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榜样]:这样的‘对话’值得[管季超工作室]学习!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7 08:33
标题: [榜样]:这样的‘对话’值得[管季超工作室]学习!
"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话沙龙"第六十二次活动通知
http://www.g12e.org/new/201303/li2013031511112896755628.shtml
  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报、大兴教科所和海淀教科所联合主办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话沙龙”第九十二次活动,将于2013年3月28日(周四)下午14:00—16:00在北京教科院七层报告厅举行。主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及其在学校中的实践”。嘉宾为全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萧甦教授。
(请务必近日内向学校领导汇报,安排有关人员参加,并将本单位大致参加人数及需要请教的问题,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署单位名,通知冉乃彦13520682197(邮箱rannaiyan@yahoo.com.cn)或北京教科院杜文平13683028760,两个渠道同样有效,请注意不要重复报名。)
重要提示:由于场地有限,必须提前通过邮件或者手机短信报名后才可参与活动。
  “对话沙龙”服务组 冉乃彦 单志艳 杜文平 卢笛
2013年3月11日
北京教科院(95号院)路线图:
1.地铁: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北口下,西北口出站,向东步行或乘公共汽车到育慧里(或芍药居)站下,过街天桥即到。
2.  公共汽车119,753,827,840,939,944,994支,983,运通101,运通110,运通113 特9等育慧里(或芍药居)站下车3.开车路线图:
查看大图<--点击
专家简介
(左为北京师范大学萧甦教授,右为帕夫雷什中学现任校长杰尔卡其女士)
肖甦,女,1961年生,福建福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94年俄罗斯教育科学院教育心理研究所获心理学副博士学位。1983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尤其侧重苏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的研究。
参加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十余项,独立主持五项省部级课题。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翻译苏俄教育著作数部。主要代表作有《苏联教育70年成败》、《俄罗斯教育十年变迁》、《俄罗斯教育变革探讨》等合作专著,其中,《俄罗斯教育十年变迁》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俄罗斯转型时期重要法规文献汇编》、《比较教育学——历史与现代化问题》、《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等合作译著;《比较教师教育》、《生存与发展:国际视野下的私立教育》等专著。
系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育系高级访问学者;
振兴21世纪教育国家骨干中青年教师项目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心理与教育系高级访问学者;
高水平重点大学博士留学生导师合作交流项目日本北海道大学教育学部高级访问学者;
先后多次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宣读论文。
相关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 肖甦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O·苏霍姆林斯卡娅女士,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
请允许我代表前来参加此次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90周年国际研讨会的中国教师代表团在此做一个简短发言。
还是在10年前的1998年,当我作为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唯一代表来乌克兰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80周年活动时,我就在发言中对乌克兰的同行说过,对于中国一千一百多万名教师中,最知名的外国教育家非苏霍姆林斯基莫属,鉴于中国教师比乌克兰教师的人数多十几倍,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在中国大地上要比在乌克兰、在俄罗斯、在前苏联还要响亮,更何况还有众所周知的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方面发生变化的原因。十年过去了,中国教师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七十万,离岗了一些老教师,增加了许多年轻面孔,但是大家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对他的热爱、对他的推崇仍然不减。据网络不完全统计,这十年间(1999-现在),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文章达4767篇之多,关于他的译著、专著不下70余种。各个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再版的译著达几十万册。此外,在今天的90周年纪念会上,十余名中国教育工作者的面孔更足以说明了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不衰的影响力。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我们作为苏氏教育思想的鼓吹者不懈的努力、作为教育同行对他的敬爱,更重要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本身的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学真谛和永久的、人性的生命活力使然。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对于我个人和我们的研究所
在我个人的生命中第一次见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是在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文革刚刚结束,在师范学院教育系工作的父亲给他的那些新考入大学的未来教师们讲授教育学,在介绍久违了的苏联教育家时,我在一系列对于我来说比较难记忆的名字中见到过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上世纪80年代初,被译成中文的苏氏著作开始陆续出版。后来听说,当时的头几届师范生在大学期间都如获至宝地贪婪阅读这些译著。
我真正开始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1983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现在的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工作以后。中国最早大规模翻译苏氏著作的就是这里的科研集体。从1981起,该所连续翻译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等,后来又翻译出版了《帕夫雷什中学》。 在当时的办公室里,好几种新出版的译著码放在各位研究者的办公桌上。出于好奇,我随手拿过来翻阅。没想到,他的书竟是所有我接触过的教育名著中最通俗易懂、最吸引人、也最感动人的。从《要相信孩子》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再到《帕夫雷什中学》,我仿佛看到在郁郁葱葱的帕夫雷什校园里,一群天真快乐的孩子在一位手捧赤诚、怀揣爱心的教育者的指点下健康地成长;我仿佛看到一位甘于奉献、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年轻校长引领他的教师团队辛勤耕耘。于是,在一批50年代留苏的我的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开始积极参与到翻译介绍苏氏著作、研究其教育思想精华的工作中。我相信,在中国,像我这样由于喜爱、敬佩、被感动、受教育转而希望让更多人喜爱、敬佩、被感动、受教育而开始走近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工作者有很多很多。
1986年8月,我们研究所的王义高教授结束了在莫斯科列宁师范大学一年半的学术访问归来,尽管由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他当时未能如愿见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夫人及家人,但他得以用书信的方式向苏夫人通报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热。正如苏夫人安娜·伊万诺夫娜后来对我所说,在这之前,她们从未想过在遥远的中国会有那么多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名字、了解他的思想、实践他的教育理念的异国同行,这消息带给他们的是惊奇、兴奋、欣慰和自豪。
与苏夫人一家的通信往来延续到1989年末时,已经发展成电话联络,当时我是苏联教育科学院的副博士研究生。我在莫斯科也随时关注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不断把中国新出版译著的消息报告过去,把乌方整理、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工作和学术活动通报给中国同行。终于,1991年末由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另两位老师——我们的老所长毕淑芝、副所长王义高教授,他们也是我国翻译、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名专家——外加我组成的三人代表团第一次造访了中国教育工作者向往已久的圣地——帕夫雷什学校并在基辅拜会了苏夫人及全家。那一次,我们从安娜·伊万诺夫娜夫人手中接过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文选》和经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修订后新出版的《教育三部曲》两本俄文版的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于是,就有了后来由我们研究所主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做人的故事》和《育人三部曲》的中译本。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对于中国读者
如前所述,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文版翻译的,除上述我所在的科研集体之外,全中国各地还有很多志同道合者。据考证,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的最早译文是50年代末期他写的两篇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后来中国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读者再次接触苏联教育家的著作、认识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就已经是在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
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安徽、河北等省市的教育出版社出版一共翻译出版了30多种苏氏的著作,而且有多本原著被不同出版社不约而同出版了同本原著的不同译本,如《给教师的建议》;《要相信孩子》;《爱情的教育》等。
上世纪80年代的大批量译著出版,开始于198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编译性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仅创造了该出版社的多项记录,也创造了汉译教育名著发行量的最高记录:它是畅销时间最长、增印次数最多、总发行量最大的教育译著。据统计,该书仅第二版就印刷了20多次,共28.5万册。该出版社告诉我,他们正在准备再次印刷,因为很多地区的教育管理机构、很多学校都把这本书作为每一位教师必读的书目。
随后,大批量出版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系列丛书的还有湖南教育出版社。该社从1983年起陆续出版了十多册译著,每册的发行量都在五千册以上,有好几本则超过了一万册。
我前面提到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做人的故事》和《育人三部曲》则是中国教育同行为献给苏霍姆林斯基诞生80周年的纪念礼物。1998年9月,作为中国教育学者的唯一代表,我专程来到基辅参加了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80周年的国际纪念大会,并代表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帕夫雷什学校赠送了新出版的由我和我的年长同事们翻译的《育人三部曲》及《做人的故事》两本书。记得当时我说这两部书的头版发行量不大,只有各五千册,但这个数字已经让与会的乌克兰同行羡慕不已。到目前为止,这两本书已经增印了四次,发行总数超过了3万册。今年是2008年,10年的出版合同已经到期,但中国读者对这些书籍的热爱一直持续着,这次我受出版社的委托来与苏霍姆斯卡娅续签出版合同。
还必须特别提到的是翻译巨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该套书2001年被中国新闻出版署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计划”,2003年被评为“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一等奖”。到现在这套书已累计销售4.7万册。需要说明的是,这套书装潢精美,图书总价为280元人民币,折合40美元,接近中国普通工人工资的五分之一,在中国,一公斤大米售价0.4个美元,可见这套书的价格不菲。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读者自己购买珍藏。而更有许多学校或者基层教育管理机构把这套书作为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奖品,仅从这样的事实,大家就不难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教育工作者中受到怎样的推崇和爱戴!
作为书籍,还有一类是非正式出版的,但它们的价值和影响力丝毫不比正式出版物逊色。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江苏华士试验学校组织教师、包括学生自己撰写、编辑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录、心得和读书笔记系列图书《走进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不仅仅是时间》、《循着智慧的手指走去》、《打开的不仅仅是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语录》等。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理念在中国得到的研究、应用与交流
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应用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其著作的翻译出版以及发行量不断扩大而展开的。而且,翻译、研究和实践运用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翻译出版的种类越多,读者就越多,被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吸引的教育工作者就越多,进一步研究、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运用的人也就越多,影响面也就更大,教师对于苏氏著作的需求量也就越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对这些现象以及苏氏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理论问题展开的研究也就越深入、系统。
第一批研究性专著出版于90年代初期,以系统介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为主,作者主要是高等学校中研究比较教育学、世界教育史、苏联教育学的学者。如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家毕淑芝、王义高教授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专家王天一教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家杜殿坤教授的《苏联教学流派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的《战后苏联教育》(1994,江西教育出版社),等。
与此同时,广大的一线教师已经进入到领会并在实践中运用苏氏思想的阶段,并不断有篇幅不等的文章、心得发表在杂志、报纸、网络上。从普通教师到中小学校校长、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者到教育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启迪下,人们积极地实践着,思考着,书写着。与对待其他外国教育思想的态度不同,人们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不是被动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一时冲动的,而是持续不断的;不是表面作秀的,而是脚踏实地的,不是机械照搬的,而是切合教育现实的继承与发挥。不论是90年代,还是现在,我不止一次地读到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抒发这种相同的感受: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有很多,教育名著有很多,教育教学理论流派有很多,包括了很多著名学者的著名的深奥的理论,但是,最浅显易懂、最打动人心、最有直接启发借鉴意义和操作可行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非苏霍姆林斯基莫属。
从学术产出的角度来看,进入21世纪,关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入了开花结果的最丰富时期。一方面,出版社成功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大型系列著作集五卷本和一些首次翻译的单行本;另一方面,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无论是系统理论著作还是源自实践的研究成果都进入到新的阶段。在理论著作方面,研究将苏氏教育思想细化为更加具体的专题,如德育理论,教学理论,校长管理理论,家长教育观等都有专门著作出现;近年来,还出现了以此为题的博士、硕士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有一篇博士论文,15篇硕士论文,至于学士论文就更多。而且还出现了与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等)、世界各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裴斯泰洛齐)等比较的论文。
而最新出版的关于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书籍是2008年3月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走近苏霍姆林斯基》,这是一部关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格言解读的书。此次参会,我们特别带过来送给苏霍姆林斯卡娅和帕夫雷什学校博物馆。
与此同时,很多优秀教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上升到了更高的阶段:他们从读苏霍姆林斯基,到做苏霍姆林斯基,从写苏霍姆林斯基,再到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写,于是,一大批出自中小学校长、出自普通教师之手的优秀的教育专著被摆在了书店里,放在了更多教师的书架上。仔细翻阅这些教育著作,几乎没有作者不谈及苏霍姆林斯基对他的影响的。我们在座的校长中就有多位是这样的代表。李镇西校长从《爱心与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旗帜下》写起,迄今已经写了24部教育著作,并获得很多项奖励。他的书现在也成为了广大教师喜爱的作品。在中国上海,有一位普通学校的校长叫郑杰,写了一本《给教师的新一百条建议》他是受启发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结合中国教育国情和他所在学校的具体特点写给自己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而其中的一条建议是大家重读、多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从这一个侧面,我们也能看出,中国教师对他们所推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联系实际地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
如今发达的网络让世界垂首可及,足不出户可知天下。我这里引用一下从网络得来的数据,我把“苏霍姆林斯基”作为关键词,结果立刻显示有78万6千条相关消息,输入“《给教师的建议》”得到101000;输入“《给一百条建议》”——26900;“《帕夫雷什学校》”——32400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6660.这里,我只引用从 “帕夫雷什学校” 关键词之下其中一条呈现的一段文字:……
幻想去帕夫雷什中学
校长推荐我读《帕夫雷什中学》,读过以后我出现了好几个幻想,其中一个幻想是:
我是帕夫雷什中学的一名学生。
我的家住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学区里,在3岁的时候,我就期待着长大,我憧憬着5岁和帕夫雷什中学的少先队员的会面仪式,期待着儿童木偶剧的表演,更想吃他们的甜葡萄。我幻想着7岁的时候我的老朋友们——六、七年级的学生赠给我的课外书,盼望着吃学校果园里自产的水果。我渴望着一年级的“首次铃声,我期待着从10年级毕业班大哥哥的手里移交过来供我照看的苹果树,我更期待着自己亲自种上一棵,在学校的10年里,这两棵苹果树就会和我一样茁壮成长。……帕夫雷什中学,我心目中的快乐天堂。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旗帜下集结了大批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引领和启发下,成长起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师、校长,而出于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敬佩和爱戴,又有很多的人选择了教师职业。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成为许多教育管理机构给新教师指定的第一批必读书目;有的地方甚至还把《给教师的建议》作为教师进修结业考试的项目。
在我们的教师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知名度是最高的,在我们的学生中,孩子们同样知道这个名字,因为我们的语文教材选用了他的文章《给女儿的信》;在中小学的阅读参考教材里也收录过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甚至语文期末考试时也出现过把苏氏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需要同学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的卷子。而在大学,有不少老师在讲授教育学课程时,为学生列出的参考书中就有多本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相当多的大学生最爱读的书是《给儿子的信》,用这个做关键词,可以搜索到2820条相关信息。有的大学,如南京师范大学还专门开设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专题选修课。我则是在自己一学期的课程上拿出四分之一的课时作为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讨论课。
中国教师界80年代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热十年之后又掀新高潮。在北京师大的努力下,1996年十月中国第一次召开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研讨会,我们邀请到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驻中国使馆的教育处官员与会。而O·苏霍姆林斯卡娅作为我们会议最尊贵的客人,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到北京师范大学出席此次会议。随后,我陪同她到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参观讲学,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苏霍姆林斯卡娅用一次次的报告深刻、形象地诠释了她父亲的教育观和教育实践的生动案例,她带给教师听众的是进一步了解、学习、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热情和愿望。这次会议上,苏霍姆林斯卡娅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客座教授。为了日后更好地开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会后还组建了成立全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会筹备组,其秘书处设在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1998年11月份,同样为了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80周年,中国教育界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比1996年规模还大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此次参会的有来自乌克兰、俄罗斯、希腊、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中国不同省份的一百多位代表。O·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再次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演,同行的还有基辅市苏霍姆林斯基中学校长瓦西丽莎女士。这次会议上,全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会正式成立。这为中国学者、教师之间就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和实践进行更为广泛、深入和经常性的交流,为中国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与苏霍姆林斯基故乡的教育工作者们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四川成都的中学校长李镇西为我们带来了他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用理论思考与具体实践写成的专著《爱心与教育》,并做了令与会代表、尤其是苏霍姆林斯卡娅博士十分感动并印象深刻的发言。这次交流也使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队伍中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第一次大规模地聚首,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研究的新开端。
进入21世纪,与乌克兰的苏霍姆林斯基后人及研究者的教育交流进一步密切,并且显现出大量基层学校作为参与主体的特点。规模比较大的交流研讨活动有:
2001年春,在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召开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讨论会”,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杰尔卡奇女士,基辅苏霍姆林斯基中学的瓦西丽莎博士和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副院长萨夫琴科教授到会。她们的到来在当地掀起了又一阵“苏霍姆林斯基热”,从广大教师到教育管理人员,从学校学生到他们的家长,“苏霍姆林斯基”成为频繁被提及的名字。
2004年11月,在江苏江阴华士中学举行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学校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这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会议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很好体现了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含义,而且显示了主办者巨大的组织能力,来自全国各地参会代表近千人。以O·苏霍姆林斯卡娅为领队的乌俄教育家代表团一行5人成为大会最受欢迎和尊敬的代表。大会的形式丰富多样,最令人难忘的是最后一天的现场对话部分。大会的主席台上,来自苏霍姆林斯基故土的教育工作者一字排开就座,在中国教育杂志专职记者的主持下,与近几百名来自中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直接对话,内容生动、气氛热烈,真正实现了共同教育追求之下,不论是国内外国,不论是知名理论研究者、还是来自基层学校的普通教师在这个教育交流的平台上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
2006年秋天,北京师范大学第三次主办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这次是在我们的南方分校,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由于身体原因,O·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没能按计划前来参加会议,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杰尔卡奇女士、南乌克兰师范大学波古什教授、俄罗斯教科院的穆欣教授等三位乌、俄教育专家到访。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成果,给与会者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而中国方面的代表,不论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还是中国著名优秀教师李镇西、不论是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王义高教授,还是当地小学校的普通教师,他们在自己的演讲中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观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虽然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但其精髓是超越时空的,其内含的时代意义不但从来没有减弱,而且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之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007年10月在天津市,天津南开区政府和教育局主持召开了“优质教育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国际教育论坛”。此次会议虽然不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作为唯一主题,但在五位特邀外国专家的主题讲演中,来自乌克兰帕夫雷什学校的杰尔卡奇校长的报告最受欢迎,听众报以的掌声也最为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苏霍姆林斯基一贯强调的和谐教育、和谐发展的思想,他在自己的帕夫雷什学校成功实践实质上与建设中国优质教育的大会主题、与中国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完全吻合。
2008年是苏霍姆林斯基诞辰90周年,中国的教育同行没有忘记这样一个重要的数字,在四川的成都,有关方面计划着在春夏之交的时节召开一次规模比较大的纪念会,然而,巨大的灾难突然而至,强度为8级的地震不仅震碎了众多尚待实施的计划,而且无情地夺去了近八万人的宝贵生命,其中有相当多正在上课的学生和教师,他们再也没有走出教室。但是也就是在这场巨大灾难中,我们感慨地发现,在牺牲的教师群体中,有无数位教师是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们一定很熟悉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把心灵献给孩子!把一切献给孩子! 一项纪念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计划没有实现,但延续、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创造性教育活动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五、两点结语
至此,我想做出两点总结。
一个总结是从上述的文字、数据、图表等直观的内容得出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我试图把它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前期的原著翻译和中后期的大量出版阶段。
第二阶段是90年代,它的上半期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完成翻译工作之后对其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梳理与评介,它的下半期则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感悟和运用,以及由学术界发起的最初的国际、国内交流。
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一方面,出版大型译著集和个别小册子;另一方面,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开始细化,如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论教学、论班主任工作、论学校管理,等等。广大教师在学习运用、创新的基础上开始发表感想、发表文字的东西,大量的产出。
另一个总结是在这一切表面背后深层次的东西。
由于篇幅,我不再展开,因为这些内容一直在我们的脑海里,没有这些深层的内涵,就不可能有我们中国教育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执着追随和不懈创新。
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深受中国教育工作者爱戴并一贯推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他用心灵去写作、去与教师交谈,所以他是教师的良师益友。
他把心灵献给教育、献给孩子,所以他是孩子们的朋友和榜样。
他的动机是使孩子更美好,使教育更美好,使人性更美好,所以读他,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唤起读者在自身活动中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渴望。
他的教育理论源自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源自于教育实践的肥沃土壤,他的语言平实、质朴、坦率、充满真诚、洋溢激情、富有感染力。所以易读、易懂,极富启迪意义,极易产生共鸣。
他富于批判精神;但不刻意追求理论建树;他富于创新精神,但从不追求名与利。无论是他的理论著作还是实践活动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当之无愧的人学、是活的教育学。
人性的本质使他的教育理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不过时。
他的质朴而崇高的共产主义教育信念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实践尤其适应与中国的国情。
最后我想说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不仅仅对于乌克兰是巨大的财富,他对于中国教育同行也是巨大的财富,他是教师的财富,更是教育的财富!他,是世界的财富!在此我想要突出强调一句话,这也是我们代表团送给苏霍姆林斯基博物馆的水晶礼盘上的那个句子:
在我们心中,有“永远的苏霍姆林斯基” !
谢谢大家!
中国教师代表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肖 甦   
2008年9月26日于基辅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