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读《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1 09:21
标题: 读《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有感
回望与前行
——读《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有感
文/吕新辉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雄立于世界之巅的基础,明治维新时即使再偏远的地区也要造设施最先进的小学的日本国和让孩子从小就把书当成蜜的犹太民族当今的表现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要靠教育这一条路。如今,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聚焦点,新课改、减负、教育均衡化、政府教育投入等很多热点问题备受媒体、社会关注。可事实上,基础教育正陷入异常尴尬的境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看上去似乎越来越尖锐了。随着新课改正在稳步推进,新课程新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但同时,基础教育的现状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改观,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催生出的违反教育常识的过度竞争、超前竞争如毒瘤一般难以清除。关心教育的人士都等着教育工作者能拿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从现实情况来看,有识之士们似乎在从两个方面破解中国教育的难题。一是走出去,吸收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向美国、日本、北欧等发达国家学习;二是回过头,从中国传统教育中吸收有益的因子,用传统教育智慧来解决当下问题。前者的呈现结果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后者的具体表现是整个社会的国学热和此起彼伏的中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两条路子都可以走,只要能使中国教育奋力前行,任何探索和尝试都是有积极价值的。可我明显地感受到,我们学习国外教育的势头很猛,而回望传统的热情却远远不够。读了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这本书,我的教育心灵中似乎有一股子传统的力量将要喷涌而出。
语文考试别忘语文之本
      语文是母语,是国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考什么本该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东西,但却成为当下教育最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的考试要把学生考倒,要把分数判得一清二楚,要给学生分出三六九等。在这种形式下,语文考试渐渐背离了语文的目的及价值,论为功利博弈的工具。学生学语文考高分获取高一级学校的通行证,学校、教师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在题海中探索应试技巧、积累应试经验,无良书商出垃圾教辅赚昧心大钱不断侵害本已脆弱的基础教育,媒体打着关注教育的旗号炒作高考状元、满分作文来吸引眼球为报刊赢得市场占有率。此类乱象,不一而足。
      回望传统语文考试,我们可以好好反思一下。王丽在书中列举了半个世纪前北大、清华的几份招生试题。同样是选拔性考试,却没有突出“知识点”“覆盖面”“分值”“区分度”等技术指标,而突出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如考文法强调探究、辨析:试举出下列各句中“之”字在文法上的区别;改正下列各句的文法错误,并说明致误的原因。考作文则更有意思:叙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难,并推寻其困难的由来。平日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学生应该有话可说了吧,如果还无从下手,说明国文素养奇差无比。书中还列举了台湾大学联考国文试题,题型只有单项及多项选择和作文三大类,试题上起《诗经》,下迄现代新诗,从古典文言到现代白话,充分反映了汉语的特质和美。标准化的外在形式,传统经典的内容,这算不算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色的中西合璧呢?回望过去,我们的语文考试确实值得反思。
教育要守住乡土文化之根
     王丽在书中出示了一份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初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共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九个科目;其中历史、地理、格致三科着重突出“乡土”特色。历史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实”,地理讲“乡土之道路建筑古迹山水”,格致讲“乡土之动植矿”。在此基础上,延伸到历朝、本朝,延伸到本县、中国、外国,延伸到重要动植矿、人生生理及卫生,内容涵盖整个小学学段。  
      王丽分析道:可以想象,这些时代相传的故事中的人物很可能是村子里某一座祠堂或某一处牌坊的纪念对象。从这些关于“某某公”的事迹中,孩子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骄傲,进而精神上与祖先建立起联系,找到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最原初的确认。
      对比我们当下的教材,从一年级开始便忽略了对“根”的探寻,仅仅把语文当成一个没有血肉没有生机的学科,失去了应该有的乡土生活气息,根本就没有关注、强化语文的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功能。使用这种大一统的非乡土化教材进行教育教学,就失去了由“家”而“国”的培养路径,就会出现语文被架空,文化被弱化,精神被断乳的现象。百年前的这份小学堂课程表饱含着中国第一代新教育人的教育情怀,它明确地指向“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语)的培养目标。无论相对于封建旧式教育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百年前的新教育之“新”都没有过时,我们的新课改完全有必要回望一下百年前教育同人的努力,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或许才能看得更远。
本色才是特色
      当下教育界热衷于打造自己的“特色”:教育教学上有以地理位置命名的甲派乙派,也有以概念命名的AB派;学校文化上有在本地尚能标新立异而在天下则尴尬雷同的此特色彼特色,还有热衷于挂牌子的这特色那特色。扯起“特色”大旗的时候轰轰烈烈,在热闹过不长的若干年时间后却都偃旗息鼓,冷不丁过一段时间主要领导易位则再刮起另一股特色风。对特色已经审美疲劳的我,翻开《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在看到注重乡土教育的培田乡校和主张“全人教育”的汇文中学时,我才明白本色教育才是真正的特色教育。
      明清两代,培田村的吴姓族人相继办过九个书院,还有五处家塾,九所蒙馆,村中处处可闻琅琅读书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锄经别墅”“修竹楼”“容膝居”:“锄经别墅”请经验丰富的老农向晚辈新手传授种田经验,“修竹楼”以交流泥、木、雕、塑、剪、编织等技艺为主,“容膝居”是家庭妇女学堂。我们不妨想想,封建社会的乡村教育与现在的新教育比较,可有共通之处?
      汇文中学是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教育救国的经典之作。以高凤山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生恪守初衷,始终不渝地践行他们的信念,担负起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全人教育”的七条宗旨中,“增进身体健康”排在第一位,“预备升学基础”排在第四位。所以下午四点到六点,所有的图书馆、自修室全部锁门,就是要把学生赶到操场上去,即使下雨天也不例外。汇文中学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在整个华北地区颇有名气。联想当今某些重金打造特色名校的学校连“每天活动一小时”都保证不了,青少年体质每况愈下,不知作何感想!
      那些热衷于追求“特色”的学校,真该回望一下传统学校的特色,再反思一下自己的“特色”,不知心中会有何等滋味?没有本色,何来特色!
      中国历史上有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有泽被深远的儒家教育思想,有规模完备的两汉学制系统,有世界教育史上规模罕见的太学,有影响巨大的私家书院,有成功的民国教育,有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等灿若星辰的教育名家……虽然教育面临的困难很多很大,但如果有先辈们脚踏实地的执着,不断开拓的勇气和立志创新的精神,相信我们能走出泥潭,奋然前行,踏上新教育之路。回望不是守旧,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是为了能站在教育先贤们的肩上,站在教育传统的肩上,从而让我们看得更远,走得更正……
《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  王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11月第一版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