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管家琪:谈作文教学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1
标题: 管家琪:谈作文教学
我看“撒谎作文”       /管家琪
     现在真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时代,三不五时就会有一些新的说法被创造出来,想要吸引大家的注意;那些成功的、能够引起共鸣的,就会流行好一阵子,直到下一个更新、更耸动的说法出现为止。
最近,我注意到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词----「撒谎作文」。
这个词似乎让人看着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撒谎」是一个带有浓厚道德批判的负面词汇,「作文」则应该是一件认真面对的事,这两者怎么会扯在一起呢?不过,其实文艺理论大师朱光潜先生在《写作练习》一文中早就有类似的看法;朱先生是这么说的:
「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需牢记在心的,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需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文学本来是以语文为工具的表现艺术。心里有东西要表现,才拿语文来表现。如果心里要表现的与语文所表现的不完全相同,那就根本失去表现的功用。所谓「不完全相同」可以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能力不够,一是他存心要说谎。如果是能力不够,他最好认清自己能力的限度,专写自己所能写的,如是他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增进。如果是存心说谎,那是入手就走错了路,他愈写就愈入迷,离文学就愈远。许多人在文学上不能有成就,大半都误在入手就养成说谎的习惯。」
朱先生又说:「所谓『说谎』,有两种涵意。第一是心那样想而口里不那样说。….其次,说谎是强不知以为知。你没有上过战场,却要描写战场的生活….
朱先生这些忠告,不管是对大朋友或小朋友的写作应该都同样适用。
如果说孩子们在作文中「撒谎」,就是破坏诚信之类美好的价值观,我觉得这样的批评未免有些太过无线上纲,因为,作文中所谓的「撒谎」,无非只是一种「虚构」罢了。而孩子们之所以会在作文(特别是一般的记叙文)中以虚构为重,往往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敷衍,只想赶快写完,应付了事;二是讨巧,没有耐性从自己的生活里去寻找和沈淀作文的素材,于是就胡说乱说一通,想要捡一些现成的看起来好像行得通、好像容易拿到分数的素材。无论是基于哪一种心态,对于提升作文能力都非常不利。
写作毕竟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首先一定要给孩子们一个坚定的信念,让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故事书,里头总会有一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人、事、物,如果能够仔细处理这些素材,写成作文,就不难具备打动读者的力量。其次,我们要设法让小朋友学习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如何小题大作,如何化平凡为神奇,如此才算能够掌握作文最重要的窍门。
所以,单单只是从如何提升作文能力的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鼓励小朋友在记叙文中动不动就去写那些所谓虚构的情节吧。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2
写作是一种救赎        管家琪
     不管是两岸三地的语文老师,还是东南亚的华文老师,为了提升孩子们的作文能力,都很喜欢规定孩子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对於这样的作法,我一直是非常非常反对的。

   日记的读者应该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自己。如果在写日记的时候就知道写完以後是要交上去给老师批改的,孩子们怎麽可能放开了写?怎麽可能真心实意的写?而真心实意不是应该是一篇好文章的必要条件吗?事实上所有所谓的写作技巧,都应该是为了真情实感而服务的啊;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这基本上就违背了作文的精神,也不容易培养孩子们对於作文的兴趣。

   如果真的有小朋友放开了写,老师要如何批改也是一个问题。记得曾经发生过这样的社会新闻,有一位母亲状告学校和老师,说她的孩子在日记上写了一些消极的想法,甚至还流露了轻生的念头,结果老师竟然打了很高的分数,这位母亲很气愤,质问老师难道是要鼓励孩子去跳楼?老师的解释是,因为这篇日记整体读下来非常流畅,也没有错字,所以才给了很好的成绩。是啊,这个名叫「日记」的作业,到底要如何批改呢?是希望孩子们跟老师谈心吗?如果是这样,词能达意就好,思路零乱一点应该也无妨,我们在写日记的时候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可是如果你要把它当成是正式意义的作文,在文字表达上就不能太过马虎;所以,要用什麽样的角度和立场来批改日记,实在让人满困扰的。

   我觉得,我们当然应该鼓励孩子们写日记,但实在不必把日记当成是一项作业。让孩子们练习文字表达的方式很多,就把日记这个本该属於孩子们的专属空间还给他们吧。事实上,我认为把写日记的意义仅仅只定位成「对练习作文有帮助」,是窄化了写日记的意义。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分析当年「随身听」为什麽能在日本那麽流行,就是因为这个把两项看起来很普通的既有产品----收音机和耳机----结合起来以後,无意中竟创造出崭新的意义,刚好满足了消费者普遍的心理需求,那就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於自己的空间。特别是在拥挤的地铁中,只要你戴上耳机,听着收音机,不管你是在听流行歌曲,或是在听英语教学,都可以让自己立刻从人群中抽身出来,遁入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也就是说,即使你明明是身不由己地困在人群之中,但是在精神上你又可以保持独处。

   而在居住环境方面,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有条件提供每个成员一个属於自己的空间,但是,只要你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就是我们最好的私人空间。在这个应该是完全属於你自己的空间里,你可以尽情的抒发种种感受,记录下许多难以复制的心路历程。藉着写日记,你还可以抚平很多冲动,并学着安慰自己,陪伴自己,还要经常给自己打气。等到有一天,翻阅以前的日记,看看上面所记载的事,由於已经时过境迁,自然会比较客观,比较清楚,进而很可能会有一番新的看法,然後你就会突然发觉,自己长大了。

真的,如果能够有写日记的习惯,对一个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等他将来长大,他不一定要当作家,但是写作会成为他的救赎,帮助他保持生活的平衡。
   我还特别想呼一下家长,千万不要去偷看小孩的日记!我曾经听一个妈妈说,她非常鼓励女儿写日记,而且是不用交给老师批改的日记;说到这里,我还来不及表示赞许呢,没想到她竟然接着说,这样每天女儿上学以後她就可以偷看!因为她想从中了解自己的女儿。哎,我听了真的很为她担心,因为万一哪一天女儿发现妈妈居然天天偷看自己的日记,不气死才怪,而且以後恐怕再也不会写了。再说,做妈妈的偷看女儿的日记很可能也会自寻烦恼,因为在记录心情故事的时候,一旦形诸文字,总是容易夸张一点,更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在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呢,有的时候,孩子可能自己写一写、发泄发泄就好了,就没事了,可是大人如果看到了,很可能会小题大作,甚至如果看到孩子写了一些抱怨父母的话,还会满心的不痛快,这真的是何必呢!

   我一直很鼓励两个孩子涂涂写写,他们的日记本可以就放在床头,我保证不会去看。一方面我不敢看,我猜孩子多半都会抱怨家长的,我不想庸人自扰,就让他们保有自己的想法吧,就算孩子们有一点不愿意告诉家长的秘密,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也是可以理解的,做家长的实在犯不着想全盘掌控你的孩子;其次,我自己以前整天藏日记实在很累,所以我希望能够让他们自由,而我既然保证了不会去看,我就必须做到。家长要做出承诺的时候都应该很严肃,特别是在这种侵犯隐私的重大问题上,如果你失信,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他可能表面上还是很尊重你,但以後是绝不会再愿意跟你推心置腹了。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3
生活里处处都有作文的机会  /管家琪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周都有一堂「说话课」。上这堂课的时候,并不是说小朋友们就可以尽情的叽叽喳喳、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而老师就坐在一边凉快,通通都不管了;不是这样的。所谓「说话课」,其实是老师要训练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毕竟,在台下随便乱说是很容易的,可是要站在台前、也就是要站在大家的面前,仪态大方,两腿不抖,心跳正常,最好还要能够面带微笑(就算不笑,至少也要表现出诚恳亲切的样子),然后用适当的语速和音量,舌头一点也不打结地把一段话、一个意思表达清楚,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所以才需要训练。
   为了训练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往往经常会来一场即席演讲,把几个题目(通常会事先告诉大家)放在一个小篮子里,再随机陆续抽几个学生出来。每个「中奖」的学生在上台之后,先从小篮子里抽出一个演讲题目,稍做准备就得立刻来一个两三分钟的即席演讲。

   讲得好的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比较认真。每次老师一公布那几个即席演讲的题目,他们就赶紧把题目抄下来,回家以后对每一个题目都先认真地做一番准备,这样在上说话课的时候,万一被老师抽到,上台之后,不管自己是抽到哪一个题目,就都能够胸有成竹,知道该怎么说。

   如果没有先做好准备,那等上说话课的时候就很紧张了,只能不断地祈祷老师不要抽到自己。(相反地,对那些做好准备的小朋友来说,如果老师没抽到自己,也许反而还会觉得有些遗憾呢。)

   站在大家的面前说话,看着那么多双眼睛全部都在瞧着自己,确实很容易紧张。要怎么样才能降低这种紧张呢?卡内基说得好,诀窍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实,作文也是一样的。

   我们不妨先回过头来看看,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表达能力,一个是用说的,我们称之为口语表达能力;另一个是用写的,我们称之为文字表达能力,这就是作文。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流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藉由口语和文字表达,我们才能和别人交流,才能让别人理解我们的种种想法;而表达能力比较好的人,他的语感也会比较好,对于理解别人种种想法的能力相对来讲也会比较强。

   我们要说话之前,必定是在心里先有一个意念,然后在脑袋里选择适当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把这个意念尽可能清楚地说出来。同样的,什么是作文呢?作文就是用文字把你心中的意念,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写下来,如此而已。

   所谓「作文」的定义,绝不只是小朋友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东西,生活里处处都有作文的机会,小至写一个纸条,写一封电子邮件,或者写一份报告,拟一份计划,只要是形诸文字、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意念的,都是作文。

   很多人也许会说,作文(或者说写作)需要天分,没办法教,实际上,「作家」也许没办法教,但是起码的作文怎么会没办法教呢?再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目的也不应该是在培养作家,而是要让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让孩子们知道拥有良好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如果文字表达能力不错,将来不管是从事哪一个行业,都会表现得比较出色。

   不过,作文到底该怎么教呢?坦白说,这就是考验老师能力(或者应该说考验老师程度)的时候了。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4
作文就像烹饪  /管家琪
这几年来,童话和小说创作是我的「主业」,带小朋友写作营不知不觉就好像成了我的「副业」。我在带小朋友写作营的时候,都不忙着立刻和小朋友谈写作,而是会先要小朋友开菜单。我会跟小朋友说:「假设今天晚上家里要请客,家里只有大米,妈妈要你帮忙出去买菜,可是买了半天等你回来的时候,菜篮里只有鸡蛋,那晚上妈妈该怎么办?能做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只有米和鸡蛋,可以做什么?
「蛋炒饭!」这大概是小朋友普遍第一个想到的答案。
「蛋包饭!蛋花粥!」这两样也不错。
还有呢?接下来的设计和安排,听起来就很勉强了,比方说,「荷包蛋配白饭!卤蛋配白饭!水煮蛋配白饭!」
还有呢?
「没有了。」小朋友说。有的小朋友还会「抗议」道:「就只有这么两样东西,能做什么呀!」
然后,我又跟小朋友说:「假设你的菜篮里有鸡肉、牛肉、猪肉、虾、青椒、胡萝卜、青豆、高丽菜和鸡蛋,还有一条鱼,那么,妈妈可以做哪些菜?」
(我把这些食物、其实也就是材料,通通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小朋友开始安排菜单。)
小朋友们很快地就七嘴八舌地开出一大串菜单:滑蛋虾仁、青椒牛肉、回锅肉(用到了猪肉和高丽菜)、青豆虾仁、胡萝卜炖牛肉、清炒高丽菜、胡萝卜丁炒青豆、炸鸡、卤机腿(加上卤蛋)、鸡汤….,至于那条鱼,一般都是想把它清蒸或是红烧,也有的小朋友想做青椒炒鱼片。
把这些菜单一一写在黑板上,大家就会发现,同样的材料,每个人开出来的菜单都不尽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大家的喜好不同(比方说我就很喜欢滑蛋虾仁这道菜!),还有就是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比方说,我就是到上了初一,有一次在同学家吃饭,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洋葱和苦瓜这两种菜!因为我妈妈不吃洋葱和苦瓜,所以我们家的餐桌上从来就没见过这两种菜。)
不过,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同意,现在菜篮里的东西多了,要开菜单就很容易了。想想刚才只有鸡蛋和白米,更加觉得因为材料太少,能变的花样就实在有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实是很有道理。
作文也是一样的。
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解决两件事,一个是「写什么?」,另一个是「怎么写?」
「写什么?」就好比要先从菜篮里翻翻捡捡,先挑出你想要的材料;「怎么写?」则是要好好的动动脑筋,该怎么样最妥善的来安排你挑出来的材料。
当然,也很可能在你挑出材料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怎么处理它了,但那往往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到了真正处理的时候一定可以想得更细致些。
「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件事,哪一个更难?
如果把作文比做是烹饪,想想当你的菜篮里几乎空空如也,只有鸡蛋,回家配上白米,你能变出多少花样?----所以,当然是「写什么?」这件事要难得多啊,「写什么?」也是作文的起步,想要写作文,首先就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就好像你必须先有了足够的材料,我们才有可能把材料充分运用,来设计一份最棒的菜单,否则你就算是有再高明的想法、再精湛的厨艺,也派不上用场啊。
很多小朋友所谓的作文,一看就知道他(她)的小脑袋瓜里真的是空空如也,这个时候你要跟他谈什么作文技巧?就算他知道了一大堆所谓作文技巧的专有名词,又怎么用得出来呢?
近代大作家梁实秋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一文中也说:「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下笔。无论是以『人生于世….』来开始,或以『时代的巨轮…』来开始,都感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胡适之先生告诉过我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心中不免暗忖,本来无话可说,要我说些什么?…」
是啊,其实无论是小朋友或是大朋友,面对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最头疼的往往就是----我到底要说(写)些什么?
无话可说,就像拎着一个空空如也的菜篮,是怎么样也变不出什么花样的。
因此,我们必须让孩子们先有正确的观念:
*    想要写好作文,平常就要积极的做好准备。
*    并不是当老师规定我们要写一篇作文,或是碰到考试,当我们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才开始作文,事实上我们平时就应该不断地在为作文做准备。
很多小朋友常常会问:「我一看到题目,常常都不知道该怎么写,这怎么办?」
怎么办?这个时候实在已经很难办了。所以我们才要在平时就要尽量不断地在做准备。
怎么准备呢?我建议小朋友找一个轻薄短小、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做为你固定的「灵感簿」,尽可能随身携带,这个灵感簿就好比是我们作文的「小菜篮」,当我们在偶然之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赶快不怕麻烦地往这个小本子里记(也就是往『小菜篮』里装),这些随手记下来的点点滴滴就是很珍贵的作文素材,没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小本子常常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素材可以延伸,哪些素材又可以合并处理。
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绪都是很跳跃的,不受控制的,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冒出来一个很不错的想法,所以我们才需要处处留心。如果等到课堂上或考试的时候,才坐在那里空等灵感是绝对靠不住的,一定要在平时就积极的去捕捉灵感。而且我一直很相信,只要是记在本子上的东西,不仅不会搞丢(因为你还可已经常地看看啊),记下来之后还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去慢慢酝酿,一旦酝酿成熟,迸发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灵光一现的感觉。
总之,作文就像烹饪,想要学习如何煎鱼,你首先要有一条鱼;想要学习如何料理、如何提高自己的厨艺,你首先要准备好足够的材料。所以,先让小朋友准备好自己作文的「小菜篮」吧。有了材料,我们才能来进一步讨论技巧问题。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4
别做性急的农夫    /管家琪
     大家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觉得那个农夫很可笑,竟然会以为自己能够帮禾苗长得快一点,而自作聪明地动手把禾苗拨高,然而实际上很多大人却偏偏尽是在做这一类的事。

   譬如指导孩子们作文,很多大人所谓的指导其实就是在揠苗助长。

前段时间听一个朋友说,女儿才刚上小三,老师就已经规定每次写作文都一定要写满五百个字。我觉得这种作法对於大多数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惨无人道,还会传达一个错误的讯息----让孩子们把作文的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凑字数上。
什麽是作文?无非就是把你所看到的,以及所思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此而已;一篇作文考验的是两方面,一个是外在的文字表达,也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另一个则是属於内在的部分,包括作者的思想以及语文素养。
作文能力的锻炼当然是有阶段性的,必须先从认字、造词慢慢开始,让孩子先学习识字、造词,慢慢进步到造句,再慢慢练习如何从造一个短句子进步到造一个长句子,接下来才是练习写一小段话,然後是写两三个、三四个段落成为一篇短文,再後来才是一篇真正意义的作文。
很多孩子连大字都还认不得几个,逗号、句号、顿号该怎麽用也不清楚,甚至连一个普通的句子都还没有办法写得很通顺,这个时候怎麽可能谈得上要做什麽作文指导?就好比一个连糖和盐都还分不清,连炒菜之前要先把油锅弄热等基本常识都还不能掌握的人,要怎麽跟他大谈如何提高厨艺?在孩子们的起步阶段,大人当然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加强孩子基本的文字能力,并且养成思考的习惯,根本还谈不上什麽作文指导。
更何况,很多大人的指导,真还不如不指导得好!譬如,很多大人总是喜欢要孩子们故做小大人,让孩子们一张口就是一大堆言不及义的套话和空话,简直就像是反射动作一样,而大人还以为这样能够增加文章的深度!又譬如孩子刚刚才懂得一点点该怎麽把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用文字表达出来,好不容易刚刚开始尝试真正意义的作文了,大人又急急忙忙地想要教孩子什麽破题啦、排比啦、比喻啦等等所谓的作文技巧,再加上动不动就规定字数,结果不是把孩子吓坏,就是让孩子倒尽胃口,从此视作文为畏途,至少将很难体会作文的乐趣。
记得去年在小儿子考大学的时候,要考语文的那一天,我问他,你要不要听听妈妈对作文的一点建议啊,谁知他竟然回答:「不用了,妳又不是学这个的。」接下来,他大概是为了想让我放心,还跟我说,在学校里老师都已经教了很多了;这可真不是盖的,他随手举了几个例子,听得我真是叹为观止!深深惊讶於什麽时候写作文也变得像是做数学习题似的,哪来的这麽多的「公式」啊!
做任何事,只要是想做得好,其实都不可能速成,提升作文能力也是一样,必须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累积。大人首先一定要有正确的心态和作法,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不仅能让他们的作文能力在自然而然之中慢慢进步,更重要的是还能让他们由衷地体会到作文的乐趣;大人如果操之过急,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5
对于批改作文的一点意见   /管家琪
如何批改作文,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几点建议。(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适合大陆的情况。)
   ˙老师不要沦为「缝补工」,不要一直辛辛苦苦地帮孩子们改错字、补漏字、顺句子、加标点符号,经常,老师改了半天,作文发回去之后,小朋友根本连看都不看,那老师所花的力气就白费了。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该做的,我们应该要求孩子们养成多查字典、辞典,以及下笔之前先拟妥大纲、写完以后又能自己修改的习惯。

   ˙不要为作文打分数。我觉得打分数很容易产生误导;因为,大人基于鼓励孩子们的立场,分数总不可能打得太过严格或者应该说「太过真实」,结果一篇明明是一塌糊涂的作文,老师很可能还是会打上八十分啦、八十五分啦,如果刚好又碰到一个知足常乐的孩子,他很可能会觉得,八十几分好像也还可以了嘛。我觉得,鼓励孩子固然没错,但是太过廉价的赞美,其实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一个人唯有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才可能会慢慢寻求进步,反过来说,如果经常都是自我感觉良好,那当然就不可能进步了。我们对孩子们毕竟是有责任的,不能整天只是哄着孩子们。

   ˙既然是改作文,那就应该还是要着重孩子作文的问题,比方说用字遣词、比喻、中心思想、文字是否流畅等等,而不要一个劲儿地胡夸乱夸一气,什么「你好可爱喔!」「你真体贴喔!」「老师好感动喔!」之类,以免模糊了重点。

   ˙所以,我也很不赞成要孩子们把日记天天交给老师,老师再把日记当成作文来批改,因为这很容易造成混淆。照说每本「日记」的读者只有一个,就是写日记的那个人,「日记」主要应该也是在一种心情的抒发和纪录,不适合当成作业,也不适合视为一种真正意义的作文。前几年不是就曾经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校园纠纷:一个六年级的小女生,某一天在日记上发表了一些厌世的思想,甚至表示想跳楼,结果老师给这篇日记打了「甲上」,家长看到以后气坏了,立刻冲到学校去质问老师:「我的孩子说想跳楼,你居然给她『甲上』,难道是鼓励她真的去跳楼吗?」老师的解释是,因为那篇日记写得语句很流畅,也没有错字,所以才会给「甲上」,当然不是鼓励孩子去跳楼。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在批改上容易发生混淆的例子。

˙改作文时不要用红笔,用蓝笔。这本来是我自己的习惯,我在带小朋友写作营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蓝笔来批改作文,因为我觉得红色的批改在视觉上好像比较刺激,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中读到一篇报导,说国外有科学家研究,红笔批改确实比较容易激起孩子受伤、排斥等情绪,但是蓝笔就温和得多,我这才知道原来用蓝笔批改还是有科学根据的。其次,我通常所谓的批改,只是把错字圈出来,再把不通顺、以及意思不清楚的句子画线,提醒小朋友自己去改。

   ˙我觉得卷面批改作文,就是说如果只是写上「构思新颖」、「立意良好」或「主题不明」、「缺乏重点」等评语,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可是如果能在看过孩子们的作文之后,面对面的和他们交谈一下,效果就会好得多。因为,孩子们的作文经常都是话只说一半,还有一半藏在肚子里,懒得说、或是忘了说,很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引导。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6
从一句话开始作文   /管家琪
很多孩子,每到作文的时候就一直坐在那里发呆,或是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你如果催他「赶快想啊!赶快写啊!」,他就会跟你赖皮:「我想不出来啦,我不知道要写什么!」----碰到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那就从一句话开始作文吧!

   先让孩子说一句话,再用这一句话延伸出三言两语,然后再用三言两语开始扩写。

   不可能连一句话都想不出来的。比方说,你兴高采烈的告诉朋友:「昨天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这就是最原始的「一句话」。)

   朋友会问:「什么电影?」

「〈福尔摩斯〉。」

「谁演的?」

「裘德洛,还有小劳伯道尼。裘德洛真的帅透了,难怪有人说这是『史上最帅的华生』!」

「所以裘德洛是演华生医生?小劳伯道尼是哪一个啊?我看过他的电影吗?」

「看过啊,我们上次一起去看的那部〈钢铁侠〉就是他演的,他就是钢铁侠。」

「喔,明白了。那〈福尔摩斯〉这部电影是在讲什么啊?」

「如果你对原著很熟悉,看起来一定会觉得更有意思,里头有很多原著里的人物,譬如艾琳,你记得吧?她是福尔摩斯唯一喜欢过的女生

   你看,借着一问一答,现在朋友对于你昨天看的那部电影的了解,已经比「昨天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这句话要来得清楚了吧。

   写作文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可以让小朋友先从一句话开始,再让他们以这句话为基础,开始自问自答。

★    关于这个练习,最好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给小朋友一个题目,这样小朋友的脑筋运转起来能比较有一个着力点。
★    第一阶段:题目----《户外教学》
☆    让小朋友先想出一句话。(今天户外教学很好玩。)
☆    接下来开始「自问自答」----
˙今天户外教学是去哪里?小人国」。)
˙「小人国」在哪里?(在桃园,坐游览车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但是我在路上有点晕车。)
˙「小人国」里有些什么?(里头好玩的东西可多啦,有吃有喝有玩,当然最好玩的还是那些模型,真的都好精致好可爱喔!看得我真的好想变成小人跑进去玩一玩。)
˙我最喜欢哪一个模型呢?(我最喜欢紫禁城。我在很多电影里都看到过,但是都没有看得这么慢、这么清楚,真希望有一天能去真的紫禁城玩,真的紫金城好像在北京吧?)


☆    仅仅是到这里,我们就已经有了不少素材可写了----
˙户外教学的地点。
˙路上的情况(譬如晕车…)。
˙目的的有哪些特色?(有吃有喝有玩…)
˙我最喜欢的模型?(紫禁城。)
˙欣赏过这些模型之后的想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看看真的紫禁城…)
☆    这些线索,每一个都可以发展和扩充,只不过我们当然还是要经过一番考虑,不是每一个想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写进作文里;比方说,既然题目是户外教学,「到底是去哪里户外教学?到底在户外教学的地方看到了些什么?」当然应该是重点,在抵达目的的之前的部分(譬如晕车)就应该节奏快一点,或者根本不提。)
★    第二阶段:让小朋友自由发挥,让他们爱写什么题目就写什么题目。
不过,不管他们想写什么,都要求他们先写出一句话,再根据这一句话去慢慢扩充,最后再定一个题目。
举一个例子。
˙只要一闻到鱼腥味,我就想起外婆。(这是最原始的一句话。)
☆    接下来开始「自问自答」----
˙为什么一闻到鱼腥味就会想起外婆呢?(因为外婆在基隆渔港附近开了一家海产店。)
˙你喜欢去外婆家吗?(喜欢啊,因为我最喜欢吃虾了!每次一回外婆家,外婆都会稍很多虾给我吃。)
˙外婆一定很会做菜喽?(是啊,不过外婆有请厨师,平常她自己不做的,只有我回去的时候她才会做。小的时候我倒是常常吃外婆做的菜,因为我小的时候跟外婆一起住了六年,而且她那个时候没有请厨师。)
☆    仅仅是到这里,也已经有不少素材可写了,譬如----
˙在基隆渔港的童年。
˙和外婆之间的情感。
˙鱼腥味的联想;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鱼腥味很难闻,可是鱼腥味却能唤起我温馨的记忆,让我想起外婆,想起童年。
˙我长大了,离开了渔港,现在多久才回去一次呢?这几年来渔港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    这些素材,其实如果再深入挖掘一番,素材都挺丰富,可以描写的角度也不少,譬如----《外婆与我》、《充满鱼腥味的童年》、《渔港今昔》等等。
(节录自〈作文教学有高招〉/管家琪/台湾˙幼狮出版社)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7
扩写练习    /管家琪
小朋友作文的毛病其实都差不多,可以说有四大通病:

①    错字太多。
②    误用太多。有的是语文上的误用,譬如用错成语、俗语等等,有的是常识上的误用。
③    缺乏内容。整篇作文读起来干巴巴的,不过就是三言两语翻来覆去的讲。
④    缺乏整理。整篇作文读起来缺乏条理,十分混乱。
在这四大通病之中,「错字太多」和「误用太多」显示出小作者语文能力以及常识的不足;「缺乏整理」则主要显示出小作者缺乏良好的作文习惯,只要小朋友愿意改变一下作文的方式,练习把思路整理好了再下笔(也就是拟大纲),就可以改善这个毛病;至于「缺乏内容」,该如何改善呢?除了平常要先处处留心,积极收集作文的素材之外,在实际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靠着「扩写」的技巧,就你本来所能写出的三言两语来补充内容。  

  我们不妨先给小朋友简单的几句话,再让小朋友根据这几句话来做扩写。譬如:
☆    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
☆    向小孙子学计算机。
☆    三个月之后。
☆    老太太终于学会了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    所谓的「扩写」,是要做有意义的扩充,而不是随随便便加几句废话进去。所以,我们要先研究一下,有哪些地方可以扩充、应该扩充?
★    以这个练习为例,可以扩充的细节至少有以下几点:
①    人物外貌的描写。「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是什么样子?小孙子是几岁?什么模样?
②    动机。老太太为什么想要学计算机?
③    过程。在三个月的时间之内,老太太有没有因为碰到挫折而想要放弃?
④    结果。当老太太终于学会如何收发电子邮件之后,她的心情如何?
下面就是三个扩写练习的例子。
《例1》
一个满头银发的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听说儿子一家要移民到国外,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这么一来,以后要见面就不容易了。
十岁的小孙子说:「奶奶,别难过,我们可以天天写邮件,还可以视频对话呢。」
老太太说:「可是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啊。」
小孙子说:「我可以教妳。」
老太太没信心:「我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学得会吗?会不会很难啊?」
小孙子保证:「不难不难,有我教妳,妳一定学得会!」
于是,从这天开始,小孙子天天都教奶奶如何使用计算机。他从如何开机开始教起,再到如何上网,然后是如何浏览新闻、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老太太学得很认真,经过三过月之后,「皇天不负苦心人」,老太太终于学会如何收发电子邮件了,老太太好高兴啊,小孙子也很高兴!
    《例2》
    这天,小强放学回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他一看到发信人就很兴奋,因为这是奶奶发来的。
      「亲爱的小强:这是我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谢谢你教我怎么用计算机,你是一个最棒的小老师。」
      小强看完邮件就笑了。回想这三个月,他真佩服自己居然有那么大的耐心,居然能教会奶奶这个「计算机文盲」怎么用计算机。
      一开始,一听说爸爸要他负责教奶奶用计算机,小强很怀疑奶奶能不能学得会,毕竟奶奶已经年纪不小啦,可是爸爸说奶奶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要他别小看奶奶。爸爸还说,奶奶如果会用计算机,以后奶奶白天一个人在家,就可以和她在老家的老朋友们网上聊天,还可以在网上看很多好玩的东西,就不会这么无聊。
      小强已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教奶奶使用计算机,奶奶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现在,奶奶终于会自己收发邮件了!
      小强高高兴兴地跑到奶奶房间,大声说:「奶奶,妳真棒!」
      他跑进奶奶房间的时候,奶奶正戴着老花眼镜,专心地盯着计算机屏幕呢。
    《例3》
    眼看周围的朋友们一个个都报名了「银发族计算机班」,一个个都学会了如何用计算机,王奶奶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了。
      「看来我也该去学学怎么用计算机,否则好像实在太跟不上时代了。」王奶奶心想。
      有一天,当王奶奶看到九岁的小孙子宝宝正在收发邮件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对了,我何不干脆叫宝宝教我算了,这样我可以躲在家里慢慢学,笨一点也没有关系。」
      王奶奶把自己的想法跟儿子一家说了,大家都很赞成,包括宝宝都表示会全力支持,宝宝为了要教奶奶,甚至主动说愿意每天放弃半小时打电动的时间来教奶奶计算机;因为他小小年纪,鼻梁上已经架起了小眼镜,他知道妈妈不喜欢他每天在计算机前待太久的时间。
      在第一个月的时候,王奶奶觉得学计算机实在是好难,好几次都想放弃,但是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又不甘心,总想着:「别人都学得会,为什么我学不会?我偏不信!」
          宝宝也一直鼓励她:「奶奶,妳别急嘛,慢慢来。」
      到了第二个月,情况开始有点好转。就在刚刚满三个月的时候,王奶奶终于学会如何收发邮件了!大家都好高兴,为此全家人还一起出去吃了一顿大餐来共同庆祝呢。
        ★其实,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来,如果是一篇正式的作文,以上三个扩写的例子,内容都还太简略了,都还可以再丰富一些。不过,我认为在让孩子们做扩写练习的时候也不要太着急,慢慢来。总之,好的文章总是需要很多的细节,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耐烦,该扩充、该加强的地方千万不要蜻蜓点水、随意放过。

(节录自〈作文教学有高招〉/管家琪/台湾˙幼狮出版社)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7
动车上的一幕   /管家琪
假设单位组织旅游,行程中有一站是去某一个同业单位拜会,活动结束,刚刚登上回家的班车,你还正在想:「好累!待会儿一回到家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脸,然後赶快摆平睡大觉…」这时,领导却突然发话:「各位,回去以後,希望各位能够针对这次的活动写一份报告,特别是希望大家能够针对向同业取经这一个部分说说你的观察和体会,最好能在这个礼拜之内就交!」
   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是一种什麽样的感觉?

   如果在这个时候,居然有人胆敢哀嚎:「不要吧!我们已经很累了」领导闻言,马上打断,而且立刻板起脸老大不高兴地说:「咦,叫什麽?单位花这麽多银子、花这麽多时间来筹备这次的活动,带你们出来走一走,难道我们容易吗?如果不写写心得,做做报告,把这次难得的取经经验留下来,一定很快就会忘了,那这趟不就等於是白来了?你们要知道,要大家写报告,是为了大家好,为了我们的单位好,大家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此我们才能够日益进步,永续发展」(巴啦巴啦)请问,这个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至少一定会觉得实在是很杀风景吧!

   现在我们不妨把上面这一大段情景代换一下。前两天,我们在从上海回南京的路上,好不容易才从汹涌恐怖的人潮中上了动车,火车刚刚开动,都还没离开上海呢,我就听到不远处一对母女的对话。母亲看来三十多岁,也是一副有见识的模样,小女孩大约七八岁,我猜应该还在念低年级吧。

   妈妈说:「回去以後,妳要把这次看世博写一篇作文喔。」

   女孩马上抵抗:「我不要!」

  「为什麽?」

  「这又不是作业!」

  「喔,难道只有老师布置的才叫做作业?」妈妈的嗓门开始提高了。

   女孩还是说:「我不要!我不要写!」她的身体开始扭来扭去。(在身体语言中,这大概就是一种抵抗的表示。特别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一般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就不免总是会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意见。)

  「妳坐好,妳听我说,妈妈这是为妳好,妳想想,我们大人花钱花时间带妳来看世博,我们容易吗?这个经验多难得,妳不写下来多可惜!而且,妳的作文又不好,想要提高作文就是要多写啊」(哇啦哇啦一大堆!)

   真是要命!


   当然啦,也许大家都会说,就算做家长的不能将心比心,不能体会到孩子一定会有同样的排拒心里,但是,家长会这样想、这样要求,就算是功利一点好了,毕竟还是为了孩子好,也是无可厚非的吧!好吧,那现在我们就单纯地只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事情好了。「想要提高作文就必须多写」这个观念在理论上固然没错,但是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忘了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是在孩子们自己愿意写、乐意写、很高兴地去写的情况之下才会有用,否则,如果孩子们是被强迫去做一件他极度不乐意的事,他怎麽会用心去做呢?而不用心的作文,敷衍了事的作文,会有什麽用?我实在是不相信!我觉得那只不过是占用了孩子们宝贵的休息和玩乐的时间罢了。

   其实,形式主义就是会在无形之中教导孩子们如何应付、如何敷衍、如何言不由衷,而一个教师最大的挑战也永远是在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更何况对於引导低年级的小朋友更要讲究方法,如果只是一直强迫孩子写写写,那只会不断破坏孩子们对於阅读写作的兴趣,实际上恐怕为害更大!

   最後,我还是想说,唉,拜托,放轻松一点吧!如果做什麽事都一定要有用,而且还一定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就看到有用,这----累不累啊!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8
作文是挖出来的   /管家琪
     多年以前看过一部很好看的日本文艺片〈情书〉,故事是从一个意外事件展开。一个年轻的男孩在山难中丧生。未婚妻替他整理遗物,无意中发现未婚夫当年在念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同班女同学和他同名同姓。这个女孩出於对未婚夫一种深切的怀念,遂打听到那个女同学现在还留在老家(好像是在图书馆做事),然後就写信给那个女孩,说很想知道未婚夫少年时期的种种,想像中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同名同姓又是同班同学,一定有很多趣事吧。那个同名同姓的女孩第一封回信除了礼貌性的表示一下哀悼之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同名同姓实在没什麽可说的,同学们老拿他们开玩笑,烦都烦死了。可是,接下去在两个女孩一来一往的通信中(影片自然也就是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来回交织),女同学从记忆深处逐渐挖出了很多动人的片段。影片中这两个女孩是由同一个演员来饰演,为什麽呢?因为故事中那个未婚妻到後来甚至发觉,原来未婚夫当年对於那个同名同姓的女同学有一种情愫,而且後来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和那个女同学长得很像,产生了移情作用才会爱上自己。

   我现在想说的是,其实写作----包括小朋友的作文----也是这样,都是需要挖掘的。

   经常会听很多大人说,孩子们的生活很单调,难怪作文的时候都没有什麽可写。我对於这样的论调实在是很不能赞同。如果说生活单调是作文写不好的关键,那我们不妨看看,我们的上一辈,多少人都经历过战乱,生活素材够丰富了吧,可是又出了多少个作家?再比方说,很多人总以为只要是家长或老师,只要是身边有孩子,能够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就能成为儿童文学作家,可事实上也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家根本是单身,譬如「现代童话之父」安徒生就是终身未婚。

   我觉得大人一方面固然可以想办法为孩子们增加一些生活素材,比方说有的老师会带孩子们先做一点活动再激发孩子们动笔的兴趣,但是我觉得大家也不要灌输孩子们「因为你们生活素材不够所以写不好」这样的观念,尤其是这样的观念很容易会对孩子们产生误导,让孩子们误以为「既然我的生活素材不够那我就瞎编吧」!

   凡是创作,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创作,一定都离不开生活,一定都是以生活为基础,关键是能不能把握住生活中的一些吉光片羽,好好挖掘,不要轻易放过,也就是不要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我总是跟小朋友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故事书,生活里绝对不缺作文的素材,只是这些素材必须靠你全部的感官去体会、去累积、以及去挖掘,同时,作文绝对不是当你看到老师给的作文题目之後才开始,平常我们都在为作文这件事而一直在做各方面的准备,包括平常就要多看书,增加自己的语文修养和联想力。

   我总相信喜欢动笔的人都是多情而善感的,不但热爱生活,也热爱思考,这样的人对很多事都会充满着好奇心,不会麻木不仁,也不会视而不见,这麽一来,自然就能从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许多值得小题大作之处;同时,一旦发现了,一旦灵光一现,也绝不会随随便便地让它轻易溜走,或是随随便便地敷衍成文,而是能够耐着性子好好的挖掘、好好的经营。

    我也觉得如果纵容甚至鼓励孩子胡编乱造,连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也随意虚构,这对於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是没有好处的。只有教会孩子如何从生活中去取材,再充分挖掘每一个素材,孩子们才能逐渐掌握到作文的方法,并真正享受到提笔作文的乐趣。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49
关於「背作文」的一点想法  /管家琪
今年在马来西亚的讲课活动到今天终於全部顺利结束,接下来这个礼拜除了还有一场演讲之外,主要就是要看徵文的稿件。已经是连续第八年了,每年我都会来马来西亚一趟,这几年更是固定都是在三月的时候来,因为三月是此地每年第一个学校假期,主办方以及许多华文小学都认为这个时候比较适合办阅读写作营这样的活动。
   每年我都会接触到四百多个小朋友。不只是华人小朋友,也有一些是马来小朋友和印度小朋友;他们的父母往往并不懂华文,但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竞争力而把孩子送进华文小学来就读,希望孩子能多掌握一门重要的华文。今天这场写作一日营中,有一个印度小女孩的华文程度真不错,恐怕比很多同龄的华人小朋友还要强得多。

   记得2004年第一次应邀来马来西亚做讲座的时候,很多当地的朋友就告诉我,「我们这里的小朋友作文能力普遍都很差,都不会写,而且写出来的都一样」;当时我还不能理解与想像到底是怎麽个「都一样」,後来我慢慢发觉了,同时,我也得知一个令我震惊的背景,原来,很多老师都要求小朋友背范文,难怪小朋友会普遍视作文为一件苦差事,而且难怪写出来的东西会几乎完全一样!更要命的是,很多老师还始终振振有词,说什麽「我们这里是应式教育,要考试考得好,就要背范文」云云,真是令人摇头。可是,我在这里毕竟是一个外国人,要顾及基本礼貌,我就算深深不以为然,话也不好说得太重。

   有时真不禁会想,怪不得有人会把学校比喻成「象牙塔」,有些老师明明自己观念偏差,却还自信满满,说得严重一点,有的根本是在误人子弟自己却还不自知,这种情况好像无论在哪里都很常见。

   其实孩子们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孩子们只是都很听老师的话(也不得不听老师的话),於是乎,老师叫他背作文他就乖乖的背,这样很快就会形成一种制约反应,提起笔来张口就是胡说八道,虚情假意。

   应式教育的危害真的有那麽大吗?我很怀疑。至少,以台湾的情况来讲吧,我们以前那个年代,还不是也是应式教育,那时的大学是真正的「窄门」,现在呢?自从教改之後,居然变成想要考不上大学反而才是一件难事,可是学生的程度又怎麽样呢?我们那个时候的大学生,程度可比今天的大学生要好多了!作文最能显示出一个孩子整体的语文能力,为了所谓应付应式教育而要孩子们去背作文,我觉得这种做法真不是普通的可恶,这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很大的,不但会大大降低孩子对於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可怕的还是会在无形之中把孩子们的思维都限制住了。

   幸好,还是有好些朋友也是极不赞成这样的做法,所以我们才会一起慢慢推动我们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让孩子们写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每当和这里的朋友们在一起,很多人都会为华文教育而忧心,我也会,不过,我不要只闲在一边批评;批评是很容易的,但如果光是批评,什麽也改变不了。每次有什麽讲座,我都会想,只要我能影响一个人,就很够了。对於华文教育我也是想,虽然我的主业还是写作,但是只要我能发挥一点点影响力,我就尽力,能做多少算多少。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50
关於「教作文」  /管家琪
台湾的小学每两年就要分班一次,刚好是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各两年。2002年六月底我们从台北越洋搬家到南京的时候,小儿子刚刚念完五年级,他所碰过的三位班导(就是「班主任」),在看过他的作文以後,都问过他一个相同的问题:「你妈妈不是作家吗?」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奇怪,你的作文怎麽会这麽糟糕啊?」对於这个问题,小儿子大概是不知道怎麽回答,所以都只是傻笑,老师则往往会再试另外一种问法:「你妈妈都不教你的吗?」这个问题很明确,小儿子立刻回答:「不教。」
   其实,很多家长都很喜欢「教」孩子们如何作文,一看到题目就会很热心的告诉孩子可以这样写或那样写,有的还会非常精确的提示孩子第一段可以这样写,第二段又可以那样写,用不着是文化界或教育界人士,只要是大人,要来应付小学生的作文有什麽难?但是这种做法向来是我非常反对的。我觉得,孩子们写作文,家长千万不要帮忙,因为一旦开了头,孩子们就会养成依赖心理,以後动不动就会说:「哎呀,你帮我想啦!我不知道怎麽写啦!」

   有的家长则会说,不帮忙想的话,孩子的作文成绩就会很差了啊,那可怎麽办?可是我觉得这没怎麽办,本来就应该让孩子以他真实的程度去接受检验啊,总之,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我的事。我总是跟他们说,妈妈已经念过小学啦,我不用再写小学的功课了。更何况,妈妈功课写不出来的时候(我总是把写稿比喻成是「写功课」),我也没找他们帮忙,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事,我得自己想办法,所以,同样的,他们的功课也得自己想办法。我希望孩子能很清楚自己的责任。

   此外,如果孩子不主动来问我什麽,我也不大会主动罗唆,我觉得在那样的情况之下,其实怎麽讲都是白搭;只有在他自己想学、自己来问,而我又能回答的时候,我才会多说一些。大儿子的文理能力比较平均,文章写得很是精彩,可是他在念高中的时候,每逢期中考、期末考或模拟考等比较重要的考试,他的作文分数好像总是没有办法显示出他应有的水平,有一次,好像是在他念高二的时候,他终於来问我,考试的时候到底要怎麽写作文啊?我说,这是很多小朋友常常会问我的问题,你终於也来问啦,於是就提供了他一点建议。

   不过,说真的,其实以前我对於如何作文也还没有太多的思考,甚至有满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作文是教不了的,会写就是会写,不会写就是不会写,可是後来我的想法逐渐有所修正,我慢慢感觉到「作家」或许是教不了的,但是语文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要培养作家,而是要激发孩子亲近文字、乐於书写的兴趣,并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的能力。这几年来我每年都会在马来西亚带小朋友的阅读写作营(今年已是连续第八年了,每年都会接触到四百多个小朋友),虽然主办单位也把活动名称定名为「小作家创意写作营」(可能是觉得这样对於家长普遍比较有吸引力吧),但我总是告诉小朋友,想要有创意,首先要把基本功先练好,无论是一日营或是二日营,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我的目标都只是希望替小朋友把关於作文的基本观念梳理清楚,并提供大家一套可行的作文方法。如果说作文就是一种文字表达,那我觉得这是可以教的,也应该教,问题是在於该怎麽教、可以怎麽教。那些叫孩子们去背作文范本的大人,其实说穿了无非就是因为自己不懂也不去研究到底该怎麽教而已!

   我觉得,如果不知道该怎麽办,保持不干涉,让孩子自己去摸索,从而慢慢进步,恐怕也比胡乱指点、胡乱「教」孩子一些错误的办法(譬如背作文范本!),还要来得强!毕竟每个孩子开窍的时间有早有晚,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孩子可能就是需要比较多一点的时间。以我的小儿子来说,他在上高中以前,作文真不是普通的糟糕,还曾经有一位老师试探性的问他:「台湾的小朋友,作文都是这样的吗?」他老兄还挺老实的说:「不是,我是最烂的。」可是他在高一的时候,写了一篇作文,未经老师批改,被我无意中看到,我很是吃惊,因为觉得他写得很不错,我还不知道他的作文进步了这麽多啊,特别是其中有一句,他说,他觉得「最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自责。」我说,儿子啊,你怎麽写得出这麽深刻的话呀,厉害厉害!不过,他笑眯眯的说,那是从我们一起看的动画片〈蔷薇少女〉中片尾曲的一句歌词----「最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孤独。」变来的,还说「妳怎麽忘了啊」!

   不久前,有一个马来西亚的朋友对我说,妳也真是特别,妳是台湾作家,可是住在中国大陆,然後每年来马来西亚带小朋友写作营(其实这也意味着我在三个地方都在缴税哪!)。我在想,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以及文字工作是我的主业,更是我不变的志业,但是如果能在作文方面也为小朋友做一点事也是很好的,我也愿意在这方面花一些时间。因为,我觉得小朋友就是小朋友,无论是哪里的小朋友都是一样的可爱!看到小朋友喜欢上我的课,我也会觉得很高兴。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50
「看图说话」适合每一个年龄层 /管家琪
       最近我叁加了一个小朋友「看图说话」徵文比赛的评选活动。这个活动持续有一阵子了,主办方每个月在网站上公布一张插画家所画的图,小朋友可以随兴自由选择要针对哪一个月份的图来做看图说话,然後经过一段时间的徵集稿件,最近才统一评选。只要是小学阶段的小朋友都可以叁加这个活动。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我刚好在台北,於是就被找去当评审。我觉得很好玩。在此之前我就觉得「看图说话」应该不是低年级小朋友的专利,这次叁加评选,欣赏了很多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小朋友的作品之後,更让我感觉到「看图说话」这样的形式,其实还真的很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小朋友。

    首先,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本来就是从图像思考慢慢进入到文字思考,所以,哪怕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只要看到了具体的图像,就比较能够刺激联想;其次,这样的形式也很能考验孩子们的观察力,看看孩子们是否能从表面上的图像,更进一步看到一些图像没有说出来的细节,做一点合理的延伸和发挥;最後,还能考验孩子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把一幅平面的图像,整合得比较立体,也就是能不能说得清楚,说得有头有尾,最好还要能够说得有趣。

    我在做评选时,主要就是依据这几点原则,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做到文图配合,并且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童趣。

    童趣,我觉得这对於儿童文学以及小朋友的作文都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最怕看到那种一副小大人口气的作文,或者是那种大人装小孩的作文(比方说那些经过家长或老师大刀阔斧改动过、已经完全失去小朋友原味的作品)。只要是找我来当评审,不管是成人所写的儿童文学,或是小朋友所写的作文,我肯定都会把「有没有童趣」当成是一项重要的标准。

    不过,看图说话,图是文章的源头,图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那个图本身很出色,很富童趣,往往就很能引发孩子们的一种童真;反之,如果图本身很弱,没什麽内涵可供联想,那小朋友的作文也就不容易生动。

同样一幅图,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能看到的细节都不一样,写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不会相同。通常都是高年级的小朋友能观察到比较丰富的细节,也比较会运用这些细节;不过,那些很有慧根的低年级小朋友的思路比较活泼,往往也比较容易出现精彩的联想。
    想想这也有一点像绘本。除了给幼儿看的绘本一般是比较偏重认知,比较没什麽故事性之外,其实,绘本也是适合每一个年龄层的孩子们来欣赏,并不是只有低年级的小朋友才适合欣赏绘本。因为绘本是靠着文图配合来说故事,同样的图、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故事,可是因为孩子的年龄不同、心智成熟度不同,所看到的东西当然也就不尽相同了。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51
关於作文的「动漫风」 /管家琪
     很多人都说,现在孩子们的作文真是让人愈来愈看不懂了,受到动漫的影响都太深了,我对於这样的看法是有些存疑的。

   首先,受到动漫的影响就一定不好吗?影视、动漫和文字本来就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各有各的长处。影视主要是靠画面来说故事,譬如李安第一部电影〈推手〉,讲一个国术底子深厚的老先生到美国依亲,一开始至少有十分钟的时间,虽然完全没有一句对白,可是透过两个演员的表演、透过画面的叙述,还是能够把同住一个屋檐下的老先生和洋媳妇之间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交代得清清楚楚。动漫,动画(台湾的说法是「卡通」)和漫画,主要也是透过图像来说故事,而且,就像书有好书和烂书,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当然也有好的与不好的。动画作品中譬如〈狮子王〉、〈怪兽电力公司〉、〈飞屋环游记〉、〈史瑞克〉第一集、〈酷狗宝贝〉系列、〈玩具总动员〉系列等等,都是多麽优秀的作品,漫画作品中譬如〈哆拉A梦〉(就是〈小叮当〉,这是我最爱的漫画!)、〈夏子的酒〉、〈棋魂〉、〈傀儡马戏团〉等等,也都非常出色。我甚至觉得,只有这些连大人也能够欣赏和喜欢的动漫作品,才是真正优秀的作品。这就有点像我认为真正精彩的儿童文学应该都是老少咸宜的,如果只是小孩子喜欢,或是只有大人喜欢(可不是吗?很多儿童文学其实都是写给大人看的),那就都还是有所欠缺,因为这表示都还不能把「儿童」和「文学」做最好的融合。

   我到觉得如果孩子们能够学习到优秀影视作品以及动漫作品中的那种画面感以及节奏感,并不是坏事,相反的写出来的文章应该还会比较出色。怎麽样才能使文章具有画面感?这就需要很多细节,当然,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先做好细腻的观察,其次,是在下笔作文的时候要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能够很耐烦的把一种感觉、一个场景、一件事情描述得清楚和生动。怎麽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节奏感?这需要在下笔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在脑袋还是一团糨糊的情况之下,提起笔就写,是很难掌握好应有的节奏的。

   不过,我也看过不少小朋友(包括小学和初中的小朋友),所写出来的作品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入流的、肤浅的、幼稚可笑的动漫。所谓「现在孩子们的作文真是让人愈来愈看不懂」依我看其实都属於此类,只是现在很多大人连这其实是很糟糕的作品都看不出来了,或者是明知很差却在「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创作」、「我们要容纳多元风格作品」的幌子之下,没有直言。这是怎麽回事呢?孩子们为什麽会写出这种所谓「动漫风格」的作品呢?我觉得主要问题是出在小作者所写的往往是他们所不熟悉的题材,以及作文的态度过份虚情假意所致。但凡文学作品当然都需要丰富的想像,报导和文学作品不同的就是前者是纪实的,後者却是无中生有的,但尽管是「无中所有」,也还是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如果想指望完全凭空虚构,在感情上自然就不免惺惺作态,在内容上也不免就会有很多荒腔走板的地方。

   我觉得老师们在指导孩子们作文的时候,有两种文体是要特别小心的,一个是诗,一个是小说。鼓励孩子们写写童诗虽然确实很能激发孩子们对於语文以及习作的兴趣,可是,诗实在是太难写了,连莎士比亚的朋友本˙琼森都说过:「只有诗人,而且只有第一流诗人,才配批评诗。」有多少老师有这样的把握可以来指导学生通通都来写诗,我实在是很怀疑。而如果要孩子们来写小说,也很容易产生一种误导,以为「老师是要我们瞎编」,因为「小说反正都是假的,假的当然就是编的了」。对於少数特别有天分的孩子,如果我们本身能够有足够的文学素养,能够判断得出来孩子确实是写得不错,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当然应该特别鼓励,可是,说真的,有创作天分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而我们也不必以造就「诗人」、「小说家」做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我觉得对於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应该要把重点放在怎麽样写好记叙文。比较起来,童话创作到是不妨一试,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想像力比较饱满、童话思维也比较活跃的阶段,如果懂得如何带领孩子写童话,到是可以做为习作的一种调剂,可是在写好童话之前,孩子们还是应该先把记叙文给写好。

   最让人担心的还是虚情假意,这好像已经是稀松平常,一点也不稀奇了。可是,作文原本应该就像作人一样,诚恳是很重要的,同时,文字只是工具,到头来都还是应该要为了真情实感来服务。如果从文章中读不到真诚,我觉得那不可能会是一篇好文章,也很难拥有打动读者的力量。

   最後,我想引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来做为结束:

  「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需牢记在心的,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需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文学本来是以语文为工具的表现艺术。心里有东西要表现,才拿语文来表现一个作者最好认清自己的能力的限度,专写自己所能写的,如是他的能力自然逐渐增进所谓『说谎』,有两种涵义。第一是心那样想而口里不那样说其次,说谎是强不知以为知记得不肯说谎这一个基本原则,每遇到可说的话,就要抓住机会,马上就写,要极力使写出来的和心里所想的恰相符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52
不只是作文 /管家琪
  (好友房科劍老師替小朋友們的作文編了一本集子,定名為〈幸福的窗口2011〉,囑我寫一篇序。下面就是我交的功課。)

   ◎
   不只是作文 /管家琪
     前两年在英国发生过这麽一个闹剧,有一个母亲把自己宝宝的所谓「画作」放在网上,然後故意不说作者其实还只是一个幼儿,结果一群艺评家对这位新锐画家惊为天人,纷纷大加赞扬,直到後来真相大白,发现原来只是一场恶作剧,这些艺评家都感到很尴尬。为什麽米罗、夏卡尔的画作经常会被赞誉为「充满了童趣」、「充满了纯真」,为什麽大人能画出好像是孩子画的东西就会被认为比较有价值?而如果真的是孩子画的就没有那麽希奇?这都是因为「反璞归真」是很困难的啊。
   我一直觉得,在孩子们身上最可贵的一种气质就是纯真和自然,我是最怕看到小朋友硬要装成是小大人,然後在那里一本正经、摇头晃脑、虚情假意的讲那些没完没了的套话了。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要仔细听听看那些套话,结果发现真的还几乎都是些不着边际的空话,讲了就跟没讲一样,有的套话还就像是绕口令,听着他们把一些看起来好像有一点点像、有一点点关系的语词拼命绕来绕去,真的会把人给绕昏!
   我始终深信,所有的所谓作文技巧都应该是为了真情实感而服务,我们要让孩子们先拿出诚恳的态度,再练习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种种观察和感受,进而再练习如何用最精准的词句以及最恰当的方式(譬如叙述方式)来表达感受。
   当然,这需要大人的导引。孩子们本来就都像是一张白纸,都有很高的可塑性,导引得好,就能把孩子身上那份最难能可贵的纯真和天然给激发出来,并且让孩子能够体会到能够用文字来纪录和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感,这种经验实在是太美妙也太好玩了。只有小朋友写得认真,才可能写出一篇好作品,也只有小朋友写得很愉快、很有感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才可能同样拥有愉快和被打动的感受。
我觉得欣赏这本作文集就真的是一次很愉快的经验,因为小朋友都太可爱了。首先,小朋友的写作的题材很多样,可是又都是全部来源自生活。能够懂得观察生活,懂得从生活中去挖掘作文素材,这其实已经是掌握到作文的精髓了。其次,从作品中我可以感受到小朋友的写作态度都很认真,同时又都是很轻松、很自然的。我甚至觉得房老师不只是在教小朋友作文,其实也是在教小朋友一种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有了这样的态度,将是孩子们一项无形的财富,也将是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我觉得就是因为有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贯穿其中,这本作文集子才会这麽丰富好看,我们看小朋友写有趣的课程(从小朋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到房老师的语文课是多麽的有趣),写旅游,写家乡,写幻想,还有写童话。「写幻想」和「写童话」是不同的,童话需要有人物、有情节,而「写幻想」,则是没有什麽情节,只是勾勒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想像的图画。在这本集子中,几篇描述去海底旅游的作品是写幻想,但是像《过河》、《胆大丸》、《神奇的魔法笔》等等就是童话。
总之,在这本作文集里头小朋友写作的类别很多,佳作也很多。我特别喜欢吴忠奇小朋友的《我爱家乡的板栗》、刘紫婷小朋友的《乡下二三事》、黄涛小朋友的《野菊花》以及好几篇描述有趣课堂的作品。
期待未来能够看到小朋友的佳作持续不断的问世。我相信一定会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52
一次好玩的童话接龙/管家琪
    在2011年岁末的时候,我到杭州临平二小叁加第四届「读书˙梦飞扬」的活动时,校方给我出了一个功课,要我在跟小朋友讲讲阅读写作的时间里,带小朋友玩一次童话接龙的活动。
   於是,我现场说了一个「龙头」:

   有一个小朋友(男孩或是女孩自由决定),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很想当一个很棒的魔术师。
   有一天,他听说奇幻山上有一个高人,精通魔术,是魔术师大师,小朋友就有了一个念头,很想去奇幻山,找到这个高人,拜他为师,学习魔术,然後成为一个很厉害的魔术师。
   於是,他就出发了。
   他走啊走啊,这天,在路上,他无意中发现了一顶帽子
  (接下来会发生什麽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往下接吧!)

   後来,小朋友叁与的情况很热烈,经过三个礼拜左右,我收到了一批稿子,都是经过老师们挑出来的作品,每个年级二三十篇,一共是一百多篇。那几天我反覆看着小朋友的作品,然後写了一篇文字。


各位亲爱的临平二小的小朋友:
大家好!
谢谢大家对於这次童话接龙活动的热烈响应,管阿姨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把老师们给我的小朋友的作品都仔细的看了,很多作品还都看了不止一次。小朋友们的作品都好可爱啊。要勉强挑出得奖作品,还要排定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实在是好难啊。在这里,除了要恭喜所有得奖的小朋友以外,也希望没有在这份名单之内的小朋友千万不要失望,一定要有运动家的精神,就当成是一次观摩,至少我们都做了一次好玩的活动,对不对?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一谈这一次的活动。
首先,既然是童话接龙,既然是接龙,前面的龙头不能不管啊,我们的龙头是说有一个小朋友「很想当一个很棒的魔术师」,可是呢很多小朋友一开始就通通都写成想当「魔法师」了,「魔术」和「魔法」这两个语词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是整个意思可是差别很大,完全不同的啊。所以,在做这个童话接龙之前,其实小朋友应该要先把这两个语词想想清楚,这样才能把整个故事的走向抓得比较准。当然,要把这两个语词串连在一起也不是不可以,这也是考验小朋友联想的功力。
其次,我们这次做的是童话接龙,绝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很能写出童话的味道和童话的感觉,这是相当不错的事,而且很多很多小朋友也把一些神话、民间传说、经典童话的元素非常自然的揉进了自己的作品里,这一点更是让人高兴,因为从这里直接反应出小朋友平日所累积的阅读量,真是可喜可贺。还记得吗?管阿姨曾经一再跟小朋友说,写作本来就是一个联想的游戏,而大量的阅读确实很能提升以及刺激我们的联想力。
不过,关於童话,管阿姨上回也曾经跟小朋友们提过,有人说「童话就是胡说八道的合理化」,小朋友们都还记得吧?写童话,不仅需要很好的想像力,还要有很好的驾驭这个想像的能力。在这次我所读到的这一百多篇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来小朋友们的想像力都还是很奔放很充沛的,很多小节的安排都很有趣,问题是在下笔的时候可能往往也太奔放太随意啦,所以很多作品都有一种想到哪写到哪的感觉,缺乏一个故事整体的架构,在有些情节的设计上也难以自圆其说。还有很多小朋友只顾着拼命编故事,编得很痛快,写得太急,结果文章都忘记要分段啦,故事也愈扯愈远。当然,作品能够写得比较长,这也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展现,不过写得长不一定就必然是代表着写得好,好的作品还是要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构思。
总结一下,其实不管我们是写童话还是记叙文,请大家都还是要尽可能慢慢的想,慢慢的写。
最後,管阿姨还是要跟小朋友们说,大家都表现得相当不错,大家都辛苦啦,相信以後一定会愈来有愈进步的。而关於童话的欣赏和写作技巧,以後有机会的时候管阿姨再跟大家慢慢说吧。
还有,所有的老师们也都辛苦了,谢谢老师。
祝临平二小的小朋友以及大朋友健康快乐!新年快乐!我们後会有期。

管家琪2011.12.30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 15:53
两个母亲的对话 /管家琪
    有一次,我在地铁上听到两个年轻妈妈的对话。两人在谈小孩的教育问题。因为她们谈的是作文,我比较好奇。

   一个说:「我对我小孩的作文是抓得很紧的,每天写完功课都规定她一定要写一篇

   另一个说:「光是这样写还不够,还要叫她背范文,我给小孩买作文范本那是很舍得买的

   听得我真是无语。尤其是当我听到她们的孩子才念小三的时候,真的是只有一声叹息。

   我实在是很想当场就给她们上上课,但是,我当然没有这麽做。不仅是因为素昧平生,而是因为我知道自以为是的人似乎总是冥顽不灵,很不受教,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那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这两个母亲,当然是很看重孩子的教育,所谓对孩子是很负责任的,但实际上我觉得她们如果不要这麽「负责」,对孩子应该反而会比较好。

   所有创作,都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无中生有」的事。当我们在脑海中有了一个意念,我们要透过文字、或是画笔、或是镜头、或是雕刻刀、或是剪刀等等各式各样的工具,想办法把这个意念表达出来,让它呈现在纸上(现在普遍应该都是呈现在电脑上),或是画布、色纸等等各种载体上,让这个原本只存在於我们自己脑海中的意念有机会与世人见面,进而有机会与别人交流,这整个过程是多麽需要灵气,哪里是用打疲劳战的办法能够训练得出来的。

   而背作文范本更是要不得。作文范本不是不能看,但是在看的时候应该要带着一种分析的高度,看看同样是写亲人、写故乡、写一个故事,别人是采用哪一种角度,运用哪一类的素材来「小题大作」,然後再回过头来细细的思索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中,是不是也有些类似的素材,或是自己过去所没有运用到的角度。唯有以分析、观摩的态度来审视和欣赏别人的作品,才可能激发出我们自己好的创意,才可能对於提升作文产生助益。否则就算是背一百篇〈我的妈妈〉的范文,那也是别人的妈妈,又或者如果硬是从这些范文中东拼西凑出一个虚拟的妈妈,这样来写作文能够注入真情实感吗?能够打动别人吗?更不要说这样来写作文有什麽乐趣可言?孩子们怎麽可能会对作文产生兴趣?

   我个人认为,对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真正意义的作文应该从四年级才开始,在四年级以前应该都还是在累积的阶段,而且除了累积词汇量、练习造词造句、练习善用标点符号之外,最主要的应该还是激发孩子对於生活的热爱,带动孩子乐於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并且透过讲故事、以及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在帮助孩子累积作文的素材。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或许因为受限於口语或是文字能力而影响了表达,但是孩子其实并不会缺乏感受力。我觉得我们大人应该特别重视这方面;只要孩子生活得有劲,不会动不动就把「无聊」两个字挂在嘴上,他自然就不会缺乏作文的素材,而只要有素材,当他文字表达能力逐渐进步的时候,他笔下的表达(也就是作文)当然也就会非常自然的慢慢进步。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