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李玉山:层次间的“无缝对接”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4-30 09:05
标题: 李玉山:层次间的“无缝对接”
“已经发生的”与“从未发生的”
——层次间的“无缝对接”
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3年高考上海卷与安徽卷作文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如出一辙”。两者采用的都是议论性材料,而且都设计了两种情形的对比,把相互矛盾的因素提供给考生,引导或暗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命题,孙绍振先生认为有点像法国高考作文题,有哲学性的意味,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抽象能力。应该说,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重点谈安徽卷作文题。
萧伯纳的话提到了两类人:“有的人”与“我”。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问“为什么”,不同之处在于“问”的具体内容及实质。审题时要弄清几个问题:“已经发生的事情”包括哪些事情?“从未发生的事情”又指的是哪些事情?两个“为什么”背后有怎样的心理曲线?
“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指令人高兴的事,也可以指令人沮丧的事;可以指意料中的事,也可以指意料外的事;可以是很平常的事,也可以是很超常的事,包括自然现象、生活现象与社会现象等。考试得了高分,与同学关系和睦,买彩票中了大奖;做事屡屡受挫,工作很难展开;有人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有人扶老助残数年如一日;有人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有人特立独行从不随波逐流……问一声“为什么会这样”,挖掘出“这样”背后心理的、思想的、社会的,偶然的、必然的,主要的、次要的等方面的原因和条件,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后能把事情做得完美,或者把事情做得好上加好。
如上的解读,高考阅卷时应该都属于“符合题意”,但却未必符合萧伯纳的本意。萧伯纳的话中,“有的人”是作为“我”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情”等同于不理想、不如意、不情愿的事情;他们问“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想不通事情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怎么就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问”的背后是无奈,是纠结,是牢骚,是无法释怀。这样的情绪如果迁延日久,无疑会影响生活、工作、事业的良性开展。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叹息”,要想象一下明天,想象一下未来可能或应该发生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应该是美好的,是能给我们的生活、事业插上飞翔的翅膀的,是能让我们的心灵尽情舒展的。敢于梦想“从未发生的事情”,才有可能通过努力让这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从未发生的事情”到底指的是哪些事?这是有必要具体化、清晰化的,如可以是生活方面的、环境方面的,也可以是人际关系、工作事业、休闲娱乐、社会福利等等,否则习作就可能泛泛地说一些人云亦云的空话套话。
与大家一道解剖一篇安徽考区的“标卷作文”。
接受已有,创造末有
安徽一考生
    萧伯纳不愧是一代文学巨匠,他用两句精炼深邃的语言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既要敢于接受已发生的一切,更要大胆地创造没有的一切。
    有些人是一潭死水,总是被动地接受一切,从来不敢正视现实,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把自己的一切都藏在了与世隔绝的“套子里”,最后在人们的嘲笑和诅咒中悲惨地死去。有些人像一汪清泓,他们善于把握自己,总是追寻创造新事物,不停改造自己,恰好验证了那句古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是告诫我们要学会接受。
    南怀瑾言:“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接受已有是一种态度,面对挫折或横祸你得以平和之心接受,怎可惶惶不可终日问:“为什么会这样”?然而接受不代表认命,而是一种逆来顺受,以德抱怨。
    当然仅仅接受已有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前提下创造新事物,用勇气和知识革故鼎新。
    创造需要勇气。因为勇敢,才能成功。
    俄国科学家伊凡·谢切诺夫通过发表了《蛙脑对脊髓神经的抑制》,创新提出物质是第一性的观点,在接受教皇审判时他淡定地说:‘我要让青蛙做我的辩护人!”这是何等的从容与坚决!而现代生活中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聚美优品的陈欧、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如果不具备极大的勇气,我们还能见证他们的成功吗?
    创造需要知识。因为专业,才能创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创造来说,“米”就是人才,就是根本。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博弈。如何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是我们应解决的问题和占领人才高地的关键。郑州女孩王子瑞,她就是在学习了先进的心理学知识后回国创建了诊治小组,造福一方。中国载入神舟系列飞船能够遨游太空,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一流水平,依靠的是数十万尖端的科技人才。
    我喜欢食指的《相信未来》,我学写创作道:
    哪怕遭遇荆棘,
    哪怕苦难化作万丈江水,隔绝天地;
    我也要乘着小舟抢渡,
    用枯藤在苍凉的大地上写下:
接受苦痛,创造未来。
(选自蔡智敏主编《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第一范本》)
点评者安徽马鞍山二中的王尔楷老师认为,这篇作文稳中求新,平中见新,有诸多亮点。其一,考生深谙名言式(警句式)材料作文写作的要领,在审题立意上规范操作,堪称典范。我们知道,对这类材料审题立意时,最好是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考生从拟定标题到确立论点,先后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剖析了这两句名言的思想精髓,扣得紧,挖得深,说得清,显示了考生全面的写作素养和超人的表达技能。其二,采用了读后感的形式,规范行文的同时又有恰当的变通。纵观全文,文章的布局是“读到什么—感悟什么—总结什么”,这无疑是读后感的典型写法。例如开篇不说读物内容,而改为评价其人;主体部分在摆出两个观点后,又列出更小的论点;末尾引用小诗做结,而不是用空洞的议论和苍白的口号。
撇开其中的那些明显有溢美嫌疑的词句,王老师的评价主要着眼于习作的立意和布局。粗粗浏览该习作,很容易得出基本趋同的印象;细细品读,可能会发现该文的一些瑕疵。
谈谈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接受已有”的提法不妥。习作的前半部分是对“接受已有”的具体阐释,筛选其中的关键词句,分成两组,正面阐释的有:敢于接受已发生的一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挫折或横祸以平和之心接受;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反面阐释的有:被动接受一切;不敢正视现实;惶惶不可终日。看得出来,作者对“接受已有”的理解有些混乱,其中明显不妥的是“逆来顺受”与“以德报怨”。“逆来顺受”是贬义词,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这样的人用俗语说就是窝囊废;而“以德报怨”指用恩惠回报别人的仇恨,也就是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能做到这一点的,或者是胸怀宽广的大丈夫、真君子,或者是中了某种思想的毒而迂腐之极的呆子。无论如何,它们不能成为“接受已有”的同义语,其与“接受已有”根本就不沾边儿。把其他信息加工整合一下,基本能明白作者的意思,所谓“接受已有”就是对生活中的挫折、打击,或者变化、波澜等等,不逃避,不抱怨,以坦然、平和的心态迎接、面对,寻找最恰当的对策解决问题,度过难关。
如此解释,“通”倒是“通”了,但问题接着就来了,这样的“接受已有”,与习作后半部分的“创新”,有何逻辑上的内在关联?
二、各层之间“拼接”痕迹明显。习作第一段明确中心,第二段将“不敢正视现实”的“有些人”与“不停改造自己”的“有些人”作对比,应该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诠释与展开。这两段是文章的“总说”。主体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先谈“接受已有”,后谈“创造未有”,从理论上讲,两者应该有时间上的先后承递与逻辑上的联结点。具体来说,就是只有先“接受已有”,才能去“创造未有”;“接受已有”是基础,“创造未有”是更高层次的发展。
有人可能会说,您分析得挺头头是道的,看不出哪个地方有“拼接”的痕迹嘛。
别急!我先谈一个常识,就是对比应该由同一个事物、同一个问题相反的两面构成,这应该没有疑义,比如正与反,前与后,大与小,高与低,是与非,喜与悲,保守与开放,落后与进步,谦虚与骄傲,等等。前文说过,萧伯纳的话是把“有的人”与“我”作为对比的双方的,读者对他们“为什么”之问背后的心理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写作时要对这些解读梳理归类,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两面放在一起谈,也就是要以相反对举的方式呈现。比如,如果把“有的人”“为什么会这样”的发问理解为他们只把目光盯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对眼前的一点一滴的得失利害十分在意,活得很不舒展,很不洒脱,这样的人生很“憋屈”,很平庸,很鄙琐。与之相对,把眼光放在“从未发生的事情”上,可以理解为目光远大,心向未来;“为什么不能这样”,其实是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样的人生才更充实,更诗意,更有价值。再比如,“有的人”只对已发生的事情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的发问其实是要为既有的现实寻找一个自认为合理、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他们满足于现实既有的一切,他们对生活没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事业也没有向上的渴望。这样的心理发展到极端,就是保守、固执,甚至可能对一切新的事物拒绝、排斥、反对。与之相对,梦想“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可以理解为改革、创新,包括科技上的,制度上的;包括新发明,新思想等;同样,“为什么不能这样”可以看作改革者、创造者的坚定的誓言与必胜的信念。
这段分析有些冗长啰嗦,可以图示为:-A→+A;-B→+B。
用这个公式检测一下《接受已有,创造未有》,便会发现该文主体的两个部分其实是“-A→+B”的组合,很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三、分析问题不够具体。有些作文命题所揭示的是一般性、概括性、宏观的道理,换言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用的“面”很宽,写作时要学会将一般性的、概括性的道理转化为特殊性的、具体的见解,也就是将其移植到某个具体的话题范围、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这样就有话可说且能说得具体充实。前文强调过,要把“已经发生的事情”“从未发生的事情”转换为具体的“那些事情”,这个问题清楚了,“为什么”的追问所折射的心理轨迹才能更清晰,这样就能避免泛泛地谈“直面现实”、笼统地谈“创新”。
有人可能会反驳我,习作后半部分从两个方面谈创新的两个要素,还不够具体吗?
具体。但这样的具体并不是建立在对相关概念清晰化基础上的具体,换言之,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我的意见,这样写可能更好些:①要有梦想(什么样的梦想);②要把梦想变为现实(怎样做)。
中学生写作文,教师教作文,同样要“梦想从未发生的事情”,并且要大声地说:“为什么不能这样?”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