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中国第八届儿童阅读论坛精彩课堂回顾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4 21:18
标题: 中国第八届儿童阅读论坛精彩课堂回顾
中国第八届儿童阅读论坛精彩课堂回顾(一)

2012-3-30   

      按语:  全国青年名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 3月24日下午,在中国第八届儿童阅读论坛上执教孔子伦理哲学课——《孔子的故事》读后交流,引发思考讨论。
                                          孔子伦理哲学课
                                                     ——《孔子的故事》读后讨论
                                                  杭州市天长小学    蒋军晶
背景介绍:下午,蒋军晶老师和天长小学五(2)班的孩子们一起聊《孔子的故事》。孩子们聊了自己看书前和看书后的改观,聊了对孔子的认识。但是蒋老师要和孩子们聊得并非大家认为的孔子伟大优秀的一面,而是让大家找找孔子让人不太满意的地方。孩子们在专心默读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自以为是、君臣之观、感情用事、收取学费,在孩子们眼中,一代圣贤孔子就是一个普通人,有不足,孩子们的视角非常真实。之后,大家聚焦到了孔子对“命”的看法。孔子在不如意的时候经常提到命,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努力的人。针对这个矛盾,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个大人都很难想明白的问题,孩子们给出了一个个精彩的解说。到激烈处,大家对孔子口中的“命”到底指什么进行了重新思考。经过全班交流、了解名家的解释和自我的思考判断后,孩子们对孔子“命”有了更加辩证的认识。蒋老师教给孩子们正是这样一种哲学的思维方法。儿童哲学需要一定的方法去思辨,蒋老师的课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儿童哲学的窗。
   
蒋军晶:各位同学,前段时间跟你们一起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孔子的故事》。今天就聊一聊这本书,围绕这本书来聊。蒋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孔子的故事》是写了2500多年的人和事,是一个人物小传记,你觉得真实吗?因为我对历史人物故事现在已经不太信任了,现在电视里到处都是宫廷剧,听说有个四阿哥在同一段时间里谈了四段恋爱,都是轰轰烈烈的。也就是说现在很多历史故事虚构得太厉害了,但是《孔子的故事》你觉得真实吗?
    学生:真实。
    蒋军晶:如果用百分比的话你们觉得是多少?
    学生:95%
    学生:99%
    学生:我觉得是91%
    学生:我认为是80%
    蒋军晶:不管是99%还是80%,我们大体上都认为《孔子的故事》里面记录的人和事大部分是真实的,这里面哪些细节让你感觉到比较真实?把书翻一翻想一想。
    学生:我们可以经常在页下脚注上了解到,有很多标注,我觉得这个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言必有据的,他把了解到的知识汇总到这本书上,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真实的。
    蒋军晶:说得非常清楚了,这个作者叫李长之,整本书只有7万多字,但是他引用的话有多少条呢?
    学生:脚注可以达到239条,因为他这里有写。
    蒋军晶:所以我们的讨论就有基础了,这个作者很严谨,他想还原孔子的人生,想让我们知道当时他是怎么生活的,当时的人是怎样评价他的。所以读完整本书之后,蒋老师让你们填写了读书单,有几个人在读书单里是这样写的。李思诺在他的读书单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来念一下。
    李思诺:一开始,孔子在我眼里,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生没有不顺心的事。
    蒋军晶:在看书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看了书之后他有什么想法呢?
    李思诺:可是读了书以后,我发现孔子的童年是那么的凄惨。因为我们现在想要什么父母都可以给予什么,可是孔子是个伟大的人,他的童年都没有我们过得幸福。
    蒋军晶:读了这本书之后他打破了原来的想法,孔子早年丧失父母,你读这本书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原来怎么样,读了之后竟然是那样,有没有?
    学生:我原来认为孔子在中年的时候会被各国都邀请而且接纳他,我读了这本书之后中年的孔子是在各国之间奔波的。
    蒋军晶: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政道路上很坎坷。
    学生:本来我认为孔子是一位圣贤,他的品德都是好的,但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也发现他有的时候很自私。
    蒋军晶: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太早地下定论,很多时候我们想这么样,但是有时候打破了自己的主观看法。还有一位同学我觉得他写的也挺有意思,张菲玥同学读一下。
    张菲玥:孔子是一个谦虚而富有热情与智慧的特级教师。
    蒋军晶:你在特级教师前面还用了三个词:谦虚、热情、智慧。
    张菲玥:第一个谦虚,我从书中找到当时人们认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应该掌握六种技能,可当旁人夸奖孔子优秀的时候,孔子就只承认了自己只会赶车,而赶车在这六项技能中是属于最为低下的。
    蒋军晶:因为你看过孔子的故事,孔子非常谦虚,类似于这样的话很多,比如说孙嘉宜同学,我们读读他写的话。
    学生:我知道了孔子对一切事物都持以一种仁爱之心,他还是一位多愁善感,有时会感情用事的人。
    蒋军晶:比如说何东是这样评价的,一起读:
    学生:孔子热爱政治,但不热衷于荣华富贵,孔子的思想是非常先进的。
    蒋军晶:也就是你读的时候慢慢理解孔子了,但是你们读书单都是比较正面的,孔子是一位伟人、是一位圣贤。蒋老师等会儿请大家默读翻页,看完《孔子的故事》,有没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如果有就在相应的地方折页,以便待会儿交流,不要讨论,自己翻一翻。
    (读书……)
    蒋军晶:我大致了解一下,有不满意的地方请举手?都有,我先来听听。
    学生:我认为孔子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因为他到各国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可是他都失败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有问题的,他总是把自己这些失败以为是自己的命不好,我觉得他应该在自己一些想法上再想想自己有什么缺点。
    蒋军晶: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学生:我从书的32页看到,孔子对齐景公说做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讲正名,我觉得这个正名不对,这个正名就是君主要像君主,臣子要像臣子,当时由于是封建社会,这样的话对社会进步毫无意义。
    蒋军晶:因为在《论语》里面是出现这样的句子。
    学生:我从书第23页中对孔子说的一句话感到有些不满,孔子说:只要谁拿十五条干肉来做入学礼我没有不教他的,我觉得不一定有钱人就一定能入学,比如像林肯小时候不是特别有钱的人也可以当总统。
    蒋军晶:但是这句话很多都翻译不同,有的理解成为到15岁就可以入学了。
    学生:我从整本书中了解到,孔子教他的弟子时比较注重仁义,但他教的所有思想中讲怎么样注重礼节,但是没有告诉别人具体怎么做,所以我觉得这点是他的不足。
    学生:我从第21章发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当他没有被各国收纳的时候有一点情绪化,他自己绝粮说他不会被各国收纳,我觉得他自己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想法到底会不会对这个社会带来好处,会不会被人接纳。
    蒋军晶:刚才你说孔子有点情绪化了,就像一位同学说感情用事。
    学生:我从他编写《春秋》的时候看出来,他在靠自己的理念来写这本书,而且他写这本《春秋》一字不改,他何必让后人因为这本《春秋》来责骂他呢?
    蒋军晶: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已经预料到你们有这样那样的看法,第一因为我的问题提出好象有点暗示性。第二我相信大家会提出来的,因为跟这一本书有关系,李长之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也流露出自己的态度,很多地方他都把自己的不满明显写出来,你们第一次看这样的书或多或少会受他的影响。比如说刚才有一位同学提到,当他受挫的时候就会提到命。比如说他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学生:公山不狃请孔子出山辅佐他,去还是不去,孔子心里很矛盾,下不了决心。孔子这时就解嘲似地说:我五十了,事情成不成是命啊。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孔子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蒋军晶:是的,这是李长之在文章当中写到的,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初孔子要到赵国去,听到赵王杀了人这时候不想去了,孔子刚想过黄河,就对黄河说:浩浩荡荡的流水是很美的,可是我不想过去了,这也是命吧。他总是提起命,而且在《论语》中也经常出现“命”字。
    学生: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五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蒋军晶:所以李长之认为这是一种迷信,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你们同意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学生:不同意。
    蒋军晶:人要相信命,这是我的命,这种说法有问题吗?
    学生:有。
    蒋军晶:有什么问题?
    学生:命本来就是一种迷信说法,现在都是现实社会不相信迷信说法。
    学生: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去创造,而不应该迷信地去相信命。
    蒋军晶:他强调了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可以掌控。
    学生:我认为人的命一开始都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有人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那为什么到将来就有人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有的就不能,也不是说富人就会创造出伟大的事情,而穷人就永远出不了头,这是靠自己去争夺的。
    蒋军晶:综合以上理由,这样的话觉得不好,如果相信命运人就不太会努力,就会消极。我们倒退回去,孔子在这里经常讲命,成功了这是命,失败了这是命,那么孔子应该是一个比较消极的人,不太努力的人,因为反正是由命说了算,你们看了《孔子的故事》,从努力这个角度上他做得怎么样?
    学生:我觉得《孔子的故事》里说孔子是非常非常努力、非常非常刻苦的,否则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的。
    学生:因为如果学习不刻苦的话,他还编写了一本《春秋》,如果不刻苦学习他写不出来的。
    学生:他的弟子十分的多,如果他不努力的话是没有能力教那么多弟子的。
    学生:而且如果他不努力的话不可能一开始被鲁国政府所接纳,他一生如果不努力的话会是一个平凡的人。
    学生:孔子从小就很努力,这样就使他很年轻的时候成了名,就有很多人已经知道他了。
    蒋军晶:那矛盾就来了,你们刚才说了一个人如果相信命运,老是提到命他会消极,他会不太努力,因为再努力也没有用,这是我的命呀。但我们发现孔子的人生一直在奋发努力。请问怎么解释?四人小组讨论。
    (讨论……)
    学生:我认为孔子在失败的时候提到命是他在为自己找理由,因为他失败了所以他认为这不是他自己的错,他把这些错误都归结到命上去了。
    蒋军晶:他到底信不信命呢?
    学生:我觉也是信的,但与此同时也是非常努力的。
    学生:我认为他有一点相信命,但还是希望由自己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这个命运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提出来,而这个命是一种自我的安慰。
    学生:我觉得他做一件事情做得很成功,就不会提命了,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他不会相信命的,只有当自己是迫不得已的时候他才会相信命。
    蒋军晶:你的意思是说当失败不顺的时候可以信命,一帆风顺的时候不要信命。
    学生:我觉得孔子是信命的,所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更改命运。
    蒋军晶:信命运了,命运是上天注定的,后天努力是更改不了的。
    学生:我觉得孔子内心想努力,所以他认为命运指引他去努力,所以他自己就很努力。
    蒋军晶:各位同学,李长之在这里“五十知天命”是指命运,但是有没有可能?我去查了很多专家对《论语》的一些看法,真的有不同的对命的解释,有的解释成命运,有的解释成其他的,你们再讨论,你们觉得这个时候的命,“五十而知天命”有可能还会是什么解释,讨论一下。
    (讨论……)
    蒋军晶:先请这一组发言。你们觉得这个天命是指什么?
    学生:我们讨论有两个结果,一个这应该是人生的价值,还有一个应该是人生的真谛、思想。
    学生:我们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这个天命应该是他努力的方向。
    蒋军晶:一个君子要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学生:我们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天命应该是五十岁的那种别称。
    学生:我们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认为像现在的社会一样,有一些老人会悟懂人生当中的一些道理,我觉得五十岁应该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真理。
    蒋军晶:我们来看一看一些专家对于“命”的解释,有三种解释,一种是天的命令、天运,一种是责任、使命;一种是天理、公理、规律,就是人生的道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第一种可能五十岁的时候开始相信命运,第二种是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责任是使命,第三种我知道了凡事都有它的天理、规律。这三种解释你们喜欢哪一种?
    学生:我喜欢第三种,我认为解释一和二都有各自的缺点,第一种五十岁的时候开始相信命运,命运是虚无的飘渺的东西,五十岁的时候你自己的当下都不能把握,为什么还要考虑未来?
    学生:我觉得人到五十岁的时候所接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而且在五十岁的时候他的精力也已经不像以前年轻时那么多了,所以第一种解释我不太喜欢。第二种责任与使命,在他知道这个责任和使命的时候,也许他没有办法去实现这种责任和使命了,所以我认为第三种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学生:我喜欢解释三,因为这句话更像是一个大哲人说出来的话。
    学生:我们可以结合一下生活的实际来考虑,一般老年人50岁的时候应该有所经验,对整个生活有一些了解了,所以我认为他应该已经知道了凡事都有它的一些规律和天理。
    蒋军晶:各位同学请看屏幕上,很多同学都倾向于第二种、第三种,是不是第一种肯定就错了呢?李长之肯定错了吗?也不一定。第三种肯定对吗?也不一定。因为它们只是三种观点而已,任何一种观点里边都有它合理的地方,任何一种观点可能也有它缺陷的地方。请问如果真的孔子当初说的时候就像李长之理解的人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刚才你们对这种说法批判很多次了,请问这种说法有没有合理的地方呢?刚才你们说了人如果相信命运就会消极、不努力,如果这是一种观点的话有什么合理的地方呢?
    学生:我认为如果他一开始相信了自己命运的话,如果他认为自己命运是好的话,他可能就往好的方向走,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坏的话,他可能就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信心了,如果他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了。
    学生:我认为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他肯定会自己更加努力的去掌握这个命运,自己来当这个命运的主角。
    学生:我认为人一出生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有些人出现在富裕的家庭,有些人出生在穷困的家庭,人出生以后就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有些人有自己的志向就会去努力实现,而有些人就懒惰、不勤奋去学习,像这种人只能被命运选择,而勤奋的这种人只能选择命运。
    蒋军晶:有些部分是我们能够选择的,有些部分是我们选择不了的。讨论到现在,蒋老师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种解释是最终的,我相信哪怕是做出这几种解释的也不能最终地做一个确认,因为不可能穿越时空去问孔子到底怎么想的。今天蒋老师只是带领你们读《孔子的故事》,如果有一天你们自己去读《论语》,我相信你们不会简简单单把它背下来,你们会想,孔子不能告诉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那我们怎么读《论语》,我们学问没有他那么大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就这样一句话就有那么多解释,我后面幻灯片还没有呈现出来怎么办?万一你以后大学了、读研究生了、读《论语》了怎么办?
    学生:我认为我们看《论语》的时候可以换一个角度去体会他写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论语》是孔子和他弟子的对话,可以去看一下他弟子说的话去理解,就可以了解孔子那时候的思想了。
    蒋军晶:这些专家对他弟子的话研究得很透他们还在争论呢,怎么办?
    学生:我觉得没有特别大的必要非得争论这个东西是对的还是错的,而应该想哪个是对你有帮助的,你就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学生:我认为可以自己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先理解,可以再上网搜集一些专家的想法,把它们综合起来,取长补短,再选择一种倾向自己的一种方法、对自己有帮助的想法。
    学生:我认为如果我们都能理解孔子说的话,那我们每个人都能当上像孔子那样伟大的思想家,所以读《论语》的时候最主要的是猜测,把你的猜测告诉给你认为比你强的人互相讨论,最终下的结论不可能有谁是不对的,所以就是猜测。
    蒋军晶:对与不对不是关键,不要执着在这一点,任何东西真的是这样,这也是哲学了。
    学生:我觉得要汲取自己能够汲取的力量,来取长补短,如果你真的做不好这一件事情的话,你还可以去别的方面发展。
    学生: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思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孔子就行了。
蒋军晶:各位同学,《论语》很难读,但是蒋老师只是建议一条,你们刚才说的真好,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一点用都没有,只要做到这一条你可以去读《论语》,试试看,下课。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4 21:19
按语:本课堂实录是由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周其星老师在中国第八届儿童阅读论坛上应邀所上的一节课。这节课以图画书《我可以永远不死吗》作为平台,与天长小学二(2)班的孩子们探讨生与死的哲学,给人启迪。
我可以永远不死吗?
                       周其星
主持人: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上午的主题是图画书当中的哲学,昨天上午我们一共聆听了5位老师对图画书的讲述,在场每一个热爱儿童、热爱阅读的人都被图画书当中哲学思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今天上午将有两位老师执教,今天给我们执教的第一位老师是深圳市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周其星老师,有请周老师。
    周其星:孩子们,大家上午好!我猜一下,你们是不是天长小学的小朋友?
    学生:对。
    周其星:二年级的对不对?
    学生:对。
    周其星:是二年级第一厉害的班还是第二厉害的班?
    学生:第一厉害。
    周其星:既然是第一厉害,我要考你们一个特别难的问题,你们仔细看着我,根据我的样子猜一猜站在你面前的这个老师多大?
    学生:我觉得周老师32岁。
    周其星:为什么?
    学生:因为我觉得你是一个不怎么年轻也不怎么老的小伙子,所以我觉得你32岁,50岁又太老了,十几岁又太小了,所以我觉得32岁最合适你?
    周其星:再请一位小男孩儿来说一说。
    学生:我觉得周老师28岁,因为看上去你很年轻。
    周其星:这是你看上去的,我再提供两条线索看看你能不能够算一算,第一条线索,我已经教了18年的书了,第二条线索,我女儿比你们还大,她现在在读3年级,接着猜。
    学生:应该是33岁。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37岁,因为一般人是18岁成年的,再教18年的书就是36岁,您的女儿比我们大一岁再应该增加一岁,应该是37岁。
    周其星:很好,前不久我见到一位好朋友,我第一次跟他见面的时候是5年前,第二次跟他见面隔了五年,他打量了我一下说:周老师,这五年来你好像没什么变化,旁边另外一位朋友马上接口说:周老师你是倒着长的吧?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意思是说慢慢变老。
    学生:就像时间倒转一样,从10岁长到5岁。
    周其星:那我现在就越长越小了?
    学生:对。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你一点都没有长高,就是倒着长了。
    学生:应该是越长越年轻吧。
    周其星:对,夸我越长越年轻。我得意地想,我倒着长那该多好啊?我就有一个愿望,我可以永远不老吗?
    学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肯定会有一生的结束。
    周其星:这样子我就好难过。你觉得呢?
    学生:我觉得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会从幼小变到成年然后再变老,就会死亡,所以人不会永远不老。
    周其星:人家都说我倒着长,我也可以永远不老吗?
    学生:一个人是有生有死的,如果每个人都不死,那地球不是很满很满了?
    学生:老师,如果说你是倒着长的,你回到一岁之前,你是不是还要钻进妈妈的肚子里?
    学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停止变老。
    周其星:你们说得我很难过,看样子我这个愿望是实现不了的,你们有没有想过是永远做小孩还是长大?
    学生:我想长大,因为如果你一直是小孩子的话,你就一直要上小学了。
    学生:我想继续长大,因为我每次考试考不好,我爸爸都会骂我,我不想这样。
    周其星:你想长大骂自己的小孩吧。有没有不想长大的?
    学生:我不想长大,如果我长大的话,养爸爸妈妈会是一辈子的疲劳,如果我长大的话什么家务都要包在我身上。
    周其星:不想长大的小孩,就像彼得·潘,永远长不大,想长大的孩子们就像安徒生童话的小枞树一样,它要长成林子里面最大最高的那棵树,特别是看到伐木叔叔来,它就很羡慕。那些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听说有些树可以做圣诞树,圣诞树可美了,身上披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于是它努力长大,第二年它真的被伐木工人拿去做圣诞树了,圣诞节那天晚上多美,所有人都围着它唱歌跳舞。可是圣诞节一过,主人就把它扔到阁楼上了,跟老鼠、蟑螂在一起,不知道过了多久,主人又把它从阁楼上拿出来扔到壁炉里烧掉了。
    你们现在恰好像这两个童话中的形象,一个是彼得·潘,一个是小枞树。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跟我们长大有关系,我可以永远不死吗?
妈妈问爸爸,你脸色怎么这么差呀?刚从修车厂回来,怎么了?
汽车不行了,彻底没救了。
这个小男孩儿叫菲卢,菲卢赶紧朝爸爸奔过去说,没救了?
爸爸赶紧把菲卢抱起来,深深地吻了一下。
妈妈在一旁笑了,这可不是一回事,我的小菲卢来,听我们说吧。
他们就坐在楼梯上开始聊天:爸爸讲汽车不行了只是一种说法,一个比喻。
一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啊?
比如说举手之劳我就搞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事情很容易办,并不是说一举手事情就好了。
那格特路德夫人跟我们说“她不行”也是一种比喻吗?
不是,那是实际情况,格特路德夫人已经很老了,现在她的生命结束了。
    那汽车呢?菲卢问。
    说到汽车,我本来应该讲汽车坏了,没人修好它,通常讲到每个我们要扔掉的东西的时候我都这么说。
    那保罗的小金鱼死了的时候也把它扔掉了,可金鱼不是东西啊。
    妈妈表示同意说,是的,金鱼是生物,就像所有动物和所有的植物一样,它们都是活的生物。
    菲卢又紧接着问,那星星呢,它是活的吗?
这下子爸爸绞尽脑汁在想,不,行星不是活的,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说一个东西是活的是因为它会动。可是一棵树可不会动,但它的确是活的,它会生长,会吸收养分,还会生出很多小树。
可星星不会吃东西,妈妈在旁边补充了一句,它也不会生小星星,所以它不是活的。但是海星会吃东西,会生小海星,还会吃鱼。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了汽车,我们怎么出去度假呢?爸爸笑着说,我们会有办法的,来先去看动画片吧,我们晚点再来谈这个问题。
    故事到这里可以结束了吗?
    学生:不可以。
    周其星:对,后面还有,因为后面要飞来一只叫飞罗的哲学鸟,要跟小男孩菲卢来聊一聊,现在我要邀请一个男孩叫菲卢,再邀请一位女士叫飞罗。   
    晚上,一回到家,菲卢就跑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窗户,他就知道哲学鸟飞罗在那里。
    晚上好,菲卢,告诉我,谁是格特鲁德夫人?   
    她是面包店老板的妈妈,你知道吗,面包店老板年纪已经很大了,她的儿子已经结婚了,昨天她的眼睛红红的,我想肯定是哭红的。
    一定是的,当亲人去世时,我们免不了会伤心难过。飞罗说。
    人不应该死,我们应该永远活着。
    那可得停止变老才行。飞罗说。
    是的,菲卢说,我们都得像现在这样永远不变。
    嗯,那你希望我们大家都是今天、明天还是后天的样子?飞罗问。或是像我们上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样子呢?菲卢陷入沉思。
    飞罗,我们一直在变化是吗?菲卢说,我会变得越来越高大、强壮,而你,你的鸟冠上会有白毛,翅膀也会变软,退化。
    哈哈,有意思,你为我设想的变化真有意思,不过你说得有道理,活着就是这样,每天都变一点点,出生、长大、变老和……
    死亡,菲卢接着说。
    哦,可不是吗!我们刚说的这些就意味着死亡,所有的生命都会经历出生、成长、变化,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亡。
    可爸爸的车子没有活着,菲卢说,所以不会死。
    正是这样,因为我们活着,所以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才会死。
    可不会马上死,菲卢生气地说,我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你也是。
    我们没法选择死亡的日期,但如果死亡来得太早,人们就会觉得这很令人伤心,甚至会说这不公平。
    菲卢将飞罗紧紧地抱在怀里,飞罗,好好锻炼你翅膀的肌肉,我希望你能飞很长时间,很长很长时间。
    我也希望这样,菲卢,我希望还能飞很长时间,能看到你长大,可以跟你说话,也可以在所有打开的窗口边停留。
    菲卢还在思考着,等一会儿爸爸来给他讲睡前故事,妈妈给他讲晚安吻的时候,他还有很多话跟他们讲,还有很多问题要问呢,菲卢很想和飞罗再说一会儿话,可飞罗得走了,很多窗户都打开了,其他小朋友也在等着它。
    明天见,飞罗。
    明天见,菲卢。
    周其星:我们给这两位勇敢的小同学一点掌声。故事可以结束了吗?
    学生:可以。
    周其星:可以结束了,但是这是你的观点,老师觉得还没有结束。菲卢还有很多问题要问爸爸妈妈呢,会有什么问题?
    学生:为什么人不能永远活着呢?
    周其星:爸爸挠了挠头皮。
    学生:为什么汽车不能开了呢?
    周其星:没救了。
    学生:为什么恐龙不能和人生活在一起呢?
    学生:为什么人不能一直活着呢?
    学生:为什么我们不能到火星上去生活呢?
    学生:为什么妈妈那么怕狗不给我养狗呢?
    学生:为什么妈妈总是不带我去外面度假呢?
    学生:你刚才答应我待会儿要告诉我怎么去旅行的,那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吗?
    周其星:应该是可以的,同学们问了很多问题给爸爸妈妈,但是我觉得回到故事里面来,有一个问题是不是也要思考一下,你们问了这么多,我也来问一个。“没救了”是什么意思?
    学生:很简单,“没救了”应该就像人死亡一样不能再动了,还有就像爆炸一样没了。
    学生:就是坏了、修不好了的意思。
    学生:就是这个东西的生命结束了或者不能用了。
    周其星:谁来宣布这个东西结束了?“不能动了”看得见,“没用了”谁来宣布?
    学生:没用了就是看它有多老了。
    周其星:那你说有多老了呢?
    学生:就像它很老很老了,活得很长很长了。我的意思,没救就是不能活了。
    周其星:谁可以说已经没救了?
    学生:这东西已经没救了。
    周其星:这个车没救了谁说了算?
    学生:由汽车修理厂的工人说了算。
    学生:人没救了应该是医生说了算。
    周其星:那我说,这个孩子天天玩电脑,天天玩游戏,没救了,这个谁说?
    学生:爸爸妈妈。
    周其星:既然说没救了,我们一般说一个人没救了,你怎么判断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学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吸,如果那个人死了就是没气了。
    学生:那也不一定,有些人游泳会憋气,他就会憋在那里装死。
    学生:如果心没有跳动人就死了,因为平常人靠心脏输送血液。
    学生:未必,万一被呛着没有呼吸,但是他还活着。
    周其星:从什么迹象看他还活着?
    学生:有没有微微地动着,应该是压他一下。
    学生:如果是植物人他也不会动,难道他死了?
    周其星:植物人什么在动啊?
    学生:他身体里内部的东西还在动,就是脑部的东西都死掉了,你压他一下也不会动的。
    学生:我反对,如果脑神经不动的话,他不就死了吗?
    周其星:有一种说法叫脑死亡,那也是没救了。看样子要医生在医院里通过诊断才能判定是活着还是死了,你们同意吗?
    学生:有些时候可以不用仪器诊断就看出他是死的还是活的,一是做人工呼吸,用力压他的肚皮,有些人会受不了,除非他是死的。二是挠他痒,如果他痒就会呼吸,或者憋他的鼻子。
    学生:再摸摸他心脏这里有没有凉了,如果凉了就死了。
    学生:要看他的眼睛,如果眼睛一点都没有眨的话就死了。
    学生:我觉得他刚才说得不对,因为你如果捏他鼻子会捏死的。
    学生:在他耳朵边大叫一声,看他会不会跳起来就知道了。
    周其星:但有一个人不同意你们的观点,他说活着跟死了跟你们判断都不一样,我们看看这个人怎么说的。
    学生(齐):一个人如果没有人再想起他,那么他才真正地死去了。
    学生:雷锋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在我们心目中还是活着的,所以如果没有人想起他的话他就是死了。
    学生:我也同意她的观点,因为如果一个人做了很伟大的事,他死了可是我们还记着他,他就不算真正地死去,他的精神还是永远流传下去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死了可是也没有人想起他,这算死去。
    周其星:我们刚才说的没气了,挠痒痒也不行了,这是身体的,刚才我们说的雷锋也好,做伟大事情的人也好,都说的是什么?
    学生:就像毛主席建立了新中国就是做了很伟大的事情,所以我们就会记着他,他就是永远活着的,我们记住他的精神,他建立了新中国。
    学生:我也同意他们的说法,因为如果一个人死了的话别人还会学着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他。
    周其星:有一本书叫《我为什么要上学》,就讲到类似的故事,真的跟你讲的一样,你跟一个大作家讲的是一样的。
    学生:乔布斯做的IPAD到现在还留着呢。
    周其星:乔布斯没有走,他还在我们身边。
    学生:我反对,因为如果有一个人活着,可是没有别人想他不就算是死的吗?
    周其星:是啊,他活着没有人记着他那不等于死了吗?
    学生:我觉得那个东西应该是遗物,他死了留下来的东西。
    周其星:但是我看到IPAD就想起乔布斯。
    学生:我反对他,因为IPAD是乔布斯发明的。
    学生:我认为我赞同他,因为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人记的他,他就等于不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等于白活了。
    周其星:鲁迅老师你们知道吧,写过一首诗,他说一个人活着他却死了,一个人死了他却活着。再读一下。
    学生:一个人如果没有人再想起他,那么太才真正死去了。
    周其星:再接着下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人永远不死呢?
    学生:可以去吃人参果,这样人就可以永远不死。
    学生:大部分都是老了才会死,老人总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孝顺他他就不容易被气死。
    周其星:让他保持很愉快、愉悦的心情他会活得更长一点。
    学生:有一个新闻讲英国正在发明一种东西,它可以像木乃伊一样,后来就可以变活了。
    学生:如果世界上有人每天发明一个东西,就可以活在300岁。
    学生:如果你死掉了,你到天堂去还不是活着?
    周其星:换了一个地方活。
    学生:就学孙悟空的长生不老术就行了。
    学生:可以造一瓶让人永远不死的药,吃下去就不死了。
    周其星:除了吃药发明什么东西,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让一个人永远不死。
    学生:可以做很多好事,像雷锋一样就可以活在人们心中。
    学生:机器人可以永远不死。
    学生:把人冻起来人就可以永远不死。
    周其星:刚才说的,除了身体让它不死,包括药、机器人、发明,还有像雷锋那样的,还有没有别人呢?
    学生:还要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你死了也不知道。
    学生:活得要有意思一点。
    学生:如果你已经死了,你就不会再死了。
    学生:做一件很伟大的事,就会经常被人家记得。
    周其星:比如我是一个作家,我写了一本书藏在图书馆很僻静的角落了,突然有一天你找出这本来读,这个作家是不是可以在别人读你作品的时候复活?
    学生:可以。
    周其星:永远不死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招,我就采用一位同学的方法,就发明了一种药长生不老药,你们吃还是不吃?这个决定很重要,一旦做出这个决定就不可以反悔了。
    学生:我不吃,因为我觉得如果这个药是毒的,那我不是还要死吗?
    学生:我也觉得还是不要吃了,因为万一坏人造假的呢?
    学生:我不吃,因为万一这个药不灵怎么办呢?
    周其星: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既不是假药,也没有毒,也不苦,你们吃不吃?
    学生:我不吃,如果只有一个,那我想给别人吃怎么办?
    学生:我吃,如果我吃了很灵的话还可能变成神仙。
    学生:他说的是长生不老药,如果有人拿枪把我射死怎么办?
    学生:我吃,因为长生不老的话可以做神仙。
    学生:我不吃,因为你活的时候要珍惜,活着的时候不珍惜的话,死去的时候就会很后悔活着的时候为什么这样子。
    学生:我不吃,我要做一个正常人,我要过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我死了也不吃。
    周其星:有不老泉,在这个故事里面杰西永远17岁,他喜欢温妮,让她也吃,但她不吃,放弃这个不老泉,她这个决定很奇怪,有一本书就叫《不老泉》,我们可以看一下。现在我还想问一下同学们,如果再做一个选择你是要做彼得·潘还是做小枞树或者其他选择也行。经过一番讨论答案可能有一点悄悄地变化了。
    学生:我想做我自己,因为我想过开开心心的每一天,这样我死了也很开心。
    周其星:做自己,开开心心过每一天,既不做彼得·潘,也不做小枞树。
    学生:我要做奥特曼去月球旅行。
    学生:我要做彼得·潘。
    周其星:可以永远做小孩,你是要做现在的小孩还是做初中的小孩?
    学生:我想做小枞树,因为小枞树已经被那些人拿去做圣诞树,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觉得我喜欢做快乐的事,最后被杀掉了,但我已经做过快乐的事了,死了我也不会伤心。
    学生:我要学小枞树,我想快快长大,长大可以赚些钱,可以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周其星:还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就是这个小女孩,就是做现在的自己,快快乐乐地成长,有这种选择的举手?为什么?
    学生:因为做自己是最快乐的,自己努力,自己收获的成果一定是最好的。
    学生:我也要做我自己,因为做自己的话我长大就可以做芭蕾演员。
    周其星:其实到底要做谁,我们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老师没办法给你答案,也没有办法说谁对谁错,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你想长成什么样子就长成什么样子。
    学生:我做不到。
周其星:有时候你自己想做的就在你面前,但有可能你到不了那里,但是你有梦想,有梦想就好。我们要下课了,现在就不聊了,如果你们还想聊我们到旁边去聊。
    主持人:各位老师,刚才我们走进了一片森林,这个森林大到人的生和死,刚才40分钟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悲伤,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的主题——儿童与哲学,掌声再次感谢周老师,也给天长小学可爱的小朋友们。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4 21:19
按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南通教育研究》封面人物。325上午,在中国第八届儿童阅读论坛上执教儿童哲学课《庄子寓言:独角兽与百足虫》,与天长小学四(3)班学生探讨庄子哲学,引发热烈反响。
                                              庄子寓言:独角兽与百足虫
                                                                             周益民
  周益民: 各位同学,大家好!刚才我在台下听说你们的语文老师也姓周,所以我觉得咱们非常有缘。刚才我听同学朗诵几首古诗,真的有声有色,非常棒。在上课之前我想临时设定小小组长,在上课过程中有几个小小组的活动,前后两排桌子的同学作为一个小小组,两边四位同学一个小小组,中间六位同学一个组,这边1号作为小小组长。现在我想请各位小小组长起立。好!你们这几位小小组长,待会儿小小组活动的时候,小小组内容的确定、人员安排由你们来担当,其他小小组的成员三位或者是五位同学得服从临时小组长的管理跟安排。在正式上课前先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脑筋急转弯好不好?什么马不是马?
  学生: 河马。
  周益民: 什么鱼不是鱼?
  周益民: 什么子不是真儿子?
  学生: 庄子。
  周益民: 下面我们阅读一个庄子寓言《童话庄子》,今天我们讨论的故事叫《独脚兽与百足虫》。请同学们读一下。
  学生: 独脚兽与百足虫。这样读把“独脚兽”和“百足虫”分成三块来读就比较不一样,“百足虫”在读的时候声音应该长一点,因为“独脚兽”只有一只脚,“百足虫”有一百只脚。
  周益民: 独脚兽要读出它的特点,它是一只独脚的怪兽,百足虫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叫“蚿”。这个按照顺序先后讲了哪几个角色之间发生的事?
  学生: 独脚兽、百足虫、蛇和风一起发生故事。
  周益民: 在对话中还说到了谁?
  学生: 眼睛和心。
  周益民: 这个意思在庄子原来一开始用这段话表示: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同学们再读一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 从这句话里面我发现了独脚兽非常羡慕百足虫,而百足虫又羡慕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东西还羡慕其他的东西,所以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
  周益民: 对。因为你发现了所有的事物都在羡慕另一样事物,在不断地羡慕。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地羡慕另一样事物,它们其实羡慕的都是同一个特点,是什么?
  学生: “快”。
  周益民: 对,接下来把这个故事稍微回忆回忆,首先来看一看百足虫和独脚兽那段对话,非常有意思!我把这部分改成了一个小小的剧本,括号里面是提示你怎么表演它的神态,我想请同桌合作,一个演百足虫,一个演独脚兽,三位同学其中一位做小导演。这个台词可以照着上面读,也可以自由发挥,稍微有点疏漏没有关系,我看哪一组最生动熟练。(同学们讨论中)
  周益民: 下面我来读蛇的这段话,同学读蓝色部分风的话。你们看一看风的对话里面满眼看上去都能发现什么呢?
  学生: 我发现“风”说的话里面有很多省略号,表示它说的话是断断续续的。因为风在这里刮,不可能一直都这样刮,肯定是“呼呼”来刮的,所以会是断断续续的,不可能是呼一下子就过来,不然的话蛇就被刮飞掉了。
  周益民: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说风一会儿刮到这儿,一会刮到那儿,速度非常快。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找这段文字里面你发现最关键的那句话。
  学生: “眼睛比不上心,眼睛看不了多远,心要到哪里,一想就到了。只有巧妙不同,没有天下第一,我还是喜欢当风。”
  周益民: 我听完后发现同学们都是这个观点,“只有巧妙不同,没有天下第一”这句话特别重要。
  周益民: 接下来看这个故事结局,独脚兽生活得非常自在,反过来我们看看他的开始。独脚兽只有一只脚,但是一点也不烦恼,他用一只脚跳啊跳,动作灵活,姿势美妙,你们感觉这时候独脚兽怎么样?
  学生: 非常快乐,跟结尾一样。
  周益民: 同学们刚才说独脚兽一开始很自在,最后独脚兽还是很自在,那么在这个故事里面独脚兽有没有变化呢?它一直都很自在吗?
  学生: 我觉得前后两个“自在”是不一样的。一开始的“自在”是独脚兽没有经过委屈或者是扫兴,这是他开始的自在,但是后来的自在是他经过了跟百足虫一些扫兴的对话以后,最后经过风说过了这段话再次感受到的“自在”。
  周益民: 为什么说是“扫兴”的对话呢?
  学生: 我觉得独脚兽一开始觉得自己非常快乐,但是经过跟百足虫有一个接触以后就觉得自己速度不如别人,就觉得有点自卑。不过我们知道,鲁迅有个阿Q正传,就是精神上的胜利者,自我安慰,我觉得独脚兽也是在自我安慰。还有,庄子他宁愿做一头快乐的野牛,也不愿意一辈子当官,所以说百足虫也觉得自己不需要跟别人去争第一,只需要自己快快乐乐生活下去就是最好。
  周益民: 其实这位同学是说独脚兽等等里面有庄子的影子。所以这两个“自在”之间其实经历了一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独脚兽在成长的过程,他在长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我们做快乐的自己,不必羡慕与追求别人。但是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了思考得更加深入,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一种反向思维。所以现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必羡慕与追求,如果我们反向思考应该思考什么?应该是一个什么话题?
  学生: 羡慕与追求。
  周益民: 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选择,同学们做一个选择,你认为人生应该羡慕与追求的就起立。好,我看到同学们的选择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现在是两种观点。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两个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再来加深一下思考,待会儿再来作出判断。第一个是童谣《老鼠嫁女》,我们一起读。
  学生: 《老鼠嫁女》:大红喜字墙上挂,老鼠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爸妈都是老糊涂,争来争去才定下,谁最神气嫁给谁,女儿自己去挑吧!鼠女听罢仔细想,最神气的是太阳,太阳高高挂天上,光芒万丈照四方。鼠女求嫁找太阳,太阳急忙对她讲:乌云能把我遮挡,嫁给乌云比我强。鼠女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能把我吹散,大风来了我胆颤。鼠女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能挡我的路,我见围墙心打怵。 鼠女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打洞我就垮,见了老鼠我害怕。鼠女听罢猛想起,老鼠的天敌是猫咪,看来猫咪最神气,我要与他定婚期。婚期定在初七夜,鼠女出嫁忙不迭,大红花轿抬新娘,群鼠送亲喜洋洋。新娘刚到猫咪家,猫咪一口就吞下。猫说新娘怕人欺,为保平安藏肚里。
  周益民: 再来看看第二本童话书《换一换》。小鸡要出去玩了,在路上他碰到了小老鼠,他跟小老鼠换声音了;再往前走又碰到了小猪,小鸡跟他换了声音;继续往前走又碰到青蛙了,小鸡又跟他换声音了;小鸡继续往前走又碰到小狗,又跟小狗换声音;再往前走碰到了一只小猫咪,在小猫咪看来就是一只老虎,小猫学了几声狗叫,猫却被吓走了;最后他又换了猫的声音,又跟乌龟换了声音,等他回到家鸡妈妈吓了一跳,我的儿子怎么是这个声音了。这个故事讲的是换声音,我们不要仅仅理解成换声音,这里面还隐藏着一层意思,其实是说学习什么?
  学生: 我觉得应该是学习别人的本领。
  周益民: 对,同学说得很对。现在两个故事都看完了,这回我们对应该羡慕追求还是不该羡慕追求做出一个判断。在判断之前,老师再教大家一个方法,刚才我教了反向思维法,这回我教一个“只执一词”法。因为有时候我们要作极端式思考,穷尽所有理由,再与另一种观点碰撞,在碰撞中获得启发。也就是刚才两个观点里面只能选一个,然后作极端的思考,接下来要进行小小组的交流。
  周益民: 我们刚才设定了小小组,接下来我有两个要求:第一,“只执一词”,选择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由刚才设定的小组组长来定;第二,形式要生动。我们可以用刚才的故事素材,一位同学以鼠妈与鼠爸的哭诉或者是鸡妈的喜悦演说,或作“独脚兽与百足虫”结局新编,组内其他同学以了解事实或理论做补充论述。
  周益民: 接下来我请一组同学来给大家演说一下,有请!
  学生: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只知道羡慕和追求,他就会想他们家比我好,钱比我多,一心想着挣钱,从这边拿一个东西来,从那边拿一本书来。我们从小学生成绩来考虑,比如一个小学生得到全班第一,又想得到全国第一,得到全国第一又想得到全世界第一,这样他的人生就会一直处在压力当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世界就不会有知足了,我们就再也评不出全班第一了。
  学生: 我来补充一下,到最后我们人就没有追求的东西,而如果我们人没有追求的东西,那追求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就不能只顾着追求,有时候要放松放松,就像《菜根谭》里说的:“君子应该忙里偷闲”。
  周益民: 不过这位同学你有点偷换概念,“君子应该忙里偷闲”和“羡慕与追求”有点区别,我听到下面各个小组也有分别选择这两个当中一个观点的,请你们用一句话阐明一下你最想说的那个理由,先说观点再说理由。
  学生: 我们小组观点是应该羡慕追求,如果不羡慕追求,人自己的短处就会暴露出来,追求卓越、超越,所以我们组觉得应该是羡慕和追求。
  学生: 我们组的观点是应该羡慕和追求,因为我们知道水滴也有自己的追求,它希望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能滴破大石头,而它的坚持不懈最终真正把这个石头滴穿了。我们也知道,比如很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人知道游戏会不断更新,这就是软件设计师不断追求的结果。
  周益民: 其实不管哪个观点,关键是这个度很难把握,有时候遇到事情的时候建议同学们从两个角度好好想一想,这样可能会得出一个比较适合你的结论。所以对于应该“羡慕和追求”还是不必“羡慕和追求”,我也很难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需要大家面对具体事物的时候具体而全面地去考虑。我们接下来继续回到庄子的故事,故事里面说了最后“眼睛”羡慕“心”,我想把“心”换成“超超光速”,同意吗?可不可以?好不好?
  学生: 不好。
  周益民: 都认为不好,说一下理由,为什么不能换?
  学生: 因为如果换成“超超光速”的话,每个人或者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缺点,它不可能是“最最最”快的,因为有些事物也可能比心的速度快。
  周益民: 我想提示一下大家,这个“心”谁有?
  学生: 这个心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周益民: 由此看来,庄子在这里代表一种完美和极致,庄子讲的故事里面充满了玄妙。其实今天讨论交流的是关于“羡慕和追求”的话题,等到同学们上了高中和大学之后还有新的认识,因为庄子在故事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也就是说获取这种大的胜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周益民: 刚才我们说到庄子书里面充满了故事和好玩的东西,庄子的故事有很多,这些故事我们一边读一边还要想一想,所以在《童话庄子》这本书里面,在最后都安排了想想庄子说什么和带着孩子想一想这一部分。建议各位同学在继续阅读庄子的时候笑一笑再想一想。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