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6-3 00:47
标题: 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
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 王耀平
教了这么多年书,有一些问题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不仅没有随着教龄的增加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为什么一个人跨进学校大门后,仅仅过了几年他就对学习厌倦了?学校和老师在他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为什么学生却毫不领情甚至厌烦?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受罪?为设么那么多的新理论、新教法你方唱罢我登台,每每如昙花一现?
该付出的我们都付出了,该探索的我们都探索了,该承受的我们都承受了,可是,我们并没有收获到期待已久的果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好像明白了一些。
关于教育,他说:“教育就是形成‘可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他接着说:“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中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使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他还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如果人的精神生活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里,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
关于学校和教师,他说:“只有在学校里有一个‘思想的王国’的时候,学校才成其为学校。”而“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的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它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然而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
读着这些文字,我深深的震撼了。这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联实践教育家,竟如此准确的切中了当下教育的病症。在中国,几乎每一所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无不唯分数是从,唯各类升学考试是从,急功近利,缺乏整体的长远的培养观,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日益被抽空,他们焦虑和恐惧,不愿意也无法与外界沟通,他们的利己意识越来越浓厚,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严重萎缩,等等,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形容的那样,他们的心穿上了一件“冷漠的冰冻的铠甲”,令人扼腕痛心的悲剧一幕接一幕地上演,一些生命还在他的花季就已凋零,然而我们还未找到救治的药方。
再听一听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吧:“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一个个“蕴藏着的巧匠的天才”,一个个“没有看到的大写的‘人’”。尊重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世界,尊重和培植学生的人格尊严,是他思考的落脚点、出发点,是他全部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真正懂得一个教育者的使命。他一下子触及到教育的实质。他稳稳地站在制高点上,从容俯视这一片沃土。相比之下,那些当今流行的所谓新探索、新研究、新方法还有新技巧,看似锋芒逼人,其实大多是盲人摸象隔靴搔痒,都是枝节,都是小溪。
当代中国教育的根本症结,恰恰在于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忽视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存在。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成为一个容器,一个灌输的对象;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自然就成为一个刻板的制作工,一个与他的学生一样精神贫乏的教书匠,一个缺少梦想只为谋生的手艺人。
面对苏霍姆林斯基,我丝毫不觉得陌生,倒有几分熟悉和亲切。在他的书里,我找不到艰涩的语汇和难测的高深,这儿有的是朴实的叙述和踏实的思考,它们就像田野里金灿灿的稻穗,那样质朴、厚重而又让人信赖,既有育人者的慈爱,更有思想者的深邃。这一切都来自于作者对教育的热爱,对探索的执著,然而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对学生丰富精神世界发自内心的尊重。
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我体验到一种教师职业的崇高感。甚至可以这么说,我真正感受到一个教师的尊严,人的尊严。一个珍视他人尊严的人,也把尊严带给了他自己。一个呵护他人梦想的人,也把梦想还给了自己。
还是尽可能从题海中抽身出来,多关心一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吧;还是少算点分数,多考虑一下他们的真正需要把;还是少看几本参考书,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吧。也许那些书已经发黄,但它并没有过时。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