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郭初阳《父母的心》课堂实录及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7-27 21:24
标题: 郭初阳《父母的心》课堂实录及点评
郭初阳《父母的心》课堂实录及点评

作者:蔡林秋  来源:蔡林秋 博客 时间:2006年2月28日 




—— 精彩导读 ————————————




郭初阳《父母的心》课堂实录及点评
《父母的心》课堂实录
2005年6月,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三(1)班
KEYS: 郭/郭初阳老师 生/三(1)班学生 录/播放的录音
郭初阳/执教 方祎劢/文字整理
郭:今天一起来看川端康成的一篇,非常短的,一篇小小说吧。题目叫做《父母的心》,这么一个标题。那么,我就直接请同学来回答吧。按照顺序,来,最那边的那位同学。[方禕勱根據錄音整理]
(学生起立)
郭:看到这个标题,其实你马上就可以推断出,它中间还隐藏着一半。
(学生迟疑)
郭:题目是《父母的心》,那另外一半呢?
生:那还有一半是孩子。[方祎劢笔录]
郭:非常好,请坐。这是一个关于父母和孩子的故事。对吗?好,那么,后面那位同学。早上你看了一下这个故事,是怎么一回事情啊?
(学生起立)
郭:这里,你一句话来说一下好吗,这个故事的情节。
生:嗯,就是一个富人在甲板上看到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们的那些孩子,他自己没有……
(众学生笑)
郭:一句话就够了,这是一个关于父母……
生:就是,一对贫穷的父母,舍不得他们的孩子。
郭:噢,请坐,可能要说,不得不把小孩子要送走,但是又觉得非常难受,而舍不得,是吧?来,后面那位男生,送来送去,大概送了几次啊?
生:好像是三次左右。[方禕勱根據錄音整理]
郭:三次左右?
(哄堂大笑)
郭:到底几次啊?
生:我没有看过。[方祎劢笔录]
郭:没有好好看,请坐。差不多就是三次的样子。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送的情况好像还有还有点复杂,来来去去的,每次送的人不一样,理由又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这样,先来听一下录音,首先把这篇课文梳理一下。
那么在听的时候,大家就思考:什么时候送的?送的到底是谁?送出去,要回来,这中间的理由到底是怎么样?那么这里有张表格很清楚,你看一看,一边听,然后最好一边再拿枝笔在上面做下记号好不好?好,要点:时间,决定,理由。
录: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航行于广阔的海面的时候,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岁左右的高贵妇女。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一位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有七八岁。孩子们的长相都很聪明可爱,但是身上的衣服却相当破旧。
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贫穷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她唤过一名女佣,低声吩咐了一番后,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孩子这么多,真有福气啊!”
“谢谢。他们下边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呢。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因为有孩子日子就更苦。说起来怪难为情的,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扶养这四个孩子了。话虽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为了孩子们,我一家六口正要去北海道找活儿干呢。”
“方才你说的如果确实是实际情况,我就想跟你说说相求的事了。我的东家是函馆的财主,在一家大公司当总经理。日子过得很富足。但是只有一件事不如人意:年过四十还没有孩子。我家太太方才叫我来跟你说说,能不能送一个孩子给她。到了她家的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另外,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作为酬谢。”
“这可得谢谢啦……”那位父亲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地犹豫。最后,他告诉女佣,这事得和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那天傍晚,当轮船航行在相模滩的海面上的时候,那男人和他的妻子一起,带着他们的长子来到那位妇人的舱房。他们说:“那就请您把这小家伙收下吧!”
结果自然是按口头约定,对方付了一百元钱。该是父母和儿子分手的时候了,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地走出了舱房。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船在绕着房总半岛转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彩地走进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他说:“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儿子嘛,不论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况且,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如果可能,我们想用老二换下老大。”
“当然行!”财主夫人高高兴兴地同意了。
可是,当天傍晚,孩子母亲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地说:“简直没法跟您说,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我就实话跟您说吧,我这心里呀,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再说也对不起我们当家的。况且,他已经五岁了,我觉得他一定会永远地记着我们,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得不得了。能不能答应我用这个女孩子把他换下来?”
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②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第二天上午,船快要到北海道了,这回是两口子一齐来到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怎么啦?”财主夫人赶忙问道。
“实在是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我虽然没有孩子,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作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2:24-6:16)
郭:很简单的故事,那我想先请一位同学来把一二三四这四个时间给我们说一下。轮到谁了?
生:一个是,第一个是第一天傍晚。
郭:第一天傍晚。
生:然后是第二天早晨。
郭:次日早晨。
生:然后是次日傍晚。
郭:次日的傍晚。[方禕勱根據錄音整理]
生:然后是第三天上午。
郭:非常好,请坐,很清楚啊。这样四个时刻。好,那么分别请一二三四,请四位同学把那把那个时刻所发生的事情,他所作的决定,以及当时的理由来说一说好吗?好,来,第一位,当天傍晚,他送的是谁啊?
生:是,他们的长子。
郭:有没有理由?
生:没。[方祎劢笔录]
郭:好像没找到理由,就把他给送掉了。好,请坐。来,同桌。
生:然后次日早晨,是把长子拿回来,把二儿子送过去。
郭:这个“拿”字用得很有意思噢。
(哄堂大笑)[方禕勱根據錄音整理]
郭:好——把长子拿回来,把二儿子送过去,是吧。理由是他怎么解释的?
生:理由是,把大儿子送给人家的话就有点不妥,按次序上讲,大儿子应该是自己的接班人。
郭:噢,当家人。不能够送掉,这个次序不太对。来,继续往前。
生:次日傍晚,是拿那个三岁的女儿换了他的二儿子,因为他的二儿子长得很像她的婆婆。
郭:长得很像她的婆婆,所以说要把他给……
生:所以说觉得把那个他的二儿子送掉,就感觉跟把她婆婆扔了一样。
郭:哦,很难受,是吧。先别急着坐下去,站起来,还有一个理由,好像。还说了一点。
生:还有那个她觉得她已经五岁了,如果把他……他就是已经有印象了,以后会记起来被扔掉过。
郭:哦,最好趁他自己还不知道的时候,把他送掉比较好。这么一个理由,好的。来,往前。第三天上午呢?[方祎劢笔录]
生:第三天上午,把女儿也要回来。
郭:把女儿也要回来了。噢,那么这里,又怎么解释了一番呢?
生:他后来想想,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全家都饿死的好。
郭:是这个理由吗?[方禕勱根據錄音整理]
生:他们想通了。
(笑)[方祎劢笔录]
郭:她给那个财主夫人的解释是什么?
生:解释啊?
郭:哎,他把那个小孩子要回来,他要给一个解释是吗?
生:他说什么他女儿太小,总担心她会这样子,那样子……
郭:请坐。太小,太小!太无知了。这么小的孩子我怎么舍得把她送掉呢?
他给出了三次解释啊。来,前面的那位女同学。请你来分析一下这对父母,他们向财主夫人所陈述的理由。你觉得,你来分析一下。你觉得,合理吗?或者说,是不是非常充分?你怎么看?
生:其实我觉得都不是很充分。
郭:为什么这么讲?
生:假如说你要送的话,这些理由都是……
郭:都是什么?
生:假如你下了决心的话,这些理由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郭:都没什么关系的。哦,请坐,也有可能只是一些,随便找的一些借口。其实,在他说的三处里面,有一处特别明显,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一个借口。
郭:(示意)你来说!
生:就是说她这个二儿子,和她婆婆长得一模一样。
郭:为什么你觉得这句话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借口呢?
生:看上去她就是在乱造一样的,因为不仅仅只有二儿子长得很像,长得像的话,那家庭的其他人也长得很像。
郭:家族的一贯性,是吧。而且,日本属于东方民族,在东方文化的传统里面,婆媳关系通常都是——很糟糕的。因为像婆婆而要回来,有怎么深厚的感情吗?是吗,而且,在他的三个理由里面,有两条其实是,前后有点矛盾的,发现什么了?
生:先说她的二儿子会有记忆,所以说送的孩子应该小一点。
郭:嗯嗯,有记忆。然后呢?
生:后来又把女儿要回来的原因,是(因为她)太小。
郭:非常好,请坐。其实你看,这里说来说去,无非都只是借口而已,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舍不得他们的孩子,对吧?所以想想这个标题——《父母的心》——父母的心,看来是百感交集啊,对吗?
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这个这个标题的问题,就来看一看这个“父母的心”,是不是可以把它具体化一点,用“心”太抽象了,“心”是包罗万象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一个比较……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找出一个最为恰当的词语,来重新替换这个标题。你会找那一个词语,并且,你有什么样的解释呢?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11:20-11:40)[方禕勱根據錄音整理]
郭:我们这样吧,小组交换一下意见,等会儿我请同学,ABCD这样,每个小组的A同学,上来书写“父母的什么”,你要写一个词语。然后我要请C同学,来解释。所以你们要充分发挥你们团体的力量。
郭:找一个最恰当的词语,而且不要重复哦。要有水平。
(学生讨论12:00-13:00)[
郭:好,转过来!时间关系,时间关系。大家太聪明了,不用多讨论的。好,我们就这样吧。就是这一排,1234四个小组的A同学请上来书写一下,各填一个词语好不好?来,上来。
(四位同学上台书写:儿女,包袱,本能,责任。 13:15-14:03)]
郭:觉得我们班的思路,是有点不一样。阐释要能够自圆其说。这要做标题的,看你怎么说呢?来,首先,父母的“儿女”。C同学。
生:我觉得这个不需要解释的,他这个题目已经写得很明显了,就是讲这个儿女是父母所生的,所以说,就显得父母对儿女的那种情。
郭:哦,刚才我们是说标题“父母的心”,刚才所说的另外半个空白,其实就是儿女,对吧。“儿女”的分量,比“父母”在文中所占的分量,要重得多。对吗?在文中,一切都是为了儿女,这是一个关于儿女的故事,没有错。正是因为有儿女,才情长啊。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儿女情长”这个单词。
然后,父母的“包袱”。怎么讲?
生:就是说孩子是父母的包袱,因为如果他们六个人一起的话,很有可能是饿死的。但是,这个包袱是他们永远不能放下的。就好像他们最后所说,宁愿一起饿死也不愿送掉一个。
郭:哦,这是父母最心爱的包袱是吧,而不是毛主席所说的,我们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那个包袱,是吧?不过这个词语乍一看,还以为是要把它丢掉轻装上阵。不过这样讲,还是说得通的。
那么,这个“本能”的问题,再来谈一谈。
生:有句俗话,叫做“瘌痢头的孩子还是自家的好”,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孩子生下来是父母的血肉,是爱情的结晶。(同学大笑)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要关心自己的孩子,就是天下的父母。
郭:噢,这简直就成了一种本能,不需要学习,先天的就拥有。儿女,父母爱儿女。很好。最后,“责任”呢?
生:父母其实是有给自己儿女父爱、母爱的责任的。
郭:温柔。[方祎劢笔录]
生:这样的责任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在他子女出生的时候,就应当有这样的责任。让自己的儿女有父爱和母爱。
郭:非常好。请坐。要做父母,就要先天的承担责任。
我觉得阐述下来,我们四人小组还有点意思噢,其实都围绕“儿女”这个中心词往三个不同的方向作出了解释。
但是很可惜,我认为我们班同学忽略了一个重大的方面,“父母的心”,心,心——情感方面也许没有涉及到。其实这中间,整个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我们小组讨论的时候没有涉及,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缺乏一点情感?等会儿再来谈,这个话题先放一放。
这么一个故事,很自然引发出我们的联想。大家是否记得,一个唐朝的诗人,他所写的两句诗,就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对吧,所以我们刚才讲的这四点,无非就是因为这对父母他们过于贫穷了,对吧,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如果他们很有钱呢?如果他们很富裕呢?存不存在这种煎熬?完全没有了。因为贫穷他们不得不把他们最心爱的小孩子一个一个一个地送掉,这是多么巨大的折磨啊。
所以这一点很像一本电影,有印象吗,崔健主演的,《我的兄弟姐妹》,也是四个小孩,但是他们的父母是因为事故双亡了对吧?那么剩下这么四个孩子:忆苦,思甜,齐田,齐妙。这么四个孩子,然后他们老大,一一地把他们三个小兄妹,送给别人。好,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片断。看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片断?简单谈一谈。第二个,孩子的心,刚才我们都在讲儿女,讲孩子,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孩子,孩子的心,又是怎么样的。
播放《我的兄弟姐妹》电影片断(18:20-23:00)]
郭:轮到谁了?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
(学生起立,看得流泪,哽咽难言)
郭:好,请坐,看了有点伤心噢。刚才我们说在这里分析的时候没有谈到情感,在这里,情感太、太多了哦。所以让人有点伤心。我很害怕看到别人伤心的样子。好那么还是请男同学吧,男同学理智一点,你来谈谈。
生:我看到印象最深的片断是那个,就是第二个男孩被送到那户人家的时候,那户人家想叫他展示一下才智,然后他背了两首诗。虽然背诗的时候,我觉得他好像没有意识到他将要离开了,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他是非常、非常的伤心。
郭: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我以为我的同学们站起来都会说“我喜欢的是最后一个片断”,在那边绝望地奔跑,但其实,这里面整个拍摄也跟写文章差不多,它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对吧。送小孩,那小孩在背唐诗的那个时候,看起来很很搞笑对吧,进行一个才艺表演,“花非花雾非雾”的,很可爱。这里隐藏在背后的是一种分离,和不能再见面,可以说是永别。中间有一点不一样对吧,增添了一种伤感。是内在的,所以我觉得刚才的那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
好,那么我们来看看孩子的心是怎么样的,当他面对分离的时候。来,后面的那位同学,你来谈一谈好吗?
生:我啊?[方祎劢笔录]
郭:你怎么看孩子的心?
生:孩子的心,集中地讲,那个……和他们那些亲人在一起,当他面对即将离去的亲人的时候,他就感到十分的伤心。
郭:十分伤心?请坐。我想“伤心”可能还不太够哦。我们请一位女孩子来谈一谈。孩子的心是怎么样的。[方禕勱根據錄音整理]
生:就是说,在这些兄弟姐妹当中,不管是最小的孩子还是最大的孩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应该都是很深的,这不仅因为他们都是从一个父母的身体里面出来的,还可能是因为之前的那些……待在一起的时候。
郭:请坐。两位同学其实说得非常好——两个不同的侧面。一个是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还有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的一种深厚的情谊。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那么我们回到文中再来看。(不慎放出电影片段)不看了,看多了很伤心。我们再回到课文里面。在这篇课文里面,丝毫没有提及到孩子的感情。刚才说这里存在着一处巨大的空白。那么,是否可以按照我们的阅读和理解,把这处空白给填满呢?
所以这张表格,我就想请同学们来讲,孩子:老大,老二,第三个女孩子和最小那个小孩。最小那个小孩是吃奶的。是么,很小,她还不会说话,假设她也能说话,她会怎么说,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所以我想——这次分配任务更加艰巨了哦——四人小组,每人自己选一个角色,在这个时候,你分别站出来讲一讲:老大、老二、第三个和最小的那一个,他的心情会怎么样?他是怎么想的?他会有一系列怎么样的活动?他纠集在内心的这些言语究竟是如何?你能把它表达出来吗?讨论一下。分工,分一分。
(学生讨论26:55-29:30)
郭:再说一次哦,用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抓紧抓紧抓紧。差不多准备好了,就看我一眼。
郭:好,转过来。我们就请一组来谈一谈,好么?哪一组?理论上讲应该请三个男生和和一个女生的,但是,我还是想请这一小组的同学,这一组。首先请——第一天晚上。老大来谈一谈,谁是老大?
生:老大最大么,应该最懂事。他应该,可能会……
郭:第一人称。
生:那么我想,那个,应该,我最大就应该体谅一下父母,然后像别的那个都这么小,那就应该送我了,把我送进去,虽然有些难过,但我没有办法。
郭:哦,虽然很难过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我是最大,我有一种责任感,是吗?好了,因为已经七八岁了,已经很懂事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可以理解的。嗯,很好。
老二。先不要急,这里其实发生了一些事情,第二天早上,对吧,第二天早上这个故事的情节不要忽略掉。好,你来讲。[]
生:我已经五岁了,我还是懂一些事情的。早上的时候,爸爸跟我讲因为那个……昨天的事我还是很伤心的。他今天回来说要换我过去,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不愿意的,因为要离开这么一个家庭,把我一个人送出去跟那些陌生人在一起。但再想想看,爸爸都没错,应该我去的,因为我是老二,在家里面无关紧要的那种,我去好了。
郭:好,请坐。跟第一次分出去有所不同。那到了这一天的晚上呢?第三个孩子。
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要领我到一个陌生的阿姨面前,我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或者说,其他三岁有钱的小孩子在吃棒棒糖,但我只能张着个手在旁边玩水。昨天我看到一个大哥哥出去了一会儿,然后大家很伤心,大家都哭了,但他又今天高兴地回来了。二哥哥也出去过但很快又回来。我不知道我将来会怎样,或许我去了就不会回来了。但不管怎么说我是一个女孩子,或许爸爸妈妈真的就要丢掉我了。
郭:请坐。这位同学的发言特别有意思,前半部分用了一种完全陌生化的手法。看到的景象,客观地呈现,而很少有主观的评价。这个特别成功。
好,假设最后那个小娃娃也能说几句的话,怎么谈呢?
生: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哥哥先走了,很伤心地哭。但当我第二天看到他,我又很高兴。但没想到第二个哥哥又走了。就这样一直在哭和在笑之间。
郭:噢,他不知道,最后噩运是否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来,很可怕……还好没有,还好没有。那么我觉得我们四位同学都比较温和,对吧?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其中惨烈的一面,就像刚才影片里面所体现出来的,这样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我们的评价——你看,和你参与其中体验——这是完全不同的,是很不一样的。那么这样的孩子的心,不管怎样总是非常难受。这对父母出于无奈,而小孩子是很痛苦的,对吧?
那我们看一看材料。材料上面的几则,也跟“父母与孩子”有关,像周作人讲到小孩子的委屈:“我们大人经常损伤他们柔嫩的感情,破坏他们甜美的梦,会对他们将来的性格发生怎么样的影响?”这是周作人的观点。
那么另外,纪伯伦的《先知论孩子》里面他说了一句话,他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这个说得很有意思。
然后翻过来,在《圣经》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所罗门王,它是用来表现所罗门王智慧的故事。但这里面我们落实在父母,母亲与小孩的角度来看一看,那又特别有意味了。所罗门王说,怎么样,一人一半吧,最后真母亲怎么说?“求我主吧,把孩子还给那妇人,万不可杀他!”给他吧,给他吧。
最后我们看一看刘以鬯,这是香港最优秀的一个作家。他的很短的一篇文章叫作《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这里有无数的重复,这些重复,你有空在没有人的时候读几遍,我觉得可能比那个影片还要感人。“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不断不断不断……这是我在现代文学当中看到的,最,最有力量的重复。这个重复是非常有意味的。
你看,孩子要离开,在放飞与留下之间,父母的抉择,它究竟根据怎么样的标准呢?或者说,我们其他的材料,和川端康成的这对“父母”,同样都是父母之心,但他们的态度和方式略有区别。
你认同怎么样的父母之心?你觉得那对父母怎么样?你觉得我们这里谈到的父母怎么样?你怎么看?想一想,暂时不讨论,独立思考。然后我请同学来谈。(35:05-35:35)
谁来谈?谈谈这里的这对父母,他们是一颗怎样的心?刚才轮到哪里了,轮来轮去都是这个地方,不行,来,你来说,谈一谈。
生:我觉得,他们真的爱孩子的话,一开始就不应该送。
郭:如果真的爱孩子,一开始就不应该送,是吗?好,请坐。一开始就不应该做出这样的决定。来,继续。你看看呢,你如何评价川端康成写的这对父母?
生:我觉得他们的一直是很矛盾的。然后,他们其实是在(进行)感情和理智的一种较量。因为他们从开始都明白,如果把儿女送出去的话,这对儿女是会比较好的。它前面其实是用理智尽量地压制父母的本能,但是到后来,等于说理智溃败了,然后感情涌出来,然后就一定要把他拿回来,就是这样。
郭:哦,那么当时出于理智,他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走呢?肯定有合理性。
生:一个是他自己家比较穷,第二个是对方送出的人家是个好人家。然后,看起来那个妇人还是比较爱孩子的,因为她可以理解,后来父母来换孩子的时候那种心情。
郭:有没有更加功利一点的解释呢?
生:为了拿那一百块钱。
郭:哦,还有那一百块钱,对吧。而且小孩子到一个富裕的人家,他肯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是吗?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对父母在有一件事情的处理上,不是最好。就像我们刚才四人小组四个孩子一一来体会一下的话,照我们第一位同学的说法,如果他真的爱孩子,他一个都不能送走。当时就不应该下这错误的决定,因为他最后还是都要回来了。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他们完全就是为生活所捆了,因为没有父母会愿意和自己的孩子分离的,而且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知道最后就算是送出去也会是很难舍的。但是他们会下这个决定,我觉得是他们太缺钱了,可能。
郭:已经给贫穷给逼昏了头脑,是吗?太确切了,请坐。贫穷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种罪恶啊。贫穷对人的摧残是很可怕的,穷人有的时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要创造财富。这一点很要紧。
但是这篇小说里面最动人的地方其实在于,并不在于父母送孩子,而在于父母把孩子送出去以后再要回来,而且孩子要回来以后,又送出去,在于这个——你来说,把我的话说完。
生:他们送孩子是由于客观条件,因为送孩子既有钱拿,又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他们刚开始也是出于一种爱孩子的心。但是,到后来送出去以后,他们难以忍受这样感情的煎熬,对于哪一个孩子都舍不得,所以说……
郭:这句话说得太好了,难以忍受感情的煎熬。他难以忍受的感情的煎熬,这个感情是谁的感情?
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能否把它劈开来呢?我要问:是父母的感情,还是孩子的感情?
生:父、父母的感情。
郭:好像是他们自己的感情,是吗?好,请坐。又有点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说,把三个小孩子送出去又要回来,其实,分离是多么可怕呀。小孩子离开父母,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掉了。但是,很不幸,这对穷人夫妇的每一个小孩,几乎都——来,往后——都怎么样?
生:都、都被那个父母要回来了。
(众笑)
郭:都被父母要回来了,没错,这是最后的结局。但是过程中呢,都怎么样?
生:过程中……都被父母送出去了。
(众笑)
郭:都被父母送出去了,他们都会有怎么样的体验?
生:都会有离开父母这种……
郭:用个形容词。
生:就是,离别之苦。
郭:离别的这样一种痛苦。也许他们感情太粗糙了,他们不应该——应该想到保护小孩——不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来遭受一遍这种普通孩子都难以承受的巨大的心理的折磨,对吗?
这可能不是做得最妥当。好,我们继续看。但是作者的观点不一样。这是一篇节选,在节选之前还有原文,原文川端康成是这样写的,他直接跳出来他说:“诸位,把眼睛闭上五分钟,然后平心静气地想想父亲或者母亲,试试看。你们的父母是如何深深地爱着你们,怀念子女的父母之心是多么温暖、多么宽广,直到现在不是依然使大家感慨万千、激动不已的么?啊,用不着闭上眼睛,你们大家无论早晚不是深深地感到双亲之恩么?这个故事,肯定也是让你们知道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的故事之一。故事发生在……”
请问一句话,川端康成他直接认为“这个故事是让你们知道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的故事”,为什么川端康成认为这样的父母是伟大的父母?这对父母这么贫穷,有时候也不太体会得到小孩的感情,感情可能也有点粗糙,也犯了些错误,但是川端康成却认为他们是伟大的父母。为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作者本人的成长,或者他的创作谈中来找到一些合理的答案呢?研究一下《川端康成年谱》,我想请同学给我一个合理的答案。(41:32-42:30)
谁有所发现?谁来说?好,你来说好么?
生:刚才说这对父母犯过很多错误,错误并不代表不是伟大的。然后从这里,他的年谱上看,他的父爱、母爱都是,他是在很小的时候丧失了自己的双亲,所以他对父爱和母爱,可以说是想像,或是从别人身上体会出来的。
然后,然后他说,“这个故事,肯定也是让你们知道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的故事之一”,那么可以说所有的父母的都是伟大的。比如说要我写我父母的伟大,我是写不出来的,因为没有这种事情,我父母不会,还不至于贫穷到把我送出去,然后又很难割舍我,把我拿回来。这只是一个故事……所以说这个故事就是用一种,就是如果说大家的父母都是如此贫穷,那么都可能经历过这种事情。但是他们不是,所以说父母是伟大的,无非他们没有做出这种事情来表现他们的伟大。
郭:哦,说得太好了,请坐。有什么补充?你来看一下。没补充了,后面那位男同学,有没什么补充?
生:我觉得他前面……从文章本身来看,他写这篇故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把几个孩子送出去,只是为了剩下几个孩子更好的成长,也包括那个孩子将来的发展。把孩子要回来也是出于自己对孩子的爱。那么他这里父母宁可……他们可能没有关心到是因为他们觉得与孩子将来的成长比,现在的一点煎熬应该算不了什么,而他们自己也忍受住了这种煎熬,那么这里也可以看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可以说明父母的伟大。
郭:请坐。虽然父母的方式可能不是最妥当,但是父母这种情感依旧还是伟大的。从作者的成长轨迹也可以看出,川端康成之所以这样讴歌父母,渴望父母的爱,是因为他从小不幸的这样一种经历,他很小就失去了他的父母,没有这样一种父母之爱,所以说他才来讴歌和赞颂。那么我们顺着刚才这位男生的的思路,如果,如果你是父母,假设你是这对不幸的父母,
(下课铃响)]
郭: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或者,我们继续深化,如果如果你是作者,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你又会如何,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所谓的“伟大的父母之心”。这些问题,时间关系,无法一一探讨了,我们课后有空大家可以想一想,好吗?好,今天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
(全体起立)
学生全体:老师再见。
《父母的心》阅读材料
材料一
小孩的委屈
小孩的委屈与女人的委屈,——这实在是人类文明上的大缺陷,大污点。从上古直到现在,还没有补偿的机缘,但是多谢学术思想的进步,理论上总算已经明白了。人类只有一个,里面却分作男女及小孩三种;他们各是人种之一,但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小孩是小孩,他们身心上仍各有差别,不能强为统一。
以前人们只承认男人是人,(连女人们都是这样想!)用他的标准来统治人类,于是女人与小孩的委屈,当然是不能免了。女人还有多少力量,有时略可反抗,使敌人受点损害,至于小孩受那野蛮的大人的处治,正如小鸟在顽童的手里,除了哀鸣还有什么法子?
……我们虽不打小孩的嘴巴,但是日常无理的诃斥,无理的命令,以至无理的爱抚,不知无形中怎样的损伤了他们柔嫩的感情,破坏了他们甜美的梦,在将来的性格上发生怎样的影响!
摘自周作人《谈虎集》第51-5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材料二
先知•论孩子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
他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自己有思想。
你们可以荫蔽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黎巴嫩]纪伯伦《先知》P17-18,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材料三
诸位,把眼睛闭上五分钟,然后平心静气地想想父亲或者母亲,试试看。
你们的父母是如何深深地爱着你们,怀念子女的父母之心是多么温暖、多么广阔,直到现在不是依然使大家感慨万千、激动不已的么?啊,用不着闭上眼睛,你们大家无论早晚不是深深地感到双亲之恩么?
这个故事,肯定也是让你们知道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的故事之一。
故事发生在从神户海港开往遥远的北海道函馆的船上。
材料四
真假母亲
一日,有两个女子来,站在(所罗门)王面前。
一个说:“我主啊,我和这妇人同住一房。她在房中的时候,我生了一个男孩。我生孩子后第三日,这妇人也生了孩子。我们是同住的,除了我们二人之外,房中再没有别人。夜间,这妇人睡着的时候,压死了她的孩子。她半夜起来,趁我睡着,从我旁边把我的孩子抱去,放在她怀里,将她的死孩子放在我怀里。天要亮的时候,我起来要给我的孩子吃奶,不料,孩子死了。及至天亮,我细细地察看,不是我所生的孩子。”
那妇人说:“不对,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这妇人说:“不对,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她们在王面前如此争论。
王说:“这个妇人说‘活的儿子是我的,死的儿子才是你的’,那个妇人却说‘不!死的儿子是你的,活的儿子才是我的’。”
王就吩咐:“给我拿一把刀来!”人就把刀带到王面前。
王说:“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
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就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那妇人说:“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
王说,将活孩子给这妇人,万不可杀他。这妇人实在是他的母亲。
以色列众人听见王这样判断,就都敬畏他。因为见他心里有神的智慧,能以断案。
《圣经•列王记上•第三章》
材料五
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
[香港]刘以鬯
……
(卧病在床的父亲)用抖巍巍的手一挥,叹息似的说了一句“走吧。”我站起,一边控制自己不让泪水流出;一边说:“爹,你要保重。”他点点头,用手掌掩盖眼睛。我在母亲的帮助下,提着皮箱下楼,走出家门。
天色阴暗,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黄包车很少,等了十几分钟才雇到。跟车夫讲定车价后,我上车,母亲将皮箱放在车上,我用两腿夹住。黄包车夫抬起车杠,迈开脚步。母亲先将一卷钞票塞入我的衣袋;然后紧握我手,跟着黄包车在人行道上奔跑。
“阿妈,”我说,“回去吧!”
车夫逐渐加快脚步,母亲不得不松手。车夫将车子沿着胶州路朝爱义路拉去。拉了一段路,我回过头去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将车子拉到爱义路口,转弯。我乘此侧过脸去眺望,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离情别绪涌上心头,泪水夺眶而出。我低声自言自语:“再见,阿妈!”
车子转入爱义路,我见不到母亲了。北风猎猎,刺入肤肌,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冷。父母的慈爱像火炉发出的温暖,使我有能力抵御寒冷的侵袭。
1995年10月2日
材料六 川端康成•简要年谱
1899年
6月14日早产,在母胎不足七个月。生于大阪市北区此花町,出生医家。
1901(2岁)
父亲荣吉病逝。迁至母亲娘家。
1902年(3岁)
母亲阿玄病逝,与盲祖父迁居原籍大阪府三岛郡丰川村。
两位老人担心他出门惹事,让他整天呆在阴湿的农舍里,寸步不许离开自己的身边。这位年幼的孤儿与外界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接触,变成一个固执的扭曲了的人,把自己胆怯的心闭锁在小小的躯壳里,为此而感到忧郁和苦恼。
1906年(7岁)
体弱多病。祖母辞世,与盲祖父相依为命。
“祖母为了抚养我备尝艰辛,我只是在她去世这天才侍侯过她一次……大概是祖母看着我上了小学,感到莫大的安慰,才撒手人寰的吧。”
1909(10岁)
寄养在姨夫家的姐姐芳子病逝。母亲死后,与姐姐只见过一面。
“祖父对于姐姐的死十分哀伤,也硬逼着我哀伤。我搜索枯肠,也不知该以什么样的感情,寄托在什么东西上才能表达我的悲痛。只是老祖父的悲恸欲绝,他的形象刺透了我的心。”从此培育出一种“孤儿的感情”,影响了一生的文学创作。
1914(15岁)
祖父辞世,成为彻底的孤儿,独影自怜。
《十六岁的日记》:“我自己太不幸,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
孤儿体验,因失去祖父而达到了极点。童年没有幸福,没有欢乐,没有人间的温暖。父母的爱,亲人的爱,对他来说都是非常空泛、非常抽象的。或者说,那只是他幼稚的朦胧的愿望。
1915(15岁)
开始中学寄宿生活广泛阅读。
1922(23岁)
从东京大学英文科转读国文科,开始文学评论与创作。
《参加葬礼的名人》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我”从童年起就参加了亲朋的数不清的葬礼,给自己留下了寂寞的心绪。这篇小说是作者孤儿生活经历的一个侧面记录。
《致父母的信》:“祖父病逝,我当然感到悲伤,我在世上越发孤单和寂寞了!”
《孤儿的感情》、《祖母》、《致父母的信》等作品,主要描写孤儿的生活,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1968(69岁)
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作《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讲演。
1972(73岁)
4月16日含煤气自杀。
叶渭渠《川端康成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0月
父母的心•教学简案
杭州外国语学校 郭初阳
一.教学设想
M•H•艾布拉姆斯以作品为核心,引出三个不同方向的箭头:作品→世界,作品→艺术家,作品→欣赏者。“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借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镜与灯》P5,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柯尔律治同时并用二喻,把心灵喻为灯,把外界喻为镜:“……那可怕的时光,一会儿在你心中,一会又出来,当你的身上渗透出力量,你的灵魂,得到了折射出的光,也发出了自己的光……” (《镜与灯》P67)
心灵与外界的纷繁复杂,斑斓交错,以作品为最后呈现;而中学课堂中的作品解读,常未脱六经注疏的心结:小心顶礼,惶恐膜拜。解释时一字不得易,结论常一言以蔽之。如何从作品看世界?如何从作品看艺术家?如何从作品中读出欣赏者自己?或者反过来问:如何通过世界看作品?如何通过作家看作品?如何通过欣赏者自己看作品?
有效意义的生成,立足于欣赏者(学生)充分资料搜集与阅读之上,否则泛泛而谈,尽是隔靴搔痒,但有言说,俱无实义。然而一切都局限在一节课中(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常态的公开课入歧途已久),如何达到应有的深度,是一个难题。教师的预设,便不得不存在。“生成”与“预设”的矛盾,也许只有在日常(常态)课堂中,才可以消解。
二.教学目的
1.梳理课文,通过核心词的多方替换,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
2.依照日常情理,结合阅读材料,探究作家创作心理。
3.创作性地改写,思考生活、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 父母的 ?
1.父母的决定,变了几次?
2.“心”—— 一个具体的词语替换
[二] 孩子的心情
1.可曾着力表现“小孩的委屈”?
2.四人小组,对照课文补白
[三] 作者的心结
1.小说被取消了的开头
2.为何川端康成如此醉心于写父母?(年谱、作品的互证)
[四] 读者的心裁
1.如果你是父母,是否别有苦心?
2.如果你是作者,是否别有匠心?
难度•长度•速度•限度
——评郭初阳老师的《父母的心》
戴文军
首先声明,这个题目是借来的。文学评论家吴义勤教授写了一篇很好的论文《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对90年代长篇小说的文体问题进行思考。其实,语文课堂,也很适合从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几个方面来考量,看了郭初阳先生《父母的心》的课堂实录,我更加想用这四个概念来借题发挥一番。
一、 难度
常常听人说,上好一堂语文课确实有难度,但是,一些比较浅显的文本,或者经典的、被挖掘得较多、有很多资料可供参考的文本,上一堂课并不太难。而我认为,要上好任何一堂语文课,都有相当难度。
尽管有的语文课确实因为文本的难度增加了课堂的难度,但是,语文课的难度与文本的难易几乎没有关系,没有阅读障碍的文本未必能够讲好。语文课所以有难度就是因为它是语文学科,就是因为每个教师都必须个性化地处理文本。语文学科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不可比拟的人文性,近年来,不少人主张并尝试着把一些人文的内容带进语文课堂,但我认为,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没有胆量和能力个性化地去处理一个文本,肯定会严重影响其它人文内容的教育。所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第一个标志就是阅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态度必须是个性化的,你不可以人云亦云,毫无主见,而必须秉持阅读主体的矜持,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同时又要尊重文本自身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浅显的、参考资料多的文本反而更有难度。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禁锢,教师阅读空间和思维空间的狭小,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阅读姿态、阅读能力和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自尊的、个性化的阅读姿态,并通过适当的途径把它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我认为有着很大的难度,尽管这是对一个现代化教师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的难度还来自这语文课堂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其它学科,尤其是数理化学科向学生呈现的是它们的解释性,语文学科的特点则在于它的示范性,除了给你一个光秃秃的文本,什么也不说,难度便随之而来:教师必须发现和引导学生发现并且展示“这一个”“范本”的特点、对“这一个”“范本”的看法,或者“这一个”“范本”为什么会这样,甚至此“范本”与彼“范本”的区别,等等。总之,你的课堂要有一定的深度。语文课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看到他单独阅读不能看到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深度,对语文课来说,简直就具有本体论意义,试想想,一堂不能把学生的认识带到一个更深境界的语文课,一堂不能胜过学生自读甚至不如学生自读的语文课,我们还要它干什么呢?需要说明的是,文本的深度不能决定你语文课的深度,语文课的深度取决于你对文本的解读和挖掘。而这样的深度,就要求教师具有比较深厚的业务功底,这在目前是一个怎样的难度哦!
更要命的是,你不可以自说自话,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中学生,语文课在深入的同时必须浅出,甚至你还不能多说话,因为你的责任在于激发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你要让学生的发现“于你心有戚戚焉”,或者出乎你的意料,让你眼前一亮,甚至让你有醍醐灌顶之感。这可以说是技巧上的难度。
以上这些,我以为就大致是语文课的难度所在。
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一般的初中生读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当它作为一个示范文本出现的时候,处理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正是文本的浅显突现了这堂课的难度,我相信,这是一篇让许多老师“无话可说”的文本,是啊,学生都“读懂”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除非允许我们纠缠于一些可以不纠缠甚至不可以纠缠的东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父母的心》的教案和实录,多数教师是通过学生交流讨论“父母把孩子送出去到底是不是不爱孩子”,从而“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通过对文章情节的梳理,“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我怀疑这两个目标是从哪本参考书或教材的阅读提示上搬来的,没有个性可言,没有深度可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有诵读、有交流讨论、甚至还有创设情境,但是,不少人这样做还只是一个“仪式”,是为了表明教师预设的结论,学生应该通过这些方法去理解。而所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其实是父母内心痛苦与煎熬这样一个情感历程的结果,本来是“为情造文”,现在经教师这样一解释,变成了“为文造情”,有意无意之间歪曲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而郭初阳老师试图“通过核心词的多方替换,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压根不提“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创作手法”,而是“依照日常情理,结合阅读材料,探究作家创作心理”。传统课堂所提出的“懂得”、“理解”、“掌握”的教学目标,往往通过程式化的、理智的分析方法指向某一目标,这就是桑塔格所反对的那种“荒谬的、怯懦的、僵化的”“阐释”。我们的学生面对感人的文学、令人流泪的事件,已经变得相当冷漠,那根用来感动的神经变得麻木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程式化的、理智的“阐释”搁置甚至吞食了他们的感受力。而“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和“探究作家创作心理”,实际上就是要求阅读主体调动已有的情感经验,把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作品的生命内涵和作者的生命历程对接起来,摒弃了那种在文本表层甚至文本外围打圈圈的平庸做法(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以降,各种新鲜的解读文本的方法就被介绍到国内,但必须承认,这似乎没有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界平庸甚至别有用心的“阐释”现象),直指文本的内质,把解读一下子置于纵深的层面,不但向学生暗示了一种解读和创作的正确路径,更重要的是对唤醒学生的感动神经,重振学生的感受力有着巨大的作用。
实录中,学生关于“核心词替换”的发言,关于自己与川端康成生平的比较,尤其是对几个孩子被送人时内心语言的即兴创作,都说明郭初阳老师的努力是可贵而成功的。
郭老师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体味了“父母的心”之后,他还要引领学生探寻“孩子的心”,他认为作品在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想象、再创作的空间,于是郭老师顺势宕开一笔,要求学生分别以四个孩子的口吻,写出各自被送人的心理感受,这样,既暗示学生可以大胆地对作品质疑,又可以再经历一次情感体验,并依据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一次创作实验,于不知不觉中领悟创作的原则和提高创作的水平。同时,这样使课堂不再纠缠于一些可有可无、不痛不痒的东西,大大打开了课堂的空间,在“解读之外”尽情的驰骋,使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自己在作品面前是个自由的人,似乎作品生产出来之后,它就真的不再属于作者了,从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即兴创作是多么的难得!
在体味“父母的心”与探寻“孩子的心”之间,郭老师播放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相关片段作为过渡,这是非常精彩的一笔,远非那些应景的电化教学可比。首先,从课堂的结构上来看,这是一个绝妙的可以承上启下的片段。其次,这样做,把在阅读时联想和比较相关艺术作品的良好习惯传递给学生,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学生的习作训练营造一种现场感,调动学生的情绪,降低即兴作文的难度,从实录来看,效果确实很好。
所以,郭初阳老师用解读的深度和不露痕迹的技巧化解了课堂的难度,举重若轻的背后是他对文学和语文课堂的深刻理解。
但是,我个人认为,文本中还有问题值得探究,比如,既然是“探究作家创作心理”,索性就打破沙锅问到底:
作品没有写孩子的心理,这个问题怎么解释比较合适?这到底是不
是败笔?再比如,我注意到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于是,那位父亲由于那位有钱的妇女帮忙,受雇于函馆的某公司,
一家6口过上了好日子。”而课文的结尾却是:“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我认为课文对原文的这个改动真有意思,
是一种什么心理驱使文章的选编者对“有钱妇女”如此吝啬,连几个褒扬的字都要删掉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
“有钱妇女”这一类人呢?当然,这些问题的探究不一定要在课上进行,而且一堂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二、长度和速度
一个文本到底要讲几节课?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到底需要分配给它多少时间?(我这里用了“分配”一词,好象“预设”的味道很浓,这个问题后面说)
对一些内涵丰富的作品,比如《阿Q正传》,据说有人讲到8节课。而我认为,再伟大的、篇幅再长的作品,课时也不应该太多,原因非常简单,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否则,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再生动的课也会令人生厌,而学生一旦生厌,就与我们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所占的长度都应该是相对节制的,它应该与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文本的具体情况匹配,与该课堂的速度匹配。
课堂当然要依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引人思考的问题吸引学生,但很大程度上更要依靠速度牵引学生。因为不管多么有意思的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在它预设或者生成之后,课堂就会围绕或指向这个问题,不断引出、不断修正学生的说法,从而寻找比较完美合理的说法,也就是说,课堂在以一定的速度走向问题的终极。可以说,学生思维的乐趣和各种能力的养成,就在于问题生成和问题终极的中间地带,而如果这个中间地带的运行速度不合理,就有可能使一些学生来不及思考、疲于思考、无能力思考或者不屑于思考,从而导致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从哲学角度说,速度是课堂固有的,课堂总会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推进,问题是不合理的速度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会使学生的思维链条断裂,会使重点难点失当;而合理的课堂速度则会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探究和倾听,有逻辑的思维,有序地指向问题的终极,使整个课堂体现出一种结构上的美感。
应该说,实践中,课堂速度一般不会是匀速的,好象也很难见到整体上的减速运行,以变速和加速比较常见,尤以加速度为多,因为这确实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规律,先用比较徐缓的速度,引领学生渐渐进入文本,同时在内容上为问题的解决一一埋下伏笔、设下铺垫;渐渐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维逐步活跃,这时课堂速度的加快与学生的思维速度合拍,并且越是靠近问题的终极时,思维的路径越是趋于明朗,而这时的伏笔、铺垫也渐趋完成,课堂速度提高到最快就水到渠成,直指问题的终极。不少成功的课往往在最后形成一个高潮便嘎然而止,就是这个道理。
郭初阳老师的这堂课,我看就比较符合加速度原则。
在进行“核心词的替换”这一环节之前,课堂的速度都是较为舒缓的,朗读梳理了课文,明确了父母要回孩子的所有理由都是借口,其真正原因是舍不得孩子;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进行“核心词的替换”,速度明显加快,学生换掉四个词,包括讨论、板书,共用去6分钟左右,郭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迅速补充、完善,大大提高了课堂推进的速度,嘎然止于问题的解决;接下来观看《我的兄弟姐妹》片段,使课堂“空挡运行”,调整课堂的发展方向,而后由“最受感动的镜头”慢慢起步,运行到“孩子心理感受”的轨道上来,逐步加速,讨论近3分钟,然后进一步加速,即兴表达孩子的内心感受;接下来的环节是阅读材料与课文的对比阅读,就完全是教师给学生讲解,这里的速度是最快的,应该说,时间已经不允许,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逗留太久,郭老师把这里设计成一个过渡环节,最后,他要学生对作品中父母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又经过了新的一轮加速度。
但是,我们发现,课堂到后来的速度好象有点太快了,似乎显得比较急促,郭老师几次说“时间关系,时间关系”“抓紧抓紧抓紧”。我想,朗读梳理部分,所占长度太长,用去11分20秒之多,较大地影响了课堂的速度,我认为可以把这一部分的内容糅合在其它部分,稍稍带过即可,因为这部分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很容易弄清楚,这样就可以在“探究作家创作心理”等环节上做得更加从容和完美。
三、 限度
中学语文课时和课堂的有限,语文学科特定(也可以说是规定)的内容和语文课的特别对象,决定了诸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是有限度的。
1、 生成和预设
在课堂向前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然要不断生成一些问题、看法,这些课堂的生成显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解决文本相关问题的最好契机。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预设各种自认为合理的环节和问题去填满一堂课,粗暴地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许多有价值的发现被湮没了,思想的火花被掐灭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发言的热情逐步丧失,各种语文能力也随之下降。这样的忽视甚至扼杀生成的语文课堂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自然也就是没有生机的课堂。
新的课程理念对这种陈腐可怕的课堂理念和课堂模式进行了批判,一些先行者率先生成过一番,矫枉过正遇到一些障碍之后,有人回到预设的老路上去,更多的人提出“预设与生成辨证统一”的观点。
辨证法真是个好东西,我相信没有人能反驳“预设与生成辨证统一”的观点,但我更相信,仅仅这个“辨证统一”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的。
首先,由于长期的课堂预设,长期以来老师在课堂上的威权甚至专制,学生已经没有激情、没有火花,没有合作、没有共鸣,这就谈不上有什么生成;或者偶尔有所生成也不愿意讲出来,讲出来的也令老师大失所望,正如郭初阳老师在《父母的心》教学简案里说的“泛泛而谈,尽是隔靴搔痒,但有言说,俱无实义”。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生成,其结果要么是冷场,要么是乱糟糟不可收拾。
因此,我认为,现在第一要紧的就是重新培植课堂生成的土壤。应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需要有合作探究的习惯,需要有表达言说的欲望等等。而这一切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教育的诸多环节密切配合。生成是我们追求的效果,预设实属无可奈何。
郭初阳老师《父母的心》的课堂结构和主要问题是预设的,这样一位在教学中不断求新的教师,在生成与预设问题上显得如此的谨慎,对此我要表达我的敬意。他不断创设情境,不断要求学生体验情感,就是要让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的信息不断发生冲撞,建构生成新的认知结构,课堂最后那么多的学生对作者的创作心理、对文本中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做出了独到的、新的评价,这种建构的成功,说明郭初阳老师的预设带来了有意义的生成。
我认为,郭初阳老师是在用煞费苦心的预设追求有意义的生成,是在重新培植课堂生成的土壤。
其次,生成答案与生成问题。
我把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发表的见解叫做生成答案,而把学生在课堂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学习需求叫做生成问题。
传统课堂的罪过之一便是预设答案,现在情况好多了,课堂上基本能把答案交给学生生成,对学生生成的答案也能够予以相当的尊重(但现在有一种无原则肯定学生的趋势,我认为这也有问题),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把问题让学生生成的还太少。大概因为学生生成的问题太容易出乎意料,教师不好控制课堂,或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想绕开这个问题,许多老师就要付出个人利益的代价。所以我认为,课堂上大面积生成问题不是教师个人的事。
郭初阳老师《父母的心》几乎把答案的生成做足了,而且在有的地方是很容易生成问题的,比如,在观看《我的兄弟姐妹》后,要求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就很容易生成一个新的问题,一旦学生回答的不是“孩子离别时的伤感”一段,就不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不过从实录可以看出,郭老师显然是有所准备的。
当然,我认为课堂最好还是有一些生成的问题,而且生成问题成了每课必然出现的现象,教师真正仅仅是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我们就有希望了。
2、 功利和人文
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我不想罗嗦。有意思的是,中学教师好象总是不能同时用好这两把刷子,于是总要有人出来平衡这个问题。
我想要说的是,文学是人文的,语文也是人文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人文的,但语文课更多应该是功利的。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现在有很多语文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上灌输人文思想与灌输政治思想一样值得担心,你能保证你种下的就是龙种?你能保证种下的龙种,就不会收获跳蚤?我们向学生输送了这么多年的共产主义思想,结果如何呢?所以,课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你的言说内容,而取决于你的言说姿态。语文课的人文性应该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待语文课、对待文本、对待学生的人文姿态上,教师的人文素养比语文课的所谓人文性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
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用科学人文的方法追求功利的目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还很欠缺的学生,他们还不会读书,他们还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人文化地把他们引领到一定的语文高度。所谓人文化的方法,就是反对概括规律式的应试方法,反对简单的多做多练的方法,反对粗暴的灌输填鸭式的方法;而应该采取符合认知规律的方法,采取尊重教育对象、尊重语言文学和文字的方法。
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调动自己所有的人文和专业素养,深入浅出,引领学生对作品进行多维的、细致的解读,但千万不能陷入枯燥和胶柱鼓瑟,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各种语文能力才会同步得到较快的提高。但是,这对一个教师的要求就会相当高,他必须有人文的精神,对教育学、对文学史、对艺术史、对文艺理论、对文艺批评、对语言学等学科,他要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甚至还必须了解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比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更难得。
郭初阳老师《父母的心》“通过核心词的多方替换,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探究作家创作心理”就是采取的科学的、尊重文本、尊重学生的方法。科学,是说他主张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悟作品,这样做符合文学批评的一般原理;尊重文本,是说他把作品看做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结晶,探寻作家的创作心理,而不是去“六经注我”地臆说(顺便说一句,我并不完全反对“六经注我”);尊重学生,是说郭老师引领学生一起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命体验,个性化地解读作品。所以,郭老师的方法是人文和科学的。
但郭老师的目的却是功利的。一句话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说出在什么时间送出了哪个孩子,是为了理清作品思路,从而学会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顺序;而“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和“探究作家的创作心理”则是品评作品的基本路径;即兴写作训练则是更好地体味作品人物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郭老师处理功利和人文的分寸是准确的,我认为他是在用科学人文的方法追求功利的目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人文和功利糅合在一起。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