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陆燕舞:2013年我读过的书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18 17:15
标题: 陆燕舞:2013年我读过的书
2013年我读过的书
没在日记中找到更早的记录,就从201344日开始梳理吧。
开始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以前读了他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爱情的教育》《帕夫雷什中学》,唯独没买到这本,还好学校发了一本。(我也喜欢这样的福利)
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阅读其实就是照亮、唤醒、复活。在阅读中,特别是在阅读教育类著作的时候,我有一种重新活过的激动与幸福。从在学校读书到回学校教书,是我生活的主体内容。可是,那么漫长的学习生活,有多少真正属于我,构建了我可以依赖、可以栖息的精神寓所呢?
茫然回望,怅然无语,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而在阅读他人的教育生活的时候,我却蓦然觉得一轮朗月皎然升起,如水的银辉温情地倾泻而下。我看见了月下的花朵,月下的草茎,月下沉静的大地。那些我曾经历过的,都一一呈现,而且,还被镀上了一层柔美的银光,分外明亮了。
苏霍姆里斯基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P39
每每读到这样让人蓦然心动的话,我都要禁不住回想,谁让我有过这样温暖的的追忆,谁让我内心拥有了这样的力量。于是,把我稚拙的诗递给其他人看、并且微笑着赞许的陶老师,将我的作文在全组里传阅的张老师,还有诸位给过我肯定与鼓励的老师一一浮现在心头。虽然陶老师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但是,这样的时刻,往昔被因为阅读而收获的思考照亮了。
阅读,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使命使然,还是追求使然,都是生命不可割舍、而与血脉相融的一部分。
因为后来一个机会,开始读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组织学校的读书小组,共度书籍是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所以《给教师的建议》读了一部分就搁置了,还没有读完,列在2014年的阅读计划里吧。
201345日,收到了从亚马逊买的瑞达·雅洛宁·克里斯蒂娜的《女孩和寒鸦树三部曲》,还有孙绍振教授的《文学性讲演录》。
瑞达的书是送给萱儿的,我告诉她,远在丹麦的安徒生爷爷会把各种好看的书送给世界上喜欢阅读的小朋友。所以,这套书来的时候,我给萱儿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萱儿:
    你知道吗?安徒生爷爷给小朋友的书送来了!
    它们就挂在你用白色的粉笔做了记号的那棵紫丁香树上。是安徒生爷爷请小燕子送来的,还是比安基爷爷笔下那只勇敢又善良的小山雀和她的朋友们送来的呢?
    穿着红、黄、蓝衣服的小姑娘萨丽在每一本书的封面上都对我们微笑着,像洁白的雪花一样沉静又纯洁地微笑着。这微笑,亦如此刻正在枝头绽放的花朵,在春天清冷又柔软的风里摇曳。
    《女孩和寒鸦树》《落入雪地的极光》《我、妈妈和鼠耳草》,这三本书,来自遥远的北欧,就是安徒生爷爷生活的北欧。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就像五颗晶莹的水晶球,紧紧依偎在一起。这个夏季短促凉爽、冬天寒冷漫长的地方,大概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可以在冬夜里簇拥在温暖的炉火前,静静地聆听美丽的故事而存在的吧。
    作为童话世界,北欧的丹麦,安徒生爷爷给了我们永远不朽的乐园。今天,我们认识的瑞达·雅洛宁·克里斯蒂娜,来自芬兰——这个圣诞老人出发为全世界的小朋友送上祝福和礼物的地方,也被通话之光照耀得滢澈美丽。
    在芬兰,有宛若繁星的湖泊,所以芬兰被称为“千湖之国”。在寒冷的冬夜,还可以在芬兰看见灵动曼妙的北极光。古代芬兰传说,狐狸在白雪覆盖的山坡上奔跑,尾巴扫起晶莹闪烁的雪花,一路延伸到天空中,就形成了北极光,所以,极光也被称为“狐狸之火”,真是好神奇,对吗?
    在我们的书架上,已经有一本瑞达·雅洛宁·克里斯蒂娜的书了,是的,就是那本《亚多苏和苏菲亚——我们的名字首尾相连》。两个小朋友的世界,纯洁得就像芬兰的冬夜。
    正像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所说的,《女孩和寒鸦树》《落入雪地的极光》《我、妈妈和鼠耳草》是“漂亮的书”,是“给所有的热爱文学的人的”,“属于浪漫的精神和困惑的生命”。
    亲爱的萱儿,来吧,坐在妈妈的身旁,把你卷发的小脑袋靠在我的怀里,我们一起用阅读照亮那个遥远的未知的世界……
“女孩和寒鸦树”三部曲里并没有回避孩子的世界里会遭遇到的不幸,所以字里行间有忧伤,但是,孩子自有孩子的力量,而且,我一直为萨丽有一个会把鼠耳草送回家的富有童心的妈妈而欣喜,萨丽的世界没有被成人割裂,而是获得了妈妈的守护。
今晚值自习,没有拿电脑,背了三本书——孙绍振教授的《文学性讲演录》、蒋勋先生的《艺术概论》,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论》。
不想备课,不想改作业,这个晚上,只想纯粹地做我自己,纯粹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是那种蓦然相逢、一往情深、郑重相邀、执子之手、相伴相守的喜欢)
这几天来一直读的是《文学性讲演录》。读着读着,就要停下来。你看,这样好的话,怎能不令我欣然会意——
人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就是要知道生活——平常的普通的生活——是怎样变成生动的艺术形象的。(P2)
许多学者写了许多学术论文来谈论文学,可其中有不少还是艺术的外行。要真正变成内行,最好自己也“下海”弄一点创作,古典诗词也好,现代散文也好,多少有一点感性的体验。(P11)
进入假定的境界,想象自由了,感情就不难诗化了。(P14)
要研究事物对象和艺术形象之间的矛盾。(P17)
绝对的现实主义便是艺术的破产。(P20)
……
只是,每有欣然会意,以手抚卷,抬头四顾,竟茫然无所与言者,欣然会意不得已成了寂然缄默。
给您发了条短信,说渴望重回您的美学课堂。如果可以,那么以今日之我,必定更能明了您孤独的言说,或者,凡常的课堂会变成心灵之琴弦的和鸣对话,无论是对于您我,还是对这门课程,都不会是辜负。
您这样回复:“人生是一场巨大的遗憾,即便重新捡起了什么,也已可能面目全非,不再有昔日的光华。”
我没有再解释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和您谈谈您潜心思考、而我也正在以生命倾注的话题。
也给您发了短信。天南地北的遥隔,您说:“爱自己,只好孤独。”
合上《文学性讲演录》,我又打开了《艺术概论》。薄薄的16K本,却很有分量,铜版纸彩印,却又是那么轻盈空灵,柔和如月光,真正美的心灵和语言。
“终其一生,都不要失去美的信仰。”这样洁白又坚定的话语,真想读给您听。
想起那次,送您去机场的路上,您在车里给我读自己新写的文字。现在想来,能毫无挂碍地把一段话读给一个人,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那些文字,仿佛还飘散着晨光的芬芳、麦穗的金黄。
今夜,读到蒋勋先生的话,想念给您听。这样好的话,又怎能辜负——
“人们爱花,在花的生命中感觉到‘美’,并且希望与他人分享,也就是因为在花中看到了自己的生命之美吧!”
2013年5月7日,《稻草人》《带花纹的梦》《复活》到了。
前两本书是给萱儿买的,萱儿很喜欢呢。
《复活》以前读过,这次买全译本,是想细读之后,就聂赫留道夫和周朴园写一篇文章。还剩一点就读完了。
6月份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又重读了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正如纪伯伦自己所言:“那伟大的歌者是能唱出我们寂寞的人。”
从北京回来,开始读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其中收录了《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篇目,还有杜威经典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书的节选。
很有深度硬度的书,读得很艰难。当然,我仰望深蕴教育智慧的理论,并不奢望理论一定要眷顾与于我,我亦不愿它那样随便。2014年,杜威是我的阅读重点。
2013年8月20日,收到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1984》和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
《动物农场》看完了,最强烈的震撼就是思想的启蒙和接受真正民主的教育对民众是多么重要。好好想想,别人凭借什么而愚弄我们。
这本书形象和深刻兼备,真是难得!封面上的一句话及恰切地道出了奥威尔的价值:“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感谢海之韵的引领。
《白轮船》粗粗翻了一遍,列为2014年的细读书目里。
2013年8月31日,接着假期的读书计划,我今天又继续阅读郑金洲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这里所指的教师,是中小学一线教师。郑老师针对中小学教师所处的研究环境,面对的研究内容,非常系统而具体地做出了很有操作性的指导。这本书更像是一张地图,看地图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地图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遍。
买了一本罗立刚老师编注的《玉楼明月长相忆》。其实,手头已经有好几本唐宋词了,但这本书的好处是辑录了历代名家对词作的评析,查阅资料极是方便。打算分析一下为什么唐宋词中的“玉”为何为词人所青睐,写一篇文章。作品选取工作已结束,2014年着重做作品细读和分析。
今天,买了四本书。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在书店见过很多回了,一直没买。今天,当自己成为一个渐渐长大的、渐渐从我的世界里疏离但又永远与我的生命亲密相依的小女孩的母亲,我强烈地渴望将来有一天,我也会和亲爱的萱儿这样对话。
还买了杨向东、崔允漷教授主编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一是因为课堂评价是我近段时间着重关注的,二是这本书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汇聚,三十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这种严谨的研究。且待细细研读吧。
第三本是《中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问题与对策》,是我关注的点,关乎自身成长,不仅是安身立命,更是人生价值与幸福的生发点。
第四本是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对这个主题很好奇,也想多学习,做个好妈妈、好老师。
读完了第一本,第二本和第三本只读了其中的个别篇目,第四本只能放到2014年了。
十一
《千年一叹》和《美的曙光》、《身体美学》
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题目,来概括这种行走的阅读的感觉,特别是余秋雨和蒋勋这两位师长以他们的文字和声音陪我穿行在初秋的小县城里的感觉。听书,,插着耳机,行走在国槐树荫下,我真觉得自己是一个灵动又不失智慧的女子,被勇敢地穿过欧亚大地、又睿智地洞察欧亚文明的余秋雨先生引领着,一路漫行;或者,沉静地坐在声音很有磁性、语气徐舒平和又满含深情的蒋勋先生身边,看他眼眸里深沉的温柔,看他嘴角清浅的笑意,听他讲述我能心灵神会的艺术经典。
十二
骆玉明《老庄随谈》。
十三
读完了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的《我亲爱的甜橙树》,我竟在合上书的一刻泪流满面。
“多少年过去了,我亲爱的曼努埃尔·瓦拉达雷斯!现在,我已经四十八岁了,可有时在思念中,我觉得自己好像仍然是一个孩子,总觉得你随时会出现在我面前,给我带来电影明星的照片或者弹球。亲爱的老葡,是你教会我生命的温柔。现在,换成我送出明星照片和弹球了,因为我知道感受不到温柔生命并不美妙。”
感受不到温柔地生命并不美妙,谢谢你的温柔!
十四
《芒果街上的小屋》。
十五
2013年9月28日,五本书到了。蒋勋的《给青年艺术家的信》,我自己读了很多遍,于是买了,送给朋友;蒋勋的《欲爱书》,书信体的写作,现在很是打动我;《庄子独见》,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读到了一句话,出自《庄子独见》,所以爱了这本书,不过,还没顾得上读;蒋勋的《此生:肉身觉醒》,让我重新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来看待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身体,“使我从羞耻与罪恶中重新阅读了肉身的华贵”;张曼娟的《刚刚好》,适合在浅浅的的忧伤里读,已经读完了。
在这五本书里,我最爱的还是《欲爱书》,相关的感悟在关于《教学勇气》的读书笔记里说了很多,此处不再赘述。
十六
去兰州参加全省高中教研主任培训时,顺道在纸中城邦买了一本《读书这么好的事》,作者并不熟悉,但文笔极好,而且对书、对阅读的理解甚是契合我心,读完了。
十七
2013年11月5日,买了余秋雨的《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和《艺术创造学》,只是还没来得及读。
也买了蒋勋的《忘言书》《此时:终生》《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喜欢他娓娓的讲述,细腻的体悟。
送给萱儿一本书,古田足日的《鼹鼠原野的伙伴们》。
十八
《莫砺锋诗话》。看过莫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唐诗,笃定的确信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师长,所以读他的书,书中文学和生活浑融为一。
十九
2013年下半年,重读细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再一次感谢刘铁芳老师的指点,我才得以拥有这心灵之书、生命之书。阅读凝结为四篇读书笔记,更凝结为自我生命的成长更新成熟,欣然恬然。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