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教育部规划课题:新经典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29
标题: 教育部规划课题:新经典
新经典总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97337d0100o81k.html


    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课题
    “新经典”诵读实验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号:FFB090640。课题由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研究中心吴忠豪教授和上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李振村主编联合主持。课题宗旨是:诵读古今美文,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情感,丰富人文素养,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文化基础。
二、这个课题是怎么来的
    “新经典”诵读实验的前身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 1997年由李振村策划,先是在山东部分学校和区县推广,后李振村调任上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执行主编,由此课题开始推向全国,历时十多年,影响广泛,实验校遍及全国各地,几十万孩子从中受益。由课题组和编辑部主办的每年一度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讨大会”和“新经典诵读节”受到广泛好评。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于2009年进入结题阶段。
    经典诵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也不能随着一项实验的结题而结束,实验只是一个载体和依托,更重要的是要把经典诵读常态化,变为学生读书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根据新时代孩子的阅读需要,不断突破,创造新的运行平台,就成为教育者一项重大责任。
    在充分总结“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展示该项实验成果的《行走在亲近经典的路上》即将出版),我们根据课程改革进程和学生实际,提出了“新经典”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整合众多专家的智慧,打造了“新经典”诵读课程体系和操作策略。
    可以说,“新经典”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新一轮实验,是该课题的延伸和深化。
三、为什么叫“新经典”
    现在,倡导读经、倡导国学的声音时常响起,但我们始终认为:承继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意味着全盘复古,不意味着让新一代不加辨析地接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存活与发展有赖于一代代新人的动传承!因此,我们倡导诵读经典,但反对一些“国学人士”所主张的读经运动——让孩子苦读四书五经;我们始终认为,仅仅依靠诵读“四书五经”,不可能满足一个孩子精神成长的全部需求,也不可能适应现代公民的培养需要。如果把经典诵读狭隘地限制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无疑会制约学生的阅读视野。因此经典诵读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据此,我们提出了“新经典”的概念。
    “新经典”的立足点是经典,但更加强调阅读内容的多元性和时代感,更加强调阅读形式的趣味性和活泼感。
   四、“新经典”六大理念
“传统、开放、鲜活、典范、适合、趣味”,这六个词语就是我们提炼的“新经典”六大理念:
  第一,“新经典”是传统的。比如“论语”,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四大名著,比如一些流传千古的美文,这是“新经典”的基础,是涵养民族精神的“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品,应该让孩子们反复诵读。对于那些或者过于艰涩拗口,或者与当代生活理念过于对立的篇目,已经被排除在“新经典”的范畴之外。
    第二,“新经典”是开放的。过去,一提经典,人们的反应就是“四书五经”,这种流行概念不利于经典诵读的推广和拓展。“新经典”语境下的经典,更加开放和多元:“论语”是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是经典,传统京剧唱词是经典,成语典故是经典,千古名联是经典,甚至灯谜也被我们纳入了“新经典”的范畴——孩子精神生命的成长和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五谷杂粮,“新经典”就是滋养精神生命的“五谷杂粮”!
   第三,“新经典”是鲜活的。经典当然是历史的,但历史和现实之间并没有鲜明的“边界”:昨天的历史就是曾经的现实,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经典不意味着凝固和僵化,真正的经典应当是一条河流,在悠悠岁月里穿行,不断吸纳最新的生活溪流,荡漾着鲜活的时代浪花。
    例如,我们把童诗、童谣引入低年级学生的诵读生活中,把现当代美文吸纳进来,让孩子感受鲜活的时代气息……
    第四,“新经典”是优美的。思想的启迪固然重要,但我们同样重视语言的精粹和优美,没有孩子们喜欢的优美的语言外衣,思想的力量就要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新经典”文本编选,把语言是否优美这一编选原则,放在和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同样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把最优美的、值得永久回味和咀嚼的佳作呈献给孩子。
    第五,“新经典”是适合的。对孩子的成长而言,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孩子成长中每个年龄段表现不一样,因此适合的经典也不一样,我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遴选那些最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经典,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最适宜的养分吸收进生命深处。
    第六,“新经典”是有趣的以上五个关键词强调的是内容,那么“趣味”则主要强调诵读方式。我们坚决反对苦读和死读,倡导活读和趣读。
    无论有着多么崇高的目的和美好的出发点,如果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无法产生愉悦的体验,那么经典诵读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因此,“新经典”大力提倡“快乐读经典”、“趣味读经典”、“时尚读经典”——引领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富有儿童特点的方式、用极具时代气息的方式诵读经典。吟诵、歌唱、舞蹈、短剧、游戏等活泼的形式,只要孩子喜欢,只要有效果,都可以拿来使用(详细介绍参见《“新经典”诵读操作方略》)。
五、“新经典”都有哪些课程
   “新经典”的课程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基础诵读课程。基础课程从一年级开始(课程详细介绍参见《“新经典”诵读操作方略》);其二是特色诵读课程,由四个特色课程构成(详细介绍参见《“新经典”诵读操作方略》)。
    我们更为强调和倡导的是校本诵读课程的建设,我们希望各个实验校发挥独创性,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诵读课。
    六、“新经典”都有哪些活动
    经典诵读必须依赖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动。“新经典”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作为经验交流、信息传播的平台——
    1、全国新经典诵读大会(新经典诵读节)。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每届都有全国一流名师和各省市上千名老师积极参与,名师诵读观摩课、学生诵读活动展示、专家报告、诵读沙龙……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已经成为国内经典诵读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详细介绍参见《“新经典”诵读操作方略》)
    2、全国青年教师新经典朗诵大赛。已经举办两届,大赛分设一、二、三等奖,来自全国的选手们用声音唤醒经典,再现经典夺人心魄的魅力。
    3、全国青年教师经典诵读课堂教学光盘大赛。已举办两届,大赛分设一、二、三等奖,老师们用富有创意的形式在课堂上向孩子们传递经典。
    4、全国小学生新经典朗诵光盘大赛。
    5、全国小学生新经典知识大赛。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0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诵读经典
                 ——著名专家、学者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叶嘉莹(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我认为,教儿童学古诗可以从幼儿园就开始。一般人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如何能懂古诗?这观念并不正确。
    我在海外教4岁到8岁的孩子学古诗,效果极佳。幼儿的直感能力强,记忆能力也强,若以唱歌和游戏及说故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古诗,他们不仅很快就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会感到很大兴趣。若老师善加引导,他们还可以在学诗的同时,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无穷。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杨振宁(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我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余秋雨(作家,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
    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本人10岁左右就背诵了不少诗文,直到40多岁能够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禁不住以万里漫游来寻找这些诗文的描述实地和写作实地,真是感受无限。我把这些感受写出来告诉读者,居然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热烈反应。可见他们也有过早期诵读,也有过成年以后反复重温的欲望。这种诵读和重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金庸(小说家):
    外国人常问什么叫“中国特色”,我想把中华古诗文拿出来,随便背一篇就能说明问题。我有一位英国教授朋友来中国,早晨起来散步,鸟语花香,一位正在修剪花枝的园丁向他打招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啊!”他乘船过三峡,又听一位水手吟道:“……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感慨不已:一个连贩夫走卒都知道古诗文的国度,文化根基自然了不起!
    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即使他们的文章差一些也没关系。
    蔡志忠(文化经典漫画家):
    春秋战国留下的哲学思想,让我们能在做人、行为处世、治国等方面有所依据;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陶冶了我们的精神层次;八卦、易经、理学、禅宗思想也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大脑的想象空间。
    或许有人会怀疑,多看多读中华古诗文经典就使自己更能立足于未来的科技时代?不要怀疑古籍有帮助我们的能力。老子与宋代的张载就是最好的理论物理学家,老子的宇宙观到今天都还证明是正确无误。而最重要的是,令自己的大脑多汲取不同的思想可发挥想象力的自由度,多读诗词、文学著作可提升人的气质和专心程度。如果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世界上顶尖的人,这两样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赵鑫珊(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教授):
    20岁那年,我读到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季树写的一本物理书。在扉页上,作者用庄子的一句名言作为题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给了我的精神双重的震撼。
    第一重震撼当然是这句格言本身所具有的气魄。研究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人当拥有这般审视天地之大美的心胸,这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只有怀着这一崇高目标的人才有可能作出伟大贡献。为什么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数学、物理教科书的扉页上,不把庄子的这句格言写上去呢?写了,会拔高广大理工科学生的心胸,并造就中国的爱因斯坦。
    第二重震撼,我是从一位外国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那里第一次知道庄子这句格言的。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放松过从中华古诗文中吸收营养。
    我尤其欣赏唐诗。科技进化一年一个样,但人性的进化很慢,几千年不变。唐诗的每句话都依然让我们那么感动,就像是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的思想感情宝库。去年有位研究生去加拿大,临行前问我需要带哪些书。我说,至少要带两本:《英华词典》和《唐诗三百首》。不管你原先学什么专业,也不管你身在何处,即便是到了南极、北极,只要你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便是“正宗”的中国人。这是另一种“护照”,无形的护照。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人类已经发明了汽车,为什么还要赛跑?练习马拉松是为了有朝一日长途奔跑送信吗?当然不是,我们只能从挑战体能的极限上面来寻找答案。同样道理,古诗文诵读从知识记忆角度已没有多大必要,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素质的提高。
    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我给博士生出过一道思考题:上个世纪之交,文人都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根底很深,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在内,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我觉得,除了封闭、贫穷、“文革”等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多年极左的政治运动导致传统文化断层,这是一个惨痛教训。
    孩子们不可能读那么多哲学书,作那么多形而上的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我认为单是业余诵读还不够,它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希望教育部门考虑。
    南怀瑾(国学大师):
    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这些书,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犹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对串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
    刘国正(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
    我赞成中小学生多读些古诗。古诗的教学,有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嫌它古,二是嫌它难教难学。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教师只消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我幼时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背得烂熟但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一时弄不懂,以后才明白,是阅读中常有的事。
   
    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我给博士生出过一道思考题:上个世纪之交,文人都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根底很深,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在内,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我觉得,除了封闭、积贫积弱,“文革”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许多中学生写的汉字还不如日本人,也不如台湾。多年极左的政治运动导致传统文化断层,这是一个惨痛教训。
    孩子们不可能读那么多哲学,作那么多形而上的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
    “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我认为单是业余诵读还不够,它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希望教育部门考虑。古诗文诵读还要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古代诗人、文人得意的少,不如意、不得志的多,有的是为了爱情,更多的是忧国忧民。
        
    任继愈(国家图书馆馆长)  
    中华民族虽然劫难重重,但没有垮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文化继承工作做得好。我赞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记诵是维系民族文化传统的好办法。自然科学不发展不行,“两弹一星”上不去,我们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就不多,但人文科学也要赶上去。工程技术解决的是局部问题,人文科学提供的是宏观看法、全局观念。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没有暴发户,不能白手起家。“文革”结束不久,中国科技大学办少年班,当时我说提出要补中国历史教育,否则毕业后都给人家打工去了。
        
     连秀云(中央教科所副所长)
     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报告》发表以来,我国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从社会科技进步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思考着深层的文化资源开发问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民族灵魂,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它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深深烙上了龙的传人印迹。在中国,在海外,在过去,在今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的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古文的名篇佳品,不仅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且作为文学艺术东方,也可以教会一代学子写文赋诗,提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能力,通过古文诵读学习,口授心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关键是开发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但是,对科技知识、文化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决不是离开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仅靠数理化、外语等学科的教学就可以完成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1
由《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持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引起了广泛关注。一直致力于推动这项工作的《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李振村,也因此当选《中国教育报》“2007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文化中心主任、著名记者张圣华先生对李振村进行了采访,《中国教育报》在2007年12月20日第5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采访对话录。现将《中国教育报》刊发的对话录摘编如下。
诵读: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
    ——“新经典”课题组组长李振村访谈录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圣华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十年上坡路
    当下中国教育实验课题之多,用“多如牛毛”形容亦不为过。但如此多的课题又有多少能够行走到底呢?在这样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背景下,由李振村策划并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却默默坚持10年,让几十万个孩子受益,堪称奇迹——
    ■1997年末,在山东潍坊市实验小学启动实验。2000年,实验在山东省12个区县铺开。
    ■2003年,经山东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山东省中华诗文教育学会,这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以推动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为主要工作的省级学会。
    ■2004年,经典诵读实验广州推广中心和江苏推广中心分别成立,实验开始走向全国。
    ■2005年,创办《读读写写:中华诗文学习》月刊,这是国内第一本以指导学生经典诵读为主旨的杂志。
    ■2005年,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召开,与会代表近两千人。自此,每年一届的诵读大会成为国内展示少年儿童经典诵读成果的最有影响力的平台。
    ■2007年,李振村提出了“新经典”理念,经典诵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网络时代,经典诵读还有什么价值
    张圣华: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在网络几乎能够提供给人们生活和学习所需一切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经典诵读还有什么价值?
    李振村:这是很多人都在追问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宏大的命题。
    首先,从人类自身的成长来看,人与动物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其一代代新生命的成长都是“从零开始”。动物没有自己的文化积累,没有传统;而人就不同,人类新生命是在不断接受前人经验、不断接受已有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代代传承的文化,形成了传统,形成了历史,于是人类才拥有了迥异于其他物种的“文明”,人类才日臻完善。
    传承人类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就是经典作品。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精神原创性、源泉性的东西,它们都应该进入国民教育,比如英国人都要读莎士比亚。中国也有这样的精神遗产,比如《论语》和《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比如唐诗,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假如我们把这些民族的原创性的东西全部清除掉,中华民族的个性、中华民族的根也就不存在了。
    其次,从民族精神的传承来看,经典诵读是至关重要的通道。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都珍藏在它的民族语言里,正如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正因如此,有学者指出:科技的进化一年一个样,但人性进化却很缓慢。唐诗的每句话,现在读来都依然让我们感动,就像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宝库。一个中国人,不管你身在何处,即便到了南极、北极,只要你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便是正宗的“中国人”。这是无形的精神“护照”。
    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
    没有诵读,使我们远离大师
    张圣华:一个民族需要大师的引领。中华历史上曾经有无数伟大的人物令世界敬仰。但现在,我们似乎进入了没有大师的时代。这和经典诵读有没有关系?
    李振村:当前有关系。当今时代,产生大师的土壤的确是越来越贫瘠了。
    中国当代缺少大师,从教育的角度思考,的确可以找到一些原因。我们可以和“五四时期”作一个对比。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和今天安定和谐富足的社会相比,动荡、混乱、贫穷……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却诞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鲁迅、胡适、蔡元培、赵元任、郭沫若、茅盾、沈从文、巴金、钱钟书、老舍、梁漱溟、陶行知……这只是信手拈来!用璨若星河来形容彼时大师之多,亦不为过。
    这些大师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清末民初,中西方文化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中国文人学士对西方文化的倾慕,使得彼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文化思想交流十分活跃的时期。正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成就了三四十年代开放包容的社会和文化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大师大多接受过严格的传统的私塾教育,在少年儿童时期强记背诵了大量经典著作,从而打下了宽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他们大多又在青年时期远渡重洋,到西方国家接受了先进文明的熏陶。传统文化的扎实根基,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蒙,二者融合,于是,一批大思想家、大学者、大作家、大教育家应运而生!
    现在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了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但这一切很大程度都成了谋取考试高分的工具。大师成长的氛围没有了,经典诵读的传统课程没有了,读书的热情异化了……我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浮躁,分数几乎成了教育的灵魂。如果说,发展经济急功近利会带来经济泡沫,会带来环境恶化,会失去可持续发展能力,那么,教育的急功近利则会让一代人的素质受到影响,会把具有大师天赋的学生扼杀掉。
    最近有关部门进行的全民阅读调查表明,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几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不足5%。相反,“快餐式阅读”、“浅阅读”大行其道。在这样的态势下,我们的校长和老师更需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强烈的阅读欲望,拥有高雅的阅读品位,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孩子有了这四条,就可以远离浅薄和浮躁。在此基础上,如果这个孩子还拥有天赋、勤奋和机遇,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大师级人物就有可能成长起来。
    诵读:学生的童子功
    张圣华:这应该是经典诵读的战略价值。作为普通的家长和老师,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孩子的学习,经典诵读对一个孩子的学习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李振村: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葛剑雄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已经发明了汽车,为什么还要赛跑?练习马拉松是为了有朝一日长途奔跑送信吗?当然不是,我们只能从挑战体能极限,锻炼意志力、竞争力上来寻找答案。同样道理,古诗文诵读的价值大抵如此。
    这话说得多好啊!经典诵读训练的就是学生的基本素质。比如记忆能力。凡是指导孩子背诵过大量经典的老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对经典诗文的背诵量一旦突破一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为什么?因为在背诵过程中,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锻炼。
    比如文化底蕴。持久地大量地诵读经典,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它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智慧发展的基础。以语文学科为例,如果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古今名著,滚瓜烂熟地背诵下了几百篇精华篇章,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就好比一个人攀上了群山之巅,他自然就有了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各种能力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然而,他仅凭口述便完成了一部传世名作《柳如是别传》,索引文献全凭记忆,后人查对,丝毫无误。何以能够如此?文化底蕴使然。杨振宁自小就表现出了数学天赋,他的爸爸没有按照我们现在的家教思路给儿子强化数学,而是聘请了一位文学教授帮助强化文史素养,由此打下了杨振宁厚实的人文根基。
    人人都渴望获得大智慧,但仅令学习教科书是绝对无法形成大智慧的。大智慧来自大阅读。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只看眼前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
    让孩子过一种更有诗意的生活
    张圣华:“经典诵读”是不是有死记硬背之嫌?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为学生减负的背景下,经典诵读是否会成为学生新的负担?
    李振村:很多反对背诵的人都喜欢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作为依据。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有人问他一个中学物理公式,他回答说:我从来不去记忆这些僵死的公式!的确,对于一个已经把物理学基础知识全部内化为自身素养的科学巨匠来讲,他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就像一个老司机无需再去死记硬背汽车驾驶方法和交通规则一样。可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犹如一个刚刚上路的驾驶新手,他不去强记这些规则并不断实践,又如何形成基本的驾驶素养呢?缺少了强化记忆的环节,最基础、最根本的知识和能力素养就无从谈起。
    过去人们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就说这个人有私塾功底。什么是私塾功底?一句话,就是背诵的功夫。私塾就是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牢牢地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这是后天无论怎么学习也无法弥补和赶上的。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
    关于负担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典诵读是否苦累,关键看孩子的感觉。南怀瑾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就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由此可见,真正的诵读,就像唱歌一样。唱歌一样的诵读,怎么会成为负担呢?
    张圣华:这样朗读的确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李振村:经典诵读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涵养孩子的诗心诗性,让他们能够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这点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很多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拿到一首古诗,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知识点,急急忙忙分析拆解,搞得支离破碎,诗歌教学的情趣荡然无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经典诗文中蕴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我们要不断挖掘这些人性元素,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它们,让孩子的心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变得敏锐,从而让人生变得幸福。学者胡晓明先生曾回忆过这样一段往事,他15岁离开家去当工人,心里特别想家。有一天读到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不由热泪盈眶,因为他忽然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他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了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
    假如我们能够给孩子一颗诗心,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日出日落、风霜雨雪等寻常景致,面对生离死别等人情百态,能够萌发一些诗意,唤醒一些诗情,这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体验啊!所以叶嘉莹说:学古典诗歌就是让你对宇宙万物、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都有所关心……如果一个人对草木鸟兽都关心了,那么你对你的国家、你的同类的“人”能不关怀吗?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1
“新经典大讲坛”之精粹语录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科的。而阅读就是学生精神成长过程的重要因素。
    读书成为习惯,可以创造生命的神奇,可以使人的思想“神采飞扬”。
    我们不缺少读书学习的愿望,不缺少当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但一些老师缺少的是实现愿望和理想的毅力和韧性。读书的习惯和毅力,表现在“挤”时间上。                                
——《人民教育》主编 傅国亮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优雅的语言,每个字就是一幅画,每句话都是一首诗。走在汉语的小径上,再弱小的人都可以进入广大的世界,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很多古代文人之所以过着儒雅的人生,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处处都与优雅的汉语为伴,或吟诗作赋,或月下清谈。
    开心诵经典,要多一些情趣与活泼,多一些时尚与流行,多一些创意与个性。
——李振村《“新经典”:开启母语教育高效之门的金钥匙》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人文,语文工具的掌握就是人文素养的提升。汉语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记载该民族相应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学语言的价值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一种民族精神的塑造,一种民族印记的烙刻。
——吴忠豪《国际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教师对语文的感受越深,就有可能把孩子推向一定的高度,让孩子认识到语文意象背后的高度。
    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
    将感悟洗净/勺诗意煮茶/语词袅袅/温热陈年的话/何处飘来/清香的密码/课程流转/生命蹉跎/宛如佛拈花/一壶微笑/沸腾起言说的芽/品过/才知晓语文的味道是回家。
——王崧舟《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之道》
    阅读告诉孩子世界曾经清新美好,世界应该清新美好,阅读让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什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教育智慧,那就是要承认自己平常,接纳和自己一样平常的家长,一样平常的学生。
    为什么儿童文学作品要让孩子读?因为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都写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它的结局必是经历了艰难困苦,实现了自我,实现了成长!而成长,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
    整个阅读环境的改变,不是靠着某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它要靠各方面的共同促进和提高!儿童持续阅读的热情来自老师,来自家长,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薛瑞萍《儿童持续的阅读热情从哪里来》
    我从小喜好儿童文学,其中的真、善、美至今仍冲击着我的心扉,宛如初冬的暖阳辉耀着胸膛,这便是儿童阅读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
    文本阅读就像品茗,在静静地品读中,净化心灵,提升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人们的精神世界。
让儿童坠入书之爱河,呵护“无意思之意思”,教材突出的是规范性和典型性,课外读物应该突出丰富性和多样性,不然孩子会拒绝、远离;以共同阅读结成一个精神同盟,儿童和成人是两个有价值的存在,共读中彼此有了心灵的沟通,拥有共同的语言,就能建造通往幸福天堂的宝塔。
——周益民《儿童阅读:一条返乡之路》
    吟诵是一种介于读和唱中间的形式,既遵循语言的特点,又根据个人的理解,突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思想情感,比朗诵要细化、充分得多,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学习方式,而且其运气发声、仪态风神,始终浸润着大雅君子之风。
    吟诵是一种学习方法。怎样去吟诵一篇诗文,实际上就是怎样理解这篇诗文。我们要通过反复吟诵,不断修正,达到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
    吟诵的曲调和方法各地不同,丰富多彩,正如中国民歌的系统一样博大精深。
——徐健顺《吟诵之美——兼及小学语文教育》
    把深奥的道理说浅显,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和本质,让语文教学真实、扎实、有效,这就是“简单语文”的核心理念。简单语文,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钻研教材要有度,不必太深,更重要的是要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有的东西要反复训练,比如写字、朗读、作文。这都是一种技能或者一种能力,凡技能和能力都必须训练才能形成。
——于永正《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求发展》
    新课程下的语文新课堂要着眼于构建新的教学形态与模式,要建设“依文本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态。当然活动必须依文本,以文本为出发点,以文本为基础,活动完成后学生学到的东西必须是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仅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应包括学习主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在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不要简单地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所谓的“人文性”。
                                         ——李海林《语文教学改革要继续研究的三个问题》


教学写作是教师精神生命的倾吐。精神生命的困顿和压抑无疑是痛苦的,那么表达和倾吐必定是一种快乐。教师是“三耕族”,读书是“目耕”,上课是“舌耕”,教学写作是“笔耕”。“三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教师的生命状态和专业生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我们会因为收获的愉悦而使充满劳绩的耕耘,成为一种快乐的诗意栖居。
——周一贯《写作,语文教师的生存状态》


“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
“素读”课程如何进课堂?“素读”的时间哪里来?高年级一周七节语文课:一节经典诵读课,一节课外阅读课,一节习作宣读课,四节语文教材课。平均两课时上完一篇课文。教材用法模式:一是课前学,二是师生评讲课文特色,三是通背课文。教给学生自学方法,以简易的思维导图辅助自学。
“素读”有量日日清:每日一百字左右。经典“素读”的基本方法是:大经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教师是“素读”经典的引路人。做一个读书的教师,是给予学生最大的福荫。
——陈琴《"素读"经典》

什么是作文?作文是生命,是心灵,是情感,是尊严,是荣耀。什么是作文?作文是本真的袒露,作文是压抑的冲动,作文是秘密的公开,作文是温馨的表白,作文是内在的觉醒,作文是跳跃的音符。基于这一理念下的作文和作文周报,是一个“人”的世界,“言”的世界,“心”的世界,“情”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
                      ——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2
快乐阅读:一条开满鲜花的通道
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  金孜红    朱华英
    义乌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12年,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积淀百年丰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学校占地156亩,现有60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其中有来自韩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50余名。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城镇示范小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二十多项。享有“全国一流”、“中国小哈佛”、“小学界的航空母舰”等美誉。学校现有特级教师、省地市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38名,省地市优质课获得者46名。学校秉承“让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让教师拥有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遵循“求真、创新”的校训,树立“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今后的六十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文艺术熏陶,着力打造精致品位校园。
    2006.10.丹桂飘香,我校承办了“全国第二届中华诗文诵读教学观摩暨成果展示活动” ,在开幕式上,我校师生演绎了一台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的诵读表演,师生用歌曲、舞蹈、短剧、古诗新唱、情景诗朗诵、教师独诵、齐诵等等形式再现了中华诗文的魅力,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令全场来宾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这种融诵读与艺术之中的表达形式,受到了小语界专家同行的高度赞赏,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就是我校开展经典阳光诵读的一个成果侧面(视频播放)。
    那么,何谓经典,何以想到开展经典诵读?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方式?如何让读书丰盈心灵、丰厚生命底色,让经典伴随着孩子的童年成长?我们历经了十年探索,走出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快乐阅读”之路。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认识缘由
   (一) “快乐阅读”的由来
    1、当下学生阅读生活透视
    读书是每一个学生生活的主体内容,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读书变成与考试、分数紧密相联的事,功利驱使下的读书不仅机械、乏味而且苦不堪言,教育的内涵枯萎了,教育的真谛迷失了,教育走向了异化。如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育人模式,变革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实现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是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2、经典诗文教育功能有待开发
    语文教学历来十分倡导阅读积累,注重课外阅读拓展。经典诗文是久经历史考验的人文典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特殊作用,理应成为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对经典古诗文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将其纳入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补充教学内容,拓宽语文学习天地,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把孩子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同时,新课程三级课程系统的实施,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提出了现实要求。我校在语文教学经典诗文拓展研究基础上,构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并开发出“影视欣赏课”、“儿童诗欣赏”、等多门课程群,供学生自主个性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2006年,学校正式印刷一至六年级六册《经典诗文诵读》读本。
    3、重构校园读书生活之需要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它必须为学生今后的一生发展奠基。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0-13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期,儿童诵读有着特殊功效。俗话说,童子之功,一日成诵,终身有用,这是成人读经所不能企及的。我校选取经典诗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以破解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通过经典诗文诵读,给学生打开一扇门,开辟一条通道,让他们触摸到中华民族的深厚积淀,深入古代圣贤的心灵世界,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接触精品,与大师对话,开阔视野、丰富涵养,终身受益。“胸藏万汇凭吞吐,腹用诗书气自华。”素质养成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经典诗文以其人文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深入心灵,全面提升人的气质与修养。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成为我校全体师生的追求。
   (二)“快乐阅读”读什么
    读大经典美文。经典特指“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先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即经受时间考验,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传递永恒的真善美精神的令人感动的作品。”
    我们冠之为“大”,是因为 “经典”应该是传统的、民族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是鲜活的、成长的。因此其范围还要更为宽泛些,包括唐诗宋词、诗经论语、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外,还应包括本地的乡土名篇。
    大经典美文从框架上来看,分成两大板块:一是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二是经典诗词的背诵积累。这两大板块,并非是永不交叉的平行线,而是最终能聚焦于一点的射线。因为,目的只有一个——“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

二、天下大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探索历程

    我校大经典诵读实践坚持近十个年头,经历了教育教学多次改革的考验和新课程改革的检验,规模从几个实验班扩大到全校,诵读内容从随意零散的几首古诗词,到“全校开展诵读80首”,到系统编辑的六册校本教材,其认识也逐步从语文教学提升到生命素养,研究从教师个体各自实施再到“确立课题正式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队伍日益壮大,认识由浅入深。
    (一)基于课程资源拓展的初步探索阶段(1999年至2000年)
    1999年,学校几位喜爱古诗文的教师,自发结合课堂教学,旁征博引,走进经典诗文,开启了课堂诵读之先;同时,为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丰富寄宿部学生课余生活,学校“文学社”应运而生,开辟古诗文第二课堂,在课外拓展阅读。有的以《论语》、《三字经》为核心,有的以宋词元曲为主体。2001年,部分班级相继开展诵读活动:读三字经,诵唐诗宋词,诵论语格言等。随着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效益也逐渐显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这引起学校的广泛关注,在系列调研、教师论坛和学习研究基础上,全校形成了经典诵读的共识: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以新课标推荐的80首古诗为基本内容,开展全校性的诵读活动,举行大型赛诗会。
    (二)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广泛实施阶段(2001年至2002年)
    为提升研究层次,2001年学校确立“以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的诵读要旨,培育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设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重新编写“经典诵读”读本,在各个学段以各种途径、方式来开展诵读加以落实。2003年,启动了“经典诵读实验研究”课题,《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正式开设;2005年,六册《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初稿问世;2006年秋,学校成功举办全国第二届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研讨会。为使儿童喜欢经典诵读,学校还相继开发了校本课程群。如低段开设“影视欣赏课”、“儿童诗欣赏”、“走进故事大观园”等;中段开设“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七彩园”、“我与童话大王”等;高段开设“宋词的阅读与欣赏”、“名著欣赏课”、“网络阅读”、“与作家同行”等。这些校本课程群把童话、寓言、成语故事大胆引进课堂,形式多样,趣味盎然,可供学生自由选择,深受学生的喜欢。
   (三)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深化探索阶段(2002年至今)
    随着实践的深入,理念不断得到升华,经典诵读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延续和校本课程的实施,而是成为建设人文校园的途径,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经典诵读已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2002年至今,经典诵读从关注课堂,到关注课程,再到关注生命;从关注少数人,到关注多数人,再到关注每一个人;从关注语文知识的积累,到关注语文素养的发展,再到关注人文素养与生命品位的提升。经典诵读实现了质的飞跃,实践成效日益显现,从语文能力到综合素养;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从本省到全国,并最终成为“孩子生命成长奠基”的工程。经典诵读成为了我校的特色品牌。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探索

    (一)核心理念
    1、快乐阅读以兴趣为导向,以享受为目的
    阅读不是一种升学手段,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滋润精神生命,养育心灵睿智。如果阅读异化为考试和分数,阅读就会泯灭精神和心灵。回归阅读本真,就是要让学生对阅读本身发生兴趣,让阅读充满浪漫,让读书生活多一份闲适、多一份优雅。只有激发阅读本身的乐趣,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阅读爱好,阅读才能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2、快乐阅读以积累为基点,以激励为取向
    快乐阅读重在培养一种阅读态度,饶有兴致、孜孜不倦,不用在意水平高底、不同担心成绩好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切的起点,日积月累、逐步提高,沿着“多级书阶”攀登,以不同的速度梯进,终将达到“光辉的顶巅”,进入人文殿堂。
    3、快乐阅读以生命为底色,以品读为特征
    快乐阅读不仅是言语认知活动,而是情感、态度全身心投入的生命涌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情感的流淌。通过对传统朗读、背诵方式的变革,实现阅读过程的心灵对话、人格感召、艺术感染、生命感悟。使阅读提升人文素养,让阅读丰盈精神生命。
    (二)操作模式
    基于上述基本理念,我校从变革阅读内容、改变阅读方式、丰富阅读类型入手,转变原有的阅读范式,并通过制度设置、评价激励、环境营造去建立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构成一个“内外驱动,六维并举”的 “快乐阅读”操作模式(见图1),以内容、方式、类型、制度、评价、环境“六要素”的联动,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读书、考试、分数”机械链,实现“诵·读·悟·行”四结合,使学生回归读书本真,体验读书的乐趣,实现读书的真正价值。
   
    1、 内容:三级书架,有序推进
    读书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为此,学校建立了“三级书库”:一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学校购进大量优质图书,学生每周有固定时间借阅;二是“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学生可以随时借阅;三是“家庭书架”,建议家长一个月左右与孩子逛一次书店,根据学校推荐自主选购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营造亲子阅读氛围。学生们对此深有感触。
[案例1]
    我的书架是一个精神巨人的住所。书架上的一本本书,就是一位位精神的巨人,我不能让它们躺在书架上睡觉,要让它们站起来,牵着我的手前进。
                                                        (《我的书架》四(4)班胡志超)
    同时,学校整合师资力量,把小学阶段应该积累和阅读的优秀名句名篇,结合家乡名人骆宾王、吴晗等作品,配上精美插图,合编成经典读本1-6册,供一到六年级的孩子自由选读。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了课外阅读指导手册,分段推荐课外读物,分层指导阅读方式(见表一)。
表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分层指导


学 段
推 荐 的 读 物
阅 读 建 议
课 标 要 求




儿歌韵语(读读编编)、对子歌、三字经、成语、谚语、必背古诗80首等;金波的《中华童谣100首》、贾尼.罗大里《假话国历险记》等50本中外好书。
一课一儿歌(对子歌)、一日一成语、两日一谚语、三日一古诗(三字经)、一周一接龙、一周一故事、一周一生活记录、一月一好书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




《唐诗三百首》、《元曲》等优秀古诗文;名人名言、《弟子归》《三字经》《千字文》《孟子》等;巴金的《长生塔》、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等50本中外好书。
一课一名言、一日诵一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两生活记录、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感受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 50篇。




《宋词》《论语》《中庸》《大学》《庄子》《老子》《四大名著》等古典作品;曹文轩的《草房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50本中外现代文学作品
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 、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篇60篇。

    2、方式:多维联动,生命品读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是仅仅用眼睛去感知,而是用情感、心灵,用生命全身心的感悟。因而,快乐阅读,需要变革原有读书方式,不能以背诵为宗旨。
    ① 强化人文性,丰厚人文素养
    我校金孜红校长说:“我们开展经典诵读主要是为了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厚实师生的人文底蕴,做个富有深厚内涵的义乌人。”在经典诵读活动中,首先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情画意。无论是背景解说、生平介绍,还是人物轶事,意在唤醒人文精神。让学生选出喜欢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诗句,体验细腻的情感,从而陶冶闲情逸致,提高文化品味。不仅积累了许多优秀的诗作,还丰富了自己的内涵。
    ② 增加艺术性,体验审美境界
    许多古诗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阅读过程中注重启动视觉和听觉多个感管通道,选配合适的音乐和画面同时作用于学生,营造生动逼真的艺术场景,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孩子们或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上一段精彩的说唱,或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享受到了阅读的审美境界。
    [案例2]
    经典与音乐的融合。2006年10月28日至30日,我校师生在 “全国第二届‘经典诗文诵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以歌舞、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的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有专家赞言:“眼前一亮,心头一震,耳目一新!”“实验小学能以这样一台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节目来传递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足见其功底之深厚!”
    ③ 注重乡土性,激发生命活力
    为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除了让学生诵读古诗文外,还选读大量本地的乡名篇,如七岁就会吟诗的骆宾王,抗金名将宗泽,现代有第一个走完长征的文学家冯雪峰,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还有撰写《海瑞罢官》的历史学家吴晗,以及诗坛泰斗艾青等等,使学生在诵读中强化家乡情结。
    ④ 贴近生活性,点燃灵性智慧
生活既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又是学习的应用和实践天地。诵读经典,心有所悟,情有所动,经典能点燃孩子们心中灵性智慧的火种。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引经据典,无论在游览山川大海还是名胜古迹,不论在课堂学习还是生活交流中,不时会有感而发,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或描述事物,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如当老师提醒大家看书要有思考时,孩子们马上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为老师总结。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更是时常出现经典的语句。
    [案例3]
    老师欣喜地说:孩子们逐步开始运用简洁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校组织春游活动中,同学们边赏景,边吟诗,在浓浓的春意中诗句竟脱口而出:
“迎春花儿金灿灿,桃花红红开笑脸,春风徐徐来梳柳,喜鹊黄鹂在欢唱。”
“小柳树呀弯弯腰,细枝摇摇把手招。黄莺唧唧又喳喳,欢迎我们来嬉戏。”
“这是我做的‘诗配画’,美吧。你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今天我做了一张书签,书签上写着:‘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想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楼鑫刚,因为他很聪明,但是总是很贪玩,不肯好好读书、背书,不肯好好完成作业。我想让他珍惜时间。”
    ⑤ 突显互动性,体验心灵对话
——师生共读,教学相长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和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让孩子们爱上诵读经典,没有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不行的。课题组要求每位语文老师担任经典导读员,开展师生共读。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更促进了教师的自主、自觉的诵读。师生之间相互对吟不仅浓厚了诵读氛围,更推进了阅读的深化。
——亲子共读,相互激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如果能够亲身力行,定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因此,学校发出“构建书香家庭”倡议书,定期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投身到诵读活动中来。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天听孩子背诵相关唐诗宋词,每周至少与孩子交流一次读书心得,每月逛一次书店,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要让家长与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感悟人生真谛,让“亲子共读”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不但提高了家长的人文素养,也促进了亲子沟通。
    [案例4]
    有家长惊讶地说: “小家伙说话一套一套的,还时不时嘣出一两句诗词来,吓得我不敢出声了。”“昨天在辅导他作业时,我刚提示完,孩子马上嚷嚷道:‘哦,别说别说,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哈,居然会说出这么贴切的诗句来,让我好惊讶。”
    [案例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的这首词,我多么喜欢啊!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江滨公园赏月,我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可把老爸逗乐了。接着爸爸又故意考我,跟我比赛吟诵描绘月亮的诗句,才难不倒我呢。你看,我一下子背了这么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哈哈,老爸甘拜下风。”                                      (四六班夏文强)
    3、类型:丰富多样,趣味盎然
    不同的诗词常常有不同特点,依据不同风格和色彩,需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往往会达到神奇的阅读效果。实践中老师们主要创设了以下几种阅读:
    ① 情境吟诵
    古诗词韵律、意境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不再单纯地出现一首诗的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让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缓缓流淌。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在这样的情境中,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反复让学生诵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达到读出诗的味道,读出诗的情感,读出诗的美感的目的。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沉醉。我们常常听到优美的音乐伴随,眼前美丽的画面扑面而来。孩子们常常会如痴如醉,流连忘返,陶醉在诗海里,乐此不疲。因而,诵读中用艺术创好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6]
   《送元二使安西》在《送别》古曲的烘托下学生反复诵读,朋友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对朋友的挂念、担忧等种种深厚的情意不言自明。
古筝曲《渔舟唱晚》特别适合王维的《山居秋冥》,舒缓甜美的乐曲,一下子让学生感受到田园气息的闲适和芬芳。
    ② 对照思读
    在古诗词中,有许多内容题材相同或相近。把这样的两首或几首诗词放在一起对比诵读,可以提高诵读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让学生品尝到直达诗人内心的理解的快乐。
   [案例7]
    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时,先出示这两首诗让学生诵读,然后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这两首诗相同的是:内容、题材、所处的时代,不同的是:色彩、景物、看景的位置、基调、情感。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原因。这时,适时引入诗人的介绍,拓展的资料。最后,反复诵读,读出诗情。
    ③    故事引读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每一首古诗文常常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如何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的带动下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怀是一种创新研究,这使得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的涌动过程。
    [案例8]
    诵读《秋思》
    师:“唐朝诗人张籍远离故土,在外做官多年。又是一年秋天来到了,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他独自一人漫步在洛阳城的街头,只见街上冷冷清清,秋风吹过,小草枯黄,落叶飞舞。又是一年,不知家乡怎么样了?家里的亲人都好不好?他赶紧回到客栈,想写一封信寄给家乡的亲人。摊开纸笔,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一时竟不知从何写起。小小纸笺,怎么写得下自己对家乡的那许许多多的思念?张籍终于写好了信,把它交给了信使。可怕刚才匆匆忙忙还有什么事情忘了写,当信使刚转身要离去的时候,又麻烦信使把信拿出来,重新启封又看一遍,又添上许多话。这才目送信使远去,他的心也跟着信使去到了家乡……”
    师:听了故事,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生:孤独、寂寞、愁苦、思念家乡的诗人。
    师:诗人把自己的这种情感写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诵读。
    ④游戏诵读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诵读有机的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跳,既能消除疲劳,又激发了孩子在游戏中自然积累经典诗文的极大兴趣。如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连十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
    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华满池塘。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你拍九,我拍九,九月菊花初开放。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4、制度:日积月累,梯度成长
    为了使诵读从一开始就落实到位,学校及时建立并完善了系列制度,促进诵读热情的持续高涨。
    ① 保证诵读时间
    保证“每天一小课,每周两大课”的时间进行诵读。如每天10分钟晨读,每节课前3-5分钟诵读,每周二、四中午的读报课及前移20分钟统一为全校诵读时间,走读学生每天回家再诵读20分钟,以此达成以少积多,日积月累。
    ② 探索导读方法
    倡导老师努力开发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近几年,老师们探索研究的课型就有:“阅读方法指导课,自主阅读课,读书汇报课,好书共享课,你评我点话好书鉴赏课”等“阳光诵读”课型,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率及热情。
    ③ 明确诵读指向
    提出“五一”诵读目标:一天一句格言警句,一周一篇经典美文,一月一次读书交流,一期一次成果展示会,一年一个读书节。即每天复习背诵一句古典格言或名言名句;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论语或宋词;每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诵阅读的交流展示活动;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次诵读的成果展示会;每年以全校为单位开展一次隆重的读书节活动,如古诗文背诵擂台赛,经典美文集体朗诵演唱,古诗文诗句对接赛等。通过书经典诗句、吟经典诗文、唱经典歌曲、演经典元曲等,营造诵读积累的浓厚氛围。
    ④ 设计展示平台
    为激励学生的阅读需要,学校注重设计多层次展示学生阅读能力的平台,包括学校层面、年级层面、班级层面。学校“七色花”广播站、电视台开辟经典诗文诵读栏目,时间在每周三中午12点30分准时播出。或请学生当场展示朗诵,或播放“与经典为友,与圣贤为伍”故事系列,让学生耳闻目睹古往今来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欣赏中得到情感陶冶。年段一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竞赛活动,有全体学生参加的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有全员参与再逐级胜出的赛诗会(低段)、经典诵读展示会(中段)、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高段)等。班级诵读有专题辩论赛、好书推荐会、模拟书店、课前三分钟谈天说地、办手抄报、为诗配画等。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以班队会形式开展专题活动,如“在诗词王国里遨游”、“说古论今话对联”、“走进李白”、“诵古诗、学美德”、“能说会道大派对”、“古诗吟诵擂台赛”等,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学生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还有“看,我家里藏书多”“寻访骆宾王”“走进中国小商品城”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5、评价:多元激励,精彩纷呈
    ① 学校评比活动丰富
    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经典诵读之星”,人人参与,不限制名额,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均可以成为经典诵读之星。2006学年,学校有 1000余学生榜上有名。每个寒暑假都开展师生阅读活动,并如期进行假期“阅读之星”评比,及时召开读书交流会,营造师生共阅读的气氛。每年评选书香家庭,以此为契机,引导家长建立家庭书架,制订亲子阅读计划,落实亲子阅读活动,达到阅读效果。
    ② 学生竞赛形式多样
    全校共读一本书《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低段以口试形式比赛,高段以笔试形式比赛。开展书签(低段)和手抄报(高段)制作展览,书签要求:书签背面是自己最爱看的一本课外书的内容简介,书签正面是本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开展“我读好书,我诵经典”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各教研组以经典诵读内容为蓝本,结合诵、唱、舞等形式编排节目,参加学校的汇报演出。
每学期都举行“背诗大王”擂台赛,这是让人倍受关注的活动。擂台赛模仿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栏目举行,分周擂主、月擂主、季度擂主、学期总擂主四个阶段,每次比赛都异常激烈,学生们个个有备而来,诵读的诗句宛如滔滔江水绵连不断。
    6、环境:宁静致远,灵动优雅
    学生阅读态度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氛围的影响,文化氛围对孩子是一种无形、深刻、持久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而,要提升阅读素养,必须要改变阅读环境。我校提出“创设书香校园、打造书香家庭”的口号,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使学生浸润在书海之中。
    ① 创设书香校园,品味翰墨馨香
    “书声朗朗,文墨溢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引导学生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首先,从优化物理环境入手,在校园走廊、橱窗上粘贴古代名人画像,经典诗文等书法作品,教室四周悬挂名言警句;校园主要通道两旁设置精心设计的文化灯箱,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下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名言警句琳琅满目,浸润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每周二、四诵读时间,学校根据诵读内容,统一制作的古筝音乐萦绕整个校园,全体师生在优美的音乐余音缭绕下静静地阅读,与文本对话,与书中圣贤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以宁静和舒畅。每周三学校广播和电视台,定期设定诵读栏目,播放古诗词光盘,或配乐朗诵、或配图解读、或配文表演,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和美妙。其次,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包括“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和经典牵手、与圣贤对话”;“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学生随时可品诗园里的诗文新韵,在诗化环境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亲近经典。
    ② 打造书香家庭,浸润孩子心田
    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诵读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家庭的熏陶,要求家长做到“建一个家庭书架,共读经典美文”,引领构建学习型家庭,使广大家长成为诵读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快乐诵读深入持久开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
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实践效果
    十年的探索实践,快乐诵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夯实了师生的人文底蕴,凸显了学校的人文品牌。
    (一)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1、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快乐阅读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对六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64.1%的孩子能够熟练朗诵《论语》,89%的孩子能够熟练朗诵《论语》精选篇章,52.04%的人能够熟练朗诵《大学》前十二章,58.2%的同学能够熟练朗诵《中庸》精选篇章。有少部分学生完成了学校读本所推荐的诵读内容后,已经开始主动诵读《诗经》。
在大量增加学生的阅读容量之后,对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什么影响呢?调查表明,近五层学生认为没有明显影响,二层学生认为负担反而减轻了,另有二层学生认为负担增加了。深入访谈后,我们发现这主要取决于于阅读方式,方法科学灵活、要求适度、循序推进,学生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不感觉到负担。
    2、 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快乐阅读,逐渐养成了学生每天必读每天必诵的习惯,不仅开阔了视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了语言修养,使孩子们的语言世界丰富多彩。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表达方法也生动形象。
    [案例9]
    语文课《钓鱼的启示》,讲到诚信的话题时,学生便顺口而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调查表明,有六层老师认为经典诵读、快乐阅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增强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更为可贵的是学得饶有兴趣。04年义乌市举行了课外阅读竞赛,56个一等奖获得者中,我校占了17个,这得益于长期的阅读积累。
    [案例10]
    学生兴奋地说: “自从诵读古诗以来,我再也不怕朗读了,以前每次老师请同学们朗读,我总是干着急,不敢读,即使读了声音也像蚊子叫。现在,不同了,因为古诗简短很有味道、很有节奏,我很喜欢读,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诵。双休日回家后,我经常召集村里的小伙伴背给他们听,馋死他们了。现在有几个小伙伴居然也悄悄地买来古诗在背诵呢,还说约定时间要向我挑战,我可得加油啦!要是输了,那可倒八辈子霉了。”(四年级何卓逸)
    3、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经典中有许多道德篇名,对学生的道德修炼和自我反思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经典诵读成为了实现道德修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如读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现象明显增多,地上的纸屑有人主动捡,同学的困难大家主动帮,草坪不再有人踩踏,鲜花不会再有人采摘,果树上果实累累,到处散发出文明和谐的气息。诵读经典活动改变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促成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一桩桩、一件件尊老敬长的表现,让我们感到经典正引领着学生的道德成长。
    [案例11]
    小晖平时是一个典型的“小皇帝”,家人也已经习惯了万事孩子优先的“规则”。一天,他妈妈惊奇地向老师反映:“‘十一’长假出游之前,家人商量去哪里旅游的时候,大家都习惯地先问晖,以往的出游也基本要以他愿意去的地方为准,可是这次他却说,先听听大人的意见,并说大人决定了他就没有意见了。大家都觉得很惊奇,问他今天怎么了?他笑着说了一句:‘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经典让孩子懂得了长幼有序的道理。
    [案例12]
    例4:有个孩子的父母生意繁忙,中秋没有时间回乡下看望老人,孩子提醒爸爸妈妈要挤点时间去看望爷爷奶奶,父母说:“算了,没时间去了,让叔叔把月饼和钱带回去吧。”孩子一本正经地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番话说得父母又羞愧又感动,毅然推掉了应酬,带着孩子回了乡下。
    4、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丰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用诗书气自华”,随着诵读经典的开展,学生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变得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志高气远、情趣高雅、气质儒雅,可以说学生开始享受到有人文品位的校园生活。
    [案例13]
    我喜欢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都是我喜爱的经典书籍,它们让我领略了文学巨著的魅力。
    我更喜欢语言凝练、富有哲理的经典——《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它们韵律优美,博大精深,是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它能陶治人的高雅情操,开拓人的心胸志趣,锻铸我们健康的人格。
    (二)丰厚了教师的人文底蕴,激活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1、掀起了教师诵读经典的高潮,夯实了教师的人文底蕴
    教师积极投身于有助个人人文修养提高的读书活动,纷纷捧起了《大学》、《中庸》等古代名典的阅读,受到了优秀文化精髓的熏陶。在全市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学校推选的十人,就有九人获奖,其中一等奖两名。其中洪岳、王巧玲两位老师在全国第二届经典诵读教学研讨会教学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现在,语文课上,教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孩子们积极响应,随声吟诵,常常呈现师生对吟的互动欢乐局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自行设计、自主编排,“古诗词接龙”“好书推荐书友会 ”“古诗名句欣赏”等,内容纷呈,形式多样,课堂真正成了人文课堂。
    2、强化了教师的民主意识,深化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师在快乐阅读中形成了“兴趣为导,品读为本”的读书理念,懂得提高学习效能不能单凭增加学习时间,并认为小学主课时间可以减少,以腾出更多时间,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多点自由支配的空间。
经典诵读快乐阅读,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教师走进学生,更多地研究学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调查表明,六层以上教师认为,经典诵读快乐阅读,对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有积极作用。三层教师认为关系改善不明显,进入调研表明,这主要取决于诵读方式是否科学。近六层的教师认为,经典诵读对教师育人方式变革有积极作用。经过快乐阅读实践,教师逐步理解教育的真谛在于心灵对话、人格感染,教师必须把研究学生放在工作之首,建立生命理念下的学生观,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教书必先育人,教师的智慧在于激活学生,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前进的动力。
    3、激活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型
    近六层的教师认为,经典诵读对教学方式变革有积极作用。老师们创造了许多受学生欢迎的新颖教学方式,如“情境吟读”、“对照品读”、“师生对读”等,还设计出“做做古格言警句书签”、“画画古诗文诗意”、“讲讲经典美文故事”、“优秀图书漂流”等“变式”活动,使学生诵读兴趣经久不衰,并由此带动整个教学方式向着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民主开放型”转变。
    (三)提升了校园生活品质,形成了学校的文化品牌
    1、营造了温馨的校园氛围,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如今,在我们的校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早晨,沐浴着清风朝露,寄宿班的师生或一边散步一边吟诵,或置身于绿草林间抒发感受回味积累;教室里,师生或放声诵读或静默阅读,沉浸其中;中午,整个校园在古典音乐的浸染下是那么幽静,教室里、阅览室里一位位学生手捧心爱的书读得津津有味,如饥似渴;傍晚,美丽的校园在夕阳的余辉浸染下显得格外活泼与宁静,草地中、山坡上、休闲石上,三五成群的学生相拥着或同看一本书,或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或一边做着游戏一边喃喃吟诵着古诗词。就这样,一朝一夕,课内课外,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到处闪现着一个个天真活泼、“满腹经纶”的孩子。
    2、自主开发了一套选文精当、插图优美的经典诵读读本
    这套读本一共六册,分别供一到六年级学生使用,从现代歌谣到三字经、论语,从古诗80首到唐诗宋词,从孔子到老子庄子,从名言警句到中外名篇乡土诗篇,搜集了上下五千年的经典美文,逐年递增积累,是一套难得的好书,受到了全国小语届同行及专家的高度赞赏,现在已经有许多学校相继选用。
    3、突显了学校特色,提升了学校品牌
    随着快乐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人文、和谐、民主的特色日益突显,文化氛围日益浓厚。2006年,学校承办了全国第二届经典诗文教学研讨会一举成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小学语文教师》记者编辑在2007首期刊物中这样报道:“简朴的开幕式后,义乌市实验小学奉献了一台堪称精品的经典诗文成果汇报演出。演出分为‘吴越情韵’‘神州风雅’两部分,紧扣‘情感’主题线,突出爱爱人、爱亲人、爱故乡、爱祖国的主旨,运用歌舞、吟诵、朗诵及地方戏曲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华诗文的巨大魅力。现在学校人文气息浓郁,诗情画意盎然,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8 年,该台节目被浙江少儿台选中录制,在“炫舞春天”栏目中推广播放。快乐阅读,也成为了学校的一张金名片。
可以说:行进在快乐阅读大道上,充满了鲜花和浪漫。
心地芝兰有异香——快乐阅读,学生生命因你而美丽
万紫千红总是春——快乐阅读,教师成长因你而快乐
春色满园关不住——快乐阅读,学校发展因你而亮丽
    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实践启示
    (一)让学生回归书本,与经典对话,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的生活充满了技术色彩,网络、电子等等成为了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过度的快餐文化影响下,学生们的精神内涵被大大消减,人文底蕴日益缺失,变成了“有知识无文化,有技术无思想”的一代。义乌实验小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素质教育,营造书香校园,应当倡导回归书本。现代教育要运用现代技术的快捷与便利,但不能丢掉人类文明的精髓——书本。经典历经五千年的文明,是滋润学生精神生命的阳光雨露,是孕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养分。让学生穿越时空、经纬与大师对话,让心灵放飞灵动,让思想博大精深。
    (二)让学生快乐阅读,享受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丰盈学生精神世界的有效途经
    千百年来人们似乎已习惯于将读书作为一种成就未来幸福的手段,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着“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理想憧憬;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读书总是与考试联在一起,“读、读、读,学生的命根,考、考、考,学生的法宝”,以对学习结果的功利化追求来获得对学习活动的驱动,而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内在快乐却很少关注,这样的读书不仅机械、乏味,甚至是痛苦不堪的。义乌实验小学用十年的探索告诉我们,让读书本身成为一种目的,让读书变成一种享受,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经。只有让学生在读书中找到了乐趣,体验到了快乐,读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三)让学生生命品读,重构校园读书生活,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
    读书要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要丰厚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走出“一切为了分数,一切服务于考试”的读书范式,重构校园读书生活。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不仅仅是一个识记认知过程,而是融入了情感、态度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有情,读出诗情画意、读出人文情怀,让读书丰盈心灵、丰厚人的生命底色,从而真正培育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阅读,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义乌市实验小学历经十年,走出了一条快乐阅读之路,这就是变革读书方式,让读书成为一种生命品读、心灵感悟的过程;让读书充满着思维火花、情感激荡、智慧迸发、审美愉悦。回归阅读本真,还读书以乐趣,读出孩子的文思才华,读出孩子的童年梦幻,让读书成就孩子健康、快乐、有品位的幸福童年和花季少年。
    当然,发展不会终结,探索永不该停顿!
    我们坚信,我校的阳光诵读、快乐阅读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必将伴随着学校每个孩子、每位教师的生命一同成长,迎来生机盎然的又一春。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2
与成语同行
                              ——江苏省灌南县孟兴庄小学成语特色记略
倪庆中    王建刚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因它强劲的交际生命力而被人们青睐。孟兴庄小学全面开展相关成语的多层活动,让学生小时就与成语结为良友,亲近成语,体验成语,运用成语,传承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课程:量身打造课程是成语学习的载体,也是成语发展的平台。孟兴庄小学多方论证,反复酝酿,出炉了校本课程《成语串串香》和《成语新经典》。课本分级段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逐步上升,螺旋发展的阶梯状目标。
    第一学段分“基础篇”和“趣读篇”,基础篇主要依托小学课本,选录课本上的精品成语和“读读背背”的韵文成语,作为学生的必记内容。趣读篇主要收集数字成语、动物成语、水果成语、植物成语、军事成语、谜语成语、食物成语和人体成语等,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学段分“基础篇”、“趣读篇”和“赏读篇”三个部分。趣读篇继续分为成语之最、歇后语成语两类。赏读篇分为重叠成语、类别成语两部分。
    第三学段分“基础篇”、“赏读篇”、“实践篇”、“创新篇”和“诵典篇”五部分内容。赏读篇主体成分为骈偶成语,实践篇分为人物典故、妙改成语、诗含成语、成语接龙、猜测成语和广告成语等。创新成语主要是成语新编。诵典篇分为勤学典、励志典、孝义典、诚信典、报国典和智慧典。第三学段的成语学习在讲究兴趣引导的同时,强调量的记忆和类的区分,让学生从各方位,各个层面认识成语,牢记成语。
    粗略统计,此本小册中的成语有二千二百多个,这和小学阶段要求识记的生字总量相当,有力地配合了生字的认识和感知,如果能掌握80%,学生的语言素养将极大地提高,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
    活动:精彩纷呈孟兴庄小学为了使学生的成语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开展了“诵成语、默成语、书成语、画成语、讲成语、用成语、演成语”为主体的七彩成语系列活动。
    1. 诵成语:日积月累、口吐珠玑
    学校将星期一晨读、星期五下午辅导课作文专门诵读成语的时间,星期一下午还辟出成语阅读欣赏课,为学生积淀成语提供时间和空间。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成语诵读过关验收,要求本学期掌握的成语必须牢固掌握,不过关的停课诵读,直到过关为止。上学期和上上学期,学校进行了“成语诵读大王”的比赛,被评为“成语诵读大王”的学生3分钟背诵400个成语,背起来是行云流水,其熟练程度令人赞叹不已。学校实行的成语考级制度,其中核心板块也是诵读成语。
    2.  默成语:琼林玉树、点石成金
    默成语就是要求学生对本级段和本学段的成语不仅要烂读成诵,而且知其形,能准确地进行默写。默写时从应背的成语提取部分成语进行听写、填空、改错和选择,规定错误率不得超过20%,超过20%的视为不合格,要重新申请默写,直到合格为止。
    3. 书成语:入木三分、笔走龙蛇
    孟兴庄小学利用学校传统的写字特色优势,让学生从书法角度去书写成语。学校还从硬笔和软笔同进入手,既得到了练字,又记忆了成语,相得益彰。
    4. 画成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画成语就是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画成语画,用画面来反映成语的内容。学校已举办过两次校级画成语比赛,学生画出的成语画色彩鲜艳,内容活泼,自由灵动,表达了自己对成语的认识与理解,学生识记成语和绘画能力获得了双重提高。
    5. 讲成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讲成语就是让学生讲成语故事。成语有了故事情节,就有了生命,人物变得鲜活起来。从学校举行过的成语讲演比赛来看,学生讲成语时入口、入心与入境,有头有尾,有理有据,有情而发。成语和诗歌以及课文连在了一起。
    6. 用成语:得心应手、妙笔生花
    学校推行了即兴成语作文竞赛。一至三年级的给一个成语,让学生写一段话,中高年级的给几个成语,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想象,提高了学生主动运用和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7. 演成语:绘声绘色、栩栩如生
    演成语是系列活动中最为综合化的活动。演成语不仅锻炼了学生现场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学校已举办了两届成语节,其中的重头戏就是演成语。学生在演成语时,有的忠实成语故事的本来面目,也有的加入了现代内容,还有的进行了故事新编。
    现在,学生成语考级方案已基本成形,它将使学校的成语系列活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3
周一贯老师的写作秘诀
耕耘心田  守望花开(网名)
http://blog.nhedu.com.cn/u/3514/archives/2009/8693.shtml
    参加“新经典”大讲坛培训活动的第三天下午,热烈的掌声中,白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先生矫健地走上了“新经典”讲台。
    没有多媒体课件,没用实物投影仪。一张讲台,一个话筒,周老先生开始用他那带着浓郁的绍兴腔的普通话开始了他朴素的讲演。
    60分钟时间里,老先生声如洪钟,语调铿锵。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谆谆教导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做“三耕族”,读书是“目耕”,上课是“舌耕”,教学写作是“笔耕”。“三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教师的生命状态和专业状态。老先生谈到自己从教近60年,笔耕不辍,发表教育教学论文930篇,出版专著约1259万字。其秘诀就是“积累”二字。积累教学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坚持天天“暮醒”。阵阵掌声传达着我们对老先生的崇敬,但很多人心中却有和我一样的想法:这不是常人能坚持的事。能坚持下来的都是“超人”。
老先生仿佛读出了我们的心思,话锋一转,道:“当然,很多时候,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就老老实实坐下来,认认真真记上‘今天没有什么可写’。如是者三,你就会挖空心思去找到写作的素材,哪怕语无伦次,也要写上几句。如此坚持,总有一天,会越想越深刻,越写越流畅。”
    感受着台上白发长者充满热忱与希冀的目光,不禁汗颜:有多少次,打开文档,想要记录几句,都觉得没什么值得写,或是不知怎么写,就草草关掉。博客就这样开了越来越多的天窗。看来,今后也得用周师的这个方法好好刺激自己了。
    今天,记录下这一课,当做警钟。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4
绽放在经典诵读的大花园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诵读子课题研究,创造出很多特色鲜明、风格独具的校本课程。这里介绍部分有特色的子课题,供老师们参考。
   
    经典诗文诵读本土化策略研究
    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
    以绍兴丰富的本土文化为依托,开设校本课程,编写经典诵读教材,营造校园诵读氛围,对学生施以乡土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爱国诗词诵读研究
    山东省高密市密水街道卞家庄小学    安徽省蚌埠市实验学校
    精选传统爱国诗词让孩子们诵读,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中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
   
    经典诵读与小学生礼仪养成
    安徽省广德县桃州第三小学
    在诵读经典之中,着重进行品德教育、日常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修身养性。
   
    经典诵读和小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小学
    探索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使经典诵读活动真正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
    借助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研究,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丰富语文积累。
   
    传统节日诗文欣赏研究
    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第一小学
    使学生通过节日文化的欣赏,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生经典阅读考级试验
    浙江省永嘉县外国语实验小学
    通过开展经典阅读考级试验,营造书香校园,为学生创设文化传承的平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水平。
   
    国学启蒙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
    研究国学启蒙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儿童启蒙的规律,提高小学教学的效益。
   
    小学对课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
    通过对传统的“对对子”的研究开发,设计了旨在让学生感受母语巨大魅力、锤炼语言表达艺术的“对课”。此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小丁慈矿老师研究多年,已经十分成熟,学校可以直接借鉴。
   
    猜谜与诗词研究
    广西桂林市崇善小学
    在猜谜的过程中学习诗词,把有趣的猜谜游戏活动和诗词学习积累起来,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
   
    农历天空下的诗词诵读研究
    山东省淄博市金茵小学
    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相应诗词,同时配合国画、民间故事、书法、对联、民俗……
   
    精品小古文欣赏
    浙江省绍兴市塔山小学
    选取历代古文中精粹之作,引导学生诵读品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素养。
   
    诗画结合研究
    江苏省常州市遥观中心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槎龙小学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孩子们又普遍喜欢画画,让孩子们一边诵读,一边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古诗文的意境;或者给自己的画配上合适的古诗,这种训练充分利用了孩子形象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
   
    古诗词配现代歌曲研究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根据诗词的节奏、意韵,为古诗配上现代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歌唱中接受诗词熏陶。
   
    古诗吟诵教学法研究
    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传统的吟诵法,结合当代信息技术,一扫传统古诗教学的呆板和沉闷,令人耳目一新,此研究由戴建荣老师主持。
   
    唐诗宋词欣赏课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
    唐诗宋词在中国古诗田园中是最美的一道风景,领略了这道风景,才算真正领略了中国古诗的精髓。因此,在小学开设综合性学习课程“唐诗宋词欣赏课探索”,可以让学生享受最丰盛的精神大餐。
   
    低年级童诗诵读研究
    江苏省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
    让低年级孩子们从诵读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童诗开始逐步切入经典诵读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高年级三大名著欣赏实验
    山东省寿光市寿光世纪学校
    高年级孩子已经能够阅读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开发文学名著欣赏课,引导孩子们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研究中国古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可以开阔孩子的人生和文化视野。
   
    成语典故与语文素养探索研究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江南教育集团    江苏省灌南县孟兴庄小学
    中国的成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每一个成语几乎都包含着一个典故,学习成语就意味着学习丰富多彩的生活,意味着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和历史知识,丰富语言修养。
   
    经典诗文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聚德东小学
    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突破口,探索特色化办学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诗词主题学习馆研究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第二小学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都围绕一个经典诗文学习的主题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文化素养。
   
    经典诵读与审美教育研究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
    经典诗词讲究字斟句酌,追求深远的意境美,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首音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引导学生去品味体会其中的意境美,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审美情趣。
   
    经典诗文诵读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探索
    江苏省常熟市少工委
    以经典诗文诵读为抓手,引导少先队员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民族情感。
   
    小学生诗文手抄报实验
    广东省肇庆市第十五小学
    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诗文诵读成果,手抄报上诗画合璧、图文并茂,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诵读成果。
   
    经典诵读与花卉诗研究
    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让学生收集、积累、欣赏历代描写花卉的经典诗文,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经典山水诗词欣赏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小学
    诵读优美的山水诗歌,让学生体会诗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感受其中的轻松惬意,从而唤起学生热爱自然和生活的热情,陶冶情操,培养高尚情趣。

   经典诗文中的友谊
    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小学
    歌唱友谊是中华经典诗文中的又一个永恒的主题,让孩子们搜集有关赞颂友情的诗文,集中诵读、分类研究,可以让学生感受经典诗文语言魅力的同时展开友爱教育,接受情感的熏陶。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4
我怎样教“对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丁慈矿
    什么是“对课”
    “对课”,就是对对子,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教学形式。大概从北宋时期开始纳入语文教学体系,北宋的《京兆府小学规》(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教育大纲)对小学课程的安排有具体规定,在三个学业等第中,其中第二等第的日课程安排为:念书约一百字,学书十行,吟诗一绝,对属一联,念赋二韵,记故事一件。“属对”就是对对子。从那时起,‘对课’绵延近千年。凡是进过私塾的,都学习过“对课”。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稚嫩的童音从私塾中传出,回荡在蓝天之下。
    这一幕画面随着私塾的消亡渐行渐远,但从这些“神童”中成长起来的一批又一批精英人物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中华民族政治与文化的支撑力量,孙中山、鲁迅、郭沫若、冰心、老舍、沈从文……
    如今,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量的外来语汇、网络语汇潮水般冲击着汉语言文字,当“我们”在年轻人的口中变成“偶们”、“这样子”变成“酱紫”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回过头去看一看,我们的汉语曾经是多么得美丽!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将来是否还有人能写出这样的句子?
    我是怎样进行对联教学的
    古代私塾里的“对课”,没有现成教材,教师多是从眼前常见的事物开始选择字词,避开生冷的字眼儿,为的是让学生容易对,又有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一般由二字、三字到五盲、七言,视学生程度,由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就这样对着、对着,学生逐渐掌握了文字的运用,开始作对联,写律诗。我以此为参照,设计了日常拓展型的对联课和主题探究型的对联课。
    日常拓展型的对联课由“每日一对”和“每周一联”组成。
    “每日一对”,就是每天出一副对联让学生去对。“每日一对”不拘时间,有时在吃午饭时进行:吃饭前我出一个对子,午饭后,和孩子们交流。对子都很简单,多是些常见的事物。例如,有一次,我出的是“八宝粥”让孩子们对。饭后,一个孩子跑过来说:“老师,我对‘三鲜面’。”另一个孩子说:“‘五香豆’怎么样?”大家哈哈大笑。
    “每周一联”,就是每周利用一节晨会课,和孩子一起欣赏一副对联。对联是我从百余种对联书中选出来的,都是些好玩的东西:“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腰。”“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这些对联孩子都很喜欢,一读就记住了。
    学对联的意义
    汉语言是感悟型的文字,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其中一大优点就是不过早地让学生了解意义,而是让他在反复诵读后感悟语言中一种叫意韵的东西。
    梁启超说过,如果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以此来观照我们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趣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看看这个“苦”字,多可怕,进入学海就像泡人了苦水!我的老师商友敬把这副对联给改了两个字:书山有路思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这个“趣”字深得我心,可算作我的对联教学的出发点。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5
“素读”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陈琴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授课方式的定义:不追求理解的深刻,只是朗朗诵读,直至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
    我们现在可以将“素读”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实际上,中国古代教育基本上以这种方法为主要的教学法,目的是达到“读书破万卷”的功效。日本的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曾提到“素读”对夯实自己文化根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素读”的特点:一是所读的书籍必须是经典文集,是足具“种子能量”的文字(卡尔维诺语);二是对诵读的内容不求深刻理解,但求熟读成诵;三是不求急功近利,但求储备充裕。因此,“素读”在技法上要求反复朗读——响亮地、清晰地、字正腔圆地读;目标上追求大量积累,力求完整地、熟练地记诵。
    古代私塾先生为了获得“素读”效益,片面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现代课堂当然不能照搬。笔者巧妙运用了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对“素读”进行改良,收到显著的效果。
    一、精选文本
    面对浩瀚的书海,哪些文字是适宜作为种子播撒在童心上的?当然只有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文字。
    就启蒙教育的读本而言,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尤其是诗词,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也是促进童蒙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
    笔者让学生从明清时期的部分蒙学读本开始读,补充了大量现代的儿歌、童谣,两个学年就基本解决识字问题了。许多学前没有任何识字经验的孩子,经过一个学年的诵读,就可以自主阅读普通的儿童文学了。虽然有很多人拒绝明清之前的读本,我个人认为“三百千”和《声律启蒙》这样的教科书文字非常美,内容也基本健康。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的人是用什么语言跟孩子说话的:
    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
    12个字,琅琅上口,把一个孩子晨起洗漱以及上厕所后该有的卫生习惯讲得这么具体而精炼,除了汉语,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的语言能有这样的功力?再看这样的文字: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鳌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锋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声律启蒙》)
    94个字一段,典雅的文字,妙曼的音律,集历史、地理、天文于一体。这是只有中国文字才有的对句。对句是中国诗文的瑰宝,读多了,自然会分辨平仄声、虚实字、律与韵、词与句之间的关系。对句,不仅能锻炼语感,也会丰富词汇,开阔思路。
    二、让“素读”活泼起来
    1.诗词或以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可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等等,我都是以这种形式让学生背会的。集体接力的多种变换形式让学生始终处于“斗智”的兴奋状态,比单独的诵读效果更佳。先给学生分组,给诵读的内容也分好组,学生的组序可以不断变换,不断循环——
     ①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②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③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④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①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②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③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④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三四遍回环复沓之后,就能背诵了。
    2.短语式的三字或四字甚至五言诗还可以借助“节奏” 或“和声”来增添吟诵的乐趣,学生会觉得很好玩。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感和倦怠心。有些诗不需要讲解,直接设计以诗对诗或以诗解诗的方式,学生一读就懂了,以话剧的对白来读,就更有趣了。比如——
    (领)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和——哦,灞陵雨呀!)
    (领)问客何为来?(和——何为来呀?)采山因买斧。(齐:噢,采山因买斧!)
    (领)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和——花正开呀,燕新乳!)
    (领)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和——唉,鬓丝生几缕?)
    3.根据诗的内容,吟诵中增加几句唱曲,以助吟诵兴致。尤其是给一首诗的个别难以一言尽释的句子增加一两句唱曲,学生更欢迎。如上面的《长安遇冯著》里最后的两句清唱,放给学生听,几遍就会了。
    唱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比如,弘一法师的“长亭外,古道边……”很多人不记得全词,可是,借助歌唱就能继续回忆后面的词了。你记不住屈原的《橘颂》,就唱吧:“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多美的旋律,一唱三叹,油然流动。
    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要傻呆呆地坐着有口无心地读啊背啊。只要不断创新,“素读”其实完全可以做到不俗不闷不乏味。
    三、规划素读数量
    我为学生六年的语文学习订了一个整体目标:背诵10万字,读破百部书。在实践中,我总结的经典“素读”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大经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每天要有一定的“素读”量。我这样来规划: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一学年除去节假日,六年就可背诵10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
    笔者的体会是,“素读”的作业最好在校内完成,留为家庭作业,学生很少能主动完成。一本书,坚持每天几行,化整为零,寒暑不变,日有所诵,总能背下来。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早读10分钟,下午10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5到10分钟,坚持数年,奇迹就发生了。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记诵,我通常教学生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比如,一篇课文,可以先背熟一段,就到老师跟前背。每一段都是100分,一篇课文就可以获得好多100分。根据分数给予奖励。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5
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    常丽华
    2004年9月,我带一年级。
    在每个生命的黎明,我带着孩子们读儿歌、童谣、儿童诗——在童年的浪漫期,这是属于这个年龄的最佳营养。
    三年级下学期,浪漫期开始向精确期过渡——到了接触古典诗词的时候了。可是,在我带着孩子们背了一段时间唐诗宋词后,却发现我和孩子们一直在诗词之外:似乎,就是为了背诵而背诵。
    我们的先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敏锐地感受着物候的变化。在春花、夏雨、秋风、冬雪中,先人们和大自然对话,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伟大的诗歌。中国何以成为中国?那些伟大的诗歌就是民族符号啊!那是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方式的。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当你吟诵“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心里会有一种宁静和温暖吗?春天,“草色遥看近却无”,一株小草,是否能引起你的爱怜?秋夜里,站在无边的旷野里,你是否会想到那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亲近自然,亲近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本质。
    于是,四年级冬至那天,我们开始了“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诗词学习之旅。
    这是一个以诗词为主的综合课程,以农历时间为线索,从冬至开始,跨越四、五两个年级,直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段旅程中,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相应诗词,同时配合国画、民间故事、书法、对联、民俗……
    春天的诗词之旅
    从第一天起,孩子们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农历游记”,图文并茂。
    “曾为梅花醉似泥”,是冬至之后“梅花诗词之旅”的名字。在这段旅程中,我们教室里种了一盆腊梅。在梅花的香气中,我们诵读了11首梅花诗词,梅花的精神和品格,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冬天,镌刻在孩子们的生命里。
    立春,我们吟诵王维的《春园即事》(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雨水那天,我们吟诵韦应物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和龚自珍的《乙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春分到了,我们就吟诵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惊蛰之后,桃花就开了。“桃花之旅”开始了。
    在诵读了六首桃花的诗词之后,周末,我们就走进桃花林。面对满山的桃花,孩子们惊喜地说:“常老师,你看啊,这满山的桃花,真的是桃之夭夭啊!”归来之后的周一到周五,在每天的晨诵时间,我们重温了整个“桃花诗词之旅”。第一站,是《桃夭》(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我们变换着不同的方式读,男孩子读给所有的女孩子听,女孩子读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听,……
    桃花随着流水到哪里去了呢?就来读唐朝张旭的《桃花溪》吧——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班里也有一个叫张旭的孩子,疯狂地热爱写作。上个周末的日记,开始写校园小说,竟然一次写了17页纸还意犹未尽。我说,千年后,也会有人五体投地地读着我们班张旭的文章吗?小小的男孩子,很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洞在清溪何处边?洞在清溪何处边?于是,我们就来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了。接下来,我们用了两个晨诵和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沉醉在桃花源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从《桃夭》开始,到《桃花源记》结束,我们走完了“桃花诗词之旅”。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就这样留在孩子们的心里。
    桃花之后,海棠、杜鹃、蔷薇、兰花、牡丹次第开放,我们又吟诵了有关的诗词。
    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是一朵最绚烂的花!
    野外,大片大片的金鸡菊开得最灿烂的时候,我们在金鸡菊的花丛中留下了一张全班的合影。我们用这灿烂的笑容,纪念我们读过的那些花的诗词,纪念我们走过的这一段美丽的春天的诗词之旅。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欣慰地对春天说一声再见了。
    夏天的诗词之旅
    春天过去,夏天就到了。
    因为有两个月的暑假,夏天的诗词之旅有些匆忙。但是,总有些东西留了下来:“陇亩日长蒸翠麦”的立夏庆祝活动;“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中传达的农人的喜悦;也有“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悲哀;还有屈原那一颗不屈服的心灵;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的誓言,永远地留在了这个夏季,留在了我们走过的这些日子里。
    秋天的诗词之旅
    在我看来,诗词是属于秋天的,秋天的明净,秋天的伤感,秋天的凉意都有诗词的味道。当我们穿过雪天,穿过春花,穿过炎暑,返回校园时,也就返回秋天,返回诗歌的深处。
    从王维的《山居秋暝》开始,我们拥有了一个诗意的秋天。秋季里的第一节课,就是从这首诗开始的。那堂课上,我们学完这首诗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选择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农历诗词的核心之一。世俗之人,自然体会不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体会不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美妙,就像我们此刻坐在教室里,也仿佛置身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无边的空旷中——这就是一种诗意地栖居。于是,白露到来时,我们背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我们在诗歌里探访嫦娥,我们相约一起赏月,对月高歌;寒露节,我们在杜甫的《倦夜》里,感受到了一颗伟大的灵魂;重阳节,我们和古人一起登高,和先人一起赏菊……在这个秋季里,我们进行了两个伟大诗人的专题学习:苏轼和杜甫——一个是旷达的,一个是永远贴近大地行走的……
    这样,立冬到来时,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再次迎接冬天。
    很久以来,我们过分地强调积累,忽视了儿童的理解和感受。我特别喜欢著名学者叶嘉莹说过的一段话:为什么要背诗?我是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像沈从文说的那句话: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
    如果孩子们背过的诗词和他当下的生活没有任何关联,孩子们能有诗的情绪,能感动于花开花落吗?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6
青年必读书
                               ——作家李国文谈从私塾走出的背诵意义
    现在回想起来,我受到的古文训练,不是从当时的语文课本而来。基本上完全是在家庭的督促,环境的熏陶,从硬着头皮,死背硬记开始,渐渐发生兴趣,然后到接受,到受益,到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矢志活到老,学到老的。
    古汉语的命运,终究维系于辉煌的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因此,其生命力应该是不会衰竭的。我记得,三十年代,在离城市并不很远的乡村,也还有科举时代曾经盛行过的私塾,甚至到了五十年代了,在偏远地区,也有类似私塾的家学存在。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经济负担的原因,交通不便的原因,也还有出于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原因,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所谓洋学堂里读书。当时,城市的学校在农村人的眼里,除了能够识字的语文课外,那些常识、算术、英语、劳作、美术、音乐等课程,是没有什么用场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谈背诵有益的杂感,讲到这种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私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我有一位居住在乡下的外祖父辈的前清秀才,入民国后,功名不成,便以塾师为业,在乡闾间,是颇著人望的一位老学究。他教过的学生,其出息者,有留洋,有当官,有领兵者;没有出息的,当然更多,不过,老人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暑假期间,家长便让我回乡下去,在那里补习古文,好像我有这样一位斯文长辈,作为后生的我等,要是古文一窍不通,那么薪火相传,就要断磅在我们这一代似的。于是,我就坐在板凳上,读那些儒学的启蒙书籍。老人对我倒不严厉,别人背不出来,是要吃板子的,我背不出来,就例外豁免体罚了。
    我说:“我不喜欢背。”
    他说:“要学古文,就得背,而且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我问他:“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先讲课,你为什么不讲?只教识字,识了字以后就只是背书?”
    他的回答:“背多了,你就自然明白了。”
    后来,我读《红楼梦》第九回,贾宝玉上家塾,其父贾政讲的一番关于教育方法的话,倒是今古同源,如出一辙:“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讲明和背熟,其实是两回事,也许老先生好一口酒,晚年愈沉迷其中,精力有限,在他的私塾里,于是只有背熟一道,而无讲明之说。因此,也有家长持异议者,他的解释很简单,你愿意来念就念,不念请便,还挺拿大。横竖他那些留洋的,当官的,带兵的学生,是他最好的广告,从来不愁生源。我家不也利用暑假,要我到老人家这里开小灶,来打好古文基础吗!
    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得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
    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以此,我是有真切体会的。随便举一个例子,旧时坊间出版的感知,通常无标点,很难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这时已经上中学的我,曾经求教于老人,如何句读之法?他反问我,句读有法吗?我也相信确是无法,但无法之法,总是应该有的,他想了想,还是只有多背书这个法子,他说,书背得多了,也就自然明白哪里该顿,哪里该断了。
    我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资料时,发现这位文豪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我记得凌叔华记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的密尔顿《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篇短文在报纸发表出来,过了好些日子,收到副刊编辑转来的读者来信,信中说,现在儿童的学习负担,已经够重够重,有必要再增加背诵的古汉语课文吗?我很惭愧,我没有作过调查研究,也不了解目前课文课本中,古文的成分究竟占多大比例,因为我们家也没有在小学读书的学生,不了解现在语文背诵的情况。但我坚持短文中的观点,如果脑海里能记往这些古诗词,古人的文章学问,总比脑海里一片空白要好。
    因为我深有体会,由于解放后的语文课本,在一度厚今薄古的文化思潮下,古汉语的篇幅,在教科书里是屈指可数的。所以,这一时期在校学习,尔后成为作家的同行,尽管他们非常努力地在充实自己,仍然时不时要暴露出他们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对弱势,出现完全不应出现的语文知识方面的硬伤。
    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令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位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增强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更何况古汉语的音节,言简意赅,古汉语的语法,短句多,长句少,复合句更少,是最适宜于记忆和朗诵的。
    在鲁迅先生那个时代,出于与封建文化战斗的需要,建议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其实,他自己“还要翻翻中国书”,他更说:“我的确是读过一点中国书,但没有‘非常的多’;也并不‘偏不让人家读’。有谁要读,当然随便。”
    经过了七十年时光的沉淀,经过了“文革”的虚无主义,经过对于传统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总结,我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发展中的大国,也是既拥有古老文明,同时又是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因此,以培养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学校教育中,以恢宏大气,兼收并蓄,凝聚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中会文明为编纂目标,那么,可琅琅上口地朗读、可一鼓作气地背诵的古汉语占相当篇幅的语文课本,肯定会对人才的培养,文明的建设,时代的进展,国力的增强作出贡献。
    背诵,是学习中国语文,尤其是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功课。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私塾”是怎么回事了。偶尔在古装片中,描写纨绔子弟不好好念书,背不出书时的吭吭哧哧,吃板子,打屁股,还有那么一位被作弄的冬烘老先生,以丑角出现,逗人发噱外,了解私塾和塾师者已不多了。
    私塾,其实就是私学,是旧时由家庭、家族办的一种学校。差不多是一位塾师,课以几个或十来个蒙童,主要以识字为主加以背诵。幼年班课本有《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中级班课本则有《四书》、《古文观止》。还有一些辅助读物,如《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之类。认字,朗读,默记,背诵,摇头晃脑地“之乎者也”,甚至要求倒背如流,根本不讲究教育方法,准则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但这种填鸭式的、完全依靠死背硬记的教育方式,也不能一笔予以否定。对学生的作用,那就要读了多年以后的融会贯通了。中国古代那么多的大学问家。谁不是从这种学塾里读出来的呢?他们读的许多古籍,都是小时候一篇篇背出来而终身不忘的。
    后来,我在写作《莎士比亚传》的时候,从收集的资料看,中世纪的英国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其方式似乎和中国的私塾大同小异。幼年的莎士比亚要在天不太亮的时候,就到学校坐在课桌前去,捧着“角书”(用磨薄了的角质物保护住的课本)念拉丁文,背拉丁文,也是用强迫记忆这一套。
    若是不能滚瓜烂熟地背出课文,中国也好,英国也好,惩罚也差不多的。中国用的叫戒方,英国用的叫教鞭,不是打手心,就是打屁股。这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教学方法,伴之以体罚,当然是不足取的。但是,我相信若干世纪以来,古人们能一成不变地采用这种手段,从儿童进学开始,就把一些基本的道理(无论中国或英国,教科书的内容总是要体现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及做人的准则),用强迫灌输的方法,使其刻骨铭心地印在学子的脑海里,这种谆谆教诲之法,肯定有其道理,而且是有成效的。
    因此,背诵,能够滚瓜烂熟地背出数十篇古文、数百首古诗词,乃至现当代作家的一些美文,是读书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人生历练、懂得生活的基本功。在小学高年级,在中学低年级,在语文课上,应该酌量增加背诵、朗读、默写、乃至吟唱。
    我认为,不光中小学生要熟读,要背诵,甚至那些上过山、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兵的,过去不曾背过多少书的成年人,也应该补上这一课。
    用背诵的方法,多读一些好书,多记住一些精彩的诗文,使脑海里多一些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文化提高了,生活充实了,思想升华了,情感高尚了,那岂不是有益于个人,更有益于社会的好事吗?!
    我赞成中小学生多读些古诗。古诗的教学,有两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是嫌它古,二是嫌它难教难学。
    先说古。古老的并非都是陈旧的,麦稻菽粟,发掘远古的墓葬就有发现,但是至今仍然离不了它,离了它就会饿肚子。古诗中自有历古常新者在,其中涵蕴的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还有高妙的语言艺术,都是世世代代饮之不竭的、无可代替的甘泉。我们离不了它。
    再说难。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渐染。教师只消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我幼时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背得烂熟但不懂,长大了才知道,一时弄不懂,以后才明白,是阅读中常有的事。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7
原文地址:新经典2011路线图作者:李振村
    无锡崇宁路小学,百年老校。冬日里的校园,简朴无华。
    12月27日,新经典诵读江苏实验区会议在崇宁路小学顺利举行。本拟130人的会议,却因为全省各地老师们的踊跃参与而爆棚到二百多人。江南才子罗才军携获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的《伯牙绝弦》观摩课为大家做了精彩展示,江苏实验区主任顾老师总结了江苏实验区的整体情况。近七十岁的老太太,无需稿,侃侃而谈,思维清晰,概括精准,赢得大家一致的惊叹。朱文君介绍了小古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陈金铭介绍了《新经典日日诵》的特点。会议由杨文华主持。
    大家都十分关注2011年新经典的走向和规划,我以《新经典2011路线图》为题,把明年的打算做了概括的介绍,以下为讲座提纲——
    路线图一:成立“上海新经典诵读研究所”
    将在实验学校中特聘兼职研究员、兼职讲师,让新经典研究规范化、常态化,向纵深推进。
    路线图二:颁布《新经典课程标准》
    为全国实验校新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为经典诵读课的教学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标准。
    路线图三:组建“新经典志愿讲师团”
    讲师团由实验校的诵读推广积极分子志愿组成,送课送讲座到实验校,加强对实验的示范和指导。
    路线图四:隆重推出《新经典·日日诵》教材
     “日日诵”以独特的阅读理念做引领,创造全新的阅读体验。值得强烈期待!
    路线图五:推出“新经典诵读考级制度”
    让新经典诵读的评价走向科学化,成为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科学评估体系。
    路线图六:建设“新经典博览馆”
    是全国第一家母语教育的博览馆!功能:收藏,展示,交流,推广。做法:建立档案库,开设网上展厅。
    路线图七:策划出版“新经典书系”
    为全国有条件的实验校出版新经典探索方面的专著,每年推出若干本。
    路线图八:推出系列新经典全国大赛
    全国新经典课堂教学大赛、全国新经典朗诵大赛、全国新经典小学生读写大赛、全国新经典校本教材评比。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7
原文地址:语言究竟是什么作者:李振村
“这年头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很多人一心想要改造世界,却从不曾真正下功夫去认识世界。嘿,别往两边看,说的就是你!”
这是一位名曰“科大胡不归”的搞经济学的先生说的话。很精辟,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育:多少人一心一意想要改革语文教育,但对于语文究竟是什么却并不了然。
语文是什么,今天暂且不去讨论。偶然看到小说大家、语言大师汪曾祺议论语言的一些文字,很受启发。汪曾祺的议论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小孔,让我们透过小孔的光亮,看到了一个真切的语言世界。


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
语言是什么?我们通常的观点,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但汪先生不这么看,“一般都把语言看作只是表现形式。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语言和内容(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这些话入木三分,读后如醍醐灌顶。
汪老还以阅读小说为例来说明:“读者读一篇小说,首先被感染的是语言。我们不能说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这支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
“语言的粗俗就是思想的粗俗,语言的鄙陋就是内容的鄙陋。想得好,才写得好。”
想想我们时下的语文课堂,常常纠缠于到底是教语言还是教内容中不能自拔,其实,理解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把握内容,理解内容的同时也就是在把握语言,二者血肉交融,水乳难分。“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关于语言,汪先生还有精妙的比喻:
“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的,拆开了它就没有生命了。”
“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语言美在何处
    语言美在何处?我们通常的观点是:美在比喻修辞,美在词汇丰富,美在形象生动……
    汪老的见解与众不同:“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这是他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得出的观点:“语言耍来耍去的奥妙,还不是长句子跟短句子怎么搭配?有人说我的小说都是用的短句子,其实我有时也用长句子。就看这个长句子和短句子怎么安排。”擅长形象思维的小说家,借包世臣对王羲之书法的评论来比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因为对语言之美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汪老对语言“言之长短”的描述是:“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从汪老的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该知道,语文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哪里,“我觉得研究语言首先应从字句入手,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美不仅在于词句之间的搭配,还在于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语言的美,还美在朴素,美在“家常”,一篇文章中,“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所以也就让读者有了意外,有了惊叹。

汉语独特之美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她的独特之美又在何处?
    汪老引用韩愈的话来加以说明,“韩愈认为,中国语言在准确之外还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声之高下’是中国语言的特点,即声调,平上去入,北方话就是阴阳上去。”

“我认为中国语言有两大特点是外国语言所没有的:一个是对仗,一个就是四声。外国人讲话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两个调,上声和去声。”

“外国语不像中国语,阴平调那么高,去声调那么低。很多国家都没有这种语言。”

“你听日本话,特别是中国电影里拍的日本人讲话,声调都是平的,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大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音乐美跟‘声之高下’是很有关系的。”

这个“声之高下”,在汪老看来,大概就是汉语之美的精髓了。

那么这个被大师反复提到的“声之高下”又是什么意思呢?

“‘声之高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沈括语),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你要是不注意,那就很难听了。”

“简单地说,就是平仄声要交错使用。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一顺边,是很难听的。”

   “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
    汪老悟到了汉语的精髓,所以他的小说语言便有了一种特别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
“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幽冥钟》)“一地浓荫,满阶黄叶”,读来古韵悠然,唇齿生香黄裳先生慨叹:“这岂非六朝小赋中的一联?写出了环境、气氛,既鲜明又经济,只用了八个字,以少许胜多许,而且读来有音节、韵律之美,真是非常有力的手法。”
汪老是当代作家中少有的深得文言精髓的人,因此他特别在意语言的传承。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7e12f0100c8r0.html) - 汪曾祺论语言80条_苏北_新浪博客

有些青年作家不大愿读中国的古典作品,我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他的作品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他作品后面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作家不读书是不行的。”这里的“不读书”,显然就是指传统的经典佳作。

“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其实我们所用的语言都是有来历的,都是继承了古人的语言,或发展变化了古人的语言。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我们许多的语言,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从前人的语言中脱胎而出的。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

“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比如毛主席的诗:‘落花时节读华章。’如果不知出处,‘落花时节’,就只是落花的时节。如果读过杜甫的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会知道‘落花时节’就包含着久别重逢的意思,就可产生联想。”

汪老很多精彩的语言都是从文言中化来的,《沙家浜》里有两句精彩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就是从苏东坡的诗“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脱胎出来的。

使用语言,譬如揉面

如何运用语言?作为小说家的汪老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

“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抟弄。”

汪老还把人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发挥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罕见的观点:“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当然,汪老是有依据的,他举韩愈的话为例:“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他(韩愈)所谓‘气盛’,照我的理解,即作者情绪饱满,思想充实。我认力他是第一个提出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关系的人。”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8
绘本阅读推广的几个小策略
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许  雯
    一、让绘本“流动”起来
    绘本图文比较简单,容易读,速度快的孩子半天即可读完4~5本,但精美的绘本读物都价格不菲,每本都在二三十元,读物不足怎么办?
    我在班级创建了“绘本漂流站”,把自己搜集的几百本绘本的目录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读物,在目录上打钩,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自己喜爱的绘本读物的信息,比如上网搜索、问周围小伙伴等等。然后,把孩子们打过钩的书目搜集起来,根据不同的喜好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孩子为自己组取个好听的名字,各组分工合作购买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这样,每个孩子只需买2~3本,就可以凑齐一大类读本了。
    如果一个班有50个学生,班级“绘本漂流站”就能有一百多本藏书。孩子们先在小组内交换阅读,过一段时间再组织各组间绘本“漂流”。
    二、让绘本讨论“激烈”起来
    对于绘本阅读孩子兴趣浓,但容易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我每周都安排一节“绘本指导课”或“绘本研讨课”,阅读主题和指导方法“因书而异”。《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这类“亲情类”绘本,就采取“阅读体验式”,让孩子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亲人的身影,体验父母家人最真最淳的爱;《小房子变大房子》《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种“幽默可爱类”绘本,多采用“表演参与式”,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体验品析;随着孩子阅读量逐渐增大,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或主见,便可以采用“猜测质疑式”,让孩子们边读边猜、边猜边想,有的还可以进行“结局重构”,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如读美国“天才绘本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向上跌了一跤》时,我就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猜想故事后面的情节。孩子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有些绘本的内涵、意蕴孩子们一时半会儿还难以理解,可以通过“情感内化式”在孩子们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让这颗种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而慢慢发芽。
    三、让绘本余音“缭绕”起来
    一本书读完,不能随便扔到一边。好的绘本值得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体味。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绘本阅读的感悟融会到日常生活中,与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
    “5·12汶川大地震”后,孩子们对“生与死”的话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我就带全班孩子阅读了美国绘本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的《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是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的图画是一些精美的照片,配以文字解说,给人以真实感。扉页上写着:“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为什么要活着?死是怎么回事?一片叶子回答孩子所有关于生命的疑问。”是的,“生命永远都在,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但是生命会回来。”叶子所经历的四季,就如同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热血澎湃的青年,成熟老练的中年以及睿智淡定的老年。同样,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也都会不同。“我们反正是要掉落、死亡,那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为了享受太阳和月亮,为了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为了树阴、老人和孩子,为了秋天的色彩,为了四季,这些还不够吗?”原来,活着就是这样简单而有意义,这样快乐而又有梦想和追求。这片叫“弗雷迪”的叶子的故事让我和我的孩子们回味无穷。
    绘本阅读的推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对孩子产生潜在的、长远的影响。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以达观、宽容、真诚、快乐的心情引领孩子们读书,而不是为了阅读题得高分,阅读指导就能更贴近孩子的心灵,促进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9
原文地址:经典诗文给我们带来什么作者:李振村
经典诗文给我们带来什么
——李振村在“全国第六届新经典大讲坛”上的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全国新经典诵读课题组、名思教研、上海师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说一声“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刚才,来自胜利油田的老师给我们朗诵了两首非常优美的诗,在这里,我也精心选择了一首,大家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题目叫《一日记》
一日记
2003年3月11日
上午,八点上班,十二点下班。
下午,两点上班,六点下班。
在教育局办公室的八个小时里,
我起草了一份红头文件,
抽了一盒哈德门香烟,
喝了五杯朝阳纯净水,
去了四趟厕所,
一趟大便,一趟小便。
放了七个屁,两个有声,五个无声。
眨了120回眼睛,
抠了八次鼻孔,
剪了一回指甲,
吐了九次唾沫,
咳嗽了十一声,
发了十条短信,
和同事讲了一个荤段子,
讲的什么呢?
(此处笔者省去7个字)
每次持续时间三分钟。
期间一个年轻女教师来办事,
动过念头
(此处笔者省去6个字)
中午,在家里我总共待了2个小时,
看了20分钟电视,
读了10分钟书,
吃了半个小时饭,
睡了40分钟觉,
做过一个可怕的梦。
晚上六点半,
我打开电脑,
上网搜索(此处笔者省去4个字)有关的图片,
下载“杨黎的打炮”。
九点整,我坐在书桌前思考,
昨天,今天,明天,
去年,今年,明年,
前生,今生,来生。
凌晨一点半,我脱衣,上床,睡觉。
怎么样,好不好?(笑声)。大家不要笑,这就是被当代诗歌评论家赞扬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这种诗歌体裁叫什么呢?它叫低诗歌,或者叫轻诗歌。据说,这是轻诗歌的代表佳作之一,就像我们说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我们思乡古诗的代表作之一一样。看了这样的诗,我真的感到无语。可能现代派会觉得我落伍,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诗在我眼里都是文字垃圾。这就是当下的诗歌。再睁开眼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又都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地沟油、小悦悦事件、三聚氰胺牛奶、毒胶囊……我们遭遇了数千年未遇之道德沦丧,我们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人心浮躁,中国人变得急功近利,人情冷漠,物欲横流……在这样一片让人悲观的天空下,我们不得不追问:究竟为什么,我们还要诵读经典。或者说,在当下,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究竟能够给予我们什么?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道德的底线
我想,经典诗文,它第首先能给予我们一种道德的底线,让我们极速下滑的伦理道德的能够有一个止步的底线。
人是什么?化学家说,人是化合物。生物学家说,人是动物。社会学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吃进去的东西。我们吃进的是什么,我们就会变成什么。
我是60年代出生,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吃进去的是什么呢?我上小学的第一篇课文《毛主席万岁》,第二篇课文,《毛主席万万岁》,第三篇课文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第四篇课文,《阶级斗争要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在一到五年级非常宝贵的五年时光里,我读到的全部是这类斗争、阶级敌人、地主搞破坏之类的故事。人吃进去的是什么,他就变成什么。所以说我当时小小的年纪,瞪大了警惕的眼睛,到处搜索着阶级敌人。
有一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忽然看见我们村的地主背着一个粪筐往野地里走。我非常警惕:他要到哪里去?他要干什么?他是不是要搞破坏?一连串的问号涌上我小小的脑门。我赶紧跟在他后面跟踪,一直跟踪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大雾里。我气喘吁吁跑到学校跟老师说,那个地主要搞破坏。老师瞪了我一眼说:“搞什么破坏!”其实,当时我只不过七八岁的年龄,斗争的意识就这么强,为什么,因为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典,你接触的全部是暴力、怀疑、警惕、斗争的文字。
现在每一个人都在叹息中国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骗横行、贪腐遍地,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社会动荡,那么多的政治斗争,人心被一次次的政治运动弄坏了。可是,看看同属中国的台湾,台湾也经历过很多苦难,包括日本的殖民统治。但你到台湾走一走,你会感觉到民风那么淳朴,社会的诚信体系十分健全,普通百姓之间的人际关系十分友善。
为什么台湾能够如此?因为台湾中华传统文化的线索一直就没有断过,虽然经历了很多的风暴和磨难,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链条始终坚强地链接着。到现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四书五经是高中生必读书目,这件事如果放在大陆,不知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但是在台湾就十分自然。而且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一点也没有影响台湾的现代化,没有影响台湾的民主,没有影响台湾的科技发展,相反,让台湾保持了一个淳朴诚信,让人非常舒服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所以,今天,我们给予孩子们明亮的眼睛以什么样的天空,给他们稚嫩的双脚以什么样的大地,给予他们纯洁的情感以什么样的精神滋养,就决定了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把我们这个民族带向何方,决定了将来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还像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想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未来,改变我们的孩子,我坦诚地说,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政治化的教育活动基本是没有用的,还得回到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中寻找力量、寻找支撑。当然我这样说绝对不是排斥普世的价值观,不是排斥发达的西方文明,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强调: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国家的中国人,他在接受普世价值观的时候,在接受当代人类文化成果的时候,还应该有自己的特质和民族烙印,而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生命特质,就必须凭借中华经典诗文。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开阔的胸襟
现在车多了,在马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两辆车哪怕是发生轻微的刮擦,车主都会吵闹不休,造成交通严重拥堵。多简单的一件事情,非要争吵甚至打闹。中国人变得日益急躁且狭隘,人人都在埋怨,个个愤愤不平。豁达的心胸,开阔的视野,悠闲的生活方式似乎越来越远离了我们。
怎么办?阅读经典,大山,大河,大漠,大川,孤烟,落日,明月,星河……经典诗文中的大自然,充满了力量,充满了生命,充满了情感,浩瀚丰厚,大气磅礴。
让我我们随便读一些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夜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当然,最让人荡气回肠的就是李白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些诗文,写得惊天动地,写得酣畅淋漓!生命与宇宙,人心与自然,人的情感起伏与大自然的呼吸脉动,在这些诗里霍然贯通,浑然一体。我每每阅读这样的诗句,都感觉荡气回肠,激情难抑,心胸为之豁然开朗,顿感天地开阔,天人合一。可以说,经常诵读这样的诗文,对于养成大气的人格、豁达的胸襟大有裨益。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国人最向往的两种品德。第一句说的是做人要坚强,第二句说的是做人要胸怀宽广,怎么才能做到?经常阅读上面的文字,是达到这样境界的路径之一。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孩子,如果天天阅读的是我刚开始出示的《一日记》这样的诗文,他能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么?他能够养成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趣吗?他只能够记录自己大便和放屁的次数(众大笑)。
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些大气磅礴的诗。有些看起来很安静的诗,你细细品味,也有一种贯通宇宙的大美。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一个诗人,晚上失眠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可是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怎么回事啊?后来忽然悟到,原来是因为身子底下非常暖和,身上暖意融融的;这时,纱窗外传来了小虫的叫声……啊,原来是春天到了。在这样一个大地静谧、星空浩瀚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用他的身体、用他的心灵,跟宇宙,跟大自然,跟大自然的气节息息相通,连贯在一起。你看,就是这样一首很安静的诗,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气之美。
还有杜甫的名句“四更山吐月,残月水明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诗人同样是忧思满怀,夜不成寐——诗人一般都是容易失眠的。杜甫睡不着觉,披衣而起,向窗外一看,只见黑油油的山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轮晶莹的明月,楼外的水池,月色之中波光粼粼,异常的明亮。诗人的心境也由忧苦而惊喜,刹那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动。你看,这样安静的诗,同样洋溢着一种大气之美,洋溢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呼应。
经典诗文,给予生命温暖和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胡晓明15岁外出打工,春节他没有钱回家,住在一个工棚里,外面大雪弥漫,寒气袭人。这个时候,思家的情感,用他的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沛然莫之能御”,就是汹涌而来呀,简直是不能抵挡,想家想得那么苦,他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就在这时,他忽然记起了这样四句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胡晓明一下子就感觉到,那个风雪中的夜归人,不就是自己的背影吗。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感到无比温暖。
一个生活在当代的,15岁的少年,在这样一个风雪弥漫的日子里,他的心跟1500年前的诗人的心一下子打通了,一下子对接了。为什么,因为好诗都是表达人性的。虽然科技的进化日新月异,而人性的进化是十分缓慢的,思乡的情感、思念亲人的情感,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这种亘古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科技的发达而有所改变。
你看,就是这样一首小诗,给了15岁的胡晓明以巨大的温暖,给了他情感的慰藉,让他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感觉自己并不孤独。
商友敬先生,上海著名的人文学者,文革期间,因为几句愤青的话,26岁被抓到监狱,在安徽服刑,一待就是16年,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他怎么度过这16年无数个漫漫长夜的?商友敬先生说,在监狱里,在那狭小的牢笼里,面对着小小的窗口,看着铁窗外灰色的天空,我无数次地想死,我无数次地追问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不知道文化大革命会结束,他不知道他的命运会改观,那么他为什么能活下来?
他说,这个时候,唯一支撑我的力量,不是毛泽东选集,不是那些政治学习,而是在他幼年时候,他的爷爷教给他背诵的那些经典的诗文。他把李清照全集和陶渊明集,一字字抄录,抄了好几遍。在那无数个漫漫长夜里,他无数次地朗诵这些诗文,从中寻找心灵的支撑和共鸣,寻找心灵的滋养和力量,是这些诗文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没有“风雪夜归人”这样一首小诗,15岁的胡晓明该是多么地孤苦;假如没有那些经典的诗文,26岁的商友敬,肯定没有办法支撑到今天。
商友敬先生从监狱出来以后,他的后半生活得异常精彩,有声有色,全国各地讲学,著书立说,为中国的教育大声疾呼,粉丝无数。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他从幼年(他没有读过大学,高中都没有毕业,)就打下了那么丰厚的文化功底,就是因为他的家学渊源。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读读李清照的词吧,读读李煜的词吧,读读李商隐的诗吧,读读柳永的词吧,不用说,还有李白杜甫苏轼等等等等……能够把微妙敏感复杂无比的心灵世界表达得如此细腻真切、如此楚楚动人、如此可触可感的,这个世界上我认为,只有中国的古典诗歌了。
你看,下雨了,成熟的果子掉到地上,一个人在灯下看书,听到小虫的叫声,这种大自然最寻常的景观,到了我们诗人的笔下,形成了无与伦比、意味无穷的一种意象: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这两句诗什么意思?成熟的山果,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扑扑地落下。一个诗人,或者一个学者,或者一个塾师,总之一定是文化人而不是政客,一定是在荒山草庐之内而不是在繁华的都市,当然也一定是在十分安静的秋夜,一定是独自一人,静坐灯下,冥思遐想,窗外本是秋雨淅沥,这时雨忽然停了,他忽然听到扑扑落地的果子声,还有秋虫的鸣叫声。此情此境,他的心里会生发什么感慨呢?诗人没有给出答案,诗人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给了我们一个无限神秘的大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值得反复咀嚼的意境。就是这样两句诗,被无数的文人解读过,当然,解读最好的,我感觉就是国学大师钱穆。钱穆认为,“诵中国诗此十字,亦如读西方一部哲学书”。
你看,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到了诗人笔下,给我们重建了一个具有无限情味的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多一些诗意,多一些滋味,多一些情趣,哪怕现实的世界到处是地沟油,到处一地鸡毛,都没有关系,你只要有了这样一个精神世界,就可以活出自己的意境,活出自己的趣味。
我的朋友丁慈矿,江苏徐州人,16岁时,孤身一人到上海求学,最后留在上海成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上海居,大不易,教师收入低,生活清贫,直到前几年,过了而立之年的小丁才买了两间小房子。但是,丁慈矿活得有滋有味。因为丁慈矿是70后少有的我称之为大师级的人物。读书万卷,研究楹联,研究民国语文,研究笔帖、研究书法,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文……他只要进入自己那狭小的书房,进入到自己的世界,他就忘掉了尘世的烦恼。在酒桌上,在娱乐场上,他通常是笑嘻嘻的沉默寡言。但是,一旦说到他的文化世界,他立刻神采飞扬,满脸的惊喜和激动,滔滔不绝,告诉你一个又一个典故,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这样一种幸福生活,就是经典诗文给他带来的。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独特的文化眼光
一片草地,在牛羊的眼里,它只是饲料。而在诗人的眼里,它才是风景。给大家说一个例子。
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降在无锡结婚以后,和国学大师钱穆三个人结伴而行,一起北上往北京走。坐在火车上,火车离开江南,离开山清水秀的长三角,进入安徽蚌埠一带。当时的安徽蚌埠黄尘漫漫,了无生机,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大土堆。
这个时候,杨降叹了口气,“这里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甚至没有房屋,这段路实在太乏味了。”
钱穆立即说,“不!”钱穆说这话的时候,我相信,他一定是两眼放光的,钱穆说:“你往车窗外看,那一片开阔的地域,曾经是古战场。而那一个个土堆,曾经是古代军队驻扎的地方,就在里,曾经两军厮杀,血流遍地……”
杨绛后来回忆说,经钱穆这样一说,地理立即染上了人文的色彩,杨降再向外看去,“我发现,果然就大有不同。”这片黄土地,虽然硝烟已经散去,虽然鲜血已经干掉,甚至连那些死去将士的尸骨都已经不知所踪。但是,她依然仿佛看到了硝烟,仿佛看到了战火,看到了那些厮杀的将士。就是这样一片黄土地,因为有了一种文化的眼光,它有了历史,有了情感,有了厚重的感觉,它让人激动,让人遐想。假如没有这种文化的眼光,那你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今天说诵读经典,它可以让我们每个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文化眼光。
经典诗文,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我们的中华经典诗文,给予我们道德的底线,给予我们豁达的胸襟,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撑,给予我们独特的文化眼光。可以说,经典诗文,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中国人的世界里是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靠什么来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美的经典诗文。可以这样说,中华经典诗文,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是伴随着诗歌长大,呀呀学语时,我们就开始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开始上学了,老师就教给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萌动了,谈情说爱了,我们就开始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长大成人,我们有的可能做了环卫工人,有的可能做了大学教授,但无一例外,每一个中国的孩子,他都是伴着诗成长起来的。因此说诗歌是我们的宗教一点都不过分。而且这个观点也不是我讲的,是著名的文化大师林语堂说的。
林语堂是这样说的: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产生体贴的怜悯,那么以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方式,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他们对大自然给予一种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中国人通过诗歌医治心灵的创痛,获得感情的升华,净化人们的心灵。诗歌教会中国人聆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缕缕升起,并依恋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人们对山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花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林语堂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诗歌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关于经典诵读的作用,今天就简单跟大家汇报到这里,我所主持的“全国新经典诵读”课题,就是希望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孩子的精神生命打上民族烙印、丰富孩子的母语素养方面做些深入的实践和探讨,欢迎各个学校加盟!
谢谢大家,祝大家会议期间精神愉快!
(当代教育家杂志社张倩老师根据录音整理,特致谢意!)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39
大师在小学读什么
孙双金
钱学森之问像一根针扎在教育人的心上隐隐作痛。为什么我们培养不了自己的大师?痛定思痛,我们不妨返身看看过去的大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这对我们今天培养明天的大师定然有着极大的启示。
过去的大师小学都读些什么呢?我且用胡适先生作为个案来剖析。
胡适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大师,他在1930年11月2日写的《九年的家乡教育》一文中详细叙述了他在家乡接受的小学教育。他说:“我才三岁零几个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的学堂里读书了。……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我念的第二部书也是我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名叫《原学》,是一部略述哲理的书。……我念的第三部书叫作《律诗之钞》。我念的第四部书以下,除了《诗经》,就都是散文了。我依诵读的次序,把这些书名写在下面:
4、《孝经》
5、朱子的《小学》。江永集注本。
6、《论语》。以下四书皆用朱子注本。
7、《孟子》
8、《大学》与《中庸》。(《四书》皆连注文读)
9、《诗经》,朱子《集传》本。(注文读一部分)
10、《书经》,蔡沈注本。(以下三书不读注文)
11、《易经》,朱子《本义》本。
12、《礼记》,陈澔注本。
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听别人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了‘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胡适九岁之后,开始涉猎大量古典小说。他读的第一本小说是《三国演义》,接着读《水浒传》、《正德皇帝下江南》、《七剑十三侠》、《双珠凤》、《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外国小说《经国美谈》等三十多部小说。他说:“我到离开家乡时(14岁),还不能了解《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好处。但这一大类都是白话小说,我在不知不觉中得了不少白话散文的训练,在十几年后于我很有用处。”
胡适十二三岁时,已能对本家姐妹们讲聊斋故事了。他在文中写道:“我们平常请王叔讲故事时,忙着替他点火,装旱烟,替他捶背。现在轮到我受人巴结了。我不用人装烟捶背,他们听我说完故事,总是泡炒米,或做蛋炒饭来请我吃。她们绣花做鞋,我讲《风仙》、《莲香》、《张鸿渐》、《江城》。这样的讲书,逼我把古文的故事翻译成绩溪土话,使我更了解古文的文理。所以我十四岁来上海开始作古文时,就能做很像样的文字了。”
胡适家乡九年的小学教育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
其一:起始阶段读什么太重要了,这是人生白纸上画的底色,这是种子文化,种子知识。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胡适小学阶段播下的中华经典文化,《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都是经典儒家文化,诗性文化。而我们今天的孩子读的是什么呢?有多少经典的东西呢?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下是非经典文化,怎么期望学生身上生长出经典文化呢?
其二,读经典小说,讲经典小说有利于开扩眼界,增长知识,特别有利于丰富孩童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有限,想象无限啊!讲故事恐怕这也是胡适先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表达,增长了自信,获得了读书的快乐。
其三,多背,多读,多讲应是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规律。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14 04:40
学以致用话经典
贵州省纳雍县雍熙镇第一小学 何 印
    自参与“新经典诵读”实验以来,我校从外到内发生了质的变化。校园建设,处处有经典的影子;诵读文本,时时都与经典相链;课堂教学,随处可拣经典余韵。但经典诵读不是一阵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不可能十天半月就消融,旷日持久的诵读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简单重复的读背也难令师生持之以恒。经典诵读顷刻心动激动到头来一动不动的比比皆是,可见此项工程非一时热血沸腾,也不是一事头脑发热,需要我们始终有清晰敏锐的洞察力,有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高瞻远瞩,有为学校和谐发展不断给力的淡泊心,有钟情与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功德心,才可能见成效,才能让成效日积月累,才会使学校真正从肤浅走向蕴具内涵,从人云亦云走向独树一帜,从跟人脚步趋向崛起腾飞。
    试想一名医生从学校毕业那天,面对一个突然而至的病人可能手足无措,是知识不够吗?非也!是缺少经验,俗称缺乏临床实践,他们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方成其为医生,方能成就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生。反思我们的经典诵读,何尝不是如此!看到许多半途而止的诵读,就是图一时热闹,赶一时潮流。真正意义的诵读,不是为比赛而准备,也不是为秀一段而煞费苦心,诵读应是内心的需求,是抛却功利的宁静。笔者就近年来推动经典诵读的体会,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谈谈如何开展经典诵读。
    一、诵读必须与教学相链接
    离开教学谈诵读,是无本之木。诵读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让读见实效,才能让读的作用彰显。
有心的老师,总会于课前查找集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当课堂中呈现时,令人耳目一新,气氛也被激活,立刻把课堂推向新的境界,学生的声嘶力竭一下子会被美妙的诗情画意所取代。
    如笔者执教《夜莺的歌声》一课时,每一处片段都很长,让学生总结归纳都避不开长篇大论,简洁有力的话语难以体现,于是我顺势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名诗概括,学生初似困惑,但当第一个词语出来后,学生联想的翅膀就被打开了,如珠妙语层出不穷:如第一片段就用“难得糊涂”“诱敌深入”,第二片段就用“乱花渐欲迷人眼”,第三片段就用“此时有声胜无声”,第四片段就用“古来征战几人回”,学生一下子觉得趣味盎然,不再深陷长篇大论的总结归纳,一篇课文如诗如画,下课了,学生还意犹未尽。
    执教《太阳是大家的》,这是一篇诗歌,教学过程中,只是忠实于课文的读显得过于平淡,学生也无法真正走进诗的世界,于是我在出示夕阳的图片,让学生回忆我们读背的关于太阳的诗,学生立即想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我提示学生如果用现代诗来找时,学生又齐背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妙语真如源头活水,堵也堵不住。当我让学生也仿写时,就出现了“太阳累了,月亮来了;月亮倦了,太阳醒了”,当我出示中东的战争场面,学生的心灵被震撼时,“上善若水,大爱无言”又出来了,下课时,我带他们欣赏了俄国作家巴尔蒙特的《我来到这个世界》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
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虽然执教内容结尾是沉重的,但在振奋人心的诗意小结中,学生也找到了信心,亦看到了太阳的光芒,看到了和平的希望,终不被消极所累。这些课,许多老师听过后,都赞道: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才不失语文的味道。
    二、诵读必须和问题相关联
    诵读如果只是为读而读,学生未免觉得意义不大。如果读了半天,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不去,那学生将会丧失学习乃至读书的自信心。因而,还应在诵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才能让学生获得自信,成就学业,铸就学习的优生,生活的强者。
    如执教《用心灵去倾听》一课时,有一个问题是:当汤米听到为她准备的遗言,她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时,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学生的回答往往只停留在很悲伤,很难过,始终缺少什么,不算错,就是缺少味道,些时一个学生说,此时的心情的“复杂的”,又一个同学说此时的心情是“乱”,我抓住一个乱字,我说,同学们可否从诗词里面去找一句进行概括,于是学生会心一笑,齐诵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围绕这句词,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学生有说是幸福与痛苦交织,有说是心如乱麻,与之前的言尽词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学生心烦的问题也诗意浓浓,紧锁的眉头也乐开了。
学生学习了经典,解决了问题,谁还会把经典诵读拒之门外呢?悦纳经典的同时,也是学生最幸福的时刻。
    三、诵读必须与创作紧相连
    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喜闻乐见,也让学生始终在语文的花园里漫步,在经典的海洋里徜徉。
    只是读,很难真正走近经典,只有创作热情被经典“一石激起千层浪”,经典的作用方事半功倍。我在教学中偶遇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让学生试着创作,可学生茫然无措,我借教室的气氛,让学生先感受,于是又抛出了上联:暖暖教室蜂声嗡嗡。学生知道在批评他们的闹声不断。让学生对下联,他们想了半天,还一筹莫展,我让他们找找《晨读对韵》的感觉,他们背了,我又把上联改了:暖暖教室书声朗朗。学生笑了,是赞他们,他们往窗外望去,一片热闹,于是学生灵机一动,对出了“宽宽操场笑语连连”,真好!有我的溢美之词,学生更来劲了,即刻出现了:“暖暖教室安安静静,宽宽操场热热闹闹”、“明亮教室扬扬沸沸,宽阔操场冷冷清清”、“暖暖教室歌声悦耳,宽宽操场花朵飘香”……
    学生作文,我会让他们在适当的时机,引用经典的语句让作文升格;学生练习书法,我会让他们把经典的内容谙熟于心;学生回答问题,我会让他们用经典语言有力小结。这样的课堂,学生亲近经典,豁然开朗,原来经典就在身边,创作就那么触手可得。享受创作的成就感,对国学不再望而生畏,不再认为对联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学生的表现力超乎我的想象,让我不断续写诵读经典,运用经典,创作经典的教育故事。
    四、诵读经典必须与时俱进
    国学热让经典诵读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我校就利用艺术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举办各种诵读活动。
如艺术节我校举行了4000人齐诵《道德经》的活动,也紧扣“唱红歌、诵红色经典”的主题诵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少年中国说》,场面壮观,盛况空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了各种盛赞,在地方电视台反复播放几天。
    活动后的句句话语给了我们鼓舞:
    电视台记者:此次活动,我们最看好的还是你们的经典诵读,太有创意了,太有震撼力了,我们的学生就需要这样的文化给养……
    一位老人:听你们诵读,我觉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既感受千年文化,又与时代旋律相结合,我们的孩子在这里读书真幸福,今天的孩子就需要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育局同志:这样的场面太难得了,对其他学校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启示,这样的活动虽然苦和累,但做起来值!……
    母亲节,我校组织了“温馨五月感恩母亲”主题诵读活动,赚取了不少眼泪,也赢得了不少赞誉。诵读的作品都是师生的原创,虽不言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但那是师生的心之声,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师生的作品集结出版,见证我们的一路经历,使我校的诵读经典形式翻新,精彩纷呈。
    离开了社会,脱离了我们服务对象,一切都是空谈,我们这样的活动开展经久不息,韵味也会在延续、创新中绵远悠长。
    五、诵读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经典诵读,让课堂多了诗情画意,同样也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当经典在心灵扎根时,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闪现经典,亦为我们的生活平添诸多情趣。
    如:学生在放学时,喧声一片,我会做个手势:嘘!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也自然而然跟着背,然后悄悄地离开校园,这比呵斥怒骂管用多了,也绅士多了!
    当学生缺课归来时,我会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学生一下子羞红了脸,于时我会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学生下课了,就会主动来告诉我缺课的原因,但此时师生谈话,已经不再剑拔弩张,而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当学生对犯下的错误狡辩时,我会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学生自然会承认他的过错。
    当我的学生该展示作品而没有准备,她说是忘带了,我会用一个经典的小故事旁敲侧击,并告诉她“人无信不立”,“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于是她哭泣着叙说她的失误,全班同学也跟着受感染,明了撒谎的代价。我会趁机让学生背出季羡林爷爷说的“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虽然眼泪汪汪,我却收获其乐融融,因为我的说教已远离了大声呐喊,与横眉冷对绝缘。
    当学生学习精神不振,还沉醉于游戏的虚拟世界时,我会引他们背一段“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瞬间,课堂找回了源动力,信手拈来的契机,比苦口婆心的言语更能迅速俘获学生的心,让学生始终在激情四射中轻松愉悦地学习。
    冬天来了,有大量的梅花诗相伴;春天至,又见“百花齐放春满园”;夏天,又赏“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风萧瑟,洪波又涌起;清明节,重唱“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节,我带他们寻觅屈原的足迹;中秋节,让学生与苏轼牵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响起;重阳节,恰遇“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的生活处处是经典。
    经典诵读沿途风光旖旎,形式多样,我们只有把经典诵读作为提升自身素养的必由之路,把传承文明作为己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让经典之花在学生心灵深处绽放。我们广种博收,多装几个经典故事,多背几句经典语言,多积几处经典之善,在学以致用中,终将经典推向新的高度,让校园文化多元,学习方法灵活,教学素材丰硕,课堂教学多彩,在诵读经典、浸润经典、创造经典中茁壮成长……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