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珍爱母语就是珍爱家园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4
标题: 珍爱母语就是珍爱家园
珍爱母语就是珍爱家园
——读朱竞编《汉语的危机》
谢冕
     刚刚读完朱竞编的《汉语的危机》一书,让我心灵一震。朱竞很有问题意识,她把汉语面临的危机问题,集中地反映了读者出来,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赖以栖身的家园。可是,当前汉语的境况实在令人担忧。
简化汉字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混乱,已是无庸讳言的事实。它已“培养”出至少不止一代人不认识繁体字、不会使用毛笔、更不会阅读古代典籍的中国人。这些人是“新文盲”。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扩大。社会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着,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地走出中国古典文明的灿烂。更多的中国人正在远离那种由辉煌的古典文学作品培养的优美的文笔、高雅的谈吐,以及端庄的举止。我常想,不会读古书和使用文房四宝的中国人是可悲的。
还有,长时间的“批判”、“斗争”也造成了语言的污染。思想的禁锢首先是语言的禁锢。对人格的梅辱,对人性的诋毁,对真理的蔑视,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粗暴、污秽,千篇一律的“排比”,声嘶力竭的叫喊,是那个时期、那个时代一致的、无一例外的语言“风格”。它同样造就了一代人,他们语言贫乏,词汇单调,文风呆板,甚至以满嘴秽语为荣。我们好不容易赶走了老八股,如今却层出不穷地产生“新八股”。
更有甚者,就是当今的传媒和广告。屏幕和版面上错别字满天飞,那些影视中的人物说的话也是不伦不类。特别是那些广告词,有意地搅浑水,中、小学的老师好不容易在课堂上加以辨明的,他们却肆意地篡改成语,践踏语言规范,造成一片混乱。至于现实中的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读错音,写错字,语法不通,几乎随处可见。包括那些诗人和作家,甚至是硕士和博士,也有语句不通的,也有语法错乱的。
有一报道中这样写到:有一男生追求一女生,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大字:“XX我爱你致死不虞”,其实后四个字应是“至死不渝”。读后忍俊不禁,但又不免悲从中来。但愿这不是事实,只是一种调侃。但更多的是事实,我亲见的就有把“皇后”写成“皇後”的。书写者以为,“後”简化为“后”,“后”的繁体字当然是“後”了。这责任究竟在谁?
网格我不熟悉,据说情况更是严重。
朱竞女士有鉴于此,遍寻国内报章,集录诸家言说,分列为“语境”、“危机”、“失语”、“暴力”、“忧思”、“未来”六组,计三十三章。定书名曰:《汉语的危机》。盛世危言,发人深省,一片忧心,感天动地。深愿我国人,凡爱我国母语者,能在朱竞女士提供的这些“苦药”前静默沉思,为挽求我瞬将式微的家园献出一片赤心。
《文艺报》2005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5
汉语的境况令人担忧
——评朱竞编《汉语的危机》
许钧
当一个国家与民族,把英语等同于母语去推广,尤其是当这个国家还相对落后,文盲现象还相当严重,许多儿童的母语教育还得不到切实保证的时候,盲目地推广英语教育,是否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当国人将人生最宝贵的时间用来死记硬背不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英语的时候,人家则是免除了死记硬背的苦役,赢得了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与研究,那么,国人与外界的创造力差距是否会越拉越大?
要正视“汉语之危机”
  是在媒体上知道朱竞编了《汉语的危机》一书,是文化艺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触及了不少问题,评者甚多。一时间网上也有很多评说。后来见了书,被里面的文章所吸引,更被“汉语”与“语境”、与“危机”、与“失语”、与“暴力”、与“忧思”、与“未来”等这些凸显了编者内在思想与价值判断的栏目名所震撼。
  细读《汉语的危机》,感觉提出的问题确实是深刻的,涉及的问题是沉重的,不由得让人深思。在人们惯以跟风、普遍麻木、缺乏思考的年代,在汉语的疆界似乎不断扩大,据说全球有三千多万外国人争学汉语,中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的时刻,却有人不识时务,发出了“汉语危机”的警世之言:谢冕说:“当前汉语的境况实在令人担忧……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一步步地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洪治纲说:“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患之一,便是受西方语言的冲击,汉语被严重地欧化,成为我们‘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这种情形,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尤盛。历经开放思潮的影响,目前的很多青年作家都曾大量吸收过西方经典作品的营养,但也受译介的干扰,不自觉地接受了欧化的语言腔调,致使不少作品洋腔洋调,很多作家几乎都走在这样一条介乎被‘欧化’的汉语与被汉语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真正能灵活地使用本土语言甚至方言写作的作家并不多见。至于那些报刊专栏作家,更是随意地玩弄语言快感——让汉语与英文频频杂交。”汪政说:“当下的语言又受到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这一过程说起来相当复杂,简言之,就是以抽象为特征的语言文学在以视觉文化为代表的这个图像时代陷入了或被奴役或被改造的尴尬境地。”还有声音说:“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如果说任何文化的特性都展示有自己的语言性,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共存的文化基因。”(某网友)这样的声音还有许多,有的也许是刺耳的,但更是惊心的。当朱竞以知识分子应有的警觉性,将类似这样的一个个声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危机”这两个看似危言耸听的字眼,便会以本身的力量,自行凸现,而成为深刻的实在。
有关语言的话题是非常敏感的。反思现代汉语的境况也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个有识之士,之所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要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片赞歌声中,去唱反调,惊呼“汉语之危机”,且从理论的角度、从文化的高度去关心汉语的过去、今天与将来,去探讨汉语的境况与遭受的“暴力”,去反思汉语的“失语”的根源,是因为汉语的生存状况,连着的是民族文化之根,关涉的是民族创新之本,它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能否和谐存在的大问题。
汉语的本质、生态及功用
  汉语的危机程度究竟如何?人们出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答案恐怕会有不同,甚或对立。读《汉语的危机》一书,我发现,最为重要的有三点。
  首先涉及到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就本质而言,语言是工具,还是精神家园?如果语言仅仅是工具,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多学了一门语言,便多了一件了解世界,与世界沟通的工具,在这个意上说,汉语与英语便没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将语言看作是精神家园,看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本,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与英语的意义便不可同日而语。那么,我们对在当代中国处处疯狂的英语,对幼儿园竞相举办的“双语班”,对在普通话还没有教好的广大农村学校中推行的“英语教育”,对在中国人成长道路上比国际警察还凶、严把着各个关口的各种“英语考试”,就该值得好好反思了:当一个国家与民族,把英语等同于母语去推广,尤其是当这个国家还相对落后,文盲现象还相当严重,许多儿童的母语教育还得不到切实保证的时候,盲目地推广英语教育,是否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当国人将人生最宝贵的时间用来死记硬背不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英语的时候,人家则是免除了死记硬背的苦役,赢得了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与研究,那么,国人与外界的创造力差距是否会越拉越大?当我们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量引进英语版教材,规定以英语授课甚至鼓吹以英语思维的时候,是否会因此而失去了以母语进行思维,进行创造的机会,更潜藏着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无法进行本原性创新的危险?
  其次涉及到对语言的境况的认识。语言,是人类最根本最伟大的创造。汉语,是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不断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汉语的发展,不是自发的,它需要爱护,需要浇灌,需要不断丰富,需要一个适合其生命成长的健康环境。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当今的汉语遭遇了太多的困难:英语的围困、翻译腔的盛行、性语言的狂欢、网络语言的失控等等,对此,我们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如果人们对这些都熟视无睹,那么就根本谈不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改善汉语的生态环境,那么,也只能听凭汉语一步步加深它的危机。
  再次关涉到汉语之用的认识问题。语言之于文化的构建力量或者破坏力量是巨大的。远的不说,仅就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看,我们发现,一场大的文化运动,或文化革命,总是以一场语言改革运动或语言“革命”为先锋。对“白话文”运动之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与作用,虽然学界有种种不同的认识,但总的来说,其对文化的构建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以“大字报”,以政治“口号”,以暴力语言急先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对语言的巨大破坏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沉痛的教训。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国际语境中,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道路上,我们真的应该去认真思考一下《汉语的危机》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参与先进文化的建设?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反抗空话、假话、套话,来明晰地思考问题或正确地表达问题?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模式去反抗所有政治的、游戏的、性泛滥的“语言暴政”?该用怎样的语言政策去对付英语的日益国际化所体现的新“文化霸权主义”?
面对《汉语的危机》这部书,面对书里书外集聚的各种声音,我想,再麻木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触动,都该有所警觉;对书中提出的或明确或隐含或暗示的问题,也都应该拿出自己的答案。
《文汇报》200512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5
《汉语的危机》  保卫汉语的努力
                  
                     谢  泳

《汉语的危机》刚刚出版,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的。我非常佩服编者朱竞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汉语的重要性和地位确实面临危机。我们今天对于英语好的人会表现出足够的敬意,而对于美丽的汉语,却常常很不在意。朱竞可能正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编辑出了这样一本书,她提醒人们注意: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对汉语的认识可能还没有自觉。在电脑普及以前,汉语的人机对话问题曾困惑了人们很多年,但谁能想到后来汉语的录入速率要远胜于英语。汉语还有多少美丽?也许人们还没有充分理解。语言的重要性与它所属国家的经济和文明有密切关系,因为实用是语言的第一要义,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失去语言的危机只有深入到民族的内心才能体会。凡读过都德《最后一课》的人,都可以感觉到语言对一个民族的关键意义。读这本《汉语的危机》也有同样的感觉。
我曾读过 常风先生一篇怀念沈从文的文章:《留在我心中的记忆》。在纪念沈从文的文章中,这篇文章很令人难忘,因为常风先生为沈从文笔下美丽的汉语所感动。常风先生说:“我一直认为不论什么人,只要认真仔细阅读沈从文的小说,研究比较一下他在用字遣词和造句、表现方法,以及篇章的结构,总会认识这位小说家确实是在写作中不断学习着,试验着用最恰当的字,尝试各种句子的结构,篇章的组织,他总在寻求最完美的艺术表现。他的每篇作品都确实就是一篇新的‘习作’。在这点上我一向认为沈从文先生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少有的风格作家。”
沈从文是一个从湘西来的“乡下人”,在旧军队里混了一段时间,来到北京。当时他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但他是一个天才的作家,很少人有他那样对于中国文字的感觉,他写得太好了。那个时代是适于天才生长的,特别是文学天才。沈从文是没有上过学的,但那时的文坛并没有因为他只有小学程度而看轻他。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最看重沈从文的恰恰是那些留学欧美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沈从文是幸运的,如果没有徐志摩,没有胡适,没有叶圣陶,沈从文的天才至少要晚几年才为人认识。这些英语非常好的人,特别佩服沈从文,一个重要原因是沈从文笔下的汉语非常美丽。沈从文对此也非常自信。1980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中有一句不大为人注意的话,他说,有些伟大的批评家,半个世纪以来,一个二个在文坛上都消灭了,“我自己却才开始比较顺利掌握住了文字,初步进入新的试探领域。”沈从文自信的不是他比别人更有思想,比别人更有勇气,而是自己“掌握住了文字”,对一个作家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汉语的危机》提醒我们,对美丽的汉语要有足够的自信力。
北京青年报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6
汉语是我们的文化身份
阎  真
朱竞主编的《汉语的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8月版)囊括了近年来关于汉语的命运的各种观点,像一个集束炸弹,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已经遭遇了大规模的同化和改写,作为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堡垒,汉语的命运将会怎样?   贯穿全书的,仍是民族性和现代性的交锋和冲突,这种冲突制约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已有一百多年。一百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处于一种放弃民族性,追求现代性的进程中。民族性和现代性,这是一种价值的悖论,既是理智的悖论,又是情感的悖论,让我们感到了焦虑和痛苦。现代性是我们绝对需要的,没有现代性诉求就不会有历史的进步;民族性也是我们绝对需要的,没有民族性我们就失去了自我认同的基点。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民族性一定是一种负面的因素吗?我对中国现在太多的西化论者的这种理念表示怀疑。丧失了民族性,现代性的意义将大打折扣。现在,历史是不是提供了一种机遇,使我们能在现代性进程中,保持我们民族性,使我们不但是人种意义上的中国人,同时也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在这种理念中,汉语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文化身份证,甚至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用自己的笔,以至生命,去捍卫它的尊严。   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对待自己的语言吧。前几年去巴黎卢浮宫,数以十万计的展品,没有一条英文介绍,更不用说其他文字。作为参观者,我当时非常不满法国人的保守,你没有汉语的介绍不怪你,英文的怎么不能有?存心让人看不懂吗?参观了几个小时,我没有看懂几件展品,根本不知其文化内涵,又有何历史意味。法国人的保守给参观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中体现的是他们捍卫自我语言尊严和独立性的执著和决心。为了这一目的,他们不惜牺牲那些以开放性现代性命名的东西。   作为汉语最坚定的崇拜者和捍卫者,我感谢语言天然的难以撼动的保守性,也感谢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如此丰厚的语言遗产,同时又欣慰于作为一个大国所具有的语言稳定性。我对汉语的前景并不悲观。不悲观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汉语的确在遭受来自英语,来自网络等等的侵蚀。抵抗这种侵蚀不是封闭保守,汉语在古代和近代也从异域和西方汲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大大丰富了自身,却没有丧失自我主体性。同时,我也想表达对某些以西方的眼光评判中国一切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别人会因为你对他的认同而承认你是世界公民吗?失去了中国人的基点你什么也不是。   《汉语的危机》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保卫我们的文化身份,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份责任。  光明日报 05-09-02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7
谁带汉语回家
肖 鹰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之家”,这句话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海德格尔热中几乎成为中国年轻学子的口头禅;海德格尔还说过一句话,“现代人生活在存在遗忘的无家可归中”,这句话却不为学子们所乐道。这两句话都出自海德格尔的著名的《人道主义通信》中,何以在中国学子的口下受到不同待遇?大概是当时的全面开放、无限求进的文化心态使大家更热衷于接受海德格尔论著中对反叛传统具有正面鼓动意味的说法,而忽视或回避了他关于现代性存在困境的警示和批判。
无疑,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运动表明,“语言是存在之家”的命题,是被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地理解和运用了:语言,或者被理解为代表保守力量而应当被颠覆的“传统之家”,或者被理解为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说而任意构建的“自由之家”。因此,自20世纪后期以来,汉语传统遭受了20世纪百年持续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作为华夏文化子孙的精神家园,汉语传统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商业主义、技术主义、消费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连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运动,正在全面围剿汉语传统。真正的危机并不是将来的中国没有人使用汉字、讲汉语,而是将来的汉字和汉语不再能够葆存汉语的精神和魅力,是中国文化生命之花果漂零。这是我们正面临着的无家可归的文化命运。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性存在的无家可归,根源于对存在的历史本质的遗忘,语言作为存在之家,历史性地葆存着自我存在的历史本质,即语言的诗意;作为一个基本的现代性主题,存在还乡就是借助语言之路回归到人生的诗意之境。我们处于汉语传统被严重损害的现实境遇,我们必须修复和重建汉语传统,才能建设一条文化还乡之路。修复和重建不是保守和僵化地对待汉语传统,而是在当代境遇中表现出对汉语的历史性地尊重和坚守,并以此为“家”。汉语已在20世纪后期以来的颠覆性的语言狂欢盛宴中沉浸过久,正在沦丧成一群无家可归的文字和话语的幽灵。作为当代中国学人,我们的使命是克己治学,带汉语回家。
朱竞主编的《汉语的危机》一书,荟萃当今学界针对汉语危机的精思深议。此书不仅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学人对汉语危机的直面反思,而且正面展示了一代学人真诚崇高的汉语文化使命感。此书是在新世纪之初召集中国学人集体行动,致力于带汉语回家的可敬创举。细读此书我们会发现,这部文集的意义不仅在于以学人的集体行动给我们一个汉语危机的重大警示,而且在于它启动了以中国学人的良知和智慧带汉语回家的伟大工程。
   [肖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7
关于汉语的未来难题
——读《汉语的危机》
                                    
   方 宁
    朱竞一向热中于鼓捣点思想类的东西,不仅诉之言词,而且形诸文字,有时候居然也能弄出些响动,让人不敢小觑。或许是她办的那份锋芒犀利的刊物给她带来了不安于俗的性格,反正搞点“危言耸听”是她的擅场,甚至还一不做二不休地以“枭鸣”自喻,真是惟恐天下不乱!既然她不肯歇手,总还需要寻找一些类似砖头瓦块随时可以掷出的话题,一下子击中要害固然不错,即使一下子投偏了,好歹也能吓人一跳,或让人出一身冷汗。其实这些都是职业编辑惯用的手段,只不过朱竞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罢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危机”的各种说法,人们渐渐听得多了,精神也难免有些愚钝和麻木,从道德信仰经济环境到资源生态食品卫生,到处都是危及人类生存的绝症,如果真要细究起来,地球的毁灭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刚刚进入新世纪,人们突然发现:古老的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但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脆弱和不堪一击。如今人们对“危机”似乎又换了一种说法,常常用“安全”与否来形容眼前的这个时代和世界。想想也是,危机带给人的最大的影响不就是“安全”问题吗?
再来看看朱竞最新编撰的“启示录”——《汉语的危机》吧。汉语的“危机”,说白了也就是汉语的“安全”问题。在朱竞看来:“如果不及时拯救汉语,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学习古汉语要比学习外语还难。更麻烦的是,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显然,你可以认为朱竞的说法是“耸动视听”的危言,因为毕竟今天的中国人还生活在汉语的密密树林里,怎么也想象不出中国的城里人或乡下人之间可以随意自然地操纵着外来口语或书面语,那会是一种什么景观?但是,如果从时间的长河里看,一个民族被它民族征服,彻底丢了原来的语言之根、文化之根,也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翻开一部世界史,例子多了去了。如果照此推理,将来的人类真的要到语言博物馆里才能找到曾经辉煌一时的“汉语标本”,这又有什么难以想象呢?朱竞把汉语誉为“最美的语言”,谁都知道“最美”并不一定“最强大”,尤其是当它遇上“危机”的时候。生存还是毁灭?也许使用汉语的人们将再次遇到那个古老的难题。只不过当大家还在像哈姆雷特那样犹豫不决的时候,朱竞已经和风车大战了三百回合,《汉语的危机》大概就是唐吉珂德先生们的又一次悲壮之举吧!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8
挑战,从阅读《汉语的危机》开始
贺绍俊
翻阅朱竞主编的《汉语的危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目前,汉语面临危机。按现在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们的孩子将成为不会使用母语的孩子!这就是《汉语的危机》所要应对的现实处境。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本振聋发聩的书;这是一本每一位仍在使用汉语的中国人乃至与汉语有着亲缘关系的全球华人都应该认真阅读的书。
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一读,每一位作者都令人尊敬,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处境和前途进行了严肃的、理性的思考。他们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对汉语所作出的维护姿态也不意味着拒绝新旧交替、新陈代谢的历史趋势。因为汉语并不仅仅属于汉民族和中国人,汉语是全人类的汉语,汉语是人类文明历史最伟大的、最独特的结晶。汉语的危机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危机。另一方面,这本书的文章虽然是从不同角度剖析汉语的危机,但同时也向人们证明了汉语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而且至今还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满怀文化使命感的专家学者敢于大声呼吁汉语的危机,正因为他们对汉语的自生能力充满了自信心。如同朱竞女士在其序言中信心百倍地宣告: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从这个角度说,危机本身也蕴含着契机,这就是辩证法。因此我们为汉语的危机而愤激,却不必对此而悲观失望,愤激的目的是为了迎难而上,抓住契机。一个世纪前,西方枪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汉语面临一次大的挑战,于是有了以白话文运动打先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今天,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试图消弥文化的差异,高科技、网络化、信息化为文化霸权提供了肆虐的平台,汉语必然要应对一次更大的挑战。但我相信,汉语在这场挑战中将会获得新生。那么,就让我们从阅读这本《汉语的危机》开始。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9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序)
朱竞
当我们身处“全球化”、“国际化”的热浪中时,便会感到汉语已经越来越面临着危机。有人说:“国家汉语战略值得反思。”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全面推行了以汉字简化和汉语普通话为核心的国家语言文字战略。不可否认,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时代走到今天,我们应该拿出足够的理性和耐心,全面检视其社会影响,从历史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客观地对其做出评价。于是有人试问:“谁来拯救汉语?”
20041227日媒体报道:“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只有一半能说普通话,同时有四成人看不懂繁体字,但仍有092%的人坚持使用繁体字书写。
调查结果一出,争论声不断。文化的争论历来如此,很难说哪一方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在可预见的将来,汉语言文字的争论,恐怕都难有定论。
还有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往往是词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病句、标点符号误用等错误“更比比皆是”。年代,作家余光中就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叹现代中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如果不及时调整,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学习古汉语要比学习外语还难。
从历史角度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等。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
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感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李建军说:“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对人类的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它是可以用来给人类心灵洗澡的圣水。不阅读文学作品死不了人,但是会影响到生活的情调和质量。文学阅读可以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美好的愉悦感和宁静、充实的诗意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心理沟通、传递人生经验,从而最终提高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养,改变其精神气质。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和价值。”对用中文写作的作家来讲,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就是以典雅、蕴藉的汉语为载体的文学。因此,有必要确立汉语写作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对汉语精神进行深入的体认,
重新发现汉语的“诗性品质". 而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这样一个介乎被“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 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一位网友说得很好:“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
如果说任何文化的特性都展示在自己的语言中,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作家韩少功说:“一个民族的衰亡,首先是从文化开始的,从语言开始的。侵略者从来明白,攻城莫若攻心,而一个人的心里只有语言,精神惟有语言可以建筑和守护。”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也有人反驳说: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即无视现实),网络语言这一经验的载体,早晚要大规模侵入我们常规的汉语,并增加汉语的表现力。我们的语言学家应该把网络语言当成一个尖端课题进行研究,逐渐厘清其语法结构和文化意义,与常规的汉语进行比较。"200(公园)、“GG(哥哥)、“MM”(妹妹)、“GF(女朋友)、“PMP(拍马屁)、“酱紫”(这样子)、“偶()”……这些让家长和老师一头雾水的词汇,对于当代的青少年来说,却显得“活泼可爱,不死板”。
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也有老师认为,学生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在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地使用网络语言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阅卷老师一般都不会买账,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分数。但是也有人认为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地被丰富被更新。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宽容比扼杀更重要。身为中国人,不能很好地用母语进行思想、文化乃至生活上的交流;不能体会汉语的自身魅力,那是多么悲哀的事! “中国能用普通话交际的人口比例约为,能用汉语方言交际的人口比例约为86%”——这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4年底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郑敏教授说“汉字中的每个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王力先生说“西洋人做文章是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所以汉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
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二千三百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三千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汉语的危机》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告诫我们乃至全球:
汉语: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朱竞编《汉语的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8月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4:49
生活在优雅的汉语中
        
          朱 竞
    最近在很多的新闻渠道上,看到《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也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说明我们的政府开始真正地关注如何正确使用汉语的问题。
其实,正确使用汉语,不是简单“法规”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在编辑《汉语的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8月版)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汉语危机本质上是民族文化的危机、民族思想的危机。汉语是汉语文化的组构呈现载体,而汉语文化的核心是汉语思想。网络语言的出现,还不会大面积在侵害汉语,它只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汉语危机的消除必须迎向汉语文化振兴的态势。有学者说我“有深邃的历史感和前瞻性的学术勇气”,这话过奖了。我只是将学术界所讨论的汉语中的若干危机问题集中地展显在读者面前,从而使学术界更为集中而通透地看到一个汉语危机中的种种问题。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赖以栖身的家园。北京大学谢冕教授这样评价:“当前汉语的境况实在令人担忧。简化汉字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混乱,已是无庸讳言的事实。它已‘培养’出至少不止一代人不认识繁体字、不会使用毛笔、更不会阅读古代典籍的中国人。这些人是‘新文盲’。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扩大。社会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着,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地走出中国古典文明的灿烂。更多的中国人正在远离那种由辉煌的古典文学作品培养的优美的文笔、高雅的谈吐,以及端庄的举止。我常想,不会读古书和使用文房四宝的中国人是可悲的。”
而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拥挤在这样一个介乎被“欧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作形象思考与写作。创作界如此,而批评界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学术话语在“西化”的色彩中使用种种意义出场,并涂染着浓重的外域文化情调,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中国古典文论的传统范畴来表述自己的意义,从而跌入了“失语”的症状中,言说者不操用西方学术话语,无法表述自己。“失语”症的出现,还有一个基本原因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那就是受“文革”“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的影响,长时间的“批判”、“斗争”也造成了语言深层的污染。思想的禁锢首先是语言的禁锢。对人格侮辱,对人性的诋毁,对真理的蔑视,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粗暴、污秽,千篇一律的政治性口号的“排比”,声嘶力竭的非道德性叫喊,是那个时期、那个时代一致的、无一例外的语言“风格”。但是,这种语言组构的文化同样铸造了一代人,他们语言贫乏,词汇单调,文风呆板,甚至以满嘴秽语为荣。我们好不容易赶走了老八股,如今却层出不穷地产生“新八股”,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政治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及本质意义上解构。身为中国人,不能很好地用地母语进行思想、文化乃至生活上的交流,不在思想表述的行动中体会汉语的自身魅力,那是多么悲哀的事!
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我们的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感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特别是90年代以来,大众传媒、网络语言、广告宣传、流行文化的一些语言、通俗文学、手机短信等日益制造着语言垃圾,这些在高科技温床中孵化的垃圾文化,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基本原则,当然还有“来自权欲谎言向情欲谎言战略转移的套话,来自以经营绝对语言为业绩的空话,来自枉道而从势、曲学而阿势的废话”,无时无刻不在严重污染汉语。
语言需要规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加强青少年们对汉语的热爱来规范正确使用汉语。让我们在生活在优雅的汉语中。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1 15:09
80.8%的人确认我们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                               专家呼吁“保卫汉语”,71.1%受访者建议将语文课列为大学必修课


    据《长江日报》报道,今年1月23日、24日两天,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其中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漫画:朱慧卿
   
提要
    《汉语的危机》作者、《文艺争鸣》杂志编审朱竞:汉语危机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汉语表达的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的普遍漠视,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断裂。汉语使用的碎片化与不规范化,还会给国人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带来巨大困难,从而可能危害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贺阳教授,对当前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表示担忧,引起不少网友共鸣。
    有网友表示,在“外语热”、网络语言泛滥,以及影像文化盛行等因素的冲击下,不只是大学生,很多国人的汉语应用能力都下降了。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和民意中国网,对3269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另有19.2%的人不赞成这一说法。
    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汉语应用能力差,可引发汉语退化
    2009年,贺阳的学生对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319名学生进行了一项测试。结果显示,在语言文字能力上,30%的学生不及格,68%的学生得分在70分以下。
    对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进行测试时,贺阳发现,66.2%的人存在信件书写格式问题,86.5%的人存在行文语气问题,100%的人存在语法问题。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王平(化名)虽然对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很自信,但他依然觉得自己有问题,特别是在应用文的行文格式与语气运用上,有些拿捏不准。
    在给一家用人单位写实习自荐信时,王平曾上网仔细核对了自己的行文格式,发现信里存在一大堆毛病。“虽然我在小学时也学过应用文写作,但由于平时写得太少,久而久之就忘得差不多了。”
    上海某私企员工李君(化名)说,不论是说话还是写作,自己经常会感到词穷,要么语塞,要么不知道什么情境该用什么词。“在表达某个观点时,我总依赖于一个固定的词语,感觉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词。”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坦言自己在汉语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词语储备不够,经常感觉词穷”(64.8%)、“词语的使用、搭配存在问题”(28.6%)、“行文格式存在问题”(27.8%)、“语法错误比较多”(17.4%)、“不认识的汉字太多”(16.4%)等。
    贺阳指出,“汉语应用危机”一方面是指人们运用汉语的能力下降,出现交流障碍;另一方面是指汉语作为母语,其本身的结构变得混乱,功能发生萎缩,进而遭遇被其他语言替代的危险。
    “汉语应用能力差,如果变成一种长期而且普遍的存在,那汉语本身就会受到侵蚀,作为母语的汉语本体就会出现退化。”贺阳说。
    汉语应用能力危机源于“外语热”?
    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汉语应用能力的危机?73.2%的人认为,原因在于“网络时代,人们在使用汉语时不太规范”。
    《汉语的危机》作者、《文艺争鸣》杂志编审朱竞指出,网络语言的流行虽然是汉语适应社会进步的结果,但也会带来汉语的碎片化。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对于不常上网的人来说很难理解,久而久之,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贺阳看来,我们不必过于担心网络语言会冲击国人的汉语能力。“语言系统具有自我净化功能,一种新的语言要素要想进入大众语言系统,首先要被大众广泛接受。而网络语言只被少数人使用,很难对汉语本身造成污染。”
    调查中,52.0%的人认为,汉语危机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此外,还有“现在人喜欢解构汉语,稀奇古怪的词语层出不穷”(43.6%)、“影像文化占据绝对优势,文字越来越不重要”(30.1%)等。
    “如今英语比汉语更受重视。”李君说,在学校里,英语是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只是选修课。许多学生为了学英语,连专业课都不好好上,更别说专心上语文课了。
    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也更看重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这让很多大学生对英语等级证书趋之若鹜。“但工作后你会发现,不论是写文件、作报告,还是与人交流,汉语的使用率和作用远大于英语。”
    朱竞指出,如今不单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过度重视英语,就连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也开始带着一股“西文腔”。“试问,当一个国家的母语教育还未得到切实保证,就盲目地推广外语教育,甚至把外语等同于母语去推广的时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将人生最宝贵的时间,用来死记硬背那些不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外语时,后果又是什么呢?”
    贺阳指出,语言的生命力表现为,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它都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得体的表达方式。但我们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总是喜欢反叛和解构,认为只要与众不同就是创新,经常把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用语随意混用。然而,混合后的新式语言不论用在哪种场合,都显得不太合适,都伤害了汉语的表达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比如现在网上流行的‘给力’一词,本是非正式场合使用的词语,但现在却铺天盖地,出现在公共媒体上。”贺阳说。
    汉语日益粗鄙化,反映出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的断裂
    本次调查显示,47.1%的人将汉语危机的原因,归咎于“当前汉语教育存在问题,让许多人不愿花力气学汉语”。
    “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本应是中小学教育解决的问题,但现在汉语在应用上遭遇危机,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汉语教育。”贺阳说。
    调查显示,仅两成人(23.5%)对当前汉语教育有好评,而且仅有4.0%的人认为当前汉语教育水平“非常好”。更多的人(57.1%)认为,我们的汉语教育“一般”,16.5%的人觉得“比较差”,2.9%的人认为“非常差”。
    李君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问题,教学方式太过生硬死板。语文课上,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总结每段话的中心思想,并一再强调“标准答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应付考试。
    陕西省安康市某小学语文教师陈叶(化名)说,在教学制度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呼吁课外阅读和批判应试教育,都只是徒劳。“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最主要的是学生考试成绩。为了‘保饭碗’、‘争优秀’,老师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学。”
    近来,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开明国语课本》,受到不少网友热捧,甚至多次重印后仍面临断货。
    此书的出版负责人介绍,出版此书也是对现行语文教育不满的一种表达,语文教育不能只是“一课一练”,它更应该是对孩子心灵的熏陶。
    朱竞认为,《开明国语课本》确实能体现汉语教育的精髓——学生在学习充满美感语言的同时,还能受到道德教育。“我们应该让孩子去阅读更多汉语经典,自然习得汉语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
    汉语教育怎样才能提高呢?本次调查显示,“语文课应列为大学必修课”(71.1%)呼声最高,其次还有“要让大家认识母语水平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65.4%),“应该更加注重汉语的实际应用”(60.7%),“应加强对汉语传统经典的学习”(57.5%),“制定汉语基本标准,并推广汉语水平测试”(50.6%),“语文教学避免死记硬背”(45.9%)等。
    贺阳表示,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更担负着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重任。汉语教育不应仅仅存在于语文课上,更应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朱竞认为:“汉语的应用分为‘看得懂’、‘通顺’和‘给人以美的享受’三个层次。我们不能只讲求‘用’,还要考虑在什么层次上用。我们不能只教会学生‘看得懂’,还要在学校、社会和媒体的引导下,让年轻人追求得体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汉语应用方式。”
    “保卫汉语势在必行。”朱竞认为,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
    她认为,汉语表达的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的普遍漠视,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断裂。汉语使用的碎片化与不规范化,还会给国人相互间的交流与理解带来巨大困难,从而可能危害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