花坪、桃花谷、梨花谷、葡萄湾、枇杷湾。

[29] 指荷塘古韵、湘酒佳味、枫桥野渡、八曲烟雨、田园牧歌、红枫岭、潇湘西苑、大塘梅湾。

[30] 指密印禅寺万佛之奇、千佛溶洞造化之奇、国宝之奇、灰汤神水养生之奇、少奇故里伟人之奇。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03:16
◆【长沙赋】
◎宁志刚

作者:宁志刚

序:晨起星沙,午饮白沙,伫立湘江两岸,看岳麓绵远,湘江水长,品繁华潇湘,古城韵味,山情水情诗情齐话旖旎风光。自长株潭一体化以来,看长沙气象,一年小变,三年大变,欣然命笔做“长沙赋”云:
少昊封地,楚汉名城⑴;星应白羊⑵,脉连洞庭。北接长江,衔荆郢为唇齿,南界五岭,殿桂粤系湘裙;东交颐越,登罗霄望鄱阳,西隅娄邵,扼云贵守宝庆⑶。汉藩王都,楚南重镇⑷。古之潭州府⑸,今日长沙城。
千年青史,尔乃王朝必据,兵家必争:御辇驻跸,瓦釜颓垣称圣域,旌旗当关,湘流沙堤成瓶颈。舜征三苗,过长沙奏韶乐,禹行苍梧,宿岳麓留迹溪⑹;怀王昏聩,屈大夫唱晚怀愤⑺,刘邦称帝,长沙王殿起衙门。出鞘挺立捞刀河,关公走马;流涕痛哭韩玄墓,黄忠出征⑻。孙吴简牍走马楼,吕蒙拔剑;湘流水陆连巴丘,鲁肃督军⑼。蚕蛹窸窣黄金垅,南乡织桑;牛羊漫步满阡陌,东乡牧耕⑽。三年战火,十载和平,翻云覆雨,可怜苍生。稼轩励志,壮岁旌旗拥万夫,德真举酒,湘亭一杯春十分⑾;元蒙南下,李芾殉国熊湘阁,文宗登基,潭州迎驾封天临⑿;太祖梦醒,错把长沙当洛邑⒀,联明抗清,潇湘一路传虎贲。康乾治武,固若金汤天心阁,雍正执政,两湖分闱成行省⒁。翼王渡激流,水陆囊括,雄踞要塞;涤生酬君恩,投笔湘军,同治中兴⒂。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壮士殉难,英雄玉成。
至若橘子洲挥手湘潮,浏阳河排浪天问⒃,清水塘点燃丹红星火,义勇军掀去腥雨乌云⒄。尔乃民主鸣阙,宪政章新。秋收起义,文家市扛起喋血大纛,马日事变,识字岭惊起悚人号声⒅。抗倭蜂起,热血少年请缨御寇;文夕大火,蒋大总统怒冠司令⒆。四次会战⒇,十万精兵,创救亡报刊,振民族呼声,以我一湘卫河山,汇聚四水壮洞庭。尔后小吴门奏凯旋征曲,赫曦台摄丽日风清(21)。
若夫论千载文明,湖湘底蕴。追流溯源:神农奠基,屈子发轫。《渔父》唱晚《怀沙》悲愤(22),汨罗肇始龙舟节;太傅辅佐鵩鸟盘顶,吴王忧戚赋诗情(23)。念慈思孝,定王台捧起长安土,品清政廉,张仲景义诊疾苦身(24)。陶侃勋名,结庐植林筑杉庵,李靖经略,吊民伐罪留弦音(25)。开元盛世,杜甫渡头唱翠柳,湘亭渝属,景希署内训僚臣(26)。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闻墨香,五朝积淀,楚国才子斯为盛。饮马池旁,遥听张栻开讲;御书楼前,寻觅朱熹履痕(27)。文庙烟燎,祭先师圣哲,濂溪泉涌,闻清莲余香(28)。赏文、书、刻目注三绝碑(29),品幽、雅、凉休憩爱晚亭。其间儒道一脉,薪火传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舁棺进疆,岂让沙俄一寸土,变法捐躯,不朽肝胆两昆仑(30)。嵩焘远航,著书力挺纳西学,魏源目醒,遍察世界第一人(31)。身处逆境,百折不挠,看吾潇湘砥柱,麓山栋梁,击浪能遏飞舟,振臂问鼎浮沉(32)。
至若今日长沙,通途织纬,岳麓布经。海市摩天为楼宇,乐符点弦是园林。水陆洲浮碧,千帆竞渡;浏阳河流曲,群鲤欢吟。四节交替,寓情换景:春醒十里长岛,明光潋滟,沙鸥点点;垂柳依依,蕊香绵绵。夏登天心阁,朱梁画栋,碧瓦飞檐;看鳌头高啄,闻摇曳风铃;古城门台基层层,赏勒碑联语,妙高峰清风款款,聆黄钟诗韵;遥景入目,论一体长株潭,迩渴解颐,饮一杯白沙井。至于绚丽秋景,当属漫山红叶,岳麓枫林,丹屏夹翠,疏树含烟;远者入画,近者入镜;诵诗碑怡天籁,登云梯沁果馨;潮润紫泥草根,风伴书声斯文;疲消劳解,舒心颐神。长沙一趟谁不岳麓一程!若夫灵动冬日,极目潇湘八景,江风戏雪,临寒剪冰,日赏沙坪湘绣,宝庆竹雕,夜观浏阳烟花,醴陵瓷艺;忙看金鹰礼赞,闲品文学湘军;白鸽亮翅星沙岛,红鹳摆舞鸟语林。街衢里巷,唇启热辣花鼓腔,剧场梨苑,韵牵铿锵湘剧心。且夫引俊才,招工商,工以助农,技以创新,内构和谐,外取双赢;科技添力,工农为轮。星城一宿添一景,此犹高铁不避寒暑,风驰南北,航空毋拘洲际,翱翔苍穹,弹一阕现代节奏,芙蓉画廊辐接万里常春。
(赋文史料,参考郑佳明先生《长沙历史风云》)
注释:
(1)据传说,中华始祖黄帝炎帝均来过长沙,《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为征服天下“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把长沙这片土地封给了他的儿子少昊氏,到春秋时,长沙已经成为有名的城池。
(2)长沙地应十二星座的白羊座。
(3)宝庆:即今之邵阳,隋唐时已成重镇,历史上多次划为州府,是通往云贵高原的军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4)刘邦称帝后,封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从此长沙第一次成为诸侯王国,也开始以“楚汉名城”显扬于世。
(5)长沙古称潭州,朱温建“后梁”,改潭州为长沙府。
(6)《史记》载,舜征三苗,“济沅湘以南征”,过长沙奏韶乐;“禹过长江、越洞庭,行至苍梧之野(今衡阳一带),留下茫茫禹迹”。禹治水久旅不归,在岳麓山顶留下禹王碑,山下有“禹迹溪”,是大禹疏凿开山之径的遗迹。
(7)楚怀王听信谗言,政治腐败,国都沦亡,山河破碎。屈原流放湖南,正在长沙,闻此噩耗,悲愤不已,写下了著名的《渔父》、《怀沙》等诗篇。最后在这年的5月5日投汨罗而死。
(8)关羽战长沙,太守韩玄派老将黄忠出马,久战不决,韩玄责怪黄忠,引起黄忠部下魏延不满,杀韩玄降关羽。至今长郡中学还有韩玄墓,市内还有“刺韩湖”。关云长战斗时,大刀不慎失落于河,捞刀河由此得名。
(9)三国时,鲁肃率军驻扎巴丘(今岳阳)牵制廖立,吕蒙率军进入湖南,长沙举城投降,太守廖立被俘。最后孙权占领长沙,并治长沙60年。从出土的孙吴走马楼简牍可知当时长沙的行政区划。
(10)“南乡织桑,东乡牧耕”,化用走马楼简牍中“东乡劝农椽南乡劝农椽”句。可见当时的长沙地区政通人和,生活安定。没有了战争,人们得以休养生息。
(11)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春,风华正茂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奉调湖南,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建立了一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飞虎队,大有辛词“壮岁旌旗拥万夫”之概。南宋时真德秀知潭州,整饬吏治,抚恤生民,以“廉、仁、公、勤”四字诫励僚属,还特意写下了《湘亭渝属》与僚臣共勉。他的《春日以诗渝属》云:“从来官吏与斯民,本是同胞一体亲。既以膏脂供尔禄,须知痛痒切吾身。此邦素号唐朝古,我辈当如汉吏循。今日湘亭一杯酒,敢烦散作十分春。”《湘亭渝属》成为宋元两朝胜迹。
(12)元蒙南下,李芾以身殉国。明成化年间,为纪念李芾,在他殉难的熊湘阁修建了李忠节公祠。元代,文宗图帖睦尔登上帝位,把潭州改为天临,即天子降临意。
(13)太祖朱元璋平定陈友谅后,亲率王师至长沙,并赋诗《征陈至潇湘》,末两句为“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抒发他金戈铁马一统天下之气概。
(14)清雍正年间,两湖分闱,正式确定湖南行省,成为长沙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
(15)翼王:石达开,西渡湘江,占领水陆洲和河西要塞,赢得军事主动权。涤生:曾国藩,治湘军,由文臣变武将;由于有了湘军的“扎硬寨、打死仗”,成就了清朝的“同治中兴”。
(16)《湘潮》、《天问》均为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张敬尧的进步刊物,迫使张1920年退出湖南。在此,“湘潮”“天问”语意双关,有掀起革命浪潮,质问专制统治之意。
(17)1922年5月底,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设在长沙清水塘办公,成为红色工人运动的起点。
(18)1927年5月21日,何健指挥许克祥率部发动了震惊全国的“马日事变”,一百多名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被杀,浏阳门外的识字岭成为屠戮刑场。
(19)1937年11月,随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国民第九战区广大爱国官兵展开了殊死的长沙保卫战。蒋介石督阵长沙战役,并责令张治中,一旦长沙失守,便让长沙城化为焦土。国军退出长沙后,燃起熊熊大火,两天两夜长沙陷于灭顶之灾。史称“文夕大火”。
(20)四次会战,指1939年4月至1944年6月国军第九战区为主体的中国军队采取“焦土抗战,与日俱亡”的战略方针与日军先后开展的四次以长沙为主战场的大规模长沙保卫战。“十万精兵”是虚指。
(21)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史称程潜、陈明仁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吴门入城接管长沙城。赫曦台:在岳麓山顶,为朱熹、张栻交谈之所。明代王守仁有“振衣直上赫曦台”诗句。
(22)见注(7)。
(23)汉文帝时,贾谊做长沙王吴著太傅,一天见鵩鸟(猫头鹰)盘旋屋顶,以为不祥,做《鵩鸟赋》。后贾谊又做梁怀王太傅,怀王意外坠马而死,贾谊悲伤自责,忧郁而死,死时才33岁。赋中说“吴王忧戚赋诗情”,是联想假说,意思是像贾谊这样多愁善感的忠诚文士,吴王听到他死后,联想到他的人品、文品也会油然生情。
(24)西汉时,刘发封为长沙王,十分怀念自己出身低微的母亲,便运来长安土筑台于临湘城内,以登临遥望,因刘发谥号定王,而称为“定王台”。东汉时,刘秀吸取王莽纂权的教训,派出一批良吏治理长沙,“医圣”张仲景就曾任长沙太守,“坐堂行医”,解民疾苦。
(25)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的103年历史中,陶侃称为情结长沙的八州大司马。他吏治谨严,勋名卓著,并在岳麓山结庐植树,世称“杉庵”。唐代李靖经略湖湘,号令“王者之师,在吊民伐罪”,以慰远近人心。
(26)开元年间,杜甫客游长沙,有感于长沙秀丽的山河,写下了“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齿膝”的诗句,也是盛世长沙的写照。景希,即真德秀,南宋长沙知州。见注(11).
(27)饮马池,位于岳麓书院内,传说朱熹来长沙讲学,舆马如潮,饮马池水立涸。
(28)濂溪祠,专祀北宋理学家雅号濂溪先生的周敦颐,他的《爱莲说》学子成诵。相传周的后代移居长沙,故有濂溪里街名。
(29)三绝碑,即麓山寺碑,包括真宗手迹“岳麓书院”石牌坊,“程子四箴碑”,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等,因文、书、刻三者俱佳,称“三绝碑”。
(30)舁棺进疆:清末名将左宗棠(湖南湘阴人),不让沙俄寸土,抬着棺材进新疆,决心以死保卫边疆。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变法失败被捕后,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肝胆两昆仑”也成为戊戌变法重要的精神财富。
(31)嵩焘,即郭嵩焘,湖南湘阴人。清帝国中国第一任驻英公使。1876年12月1日,登上英国邮船,把出使途中的见闻写成《使西纪程》,极赞西洋政教制度,并对中国内政提出效仿的建议。遭到清廷满朝士大夫的集体咒骂。魏源,湖南隆回人,被称为清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写下了著名的《海国图志》。
(32)化用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长沙》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游击水,浪遏飞舟。”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13:19
《环球人物杂志》2015年4期文章:
  温儒敏:读经典就是思想爬坡
  学者温儒敏人如其名,总是温文尔雅,谦逊有礼。人们总爱将他与另一位同门钱理群相比较,一个温和,一个张扬,对此温儒敏说:老钱精力旺盛,非常热情和冲动,使命感很强。我跟他开玩笑,说他是扔手榴弹的,而我是清扫战场的。这个社会需要钱理群这样清醒的批判型知识分子,但建设性的工作也难,需要更多人来做。
      近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到位于北京圆明园附近他的家中采访。30多年来,温儒敏先后担纲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和中文系主任,以及全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主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受聘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推动现代文学研究和语文课程改革,最近又提出文学生活,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和回馈社会。
  
  更喜欢漫羡而无所归心的杂览
  我祖籍广东紫金,父亲是西医,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父母的管教不是太严,这倒给了我们相对自由的空间。我是上世纪50年代初上小学的,那时的语文课并不像现在整天要考试、写作文,弄得毫无趣味。教我们语文的黄老师每周都用一堂课读小说,一些小说的名字我现在还记得,像《一个奇异的离婚故事》。这是给大人看的,孩子听了很新奇,上课听完下课再去找来读,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启蒙。
  到了初中,我的阅读兴趣就相对广泛了。那时书很少,但很多名著像《白痴》《安娜卡列尼娜》《世说新语》三言二拍在县城新华书店都能找到。现在我在书店里看到,卖的主要是教辅、养生之类的书。
  最近我写文章提倡要让学生学会连滚带爬地读闲书。我上小学时读《西游记》,很多字不认识,就顺势而读,不喜欢的就翻过去,读到妖怪就多看两眼。如果按照现在语文老师的要求,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弄通了,还要分析段落大意,就很难有兴趣读。读完《西游记》,再去找《隋唐演义》《七侠五义》等来读,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现在很多研究生、博士生读书很慢,可能因为扣得太精细。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可不必。
  我读大学的时候遇上文革,当时文化受到冲击,但依然有自己的读书生活。那时整理出版了《二十四史》,还有一些西方现代作品的同步翻译,说是内部发行,但发行量也在五六万册,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三帝国的兴亡》《西方哲学史》等,我都千方百计地找来读。比起功利性阅读,我更喜欢漫羡而无所归心的杂览。
  我们这一代学者如果说有优势,那就是人生历练多一些。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广东韶关地委当秘书,工作了8年。基层的历练对我大有好处,知道痛快文章易写,但做实事很难。
  1978年,我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后来又读博士,在著名学者王瑶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了6年。王瑶先生没有给我们正式开课,大约个把月有次讨论,每次由一位同学主讲,王瑶先生抽着烟斗静静地听,不时点评一两句。讲过一次之后,他发现问题叫你改,然后形成一篇论文。现在想来,那是很奢侈的,不像现在教学容易沦为批量生产
  80年代思想解放大潮,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读书时光。我们各自有一套学习计划,不用考虑在什么核心期刊发文章,也很少考虑毕业后找什么工作,更不会打赚钱的算盘。我们把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中所涉及的作品和论著书目抄下来,顺藤摸瓜,一本一本地看。我是班长,为大家找书,可以直接进图书馆书库,一借就是几十本,整个研究生阶段大概看过上千本书。
  王瑶先生睡得晚,一般是上午10点多起床,然后就抽着烟看报纸。他家里总是客人不断,喜欢议论时政,品藻人物。他关心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做学问很严谨,但不拘泥,很大气。在他看来,学者要关注社会,要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回馈社会。现实关怀本来就是北大文科的传统,在王瑶先生身上体现很突出。这些影响对我是潜移默化的。
  这些年我用很多精力关注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也算是回馈社会吧。中小学教育问题很大,所以10多年前我在北大主持成立了语文教育研究所,后来主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还担任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我做这些都只是敲边鼓
  
  大学应当去除官本位
  从1999年到2008年,我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但极少听到有人叫我温主任。若叫我主任,我会不自在的。学校是教学科研单位,要有自由宽松的空气,不要有官场那一套。可是现在的大学官场化越来越严重,按照官场那一套给学校管理人员套行政级别,谁当领导谁就得到更多资源,以致有的教授也争着去当处长,有点可悲。这样一个氛围,怎么谈得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传统宗法制度和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的劣根滋长,正在腐蚀近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大学精神。
  除了官本位,高校的市场化趋向也对教育产生致命的伤害。因为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只能忙着自己去赚钱,扩招,办各种班创收。连北大都受到商业冲击,校园里什么班都可以办,只要能赚钱就好。像一些天价老板班,真给北大丢份。
  这样做,老师的心态也受影响,不少教授身兼数职,不能把精力真正放在教学上。许多教授都不教本科,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明显降低。还有就是项目化生存,为了获得指标写很多没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制造了大量学术泡沫。我当系主任时,实施代表作制度,几年内有较高质量的文章就行,不求数量;还有就是坚持不办 创收的班。现在看来好像很难了。
  官场化和市场化的弊病产生当然和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体制是必须改革的。但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体制改革很难,但每个人自己能改一点是一点。比如给学生上课,这是本分。可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不认真,不负责任,自己没有做好,把一切责任推给体制。人人抱怨,又人人参与,问题也就总解决不了。
  不赞成读经,但主张积极的文化传承
  我常说要多读些经典,多关注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理应继承,但也要保持一份清醒,继承和吸收优秀成分,摒弃那些落后的成分。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好的;但存天理灭人欲,这就压抑人性,非常不好。我们也不能有幻想,以为只要复兴国学就可以挽救当前的精神危机。中国还是要面向世界,年轻人未来也要面向世界,传统文化优秀部分应当继承,但不等于膜拜传统,再照搬古人那一套没有必要。
  另外,我们说到传统文化好像就是四书五经、儒学,这也不完全。民间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那套学说历来主要在场面上流行,而民间自有代代相传的文化。像《增广贤文》里许多言警句,比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更大,学界却很少研究。
  要多读经典,这和我前面说的连滚带爬读各种书不矛盾,经典是需要精读的。读经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虽然有些难和累,但每上一个高度,都能有所收获。比如说鲁迅,由于时代隔膜,年轻人可能不喜欢读,但总要有所接触。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鲁迅是最了解中国传统、最了解中国人的。他很敏锐,目光犀利,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的认识是带着自己的血肉和体温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精神资源。
  年轻人总是比较喜欢流行文化,这可以理解。但有一条,人不能光是消费,要有积累,要多去获取那些经过时间筛选的精美的东西。读书养性,写作练脑,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应该有一个空间让自己安静下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读书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写作也不完全是为了锻炼文笔,主要是梳理思想,寄托感情,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
  我的专业是文学史,主要研究现代文学,近年来我提出文学生活的概念,是对文学史研究的一种补充和拓展。这个提法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现在搞文学研究,一般都注重探究作家作品或者文学思潮,比如一部小说出来,批评家就去评论其得失;一个电视作品出来,评论家又去评价其优劣,基本上就是从作家到评论家或者文学史家,在这个小圈子打转,我称之为内循环。至于一部作品的普通读者如何接受?极少有人去过问和研究。比如四大名著,要求孩子从小就读,社会影响极大,可是它对于孩子们的精神成长起到什么作用,有没有负面的影响,极少有人去调查研究。
  我提出文学生活,就是希望通过田野调查弄清楚国民基本的文学生活情况,比如农民工读书的情况,城市白领的文学生活,新媒体对于阅读的影响,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网络文学生态,甚至还有出租司机听广播评书的情况,等等。我希望这种研究能够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同时也让文学研究更加接地气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0 17:04
原文地址:书卷气才是最美的气质
所谓书卷气,

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

一位学者,在谈及学习和修养时说:“人要有点儿书卷气。”
书卷气采自于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
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
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
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

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

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

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傲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民气;
拥有了书卷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

一部经典,半杯香茗,足以富可敌国、贵比王侯了。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

书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在炎热的夏季泼洒凉爽;

在你痛苦的日子递上安慰,在你快乐的时候播放笑声。

从书中,你看遍悲欢离合,享尽侠骨柔情。

书,让我们充实。

阅读,让我们睿智;书,让我们谦和;阅读,让我们博大;

书,让我们思接千里、视通万里。

阅读,总是漫步于我们的心间,让我们永不孤独。




“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古典文化充满了精华和珍品,我们应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

在浩瀚无际的书的海洋里,

熏染古人逸飞的豪情、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怀、独具的人格。

陶醉于古人绝妙的文字之中,

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俊逸、宋词的雄阔、

元曲的典雅、明清小说的厚重,会奔腾而来,尽收眼底。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书卷气,
不但要爱读书,还要善读书。
唐代皮日休认为,书籍“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

所谓善读、善服,包括许多内容,

主要有三点,即读旨端正、选读好书、方法得当。

读书具备了这三点,方能长智怡情,提高气质。

读书妙决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通”字。

茅盾的“穷本溯源”,是为求通;秦牧的“牛嚼鲸吞”,是为求通;

华罗庚的“厚书薄读”,是为求通;钱钟书的“取长补短”,是为求通;

冯友兰的“知音解味”,是为求通。

把握了“通”的原则,我们在读书中就能做到学贯中西、识透古今。




真正的“书卷气”应当与博学、谦逊、高雅、

悲悯情怀等人类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那样的书卷之气才是我们追求的。
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这是骤雨初霁晴日丽天的一束彩虹,这是沉沉黑夜划破苍穹的一道闪电,

这是乌云散去妆点西天的一抹晚霞。

这份美好牵引着你读下去,精气神就会渐入佳境。

打开书,便打开了一扇面对世界的窗口,

你读天,无际的长天予你灵性;
你读地,宽厚的大地赠你理性。
打开书便打开了一面审视生命的镜子,那扑面而来的真善美,

令人陶醉,长此以往,你便会体现出浓郁的书卷气了。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

书卷气不可自封,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
从来读书长精神,应与书籍伴终身。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 15:11
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表日期:2015年02月02日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2年均有所上升。


到目前为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已经持续开展了十一次。此次调查从2013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2013年9月至11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执行工作,2014年2—3月开展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工作。据了解,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20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1.4%,农村居民占48.6%。下面是初步研究成果:

(一) 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的54.9%上升了2.9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2.7%,较2012年的58.2%下降了5.5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38.3%,较2012年的45.2%下降了6.9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的40.3%上升了9.8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各媒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的76.3%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二)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
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与2012年相比,纸质图书、电子书的阅读量略有提升,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人均报纸阅读量较2012年的77.20期(份)下降了6.35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也比2012年的6.56期(份)下降了1.05期(份)。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的2.35本增加了0.13本。此外,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比2012年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6.74本上升了0.51本。

(三) 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
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

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电子阅读器接触时长略有下降。

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报时间最长,为15.50分钟,但比2012年的18.91分钟减少了3.41分钟;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的15.38分钟减少了1.95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10.05分钟,比2012年的13.19分钟减少了3.14分钟。

从新兴媒介来看,人均每天上网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50.78分钟,比2012年的46.77分钟增加了4.01分钟;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2.26分钟,比2012年的2.94分钟减少了0.68分钟。

(四) 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光盘阅读和PDA/MP4/MP5阅读接触率则均有所下降。电子书和电子报阅读率有所提升,电子期刊的阅读率略有下降。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光盘阅读和PDA/MP4/MP5阅读接触率略有下降。具体来看,2013年有44.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12年的32.6%上升了11.8个百分点;41.9%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2年的31.2%上升了10.7个百分点;5.8%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较2012年的4.6%上升了1.2个百分点;0.9%的国民用光盘阅读,比2012年的1.6%下降了0.7个百分点;有2.2%的国民使用PDA/MP4/MP5等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12年的2.6%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对电子书报刊的阅读情况考察发现,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19.2%,较2012年的17.0%上升了2.2个百分点;电子报的阅读率为8.5%,较2012年的7.4%上升了1.1个百分点;电子期刊的阅读率为5.0%,较2012年的5.6%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五) 有74.2%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59.2%,较2012年略有上升,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59.2%,比2012年的55.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超过半数(54.2%)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有42.7%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其中,有74.2%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5.0%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同时,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仍然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有70.3%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2.4%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6.8%的网民将“看视频”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还有37.0%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17.6%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六) 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3.68元

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期刊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基本持平,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略有下降。手机阅读群体2013年手机阅读人均花费为21.43元,较2012年有所下降。
对于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价格,有26.3%的国民能够接受8—12元的价格,有27.4%的国民能够接受12—20元的价格;19.4%能够接受8元以下,17.3%能够接受20元以上,另有9.5%的国民认为只要喜欢多贵都买,我国国民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3.68元,比2012年的13.67元增加了0.01元。

对期刊价格的承受能力分析发现,我国成年国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价格为6.80元,比2012年的6.76元增加了0.04元。

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38.7%的国民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比例比2012年的40.1%下降了1.4个百分点。受智能手机普及各类移动阅读终端各类阅读内容免费推送等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28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2年的3.27元有较大幅度下降。

手机阅读群体中41.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8.2%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手机阅读群体在2013年全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1.43元,较2012年的23.31元有所下降。

(七) 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超过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纸质读物阅读仍是六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有7.1%的数字阅读接触者在读完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45.1%,30—39周岁人群占29.1%,40—49周岁人群占18.4%,5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7.4%。可见,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92.6%是18—49周岁人群。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0%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2.4%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0%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另外,有7.1%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本,较2012年的9.4%下降了2.3个百分点。

(八) 52.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4%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52.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从国民对个人纸质阅读内容和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有7.2%的国民表示2013年“增加了纸质内容的阅读”,但有13.8%的国民表示2013年“减少了纸质内容的阅读”;有4.9%的国民表示2013年“减少了数字内容的阅读”,但有8.0%的国民表示2013年“增加了数字内容的阅读”。

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0%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比2012年的19.1%有所上升;有23.5%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比2012年的22.8%有所上升;另有55.5%的国民表示一般,这一比例较2012年(58.1%)略有下降。

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2013年有66.3%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其中,城市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4.8%,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高达68.0%。

(九) 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
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1%,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

(十)补充
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2013年我国0~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40次,比去年的3.75次略有降低。其中37.4%的家长半年内至少带孩子逛一次书店,28.2%的家长每一到三个月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本文内容来自人民网,图片来自央视新闻,标题为编者所加。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 15:19
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读后感
                      山东省威海市塔山小学  王艳芳
  
  翻开《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目录,于永正、吴正宪、程红兵、华应龙、窦桂梅、李镇西、王崧舟、闫学、钟志农、周益民、张云鹰、吴非,这12个名字如雷贯耳,全是领跑中国教育界的精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教育神话,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标杆。我欣喜地读着、品味着名师的成长故事和读书感悟,畅享着这份难得的思想盛宴。
该书的体例编排很温馨,除了作者采写的报道外,还有名师们的读书感悟,简短而凝练;对话名师部分,都是作者针对一线教师关心的话题而发问,很有现实针对性;名师书摘则是精选了名师关于读书的经典言论与观点,可谓字字珠玑;名师荐书部分我特别喜欢,每个名师选了三本自己认为最值得推荐的好书。这些书我都记下书名,没有的书我马上列入购书单。现在的图书浩如烟海,名师们都博览群书,他们精挑后推荐的书一定非常有阅读价值。
掩卷长思,这12位杰出教师虽然成长经历、个性禀赋都不同,但在各自的学科他们都卓有成就。这正说明教育上的大道是相通的,他们皆因阅读而成就了自己,都对书籍那般痴迷。教育教学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只是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读书思考,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永远也不会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不可能体验到教育的美妙境界。而且,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教育界翘楚,就因为各自都留了一双眼睛给自己,时刻反省自己,不“读死书”,更不“死读书”。他们懂得自我发展必须要有三个条件:读书是准备,实践是探索,写作是反思。
我记住了名师们的那些读书箴言:于永正的“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吴正宪的“读书,让我与孩子的心更近”,华应龙的“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数学花园的外面”,王崧舟的“读书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闫学的“阅读让教师呈现不一样的课堂”……读书,真的是一种修炼,像呼吸一样自然。正如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曾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由内向外开启的门,无论别人如何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都无法打开,只有自己才能开启。其实,开启教师心灵之门的钥匙,就是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唯此,教师才能主动求变,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拥有与众不同的精彩教育生活。
  对教师而言,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亲近教育经典、经典童书,不只是为了专业成长,也是找寻到通往孩子们内心世界的路径,自己更会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心灵的澄澈。读书同时也是一种行为感召,校园里教师阅读的风景会对学生一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产生重要的影响。等孩子们长大了,那些美妙的故事、感人的情节不会被忘记,仍会久久地浸润心灵。有一天,当他们突然会想起自己当年在校园里曾经读过一本美妙的书,这将是多美丽的一件事情呀。
  作者不惜余力,用心采访名师读书的故事,让我们在要不要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方面少走了许多弯路。我建议全国的同行都来读读这本书,因为现实中有太多的教师还未养成阅读的习惯,还没有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而聆听名师们的读书经历、阅读感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丰盈,还能指导我们进行师师共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从根本上掌握阅读的方式与方法,最终发现阅读的至乐。
让我们追寻名师成长的脚步,在阅读之路上走得远些,更远些吧。
《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张贵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月出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 18:01
让我们重新找回教育的烛光
                               刘铁芳

                     中国教育报 2009年4月27日

                              重新找回教育的烛光
  
  随着理智的累积性发展,人类的成熟乃是必然,但我们怎样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地回望童年,以保持人类智慧不至于僵化?
  
  几次读到一位哲学教授说起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德国学者,生活在电灯诞生的时代,他拒绝用电灯。外出归来,发现家中装了电灯,他大为生气,严禁家人使用。一天晚上,有阵风将他的蜡烛吹灭,他在黑暗中摸索,蜡烛又掉在地上,于是他像狗一样在地上爬着寻找。他的爱人‘啪’地一声打亮灯,发现蜡烛就在脚边,他突然恍然大悟地说:‘啊!电灯原来有如此妙用,可以帮我找回蜡烛’。”
  
  这个故事嘲讽思想顽固者的迂腐,同时似乎又包含着一种隐喻:烛光象征着人类的古典智慧,是人文之光,是心智之光,这光曾经照亮过人类的历史,也照亮了人类的心灵史。但现在,在便利而强大的灯光——技术之光照耀之下,“烛光”失落了。耀眼的灯光足以淹没飘摇而微弱的、充满古典意味的烛光。但与此同时,宁静、幽微、对世界充满敬畏的烛光正好让我们去重新寻找心灵世界的出路。在这个隐喻的后面,还隐含着另一层描述:在哲学家的心中,灯光不可或缺的意义正在于重新找回烛光;技术之光的意义,在于持存人文之光。灯光指引着世俗生活的眼睛,烛光指引的是心灵世界的眼睛。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它提示我们思考,现代知识与技术繁荣背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虚无与恶的发生——虚无作为现代性的症候
  
  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曾分析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并非德意志民主的一次偶然的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功能。正是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等这些现代性的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之间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美国政治哲学家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认识,则进一步从个体层面揭示大屠杀如何可能的本体性依据。个人把自我投入社会整体行动,消解个人对自我行为的整体性担当,使人性中的恶以狂欢的形式加以充分地释放。这中间显现出来的正是心灵世界的空无,正是个体存在的虚无,导致人世间任何形式的恶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今天该如何面对我们内心遭遇的黑暗?在虚无主义降临的时代,教育何为?
  
  捷克小说家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写道,媚俗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境况。不管怎样,时尚与潮流确实有意无意地支配着我们今天行动的基本要素。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身在俗中,而又不断抗俗的过程。生命的卓越如何成为可能?生命的卓越并不是指一个人的成就本身,世俗眼中的成就与个人存在的卓越关系不大。生命的卓越乃是一个不断地对抗日常生活媚俗之气的努力。如果说媚俗是一种事实,抗俗就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理想,是一种存在的出逃。我们对于经典的学习与亲近正是一种对抗日常生活庸俗化的努力。
  
                  点燃心中的烛光——现代性价值的重建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有一篇美文《燃亮蜡烛而不只是诅咒黑暗》。是的,面对绵延不绝的虚无,我们需要的不是诅咒,而是点燃我们心中的烛光,以心灵之烛照亮我们彼此前行的路。教育所培养的个体就是不仅要能面对俗世生活的一切,而且要能坦然地面对存在的虚无,担当起拯救自我存在的使命,由此而彼,获致个体人生在现实世界中的完成。面对无处不在的现代性,教育不仅要引导个体适应灯光下的生活,同时要培养内心有烛光的人。在今天,教育哲学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敞开教育中个体如何寻找烛光的可能。这是我们应对时代虚无问题的基本努力。
  
  我们现在面临几个问题,一是个人局限于自我的狭隘圈隅之中,理性不足以引导自我,理性的空间有限,难以把握自我的方向,陷入原子式的个人和集权。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就是德性价值基础的消解,导致虚无主义。今天我们面临现代性价值重建的问题,这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重新敞开自我,走向他者,每个人的存在离不开他人的存在。什么是爱?爱就是自我在他人之中的存在,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因为你爱的他人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内心深处敞开自我通向他人的路径,在心灵深处认同他人,这是一种存在意义上的彼此认同,人与人真正建立在平等之上。二是重新激活人类生存的可能性,拓展存在的空间。
  
  现时代的我们其实更多地局限在小我中,理性的算计取代生命的整体智慧成为个体行动的基本依据,从而使得我们无法真正超越自我,走向他者,担负个体行动的道德责任。不断地回到源头,回到古典,活化我们对原初的、本真的问题的思想与想象,也许可以重新敞开人类生活的可能性。
  
  光在哪里?光其实就在我们心中。我们总是急切地想援手于外,恰恰忘了从内心去寻找,从自我完善的路径去寻找。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不重新回到苏格拉底,倾听两千多年前那位智者的声音:“不管老小,都不要只顾个人和财产,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
  
              
知识失去了意义感——教育会在“力”的崇拜中迷失
  

  据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一个学生曾经一本正经地问过:“我学这些东西能得到些什么呢?”欧几里德沉默片刻,叫来仆人,吩咐说:“给他6个铜板,让他走吧,这是他想要得到的东西。”
  
  实际上,在苏格拉底时代,知识就已出现了双重指向。苏格拉底倡导知识即美德这一训示,就是要对抗知识的世俗化、功用化。知识一方面向内指向个体对自我生命之本真使命的认同,促成个体德性的内在完满;另一方面又可能向外辐射,而成为一种世俗生活中的“(权)力”,使得知识成为个体支配他人与世界的基本依据。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是把这一在古典教化理念中隐在的知识路径给凸显出来,把知识在世俗生活中的力量合法化。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知识即权力是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进一步明示,揭示出所有的知识都隐含着一种权力的事实,从而把挂在知识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都扯了下来,知识的神圣意味彻底消解。当知识成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我们还有没有从知识与教化中找到自我心灵安顿的可能?
  
  现代教育一开始就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生活欲望不断增强的需要,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教育的功能主要就是为适应世俗化生活作准备。20世纪以来倡言的智力开发,进一步适应了物质主义与技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心也成了一种力。从智商到情商,人对自身的开发可谓步步紧逼,以适应现实为特征的教育自然地转入其中。当教育沉溺于“力”的培育,知识就与美德无缘,教育就是在不断地把人引导到外在世界的适应,而不是回到个体的内心世界。当知识的指向纯然作为一种向外的力量,个体存在本身的虚空就不可避免。
  
  当知识不再呵护人的德性,知识纯然成为个人现实力量拓展的源泉,知识的外化淘空了德性的基础,生命在知识中找不到意义感与家园意识,存在的虚空便不可避免。
  
                  以牛虻的姿态进入生活——重申知识即美德
  
  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人生在世的三种基本的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之所以说这三种活动是基本的,是因为它们分别对应于拥有生命的世人的三种基本境况”。在阿伦特看来,在人的生活形式之中,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劳动乃是最低层次的形式,其次是工作。唯有行动才是生存的最高样式,因为唯有在行动中,人才以追求卓越作为基本目标。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的尊严。”知识的本原性关照就是个体生命的尊严与幸福。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知识守护人性,孕育德性,促进个体存在的完满,开启个体人生的尊严感与幸福。重申知识即美德,就是要守护知识的尊严,守护知识的尊严其实就是守护我们做人的尊严。
  
  当苏格拉底以牛虻的姿态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去刺激民众生活的庸常人格,当亚里士多德申言“人是政治的动物”时,古典教育的公共情怀尽在其中。古典教化哲学强调个体生存与公共生活的同一性,这对于培育当下尚十分匮乏的公共生活品格与公共理性精神有着某种内在的契合。
  
  重温古典,不是寻求精神的蜗居,恰恰是为了当下人格的健全与卓越。
  
                保护“乡下人”的生命气质——古典主义的意蕴
  
  在器物世界中所需要的是不断地更新,但对于人的精神生活世界而言,则需要适度的保守,使得个体能保持成熟稳健的心智来面对变幻有加的现实生活世界。在这个意义上的保守主义,一是保护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心灵智慧,二是保护渗透在个体生活中的无意识的理性,即自然演进而成为个人生活习惯的理性。保守还有一层十分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不断地回到大地,重新审视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鲜活的生命联系。
  
  回望古典教育理想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带有保守主义的教育情结,期待教育能给人的存在以最基本的、接近生命底色的呵护,使教育更多地回复到其本真的使命,那就是培育健全的心灵,促成德性主体存在的完满。
  
  回归古典教育情怀于是成了今天教育发展一个重要的向度,当然不是全部。
  
  刘再复在《红楼梦悟》中有这样一段话,荷尔德林在致黑格尔的信中这样礼赞歌德:“我和歌德谈过话,兄弟;发现如此丰富的人性蕴藏,这是我们生活的最美的享受!”歌德是大文学家,他被荷尔德林所仰慕的不是思辩的头脑,而是“人性蕴藏”。作家、诗人可引为自豪的正是这种蕴藏,而像歌德的蕴藏如此丰富,却是极为罕见的。
  
  湖南有个湘西,偏僻、贫困,但因为它养育了沈从文和他的两个外甥黄永玉、黄永厚,它就应该成为中国大地上的文化沃土。沈从文和黄氏兄弟,都不是科班出身,正因为如此,他们身上更多地保留着湘西自然风土所孕育出来的淳朴生命姿态,生命的活力没有被过多地规训,天性的率真、悠远、至美的沉思中不乏自然野趣,在充满诗意的理性探索中彰显出人性的丰盈,这些都在他们的艺术作品随意而充分地流露出来。在他们自身的生命实践,以及在由他们的生命品质延展开来的艺术实践中,充分地显现出一种古典的韵味。沈从文终其一生,怀抱对现代性的忐忑不安的认同与拒斥之中所遭遇的内心无法排遣的紧张,倔强地守护着他自小打下的这种古典意味的“乡下人”的生命气质。
  
  意大利哲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这样说到:“在世界的童年时期,人们按本性就是些崇高的诗人。”随着理智的累积性发展,人类的成熟乃是必然,但我们怎样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地回望童年,以保持人类智慧不至于僵化?重温古典教育哲学,就是要在教育的诗性智慧与理性智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让我们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保持一份必要的童真。
  
  古典教育哲学智慧正在于其尚未被后来的理智化所遮蔽的鲜活人性的绽放,是对自神性的人性之卓越追求的礼赞。
  
  套用刘再复先生的语式:“我们活着,曾受尽折磨,但因为有经典的存在,我们活得很好。”
  
              教育要的不只是“灯光”——教育不能沉迷于适应现实
  
  正由于我们实际上对人性的理解与认识还是远不充分的,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与设计就有必要留出余地。那种灯光式的教育研究与设计,许多时候难免构成对生命的抑制,因为他们总想着要以强而有力的姿态来设计出让每个人各个方面都获得充分、高效发展的方案。这实际上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迷信,是对个人设计理性的迷信。正是在此意义上,教育要的不只是晶莹透亮的现代理智主义的灯光,还需要一种带有几分迷魅的、对生命抱有几分敬畏的、散发古典韵味的烛光。
  
  教育之所以需要形而上的关切,正是因为一种教育实际上就是在塑造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当教育全然沉迷于对当下现实生活的适应,教育就没有办法真正地去培育从容地面对世俗生活而积极、独立、健全的自由个体。教育本身就会在单面的社会适应中迷失自身的品格。
  
  重温知识即美德,就是要在以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的强光中,守住教育的一脉古典的余韵,让古典教育的精神得以在逐渐物化的现代教育与现代生活中,散发出有着形上魅力的幽微心香。(编辑:赵露)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 18:09
阅读是一种内力
                                   黄耀红
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很多时候在暗示着征服与改变。它有其固有的方向,亦如一个箭头,由我指向世界。
我们试图以改变世界的多少来权衡一种力量的强弱。
力量令人渴求。因为,生命原本脆弱。
沧海桑田,那是自然的力量;上天入地,那是科技的力量;春花秋实,那是生命的力量;源远流长,那是文化的力量……几乎所有关于力量的造句,都伴随着强烈的“力量崇拜”而悄然风行。
思想与信仰,梦想与精神,道德与真情,理性与逻辑,想象与思辩,所有隐性的、显性的、硬性的、软性的存在都能描述为力量。甚至,连神秘与未知亦构成一种召唤,召唤也是力量。
莫非,力竟是这个世界的本原?抑或,我们的生命是以力的方式来确证它的存在意义?
从来不曾如此掂量过力量这个字眼,直至株洲帅晓梅老师主编的《阅读的力量》安静地躺在我的桌上,躺在长沙夏夜的最深处。
阅读,确实是一种力量,一种亘古而永恒的力量。我们是否可以追问一句:阅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从八股取士到学而优则仕,在几千年的价值黑屋里,阅读从来就与实用和功利相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功利的驱使下,阅读的力量,汲取是为了攫取,探求是为了索求,出众是为了服众,黄卷青灯是为了金榜题名。功利成为阅读的起搏器。在实用的价值体系里,读书的力量与挥着斧子伐木取火的力量似乎无异,它们似乎都是在改变现世的生存。
不能说功利阅读就不是力量。然而,它只是一种手段的力量,而非目的的力量。阅读的力量仅仅是这样一种力量吗?仅仅是这种外求型力量吗?也许还无法对功利阅读给予轻曼和鄙夷,这种过程里或多或少也混合心灵的顿悟与启迪的深入。然而,从本质上看,功利阅读终归无法抵达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独立,自由,幸福,美好;就是活得有尊严,有悲悯,有责任,有大爱。这一切,无不指向个体的精神世界。因此,作为一种力量,阅读的方向不应是外求的,而当是内省的;不应是外加的,而当是内生的;而应是外显的,而当是内隐的。阅读是建立在累积与觉悟基础上的一种内力,它的价值指向不是从他者那里去求取什么,而是自我精神生长、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生命由形下追逐升级形上关怀的境界提升。
强健的臂膀,彰显身体的力量;强大心灵,见证阅读的力量。
越是没有功利的阅读越能涵养人的性灵,阅读是生命超越的力量。作为一种内力,阅读的力量是生长性的。真正的读书人不以获取知识为鹄的,以为技能训练为指归,而以兴味的涵泳、人格的滋养为本真。他像古典诗境里那个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隐逸者,自觉远离功利的推手,让思想在白云生处放歌起舞。这样的力量,或许一时还难于对应具体的、世俗的目标,但,这种力量从来不会消逝。一点一滴,一页一行。
阅读的方式,以生长的方式变得强大。看不到这种内力壮大的过程,只有那颗日益聪慧心能够感知。播种,发牙,长叶,开花,结果……阅读的力量就这样伴随着个体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因此,一种生长性的阅读力,对于个人的人生发展所改变的决不是一时一事的投机,而是整体性的,终身性的影响。
阅读是一种让心灵强大、精神强大、人格强大的内力。个体如此,群体亦然。
大而言之,一个民族的阅读生活现状往往是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是这个民族力量的最持久的表达方式与存在方式。一个在地铁里读哲学和文学的民族,一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小而言之,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一个机关、一所学校、一个职业群落精神状态的显形,它们的整体品质、核心灵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无一不因阅读而铸就。  
在我的印象里,帅晓梅老师是个优雅而美丽的读书人。难能可贵的是,她凭着一个平凡教育研究者的使命与良知,孜孜不倦地组织区域性青年教师读书,锲而不舍地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三年有成,乐此不疲。她怀抱的理想其实是一种担当,她想以自己与其团队的努力来践行书香城市的建设,以淡淡书香来提升株洲这座工业城市的品质。这是行动,更是情怀。在人们不自觉地以“浏览”取代“阅读”的碎片化时代,这种书香的追寻,或许还有种孤独的。谁说孤独不是一种芬芳?
《阅读的力量》,清晰地印着株洲青年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心灵发展、职业成长的处处旅履。从生活之诗、教育之情至童心之画、文化之意,他们或长或短的文字里均有一种澄澈的真诚,一种与教育人生悠然心会的幸福。
这是一种力量。那姿势,不是挥手向外的思想握拳,而是掌心向内的心灵抚慰。
是为序。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 05:05
“世界读书日”各国怎么过
2015-04-26  作者:邵火焰 来源: 《黄冈日报》2015年4月16日

  
  自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后,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度过这一节日。
  英国——这天,开放所有的图书馆。广大市民在这一天免费进图书馆读书。如果大人带10岁以下的儿童进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给每个儿童赠送一个大礼包,礼包里面有一本最新上市的连环画、一张贺卡、一张一英镑的购书劵(凭此劵可以在任何一家书店购一本世界名著),旨在通过此做法在少年儿童心里种下爱读书的种子。
  澳大利亚——这天,国家电视台在上午10点到10点半,有一个特别节目《书中人物竞猜》,电视屏幕上滚动出现100条关于书中人物描写的语句(是从某一部书中摘录出来的),如果你猜出第几条是哪一部书中的什么人物,就用手机短信发到指定的平台,每一条中猜中的前100名,都会获得20元话费的奖励。
  比利时——把“世界读书日”这天定为全国各学校法定假日。大学、中学、小学,包括幼儿园均放假一天,学生们回家去认认真真读一本书,然后写出一篇读书笔记,回学校后交给老师。条件好的学校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刊印成一本厚厚的书,免费赠送给学生,以此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法国——这天,全国开展“夫妻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很多城市的广场一对对夫妻坐在一起同读一本书。夫妻自拍一起读书的照片,然后用微信发到指定的平台,可以获取一个验证码,然后凭此验证码,可以到各城市指定的书店领取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
  加拿大——“世界读书日”这天鼓励老人多读书。加拿大是个敬老氛围很浓的国家,这天全国所有的图书馆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放。老人们凭身份证可以免费进图书馆看书,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提供纸、笔、老花镜、急救药等。老人来图书馆读书,进门时在一台叫号机上,领取一个号码,可参加抽奖,中奖率60%,中奖老人可免费去指定的医院进行一次身体常规检查。
  印尼——各城市成立多家“好读书”俱乐部,在“世界读书日”这天,让俱乐部会员将自己家中的藏书带来,互相交换阅读。印尼人并不十分富裕,昂贵的书价常使人们望而却步。因此,印尼人有了交换图书的妙招。各俱乐部这天还会举办讲座、新书推介会、联合出版商搞促销等等,而会员之间的图书交换更让大家实现了图书共享。
  西班牙——开展“图书之夜”活动,以此来庆祝“世界读书日”。这天,全国所有的图书馆以及一些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参加“图书之夜”活动,并有多位作家同公众见面。这项活动之所以叫“图书之夜”,是因为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各大书店、图书馆全天开放,一直到次日凌晨1时。西班牙全国的书店都参与图书打折出售活动,所有图书一律打九折。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3 16:16
教师二次成长论——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
李海林
  当今教师现状存在三种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职初教师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骨干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卓越型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他说现在的普通老师,对校长的专业引领意图非常的抵制。校长如果每人发一千元,这个意图执行得很快,但这不是一个校长的专业。这样的事情,每一个人都会做,连傻子都能做的事情。
  教师为什么强烈抵制校长对教师二次成长的专业引领呢?他到洋泾中学当校长后他才知,教师的成长是很奇怪的,必须是在全校老师基数大的发展后,老师个人才主动的去自发展,自成长。教师团队是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团队合作形式发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老师。最后他得出四条结论:
  1、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
  2、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3、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
  4、某一些方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二次专业成长则效果不大,或者无效。
  他研究出教师二次发展论,存在着发展曲线图,即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

  一、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
  1、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
  2、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
  3、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师开始形成所谓学生观。
  4、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
  5、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最大的成功指标。   

  二、教师进入高原期的标志:
  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
  2、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他打了一个比方,两块萝卜放在一起煮,萝卜还是萝卜,味道没有改变,但放进一块骨头,味道就不同了。
  3、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
  4、教师发现,自己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
  5、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
  6、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
  他从这个高原期标志得出结论:
  1、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不能自觉到自己的处境。教师对同行引领心里不服,这个对教师的毒害最大。教师有问题自己不知道,你也不能抓住他说你现在处于高原期,你要进行第二次发展。这种话不好说,说了,老师会跟你急。
  2、据观察,大约有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时期。这是教师专业的悲哀,教师每一天的工作都没有变化。
  3、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的,往往还有教师人生的一些际遇。如离婚、生病、生活困难等等,教师要走出高原期,格外艰难。

  三、教师进入第二次发展期的标志:
  1、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
  2、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
         
  3、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
  4、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对课程资源、对教学评价、对师资队伍建设、对一定区域内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
  5、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
  6、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不注意收集自己的资料,说明教师没有倾注自己的心血。他举了一个例子,他在浙江师范大学时,有一位年轻的教师非常的刻苦好学。他觉得这位年轻人有培养的前途,就派他到日本去学语文1年,再派他到欧美学习两年,基本上这个老师对全世界的语文就了解得差不多了。这位年轻教师到日本去学习之后,日方安排他跟一位日本老教师学习语文。不幸这位教师去世了,政府方把老教师一生收集的所有教学资料存放在博物馆里珍藏,还划出一间七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放。年轻人与工作人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整理好老教师的那些资料。可见卓越型教师是非常注意收集自己的资料的。
  7、对朋友或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且这种挑选不完全是因为与自己的亲疏。
  8、在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追求与人不同的看法和作法,表现出对一些固定的看法和作法的不满意。
  9、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
  10、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
  11、对自己常常有陌生感,感到自己变化很大。
  12、既不象过去那样自卑,也不像过去那样自傲,能客观看待自己。

  四、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比较:
  1、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2、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
  3、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
  4、第一次成长很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有很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
  5、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的指导。

    五、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有效性调查表
调查情况
第一次发展
第二次发展
听课评课
非常有效
无效
开公开课
非常有效
无效
集体备课
非常有效
无效
在校内师徒结对
非常有效
无效
到大学或教育学院脱产学习
一般有效
一般有效
读书
无效
非常有效
参加由专家组织的课案研讨
无效
非常有效
教学反思
一般有效
非常有效
听专家报告
一般有效
非常有效
由专家个别指导
一般有效
非常有效
撰写论著
无效
非常有效
参加校外学术组织
无效
非常有效
开展课题研究
无效
非常有效
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培训
无效
非常有效
撰写教师个人博客
一般有效
一般有效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一般有效
一般有效
参加校内外教辅材料的编写
无效
非常有效
参加教学管理活动
无效
非常有效
从调查情况表得出以下五条结论:
  1、读书、读书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
  2、教学反思是二次成长的关键;
  3、课例研讨是二次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4、参加研讨会是走向成熟的重要契机;
  5、论著是教师专业生涯的重要台阶。
   他接着给我们分析以上五条结论:
    1、为什么说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要有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的勇气和力量;
  勤奋刻苦是每一位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
  读书、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所有专业人士最经济最直接最快速的民展就是读书。
  读书有三种:
  读书以消磨时间叫休闲式读书;
  读书以认识事物叫学者式读书;
  读书以解决问题叫问题式读书。
  而教师问题式读书有五步法:
  一在身边找问题;二带着问题来读书;三在读书书中获取某种观点、立场与方法;四用这种观点、立场与方法来反思;五在反思中改善行动。
  他说,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处方,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他就跟我们聊起他在洋泾中学“逼”老师读书的趣事。一开始,他在语文组里介绍老师读那些书,然后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去语文老师那里交流读书心得。有一些老师没有读书,或没认真读书,在校长面前一问三不知,显得没有学问,非常丢面子。他问到的语文老师脸都胀红了,过几天,他午餐时又去问老师,没有读书的老师非常怕校长走到他的面前,都低下了头,心里在想,中学里怎么来了一个“逼”人读书“令人讨厌”的教授?他说,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为了鼓励教师读书,他用学校经费在杭州西湖中包了一艘大船,让老师们在船上跟他读书二天,谁都不准下船。多么好的校长呀,用心良苦的校长,竟然用这样的方式来促使老师读书,促使老师进行第二次发展。他还说老师是非常讲面子的,讲面子也是一种资源。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提前一个月让学校的语文老师读一本书,然后邀请了书的作者,还有他带过的8位博士生,建平高级中学的5位语文教师,集中来讨论他们读的那本书的内容,最后是洋泾中学的语文老师最出风头,发言非常有深度,有见地,使他们学校的语文老师获得了读书的成就感,从爱上了读书。瞧,多可爱的校长,多有趣的校长。
  2、教学反思是第二次成长的关键。
  反思:自己看自己;
  条件:首先把自己分离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前提:建构一个“理想的自我”;
  操作:用“理想的自我”观察、判断和评价“现实的自我”;
  教学反思的四个层次:一普通的:备课,上课,自我评价,修改。二更专业的:备课,上课,反馈,修改,再上课,对比,总结。三较高级的:教学诊断。记录、观察、切片、描述症状、同类相并、病理分析、同类病案检索、治疗。四最高级的:课案库建设。教学分类-指标体系-课案-课案原理说明。
  3、课例研习最有效。
  他认为,企业管理者最有效的培训是撰写企业个案;工程师最有效的培训是项目实习;医生最有效的培训是病人会诊;律师最有效的培训是案件调查;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是课例研习。
  上课评课:上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磨炼上课的技术;教师作为评课者,它的作用是对课堂技术的模仿。
  观课评教:观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作为观察者,它的作用是从他人的课上受到一些启发。
  析课评理:析课评理的焦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帮助老师领会到上课的道理;教师作为评析者,它的作用是实现从经验到“意识”的飞跃。
  4、参加学术研讨会是重要契机。
  专业成长的五要素:
  学:学问(这是一个人的底子);识:见识(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才:才华(决定他人是否认识到你的价值);胆:胆略(能否把握住机遇);德:品德(能把事业做得多大)。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论学识胆德》,在他的博客中发表。
  见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气度:陌生化情境为教师提供逼近自我的外在条件;在现场体验中获得巨大灵感;在一个平台上迫使自己承认己不如人;有利于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帮助教师体验成功;扩大自己的工作圈与交际圈,成就自己的发展舞台。
  5、论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台阶。
  教师写作的实质:由默会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
  由默化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的意义:一固化经验:经验因固化而不断积累。二促进反思:明言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三提升知识层次:明言就是由个到类的转化。四强化教师的成就感:明言就是“立言立说”。五有效传播:意会是手把手,明言是“心贴心”。六形成共同体:明言可以寻找到学习共同体。
  教师写作的“三个面向”:面向自我(不是面向专家)—写给谁看,写出来作什么用;面向问题(不是面向命题)—思考程序;面向事实(不是面向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而戴帽子的研究文章为:某某理论是怎么说的(复述理论);你们看,我就是这样做的(举例);哈哈,我做得多么好(结论);证明:学生成绩进步很快呀(论证)。
  老师要应该这样写文章:
  1、我在实践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观察);
  2、这个问题的实质在哪里?(用理论来思考);
  3、从我对问题的实质的理解出发,我从哪一个方面入手开始对实践的改善(行动);
  4、改善的结果(观察);
  5、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及初步的结论(思考);
  6、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前瞻);
  然后,再来一回观察——用理论来思考——行动——观察——思考——前瞻,这样就进步了。
  教师写作:临床教学研究
  1、从个案出发:具体的研究。
  2、行动研究方式:行动者研究如何改善行动。
  3、用理论反思:不是研究理论。
  4、聚焦任务:我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5、综合性的视角:不是单纯的认知视角。
  6、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4 09:08
原文地址:底蕴是书堆起来的作者:启良春华
王崧舟
我爱读书。有人问:“ 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
第一句:为己读书。
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过: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修炼自己的身心,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了提升,为了超越,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他才读书,他才做学问、做研究。
所以我们读书为什么?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为别人读书的人时刻想着我今天读了一本书,明天我在人前炫耀一下。为了炫耀,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或是为了外在的一些目标,如我要做一个课题,我要拿一张文凭,于是我不得不去读书。这样的读书,跟生活、跟生命是相隔离的。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处于一种“隔”的状态,是两张皮。而我认为,真正的读书完全为自己,就像吃饭。你为什么要吃饭?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呼吸?我要活着呀!你为什么要读书呀?我要活着呀。道理就这么简单!
第二句:天天读书。
人的生命有三个:生理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理生命主要通过吃饭和呼吸来解决,社会生命主要通过交往来解决,而精神生命的成长,我认为主要是通过读书来解决,所以你非得天天读书不可。黄庭坚说过:“士大大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三日不读书是否面目就可憎,这很难说,语言是否很乏味,也很难说,但是我相信,一日不读书,尘俗一定生其间。一个人心里装的诗书多了,书卷气就浓了;尘俗多了,市侩气就重了。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语文老师,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能不能少一点市侩气?能不能多一点书卷气?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能否做到天天读书。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一点,我做到了。”
第三句:随性读书。
我读书,漫无目的。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回忆钱钟书读书生涯的时候,有过这样一句话,她说“钟书自从摆脱了读学位的羁束,就肆意读书”甚至“随遇而读”。那是一种多么迷人的读书境界——随性读书。
我的藏书大概有六千多册,我的书房里,顶天立地的都是书。我自己拟了一幅对联挂在书房,上联是:明月一帘无心照,因为我书房的窗外是开阔的地带,有小河,有廊桥,流水淙淙,杨柳依依,风景这边独好。晚上能看到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下联是:诗书半斋随意读。
到书店,我拿到书,只要对这本书有感觉,我看一下目录,或看一下章节,就买下来,一定读。我读书没有计划,很随意,很随便,比如——
流行的书,我读。于丹的《论语心得》,读!易中天的《品三国》,读!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已经出了第三部了,读!全部都读过!很多人骂于丹,说于丹是化神奇为腐朽。不瞒各位说,我是喜欢于丹的,我觉得于丹讲得不错。她很聪明,她讲的是“于丹论语心得”——我讲的是我自己读《论语》的心得呀!这有什么不可以呢?解构主义的哈罗德·布鲁姆不是这样讲过吗,一切阅读皆“误读”。我就是这样理解论语的,为什么就不能把我的心得跟大家交流呢?
流行的书读,不流行的书也读。汪荣祖的《史学九章》卖不动呀,滞销的书,也读;钱穆的《晚学盲言》是先生晚年,在眼睛失明的情况下,由他自己口述,他的夫人、他的弟子帮他整理的一本书,写得好!核心内容谈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你想把握国学的精要,可能这是一本最好的入门书。杨成寅的《太极哲学》很难懂,说老实话,我到现在还读不懂,但我爱读,越是读不懂就越是想读下去,一种好奇的欲望吧。
入世的书,帮助我更好地活在俗世的书,我读。比如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人生》,这书写得好,深入浅出。早几年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帮助我克服了自己的焦虑,帮助我看到了自己人性上的弱点。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什么系统思考啊、共同愿景啊、自我超越啊、心智模式啊、团队学习啊,很难读,没办法,就是爱读。
出世的书我也读。六祖慧能的《坛经》,这个好读,读起来有味道。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这本书真好!你要坐禅,你要修行佛法,你要求开悟、求解脱,最好的入门书就是南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好!临终关怀,全都实实在在地写在里面了,告诉你怎么走得坦然、走得从容。人生最大的两门学问,一门是出生的学问,一门是死亡的学问,这本书专讲死亡的学问。
教育类的书,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推荐给我们学校的老师。我到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当校长,给老师的见面礼就是送给大家人手一本书,书名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们读了一个学期。田正平先生的《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一册在手,中国教育的经典思想、经典理论全部都在里面了。石中英写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视野宏阔,学养深厚,是迄今为止我读到过的最有文化底蕴的教育类专著。
非教育类的书我也读。比如范曾的《吟赏风雅》,写得洒脱,写得雅致!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一边读一边偷着乐,黑色幽默,写得真好!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试图回答困扰所有当代人的一个重大问题——性伦理的问题,尽管读得艰涩、读得云里雾里的,但还是读着,因为我依然困惑。
语文课程类的书我读。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写得好!我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多半受他老人家的影响。潘新和先生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两册,洋洋一百多万字,这是我所看到的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语文课程理论方面最有建树、最有见地的一本书。王荣生先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那叫真做学问,那种理论的涵养,那个思辨的功底,真叫过硬,确确实实是科班出身。
非语文专业的书也读。比如兰色姆的《新批评》,我建议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够学会文本细读,这“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技术就是新批评学派提出来的。韦勒克的《文学理论》,美国人写的,搞文学理论的人都知道,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一本最为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真好!文字的功夫已经到了出神人化的地步。在中国作家中,他的文字风格我最喜欢。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半自传体的小说,史铁生小说的核心思想深受刘小枫先生神学思想的影响,你要读懂史铁生,你就要读懂刘小枫。
学术类的书我也读。比如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太好了!我教《长相思》,在这个课里面,最核心的教学思想就是受了朱光潜先生《诗论》的启示,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是不可解的。诗最重要的是一个“见”字,你只有“见”到它,你才能深得诗之三昧。你可以把《红楼梦》和《诗论》对照起来读,形成一种互文式的“参读”,能更好地体会朱光潜的观点。
《红楼梦》里有个语文特级教师,谁?林黛玉!她教香菱作诗。那真叫教得好。香菱初学诗时,喜欢陆游的诗,林黛玉对她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次。”你一开始一定要读最经典的:老杜的诗读一百首,青莲的诗读一百首,摩诘的诗读一百首。这三个人,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佛。你看林黛玉教香菱的方法就是“先学后导”。果然有一天,香菱来找黛玉,汇报读书心得。她说,诗的好处就是想来你有嘴上说不出的,但闭上眼睛一想,好像这个景就在眼前似的。想来这个地方似乎没有什么道理,但你倘若要找一个别的什么字来代替,却不行。她说这就是诗的好处。比如王维的《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这个烟怎么会直呢?可闭上眼睛,仿佛这景就真的在眼前,想来这个落日自然是圆的,这个“圆”字似乎用得太俗,想找个字来换,可再怎么找也找不出比原字更恰当的字。这个时候贾宝玉来了,听了香菱的话说,既然这样,也用不着看诗了,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你看,林老师的教学效果多好!
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讲疏》,这本书厉害,是极品。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看得我三日不知肉味啊,好书!
国学经典类的书我也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是王阳明传心法给弟子们的各种言说,由弟子记录下来的。阳明的学问是致良知的学问。他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用。心念一动,就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这就叫致良知了。他认定每一个人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让人做善的事情。
西方经典的书我也读,比如: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尼采的哲学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他强调人是一种唯一需要超越自己的动物。天地万物当中,只有人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再比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说老实话这本书我读不懂,读得我头都大了,还是读不懂,但我有种瘾,想读下去的瘾,这种瘾,可能比读得懂更过瘾。再比如说汉默顿的《思想的盛宴》,把西方两千多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文学家的代表思想都汇编在这本书里,值得一读。
儿童的书我也读,比如《小王子》,比如《爱的教育》,再比如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粗话、脏话多得很,但很有味道,我一边读就一边笑。
显学的书,是用于管理、用于治人的书,我读。比如说曾仕强的《管理思维》,余世维的《赢在执行》,曼狄诺的《羊皮卷》,这些书我都读。
潜学的书,就是不能在桌面上摊开来的,不能谈的一些书,我也读。如《了凡四训》《禅是一枝花》《四柱预测学》。
我始终觉得,对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读书: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1 23:32
传统的读书就是“慢读书”
发表时间:2015-05-11   来源:新京报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换句话说,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顾颉刚



  二十多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知识的碎片化和人们对碎片知识的迷恋,认真读书的越来越少,引起许多有识者的忧虑。于是,发达国家提倡的“慢生活”包括“慢读书”意识传入中国,其实,中国传统的读书就像古代生活一样,节奏是很慢的,这一点从教育的起始就养成了。
  一
  明清两代,小孩初进私塾,拜完了孔圣人和老师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第一册课本(一般是《百家姓》)请老师“号书”(标明下次号书之前应该背诵的段落,如从“赵钱孙李”背到“金魏陶姜”32字),从入学开始就是要背书,学过的经典都要背下来,这还不“慢”吗?那时所谓的“读书”不是默默地看,都要大声读出来。明代太监刘若愚在《明宫史》记载当时小太监在宫中入学读书(明代太监必须读书,清代则仅许其识字而已)情景:
  每生一名,亦各具白蜡、手帕、龙挂香,以为束脩。至书堂之日,每给内令一册,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千家诗、神童诗之类,次第给之。又每生给刷印仿影一大张,其背书、号书、判仿,然判仿止标日子,号书不点句也。凡有志官人,另有私书自读,其原给官书故事而已。
  这种学习方式从教“几个小小蒙童”的私塾,到最高学府——庶常馆都如此这般。“庶常馆”是士人通过了最高考试中了进士之后,择进士中的杰出者为“庶吉士”(类似今日的博士生)到这里再读三年。清末进士恽毓鼎在日记中记录他在庶常馆入学的情景:
  教习(老师)升公案上任,起行交拜礼,相向三揖。庶常等(众进士)行一跪四叩礼,后二叩赞礼者唱免,礼毕各退。顺甲第(按照进士考试的名次)进号书。十人一班,各执《大学》一本或《书经》、进至教习前,教习以朱笔标‘六月初四日’五字于简端,乃退,以次号书毕,教习行,庶常皆恭送于二门外,各乘车而返。“(《澄斋日记》)
  记载很生动,这些至少也都二三十岁的饱学之士、像小学生一样抱着小学课本,要“教习”(年龄未必长于学生)给他们号上背诵的段落。这一方面体现了尊师,又表示对经典的尊重。
  那时人们读书叫做“点”书,这种称呼直到比我们大一两辈老先生仍然保留着,读《顾颉刚日记》常见“点”某书“一过”,也就是读某书一遍。最初我以为这是他读没有断句的线装本,随读随点,读完了也断句了,下回再读就省事了。后来发现有标点的书也这样写,如点《毛选》中某篇,甚至读《人民日报》读文件也说“点”,看来“点”就是读。过去在坊肆中买的线装书大多没标点,确实要随读随点,这还不是慢读吗?
  那时的知识人对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要背诵,要融化在血液中;对一般非经典书籍,读的时候也很认真、仔细。因此老一辈的学人的基础知识都很牢靠。读王念孙(清乾嘉时学者)的《读书杂志》、闻一多的《古典新义》,从中可见这些学人在考证一个字、一个词时,几乎穷尽古籍中关于这个字、词所有资料,而且都是顺手拈来,十分随意,仿佛现今用的数据库检索,老辈学者对古籍熟悉,由此可见。这都是“慢读”功夫的显现。
  另外,传统的读书习惯中还有抄书一项。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都是手抄的,有文化的穷孩子还以抄书为业。李商隐年少丧父,十六岁到洛阳“赁书”(为人抄书)贴补家用。即使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也很难得,爱书人、读书人借抄书籍是很普遍的事,这样既熟悉了书籍,又获得了书籍。顾炎武曾以自己为例说,他从十一岁开始抄读《资治通鉴》,经历了三年的熟读和抄写后,他有了三本九百万字的《资治通鉴》,即原本、抄本和心中熟读的一本。近代印刷工业传入中国,书籍唾手可得,许多老人仍保留着抄书的习惯,《鲁迅日记》《顾颉刚日记》中都有抄书的记载。顾先生直到七八十岁时在报刊上看到于他有用的文章还是抄下来保存、备忘。
  不过那时书籍少,流传到现在的古籍不过十几万种,刨去辗转相抄的,大约不过五万种。人们都是“术业有专攻”不必把这几万种书都读完了(不过清末民初,“诗界革命”中三大诗人之一的夏曾佑先生对向他辞行到海外读书的陈寅恪先生说,你们懂外语真好,我不懂外语,中国书都完了,没书读了),所以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慢读、反复读、边读边思考。从我个人经历看也是这样。自1949年建政以来到“文革”的十七年间出版的文史古籍和研究著作,我不敢说都看过,但敢说大多翻过,至今心里还有个数,因为那些年出版的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数有限,稍上点心就有记忆。现在不行了,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籍的出版也如江河汹涌,隔一两个月我就会到院图书馆新书架上浏览一下,真是如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吸引我的太多。有的很沉的书背回家来,别说“慢读”就是快读(或借用网上一个词“闪”读)三个月内(借书期限)也读不完,有的还没读,就又去还,真是为书所累。台湾“联经”版的《顾颉刚日记》十二本,每本都有二斤多,因为想细读一下,做点笔记,断断续续读了有两年多,背来背去,四五趟,其辛苦自知。
  二
  传统中的“慢读书”根源于对读书目的的认知。古人认为读书关系着人格的养成,要做什么样的人,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都应该在读书中获到解决。荀子在《劝学篇》中说: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儒家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像尧舜一样的人格,荀子认为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就要终身读书学习,这是成为尧舜的必由之路。因此读书不能仅仅“出乎口,入乎耳”,而是要在“口”“心”之间,反复往来: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荀子认为“出乎口,入乎耳”的读书不能到达人的心灵的深处;只有深入心灵的读书才能化为人生的实践,支配人的一生。
  也许荀子说得有些玄虚,今人流沙河先生在答《南都周刊》记者问,谈自己读书体会时说:
  《庄子》、《孟子》、《荀子》,曾国藩的文章,桐城派的文章,全部要背诵。古文的第一要义就是背。哪怕你完全不懂,背上了也会终生受益。你会用一辈子来消化它,一辈子慢慢懂得它。背古文,能让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发生质的改变,包括人格上的改变。
  这个“人格的改变”就是指读书可以“移性”,把人的品德气质提高起来:形成文化性的人格。能背上这些古文,就有了祖先的灵魂居住在你的头脑里,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祖先的灵魂会指导你。真假、美丑、善恶,都有了文化上的取舍。这就是最成功的国文教育啊,真正塑造人的灵魂。不像现在,教你组词,教你找错别字,完全技术化,与古人脱节,与灵魂脱节,违反教育的艺术性,违反文化性,完全失败。
  他很好地说明了慢读书与人格养成的关系,也批评了当前语文教育的狭隘与卑琐。他提出的“文化人格”值得关注。
  我年轻时候也背过一些古文诗词,现在早锻炼的时候也常常复习。我曾对孩子说,一定要背书,有些书你只有记在心里,才跟你的人格融为一体,对你产生影响。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唯有读书可能改变,因为你脑子里坐着一个时刻指导你的人。设想一下如果你脑子里有位司马迁或杜甫坐在那里,对你的行为思想会不会有些约束。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文化人格的权利,不一定完全与流沙河先生相同,如果你敬仰鲁迅、胡适想法效他们,也不应该停留在某些概念与话语上,应该熟读他们的作品,体会其人生处境掌握他们思想的精神实质,这也不是草草读几遍鲁、胡的名篇所能解决的。

  杜诗更需要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忠爱精神和超越意识。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历来讲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在述”。其实感动人的从“杜陵有布衣”开始到“放歌颇愁绝”这三十二句。杜甫在这段反复陈述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是儒家的忠爱精神启发了他对社会的责任心,反复吟咏才能领会到诗人的苦心,从中获得一份感动。——王学泰

《坎坷半生唯嗜书》 王学泰 商务印书馆 2011年6月 定价:34.00
  三
  我虽是学文学的,但对历史更感兴趣,因为大多文字资料(包括文学作品)是具有史料价值的,章太炎先生的“六经皆史”说是有道理的。其实民国时期国文教育是文史哲经不分家的。
  因为喜欢历史,老辈学者告诉我,喜欢文史一定要从起源头开始,具体说就是先秦两汉。熟悉这个阶段的作品,才能理解其后的各类作品。因此,我在读这个阶段作品时是反复读、慢读、细读,最好是背熟。
  从初中起,我开始背书,最初是背唐诗宋词,上高中就有意识地熟读和背诵先秦两汉作品了,熟读的如《论语》《诗经》《左传》《战国策》《孟子》《庄子》《古文观止》上册(所选都是唐代以前的作品)等,背诵艰深难懂的。如《诗经》中的“大雅”“小雅”与“风诗”中《七月》《东山》,楚辞中的《离骚》《九歌》《大招》《招魂》《庄子》中的《齐物论》《人间世》等。高中时正赶上大跃进、大炼钢铁和“红专辩论”,读书简直成为一种罪过,动不动就会飞来一顶“白专”的帽子,更不用说读“死人”、洋人书了。由于个人癖好,我还是坚持背书。我在六十五中读高中,家在菜市口一带,坐九路无轨到校,大约需半小时,我就利用这段时间背。那时几乎不怎么上课,作业也少,下学回家不带书包。我衣兜里老揣着一本马茂元的《楚辞选》,或朱熹的《诗集传》,在车上背。后来还背过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陆机的《文赋》和《文心雕龙》中一些篇章。其实,当时是半懂不懂的,对于作品的意义更是茫然,然而使我终身受益。我读大学时,文选课和中国文学史就没怎么用力,而这些课文对许多同学来说是难点。后来我从事文学史、文化史的研究因为材料熟,很容易激发联想。
  例如前几年写《〈论语〉在中国文化史地位演变》,再读《论语》就有一些新发现。例如《论语》编辑似乎很随意,然而开篇的两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细一思考,我觉得它们反映当时两个重大的社会动向。一,本来是“学在官府”的,能够进入学校学习的大多是贵族;到了孔子时代则可以说“学入民间”,平民子弟本来是没有学习机会的,更不用说“学”而后再“习”了,这里孔子谆谆告诫自己的弟子努力学习,说明读书学习已经为广大平民所知,有志于学习的平民子弟也有可能踏入校门,通过读书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道了!二,西周本是垂直统治专权社会。其社会等级是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奴隶;这是一个流动性很小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位置,一般只与上下有关,人们之间没有横向往来,所以“大夫无境外之交”,人们基本上也没有朋友关系,(几十年前有的学者把“朋友”解释成有血缘联系的宗亲),现在人们有了横向关系,有朋友从远方来,这说明,原来的垂直控制正在解体,周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也在一天天崩溃。
  又如在考查《论语》的形成时,读班固《汉书·艺文志》,觉得其中记载值得注意,如在记录传世《论语》时说“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登载这“十二家”时,除了《论语》不同传本(如《鲁论》二十卷《齐论》二十二卷)和论语一些注本外还有下面一些似乎与《论语》并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议奏》十八篇石渠论。《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师古曰:“非今所有《家语》。”《孔子三朝》七篇。师古曰:“今《大戴礼》有其一篇,盖孔子对鲁哀公语也。三朝见公,故曰三朝。”《孔子徒人图法》二卷。
  《议奏》是《石渠奏议》的一种,是讨论《论语》的专集。西汉宣帝于甘露三年(前51)召集名儒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由宣帝裁定评判。石渠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议奏》一书。又名《石渠论》。议奏主要是讨论五经的,但其中也有关于《论语》的十八篇。其他如《孔子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家属言行的,《孔子三朝记》是记载孔子朝见鲁哀公的,《孔子徒人图法》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图像的。可见汉代士人把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记载都视为《论语》,那么我们对“论语”书名真实含义就要做些认真的考察了。
  《汉书·艺文志》解释《论语》时这样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个定义为后世所接受,可是验之以班固自己的记载,这个定义又似乎不够准确。
  “论”的繁体是論,論古代也写作“侖”,侖字上是“亼”(音集,意义也为“集”),下面是个“册”字,“論”的原始意义就是把一些竹简拼合在一起;虽然言、语、话、说现在都可解释为话语,但三者还是有区别的,“语”更多有告诉之意。如《庄子》中“夏虫不可语冰”,这个“语”可直译为“与它谈论”,意译也是告诉它。《论语》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如果自上而下地“告诉”往往含有教诲之意。孔子是做教师的,《论语》在记录孔子的言行时往往是弟子们的回忆,这样用到“语”这个词汇更增加教导的色彩。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是教育学上的一个原则,是孔子一个发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这是孔子赞美颜回这个好学生,接受教育时而不怠惰。这个“语”就可直译为教诲、教育。因此“论”“语”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其本意应当是:把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之语编辑在一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子言行录”。
  孔子是第一位把学问传播于民间的人,先秦学派纷纭,绝大多数都从孔子那里吸取不少智慧和学养。孔子生前就被视为“圣人”,吴国使者专门派使者到鲁国向孔子请教,孔子答复之后使者很满意,说了句“善哉圣人”。因此,孔子作为“轴心时代”华夏文化的开山者,又是“于事无不通”的圣人,自然其言行受到各个学派和学人的重视,他的语录到处流传,甚至编辑起来作为学习“六经”(华夏元典,各学派都用它做基本教材)的参考。像郭店楚简、“上博”竹简中的许多难以归类的散简中的文字,其内容风格很像孔子语录,说不定也就是“论语”,只是其编者与流行本不同罢了。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看《汉书·艺文志》的“论语类”中收录孔子《家语》《孔子三朝》《孔子徒人图法》也就不奇怪了。
  我不是像胡适先生那样“有考据癖”的人,平常阅读也很糙,但读熟了的书,再读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四
  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回忆起少年时期为读一本有趣的书,或读一本能够启人心智的书兴奋得夜不能寐的情景,如在目前;现在老了,不敢全身心投入地读书了,但现在更能体会慢节奏的读书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这样可得涵咏之美。宋代大儒陆九渊就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优秀的文史作品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不像现在历史多品大多质木无文。《左传》名篇“郑伯克段于鄢”,很多分析都在强调“郑伯”为人阴险,忽略了其中有人情味的一面;该篇的最后一段:“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郑伯是长子,老妈爱少子,处处偏疼小儿子共叔段,导致了共叔段坐大闹事,给国家带来麻烦,此时说出了与老母一刀两断的绝情之语。可是毕竟母子情亲,事情过去之后,心上留下拂拭不去的阴影。此时潁考叔介入了,郑伯一句“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他的内心活动暴露在读者面前。
  原始的儒家思想更多是感情哲学。我们读儒家经典时时感受到感情的冲击。孔子讲到“礼”、“乐”时就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乎,乐乎,钟鼓云乎哉!”“礼”、“乐”不在于“玉帛”、“钟鼓”这些物质形式,那么在于什么呢?孔子认为在于仁心俱足,在于敬畏和真诚根本上来说还是在于感情的真挚。他谈到“仁”时也不热衷于外在的规范(只对颜回这样类似自己的、感情到位的弟子才讲一点规范——“克己复礼”),而强调感情的到位。所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飘然而至的“仁”到底是什么?孔子最直截了当的回答就是“爱人”,因此可以说“仁”的内涵就是“爱”,就是对他人倾注更多的关切。这不是感情又是什么?可以说它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孔子其他一些关于“仁”的论述(确切点应该叫“述说”,因为其中没有什么“论”),都是在述说如何培养、引发和规范“爱人”这种情感使之合乎中庸之道。因此体会儒家思想不在于说教,而在于“涵咏”。最能弘扬儒家思想、把儒家意识注射到人体内的是诗人,而不是语言无味贩卖高头讲章的腐儒。
  在诗人中,最有原始儒家精神的是杜甫,他内心之中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而且在这方面甚至超越了孔孟。
  杜诗更需要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忠爱精神和超越意识。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历来讲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在述”。其实感动人的从“杜陵有布衣”开始到“放歌颇愁绝”这三十二句。杜甫在这段反复陈述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是儒家的忠爱精神非启发了他对社会的责任心,反复吟咏才能领会到诗人的苦心,从中获得一份感动。
  五
  在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讲“慢读”真是有些奢侈,然而还要提倡“慢读”。刚刚朋友传过来一片网文——《中断时代:碎片化造成现代人智商下降》。这篇虽然是讲手机、电话、邮件造成了时间的中断,使得人们很少有整段时间思考问题,整天忙着看电脑、手机,造成时间的碎片化。其实,人们热衷于从电脑的搜索和手机的微信中获取知识,其所得到的也是极其肤浅的信息,真正对我们有益的还是沉下心来的去阅读能为人生和你从事的工作有用的基础知识。探求真理式的阅读,那更要慢,在慢中才能有深入的举一反三的思考。
  该文还说:“文字表达则需要读者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画面,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记忆、情感去破解文字的密码,它需要耐心品味,在阅读的过程中甚至要停下来想一想才能品出滋味,而不是一味地‘快’”,这些意见值得我们思考。(王学泰)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4 10:48
原文地址:语文教师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作者:笨鸟先飞
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书巢”,就等于没有家,就会心神无所安;商友敬先生的“书巢”建议,非泛泛而谈,而是有他多年的阅读、研究做支撑的。当然,他更提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书巢”。
            暑假期间,有几位青年语文老师到舍间闲谈。他们都有志于语文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对我这小小书
房中的藏书颇感歆羡,而且都有为自己营建“书巢”的愿望,于是作此“书目答问”,供青年语文教师
参考。
     要有历史的眼光,鉴往知来——读一点语文教育史的书
     语文不只是工具,语文教师更不是操持工具的工匠,为此,对自己从事的语文教育,要有历史的眼
光,才能鉴往知来。张志公先生虽然限于历史的原因,主张过“工具说”,但他有一部相当精彩的著作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后来又增补改写成《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
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看了这本书至少可以明白:一百年前的教师是怎样教
书的?使用的是什么教材?然后才可以思考:这些历史遗产对我们还有多大用途?怎样用它们来为我们
的教学服务?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
白话文运动)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要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演变,可以读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的专著《
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而对于这一百年语文教育历史要作一个综览,则可以读一本大书: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
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了解了过去,还要展望世界,面向未来,华东师大
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正是一部闳中而肆外、鉴往而知来
的大部头著作。
     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
    “五四”以来,思想、文化和学术的大师们,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十分关注的。他们有的专门
为此写过文章,发表过专著。如梁启超就曾作过《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的演讲(见夏晓虹编《梁启超文
选》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胡适也先后作过《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国文教学
》的演讲(见《读书与治学》,三联书店1999年第一版),他还主持过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的制订。
     把主要精力放在大中小学语文教育上的大师,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的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朱
光潜、陈望道、黎锦熙、吕叔湘等人。
     叶圣陶的名字在三四十年代,往往与夏丏尊连在一起。他们志同道合,又是儿女亲家。他们以开明
书店为基地,编教材《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编杂志《中学生》;共同编写小说体学习语
文的专著《文心》,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他们开拓的这条语文教育之道路,是一条正路,一条大
路,我们应该沿着这一条“开明之路”走下去。叶先生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著,收在《叶圣陶集》(江苏教
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之中,而第16卷则是他编选的教材。这么多著作当然难以读
遍,我以为《文心》一书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一读的。至于在教学实践方面,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在
40年代初合作编写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精读”是对经典名文的品赏和分析,如
课堂实录一般;“略读”则是对一本本名著所作的介绍,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我认为他们开启了一种
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也应该参考、学习和继承。
     朱自清先生更多的工夫是在大学教书,但也没有离开语文教育的大范围。在《朱自清全集》(江苏教
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有关语文教育的文字放在第二、三卷之中,其中以《国文教学》和《标准与
尺度》这两辑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切近。
     朱光潜先生是一位美学大师,但他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和影响甚大。上个世纪20年代末,他先是在叶
圣陶主持的开明书店出版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然后在30年代初又在《中学生》杂志上写了“第十
三封信”即《谈美》,是最通俗易懂的美学论著。然后又有了《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40年代
则有《谈修养》和《谈文学》。我建议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可以通读朱先生这六本书(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年新印的单行本)。他的文字十分流畅明白,文理清晰,许多深奥晦涩的理论被他一说就清楚了。
尤其是《谈文学》中的几篇论写作的文字,对我们从事写作教学大有帮助。
     陈望道先生是修辞学家。他的《修辞学发凡》,应是我们语文教师案头必备的著作。另外他也是第
一个写“作文法”的人。他的《作文法讲义》(1922年上海民智书局版)中的主要部分收在《陈望道论语
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之中。
     一般人只知道郭绍虞先生是文学批评史家,其实他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方面也花了不少工夫。他的《
学文示例》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大学语文教材,尤其是对文章的比较阅读方面,别开生面。他有关语文
教育的论著收在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郭绍虞论语文教育》一书中。
     在上一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师中,黎锦熙先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位。他早在1916年就倡建“国语研究
会”,至1978年3月21日逝世那一天的上午,还在准备“语言学科规划会议”的讲稿。他的论著有具体入
微的特色,读了之后会发现,我们今天讨论的不少问题,这位老先生早就谈过了。在他去世后,由他的
女儿和门生编缉了一本《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吕叔湘先生当然是语文教育的大师。别的方面姑且不说,就这一本薄薄的《语文常谈》,真是写得
好极了。我认为拿它作教本来教学生,不论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可以一学就通,久久不忘,
是“大家”写“小书”的典范之作。此书有三联书店的本子,小巧玲珑,读来饶有情味。顺便说一句,
语言学家陈原先生的小册子《语言与社会生活》,也有三联的小本子,更有情趣,语文教师也可一读。
     健在的大师中我崇敬的是96岁的张中行先生。他的本业是语文教学。他的回忆录《流年碎影》(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其中有好几篇,都与他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有关。张先生的专著中,《文言和
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等都是关于语文教育的(见《张中行作品集》
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另外有一本《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比较少见,收集了他关于语文的零星文章。我以为,张先生对文言文教学有极为精辟的见解。他编的《
文言读本续编》(与吕叔湘合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尤其是三本《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最
适合教师的教学。
     说到张中行先生,不能不提到新近去世的启功先生,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启功先生治学涉及的面很
广,他的那本《汉语现象论丛》是极有功力极有见解的好书,语文教师最好能通读一遍。他与张中行先
生以及前几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说八股》(中华书局1994年版),有兴趣的语文老师也应该
读一读。有什么用呢?长学问长见识呀!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
     现在说,语文教育界“诸子百家”的著作。
     有一本书要先说,名叫《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它在“改革开放”之初,集
中了当时还活跃在语文教坛的名师,让他们作一番自述。名单为:于满川、于漪、叶圣陶、叶苍岑、江
山野、吕叔湘、刘国盈、向锦江、何以聪、辛安亭、张毕来、张传宗、张志公、张寿康、卢元、张孝纯
、张隆华、陈哲文、时雁行、沈蘅仲、罗大同、林炜彤、闻国新、徐中玉、黄光硕、钱梦龙、程力夫、
蒋仲仁、曾仲珊、谭惟翰、黎思明、颜振遥。共32位。如今,21年过去了,不少老先生都已归道山,健
在者中最年轻的大约是钱梦龙先生了。这一个群体在近20年来为语文教育事业的确是起了“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作用的。
     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华东师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编成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集中了上
海地区的名师:于漪、高润华、陆继椿、钱蓉芬、陈钟梁、徐振维、朱兆麟、杨墨秋、过传忠等人的25篇
课文的“上课实录”。这在当时是首创的,更是许多中学老师竞相购买的最新鲜的资料。以后这类书出
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于漪老师,德高望重。她有《于漪文集》传世,那套书相当厚重。我觉得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于漪
教育文丛》四种(《站大写的人字上》、《给语文教学加点钙》、《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学生交朋友
》,2001年版)读起来更方便一些。
     钱梦龙老师的课上得潇洒自如,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像看马连良的京剧,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他的著作我手边只有《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学习他的教学艺术,光读著作不够
,还应该看教学实录的盘片。
     小学语文教学,老一辈的,我认为以李吉林老师最好。她把儿童的语文学习放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
进行,如鱼在水,如鸟在空,活泼生动,自然成长,这是小学语文教育之坦途。她的著作不少,最近的
这一本《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是集其大成的,也值得小学以外的老师读一读

     新生代小学语文教师以窦桂梅最为杰出。她的课上得好,有思想、有追求,还健于写作。她最近的
这本著作《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写得短小精悍、生动活
泼。我觉得中学、大学的老师也不妨读一读。
     我还要特别向中小学语文教师推荐一类书,那就是大学教授的“上课实录”。仅就我所见到的,最
远的当数上个世纪20年代胡小石教授在南京中央大学所讲的《中国文学史讲稿》,由学生苏拯提供的课
堂笔记,见《胡小石论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三四十年代,则有闻一多、罗庸两位先
生在昆明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笳吹弦诵传薪录》(郑临川记录,徐希平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942年至1947年,顾随先生在北京辅仁大学讲授古代文学,学生叶嘉莹记了6年的笔记,共十余册。
80年代从海外携带回国,整理成书,是为《顾随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从这些笔记
中,可以看到名师授课的精妙和严谨,虽然没有录音录像的设备,但也会使人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感染。
     当代大学名师的上课实录,最近整理出版得不少。三联书店编了一套《三联讲坛》,已出版的有北
京大学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大学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北
大演讲录之二》(“之一”则是《话说周氏兄弟》,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陈平原的《从
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二十世纪的小说
和小说家》、清华大学葛兆光的《思想史研究课堂实录》、华中科技大学王乾坤的《文学的承诺》;广
西师大出版社也紧紧跟上,编了一套《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已出版四种:张世英的《新哲学讲演录》
,王一川的《文学理论讲课录》,吴炫的《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邓晓芒的《康德哲学讲演录
》。最近,北京师大出版社也出版了《启功讲学录》,读这本书等于当了一次启功先生的研究生。
     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书店偶然买到一本浙江师范大学的语文教学法教授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书不厚,花一夜工夫快读一遍,如闻空谷足音。以后又读到他赠我的
前于此书的《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此书印书极少,我的一本签名本也被学生取走,看来是不想归还了
)。他是较早不满“工具说”而提出“人文说”的,由此而进一步写了《语感论》,到了2000年,上海教
育出版社的老编辑韩焕昌君一下子推出了《语文教育新论》丛书,先是三册:王尚文的《语感论》(修订
本)、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和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以后在2001年又出了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
理原理》。这样,语文教育的理论界形成了一股崭新的力量,打开了新的局面。
     有关语文课程理论的著作,我看到的以下列两种最重要:一是2003年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
文教育方面第一位博士王荣生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可谓体大思精,对语文教育的整个大
厦,作了认真的清理和评估。还有一本是北京师大郑国民教授的《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此书写得通俗易懂,而且多从实际教学取例,深入浅出,也颇见功力。
2004年,浙江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语文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书系》,先出三种:王尚文主编的《语文教
学对话论》、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和《语文教材别论》。我认为:将对话理论引入语文教育是一
件十分重要的大事,请第一线的老师不要忽视。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以其真诚率直的性格和深沉厚实的学养积极投入语文教学的改革之中。2003
年,他把自己的有关论著编成《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其中确实有许多远见卓识,
这是一本是感时伤世的忧患之作。无独有偶,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
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参与意识更浓,笔端的感情色彩与其理论的阐述相得益彰。
     最后介绍的一本好书是南京师大附中王栋生(吴非)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年版),这本书是最近读书界争相阅读的热门书,不用我赘言了。
     阅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著作
     最近这这一两年,我到处推荐美国学者艾德勒的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更简洁一点的话,可以读复旦大学郜元宝博士辑录的海德格尔语录《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年版);接下来是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读起来也太艰难,我用简便的办法,读洪
汉鼎先生主编的《理论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有关各家的重要论著都在
这里了。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的解释学。我读到的有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周光庆的《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而更切近我们语文教
学的,是浙江大学蒋成瑀教授的《语文课读解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此入门,可以;但还
应该进一步探究,不能像我这样浅尝辄止。
     在阅读教学方面,还有一方面最被忽视,就是教学生诵读。当然不是照过去私塾老先生的办法摇头
晃脑吟咏,也不必如今日的话剧演员拿腔拿调地朗诵。我建议老师们不妨看一看南京师大陈少松教授的
《古诗词文吟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一书,肯定能为你打开吟诵之门。
     下面讲写作。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写作的,以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用力最勤。他的《中国写作教育思
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读了之后
可以鉴往知来。再打开眼界,则要了解国外的写作教育情况,我手边有一本刘锡庆教授组织编写的《外
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写作学”是每个大学中文系都开的课。讲义内容大同小异,搬到中小学来用,方凿圆枘,有生搬硬
套之弊。而坊间教中小学生做作文的书已泛滥成灾。我看有两本书最好。一是叶圣陶和夏丏尊在30年代
写的《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二是张中行的《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虽都是薄薄的小册子,但都说到根子上,说到点子上,远胜那些大部头的专门论著。教学生写文章,
明白这些基本的道理就行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文章是写出来的,多说没有用,至少不起关键
的作用。
     中西文化及其经典的介绍
     西方名著浩如烟海,难以赘述,不如删繁就简,只介绍一套书《西方名著入门》。这是美国哈佛大
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和阅读学专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编的一套丛书,共九册。第一、二、三册是文学
,第四册评论,第五、六册是人与社会,第七册自然科学,第八册数学,第九册哲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
第一版),此书精选了自古希腊以来的的名著片断,并加以解说。原是供西方中学生阅读的。特别值得介
绍的是第一册书前有主编撰写的《致读者》(16页)和《导言》(114页),务请各位读者认真一读,真可谓
“金针度人”、“指点迷津”之作。如果要对西方学术思想有一简略的了解,也不妨读一本《西方人文
主义传统》(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再说中国传统文化,最近倡导“国学”的风头很健,目前除了被按下头去读经的儿童之外,真正潜
心研读者不多。我们语文教师不能随波逐流,还是应该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
己去拿”。对中国文化作系统讲述的著作不少,但我却愿意介绍两本简而明的读物:一是1947年曹伯韩
先生的《国学常识》(三联书店2002年版)。此书原是供中学生读的,文字浅易而清晰。但你一读会发现
,该介绍的他全介绍了,而且功力相当深。比读《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收效大,而曹聚仁的《中国
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1986年版)又枝蔓太多、琐碎。
     还有一本则是台湾学者韦政通的《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年版),它是与美国艾德勃《西方的
智慧》相配套的普及读物。他不以时间为线索,而列出一个个问题(哲学、科学、政治、道德、教育、宗
教、社会、经济、美与艺术、爱情友谊、人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讲述,最后对中西智慧的异同作一对照表
,读起来饶有趣味。韦先生另有《中国文化概论》(同上出版社)也值得细读。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很重要,有朱熹的权威注本《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年版),不管怎么说,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作用是没有一本书可以与之抗衡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还
是应该读一读的。另外,杨伯峻先生有《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左传译注》,都是中华书局出
版的,读起来更简便。最近还看到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也出了《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读下来也不错。至于台湾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差错不少,不敢恭维,比他差的还有,那就不说了。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我们语文教师是需要备一部在手边查查的,中华书局有影
印本(1963年版)。最近上海教育出版社还出了一种排印大字本,读起来更清楚。
     《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是可以备一部的,如嫌它10本太多,可以精读王伯祥先生注释的《史
记选》共20篇(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他的注释极精,来历都说清楚的。《汉
书》以下,非研究古代历史的,不必多花工夫。还有一套编年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
明纪》。也卷帙浩大,难以全读,可以读选本。
     《老子》只有五千字,却十分费解。如果拣看得懂的说,方便;通盘了解极难。中华书局有朱谦之
先生注本,我看台湾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译今注》和《庄子今译今注》都不错,有中华书局的印本。
《墨子》的权威注本是清末大儒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其中《非攻》篇选入中学教材。《荀子》中有
《劝学》篇选入中学教材,《韩非子》则有一些寓言选入中小学教材,还有《晏子春秋》中也有一些故
事选入教材。教师都应该窥其全貌,心中有底。
     《世说新语》,虽说是一部笔记,可它的确是中国古代语言艺术的精品。往往一两句话就勾勒出一
个人物的形象,甚至达到它的内心深处。阅读和写作,都应该以它为典范。此书有两种注本,余嘉锡的
《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详细些;徐震堮的《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简约
点。都值得一读。
     《昭明文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好的一部文学总集。所选诗文上至汉代(诗则从屈原宋玉开始)
下至南朝,最优秀的作品都搜罗殆尽了。譬如《古诗十九首》就首次出现在《文选》之中。此书有通行
的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是唐代李善所注,共六册。
     唐代以后,诗人文士辈出,各种别集众多,尤其是宋代以后能够刻印成书,更便于流传。我们由此
可以转入文学作品的选注本中去了。
     古代文学作品的选本和注本
     要说正宗地系统地,如同大学中文系那么沿着先秦两汉的顺序研读中国古代文学,(这当然要在很大
的工夫和精力)那就要把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甚至文学批评史与历代文论选串在一起读。但这些年来,大学
生立志者不少,真学有所成者不多,“心有旁骜”也。如今亡羊补牢,再潜力来读,也未尝不可,但不
必急于求成,日有所获,数年之后也大有可观。
     我读到的文学史都是老一代人写的,新的所知不多,而得益最多的则是刘大杰先生1957年的《中国
文学发展史》三册,我曾将它抄过一遍,至今抄本还珍藏在柜子里。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一根线贯串在心
中,有“历史感”。作品呢?我看以50年代北京大学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
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比较完备。好处是选得多而精,注得详细
又有来历,不同的解释放在一起供你选择,还有不少背景材料。可惜唐宋以下就断掉了。
     唐以前的诗,《诗经选》(余冠英选注)、《楚辞选》(马茂元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都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本丛书”本子,到处都能买到。
     唐诗选本极多,有名的是《唐诗三百首》,其实远远不如马茂元先生的《唐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马先生此书的好处是注释要言不烦,评析短小精要,都能点到要害上。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
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也有同样的优点。
     同样的,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读本丛书”本)也是注得好,评析得更好,
而且钱先生的解说语言出神入化,自有一种独特的趣味。
     宋词的正宗选本是朱祖谋老先生的《宋词三百首》,唐圭璋先生加以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龙榆生先生是朱祖谋(彊村老人)的嫡传弟子,他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和《近三百年(即清代至现
代)名家词选》,都十分精到,可以买来读读。
     《古文观止》流行数百年,先秦两汉收得太多,唐宋八家以后又收得太少,清代以后一篇没有。为
了教师进修备课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曾编过一套《古代散文选》三册(1962——1980年出版)这书选
得精,编得严,便于教师备课参考,也可以用来进修。
     明清两代的诗文,有好作品,但缺乏好的选注本。如明末的小品文,实在是好。张岱的《陶庵梦忆
》,篇篇精彩,好在也不古奥,直接读下去,也能懂。
     笔记小说是明清两代文人最喜欢的东西,老师们没事随手翻翻,如《聊斋志异》、《子不语》、《
阅微草堂笔记》等,谈狐说鬼,庄谐并出。还有谈掌故的,讲见闻的,以及读书札记,都能增长知识,
读着读着,古文就过关了,甚至还能下笔写上一小段。何乐而不为呢?
     对我们教师来说,鉴赏比批评重要。这里要向老师们郑重推荐我的老师刘衍文先生和他的儿子刘永
翔教授合著的《古典文学鉴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他们好像在组织一场场讨论会,对古典
文学中的一连串问题,召集古代的名家,各抒己见,然后再总结出自己的见解。看起来生动灵活,有趣
又有道理。他们的话锋,穿透二三千年历史的迷雾,往往能显现古代诗文的真面目,功力是深透的。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教书的人要在讲台上直挺挺地站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5 18:19
原文地址:朱大可:经典是一张精致的面皮——谨以此文献给世界读书日作者:朱大可
  

经典是一张精致的面皮
朱大可

什么是经典?什么是经典所具有的真正品质?什么是衡量经典的基本尺度?撇开那些关于古典价值的陈词滥调,我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经典就是那种能够扛住时间磨损的钻石文本,它越过纷乱的岁月,保持着自己的微光,像星辰一样,恒久地照耀我们的瞳仁。它以自身的存在告诉我们,有一种东西叫做永恒。与此同时,经典并不拒绝空间,但它拒绝入住那些最肮脏无耻的灵魂。它犹如金字塔的那个尖顶,体量微小,却标定了整个金字塔的高度。这是一种隐喻式的表述。就其本质而言,经典无意占有广阔的空间,却掌控了空间中最核心的部位。

经典向世人提供了灵魂营造的要素。澳大利亚悉尼西区的各个火车站点,曾经被中学生流氓所占据,吸毒、性交和斗殴事件频繁发生。警方和铁路管理当局都束手无措。最后由一位文化策划师提案解决了问题。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它要求所有那些犯罪率高发的车站,每天24小时播放莫扎特音乐。铁路当局为此购置并安装了相关设备,但所有人都对此举的效果深表怀疑。一个月后,奇迹悄然发生了——那些问题学生的行为,因倾听莫扎特而变得“合法”起来,以致火车站犯罪率急剧下降。这是音乐经典改造人性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向我们证明了经典和灵魂的密切关联。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

经典的这种非凡属性,就是它的价值证书,也是它获得敬意的理由。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经典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容量,如果可能,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应该完全交给经典。可惜我无法做到这点。尽管我保持了足够的警惕,还是会被各种宣传品所蛊惑,它劝诱人们阅读那些包装成经典的垃圾,但只要稍作品尝,就会闻出它的赝品气味。但我已经为此完成了购买行为。许多人都像我一样,被无耻的广告所诱惑,成为伪经典的俘获者。

然而,尽管许多流行物企图装扮成经典,但它们最终会被时间的水流冲走,甚至不留下任何痕迹。就图书、影视剧、歌舞而言,中国消费市场提供的绝大多数流行文本,都是低俗的劣质品,而且没有什么例外。这种唯独劣质品得以盛行的怪象,我称为“垃圾效应”。在电影圈,这种效应因票房金额而被显著放大。投资人竞相把资金投向垃圾导演,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能用垃圾创造票房奇迹。用垃圾挣钱,已是中国文化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没有哪个投资人会为此感到不安。


美国爱荷华洲国会法律图书馆

大众文化的垃圾效应,根植于艺术趣味的普遍低下。鉴于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的粗鄙化运动,以及平民教育缺乏“美育”环节,大众美感无法通过正常方式塑造,以致文化消费者丧失对美的基本感知力。任何一种低端的噱头,如明星绯闻、关于财富的梦想、毫无节制的暴力,都能戳中公众的“美点”,点燃他们狂热的消费激情。这种消费格局也诱导文化工作者,鞭策他们从事垃圾生产,以谋取高额利润。

这场景是对经典文本的最大讽刺。经典强大而脆弱。在过去,它被文革和专制的烈火所焚毁,而在消费时代,它又被大面积的泡沫式垃圾所吞没。垃圾无耻地屹立在经典面前,凭藉所谓的市场份额,高声嘲笑它的敌人。这是经典所面对的最大困境。

经典的另一困境在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张精致而矫饰的面皮而已。它的唯一功能,就是被用来张贴在不自信的脸上,令其散发出文化、文艺和文雅的气息。文化制造商洞察了人性的这种弱点。他们制作数千元一套、豪华包装的“经典丛书”,以礼品书的形态进驻私人书房,陈列于黄花梨、红酸枝或鸡翅木的书橱,并因射灯的照射,闪烁着华贵雍容的光辉,并说出对主人的无限赞美。但书的主人却从未翻阅过这些经典。它们被悬置在书架上,完全丧失了被阅读的契机。它们是世界上最沉重的装饰品。

挪威文纳斯拉图书馆

经典何时才能成为人的精神支撑,这才是我所关切的问题。整容术的程序通常是,从自体胸部截下软肋骨,把它植入颅骨正前方,以提升鼻子的高度和优化它的线条。但经典与人的关联,却要依赖一个完全相反的程序,那就是让表皮不再硬化为面具,而是像面膜一样被皮肤吸收,内化为肌肉和四肢骨骼的一部分,最终融入心脏、脊梁与大脑,成为灵魂的主宰。没有经过这样的自我塑造,经典就只能是附在脸上的饰品。


本文题图为:捷克布拉格国家图书馆
上传与管理:杰夫
—————————————————————————
2014年5月《文化虫洞》一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曾将朱大可誉为“中国的本雅明”,这本《文化虫洞》,则以“引语之书”的迷人面貌,重绘了本雅明未曾实现的梦。这是一本实验之书,它告诉人们,做书是一门艺术,做书有多种可能。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文化虫洞”,读者可以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在本雅明与朱大可之间,在两个平行的文化宇宙之间,往来自如,来回穿越。这更是一次炫目的智性旅途,朱式引语的睿智与配图风格的大胆,形成一个多维的文化空间。



欢迎各位网友订阅《文化先锋》,搜索微信公众号iwenhuaxianfeng,或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5 19:00
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
——教师阅读三
■朱永通
  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在人们的印象中,读书之于教师,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身为教师而不读书,才是咄咄怪事。可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却是:读书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师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先讲一件沉重的事情,不久前,我中学母校的一位青年教师在家猝死。好友在电话里几度痛泣,他说,这位老师工作上勤恳如牛,任劳任怨,自恃身体不错,身兼数职,常常加班加点,他的死完全是超负荷劳动所致,即所谓过劳死。
  母校这位青年教师的不幸,虽不能说普遍,但此类事件在全国各地也时有耳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生活上、工作上诸多压力的侵袭,很多教师在身体上、精神上纷纷亮起“红灯”。
  没有美好的生命状态,难有美妙的阅读。让一个身心疲惫的人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好比要让荒漠一夜间变绿洲一样,不过是一件想起来很美的事而已。打开一本书,不知不觉沉浸进去,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心境。
  所以,教师不读书,更多是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本能地启动生理、心理的调衡机制,以免耗能过多,免疫力下降,让身心遭到疾病的侵扰。
  以上观点,并非主观臆断,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流行着这样的社会风气:许多薪俸阶层的男人下午下班后,径直到小酒馆喝酒,直至酩酊大醉才回家。
  针对此社会现象,当年担任日本劳动卫生顾问的松田育一先生,通过对人的大脑构造进行独特研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在“日新报导刊”上发表了《驱散焦躁和烦恼》一文。
  松田育一先生研究指出,在人的脑子里同时存在着三个脑子,分别为鳄鱼脑、马脑和人脑。从人脑的构造分布来看,属于爬虫类的鳄鱼脑(脑干)在最底层,它承担了人的自律神经作用和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功能,如呼吸、维系心脏跳动、保持体温、消化食物,以及睡眠、排泄、自我防卫本能等;居于鳄鱼脑之上的是更加进化的哺乳动物的马脑,其作用是赋予人以感情,如恐惧、愤怒、思慕、寂寞等;包围在鳄鱼脑、马脑四周的是大脑,即人的脑子,它是理性、智能的代称,诸如思考、计划、创造等人所特有的功能都是通过人脑来实现的。
  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家庭里,每个人都被要求要冷静、合理、理智、抑制自我,而不能凭感情行事。其实,人与动物相似,若过于粗暴地处理自己的感情,则易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倘若人长期受到精神紧张的打击,此信号会传至鳄鱼脑中的自律神经,并使之紊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穿孔、胃溃疡等症状。
  于是,日本薪俸阶层的男人们就去小酒馆喝酒,因为酒精可以使大脑休眠。这样,平时受到大脑抑制的马脑便恢复了精神,随即感情毫无掩饰地宣泄出来,具体表现为酒醉后时哭时笑、喜怒无常。
  回过头来看,整天忙不停的教师同样需要释放马脑,让大脑休息,以便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去工作,所以,当教师好不容易歇下来,最好是散散步,看看电影、电视,或跟家人、朋友聊聊天。
  阅读是有难度的,同时需要马脑和人脑的协调、配合,才可能与作者对话,还原书中的情感、思想。对于大部分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教师而言,在忙了一天之后捧起书,只能使精神进一步紧张,要么昏昏欲睡,要么身心倍受折磨。
  也就是说,教师不读书,或书读不下去,其实是源于调剂身心的生命本能而为自己理性选择的一种“节能”的生活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竞争意识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教师之不读书,与此息息相关。
  目前的职称评定标准在看似公平的逐条量化之下,却指向了淡化读书,乃至“鼓励”不读书的方向。教师职称关乎其个人利益及荣誉感,除了心灰意冷或洒脱超越的极少数教师,绝大多数教师还是趋之若鹜的。然而僧多粥少,竞争随之而来。在职称评定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各种荣誉中,最为关键的是学校的评价。现实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很单一的:能抓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考试是一门技术活儿,只需特定的技能,学科之外的书往往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当教师选择为眼前利益冲刺后,难免要把学科之外的书本冷落一旁,久而久之,也就忘却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书的精神食粮。
       现代教师为什么需要读书
  何为现代教师?在我看来,其核心特质表现在,他的观念是否与这个世界、与校园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血脉相连,并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要位置。
  观念是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在观念上出现问题,无论其在专业上有多深的造诣,也无法弥补因观念上的偏差而给学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演员李冰冰接受采访时提到,她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特别没有自信的人,因为小时候数学成绩不好,她一直笼罩在这样的观念阴影下:“小时候不会算算术的人都很笨。”她说,数学不好,导致什么都不好,以致一直没有安全感,恨不得自己能丑一点,“我现在有点驼背,因为小的时候一直是这样走路,就希望老师不要看到我”。观念是一只可怕的“看不见的手”,它甚至可以让人类这个“物种”慢慢地“变异”。
  教育上存有偏差的观念,犹如枷锁,学生的心灵一旦戴上它,可能花一辈子的时间都解不开。麻烦的是,有些观念有其时间性的一面,最容易过时、落伍,教师一不小心,就可能会以这些过时的观念建立起铜墙铁壁,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自以为是,而对外面的世界保持封闭和无反应的生命状态。
  基于此,衡量现代教师的三个标准即为:其一,做一个开放的教师;其二,做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其三,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这三个标准既有次序上递进的关系,又互相关联、交叉,比如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对达到前面的两个标准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总是抱持开放的生命态度,与这个世界、与他人、与自己时刻进行积极的对话。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开放的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精神性状:一是,在不断正面回应环境的各种挑战的过程中,他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和职业追求的方向,努力去寻找并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尼采语);二是,他乐于学习,善于悦纳不同的人,并批判性地吸收、消化不同的观点。三是,他放下成见,以崭新的方式看世界,伴随着好奇心、责任感,并在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分享中,不断学习、转化、创造、发展,在生命不同的季节里,其思想总有恰如其分的成长。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内心敞亮,知道自己在专业上追求的方向,正如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有专业伦理和专业能力的人。叶圣陶先生对教师有一个基本要求:肯负责,有本钱。“肯负责”,指向专业伦理;“有本钱”,指向专业能力。
  先说专业伦理,它早已被各行各业所忽视,为了利益,伦理底线面临着被降低的风险。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即成全生命、呵护人性,应该成为其专业伦理的根本标准。
  再说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并非局限在教学能力这一狭隘的范围里,它还包括爱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等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可见的将来,能让学生考出好分数,不过是一个教师最低限度的“本钱”。作为现代教师,最大的“本钱”是,在读书中扩展教育视野,回归教育常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从而建构起支撑他作为现代教师的“思想资源库”。
  有“本钱”的教师,对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似是而非的繁杂现象,不盲从权威的声音,也不轻信流行的观点,而是保持自己的敏感,屡有独到的见解,因为他始终眷念健康的人类精神,视“读书明理”(郑板桥语)为天职。
       现代教师怎么读书
  古人云:开卷有益。这是一句很笼统的励志口号,很像小时候大人哄我们的招数:“乖,听话,才给你糖吃!”糖吃多了,不仅牙要坏,脑袋瓜也会不灵光的——光听话,就不思考了。同理,如果所开之卷皆是糖之类哄我们听话的东西,何益之有?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作为现代教师,如何读书,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一曰,须开有益精神发育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基本常识和心灵滋养。
  浮躁与功利,是这个时代的传染病,其病毒之蔓延无孔不入,殃及教育,最明显的恶果是,教育日益平庸化、世俗化,且逐渐露出僵化和滞后性的面孔。作为现代教师,如何在庸俗的空气中增强免疫力,自觉去突破现状的呆滞和体制的局限,让自己多一点教师味,多一点书生气?这个问题,可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句话来回答:“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当然,“拿学问提着”,指的是在思想上下工夫,这是精神发育之关键的关键,而提高思想能力的关键途径则在于“直扑经典”(黄克剑语),读点哲学,回到人类的思想源头——轴心时代的伟大人物(比如孔孟老庄,柏拉图、苏格拉底)那里去吮吸精神发育必需的奶水。今天之教育,虽流派林立,杂象丛生,但若有哲学之慧眼烛照其间,我们一定不会因被遮蔽而迷失,因为哲学有益于我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回归教育之常识。
  话说回来,今天的中小学教师,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走上讲台,皆在应试教育的大道上前赴后继,几乎无暇亦无心去吮吸哲学原典之奶,久而久之,精神的肠胃根本适应不了“原奶”。这时候,当然要退而求其次,先吸收一些“奶粉”式的解读本,比如《论语》,可以先借助杨伯峻的译注本、黄克剑的解读本、李泽厚的今读本等等,至于于丹的心灵鸡汤版,最好别碰,因为她只是从《论语》中舀了一丁点的“奶粉”,却用了一吨以上的水去冲泡,偶尔尝尝倒也无妨,若喝多了,喝上瘾了,只能导致营养不良。
  精神发育犹如身体发育,除了必需的营养外,还需运动,所以,现代教师的精神生活需要经常“运动”、调理,也就是说,现代教师既需要满足生存的职业生活——教书,也需要丰盈灵魂的内心生活——读书。就精神享受而言,读文学类的经典作品,犹如听经典音乐,可以滋润心灵,让生命伸枝展叶,保持旺盛的活力。叶嘉莹教授在一次讲座后,曾与学生有过如下对话。一学生问:“叶先生,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道:“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你心灵不死。庄子说 ‘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啊!”叶先生的回答,让我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神说:‘如果你内心的光明熄灭了,那黑暗多么可怕。’”是啊,很难想象,一个“内心的光明熄灭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如何能做到以人间情怀之灯去引领学生观照、眷注人生世相。
  二曰须开有益专业发展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素养和思想能力。
  谈到读书,许多专家学者言必兴趣,使读书成为人生之乐事云云。从理论上来说,一点都没错,因为人要把一件事做好,最需要的是动力,就人选择读书而言,其动机有二:一是喜欢其“无用之用”;二是确信其“有用性”。第一是全凭兴趣、爱好去读书;第二是抱持一定的功利心去读书。对于久经应试教育锤炼的教师,除非从小培育了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很难让读书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兴趣一旦错过早期开发,缺乏一点一滴的能力积累过程,长大后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真正开发出来。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虽然无法尽情享受把读书作为消遣的乐趣,但至少还有第二个动机,可以让他们拿起书本,即把读书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无需囿于道德感,觉得缘于第二个动机去读书多少有些不光彩,其实,当我们与有益专业发展之书——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专著朝夕相处之后,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足以改变我们的气质,提升专业素养,并显露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
  作为现代教师,当你依据有益专业发展的原则来精选书籍,并认真地一部部“啃”下来,你的专业能力自会潜滋暗长,获得意想不到的提升。
  此外,作为非消遣性阅读,你还可以尝试做读书札记,一则有益记忆;二则有益思想能力的提升。读书札记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摘引书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二是记下自己的心得、见解。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6 00:00
解放日报:教师也不爱读书?
最近,一家出版社邀请大学教授与多位中学特级教师开了一场小型阅读研讨会。这场研讨会本来是围绕中学生阅读而展开的,但随着讨论的进行,“教师不读书”却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无论不足抑或困惑,其实多少与一些教师平日忽视读书学习有关。
  一些教师之所以忽视读书,大多是出于不屑读的心理。总认为,自己有高学历,已经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自己掌握的知识,亦足够教学生了,又何必再去读书。殊不知,而今知识更新速度惊人,教师若不读书就意味着要落伍,就意味着要被淘汰。况且,教师要给学生喝新鲜水,自己就得长流水长流水,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常读书。
  读书虽不能替代教书,但教书必须读书。有位物理教师讲一课时,插入了这样的内容:知道为什么给你们讲磁?过去105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研究磁的。现在很多有关磁的问题还没解决,譬如……谁都有可能发现新的磁现象,得诺贝尔奖。这些话,或许考试完全用不到,但这样的引导、传授,学生会一辈子忘不了,事实上,这不就是教师授课的目的吗?做这样的教师,又怎能不读书呢?又怎能说读书与教书无涉呢?
  何况,学科与学科之间,看似没有多大关联,其实各种书籍包含的知识是相互交融的。今天每个学科都被细化为众多分支,不同学科间沟通连接的渠道仍然很多。要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缺乏哪方面的知识都不行,所以,要多读各类书籍,精通各门学问,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例如,文史哲揭示了精神文化的精髓与走向,数理化展现了物质的构造原理与运动变化形式,它们都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的,是相通的,因而相互间的知识链接不能隔断。教师若能多读书,对相关知识、相关问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后辅导,岂不事半功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己必须成为创新型人才。想起美国芝加哥大学有道入学试题:请为一个电视节目撰写企划书,内容必须提及一出德国歌剧、费米 (一位物理学家)的私人教授、梵高断了的耳朵。这样的试题,当然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但读书是基础,想一想吧,假若不知道德国歌剧、费米及其私人教授,不知道梵高及其断了的耳朵,又怎么写企划书?又怎么将上述内容有机集成起来?一旦失却了这个基础,创新不也是空中楼阁吗?我们的教师不妨扪心自问:我平日读书的面宽广吗?我能动笔做好这道题吗?
  读书之于教师教书的意义,其实毋庸赘言。透过一些教师不屑读的表面,其背后作祟的该是浮躁之心,或许有的教师会说忙,无暇读书。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依然突出的今天,要说教师不忙,那是不公平的。但并非忙到一点空间都没有了,否则,又何以理解有的教师平日里还有打扑克、上饭馆、玩游戏的时间?适当的放松、调节,都是应该的,也是需要的,笔者只是希望教师们能够腾出一点时间让位给读书。
  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小时工作。每天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约11万页书。10万页书可以使一个人成为学者了。可是,每天玩几盘电脑游戏也得费你一小时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两个小时的光阴。玩游戏打麻将,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教师们自己选择。
  或许,读书很枯燥很单调很寂寞,远比不上搓麻将、下舞池那样潇洒。但亦未必,读书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读,关键看你是否投入了真心真情。书籍就是这般有情有义,它亦懂得反哺,懂得回报。有人久读而成书痴书迷,乃此之谓也。民族英雄戚继光所言养性莫若修身,行乐不如读书,则更是道出了读书之至味至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同样,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而这一切,多多少少可以和教师的私人藏书及读书连在一起,因为那里面是教师知识和精神的源头。为教师者,要履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的崇高职责,读书必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16 00:56
走出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转载)  朱永新教授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来说,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理论,了解新信息,形成新能力,都需要阅读。实际上,我们每天看电视、读报刊、了解生活知识,几乎都与阅读有关。而对教师成长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则是教师的专业阅读。所谓专业阅读,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计划,有意识地选择阅读一些与所教专业相关或相近的书籍,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众所周知,许多名师的成长与成名,无不得益于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从事专业阅读,从专业阅读中汲取了生命的力量,从而超越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人生的跨越式发展。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说过:“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他在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书籍和教育书籍的同时,潜心研读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把自己整个的心灵献给了孩子们。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以广泛阅读的各类先进教育书籍为支撑,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语文教学改革,创造了当代语文教育界的奇迹。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老师,多年写下的读书笔记堆起来已经超过她的身高。
  现在,教师的专业阅读已经受到空前的重视,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学校,都把教师的专业阅读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书籍推荐、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读书交流与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现今社会现实对教师的专业阅读也产生的很大冲击: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后的今天,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之心蔓延,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缤纷繁扰的多彩世界,再加上网络电视的影响,教师们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另一方面,图书出版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多产的时代,各种包装鲜美的流行图书、励志图书充斥着书店,教师人人都能出书,要么摘抄下载,东拼西凑,要么是日常工作记录和感想,真正对教师专业阅读有用的书籍凤毛麟角。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阅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借口工作和家务忙,无时间读书。教师们白天忙于工作,忙到身心交瘁后回家再做家务。整天生活在忙碌之中,根本无暇读书。二是每天除了接触教材和教参,无书可读。教师们每天局限在学校和家庭这个小圈子里,无法接触外面多彩的世界,根本读不到自己想要读的书籍。三是面对纷繁的阅读书目和报刊杂志,读书无从下手。网上有无数的读书计划和方案,案头上有一本本的教育著作和教育报刊,可无法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四是读书无目的,无计划,不讲究方法。有的教师随兴趣去阅读,今天这本读几页,明天那本看几行,有了时间随便翻翻,读书多年却没有多少收获。因此即便是学校大力倡导读书活动,大多数教师为装潢而阅读。把学校下发的专业书籍书摆书柜中或案头上,不是借口没有时间去读,就是随便翻上几页,始终不能下决心去阅读。要么是为应付而读书。有不少的教师抱着应付学校领导的要求而读书,阅读没有目的性,随意性大。记录学习笔记也是大段大段地抄录,很难收到应有的阅读效果。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走出专业阅读的误区,收到阅读的实效呢?
   教师读书,一是要从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用毕生的时间来读书,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对书籍的选择。教师个人对书籍的爱好不同:有的喜欢教育经典,有的喜欢名师成长,有的喜欢专业书籍,有的喜欢教育故事。如果实在没有喜欢的书籍,那就从阅读教育经典开始。教育经典并非都是深奥难懂、高不可攀的皇皇巨著。如果你读不懂《论语》读不懂《大学》,可以先阅读陶行知,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近几年,我特别喜欢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籍,越读他的书籍,越对他书中那充满真情的真知灼见和朴实无华的语言所感动。我曾写过一篇《苏霍姆林斯基:中国最受欢迎的外国教育家》的文章。许多老师读过他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但这本书观点零乱,很难让人一口气读下去。我认为最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作品是他的《我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真实记录了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老师们,从孩子进入学前班开始,直到小学毕业期间,他们的所有做为和真切感受与体会。凡读过此书的教师,无不被其精彩的教育思想所感动。因此,教师要从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出发来购买书籍。虽然有些书籍网络上也有网络读本,但我们不倡导网上阅读,因为它不利于读书批注和前后归纳。
  二是要从强迫自己阅读开始。
  杨玉翠是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数学老师,她坦言自己以前从来不喜欢读书,因此当学校把《论语》、《大学微言》定为教师必读书目,还要定期开读书交流和汇报会时,她最为反感。然而迫于压力,怕自己在读书会上“出丑”,同时为了给儿子做出榜样,她强迫自己拿起了《论语》,并在每晚睡前“作”,“演”给儿子看。谁知,日复一日的因被逼而读,由装个样子而“假”读的她,竟在不知不觉中“弄假成真”,逐渐被《论语》深深地吸引了。读书可能有100个十分崇高的理由;但在更多的情形下,读书的理由可能是十分卑微的,甚至是十分功利的。读书就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读书所要求的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放下一切借口,拿起书本,强迫自己一页一页读下去。
  三是提倡教师们阅读有关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书籍。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批“大夏书系”书籍,大部分是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有些是专门论述成长的,如刘良华的《教师专业成长》、陶断新的《做一个幸福教师》等;有些是名师写自己成长历程的,即名师的教育随笔集。前段时间,一本叫《飘着花香的琴弦》的小书深深吸引了我,本书作者王艳芳老师,网名“一叶兰舟”,是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一名普通的青年音乐教师。她不是名师,没有特殊的背景和经历,也没有很高学历,但她热情开朗,热爱孩子和生活,喜欢读书写作。是爱心和写作圆她了的名师之梦。她说:“实践、思考并记录,这正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外教育专家的关键所在。”这些书籍接近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实际,也对我们的成长帮助很大。
  四是教师要远离浮躁,静心读书。
  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读书可以使我们驶入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综观全国很多老师,其中所有的成名者,如窦桂梅、于永正、魏书生、朱永新等无一不是疏离浮躁者。名师尚且如此,我们一线老师更应该摈弃浮躁,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好好读书。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文化规划,设计自己要陆续读什么书;其次要设法使自己那种浮躁之心平静下来,把认为可以不干的事情放到一边,腾出一片心灵空间来安放文化,思考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进书籍。
  五是要做好读书笔记,要读有所获。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要作好读书标记,凡是自己喜欢的语言名句,要在书上勾画或圈点出来,并作好记录。其次要学会做读书卡片。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说:“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是做读书卡片。”再次要写读后感。这是对读书收获的更高要求。当教师读完一本好书之后,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肯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把感想和体会整理记录下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并不一定很难写,有一两点收获和体会即可。不少喜欢读书的教师却不会写读后感,这样对自己读书收获的提升是不高的。现在我已基本养成了凡读一本书必写读后感的习惯。读书笔记记多了,也要作好分类整理。我现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微机上专门建立了一个《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观点摘录》的笔记专题,把他的各种教育观点在不同地方的论述都整理记录下来,至今已有60多页。这样只要需要他哪一方面的论述,打开笔记,信手拈来。
  六是教师定期阅读专业报刊。
  一般教师在专业阅读时,往往忽略了教育报刊的作用。教师应当每年订阅至少订阅一至二份教育教学专业刊物。专业刊物登载了全国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和教研教改动态,对了解教学研究的方向,指导我们的教学帮助也很大。如齐鲁名师、寿光一中物理教师常玉如,常年订阅《中学物理教学》、《物理教学通讯》等期刊,并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得出了物理奥赛的一般规律,对每年的物理奥赛命题成竹在胸,连年获得优异成绩。
   七、教师要坚持撰写教育随笔。
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读书,另一个便是写作。写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我认为,造成优秀教师与名师差别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不善于经常进行总结,不善于坚持练笔撰写教育论文和随笔。因此,要想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就必须坚持练笔,坚持写作。著名学者肖川说过:“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教师练笔的方法很多,但进行练笔的前提有两个:一是要多读书思考,积累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二是多留意发生身边的教育事件,多作理性思考。读书思考,可以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在坚持读书积累的基础上,运用拓展等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写出有新意的理论文章。我们每天都接触很多的同事、学生和家长,身边也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留意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记下事件经过,写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就是一篇教育叙事或教育随笔。对于刚练写作的教师来说,一开始可能觉得非常难,但贵在坚持。初学写教育教学论文,离不开参考或摹仿其他文章,有人说:“偷窃一个人的主意是剽窃,偷窃许多人的主意就是研究。”如果你综合几篇文章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能算是你剽窃别人吗?写读书心得或教育随笔也不难,篇幅可长可短。如果你有了感想或体会,一开始记下三言五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丰富,逐步充实和扩展,也会写出像样的文章。读书还要注重读书交流。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写下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感悟,可以定期发到个人博客或我们的工作室论坛上,我们也会定期组织大家在呱呱聊天室交流我们的读书收获。
  最后读书还要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没有一种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能完全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我们教师个人多实践、多学习,多思考。我认为,阅读专业书籍,一定要与看我们的教育现实和具体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树立一种向名师和教育家学习和看齐的思想,要善于学习,精于教书;要提升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要不断总结反思,强化自己的自主成长。通过以上方式让自己最终靠近名师,超越名师。“照着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不会有大出息的。
  中央电视台著名策划人巴丹老师在《阅读改变人生》中说过:“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生活更加美丽。
《湖南教育》杂志投稿邮箱
投稿咨询电话:0731-84323907
十日谈(综合版):何宗焕  Email:hzh630729@163.com
十日谈(文科版):黄耀红  Email:huangyh315@126.com
十日谈(理科版):申建春  Email:shenjch66@126.com
本期聚焦:倪正松  Email:bqjujiao@126.com
本刊特稿:刘秋泉  Email:liuqiuquan@sina.com
要闻快车:陈文静  Email:yaowenkc@126.com
一月教育大事记:陈文静  Email:yaowenkc@126.com
局长在线:江新军  Email:jiangxinjun555@163.com
局长面对面:江新军  Email:jiangxinjun555@163.com
    声:江新军  Email:jiangxinjun555@163.com
教育旬报:刘茜 阳锡叶  Email:jyxunbao@126.com
德育时空:何宗焕  Email:hzh630729@163.com
班级经纬:赖斯捷  Email:dandanchyangch@sina.com
理论前沿:赖斯捷  Email:dandanchyangch@sina.com
话题交锋:赖斯捷  Email:dandanchyangch@sina.com
校长方略:李统兴  Email:jiangfeng2000@163.com
教师博客:李统兴  Email:jiangfeng2000@163.com
九州瞭望:李统兴  Email:jiangfeng2000@163.com
域外视窗:李统兴  Email:jiangfeng2000@163.com
    坛:刘良初  Email:yyns@163.com
    苑:刘良初  Email:yyns@163.com
刺玫瑰:刘良初  Email:yyns@163.com
    屋:刘良初  Email:yyns@163.com
    笔:刘良初  Email:yyns@163.com
麓山红叶:刘良初  Email:yyns@163.com
行动反思(文科版):黄耀红  Email:huangyh315@126.com
体验作文:陈敏华  Email:hnjywkb@163.com
文学教育:陈敏华  Email:hnjywkb@163.com
阅读教学:陈敏华  Email:hnjywkb@163.com
案例品评:陈敏华  Email:hnjywkb@163.com
案例诊断:陈敏华  Email:hnjywkb@163.com
教育叙事:陈敏华  Email:hnjywkb@163.com
英语平台:许云莉  Email:xuyunli006@sina.com
文科综合:许云莉  Email:xuyunli006@sina.com
音体美园地:许云莉  Email:xuyunli006@sina.com
备课笔记:许云莉  Email:xuyunli006@sina.com
学科短论:许云莉  Email:xuyunli006@sina.com
专家论坛:申建春  Email:shenjch66@126.com
专题策划:申建春 Email:shenjch66@126.com
教师博客:申建春  Email:shenjch66@126.com
教研在线:申建春  Email:shenjch66@126.com
行动反思(理科版):徐   Email:zyb0522@126.com
教材探微:徐   Email:zyb0522@126.com
案例点评:徐   Email:zyb0522@126.com
教学故事:徐   Email:zyb0522@126.com
成长手记:徐   Email:zyb0522@126.com
备课笔记:徐   Email:zyb0522@126.com
课堂观察:李   Email:lichuangde520@126.com
解题教学:李   Email:lichuangde520@126.com
信息技术:李   Email:lichuangde520@126.com
史海拾贝:李   Email:lichuangde520@126.com
问题解答:李   Email:lichuangde520@126.com
理化生园地:李   Email:lichuangde520@126.com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30 09:28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朱永通)
录入日期:2014年12月04日
2013年11月18日,本版刊登了朱永通先生《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一文,作为曾经的中学教师、小学校长、专业教育研究者,他在文中对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读书、现代教师为什么需要读书、现代教师怎么读书三个问题进行发问,为教师阅读问题提供了追本溯源的思考角度。一年后的今天,他再次以追问的姿态思考教师读书的问题。教师读书是个老问题,但只要思考不止步,更多教师过上与思想为伴的教书生活就不是乌托邦。 ——编者
■人既然生而有惑,就要有成长意识,力求想明白。读书当然是一条不错的成长路径,恰如流沙河先生所云:“读书如秉烛,固不能照亮每个角落,但总比摸黑好。”
■作为现代教师,应有读者意识,一是读懂我们所处的时代。二是读懂我们身边的人。
■ 人生有限,书籍无限,读书贵有问题意识。一则所读之书,无论名家佳构,还是学科专著,应有怀疑精神,不盲从权威的声音;二则带着问题去找书读,为自己的研究或思考做前期的准备。
成长意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三四年前的一个周末,特级教师朋友M到我家泡茶聊天。M一进门,就被堆得到处都是的书吓着了,他夸张地大呼小叫:“天呀,这么多书!老兄你看得完吗? ”我笑而不答。M接着说:“你即使都看了,记得住吗?我要是像你这样,早成书呆子了,还评什么特级教师。”这回轮到我惊讶了:原来特级教师是“评”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我满心不是滋味,看着他问:“你上午吃了吗?”他答:“吃了。”我说:“从中午开始,你不用吃饭了。” 他一脸莫名其妙。我继续说:“晚上也不用吃,总之从现在开始,你都不用吃饭了,你看,你吃那么多饭,都留在肚子了吗?”M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此事过后,我一直在诘问自己:我为什么读书?教师为什么需要读书?难道仅仅是类似于娱乐的一种爱好?这些问题困扰我许久,直到遇到另一件事情后,才彻底明白。
一次聚会,一位当政协委员的朋友给我们分享他的提案:中小学,尤其是幼儿园,务必增加男教师数量,否则男孩子女性化的倾向将越来越严重,不利于社会发展。看着朋友激动的样子,我沉默不语,虽然直觉告诉我,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
我翻阅很多资料后发现,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也一直在关注、呼吁:中小学,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性别生态失衡,若不进行有效扭转,势必受到教育规律的惩罚”。(《增加男教师:我们必须行动》,潘健/《人民教育》2013年第20期)“事实上,在中小学,尤其是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存在同样情况。”(《男教师,全球告急》,胡乐乐/《上海教育》2006年第1期)一面是专家学者忧心忡忡的呼吁,一面是这种情况在全球的普遍存在。“存在,就是合理的”(黑格尔语),我的直觉或许是据此作出的反应。直觉不可靠,于是我找来大量生物学、心理学的书。一番猛“啃”后,终于想明白了这种情况存在的学理依据。
先说生物学上的理据。郑也夫先生在《神似祖先》一书的《有性繁殖与婚配制度》一章中提到生物界的“性别之争”时,曾就异性双方在生育问题上的不同特征作了详细介绍。从投入成本的多寡看,什么是雄性?什么是雌性?二者的定义是,双方各拿出一部分东西参与生育,谁拿出来的大谁就是雌性,谁拿出的小谁就是雄性。比如人类卵子的个头大概是单个精子的一百万倍,可见在制造一个婴儿中,雌性的付出大。从产出上看,就人类而言,雌性一生生育20次就是高限了。如此高产要求非常稳定的、健康的身体,并且不能有闪失,不能有间隔。当然,因为有多胞胎,子女的个数与生育次数不尽相同。世界上最高纪录是一个女子每次生育均是三胞胎,共生69个。但是一般而言女性生育的数量与男性比,毕竟差远了。男性最高纪录高达867个,是摩洛哥一个国王,他的儿子就有525个。从机会上看,假如两个性伙伴都很冷酷,生育出一个孩子,都不愿意看管,那么如果真的牺牲了孩子,雄性吃亏较小,因为雄性的机会还很多。而雌性牺牲了一个,就牺牲了全部子女的几分之一。从交配到生育,雌性的付出较大,所以“母亲更难下狠心推卸产卵或产后哺育的责任” (戴蒙德语)。
郑先生从进化生物学中开拓思路:直到人类这里,还是雌性哺育后代负的责任更多一些,因为在生理特征上,人类有与动物一以贯之的因素。我们可在郑也夫先生的思路上再往前一步:母爱是一种天性,尤其在孩子幼小的阶段,母亲对孩子的职责几乎是一种本能,所以,在幼儿园以及小学的中低年级,全球的学校不约而同倾向于选择女教师,正如有人所说: “教育是母性的。”
再说心理学上的理据。幼儿对母亲的依赖与依恋是一种生命本能。依赖,是指幼儿在生理需求上离不开母亲精心的照顾;依恋则是在依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情感、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发现,从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看,一个人若在童年期过早地失去对“母性” 的依恋,容易有终身的社会情感缺陷。所以,孩子在精神发育的胚胎期,即心理依恋期尚未“断奶”时,尤其需要女教师母亲般的似水柔情来滋润。
问题是,今天的学校教育,一则过度追求分数,导致急功近利;二则大班化的班级模式,导致控制化管理,以致许多女教师变成了令学生畏惧的“母老虎”。此外,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极其不利于男孩、女孩按各自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成长。无视这些客观因素,简单地归咎于女教师偏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当我想明白了这个问题,那些困扰我多时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都会遇到许多我们想不明白的问题,即使人到中年,也不可能像孔子所云“四十不惑”,人既然生而有惑,就要有成长意识,力求想明白。
作为现代教师,凡事要想明白,获得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常识和学识,读书当然是一条不错的成长路径,恰如流沙河先生所云:“读书如秉烛,固不能照亮每个角落,但总比摸黑好。”
读者意识:我们要读什么书
在我看来,作为现代教师,应有读者意识,所读之书,当分两类,一类为“无字书”,一类为“有字书”。
先谈“无字书”。诚如丁学良教授所言,天下即为一本值得我们咀嚼一辈子的“无字书”。对于现代教师而言,这本“无字书”,至少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读懂我们所处的时代,汲取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营养。当前社会处于急剧转型阶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些时代特征,如速度大于质量,焦虑大于幸福,快感大于思想。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些仅仅是浮现在表面的时代碎片,并非时代的本质。冷静想来,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重建的时代,社会、文化以及思想都处于重建之中,信仰、健康和家庭等关乎人的切身幸福的东西,都将回归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来,尤其是教育,将越来越凸显它形塑国民性格和社会形态的力量,正如李泽厚先生预言的“21世纪将是个教育学的世纪”。所以,作为现代教师,无须浮躁,一味随波逐流,也无须消极,但求得过且过,而须扪心自问:在一个属于我们的世纪,我准备好了吗?我如何去寻找和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尼采)。
二是读懂我们身边的人,如同事、学生、家长、亲人等,于人情练达与世事洞明处,获得滋养专业成长所必需的修养和学问。比如说,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很高,却不受学生欢迎,这样一来,教书虽不算苦差事,但也仅是职业性的机械劳动而已,一点也享受不到教书的乐趣和职业的幸福。若说与学生交往的秘诀,我想只有一个,即你是否读懂了学生,是否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女儿六年级毕业不久,我跟她到海边散步,聊到她们的小学老师时,我们讨论了“什么样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个问题。女儿说,一个好老师,当然要“理解我们”,一定是一个“会教、会管、会玩”的老师。围绕“会教、会管、会玩”,女儿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听得我目瞪口呆,又惊又喜。想不到平素文文静静的女儿,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是怎么想的能了然于胸,怎么会成不了学生喜欢的“孩子王”呢?
再谈“有字书”。所谓“有字书”,专指记载人类精神财富的书籍(现在当指纸质书籍和电子读物)。读书,乃现代教师拓展视野、训练思维以及涵养胸襟之重要途径。依我愚见,现代教师应进行地基式阅读,即涉猎广泛,触类旁通,让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更多更广的智慧支援,否则,一味在本学科知识上打转,容易故步自封、思想僵化。简而言之,现代教师至少应有“为人生” 与“为专业”两个层面的阅读,当然,这两个层面并非水油分明,而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为人生” 的阅读,是基于认识生命、健全人格,有益于变化气质,提升人生品质的阅读。这个层面上的阅读,可从哲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书籍入手。比如,读哲学书,我们一定绕不过这个终极问题:认识你自己,即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虽然不可能从各个流派的哲学家那里获得标准答案,但从他们对人、人性、人生的意义等问题的追问中,我们不仅获得了滋润心灵的甘泉,看世界的眼光也会发生改变,有了在世间追求人生之丰满、幸福的勇气。常听人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改变自己。事实上,改变自己,也就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但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我们连认识自己都困难重重。所以,我的答案是: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
“为专业” 的阅读,是基于获得常识、学识与见识,有益于丰富思想、提升教育素养的阅读。这个层面的阅读,可从教育学、脑神经科学、心理学、文学等书籍入手。比如,许多学校远未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如果你恰好读了寓身认知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等书籍,就可以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改变学校领导的观念和老师的课堂上:“运动能增加通过脑部及全身的血液流量,而脑中血液充足对海马——形成长时记忆的区域——有效地发挥功能尤其重要。……研究表明,在学校多开展身体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引自《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版)如此读书,既可学以致思,又可学以致用,不亦乐乎!
问题意识:我们怎么读书
相对于一书难求的年代,今天浩繁如海的书籍,直教人油然而生庄子的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曾在杂志上读到一则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逸事:有一天,芥川龙之介突然莫名其妙地算,我这辈子剩下的时间到底还能够读多少书。他算出来是两三千本,大哭,说,从没想到人生是这么地有限!
是啊, 人生如此有限, 书籍如此无限,我们应怎么读书, 才不致徒劳无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就我有限的读书经验而言,读书贵有问题意识,其中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则所读之书,无论名家佳构,还是学科专著,应有怀疑精神,不盲从权威的声音,不轻信流行的观点,保持自己的敏感,并屡有独到的见解;二则带着问题去找书读,即围绕近期研究的课题或思考的问题,去搜集相关的专著熟读深思,为自己的研究或思考做前期的准备。比如,为提升文本研读能力,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几位语文教师成立了读书会,以“教学文本解读及拓展性阅读”为课题,要求读书会成员每人挑选课文的三个作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年内集中精力读完三个作者的所有作品,包括相关的理论研究专著或文章。每次聚会,由一个成员主讲,介绍他最近研读的收获。
有问题意识的读书,目标明确,大致可采取以下两种读书方法。
一是“一本书之用”法,即读书不在于多,在于读透。读透,指精读一书,深入探析,逐次研求,不入其门,不获其趣,绝不释卷。这个方法,元人陈秀明在《东坡文谈录》有载: “东坡与王郎书云,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当然,一本书之用,还可作如是解:当今之好书,多不胜数。今天听人介绍一好书,即买来一读。明天又闻一好书,又买来读之。只要一听有好书,旋即买来。结果买书虽多,所读却不多,且往往难以完整读完一书,遑论取之精华,化为受用无穷之思想。所以,当养成今日书今日毕的读书习惯,一是书买来即读,不要搁;二是所读之书未毕,绝不另添他书,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不断掘井,却永远没水喝。
二是“三化妙用”法,即善于消化,重在转化,关键是内化。一句话,书要读透,更要读通,要善于化书上死的学问,为活学活用的精神资源。比如,《圣经》有云:“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道德经》亦云:“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如果这些金科玉律般的话语,仅仅作为训诫牢牢记在我们的脑中,除了可作为炫耀的资本外,无甚意义。而真正读通这些话语的教师,则不仅口诵心记之,且把它们化为“以柔克刚的教育艺术,娴熟地运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学会“三化妙用”法,大致有三种常见的做法。第一,循序渐进,分阶段推进。这个做法适合入职不久的教师,他们可先从教学技术类的图书入手,过渡到理论书的咀嚼上,最后进入“啃读”经典原著的阶段;第二,做读书札记;第三,以写、编促读,变读者为编者、作者。
(作者系教师阅读推广人)
                                                                                           中国教育报 2014-12-4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5 09:58
强制性读书活动加重教师负担

    ■赵春梅

    一些学校精心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却收效甚微。从目前的情形看,调动教师阅读兴趣应该从做减法入手。

    活动少一点,让阅读安静下来。阅读是需要安静的,需要环境的安静,更需要内心的安静。只有内心安静了才能专注于阅读,只有专注于阅读才能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而那些所谓“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最容易使教师内心焦躁。

    比如,参加活动需要准备材料,而读书交流会上类似报告的发言,时间通常需要两三个小时。一些发言者无话可说时,就不得不朗读书中的片段,再加上“借鉴”而来的一些网络上的观点或感悟,似乎只有这种长篇讲话才算读书报告。多年的工作中我看到,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次数越多,“伪读书”的教师就越多,“伪读书”的教师越多,浪费在读书活动上的时间就越多。活动多了,极易扰动教师内心的平静。活动少一点,才能让教师的心静一点,让阅读安静起来,教师读书的兴趣才能真正高起来。

    要求少一点,让阅读轻松起来。许多学校为了强迫教师阅读,提出了许多硬性要求。比如,一年要读几本书,做几万字的读书摘记、写几千字的读书感悟等。这样的要求一出,还没等读书,教师的心头就被压上了石头,透不过气来,还有什么兴趣阅读呢?还有什么心情去感悟呢?赶快拿出笔记本“抄书”吧,脑力劳动就这样变成了体力劳动,这样的读书不但没有收获,兴趣也被扼杀了。

    检查少一点,让阅读自然起来。一些学校定期检查教师读书笔记与读书进度,甚至采用提问书中内容的方法,以为这样就会让教师爱上读书。这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的做法,教师读书的质量不能用读书笔记的数量来衡量。读书应当是一个思考与感悟的过程,它的收获只能体现在一个人思想与言行的慢慢转变。外在的要求过多,没有意义,只有轻松自主的阅读才能让教师带着思想去旅行。阅读一旦被检查所牵制,就会大大加重教师心理负担,增添压抑情绪。

    阅读兴趣是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起来的,在轻松自然的阅读中才能实现读思结合。让教师的阅读轻松一点、自由一些,兴趣才能慢慢培养起来。

    (作者单位:吉林省蛟河市庆岭镇庆岭金城小学)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6 16:50
谈“为己之学”楼宇烈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27日   15 版)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要我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华书局读者开放日)上面发表一点想法,我就想到了我们读书究竟是为什么?所以就定了那样一个题目叫“为己之学”。刚才主持人引了《论语》里孔子的那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这句话,荀子有一个发挥,荀子在他的头一篇《劝学》篇提出来:“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数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君子之学从耳朵里听进去,要把它留在心里,然后还要把它体现到他的行动中间去,他的四肢和他的动静,一言一行,因此他说的话他做的事,都可以成为人们的榜样。反过来,小人之学,是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这样的学问怎么能够使得他的七尺之躯完美呢?所以他接着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也就是说君子之学是为了完美其身,完美他的七尺之躯。而小人之学以为禽犊,是交易用的,所以他从耳朵里听进去,嘴里就说出来了,只不过是一个贩卖,对完美他的七尺之躯一点没有用处的。所以,“古之学者为己”的“为己之学”也就是“君子之学”,通过读书是为了来完美自己的。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读书不要成为“今之学者为人”那样,不要成为“小人之学”那样,把读书学习当做增长财富,进行交易的“禽犊”,而要成为君子之学,为己之学,不断地完美自己。

    清代有一位写《朱子家训》的朱用纯先生,他讲到,一个人读书之前是这个样,读书之后还是这个样,那就等于没有读书。所以读书以后要能够变化气质,那样读书才有用。

    我们现在很多的书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那么我们究竟读什么书呢?其实什么书都可以读,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开卷有益”,打开什么书都会对我们有益的。我们现在这个书分类分得也很细,所以有的时候也让我们不知道选什么书来读好。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籍的分类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或者我们叫它经史子集四类。是比较简单的。其实我们现在不管你分多少类,我们如果给它归纳一下,其实也可以归纳为这四大类:经史子集。

    从经书来讲,所谓“经者,常也”,它是讲一些常道,通道的,也就是它可以贯穿古今,贯穿万物、万理,它带有总体性、总括性的,而且是一些最根本的,为人,处事,认识天道、地道、人道一些最根本的道理,这就是经。

    史,是历史。是明古今之变的,司马迁讲天下的学问无非两大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我们人跟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就是来了解我们人类社会,人事的变动、朝代的变动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所以史学在中国的文化中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经常讲中国文化中有两个重要的传统,就跟这两个有关系,一个是“以史为鉴”,或者叫“以古为鉴”,也就是“通古今之变”;一个叫“以天为则”,就是效法天地,也就是“究天人之际”。《论语》里就讲了“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为什么呢?天是最伟大的,但是尧以它为榜样,所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为则。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理想的德行,都是向天地万物学来的,一个圣人,他的德行要能够跟天地之德相配、相并。所以我们到孔庙里面去看,对孔子的称颂最重要的两句话:一句是“万世师表”,孔子是万世师表;再一句是“德配天地”,孔子的德行能够跟天地一样。所以“以天为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传统。“以史为鉴”“以天为则”,也就是整个学问。我们围绕这个来做,“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所以经和史,一个是最根本的道理,一个是我们的历史。

    我们这两类分了以后就很明白,所以我们读经书是为了明天理、晓人道,明白天理,知晓人道,这是经书。读史书,通古今、知兴替,把握历史,懂得人事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它的兴起、它的衰落。所以唐太宗讲“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古人又讲了“观今宜鉴古”。我们要看出今天的问题,要拿历史当一面镜子照一下。过去我们也讲过那么一句话,“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历史的延续、继承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常觉得我们现在历史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很缺乏的。历史承载着文化,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不知道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历史,也就意味着他不懂得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一个不明白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你要让他来爱这个国家,来热爱这个国家,来尊重这个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对民族有信心,这怎么可能呢?因此,清代著名的一位学者龚自珍就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深刻的话,就是说“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

    中国传统中间还有子书。子书就是各种不同的学派,各种不同的对于天道、地道、人道的那种认识。那么本来我们的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对于各种事物的认识,人们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就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地区里的人们也可以对同样的现象作出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诠释。所以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所以《孟子》里就有那么一句话,叫做“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物不是统一整齐的,都有不同的,这是事物的实情。所以去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的论坛上面,讲到文化多元性的时候就引了这句话。所以诸子百家对于各种事物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看法,可以增长我们智慧的。

    集部,集部是更复杂更多样了。我们过去集部里又分了总集、别集、专集,各种各样,那么说明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在这个集部里,我们就可以长见识、养情性。我们在读书中间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技能,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我们读书的根本目的,我讲不是在长点知识、增点技能,而是在我们明白更多的道理。《中庸》里面讲到我们怎么样的读书,第一个就讲博学,什么叫做博学呢?近代一位著名的学者章太炎先生的弟子黄侃先生,他讲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他说:所谓博学者,为明白事理多,非记事多也。博学是因为你明白很多事理,不是说你记住了很多事情。明理是一种智慧,智慧是一种知识。所以我们的博学是要落脚到明理,而不是说记事。所以我经常讲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学智慧的文化,不是单纯的学知识的文化。知识是静止的,智慧是变动的。智慧是一种运用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我年轻的时候,也非常信奉“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才改变了我的看法,才开始意识到知识如果不能运用,不仅不会是力量,有的时候还会成为你的思想的牢笼,让你进去了出不来,让你困惑、让你郁闷,不知道何去何从,学了很多东西,可是出不来。所以,后来我就提出了,我说不能再讲“知识就是力量”了,应该讲“智慧才是力量”。

    佛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佛教里面也有重要的观念、观点。其中有一句是:“依智不依识”。我们依靠的是智慧的“智”,而不是知识的“识”,佛教为什么这样讲呢?佛教讲唯识学。唯识学里面讲,我们人所认识的现象世界,都是我们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觉器官的功能认识的。六识,这个“识”就是指六个感官的功能。这个感官功能是什么功能呢?就是分别的功能,我们现在常常用这样的词叫做“识别”,识的功能就是分别,也就是我们通过六个感官去分别这个,分别那个,分别不同的颜色,分别不同的形状,分别不同的声音,分别不同的气味,分别不同的味道,分别不同的材质。你一触摸,软的,硬的。分别不同的观点、思想,所以这个“识”,就是去分别、识别。那么根据佛教的观念来讲,人的或者生命的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就来于这个分别,分别了以后,你又不能把它融汇起来,那不就痛苦了吗?所以他要用一种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的智慧去破除这种分别的止境,佛教唯识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就叫做“转识成智”,要能够突破、超越这个识的局限,分别的局限,用佛教的般若的智慧打破这个分别,然后融会贯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放下执着,所以佛教也是提倡一种智慧。

    儒家更是如此了,强调学习一定要融会贯通。《论语》里不是讲了吗,“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们成语有一句话叫“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我给你讲了这个角的道理,而你不能融会贯通其他三个角的道理,这样的人还能教吗?孺子不可教也。融会贯通,就是能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这也就是刚才我讲的中国的文化里面都认为万物有一个共同的理,我们把握了这个理就可以运用到任何方面去。所以我们根本的问题是把握这个共同的道理,能够去运用它。

    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总的来讲是通过这样一些阅读来开阔我们的眼界,改变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每个人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拿古代来讲就是成为一个君子。我常常跟大家讲,我们读屈原的《楚辞》,里面经常赞美香草美人,我们现在人读到美人就以为是美貌的女子,其实《楚辞》里讲的美人是什么?是完美的人,是君子。所以都是来让我们做一个完美的人,要做一个完美的人光读书也不行,所以《中庸》里既要“博学之”,还有“审问之”,还有“慎思之”,还有“明辨之”,最后更需要“笃行之”。要落实到我们行动上来,知行合一,学修一致。中国近代有一位学者叫段正元,他讲过一句话:“读书万卷不如知道一言”,读了万卷书不如来记住一句话;“著书千册,不如实行一事”,写了千册的书,不如去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我们读书要跟我们实践结合起来,知行合一。要读让我们明理的书,不要只去记一些章句。

    我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一点点肤浅的想法贡献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为作者在中华书局“读者开放日”上的演讲稿,发表时有删节)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12 03:07
葛剑雄: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

  
    葛剑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资料图片)
  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教授日前在汕头大学发表演讲,回归久违的讲台,与师生共同分享新时代读书的方法和意义,以极富个性的视角诠释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主题。
  这是我退休后第一次回归讲台。我觉得跟师生关系最密切的还是读书,所以今天我来讲讲读书。
  媒体上关于读书的文章不少,但相当一部分是误导。比如有人提倡快乐学习,大体上,读书是快乐的,但读书不能只要快乐,有些枯燥的书也要读。也有人说,书应该写得让大家都懂,这种观点也不对,一些科学原理或深奥的思想很难写得人人都懂,阳春白雪注定是少数人的。文学史说白居易写诗通俗易懂,连老太太都能懂,我不太信——这老太太也许就很有学问,一般的老太太,《卖炭翁》或许听得懂,《长恨歌》也能听得懂吗?还有人说现在是读图时代,我不反对读图,21世纪有很多有意义的图,但绝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通过图来反映。有些事画图的确看得懂,可有些事画图不但看不懂,可能还会引起误解。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为政治、为人民、为革命而读。刚开始学外语时老师就教:“马克思说,外语是斗争的重要工具。”我不讲抽象的,我讲具体的。首先要明确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同的目的决定了读书的不同方法和途径。
  为求知而读:读书就要学会选择
  若为求知,你先要明确所求的领域和程度,然后去找最合适的书,不要看那种包罗万象的书,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书,无论是纸本还是数字化的,数量都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接受能力,哪怕你有一目千行的本事也不行。以前用“学富五车”称赞一个人学问好,现在只怕五十车都不够。古代的车是马车、牛车、小板车,书是帛片、竹简的手抄本,所谓“读书破万卷”,一卷书实际上就一百多页。但学问是越分越细的,以前文史哲,数理化,现在光数学一科就分出很多支,所以读书要学会选择。
  不仅是类型选择,还要明确自己的程度。初学者不要去啃难题,要循序渐进。如果想在自己专业之外扩大知识面,就不能像读自己的专业一样。要了解某些新技术,可以看一些基本介绍,或者问问做这个领域的朋友,知道基本原理就行。有人说学科发展由繁到简,现在又到了需要博学的时代,这话不对。博学不是漫无边际,而是在全面彻底掌握本专业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现在有人责怪“博士不博”,这是人们对博士培养目标的误解。其实“博士”只是用中国历史上已有的名词来翻译“PHD”,并不意味博士真的要“博”。博士应该专,去看看博士论文做的题目就知道,全世界的博士做的都是很细的题目。
  所以碰到媒体或其他人让我推荐书,我一概拒绝,因为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给不了解的人推荐有时候会帮倒忙。
  为研究而读:穷尽阅读方可创新
  读书的第二个目的是研究。为求知而读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但为研究而读就不能选择了,要讲究穷尽阅读。如果你要研究白居易,就要把有关白居易的资料通通搜集、全部阅读,这是目的决定的。
  什么叫研究?什么叫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一,发现了前人的错误或不足;第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或有了新发现,做了前人没做过或者来不及做的事情;第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评估——这是层次比较低的研究。
  现在有些论文的水平不算研究,而是简单重复,前面讲的三种价值它都不具备。曾有学生很认真地告诉我,说自己有了新发现,其实这个发现我已经见过了。这种研究作为学术训练没有问题,但作为研究成果就有问题了。以前我们做一些与国外重复的研究,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读不到他们的书。但现在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网上都可以查到。如果不查却自吹是新发现,就是剽窃。所以我要求研究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前人的成果,在导论或序言里写清楚前人做过哪些。这要求我们穷尽地阅读一本书。不仅要看,而且要尽量找到原始版本,有了新版还要注意它有什么补充或修订。有的人对一本书研究了很久,已经形成了成见,但作者去年其实修订过,一些错误早就纠正了。
  我很少帮研究生选择论文题目。我跟他们说,能不能自己找到有特色的题目,是对你的第一次考试。有的人选题容量太大,有的题目又太琐碎。以研究为目的,要有明确的界限,找到不大不小的题目,但在这个范围之内,则要尽可能做得仔细、穷尽。
  读书过程中,投机取巧往往要承担后果。有人会长期延续学术上的错误,有人就自觉不自觉地违反学术规范。复旦有个教授,被北京一位先生写文章批判为剽窃、学术不端。其中一部分观点我是不赞成的,说他自我剽窃,有些内容今天出过了明天又出。我认为这要看情况,如果社会有需要,这种做法就没错,当然他应该写清楚。文中有个证据,说他间接引用一篇文章,偏偏写自己引用了原始文献,问题就来了:他引用的书中把“Dover Strait”错翻成了“street”,译成“多福尔大街”。他如果照实说是从二手资料引用的,也没什么问题,可他非要说谎,于是被人质问“你这个复旦大学的博士,英文水平这么差吗”。其实这个错误我们每个人也许都犯过,我就差一点犯过。但起码应该查查原文,原文都不查,犯错误也是活该。
  我在研究移民史的时候发现,中国农史中多处说到东晋初年已经开始在江西种小麦,我看后不大相信,小麦本来是黄河流域的,江西有种植的气候条件吗?另外从历史的角度看,北方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怎么会跑到江西来?但权威的农史都这么说,根据是《晋书》。所以我找到原文,发现是“江之西”。第一位专家漏掉了,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或者当时眼花。但错误一直保留,可见后面的人都没有查书。那这个“江”又是什么江?再往前看,原来是浙江,就是钱塘江。钱塘江西面种麦子很正常,因为当时的移民从北方来,皇帝建都在今天的南京,往东南就是今天钱塘江以西的地区,在这里种麦子能就近解决皇帝的需求。这么简单的错误,就是因为大家不愿意多看看多查查。所以我的看法是,做研究要做出成就,就要认认真真地去翻原始资料,要穷尽。
  在今天这么好的检索条件下,如果你再偷懒,那就连作为研究人员的资格都没有。以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很快全世界所有图书馆以及全部的文字资料、数据、图像,都可以整合成一个大数据库,通过云计算技术和发展的终端让每个人随时提取。这种情况下,真正考验的是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你以前完全靠多看书、靠勤奋记忆,恐怕优势就不存在了。
  为寻找生命之意而读:当读书成为生命需求
  当读书成为生命需求、人生乐趣,就变得轻松、愉悦。
  其实,这种读书行为最好,但很遗憾,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这样读。你若一味地随心所欲,到了年底考核或者五年满、三年满的考核期时,若还在读书恐怕就不行了。除非领导独具慧眼知道你是个人才——像对纳什这样,即使他精神不正常也不抛弃他,最后纳什还得了诺贝尔奖。
  复旦图书馆里有几位常客,其中有个九十多岁的退休干部,每天骑自行车来,门一开就到,中午吃饭时间再走,而且只坐在港台报刊附近,整天在看,不知道读来有什么用。还有个八十一岁的老头,有一天看着看着突然倒在地上,心脏病犯了。他不来看书比死都难过,身体好了肯定还要来,他读书又为了什么呢?他不用评职称或发表什么,也不用求多少知识,只把读书看成人生的一部分,一种乐趣,就算哪一天不幸倒在书桌上肯定也是他所愿的,那是他的归宿。
  在发达国家,有的人很早就退休了,因为钱已经挣够了,下一步要享受人生。他们有人去旅游,有人就去读书。这两天刚刚得知美国唐研究基金会(The Tang Reseach Foundation)的主席罗杰伟先生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这个人最初是个电脑奇才,企业家,后来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唐朝文化感兴趣。他做企业赚了大量的钱,后来退出,在芝加哥大学做讲座教授,成立了唐研究基金会,赞助很多唐研究刊物。
  为了人生的乐趣、生命的需求来看书的人越多,社会才越发达,人的进步程度也越高。随着中国进一步发展,每个人都应该用更多自由时间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人生享受。那么问题就来了,读书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为走向世界而读:能否改变命运取决于怎么读
  这几年,大家又开始对读书感到迷惘。有人说,知识并没有改变命运。媒体也炒作“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我认为这是胡说八道。不能由于农民工群体里出现极个别智力超群的、机遇特别好的人,就一概说“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其实取决于你怎么读。
  我虽然没上过大学,但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成绩是复旦大学历史类研究生中的第一名。我从小得益于学校、家庭的教育。比如文化大革命中,英语课不能上,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宣扬阶级调和”,《半夜鸡叫》是“美化地主阶级”,反正没有一篇是好的。英语课不能上,怎么办呢?我发现有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而且译得非常好。所以别人看中文我就看英文。我记得毛主席语录里面有一条“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英文是“Without the people’s army, the people have nothing”,这个句子很好,只要换两个词就可以写成其他一些很棒的句子,所以考研英文我不怕。文化大革命,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既然叫我批孔子我就得看孔子的书,所以我趁机把孔子的书都看了一遍。再过一段时间,又要“评法反儒”。这么一来,我什么书都看了,打好了历史与古文基础,否则以我原来高中的水平,怎么考得上研究生呢?
  所以人生需要机遇,但更要平时的努力,要为机遇的出现做好准备。有的学生问,如果没有机遇那岂不是白读了?我会说,你如果把它作为人生乐趣,怎么会白读呢?你们的时代跟我们的不同,现在改革开放有那么多机会,就看你怎么争取。为了抓住机会,各位不仅需要读书,还要读社会的书、世界的书,才能获得真知。
  常有人说,你们研究历史的本领真大,古文都看得懂。但我会告诉他真正的本领不在于看得懂书本,而在于看懂书本背后的社会事实。古文再难大家理解了字面后,水平就一样了,但是为什么有人就能通过文字看透一些社会现象,得出大家都没想到但都觉得合理的结论呢?这不仅要靠看书,更要看他会不会读社会了。比如现在蒋介石日记开放了,上面记录过他年轻时曾经想上妓院,没忍住去了,自己的毛病写得还是比较公正的,现在读起来觉得很真实。但蒋介石日记真的百分百真实吗?有人将日记与历史对照过,发现有时历史上发生了很重要的事,他在日记上却一个字都没写。所以研究历史,光靠书本是不行的,要考察社会。
  中国很多历史记录是政治化的。孔子修订《春秋》时采取所谓春秋笔法,即地位高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犯错误要尽量隐瞒,隐瞒不了也要措辞尊重。例如周朝发生动乱,周天子逃到河阳,这件事曾被人写成“天王奔于河阳”,但孔子给的说法是“天王狩于河阳”,“狩”,打猎,意思就完全变了。天子离开首都跑到外面的事实隐瞒不了,但要用一个“狩”字来代替,因为他是最高统治者,要保持尊重,不了解背景的人还以为他真打猎去了。同样,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进京后仓皇出逃,清朝的史官和当时的新闻怎么记录呢?太后“西狩”。
  研究历史,不可能到古代去调查,但如果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就容易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我研究人口史,发现“人口”里就涉及很多奇怪的现象。宋朝时,全国平均每户最多只有2.65口人,最少时只有1.4口人。1.4口人简直不能组成家庭了,一般人都单身了,这可能吗?后来仔细研究,发现这个数据是上报给中央政府作为交税依据的,那当然人口越少越好了。但向中央政府申请救灾时,每一家却都在五口人以上。现在我国每一次人口普查时,国务院也会发通知要求大家实事求是,自愿申报户口的就不要再处罚。这样看来,古代和现在没什么不一样。所以看书还要结合社会,看懂社会。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要走出去了解社会,读书才会有用。
  当然,人生的幸福与成功并不全取决于读书,还取决于你的为人以及读书之外的努力。
    《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日第11版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