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我的母校潞河中学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2 20:09
标题: 我的母校潞河中学

图:解放楼
我的母校潞河中学
--作者:殷晴
我的母校潞河中学坐落在北京市郊的通州区。这所毗邻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的高中,名气远远不如北京大学,却有着比“百年名校”北大更悠久的历史。因为,它是北大“前身”的“前身”。
潞河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江戴德夫妇于1867年创建,始称潞河男塾。它和后来更名为贝满女中的贝满女塾,共同承担着当时北京地区的主要教育任务。

图:协和湖
1901年,潞河男塾更名为协和书院;1912年再次更名为协和大学。今日校园内的一方小湖,便以“协和”命名。协和大学虽名为“大学”,实则包含大学和中斋两个部分。1916年,协和大学大学部迁到北京城内,与汇文大学、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合并,组成了名震一时的燕京大学。而它的中斋,则留在了通州,成为私立潞河中学。一直到1926年,潞河中学的校长都始终由美国传教士担任。直到中华民国教育部下达规定,外国人在华办的学校,校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潞河才有了第一位华人校长:三年前刚刚留美归来的潞河毕业生陈昌佑。

图:银杏路
经历过校舍搬迁、义和团烧毁教学楼、抗日战争,潞河中学的教会学校身份,在动荡中一直保持了84年。1951年,燕京大学因院系调整而被撤销的前一年,通县专署教育科派人接管了美国教会办的潞河中学,改称河北省通州中学。潞河中学由教会学校,变成了公立高中。
142年的时光,足以让潞河中学散发古校的风韵,而这种风韵最直接的载体,便是校园内的建筑。

图:解放楼及红楼
今日潞园内年代最久的三座建筑,分别是1902年建成的卫氏楼、1903年建成的谢氏楼,以及1922年建成的文氏楼。或许是为了与旧时代划清关系,解放后,这三座楼的名字被改成了人民楼、红楼和解放楼。直到140年校庆前夕,“谢氏楼“、“卫氏楼”、“文氏楼”被再次写在楼牌之上,潞河学生们才知道,原来“人民”、“红”与“解放”,并不是这些经历过教会学校时期的老楼的本名。

图:红楼
关于这三座潞园内最早建筑的风格,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潞河中学前校长张世义曾在一篇纪念文章中称,校园内的建筑是“典型的哥特风格”。但因为没有哥特式建筑典型的尖肋拱顶和飞扶壁,我更愿意相信另外一种说法:它们属于当时流行于欧美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所谓“风格”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猜测,它们本无“风格”可言。
但无论“哥特”也好,“折衷主义”也罢,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每个看到这三栋楼的人,都会感受到它们身上厚重的历史感,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西式建筑”感觉。和校园外的其他建筑物相比,它们着实显得有些另类。
然而,走在校园中,你丝毫不会觉得这三座百岁老楼显得突兀。因为,它们奠定了整个校园建筑风格的基调。所有的后建建筑,从1935年孔祥熙与其他校友(1898年,孔祥熙从潞河中学毕业)捐资建成的潞友楼,到1997年国民党前空军情报署署长、蒋介石专机机长衣复恩先生出资建成的潞友体育馆(衣复恩为潞河中学1932届校友),再到更年轻的仁之楼、黄昆楼(分别以1932届毕业生侯仁之与1936届毕业生黄昆命名),所有的建筑,都竭力靠近三座老楼的感觉。尽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曾说,这些新楼怎么建也赶不上老楼的精巧,但不可否认的是,管理者放弃了那些更新潮、更能体现“现代化校园”感觉的设计方案,而选择了这些简单、朴素的灰色楼房。那些后来的建造者们,试图通过花纹、拱门、屋檐等细节向前辈致敬,尽管这样的模仿因为缺少了旧时工匠的精细而显得有些笨拙。它们连同大片的草坪,随处可见的鸽子,以及校园东北部的协和湖、湖上的木桥和湖畔的小亭,难能可贵地保住了美式教会学校的味道。

图:木桥
很惭愧的是,在这所学校学习六年,我只是全盘接收这样的校园环境,觉得这是件理所应当的事。至多,是感叹一下它的美丽。但试想,如果学校放弃维护那些老房子、不刻意维持弥散在校园中的那股旧旧的味道,我们是否还可以想象,正是这个园子,见证了从美国传教士来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一段段历史;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四大家族成员之一孔祥熙、抗日烈士周文斌与蔡德辰、西北歌王王洛宾、乡土文学家刘绍棠、史学家侯仁之、科学家黄昆,都曾经在这座园子里学习与生活;我们是否还可以想象,142年前的教会学校,应该是怎样的模样。
感谢作者供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