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警惕教育的互联网+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2 05:46
标题: 警惕教育的互联网+

警惕教育的互联网+

安徽合肥巢湖市柘皋中学 唐金龙

      现在最火爆的一个词就是“互联网+”。作为社会各行各业步入新常态之后,“互联网+”就不光只是一个词汇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在这一大背景下,教育自然也不能例外。

      早在“互联网+”提出之前,教育就春水先暖了。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等等,特别是慕课、翻转课堂,都是强调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行为相关联,从而克服传统教育教学的局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否则不但不能取得效果,甚至还会事与愿违。先来看个名人轶事:

      1935年的一天,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上,11岁的小吉米跟着几个小玩伴,来到路边的一个鱼摊前玩。摊主是位60多岁的老人,路人只要花上2美分就能从老人手中租来一个网兜,然后用它去捞鱼缸里的鱼。3分钟内不管捞上来多少条鱼,都能免费带走。

      吉米觉得这个捞鱼的游戏非常有趣,便交了2美分,向老人租来了一个网兜,心想自己一定能捞到一条大鱼。计时开始,吉米迅速地把网兜插入鱼缸,瞄准一条大鱼便网了过去,成功地将它兜住了,吉米兴奋不已,飞快地提起网兜,可让他没料到,就在鱼儿快要被捞出水面的一刹那,网兜突然破了,那条大鱼随即跑掉了。

      吉米大感遗憾,但他觉得这纯属意外,于是又交了钱,重新租了另一个网兜,他又网到了一条大鱼,可在出水时,网兜又破了。这时吉米生气地对老人嚷着,说他是骗人的,并要退回自己的4美分。老人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说自己来示范试一试看,说完他便操起一个网兜,成功地从鱼缸中捞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来,只是它是一条小鱼。吉米惊叫着说这么小的鱼也算鱼呀。老人告诉他,很多人在捞鱼的时候和他一样,只将注意力放在大鱼身上,丝毫不考虑手中的网兜够不够结实,能不能承受住鱼的重量,因此十有八九都是徒劳一场。

      40多年后,已是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在回忆起儿时的这段经历时,总是强调千万不要小瞧一个人在童年时所受的实践教训,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故事里,吉米受到的教育是他自己亲自实践并在这实践中自我得出的。老人的示范他是亲自看到的,不是老人凭空说给他听的。这才是教育,生动的具体的,明明白白的。

      现在来说互联网教育教学。应该说,借助互联网手段是高效快捷的,问题是度的把握。强调警惕也是在这个层面上。电化教学,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万能的。我担心的是,在“互联网+”的宏观环境下,过度放大其效应。在具体的教学层面上,电教手段不能越俎代庖,否则电灌的恶果会十分严重。

      最要紧的是决策层面上,要高度警惕。在强调教育均衡公平的思维里,许多地方搞空中课堂,在薄弱学校设置多媒体教室,播放名校名师的教学视频。这样做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是可以的,而要将其作为薄弱学校教学的主渠道,甚至看作是成功的改革举措,那就大错特错了。

      慕课等形式有它的优越性,但也有致命的不足。就单向传输来说是便捷的,而在互动方面,显然存在不足。教育教学行为是要有温度的,而这温度不是机械传播能够有的,而要有师生近距离甚至是零距离的交流,哪怕一个眼神,一个抚摸的动作。耳提面命、促膝谈心等等的词汇中,都表明需要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有亲近感。这种物理的距离感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教育教学资源的。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孤身漂泊的少年也是在与猛虎理查德·帕克的对抗和相伴中,熬到了重返人类世界的那一天,却最终发现,猛虎不过是灾难、创伤和孤独制造的幻影。而过于沉浸在互联网思维中的传播途径,其实就有可能让学生感觉自己是那孤独的少年,即便学到了知识,在素质的养成与人格的完善上存在严重不足。

      教育行为是细腻的复杂的,强调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都还远远不够。教育是一个跟进的过程,要有一个修正的过程,也就是说是动态的。这都需要观察。

      乔布斯是一个私生子,他从小被母亲送给了一个好友抚养。他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他生性好动,曾将铁丝插入电插座被烧伤,也曾因好奇而喝下不明饮料,结果被送入医院抢救,上学时曾将点着的爆竹扔进教室、将吐着信子的活蛇带进教室,只是为了吓唬同学,他还胆大妄为地将爆竹偷偷放在老师的椅子底下……结果是被学校以严厉的口吻警告要求其退学。

      在他到快上大学前他迷上了一个女孩,成绩又一落千丈,并且表示不上大学了。他的家人结果他们花光了自己辛苦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将他送进了当时全美最贵的一所大学——里德学院,在那里他也只是玩摇滚,还迷上了东方宗教,甚至请假跑去印度朝圣。一年后他不得不退学回家。还是他痴迷的东方禅学最终赈救了他,他仿佛突然的点开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他决定从他钟爱的电子技术入手,与好友在一个破车库里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者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排名第一的科技巨头——苹果公司的总裁。

      乔布斯的成功能否复制姑且不说,有一点是可以借鉴的,那就是他的学习与成长一直都是在动态变化着的。警惕教育互联网+就是要防止教育教学行为简单化,最可怕的就是为这种简单化打上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旗号。

      如果说要有一个模式或者一个课例是万能的话,如果学生看着屏幕就能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并养成能力素养的话,那么我们只要将全国哪一个课堂的现场同步转播到全国千万个课堂不就行了吗?显然是不行的。最好的课例都要落地,要生成具体课堂的具体学生学情。迷信互联网作用的人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天天见面的师生,除了有亲近感,更是熟悉彼此。举手投足间默契之外,是取得效果的最佳互联互通。

      想到《神雕侠侣》里的裘千尺大妈。她靠一门喷枣核钉的功夫,跻身暗器界成功人士之列,按理说开门课教枣核钉就完了,再开个课外补习班,也最多教到暗器理论学、射钉器工程构造学之类。但裘大妈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对恋爱婚姻学最有研究,固执地给女儿开情感婚姻课,什么“普天下的男人都是一般,对付男人,一步也放松不得”呀,“丈夫,丈夫,一丈之外,便不是丈夫了”等等,一套一套的。故事里裘大妈最不擅长的就是婚恋问题了,整个故事里也没有比她的婚姻更失败的,想想她授课的结果可想而知,女儿没得到爱情和幸福,反而年纪轻轻就送了命,也就不足为怪了吧。

      教育的“裘大妈”们大有人在。如果连互联网+到底是什么都不其清楚,就硬要向说是好东西,觉得是改变教育教学的灵丹妙药,这就需要警惕了。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