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教师月刊“话题”栏目征稿:我的教研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6-1-2 11:22
标题: 教师月刊“话题”栏目征稿:我的教研生活
“话题”栏目征稿:我的教研生活

标签:教师月刊教师文化我的教研生活


李华  摄影


教研,既是学校工作常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围绕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学校管理者、专职教研人员乃至高校、专业机构的专家等,结成学术共同体。
从不同的层面、视角,可以提出以下话题:“我喜欢什么样的教研员”、“一次很有收获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可以这样开展”、“教研新思维”、“教研与教学”、“教研与教师成长”、“教研组建设”,等等。
欢迎您立足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工作性质,选择合适的角度、主题,下笔为文。

稿件要求:文体不限(教育随笔、教研日记、经验总结等),2000字内为佳,最长不超过3000字,希望有一个简约而意蕴丰富的标题。请以附件形式发送,文件名注明“我的教研生活”字样。
截稿时间:2016年2月15日。
投稿邮箱:jiaoshiyuekan2@126.com

请在稿末注明个人信息,包括联系电话、邮箱、详细地址、邮编及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开户行(稿酬从银行转账)等。
文章一经采用,即奉寄样刊及稿酬。

欢迎转发这个征稿信息。
谢谢。教安!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6-1-2 11:24
原文地址:林茶居:二〇一五,八件事作者:林茶居



1.做完十二期《教师月刊》
主编《教师月刊》,是我现在的主业。
一年十二期杂志,我和同事最费心力的是每一期的封面报道,以及第十二期的“年度教师专号”——这个专号,自二〇一二年即成编辑常规,从前期策划到最后成稿,所花时间及精力不亚于做常规形态的三期杂志。​
做这一行,我一直秉持“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理念。一份杂志,呈现和展开的是你的整个人生。
今天,我还需要给这份杂志,也给自己,确立“四个得”:挺得直,站得稳,守得住,放得下。

2.“偶遇”吴慧琴
四月,和同事郭郭到苏州出差,见老朋友赵飞。
赵飞刚从温州来苏州不久,担任苏州工业园区五中的副校长。
话题自然离不开教育、阅读、写作。赵飞说到他们学校有一美术教师,散文写得很棒,出过散文集。我让他转一些这位老师的已发作品给我。
几天后收到赵飞邮件。果然不错。感性丰沛、画面细腻的文字,一读便知女教师。她叫吴慧琴。当即决定,从第七期起,给吴老师开一个专栏,每期一篇散文(教育散文)、一幅画。这样的专栏结构,是《教师月刊》的第一回。
九月,南京师大附中的周春梅老师发来邮件,说“很喜欢吴慧琴老师的文章,文字里跃动着画意和诗意,关键是画意和诗意背后的‘天真’”。
周老师是文章高手,也出过散文集,据说深得学者林贤治的赏识。她的眼光可谓又“毒”又准,一下就抓住了核心肌理:天真。看来赵飞和我的判断力,都还是可以的。
“偶遇“好作者,是一个编辑的福分。感谢赵飞。

3.到深圳领取“华文领读者大奖—阅读项目奖”入围奖
十一月底,一个不错的消息传来,“大夏书系读书节”入围“华文领读者大奖—阅读项目奖”。
这个奖由南方都市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阅读联合会等联合操持,具有半官方性质,而且被作为已连续举行十六届的“深圳读书月”二〇一五年系列活动的一个带有收官性质的章节。
作为“大夏书系读书节”的联合发起人,我代表大夏书系团队赴深圳领奖。站在台上,有一种读书人、爱书人、出书人的骄傲。
二〇一二年九月,“大夏书系读书节”于南京凤凰台宾馆正式启动。至今已在全国各地举办或联合举办了数十场大型教师阅读推广活动。
“希望有一天,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强调‘推动’全民阅读,我们不再称赞‘引领’,我们不再区分‘读’与‘领读’。”颁奖典礼主持人、凤凰卫视主播周瑛琦这句话,说得很及时。
不是搞几次读书月、读书节活动,所谓“书香校园”、所谓“全民阅读社会”就自然形成的。​
我记得差不多三十年前,诗人布罗茨基在一篇文章中,把“不读书的民族”和对未来的“犯罪”等同起来。这简直是一个可怕的预言。

4.参加多场区域性教师阅读活动
​行程最为密集的是四月份“世界读书日“期间,与同事郭郭两天内跑了三个地方:姜堰,如东,兴化。我跟三地的教师朋友们都作了阅读分享。
十一月底到深圳参加“华文领读者大奖”颁奖典礼,恰好深圳市教育局正在筹划面向基础教育系统的“十万教师阅读行动”。
三十日上午,参加“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教师第一批推荐书目”论证会。午饭就在会议室里吃的快餐。稍作休息,即赶往下一个会场参加“十万教师阅读行动”的启动仪式。
我和一并被邀请来的邓康延老师、严凌君老师、王林老师、周其星老师,都被启动仪式主持人、深圳市师资处处长王水发博士安排在启动仪式上说一些话。
几天后活动组织方深圳市“三叶草阅读机构”通过同事的微信发来我的发言录音整理稿。感觉还可以,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新发现、新思考。遂稍作调整、补充,取了个标题叫“与‘十本书’相互寻找”,作为明年第一期《教师月刊》的“前言”。
几天后到厦门,参加海沧区第二届教师阅读节,代表大夏书系团队在开幕式上发言,主题是:阅读,一种人道主义。

5.操持《教育如天,语文是地》
去年十一月,到温州翔宇中学参加“王人驹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民国教育馆筹建会”,遇到曾做过二十八年中师、中学语文教师的原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先生。二十年前,王尚文先生以一册《语感论》享誉语文教育界。
活动最后一天的早餐,刚好和王尚文先生同桌。他聊起正在给上海的《语文学习》杂志写一组关于“语文品质”的专栏。我提出,是不是可以以这个系列为基础,再充实过去十几年来的一些文章,合为一册由大夏书系来出版。先生爽快地答应了。
差不多三个月后,先生发来书稿,是基本成型的样子。
读完书稿后,我想到了一个书名:语文最重。其意取自歌曲《霸王别姬》中的歌词:“我心中,你最重。”先生刚开始表示同意,后来说“可能会有人质疑,你语文最重,政治就不是最重?”并提了一个新的名称:“教育如天,语文是地”。
格局很大,也更符合书稿的内蕴。就定了下来。
随着书稿逐步向成书的转化,我们来回数十封邮件,先生每每都是对后辈的宽容、鼓励和肯定。对于这本书的审读编辑、我的年轻同事张思杨,他赞赏有加,不时在邮件中提及。
这是我今年在做杂志之余,亲手操持的唯一一本书:《教育如天,语文是地》。​​

6.发起“中国教师诗选”征稿
七月间,突然一个闪念:何不以《教师月刊》为“基地”,做一本“中国教师诗选”?在我的印象中,至今还没有一本以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为写作主体的诗选。​
于是着手做了一个编辑、出版计划,发到同事群里征求意见。大家都觉得不错。接着将“征稿启事”发到博客上,同事也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将这个信息传播出去。​​​
在这个征稿中,我写了一段“前言”——“隋唐之前,诗是师生唱和的主要载体;科举时代,诗是教育发生的重要场域。诗为布道而生,师以传道而立。诗即道,师亦即道。当下社会,“风”不正,“雅”不纯,唯“颂”(红歌、广场舞……)高蹈。诗、师合璧,虽难为教育新声,但仍有益于反观教师文化,丰富教师人文……”​不一定准确,但确实是我当下的理解和期待。
考虑到面向的是教师群体,所以除诗作之外,还要求提供两个内容:一是“我的诗歌教育观”,二是“我给学生推荐的诗人或诗作”。
稿件很快一批批过来。《教师月刊》从第九期开始,陆续选发初步入选的诗作。​
按计划,这个诗选将于明年三月“世界诗歌日”期间出版。​
我给这个诗选取名为:丽娃河。​​
丽娃河是蜿蜿蜒蜒贯穿了整个华东师范大学校园的一条江南小河,被很多学子视为学校的“文脉”。
我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但每次回到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单位总部,总喜欢在丽娃河边流连……

7.做了一套中山装
小时候过年,父亲都会用积攒了一年的布票,扯几丈几尺的布,给一家人各做一套新衣服。
这种事情,像张明敏歌中的“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暑假到江苏出差,顺道上海,找了一处服装城,做了一套中山装。这座服装城少说也有几百家做衣服的铺子,但大都做的西装、旗袍。
几周后衣服做好,快递到家。
试穿了一下,果然换了一个人,镜中的家伙好像即将出席某个隆重、喜庆的场合,再不是平日里找不到形容词的模样。
西装我是不喜欢的。几年前单位曾统一做了一套,我一直挂在衣橱里,还有一件白衬衫。

8.新的诗学思考:天养诗,诗写天
自二〇〇九年操持《教师月刊》,阅读、写作的时间少去许多。写作上的少,也跟自我要求越来越高有关:不轻易动笔,尤其诗歌。
这些年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诗歌上消化工业、科技、数字等后农耕时代的一系列名词、概念、话语,以对日趋板结、冷漠、轻浮的现实作出必要的呼应。
这个很难。不过又似乎有某种很靠近的语言节奏正在内心回旋。
那天我给诗友道辉发了一条短信,主要六个字:天养诗,诗写天。
“天养诗”是我多年前写的一篇万字文的题目,文章就发表在道辉主编的杂志上。他记得这三个字。
而“诗写天”,加在“天养诗”之后,六个字构成一个诗歌内部体系:诗由天养,诗通过写天又还诸于天。
这应该就是我的诗歌写作的新入口。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