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漫谈期刊新闻写作的几个特点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6-28 21:50
标题: 漫谈期刊新闻写作的几个特点
漫谈期刊新闻写作的几个特点
——在松滋市教育系统办公室主任通讯员培训班上的讲座
黄立明
各位领导、各位通讯员朋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够坐在这个讲台上我很荣幸,因为下面坐的都是来自教育一线的教育专家,也都是从事过多年文字工作的校长、办公室主任,所以邓主任安排我给大家做一个讲座,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我这里讲的就不称其为讲座了,就叫“漫谈”。主要是和大家交流我的一些新闻写作上的经验,我们不敢保证能让大家都受益,但是敢保证这些东西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我们今天谈的是期刊新闻写作,首先来了解一下期刊的特点。期刊与报纸、网络最大的区别就是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出刊最快的期刊是周刊(每周出一本,像《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等,这些期刊都是在深度报道上做的比较好的),《湖北教育》综合资讯是月刊,每月出一本。所以,在传播信息的速度上,期刊处于劣势,比不上报纸,更比不上网络。为了扬长避短,期刊杂志做新闻往往选择从“深度”上下功夫。
注重深度报道是期刊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那么什么叫深度报道呢?我们来先看一个例子:
A 小强成绩好,他考了90分。
    B 小强成绩好,他考了90分,是全班第二高分的学生。”
比较这两个句子,我们可以说A句就是一般信息,而B句就是深度报道。第一句明显只是传递了一个事实,试想如果是全班30人中有27人都考了90分以上的成绩,那么小强其实是全班倒数第三名。第二句就对这个成绩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界定。一般的新闻,包括短消息或者通讯,为了抢速度,只传递一个信息,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往往给我们的感觉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使报道具有说服力,必须具有纵深感和延展感,把报道的事件和人物放在大背景的横向和纵向的坐标系中,通过比较才能让读者有清晰的认识。
例如:
      雪下得很大。
     雪下得很大,这是2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雪下得很大,这是20年来本市遭遇的最大的一场雪,也是本省最近数年来罕见的一场大雪
      人们不仅对当下的事情感兴趣,对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是充满兴趣的,读者希望在更大的视角里回视发生的事情。有句俗话叫“看报看个题儿”就是说,报纸上的新闻,一看标题大致就知道内容是什么了,而深度报道则比较耐读,这正是深度报道有生命力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新闻写作有5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而深度报道要复杂一些,一篇好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如下12项具体指 标的部分或者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这12个指标是教科书分析的,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说,讲理论也没什么意思。深度报道究竟怎么写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深度报道写作的几个特点。
对写长篇的新闻,通讯员们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害怕,认为难写,为难的原因之一就是认为其结构难以把握,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故事来写。下面我们来看期刊新闻写作的第一个特点:深度报道的叙事结构特点
一、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是一种潮流,但写新闻不仅仅是讲故事。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
“这是一个十分迷人的阳光和煦的中午,我们随着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穿过达拉斯布的繁华市区……突然,我们听到三声巨响,声音听起来十分凄厉。第一声像是爆竹声。但是,第二声和第三声毫无疑问就是枪声。大概距我们约150或 200码前面的总统专车立即摇晃起来。我们看见装有透明防弹罩的总统专车后的特工人员乱成一团……”
    1964年“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历史在我们眼前爆炸了》的开头,猛看起来更像是在写小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为了吸引眼球,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新闻被越来越多的记者应用在新闻采写中,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
深度报道,往往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新闻故事化的常用视角主要有以下几个:①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角,通过人物对现场的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观察和感知讲故事,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观众在情感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近感,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形成认同感。②公众代言人的叙事视角。记者像一个超脱的观察者,不动声色地记录下周围发生的一切,自己的个性深藏不露。③第三者的叙事视角。即借他人的眼睛对事实进行客观的叙述。
“虽然也像农村学校一样不收学杂费了,但是仅靠生均每年225元的公用经费,真的是难以保障运转。”有着20多年教龄的王校长原来是荆州市沙市区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教育局考虑到他的家庭困难,2008年秋季把他调到了城区一所小学担任校长。不到一年,王校长后悔了,不仅体会不到城市学校的优越感,成天还为学校运转发愁。荆州市沙市区、襄樊市樊城区的许多校长,像王校长一样,都身处经费不足的矛盾旋涡之中。
——《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样本调查》(《湖北教育》2009年第8期)
新闻故事化手法突出强调趣味性、人情化和矛盾冲突,注重新闻事件的画面、细节,重在技巧的运用。但是,在运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时,不能忽略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使作品更像新闻,而不是文学。
今年已经58岁的王国华退休前是荆门市610厂的高级技师,荆门市职教中心聘请他专门负责数控专业学生的实习指导。搞了一辈子机械加工的王国华,以前的称呼是“王师傅”“王工(程师)”,现在熟人见了面都叫他“王老师”,他一时还不习惯。有了发挥余热的机会,王老师很高兴,每节课他都精心准备。可是到了课堂,他却发现当老师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在讲解操作流程时,总有学生开小差,他给某一个组演示操作,其他组的学生都“不听话”地围过来,学生聊天的声音往往打断了他的讲解。尤其是有些调皮的学生把上实习课当作了一种解脱和放松,边上课边发手机短信息,多次劝说无效后,王老师显得束手无策,索性不再管这样的孩子了。他叹道:“要是我在厂里带的徒弟是这个样子,我早就拿脚踹了。当老师与当师傅完全是两码事呀!”
聘用企业的工程师或技师,是当前职业学校补充专业师资的主渠道,而所有聘用的教师都有着与王国华同样的困惑。
——《尚未打开的通道——透视中职师资补充机制》(《湖北教育》2008年第10期)
深度报道要会讲故事,可是若仅仅讲完故事而不再拓展,故事就会失去它的新闻价值,因为,故事是为新闻主题服务的。讲完故事,就要过度到主题上去,也就是要从点引申到面上去,上面这段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深度报道需要讲故事,但是讲故事不是为了热闹,每讲一个故事都是要有用意的,他是一个整体的结构而不是点与点的堆积。叙述故事要放在背景中,叙述完故事要展开背景。
以上讲的是叙事结构。接下来我们先讲一个笑话(略。此处略去800字)。其实,通过这个笑话我想说明的是通讯员们对深度报道认识的第二个误区:长篇报道在表达方式上无非是采访者问,被采访者答,问了什么,答了什么,然后就是被采访者做了什么。总之就是对话或者叙事。下面我们来看深度报道写作的第二个特点:深度报道的表达方式特点
二、新闻的真实往往就是细节的真实,但是细节要能为主题服务
“当时少红导演下江南,锁定了我们学校。先派副导演来打探,拍个照,留个资料,导演有目标了,就开始进一步跟我们学校商量,把人借出来试装……”坐在荣信达公司的红色会客沙发上,回忆起她的星路起点,李沁眼神不时飘到南方周末记者身后,看立在墙角的新版《红楼梦》海报。
海报上,宝黛钗错落站一排,宝钗的目光瞟着宝玉,宝玉却心无旁骛地凝视身边的黛玉——画面中的情景,大抵就是演宝刹之前,李沁对《红楼梦》的全部了解——李沁跟爷爷奶奶听过《红楼梦》的越剧。爷爷奶奶很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并且热切希望他俩好。
——选自《南方周末》2010年9月9日《少年“宝钗”逃学记》
新闻的真实往往就是细节的真实。
上面这则新闻,中间有几个细节的叙述是非常巧妙的。
“李沁眼神不时飘到南方周末记者身后,看立在墙角的新版《红楼梦》海报。海报上,宝黛钗错落站一排,宝钗的目光瞟着宝玉,宝玉却心无旁骛地凝视身边的黛玉——画面中的情景,大抵就是演宝刹之前,李沁对《红楼梦》的全部了解。”
这个细节,看似很普通,但作者的表达却是非常巧妙,表达的意思却含蓄而有意味。换做一般的作者可能会这样来表达这层意思:李沁告诉记者,在扮演宝钗之前,她对《红楼梦》的了解很少,只知道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宝钗喜欢宝玉,而宝玉却喜欢黛玉,而这些都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听越剧《红楼梦》得来的,而爷爷奶奶都希望贾宝玉和林黛玉能在一起。
这样的表述原本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让读者看来却少了许多鲜活的东西。如果一篇报道中,通篇都是记者在叙述,被采访者说了什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整个文章就显得很干瘪,缺乏生动和现场感。而在这里,记者借助细心捕捉到的一个细节,巧妙表达了想表达的意思,不露声色,却意味深长。
深度报道的新闻,要善于用细节来展示新闻的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记者,你在叙述时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客观公正是新闻的准则,那么报道的倾向就通过描述的细节表现出来。
比如,文中“红色会客沙发”使读者联想到李沁走红以及幸运,而李沁对《红楼梦》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更是让我们联想到网络上对新版《红楼梦》的批判。让这样一个幸运的女孩扮演《红楼梦》,没有任何的文学底蕴,拍出来的电视剧会是什么样?留给读者去想去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契合了整个E27版的《“红运”当头专题》(“红运”二字语意双关,既指《红楼梦》,又是指一些演员因新版《红楼梦》电视剧而走红)。
再举个例子,2005年11月24日的南方周末有一篇题为《8个裴勇俊>韩国对日出口总额》,这篇报道对当时整个亚洲的“韩流”现象做以扫描和分析,写得十分透彻有深度。
在写这篇文章前《南方周末》的记者采访了很多相关的人,获得了很丰富的素材,不乏一些很生动的细节,那么怎么应用这些细节呢?
比如“裴勇俊代言眼镜,酬劳是500万美元”;再比如“裴勇俊的着装,衬衣的袖子比外面的西服要长一节被许多裴的粉丝模仿”,这两个细节,无论是多么生动,如果单独使用都给人以干巴巴的感觉,而搁在“裴勇俊经济”的背景之下就有了非常丰富的拓展。
文章中是这么用的:
“这次《外出》是在亚洲10个国家同时上映的,我希望以后不仅仅是韩国的片子这样做。”裴勇俊用手扶了一下眼镜——这款眼镜为他带来了不下500万美元的收入,裴勇俊已经把10个国家看成了1家:做事情要从家里开始,在自己家里发展。”他考虑的不单是韩国电影怎么对抗好莱坞,而是整个亚洲国家怎么对抗。
那个妆化得那么厚的家伙,到底哪里好了?真恶心!”日本原第一偶像木村拓哉对裴勇俊的不满和焦虑达到了顶点。
我从来没有想到怎么发展成‘裴勇俊经济’的,我也没特别为日本市场添加什么东西。”裴勇俊说话时永远保持温文尔雅,语速不快不慢、声音不大不小,西服里衬衣的袖子恰到好处地长出一节
好的新闻报道,要么以时间贯穿,或者有明确的切入点,或者以问题为主。新闻写作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大多数都是根据事情的一条线写下去,跟拍电影差不多,不断地展开细节,有些细节对于这条线没有用处,就要把它舍弃。例如:一个法制记者讲文章开头讲了这样一个片段:“某某,几点步入村支书办公室,看见谁谁在椅子上,他推了一下,没动,又推了一下,还是没动,然后再转过来看,发现他已经死了。”编辑看了认为:一、这个事情肯定不是记者亲见,即使他时候陈述也不可能这么逼真再现;第二这么冗长的切入开头对文章影响极大,用了这么大的分量,读者以为这是特别重要的场景,读到后面发现只能证明这个人死了。于是编辑将其改为一句话“几月几号,某某村的谁谁发现该村的村支书谁谁死在办公室里。”
来到义堂镇恒新学校,狭小的校长办公室里堆满了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材料,我们好不容易找个地方坐下,才看见一个手上沾满了粉笔灰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不好意思,这节刚好是我的语文课,刚上完。”他就是校长刘太平。
刘太平当了五年校长,一直坚持上课。他说:“任何改革,校长必须带头,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校长不深入课堂,不了解校情、教情、学情,找一个名校课堂模式往学校一套,美其名曰课堂教学改革,这样的改革终究会无疾而终。”
——《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云梦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湖北教育》2010年第6期)
一个手上沾满了粉笔灰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就是一个细节,这个细节为了说明什么?刘太平校长坚持上课,而刘太平的例子云梦的课堂教学改革落在了实处。
在我国写新闻无非就是表扬稿,所以只能像过年说好听的,涉及到负面的都不要说。写新闻不是简单的吹一吹,不是“吹捧”,这是对深度报道的认识的第三个误区。尤其是深度报道,要写出影响力,起到好的宣传效果,合理取舍素材,很重要。下面我们看深度报道写作的第三个特点:深度报道的素材取舍特点
三、所有的新闻都有导向性,但是不能简单地用“正面”或者“负面”来取舍新闻素材
一名小学生和他的母亲对话,母亲向他发布“新闻”说:“邻居家与你同一年级的小朋友某某,学习可上进了,还会帮妈妈干活。”这就是利用“新闻”进行引导,想达到的效果是:让孩子“见贤思齐”。这名小学生有点儿调皮,他也会发布“新闻”,说我们班的某某,还赶不上我呢。这也是一种引导,是与妈妈逆向的引导,想让妈妈对自己宽待一些。
所有的新闻都有导向性。有人总是认为,西方国家才有言论自由,因为他们不提倡以“正面宣传为主”,所以报道比较公正。其实不然,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有其倾向性。西方国家的新闻界,也同样重视新闻的引导性。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新闻的引导性就更加明显。
    2001年4月在中国的南海上空,发生了美国侦察飞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美国飞机迫降到海南岛某机场,中国并没有立即释放美国机上人员回国。其基础事实是,美国飞机是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性质的侦察活动,并因此而导致了飞机相撞事件。
可是,美国的报纸却有意引导,有的在报纸上刊登照片,照的是美国大街的马路栏杆上挂满了黄丝带,人们用这种方式祈祷那些机上人员快点儿回来;有一张照片是一个美国老人正在看相关报道,说明词介绍说:这位老人的儿子被扣在中国海南岛了,老人也许永远看不到儿子了。这样煽情的照片及其他报道,把不明真相的美国读者引到了为美国政府错误举动叫好的方向上,这正是办报纸的人所希望的。美国在阿富汗驻有军队,经常进行军事行动。当美国飞机因为情报错误,把参加婚礼、赶集的平民当成恐怖分子轰炸,被事实证明是误炸之后,报纸上的照片往往是远镜头,反映不出平民死亡的血腥场面;而美国士兵被恐怖分子袭击而死亡的照片,则常常是用近镜头,给人以力透纸背、过目难忘的效果,其引导方向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国,新闻界的确有一种提法,叫做“正面宣传为主”,过去我国新闻界长期重视先进人物、英雄模范的宣传,在今天,我们的报纸上,仍然有大量对于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报道,着力用先进模范人物来引导人民。比方说蕲春四中的汪金权老师,这个典型的出现,其实就是时代需要这样一个楷模。
这也形成了一种惯性的思维原则,我们很多人。包括我接触过的一些校长,经常会跟我说:“黄记者啊,请你来帮我们学校也吹一吹吧。”似乎我们的宣传只是说好听的话,其他的都不能说。写新闻,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电影,首先要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是正面的,坚决不能写,似乎一写就曝光了。
其实,在我们写深度报道时,尤其不能简单地以“正面”或者“负面”来取舍新闻材料。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2009年底,刚上任的监利县教育局局长余新洲收到了一封署名“某小学全体正义教师”的来信,信中详细揭露了在全县举行的2008—2009学年度小学毕业年级考试中,该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作弊的丑恶现象。时隔不久,监利县教育局、监利县桥市镇委、镇政府和监利县新闻中心、监利电视台同时收到一封署名为“桥市镇何桥村小学全体家长”的来信。来信反映,何桥村小学校长吴虎成带领教师,视学生为子女,把学校办得红红火火。为此,该校全体学生家长恳请各级领导支持这所学校,恳请各级新闻媒体关注这所学校。
两封信让余新洲对监利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也引起了他对如何深入推进监利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思考。通过近三个月的调研,余新洲发现除了考风不正外,在一些学校还存在教师私自接纳学生在家中住宿并从中牟利、课堂教学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严重损害了监利教育的形象。
——《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监利县教育局“四风”建设工作纪实》(《湖北教育》2011年第2期)
2007年12月的一天,一位家长气冲冲地找到随州市教育局告状,随州某中职学校多次上门做工作让孩子上职校,可孩子没上半年的学就被送到广东进厂,因为没掌握熟练的技术,没做几个月就出了工伤事故。类似的涉及多所中职学校的家长投诉事件发生过多起,有的甚至直接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情况。
起步较早的随州中职学校一度达到33所,其中民办职校占有较大比重,每年毕业学生近万人,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民办学校机制灵活,他们的招生宣传到村到户,向群众普及了‘学一技之长,改变一个家庭状况’的职教理念。”随州市曾都区职成科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随州职教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为办学门槛低,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低标准办学、低水平管理、低质量输出、低效益运行等问题。
——《浴火重生——随州市规范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记略》(《湖北教育》2009年第8期)
2006年10月,荆门一中因多个事件被调查。在这个多事之秋,原野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荆门一中的校长
上任第二天,原野在教学楼巡视一圈后,发现正常的上课时间竟然有5个教室没有老师。原野感到很吃惊,也很着急。学校管理的混乱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原野没有杀一儆百,而是广泛深入到老师中间,与大家交心谈心。他要找到深层次原因。
让原野没想到的是,一些年轻老师在与他深谈中,竟然泪流满面。他们刚进学校时,都怀揣理想,憋着一股劲,想在专业上迅速成长。进了学校却发现学校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根本没有立足之地,这让他们感到迷茫,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不少老师更是看破红尘,得过且过
——《让教育成为一种享受——荆门一中崛起的秘密》(《湖北教育》2010年第9期)
类似上面举到这些例子中的素材,我们通讯员敢不敢写?
深度报道,尤其是我们教育新闻的深度报道,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很重要,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是负面的我们都不能写,关键看这个素材怎么用。认识角度永远是多元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赵作海遭遇刑讯逼供的事情,从赵作海的角度看,是无力抗争,是认命的无奈和辛酸;从法律的角度看,就是司法公正的问题。相同的素材,用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比方说我们前面举到的几个例子中,“小学考试舞弊”“职校办学不规范”“高中教师管理混乱”,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把这些表象拿出来分析,是为主题服务,体现教育行政管理者或者学校管理者怎么在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的。
经常有校长跟我们说,你们杂志的报道写的比我们做的要好。这就是所谓的“拔高”。其实这个拔高,就是导向性,但是这个拔高不是“吹”,不是往校长或局长脸上“贴金”。而是基于对教育规律的把握,然后对教育现象作出的深入分析。
按理说,我们学校的通讯员在学校生活工作,对学校的情况比我们了解得更为详细,但是往往我们采访的时间最长的也就两天,为什么我们采访后写的能拔高呢?因为,我们是透过教育的本质规律来分析教育现象的。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小学考试舞弊现象是考风不正,而考风不正是因为“以学生考试的成绩来衡量教师工作成绩,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导向的这种偏差才是考风不正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在文中用了一个小标题:“正考风:不能盯着分数办学”。
再举两个例子:
比方说,《湖北教育》2011年第一期,《图说教育》栏目,用了这样一张照片:操场上,学生打着伞排着队,站好路队,等放学。整个照片只看到满是打伞的学生和学生中间组织放学的老师。站路队放学无可厚非,这个照片反映的教育现象也是大家熟视无睹的。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反映的一种管理的僵化,缺乏更细致更能体现人文关怀。下雨了,组织放学,可以不必要都到操场上排队,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教室等着,按年级班级顺序先后离校。
再比方说,《湖北教育》2011年第三期,《图说教育》栏目,用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个篮球框,被学校老师用铁丝扎起来。不能再往里面投篮。这个图片被起了一个标题“篮球框也放假”。这个图片又反映什么问题?
看似普通,细分析,有深意。篮球框被铁丝扎起来,反映的也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面对学校管理压力和管理成本,学校采取了最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成长。篮球框扎铁丝,这种最有效的方式,无非是让学生不要再到学校来打篮球罢了。这种思维方式与害怕出安全事故不敢组织学生春游甚至不敢上体育课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就是都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至于如何才能透过教育规律来分析教育现象,那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期刊新闻以深度报道来吸引读者,也只有有深度的报道,才能扩大宣传的影响力。《湖北教育》近年来做了一些尝试,做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道,但是还不够,主要是因为人力不够,我们的记者采写编校,所有工作都要负责,所以精力有限,这对我们通讯员队伍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我希望我今天讲的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通讯员拿起笔,来写长篇的通讯,写有深度的报道,共同为我们松滋的教育宣传服务。
(文中所举例子,凡发表在《湖北教育》的,皆为本人采写或与同事合作完成的、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的长篇通讯)
最后,留了一点时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湖北教育》用稿的特点。(此处略去1200字)
相关照片参见 http://www.sze21.cn/news/View.asp?id=5144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