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突发新闻的人本关怀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28 19:36
标题: 突发新闻的人本关怀
突发新闻的人本关怀
——《北大学生坠崖  999为他撑伞到最后一刻》文本解析
                                  王墨国 (旧稿补改)
    读者戏言:“报纸挺热闹,就是死人多!”火灾车祸、抢险救难等突发性新闻,如何摆脱冰冷的脸孔,而充满温情的人性情怀呢?
记者接到报料热线时,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的家人也陷入同样困境,你会如何感受?在悲剧前,保持人性。对人性的疏离,将导致新闻的失败。新闻价值取向要“以人为本”,关心新闻背后人的生命状态,用人性化视角和细节,还原事件中真实的事感动的人,挖掘出人性之美,做情绪化的标题,让报道吸引人感染人。
    下面,以《北大学生坠崖  999为他撑伞到最后一刻》文本为例,解析突发新闻采编中,标题角度的选择、事实细节的使用、新闻伦理的把握问题。
     一、标题角度怎样选择?
  ※态度决定角度,标题有冲突有情感。
  ※真情记录现场,打动读者温暖人心。
   见报后的新闻标题——
(引题)北大学生凤凰岭坠崖身亡 众人暴雨中抢救3个小时
(主题)999为他撑伞到最后一刻
    稿件原题是《北大学生凤凰岭坠崖身亡》,属模式化标题。为什么呢?一旦碰到操作这类选题,编辑易停留在报道简单事实上。那么,突发新闻的标题如何再进半步呢?
见报主题《999为他撑伞到最后一刻》,是值班副总编改的,有冲突有情感,新闻思想一下就“跳出来”。当张俊民失去生命迹象,999医生决定送到医院“接着抢救”,下山途中,医护人员、景区管理员、记者,轮流抬着已停止呼吸的遇难者。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对生命的守望!“999为他撑伞到最后一刻”的提炼,使新闻没停留在简单的现场还原上,从而彰显出人道主义精神。
突发新闻标题除了准确、客观等外,更应强调的是人性化。标题从何角度切入来体现人性化?态度决定角度,就是把采访对象当成亲人朋友,关注他们的生活变化和命运转折,表达出温情的人文关怀。好记者都有一颗善感的心,除了记录现场,别忘记,还有感同身受采访对象的情感,最打动读者的是温暖人心。这时候,好标题就自己跳出来了。
   二、事实细节怎样使用?
   ※新闻要“讲故事”,好稿要找出人物故事来。
   ※细节化展现人物性格,戏剧性凸显事件张力。
   本稿导语清晰明确,新闻“五要素”齐全,是典型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何时)昨天下午2点
(何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张俊民,陪同来自外地的朋友
(何地)游玩凤凰岭风景区
(何事)不慎坠下山崖
(何果)苏家坨派出所民警、999医护人员和附近前来帮忙的十几位小伙子冒雨抢救,但是很遗憾,经过3小时的抢救,大家的努力还是没能挽回俊民的生命。
    新闻要“讲故事”,故事是靠“抢”出来的!记者好稿的重要纬度是,“第一到达现场、找到核心人物”,并找出人物故事来。读者热线报料称,一位北大学生掉下凤凰岭。编辑一边立刻致电海淀警方证实线索,一边派出文字、摄影记者赶赴现场。记者与急救车是同时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采到了死者身份、何时上山、为何坠崖等一手资料。当另派一路记者到北大采访遇难者的老师同学时,外报记者才赶到事件现场。比同行提前40多分钟,而这正是生死攸关的40分钟。
    主体正文的事件还原,按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写法既简单而又实用。
    第一个小标题(抢救人员 一小时路程半小时爬完)的下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地点特征——“是一处野山,没有成形的道路”。记者在报道中,必须要再现关键地点的场景,因为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新闻如何讲故事?写出人情味和现场实景,带有戏剧性的张力。德希瓦尔讲过,“讲故事能帮助读者理解事实,让人感觉轻松有趣和有吸引力,因为读者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
                       抢救人员 一小时路程半小时爬完
  下午4点10分左右,记者与第二批999急救医生同时赶到了凤凰岭景区的山下,大家一起向出事地点跑去。
  途中急救医生接到先赶到现场的警官电话,他们与第一批999医护人员已于4点20分到达出事地点。由于张俊民坠崖的地点是一处野山,没有成形的道路,记者和急救人员只好在荆棘中穿行。
  一位同行的女医生一边气喘吁吁地攀登,一边还向身边的同伴说,“到了后,我负责心脏按摩,你负责人工呼吸”。艰难地爬过几百米远的山路后,跳过一条小峡谷,再翻过一块大岩石,才赶到出事地点,一小时路程只用了半个小时。
    第二个小标题(停止心跳 我们也绝对不放弃抢救)下,交待了医护人员的抢救过程。文本用准确的细节描写,使新闻的现场感跃然纸上——白大褂已经全湿透了,紧紧粘在身上……胳膊上,留下穿过荆棘的伤口。好新闻靠“抢”,但对细节要认真核实,不能以牺牲准确为代价“导演”新闻!《北京今日降十年来最大暴雨》导语无中生有地说:“麦莎已经抵京,北京将降十年来最大暴雨,今天早晨出门的市民将能感受到麦莎的威力。”实际上麦莎暴雨直到8月8日晚也没到达北京。记者把没有证实的信息当作事实来报道!要有多信源采访、佐证的意识,要认真核实、比较、筛选,保证核心事实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任何逾越这个原则而心存侥幸的做法,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停止心跳 我们也绝对不放弃抢救
  记者赶到时,小张已经被平放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大石上,两名医护人员正在不停的为他进行心脏按摩,和记者同时赶到的医护人员也立即投入到抢救中。
  此时经初步诊断,张俊民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但医护人员没有放弃,一边进行着心脏按摩,一边为他输液,身上的白大褂已经全湿透了,紧紧粘在身上。而此时记者才发现,原来几乎每个医护人员的胳膊上,在穿过那条荆棘地时,都留下了伤口。
听和俊民一起爬山的朋友小孙说:“找到他的时候,他头朝下卡在两块岩石中间,我用尽力气把他挪到下面两米远的一块平坦的岩石上。在救护人员赶到前10分钟,我呼唤他的名字,他还能用微弱的声音回应我。”
    第三个小标题(坠崖处 小张曾经和同学爬过)下,记者采访到了重要的当事人——死者的朋友小孙,交待了几个重要的事件要素。记者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于谁到达了核心现场,谁采访了核心人物,谁为什么问得最多。
    要素一:为什么来爬山——小孙说,“在北京报完新东方学习班后,他说带我去海淀区的凤凰岭爬山。”这里恰当地运用直接引语,交待事件起因。
    要素二:为何来到这个特殊的地点——按照正常旅游路线上山后,小张建议带小孙走更险的道,“他说那里虽然没路,但以前和学校同学爬过。”性格决定命运,追寻事件背后的人物心理,才能探究出悲剧的真相。布鲁斯.德希尔瓦说:“不要直接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要用你的描写让他们感受发生了什么。你必须对人的行为动作进行极为详细的描述,因为这样才能展示一个人的性格。”
    要素三:发生事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雨天山涧、坡陡路滑。稿件见报后,摄影记者说,当正拍摄抬担架下山时,突然他身边的一位999人员脚一滑,幸被他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而他俩脚边即是悬崖!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记者抢到了最有利的位置,抢拍到了最重要的瞬间。摄影记者共拍了400多张照片,是唯一拍下抢救全程的媒体。见报的只选了3张——一张表现急救人员沿绳索艰难前行的照片,一张远景交待困难场面的照片、一张抢救现场交待细节。
                坠崖处 小张曾经和同学爬过
  “在北京报完新东方学习班后,他说带我去海淀区的凤凰岭爬山。”小孙说,自己今年刚考上中南林学院研究生,昨天中午俊民建议带他去凤凰岭爬山。
  昨天下午2点,两人到达凤凰岭山脚,按照正常旅游路线开始上山,当到达白塔水库西侧山腰时,小张建议带小孙走更险的道,“他说那里虽然没路,但以前和学校同学爬过。”
  小孙说,在山涧上小张走的比较快,和自己相隔四五米距离,突然就滑了下去。“我当时都慌了,一边大声呼唤他,一边用手机拨打110。”小孙指着俊民掉下来地方说。
  记者在山上看到,出事地点距离小孙指的地方有30米高。
    第四个小标题(即使他停止呼吸也要为他撑伞)下,点出了新闻思想:“999为他撑伞到最后一刻”——这就突显了事件性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然后,自然而然地带出了第二现场——清河999急救中心。
即使他停止呼吸也要为他撑伞
  经过一个小时的现场抢救,医生确定心跳已经停止,带上山的医疗器械很有限,医护人员决定将小张抬下山,送到医院进行更系统的抢救。
   几个小伙子将已经停止呼吸的张俊民抬上担架,医护人员向他鼻中插入氧气管。这时山上天气突变,一阵暴雨袭来,山腰上的警察、医护人员和记者冒着倾盆大雨拉着一根绳索轮换抬着担架下山。一路上,都有一位女医生为小张撑伞挡雨。
  因为是野山,山坡陡,一个小时后,大家才终于下到山脚。18点30分,等候多时的急救车将小张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结尾干净利落——第五个小标题(抢救无效确定死亡)下,最后是交待结果,戛然而止,不多著一字而尽得风流。
                 抢救无效确定死亡
    19时30分,在位于清河的999急救中心经过半个小时抢救后,医生最终确定张俊民因头部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三、新闻伦理怎样把握?
※新闻记录事实,道德考量新闻良心。
※满足读者知情权,避免伤害受访者。
    纽约时报《非洲饿童》图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震憾了世人的良知,然而,摄影师卡特却在获奖两个月后自杀了。这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悲剧,道德良心上的遣责,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
    路透社评价稿件标准之一,考虑对新闻采访对象没有构成伤害,既满足公众的知情欲,也避免伤害受访者。记者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山西洪洞干河矿难,百多名记者群聚在煤矿,不是忙着采访真相,而是忙领“封口费”。记者抛弃了职业操守,泯灭了新闻的良心。做新闻,其实就是做人。
    新闻有个伦理纬度。对逝者的称呼,我们视之如生。写稿时,如何称呼死者?“张某”的惯称,太没人情味,我们不是冰冷的旁观者,在报道中使用了师友们对他的称呼,“小张”“俊民”。记者要有同情心和良知,要有向善的情怀。杀天通苑情侣凶手被判死刑时,称没必要向被害人家属道歉,编辑起的主标题《我没必要道歉》,对生命没有表现出敬畏之心!
    感动人物成就卓越新闻。有让人感动的999医生——下山时突降暴雨,只有一个999女医生带伞,而一路上她都在为遇难者打伞。有让人感动的记者——在北大采访的记者,晚11点传回稿件。而她本该当晚10点去天津为外祖父守灵,但她没把个人难处告诉编辑!所以才有了这篇感动人的《999为他撑伞到最后一刻》。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