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道德经全解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30 22:35
标题: 道德经全解

[原文]                                                               

道①可道非常②道。名③可名非常名。无④名天地始⑤。有名万物母⑥。常无欲⑦观⑧其妙⑨。常有⑩欲观其徼11。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12。玄之又玄。众妙13之门14。

  

[译文]

    道能够借助于语言文字来描述,可是语言文字的本身不是道。如果道可以被描述,那么就不符合道之永恒而不可思议的无内无外、无始无终之特征。道是即动即静的寂态。

    道为无始之始的存在,其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之性是可以通过智慧传承的教育文化来学习和践证的,并能因此洞彻明透宇宙自然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内涵;但这样的途径却不是道之绝对真理的本身,而只是见证道的条件和方式方法。如果把这种途径当作是道,那么就不符合道之恒常不变、无边无际的体性。

    “道可道非常道”是讲道之体性的。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由道而生,其存在都有各自的属性特征。人所能够认识的万事万物及其各自属性特征的存在,都可以形成各自的名称或称谓。但是其名称和称谓都是依人意识活动所产生的观念去认识和定义的,并不是事物存在的本身。如果事物存在的本身可以通过认知而形成固有的概念、观念和观点,那么就不符合自然存在的道之用——德的本质内涵,德即阴阳规律的辩证性。

    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的社会性意识形态——即人的思维模式及其对事物参照衡量的标准体系,包括人格、尊严、名誉、地位等,皆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活动准则的产物。而且个体意识形态的集合形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状态,并随社会的运动发展而改变。

    因道而生万事万物的自然运化发展规律即是名,但此名不是人们固有僵化的思维模式所参照得出的形式与现象。德之名即道之用,如果仅凭人的意识活动所形成的概念、观念和观点来作为认知事物的标准或行为活动准则,形成这样对“名”的认识,那就不符合德之恒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规律的自然之性。

    “名可名非常名”是讲道之用性的。

    无始之始的净寂是宇宙存在之根本,强为之名曰道——无。

    由“始”所生的孕化万事万物的阴阳五行规律是道之用——德的自然呈现,强为之名——有。

    道的永恒净寂之体可以感而遂通。通过践证冲虚之机所展现出来的无内无外、不增不减、不断不常的特性,而呈现道与万事万物的兼容之“妙”。

    道之用——德,即永恒的宇宙运化发展规律,可以通过践行来呈现阴阳规律运化的辩证性——恒于运动、变化、发展的循环往复的自然之性,以此明通万事万物衍生演化的内容和过程。

    道与德、道体与德用、道之无与德之有,皆同出而异名,二者为混然的整体,都出于无始之始净寂冲虚之机,且与万事万物呈兼容。道、德,体、用,无、有,都只是勉为其难的两种不同的描述而已。

    道生万物,万物复归于道,道遍透于万物;即无生有,有归于无,无有混融如一。无与有呈现互生、互化、互分、互合、互融、互离、互根的运化状态,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

    像这种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运化内容,与深不可测、妙不可言的运化过程,难以穷其究竟。

    道体德用,净寂之性所蕴涵的冲虚之机,是与万事万物呈兼容之“妙”的根本,即无与有是混然的整体;其自然呈现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之性,是有与无相互运化之本源,是万事万物得以产生、发展、复归之“妙”的根本。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30 22:36
《道德经》

  第二章

[原文]                                

天下①皆知美②之为美。斯恶③已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⑤相和⑥。前后相随。是以⑦圣人⑧处⑨无为⑩之事。行不言11之教12。万物作13而不辞14。生15而不有16。为17而不恃18。成功19不居20。夫唯21不居。是以不去22。

  

[译文]  

    人们在应对社会的各种关系时,自然会形成美的观念;这种美的参照标准,都是因符合人对事物认识的主观心意的分别而形成的,并与恶的观念相伴而生。人们在应对各种事物时,自然会形成善的认知;这种善的参照标准,都是因符合自我对社会价值观认识的分别而形成的,并与不善的认知相伴而生。

    人们对社会的一切认识,都是自我观念的产物。人个体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都存在着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和衡量标准。由于社会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个人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也会随其改变而改变,随其发展而发展。因此,社会之中的人们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和衡量标准,也会随之发展而改变;而且二者相对而出,相互转化,其互生、互化、互分、互合、互根、互离的运化发展过程,体现了德用之妙。

    社会意识形态是个体意识形态的集合反映,所以包括真善美与假丑恶在内的对社会关系中一切事物的认识和衡量标准,归根结底都是人们个体意识的观念、观点和概念的产物;而且都是处在人类社会这个共同体之中,都是处在人类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

    当个体参照事物的标准符合了社会意识的衡量标准时,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就产生了和谐观;当二者标准不相符合时,个体意识便与社会意识产生了不和谐观。

    以此类推可知:

    “有”与“无”是相对而互生的;“难”与“易”是相对而互成的;

    “长”与“短”是相对而互显的;“高”与“下”是相对而互倾的;

    “音”与“声”是相对而互和的;“前”与“后”是相对而互随的。

    有此即有彼,有彼即有此。万事万物相对相生、相反相成,循环往复而周行不殆,此本为阴阳规律的辩证性,并且存在于同一整体中,同出而异名。

    因此,有道之人在应对万事万物时,能够顺应事物自然发展的运化规律而行,不以主观意识来分别和施为,而是无为处之。

    因没有执著和分别,其反映和呈现的是事物运化发展过程的全貌与整体性。其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所反映的形式就是内容,不执著于主观思想意识活动——所反映的现象即是本质,身心行为自然展现其教化;一切所谓的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又无不蕴涵于其教化之内。

    像这样自然顺随万事万物之衍生而不迎不拒;合于万事万物之演化而不据不弃;应对万事万物而不倚不背;达成万事万物的自然结果而不离不住。

    正是因为有道之人对万事万物的衍生过程和演化结果不离不住。遵循恒于运动、变化、发展的法则无为而行,顺应事物各自的特性自然地运化发展,所以符合于道德真常之和谐性,无始无终、无生无灭,无为而无不为。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30 22:36
第三章


[原文]

不上①贤②使民③不争④。不贵⑤难得之货使民不盗⑥。不见⑦可欲⑧使心不乱。圣人治⑨。虚⑩其心11。实12其腹13。弱其志14。强15其骨。常使民无知16无欲。使知者17不敢18为。则无不治。

  

[译文]

    如果社会体制能够使人自由地展现各自的德行才干,像这样来举贤任能,而不是形成推崇贤能声誉的风气,那么人们也就不会因执著、妄想于所谓的德与才能之荣耀而竞名逐誉;如果有德、有才能之人,不因此产生妄想——自我标榜、显示和张扬,那么就不会因分别于人而使他人出现嫉妒、攀比与纷争。

    如果有难以得到的稀有物品,不因分别而视其为珍贵,就不会因区别于他物而被赞耀并显露出来,这样也就不会引发人们妄想、执著的占有欲,从而为私利所诱惑并行于偷盗。

    如果只是顺随人感官功能的自然需求,而不强化、突现感官功能的要求和欲求,那么人们就不会因此对事物产生贪执的欲念,患得患失,心生浮躁、昏乱与迷昧。

    有道之人深明此理,因此不逞其能,不显于物,不现可欲。对待万事万物都以平常心处之,顺应自然,淡然若虚。看上去与平常人没有分别,而其心虚至寂,则宇宙自然无不在其胸壑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平常即道——圣人之治。

    有道之人呈现的本然心性是净寂虚明的,没有任何分别和妄想、执著与停滞;虚寂中又蕴灵动之机,清净中又得生妙觉。所以其不会被任何事物所障碍,对任何事物的存在内容与发展过程都能够自然无为地进行映现和应对;

    像这样道心虚寂空灵,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命活动就会自然地呈现生生循环的本然运化状态,符合生长化收藏之性。因此人的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19的气血命脉,则自然充盈流畅。这样人的生命力——生命功能的整体和谐性,就能够自然地应和于四时,安于五行;

    人在虚心实腹的境界中,就不会偏执于感官功能向外驰求所产生的一切利益分别,不会使心志外逐放荡而产生妄想,如此放下一切因贪欲引起的思想言行,而内求诸己,安然和泰,则自然呈现出内敛谦和的中和之性;

    像这样保持中和之性,人整体的身心活动就自然地符合循环往复的生生运化规律;心性虚寂则神形兼养。这样人的身形体魄——四肢百骸和筋脉皮骨肉,就会自然地气血充盈、髓满筋柔而刚健强固了。

    虚其心,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实其腹,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弱其志,是对人身心活动的本质要求;强其骨,是整体的身心活动内容符合生命运化法则的必然结果。

    所以有道之人像这样修身养性,就自然地遵循了恒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自然之性,道化于生活细行的点滴之中,以平常心应对万事万物。像这样行不言之教而使人明内求之理:不执著于固有、狭隘的观念所形成的一切参照标准——包括所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见解;不妄求于感官觉受对外在事物贪执的一切思想言行。

    社会形成了这样的淳朴风气,那么即使是未明道之理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于其中顺随效仿,而不强取冒进地妄为。

    如果人们都能够像这样去合于自然,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那么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会呈现出自然的自由状态和自由的自然平等关系,因此也就消解了社会不安定之根源。人人都顺天寿而怡然自乐——即无不治。

《圆觉评译道德经》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30 22:37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久不盈②。深③乎万物宗④。挫⑤其锐⑥。解⑦其忿⑧。和⑨其光
⑩。同?其尘 ?。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 ?之先 ?。

[译文]

      道之净寂蕴涵动之态势,因此而生有。宇宙万事万物自然生生运化不息、实而不减之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宇宙万事万物循环往复不止、虚而不增之性,是满而不盈、漫而不溢的。  
      
      此久远无尽、玄妙无始的根本之寂,是宇宙形成和万事万物衍生演化的源头(道)。  
      
      循环往复不止的虚而不增之性,自然地削损和调节尖利锋芒、异盛过旺,即损有余;  
      
      生生运化不息的实而不减之性,自然地调和纷乱无序、消降不及,即补不足;  
      
      于一切存在悉皆兼容遍透之性,自然地谐和于光亮显明,混融于微俗低隐。
因此,宇宙之存在呈现出整体性,造化之机呈现出自然运化,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繁荣并存。  
      
      有道之人循道而行:处虚灵明,内敛锋芒;无执守中,自解郁缚;宁静谦和,光而不耀;潜下混同,隐迹俗尘。

      这样清晰明灵、久远玄妙的根本之寂,是无始无终的永恒存在。其动之态势、冲虚之机,不增不减;其生生运化、循环往复之性,不断不常。我实在不能究竟是什么衍生了道,仿佛于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混沌之初的无始之始,道就已经存在了!






注:在注释中出现的甲骨文字体因为数据问题无法显示,请阅读时查阅相关资料。

[注释]

① 冲:本义为水流涌动激荡,文中意为虚無而蕴动之态势、动态之性。

② 盈:满,充满。

③ 深:久远无尽,玄妙无始。

④ 宗:甲骨文(宗)从宀(mián,房)、从示(祭坛牌位)。本义为祭祀祖先的庙堂,引申为祖先,根本;文中意为始如根,祖如本,始祖之根本。

⑤ 挫:金文(挫)从手、坐声(也兼表低下之意)。《说文》“摧也”,本义为摧折、折断,引申为削弱、折损、抑制,调节。

⑥ 锐:《说文》“芒也”,《广韵》“利也”。本义锋利、锋芒,引申为强勇、敏锐,急速,特异。

⑦ 解:《广雅》“散也”,泛指分解、化解、消除,又引申为调节处理。

⑧ 忿(fèn):篆文(忿)从心、分声(兼表分别、相背之意)。《说文》“悁也”,《玉篇》“恨也,怒也”。本义为怨恨,引申为郁结纠恨而不平,文中意为纷乱纠结而无序。

⑨ 和:中和,谐调。

⑩ 光:明,亮;显;又指生机。

? 同:融合,融通;一致,整体;通透。

? 尘:隐;又指代万物、存在。

? 湛(zhàn):清晰,明灵;深厚,渊玄。

? 象:《易?系辞》有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现)矣”。“象”是人对于天地开合交通、运化规律的变化显现的认识和总结。“象”与“形”不同,“见(现)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易?系辞》),自然运化的呈现、万物得以生化存在的属性都为“象”,显出形容状态即为器物。宇宙自然呈现的规律变化显诸于万物,形与象不可分。

? 帝:象形。甲骨文(帝)象花蒂的全形,倒挂枝头。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为“花蒂”。花房孕育种子,种子开花结果再结子繁殖不息。帝有生育之德,所以上古君王称为“帝”。《易经?益卦》“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礼记?郊特性》“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天》认为“帝者蒂也”,如花之花蒂形状;郭沫若也认为“帝”字象征花蒂,如花之子房孕育种子,一粒种子再繁殖千万子孙。象帝,即成象之母,天地之母;天地万物衍生之母、之主、之始,即“一”。

? 先:文中表无始之始。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30 22:37
《道德经全解》这部书能够提振民族精神,能够有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及民心向归,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国粹文化,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新认识中国的古典哲学、数万年的文明史、古典文学、天文地理与易等,重新认识老子的《道德经》,并弘扬我们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道德经全解》这部书中,作者通过析字的方式,将其中的重点字溯源至甲骨文,通过对文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来作深入详细的剖析,以此来还原老子的哲学思想,透析道德五千言;作者于阐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过程中把千年不解之谜的河图、洛书、天干、地支、伏羲八卦都破译了出来,让中国的上古文明文化得以再现;作者还结合了古今中外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道德经》里的三百多条规律(其中包括三十多条自然运化规律,一百多条社会发展规律,一百条生命运化法则、身心活动规律、健康成长规律)都揭示了出来。
  
  《道德经全解》站在自然道德观的高度,站在道、自然、社会和人之同一性和统一体的高度,对《道德经》这部古智慧经典进行了全面、综合、整体、辩证的注释和解析,可以说是一部介绍古今中外自然知识与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