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2015。5。22。与区实小梅君等朋友会谈记要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4 17:05
标题: 2015。5。22。与区实小梅君等朋友会谈记要
2015。5。22。与区实小梅君等朋友会谈记要【共识】


一,【校史研究】:

》需要做;尽力而为去做。
》由区实小朋友们来做,【管季超工作室】从旁协助。
》下学期启动。争取一学期内搜集齐目前能找到的资料。





二,【孝南区历年教学档案的重新研读和教学经验的提炼】。
》需要做,可以做。

》可能许多原始资料缺失,留存下来的资料学术含量不高。
》此事下学期开始做,由【管季超工作室】完成,区实小教导处提供查阅档案的方便。
      




三,【加强与教育类报刊媒体的学术合作】。
》需要做,应该长期做,形成一种‘集体意识’或曰‘氛围’。

》此事不能急,得慢慢来。
》先从少数几位有研究意识和写作基础比较好的老师开始督促提醒开始,争取扩大范围。
》【管季超工作室】一定会全力呼应配合。






四。【编印《孝南区实验小学学生作文年刊-2015年卷》】。

》必要做,可以做。
》今年8月15日以后就启动,暑期完成!
》区实小教导处这学期结束前将优秀学生习作、学生书画作品和相关教学教研教管档案资料备齐。
》此事由区实小教导处与【管季超工作室】合作完成。





五,【孝南区实验小学教师自愿加入--管季超工作室-教师合作团队】。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32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76&_dsign=17291f76
《师慧园论坛》创办者管季超答网友问》



》敲定一件具体事:语文教研组‘集评’《教师之友网》。下学期完成。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584&extra=page%3D1&_dsign=c776a690
5.13.网信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54&extra=page%3D1&_dsign=d3f04ae7
5.14.网信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30 07:20
【管季超工作室】网站群邀请您加盟

《教师之友网》

www.jszywz.com



《中国书画家论坛》
www.shuhuaw.cn


《教师生活365》www.jssh365.cn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5 09:46
传统文化该怎么理解该如何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
    ■徐梓 王立刚
    无论是传统,还是文化,都是一个歧义众多的概念,很难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比如,关于“文化”,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鲁伯(Alfred Kroeber)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中,就列举了164条不同的定义。这两个歧义众多的词语,构成了“传统文化”这个合成词,其内涵和外延也就更加复杂,难以定义。正因为如此,近二十多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单就名称而论,就有“儿童读经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国学育德工程”、“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儿童国学经典导读”、“儿童经典育读工程”、“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等不同称谓。
    概念和名称的歧义,归根到底,是由于传统文化内容的繁复多样造成的。因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中撷取其一并冠以一个相对恰切的名号,进而开展一种教育活动也是可行的。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从教育的角度,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角度看,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最好是什么样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如何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有学者将传统文化分为规范性文化、非规范性文化、半规范性文化。所谓的规范性文化,是以儒家经典为经,以历代官修史志为纬,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广泛吸收了道、法、玄、佛诸家学说而形成的经史文化,它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性文化;而普遍存在于一般民众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信仰追求、日常心理、风俗习惯等,则是非规范性文化;介于两者之间、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如“四大名著”,对经史文化呈半游离状态的各种文化教育、宗教娱乐活动等,则是半规范性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传统文化分为正统的儒家文化和世俗的民间文化。显然,这两种分类,都是从社会层级上分的。从教育的角度看,也有人将传统文化分为国学经典教育、礼仪修身教育、文学艺术教育、节庆民俗教育、传统技艺教育,等等。分类要坚持的起码逻辑,一是要标准前后一致,首尾一贯,不能一事一议,不能中道改易;二是要包举齐全,不能有逸出这个分类体系之外的内容。根据这样的原则,作为教育内容的传统文化,我们认为可以分为经典文本、文化知识、技艺技能三大类。
    中国传统文化之经典文本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守护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一个民族的活力与资源、常理与常道、未来与希望都蕴藏其中。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国学经典,就是我们祖宗中那些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的书,是我们先民中那些智慧头脑的结晶,是指我们民族历史上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奠基性的著作,是塑造我们民族的性格和气质的著作,是对我们民族语言和思想具有示以准绳、匡其趋向意义的著作,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其有效性不限于一时一地、历久弥新、具有超越时代生命力的著作。
    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与人类历史上伟大心灵沟通的过程,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头脑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一个心灵启示、感受其襟怀、浸濡其思想、分享其智慧的过程。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就能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之中,都遭遇了怎样的挑战,面临了怎样的难题,我们又是凭借什么资源,根据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成功地应对了这种挑战,化解了这样的难题,取得了怎样的成果。经典教育在功利泛滥的时代,致力于培养高贵的气质,呼唤摆脱实用主义的桎梏,冲破名利场的喧嚣、浮躁和表浅,追求那些深邃的、最基本的、永恒的价值。显然,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唤起人类自身的优异和卓越感。
    什么是国学经典?是狭义的儒家经典?是所有重要的古典文本?还是一切历史文献?是一个富有包容性的体系?还是一个独占性、排他性的体系?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人不认可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是核心内容。其实,经典不应该定格过高,不能由“四书五经”所独占,更不是只有那些自命为“经”的著作才是。它应该是一个包容、发展的体系,举凡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的历史文本,都可以看作是国学经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学经典,都可以作为普通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不意味着这些经典可以在各个学段学习。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考虑教育的传统,也要照顾现今的需要;既要考虑这些经典内在的逻辑,更要照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具体来说,在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古典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可以以《弟子规》、《小儿语》、《朱子治家格言》等为主,以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在小学高年级,则以《千字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为主,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雅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在初中学段,可以选读四书和诸子,让学生体味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在高中学段,可以选读五经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走进我们的历史,体认我们的传统,亲近我们的祖先。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就是感受、体味、掌握并逐渐能灵活应用优雅和精致的祖国语言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土壤的过程,是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说到底,经典是我们和自己传统之间的一座桥梁,是我们和自己悠远历史之间的一根纽带。缺乏经典教育,我们就无法找到回归自己精神家园的路,只能是一个文化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经典教育当然会产生现实的功效,而且种种功效可以说不胜枚举。比如,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掌握并自由应用汉语这种优雅、精致的语言,而且在高声朗读或密咏恬吟中,能感受经典中的气势和气韵,体味经典中独特的节奏,这本质上是一个养气的过程。在养成了“浩然之气”后,作文就会字字千钧,气势磅礴,笔下风雷,气韵生动。同时,国学经典往往具有厚重的伦理色彩,关系世道人心,阐明性学治法。接受国学经典教育,长期受其熏染,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增进道德信念,升华道德情操,优化道德行为,而且还能由此及彼,由远及近,一定程度地改良社会风气,阻止社会道德的滑坡,疗治社会失序的乱象。
    现代社会高度分化,离心力很强。由众多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的男男女女组成的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这个社会或国家就没有粘合剂,没有凝聚力,没有共同的立足之基。国学经典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生活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共同体中的人,不仅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而且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稍纵即逝的现在,不过是历史发展链条中的一环,是历史的现实性呈现。我们与其说是生活在现在,不如说是生活在不断行进的历史过程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历史和过去,那么这个共同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接受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自觉走进“文化”的过程,通过经典文本的阅读和古典文化的熏染,改变性格和气质,最终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之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我们的先民在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大到各种社会政治制度,小到一个概念,都属于文化知识的范畴。前者如科举制度、封建制度、三省六部制等,后者如华夏、九州、中国、炎黄子孙等。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种问题,也是文化知识的重要内容。物质层面的如衣食住行,精神层面的如人伦关系、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生老病死,等等。
    有关文化知识的分类,更是大相径庭。王力先生主编过一部流传很广、影响极大的《古代汉语》,在每个单元都有“古汉语通论”。第三册的“古汉语通论”的四个单元,都是“古代文化常识”。其中包括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14个方面。台湾学者王尔敏先生,致力于民间传统世俗文化生活的研究,他的《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一书,依次介绍了民间多神信仰、日常生活节奏、饮食医药与养生益寿法、日常礼仪规矩、应世规矩与关禁契约、玄理术数之信从、游乐才艺和风月调教8个方面的内容。
    实际上,这些内容,在传统的教育中也普遍存在。著名的启蒙教材《幼学琼林》,就设置有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武职、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人事、饮食、公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等32个类目,这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知识结构的一个缩影,传统的知识类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有一部名叫《万宝全书》的书,是明清时期庶民日常用书,虽然不是高文典册,但重在实用,深受缺知识、少文化大众的喜爱,所以流行于民间,自明代以来,各种版本不下60种。清嘉庆十三年的刊本《增补万宝全书》中,就分为天文、地理、人纪、养生、诸夷、民用、诗对、种子、杂览、侑觞、相法、农桑、八谱、仙术、笑谈、武备、数命、琴学、宅经、书柬、算法、堪舆、清律、爵禄、劝谕、祛病、时令、画谱、字法、牛马、状法、解梦32类。明清时期平民的文化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知识世界如何,他们关注什么,他们受到什么知识的影响,这类日用类书提供了最直接的答案。
    这些文化知识对于生活在传统社会的人来说,往往是生活之所必需,是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者是通过进学读书,或者是通过他人耳提面命,或者是在生活实践中耳濡目染,必然要学会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传统知识中的很多内容,已经不再成为中国人必备的知识了,成为了只有在历史文献中才能看到的内容,在历史博物馆中才能目睹的情景。但要了解我们先民的生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了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那么想、那么做,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和崇奉信仰,一句话,必须了解他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传统当然不是凝固的,所以人类历史上有众多破除旧的传统、同时建构一种更加适宜、更富有想象力的新传统的努力。但是,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传统文化知识也是如此,虽然古人对天地、四时和人事的认识,一部分已经成为陈迹,但也有不少内容至今仍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为中国人所特有。比如关于中国、华夏、九州、炎黄子孙等的称谓,民间日用的知识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六十甲子、传统节日,等等,这些内容既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的模式,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如果说,学习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见踪影的文化知识,主要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祖先的话,那么,学习这些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定影响的知识,则是为了认清我们自己。通过检视我们身上的文化基因,可以看清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精神世界,受到了传统怎样的影响,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先民怎样的血液,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此外,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还有一个直接的功效,这就是能够了解历史文献中的专有名词和典章制度,对于我们读懂古文、理解作者的意思会有极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对这些茫然不知,我们面对古文献就会如同天书一样。传统文化知识不仅对我们读懂古文、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有帮助,而且对于我们搞清楚今天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来龙去脉也大有裨益。特别是这一部分内容中,有很多地方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十分切近,学习这些知识,会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之技艺技能
    技艺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手艺、工艺或艺术等,而技能则可以看作是拥有特定技艺的能力或才能。就是说,技艺特指某种技巧,而技能是通过长时间反复演练后习得和掌握该技巧的能力。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比如,剪纸、抖空竹、下围棋、说相声是一门技艺,而擅长剪纸、能抖空竹、会下围棋、能说相声则是技能。
    传统的技艺和技能,至为繁多,难以一一举列。如果以从事的主体而论,就有儿童和成人的区别,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庶民和士人的差异。以宗旨目的而论,有的在于表现技巧,满足心性,纯为娱乐;有的制陶纺织、印染刺绣、冶炼铸造、炮制中药,纯为实用。儿童的技艺技能主要是户外空旷处的娱乐游戏,如抓子儿、抽陀螺、打蝶螺、放空钟、踢毽子、跳百索、摸瞎鱼、撇泥钱、风鸢戏;成人的技艺技能则偏向于室内的博弈竞技和斗智游戏,包括围棋、象棋、弹棋、骨牌、马吊牌、麻将牌、掷钱等。男人的技艺技能多表现在龙舟竞赛、蹴鞠、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徒手对搏等方面,女士则集中在绣荷包、荡秋千、猜枚儿、抓(石)子儿、弹珠儿、跳绳儿、捉迷藏等上面。
    在传统社会,除了书法、绘画、围棋之外的其他技艺技能,要么被认为是玩物丧志,要么被视为奇技淫巧,从来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技艺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在社会上,也有的是在家庭中,通过民间娱乐的形式你我传习,或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
    传统技艺技能极富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的智慧,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情趣。比如,围棋就是一种智慧的游戏:松下林间,庭前室内,两人一壶清茶,对弈纹坪,眼前只有一盘棋,一切纷争,种种烦恼,都被抛却在脑后。正如叶朗、朱良志在他们合著的《中国文化读本》中所说的:“围棋不是确立一个对手,而是请来一位同好。围棋的‘好局’是与对方一道完成的,一递一着的落子,与其说是在竞争,倒不如说在共同修建一座美妙的大厦。……围棋是与一位‘同好’来交流心灵,来共同创造一个‘好局’,最终共同生存,达到心灵愉悦。这是中国人的围棋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竞争之道。”通过传统技能技艺的学习,不仅能够娱乐心性、激发兴趣、宣泄情感、强壮筋骨,不仅能使广大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而且能切实理解先民的用心,感受古人的情志,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不是传统文化的问题,而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传统文化本身虽然是古代社会、传统时代的文化,但是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当代社会的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教育本质上是为了让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获得一种根基。这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代,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青少年,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所以,与传统文化是在过去形成、经由现在、而通向未来正好相反,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将未来作为出发点和根本,经由现在的选择和过滤而指向过去的。
    这样看来,传统文化教育虽然以诵读古代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习传统的技艺技能为主要内容,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复古主义”,不一定只有通过私塾和书院才能传承,更不一定要穿着古人的装束、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才能习得。在当代社会,学校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的正规性、系统性和高效性,也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要健康、有效、可持续地开展,也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个途径。当代的学校教育体系,尤其是基础教育部分,也有必要充分接纳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在当代的教育中增加或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主编视点
    教育该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参观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这也成了由教师节引发的社会热议话题之一。近几年,“国学”日渐升温,从幼儿园开始的公办基础教育,乃至社会上以各种名目与形式出现的私塾、国学堂等,都对国学教育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甚至有了让儿童专门读经的国学教育机构,一些大学也专门开设了价格不菲的专门针对企业界成功人士的国学课程,似乎不学习中国式智慧与中国式为人处世,就枉称成功人士。
    这种种现象说明,当今社会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与民族价值观自信的回归。这种认同与回归,也成了当下中国人共同梦想不可缺少的基石,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则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必经之途,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获得一种根基,更好地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
    那么,如何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除了概念以外,大多数人是否有更加具体而深入的认知呢?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复古的教育吗?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读经和营造古人学习的场景就可以奏效吗?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如何遵循教育的规律,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着哪些问题,需要哪些保障?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基于此,本刊将月度话题的视点落在了传统文化教育上。我们试图从形而上的意义、从教育的意义、从现实的实践案例与面对现实的思考等层面,以期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些思想上、行动上的有益视野与视角。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5 09:46
传统文化教育更应注重价值传承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8月,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为父母建立“关爱卡”,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打开父母的心结,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支持单身父母再婚,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新版“二十四孝”赋予了孝文化当代内涵。图为新版“二十四孝”图之一。 (赵小雅整理)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那些经典文本之中,具体化为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以各种技术技能存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但传统文化教育还要明了其价值所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世界。那么,从价值层面看,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深远价值影响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本质是什么?本期话题,关键词是“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价值观”——编者
    ■赵金刚
    中华民族重点在文化上的关联
    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是“五四”以来中国历届领导人中最高的。对于普通人,或许会问,传统文化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时代越现代,传统似乎离我们越远,我们重视传统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历史也是割断不了的,我们思考中华民族的今天与未来,必须要面对我们的传统。传统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其实,我们将过去的文化叫做“传统文化”,不如叫做“文化传统”更为贴切,“文化传统”意味着这套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当代影响表现在语言、地域、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而最为重要的是,它构成了我们共同心理素质的核心,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心理与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可以称得上一个共同的民族,重点在于文化上的关联,中华民族更强调一种“文化群”,而不是血缘上的种族。李泽厚先生指出,随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氓崇拜”等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传统文化基因仍影响着日常生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去看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因为传统文化,中国人有着共同的世界观。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不把自然和社会看成是截然对立的两个世界。中国人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中国人更发展出“万物一体”的观念,认为人与世界上的所有存在物都是有机整体,就仿佛我们是一个共同身体的一部分。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万物一体”,都强调和谐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是孤立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
    因为传统文化,中国人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儒释道三种文化形态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核心,儒家讲的仁爱、佛家讲的平等、道家讲的自然,都是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周易》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是我们精神信念的重要支柱,今天清华大学还以这样的精神作为校训。这些思想层面的价值依然被现代中国人所保存,并未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彻底消失。很多中国人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却在潜意识层面上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儒释道三家的一些内容。
    因为传统文化,中国人有着共同的伦理原则。这尤其表现在我们对“孝”的强调上,如果说我们共同的世界观与精神追求还不是那么容易被一般人察觉,但“孝”作为我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在今天依旧有着明显的体现。“清明扫墓”的习俗至今被延续,每到清明这样的节日,人们都要向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以“孝顺不孝顺”作为判断一个人道德的标准,“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在中国人看来,我们的身体直接来自于父母,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个人,也属于我们的亲人,尤其是父母。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需要超越的上帝,就可以建构日常生活的大多数伦理规范。孝文化有几项很基本的内涵,比如说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儿,有损于父母的声誉,这就是不孝的行为;家庭贫困而不努力工作以养父母,也是不孝的行为;孝不仅仅是要保障父母的温饱,更是要照顾父母的心理需求。孝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往往不被现代中国人“自觉”到,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能将这些内容让人们自觉地意识到并努力实践,一定会有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孝之外,“忠恕之道”也是中国人伦理生活当中的重要原则。孔子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自己不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那就首先不要这样对待他人。所以中国人多能替别人着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这点不仅仅表现在父母对待子女上,也表现在朋友之间的交往上。中国人共同的这些伦理原则,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情,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我们伦理生活中最为看重的。
    因为传统文化,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历史意识。《三国演义》中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大一统”的历史意识,我们总是拥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我们将那些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利益的人称为“民族英雄”,而那些造成分裂的人往往被我们唾弃。中国人重视统一,还体现在我们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认为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这点自古即如此。例如《史记》就有“天下一家”的观念,在追述周边各民族的来源时,司马迁总是考索至上古帝王,认为无论是什么民族,我们根源上都是一家人。姓氏文化也体现着中国人历史意识,遇见同姓的人,我们往往讲“五百年前是一家”,如果能够追溯到共同的祖先,又总能多出很多共同的话题。现在民间有一些宗亲会,一起祭祖、修家谱,这都体现了我们对共同记忆的重视。梁启超先生认为,“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发达”。正因为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着悠久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我们才能将彼此视为一家人。“二十四史”等史书记述的都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因为传统文化,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思维特质。有些思维模式根深蒂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阴阳”观念。熟悉《红楼梦》的人会知道,贾雨村正是用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的状态来解释贾宝玉性格的,而史湘云在与丫鬟翠缕讨论世界上的现象时,也认为有阴必有阳,一切都是由阴阳构成的。我们用“阴阳”的观念“合理化”地解释这个世界的一切现象,并对生活提供指导。中医理论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观念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之一。
    因为传统文化,中国人在世俗生活层面有着完整的习俗、禁忌和礼仪。比如说“二十四节气”,它既是农业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也是传统社会的重要习俗,每一个节气下都有一系列的习俗相伴而生,涉及历史、典故、道德、诗词、饮食、游戏、禁忌等诸多方面。今天,在很多地区,依旧按照传统节气来安排日常生活,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与这些节气有关的活动,如“中秋”赏月、吃月饼;中秋观潮从汉代就已经存在,直到今天,钱塘江还有中秋观大潮的活动;有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到中秋还要和古时一样舞火龙。节气背后的传统活动,是看得见的传统文化,而我们还要强调的是,每一个节气背后,都有它所代表的独特文化内涵,这是我们自古相传的文化习俗背后的真精神。中秋,我们吃的不是月饼,而是相思,相思的味道比月饼更浓。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讲,并不是“博物馆里的展览品”,它以各种形态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项考古工作,把一些死的东西挖出来展览、供人欣赏,而是立足现实生活本身,更自觉地展示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丰富我们的生活。
    传统体现在价值的现代践行中
    关于传统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有层次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性内容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史子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服装等器物则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在古代先贤看来,价值性的内容比器物性的东西更为重要,如果器物性的东西脱离它背后的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就是弘扬我们几千年文明当中形成的那些优秀价值,这些价值不仅对当代中国人有重要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比如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被当代的伦理学家视为处理一切伦理问题的“金律”,对解决文明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面对传统文化,有些人更重视器物层面,认为穿上了汉服、弹起了古琴,就是弘扬了传统文化。其实并不如此,仅仅只有这些,而没有传统价值,只是有了传统的皮,而失去了传统的魂。对于当代人来说,即使穿着西装、喝着可乐,但如果能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遵理性、行忠恕、素其位,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是传统文化的真正践行者,传统文化体现在对于传统价值的现代践行上。
    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靠教育,今天也同样要依靠教育。教师首先要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真正复兴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加强传统文化素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不仅仅重视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更能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孔子讲“近取诸譬,可谓仁之方也”,也就是说为仁要从最切近的地方入手,要能体察离自己最切近的东西。传统文化的价值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只是我们对很多习惯了的东西没有自觉,我们如果能以一种自觉的态度去审视生活,就会发现传统就在我们身边,而日常生活当中那些最让我们感到要珍惜的价值,往往就是古圣先贤所强调的价值。
    今天,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国需要面对世界、走向世界,但这一切必须以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基础,只有这样,在全球化当中,才能保持自身民族的独立性,才能为全球化作出独特的中国贡献。(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5 09:47
从课程视角整体规划传统文化教育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街道石灰桥社区举办了一场“小候鸟体验传统国学日”活动,让这些来自异乡的孩子们在开学前能跟传统国学进行一次“亲密接触”。20多名来杭州跟父母团聚过暑假的“小候鸟”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杭州孔庙,学穿汉服,敬拜孔子像,学习汉礼和悠久的传统国学文化。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精神从小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课程教材中合理纳入传统文化的内容。那么,具体该怎样在课程与教材中合理安排传统文化内容,让我们听一听教育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建议。——编者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
    ■杨宝山
    大量调研表明,近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有成效,但并不乐观。反映在课程方面,课程结构整体性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课程彼此不能呼应。反映在教材方面,教材内容科学性不够,缺少科学统整,致使教材内容琐碎,学科之间不够衔接。反映在教学方面,教学设计系统性不强,缺少系统设计,致使教学内涵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教育部近日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们建议,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即三个阶段合理分工、有机衔接,三个领域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三个方位形成一体、全面实施。
    三个阶段合理分工、有机衔接
    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实现合理分工、有机衔接。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中学阶段,初中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个领域整体规划、顶层设计
    根据我国现阶段课程实际,我们按照语言、文学与艺术,数学、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三个学习领域整体规划进行课程顶层设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第一,在语言、文学与艺术课程领域,注重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与艺术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例如,在语文课程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课程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获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验。在中学阶段,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提高古诗文的欣赏品位及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在数学、科学与技术课程领域,强调数学、科学与技术的文化功能,注重数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及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关心科技进展及有关的社会问题,促进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强调数学文化渗透于整个课程教材,适时地介绍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中国数学发展史中的有关材料,这将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利于他们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算学启蒙》、《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盘珠算法》、《孙子算经》、《五经算术》、《四元玉鉴》、《测圆海镜》等都蕴含着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又如,在科学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看待和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意识的形成。生命科学课程设计应帮助学生强化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物质科学课程设计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与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益古演段》、《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授时历》、《铸炮铁模图说》、《革象新书》、《郑和航海图》和《徐霞客游记》等古籍中都记载了十分有意义的史实。
    在人文与社会课程领域,强调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为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应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又如,在历史课程设计中,提倡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地理课程设计中,重点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个方位形成一体、全面实施
    在课程建设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位形成一个整体,全面实施。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配合,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有效利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家长学校等参与传统文化的体验、实践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发挥社会有关部门职能,建立定期参观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鼓励文化传媒机构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教育资源。
    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及时的。(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刘文军
    中小学理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但目前看来,基础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就主要问题进行一些剖析。
    教育目标上价值引领的缺失
    时下,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仍然看重分数和升学率,由于传统文化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太少,教师对教材中传统文化部分的教学,仅仅限于应试教育,把考试的考点罗列出来就应付了事,偏失于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追求。事实上,传统文化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其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和启迪心智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上述这种教育功利化倾向,使教师缺乏对古代文化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学生学到的也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严重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了自身的生机与活力。
    内容枯燥,与学生生活脱节
    现在中小学学生不喜欢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因为他们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现代阐释的能力,只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当历史来讲,偏重于诗词的背诵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解,自然而然就会造成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有效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通俗解读,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得传统文化向现实生活回归,激起了人们的道德共鸣。
    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适当教材。现有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薄,例如,就儒学来说,在小学六年的全部教材中,只有几句儒家的格言和简单的几则故事。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方面内容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一个个单一的教学知识点来对待,而漠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一些教材“大而空”,泛泛而谈的内容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 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并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三者的结合,建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笔者曾观摩一些高中历史课堂,发现很多教师根本没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只是依赖教材,采用简单的识记型教学。以人民版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为例,很多教师只是把重点放在“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人物、作品的识记方面,出现了堆砌文化常识的弊病,教学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较低层次。其实“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思辨性和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现实的角度反思、拓展文化的内涵,进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教学方式的单一,部分原因可能由于教育者自身素质不过关,从而导致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靠上课前的简单备课或者突击学习根本无法领会其要旨。所以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仍是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途径狭窄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基本来自课本的文字,学生可体验或者能亲身参与实践的部分极少,这导致了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的普遍匮乏。其实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各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多种教育载体,例如专题网站、生活读本、挂图、校训等形式,以多样化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各种传统文化的再现活动,如书法、国画、茶道、武术、剪纸等,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热忱。只要教师肯下力气选择合适的教学途径,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广东省龙门县龙门中学)
合理编写教材帮助小学生学好古诗文
    ■黄志军 郑国民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教学价值。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不仅能够领略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体会一定时期的文化,而且可从中不断获得智慧和灵感。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应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法。
    应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小学古诗文教学内容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托具体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每逢重要节日、时令,不少古人都会吟诗作文,无数名篇佳作流传至今,这自然而然为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提供了绝妙的契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充分发挥“主题——情境”单元的编排优势,依托这些重要节日、时令,精心设计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联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自己查找古诗文资料,鼓励他们在班级内交流分享,吟诵积累。
    四年级上册教科书,在中秋节前后安排了“明月”单元。教材首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两首古诗,意在唤起学生对“明月”这一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感知。接着,教材编选了如诗如画的现代散文《走月亮》和饶有趣味的科学小品文《飞向月球》,这些诗文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乡下的月色之美,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在调动起学生对月亮美好向往的基础上,教材在“语文天地”中继续安排丰富多彩的与明月相关的语文学习,如填写与“月”字有关的成语,阅读老舍、巴金、张天翼、周而复等名家描写月亮的名作选段,诵读一些诗句。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看月亮、说月亮”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畅谈与月亮有关的故事;在“笔下生花”习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写写有关怎样度过中秋节的生活,或者写写有关月亮的诗句。
    这些内容的安排,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紧密依托他们熟悉的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穿插大量与古诗文有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直接感受这些古诗文,唤醒民族文化的记忆。这样的学习情境,让古诗文的学习变得可感、可亲,在实际参与和真实的体验中,学生更容易对其内涵和内容有所感悟。
    此外,四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花”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在六年级上册设计了“岁寒三友”综合性学习单元。这些编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自然而然的文化浸润中,通过学习书面语言中的经典名句积累语文素养,如每当看到山花烂漫、春光宜人的景象,学生就会想起“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当看到明月就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看到梅、松就会想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等诗句。
    诵读古诗文应当常态化
    优秀古诗文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只有在反复回味中才能不断理解,常读常新。儿童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应让他们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记忆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内容。在这一阶段诵读积累的古诗文将会长久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扎下文化的根,成为滋润他们一生的营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紧密结合“主题—情境”的整体设计,共选编古诗文116篇(段)、古代名言警句100则,希望通过常态化的诵读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积累古诗文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积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共同情感。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在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的“语文天地”里,教材选编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诗文;在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的“语文天地”里,选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诗句;在第十二单元“过年”的“语文天地”里,教材选编了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和两副寄托着中华民族美好情感的对联。
    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应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学生对优秀诗文的理解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会随着社会生活体验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常读常新是这些经典所具有的独特品质。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实际,引导他们在日常化的诵读活动中记忆这些古诗文,而不能强调对古诗词的理解一步到位。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古诗文
    古诗文言简意丰,大多具有形象、抒情和富于乐感等特点。小学生天性活泼,情感丰富,形象思维仍占主要优势,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活动的设计,都应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为了帮助学生形象化地感受古诗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每一首选入的古诗文都精心设计了插图,努力体现古诗文的时代特征和悠远意境。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教材特别注重古诗文和“主题——情境”单元,力图让古诗文与学生生活经验更好地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在一年级上册“数字”单元里,教材将宋代诗人邵雍的《山村》一诗安排在现代诗《数字歌》之后,就体现了这种考虑。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数字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教材找到了这样一个巧妙的结合点,让学生先在数字儿歌的学习中,初步认识汉字“一”到“十”,在此基础上自然导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诗句的学习。这种安排,既减缓了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难度,又让学生在《数字歌》和《山村》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到现代诗歌和古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体会到这首古诗清新隽永、琅琅上口的特点。结合“数字”这一主题情境,教材在“语文天地”里安排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古今”的诗句。在读一读、背一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刚刚接触到的数字,还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干、地支,以及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小学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创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切实把握古诗文自身的特点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以诵读为核心的形象可感的教学活动,配以适时的自身示范和必要的讲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唤醒他们的情感世界,充分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能够在时空的穿越中和古人展开心灵的对话,品味古诗文内容和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黄志军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郑国民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5 09:47
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者视角与路径


    吟诵,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常见的读书法。主要是依据汉语的音韵规则读出每个字词音韵的高低长短及轻重缓急。在诗词文赋中尤其要注重格律特征按“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来读。此外,还要把入声字读得急促、韵字读得相对更长些,形成余音绕梁、绵长久远的乐音,让人听起来像唱歌一样。图为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小学陈琴老师在三(1)班的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吟诵《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情景。彭弘 摄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的阶段,许多地区、许多学校、许多教师都已经在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本期专题,我们试图从区域、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层面,提供一些个案,希望从他们的现实实践中,看到实践者的所思、所想与所行,从而为一线实践者提供一些新视角与新路径
——编者
经典为学生一生远行做储备
    ■陈琴
    课程化:才能让经典诵读有实效
    时下,中小学推广经典诵读之必要与否已不值得再作启蒙式研讨,大家最关心的是该如何推广。目前,学校层面的经典诵读模式基本上是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无外乎四种情况:一是早读或午读挤出十几分钟诵读;二是布置诵读内容让学生自己回家诵读;三是学校开设了诵读课或所谓的“国学课”,但主要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自主决定,可读也可不读;四是以兴趣班的形式开展,部分学生参与诵读。
    以自己20多年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经历来看,以上模式只能浅尝辄止,鲜见有实效。经典诵读想让所有学生获益,必须要通过课程化才能实现。只有课程化后,才能遵循严格的课程内容授课,才能在面对经史子集的大量选本时做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最重要的是,课程化后的经典诵读教学才能真正融入当下的母语课堂,也只有把经典文本作为母语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材才能实现经典诵读的最大功效。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经过一系列缤纷多样的诵读模式之后,从15年前开始,我把自己多年精选的经典文本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纳入常态的课程中,跟现行语文教材整合。低年段侧重于蒙学读本,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千家诗》及300多首儿歌童谣;中年段包括《幼学琼林》、《大学》、《中庸》、《论语》、《增广贤文》、《老子》、《庄子·逍遥游》、《孝经》;高年段包括《孟子》、《庄子》、《金刚经》、《易经》。此外,还精选了150篇古今中外的散文名篇,《诗经》中有280首,唐宋诗词有400首,《楚辞》分散在各个学期,到六年级结束后,每个学生的背诵量都可达到十万字以上。设想,一个以十几万经典文字做底色的小学生,到了中学后,还会对《史记》、《左传》、《资治通鉴》望而生畏吗?还会再只能读四大名著的白话简缩版吗?最关键的是,这些文字都是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是不需要求证的大智慧。一个人的生命力被这样的文字滋养着,一定是丰满而灵动的。
    “素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素读”的定义源自日本的一批学者,他们将中国两千多年里私塾采用的教学方法定义为“素读”。“素读”就是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提倡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积淀大量的经典文字,并且强调这种“素读”法只适合诵读经典文本,对于一般的阅读内容倒是没必要下这等功夫。
    参看了许多诵读经典的教学策略,我最终选择经典“素读”教学法的理由是:经典文字跟一般的读本不同,必须储存。经典诵读的目的是善养读者的心田慧命,也是为一生的远行储备精神资粮。所以,不必过多着眼立竿见影的功效,不要以当下的授课方式——学一课考一课来评价诵读课业,只管遵循“纯粹地读”法,直至将最重要的那几本书中的文字变成学生的“肌肉记忆”,在任何时候都能张口即来,随吟随诵,终生不忘。“素读”提倡的是大量地诵读经典,包括国外的、现当代作品中的经典,不是简单地选择某一家某一派的文本。
    多年来,我正是坚持“素读”经典教学法,变革语文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课上少考试多背诵,课后少做题多读书,经典诵读课才会被学生喜爱。
    “素读”:以学生喜欢的吟诵法开展
    就目前的情形分析,尽管经典诵读课程要回归课堂的呼声不小,但仍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是坚决反对开设经典诵读课的。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认为中国的经典中过多地宣扬封建落后思想,因此,外国的经典可读,中国的经典尽量少读;二是认为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字太艰深,读不懂也读不动,所以,不适宜作为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三是诵读的文本因为难懂,所以学生不喜欢读,也就没必要“强迫”学生读。
    我个人认为,将近四代的中国人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经典训练”了,许多经典文本确实已经非一般识字人群可轻易翻阅了。然而,欲亡其国,先断其史,我们当教师的,难道没有义务让每一个学生读懂自己的民族史册吗?因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几乎都是以文字为载体而存活着。
    至于读不读得懂的问题,教师可以先学一遍,边教边学。我在培训青年教师时提倡:你或许不能把《报任安书》、《孔子世家》当着学生的面背诵得滚瓜烂熟,但是,你可以比学生提前一个月读到这些文章,对照译文大致弄懂这些文章的含义。然后,你再把它们带到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在语文课堂上大声朗读,也让学生像你一样,初知大意,略通辞法,之后,再跟学生一起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如此,三五年之后,教师会跟着学生一起成长,不经意间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读书人。
    对于学生不喜欢的问题,我想主要在于方法不当。人们一直以为古代的教书先生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是强迫学生背书的。其实,真正了解了古代的教学方法后,就会颠覆我们的看法。比如,中国古代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诵读法——吟诵读书法,我们有多少人了解过?在我的课堂上,我极少见到孩子不喜欢吟诵经典的。生动活泼的经典课堂,孩子们会不愿意下课的。
    唤醒家长:让经典诵读走进千家万户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我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个书香家庭。因此,每接一届学生,我不仅致力于创设一个书香班级,而是花更多的精力唤醒每一个家长的读书意识。10年前,我开始实施一个经典诵读的方案:以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推动一片区域。我不需要做多少案例的论证,只看经由我的教学所改变的一个片区的家长观念有多少改变,就知道经典诵读的影响力有多大。
    每教一个班都会带给我惊喜:相当多的家长会主动跟着孩子把诸如《老子》、《大学》、《中庸》、《离骚》等背诵熟练,他们常常说自己是跟着孩子读了真正的书。他们也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展读经典文本。周末,家长们带着孩子结伴外出,在田间、在公园里、在江河湖畔,阵阵读书声如天籁般飘荡在行人的耳际,其感染力不容多言。只有把家长也唤醒了,经典“素读”课程才能稳步深入。(作者系浙江省富阳教育集团教师)
区域内推进传统经典教育的尝试
    ■柳恩铭
    2012年,我区提出了用传统文化精神养护师生心灵的教育理念,并正式启动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工程,以此凸显区域教育特色。我们在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广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经典教育,将之纳入课程管理。承担主体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每周经典教育课程不少于一课时,每学期不少于36课时。同时,利用早读、课前5分钟等时间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实施两年半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家长的广泛支持、师生的广泛参与,增强了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为什么选择经典教育
    将经典教育作为区域重点工程,是为了在教育领域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培育养护师生心灵的沃土。现实中,中小学不少沦为了知识的堆积场,不少大学沦为职业训练场,教育不能真正关注和有效培养人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心无价值、心无信仰、心无理想,甚至心无梦想,这种“无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我曾先后考察西方教育养护学生心灵的做法,以及各种宗教及审美、历史教育对人文教育的承担,却发现都存在许多问题。拿什么养护师生的灵魂?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应该作为学生精神营养的主食,诸子百家一如蔬果,这些可以共同构成精神营养大餐。
    经典主要是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尤其是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以及与他们一脉相承的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顾炎武等人的诗词文赋。儒家经典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博爱大众的精神,这些是民族性格和民族共同坚守的价值。儒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尊老爱幼的孝慈文化,维护了家庭和社会稳定;“家国一体”的伦理价值取向,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所在;“天人合一”的伦理情怀,是物欲横流世界的稀缺资源。
    我们下发了经典教育工程实施指导性意见:幼儿园以《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教材为主,辅之以历代精品绝句,形式以诵读和歌唱为主;小学以《论语》为主线,辅之以《声律启蒙》等蒙学教材以及历代优秀诗歌,以吟诵、朗诵、朗读为主;初中则在继续学习论语的基础上,学习《大学》、《中庸》,形式主要为诵读,辅之以讲解和欣赏;高中则以台湾版《传统文化基础教材》为主要载体,同时将《孟子》、《荀子》作为重点推荐作品。
    我们是如何推进经典教育的
    一是建立机制。经典教育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学校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平均每年不少于100万元专题经费用于经典教育培训。学校将经典教育经费纳入校本培训计划。为了有序推进经典教育,制订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实施方案。
    二是转变观念。全区历时两年半,分8期完成语文教师全员培训和校级干部全员培训。邀请国学大家来本区讲学,普及常识,拓宽视野,转变观念,使经典教育从行政行为转化为自觉行动。
    三是内容选择。经典浩如烟海,选择决定成败。先秦儒家才是儒家,先秦之后,几乎只有儒家学说的信奉者、传承者、研究者。儒家的精神主要通过历代士人薪火相传,代表人物有司马迁、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轼、王阳明、顾炎武等,载体除了原生态经典,还有经典诗词文赋。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人本、人文、人道,儒家以苍生为念,积极入世,以教育改变人心,以教育改变命运,最终以教育改变社会。所以鉴别儒学真伪的标准应是,哲学是否以人为本,政治是否以民为本,教育是否以生为本。
    四是探索教法。我区的传统经典教育仍处于探索期,一些学校和教师探索了许多教学方法。如五山小学李淑君老师的“我乐读、我乐悟、我乐背”经典课堂教学模式广受观摩者好评;林美娟老师则带出了一个团队;昌乐小学“君子三幕剧”课型模式,使经典格外生动;华成小学李淑筠老师的“晨读对韵”,使经典充满童趣。另外,我们还向全区学校推荐了一些教材,还有相当部分学校自编校本教材。
    我们期望通过经典教育,让天河教育回归精神活动的本真,重建有教无类的情怀,强化因材施教的传统。以经典教育浓厚的人文精神,涵养天河师生,从而形成天河教育独特的竞争力。(作者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
以孝德为切入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孔永志
    近几年,我校推行孝德文化教育。“孝”是指孝亲尊师,“德”是指德才兼备。开展孝德教育就是教育孩子们时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感谢恩人的救助之恩,感谢祖国的培育之恩。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孝道精神,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营造氛围,走进孝德文化
    学校大门口,一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读诗书最贵,行孝悌为先”,横批为“知行合一”。进入大门,过道两侧是文化墙,主题分别为“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弘扬孝德文化,打造幸福校园”。进入校园,影壁墙上的一段话向人们介绍了学校开展孝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目标。墙上宣传标语:“有德人,天地宽”;“孝感天地,德播人间”。
    校园教室外墙上悬挂的是从本校学生中评选出的“校园二十四孝”图片,有穿针引线、为母洗脚、心系白发、端水送药等,这是为全校师生树立的学习榜样。
    学校开辟了一个展室——“孝德厅”,这是进行孝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墙上四块展牌的内容分别是:母亲怀胎十月苦,劝人别把老人嫌,孝德活动剪影展,最美孝心好少年。还有一整面墙上悬挂着一块大匾内容为《百孝经》,展台上有400余本总计约100万字学生所写的在家中的生活点滴和心得体会,还有体现学生感恩父母的绘画作品等。
    学校还把校园内的一棵古老粗壮的柏树命名为“德树”,制作了“德树”简介并为其赋诗:“全面育人德为先,有德之人天地宽。树若有德树亦高,有德之树可参天。”
    走进课堂,学习孝德文化
    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传统二十四孝动画片,诵读《弟子规》等经典,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利用班会、校会、黑板报和宣传栏等阵地创设浓厚的孝德教育氛围。开发校本课程“校园24孝”,学校把学生日常在家孝敬父母的点点滴滴提炼为24个方面,如青丝变白、洗碗择菜、指尖传情、手足传爱、穿针引线、梳头扎辫、洗衣提水、提鞋瞬间等,以此作为学生在家孝敬长辈的行为规范。
    每周一节“孝德课”,让学生在故事、影片、经典读物中,感受孝德文化的无穷魅力,接受孝德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身体力行,实践孝德文化
    建立好孩子作业本。学生坚持每周放假要写“好孩子作业”,记录“四个一”,即要求学生每周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碗、扫一次地、聊一次天的落实情况和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周一到校上交后由学校逐一审阅,班主任利用周一班会比一比、说一说、选一选,进行总结表彰。学生所记录的每一件事都很真实,都流露出对父母的心疼和关爱,学生的感恩情怀被悄然唤醒。
    开展“好孩子”、“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每月通过评选,每班选出两名“好孩子”,学校专门召开学生大会进行表彰颁奖。这些同学品学兼优,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学生的好榜样,学生家中能有一张好孩子奖状,既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家庭的骄傲。每年年底开展“最美孝心少年”评选,从当年入选的“好孩子”中再评选出“最美孝心少年”,学校进行隆重表彰。在这些同学的带动下,全校学生纷纷严格要求自己,回家积极孝敬父母,上课刻苦努力学习,大家都争先恐后争做好孩子,学校秩序大有改善。
    举办学校第一届“孝德文化公益论坛”。今年7月,我校组织入选最美孝心少年的学生和家长及全体老师进行孝德文化思想教育,请来专家举办讲座,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孝亲尊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
    开展各种孝德教育实践活动。一是组织学唱孝德歌曲,《孝敬父母》、《父亲》、《烛光里的妈妈》、《母亲》、《想起老妈妈》、《感恩歌》等都是我们要学唱的内容,学校还利用课间的校园广播进行播放。二是每学期举办“孝德教育绘画展”和“孝德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孩子们通过绘画、写作和演讲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情怀。三是诵读传统经典,利用下午上课前10分钟时间,播放弟子规音乐,带领大家集体诵读。上午课间操后学生集中到一起背诵《弟子规》,每周背诵一个篇章,我们计划一个学期背诵一本经典。小学六年内背会《弟子规》、《老来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儿语》、《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文本。四是开展感恩父母活动。五是成立“孝德先锋队”,到村委和孤寡老人家里去做好事,打扫卫生,让孝德之风吹向全村。
    孝行天下,宣传孝德文化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传统文化,我校拍摄制作了《妈妈您知道吗》公益宣传片。短片前半部分是回忆妈妈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吃饭、教我们说话、教我们走路、教我们穿衣……当子女长大后外出工作,父母又要苦苦期盼子女的归来。后半部分记录了我校几名学生孝敬父母的典型事迹。片尾呼吁大家要及时行孝,常回家看看,并祝愿天下父母一生平安。该片先后被武安电视台和邯郸电视台录用和播出,在去年母亲节来临之际,作为一份贺礼,通过荧屏献给广大母亲。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唤醒师生内心的善良和美德,孩子们变得更加懂事,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在学校知道尊敬老师。教师们思想觉悟大有提高,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同心同德,积极宣扬传统文化。我们打造校园文化不仅要挂在墙上,而是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带回家里,去感染家庭、造福社会。我们始终认为,办好一所学校不仅要有规模和硬件,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和内涵,我们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寻找一条通过“实施孝德工程,实现以孝治校”的办学新思路,将传统文化与学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让孝德之花开满校园。(作者系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镇牛洼堡学校校长)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5 09:48
·“传统文化教育”之五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流行的话语用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也有那么点贴切。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自不必言,但面对现实,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仍有许多问题。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根植于下一代人的精神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视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到现实可行的方法与路径,从而抵达理想的彼岸。——编者
    ■张鹏举
    在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程,可谓任重而道远,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其中课程问题,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师资问题尤其突出。
    传统文化教育之课程化问题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面对的是传统文化的课程化问题,这是业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实施却有很多分歧,见解相去甚远,争议相当激烈。由于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近年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处于散在状态,各地各校依据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做了积极的、多样化探索。以传统文化教育名义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在内容选择、课时安排、呈现形式、量与度的拿捏等方面差别非常大:在国学经典的选择上,有的以蒙学为主,主要是“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外加《弟子规》及《声律启蒙》等作为起始;有的则以儒家经典开篇,如《论语》、《大学》等作为起始;有的重视诗词,即选择唐诗宋词作为主要内容;有的偏爱古文,重点引入《古文观止》等文选;有的全面出击,蒙学、古诗文、四书五经全部收入;有的独守一经深入学习。在次第安排方面,有的小学低年级即读《诗经》,有的到了初中还在学习《弟子规》。课时安排上,有的学校有专门课时,更多的学校则是利用早读、课外活动等边角余料时间完成。还有很多学校从传统文化中或抽取某个专题,形成如“孝文化”、“雅文化”专题作为教育内容,或作为德育形式,或形成校园文化,或固化为校本课程;也有学校将传统文化中某种技艺作为特色课程,如武术、剪纸、书法,等等。
    形成这种散在格局,固然与课程构建的自发性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由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差异造成的。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难免会造成盲人摸象式的主观性取舍。重道轻艺者有之,鄙弃蒙学者有之,轻言糟粕武断否定者有之,不加分辨无以取舍颟顸而行者亦有之。鉴于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关于课程化问题,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要划定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具体内容。所谓整体性,是指各学段、各学科要统一规划,所谓具体内容就是要对所学文本、知识、技艺等有权威性的具体规定,须列出细目。内容的确定上要克服保守倾向,既要有基本要求,又要具有较大可选择性。二是要与现有课程有效对接,克服传统文化与现有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如将修身与公民教育整合,古诗文与语文课程整合,传统技艺与音体美整合,等等。同时,要特别强调课程的综合与学科间的融通。三是要妥善安排与传统文化教育规律相符合的教学次第。从五六岁的儿童到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要走过12年的学习历程,其间,他们的身心会发生极大变化,学习的规律是由记性到灵性、再到悟性,这个过程决定着教学的次第。要区分记忆与理解、养正与益智、做事与穷理等不同发展期的侧重点,特别是经典文本的学习,应立体式建构,螺旋式展开,从小学、中学以至大学,提倡一本多读,而非线性推进。四是开展教学实验是积极稳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课程化需要定篇、定量、定序、定度,这“四定”都要经过教学实验,实验既是对课程可行性的检验,也是对课程的完善。
    传统文化教育之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
    由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其对教学方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努力做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是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对于传统技艺内容,主要通过实际操练掌握要领以至学会;对于文化知识,主要通过活动——体验——认知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对于经典文本教学的主要方法则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教学的方法为例。经典文本教学简称“经典教学”,具体内容按文体分包括“古诗”与“古文”两部分。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者,讽也。倍文曰讽,倍通背。可见,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即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念,这种念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就是虚心涵泳,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种方法称为“读思行”。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多以现代文为主,特别是小学阶段,6年时间,教材中只编入几十首古诗,有些教材还要削减,真可谓寥若晨星。现代文教学多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少得可怜的那小部分古诗文,其文体特色在教学中也被大大弱化,等同于现代文教学。由于多数学校的经典教育是由语文教师承担的,大家会不自觉地将教语文的方法用于经典教学,这势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经典教学还要克服德育化倾向。所谓德育化是指将经典教育知识化,变成空洞的说教,而且说与做两张皮,互相脱节。同时,要区分不同学段,针对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学阶段重心宜放在文本积累上,中学阶段再将积累的内容不断反刍,咀嚼吸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摆布好“读”与“解”的关系,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或只读不解,或以读带解,或先读后解,同时强调自读自解,重读复解。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经典诵读与书法、音乐、美术甚至体育等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另外,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传统文化教育之师资培训问题
    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整体水平,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情况,传统文化教育在师资上的现状可用“缺、弱、差”三字概括。
    所谓缺,主要是能够胜任传统技艺教学的教师十分缺乏,如书法、武术、纸艺等。目前,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又能从事中小学教学者,可谓一师难求。所谓弱,指多数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底子太薄,只有小部分教师因个人爱好而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技能,多数教师则普遍薄弱。例如,多数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完整读过“四书”,对教学古诗文不可或缺的“文字”、“训诂”、“声韵”也知之甚少,这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全员全科覆盖”的要求显然是极不适应的。所谓差,是指由于传统文化教育水平整体较低,造成教学效果差,甚至“一讲就错”的现象十分普遍。鉴于此,尽快制定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整体水平为目标的全员师资培训规划十分迫切。
    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需分为两个层次,即传统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整体水平提高是个慢工夫,甚至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方可见效,因此,要兼顾必要性与可行性,避免操之过急。目前,除国家统筹安排的各类培训外,还可以因地制宜,采取长短结合,通专兼顾,学教互促的策略,以取得更好培训效果。长短结合就是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以3至5年为期,根据每所学校、每个教师的不同情况,将培训计划落实到每年、每月、每周。通专兼顾就是同时照顾到通识性培训与专业性培训。学教互促就是以教带学,以教定学,边教边学,教学互促。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还应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如与当地的书法协会、武术协会合作培训专业教师。还可以充分开发家长资源,请学有专长的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培训。
    (作者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语文教育专家)
    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何在
    ■刘文军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教育目标上:价值引领缺失。中小学教育实践在“工具理性主义”支配之下,其价值多重在分数和升学。因为传统文化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太少,教师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大多是基于应试教育的某种形式,把考试的考点罗列出来就算完了,做不到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和启迪心智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教育内容上:与学生生活脱节。中小学学生不喜欢单纯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现代阐释,只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教育当作历史来讲,偏重于诗词的背诵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解,造成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通俗的解读,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得传统文化向现实生活回归,激起了人们的道德共鸣。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相对单薄。就儒学来说,在小学6年的全部教材中,只有几句儒家的格言和简单的几则故事。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是内容缺乏系统性,致使教师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一个个单一的教学知识点来对待,漠视其内涵价值。二是教材也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并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三者的结合,形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教育方法上:单一并缺乏新意。笔者曾对高中历史课堂进行观察,发现很多教师根本无法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只能依赖教材,采用简单的识记型教学。以某版本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为例,很多教师还是把重点放在“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作品的识记方面,出现了堆砌文化常识的现象,教学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较低层次。教学方法的单一,源于教师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素养不过关。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光靠上课前的简单备课或者突击学习根本无法领会其要旨,所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知识沉淀和人文修养,仍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途径上:狭窄且呈现方式单一。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基本来自课本的文字,学生可体验、亲身实践的机会极少。其实,传统文化本身蕴含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各种教育载体,例如公益广告、专题网站,贴近生活的读本、挂图,学校的校训、文化宣传等形式,力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舞蹈、绘画、茶道、武术、古诗词、剪纸、乐器等,在亲身实践和参与中,培植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门县龙门中学)
    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困惑
    ■马得清
    传统文化丰富多样,我们也确实需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在于,我们缺乏有修养、有能力这样做的教师。
    我至今记得,我高三时的语文老师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情景。老师先站在讲台上字斟句酌地解释课文中的关键字词,讲着讲着,就放下课本,走下讲台,介绍起课文中的人物来。渐渐地,我感受到课本中的人物活了起来,我甚至觉得,我眼前的这位老师很有孔夫子的风度,好像他带给了我孔夫子教学的那种课堂氛围感。老师之所以能把课文中的人物讲活,原来,他从小就读《论语》,他是在用早已内化在心里的思想和精神在感染我们,而不是仅仅解释文言字词和句子。
    再后来,我成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力像我当年的语文老师那样把一篇篇文言文讲得深入浅出,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我深深地知道,我所修习的传统文化仅是皮毛,其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实际上并未能内化进我的心灵世界,我缺少那样的文化气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不也是在做文言文知识的搬运工吗?不正是把深具中国传统文学美学特点的古典诗文当作应付考试的工具吗?从教参到教案,从教材全解到答案,从课文讲读到考试试题答案ABCD选项设计,到头来,仅仅是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长此以往,通过课堂所传递的传统文化味道究竟能所剩多少呢?
    另外,现有的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不少传统文化经典篇章和句子。这些篇章和句子涉及《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也涉及《尚书》、《周礼》、《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乃至诸子百家的许多篇章,也涉及到《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经典历史著作。但是,有几个语文教师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原著呢?有几个语文教师能将这些经典著作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精神和文化气质去影响学生呢?如若不能,涉及这些经典篇章的诗文教学还会有传统文化的真味道吗?用纸上得来的知识教学生,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还能够有效传承吗?
    当然,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指经典篇章的教学,还应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语文教材中就有“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其内容涉及中国工艺品、年画、剪纸、书法、吉祥彩绘、风筝、远古器皿、古代服饰、景泰蓝、中国古诗赏析等。但是,实际上是否能达到这一编排的目的呢?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是从教学实践中看,有多少教师深深了解和热爱这样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学生和引导学生感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呢?
    如何把传统文化从知识状态引向思维与行为状态,并使之体现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气质中,这是我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最感困惑的难题。如何摆脱传统文化知识化、考试化、肤浅化,真正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使自己成为确实有传统文化思想涵养、审美涵养和做人涵养的人师,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
    还要看重传统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
    ■耿富云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教育,然后再关注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措施等。
    任何活动都带有目的性。对于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该反思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里既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有由传统文化自身价值决定的因素。经典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自身及整个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以及解决原则和措施的深入思考。因此,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文化知识的价值以及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思维价值两个方面。如果仅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关注了传统文化的“皮毛”,却没有学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失败教训为例,“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只是学习西方现有的科学技术成果,而不是去学习他们为什么创造出这些成果背后所隐含的思维方式,以致今天我们在一些重大科学领域仍然不能实现理论突破,仍在简单复制西方的科学技术。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认为,我们能从思想文化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思维的训练和知识的教养,而在这两者之间,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因此,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我们不仅要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一些特殊技艺技能,还要为我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和策略。
    从教育的目的来说,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发展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国外把思维训练当作教育目的的历史悠久。1828年,美国《耶鲁报告》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平衡发展作为本科教育的最主要和首要目标。1929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其专著《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在1936年就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将人与人、现在和过去联系起来,增进人类的思维”。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文化知识和一些特殊技艺技能从而达到对思维的提升和改善。
    谈及传统文化和思维,不少学术研究者认为,中国人思维的弱点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误解的根源不是传统文化中的思维弱势深刻影响后人的思维方式,而是后人没有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思维特点而深受影响的缘故。以《易经》为例,是以2的N次幂展开解释整个世界的抽象的、数理逻辑思维和阴阳卦辞相结合的、具体的审美形象思维的完美结合,但是国人却把它仅当作算卦问卜的神秘之书,对其丰富内涵的解释也简单化为卦辞的直观解释,侧重继承它的直观、形象思维,并被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承下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一些西方科学家正确认识《易经》的逻辑思维,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法国传教士白晋给他的回信中看到《易经》中八卦图的排列顺序与他的二进制计数法相同,为自己发现《易经》之谜而欣喜若狂,也更加肯定自己对二进制计数法的历史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内尔斯·波尔声称他的“并协原理”的创建,得益于阴阳相抱的周易太极论的开导,在《易经》和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二者的平行关系。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对文化内容的教育,更应该深刻、全面地挖掘文化内容背后隐含的思维方式,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这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大有作为之处,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6-5 09:49
应有中西视野与现代高度

■吉建红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之根,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与智慧,将其从近现代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捡拾起来,拍去上面久积的尘埃,认真加以学习和传承,是一件好事。
    但不等于说,在今天的教育中,对传统文化可以不加思考、不加批判、不加选择、不加整理地吸收。国学热很好,也确有解决当下社会道德问题严重、青少年心灵荒芜等现实问题的需要,但很多地方搞成了对文化经典的死记硬背、浅尝辄止,或者不顾时代变化,全盘接纳。这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背道而驰。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切问题,那清朝为什么还会灭亡呢?
    早有学者指出,在一个古今交汇、中西碰撞的新时代中国,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界和教育界有必要提出一个新课题,即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批评”。它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现存的所有文化现象作出鉴别,为重建新的文化、重建新的社会秩序奠定基础。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我认为要打通古今、打通中西,应该具备中西视野与现代高度。要对传统保持批判态度,要整理和把握其核心精神,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以发挥其现实价值。同时,国家要现代化,要不断进步,要克服目前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要重返传统,更要吸纳现代,融汇贯通,臻于更高境界。传统文化可以、也很有必要参与中国现代文化体系的建构,但并非唯一的内容。
    我非常认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诚信”、“友善”、“爱国”、“和谐”等概念,也有着现代西方文明所推崇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这就是有着广阔视野与现代胸襟的表现,如果拿过来指导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外国语学校)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月度话题·“传统文化教育”之七
从书院教育中获得启示

■张云杰
    说起书院教育,往往会被认为是穿长袍马褂迂腐的老古董们做的事情。然而,现代学校教育却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书院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书院教育有很多鲜明的特点。首先,它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书院由学者和文化士绅主办,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即使官学也只是公助经费,教学则由学人统筹。其次,具有文化性和民族性。以研究和传播国学为己任,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刚毅诚信、博厚悠远、仁爱通和的精神。再其次,具有人本性和尚德性。教人以“五常八德”、行己有耻、敬业乐群和大丈夫精神,仁、智、勇兼备而以仁德为体,把真、善、美统一起来。最后是它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不仅培养精英士子,也普及大众文化。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教师来往讲学,学生进出自由,不受年龄、学历、出身、职业的限制,没有固定化的管理模式,强调学思并重、言行相接,从静处体验、在实践中磨练。
    综观书院教育的诸多特点,不难发现,书院教育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对中华精神的发扬光大,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书院教育体现的两大精髓影响深远。精髓之一是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书院将儒家的人文精神转化为书院精神,儒家文化对士人的人格要求、价值体现和实践这种价值的方式方法,都体现为对“道”即儒家的道德理想追求;书院教育的另一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书院以宽松的办学环境为基础,云集学术大师开展讲学,师生相互答疑问难、相互激荡,从而获得新观点、新思想。书院学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清廉淡泊、心忧天下的品格;忠勤不泯、负重向前的精神,与现代教育注重立德树人,重视创新求学的内涵不谋而合。
    现代学校的应试倾向
    现代学校教育,以规范化的体制将教育普及于城乡各地,提高了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培养了众多各种层次的杰出人才,推动了中国走向开放的现代公民社会,但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却有些欠缺。
    时至今日,基础教育应试倾向严重,教育重智商、轻情商,重分数、轻人格养成,重书本知识、轻综合素质,不仅成为一种普遍的学校行为,也成为许多家庭教育的现实追求。以考试成绩论成败,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从而造成了不少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人格上的异化,理想信念淡漠,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下降,道德水平和伦理修养欠缺,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缺乏,没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现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中西互补、相得共荣,追求回归教育本源,彰显教育的人文性,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传承书院文脉
    我校是一所小学,学校所在位置即为古云门书院旧址。书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传承。但是,传承什么呢?首先是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易经》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古语云:小学以养正、大学以求真;道以修身强体,德以养性化人……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鉴于此,学校把“养正求真”作为校训,以此为指引,引导全体师生“求真”、“养正”,做真人、求真知,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习惯、提高素养、练就能力、孕育气质、涵养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自豪与自信;让教师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快乐,乐教乐学。让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教师都感受教育带给自己的一份满足。
    学校努力营造闪烁着独特个性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为保护古书院遗址,学校修建了古色古香的新大门,形似状元帽,借以砥砺书院学子胸怀天下、勤奋不息。
    学校依托古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以呈现传统文化底蕴、彰显经典文化意趣为基点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课程形式,让环境施教,让墙壁说话,形成了特色独具的“怡情课程”系列。
    一是以“诠释养正求真,践行教育理想”为主题的“办学思想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学校主体建筑的显眼位置,精确阐明了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如学校的迎宾石取名“博”,正面镌刻“养正求真”四字,寄予着学校对师生“志存高远,广博正气”的希冀。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及工作作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励、鞭策、督促全校师生永不懈怠。
    二是以“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系列”,主要分布在以校史馆为中心的古书院遗址区。校门两侧是校歌《精彩人生,从这里起航》的英文和《义勇军进行曲》的五线谱,谱线上镌刻着诗经、乐府、唐诗、《满江红》、《少年中国说》等壮怀激扬的文字,激励着师生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校史馆以书院文化、状元文化为依托,向学生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是以“播种良好习惯,伴随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养成教育系列”。世界名人与世界名校激励着每个孩子崇德尚贤;《中华成语千句文》向学生讲述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史;习惯养成《新三字经》,让学生在口诵心记中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树池上镌刻的名人书法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了“海纳百川”的博大,记住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韧,懂得了“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箴言,明确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求学之道,产生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使学生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从而养成遵纪守法、言行规范、文明自律、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
    四是以“发展个性特长,展现幸福童年”为主题的“个性展示系列”。教学楼内,走廊文化每层一个主题,一句句名言,一个个故事,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形成了“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的格局与氛围。古色古香的书法教室、个性鲜明的特色班级,营造了富有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学生的剪纸、书法、绘画作品,无不闪现着孩子们鲜活灵动的思维。
    实践证明,让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思维,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格素养,应是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通过特色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而且对于重塑伦理道德根基,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培育合格人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系山东青州云门书院双语学校副校长)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