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一部学习历史研究方法的好教材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0-15 16:36
标题: 一部学习历史研究方法的好教材
    一部学习历史研究方法的好教材
——评介陈智超编著《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用稿本说话》
张荣芳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陈智超编著《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用稿本说话》(以下简称《创作历程》)一书。这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特作评介。
    一、珍贵的历史资料
    该书十六开本,精装,上下两册,共1328页。前面有陈智超写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和《修订本导读》两文。书中收入了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陈垣创作《元西域人华化考》的所有资料,包括《提纲本》、《西域华化考史料上》、《西域华化考史料中》、《西域华化考史料下》、《散稿》、《元西域人华化考余料(选载)》、《元事杂钞(选载)》、《赡思遗文(选载)》、《油印稿本》、《排印本修改散稿及资料》、《排印本》、《木刻本修改资料》、《木刻本正字表》、《木刻本》、《一九六三年修订本(选载)》、《英译本第一版(1966年)》封面、扉页、《英译本第二版(1989年)》封面、扉页等17种资料。陈垣创作《元西域人华化考》(以下简称《华化考》)开始于1922年,到1963年作最后一次修订,前后经历41年。陈垣经历了晚清、民国、北洋军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几个中国最紊乱的时代,尤其是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华化考》的手稿和资料,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是很难得的,是十分珍贵的。
    这些资料的搜集,是经过陈垣嫡孙陈智超艰辛寻访获得的。以上材料,有些陈垣生前原已装订成册,并集中在一起,如《西域华化考史料》、《元西域人华化考余料》。有些散页则分散在各种资料中,经过陈智超的爬梳,才把它集中在一起。特别是《华化考》油印稿本,1990年12月在广东江门市举行的“纪念陈垣教授诞生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日本京都大学竺沙雅章在会上介绍了陈垣赠与日本桑原骘藏的《华化考》油印稿本,此本现藏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研究室。此后,陈智超在国内寻找这个稿本,但都没有结果。直到2006年1月,陈智超到日本大阪参加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专程往京都,在日本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将油印稿本影印回来。可见这些资料来之不易,并见其价值之重要。
    历史学家的一部历史经典著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也就是说精神产品是如何产生的?阐述这个问题,对学术界是很重要的。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阐述一部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的著作不少,但用充分的资料说明一部历史经典作品的创作过程,这部《创作历程》恐怕是唯一的一部。在现代的电脑时代,许多学者写作论文、创作专著,都在电脑上操作,修改也在电脑上进行。最后出来的是一部可以出版的成果,根本看不到作者的思维和修改过程。这部《创作历程》记录了陈垣从确定选题和题目、到搜集资料、考证资料、拟定提纲、联缀成文、请朋友批评指正、反复修改、译成英文等全过程。从中看出创作一部精神产品的艰辛。这充分显示出它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二、学习历史研究方法的好教材
     一门科学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历史科学也不例外。中国史学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新史学”的概念,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中国传统史学逐渐走向近代化。从中国史学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学者们始终关注着历史研究的方法。胡适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在导论中阐述了历史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步骤。梁启超著了《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这类著作层出不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成为历史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的繁荣和学科化建设,促进了历史研究法研究。《历史科学概论》、《史学概论》、《史学导论》等这类著作,如雨后春筍般涌现于学术界。这些著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历史研究方法。各类高等学校的历史学系,把“史学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可见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是何等重要。
    怎样才能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这固然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20世纪以来,中国造就了众多史学大家,产生了许多史学名著、学术经典。学习历史研究的方法,从教科书中摄取营养是必要的。如果我们从史学大家的名著中学习其方法,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创作历程》就是一本学习史学大师陈垣的历史研究方法的绝好教材。
    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是陈垣前期的代表作,是一部学术经典,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1923年,陈垣把这部著作的油印稿(上下册)寄赠给日本汉学界的中坚人物桑原骘藏,桑原于1924年写了题为《读陈垣氏之〈元西域人华化考〉》的书评,称陈垣是现在中国史学家中“尤为有价值之学者,”其“研究方法为科学的。”1935年,陈寅恪写《重刻〈元西域人华化考〉序》,说“是书之材料丰实,条理明辨,分析与综合二者俱极其工力,庶几宋贤著述之规模。”“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盪,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而新会陈援庵先生之书,尤为中外学人所推服,蓋先生之精思博识,吾国学者自钱晓徵(大昕)以来未之有也。”“今日吾国治学之士竞言古史,察其持论,间有类乎清季誇诞经学家之所为者。先生是书之所发明,必可示以准绝,匡其趋向,然则是书之重刊流布,关系吾国学术风气之转移者至大,岂仅局于元代西域人华化一事而已哉!”本书由美国学者钱星海和古德里译成英文并加注释,作为《华裔学志丛书》之一种,于1966年在美国洛杉矶出版,1989年又在德国再版。
    20世纪末,上海古籍出版社策划出版《蓬莱阁丛书》,在丛书出版说明中说:中国传统学术,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这是后世学者所心仪的核心问题。这套丛书选取了28种垂范后世的学术经典,并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入选丛书,并由陈智超撰写导读。这反映了本书在国内外长盛不衰的学术生命力。
    陈智超为什么要编著这部书?他在《〈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一文中作了说明,“出版一部图文并举的援庵先生稿本,反映他的著作的创作历程,是编著者多年的愿望。《元西域人华化考》成为首选。”这是因为“第一,这是他前期的代表作。它奠定了援庵先生作为世界级学者的地位。”“第二,份量适中。……对于有志于学的读者而言,是一部合适的教材。”“第三,留存的手稿资料比较完整。包括酝酿题目,确定提纲,收集资料,考证材料,得出结论,联缀成文,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创作的全过程。”编著这部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较快找到理解原著创作方法的门径。”从中学习陈垣历史研究的方法。陈智超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可以作为这部《创作历程》的导读。陈智超近30多年来,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整理和研究祖父陈垣的遗著。主持出版了十数种陈垣遗著,主编《陈垣全集》(即将出版),发表了40余种研究陈垣的论著。没有这种深入的研究,是很难编出这种高质量的书的;没有对陈垣思想及其创作方法的深刻了解,是不可能写出这种导读文章来的。陈智超在该文中“尽量复原本书创作的全过程”,并钩玄提要地总结出陈垣历史研究的方法。结合这篇文章去阅读《创作历程》全书,对学习陈垣历史研究的方法,一定会得益非浅。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第一,确定选题和题目。对于史学著作,选题是非常重要的。选题要有学术价值和意义。陈垣写这部著作是1923年,当时国家积贫积弱。1964年,陈垣赠友人《元西域人华化考》,并在信中说:“此书著于中国被人最看不起之时,又值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之日,故其言如此。”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空前规模的大帝国,大批的外国人以及西北少数民族,来到中国,接触了中华文化,受到感染,并为之同化。陈垣在书中说:“吾之为是编,亦以证明西域人之同化中国而已。”阐明这一历史事实,以唤醒国人,振兴中华文化。所以,这一选题有深刻的意义和重大学术价值,也反映了陈垣的敏锐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
    对于题目的确定,我们从本书的《提纲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题目的修改过程:开始题为《元时代外国人之中国化(文学)》,改为《无代西域人之中国化》,又改为《元世种人汉化考》,再改为《元代西域人之汉化考》,到油印稿本时确定为《元西域人华化考》。此后历次修改,对题目再没有改动。被化的对象由“外国人”改为“西域人”,化的结果由“中国化”改为“华化”。这些改动,说明作者对论著题目非常重视,要求科学而严谨。
    关于论文的选题,1940年1月7日,陈垣在致长子陈乐素的信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说“论文之难,在最好因人所已知,告其所未知。若人人皆知,则无须再说,若人人不知,则又太偏僻太专门,人看之无味也。前者之失在显,后者之失在隐,必须隐而显或显而隐乃成佳作。又凡论文必须有新发见,或新解释,方于人有用。”说明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的选题,必须要有社会意义,不能太显,也不能太隐,“必须隐而显或显而隐乃成佳作。”在论述上必须有新发现,或新解释,“方于人有用”,这就是它的社会意义。
    第二,拟定提纲安排章节。我们从《提纲本》中看到陈垣拟提纲时,考虑几个问题:(一)、确定应列入“华化”的“西域人”的名单;(二)、确定“华化”的内涵和外延。作者把“华化”界定为“以后天所获,华人所独者为断。”并列出“华化”的表现;(三)、撰述的形式,曾考虑过两种方案:一是以人为纲,即以一个个“华化”的“西域人”为纲,分述他们“华化”的表现。另一种是以“华化”的内容为纲,如学术、宗教、美术等,然后分述“华化”的西域人。后来陈垣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我们从《提纲本》和《油印稿本》中,可以看出,为了使作品能更好地表达主题,陈垣在写作中对章节的名称、安排,不断进行调整。
    第三,搜集材料,竭泽而渔。对于陈垣主张搜集材料要“竭泽而渔”,启功有一个解释,说“老师研究某一个问题,特别是作历史考证,最重视占有材料。所谓占有材料,并不是指专门挖掘什么新奇的材料,更不是主张找人所未见的什么珍秘材料,而是说要了解这一问题各个方面有关的材料。尽量搜集,加以考察。在人所共见的平凡书中,发现问题,提出见解。自己常说,在准备材料阶段,要‘竭泽而渔’,意思是要不漏掉一条材料。至于用几条,怎么用,即是第二步的事。”陈垣为写《华化考》,所搜集的材料,保留在《创作历程》中的有《西域华化考史料》上中下三册、《元西域人华化考余料》一册,《元事摘钞》一册,《赡思遗文》一册,还有若干散页。《华化考》所附的“征引书目”有220多种,除正史、方志、杂记、随笔之外,还有各种金石录、元明人的诗文集、画谱、进士录等等。其搜集的材料,可谓“竭泽而渔”了。但写成著作时,只有7万多字。
    第四,整理考证材料,求真求实。1940年1月,陈垣在致长子乐素的信中说,“凡论文必须有新发见,或新解释,方于人有用。第一搜集材料,第二考证及整理材料,第三则联缀成文。”陈垣说“吾人论学求真非求胜也。”因此,他撰写学术论著,以求真求实为根本。对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考证,证明它是真实的。他常说,写文章就象搞建筑,如果基础不稳固,就象建在沙地上的楼房,楼房再华丽,也站不稳,是经不起考验的。陈垣对《华化考》材料所作的考证,大都采用眉批的形式。陈智超在《〈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一文中,以郝天挺、泰不华、迺贤三个人为实例,就搜集材料、考证整理材料、联缀成文三个阶段,作了详细的说明。
    第五, “联缀成文”,文字要严谨简洁明了,深入浅出、以理服人。陈垣对文风的要求极端严格,字句的精简,逻辑的周密,从来一丝不苟。1961年他在一个讲话中,说“发表的文章,最低要求应当:(1)理要讲清楚,使人心里服;(2)话要讲明白,使人看得懂;(3)闲话不说,或者少说。”著名元史专家杨志玖教授,总结陈垣的论著“具有创始性,系统性和可读性三个特色。”他以《华化考》为例,说这是一部对西域人华化在各方面的表现综述无遗的大著,令读者叹为观止。文章结构,语言运用,甚为考究。遣词造句,简洁流畅,无冗句赘语,意达而易解。“文中原始资料与解说语言,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一气呵成,读来琅琅上口,无雕饰之迹,有自然之美,令人百读不厌。此种风格,实颇罕见,姑名之曰‘援庵体’。”
    陈垣没有专门写过历史研究法之类的文章,但在著作中、在书信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过一些原则性意见。例如他主张史学论著必须设法减少小注,或改为正文。1946年4月8日在致陈乐素的信中说:“我近日作品,为避小注,不论引文、解释、考证、评论,皆作正文。此体将来未知如何,我现在尚在尝试中,未识能成风气否也?且要问注之意义为何,无非是想人明白,恐人误会耳。既是想人明白,何以不作正文?若是无关紧要之言,又何必注?”陈垣的著作,虽然没有采取注的形式,但无一不符合现代学术著作的规范。又例如主张引文可删节,但不能篡改。在《创作历程》一书,搜集到的许多材料,由书手钞写,其中陈垣勾去数段,这是指示书手謄稿时略去此数段。删节后既不损原意又不着痕迹。陈垣为文不喜欢删节号。认为引文不会抄全篇,当然都是删节的,不衔接的引文,应该分开引用。
    第六,文成后请人指摘,反复修改,精益求益。
    陈垣治学态度谨严,虚怀若谷,写好文章,总要听取各方面人的意见。他的学生柴德赓、刘乃和、启功回忆他写好文章,要给三种人看:老师辈、朋友辈和学生。柴德赓保留了陈垣写的一些便条,大都是请柴对他的文章提意见的,如“文中砂石甚多,殊不满意,请细为讎勘、讥弹,以便洗刷磨砻,至盼至盼。”又如“考证文最患不明白,令人易于误会,又患有可省不省之字句。关于此两点,希两兄(指皖峰、青峰)为我尽力挑剔,俾得改定,至以为感。”陈垣的著作,多请陈寅恪,胡适、伦明等人指摘。1939年1月14日,陈垣在致长子乐素的信中说:“前者文成,并就正于伦(明)、胡(适),陈(寅恪)诸公。今诸公散处四方,无由请教,至为遗憾……直谅多闻之友不易得,当以诚意求之。”陈垣常说:“做学问一点也不能骄傲。”他的著作总是一改再改,精益求益,一般总要多次修改才能定下来。
    就以《华化考》为例。从1922年开始写作,到1963年作最后一次修订,相隔41年,作过四次修订。从1922年9月至1923年10月,历时13个月,完成油印稿本。作者把油印稿本分别寄给国内外一些学者如王国维、鲁迅、桑原骘藏等批评指正。1923年10月至同年12月,对油印稿本的前4卷,作了修改,包括增补材料,删节内容和修正某些提法,其结果发表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1卷第4号上。第二次修改,主要是对油印稿本的后4卷进行修改,其结果发表在1927年12月《燕京学报》每2期上。1934年冬,第三次修改,并全书第一次完整地公开出版,并列为《励耘书屋丛刻》的第一集第一种。1963年,作者应中华书局之约,对木刻本又作了修改补充,交出版社拟出版第一个排印本(当时因故未出版,直至2000年,陈智超写导读,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历次修改情况,陈智超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创作历程》一文作了详细说明。
    陈垣对学者们的意见,是从善如流的。例如王国维读《华化考》油印稿后,于1925年2月向作者寄赠有关李珣材料一条,以后周肇祥、英华也告以同一材料。受此启示而联想及李珣之妹李舜絃,能书能画,陈垣增写了《西域妇女华化先导》一节。1934年将《华化考》上下篇合起来出版木刻本,请陈寅恪作序。陈寅恪除作序之外,也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陈垣都根据意见,作了相应的修改。
    以上情况反映了陈垣对作品精益求精,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陈垣《华化考》从选题、确定题目、安排章节、搜集材料、考证整理材料、联缀成文、多次修改、不断完善、成为学术经典的全过程,从这里可以悟出历史研究的方法。《创作历程》一书,实有向读者推荐的必要。
    作者简介:张荣芳、男、1940年生,广东廉江人,现为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历史系(邮编:510275)电话:020-84035125 手机:13678978111
来源:《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2期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