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中国教师达人秀:网名实名,自荐他荐。均可!!!!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14 22:02
标题: 中国教师达人秀:网名实名,自荐他荐。均可!!!!










中国教师达人秀:网 名 实 名,自 荐 他 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达人自荐或友朋推介均可:


有绝招的教师,有专长的教师,有影响力的教师,特立独行有思想创见的教师,有发明创造的教师。。。
本栏着意寻觅隐于草野的未名者!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14 22:04


http://www.jssh365.cn/html/bangzhu/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3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2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1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14 22:05

QQ交流群291179970

                    欢迎您!
教师生活365,朱文,2.5x2.5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14 22:13


http://www.jssh365.cn/bbs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17 03:02
阿啃小传
——兼论《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郭初阳

    一、起头
    “请问,我亲爱的,你该没忘了上钟吧?”正在紧要关头,女方这样问道。
翻开《项狄传》的第一章,每一个读者都乐开了怀,还有哪一本传记,写一个人,是从他的受精卵开始写起的?我也很想从传主的受精卵写起,呈现出生命的完整性。遗憾我认识阿啃的时候,他已经读大学了,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在1992年秋天的迎新晚会上,他作为班级代表走进一圈人的中心,把着话筒用力地介绍自己:“我来自诸暨,诸暨出产香榧,还有西施;诸暨人都很热情,欢迎大家去诸暨,你会受到像原始人一样的接待!”
    隔了这么多年,复述原话也许并非字字精准,大意如此而已,我当时的困惑保持了很久:什么叫像原始人一样的接待?直到我去了那里,见识了伯母亲手做的西施豆腐、阿啃的兄长手上那个倾之不竭的小酒壶之后,方才明白,诸暨人的待客之道,是让你醉成一个原始人。
    如果读者觉得本传从一起头就插科打诨,丧失了几分正传的严肃,那么不得不归咎于当年米酒醉意的残留,以及劳伦斯·斯特恩带来的坏影响。
    二、童年与故乡
    阿啃生于1973年,长在浦阳江上游的诸暨草塔。之前问及草塔的典故,他粗粗地解释了几句:喏,当地有个塔,废弃之后,被农民用来堆稻草了……中文系毕业的人,讲话有时候半真半假,我也不敢全信,自己留心去查些资料,发现了不同的答案:
    草塔,本作草■(dā),因为诸暨话里,塔、■同音,而此地又称莼塘,《国朝三修诸暨县志》记载:“五泄溪……又东流经草塔后新屋,村在溪南,南有塘方广数亩,塘旧产莼,故名莼塘。”据《莼塘赵氏宗谱》载:“五泄之水东流三十里曰莼塘,地不下五千余亩,始祖宋宗室袭封临安郡王师恪公,于嘉定间肇族于斯,烟居千余户,村前有地,俗呼草塌……”莼塘之雅号与草■的俗呼,原来是一地两名。
    当地人多姓赵,阿啃家姓蔡,想是后来移入的。他的童年里,“最深的记忆是一艘塑料军舰,长不过一掌,我在供销社的柜台看到,便央求母亲为我买。央求多日,母亲终于答应,我拿着钱去的时候,已经售完。那种失望,天昏地暗的感觉,现在还在眼前”。
    还有一件事,是他亲口对我说的:小时候看到电影里面有记者,看完后跟母亲讲,以后长大了要做记者,母亲问为什么,答曰“记者记者,经常有得食既啊”——诸暨话里,保留了“既”字中“吃”的本义。
    如此贪玩贪吃的一个孩童,后来竟成了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之教师,三岁看到老的古语,看来不足为据也。
    三、名之由来
    《谁曾经这般磨灭》中,我曾解释过阿啃一名的含义,现增补其原始出处。1993年7月,我们决定去敦煌,起先想去的有一群,临走只剩三人行:阿啃和我,还有Green,比我们高两届,三年级的一个女生。35元一双蓝色平底球鞋,135元买了三张火车票,学生半价,硬座,杭州到柳园三千公里。
    Green与郁达夫是同乡,喜爱阅读,她带了一本《中国先锋小说》之类的书,里面应该有何立伟的《白色鸟》,用挂历纸作书封。车到某个小站,铁轨旁有村民卖水果,接递之间一不小心,那本书就啪地掉了下去,村民顺手捡起,还给Green,车开以后,她轻轻拍胸口,格外庆幸的样子,后来才知道,她的路费就藏在白色书封里。
    看了莫高窟,决定继续西行,去新疆。火车经过青海湖畔,有当地的小鱼干,摊晒得平平的,我们买了几条,嚼着嚼着,我只顾自己吃得专心,未及留意友人的食相,忽闻Green笑道:你老是啃啊啃的,要不我们就叫你阿啃好吧?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在1993年7月下旬的火车上,但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喜爱年鉴学派的朋友们都知道,私人回忆不可尽信,每每有沦为记忆窃贼的风险,或许他当时在啃别的东西而不是鱼干,或许他根本没有啃什么而只是粲然一笑露出了门牙?都有可能吧。
    同学四年,知道阿啃与我一样,对于食物并不讲究,凡餐饮都觉得可口,既然如此,不难推断其厨艺定然不精。阿啃擅长做什么呢——麦糊烧——《孩子,你慢慢来》一文中写得很具体,颇多苦涩的摊烤,亦有模糊的甜蜜。
    四、教书匠
    那在教书上专心的,对人总有些益处吧。教书匠一词,充分说明教书是一门手艺,跟打铁、做鞋、编程、开网店一样,需要知识与技术的积累。通达人隐藏知识,了解不足为外人道焉的秘诀,在《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这本书里,阿啃写得一顺手,就泄露了三条。为避免离传记之题太远,恕不逐条征引,这里只谈第一条:
“首先教师需要锻炼身体,使自己的肉体变得强壮。这不是开玩笑,是我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办法。因为强壮的身体会使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去对付每一桩棘手的事情,之后还有充沛的精力去做你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最后教了三十年书,抱怨了三十年。更重要的是,长寿能看到更多的历史。曼德拉活到92岁了,他坐穿了牢底,战胜了监狱,亲眼看到了世界杯在南非的开幕,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及身已见太平来’,这是张元济自挽联中的一句话,我们要好好学习一下,争取看到自由教育的真正的到来……”
    这让人想起王怡《廖亦武的肉体意义》里的一段:“但在我们这里,自由的写作首先是一种肉体的写作。因为自由意味着一种消耗。你有多少思想可以表达,看你有多少生命力可以消耗。肉体不能支撑的部分,无法成为有效的思想。”①
    稍有不同的是,阿啃不仅建议教师们活得足够壮,还强调要活得足够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用生命绿色的触须,见证那堵红色防火墙被穿透而土崩瓦解的时刻,这不正是一朵小花的信念吗:它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与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五、自相似
    曼德博集合被称作上帝的指纹,呈现的是物体自相似的分形原理。我们的生命状态,就像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一种基于递归的反馈系统,一局规则简单而有无限腾挪可能的棋。对友人的爱,当以仔细读他的书来体现吧,翻阅着《寻找有意义的教育》,我不断想起歌德诗中的二裂叶银杏,那含有神秘意义的东方叶子,是由它自行分离,还是两者选配在一起而被人们看成一体?也许,敌人是邻居的分形,邻居是自我的分形,自我呢——也随着岁月的展开而不断地自己模仿自己。
    2011年5月,阿啃写道,“我不知道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算是一个勉强及格的父亲”(《用一生学习做父亲》);2011年11月,他又写道,“我不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祈望天下父母永远懂得孩子的心灵》)。行行重行行,这大概就是自相似的密集体现吧。
    同时,儿子是父亲的分形,“菜虫喜欢去老家诸暨,虽然现在草塔镇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化的镇子,机器的轰鸣声日夜不绝,菜虫还是喜欢去。至少那里有田野、河流、小溪。过年时我成天带菜虫在田野里转悠,看到荸荠田,就拿棍子跟菜虫一起掘荸荠,末了,掏出打火机,点燃早经枯萎干燥的荸荠茎秆,风助火势,整口田烧起来,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蔚为壮观。菜虫第一次看到可以这样烧火,惊讶且狂喜。”(《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人生》)这对游荡于田间,掘荸荠、放野火的父与子,一大一小,何其相似乃尔。不信,再看一段,“本来,他任人摆布;现在,他会拉住我们的一根手指,带我们去他想去的地方,而且非去不可;即便我们不去,他也会自己去,那些引起他天真的好奇的,他一定要看个究竟。”(《未来的主人翁》)我把这一段话视作解开《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这本书的一把钥匙,这里的“他”其实就是阿啃的自画像,执意导夫先路,牵引着我们这群读者,一路向前。
    不仅如此,在书中还可以发现,学生是教师的分形。阿啃留意那位特别优异的学生,“她似乎一直就浸没在这样的情绪之中,但我不敢否认,这是不是由于她的语文教师阴郁沉闷的缘故。以至于有一次,我读了她的随笔,很为她的精神状态担忧”;而那位学生以这样的回馈作为序言:“他在课上释放出来的那种智性的愉悦,让年少的孩子们充满惊喜。但是他自己,对生活缺少一种欣悦的情怀,精神生活也不是那么稳定。我一度很担心他的精神状态……”不知别的读者是否在此书中发现了类似细致的精神回路,相信如此这般的往复震荡,会形成别样的场域,为彼此都打开局面,正如陶渊明起初落笔“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后来又写下“停云霭霭,时雨濛濛”,重复中有微妙的新意产生了。

    注释:{1}《中国冤案录(第一卷)》第1页,自印本。



==附:例文一篇。








联系方式:
免长话费电话:400-027-8105,
移动电话:13971958105,
邮箱:
xnjyw123@163.com
QQ号:1309586706/349808152,
QQ群号:291179970

微信号:jszywz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24 07:13
=祝贺
本站栏目版主
马建军/李淑琴老师
双获

孝感市‘最佳人民满意教师’奖!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ra=&_dsign=7e108c31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25 10:15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点击此图标即可进入《精英教师博客网》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28 16:43
一个教学流派诞生的“福田”
作者:程少堂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3月26日 21 版)



以“福田”入题,在我心里有三种含义。一是地域,我家就住在深圳市福田区。其二,“福田”一词,本为佛教用语,《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有“能生福德之田”之语,佛教徒以“福田广种”为信念,功德福报,是为大善。其三,在我创立“语文味”教学流派的过程中,与《中华读书报》有着一种难解之“缘”,在我看来,《中华读书报》是“语文味”教学流派萌芽的精神“福田”。

本人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世纪90年代,通过全国招聘考试,我应聘到深圳市教科院从事语文教研工作。2001年,我在语文界首倡“语文味”教学理念,并开始在“语文味”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十几年来,“语文味”理念和“语文味”教学流派已成中国语文教学界的“显学”,获得众多同行专家的认可。河南名师魏振廷等老师认为“‘语文味’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学理念”。语文界著名专家、《语文报》社副总编辑任彦钧先生称“程少堂老师,更是全国语文界为数不多的开宗立派的人物。”多年以来,“语文味”已成为教育学术界广泛研究的对象。江苏王爱华、曹春华两位专家发表有《国内“语文味”十年研究综述》的长篇专论,该文指出:“ ‘语文味’的影响已经遍及全国,深入人心”,“‘语文味’……经过多年的建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成为指导语文教学方向的重要指针。” “语文味”也已有登上高层次学术殿堂之殊荣。2011年6月30日,我应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之邀在北大作了题为《从“冷美学”到“热美学”——以“语文味”为例谈中国语文教学美学视界的转换》的讲座。“语文味”更有被选为硕士研究选题的骄傲。全国多所高校把本人和“语文味”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其中,东北师大2012届硕士生张岩获评优秀的近30万言的长篇硕士学位论文《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已由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语文味”教学理论与实践不断光大的这十几年间,我从来没有忘记(将来也永远不会忘记),在“开宗立派”之初,《中华读书报》给我的教研之路以及执著坚守“语文味”实践之路的动力。至今我仍认为,《中华读书报》所给“语文味”理论的“处子秀”,是本理论发展演进过程之最初阶段最大的一次动力。这份缘分还要从2001年3月的一天上午说起。

那天上午,我到深圳市罗湖区一所民办中学听课。听完三节课后,和几位老师进行了交流。评课过程中,我认为其中一位老师的课有5条优点,在他征求意见时,我提出一个我此前从没有用过、也没有见过的词:“语文味”。我当时说的原话是:“有的教学环节语文味还不够浓。”这位老师很敏感,马上问:“程老师,我以前还没有听说过‘语文味’这个概念,你能给我们讲讲吗?”我说,下午在罗湖区有一堂全区公开课,邀请我评课,我中午思考一下,下午详细讲讲,你可以去听一下。当天晚上,我把这次评课内容整理为一篇题目为《语文课要教学出语文味》的小文章,全文不到1500字,也无法对“语文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是,专业的敏感让我认定,这“语文味”三个字的背后,应该有语文教学的一片别样“天地”。经过后续研究,我撰写了《语文味: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的新起点》这篇文章,文章的境界与立意显然远远超过那篇小文章。在文章中,我尝试把“语文味”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这个关于“语文味”定义的基本精神,在我以后的研究中,只有发展与丰富,没有根本性改变。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确定了我们要构建“语文味”教学流派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的远大目标和构建这一新体系的基本思路。这篇文章写完后,我寄给一家颇有影响的语文刊物,寄出一个多月,编辑部没有回音。于是,我将这篇文章寄给了《中华读书报》。

虽然此前我也曾在《教育研究》、《北师大学报》等杂志上发过一些较高质量的论文,有多篇论文也被《新华文摘》等国家级文摘刊物转载,但是,对于《中华读书报》这样有影响的报纸能否刊用这篇稿子,并没抱什么希望。只因为我是《中华读书报》的老订户,就试着投一下。大约在投稿两周后的一天傍晚,我下班后从家里信箱拿到新到的2003年7月16日《中华读书报》时,赫然看到,这篇五千字的论文基本没有删节,全文照发,占了该版从上到下的大半个版面。那一排黑体醒目的“语文味: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的新起点”的标题,看上去是的确很有一点冲击力的。两年后,孙绍振先生到深圳文艺界讲学,我去看望他,他还提起我这篇文章,说:“我都感叹,《中华读书报》用这样大的版面发程少堂的文章!”我笑着跟他说,我很感谢那些编辑老师,尽管我至今一个也不认识,电话也没有联系过。这篇文章是十年前“语文味”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也是我构建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学术理想的最初表达。所以《中华读书报》用大版面发表这篇文章的举动,给了我很大鼓励和信心。我后来十多年的“语文味”研究与实践,都是从这篇文章中生发出来的。换言之,没有这篇文章的发表,很可能就没有“语文味”教学流派的今天。

一份专业的读书报纸,一个语文教学流派,二者的“亲密接触”,看似是“远亲”,实则如此这般“亲密”,我至今仍不知二者之间的“引力”在哪里。但是,我相信“福田广种”的信念。也许那位选用那篇稿子的编辑当时不会知道此举于我而言有着如此大的功德,而在我心里,《中华读书报》,是我的“福田”,是“语文味”教学流派永远的“福田”。

写到此,我攀爬上家里的阳台,从专门存放我的文章论著的密封箱中,翻找出2003年7月16日的《中华读书报》。十一年了,这张报纸似旧如新。我抚摩良久。我的论文刊登在第15版。15版天头右上角印有:“本版编辑 张继清 陈香”。

(2014年3月8日初稿,10日定稿于深圳。)请扫一扫【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2015年2月1日启动,请您先扫存关注!





订阅方法1:检索微信=>通讯录=>订阅号 => 点击右上角 + 号 =>输入并搜索 教师生活365 =>  订阅





订阅方法2:扫描二维码
微信=>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







订阅方法3
我们的微信号是gjcjssh365
大家可以试试像添加好友一样添加教师生活365 微信号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4-1 18:08
马云:创新者不是成功前被弄死 就是成功后被恨死


2014年03月30日
来源:凤凰科技  




马云来往发文谈制度创新

凤凰科技讯 3月30日消息,昨天马云在其来往扎堆中发文谈及创新,马云称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就是需要对今天的既得利益群体进行重新分配,是对今天成功者的挑战。马云颇为感慨的表示,创新者往往不是在成功前被弄死,就是在成功以后被恨死。创新者会死,但创新不会死!

同时马云还回忆了数年前和乔布斯的会面,马云表示很多人只适合远观,经不起近看,乔布斯是旷世奇才,值得敬仰和钦佩,但可能交朋友会较难,因为他最信任的朋友是他的创新事业。

以下为全文:

很多人说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呵呵。。其实美国也是几百年才出了这么一个奇葩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批量产出的,而且要是真的批量产出,这世界就乱了,麻烦就大了。

很多年前我在美国出差,突然乔布斯邀请我去他办公室见面,那时候苹果还没有生产手机。怀着对前辈传奇人物的敬仰,我欣然前往。会谈处极其简洁,精致,体现出非常高的审美品味。乔布斯依旧穿着精致的黑色T恤,牛仔裤,小眼镜配上修剪得体的胡子,嘿嘿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土农民,不是感觉,也确实土。

谈了一个小时,大概40分钟他问得都是和手机有关的问题,问大量关于深圳制造手机的厂家,零部件。说实话,感觉不像是交流,而是在询问和查问啥事。他从没来过中国,但似乎对深圳的手机制造很感兴趣。。。我当时颇为纳闷,他为何对手机如此有兴趣。半年后,苹果隆重推出iphone,而制造业基地在广东。呵呵我恍然大悟。

很多人,特别是我自己,只适合远观,绝对经不起近看,身上的毛病连自己都会觉得恶心。我对老乔的感觉是,他是旷世奇才,值得敬仰和钦佩,但可能交朋友会较难,因为他最信任的朋友是他的创新事业。

也谈谈创新。其实,乔布斯要是今天还活在世界上,很多人就未必会喜欢他,甚至会恨他。因为他必须面对:

1:是否有持久创新的能力

2:他的创新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3:如果他有持久创新的能力,那么他一定会因为破坏力的强大而招恨,因为创新就是意味着对昨天体系的挑战。有人喜欢就会有人讨厌。

要想有持续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就是需要对今天的既得利益群体进行重新分配,是对今天成功者的挑战。

人人都喜欢谈创新,但其实创新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毅力,更是一种代价。创新者的第一能力是生存能力和抗击打力。

创新者最需要的是在一个幸运的时间,幸运的碰上一个好上级,或者幸运的在上级没有搞清楚是啥的时候就幸运的发生了。

大创新更是一种生产力,它需要好的生产关系。

遗憾的是,创新者往往不是在成功前被弄死,就是在成功以后被恨死。创新者会死,但创新不会死!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4-3 05:01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欢迎您参加新锐教师生活类论坛《师慧园》年度策划=[2014:中国教师达人秀]!!


=《师慧园》论坛只是[湖北-管季超工作室]网站群里的一个论坛,没有任何官方背景;

=《师慧园》论坛初创,目前人气不高;

=[2014:中国教师达人秀]没有多少创意,显然是模仿了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

=《师慧园》论坛并无财力人力在这个专栏之外再做什么;

=[2014:中国教师达人秀]活动策划不反对其它教育类论坛也开出同名专栏;

=[2014:中国教师达人秀]不请评委,我们也请不起;

=[2014:中国教师达人秀]希望您参加!其实,没人参加也很正常哦。我们专栏照开,不觉得丢脸迭份儿;

=我们不预设‘达人’标准。您觉得自己是,那就是。您觉得您的某位朋友是,那就是;

=[2014:中国教师达人秀]不收您一文钱;当然,我们也不发您半文钱;

=[2014:中国教师达人秀]您可以认为只是管季超为推广论坛玩儿的一个噱头;您也可以当个网上的趣味游戏。

      管季超相信绝大部分人不会明白我作这个策划的真意:

-----对教育界的各类‘评先’‘表模’‘名师骨干评选’持极度的不信任感;

-----我们用近乎网络游戏的方式,来消解种种貌似庄严的东西;

-----我们刻意使用了‘中国’这个词。

      因为在网络上,一切皆有可能。您咋就知道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如此长的时间里,关注到《师慧园》这个专栏的教师网民,就不是全国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4-29 17:18
原文地址:语文味”是个伪命题  史金霞作者:我们的语文
                                                                一


  评议语文课,常会有人以“语文味”作为衡量标准。也常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我每每笑而不语,被问急了,便会说:“语文味是个伪命题。”


  “语文味”怎么是个伪命题?


  且听我慢慢道来。


  “语文味”原来也是一个流派。


  2001年,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正式提出语文味教学流派。“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摘自互动百科“语文味”词条)


  其后,“语文味”三个字广为流传。


  问一下百度,度娘“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82,000个”,不可谓不壮观。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卓有建树的名家与特级,在论及语文教学时,也指点江山,慷慨陈词,频频以“语文味”一词来表达对语文教学基本标准的理解。而关于“语文味”的各种诠释也越来越多,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摘自王崧舟《好课三味》);甚至还有一些教师撰文说,“语文味就是善于咬文嚼字,语文味就是教给写作方法”、“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越来越多的语文界人士,不断地大声疾呼:“让语文更有语文味!”“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大有“语文江山”已不保、“语文国土”在沦丧的兴亡仓惶之感,语文界之仁人志士,必须举起“语文味”的战旗,痛心疾首抵御外敌,戮力同心保家卫国。


  然而,侵犯语文神圣领地的,到底是什么?设若“语文”的疆土已被侵凌,那么,捍卫“语文味”就能救语文吗?


  归根结底,提倡以及捍卫“语文味”的诸位同仁,所探讨的无非就是“语文课应该怎么教”的问题。探究“语文课应该怎么教”,是有意义的。但是,探究此问题应该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语文课该教什么”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否则,置所设置的课程情况于不顾,置所教内容之良莠不齐于不顾,置所凭借教材之问题于不顾,置所奉行的考查考试形式于不顾,而长篇累牍、一谈再谈“应该怎么教”的问题,便是舍本逐末。譬如吃饭,吃什么肯定是首位的,假如吃的是腐坏变质的垃圾,再怎么煎炒烹炸,添油加醋,也无改于其腐坏的本质。


  这样一来,仿佛又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式的困境。肯定会有人说,你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与他人强调“怎么教”比“教什么”重要,其实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就不能二者兼顾呢?


  是的,我确实认为,研究语文教学,应该二者兼顾,“教什么”(包括用什么教,比如用什么教材、教具等)与“怎么教”同样重要。为什么“怎么教”也很重要,可以用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想怎么收获,先怎么栽”,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过程、方法、角度、手段,绝对是不可以忽视之的,因为这些其实是构成教育的一部分,绝不仅仅是用以达成教育的、可有可无、随便怎样都可以的工具。


  但是,倘若二者必须分出先后(这种思维也是挺折磨人的,本来就是一体两面,手心手背,为什么必须要割裂开呢)。我以为,首先应该关注“教什么”以及“用什么教”,这确实乃大是大非的问题,至于“怎么教”,只要基本原则确定,比如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常识,守护人的尊严与自由等,其具体方法,大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是不需要也不应该有“定于一尊”的统治的!不妨干脆地说,凡是想以一种模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都不过是圈定势力范围,试图控制话语权,为谋一己之私利而已。凡是见到与自己的主张模式不同便意欲剿灭而后快的,都是色厉内荏虚张声势,妄图守住一亩三分地,唯恐被人抢去了山头而已。“学无定法”,“教无定法”,以一法而欲法天下之法,不亦惑乎!


  所以,我这篇文章,也仅仅是借“语文味”这个提法做由头罢了。


  从程少堂老师对“语文味”流派的定义而言,我非但不反对他的语文味,回顾自己的教学,我自认为在20年的教学生涯中,十分自觉地践行着程老师“语文味”的宗旨,热爱语文,教书育人。


  我的态度是:不管什么味,只要它只许自己这一味出位,而不许百味杂陈,都应该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探究之,驳诘之、抗礼之。


  须知,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二


  语文是什么,是语文的根本问题。忽视根本问题的正本清源,急扯白脸地争论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借用韩愈一句话,“吾未见其明也!”


  其实,倡议所谓“语文味”,就是在强调语文的专业性。作为一门学科,语文应该也必须有其专业性。目前,作为一门学科,语文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备,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20世纪70年代末,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过“语文知识树”。


  它的由来主要基于语文课的两个特点:“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百上千道考试题。第二,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如果将其略去不讲,那么期末或升学考试成绩,优秀学生照样优秀。” (引自魏书生《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从第二个特点,魏书生老师看到了“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稳定的结构方式”。掌握了这些规律,考试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习题了。因此,1979年,魏书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他们选择了树式结构,通读初中6册语文教材,画出了“语文知识树”。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4部分依次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具体包括“实词”、“虚词”、“字”和“句式”4项;“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8项;“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6项;“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4项。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小知识点共131个。


  “语文知识树”的概念出来之后,影响巨大。小学、初中、高中竞相植树,甚至每一本教材,都会有人做几棵知识树出来。百度嵌入“语文知识树”短语,显示“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30,000个”。这个数字,比“语文味”要庞大得多,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然而,如果一棵棵知识树就可以称为语文专业知识体系,这可真是太可悲了。因为,魏书生老师与他的学生构建语文知识树的初衷,即是如何更好地应对考试。通过对当时所使用教材的分类归纳——类似于将散乱在房间里的衣物鞋帽整理归纳,使之各就各位——使凌乱的语文知识变得清晰可认。目的是考试时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学习时则可以事半功倍,不至于陷入题海之中。这样的语文教学,目的指向再清楚不过:考试并得高分。在这种目的驱动下,通过对语文教材的梳理而整理出来的语文知识分类,远远称不上“专业知识体系”。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语文课,不但没有超越魏书生老师那个时代(事实上,在那个时代——1978年恢复高考,研究考试,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以更好地应对考试为研究动因的教学特点,反而进入了一个以考试为最终也是唯一目的的教学时代;不但没有走出魏书生老师当年所力图规避的题海怪圈,反倒在题目的沼泽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而当初为应对考试而苦心孤诣研究出来的“语文知识树”,非但没有解决考试的问题,反倒成了考试壁垒中的一棵树,试看各种考试宝典,都有历年来各个考点知识的详细梳理。这都不仅仅是“可悲”二字能够形容得了的!


  为什么我反复强调为语文科画知识树这一行为的目的呢?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曾经指出:目的不能使手段正当化,目的和手段在伦理上必须有一贯性。在第一阶段作坏事,而在第二阶段想要做好事,这从心理上说,也是不可能的。出发点错了,绝不会达到正确的终点。即使目的宏伟,手段与目的相悖,目的本身就变成了欺骗的口号。


  合理的顺序应该是,教材按照专业知识体系以及不同学段的特点,科学有序地编排,呈现出清晰严谨的脉络,而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也遵循这两者的规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怎么考,怎么教,考什么,教什么,本末倒置。


  如此说来,语文学科自身尚没有建立一个值得人尊敬的专业知识体系,却嚷嚷着要捍卫“语文味”,这个“语文味”能是什么味?


  可能有人会说:好,你倒是建立一个语文专业知识体系出来给我们看看呢!


  这是一种非常不合逻辑的反驳攻讦。只要面对批评,就回应你来做做看。打个比方,市民对城市排水设施不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对方如果说,你倒是来建设一下给我们看看呢!我想,十个人得有十个人对这样的反馈表示愤怒。按照如此逻辑,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所有事情,必须自给自足。有意见?不许提,自己去做,如果你不会做,做不好,就给我闭嘴!这种逻辑,只能是强盗逻辑。


  作为一个才疏学浅、先天不足的普通语文教师,我只能就我的认知,提出我的意见。希望语文学界的饱学之士、专家学者,能够下大力气研究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让我们的语文学科,更有专业自信,更有专业尊严。而不是这么一门,谁都能教、教不教都一样、却又不得不设的尴尬的课程。


  作为一个执教近20年的语文教师,我衷心希望,能够有专家学者像王荣生教授为语文科课程进行意义非凡的匡定那样,完成这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上,将语文科的知识体系,重新进行一下科学系统地梳理,建立一个能够与孩子的生长相协调的,从小学到高中相对完备有序列的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


  


  现在,不妨再来试着探讨这个问题:“侵犯语文神圣领地的,到底是什么?捍卫‘语文味’就能救语文吗?”


  2012年10月21日晚8点半,我的一个准备出国读大学的学生,黄亦冬在网上跟我交流:


  “其实美国高考的阅读内容都非常好,有一篇就分析过,为什么‘以别人身份对自己进行评价’往往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他们的课文,都是思考很深刻的,语言却一点也不矫情,其实看得很享受的。比中国课本真不知道好了多少了。”


  几年前,我曾经读过一套书,美国著名中学语文课文精选:《美国语文》(全二册)。以我的阅读比较之所见,不得不认同这个孩子的论断。正如本书的介绍所说:这套书是美国当代中学语文教程,选编的课文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取材于不同时代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完整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尤其课后问题的设置、编配极具趣味性、现实性,对学生文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教程很好地平衡了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强调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个性思维的独特经验,既是语文教程,也是历史人文教程、思想实践教程。


  比较我们所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其选编课文的狭隘粗疏——有些教材,选课文的标准竟然为是否本土作家,甚至是否与编者有渊源,编辑板块的随心所欲——板块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板块内的文章也多有拼凑之嫌,凡此种种,实在是令人痛心。一个有着两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国家,对于自己的母语,对于自己的文学史,竟然缺乏最基本的尊重,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语文课,竟然不能在语文教材上,体现出文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这是选编教材者的无能还是无畏?是执教者的幸运还是不幸?不管怎样,这都是语文学科的悲哀与耻辱。


  10月29日早上8:48分,一位在北京从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的网友,通过新浪微博私信我:


  “史老师,我的工作是帮助技术人员把发明创造申请专利。通常发明人是理工科毕业的,写专利的也是理工科毕业的,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汉语水平太差了,很少有人能清楚、有层次、符合逻辑地说明一项技术。看了孩子的语文课本,觉得说明文这块非常弱。再看看中国的那些产品说明书,没几个写得明白无误的。我们新招来的员工(都是理工科毕业的),要经过训练才会对汉语的表达和理解开始敏感,真是很悲哀的事情。”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确实是事实,他分析得也极有道理。


  这真是很悲哀的事情。我们的语文教材,既缺乏对历史的担当,又缺乏对现实的关注。


  诚然,教材是开放的,它只是教师执教的一个依据,不是唯一的,教师完全可以建设自己的课程体系,解构教材甚至抛掉教材。但是,揆之于整体,能够这样做的教师,想必是少数,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和能力的。因此,教材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因此,近年来才会有一批民间学者,致力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与批判,不断有人推出小学母语读本。而对于中学语文教材,虽有批评之声,但远未形成规模体系,大约在中学,都为中考高考所指挥,教考相合,教材的问题便不再引人注目了。这是一个多么凉薄的功利的现实。


  事实上,糟蹋语文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这些语文人!


  我不得不再一次重申,在我看来,“教什么”与“怎么教”,同等重要,本来就不应该区别轻重,分什么先来后到。我之所以分而述之,甚至一再强调“教什么”与“用什么教”,是因为当今人们只关注“怎么教”,而忽略了“教什么”以及“用什么教”。


  我们不能等着建立好一个完备的体系之后,再去解决具体的操作问题。因为,在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完备的过程中,编选教材的专家们,一线实践的教师们,在“用什么教”与“怎么教”等方面,不断地钻研探讨,反复地论证比较,也是可以推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备的。


  当然,即使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得以确立,语文教材得到了科学的完善,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语文教师,也必须明白这个道理:语文特有的学科知识只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因为,一个教师,不管是什么学科的教师,其首要的责任与最终的目的,不是授业,更不是考试,而是教育。学科课程的内容是以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的,那种打着“语文味”或者其他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法等等旗号,无视丰富多姿的生命体验,强行按照成年人的某种需要而规定教学方式方法的行为,是一种极为荒唐的做法。把师生的生命成长,作为语文课程的中心,既要关注学生对于考试的需求,更要解决师生在成长中的问题,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有的意识,应该承担的义务。


  作为学者专家,应该努力做好研究工作,正本清源,以敬畏的虔诚,建树学术的敬畏;作为普通的教师,应该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坚守常识,以尊严的实践,捍卫教育的尊严。正如新京报记者朱桂英女士在《我们时代的学术生态》一文中所言:“即便在最糟糕的环境中,人仍须有所担当,时代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人自己有担当有坚守,用自己有限的自由,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不哀怨不软弱,执此一念,择善固执,各尽本分。”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4-29 20:34
郭初阳谈阅读   说起阅读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影响,杭州市外国语学校的郭初阳提及的第一本书是《灵地的缅想》(胡河清著,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此本书是作者在结束年轻的生命之前留给世人的唯一的一本自编论文集,主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对话、交融的角度,探索现当代作家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意蕴。郭初阳说,胡河清可以说是文学评论界打通现代与传统的第一人,《灵地的缅想》的写作非常个性化。这令郭初阳非常振奋,他第一次知道了,原来对文字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情,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时代作纵横交错、全方位的扫描定位。郭初阳的语文教学重视文本解读,隐约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出版)中“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则让郭初阳顿悟作文教学之道。胡适在文中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郭初阳认为这八条足可作为作文教学指导。“言之有物,我理解就是有情感,有思想。表现在写作形式上,就是叙事和说理。再往下说,写文章无非就是要提供一些新的东西,可以是观点,可以是事情……”
     “中国人还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王小波,《智慧与国学》)王小波的幽默和智慧,让郭初阳意识到,课堂可以是快乐的,求知的过程一如探险的旅途,充满了发现的喜悦。
    广博的阅读也曾经让郭初阳一度非常困惑。作为语文教师,郭初阳认为,传授经典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传统如何与现代对接?能否立足于现代普世价值的基点,将中国传统进行创作性的转化?郭初阳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缺少了一点可操作性,而朱学勤的《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一文分析道:“所谓内圣开外王,这个中国文化的母题,历代士人孜孜追求的最高理想,很可能是个误用千年的假逻辑。”这让他以更加理性和苛刻的目光重新打量儒学经典。孟子说孔子“三日无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下》),而《圣经》里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两相比较,郭初阳意识到,“仅仅是雕琢文字的课堂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教学当是人格的塑造。因此,他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有意识地坚持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维护教学独立感。“一个教师,首先得确认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与学生一起进行自我塑造。”
    社会上一度非常流行“5+2=0”这样的公式。郭初阳认为这种把学校与社会对立起来,以为学校是象牙塔,是纯洁的,而社会则是一个大染缸,是丑陋的,这个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他说,学校本来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因此,每堂课都应该是面向社会的思考。他的这个意识,则是受到了奥威尔的《1984》、《动物庄园》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等书的启发。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购书,郭初阳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册藏书,除教育类书籍外,他的藏书还包括哲学、历史、经济等许多类别。丰厚的知识储备、开放的教学思维,让郭初阳的语文课堂显得颇为另类又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2005年《人民教育》第3、4、5期连续刊登了郭初阳执教的《珍珠鸟》教学实录,并发表了三篇评议文章。在短短一节课的教学中,郭初阳引用了黄永玉、筱敏、希区柯克、伏契克、斯蒂芬·茨威格、斯蒂芬·金、鲍尔吉·原野、司马光、欧阳修、屈原、课文作者冯骥才等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类别涉及诗歌、小说、散文、电影及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和研究方向。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读后,在教师大会上郑重向全校教师推荐,说阅读这几篇文章,“所受震动、启发之大,为多年阅读所少有”。《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先生读了实录后说:“这是多么深刻的洞察,这是多么难得的‘叛逆’——对教材与作者的‘叛逆’,更是对日常语文课的‘叛逆’。如果学生有幸多遇到这样的‘叛逆’教师,有幸获得多一些思想历险的机会,那么他们自然不会成长为温驯的羔羊,而会成为不畏惧权威、善于思考、追求自由、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新课程不就是要培养习惯变革、精神强健的一代新人吗?”
    来看看郭初阳成功的脚印:1996年毕业开始语文教学;2001年获杭州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浙江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中小学“个性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06年12月,《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浙江作家涂国文在读了《言说抵抗沉默》后说:“当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在应试的五指山下匍匐挣扎的时候,我却欣喜地看到,郭初阳正背离应试的五指山而去,走向一座思想和文化的金字塔……”
    他的一个学生这样评价郭初阳的课堂:“如果一定要以一个比喻来形容他的话,我以为,许多语文老师和他们上的课是墙;郭初阳和他上的语文课是窗,一扇干干净净、透明的窗。”
    郭初阳在课堂上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而堆满他书房的那一册册厚薄不一、或新或旧的各类书籍,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窗口。
     **********************************************************************************************
            难度·长度·速度·限度 ——评郭初阳老师的《父母的心》
                           戴文军   发表时间:2007-4
   首先声明,这个题目是借来的。文学评论家吴义勤教授写了一篇很好的论文《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对90年代长篇小说的文体问题进行思考。其实,语文课堂,也很适合从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几个方面来考量,看了郭初阳先生《父母的心》的课堂实录,我更加想用这四个概念来借题发挥一番。
    一、 难度
     常常听人说,上好一堂语文课确实有难度,但是,一些比较浅显的文本,或者经典的、被挖掘得较多、有很多资料可供参考的文本,上一堂课并不太难。而我认为,要上好任何一堂语文课,都有相当难度。
    尽管有的语文课确实因为文本的难度增加了课堂的难度,但是,语文课的难度与文本的难易几乎没有关系,没有阅读障碍的文本未必能够讲好。语文课所以有难度就是因为它是语文学科,就是因为每个教师都必须个性化地处理文本。语文课的难度还来自这语文课堂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其它学科,尤其是数理化学科向学生呈现的是它们的解释性,语文学科的特点则在于它的示范性,除了给你一个光秃秃的文本,什么也不说,难度便随之而来:教师必须发现和引导学生发现并且展示“这一个”“范本”的特点、对“这一个”“范本”的看法,或者“这一个”“范本”为什么会这样,甚至此“范本”与彼“范本”的区别,等等。总之,你的课堂要有一定的深度。语文课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看到他单独阅读不能看到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深度,对语文课来说,简直就具有本体论意义,试想想,一堂不能把学生的认识带到一个更深境界的语文课,一堂不能胜过学生自读甚至不如学生自读的语文课,我们还要它干什么呢?需要说明的是,文本的深度不能决定你语文课的深度,语文课的深度取决于你对文本的解读和挖掘。而这样的深度,就要求教师具有比较深厚的业务功底,这在目前是一个怎样的难度哦!
    更要命的是,你不可以自说自话,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中学生,语文课在深入的同时必须浅出,甚至你还不能多说话,因为你的责任在于激发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你要让学生的发现“于你心有戚戚焉”,或者出乎你的意料,让你眼前一亮,甚至让你有醍醐灌顶之感。这可以说是技巧上的难度。
    以上这些,我以为就大致是语文课的难度所在。
    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一般的初中生读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当它作为一个示范文本出现的时候,处理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正是文本的浅显突现了这堂课的难度,我相信,这是一篇让许多老师“无话可说”的文本,是啊,学生都“读懂”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除非允许我们纠缠于一些可以不纠缠甚至不可以纠缠的东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父母的心》的教案和实录,多数教师是通过学生交流讨论“父母把孩子送出去到底是不是不爱孩子”,从而“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通过对文章情节的梳理,“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我怀疑这两个目标是从哪本参考书或教材的阅读提示上搬来的,没有个性可言,没有深度可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有诵读、有交流讨论、甚至还有创设情境,但是,不少人这样做还只是一个“仪式”,是为了表明教师预设的结论,学生应该通过这些方法去理解。而所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其实是父母内心痛苦与煎熬这样一个情感历程的结果,本来是“为情造文”,现在经教师这样一解释,变成了“为文造情”,有意无意之间歪曲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而郭初阳老师试图“通过核心词的多方替换,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压根不提“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创作手法”,而是“依照日常情理,结合阅读材料,探究作家创作心理”。传统课堂所提出的“懂得”、“理解”、“掌握”的教学目标,往往通过程式化的、理智的分析方法指向某一目标,这就是桑塔格所反对的那种“荒谬的、怯懦的、僵化的”“阐释”。我们的学生面对感人的文学、令人流泪的事件,已经变得相当冷漠,那根用来感动的神经变得麻木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程式化的、理智的“阐释”搁置甚至吞食了他们的感受力。而“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和“探究作家创作心理”,实际上就是要求阅读主体调动已有的情感经验,把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作品的生命内涵和作者的生命历程对接起来,摒弃了那种在文本表层甚至文本外围打圈圈的平庸做法(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以降,各种新鲜的解读文本的方法就被介绍到国内,但必须承认,这似乎没有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界平庸甚至别有用心的“阐释”现象),直指文本的内质,把解读一下子置于纵深的层面,不但向学生暗示了一种解读和创作的正确路径,更重要的是对唤醒学生的感动神经,重振学生的感受力有着巨大的作用。
    实录中,学生关于“核心词替换”的发言,关于自己与川端康成生平的比较,尤其是对几个孩子被送人时内心语言的即兴创作,都说明郭初阳老师的努力是可贵而成功的。
    郭老师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体味了“父母的心”之后,他还要引领学生探寻“孩子的心”,他认为作品在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想象、再创作的空间,于是郭老师顺势宕开一笔,要求学生分别以四个孩子的口吻,写出各自被送人的心理感受,这样,既暗示学生可以大胆地对作品质疑,又可以再经历一次情感体验,并依据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一次创作实验,于不知不觉中领悟创作的原则和提高创作的水平。同时,这样使课堂不再纠缠于一些可有可无、不痛不痒的东西,大大打开了课堂的空间,在“解读之外”尽情的驰骋,使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自己在作品面前是个自由的人,似乎作品生产出来之后,它就真的不再属于作者了,从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即兴创作是多么的难得!
    在体味“父母的心”与探寻“孩子的心”之间,郭老师播放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相关片段作为过渡,这是非常精彩的一笔,远非那些应景的电化教学可比。首先,从课堂的结构上来看,这是一个绝妙的可以承上启下的片段。其次,这样做,把在阅读时联想和比较相关艺术作品的良好习惯传递给学生,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学生的习作训练营造一种现场感,调动学生的情绪,降低即兴作文的难度,从实录来看,效果确实很好。
    所以,郭初阳老师用解读的深度和不露痕迹的技巧化解了课堂的难度,举重若轻的背后是他对文学和语文课堂的深刻理解。
    但是,我个人认为,文本中还有问题值得探究,比如,既然是“探究作家创作心理”,索性就打破沙锅问到底:作品没有写孩子的心理,这个问题怎么解释比较合适?这到底是不是败笔?再比如,我注意到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于是,那位父亲由于那位有钱的妇女帮忙,受雇于函馆的某公司,一家6口过上了好日子。”而课文的结尾却是:“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我认为课文对原文的这个改动真有意思,
    是一种什么心理驱使文章的选编者对“有钱妇女”如此吝啬,连几个褒扬的字都要删掉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有钱妇女”这一类人呢?当然,这些问题的探究不一定要在课上进行,而且一堂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二、长度和速度
    一个文本到底要讲几节课?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到底需要分配给它多少时间?(我这里用了“分配”一词,好象“预设”的味道很浓,这个问题后面说)
    对一些内涵丰富的作品,比如《阿Q正传》,据说有人讲到8节课。而我认为,再伟大的、篇幅再长的作品,课时也不应该太多,原因非常简单,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否则,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再生动的课也会令人生厌,而学生一旦生厌,就与我们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所占的长度都应该是相对节制的,它应该与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文本的具体情况匹配,与该课堂的速度匹配。
    课堂当然要依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引人思考的问题吸引学生,但很大程度上更要依靠速度牵引学生。因为不管多么有意思的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在它预设或者生成之后,课堂就会围绕或指向这个问题,不断引出、不断修正学生的说法,从而寻找比较完美合理的说法,也就是说,课堂在以一定的速度走向问题的终极。可以说,学生思维的乐趣和各种能力的养成,就在于问题生成和问题终极的中间地带,而如果这个中间地带的运行速度不合理,就有可能使一些学生来不及思考、疲于思考、无能力思考或者不屑于思考,从而导致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从哲学角度说,速度是课堂固有的,课堂总会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推进,问题是不合理的速度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会使学生的思维链条断裂,会使重点难点失当;而合理的课堂速度则会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探究和倾听,有逻辑的思维,有序地指向问题的终极,使整个课堂体现出一种结构上的美感。
    应该说,实践中,课堂速度一般不会是匀速的,好象也很难见到整体上的减速运行,以变速和加速比较常见,尤以加速度为多,因为这确实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规律,先用比较徐缓的速度,引领学生渐渐进入文本,同时在内容上为问题的解决一一埋下伏笔、设下铺垫;渐渐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维逐步活跃,这时课堂速度的加快与学生的思维速度合拍,并且越是靠近问题的终极时,思维的路径越是趋于明朗,而这时的伏笔、铺垫也渐趋完成,课堂速度提高到最快就水到渠成,直指问题的终极。不少成功的课往往在最后形成一个高潮便嘎然而止,就是这个道理。
    郭初阳老师的这堂课,我看就比较符合加速度原则。
    在进行“核心词的替换”这一环节之前,课堂的速度都是较为舒缓的,朗读梳理了课文,明确了父母要回孩子的所有理由都是借口,其真正原因是舍不得孩子;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进行“核心词的替换”,速度明显加快,学生换掉四个词,包括讨论、板书,共用去6分钟左右,郭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迅速补充、完善,大大提高了课堂推进的速度,嘎然止于问题的解决;接下来观看《我的兄弟姐妹》片段,使课堂“空挡运行”,调整课堂的发展方向,而后由“最受感动的镜头”慢慢起步,运行到“孩子心理感受”的轨道上来,逐步加速,讨论近3分钟,然后进一步加速,即兴表达孩子的内心感受;接下来的环节是阅读材料与课文的对比阅读,就完全是教师给学生讲解,这里的速度是最快的,应该说,时间已经不允许,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逗留太久,郭老师把这里设计成一个过渡环节,最后,他要学生对作品中父母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又经过了新的一轮加速度。
    但是,我们发现,课堂到后来的速度好象有点太快了,似乎显得比较急促,郭老师几次说“时间关系,时间关系”“抓紧抓紧抓紧”。我想,朗读梳理部分,所占长度太长,用去11分20秒之多,较大地影响了课堂的速度,我认为可以把这一部分的内容糅合在其它部分,稍稍带过即可,因为这部分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很容易弄清楚,这样就可以在“探究作家创作心理”等环节上做得更加从容和完美。
    三、限度
    中学语文课时和课堂的有限,语文学科特定(也可以说是规定)的内容和语文课的特别对象,决定了诸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是有限度的。
    1、生成和预设
    在课堂向前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然要不断生成一些问题、看法,这些课堂的生成显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解决文本相关问题的最好契机。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预设各种自认为合理的环节和问题去填满一堂课,粗暴地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许多有价值的发现被湮没了,思想的火花被掐灭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发言的热情逐步丧失,各种语文能力也随之下降。这样的忽视甚至扼杀生成的语文课堂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自然也就是没有生机的课堂。
    新的课程理念对这种陈腐可怕的课堂理念和课堂模式进行了批判,一些先行者率先生成过一番,矫枉过正遇到一些障碍之后,有人回到预设的老路上去,更多的人提出“预设与生成辨证统一”的观点。
    辨证法真是个好东西,我相信没有人能反驳“预设与生成辨证统一”的观点,但我更相信,仅仅这个“辨证统一”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的。
    首先,由于长期的课堂预设,长期以来老师在课堂上的威权甚至专制,学生已经没有激情、没有火花,没有合作、没有共鸣,这就谈不上有什么生成;或者偶尔有所生成也不愿意讲出来,讲出来的也令老师大失所望,正如郭初阳老师在《父母的心》教学简案里说的“泛泛而谈,尽是隔靴搔痒,但有言说,俱无实义”。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生成,其结果要么是冷场,要么是乱糟糟不可收拾。
    因此,我认为,现在第一要紧的就是重新培植课堂生成的土壤。应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需要有合作探究的习惯,需要有表达言说的欲望等等。而这一切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教育的诸多环节密切配合。生成是我们追求的效果,预设实属无可奈何。
    郭初阳老师《父母的心》的课堂结构和主要问题是预设的,这样一位在教学中不断求新的教师,在生成与预设问题上显得如此的谨慎,对此我要表达我的敬意。他不断创设情境,不断要求学生体验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的信息不断发生冲撞,建构生成新的认知结构,课堂最后那么多的学生对作者的创作心理、对文本中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做出了独到的、新的评价,这种建构的成功,说明郭初阳老师的预设带来了有意义的生成。
    我认为,郭初阳老师是在用煞费苦心的预设追求有意义的生成,是在重新培植课堂生成的土壤。
    其次,生成答案与生成问题。
    我把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发表的见解叫做生成答案,而把学生在课堂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叫做生成问题。
    传统课堂的罪过之一便是预设答案,现在情况好多了,课堂上基本能把答案交给学生生成,对学生生成的答案也能够予以相当的尊重(但现在有一种无原则肯定学生的趋势,我认为这也有问题),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把问题让学生生成的还太少。大概因为学生生成的问题太容易出乎意料,教师不好控制课堂,或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想绕开这个问题,许多老师就要付出个人利益的代价。所以我认为,课堂上大面积生成问题不是教师个人的事。
    郭初阳老师《父母的心》几乎把答案的生成做足了,而且在有的地方是很容易生成问题的,比如,在观看《我的兄弟姐妹》后,要求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就很容易生成一个新的问题,一旦学生回答的不是“孩子离别时的伤感”一段,就不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不过从实录可以看出,郭老师显然是有所准备的。
    当然,我认为课堂最好还是有一些生成的问题,而且生成问题成了每课必然出现的现象,教师真正仅仅是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我们就有希望了。
    2、功利和人文
    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我不想罗嗦。有意思的是,中学教师好象总是不能同时用好这两把刷子,于是总要有人出来平衡这个问题。
    我想要说的是,文学是人文的,语文也是人文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人文的,但语文课更多应该是功利的。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现在有很多语文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上灌输人文思想与灌输政治思想一样值得担心,你能保证你种下的就是龙种?你能保证种下的龙种,就不会收获跳蚤?我们向学生输送了这么多年的共产主义思想,结果如何呢?所以,课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你的言说内容,而取决于你的言说姿态。语文课的人文性应该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待语文课、对待文本、对待学生的人文姿态上,教师的人文素养比语文课的所谓人文性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
    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用科学人文的方法追求功利的目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还很欠缺的学生,他们还不会读书,他们还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人文化地把他们引领到一定的语文高度。所谓人文化的方法,就是反对概括规律式的应试方法,反对简单的多做多练的方法,反对粗暴的灌输填鸭式的方法;而应该采取符合认知规律的方法,采取尊重教育对象、尊重语言文学和文字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调动自己所有的人文和专业素养,深入浅出,引领学生对作品进行多维的、细致的解读,但千万不能陷入枯燥和胶柱鼓瑟,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各种语文能力才会同步得到较快的提高。但是,这对一个教师的要求就会相当高,他必须有人文的精神,对教育学、对文学史、对艺术史、对文艺理论、对文艺批评、对语言学等学科,他要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甚至还必须了解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比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更难得。
    郭初阳老师《父母的心》“通过核心词的多方替换,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探究作家创作心理”就是采取的科学的、尊重文本、尊重学生的方法。科学,是说他主张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悟作品,这样做符合文学批评的一般原理;尊重文本,是说他把作品看做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结晶,探寻作家的创作心理,而不是去“六经注我”地臆说(顺便说一句,我并不完全反对“六经注我”);尊重学生,是说郭老师引领学生一起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命体验,个性化地解读作品。所以,郭老师的方法是人文和科学的。
    但郭老师的目的却是功利的。一句话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说出在什么时间送出了哪个孩子,是为了理清作品思路,从而学会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顺序;而“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和“探究作家的创作心理”则是品评作品的基本路径;即兴写作训练则是更好地体味作品人物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郭老师处理功利和人文的分寸是准确的,我认为他是在用科学人文的方法追求功利的目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人文和功利糅合在一起。
    这样一篇很简单的课文,简单得没有什么好上的。但是郭老师却能围绕着“心”一个字就上得如此丰满,如此精巧而大气。学习。
   反复读了三天,真是精彩至极。补白处的创设,一下子真实的体验上来了,太好了。深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1 18:54
《沉重的时刻》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郭初阳
授课时间: 2007年12月24日
授课班级:杭州景芳中学初三某班
实录整理:楼芊位  张俏玲
师:(课前发下讲义)大家都拿到了吗?是一首诗,一个奥地利的诗人里尔克,题目叫做《沉重的时刻》。
那么,我想这样,现在总共有三个话筒,我手头有一个话筒,(示意左手边)那边那位同学那儿有个话筒,(示意右手边)这里还有一个话筒。我们就这样分配了啊,就是(示意左手边)那个话筒,用作我们的那个“朗读话筒”,也就是说,这话筒在谁的手里,就由谁站起来……(左手边的学生欲将话筒从自己面前挪开,众笑)
师:(笑而止之)把它放回到原处,就从第一排开始。那个,因为读过一遍以后你就可以传给别的同学了。这样,这样比较好,好不好?
然后,(示意右手边)还有一个话筒,是我们等会儿在研讨的时候,需要发言,那么我们就传一传好了,就是谁要发言,举一下手,然后就由谁来谈,好吗?(上课铃声响)
师:好,我们就这样。
(师关好门)
师:好,那我们就开始,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歌来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示意)请你朗读。
生: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朗读时把“无缘无故”四字读得很快)
师:非常好,请坐。也许可以再舒缓一点,还有那四个字,“无缘无故”,对吧,“无缘无故”。好,来,继续,第二位同学,请你朗读。
生: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边读边笑),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无缘无故……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死……望着我。
师:请坐。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它非常短,总共四小节,很相似,加在一起可能总共只有九十个字,连标题只有九十五个字。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可能你需要体会到其中的一种节奏感,我觉得第二位同学的节奏感可能还是第一位同学更好一点。也许你没有把握住它的节奏感,所以有时候你读起来可能会急促,甚至觉得,找不到一种正确的感受。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对吗?这里可能要略有停顿,“无缘无故的/在世上/哭//哭我”,是吗?好,我希望我们接下来的朗读能够慢慢地找到感觉。来,第三位同学,请你朗读。
生:《沉重的时刻》,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忍不住笑了),有谁在某处的……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师:非常好,请坐。尤其是前三节的时候,我觉得,可能仔细听的同学会体会到一种,这首诗给你带来的独特的这样一种气氛。我们请一位女生来朗读一下,(示意)继续。
女生:《沉重的时刻》,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稍带感情、有重音的朗读)
师:非常好,我在我们第四位同学的朗读中,听到了她有所强调,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她强调了那四个字——无缘无故,对吗?其实这首诗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强调,每个人可以找到自己不同的强调点。刚才那位同学,她选择的是“无缘无故”,所以她在这里读了重音。
当然,每一节和每一节之间,也许还应当有适当的停顿。我们通过不断的朗读,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啊。来,继续来,(示意)第五位。
生: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有感情、有节奏、有停顿的朗读)
师:这是迄今为止朗读得最好的一个版本,这是读得最好的一个版本。好,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嗯,包括标题和作者,《沉重的时刻》,里尔克,一、二,开始。
生:(齐读)《沉重的时刻》,里尔克。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师:我们把这首诗默读一遍。
(生默读,师巡视6:26-7:04)
师:好,抬起头来,我们来背诵一遍,尽量不要偷看。《沉重的时刻》,里尔克,一、二,开始。
生:(齐背)《沉重的时刻》,里尔克。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世上)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师:我们同学在背诵的时候,发现了第二段略有不同,对吗?
众生:(低声)对。
师:哪里不一样?
众生:夜里。
师:“夜里”对吗,我们把第二节再来一遍啊,第二小节,我们再来背诵一遍,此刻/有谁/在夜里的,一、二,开始。
生:(齐背)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
师:好,我想请——我们的话筒轮到谁了?(示意)来,背诵。背诵的同学,请你背诵一遍。
(生慢慢站起)
师:拿话筒。
生:(低声怯问)全部要背么?
师:(递话筒)嗯?嗯,全部,可以吗?
生:(沉默)
师:(递话筒给她)试试看,试试看,试一下。胡乱背一下。
(众生轻笑)
生:此刻有谁在夜里哭,无缘无故地在夜里哭,呃……
(师生齐笑)
师:(鼓励)看一眼,继续背。
生:此刻……
师:嗯。
生: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师:背得很好啊!是吧,而且我们发现背这首诗其实非常简单,对吗?拼命点头——我请那个男生来背一下——头点得这么厉害,你来背一下(递话筒给他)。(众生笑)
师:要流利啊,不要打疙瘩,不要偷看哦。
生: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流利、略带感情的背诵)
师:非常好,请坐。我们再一起来一遍,我们再一起来一遍,好吗?《沉重的时刻》,里尔克,都会背了哦,一、二,开始。
生:(齐背)《沉重的时刻》,里尔克。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师:我们可能是太急于要把它背熟了,所以太——太匆忙了,这里要有停顿呀,对吧?尤其是每一段和每一段之间,大家要舒缓一点,好不好?接下来我们用比较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把它背诵一遍,不要太急!其实你已经会背了,就那么几个字嘛,换来换去的,就是第二段的时候要稍微小心一点,此刻有谁在——
众生:(齐答)夜里!
师:夜里的某处,对吧?刚才都朗读对的哦,再来一遍,好不好,我们背得漂亮一点,《沉重的时刻》,里尔克,慢一点,一、二,开始。
生:(齐背)《沉重的时刻》,里尔克。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师:非常好,花了一点时间,我们把这首诗读了几遍,并且我们记住了它。
为什么要来学习这首诗?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它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呢?也许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这首作品——它到底在写什么?它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或者说,每个人可以从这里面读到一些什么东西?
那么我想这样,接下来,各位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在这张稿纸上面,在这张稿纸上,写上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对这首诗,你觉得——或者说你最大的疑问,或者说你最大的发现,或者说你觉得这首诗中一个最大的关键,甚至是一个很核心的词汇,等等等等。总而言之,你所写下的这句话要包含的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众生思考、动笔,教师师巡视12:46-15:13)
师:好,绝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把自己的问题整理成形。接下来这样,我们要有一个分工,我这后面有一块很大的黑板,等会儿黑板上面的空白要由大家来填满。
那么,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示意)四位同学,(示意)这里前后四位同学,(示意)这里这位同学上来,这里四位同学,对,请你上来,(示意)然后后面一、二、三、四、五,你们五个人一组,你们五个人是一组,可以站起来,等会儿找个地方,自己聊一下。这边也一样,四个人一组。(示意)这边四个人一组。(示意)这边四个人一组。然后后面,因为我们座位不太方便,(示意)后面一、二、三、四,你们四个人一组。然后这里,(示意)一、二、三、四,你们四个人一组。那么这边的话,(示意)一、二,还有这边两位是吧?对吧?你们四个人一组,那么每个小组都是四个人啊,除了那边五个人,没问题哦。
大家要做这样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交换彼此的问题;然后,融合或者说选出四个人中,你们觉得最能代表你们小组水平的、最有价值的、最深刻的、写在黑板上能够不丢脸的……
(众生轻笑)
师:然后,能够让你们傲视群雄的,觉得“哇!你们这个小组太牛了!我怎么没想到”(众笑),要选出这样一个问题,把它写下来;并且选出上黑板来书写的那位同学,然后等会儿,并且签上他的姓名,这位同学上台来写完并且写好名字以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等会儿,比如说某某某小组、这个同学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将由小组的另外一位同学来完成。所以说你们要把分工分好,知道吗,写过的那位同学就不用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了,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好,各位用三到四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商量。
(众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并参与,有同学开始上台书写17:06-18:42)
师:对,写下问题,并且写下自己的名字。
(小组代表渐次上台,约在四分钟内,在黑板上书写问题完毕18:46-22:40)
师:都写了吗,我们的困惑都呈现在这块黑板上,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首诗本身。朗读的那个话筒传到哪里了,轮到谁了?哦,对,刚才跳过一位女生,我们一边看着这些问题,一边听这位同学再来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作品。(示意)请你朗读。
生:《沉重的时刻》。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师:请坐,听得我都有点沉重起来了,觉得挺沉重的。当我们有些问题在思考之后,或者说有些问题在这里呈现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作品,大家觉得,是不是意味有点不太一样呢?
一开始读的时候,甚至有同学很想笑,对吧,那时候我们不理解它,觉得挺搞笑的,但是你想过以后,可能你会变得沉重起来。
师:(示意黑板)所有问题都在这里,我觉得问题都提得非常好,毕竟融合了小组的智慧,四个人,对吗,四个人中,把最优秀的问题罗列出来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小组都注意到了“无缘无故”的问题,一(示意黑板上的第一处),对吧?还有“无缘无故”,二(示意黑板上的第二处);“无缘无故”(示意黑板上的第三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大、很难。怎么无缘无故会提这么多问题呢?(众笑)我们把它放到后面来思考,我们暂时把它放一放。
那么其中有一些同学提出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关于这首诗歌的人称,或者说身份的问题,对吗?在这里罗列的(示意黑板的一处),这问题我觉得问得很有意思:“谁是谁?”(众笑)对吗,有谁,有谁在,有谁在,对吧,这个“谁”到底是“谁”呀?这问题我觉得问得非常有意思。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示意黑板的一处)汪月写的:“我是谁?”(众笑)我马上想到成龙的电影(众笑),《我是谁》,对吗。“望着我”、“哭我”、“笑我”、“走向我”,这个“我”,到底是谁呢?所以我们……有没有同学先可以直接来谈谈这两个问题?你可以谈一谈这个“谁是谁”以及“我是谁”。谁想谈这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你直接就有答案的,你怎么理解,谁想说话?我看到一位同学想说话,(递话筒)请你来,你来谈,任选一项,你可以选“我”,也可以选“谁”。
生:那个……“我”,“我”指的是那个……在朗读这首诗的那个读者。
师:哦,你的意思就是说,“我”就是(指点刚才朗读过的一位位同学)刚才这几个是吧(众笑),就是他们。很好,(示意)继续讲。
生:那个“谁”……
师:这个“谁”你不知道?管他是谁呢,反正我不知道(众笑),不知道,请坐。(示意前面的一位学生)好,请你。
生:我讲第二个问题,我觉得那个“我”是作者。
师:里尔克本人
生:嗯(点头)。
师:而不是你,你刚才也读了这首诗了,你反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是吗?
生:是的。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个“我”只属于里尔克本人,而并非是你?
生:我感觉是这样。
师:只属于他,这只是属于他的体验,是吗?这个“沉重”是属于他的,你觉得我们体会不到?
生:应该是这样吧。
师:是这样。那么,关于这个“谁”的问题,你想发言吗?
生:不想。
师:好,请坐(众大笑)。角落里,这边有同学举手了(递话筒),好,你来谈一谈。
生:谈“我”吧。
师:嗯,没问题。
生:那个,“我”在这里出现很多次嘛,如果说是指里尔克本人的话,那只要出现一次或者几次就……出现一两次就可以了,而它这里是应该……当时的背景我们不是很了解,这里出现“我”多次的话,应该是结合当时背景和他自己处境的感觉,应该……也提示我们现在的读者,那种心境和那种感觉吧。
师:很好,请坐。这位同学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就是有时候我们了解一首诗,需要“知人论世”,你需要去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这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但现在没有,现在没有。
刚才后面有一位女生举手了,想发言是吗,哦不是女生,我看错了(众笑),把话筒递一下,随便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谁”和“我”,还有作者本人,三者是同一个人,指的是同一个人。
师:怎么讲?
生:因为那个……我觉得,这里面的“谁”,他这首诗里面写的,和这首诗里面写的“我”,不论在哪一节,都是关系感觉很密切的。
师:非常好,很密切。
生:然后,作者又能这么深刻地感觉到他的……
师:存在。
生:存在。所以我感觉“我”、“谁”还有作者本人,这三个都是同一个人。
师:哦,“我”和“谁”之间——这个“谁”和“我”不可能是两个人,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存在,所以你认为,是这个作者在这里,他使用了分身术,一分为二。
生:一分为三。
师:哦,一分为三(众笑)。把自己化身在这里面,然后彼此地对视,对吗,是这样,所以他体会到自己的“哭”,体会到自己的“笑”,体会到自己的“行走”以及自己的“死亡”,他目睹了自己的“死亡”,(众笑)也就是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死去了?(众大笑)这是按照你的——
生:假想。
师:假想,可以这样,很好,请坐。那我们知道,根据有的死亡经验,一个人灵魂出窍,他在半空是会俯视自己的躯壳在那边,“他”正在死,看着“我”,对吗,那个人是谁?原来是他自己。(众笑)我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解答,很好。还有谁想发言吗,关于这个“我、“谁”的问题。这边有位同学,(示意)后面这位男生。
生:我觉得那个,这文章里,诗里面的“我”,应该是指跟当时的那个奥尔克——
师:里尔克。
生:里尔克一类的人,同一类遭遇;然后,这个“谁”,应该是跟“我”是成对立的。
师:嗯!(板书:类)
生:因为感觉从形容那个“谁”来看,好像是在针对这个“我”,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对立的。
师:明白你的意思了,请坐。你认为这个“我”可以指一大类,可以指里尔克本人,或者跟他相似的人,或者像我们同学说的读过这首诗的人。但是你一旦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体会到的那个“谁”——他必定是非我的。他不是你,对吧,他是除了你以外的、另外的人,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在探讨这个,这个……哦,还有一位同学刚才举手了没有说,(示意)是你吗?哦,你来补充一下,最后一位同学关于这个“我”和“谁”的发言。
生:我……我……(话筒打不开,众笑)
师:话筒打开,不要急,不要急,慢慢来。
生:就是——我认为,这个“谁”应该是那些当时那个时代的苦难的人。
师:苦难的人。
生:当时他的“哭”,是在哭社会的无情;他的“笑”是在笑自己,自己那个……就是在笑自己的处境;那个“走”表示他是无家可归的,只能在那边无缘无故地走;“死”是指最后死于饥寒呀,贫困什么的。而那个“我”应该指的是当时,就是不仅仅是里尔克,就是眼睁睁地……另外一些人——就是除了那些苦难的人——其他那些人。
师:目睹他人苦难的人。
生:嗯。
师:是这样?很好,请坐。好,我们听了这位同学的解释以后,对这首诗歌的体会好像多了几分凄凉和不幸的感觉。好,那我们大致对这“我”和“谁”做了一些区分,总之,他不仅仅是某一个人,他可能属于一大类,对吗,他属于一大类。
那接下来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再来停留一下,思考一下。
有这么几个问题(示意黑板),第一个就是——这个小组,吴逸逸是吧,写的就是——谁在某处“哭”、“笑”、“走”、“死”,这几个词为什么要特别地来加以强调?其实是四个动词,对吧,一个是“哭”,一个是“笑”,一个是“走”,还有一个是“死”,刚才我们那位最后发言的男生已经提到这四个字,为什么要强调这四个动词呢?为什么不用别的呢?跑呀,跳呀,舞蹈呀,对吗,为什么选择这四个,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是我们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在这里(示意黑板)——沉重的时刻究竟指的是怎样的时刻?其实每一节里都出现了,它开头两个字就是……
生:(齐声)此刻。
师:“此刻”,对吗,他说“此刻”就是沉重的时刻,那究竟是什么时候?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很有意思的,就是这个问题(示意黑板),这是一个细节:为什么其他的地方都是“在世上”——我们在读的时候,背的时候总是会打个疙瘩,对吧,换了一个词“在夜里”——为什么在第二节的时候,在“笑”的时候,是要“在夜里”?很奇怪,他想强调什么?
一生:“笑”不是发自内心的。
师:是吗?我们可以商量一下,这是我们探讨的第三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无缘无故”。我们要探讨哪四个问题?
生:(齐声)四个动词。
师:四个动词的问题,对吧?第二个问题……
生:(齐声)“此刻”。
师:“此刻”的问题。第三个问题……
生:(齐声)“在夜里”。
师:“在夜里”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
生:(齐声)“无缘无故”。
师:我们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四分钟左右,师擦黑板,只保留所讨论的四个问题。然后巡视,参与讨论33:50-38:00)
师:三点钟下课,我们没时间了,没几分钟了,那我们抓紧时间。我想请同学来谈一谈,希望在课堂上能把这几个问题大致梳理一下,好不好?首先,我想请同学来谈谈这四个动词,“哭”、“笑”、“走”和“死”,有没有谁想谈一谈?
师:太好了,现在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我们要照顾后面的同学,请后面那位男生,请你发言,你怎么理解?
生:我认为这四个动词都是很极端的。首先是“哭”,“哭”是一种表达、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然后“笑”,“笑”在夜里笑,然后自己一个人无缘无故笑,那种表现,肯定是一种疯狂的表现。(众笑)
师:夜晚的疯狂的“笑”,那让人毛骨悚然的。
生:不正常的。
师:不太正常,不正常。
生:然后“走”,“走”,一个人在路上走,说明他的周围也是很孤独的;然后“死”,“死”就不用说了,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我认为这四个动词都是极端的,所以用这四个动词。
师:非常好,请坐。你发现这四个动词都是不同寻常的,是吗?它很极端,很不一样,很特殊,非常特殊。好,最边上那位男生,你还有什么补充,话筒递一下,关于这四个动词。
师:刚才那位同学的评语是“非常极端的动词”。
生:这四个动词,如果用他此时的心情去看这四个动词的话,他肯定会认为别人在“哭”自己,他们在“笑”也是在笑自己,“走”也走向自己,“死”的时候他们还望着自己。
师:所有箭头都指向“我”,是吗?
生:嗯。
师:好,你继续讲。
生:说明他此时十分孤独,能感觉到。然后认为别人,别人都……就那种……就和自己……好像他死了和自己没有关系那样。
师:(惊问)有没有关系?“此刻有谁在这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有没有关系,你觉得?
生:(犹豫)
师:你说你的感觉,你觉得有没有关系?你刚才说没关系,唉,你说“没关系”也没有关系(众笑),到底有没有关系?
生:(犹豫)
师:有没有?
生:有吧。
师:有。因为他看着“我”,对吗?如果我死的时候,我在看着你。
生:心情是不好受的。
师:对,我正在死,但我看着你(师盯着拿话筒的学生,众大笑),你还说我的死跟你没有关系?(众笑)江里面在溺水的那个人,他眼睁睁地看着你,你会采取行动吗?
生:会!
师:当然要采取行动,因为他正看着你,对吗?有关系。
生:说明那时候没有人愿意去救他、帮助他,说明他更孤独嘛。
师:那更孤独。
生:也说明有一类人和他有同样的处境和同样的感觉嘛,所以这四个动词更能体现他孤独的内心。
师:非常好,请坐。也许他死的时候看着我,但是我发现我无能为力。这个时候,有关系但是我却无法改变它,这是很痛苦的,所以刚才这位同学强调了孤独,非常好。(示意)哦,这边的同学,请你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那个“哭”、“笑”、“走”、“死”四个字,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
师:很平常,你……
生:(赶紧改口)哦,除了那个“死”之外,其他都很平常。
师:当然其实“死”也很平常,每天都有人在死去。(众笑)
生:对于一个人来说——
师:嗯。(板书:平常)
生:“哭”、“笑”、“走”都是很平常的。对于“死”来说,就是很沉重的那种,一个人只有一条生命嘛,死了就不会再活了。
师:当然,只有一次活的机会。
生:那个“哭”、“笑”、“走”、“死”,每个人都会走,每个人都会笑,每个人都会哭。哭、笑、走、死,写的顺序,他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怎么讲?
生:就是从小到大。一个人,一个小孩生出来……
师:哦,在哇哇大哭,哇——就哭了。(众笑)
生:然后……
师:然后会笑了,
生:然后,走路。
师:然后会走了。
生:然后就死了。
师:然后就死了。(众大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刚才表达的东西,就是你想说什么,从这四个字可以看出什么?
生:人的……人的一生。
师:非常好,请坐。(板书:一生)所以刚才我们同学的体验很准确,说这是“极端”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它是非常“平常”的,对吧,“一生”,这首诗写出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这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歌。
当然,我们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类(示意黑板),这也是一首关于人类的诗歌,对吗?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生:四分钟。
师:还有四分钟是吧,太好了,那我们继续,继续探讨。
师:那么,这四个动词暂时就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探讨第二个问题,那个那个那个,什么问题啊?
生:“此刻”。
师:对,“此刻”的问题。“此刻”——沉重的时刻,谁想来谈一谈这个“此刻”?
生:(沉默)
师:“此刻”,什么时候?好,(示意)请你来谈一谈,你认为“此刻”是哪一刻?
生:我认为就是那个作者写诗的时候,写诗的时代。
师:当他写下诗的那一刻或者那一年,你是这么来理解,是吗,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没了。
师:很好,请坐。“此刻”,他写下的时候,他感受到了,他记录下来了,这首诗歌就成形了。呃……把话筒继续往那边传,大家珍惜你发言的机会哦,不要老是沉默着。
生:他那时候的心情,用他心情去感受周围人的时候。然后又或者说,他这里不是说“此刻有谁在这世上某处死”嘛,这说明也许在……在……他看到别人死的时候,然后周围的那些人,当时眼睁睁看着别人死的那种感觉写的,写的时候……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你想说所谓的“此刻”是在“哭”的时候、“笑”的时候、“走”的时候和“死”的时候,这个动作正在发生或者说正在进行的这一刻,是吗,是这样吗?
生:是。(点头)
师:好,请坐。还有谁有不同的观点?好,请你来谈。
生:我觉得应该是当他经历了困难、挫折的时候。
师:为什么这么讲,为什么说是他经历了困难、挫折的时候?
生:因为他第一次“哭”,这就说明他心情很不好。然后……
师:那么“笑”是不是能让他开心一点?
生:“笑”有可能是冷笑、苦笑、惨笑。
师:哦,这个“笑”可能也是不同意义上这样一种笑,嗯,继续。
生:“走”大概是孤独的,没有去处;“死”嘛,就孤独而死了。
师:请坐,这位同学的答案让我明白了,就这四个时刻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形容词,就是——“沉重”,就是这首诗的标题,你不要忘记掉,对吧?它一开头就让你沉重、沉重,这个时刻非常沉重。你的心情是很难过的,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你要有点沉重感。诶,我们又忘了朗读了,轮到谁了,轮到谁了,这样轮过来的时候,应该轮到,来——现在我们知道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沉重的诗,是吗——好,请你朗读。
生:(朗读:46:30—47:04)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下课铃响)
师:请坐,我希望这首诗能够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那么我们留下了很多问题:这个“无缘无故”的问题,以及“在夜里”的问题。还有我印了一份讲义,讲义上面有一首诗,是中国的一个诗人陈子昂的一首《登幽州台歌》。本来我是想让大家比较一下,旁边还有一些文字,也想做一些印证的。
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前面朗读得太多了,太投入了,所以时间就不够了——这个也让人觉得挺沉重的。
那我现在把讲义发下来,好不好,我们拿回去看一看。(发讲义完毕)看一下这份讲义,想一想这部作品,再想一想我们课堂上还没有来得及探讨的问题。第二个作业:请大家去搜索一下一个词语,叫做“六度分离”,一二三四五六的六,角度的度,分离,分开的分,离开的离,六度分离,看一下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好,今天就上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附:课后讲义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661-702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悠悠:长久,遥远
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没有人是一座岛屿

[英]约翰·多恩(1572-1631)
郭初阳 译

没有人是一座岛屿
自成一体
每个人都是小小的泥土
连续成整个大陆

如果有一块土被海水冲掉
欧罗巴就缺了一角
就像一个海岬(jiǎ)缺了一角
就像你朋友或你的领地缺了一角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角
所以
不要问丧(sāng)钟为谁在敲
丧钟为你在敲……
马丁神父的遗诗
朱学勤 译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bèn)我而来,
    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犹太大屠杀纪念碑
美国 波士顿)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P31
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论罪与罚(节选)
[黎巴嫩]纪伯伦  冰心译

我常听见你们议论到一个犯了过失的人,仿佛他不是你们的同人,只像是个外人,是个你们的世界中的闯入者。
我却要说连那圣洁和正直的,也不能高过与你们每人心中的至善,
所以那奸邪和懦弱的,也不能低过于你们心中的极恶。
如同一片树叶,除非得了全树的默许,方能独自变黄,
所以那作恶者,若没有你们大家无形中的怂恿,也不会作恶。
如同一个队伍,你们一同向着你们的“神性”前进。
你们是道,也是行道的人。
当你们中有人跌倒的时候,他是为了他后面的人而跌倒,是一块绊脚石的警告。
是的,他也为他前面的人而跌倒,因为他们的步履虽然又快又稳,却没有把那绊脚石挪开。

《先知》P42-4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4 14:26
怎样成为特色教师
我们提倡每个教师要努力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或教育家型的教师,事实上这只是个良好的愿望。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家,但可以成为特色教师,包括那些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比较差的教师都是有可能的。
所谓特色教师是指那些经过长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自己所教学科逐步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虽然他们未必有高深的理论,也不一定发表学术论文,但只要具备上述条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特色教师”。如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杨柳青”年画一样,未必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基础,但只要群众喜欢,非同一般,就形成了地方特色,甚至闻名全国,扬名世界。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提倡各地评选特色教师,一个区域一个学校都可以。
一、为什么要倡导广大教师成为特色教师
1.有利于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思想,激发教师的职业活力。
一般说来,中小学教师工作比较繁忙劳累,整个学期面对同一批学生,看着同样的面孔,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不免会产生厌倦心理。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级职称已经到手,奔特级教师又把握不大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一些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由于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都比较差,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但如果他们想成为特色教师,就为人生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他们可以不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工作条件,创立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一旦被授予“特色教师”称号,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有一种成就感。
2.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思维。
要成为特色教师不能墨守常规,也不能简单的盲从别人,而要独立思考。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工作乍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好像日复一日的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事实上,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即使还是去年的老课本,但今年的学生会有变化;虽然还是教同样的内容,但老师的方法会有所改革。教师每天都要思考,都要改革,力求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学生更喜欢。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创新工作,它只有底线没有上限,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若干种教学方法。如果你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如果你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你就不再觉得单调乏味,就像那些昆虫学家一辈子与苍蝇蚊子打交道也其乐无穷,就像居里夫人一辈子与沥青打交道也乐此不疲,因为你是在探讨其中的奥妙,在寻求前人没有找到的答案。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3.有利于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近些年全国出现了许多名学校,他们大都以统一的教学模式而出名。一般是由校长创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然后引导全校教师运用这一方法,甚至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只能讲几分钟、学生必须练习多少分钟。这些统一的教学模式在教改初期,确实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但长此以往,反而会约束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有些学校,教师和学生只能成为学校教学模式的道具,教师的教学就是来证明校长的教学模式的。所以在这样的学校,只有名校长而没有名教师。教师外出上课也是为了证明学校的教学模式,人们只记得学校和校长,而不记得教师有什么特色。这样的教师终生也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能是学校教学模式的忠实执行者。
二、怎样成为特色教师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讨新课改的理念。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编写方式和课堂教学的方式也都有许多变化,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些机遇,就可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如山东省临朐县的石金彦老师,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她结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本主题式编排的特点,形成了“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集结式教学法”。她打破传统的语文课一篇一篇讲的方式,而是一个单元集中讲授,围绕同一主题,集中学习生字词,集中阅读,集中分析,集中写作。这样就避免了一些简单的重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说这还不能算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教师毕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规律。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受到学生的欢迎才有效果,正如人们经常说的: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创立适合于本学段、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天津市蓟县王秀芬老师,多年从事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工作。她在课间发现孩子们喜欢唱儿歌跳橡皮筋,虽然天天都是重复那几首儿歌,那几个动作,但孩子们乐此不疲。由此她想到,唱儿歌是孩子的天性,自己小的时候不也是整天唱儿歌吗?能否把语文和数学的知识编成儿歌让学生唱。于是她创立了“歌谣式教学法”。在语文课上,她把汉语拼音编成儿歌让学生们唱。在数学课上,她把数学公式和计算步骤编成儿歌让孩子们唱。在课堂上,她与孩子们一起编儿歌,一起拍手唱。下了课她也不回办公室,而是和孩子们一起跳橡皮筋,只是原来的儿歌换成了数学儿歌和汉语拼音儿歌。学生们把学过的儿歌都背熟了,上课前大家集体背诵,琅琅上口。上课时哪一部分知识忘了,老师一提醒那首儿歌,孩子们马上都会背出,学过的知识忘不了。用这种方法,她教的四年级学生提前学完了五年级数学课本,期末考试与本校五年级的学生一起用五年级的试卷考试,结果四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比五年级学生优秀率高出20个百分点。现在她已经把整套的汉语拼音儿歌和数学儿歌都编出来了。
第三,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找到简便易行的教学方式。现在提倡多媒体教学,结果许多老师上课离开多媒体就不能上课了。比如中小学英语教学,用多媒体制作动画片,播放电视片,确实有助于孩子们直观的学习英语单词和课文。但有些农村学校没有多媒体,甚至城市的中小学也不是班班都有多媒体,即使有多媒体的设备教师也要制作课件,占用大量时间。有些老师由于课时多没有时间制作课件,所以有多媒体也很少用。而山东省临朐县的于化红老师创立了“小学英语简笔画教学法”。上课时老师不用多媒体,学单词和句型时老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几根线条就勾画出一幅图画,形象有趣,孩子们特别喜欢。另外老师还提倡孩子们也画简笔画或漫画,孩子们对学英语有了兴趣。他们不但能把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说出来,还能画出来,他们把自己画的简笔画和漫画订成册子,加上封面,成了漫画集,孩子们有了成就感。类似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即使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老师也能教好学。老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一支粉笔决胜负,山区的老师也能做得到,值得提倡。
第四,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要成为特色教师,不是像小鸡长成老鸡,只要熬上年头就行了。有的老师教一辈子学也未必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师只能算是“教书匠”。所以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要成为特色教师,就要给自己的教学方法起个名字,下个定义,说明操作步骤和效果,这样才便于推广。如山东省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有20多个老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写成了小册子,如:小学语文高品味阅读教学法、小学数学三段设疑教学法、小学英语单词高效记忆法、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法、小学音乐少儿戏曲培养模式、小学体育自主愉悦教学法等等。老师们说起自己的教学法都眉飞色舞,成就感溢于言表。现在山东省临朐县教育局在全县评选了“百名特色教师”,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改热情,人人都看到了奋斗目标,包括那些工作在山区的中小学教师,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被授予“特色教师”称号。
(来自:《天津教育》2011年第1期)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4 14:38

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几个行为因素的剖析

■山东   郑立平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关系教育持续、稳定、优质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他们之间又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关系。我们只有很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够使自身素质、能力得到快速地提高和完善。

状态大于方法

状态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状貌或情态,方法则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在我们长期的思维定势中,往往提到问题,就想到方法。管理需要管理方法,研究需要研究方法,教学需要教学方法,学习需要学习方法。似乎一切教育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什么“方法”,似乎一切名师、专家的成长也都是找到了什么有效的成长方法。教师的专业成长固然有一定的方法、途径和规律,但是众多名师成长的经历却清楚地告诉我们:成长,其实是一种状态。人的生活不管是多么的千差万别,但营造各自生活现实的根本恐怕还是人的精神。你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状态的创造与给予。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激情而投入地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从这种意义上说,优秀的特质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态度。

《给加西亚的信》曾让许多青年教师醒悟:把信送达目的地,靠的是忠诚敬业的心态,而不是也没有什么捷径和方法。面对工作,有些人聪明,有方法,有点子,但如果他无所事事,怨天尤人,结果还是一无所成;有的人笨拙,但凭执着,凭进取,却成就了自己,成就了事业。

正确的方法,可以加快教师的成长;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状态作前提,你自己没有努力成长的强烈欲望,即使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就如一个空杯子,往里面倒水的方法很多很多,只不过有的快有的慢;但是如果自己盖上盖,不想向里吸纳,那么各种方法都是徒劳。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因为有了状态就想做事,既然想做,就有可能成功。以苦为乐是一种状态,淡泊功利是一种状态,坚守清贫是一种状态,追求卓越是一种状态……一个教师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才能产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形成一种自我发展的巨大张力。

反思大于苦干

“经验+反思=成长”,是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美国的中小学优秀教师评价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国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帕斯卡尔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而且教师天生就是个反思性职业,没有反思习惯,正如上战场没有带枪的习惯一样危险。可见,反思是一个教师自身成长和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能力。

其实,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梳理,进行思考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成长和完善。教育离不开智慧,而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但我们还要注意:经验是成长的财富,但是成才绝不是经验的简单相加;反思是成长的途径,但是一味的反思绝不会达到成功。

反思是对自我的一种审视,既要反思成功的经验,更要反思失败的教训。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一位优秀的年轻人,首先选择从商,可是不久破产;接着尝试搞养殖,结果本利全赔;又去静心写作,可文稿总被如数退回。这时,意志坚强的他,真的有些动摇了。无奈之下,他就去拜访自己大学里的恩师。老教授听后,只笑了笑,说:“跌倒了,先别急着爬起来!”青年人听后,恍然大悟。是啊,跌倒了,别急着爬起来,要先看看自己跌倒的地方有什么坑坎,再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跌倒,怎样才能以后不再跌倒。如果想不到这些,就很可能会陷入继续失败的怪圈。

善于反思是成功者一种优良的品质。借鉴别人,思考自己,留下精华,扬长避短,丰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其实,当我们静心反思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外或比“我”高的境界了。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进步。

研究大于经验

丰富的经验,是一个成长的财富。但是,如果只固守过去的经验,不研究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新的规律,思想就会僵化、麻木,被时代淘汰出局。我们强调的研究,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的一种能力,主要是指面对问题时主观积极采取的“为什么?”“怎么办?”等的行为动态。经验是过去的知识积累,经验意味着被动地接受,模仿和继承;研究是面对新的问题,意味着主动地探索,创新和发展。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就是要确定教育教学中问题的研究方向,找到研究突破口,明确如何收集资料,知道采用适当的思维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知道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各种剖析、质疑等等。这不光是学习和记住某些知识,而是要学会在教育教学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学会研究问题和突破问题。

经验如果不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那么就只是滞后的、无用的死知识,不能指导工作。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满足于机械地传授应付,不懂得思考,不去研究,一年又一年,“星星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颗月亮”,忙忙碌碌十几年,知识却和刚参教时的几乎一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十分的枯燥。”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为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研究的基本素质,如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一个没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永远是一个“教书匠”,素质和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

经验很重要,但在信息、技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只靠经验是非常愚昧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需要创新。北京某机床厂接收一批加工任务,在连续制作了多个样本后,一群熟练的老技工面对不合格的产品发呆,都干了一辈子了,怎么现在却不行了呢?一个老师傅回到家,还在愁眉苦脸地思考。上高中的孩子询问原因后,就想试试,被老师傅一通斥责:小毛孩子,你懂什么?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儿子却拿来了几张对比图纸,令他豁然开朗,一群有经验的老师傅一直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却被这个毛头孩子轻松解决。这就是经验与研究产生的差别。许多老教师教了一辈子也走不出知识的贫乏与思想的平庸的框子,而一些年轻教师三五年即可在教坛崭露头角、有所建树。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老教师只靠老经验生存,随着年龄的增加、时代新知识的迅猛增长,经验在老化、在过时、在僵化,他们过着一种减法的生活,必然就有“越老就越不中用”的悲哀。而那些年轻人呢?他们的可贵就在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对教师来讲,什么是研究?研究,就是对教材的不断整合、不断挖掘、不断开发,就是在实践、探索中对教法、学法的持续实验和创新,就是在读书、学习中不断提升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提高和升华,也是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成长规律的不断应用和发展。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10 15:48
王开东:教师发展的境界
前几天,和朋友一道去北京门头沟的韭园拜访朋友。
韭园号称北京最美乡村,这个小小的乡村,因为诞生了两大历史名人,而声名大噪。
一个是“断肠人在天涯”的——马致远,还有一个居然就是铜豌豆——关汉卿。历史上元曲四大家,没想到两人是老乡,携手生在韭园,可见韭园非同小可。
朋友原来是北京卫戍部队一个将军,复员之后进了一家国企。因为工作地点离家太远,干脆在韭园的山顶上租了一所房子,也不贵;但却极为雅致。下班之后,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清风明月,敞然于心;既能呼吸自然轻灵之气,又与皇城与黄尘隔绝,真是人间美事。
我们聊得很好,随性参观将军的书房,大量的墨宝,让我爱不释手。将军练字每天要高达3个多小时,有时候,竟至于废寝忘食。
喝茶的时候,我随口问将军,书法已经到了什么境界了。
由此了解到,书法界有“唐、宋、元、明、清”五境界之说。
所谓“唐”,乃是书法之人的第一个境界。此时,沉迷于书法之中,如醉如痴,如梦如电,不疯魔,不成活,感觉到书法艺术的“甜”,这就是“糖”的境界。
所谓“宋”者,乃“送”也。这个时候书法精进,抓住每个人都要分享一番,享受他人赞美之声,飘飘然,感觉到在收割,在云端,在天堂。恨不得每个人都“送”一幅字,贴纸、贴写、贴裱、贴钱,一贴到底,但是乐此不疲,醉在其中。
所谓“元”者,金钱也。书法突飞猛进,业界声名鹊起,墨宝墨宝,“墨”既然变成了“宝”,当然就有了价值。为金“元”创造也是蛮快乐的,大笔起兮钱飞扬,物质和精神双重丰收。
所谓“明”者,“名”也。尽管名利不分家,但逐利到了一定阶段,也会有浮生若梦之感。到了一定阶段,钱就是一个数字,倒不如求名。历史上的富翁多如牛毛;但真正“立德、立功、立言”之人,却少之又少。
最后的境界是“清”,这个时候,洗去功利之心,看破误煞人的“功名二字”,“不义而富且贵,与我若浮云”,真正回到书法本身。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沉迷在其中,书写就是快乐,就是满足,就是高峰体验。这个时候,外在的一切都烟消云散,内心一片澄澈,宁静如水,云淡风轻,是为“清”。
根据全息理论,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虽然是书法的五个境界,我所想到的却是教师成长的五个境界——“唐宋元明清”。
刚当上老师时的神气,指点江山的“糖”;
教有小成,到处请老师来听课的“送”;
东奔西走,各地讲课获得劳务费的“元”;
再后来,慢慢不大在乎“元”了,只在乎会议的规模、层次,希望在更广的层面上宣传自己的思想理念,本质上就是求“名”。
最高的境界,就是教育本身就是快乐,因而心情如水,看轻一切。这就像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园子,我们在园子里挥汗如雨,辛勤耕耘,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卖里面的花草树木,我们仅仅因为喜欢而做,耕耘本身就是快乐。这样的理想境界就是“清”。这样的境界,就是陶行知的境界,叶圣陶的境界。
细数全国风流人物,有几人与?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5-10 16:10
原文地址:转《如何成为名师 》成尚荣作者:孙希萍
如何成为名师成尚荣
    关于名师培养,见诸会议、文件和报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打造”。“打造名师”几乎成了教育领导和管理部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策略。这并不奇怪,因为,“打造名师”表达了他们对名师成长的一种急切心情,这种急切心情正是教育使命感和领导责任感的表现,是可贵的。“打造名师”还表达了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对领导和管理部门的一种渴求和期盼,希冀对名师培养有更大的力度,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平台,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大家完全赞同。
    但是,名师果真能打造吗?答案肯定是不同的。如果站在管理者的立场,把“打造”当作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各种得力有效的措施的过程,对教师成长规定要求、提供条件、创设机制、搭建平台,这样的“打造名师”不是不可以,甚至无可非议。但是,问题还有另一面,即“打造”毕竟是外部力量的使用和外部作用的发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轻忽教师自身内在力量的作用,名师是“打造”不出来的。“打造”的结果可能导致急功近利、浮躁,甚至弄虚作假,结果“名师”不名。应该说,这是“打造名师”的一个重要缺陷,也是当下名师培养中一个小小的误区。
    何谓教师的内在力量?简言之,就是“人在自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等”(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这种力量自主发挥,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培养名师的关键。它实质上是强大的生命力。生命的能量无可限量,但是常常处在睡眠状态。正如美国奥托所说:“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粘住’或‘冻僵’了不少的人。提高个人潜力,并不是要推翻所有这些风俗习惯,而是在认识到它的束缚性的基础上,迈出新的一步。……除去其中限制你发展的陈规陋习,让新的经验和信息输入。”([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教师从被“粘住”或“冻僵”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把能量释放出来,输入新的元素,依靠自身力量来发展自己。
    名师成长肯定与个人的经历、经验、文化背景、心智模式有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名师成长又肯定具有基本的共同特质。这里可以用得上托马斯•库恩的“基质”概念:“用‘基质’一词是因为它由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组成……并因而形成一个整体而共同起作用。([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名师基质,是指名师成长中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它具有“基因”的作用,具有整体性和创生性。寻找基质,就有可能破译名师成长的密码,就有可能从中寻找到名师成长的规律。把握这些基本元素,就有可能更有效地推动更多名师更快成长。别林斯基曾经说,儿童文学作家不是造就的,而是生就的。名师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关注名师的基质,也许是对“打造名师”的一种超越。
    江苏是人文荟萃之地,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质的教育基础、特有的研究氛围,生就了许多名师,老一代的斯霞、王兰、李吉林、邱学华、李萸南、洪宗礼、于永正、张兴华……新生代的杨瑞清、孙双金、薛法根、薄俊生、周益民、徐斌、贲友林、张齐华……如雨后春笋,让我们欣慰,也让我们自豪。他们身上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同时也体现出成功的共同的元素,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风格,体现了名师成长的基质。他们是一座座富矿,等待我们去开发。
基于对他们的研究,笔者认为,名师成长应具备以下基质。
基质之一:对职业价值的执著追求
——名师成长的原动力。
名师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征,那就是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对职业价值的追求。这成了他们成长的原动力,成了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这一基质,如一座能量库,不断燃烧着工作的激情,不断喷涌着催人向前的热浪。
杨瑞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杨瑞清从当年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毕业了。作为一个优秀毕业生,他有很多的选择,他最后选择去了农村,当一名乡村小学的教师。他说:“我来自农村,看到农村还很落后,很多农民的孩子不能上学,不能上好学。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伟大精神,强烈地感召着我,我决心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办学,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把到农村去当教师当作自己人生的大事。这是杨瑞清人生中一次重大的价值选择,表明了他的价值追求。由于工作出色,县委把杨瑞清放到了县团委副书记的位置上,但四个月后,他申请返回了村小。他说:“团委不缺我一人,但是农村教师不能再少我一人。”这是杨瑞清面临的第二次价值考验,他再次做出了自己的价值选择。在日后的工作中,他把农村小学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工程来实验、来研究,把教育的理念提升为教育信念,怀揣着教育信念走向教育理想。他的信念和行动是:小学校,大教育,走村小联合、城乡联合和国际联合的大教育之路;小学校,大文化,以爱为核心,实施赏识教育,构建尊重学生生命的大文化;小学校,大事业,办小学,做小事,将小事做好,做到极致,最终成就大事业,以培植民族的未来,创造农村教育的明天。他说:“乡村教师完全可以创造崇高的生命价值。”
这就是杨瑞清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价值认识与价值追求,他以他植根于乡土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行动告诉我们:名师应当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创造。其一,教师的价值在于对教育事业的执著。爱事业,才能成就事业,对事业的爱有多深,事业的成功率就有可能有多大。一个不爱事业的人,即使有才华、有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名师。大凡名师,他们的人格特征上都铭刻着一个大大的“爱”字。这种爱,如斯霞一样,把童心和母爱统一在一起,锻造了教育的大爱。其二,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创造。尼采说得好:“你们要做个未来的创造者、耕耘者和播种者——真的,要成为一个无价的贵族!因为一切有价的东西都值不了什么。” ([德]尼采,《尼采格言集》)是的,“有价”并不一定“有价值”。那么,价值在哪里呢?尼采说,在于新荣耀:“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在于你们的意志,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这才是你们的新荣耀!”的确,名师的眼光总是向前的——向着前往的地方,名师的姿态总是一种“将要”的姿态——将要向新的目标前行,将要有新的理想,将要有新的创造。尼采后来说得非常透彻:“所谓天才——不过是寻找更高的目标,和前往那里之手段的人。”名师总是在给自己竖起一根根标杆,随时准备去跨越。其三,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幸福的理解。名师总是比别人有更多的付出、更多的辛劳,但他们却有比别人更多的幸福的体验。他们认为,只有具有无限意义的事情才能成为幸福的源泉,只有具有“做不完”性质的事情才能保持生命的冲动和创造性;孤独的人无法得到幸福,和孩子们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一种自己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总之,名师的幸福观建立在对教师生涯的价值体验上,这种价值体验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不断推动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历史不断证明,对教师生涯价值的认识与追求,在他们心中筑起一块精神高地,引领着他们向高峰攀登。
基质之二:安静与不安分——名师成长的心理特征。
名师的心态似乎很矛盾,即安静又不安分。说其安静,是因为他们保持内心的平静,远离社会的浮躁,远离功利的诱惑,以一颗平常心读书、思考和研究。但是这种安静或平静,绝不是一种封闭和停滞,而是像一座湖,湖面上是平静的,而内里却是汹涌的波涛,周国平先生称之为“丰富的安静”。的确如此,安静让他们获得了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而不安分又使他们处在不断想突破的状态。这种不安分实际上是对现状的不满足,只有不满足,才会力求改变。大画家吴冠中说:“我的血液里有颗“不安宁”的种子,像含羞草,一碰就哆嗦。”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说得好:“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快乐,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快乐。每个人的天性里都有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李吉林的内心深处就长住着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她也没有忘掉自己的理想,内心涌动着创造的激情。她说:“记得在那些惶恐不安的日子里,在那些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我常常默默地在灯下读着鲁迅先生的杂文,并常常念着这三句话:第一句是普希金说的,‘心憧憬着未来’。第二句是高尔基讲的,‘我从小就是在和周围的环境不断斗争中长大的’。第三句就是毛泽东说的,‘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我没有低头,我没有抛弃自我,我警惕着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为。”事实正是这样,“文革”一结束,她立即投入教学改革实验,在情境教学形成框架,概括出基本要素之后,她想的是:情境教学不仅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它同样属于整个小学教育,因为儿童的发展需要它。于是在情境教学起步的12年后,又开始了情境教育的探索,从空间、心理距离、主体、目标这四个方面比较科学地构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各科教学中进行着以情激情、以智启智的实验。教育是离不开课程的,情境教育必须有与其理念相适应、相匹配的课程来支撑,于是李吉林又开始了情境课程的探索,期望通过情境课程使情境教育具体化、大众化,便于更多的老师操作。在2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终于构建了情境课程的范式。如今,她想得更多的是,教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儿童的情境学习……这一段又一段的旅程,用李吉林的话来说,就是“我深感激情和想象也让自己变得聪明了。不断鼓足创新的风帆,才能驶向金色的彼岸”。
教师的工作特点之一是重复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着大体如此的课程、教材和学生,渐渐地形成了制度化的工作习惯。重复可以使教师日渐成熟,形成可贵的经验,也可以使人走向成功,但绝不会使人有更大的发展。据说冬天雪地里的野兔出来觅食,非要踩着自己走路留下来的脚印,否则会躲进洞里。猎人在兔子留下来的脚印下安上陷阱,上面伪装、复原。野兔踩着脚印向前,不知道陷阱正在前面等着它。结果它踩下去,掉进了陷阱,终被猎人捉住了。野兔的失败正在于太相信自己重复走路所形成的经验。经验是可贵的,但又是危险的。李吉林说:“我的工作看起来是重复的,但我从来没有重复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因为每天她都有新的想法、有新的设计、有新的创造。名师的内心安静与不安分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创新与成功的心理特征。安静是一种心境,安静是一种修养,安静也是一种状态,潜心读书、悉心研究、安心实验,绝不意味着甘于平淡、惯于平庸;安静也是一种蓄势待发,是创造的前奏,是为了厚积薄发。不安分,则是一种创造的欲望、突围的渴求,是一种汇集的激情、想象与冲动,它要冲破已有的认知平衡,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求得新的平衡,再回复到平静的状态。安静是为了创造和突破,不安分是为寻求新的安静。名师就是在安静与不安分的状态与交替中,不断地向前向上,求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有追求的教师应不断地向自己提问:我心中有“不安分”的感觉吗?有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吗?
基质之三:文化底蕴与才情——名师成长的能量与优势。
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空间。最近,有三份材料常常触发我的思考。一是《钱伟长六十余年的报国路》。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当有人问钱伟长的专业究竟是什么时,他总是强调他不变的那句话:“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二是《章培恒以“人性”修文学》。近来,章培恒的洋洋170万言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新著》,引起了学界和读者的极大关注,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他曾回忆自己求学和学术生涯中老师对他的教诲。其中,蒋天枢先生教他怎样打基础:学文学不能光学文学,应该对文学周边的一些学科也好好地下功夫,甚至开始的几年,根本不要读文学,而读语言文字和历史。三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一张上世纪30年代教师进修课程表。学校规定,教师每年都得到大学里进修,进修的课程顺序是,首先选修与所教学科不同的学科,其次选修与任教学科相邻的学科,最后才选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以上三份材料,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应在哪里着眼,应在何处着力。钱伟长不是没有自己的专业,章培恒的文学史专业肯定很有功力,当年的南京师大附中老师的学科专业也肯定相当出色,为什么却说“没有专业”,抑或先选修其他的专业或学科?这既说明,专业之间不是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更说明,专业的发展应当有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厚的基础。如果说学科专业是一株绿苗的话,那么它只有在丰富的文化土壤里才能生长得茁壮。名师成长亦概莫能外,一个文化背景单薄、知识结构单一的教师,视野不可能开阔,底气不可能很足,专业也不可能很强,当然离名师的距离不会很小。
与文化底蕴联系在一起的是才情。且不说是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辜鸿铭那些大师,才华横溢,情趣高雅,就说当下的中小学教师,大凡有创造性的、有魅力的、受老师和学生喜欢的名师,都有丰富的情感,无不透出才气。名师培养、名师成长不必回避个人的才情问题。正是才情成了名师成长的一个重要基质。
这里应该说到于永正。大家说于永正有演员的素质、诗人的气质、画家的眼力,当然,更有教师的智慧。他的课寓庄于谐、妙趣横生,一股子的灵气,举手投足都是“戏”,一切又那么自然和真实。这一切,离不开于永正的学习以及他的艺术才华。他自己这么评价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教学设计比较新,教学的情志比较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那么,应该说,是得益于艺术对我的熏陶,尤其是音乐对我的熏陶。毫不夸张地说,我是首先步入艺术的殿堂,而后才步入了教学的殿堂,当然仅仅是‘步入’而已。”在他家客厅里,你会看到他亲自画的一幅幅京剧脸谱,构图讲究,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在教研活动中,你会听到他大嗓小嗓都有的京剧唱段,清丽、委婉、悠长以及他的一笑一颦、一招一式,无穷的韵味;在他的书房里,迎面向你扑来的当然是那一排又一排的书。是的,才情总是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把尼采的那句话“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再演绎一下,就是如果没有音乐、没有艺术、没有才情,教育教学将会是一个错误——因为,这样的教育教学拨动不了学生心灵的琴弦,刺激不了学生的情感神经。名师不是艺术家,但艺术才情可以成就一个名师。
当然,我们关注教师的才情,绝不是刻意追求所谓的情致、才华,也不是矫情和作秀。才情应是文化田野里自然盛开的鲜花,是丰富的心智里流淌出来的灵气。当文化铺就了名师厚重的底色,才情则会是那底色里跳跃着的亮丽的色块。
基质之四:敏锐、灵感与独特的见解——名师的思维特质。
名师的思维呈现着一些特点。他们都很敏感,常常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强的反应,把有用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不断丰富,不断调整,不断概括。他们常常有灵感的火花迸发,脑海中总是跳跃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点点滴滴,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则会时隐时现,虽互不相联,却总是在一起碰撞,忽有一天,这些想法串联到一起,于是一种新的想法产生了。他们常常对事物有独特的看法,在众多的议论中总有自己的见解,在虚心倾听中有一种坚守,在长期的思考中形成自己的主张。他们既很感性,又很理性,往往在深层次上思索,对经验进行梳理和提升,因而活跃中不乏严谨,感性的表达中不乏深刻。我们可以孙双金为例。
自从获得全国阅读教学一等奖以后,孙双金一直苦苦探索着语文教学的真谛,总想概括出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与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萌生了自己的好课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一堂课下来,学生要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有声有色。世纪之交,他提出一堂好课,应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一堂课下来,学生感到兴奋、激动,有主人的感觉。后来,他在登山时,突发奇想:上课不就好比是登山吗?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怀着好奇和热情,选择山路,选择工具,选择方式,从出发点开始,时快时慢,驻足观赏,攀越障碍,登上顶峰……但是,他总觉得这些都是事物的表象,虽很形象生动,却缺少理论思辨。在梳理过程中,两个关键词总在脑海里跳跃:情感、智慧。2003年他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任校长。一天,他走到楼梯口,一眼就看到柳斌给学校的题词:“含爱生情怀,有育人智慧”。一情一智,和他原来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又自然地进行了整合。就这样,情智教育、情智语文的命题应运而生了。这一命题看起来是一蹴而就的,其实是经历了教育现象、问题、本质等丰富的深刻的思考以后而形成的一种主张。
的确,名师常有灵感,灵感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思维者的即兴智慧。它常常带来突然之间的发现、突破、超越与升腾。冯骥才说,灵感“是上天对艺术家的心灵之吻。是对一切生命创造的发端与启动”。那么我们只有束手等待它吗?当然不是。“它不一定在你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来。……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及其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冯骥才,《灵感忽至》)这种“守住”表现为对灵感的邀请,正如柴可夫斯基说,灵感在你的再三邀请下才会来你家作客。“一再邀请”正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作客”才是灵感的不期而至。亦如余光中所说,“灵感不会拜访懒人”,只有“保持对生命和对语言的敏感”才会有“突发而至”的“心灵之吻”。
名师的成长经历及经历中的故事竟如此真实地与冯骥才他们的论述自然吻合,不难看出,名师与大师总是心灵相通的,总是有共同的规律可依循。其实,名师的灵感往往是一种感悟思维。感与悟都与心相连,以心为本的思想是它的精神文化本原和特质。感悟思维乃是中国智慧和智慧能力的传统优势所在,其优势就在于,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是感性与理性的中介,是理论与材料之间的桥梁,材料靠悟性来点醒,理论靠悟性而灵动而入化境。中小学教师不是专门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总是生活在实践中,每天都有许多鲜活的案例、经验悄悄爬上他们的心头,感悟思维的材料和机遇最丰富。正是感悟思维锻炼了各种名师的思维品质,提升了思维水平,形成思维特点。如果我们的胸腔里永远跳跃着那颗敏感的心,如果我们的脑海里永远活跃着感悟思维,那么,教育灵感与智慧将会常常来拜访我们。
名师的基质还可以做更深入的剖析,寻找出新的元素,而且名师更具个性,可以寻找出不同名师的独特之元素。这永远是一个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不过,我还是想做一个小结:名师的基质实质是反映了名师的心智。名师的心智是丰富的,总是在不断的修炼和完善中。我与年轻的特级教师周益民保持着联系,每次交谈,他总是给我送来新的信息、新的想法;我总觉得在电话的那头,是一个沉潜在儿童阅读、儿童文化中的一位读书者、思考者、研究者。我总觉得他的心灵像是一泓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有永远不会停歇的涌流。这样的心智,定会孕育名师新的基质,又在新基质的推动下,把心灵向未来敞开,时刻听从“教育家办学”的召唤。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4 22:31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8-31 22:34



http://www.shuhuaw.cn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19 20: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622e90101iki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622e90101iki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0622e90101ikii.html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26 09:35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
    引自:《中国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

    当今,中国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近年来的多次讲话提到创新问题,关注面从科学、技术、制度到观念、文化、教育,几乎无所不包。这标示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跨入了以“重建”为主题的新阶段。要“重建”不能没有“创新”。创新,说到底,关涉到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一代新人的培养,而且是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的更新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一势态,对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界而言,也不仅是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而且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就现状而言,这一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实有外部环境的因素,诸如权钱的干扰与诱惑;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来自学术内部的因素,其中突出的是研究者的思想缺乏生机,往往沿着长期习惯的思维方式运行,在相当固化的概念、理论框架中打转,用程式化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着并无多少新意的成果。这些问题,只能由学术界自己来解决。因此,在我看来,当前我们需要、并且不能由他人代替做的事,首先在于对各自从事研究领域状态、水平进行整体和深度反思,寻求学科内核心问题认识的突破,在发现、开拓和重建学科发展新空间的研究实践中,改变研究者自身。思想的活力是学术创新的内在源泉,但它又只能在学术创新的实践中才会得到滋养与发展。
    就教育学而言,我以为学科发展的内在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认识。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突破,需要从对“人”的认识的反思开始。从宏观功能的角度看,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社会更新性再生产与人类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统一,它集中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和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上。从具体实践的角度看,教育是直面人、通过人和为了人的一种独特的社会事业,人既是教育的直接对象,又是教育过程的重要构成,还是教育成效的终极体现。因此,无论是对教育的宏观策划,还是各类教育实践的进行,都不可能没有对“人”的认识的支撑。因此,在理论上,“人”的问题,既是教育学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又是教育学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怎样的“人”的观念,就会有怎样的教育学理论。古今中外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纷争和时代性的转换,都以对“人”的认识的重大区别和变化为标志。今天,教育学中“人”的问题再一次突显出来,要求我们作出反思和回答。就中国目前教育学理论的现状来看,在有关“人”的认识上,主要缺失的是“具体个人”的意识,需要实现的理论转换是从“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的转换。否则,教育学理论难以回应和面对呼唤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当代教育转型的需求,也难以实现自身发展。
    简而言之,“抽象的人”的概念是工业时代和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泛化到人的研究领域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近代教育学理论的人学基础。可以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历程,但这一深层次的人学基础却基本上没有触动。“抽象的人”在教育学中的典型表现,是把“人”当作与客体相对立的独立主体,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由遗传与环境这些不能由发展主体控制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突出教育目标的划一性、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教育过程的操作性,教育常常被比喻作“生产”,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则成了加工的“对象”与“产品”。
    在这样的教育学中缺失的是“具体个人”,而教育真正面对的恰恰是“具体个人”。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提出“终身教育”理论闻名于世、并被载入教育学发展史册的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就曾尖锐指出:“现代的人是抽象化的牺牲品,各种因素都可以分割人,破坏人的统一性”①;他大声疾呼:“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②,是具有“作为一种物质的、理智的、有感性的、有性别的、社会的、精神的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这些成分都不能也不应当孤立起来,他们之间是相互依靠的”③。然而,这样的呐喊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国是听不到的,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教育界也还不足以引起强烈共鸣和普遍关注。只有在今天,在中国处于呼唤创新、呼唤创新的人才培养的时代,才会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自然,朗格朗并未穷尽关于“具体个人”的研究,更未涉及中国教育学理论的具体问题。就我个人而言,重读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使我对自己近年来有关教育与教育学中“人”的问题的思考,聚焦到了“具体个人”这个观念上来,感受到了这一观念的当代力量。关注“具体个人”并不是要求教育学去描述一个个个体的特性、发展、成长及其教育,而是要改变教育学中“抽象的人”的观念,用“具体个人”作为教育学中人学的支点,去重新认识教育和构建新时代的教育学。“具体个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基础性观念,至少意味着我们对“人”的认识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与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有了这些认识,教育学的立足点和视角会发生诸多相应的变化:我们不会只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对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意义;不会把个体成长只作为起点去研究,而是作为教育中个体重要的内在需求与动力去研究;不会把教育只看作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而是看作必须提升人的自我超越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创造能力的过程;不会把个体之间的差异看作问题,而是当作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去开发;不会只根据人的今天去判断、决定他的明天,而会把发现人的发展的可能并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作为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总之,我们有可能发现当今教育学理论研究中诸多的空白点、诸多的不足甚至谬误,发现一个教育学研究的新天地和新的教育学诞生的曙光。而这一切,都是与当今中国呼唤创新的时代相关并由此催生而出的。
    最后还想提及的是,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特别需要学科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教育学来说尤其如此。但教育学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中处于十分特殊、矛盾的地位:它显然不被人们当作自然科学,但教育学系的招生却文理科兼收;教育学通常被分在社会科学的领域里,但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制中,却不设教育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统管,虽然同为高校教师申请的教育研究课题,但若在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地位似乎低于哲学社会科学内立项的同类课题;在不少大学中,不把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课题当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同级课题处理。由于诸多说不清、理还乱的体制与管理等问题,不仅使教育学研究人员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和课题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而且造成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似乎“低人一等”的效应。在此,我不想详细谈论教育学研究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想说的只是:在一个呼唤教育创新的时代,在强调“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今日之中国,忽视教育科学的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是不恰当的,是需要改变的。教育科学在学科分类中的不明地位,以前也许由于教育科学的不成熟造成,但今日却可能预示着这是一门不能拘泥于传统分科方式去发展的学科,它需要打破学科的壁垒,它的存在是学科分类体系需要重建的一种表现。但无论怎样重建,各学科之间的平等地位和相互沟通、交流乃至合作,是当今任何学科发展所必需的外在条件。我们期望在科学创新的过程中,新型的学科关系和交流渠道也在其中创生,并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提供更好的土壤与氛围。
注释:
①②《终身教育引论》,第88页。
③ 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第87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27 18:58
戏说“另类”教师
□江苏   桑   玲
    说起“另类”教师,许多人往往会产生误解,认为他们是那种与现实格格不入,甚至油盐不进的教师,这实在是大多数人对“另类”教师的误解,他们之所以显得“另类”,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与大多数教师不同的奇崛的教育之路,尽管这条教育之路,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坎坎坷坷,但凭着胸中那一份对教育、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信念,“另类”教师们还是义无反顾。
    “另类”教师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教师呢?我们还是先给“另类”教师画张像吧!
    “另类”教师大多是“书虫”,满腹诗文,酷爱读书,目光犀利,看问题一针见血,很能切中时弊,而且文采极佳,能妙笔生花。在学校发表文章的园地,他们永远是一朵奇葩,独领风骚,占尽风流,无人匹敌,但也常常“墙里开花墙外香”。他们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随着文章的见报率而名声大噪,而其所在的学校却往往一无所知。这也难怪,如今学校里大家都忙着争名夺利去了,谁还会有闲情逸致读书看报呢?当然也就不知道“另类”教师有这么高的“尿性”了!有些好事者在拜读“另类”教师的大作后仰慕已久,按捺不住去打听,结果,同事一提到“另类”教师,马上用一种不以为然的口吻说:“哦,你是说XXX呀?他(她)在我们学校至今还是XX职称呢!”
    说到“职称”这个话题,永远都是“另类”教师心上的一道“疤”。尽管在家长和学生看来,他(她)早该是“特特级”了,可事实上,他(她)至今仍是进学校时的那一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另类”教师不太会“来事儿”。连周末闲暇时间都用在读书、写作钻研教材上了,没有精力也不屑于提着礼品到领导家里“联络感情”。甚至工作那么多年,他(她)至今不知道领导的家门是朝哪个方向开的,而别人早就连领导夫人的嗜好都一清二楚了。“另类”教师就是会显得这么“无知”!
    学校高唱素质教育却大行应试之风,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早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了,可“另类”教师偏要我行我素——我“挂的是羊头就得卖羊肉”!他(她)敢做教育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顶着众多的质疑和巨大的压力,教法也总是那么特别,不被人看好。他(她)如果是语文教师的话,会藐视当今语文课本那方寸之间的局限性,他(她)的教材有很多,但绝对没有固定的,甚至一首正在流行的歌曲的唱词都会成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他(她)会尽可能地让学生扩大阅读量,开阔眼界,不拘泥于课本。在课堂上,他(她)常常由课文这“一滴水”而追本溯源引领学生找到课外源头的“大海”。比如:学习了《林黛玉初进贾府》这一课后,在他(她)的影响下,学生会捧着一本《红楼梦》手不释卷,个个成为“红学迷”。“另类”教师的课堂不是一本语文书独霸天下,而是中外文学名著荟萃。学生在他(她)的引领下漫步知识世界,且歌且行,如醉如痴……他(她)总是一切都本着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来展开教学,更重要的是,“另类”教师那渊博的学识常常让学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另类”教师还十分藐视那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甚至不屑于上公开课,常常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对端坐后排的一溜儿评委视而不见,引领学生只顾浅斟低唱,喁喁细语,结果用公开课的条条框框一衡量,“这样上课怎么能行呢?!”领导就拍了桌子发了火!“另类”教师那看似“不着调儿”的上课方法,在某些领导的记忆中刻得很深,于是“另类”教师基本与公开课获奖无缘。
    “另类”教师平时与学生亲如一家人,得到了所有学生的心,简直是“三千宠爱集于一身”。学生常常喜欢拿“另类”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对比,一对比,“另类”教师那渊博的学识使其他教师难免相形见绌,于是某些心胸狭窄者就产生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阴暗心理。偏偏“另类”教师大多是独行侠似的处世风格,又不太会试着去照顾别人的情绪与同事打成一片,个别的由于长期受压制排挤,甚至会变得孤芳自赏……于是集体考核打分时,尽管“另类”教师平时兢兢业业,但最终还是会沦为“国家公敌”——考核分数最低垫了底儿。
    总结起来,“另类”教师评职称不外乎这三大“硬伤”:一是领导不待见,二是公开课无奖,三是考核分数低。因此,一年又一年“另类”教师的那张旧船票,始终登不上职称这艘客船。
    好在“另类”教师大多具有魏晋遗风,并不十分看重名利,只求心安则矣。“另类”教师有自己真正的快乐,别人在暗地里犯嘀咕:“他(她)这么胡教八教的,学生的成绩应该是一塌糊涂啊,怎么反倒那么高呢?!”是啊,看着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美好的人文素养,高超的作文水平,家长对“另类”教师深信不疑,褒奖有加,“另类”教师这时候比评上了职称还高兴呢!
    “另类”教师教过的学生连某些“特优”(特级或优秀)教师的账都不买!他们常常在课堂上问得“特优”教师张口结舌,不得不用“你问的问题与本课无关或关系不大”做挡箭牌,怎奈按下去葫芦浮起来瓢,学生也由此而感叹:所谓“特优”教师“技止此耳”,坚决要求学校把我们的“XXX”换回来!“特优”教师私下里也感叹:“多好的孩子啊,硬是让XXX给教坏了!”
    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明辨事理的能力,你再想用那些浅显的东西糊弄他们,也难!好比一个半大孩子,你还用奶瓶喂养他,孩子当然不干了!所以,一句话——“另类”教师教过的学生再也不好教了。
    值得一提的是,“另类”教师教过的学生几乎没有“白眼狼”——一走出校门就不理睬老师了——相反他们对老师始终铭记在心,感恩戴德。许多已成为大记者、大编辑的学生,逢年过节还要踩踩“另类”教师的门。他们也总是感言——自己今天的成功是缘于学生时代碰上了“XXX”这样的“另类”教师。
    如果一所学校的“另类”教师多起来了,使“另类”教师看起来不再那么“另类”,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是走在教育最前沿、正在腾飞中的学校!
    最后再补充一点:“另类”教师的文章大多文笔犀利,针砭时弊,毫无顾忌,从不文过饰非,也因此常常会触痛某些权威们敏感的神经。慑于此,一般的教育杂志是不敢刊登的,只有以“实话实说”著称的《教师博览》来者不拒!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13 00:07
原文地址: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以人物为主题8大出版事件综述[2001-2010年度]作者:语文圈
说明:本次统计涉及215人次,共152人;涉及到“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人民教育》编辑部、中国教育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等国字号的八家出版单位;技术支持为"北京语通学人教育科技中心",详情稍后公布。
【壹】2004年开始,为全面组织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宣传和推广特级教师成效显著的教改实验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教育部人事司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资助特级教师出版《中国特级教师文库》,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付诸实施。
蔡澄清 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蔡福全 育体与育心;
曹洪昌 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曹培英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新探——在规矩方圆中求索;
曹衍清 一个教育行者的想象;陈  萍 教师专业发展之道;
陈报南 中学物理与STS教育;陈友道 中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案例研究;仇忠海 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开放性主题活动;
褚慧玲 新课程物理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丁榕(女) 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冯艳宏 幼儿诗画教学;龚春燕 创新学习论纲;
龚正行 给新校长的50条建议;谷震需 中学生写作例话;
顾泠沅 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韩梦凤 幼儿园现代化研究与实践;
蒋振远 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李  烈 我教小学数学;
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对话;
李庾南 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李元功 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
梁秋莲 小学数学教学探索;刘俐敏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
刘永胜 为了光明的明天;马安健 复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钱梦龙 我和语文导读法;任  勇 数学学习指导与教学艺术;
唐盛昌 中学教育的求索与超越;王建军 探索美术教学与审美创造力开发;
王培德 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构建教学;王寿山 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
王树声 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王忠林 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吴昌顺 明师心语;吴文漪 音乐教学新视角;于  漪我和语文教学;翟京华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审美教育;
张大文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新探——在积累中实践;郑俊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郑如鹏中学语文学思一体教学法;
【贰】从2003年开始,《人民教育》编辑部陆续推出名师专栏,正式出版两个专辑:《与名师为友》作者:张新洲;主编:傅国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名师人生》《人民教育》编辑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4月。
曹培英在“规矩”与“方圆”中求索;程红兵书生底色;
程  翔 人到中年的思考;窦桂梅 激情与思想:我一生的追求;
关树林 体育事业,我终身的追求;郭彦敏 从一件小事说魏书生;
郭志明 教师 教育 永远的梦;国赫孚 我的下乡经历和教育人生;
何金娣 我为教育而生;洪宗礼 语文教育随想录;
华应龙 篮球,我的导师;黄爱华 此生痴迷在讲台;
贾桂清 思想-------把心填满;贾志敏 杏坛回眸五十年;
靳家彦 梅花香自苦寒来;孔繁刚 教师的价值存在于学生心目中;
蓝继红 小小的我教如野花;雷丽霞 用勇敢选择挑战;
李  海 源自关怀生命圣洁感的顶礼膜拜;李吉林 我,长大的儿童;
李明新 没有终点的追求;李元昌 回首走过的几个脚印;
李  桢 在不断超越中嬗变;李镇西 学生教我当老师;
李  震 与生命对话------我的读书、教学、研究生活;
林润生 飘香土地上的教育人生;陆  安 游走在历史和教育之间;
倪谷音 为孩子们编织幸福的童年;欧阳代娜 时代培育了我;
潘建中 历练 求索 追寻;潘小明 我的课堂人生;
钱梦龙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钱守旺 三次讲台写春秋;
邱学华 笑谈尝试人生;任  勇 足与不足;
苏元平 在奋进中精彩人生;孙金荣 自信,源于持久的耐性;
孙双金 啊,我魂牵梦萦的课堂;汤  炎 我的心在高原;
唐江澎 学习,生命存在的方式;唐盛昌 做理念与思想的践行者;
王栋生 这是我的一片土地;王敏勤 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云遂 把真诚与智慧奉献给学生;魏书生 自强不息;
吴心田 使我终生愉悦的事业;吴正宪 追求教师职业生命价值;
肖远骑 远骑的足迹;黄厚江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徐  斌 解读幸运;徐世贵 回眸我的专业成长历程;
薛法根 教育的幸福;薛相畴 脚踏实地一路求索;
尤屹峰 “耕种”自己的“田园”;于  漪 思念;
于永正 盘点自己;曾国寿 教育信念给我的力量;
张桂蕊 在奋进中享受人生;张化万 他们成就了我;
张思明 永远不变的角色;张天孝 我的“数学人生”;
张  伟 与“为什么”相伴一生;张兴华 贝壳里有一个世界;
赵炳庭 我的梦想与追求;赵谦翔 诗意的在教书育人中;
支玉恒 我这样一路走来;周华胜 岁月留下的片片芳馨;
【叁】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等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8月出版了一套《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收集了16个教学流派。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为该丛书作序说:“这套丛书收集的都是我国教育界最杰出人物的事迹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丛书的书名就是以作者和其教学流派命名,情况如下:
丁有宽 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广东,小学语文);于  漪于漪与语文教育(上海,中学语文);
马  承马承与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北京,中学英语);王敏勤王敏勤与和谐教学(天津,综合);
包天仁 包天仁与四位一体教学法(吉林,中学英语);刘京海 刘京海与成功教育(上海,综合);
刘显国 刘显国与反馈教学法(四川,小学数学);李吉林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江苏,小学语文);
邱学华 邱学华与尝试教育(江苏,小学数学);张思中 张思中与十六字教学法(上海,中学英语);
倪谷音 倪谷音与愉快教育(上海,综合);顾泠沅 顾泠沅与青浦实验(上海,中学数学);
钱梦龙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上海,中学语文);靳家彦 靳家彦与语文导读法(天津,小学语文);
魏书生 魏书生与六步教学法(辽宁,中学语文);蔡林森 蔡林森与洋思经验(江苏,综合)。
【肆】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共录选了11个人,其中管理者占大多数。作者和书名如下:
刘彭芝 北京市中国人大附中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人生为一大事来》;
康岫岩 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唐盛昌 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终生的准备与超越》;
李吉林 江苏省南通师范二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情境教育的诗篇》;
杨瑞清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走在行知路上》;
张化万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我的语文人生》;
李希贵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  烈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张思明 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用心做教育》;
李镇西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与青春同行》;
杨一青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搭建飞翔的舞台》。
【伍】2006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彦春、朱寅年主编的《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名单如下:
魏书生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长(中学语文);李吉林 江苏省南通师范二附小(小学语文);
李镇西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中学语文);顾泠沅 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中学数学);
张思明 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中学数学);张化万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小学语文);
刘彭芝 北京市人大附中校长;康岫岩 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
龚正行 北京八中校长;李  烈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刘京海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李希贵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
唐盛昌 上海中学校长;杨一青 浙江省杭州学军小学校长;
廖文胜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杨瑞清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
【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丛书第一辑选了20个人,情况如下:
丁有宽 《丁有宽与读写导练》(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于  漪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孙双金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任  勇 《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刘可钦 《刘可钦与主体教育》(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四小校长,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邱学华 《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江苏省常州市教科所,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张思明 《张思明与数学课题学习》(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赵谦翔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清华大学附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李镇西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张思中 《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外语特级教师);
程红兵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钱梦龙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上海市首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
高万祥 《高万祥与人文教育》(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黄爱华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龚春燕 《龚春燕与创新学习》(重庆市教科院研究员,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吴正宪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韩  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窦桂梅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魏书生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李吉林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江苏省南通师范二附小,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柒】《中国教育报》2007年7-8月开辟专栏,专门介绍建国以来国内比较有影响的9个教学流派。这九大流派分别是:
卢仲衡 中国科学院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邱学华 江苏常州市教科所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
黎世法 湖北武汉大学黎世法的异步教学(综合);张熊飞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的诱思探究教学(综合);
李吉林 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小李吉林的语文情境教学;王敏勤 天津教科院王敏勤的和谐教学(综合);
张思中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张思中的英语十六字教学法;马  承北京马承的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顾泠沅 上海教科院顾泠沅的青浦实验(中学数学)。
【捌】2007年7月至今,教育部语文出版社推出名师讲语文丛书:名师出版工程重点项目。《名师讲语文丛书》由于漪领衔主编,顾黄初作序。新课改以来第一套新生代语文名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自我总结大系。活跃在课改第一线语文教学界领军人物以“讲”的形式,展示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李卫东 《李卫东讲语文》(北京,中学语文);赵谦翔 《赵谦翔讲语文》(北京,中学语文);
胡明道 《胡明道讲语文》(湖北,中学语文);蔡  明 《蔡  明讲语文》(江苏,中学语文);
余映潮 《余映潮讲语文》(湖北,中学语文);黄厚江 《黄厚江讲语文》(江苏,中学语文);
褚树荣 《褚树荣讲语文》(浙江,中学语文);李海林 《李海林讲语文》(上海,中学语文);
程少堂 《程少堂讲语文》(广东,中学语文);肖家芸 《肖家芸讲语文》(上海,中学语文);
程红兵 《程红兵讲语文》(上海,中学语文);严华银 《严华银讲语文》(江苏,中学语文);
尤立增 《尤立增讲语文》(河北,中学语文);李胜利 《李胜利讲语文》(北京,中学语文);
邓  彤 《邓  彤讲语文》(上海,中学语文);李  震 《李  震讲语文》(江苏,中学语文);
张玉新 《张玉新讲语文》(吉林,中学语文);陈  军 《陈  军讲语文》(上海,中学语文);
王  君 《王  君讲语文》(北京,中学语文);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黑龙江,中学语文);
吴  琳 《吴  琳讲语文》(北京,小学语文);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浙江,小学语文);
潘文彬 《潘文彬讲语文》(江苏,小学语文);盛新凤 《盛新凤讲语文》(浙江,小学语文);
武凤霞 《武凤霞讲语文》(江苏,小学语文);张祖庆 《张祖庆讲语文》(浙江,小学语文);
方利民 《方利民讲语文》(浙江,小学语文);王雷英 《王雷英讲语文》(浙江,小学语文);
刘云生 《刘云生讲语文》(重庆,小学语文);周益民 《周益民讲语文》(江苏,小学语文);
张学青 《张学青讲语文》(江苏,小学语文);吉春亚 《吉春亚讲语文》(北京,小学语文);
祝  禧《祝  禧讲语文》(江苏,小学语文);郭树发《郭树发讲数学》(河北,中学数学);
孙琪斌 《孙琪斌讲数学》(上海,中学数学)。
附录本次统计涉及215人次,共152人,名单分别如下:
包天仁;蔡澄清;蔡福全;蔡林森;蔡明;曹洪昌;曹培英;曹衍清;陈报南;陈军;陈萍;陈友道;程红兵;程少堂;程翔;仇忠海;褚慧玲;褚树荣;邓彤;丁榕;丁有宽;董一菲;窦桂梅;方利民;冯艳宏;高万祥;龚春燕;龚正行;谷震需;顾泠沅;关树林;郭树发;郭彦敏;郭志明;国赫孚;韩军;韩梦凤;何金娣;洪宗礼;胡明道;华应龙;黄爱华;黄厚江;吉春亚;贾桂清;贾志敏;蒋振远;靳家彦;康岫岩;孔繁刚;蓝继红;雷丽霞;黎世法;李海;李海林;李吉林;李烈;李明新;李胜利;李卫东;李希贵;李庾南;李元昌;李元功;李桢;李镇西;李震;梁秋莲;廖文胜;林润生;刘京海;刘可钦;刘俐敏;刘彭芝;刘显国;刘永胜;刘云生;卢仲衡;陆安;马安健;马承;倪谷音;欧阳代娜;潘建中;潘文彬;潘小明;钱梦龙;钱守旺;邱学华;任勇;盛新凤;苏元平;孙金荣;孙琪斌;孙双金;汤炎;唐江澎;唐盛昌;王栋生;王建军;王君;王雷英;王敏勤;王培德;王寿山;王树声;王崧舟;王云遂;王忠林;魏书生;吴昌顺;吴琳;吴文漪;吴心田;吴正宪;武凤霞;肖家芸;肖远骑;徐斌;徐世贵;薛法根;薛相畴;严华银;杨瑞清;杨一青;尤立增;尤屹峰;于漪;于永正;余映潮;曾国寿;翟京华;张大文;张桂蕊;张化万;张思明;张思中;张天孝;张伟;张兴华;张熊飞;张学青;张玉新;张祖庆;赵炳庭;赵谦翔;郑俊选;郑如鹏;支玉恒;周华胜;周益民;祝禧。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13 17:29
应聘教师,如何用简历和求职信打动用人单位?
文/魏智渊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为南明教育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我负责为南明教育旗下诸学校(山西省运城国际学校、运城市新港实验学校、河南省新乡市世青超前国际小学等)招聘教师。让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应聘者(无论毕业于哪所学校),都过不了简历及求职信这一关。十年寒窗,最终在求职问题上,许多应聘者却犯了一连串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可能不经意间就改变了你的一生。
所以,阅读简历之余,愿意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若对求职者有帮助,则善莫大焉。
一、像找对象一样选学校
幸福的婚姻,大半都有一个谈恋爱的过程,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那么,幸福的工作呢?许多应聘者,却像当初有些人选择专业一样,往往是胡乱投递的。
实际上,应聘者在投递简历时,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即投往哪座城市,甚至这座城市的哪个区。而区内的学校通常分为三六九等,信息一目了然。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所对应的选择范围,也基本上会在一个区间内。即,名校可能学历就通过不了,差的学校又不愿意去,可选择的余地,就基本上可以圈定在数所学校中了。
接下来就要做好功课,对这数所学校进行研究,再决定投递简历的策略。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一:投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呢?
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如果其实并不喜欢教书,只是稀里糊涂地报了师范;读了师范后也没喜欢上,只是把教书当成谋生的饭碗,那么,公立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公立学校虽然等级分明,但好处也是显然的。只要不犯大错误,至少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没人能把你怎么样。
如果你非常喜欢教书,而且有一定的教学天赋,那么,一般的公立学校,很可能就是你虚度光阴的坟墓。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少数有传统尤其是有学术积淀的名校,里面往往有一批名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只要努力,你也能快速成长。一种是选择私立学校,做一个强悍的独行侠。私立学校的好处,是没有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在大多数公立学校,晋升的速度会非常慢,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检查评比等形式主义也会很多),只要有能力,能赢得学生和家长,那么除了本来就高的工资能快速增长外,也能够很容易地获得更高的职位,从而得到真正的锻炼。这种锻炼,在公立学校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有可能。很多人在公立学校呆得太久,“武功”基本就废掉了。
当然,私立学校大多是高压力的,是回报率和淘汰率同样高的“勇敢者的游戏”,基于安全感的需要,多数人会优先考虑公立学校。
问题二:如何判断一所学校是否适合自己?
前提是,你希望自己处于怎样一个职业环境中?
不同人关注的焦点不同,对关键因素的优先顺序的选择不同。这些关键因素包括:1、工资水平。2、工作强度。3、人际关系。4、发展空间。你的排序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除名校外,公立学校大同小异。私立学校,则要研究几个问题:1、无论工资高低,到手的工资究竟有多少?五险一金的情况呢?2、学校发展前景如何,正处于上升阶段,下降阶段,平稳阶段还是创业阶段?现在及未来在本区域可能处于何等位置?3、学校内部的管理方式如何?是残酷竞争型的,还是团结合作型的?或者近乎公立学校?4、学校是只用人,还是一边用人一边培训人?学校在培训方面的实力如何?
这些问题,可以找学校的老师打听,也可以在应聘时直接咨询,获得明确的答案。
二、如何制作简历和求职信?
好的简历和求职信,能够帮你获得面试的机会。那么,如何制作一份更好的简历和求职信呢?
(一)端正态度,认真准备。
一份仓促的,漫不经心的简历和求职信,往往会堵塞可能的机会。
当你锁定了几所计划投递简历的学校,对其中的每一所学校,都要像只有这一次机会一样去争取。就好像相亲之前,无论如何得精心打扮自己。似乎很自然,其实每一个细节都雕琢过。
错误的态度包括:
1、简历和求职信极其简单和单一化,没有因不同的学校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几乎相当于“群发”。
2、内容排版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有错别字,格式也严重不规范。
3、邮件标题不严谨,甚至无标题。虽然只有几个字或一句话,却没有斟酌过。或附件缺乏正确的命名。
4、邮件只有附件,缺乏正文。或正文格式和表述不恰当。
(二)怎样制作一份简历?
当然,你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份简历模板。毕竟,离开了模板,许多人制作的简历要素不全。但是,你要留意:
1、尽可能选择简洁清爽的模板,并根据对象的不同以及自身的需要,对模板进行适当的修改,以突出自己要表达的重心。
2、字体不要大得突兀,也不要小得看不清楚,而应该以小四、宋体(或楷体)为主。字体要单一,不要超过三种以上。重点内容可以加粗或变成黑体,而不要轻易变换字体颜色,弄得花花绿绿。
3、如果可能,尽量不要把相关证书的电子版贴在word版的简历中,而应该以图片格式单独存储。
好了,现在说说内容吧。在阅读简历时,单位通常最关心什么?
通常关注的重点,按优先次序排列,依次是:
1、学历。如果是硕士及以上学历,通常还会关心本科学历。
2、专业。即专业是否对口。这意味着,如果你专业不对口,那么你必须在求职信中花力气说明为什么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3、社会实践及获奖情况。
4、自我描述。
这些通常也是大家都会准备的。那么问题在于:你靠什么,将你与别的应聘者区别开来?以下信息作为简历的一部分,可能是重要的:
1、对你的兴趣爱好的列举与描述。
不仅要列举你的兴趣爱好,而且要有描述,用举例或数据的方式加以说明。兴趣爱好的意义在于,它让你整个人变得立体起来,变得可以感觉。甚至,兴趣爱好未必要与职业保持一致。甚至像跑步、摄影、瑜珈这样的爱好,也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仅仅要一个专业强大的老师,还希望同时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趣味的老师。可能兴趣未必有职业有关,但会让用人单位产生联想,从而增加魅力值。
2、对你的社会实践经历的具体描述。
你在哪所学校实习的?部分用人单位会留意这个信息。而另外一些单位,可能更看重你的义工经历,因为他们会将你的义工经历与人品和奉献精神联系起来。如果你能简要地描述你从实习或义工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尤其是独特的体验,那么就更容易引起注意了。
(三)怎样写求职信?
不要小看求职信,在国外,无论是大学招生,还是单位招聘,求职信的作用都非常巨大。而有些求职者,竟然不写求职信!这种纯靠简历“遍撒英雄帖”的作法,简直是不想找工作的节奏啊。
求职信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无对象,无特色的千篇一律。(网上下载的通用版本吧?)常见的问题有:
1、给不同学校投递的求职信,用的是同一个版本。
开头总是“尊敬的领导”,结尾总是“最后,衷心地祝愿贵单位事业发达、蒸蒸日上”,中间也是千篇一律的陈辞滥调,看不到一个鲜活生动的人。
至少,要把“贵单位”换成“****学校”吧?人家单位是有名称的,不叫“贵校”。再进一步地,如果招聘启事上有联系人的姓名,为什么不说“尊敬的某老师”呢?毕竟,阅读你简历的不是抽象的“用人单位”,而是一个坐在电脑前的活生生的人。
然后,建议至少用一段话,说说自己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尤其是教育理念等)。有时候招聘者会有一种惊喜:原来这他都知道?!用人单位当然希望应聘者研究过自己,这至少透露出应聘者的诚恳和认真。
2、求职信应该充分个性化,情理兼具。
求职信除了透露出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向往外,还要回答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以及这所学校?
(2)我拥有怎样的才能和潜能,能确保自己胜任这所学校的工作?
(3)万一应聘成功,我将以怎样的态度和努力,来迎接新工作?
在这里,诚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你选择这所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这是你家乡,你方便照顾父母,或你男友(女友)在附近工作,或学校的工资吸引了你。不要讳言这些,这些反而让别人感觉到你是真实的。但不要让这成为唯一的理由。
而讲述自己何以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讲故事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其实,有些应聘者是懒得写求职信的,尤其是个性化的求职信。可是你想想,千山万水都过来了,那么多的辛苦都扛过来了,真的怕写多个版本的求职信吗?何况只是在一个版本上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而进行修改,并不是每份简历都重新来写。
这种漫不经心是可怕的。我通常会从内心深处排斥这种应聘者,我相信他们在单位工作时,也会是一个漫不经心者。一个连求职信都不愿意写或写不好的人,凭什么认为他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呢?
三、虽有能力,硬件不硬,怎么避免被埋没?
可能你的学历,或获奖证书之类,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可能瞥一眼你的学历,就直接枪毙掉了。而你实际上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拥有相当的热情或能力,或二者兼而有之。
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证明自己了!你可以试试下面几招:
(一)写一份长长的情深意切的求职信。
要相信书写的力量,故事的力量。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很喜欢教师这份工作,或这所学校。尽你所能,把它表达出来!
(二)提交能证明你的能力的作品。
如果你热爱阅读,就写一份阅读史(我们运城国际学校招聘老师,就必然要考查阅读史,微信公众平台:yunchengguoji),详细列举自己读过的书籍,表达自己对书籍的热爱。
如果你热爱写作,就附上自己发表的文章。没发表过文章?不要紧,把自己写得最好的文章作为应聘材料的一部分。
如果你热爱绘画,就附上自己的美术作品。
总之,提交一切可以证明你能力足以弥补学历的东西。
(三)提交视频。
前提是你真的有水平,那么你就提交视频吧。可以是你的专业视频,例如舞蹈老师跳舞的视频,音乐老师唱歌的视频。如果你是学科老师,你在实习中自己满意的一堂课,或视频片断,均可。
当然,视频最好压缩一下。
用简历和求职信打动用人单位,获得面试机会,是进入职场的第一步。这第一步,不仅仅取决于你将可能拥有怎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决定了你人生的姿态。一个人,如果连简历也做不好,连求职信也写不好,拥有精彩的职业生涯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这是一个不但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而且长期从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研究者的肺腑之言。
2015年11月20日星期五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28 09:05
教师成网红的N种可能:辞职信、出考题、编段子……

2015年12月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唐云云










“法海不懂爱”英语考卷出题人谢卉图片来源:重庆商报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唐云云)近日,浙江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拿热播剧《琅琊榜》出考题,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北京的一位语文老师,则因为在雾霾停课期间给学生写信而走红。除了那些因为高颜值而吸引网友眼球的教师,普通教师要成为网红,需要借助何种利器呢?
考题玩花样
据《今日早报》报道,台州学院附中前几日进行了初二统一测试,全年级上千名学生惊讶地发现,此次的试题竟大半都和热播剧《琅琊榜》有关。这张出自该校语文老师严新积之手的考卷,一下子走红网络。
考卷第一部分为《琅琊榜》内观英雄,分为字词关、诗词关、古文关等。字词关其中一题如下:梅长苏走进大梁宫殿,随处可见的liú lí ( ) 瓦,pán ( ) 龙柱,五彩wéi mù ( ) 将整个王宫点缀得熠熠生辉。
诗词关有一题:梅长苏以一人之力使得整个朝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强人的气势和扭转乾坤的能量,就如同《望洞庭湖寄张丞相》中的( ,) 一样动人心魄。
严老师只以《琅琊榜》为背景出题,题目里设置的考点,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我弄了张白纸,把要考的考点,比如诗句、生字等内容一一罗列上去,脑海里努力回忆《琅琊榜》里的剧情和对话,然后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整个过程挺费脑子的。”严老师说,还好自己是《琅琊榜》粉丝,大多数剧情和对话都有印象,正好派上了用场。
“法海不懂爱”英语试题图片来源:重庆商报
2014年10月,一张以“法海你不懂爱”等流行元素编写的高中英语试卷迅速走红,引发网友膜拜。
据《重庆商报》报道,考卷上的10道英语填空题,每一题都加入了热门网络元素,比如神评论、画面太美不忍直视、安静的美男子、蓝翔毕业生等等,让人大呼意外。
来看一道试题:Singing you don`t know love,Far High,she threw the tortoies into the river,with tears ___in her eyes。(fill)
中文可译为:唱着“法海你不懂爱”,她把那只乌龟扔进河里,眼里充满泪水。
考卷出题人是山东师大附中英语老师谢卉。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的她,深知对学生而言英语语法最枯燥。她希望找一个切入口,提高学生对语法的兴趣。
谢卉平常非常喜爱上网,对网络流行语也比较关注,通过跟学生私下的交流,知道他们对网络流行文化很感兴趣,因此就萌生了将流行元素加入试题的想法。
北京语文老师因在雾霾停课期间给学生写信走红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写信,甚至是辞职信
冬季的北京频频受到雾霾天气的骚扰,严重的时候,中小学会停课。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因为雾霾,北师大二附中高二语文老师何杰,刚刚经历了一场网络上的走红。
他的书信《雾霾停课期间写给我学生的话》,短时间内就获得10万次以上的阅读量。
“这大概是你们第一次不欢呼的放假。因为你们突然发现,同快乐的假期相比,还有很多已退成背景而我们并不关注的美好。”何杰在公开信的开头说。他冷静地与学生探讨“认知方式”,即面对雾霾和其他公共事件,学生们如何审视自己的思考视角。“只有自己的头脑不成为他人信息与思想的容器,自己的嘴才能不是别人的传声筒”。
“现在社会上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腐败问题、应试教育的弊端、老师的缺点,学生是逃避不掉的,关键是用什么程序和方式去沟通和改变。”在何杰看来,天上的雾霾可以等风来,社会上的雾霾却常常积重难返,一不小心钻进十六七岁的学生心头,会造成难以清洗的污染。
他要做的,是正向的引导,并且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应对那些看不到的“雾霾”。
河南女教师辞职信走红图片来源:大河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4月,这封超短的辞职信刷爆网络。写信人顾少强当时是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不过,她很快就离开了教师岗位,到成都跟自己的恋人团聚。10月,他们结婚了,还合开了一家客栈。
吉大网红老师图片来源:新文化报
讲段子、编歌曲
据《新文化报》报道,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振泽被学生称为“神师”、“吉大段子手”。早在几年前,他的讲课视频就被学生传到网上,点击率爆棚。
刘振泽教的都是晦涩的理工科专业课,包括电机拖动、控制工程、非线性系统理论等,但他的课堂却出乎意料地有点挤,不仅本专业学生不舍得逃课,甚至其他专业的学生都来慕名旁听。
为何如此受欢迎?看看他在网络上点击火爆的一门课程就明白了。在视频中,他借《射雕英雄传》为学生讲解“混沌系统”。
“如果丘处机不去牛家村的话,完颜洪烈就不会认识包惜弱,完颜洪烈不认识包惜弱,就不会血洗牛家村,那么李萍就不会远走大漠,郭靖就不会生在大漠,就不会营救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如果不被救的话,就不会统一蒙古,那么蒙古不统一,蒙古的铁骑就不会冲破欧洲打败奥斯曼土耳其,那么整个欧洲,仍然在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之下,就不会产生文艺复兴。那么,文艺复兴不产生的话,哥伦布也不会发现美洲大陆,欧洲仍然是印第安人的快乐乡土,而中国,将在南宋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之下,进入繁荣昌盛,所以,中国曾经的衰败,就是因为丘处机去了一趟牛家村。”
刘振泽解释,这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指的就是混沌效应中,一个系统初始的小变化,会引起未来剧烈的振荡。
在讲非线性理论的时候,他曾用二战历史带入知识点。有学生表示,“我们不仅瞬间明白知识点,还对历史和文学都产生了兴趣,一大群工科生,开始人手一本历史书狂啃。”
据《重庆晚报》报道,重庆90后化学老师赵镭讲课时熟用段子。“自己颜值不够,就要努力凑!”“我妈告诉我,长得丑就要多读书,所以我成绩差时也米有愿赌服输!”赵镭说,课堂上穿插这些小段子,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化学试题里会经常用上A、B、C、D这四个选项。赵镭将《我是歌手》女歌手Alin和网络热词Duang融入了里面。“我告诉同学们,选A的时候,可以大声喊出alin,D就干脆Duang一下”,赵镭说。
他还自己作词、自己演唱了歌曲《师中有化》,“白大褂里的你没主意,时间可否添加催化剂,延长学习命题,和朋友斟酌实验数据……变色红橙绿,试管三分之一……。”这首歌也成为班级热门歌曲。
画漫画、播广播
据《钱江晚报》报道,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师余佳能,同时担任7个班的辅导员。她热爱漫画,定期会将自己画的漫画拍下来,配上美文,推送到自己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上,每篇阅读量最多达五六百。
她的漫画有3个系列,“滴答篇”是对过去的回忆;“叮咚篇”是给学生的忠告;“咔嚓篇”是她拍摄的相片。

除此之外,她还是手机APP荔枝电台的一名主播,一周做两期节目,内容多是舒缓学生压力。她把主播号告诉了学生,很多感兴趣的学生都会来听。今年4月初,她已经坚持播了半年,总共60多期节目。
据《北京晚报》消息,7月份,一张32色“全国高铁线路图”在朋友圈走红,部分转载这张图的公众号阅读量甚至冲上了10万。原创者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80后老师陶岸君。
陶岸君是资深“铁路迷”,在国外旅行时,他发现欧洲各国、日本等大都有类似地铁图一样的铁路线路图,但国内没有。2014年,他开始收集整理每条铁路线的起始点和交叉点,用Adobe illustrator排版设计,添加新开通的线路走向,制作第一版全国铁路线路图。他还在不同的铁路线名称旁标记了开行列车的种类。线路图,颜色醒目,线路直观,清晰漂亮,一经发布就深受欢迎。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