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农民“叫板”语文课本二十年 学者:感佩其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12-2 08:09
标题: 农民“叫板”语文课本二十年 学者:感佩其研究
农民“叫板”语文课本二十年 学者:感佩其研究
2014-11-30  作者:孟醒石 来源: 中国新闻网1014年11月29日

讲述
教女儿读课文时 发现“明驼”跑了
刘林源,1956年生,河北省元氏县北褚乡西褚村农民。自幼喜欢读书,父母不识字,家里连一册连环画都没有,他经常逃学一整天,到供销社废品站守着,偷人家收上来的旧书。1956年人教版的几册初高中《文学》课本,就是他那时拥有的。刘林源小小年纪,从中感受到了《木兰诗》(亦名《木兰辞》)的魅力。
刘林源一直读到1973年底高中毕业,那时课本上没有《木兰诗》。所幸高中历史老师古文基础深厚,经常在课堂上背诵一些古文。刘林源正是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深切感受了“愿驰明驼千里足”的语言韵致,异族风情。
迫于生活压力,刘林源有20年没怎么看书。1994年,上小学五六年级的女儿借阅别人的中学语文课本,刘林源在一旁指导教她朗诵,突然发现这一问题,课文中的“愿驰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成了“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明驼”怎么没有了?
刘林源开始给教材出版社、媒体写信反映,希望有人关注此事。那时邮费便宜,挂号信才两毛钱,一年下来也不过十块八块。他连续不断地反映,可是没人回信,没人理他,令他渐渐陷入苦闷,一耗就是十年。邮费也越来越贵,妻子开始抱怨。“我作为一个农民,虽然研究诗词不耽误农活,总归是不务正业。我不敢与老婆生气,怕村里人笑话,更不敢拿小卖部公用电话去说这事。”昨日刘林源告诉记者,直到2000年后,家里装了座机,经过电话反映后,才引起电视台的关注,但没几天又陷入沉寂。他也陷入深深的苦闷。
打工之余 查阅资料深入研究
刘林源有四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农闲时他到各地建筑工地打工。有一段时间,只要没事了,他就逛报摊书店,买不起,就到处翻看,查找有关信息。经常整晚失眠,思索谁能给他解释,从哪儿找人家的邮编电话。“后来,我终于找到人教社语文编写室的电话,打通之后,对方对我的诸多提问,就一句话‘我们有古本依据’。”刘林源说,人教社《语文》新课本注明该文选自《乐府诗集》,1956年老课本注明的也是选自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他们没提到明驼,就解释为千里马。而老课本解释“明驼”,就具体引证了《酉阳杂俎》之说。“我一个农民,上哪儿去考证啥古籍版本呢?我就一部七十年代购买的《辞海》。”刘林源说,“在我看来,明驼代表鲜卑的民族风情,地域特征。”
刘林源仍不放弃,为了给相关部门反映,他骑车几十里上县城打印店,花14块钱打印论文,再一一寄过去。“有人回话说,看不懂你想要说什么。然后就再不接我的电话了。有的人让我找古籍研究单位。”刘林源说,有时在省会转了几家单位后,才发现兜里的钱,只够买长途车票了。他只得步行赶往长途汽车站,到了县城,再连夜走回家。
虽饱受挫折,但刘林源仍坚持研究,搜集资料,改写论文,翻看在乡下能找到的所有书籍。“我又给《文学评论》编辑部打电话,正好是王保生老师接的。他听不太懂我乡音很浓的口语,明白我是个农民后,他说话慢下来,一种我从未感受过的和蔼、关切之情,充满他的话语。他觉得我的研究有道理,还给我写了亲笔信,寄赠了他们出的刊物,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刘林源说,后来他又向《文艺报》、《咬文嚼字》等报刊杂志投稿,编辑老师都给予肯定,但刘林源的文章不符合报刊发表的体例……
“几年下来,这些研究论文经了很多编辑之手,一直发表不了。我一个乡巴佬在痛苦中挣扎,很多老师不嫌弃我之浅陋,寄来研究资料,给我很多鼓励。”刘林源说,“不敢说越挫越强,我这人就是有点犟。我相信,沉默的证据总在事实这一边。否则,我不可能从一个本来对此一无所知的乡下人,仅凭推想,就能一路寻到‘明驼’这个原点性问题上。”
今年天津《散文》杂志第四期,刊发了刘林源以笔名汉梓撰写的文章《明驼故乡 女儿情》。那时,他正在建筑队里给村民盖房子,搬砖、和泥。
观点
明驼是鲜卑族风情物语
刘林源认为,《木兰诗》乃北魏时鲜卑民歌,广为流传。最后,由北宋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上世纪五十年代,叶圣陶等人曾校订几册《文学》,作为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版1956年初中《文学》第四册,就收编有《木兰诗》。该诗第五段的末两句为“愿驰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课文下有注:“明驼,就是骆驼。据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说,明驼是能行千里的骆驼。”但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我们的《语文》课本,却坚拒“明驼”于千里之外,将此二句作“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甚至,将千里足解释为千里马。
其实,不仅五十多年前的《文学》课本里有“明驼”。还可在朱东润所编《历代文学作品选》之《木兰诗》中欣赏到“明驼”。叶文玲《洛阳诗韵》所引《木兰诗》句也有“明驼”。而金庸1965年所著《侠客行》,更以“明驼”为一种意象,命名了一些武功招式,如“明驼骏足”等。那么,何以这些文学大家都信赏“明驼”,而如今的《语文》课本却坚决抵制呢?
鲜卑民族东汉时壮大,占据蒙古草原、甘肃等广大地区。而这一地区,正是亚洲双峰驼的产地。在鲜卑文化中,“明驼”当是早有的一种风情物语。而汉人耕战,向以牛马为驱。两相比较,“明驼”是该诗的民族特征与地域风情的真实存照。《辞海》1979年版,明驼:“善走的骆驼……屈足漏明,则行千里。”
刘林源认为,有此“明驼”,才能是送儿还故乡,才能是鲜卑儿女的故乡情怀,才塑造出千古绝伦超然永世的艺术形象。试想木兰回乡之路,沙丘碧草,蓝天白云,山川辽阔,金曦流溢,壮士英姿,明驼神骏,别一番气度雍容,别一番异族风情,岂秦汉文人之千里马所能构此佳境!一首《木兰诗》,一段女儿情。生死归望,鲜卑故乡。舍此明驼,何复可当!
就此,记者联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并将相关资料和采访提纲发给了该出版社。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将此转给中学语文编辑室的老师,会尽快回应刘林源先生。
学者
“其研究志诚令人感佩”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高莹说:“刘林源先生针对新旧选本中《木兰诗》的文字差异产生质疑,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他的研究志诚令人感佩。”
高莹介绍,面对古今文学经典,不同时代的不同编者各有其规则和理念。围绕《木兰诗》,属于教科书性质的课本,和早年叶圣陶的《文学》选本出现了文字差池。当前流行的“愿驰千里足”之说,应该源自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部乐府诗总集首次完整收录此诗,是一种“完本”生态;而“愿借明驼千里足”乃出于晚唐段成式所编《酉阳杂俎》,这部笔记行文中仅摘选此句,或为“残句”生态。由于《木兰诗》是世代累积而定型,其成文是一个动态性过程。相关文献的缺失,使得两种不同的表述,难以遽分早晚。“千里足”是马还是驼,读者因此争议不下。
相比中原内地,西北边塞骆驼确实多出,但不能因此掩抑骏马的存在。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中“褰群逐马如卷蓬”可以为例,《木兰诗》本身也有“东市买骏马”的内证。同时,“明驼”,今人一般依据《酉阳杂俎》,《木兰诗》中有“明驼”之说或者始自唐人。但是,南朝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早于《酉阳杂俎》,《乐府诗集》源自《古今乐录》,“愿驰千里足”早出的概率更大。
即便“明驼”之说早出,甚或早于唐宋,教材选择“愿驰千里足”也不为过。回到《木兰诗》现场,诗中主要是围绕出征、思亲、征战、赏赐、返乡来写。至于在动态性的成文过程中,回乡坐骑究竟是马还是驼,因文本多变而难以指明。问题是,无论字面如何,即便是“愿驰千里足”,对塑造木兰和欣赏诗意并无重大影响。
如何科学审慎地看待相关问题,值得继续商榷。首先,文史互证,只能作为一种研究手段,正视《木兰诗》成文的动态性,“明驼”与北朝文化联系的讨论须适可而止,不可偏执一端。“愿驰千里足”是一种后出的简化做法,尚难遽然断定。如果一时难下结论,依据学术规则可以暂付阙如。此外,与“残句”相较,今日教材采撷《乐府诗集》中的“完本”《木兰诗》,作为通行版本,完全合乎情理。况且,“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前后五言、流畅明快,动态化的《木兰诗》本已打上后世或者唐人润色的印记了。
由此文引申开去,古代诗文经典往往存在诸多类似疑问。诸如“床前明月光”,“床”,有胡床、井床、睡榻等意,各有讲通之处,似乎传统注解或者唯一注解遭遇了冲击。这里的碰撞,实质是在原生态训诂与会意式欣赏之间产生。随着诗歌的历史性传播,读者可以探究某一字眼的意义指向,但对诗歌的欣赏感动又不会拘泥于字面。也即,字眼的训诂有其历史性,注解可以适当做出辨析,即如“床”的解答有所分歧,对读诗却不产生实质性障碍,因为诗意不在字面。望月思乡是普遍而恒久的美好情感,这才是《静夜思》的“诗心”所在。又如,历史上围绕“千里莺啼绿映红”引发的争议,已经偃旗息鼓;唐人边塞诗中,方位、距离与实际不符的情形也为数不少,学者高步瀛曾论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云“破楼兰不必至青海,此不过诗人极言之耳。”(《唐宋诗举要》)因此,读诗不可拘泥坐实,如能解读“雪里芭蕉”式的艺术思维,方能领悟艺术创作规律和客观真实之间的距离美。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12-2 08:38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内涵诠释与特征分析

■张恩德
摘   要: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是基础教育的一大顽痼,只有对其内涵与特征进行理论澄明,后续的规避措施才能逐步开展与实施。本文基于语言学、教育学语境,分别对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并厘清繁、难、偏、旧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繁难偏旧; 课程内容;特征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现象的产生与规避研究”(编号2013WYXM0107)和广东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省地共建项目“地方院校师范学生失当教学行为的剖析与诊治研究”(编号GD13XJY22)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4)08-0097-05
作者简介:张恩德,男,嘉应学院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副教授,赣南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广东梅州   514015)。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来,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如同落水狗,遭到社会各界的穷追猛打。十余年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时至今日,笔者以“繁、难、偏、旧”为主题词在互联网上共搜索到约四百六十五万条相关信息。什么是“繁、难、偏、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有何内涵与特征?如果这些理论问题长期未能澄明,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后续研究将无从谈起,教材编者与广大一线教师关于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规避的课程自觉便无法形成。
一、课程内容“繁”的内涵与特征
繁(fán),其本形为“緐”,本义为“马髦饰也”,后“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废,引申之义行而本义废”。据《康熙字典》注解,“繁”有多重引申之义,可作形容词、名词、动词等。笔者考察建国后我国各类教育政策文献以及最新各科课程标准(注:除生物学专业术语“繁殖”、“繁衍”等外),“繁”在教育领域基本上作贬义性质的形容词使用,其意为“杂、多”。由于“繁”常以词组形式而非单个字形式呈现,如“繁杂”、“繁琐”、“繁难”、“繁重”等,且这些词组的内涵均稍有差异。因此,从课程政策文献中撷取上述词组并分析其内涵,可以从总体上把握课程内容“繁”的内涵与特征。
(一)繁杂或繁琐
“繁杂或繁琐”意为“多而杂乱”。课程内容“繁杂”的内涵可从中观与微观角度诠释,前者主要指课程内容主题或章节多且逻辑结构混乱,内容因果关系颠倒,严重不符合学科逻辑或学生认知逻辑。如1953年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声学的初步知识”的内容结构如下(当时物理教材没有节次而只有点状内容):77、声源;78、音调;79、响度;80、声音的传播;81、声音的传播速度;82、声音的反射——回声;83、声音怎样传播。该内容的繁杂表现在将声源、声速等与声音的传播、音调等重要内容并列,主次不分,“声音的传播”与“声音怎样传播”重复,并且点状课程内容逻辑混乱,根据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逻辑,音调、响度内容应在声音的传播之后。
从微观角度看,课程内容“繁杂”表现为现象描述繁杂、实验数据处理繁杂、计算和推理繁杂等。如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的一道应用题:“粮店运来大米15吨,面粉20吨,问: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几分之几?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多少倍?大米的重量比面粉的少几分之几?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多几分之几?大米和面粉的重量比是多少?面粉和大米的重量比是多少?”该题设问如同绕口令,如此简单的生活情景却由于设问的繁杂使学生望而却步[1]。
(二)繁难或繁重
“繁难或繁重”意为“多而重,复杂困难”。与“繁杂或繁琐”相比,“繁难或繁重”乃因繁而难,且繁且难。从中观角度看,课程内容“繁难”的内涵主要指课程内容主题或章节多,依据学科逻辑、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认知逻辑,理应作为旁枝内容的却被作为主干内容而过度拓展,或者虽然是课程的主干内容,但由于教材编制过于集中,导致局部学段内容繁且难。如某初中《生物》教材要求学生一学期学习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鱼纲、两栖纲、鸟纲、哺乳纲等各门类动物的知识[2];1994年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的“近代物理讲座”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学、耗散理论等繁难内容(共十三节)集于一章。
从微观视角看,课程内容“繁难”的内涵可指教材编制或教师实施课程过程中,为达成特定的课程目标,教材文本或课堂教学内容本可通过简约方式予以简化,却弄得峰回路不转、曲径不通幽。这是由于教材编制或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缺失而造成课程内容的人为繁难。如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不采用实验探究方式呈现与组织课程内容,而单纯采用作图法探讨。从思维与逻辑看,实验探究方式归纳得出或然结论需要人为外推,作图方式严谨逻辑性强,但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图方式则略嫌繁难。又如科学小品文《飞向月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登月实况,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面对沉睡已久的月球,若他作为宇航员此刻最想说什么。如果教师牵强讲解火箭飞上月球的原理,以及火箭的具体构造,原本生动有趣的科学小品文则繁难不已。
综上所述,课程内容的“繁”分繁杂与繁难二类,课程内容“繁”的源头有三种:宏观上源于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又主要源于国家、社会对该课程的功能与性质过高期望与定位;中观上源于教材内容的编制,它一方面由于课程标准的刚性规定,一方面源于教材编者的逻辑定位过分拘泥于某一逻辑;微观层面源于教师对内容的展开与呈现,过度的拓展与深化,过多过细的描述。
二、课程内容“难”的内涵与特征
“难(nán)”本义为鸟,后本义废而引申之义行。《现代汉语词典》中“难(nán)”有三义:①不容易;做起来费事。②使感到困难。③不好。在教育与课程政策文献中,“难”常以偏正词组“很难”或词组“难度”形式出现,前者作为“易”的反义词,其语义为“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后者语义为“工作或技术等方面困难的程度”。前者为形容词,后者为名词性词组,两者内涵有较大差异。因此,从“(很或偏)难”、“难度”两个方面方能较好把握课程内容“难”的内涵与特征。
(一)(很或偏)难
在课程领域,“难”是教师或学生对课程内容处理或习得的一种心理感受倾向。课程内容的“难”因人而异,它常与内容的抽象、艰深相伴。“难”产生的最初渊源来自课程政策与教育观念,如我国提出的“多快好省”、“赶英超美”,要求教材充实“高、精、尖”的内容,以及后来急于弥补“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损失。又如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急于在科技领域追赶前苏联,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以法令形式要求学校教育目标从适应生活转向基础科学知识教育,培养未来尖端科技人才。1961年的《美国教育的中心目标》报告明确宣称,“进行智力训练是公立中学的基本职能”。“难”也可能源于某种教育观念,如赞可夫提出的高速度、高难度,发展走在教育前面的主张、主智主义教育思潮、学科本位主义、技术主义取向。基于上述教育思潮,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学物理课程便有了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变压器、折射率和光速的关系等偏难内容。
课程内容的“难”在教材中也有体现,它除了受到课程标准或课程文件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教材编者关于课程内容排列与呈现艺术的影响。如由于教材编排难点集中,导致本来不是很难的内容却困难不已,编者选材或选文过于偏向晦涩难懂的素材、名词等。如初中语文选文过分偏重鲁迅的著作。又如某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出现如碾米机、杨浦斜拉大桥、主桥、引桥、技术革新、八五计划、粮囤、榨油厂、元件、单级火箭、黄河牌汽车的载重量、蓝须鲸、砖窑、铁路运营、民航国内航线、供销社分配化肥、出口创汇、矿泉壶、热合塑料、合金、溶液、车间、高级技工等超越学生认知能力的词汇[3]。
课程内容的“难”还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增添删减,增加的内容过于困难,由于高考或中考的需要,教师增加过多,拓展过深,或对教材处理不当,难点没有突破,或本来并非难点内容由于处理不当导致课程内容变“难”。
(二)难度
在课程领域,难度以专有名词“课程难度”出现,课程难度研究常采用公式N=(αS/T)+(1-α)G/T[4],也就是说,课程难度取决于课程深度(S表示)、课程时间(T表示)、课程广度(G表示)。当前,关于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地理课程的课程难度研究已有诸多硕果,如初中几何的课程难度、高中物理的“量子力学”的课程难度等研究,这些成果对教材编制、课程实施具有较大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总之,课程内容“难”既有课程自身的客观原因,也有教材编者、教师的主观技术原因;课程内容“难”既有相对性,也存在绝对性。因此,课程内容“难”的克服关键在于课程总体难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分散课程难度,通过教材的合理编排,分散难点,平缓坡度,多实验少演绎,不过分追求概念的严谨性与学科逻辑,既要避免课程内容深而狭问题,还要避免课程的一英里宽一英寸厚问题。
三、课程内容“偏”的内涵与特征
偏(piān)本义为“不正,倾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偏共有七义。在现代教育政策文件、课程标准中,“偏”常以词组偏见、偏差、偏重、偏激、偏废等形式呈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注释和现代教育语境,“偏”在课程领域可取二义:①不正;倾斜。②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取“不正、倾斜”之义的词组有偏离、偏差等,取“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之义的词组有偏重、偏激、偏废等。因此,厘清“偏离”、“偏重”、“偏激”有助于探讨课程内容“偏”的内涵与特征。
(一)偏离
“偏离”指“因出现偏差而离开确定的轨道、方向等”。从宏观角度看,课程内容是否出现“偏离”现象取决于当下课程的确定轨道,取决于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阶级社会、不同的国家要求不一,同一国家与社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不相同。也就是说,培养什么规格的人与国家性质、教育的主流观念有关。我国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现今关于人的培养规格不同,封建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实用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结构主义者关于人的培养规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从宏观角度看,任何偏离国家层面的课程目的的课程及其内容则认为“偏”。如清末的民主思想与清政府的课程目的格格不入而不能进入课程;与陈水扁的执政理念不符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课程被陈水扁当局视为“偏”而惨遭删除。
从中观视角看,课程分化缘于不同课程在人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功能,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科学课程则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如果因为语文课程也具有陶冶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而过度选择科学小品文,则偏离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与性质;如果因为科学史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过多选择科学史料,将科学课程变成历史课程,也会偏离科学课程的主旨。建国六十余年来,各课程的课程目标发生了巨变,如初中物理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等,如果初中物理课程内容仍以文革时期的“三机一泵”为主,教材设计以语言叙述为主而不是以实验与探究为主,则其课程内容也偏离该课程的基本目标。教材编制无论采取何种模型,学科逻辑脉络或隐或显,不可能完全忽视学生的认知逻辑,如果教材编制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以及学术严谨性,则许多内容因为无法舍弃而编入教材,就会显得偏;如果过分忽视学科逻辑主脉络,也可能将核心内容与次要内容主次不分,过分张扬次要内容,甚至将调节性内容、无关内容置于突出位置,也会产生“偏”的问题。
从微观角度看,课程内容“偏离”可能源于案例或素材的选择太生僻,学生对这些案例或素材无法企及或无法想象。如地理教材介绍非洲国家,所选择的案例不是南非或埃及,却选择贝宁、马拉维之类无名小国;介绍美国自然地理不介绍密西西比河而以无名小河为例;历史教材介绍刘邦,不以正史为本却引用野史。
(二)偏重
“偏重”指“着重某一方面”,其义与均衡、平衡相反。课程内容“偏重”现象可从宏观、中观角度予以考察。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层面课程各有偏重,如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出现偏重双基、能力、科学素养。同一课程在不同时期也各有偏重,如物理课程由传授较系统的知识转向学习必备的终身学习有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不左不右,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课程崇尚均衡,也不反对合理偏重,但任何事情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分偏重肯定会出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课程领域存在若干矛盾对立的思想与观念,如:学科中心-社会中心-儿童中心、知识-能力-素养、认知-情感、形式-实质、经验-活动、兴趣-训练、工具-价值、精英-大众、科学-人文、综合-分科、教师-学生、个人-社会、成人-儿童等。上述矛盾对立的思想与观念曾非此即彼,最终竭力吸收对方的优点并克服自身缺陷,从而实现彼此的和谐与平衡。虽然这种平衡经常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变化的扰动,但这些扰动应该是可控的、可回复的,而不是远离平衡的。因此,我们肯定合理的扰动,但也防止过分扰动带来课程内容的过分偏重。
任何一门课程内部都存在诸多矛盾对立的思想观念。以物理课程为例,其对立的思想观念有:探究-接受、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基本训练、理性-直觉、科技前沿-物理学史、知识-方法、科学-生活、归纳-演绎等。上述对立的思想观念可以有所偏重,如在探究-接受中偏重探究,在过程-结论中偏重过程,但是更多的矛盾对立思想观念不能存在过于偏重现象,否则将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果过于偏重知识-方法中的知识,则知识的迁移性不够,知识缺乏活性;过于偏重方法,方法教育将沦为说教,缺少载体。在科学-生活中,过于偏重科学性,则物理了无情趣,学生无法获得感性认识与体验;过于偏重生活,物理则流于浅层的生活休闲,无法理解科学本质,也无法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偏激
“偏激”指“(意见、主张等)过火”。课程“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和政治问题”。[5]尽管如此,课程绝不能奴性地跟随政治发展,更不能成为政治的开路先锋。如文革时期,我国中学课程成为批林批孔、批刘批邓的急先锋,为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课程内容增设“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强调“典型产品带教学”,以生产为主线安排内容。课程是国家主流社会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维护者,为了弘扬多元文化,开拓学生视野,课程增加少量非主流社会生活案例未尝不可,但若增设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严重相悖的非主流社会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崇尚西方的自由与人权,则可能也会走向偏激。
对于各类尚未有定论的学术、历史、社会、宗教争鸣,中学课程只是中立者与旁观者而不是决断者,任何人都不能将个人情感、私人的非政府观点强加给课程。因此,课程内容应该防止宗教狂热、地域歧视、政治偏激等,课程内容还需要理智地对待历史人物,不能因为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错误观点而抹杀其伟大功绩,也不能因为鲁迅的革命性而曲意赞美其文笔的优美。课程可受教育思潮的影响,但一定要保持课程在教育文化方面的相对滞后性,否则,类似于“欧几里得滚蛋”的偏激课程事件可能在我国重演。
四、课程内容“旧”的内涵与特征
在课程领域,“旧”常指陈旧思想、陈旧内容、陈旧主题、陈旧案例、陈旧情景、陈旧实验、陈旧器材等。综合各种教育与教学语境,课程内容的“旧”指“过去的,过时的”,“过去的”不见得是坏事,而“过时”则“陈旧不合时宜”。因此,厘清“课程内容‘旧’”需要厘清当下教育何为“时宜”,当下课程内容有哪些不合“时宜”。
教育在适应社会、学生、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修复、自我优化与自我完善,并由此衍生出符合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理论与法则、政策与法规、实践与措施,如教育公平、教学民主、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等。因此,笔者认为与上述理论与法则、政策与法规、实践与措施不和谐的课程内容均应重新考虑是否合乎“时宜”。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国民党时期具有集权式“党化教育”特征的课程内容显然不合时宜。改革开放后,残存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与落后的工业生产、小农经济相关的课程内容也不合时宜。
课程内容的“旧”不仅表现在其教育思想、内容的陈旧,还体现在其体例的选择不能与时俱进。语文教科书中,反映英雄人物的故事也不一定只讲过去的,现代的英雄人物如著名的科学家、教师、医务人员、干部、解放军官兵、现代雷锋式的普通人等等[6],也有许多感人的事迹和故事。物理教科书案例选择中,可以选择三峡水利工程而舍去葛洲坝水电站,选择天宫二号而舍去神舟六号等。
教育意义的“旧”不同于语言学意义的“旧”,我们要摒除的是过时的“旧”,而不是过去意义的“旧”。并且,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过去意义的“旧”,使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有意义的联系。新事物必须脱胎于旧事物,意义生成是聚焦重要内容、梳理新知和新旧知识整合的共同结果,尤其是深层理解,取决于新旧融合与融会贯通的程度[7]。我们要反对过时的旧,特别是对对立的、反动的、有害的课程旧内容,要进行无情的抵制、淘汰和清除;对于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对社会无害而教育意义衰减的课程旧内容,我们要采取换、调、减等措施;对于因为政治、教育、经济、文化的变迁,没有及时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我们一定要换与删。
五、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辩证关系
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看似孤立,实则内在关联,相互影响。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旧”可能导致课程内容的“偏”,课程内容的“偏”可能导致课程内容的“繁”,课程内容的“繁”则可能导致课程内容的“难”。如某初一《语文》教科书选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出现许多偏僻的动、植物的名称,有的甚至是绍兴地方方言的“土称”,文章共有58处注解[8],也正是因为这些偏僻的名称导致课程内容的“繁”。1953年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下册内容“本影和半影”,它并不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而教材也必须用较多版面才能阐述清楚明了(约1.5个版面),该内容就显得过于偏与繁。
从语言学角度看,繁、难、偏、旧可以组成并列词组,如繁难、偏旧等,其语义可理解为“因繁而难”、“因偏而旧”,也可理解为“既繁且难”、“既偏且旧”等。课程内容既要防止繁、难、偏、旧等单一现象,还要防止“因繁而难”、“因偏而旧”等现象,更要防止“既繁且难”、“既偏且旧”等现象。一旦繁、难、偏、旧彼此产生叠加效应,则课程内容很可能成为学生不可逾越的学习难点。如1953年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电子论”内容,它不是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与化学课程内容重复,所用版面过多,语言不简洁,多次涉及氢原子、最小负电荷等概念,因此,该内容的繁、偏与旧产生了叠加效应。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确实存在上述辩证关系,但上述关系是或然关系而不是必然关系,如繁的内容可能难,但难的内容不一定繁。由于某种课程目标的需要,课程的繁、难、偏、旧现象可能出现若干叠加现象,如高中物理电与磁的综合,上海物理教材将其定为D级水平,理科教材的科学探究内容各科具有一定的重复而略嫌繁,由于科学精神培养的需要以及科学方法教育的需要,若干科学史内容被大篇幅呈现(如伽利略落体实验)。教材编写或教师课堂教学中,素材的选择一定要避免既繁且难现象,一定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偏的内容置于栏目之中,以作拓展,不影响关键概念的形成。
六、结语
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不是中国特有的课程问题,而是世界性课程难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具有历史性、阶段性。课程的繁、难、偏、旧存在于课程的不同层面,不同的课程主体对其存在也有各自责任,因此不能用简单思维来处理复杂的繁、难、偏、旧问题,也不要期望将其彻底消除,而是允许它在合理范围内存在。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现象的消弭不能仅靠行政手段,不搞一刀切,也不以降低学力标准为代价,而应充分运用课程的自我修复功能,由臃肿走向凝练,由繁琐走向精干。
参考文献
[1][2][3][6][8]消除教材的“繁难偏旧错”.《李岚清教育言谈录》[EB/OL]. http://www.pep.com.cn/xgjy/jyyj/ ... _806796.htm>>
[4]李淑文.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Ⅰ.
[5](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序言·Ⅷ.
[7]盛群力.论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教学设计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2,(4):13-20.
责任编辑:武   杰      
“Complicated, Hard, Partial and Old” in Curriculum Content:Connotation Explanation and Feature Analysis
Zhang  Ende
Abstract: The feature of being“complicated , hard,partial,old”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one achronic problem of the basic education.To clear its connotation and feature,the subsequent measure  could be carried out and implemented step by step.Based on the linguistics and pedagogy context, this text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 of being “complicated,hard,partial and old” of curriculum content separately and clears thei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Keyword: being complicated, hard,partial and old; curriculum content;features analysis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