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周浩正:编辑力初探1.0——写给编辑人的信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7:58
标题: 周浩正:编辑力初探1.0——写给编辑人的信
周浩正:编辑力初探1.0——写给编辑人的信(连载之序1)


序1:
──为什么是「编辑力初探1.0」
只因偶然的因缘,以信函方式记下一些回顾从前编辑经验的文字,不知不觉中居然累积了二十多万字,老友郭泰怂恿我装订成册,送给朋友留个纪念,拗不过他的坚持,以「编辑力初探1.0」为名,先后影印了40本,分赠亲朋好友。
关心的朋友不免问道:为什么要将书名蛇尾添足,多加上「1.0」。
本来,加上「1.0」只是好玩,想取用计算机软件版次不断更新的意涵,以便未来随着内容添增,也许一年半载之后,会陆续出现1.5、2.0、3.0、5.5、6.0……直到停笔之日。没料到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突然之间,我们来到新、旧时代的分水岭,一不小心从「Web1.0」迈进了「Web2.0」*注1世代。
相对于2.0的革命性,1.0代表了被终结的旧时代──有了这番自省,《编辑力初探1.0》产生了新的意义。1.0不应是用来表明版次更新,而是交代写的人对所陈述内容的自我评价: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编,在反思点点滴滴、成成败败过程中,他的偏狭经验,充其量只有历史参考价值,而1.0恰如其份表征出《编辑力初探》当前所站的位置。
它代表昨天,是落伍的、已可扬弃的东西﹔或许存在过,也或许曾发光发热,但移至今日,毕竟时空均异,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与过去迥然不同,它随兴所记的各个断面,只能解释当时主客观条件下的因应策略,它的参考性远高于指导性,喜欢掌故、秘辛或探幽寻秘的朋友,或可满足一丝好奇心。

现在的出版(文化)界和三十年前完完全全不同了。
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计算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络世界,它们全面性冲击着文化生态,特别是Web2.0时代的宣告来临,使创作来源、发表形式、出版组织、广宣活动、营销机制、经营策略等,都发生了巨变,不管我们喜欢或不喜欢、愿意或不愿意,我们已身不由己地活在其中。
我曾经尝试去理解生存于Web2.0时代中的「出版2.0」会是怎样的样貌?有一天,我在「老猫学出版」网站读到一则告诉网友如何出版自己创作的留言,我点入他介绍的网站「印书小铺」(www.PressStore.com.tw)*注2,网页内容引起我的兴趣,因为「印书小铺」刚巧距离我家步行约15分钟行程,隔天,我登门拜访,见到了杰出的年轻老板张辉潭先生,特别告诉他我是来探寻未来出版的答案,希望能在他这儿嗅出些不一样的可能性。他很大方地回答我的问题,浪费了他四十多分钟之后,我带着更多的困惑离开。
「印书小铺」跟我们过去所熟知的出版不太一样。为了生存,他们扎根本地(百分百在地化),他们包山包海,几乎什么都做,在递交的名片上,他们同时成立不同但相互支持的公司,除了「印书小铺」外,还有「白象文化」、「生命力人文工作室」及以文字构图为主的「科比莱特」,它们各司其职──或许该这么形容更贴近精确﹕一体多面。
目前看来,「服务」似是他们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整个工作团队不到十人,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自费出版、企划出版、经销代理、平面设计、网站设计、文案撰稿及采访、项目创意企划、房地产文案规划……等。依张辉潭先生的愿景,出版经营才是最终、最高的梦想。
我看到的是他们的开放性,他们无意中「经由服务的提供,形成去中心化的型态」,鼓励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系统完成内容创作,事事从「以使用者为中心」出发。──看!这段描述多么的2.0啊!
他们既是印制所,还是企划中心;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做一对一的贴心顾问;他们扩张了创作队伍,专注于经营Web2.0中最具颠覆性的「长尾」*注3,做了实践(请参阅第34、40、41信)。
但,这会是未来「出版2.0」的新经营雏型之一吗?*注4

在这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明知《编辑力初探1.0》已是过时之物,我却仍不避耻笑,一笔一划写下这些陈年往事,目的非常卑微,只为了记下出版界曾发生过的某些事迹,其中有些人与事,我们也许不该太快忘记──运气好的话,希望能让初入这一行的年轻朋友,从前行代的经历中,学到超越经验之上的些许东西,或可少走一段冤枉路。
在长远的人生职场接力赛中,我递交了棒子,不管接棒的人是谁,请找出自己的方向,跨开大步奋力向前吧!(2006/8/28)

──────────────────────────────────
*注1:Web2.0一词是奥莱礼(Tim O'Reilly)在2004年提出的,影响所及,各行各业面对排山倒海、无孔不入的渗透力,都不免自问﹕我们这行的2.0是啥?国内关于Web2.0的报导颇多,最完整、最深入介绍的当属《数字时代》杂志。请读第134期<完全解读Web2.0>(2006/7/15出刊)及第136期<Web2.0再发现>(2006/8/15出刊)。
*注2:「印书小铺」人员精简而优秀,负责人张辉潭先生出身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本身也是位小说作家,有关「印书小铺」的事,第40、41信中有进一步讨论。
*注3:《长尾理论》一书由天下文化公司在2006年10月1日出版。
*注4:序成之后,请教服务于「联合新闻网」(www.udn.com)的周大友兄,他的回复简短又精彩,摘录于此,和大家共享:
「Web2.0很难定位,但是开放的态度是精髓。书本会不会消失,已经讨论了十多年,纸本百科全书早就不见了,报纸走下坡,但是打印机和哈利波特依旧狂卖。谷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550年后,出版终于失去了需要专人服务的『贵族』地位,成为『庶民』工具。可是网络潮并没有成为『新经济』,『内容是王(Content is King.)』绕了一圈,成为『好内容是王』。出版也是一样,『庶民』打天下,看来百花齐放;但是好的产品仍要靠『编辑力』,不论是1.0还是2.0。」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7:58
序2:声明/关于《编辑力初探1.0》与
管仁健编着的《编辑道》(2006/12/19)
在张伯权译的《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名叫Gustav Janouch的人,是卡夫卡的朋友。
某日,他拿了一本新书《狐女》(Lady into Fox,David Garnett着,1922)去拜访卡夫卡,告诉他,朋友发现这本书袭用了他《蜕变》中的技巧,只是淑女变成狐狸,人类变成了动物,所以特地拿来请他过目。
卡夫卡不以为然,微微地摇头说﹕
「不,他没有摹仿。这是时代的问题,我们都抄袭了时代。」
年轻时候的我,并不了解卡夫卡话里的真意,只觉得他很洒脱,放得开,这样的人理当活的自由自在。
这一则远在1975年读到的轶事,没想到今天又在我心中苏活了起来。

故事得从一年半前说起。
因为陆续写些<写给编辑人的信>贴在网上,引起朋友的关注。有一天,交往已三十多年的好友、「文经社」老板吴荣斌兄特地来电告诉我,他很喜欢信的内容,并询问进度,表示愿意出版。
我很感激他的肯定和善意,但出书不是我的初衷,它们能借网络延续生命,已经是很奢侈的想法,再加上我早已公开宣布「放弃一切权利」,所以以这个理由,劝阻他打消「一时冲动」。
去年(2005)年底,他们将发表在网上的28信重新整编的资料传到我的信箱,面对如此大费周章的投入和展现的决心,我傻住了──我应该继续拒绝还是欢喜接受?我想了想,还是拨了电话说明:这些内容不值得耗费心血和金钱出成纸本书,即使其中还残存些许参考价值,能留在网上任人点阅,便是最佳归宿;何况我才写了28信,距离订定100信的目标还远着呢!
经此解释,这件事终于冷却下来。

接着的一年(2006),困在纷杂的时局之中,心情大受影响,提不起劲儿往下写,从年头到年尾,意兴阑珊地勉力完成三篇,内心自责甚深,暗暗立誓必须打起精神,否则以67之龄,断断无法圆我大愿。
十一月上旬,复又接到「文经社」年轻小友管仁健先生电话告知,他们将31封信打散重组,以《编辑道》做书名,于近期出版,并问我有何建议?
我没有任何建议。
因为,我劝阻过了,既然不听劝,所以他们坚持出版的《编辑道》跟我毫无关系。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1.他们采撷的,是我公开宣布放弃版权的内容(意思是人人都有权处理),既然如此,我去反对什么?
2.我在编辑与出版的圈子工作近三十年,所见、所闻与所得均来自于此,我把见闻记录下来,充其量只能说一句类似卡夫卡的醒语:我何其幸运,得此机遇抄袭了所经历的时代中,那些了不起的人物的困境、挑战与克服之道。我顶多是个时代实录者,仅此而已。
在这意义之下,我不以为自己有资格提出任何主张。
3.所以,我特别告诉管先生关于卡夫卡的轶事和我的理解──他有权处置。请他随心编辑,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整理」也是一种创新,一旦依自己的观点整编出新的呈现方式,那已变身为「整编者的书」,只有在「抄袭了时代」这一点上我们有着交集,整体而言,和我毫不相干,自是根本不必费心问我。
「文经社」不怕亏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将散芜之见重加整顿出版,表现了出版人极大的气魄,令人既佩服又感动。我甚至建议他们,封面上毋需印出我的名字,顶多在序、跋说明源头便可。但他们太尊重老友了,坚持不肯,最后我只好退让,以「周浩正原著」方式沾了他们的光,惭愧惭愧!
管仁健的《编辑道》一书,终于在本月初问世。

书上市不久,我即陆续接到友朋道贺电话,他们不明其中因缘,以为我有了新着,虽经我再三说明,但似难释众人之怀。
我现在公开宣示﹕《编辑道》不是我的著作。它与我只有上述这么一点点与时代相系之处──它属于管仁健先生和「文经社」,《编辑道》和《编辑力初探1.0》毫不相关,彼此独立,各有生命。若有人要以《编辑力初探1.0》既有内容出书,当是他的权利,我不支持、不鼓励、不签约,也没有意见──在我心中,它是公共财了。

喜欢《编辑力初探1.0》表现形式的朋友,若不以阅读word文件电子文本为苦,[url=mailto:我非常歡迎寫信到chouning@gmail.com]欢迎写信到chouning@gmail.com[/url]索取,它每隔二、三月更新一次(修改错别字及增添新内容),我特别在首页上方注明日期以便辨识。
我在去年<贺年信>中曾自我期勉,愿于垂老之年,献我残智,记录毫、微之得。但我毕竟老了,行文之际,难免有脱、谬之处,还请读友多加宽谅。
我要强调的是,《编辑力初探1.0》会继续写下去,而网络是它唯一寄生之地,其他任何以我名字出版的纸本书,都违反了我的初衷,那是属于出版者的著作,跟我毫无关系,但我仍愿意寄上最大的谢意和祝福。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7:59
《编辑力初探1.0》目录<评论>摘引.3
1.5
声明2):关于《编辑力初探1.0》与管仁健编着的《编辑道》.8
缘起.13
<第1信>从「紫牛」说起.13
<第2信>何处觅紫牛?.14
<第3信>关于「编辑」.16
<第4信>「整体」与「局部」孰重?.19
<第5信>两个「i.23
<第6信>经典再造/「新定本」与「新经典」.27
<第7信>129/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成功方程式.30
<第8信>创新导向(上)/从「异想天开」突破现状.36
<第9信>创新导向(中)/「电影书」方案举隅.41
<第10信>创新导向(下)/「红孩儿」等方案举隅.46
<第11信>编务报告书/一个实例﹕编辑实务(1).52
<第12信>书系经营/繁盛的秘诀之一.59
<第13信>揭开书系构筑之谜/繁盛的秘诀之二.64
<第14信>聪明拷贝/繁盛的秘诀之三.69
<第15信>构想备忘/从三个实例看编辑人在想些什么?.75
<第16信>「型」与「脉络意义」/简析一本旅游杂志.83
<第17信>不可原谅的排版错误/编辑实务(2).89
<第18信>落版的艺术/编辑实务(3).92
<第19信>编辑所为何事?/你想成为那种编辑?.100
<第20信>一个难以忘怀的「出版达人」/速写沈登恩.105
<第21信>出版界需不需要一本读书杂志?/《iREAD.读册1周报》发想.111
<第22信>我们需要怎样的读书杂志?/《iREAD》说帖示意.115
<第23信>老编桌上还未实现的企划构1/小说天地大﹕中国「大众小说市场」竞争策略及攻取方略.123
<第24信>/我的编辑心法(1).129
<第25信>1与多/我的编辑心法(2).136
<第26信>不竞争原理/如何发现Blue Ocean?(上)/试析出版生存第一原则﹕人才寻觅与策略拟订.140
<第27信>两个领域之间/不竞争原理2:如何发现Blue Ocean?(下).144
<第28信>尘封20年的报告/「无人地带」的经营方略.148
<第29信>长尾理论/不竞争原理3:打开「蓝海之门」的另一把钥匙.154
<第30信>「编辑力」起步走!.159
<第31信>影响我编辑生涯的一句话/我的读书笔记(1).165
<第32信>出版2.0/文化产业的新挑战?新契机?/我的读书笔记(2).173
<第33信>U出版」时代,如何优化竞争力/我的读书笔记(3).179
<第34信>N竞争优势在哪儿?/我的读书笔记(4)/附:老编桌上还未实现的企划构想2:《新语词典》.188
<第35信>新思维.新出路.新未来/从「诚品哀的美敦式条件说」,试寻U时代出版业的明天.195
<第36信>寻找「新通路」:《读书杂志》的机会来了!/出版自救之路(1).199
<第37信>活化「出版U元素」/出版自救之路(2).205
<第38信>新契机:无纸化(在线)出版时代来了!/出版自救之路(3).209
<第39信>自制=华文创意版的明天?/出版自救之路(4).215
<第40信>新商业模式:简析创新出版模式的「印书小铺」/出版自救之路(5).224
<第41信>另类出/再谈「印书小铺」的崛起/出版自救之路(6).229
<第42信>「编辑力」的养成之旅/.234
<第43信>关于「书的企划」/附:老编桌上还未实现的企划构想3:《年度营销报告》.241
<第44信>无声的海啸/崩解的年代,出版何去何从?.251
<第45信>无声的海啸(续)/崩解的年代,出版何去何从?.257
<第46信>假如我是出版社的…….262
<第47信>和而不同/我的编辑心法(3)/附:老编桌上还未实现的企划构想4:《不竞争原理》.273
<第48信>出版的未来,云知道?/我的读书笔记(5).280
<第49信>「出版革命练习曲/略述Twitter与「数据库营销」.287
<第50信>纸本书的时代,只剩下1826天?──我的读书笔记(6).294
<第51信>抉择:恒星或流星?/应该「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我的困惑(1).302

附录一简历.306
附录二一个没有军阶的将军/罗澄渊.308
附录三汗颜者言/我为什么放弃《编辑力初探1.0》版权?.317
附录四再见,猫友们!.319
附录五适性经营/访周浩正谈「实用历史」出版创意/郭泰.320
附录六传「道」而不只是传「术」/《编辑道》前言/管仁健.325
附录七正义是什么?/帕斯卡尔《沉思录》读后/我的读书笔记(7).328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7:59
【缘起】2003年岁尾,我一如往昔完成了替代贺年卡的<年度报告>,寄送对象除了亲朋好友之外,也包括新认识的朋友。其中有些是我参加「台北出版公会」所组的「北京书展参访团」在天津接触到的同行。
信寄出不久,我的电子信箱收到天津以童书为主的新蕾出版社高彦小姐代表她老板传来的信,希望听听我对新蕾的出版品有些什么看法──我当然知道自己学养的限制以及两地环境条件的不同,我们能做的,新蕾不一定能照搬﹔她们擅长的,我们移植过来,也不一定能存活。但出版经验仍有其共通性,我没有能力对她们的出版指指点点,但也许在我自言自语回顾个人的成败中,触发她们新的灵感──所以,我冒冒失失的不惜自曝己短,呢呢喃喃地呓语一番,写下这些信。
有位朋友读了,认为我的想法和做法,在台湾本地都不能纳入主流,因而更不适合大陆同业参考,不如放上网页,由人自行点阅参照吧。
感谢老猫(http://b-oo-k.net/blog/)捡拾收容,这些「偏见十成见」有了安身之处*注1。
总归一句话,曾经有人这样看「编辑这一行」,这些看法存在过,至于还管不管用,就非我所知了。
周浩正谨识2004年5月

──────────────────────────────────
*注1:因年岁太大,语辞常表达不清,给老猫添了不少麻烦,所以写了<再见,猫友们!>(请看p..319),请求老猫容许我结束「恳托」,今后书写的信,只寄送少许索取的朋友。2009/9/12补记:「老猫学出版」正式宣布结束。】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0
周浩正:编辑力初探1.0(连载)——写给编辑人的信1 从「紫牛」说起
【写给编辑人的信1】
从「紫牛」说起高小姐
看到你寄来的书目颇感亲切,当初在天津和纪社长见面的情形又历历在目,有些记忆逐渐清晰,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真诚接待。
我看完了书目,大约了解新蕾的出版方向和出版内容,我想她之所以形成现在的模样必其来有自,当不容外人置喙。我倒想提出比较另类的意见,供您参酌。
先从一本最近刚上排行榜的新书《紫牛》谈起。

什么叫「紫牛」?
「在瑞士草原上,看到一头黑白乳牛,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当你看了一万头黑白乳牛,你的眼皮已经快要阖上。如果,这时候草原上出现一头紫色乳牛……。」
不用讲,你一定眼晴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作者赛斯.高汀提出一个观点:在任何竞争激烈的市场,永远需要「紫牛产品」,若你做不到「卓越非凡」,市场必归于脱颖而出的胜利者。
换言之,你必须与众不同,你必须站在「」的一端,来显示自己(产品)的独一无二,当紫牛出现了,市场也出现了。
高汀是一位杰出的营销创意人,他从市场端(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购买行为)观察产品研发的重要性──假使你制造出来的产品和跟你竞争者所制造出来的产品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请问:你的生存机会有多少?
从这个观点来检视「新蕾书目」,便不由得心生警惕,我们不妨扪心自问:
──我们已经拥有「紫牛产品」吗?
──我们正在研发「紫牛产品」吗?

回想当初在远流出版公司负责编务时,我提出一句口号「以开发替代竞争」,刻意在书市中寻找薄弱之处切入,凝聚特色,做出差异。在别人还没有警觉之前形成规模,抢先在读者心里种下印象,成为「创始者」,同时也将爱好者经营成社群,掌握住这片小众市场,再伺机扩大。
用「紫牛」来理解这些做法,似乎找到了答案。

头一回用蒙恬笔写信,已花了我不少时间,有些累了,就此搁笔。
请问候纪社长。

浩正2004年1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1
【写给编辑人的信2
何处觅紫牛?高彦
紫牛」在那里?
无论从编辑或出版社立场来看,「紫牛」藏身之处,不外几个方向:
1)国内知名作家及其作品
2)购买国外名家名作或畅销书
3)编辑选题组稿
4)自由来稿中萃取
5)设奖甄选
6)其他
我深信上述方向,大体上每个出版社都不敢掉以轻心,但显然的,「紫牛」太稀少了,因此尽管每年始终维持相当数量的出版物,真正能擭取市场的,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因为,你这样思考,其他竞争者也一样思考;你那样行动,其他竞争者也那样行动。大家都是一个模子里型塑出来的,彼此的思维都跳不出同一成长背景的框框,同质化的现象,使得「与众不同」变成高难度的挑战。
但,若是刻意地勉强制造「不一样」、「非凡」、「独特」,只怕弄巧成拙,贬为「四不像」,得不偿失。
当大家勤恳地相互学习、相互模仿,个性就不见了──在这情况下,总有人不耐凡俗,勇气十足地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西方有一种说法:「在齐一步伐前进的人群中,那没有踩着鼓点的人,他耳畔响起的,可能是来自远方的另一种召唤。」

这儿有个很棒的例子。
他的名字叫郝广才
在台湾童书出版领域,他是位创新历史的人。
1990年,我任职远流出版公司,有一天社务会议上,总经理詹宏志带来一位年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出席,介绍他是新辟路线「儿童馆」的负责人,他身材高瘦,眼晴大大的,说话略显急促,喜欢死死的瞪着大眼跟人争辩。我曾经策划主编《幼狮少年》《新少年》的创刊及《王子半月刊》的改革,对儿童文学界尚称熟悉,坦白说我对郝广才完全陌生,不知道他是从那儿蹦出来的。他不慌不忙地报告童书出版蓝图,似乎感觉到这位帅哥的双眼发亮起来。
没有人能抗拒他的雄心大志。
他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他选择了「绘本」。
绘本童话中国】30册一套,大开本,精装,重磅雪铜全彩精印,预估总投资高达台币千万,而且需时3~5载。那时候的远流正值大扩张阶段,充满斗志和野心,老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那时候我们也发展出邮购能力,对「套书」的胃纳极大。光是编辑构想就引人入胜,何况他拟定更大的目标:迈向世界
那是令人难以奢想的愿景,谁能拒绝荣耀?
他的做法也十分大胆。他创意好,文笔佳,但不会绘画,可是品味高妙。他早已搜集各国一流绘本,作为超越的对象。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不在成名的画者中寻找绘者,他把目光移向年轻人,精挑细选其中佼佼者,向他们要求世界级的光荣,要求他们一同接受挑战。据说,他非常严格,达不到标准的插画绝不姑息,必须一稿再稿,直到合格为止。
1992年,第1本书《老鼠娶新娘》出师大捷,荣获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双年童书插画」首奖,绘制者刘宗慧跻身国际,郝广才也一举成名,在童书界成了年轻一辈的偶像。
同年,《神鹿》荣获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儿童书展」最佳插画奖。
由此开始,《板桥三娘子》《七兄弟》《二郎》《顾米亚》《火童》《青稞种子》……等得奖不断,有些作品已经译成英、西、韩、菲、泰、越、寮……等语文,并烧制成光盘,卖出各类授权,可说大获全胜。
光在台湾一地,至少售出参万套,营业额高达台币一亿以上。
他实践了诺言:走出台湾,迈入世界。

这就是「紫牛」。
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
很多人在制作童书,他做得跟人不一样,「独特」让他飞上枝头,也让远流涉入儿童书的市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扩大了经营范畴。
我们如今才理解当初如何以「差异化」形成「市场区隔」,以「特色」强分市场一杯羹。

写到这里,不禁想问:新蕾的紫牛何处觅?

浩正敬上2004年1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1
【写给编辑人的信3
关于「编辑」
高彦:
先引述我讲了一辈子的小故事。
我从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的名著《管理学》中读到一段文字,
颇受启发,我刻意把它编撰成一则小品:
三个石匠正专心于他的工作。
「你们在做什么?」一个路过的行人问道。
「我正在赚钱过活。」第一个石匠答道。
第二个石匠头也不抬,小心翼翼地修整着眼前的石块,答道:
「我要雕凿出最合用的石块。」
第三个石匠举首望向空旷的荒地,眼里闪着亮光,说:
「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三个答案都深获吾心。
我们既为每日三餐而努力,也为了维护工作职位而练就一身本领,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有愿景(vision),否则至多庸庸碌碌过活,谈不上完成什么成果了。在努力实践理想的奋斗历程中,即使被不断击倒,仍然得跃身而起,蹒跚前行。
但我们的「愿景」是什么,要清晰地说清楚,可不是容易的事。
在揭示的愿景之下,让创意冒出头来,然后拟定编辑计划,一步一步付诸实施,配合财务调度和营销等支持系统,才称得上是一件可被推动的案子。
话,说来简单做来难,像上信中所提及郝广才之例,不失为可一再反刍的样板。

我又要讲故事了。
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在《看不见的城市》一书,有一段颇具深意的文字,忍不住要与你分享﹕
马可波罗描述一座拱桥,他一块一块石头地仔细诉说。
「到底哪一块才是支撑桥梁的石头呢?」忽必烈大汗问道。
「这座桥不是由这块或那块石头支撑的,」马可波罗回答:「而是由它们
所形成的桥拱支撑。」
忽必烈大汗静默不语,沉思良久。然后他说:
「为什么你跟我说这些石头呢?我所关心的只有桥拱。」
马可波罗回答:
「没有石头就没有桥拱了。」
我认为每一个以编辑生涯为职志的人,都应把这段文字熟记于心,不可或忘。
(你从这则谈话里头得到什么启发?先想想,不要急着往下读,也许你有非常独特的领悟,不要被人牵着鼻子,放弃了自由思索的权利。)

从编辑工程角度审视,「桥拱」意谓什么?「石头」又意谓什么?
以及「桥拱」与「石头」这些看得见的存在之外,又是什么?
「桥拱」与「石头」彼此在既定空间里存有辩证关系,之外呢?
时间是一端,人──编辑大业工程师──也是一端。
假设「桥拱」意谓着一家出版公司,那么「石头」意谓着职员?出物品?还是隐性的组织架构或运作模式?之外,领导人和他的视野、器识、创新力、执行力又如何估量?
假设「桥拱」意谓着一个出版范畴──例如「儿童读物」,那「石头」就是儿童作家和作品,之外呢?当然是编者。桥拱的牢固与否与石头的质量控管、切磋的技艺、安放的位置等相关,其中任何一项发生偏差就会影响到整体形象,换句话说,也就不成为「坚实的桥拱」了。在解构「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之前,不如先回到编辑人(编辑工程师)的立场申论。
「拱桥」这个建筑构想是从那里来的?最初是谁拥有这个智慧创造了它?是谁聪明的懂得架设一座桥,把「作家」和「作品」按照心中蓝图黏合起来?

且举我主编的「实用历史」为例说明。
我虽不懂日文,但常陪深谙日本文化的朋友逛日文书店,日文书刊不仅装帧与设计精美,它们的内容也极其多样,以当年国内出版物与之相较,彼此差距不能以道里计。每次我都被书架上一本企管性质的《统领杂志》(President)吸引,有一段时期,它常以中国历史人物为封面及专题,光是这些,都足以让心怀「有为者当如是」的编辑动心。我买了不少这类杂志(我在远流工作时,曾购买完整五年的「统领」),并请朋友与同事解说内容。我发现一点:日本人是个实事求是的民族,杂志的内容都指明「知识是拿来用的」(彼得.杜拉克语),他们的「实用主义」观点深深感动了我,而他们如此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人物及事件,身为中国人也不能不为之生忧,从那时起,「如何把历史和其他知识结合」并深入大众生活加以活用,成为我暗藏于心的衷愿。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实用历史」这组概念,我知道自己终于踩在泥土上,可以放手一搏了。
心目中的「拱桥」出现了,但建造桥拱的石块在那里?
没有稿源(石头)。
我亲自拜访大学历史系、所教授,希望取得他们的协助,共同开发这块处女地带,但被婉转拒绝,他们认为历史此一神圣殿堂不容亵渎,有一位年轻的研究所所长私下告诉我,他个人虽表同意历史的世俗应用不应偏废,但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众人为敌,历史学界的学风保守顽固,我终于领受了。
此路不通,另辟新径。
我把「建筑基石」(石头)来源分割成数块。
最快速的方法是去日本取经。于是专程赴日选书,买了一些书作为基石,另一方面在不同专长的作者群中觅寻有历史癖好的写手长期经营,先交换意见,把心里已有的方案拿出来请教,「商用25」这个概念,就这样找到了陈文德先生,他的《秦公司兴亡史》,奠定了他在此一领域的地位。在这同时,我抛出【中国经世智典全集】概念,将适合宗旨的经典古籍白话语译,寻求大陆地区杰出的中文系教授支持。很快的,我就能开列一长串模拟书单,在几十本书名中,大约嗅出「实用历史」的味道了。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第一批五册在预约阶段就销售出近5,000套,金额达四百多万元,光在这一年,二十多本「实用历史」丛书就缔造出约三千万元营业额,可说大获全胜。
拱桥造好了,它是由很多最漂亮坚固的巨石组织而成──我们编辑人提出蓝图捏塑出心目中的理想形貌,它们诞生、成长并在书市中占有一席之地。
她是「紫牛」吗?
是。
她是「拱桥」吗?
是。
不能否认的──编辑寻找到她、定义了她、完成了她。

一个优秀的编辑人,迟早会知道「经营概念」的重要性。因为「概念」创生「领域」,由「领域」里催生「新生作家」──处女地带一旦开发成功,就成了自家独一无二的后花园了。
有些不了解出版工程的人,每每小看了其中从业人员,以为只需认识作家,人脉资源丰富就行了,不!这些只是人人需要的必备与起码条件而已,在运筹帷幄时,更需要一颗大脑袋。

编辑是什么?
任何诠释都只是片面的,和瞎子摸象没有不同,每多一次实战历练,它的意义就有了扩张和改变,换言之,我们不能固定它,那样只会窄化解释空间,反而局限自己去探索各种可能性的机会。

「紫牛」和「拱桥」都是一个变数x,它是anything,「代」入不同的项目,就产生不同的结果,试试玩一玩这个游戏,可能很有趣喔!浩正2,13'04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2
【写给编辑人的信4

「整体」与「局部」孰重?
高彦:
必须再回到「拱桥」与「石头」之间的辩证关系,加以剖析。
忽必烈关心的是桥拱──彰显了形式至上的心态;而马可波罗关心的是构成桥拱的石头──特别强调了内容的重要性──意谓着没有石头(内容),哪来桥拱(形式)。事实上,两者犹如皮与毛之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这种情况放在某个书系理解,就再清楚不过了。
没有杰出的作品,绝对支撑不了书系的长远发展,像缺了脊梁般,瘫成一堆泥,无法在书市占有市场。反之,缺了定位(positioning)和焦点(focus),只是书的集合(大杂烩),也无法凝聚爱书人痴迷的目光。前信所举「实用历史」的例子,因「被历史知识活用于现实生活」概念所吸引的读者,在《纵横学读本》《中国帝王学》《老子管理学》《秦公司兴亡史》《北宋危机管理》《曹操争霸经营史》《为政三部书》……等书中得到满足,他们对单一书藉的喜爱,很容易在简洁的概念下,投射到书系,进而认同整个书系。他们的购书行为变得非常疯狂,几乎是照单全收,你每出一本书,他们买一本书,甚至不太过问书的内容(要求消费者的求全心理)。
后来,我们归纳出「经营概念」「经营领域」「经营书系」「经营作家」四句口诀,就是从这些经验提炼出来的。

这个话题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但最后难免还要一问﹕
──桥拱重要还是石头重要?
──整体重要还是局部重要?
若非先有了整体(拱桥)意识,局部(石头)怎可能产生意义,使整条书系产生综效?反之,桥拱没有恰如其份的石头组成,也就不成为拱桥了。
这已是不辩自明之理。
至于「编辑人」于其中所占的位置,自更毋需赘言了。

回到新蕾自身审视,相对于天津出版集团(拱桥/整体)而言,新蕾是被分工、赋予特定任务的部门(石头/局部),出版范围似以童书为限(不知与少儿如何区隔)。但就新蕾来看,她是「整体」,而所出版的各种读物则是「局部」,所以描绘出拱桥概念的大蓝图(当然可以不只一座),自是急中之急。
新蕾的目录我反复读了多遍,有些很主观的想法,谨述于后。

首先,我必须承认,以台湾出版从业人员的立场来看,新蕾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我曾经跟一家甚具规模的出版社负责人建议出版一套已归属公共财范畴的「世界文学全集」;我认为任何一家重要出版公司,应以自己声誉树起经典之碑,去分食这片永不落架的书柜。
我发现你们已经做了(虽然和我想的不太一样),这是很紧要的奠基工程,令我印象深刻。
在此我先岔出一段题外话,谈谈「世界文学全集」和我的因缘,也借此申述我的出版信念。
约在四、五十年代,台湾书市十分贫瘠,一般青年学子所汲取的养份来源,主要是依赖坊间私下翻印二、三十年代大陆翻译的世界名著,所用纸张和印刷质量十分低劣,但在当时政治气氛下,能有这些书阅读已经要感谢上苍恩赐了。然后随着政经大环境日渐开放,一般书商也看到这个无本生意的商机,纷纷出书,弄得书市良莠不齐,零乱不堪。
到了七○年代,由沈登恩主持的「远景出版公司」异军突起,已是民间最活跃、最具魄力和影响力的出版社,他个子瘦小,人称他为出版界的小巨人。我和他共同投资成立「长鲸出版社」,他给我很多帮助。为了答谢他,我建议以「远景」清新的形象与市占率,打造一套100鉅册的远景版【世界文学全集】,将坊间芜杂版本统一于标准规格之下。我自愿负责筹划第一批10册,并亲自将《茶花女》重新编辑作为样板。上市之后,果然击败所有竞争者,建立「第一品牌」的声誉。
大前年,我在正中书局担任顾问时,斟酌书局过去历史和现况,以及既有书种与独特的销售系统,我针对性地提出两个企划案:
1.「轻经典」──选择适合青少年阅读,吻合轻、薄、短、小条件的世界名著100册,以小开本、精装、彩印面世。
2.筹印正中版「世界文学全集」
第1案「轻经典」首批六册推出之后,《动物农庄》荣登书市排行榜第5名,
不到四个月,共售出约12,000套,立即引起出版界的注意。
第2案「世界文学全集」则好事多磨,因总编辑换人而暂停。不久,正中陷
入动荡,案子只有搁置。
在此,我想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正中版「世界文学全集」还有机会以及怎么去做?
要是毛毛躁躁、草草率率地拿早年「远景版」的做法来个如法泡制,任谁也
知道必输无疑,因此必须让爱书人清楚了解「正中版」有何不同──和别人不一样,便是我们赢得胜利的础石。
读者心理常常是极其微妙的。
他们一方面怀旧,迷信古典──老的就是可被信任的、好的;另一方面他们
又非常善变,喜新厌旧彷佛才是人的本性(否则「创新」又从何来?),人性的繁复经常难以掌握。我们一面守其常──坚守经典;一面求其变──改变出版的组合方式和节奏。
我们规划的做法很简单:先假设不要去强硬地限定全集册数,不论是100
或33册不等,有没有可能以不同主题切割成数个单元。譬如,第一个推出的单元定名为「11个女人:文学史上不朽的叛逆女性」,11这个数字只是随手取用没有特别含义,这一单元可分批上市,当时预定打头阵的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配合电影剧照作为插页,以超低售价99元进占市场,并以此征求长期读者。第二个单元暂定为「英雄的乐章:7个永不屈服的奋斗者」……以此类推。究竟要做多大规模,则视主、客观情况而定。
在初期构想中,除了要以21世纪的眼光,慎选作品之外,必须用全新译本,并强调这是一套别无取代、最适合新一代阅读的经典版本(以上所云,仅从编辑角度言之,真正付诸实施仍需更多的计算和考虑)。

我们能否从上述经验推想﹕一个以童书出版作为经营全领域的新蕾,未来计划中,有什么推陈出新的构想?即使在类同的出版范畴,是否能做出别出心裁的作品?有人说,在众多卖面的店中,某家的阳春面比其他竞争者放更多面条,这就是竞争优势──差异化所形成的特色,即是赢得胜利的要件之一。

第二: 因为没看到2003-4的目录,所以讨论的基础均以2002年的出版物为基线,在这讨论基础上,必须承认:该有的,新蕾都有了。我能想到的,你们也都想到──不,应该说大家都想的都差不多。换个说法来讲,你有的人家也有,全国童书出版社之间,差异不大;你有一组作家,我也有;你去谈国际版权,我也谈;你做世界名著,我也不遑多让……。在这背景之下,不得不问:新蕾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什么产品基础上?核心竞争力在那里?
坦白说,在2002年的出版目录上面,看到的是四平八稳──也隐约感受到想伸出胳膊和腿的努力,但还没有具体地反映在出版品上(也许2003-4的书目已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即使只限定于童书经营范畴,新蕾所涵盖的面仍极庞大(表面上似乎狭窄,一旦涉入,可也是无限广阔,因为是以童书为中心,去涵盖一切)。台湾有一家很有名的「信谊学前儿童教育基金会」,只出版学龄前儿童读物,做得非常成功,她不求广博,「但取一瓢饮」的策略,精准地为自己定位,设立奖项,培养新作家,不但扩大了创作队伍,也提升了整体创作水平。新蕾承担的使命不同,当然不等同于信谊,信谊所触及的只是新蕾的「局部」,但信谊于成立之初,就跳出框框,不以地域自限,直接诉诸华文世界。
信谊的「小」,使她相对容易地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结果她跃上枝头变凤凰,反而「大」了起来;新蕾的「大」,从学前做到少年──平均使用资源的结果,很难在同一竞争条件下,抛开各领域的竞争者。
事理似乎开始明朗,至于怎样迈出步子,就需要集思广益,动用众人之智了。

第三:前阵子刚好读到一段精彩的理论,我发觉可以一字不移地运用于出版经营。「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系」的汤明哲与李吉仁教授,指出企业成长策略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看到机会、抓到机会而成长,称为「机会基础成长策略」(opportunity
based growth),多数公司属于这种,但其崛起速度很快,而当市场消失,机会不见时,公司也就走入历史。
第二种则称为「能耐基础成长策略」(competence based growth),这是一种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成长策略。因为核心能力强大而成长的公司,通常都是好公司,且可长远。
用更白话的话说,时髦和流行都只是一时的,也永远追赶不及,搞久了反而迷失本性。只有认识清楚自个儿的长处在那里,并谦卑地去聆听市场的声音,在两者之间找到接头,把长处转化为市场所渴慕的产品,聚焦在新开发的领域,全力以赴,或许不失为一切考虑的起点。
祝你
新春快乐

浩正2004.2.16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3
【写给编辑人的信5
两个「i」
高彦:
自从硅谷的电子业从云端坠下之后,处处响起检讨声音,最常听到的说法,认为归根结柢错认了「硅谷精神」。所谓「硅谷精神」不在「e」而是「i」,也不是指「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而是「创新」(innovation)与「想象力」(imagination),只有这两个「i」才是根本中的根本,才是永恒不变的。硅谷人忽略了它们,所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从事出版大业的人,何尝不是如此?一旦失去了这「两个i」,必将面对严酷的生存压力。所以,不论身处何位,都得时时以此自省,否则到头来连怎么「出局」都搞不清。
对于出什么样的书,我不习惯从一本书或一个人谈论,如前所述,我更关心一个领域的能否占有、一条路线能否发展。

1985年,我负责「时报出版公司」编务时,提出「在竞争力最小的领域,拓展出自已专属的市场」(参阅p.149),并订定四项细则:
──做别人忽略做的;
──做别人不敢做的;
──做别人不能做的;
──做别人已经做而做不好的。
两分力量放在众人公认的「逐鹿之地」与竞争者周旋,其余八分力量用于「开拓」新市场。
我在时报出版公司时,只开了个头,没等到收成;等我到了远流,在近八年编辑生涯中,我坚守这个信念,获致不错的成果。
「实用历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从无到有,创生新的市场,也成就了一些作家,作为编辑人,这是最大的安慰。
只有在同中求异,寻求新市场,才能令人刮目相看,这也是一种创新吧!

「创新」需要「想象力」,必须敢于放纵思维、任意翱翔,从既有规范中建立新平衡的支点;若不能接受试炼,只会唯唯诺诺、安于现状地墨守成规,最终的结果便是日渐凋零,一事无成。
在最新一期《亚洲周刊》有一篇介绍澳门的特稿,赌城澳门于回归后,锐意改革,予人面目一新。编者下的标题「将梦想极大化」特别引人注意,编者在按语中云:
「澳门──这个小城市的巨大能量,就是要将梦想极大化,但又要具有管理梦想的能力,避免耽于浪漫与空想,也避免梦醒时分的痛苦。因而『澳门之梦』的背后,是实事求是的努力,善用回归后珠三角及中国大陆融合的趋势。」
澳门强化「赌城」品牌形象,开放牌照让更多世界级的赌博企业带着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加入竞争行列,她肃清黑社会势力,打造公平的舞台,并建构「信息流」和全世界接轨,做到畅行无阻,一无凝滞。
她主动向香港伸出友谊之手,希望将两地「赛马」事业合并,把饼做大;又与内地广结善缘,引进观光大潮并提升服务档次;她地方虽小,志气却不小,全力邀请世界第一流的艺文团体来澳公演,把澳门打造成一座文化城。
澳门一连串主动出击,凝聚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市民意识──这是一个充满前瞻眼光和实践意志的明日城市,一时之间,似乎把骄傲的香港人比下去了,甚至连我都起疑了:难道澳门想取香港而代之吗?
很明显的,她要做东方永不被取代的拉斯韦加斯。
因此,她更开放、更包容;她的再造能力,使周边的城市黯然失色。她非常明白,若是不能在这大潮流中逆流而上,肯定会被冲刷的尸骸无存。
澳门的故事令人动容,「两个i」始终贯串其间,想的到就做的到──历史上所有的革命大业不就是最动人的实证吗?
新蕾必须主动寻找、拥抱「两个i」,我试着抛砖,看能不能引玉。

【思考1】:《哈利波特》席卷世界书市,能发掘得出中国版的《哈利波特》?
【思考2】:身高矮小的人,如何比比肩而立的巨人更高出一截?
第二题的答案很简单:站在巨人肩上就行了。第一题的答案就见仁见智,不易有一致看法。当第一、二题混合在一起思考,难度又增加了。
我们先说《哈利波特》。
这是一部幻想文学,它奠基于古远的「巫」的传说,把巫婆、扫帚、巫药、巫术……等纳入故事,也可以说──作者将「巫」之种种工具化,作为媒介,「巫」只是诱引剂,她创造了新的说故事的方法,而在西方铺天盖地的好莱坞式的营销大戏笼罩下,全世界没人能脱身于外。我从第一集读到第五集,除了一、二集还能吸引我好奇心理往下读完之外,越往后越勉强,为了了解故事发展,我逼迫自己翻完最后一页,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六十四岁的老翁,像我一样认真读完《哈利波特》了。
我没有白读。
《哈利波特》有很多特色,信笔拈来,即可略举数项:
一、从没有人把「巫」的故事说得这么趣味动人。
二、作者创造出一个巫民世界。
三、善与恶相持的永恒主题,使得故事得以绵绵不绝。
四、咒语学习与使用的趣味,提炼出新的卖点。
五、我们永远能陶醉于冒险、悬疑、冲突、解决的模式中得到满足。
六、处处看到人性中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的光辉普照。
七、普世价值的规范与启迪。
《哈利波特》第五集,在台湾第一刷就印了70万部,令人叹为观止,既羡又妒。听说,大陆在第五集印行之前,已经有人仿写出版,可见中国有创意的「千里马」不少,只是未遇「伯乐」。
新蕾大大可以扮演「伯乐」这个角色,而寻找「千里马」(我们梦魂所系的「紫牛」啊!)不正是编辑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当「紫牛」已可以做「局部」的「基石」时,编者内心有「拱桥」的蓝图吗?
所有问题其实都环环相扣、生灭相系的。

相信聪明的你多半猜得出我要提出的构想了。
要能吻合上述两题思考题的题材,只有吴承恩的「孙悟空」。我不特别讲《西游记》,目的即在彰显「孙猴子」。这个构想能充分满足思考题的要求,我们既可站在巨人(经典《西游记》)的肩上,也能将孙猴子抽离出来重新塑造,从孙猴子出世、上学、成长经历写起,光是在校苦练「定身咒」「变身咒」「御云咒」「召魔咒」……各种咒语的过程,就有写不完的趣事。再想想永远长不大的「小飞侠:彼得潘」、漫游奇境的爱丽斯等所蕴含的童话质素,加以组织,也许不失为一条创新之路。我敢说,孙猴子悟空可以是中国版的《哈利波特》,孙猴子的童年应该是一个小顽童的冒险与学习之旅,是一部成长小说,要逗趣不要说教,要有让从「9岁到99岁」都手不释卷的内容(这一向是我当年主持儿童/青少年杂志时的宗旨之一,特别强调要津津有味)。
请试着想想看,假如你是活在当今的吴承恩,假如这位吴承恩幸运地是个儿童文学作家,你认为他会如何创作「西游记」里的要角「孙悟空」?
类似的问题在我主持「实学社」编务时已经提过,那时的「拱桥」是「大众读物市场」,现在不妨移动位置,绘出另一份蓝图。
在网络上看到浙江大学儿童文学系系主任方卫平先生谈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一文,其中有两位小作家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一位是9岁的大连男孩边金阳,他已经出版了《秦人部落》《时光魔琴》两书,后者被誉为「中国的哈利波特」,并已卖出国际版权(15万美元);另一位是8岁的北京男孩高靖康,出版了8万字的《奇奇编西游记》。可惜我尚无机会拜读他们的作品,也不知大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占之比重,故只能就资料所见惊叹一番。
我要说得是,我无意怀疑他们的才华,无论如何,他俩纤小的头脑,机伶百怪,远远超越了成人的想象力,可见得,当容许年轻的心、海阔天空遨游四海时,创造力将无远弗届,谁也不能再予束缚了。尤其是高靖康小朋友,他能慧眼独具,找到「经典再造」的空间,不由得感佩万分。
但这一块经典再造的领域,迄今还无人占领,也许一直有人尝试,但始终还无法取吴承恩而代之。
喏!这就是机会!
做这件事难不难?
难!
要是不难,老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台湾的孩子从小看日本人画的西游记漫画和卡通,信不信由你,他们编绘的卡通片里,孙悟空还有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呢!
荒唐吗?
不!可有趣极了。

我一再强调「两个i」的基础或可建立在四个原则上:「做人家忽略做的;做人家不敢做;做人家不能做的;做人家已经做而做不好的。」抛砖之后,将续谈另一个我末实现的梦想──我有一些未竟之志,是否可行,还有待更严格的检验。
下回再谈,祝好
问候纪总
周浩正2,23'04
──────────────────────────────────
【补记】
根据2004年5月19日「联合报」13版新闻报导:
美国「威尼斯人集团」在澳门投资的「金沙娱乐场」(约投资80亿台币)已在昨天开幕,打破赌王何鸿燊42年来独占澳门赌业的局面。
还不到开幕之时,大门前已有超过一万人以上等候进场。
何鸿燊于参观时乐观的预言﹕有竞争才有进步,饼会越做越大。
澳门特首何厚哗共开放了三张博彩牌照,美资占了两张(另一张属永利渡假村),电视记者访问「金沙娱乐场」负责人时,他说将陆续投资100亿美金,打造一条金光闪闪的赌城大街,把拉斯韦加斯搬来。他兴奋的说,将有13亿人等着排队进来,一试手气。
再记7月5日「联合报」14版报导:「澳门赌权开放后,7月4日又有一家新赌场『银河华都』开幕。『银河华都』由港资『银河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计划未来三年投资55亿港元,估计会为澳门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3
【写给编辑人的信6
经典再造
「新定本」与「新经典」
高彦:
你来信说到资金充裕与否的问题,值得一谈 。
假使事情都必须等到资金不虞匮乏时才动手,这世界未免太理想化。在台湾,我看过从不缺钱的公司(多半是公营性质的),却因未任用专才,导致亏损累累而频频替换总经理,最后一蹶不振,将江山拱手让人;目前台面上那些深具影响力、钞票满荷包的出版社,都是私人企业,大约成立于七、八○年代,从30万台币(申请出版社应自备的银行存款)起家,有些老板还得靠借贷筹集首运金,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历经险厄才有今天的局面。他们在最艰困的时期,天天到处调头寸,以便在银行下午三点半打烊之前,把所缺资金存入,好应付当日必须兑现的支票,否则跳了票,触犯票据法,是要坐牢的(这条恶法在10多年前已经取消)。而银行欢迎出版社开户却不肯贷款周转,因为他们认为书不能当抵押品,只是一堆废纸而已。但这些出版社在极险恶的环境下,走出阴霾,建造起自己的王国。除了天生的企业人本色:冒险性格、组织力、策略眼光和资金调度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用对人」与「做对事」。
柯林斯(Jim Collins)在所著《从A到A》一书中,归纳美国500大企业十五年来的表现,经比较、分析、整理,筛选出11家「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揭示它们成功因素首在「找对人」。柯林斯说人人都同意「选才」很重要,但少有人肯下定决心认真觅才。先找对人,再发展策略──这是此书最核心的观点,原书立论精辟,大陆亦有译本,请购来细阅,不再赘言。
人找对了,他自会组织经营团队,拟订经营目标,去做正确的事。远流出版公司总经理詹宏志找到郝广才,因而开辟出儿童馆,在绘本童书的领域,独占鳌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投资在他身上的钱,第三年就开始回收,还使公司增加不少资产(版权)。
顺便提一个重要的常识性观念:一个好的领导人永远是「做对的事」而不是努力「把事情做对」,这两者的分野,区别了领导才干的良窳。台湾当今活跃于第一线的出版人,或多或少均具有这些特质,他们没有时间犯错,否则将很快从激烈的竞争中出局,丧失对书市的影响力。

台湾虽是弹丸之地,内部竞争非常红火,人口才二千三百万,登记有案的出版社却有近七千家。台北出版公会最近发布的电子报,引述行政院新闻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在2002年,约七千家出版社中,曾申请ISBN的有2,385家,申请4本以上的有1,058家,全年新出版书种36,758种,以儿童读物/励志类为最多,实际销售额则以教科书及儿童读物分占1,2名,整个出版产业推估产值为530亿~648亿9千多万元之间,平均每家营收为4千零66万6千7百元(不含营销通路),每天出版新书达100种。
请试着想想书店店员每天面对排山倒海送来新书的压力,也请想想出版社面对如此残酷杀戮战场的生存压力──能活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面临生死存亡的民营出版社,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天天思索着「如何活在今天,还要活在明天,永续经营下去」;不断寻求人才与新的出版构想,便成了领导人的首要使命。
总而言之,钱固然重要,人更重要。有钱的老板都非常谨慎,不愿轻诺,像「实用历史」事后证明大获成功的构想,从提出讨论到付诸实施,整整耗了一年半的时间,我可还是这家出版社拥有实权的总编辑呢!
但若一旦获得信任,就有机会「一」搏了。
至于其中有些不足与外人道的经营窍门,未来再找机会说明(也许你们早已做了),现在回到「经典再造」继续讨论。

为什么要「经典再造」?
答案很简单:因为是个大商机。
但关键在我们能不能重塑经典,站在原典的肩上写出「新定本」。
譬如说,取吴承恩《西游记》而代之的「顽皮王(捣蛋王、破坏王)孙悟空」(虚拟书名),是否能真正走进成长中一代的心灵,将西天取经的81难,转化为「成长故事」?
年轻、充满创意、不甘墨守成规的现代吴承恩,怎能忍受J.K.罗琳只用了一点儿魔法,就从《哈利波特》赢得了超过10亿美金的报酬?
一个活在今日时空背景下的吴承恩,会怎么写他的《西游记》?
《顽皮王》的<首部曲>会不会是:
「孙悟空上学啦!──魔法学校1年级生的10堂课」
你猜一猜,像这样的纲要,能不能迅速拟出100篇?(我很想杜撰另外99篇篇名,不过这似乎不该由我来做)假设每篇6~8万字,配置大量精美的想象画,制作成每册220页左右、特殊开本的软皮精装书,再加上灵活的营销点子,我相信必有斩获。
故事内容应该切合孩童天真活泼、喜爱冒险、好奇、捉弄人的天性,万万不可扳起面孔、非得「文以载道」地去承担太多不该羼入的假道学似的命题,《汤姆历险记》就是好榜样,不和他们站在一起成为一国,是打不进孩童内心的。

孙悟空故事的再创作,诚是一大挑战。在物色创作者时,或可放眼于成名童书作家之外,一般而言,成名作家的肩上往往承荷了过重的使命,再加上个人已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必须予以尊重──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培植新的写手──当然,台面上的专家学者一定要设法赢取他们的支持。
人们常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小读者们的眼睛也是,他们非常清楚什么作品才能击中心弦。缺少童趣的作品,很快回归市场基本面,它的最终命运,就是躺在仓库与时长存。
所以,为了跳出框框,也可试着组织一个写作班子,精挑成员,一同编撰情节,再由文字运用纯熟者执笔完成,共享一个笔名。但依我的个性,我会不惜成本设立大奖,从来稿中挑选合作人选,和他一起编织大梦。
既然一开始就决定写出「新定本」,就必须抱持非成功不可的决心,只有走在所有竞争者前面,先驰得点,「新定本」才有机会走进市场,「新定本」一旦生存下来,这即是「新经典的诞生」。
「经典再造」是一项艰鉅的大工程,它奠基于出版经营者的策略抉择──当你企图建立「竞争优势」时,手边有没有和竞争者在市场上完全区隔的产品,展现出自己产品的「独特」与「卓越不凡」?经典再造工程绝对是一块「再迟疑就来不及」的大领域,它能形成竞争优势,它离经典不远,因为它来自经典。对出版人而言,它具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而一旦占有这块版图,是可以独吃上一辈子的。这样的故事若创作出来,它就是如假包换的「紫牛产品」了。
难道你认为新蕾应将「经典再造」拱手让人吗?

除了《西游记》,还有太多作品及其书中人物(角色)可赋予新的意义加以重塑。例如:《封神榜》里的哪叱,他法力无边,武功盖世;他不喜欢束缚;他自定规矩;他一直在寻觅真我──像潘彼得一样,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我想这类例子太多,留在下信再加叙述,你不妨也拿出纸笔,放肆一下想象,记录下来,说不定蹦出一个了不起的创意。
在「经典再造」的企划中,我同时酝酿另一个「中国儿童守护神」大梦。梦梦相系,一梦牵一梦,希望能美梦成真。
祝天天有梦
问候纪总

浩正3,1'04
─────────────────────────────────
另:【奥兹国经典历险故事】四册收到了,谢谢你们。我有一些看法,下信中一并回复。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4
给编辑人的信7
1:2:9
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成功方程式
高彦:
这封信写起来有点复杂,因为会触及较多议题,我试着把事情简化。
先说明1:2:9的含义。
一部成功的好莱坞动画电影,本土票房收入如果是1,海外票房收入就可达到2倍,而周边商品利益,则可达9倍。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些数字时,觉得它们非常「魔幻」,这样的「成功方程式」,对迈向开发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究竟有什么启示?
──遥不可及。
我相信大家第一时间的反应应该是相似的。但人穷志不短,我们至少要把这个方程式当作努力的目标,下定决心去实践。因此,当我们设计一项产品时,应尽可能将各个市场纳入考虑,把饼揉大──不但能在天津畅销,还要跨进北京,席卷中国;顺便逛逛日、韩、东南亚;再拐个弯,登陆欧美。
好美的梦。
但,难道连做梦的权利都没有吗?

我有一些大梦。
其中之一即是「中国儿童守护神」
说来话长,先从日本的漫画谈起。
记得我刚入出版这一行时(约1970年前后),因为政府长久政策偏差,扼杀了本土漫画的生机,让日本漫画钻了法令空隙,趁虚而入,垄断了整个漫昼市场。我们整整一代,从小便啜饮日式卡通的奶水长大,当初有许多杰出的日本漫画及卡通作品,恕不一一列举,在此只提出一个例子:小叮当(在日本它的名字叫:哆啦A)。
小叮当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只机器猫,和它新主人小朋友大雄一起生活,发生许多趣事。大雄显然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他很平凡,功课似乎老出问题,瘦弱的身子常成了同学欺凌的对象,但当小叮当到了他家、做了他的好朋友之后,一切为之改观,小叮当胸前的乾坤袋裹取之不尽而又变化万千的宝物,解决了他全部难题(当然啰!也闹出更多趣事)。
先是漫画攫取了小读者们的心,接着是卡通电影,再往下是玩具和各种授权产品,我们毫无抗拒地接纳它成为生活中一部份,也许在书桌,也许在床头,陪伴着孩子成长。请注意!我想强调的重点是:为什么我们孩子的书桌或床头放置的玩具不是孙悟空、哪叱、红孩儿、千里眼、顺风耳、三寸丁……或其他能让孩子高高兴兴自动要求购买、纯由国人创作的玩具造型?
我苦苦寻找答案。
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天,我摸索出一个解答。

一件或可形成中国孩童共同记忆的玩伴:哼哈二将
我曾检视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里一些角色,经过不断比较分析,终于在《封神榜》中找到了这组极具人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哼将军,他个儿瘦高细长,像根竹竿儿,彷佛风吹就会倒,个性冷冷的,很酷,是属于那种不苟言笑的一类,但心肠极好。每次出阵,浩浩荡荡地率领一群和他长相相似的士兵,勇敢地冲锋陷阵。当两军对峙时,他立刻使出绝门功夫,只见他「哼」的一声,从鼻孔里喷出两股黑烟直奔敌阵而去,对方的士卒身陷迷雾,伸手不见五指,一闻到异味纷纷倒地,哼将军身后乌鸦兵拿出绳索冲向前去把他们捆绑俘掳,大胜而归。
另一位哈将军,恰巧和哼将军分属敌对阵营。他,矮矮胖胖的,模样儿可有点痴肥,走起路来好似一个圆圆的球在地上滚动,脾气温和可亲,天天笑容可掬,但每次打仗他都不甘落后,勇敢请缨上阵。只见他率领一批和他一样胖墩墩的士兵,裹着一团黄沙冲向敌军。每到关键时刻,他大嘴一张,「哈」的一声,一团浓浓白烟从口里源源而出,战场上无端端地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敌兵鼻闻异香,倒地不起。哈将军身后士兵拿出绳索把他们捆个结实,凯旋回营。
有一天,众人期待已久的画面出现了。
哼将军终于遇到了哈将军。
结局可想而知,战场上升起一股黑烟、一团白雾,笼罩四面八方,对阵两军均不支倒地,双方各自抬回自己的主将和士兵,算是打个平手。

哼哈二将的故事似乎只出现在《封神榜》,民间传说中,将他俩当作门神祭拜(有些地方的门神以秦琼与尉迟恭替代)。
请不妨如此想象一下:
我们下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守护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的长大的,除了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哆啦A梦、咸蛋超人……之外,会不会有更切合童心童趣与中国情、中国心的玩伴?哼哈二将能被我们下一代张开双臂拥抱吗?为什么非一定是哼哈二将而不是其他?
当然,哼哈二将只是「中国孩童守护神」的选项之一。
但哼哈二将确属上上之选。第一:名字好,容易国际化。哼、哈两种发声乃人的自然音色,不论你是那一国家或民族的人,都不需要翻译就听得懂,可视为浑然天生,若不取用,实乃暴殄天物。第二:他俩是家家户户需要的护幼天使。他们本来就是中国家庭的门神,把门神请下来保护未来主人翁,岂不是更加贴近原先天赋他们的神圣任务?第三:大块留白。关于他们的故事太少了,正好给创作者有着力之处,海阔天空,任人翱翔。第四:天生一对宝。哼哈他俩,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一冷一热,恰恰是最谐趣的组合,使我们立即想到世界影坛上永恒不坠的双簧型人物──劳莱与哈台,还有比这更逗人的一对吗?第五:虚位等待。「中国儿童守謢神」的位置,还没有人占据,现在就看谁有此能耐了。
至于该如何踏出第一步呢?那就得看我们如何评估了。
在往下推演之前,我愿意自曝己短,模拟一段故事大意。
话说哼哈二将,在天庭搞砸了玉皇大帝交付的任务,因此被贬下凡人间,等做满100件好事才准重返天上。这二人一路跌跌撞撞,歪打歪着,进了阿彦的家。平时,当阿彦父母在家的时候,他们乖乖留在大门门神画像上,只有阿彦独处时,他们才会现身。阿彦是独生子,性情温和,功课普通,在学校里很得人缘,但因身材瘦小,老被班上粗卤的同学欺侮,但也幸亏有可爱的小梅,总是像大姐姐一样呵护着他。直到哼哈二将到了他家,所有的日子全改变了。因为,一则他们有神通,可上天入地,也能在时光隧道来去自如,任何空间与时间都不能限制他们;一则他们做了阿彦的守护天使,阿彦的烦恼就成了哼哈的烦恼,阿彦的痛苦也成了他俩的痛苦;只有阿彦快乐了,他们才会快乐起来。就像藤子不二雄绘制的小叮当一样,他们会从未来世界取得一堆发明帮助阿彦解决种种难题,所以故事就永远说不完了。
这个构想我曾经尝试过多次,每次都在哼哈二将的造型设计上遇到挫折,那些年轻朋友画不出我心目中想要的神情而中止了合作。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新蕾拥有的画家沈苑苑,她笔下的人物造型非常俏皮而活泼,说不定她就是我们期待良久的画者──能赋予哼哈二将生命的人。故事内容反而不是我最担心的,只要组成写作小组,就能编撰。我偷偷告诉你一个秘密:二十多年前,小叮当漫画席卷台湾,有不少出版社争相投入,有的一周一册,有的半月一册,但藤子的作品有限,根本不敷所求。有位朋友告诉我,某家出版社干脆请了一位年轻怪胎,根据原创者的理路自行编写,再由出版社雇枪手绘制,居然鱼目混珠地搞了多年。要不是朋友说出来,我真还不知道当时看的有些《小叮当》竟然是膺品。我曾央求朋友介绍此人相识,但一直未曾圆梦,失之交臂,可惜之至。我说这段往事,是要强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哼哈二将的故事,也可作如是观。顺便一提,日本知名的漫画家,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在运作,藤子不二雄也不例外。

现在可以回头思索此信一开端所标示的「成功方程式」129的意义了。
当「哼哈二将」累积到一定能量时,成功方程式的魔力将渐渐发酵。这股力量不仅存在于文字,也存在于漫画和卡通,更有可能发威于电玩世界,并制成布偶玩具甚至做到商标授权等等。这些都不是空想,只要敢做肯做,一定能成为事实,请信任我闯荡出版界近三十年的经验。别看我写得轻轻松松,它可是我长期积蓄心力所构思的「拱桥」之一,恳请认真对待。
我知道困难很多,但若没有困难挡在前面,那才奇怪!不是吗?
换个角度看,上述构想仍不出「经典再造」广义的范畴,这项工程的目的,旨在唤醒中国心魂,把沉睡已久的创新意识叫醒。
把经典的某些内容和人物重新定义、诠释,不失为颇佳的起点。这一座祖先留下的宝库,请善加珍惜。老旧之物犹如蒙尘之珠,难掩其原有之光辉,好好运用,依然能创造新的价值。诚如星巴克(Starbucks)总裁霍华.萧兹(Howard Schultz)说的一段金玉良言:

「老掉牙的商品也可以创新,从而衍生出无限的商机,譬如nike运动鞋,
它就是从老掉牙的球鞋升级演变而来,旧商品在精致化之后,不但能产生
高附加价值,也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因而使得旧商品创造了新生命。」

「星巴克咖啡」将了无生气的传统咖啡店赋予新意,重建其价值观,从美国一隅一跃为世界品牌,他的成功跟经营者的观念与心态息息相关,霍华.萧兹先生能在陈旧事物的内在看见新生的种子,创造「附加价值」,先做出一家样板,然后不停复制,由此造起庞大的咖啡连锁店王国,他的经营理念非常可取。关于星巴克的传奇,坊间已有专书介绍,请自行参考。他对「老掉牙」的东西的说法,运用于「经典再造」概念上,似乎仍有成效,不知你可有同感?
我很能够理解你和工作伙伴们的心理,毕竟我们也刚从种种束缚走出不久,你所忧虑的事项,我全熟悉,在这股不能回头的开放大潮拍击下,怎么自处、怎么乘风破浪,全系于主事者一念之间。
忍不住又要引用别人的话了。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作者John G. Miller说:「许多人都听过这么一句俗语:创意是跳脱框架思考。这句话颇有道理,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创意,应该是:在框架之内成功。」太阳底下本无新事,也不能企求万事俱备;在最近读到的某书作者大喊道:「去他的找对人、做对事,我们需要的是勇往直前。」在既有的支持条件下做该做的事,仍是现实世界里最高行为准则,充满智慧的革命家才不会搞得粉身碎骨,不管再多荆棘,总是有路可行。
不过,不能让太多现况的限制成为逃避挑战的借口,那样的话,必会失去执行能力,停顿于呆滞状态,当竞争者攻城略地打到家门口时,就什么应变都来不及了。
亲爱的高小友,你同意吗?
不妨从「哼哈二将」实践吧!

关于《奥兹国经典历险故事》我收到四册,其中《绿野仙踪》因曾改编电影以及它主题曲风靡世界之故,在这里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新蕾似乎有出版作者全集的计划,这是件大事,必能丰沃儿童文学的园地,先在此献上我的敬意和祝福。
以下我所申述的并无否定这套名著之意,我要表达的是一个垂垂老去的编辑他曾经历的生涯中,有一些自囿于狭窄经验的偏见。因为毕竟两地时空背景等,存在着颇大差异,我没把握自己的看法有多大参考价值,就请当作是老人呓语,纯供茶余饭后消遣吧。
第一,当年的远流会怎么处理这部名著?
一开始,我们便会面临很多重选择。
一是规规矩矩出版《奥兹国经典历险记全集》,为出版社打造一座里程碑。但这套书会以人人熟悉的「绿野仙踪」为名,「奥兹国历险记」纯作说明性副标,每一分册用「之一」、「之二」、「之三」……做标示。
一是为了不让这部书于出完之后失去依持,我们习惯在这部全集之上寻找大概念,例如【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然后,找一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或有影响力的学者担任总策划,说明出版缘起,或再组成「编辑委员会」,并另设主编负责执行。这位主编得掌控一切,其他人都可以考虑虚设,否则人多嘴杂,事事难办。不过,这位主编应是儿童文学热爱者,他才是诠释「大概念」的灵魂人物,他应仿真全集细目作为出版依据,细目编撰时,一方面做最大开放,一方面严加规范,使全集维持质量与水平,不至于失去控制。
一是若决定经营【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这个概念,则又将面对新的抉择:假设【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是封闭型设计,全集只做100(?)册,那么《奥兹国历险记》13集该全数纳入吗?还是只取代表作《绿野仙踪》?假使【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选】是开放型设计,没有册数的限制,但把13集全都编入是明智之举吗?抑或只编1册代表作,其余延伸于外,编成一套完整的《鲍姆经典儿童文学全集》当套书贩卖?
有太多好书因没有书系依靠而淹没在书海之中,令人扼腕兴叹。倘若有一个好概念将其收纳,这部书就有机会因此存留下来,这也是我在前信一再强调「经营概念」的重要性。
当初我们在远流出版公司不小心发展出这种经营书系的方法,如今已被台湾出版界每家公司模仿,但好概念不多,能换成营业额的更少──将来有机会再详述之(请反刍「拱桥」与「石头」的譬喻)。

第二,我们如何营销这部名著?
通常,我们要求编辑一定要有市场意识。书,不可停留在孤芳自赏的阶段,它必须接受爱书人的考验,通不过考验,必从书市淘汰。因此「产销一体思考」的观念非常重要,优秀的编辑都应是这条律则的信奉者,我更是身体力行,惟恐不及,但仍常失败。
当社务会议决定全套出版《奥兹国经典历险记》13册时,营销企划原则上也一并完成。假使是我操盘的案子,编务、业务一定一把抓。首先决定出版节奏,是一次或分次上市?原则上,能一次出齐绝不分二次,但不论节奏如何,预约广告仍应整套贩卖(一次或分批寄送)。其次,决定装帧方式(精装?平装?做不做套书匣?)、价格策略(单册定价及全集预约的优惠幅度)、贩卖对象及方法、赠品设计、主诉标题等等。然后,便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一般作业程序,大约分成三阶段、五个攻击波。三阶段分成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五个攻击波,分别是DM营销(含报纸广告、网络预购)、新书发表会、店头造势(例如作者签名会、限时限量限点特贩)、座谈会、网上套书特区专卖。
「上市前」这个阶段最为重要也最能着力,至少占用80%以上心力与预算,重点放在出版直前(1~3月)的DM邮购,希望在邮购阶段就把投资资金回收。
台湾的出版社非常重视读者名单管理,他们经年累月地搜寻有效名单,分门别类,随时加以保养运用,我们名之为「数据库营销」。每家出版社都有秘藏的「金名单」,意思是说,只要名单对象收到DM,就难以拒绝诱惑,他们是最快购买的读者。这类名单少则2~3万,多则数十万。以远流为例,他拥有的名单高达百万以上,经常使用的也有十几万,其中各领域的精华名单约在3~8万之间,全盛期间,一个邮购案子可售出1万5千套以上,平时也能维持2~5千套,成果非常惊人。为了增强DM邮购效用,营销人员会适时编列报纸广告费用,使DM更具说服力,而这类广告常以整页篇幅的刊登,声势浩大。在此同时,网络预购亦同步进行,以求形成纵深,扩张战果。
「上市时」根据DM营销等结果,随时修订营销计划。若一切均如预估,则照表操练,验收成果。
到第三阶段「上市后」,更不可掉以轻心,可做的事仍然很多,甚至可这么说,做好收尾工作,才算圆满。此时,不同的结果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假如《奥兹国经典历险记》在邮购阶段反应热烈,立可找个理由适度延长邮购时间,把效果做最佳发挥。即使结束蜜月,待上市完成以后在众多爱读者口碑渲染之下,可继续进行目录营销及产品组合营销。这时,若有书系概念,便可了解它的功效和威力了。
假如在邮购阶段无法突破瓶颈,应迅速检讨产品定位及要求重点是否贴切,并重加修正,万一都不能奏效,可采取以下行动:
a.既然是经典鉅着,于公司形象有加分作用,就应准备长期经营,把投资回收期延长至3至5年甚或更久,可趁此建立新蕾理想形象的声誉;
b.尽量透过管道项目促销(例如图书馆及校园营销);
c.做为促销或拓销产品;
d.利用特别节庆,捐赠僻远地区学校、小区、单位,做公益活动之用;
e.销毁,以减轻仓储压力。
以上仅举数端说明,因为像《奥兹国经典历险记》套书,依台湾独特经验,
并不适于店销,至于愿不愿、能不能纳入书系做整体考虑,则是另一层次的事了。
台湾出版很擅长多通路营销,他们知道依靠单一通路非常危险,稍有变化便易陷入困厄,因此早早因应,不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裹。他们很懂得利用新生事物,当社会上还末充分了解7-11这类日常生活用品便利商店的连锁效应的力量时,当时远流的总经理詹宏志(他现在是城邦出版集团负责人)就主动和他们合作,屡建奇功。去年远流在7-11举行金庸修正版《神雕侠侣》预约,据说有7~8万套巨量,令人咋舌。
由于两地民情不同,所述各节不见得适合天津,谨请参考。浩正3,15'04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5
【写给编辑人的信】
创新导向(上)
从「异想天开」突破现状
高彦:
这封信用了「创新导向」作为标题,并不表示将提出什么了不起的构想,在此处之所以这样书写,只是想彰显它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以此自勉,假使做不到“Think Difference”(苹果计算机的经营理念),想长久保有竞争优势无疑是缘木求鱼。因为若想挣脱现实纠缠不清的乱麻,让企业(出版社)更上层楼,只有一个方法:跳出框框
在身陷的泥淖中挣扎,只会越陷越深,跳出来找一块新土开垦,虽然充满挑战和不可测性,但这不也提供了另一种征服的乐趣?
我所了解的几家台湾指标性出版社,便是这样走出来的。
她们敢于不拘泥现状,尝试改变游戏规则或另写游戏规则,以取得成功。
譬如「城邦人出版集团」。

传统出版社于迈向规模化的过程中,都由内部细分路线的方式来完成扩张,我们姑且名之曰「单一核心辐射性模式」,他们的资金来源只有一个,是层级性极强的集权体系,老板掌控所有权力和权利(例如出版方向、组织、盈利分配、人事升迁、薪资等),在这小小王国里,老板似神一般握有「说了算」的生杀大权,当老板的经营视野和对书市走向的判断力还未失准时,在一定的规模下尚能控御,但无法维持长期拓展性的成长。城邦的董事长詹宏志,原是远流出版公司的总经理,他在远流时期以「无围墙学校」作为愿景,打造出传统出版经营的终极模式,他知道当有一天离开远流时,就不能抄袭、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
果然,他创建了一个可让当今出版界心怀「异」志之士,纷纷携带资金、构想入盟的平台「城邦出版集团」。城邦中央只做咨询、营销、仓储等服务与资金运用的建议与管理,给各执行人最大权限,因此于短短数年之间,他陆续成立了三十四家出版社,每年出版1,500种新书,每年图书销售量约1,000万册,去年总营业额达31亿台币,目前继续朝向一百家、一百亿营业额的规模前进,这种分权的扩张方式,在此暂以「多核心辐射性模式」名之。
他引进不同来源的资金,以相似的模式,成立数个「集团式」组合(如城邦、计算机家庭、商周媒体、侬侬国际媒体、尖端出版;以及英属盖曼群岛商家庭传媒公司、麦浩斯信息公司、巨思文化……等),囊括了不同性质的五十几种杂志(总印量约2,000万册)和创投基金等不同任务的公司,使他不但能在资金运用上可左右逢源,而无匮乏之虞,也使得各集团分散风险并扩增了营业收入,以目前台湾出版生态评估,詹宏志应是出版界(甚至华人地区)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人。
因他另写了游戏规则,终于建立起詹式王朝
他开垦出一片新土,新土上百花齐放,他把经营愿景简约为极具吸引力的四字箴言「花园主义」。意思是说,在这片园圃里,允许奇花异卉各凭本领,争奇斗艳,尽情绽放。
他问了两个问题:
「花园里能只有一种花吗?读书花园里能只读一种书吗?」
「不是不能,而是不好。」他答。
所以,花园里必须容许百花齐放。他说﹕
「城邦是一个基于这种理解而建造出来的出版团体,它自我分裂、自我变异,由一而多,由简单而复杂,直到它自身复杂到和生命现象一样。」
我们因此将看到像现实世界的缩影在花园重现:「有多种政体,多种价值,多种伦理秩序,因而留下多种思想样貌……看到众声之喧哗。」
这就是「隐藏秩序于自然之中的花园主义」。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引述詹宏志的自剖似的解说,因为放眼出版界众多杰出经营者之中,他是少数(也许是唯一)有大能力提出愿景并予以实践的人。他的「花园主义」设下可迅速凝聚人才与资本的平台,超越当前出版界的认知,而获得惊人的、奇迹式的成长。
他,创新出版经营理念的定义,所以拥有了自己建造的城邦。

1998年9月,一个年轻作家在众人还未了解、甚或轻蔑网络文学时,她在「城邦花园」开垦一块园地,痞子蔡的处女作《第一次亲密接触》石破天惊地横扫两岸三地,销售量以百万册计;次年又以《7一ELEVEN之恋》攻城略地,把次文化做成新核心,而由此奠定了出版基础,发展迄今,她本身已滋生出包括丛书与杂志等17个系列(e-touch、红绘本、Lovepost、Magic、蔡智恒作品……等,请上网查阅),在她那读者层面,独领风骚,这个出版社叫「红色」,她的创始人叫叶姿麟
在台湾,佛书流通是无法估算的庞大市场,究竟有多大市值从没有人知道(保守估计,或许有10亿元以上),因为绝大多数是以「善书」的方式,在寺庙、善男信女住宅、街坊巷道及摊贩等处,免费赠阅流通,但一般而言,无论内容或装帧都乏善可陈。而某些深具巨大影响力的宗教团体,又常因忠诚的信念,而各守山头,且多了门户之见,做不到兼容并蓄,而使社会上心向佛学者,少了引介之窗。
2000年,有个女孩名叫周本骥,她说服城邦接纳了佛书专业出版计划(多了不起的拱桥!),成立了「橡树林」出版社,她「期盼为所有想一窥佛法堂奥的读者,筑一条方便之道,母需再寻寻觅觅」,她以少量的资金与人手,以无比的耐心,精雕细凿每一本丛书(石头),一步一脚印地厚植实力,这类型的读物,虽属小众,但不褪流行,而购阅者一旦认同橡树林的理念,便成为最忠诚的支持者和传播者。出版社业绩一年比一年出色,到了今年,已陆续发展出七个系列,每一本书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可预见未来橡树林的大花圃一定花团簇锦,美不胜收。
詹伟雄,一个极优秀的年轻人,当他服完兵役,即被甄选进入人人向往的《天下杂志》工作,六、七之后,他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寻找「新土」,集资创办一份能适应新兴科技环境及思维下成长一代需要的新(天下)杂志。
他们找了很多人晤谈,只有詹宏志理解他们的想法。
詹宏志大力支持,不但投入资金,也把自己放入,他了解这些年轻人有个共同的名字:未来
创刊号来势汹汹,在大报刊登全页广告,声称只要打电话、传真、写信或以e-mail索取,即可免费获赠创刊号一册。创刊号正式发行时,厚厚的彩印巨册,再加上詹宏志近年所写专栏结集成200多页的新书,市值约380元,却以49元售价、彻底执行「价格破坏」的营销手法,直诉读者。据他告知,光这一役,代价是2000万元台币。
数位时代》就此诞生,去年由月刊改为双周刊。在我所读过的国内杂志中,它在编辑技巧方面,依我个人经验审视,其内容的架构与组合,堪称为最佳典范(关于杂志编辑,我有一套自以为是的理论,以后再来讨论)。
詹式王朝就这样一块块砖石砌造起一座座城堡,也隐约见识到热情拥抱新思维、大胆创新、犀利出击的詹氏兵法。
Think Difference,造就出不凡的事业,詹式王朝的建立绝不是出于侥幸或幸运*。

另一个杰出典范就是新加坡。
2002年9月1日出刊的《天下杂志》的封面故事「新加坡变了」报导,采访记者一出机场,就看到大街小巷处处挂着醒目的市招:“Together,We Make The Difference”他们在采访过程中,常听到官员说:「Strike a Balance!」新加坡人热衷于追求动态平衡,不断寻求突破,并以「Thinking School,Learning Nation」做为愿景,大声喊出「再造新加坡」,希望全面提升人民素质,成为一个「优雅社会」(Gracious Society)。
6月,我将和内人去新加坡停留一周,目的即在感受一下「新」的新加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曾在不同年份去旅游过几次,这一回可是抱着学习之心有备而去,我特地读了《李光耀回忆录:新加坡的故事》及《心耘﹕一群经济精英打造新加坡成为第一的关键历程》,以了解这个小国之所以形成今日面貌的造因。
有两个(以前没有的)新地标,我们决定专程游访﹕一是像一双超级苍蝇眼、效法澳洲「悉尼歌剧院」壮阔气势和地标效应的国家级「滨海剧院」,我们打算前去聆赏某晚节目;一是「图书馆」──想亲眼目睹在信息爆炸时代,不但没有淘汰,反而在八年之内,投入200亿台币重新改造,扩大了功能,赋予新的意义,与小区融为一体的现代图书馆。
他们只是585.4平方公里的小岛,人口仅417.1万人,建国之初,一无所有,如今「樟宜国际机场」排名世界第一、闻名全球的乌节路购物街、鸟园、世界首创的「夜间动物园」、四季忙碌的「裕廊岛石化工业区」(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在世界各地寻觅商机、购并当地相关企业的「新加坡电信」、执行「星下芭蕾」计划,赞助艺术团体、打造「One-North」城中城计划,吸引全世界科技人才及创业家等居住,合力进行创新研究与产品开发,许多国际知名工程与生化专家纷纷加入……,这些成就令人刮目相看;而国民所得于2002年已达20,887元,在亚洲各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
他们敢超越常理,异想天开,编织大梦,也勇于实践,所以成就出「李(光耀)式王朝」。以四十多年努力,把毫无资源的弹丸小岛,跻身开发国家之列,而于第五个「十年计划」启动之刻,又重塑其梦想与愿景。
我之所以喋喋不休引述「城邦」与「新加坡」的事例,旨在说明「创意」的重要性,如何从一无所有中,借力使用,于重重竞争脱颖而出,而詹宏志或李光耀所创建的王国,在他们刚开始描述梦想时,恐怕多半被视为「异想天开」的痴人梦话,而冷眼旁观等看笑话者,远多于信任之人。
然而,结局好,一切都好。
他们证明了远古七天七夜打造世界的神话是真实可信的。

有一本有趣的书《乖离与怪利﹕异端概念创造主流市场》,书中核心概念颇具启发性,和这封信的主题可收相互发明之效,于此引述数段,浅尝一下滋味﹕

◎任何不同于常态的事物,都可称之为「异端」。
◎异端等于创新,创新等于机会,机会等于市场,最终,市场又被异端摧毁。
◎「异端之见」从脱离原创者的狂热脑袋,到变成确立的「社会实务」这段期间,异端呈视一种「线性的型态」。我们把这线性型态描述为﹕从「外围」到「边缘」、到「前卫国度」(the Realm of the Cool)到「明日之星」,最后成为「社会成规」。在变成社会成规后,原本被视为「异端的概念」,可能依循几种途径到达不同阶段,我们称这些阶段为「老套」、「既定形象」、「原型」或「典范」、「被遗忘」。
◎并非所有始于「外围的概念」最终都会变成「社会成规」,但所有「社会成规」最早都始于「外围思维」。
◎硅谷的历史,随处可见把「异端的梦想」化为「成功事业」的辍学生、适应不良者及梦想家。
◎长久以来,社会(尤其是企业界)向来企图驯服异端者,却享用他们带来的成果;犹有甚者,铲除异端耆,却把他们的构想放进产品或服务中。
◎经营的真正诀窍是学会管理位于边缘的概念,而不是管理已进入市场核心的产品;真正重要的商机不在市场核心,而是那些还不成熟、看起来一团乱、还未被规范的东西。
◎像《Fast Company》《Business2.0》《企业家》等商业杂志里报导的故事,讲的不是菁英企业主管,而是那些特立独行、玩法迥异、甚至是不加入赛局的怪胎。他们不打破游戏规则,而是自创游戏规则。
◎证诸历史,那些挑战既有、挑战广为接受的事物规律的第一人,就是异端者,例如﹕耶稣基督、伽俐略、达文西、巴斯德、毕加索、亨利福特、爱因斯坦、洛克菲勒、比尔盖兹、史蒂夫贾伯斯……等人,他们全是成功的异端者。

以上引述的文字,无非在表达「异见」的创新价值不容忽视,像李光耀与詹宏志,他们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自主或不自主地选择常规以外的途径」,勇敢的走自己的路
啰啰苏苏写了这一大长串,全是为下述各出版方案铺出一条道路。我不知道它们能否算是一种创意,甚至无法评估是否具有价值,但至少有人曾经认真想过。如今我已老耄,留下这些长久盘据于我脑海的构想,期待有缘之人,将它们转化为真实存在。
信,在不知不觉中又拖了好多页,所以,积存于心的出版方案只得在下一封信细述,请稍待数日。
问候纪社长
浩正6,1'04
─────────────────────────────────────
詹宏志永远能说出令人激动的话。在今年元月初,他将「城邦出版人」(Cite Publishers)辖下五大集团整合于同栋大楼上班的乔迁酒会中,针对出版界对城邦资本主义化、四处兼并小出版社的行为,提出说明。他强调他不主张「金字塔型的大型组织」,而是一种能够让怀抱不同理想的出版人的独立性与独特性都可以发挥的小组织群。但若想「冲上国际」,就不得不有一个「坚实的组织」──出版集团必须有20亿台币以上年营业额,在国际上才有企划与营销的能力,所以「大」是不得不的「必然」。至于,会不会因「大」而失去理想性与想象力,他并不担心,因为「花园主义」的理念,即在「共构一个花园」,而花园里,也允诺百花齐放,性格缤纷。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5
【写给编辑人的信9】
创新导向(中)
■「电影书方案」举隅■
高彦:
有个日本人,名叫Yoshi,他非常特别,只有高中毕业的学历,居然在体制外的补习教育界成为「补教名师」,连续13年名列「顶尖」,年薪高达数千万日币。
有一天,他厌倦日日与保守、因袭的教育界打混下去,他毅然放弃一切,去追寻一个属于自己的、更大的人生舞台。
他在年轻一代、人手数机的「狂热手机族」身上,看到机会。
他以日币10万元,设立一个「ZAVN」网站,自己执笔,创作了一篇小说《深沉的爱》,描述一个17岁小女孩援交(日语﹕以出卖肉体来交换金钱)的悲伤故事,供手机使用者下载阅读。
没想到小小网站一下子涌入2,000万人次,争相下载这段凄美的故事。
两年后,Yoshi自费出版,首刷10万册,第二天就被抢购一空。到目前为止,已印行200万册以上,也改编成漫画,从今年元月起,在讲谈社《少女朋友》杂志的<别册>开始连载。原著也改编电影,于二月上映,Yoshi可说名利双收。
这就是日本「手机小说」诞生的故事。

全世界手机市场都非常红火。
台湾的手机制造大厂纷纷磨拳擦掌,打算到国际市场争一长短。
英华达公司却逆向思考,打着本土手机旗帜,以「主题机」策略,将手机结合流行,改造外型设计,提供高附加价值,采取高售价,主打特定消费群,重新定位。
去年四月,推出「妈祖绕境平安纪念机」,反应良好。
今年农历三月,当大甲镇澜宫妈祖出巡绕境时,英华达准备了2,000套「S762大甲妈祖纪念机」进行「过香仪式」。并在外壳加上雷射雕刻妈祖神像,内建妈祖系列铃声和妈祖保平安开机动画,再赠送内含镇澜宫灵符的平安香包吊饰等加值服务,于母亲节推出,虽然售价偏高,但立即销售一空。
英业达OKWAP品牌手机,以与众不同的策略攻城略地,硬挤下Nokia,在台湾的销售量勇夺第二名。
上述两个例子,对一向拥有高理想性的文化工作者而言,恐怕不容易欣然接纳──怎么拿出版跟手机做比较?怎么将崇高的出版使命,去比拟浅俗的流行事物?像这类矛盾冲突,永远存在于出版从业人员的内心,不过,从「创新」的角度去理解,它们不失为他山之石,不妨看看别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如何Think Difference,如何在险中求生,不也可从中得到些微启发?
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他们(包括詹宏志和李光耀等)的创新意识。投身出版产业的编辑工程师,不光是认识作家、发掘作家、出版他们的作品,还得不自外于大社会,并深刻体察时代的呼息与脉动,知道「你的拱桥」在那里?组成拱桥的石块在那里?知音在那里?如何去经营?编辑不仅仅是稿件整理人,更应该是热情的理念耕耘者──能舞动大纛,把志同道合者组织起来的人。
以下,所提出的方案也许并不实用、还不够「异想天开」,好在它们只是为了「抛砖」,希望能激发阅读此信的你或其他人,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更佳方案,贡献给你所服务的公司和满怀期待的爱书人。
「新蕾」是一家以童书(少年)出版物为主要经营范畴的公司,我们就从这出发,试试「异想天开」能否辟建一块新天地。

【方案1电影书假使每部电影都能制作成一部图书
台湾在四○~五○年代,由民间创办的少年杂志《学友》一枝独秀,每逢出刊日,书店门口就挂上布旗,告诉大家新的一期上市了。据说每期销售量达5万本以上,许多经销商在它出刊当天,纷纷从全省各地奔来,自动带着现金在装订厂门前漏夜排队,唯恐拿不到杂志,它的内容生动活泼,尢其是漫画部份,名家辈出,备受欢迎。不久,实力相当的《东方少年》加入竞争,《良友》《新学友》……等杂志也不甘雌伏,使一向平静的儿童/少年读物市场,突然热闹起来。
当时,漫画是最受欢迎的部份,台湾漫画家的创作水平比起隔邻的日本毫不逊色。可惜,执掌教育大计的「官员」,认为漫画妨碍了孩童的正常学习,终于下达「先审后刊」*的行政命令,从此漫画家的创造力受到扼杀,那一代的漫画家中止了创作生命。其中绘制<小八爷日记>的羊鸣先生,我曾在20多年后拜访他,他那时已是台北市立商业学校的校长,提起往事,不胜欷歔。
漫画预审制度,斲伤了台湾漫画工业的兴起,导致本土漫画家停笔,日本漫画趁虚而入,出版社大量引进,这是当年自以为「为百年教育计」的教育家所始料未及的。他们忽略了漫画对孩童的影响有好有坏,不可一刀切,现在回头看日本漫画爆发式的创意力,让人叹为观止,它结合电玩、卡通、电影以及角色延伸出的授权产品所创造的巨大收益,可被视为国力的象征之一。
这段回顾和我要提出的「电影书」,有着因果关系,必须先行表述。
七○年代,我成立「长鲸出版社」(曾一度与沈登恩合资),出版计划之一,即拟定「漫画版世界文学名著」系列。我从日本购买了《飘》《三剑客》《罪与罚》《基度山恩仇记》《三国演义》……等三十多部作品,以《飘》而言,一套五册,人物造型和场景完全仿真电影,犹似在纸上演出。
我们费尽心力,把完成稿送呈国立编译馆「漫画审查小组」,结果拖延数月,迟迟不予批覆,反倒是一些专出怪力乱神漫画的出版社,送一本准一本。知道内情的朋友暗示我应另辟小径,我闻之黯然神伤,在当时既无力对抗那种不良风气,有限的资金亦不容深陷下去,只得把出版社廉价让售,作一结束。
但,这次挫败始终挂在心上,无法释解。
老天垂怜,机会终于来了。
1980年7月22日,我接编发行重心在南台湾的《台湾时报》<时报副刊>,极思与号称两大报的《中国时报》和《联合报》的副刊三分天下,当时的资源虽然薄弱,但得到许多文化圈朋友相助,居然也略具气候。
我很了解光是这样是不够的,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存在,一定要有「不一样」的创新,在新的基础上独树一帜。
我想到了《飘》。
既然《飘》能模拟电影实景绘制,为什么不能逆向思考──把故事实景一张张拍摄下来,依循漫画展布的逻辑,再将照片组合成一页页连贯的页面,用不同的形式来说故事?
我很幸运,影视圈一位张姓朋友召集人马义务相助,我也央请好友顾肇森把他最新作品<流逝>(短篇小说)免费提供为实验对象,知名演员刘明小姐应邀义务演出,就如此这般,国内报纸副刊上第一次出现的「纸上电影」终于杀青,我们用整个副刊全版连载一周,引起报社内外一片哗然。
幸亏报老板吴基福先生不但不以为忤,反而亲自到小小副刊办公室,嘉勉有加。他用台语说﹕
「我今天出门上班之前,太太特别叮咛,做副刊的那些年轻孩子,真的很勇,敢冲敢变,要多鼓励呵!──这也是我的感想,请继续冲!」(大意如此)
这也是我迄今怀念这位含愤逝世多年的老报人吴基福先生的原因之一,他能接受“Strike a balance”且不吝于给予掌声,如今能有这般大胸襟的报人,已不多见了。
我从这次引发骚动的实验里,更坚决相信「电影书」是一条康庄大道。

在远流出版公司工作时,我首次提出这个构想,我仍然以5册1部的漫画书《飘》为例说明﹕
1)假设漫画书每一页的基本版式,需6张图片,一册200页的图书,则需1,200张;5册则需约6,000张。
2)假设《飘》的漫画本(1部5册)由6,000张图片组成,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漫画里模拟电影镜头所完成的分镜构图,从电影剪取相同画面重新贴上,然后再嵌入对话,一个新品种就这样诞生了。
3)正因为《飘》的漫画本和电影如此相似,恰巧给予我们一次学习机会,找出漫画书电影书之间的「同」与「异」。
4)用最简化的说法:两种内容完全一样的书(假设前提),一是由漫画家绘制而成,一是由照片组合而成。
5)假使《飘》的电影版权已经过了保护期,这部电影正好成为实验对象。
6)假使实验成功,不但出现新类型,也开发出新读者群,倘若能申请专利,则成了独占领域。
7)新类型将需要新观念、新制作群、新的工作模式及新组织──例如制作、编导、剪辑、美工特效……等,将是一种全新经验的累积。
以上种种只是粗略引述,当时并未引起回响,案子就此搁置下来。

事隔多年,计算机软件功能日新月异,已使得电影书的构想有水到渠成之势,不再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请想想,假使每一部电影除了在电影院、电视台放映、制成DVD之外,还可多一种「纸本」型态的电影书,这类新产品绝对可以和漫画书分庭抗礼,各据一方。
依此类推:
金庸原著改编的武侠影集,为什么不能编辑成纸本电影书?
老舍的《茶馆》、鲁迅的《阿Q正传》……等经典名著改编电影,如今为何不能另创新出版型态,而有了新生命?
世上所有电影,其实都孕育着这一颗颗种子,实在不可轻易放弃。
至于电玩游戏中不朽的经典,如「天堂」、「古墓传奇」……等,不管它是否曾改编电影,纸本电影书的呈现,不也是版图的拓展?
我不知道新蕾是否愿意进入这个领域一探,不妨先取已是公共财的电影版本着手,可节省不少经费。当然,也可以将早年狄斯耐的经典卡通影片用上述方法重制,像「白雪公主」、「小飞侠」、「木偶奇遇记」、「小人国历险记」……都可一试。国内的「三毛流浪记」等能否等同处理,就不是我知道的了。
此信后续还有三个方案,将在下信再述。
顺便告知新的变化﹕新加坡于暑假过后再去,因事出突然,颇感无奈。
祝你健康快乐,请问候纪社长。
浩正6,12'04
──────────────────────────────────
*台湾漫画审查制度的终止,应当感谢1985年前后担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的张武顺先生。我目睹整个事情发生的经过,如今知道这段秘辛而又愿意说出的人,已绝无仅有,我愿意一提,是认为值得记录一个敢打破樊笼和界线的人。台湾漫画之能有今日蓬勃发展,张武顺居功厥伟,应该还他一个公道。
其一,八O年代初期,他首在大报副刊连载敖幼祥的「乌龙院」,敖幼祥初试啼声,立即引发四格漫画狂潮,全国报刊杂志纷纷开辟漫画专栏跟进。
其二,他担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时,把「漫画」定位为经营核心,任内最值得记载的有三件大事﹕
1.身处戒严时期,他勇敢地赴「国立编译馆」和承办单位力争,向不合理、又违宪的「漫画审查制度」说不,拒绝将漫画送审,终结了这个扼杀创意的制度。
2.不惜成本出版《欢乐漫画半月刊》,今日许多大老级漫画家都出身于这本杂志。
3.蔡志忠的「经典系列」就出自他的手笔,没有张武顺,「蔡志忠旋风」的刮起,
肯定将延后时日。
提一件小趣事,因为张武顺身高187公分,所以大家昵称他为「八七」,他出身交大,精于数字管理,近年他自创邮购公司,也应邀担任台商在大陆事业的经营顾问。
【补记】我们终于得知首篇「华文手机小说」诞生了。据联合报记者陈宛茜于7月1日报导:大陆作家千夫长也在日前完成以手机简讯格式写成《城外》,终于成为华文世界第一位手机原生小说作家。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6
【写给编辑人的信10】
创新导向(下)
■「红孩儿」等方案举隅 ■
高彦﹕
上海翔宇出版公司负责人曹学沛先生与我偶有互动,交换彼此心得,日前在写给我的e-mail中说﹕「创新!新在那?我们必须要找到新的生存点,才能发展。」他说,他念兹在兹的就是「创新」二字而已。但,谈何容易!
的确,书大家都会看,观念的吸收与建立也不难,「难」在你提出的构想能实施吗?实施之后,能创造利润吗?
Know,并不难,Know-how才是大挑战!

一位努力将历史深化于日常生活的编辑,孜孜不倦地觅寻两者之间连接的接口。有一天,在流行于民间、被喻为「人民的《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中,看出新的机会,他决心说服同事共同完成一套36册鉅构的《小说三十六计》,以小说形式、每一计约15~20万字,将中国历史浓缩其中。他们前后化了四年多时间,设奖征才,动员了十多位爱好历史的作家,终于完成。书成之后,不但没有亏本,并顺利售出大陆版本(可惜后来盗版太多,36册精装版,沦为36册袖珍本,在北京的朋友告知,这套书在夜市叫卖,只值百来元人民币。不过,退一万步想,这套《小说三十六计》深入民间,从此血肉相融,再也切割不掉了)。原先流传千年的薄薄小册,如今多了36本诠释详尽的小说读本,也算得上一份创新的历史贡献。
这个案子推行之初,并没人看好,结果却幸运完成。
台湾有一句谚语「天公疼戆人」,只要目标正确,对市场判断不失准,为什么不敢放手一搏?天老爷自有一本帐薄,会算得清清楚楚。

再说一个在日本号称「世界第一的黑手师傅」冈野雅行*注1的故事。
他,出生于1933年,小学程度,从小练就模具制造技术,传承其父亲的志业,目前是「冈野工业株式会社」负责人,全公司(包括管财务的老婆在内)总共6人,但却创造出6亿日币的年营业额。
某日,有一家医疗器材制造商找上门来,提出世界上还未出现的异想天开的构想──制造「扎在身上不会痛的针头」。
全公司上下都反对承接这项委托,被征询意见的大学教授也不表同意,其中被尊称为「理论物理学大师」的教授警告说﹕「从物理学的角度而言,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他偏不信邪。
一年半以后,他投入一亿以上日币研发,终于克服万难做了出来。他估计未来可年产30亿支,并获得专利权,收益之大,难以估算。
他的生活与工作的态度跟人不太一样,譬如说﹕

「我只做『太便宜没有人要做』和『太困难没人会做』的工作。」
「相同的作业不连续做三年以上。市场上开始削价竞争时,我已经着手从事下一个工作了。」
「技术就是:看了就要偷学起来,不是等别人来教。」
「完全不考虑时代的变化,只是一味追逐金钱是不行的。」
「我比小泉首相或竹中大臣更了解日本的经济。」
「如果你生产的是市场上任何人都能制造的产品,那么当然会面临削价竞争。」
「永远领先市场一步。」
「心须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才能够生存下来。」
「从玩乐中,学会待人接物的技巧。」

现在,继续表述的其他方案。

【方案2通识教育辅助教材/「改善」与「系统思考」课程
一部好莱坞出品的灾难电影,影片一开始就出现坠机,机上人员只有男女主角幸存,只见他俩相互扶持爬出毁损的机身,镜头慢慢移近,停留在他们血污的脸胧,然后银幕上响起他们的声音:
「让我们建一个维生系统。」
我看到这一段,整个人凝住了。
──难道这就是中国人与西方人之间差异的起始点吗?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不会这样思考的。
问题出在那里?
──教育。
我们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被要求拚命背诵知识,常忽略了其中的关连性与知识架构,在积累中缺乏系统思考、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对策)等能力的培养(该如何补救?)。
我注意到新蕾出版拥有不少本以幼、少儿为要求对象的杂志如《童话王国》《小学生作文-高年级版/低年级版》《作文通讯-初中版/高中版》《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高中版》等,和各省划地自营的模式类似,彼此各自巩固教育地盘,不容外地教育教材深入。我一直在反复强调的一个攻守兼顾的基本观念﹕你有的我要有,我有的你没有(至少在相当时间之内,还来不及模仿)。因此,在大家努力投注全力强化课业的同时,何妨抽一点心力(跳出框框)做些不一样却深具重要性的事!
一本从生活层面介绍从古到今改善、创新生活质素的演进史,似乎是可以着力之点。非常巧合,我在温世仁与蔡志忠所著《台湾青年的出路》小册中读到相同的呼吁:现在日本很多大学都设立了「创意系」,所以希望我们的学校也能创立这样的科系,甚至增设创业课程,让不想到大公司上班或找不到适当工作的毕业学生,勇敢地迈向创业之路。
对幼、少儿来说,距离就业的「最后一哩」(Last Mile)还非常遥远,但将「创意课程」纳入辅助教材的构想,值得推动。这种课程对小朋友来说,应该寓教于乐,把世上为了改善不便的发明故事,以及如何由点、线、面、区域、时间纵深等系统化推演,构筑起更合人性、更舒适环境的小故事整理成册,使孩童从小具备「改善」与「革新」的动能,长大之后进入社会,必能带动巨大的创新能量,促使社会永不歇止地推陈出新,营造更好的生活。
请想想﹕汽车是怎么来的?火车是怎么来的?飞机是怎么来的?电影?电视?计算机?因特网?手机?人造卫星、探月火箭、哈伯望远镜……天啊!这里面有说不完的人与事,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再失败后的不屈服和奋起。
本名为《改善》或《创意》(别忽略奠基于系统思考)的辅助教材,似乎在全国都有生存空间,只要先行一着,何愁市场之不能独享!

【方案3红孩儿帮每个中国孩子找到自己
我特别喜欢「红孩儿」这个名字,你呢?
我喜欢红孩儿还有一个原因──长相(造型)。
《西游记》第40~42回叙述红孩儿劫持唐僧,最后由观世音菩萨用法力制住红孩儿,然后,「菩萨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那怪剃了几刀,剃作一个泰山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看!不有点儿像民俗画里玩耍的童子?)。
红孩儿不服,还想闹事儿,菩萨不慌不忙从怀里取出金箍儿,衪对站在祂身旁的孙悟空说道﹕
「我佛如来赐我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予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金箍儿,予他吧!」
好菩萨,将箍儿迎风一幌,叫声「变!」箍儿立即变成五个,望童子身上抛去。又喝了一声:「着!」只见五个箍儿,一个套在他的头上,两个分别套在他左右手上,最后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菩萨嘴里念念有词,把「金箍儿咒」念了一遍,痛的红孩儿满地打滚,终于愿意皈依佛门,以修正果。菩萨非常惜才,把红孩儿收在座下──这就是站在观世音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由来也。
喔!关于红孩儿的身世必须介绍一下,他是孙悟空还是「齐天大圣」时的结拜大哥牛魔王与罗剎女夫妇的儿子,盘据在枯松涧旁的火云洞,收些小妖,自立门户。因唐僧取经路过此地,动了蒸吃唐僧肉的歪念。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都打不赢他,只得央求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下山收妖。
红孩儿的「生平」只有这些,正因为太单薄,恰恰留下可天马行空、大做文章的空间──这是多么美妙的空间啊!
他的造型是自古以来中国孩童的可爱模样,在这个基础上加以美化,看能不能由此蜕变出增添现代感的新造型,让天下父母从「红孩儿个性造型」产生移情作用,而在性格塑造上,可让大多数孩子看到成长的轨迹成长的趣味(投射作用),简言之,《红孩儿》应当是一部深谙儿童/青少年心理的成长故事。请回想一下「129」那个魔幻方程式,这或是深具爆发力的尝试。

至于红孩儿的故事怎么写,有一篇刊在台湾《商业周刊》的短文<为了一部卡通,动员百人说故事>,或许是一把钥匙:
──你知道美国「梦工厂」打造出卡通「史瑞克」亿万票房的秘诀吗?
──你知道今年三月荣获「奥斯卡动画长片奖」的卡通「海底总动员」电影票房加周边产品收益超过30亿美元?制作它的皮克斯(Pixars)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吗?
今年4月24日「梦工厂」动画总监杨德泰来台,接受《商业周刊》专访时说出「史瑞克」和「海底总动员」造成票房大轰动的秘诀﹕说故事
好故事才是卖座关键。
杨德泰说:「在梦工厂,光是说故事的部门就上百人,通常一个点子出来之后,就组成一个小组,召开『故事会议』去写故事,把一、两页的点子发展成十几页,然后每个月向高阶主管讲述不断修订、加长的故事,直到认可为止。」

我们也许一时无法做得如此专业,但「说故事的能力」也毋需谦虚,前信曾引述国内早熟、天才型小作家们所展现的才华,足以证明只要把环境经营好,大事非不可为也。
天津号称有1,100万人口,文风昌盛,教育普及,我不相信找不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说故事高手。
如何?且将「红孩儿」做为试金石*注2,行吗?

【方案4人间剧场不妨从「儿童剧」做起
一旦吃了编辑饭,寻找坚实的「拱桥」(壹),是时刻牵挂心头的第一要事。
在我编辑生涯里,大半时间是个文学编辑,曾主编文学性报纸副刊与杂志,也曾负责出版社文学类丛书编辑,深深了解作家的重要性。只要是好的作家、优秀的作品,全国编辑无不卯上全力、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取刊印的权利。现在回头想起那段岁月,再检视各种报刊杂志内容,会发觉大家真是一家亲,几乎找不出各自特色,就像前信所说的﹕在向「典范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个性也不见了。
依现在的情况譬喻,你在杂志或副刊登一篇王安忆的小说,别人也想尽办法抢刊一篇;你有余秋雨散文,我也不惜成本搞一篇﹔反正大伙儿一股脑儿抢左夺右、挤前挤后,怕掉了队似的,拼命仿效,唯恐落伍。
「求同」的心态,认同于一种标准,至少不会被人耻笑,但再大、再多的资源也经不起众人一起「抢食」,如果在这竞食圈里,你的实力不是数一数二,那么我会规劝你尽早另起炉灶,寻找一块还没有竞争者或还没有实力者出现的新土认真经营,把自己变成独占独大
两年前,我曾根据上述观点,向某出版社提出【人间剧场】企划案──我的意思是说,假使文学殿堂是这个出版社不得不进夺的圣地,而编辑人员又与当前台面上知名作家的渊源不深,既使关系不错,也只是众多争食者之一,那倒不如精耕「文学沃土」中较不被人重视的领域──好比像是戏剧。
从戏剧切入,由剧作家的创作剧本做为拱桥,来黏合人才──假如能一跃而成旗帜鲜明的「中国剧作出版中心」──努力争取当代杰出剧本,以全新的编辑概念重新制作,例如老舍的《茶馆》及曹禺的《雷雨》……等等,除了剧本,还应加入大量、大版面照片,以及导演的理念告白、演员表、舞台设计解说、重要评论等,把剧本制作成精致的艺术品,用最高级的纸张,甚至独特的开本及装祯,使《茶馆》这部剧本提升到最高水平,让剧作家视能在【人间剧场】的「中国经典剧本名著」出版自己作品为一生最大荣耀。
当然,在【人间剧场】(拱桥)里,可分列「中国古代经典戏剧大系」、「中国经典剧本全集」、「当代剧本精选」、「世界名剧选刊」……等桥拱,将戏剧做为核心,把电影、剧场……等视同周边囊括进来,一样有很大的挥洒空间。
至于新蕾,因出版领域有一定的范畴,不妨自「儿童剧」统整。不过,要是资金不够充分,这样的案子在优先次序方面,当不宜移前实施。【人间剧场】虽可凝聚人气,也能得到佳评,但能否快速回本盈利,所需的支持条件太多,胜负难估,故不宜轻试其锋。
【方案5诸神复活重建天庭「神的族谱」(略)
【方案6怪谈发展「类型小说」的第一步(略)……etc.*注3
没料到信一写下来,居然长成上、中、下三封,虽然还有一些想法,但不该把信拖得更长,就此打住,留待以后再聊。
不过,这些方案有没有刺激你衍生更多创意?
你看!老人的胡思乱想都能瞎掰出一堆案子,年轻、聪明的你,岂不举一反十,更有说不完的梦与理想?
祝福大家,问候纪社长。浩正6,28'04
*注1:冈野雅行的故事,请读麦田出版社2004/3/1出版的《困难的事,我来做!》
*注2: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在天津中、小学内,精选喜欢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天生好手十人,组成「说故事club」,定期聚会,一起编创?二十四年前,我主编「台湾时报副刊」时,也兼编「学生园地」(周刊),曾以一个小短篇开头,然后分为「男生组」与「女生组」分别写接力小说,并规定男生组往科幻情节、女生组往爱情故事各自发展,每周自来稿中择优刊登,以四个月为限。没料到同学反应热烈,而情节之设计,远远超出早先评估,当时我们曾感叹这么多优秀的创作心灵,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反而日渐钝化了呢?以我曾拥有的这次经验,我认为新蕾应该拥有更多幸运。
*注3:《怪谈》是一本以盈利为主、多目标的杂志构想,本当贡献「百花文艺」薛炎文
社长,未来待有缘时再叙吧。至于【诸神复活】我放在心上已经很久,我在主编《幼
狮少年》时做过尝试,作家苦苓末成名时曾写过数篇。我在主编「台湾时报副刊」期间,开辟【诸神志】专栏,商请在日本留学并研读中国神话有年的吴继文撰写,他发表的<夸父追日><神农氏本事>……等作品,是我所读过的中国神话创作中最杰出的,可惜没有继续写下去,否则必为传世之作。请相信我,我不会乱说一通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7
【写给编辑人的信11】
编务报告书●一个实例
──编辑实务之1
高彦:
今早运动回来,打开报纸,赫然读到「首本真人漫画《恋爱双频》来了!」的标题,吓我一大跳。往下细读,果然有人把「电影书」的概念做成成品了,据联合报记者陈宛茜7月13日报导﹕「作者陈帅君,自称是个『画漫画长大的孩子』,他先从漫画入手,接着玩摄影,最后到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学院学拍电影,做过舞台剧的美术指导与副导演,娴熟编剧、脚本、分镜等技巧,两年前,回到台湾,致力于『真人漫画』的创作。」
这是台湾「联经出版公司」的杰作,预定下月隆重推出。
高彦,我引述这段文字,想告诉你的是:我一共写了11封信予你,所叙述的虽是老人言,可没跟时代脱节。我做了一辈子编辑,一个编辑人该有的敏锐与辨识良窳的基本能力,并未丧失。我希望你们不会错认我信中各项建议,都是陈年旧案,之所以喋喋不休,只为了消磨最后时光罢了。有些建议涉及领域的占有,我曾清楚表明,它极可能是个商机,问题则在能不能理解以及敢不敢付诸实践而已。
联经推出「真人漫画」并不足以妨碍电影书的进行──他们只是重复了24年前我们摄制<流逝>的经验,《恋爱双频》的出现,只是更增添了电影书方案的可行性。
如何?愿意试一试吗!

此信,谈的是编辑实务。
但我跳开一般编辑实务所谈之种种,从不同角度切入,希望有志于出版、而又一脚踏进编辑工作者,能有所体会并另有发明。
我手上刚好有一份当我负责实学社经营责任时,在董事会与股东会议上,为了请求增资而撰写的<编务报告>,我们就从它开始。这份报告并未遵循标准格式──事实上,我也不晓得何谓标准格式,据我所知所见,报告写法千奇百怪,所以也就不避简陋,算是提供一个错误示范。
我们一旦做了编辑,总有一天会扛起重责而独当一面,撰写各种性质报告的机会多的是,想躲也躲不掉。既然躲不了,不如踩在这块他山之石上面,锻练出更强的功夫吧!
【编务报告】  全竞争时代

〔实学社〕的竞争策略
8,1’99

0.出版界发生什么事了?

才在十多年前,台湾的出版市场仍是饥渴的,大型书店刚刚诞生,大卖场的书架上,急需大量书籍填补,人们的心态也从戒严转入大开放,各种各类的书籍,似乎永远填不饱市场的需求。
早年,一本书的生命周期,至少有三个月到半年,每本书都有充分的机会,被读者熟悉。如今,一本书的生命周期缩短到不足一个月,有些不知名的出版社,书一出版,即宣告死亡。
根据「行政院新闻局」最新统计:到1998年止,全台湾登记有案的出版社共有6,380家,各种书籍的年出版数量高达30,868种,每天送达店头的新书,也在80本左右,台湾只有2,200万人口,虽然读书风气极其兴盛,但「粥」多「僧」少,有限的市场,迅速地从传统的竞争型态,跃入「全竞争」的时代。
书的类型越来越多。
作家的定义也越来越广阔。
书的出版,越来越容易,这一切急速发展的结果是:
──「书满为患」。
在这新形势下,原有传承已久的出版观念也面临崩解,而必须从新认识。

1.大家都在互相模仿抄袭!

整个出版界的现况,和麦可.波特观察的台湾企业界的情形如同一辙:
「台湾企业接口对的一项真正的危机是,停滞在一个已经变得过时的竞争阶段。」
为什么说是「停滞」与「过时」?
因为我们越来越相像了。
甲出版社出版心理学、文学、管理学、……赚了钱,乙出版社如法泡制。丙出版社的一部书大畅销,其他出版社,找寻类似的书,也一窝蜂上市,大家一同努力,非把市场做烂方休。
我们终于在激烈竞争下,学习「最佳示范」(最成功典范)的同时,造成「竞争合流」,大家全都长的一模一样了。
因为缺乏独有的特色,所以长相都没有差别,彼此产品重迭性高,都拥挤在狭小的类型里互相抢夺有限的资源,最后只有在价格上作竞争,不停地削价,进行价格破坏——刚开始时,还从营销策略面来思考,不久,就再也没有底线,——变成噩梦一场。
这就是台湾出版界目前所陷入的「麻烦」。
有些人已经在思考了,但更多的出版者仍在奋不顾身地热情互拥,乐此不疲。

2.寻找出自己的特色吧!
「你认为麦当劳可以同时卖汉堡、海鲜和中国菜,
而且都得第一名吗?」
——孙正义(「日本软件银行」总裁)
孙正义总裁提出的问题,正好是今日出版者应该扪心自问的。答案很清楚摆在那儿,你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你所以可以生存下来的依据和理由。
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与众不同。
必须勇敢的作策略抉择,学习割舍,培养出不同流俗的眼光,寻求进入可以同时「经营未来」的领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由此区隔出自己的特色。
譬如说,一提到「历史小说」,第一个闪进脑海里的,就是「实学社」——要做到这一点,第一个行动就是「集中优势」:舍弃缺乏竞争力、没有未来性的;强化既有产品中最强、最具竞争力的。
就「实学社」而言,无疑的,【小说人物】系列所发展出的历史小说,置放在台湾出版界和华文出版市场中评估,这是一个充满发展契机的领域,因为虽然在领域中有竞争者,但都有弱点或各有偏颇:
「远流」虽然拥有众多历史读物,但全是当年的专业编辑人在远流所策划出版的,人去政息,已失去原先所设定的理想和目标,即使有人承袭,也逾淮成枳了。
「联经」和同属联合报系的《历史月刊》,则偏重于学术研究,目前还仍难脱学院色彩,看来包袱甚重,一时也不易改弦易辙。
「巴比仑」出版颇多历史小说,其中以二月河《雍正王朝》等系列甚受欢迎,但出版社本身少了理想性,也少了自主性格,以购买大陆既成作品为主,水平参差不齐,落差颇大。
「实学社」身处其中,恰巧占着一个有利的战略位置,可依此创建出独有的特色,经营出一番气象。

3.为什么是「历史小说」?

中国的历史小说,一向被认定为休闲读物,并没有赋予其积极意义。证诸邻近日、韩两国,历史小说非常发达,据旅日台胞陈再明先生(在日本历史读物发表甚多作品,薄有文名)告知,历史读物(以小说为主)这一类型的出版物,在日本出版界占有重要地位,当年吉川英治、司马辽太郎等历史小说作家,其版税所得曾高踞全日本第一位,收入之丰,令人咋舌。
中国人一向自诩为历史的民族,但对本身历史的再创造,重新赋予现代意义方面,显然留下了太大的空间,因此日、韩作家,常以中国历史人物为创作目标,屡创销售佳绩。
看到历史小说在日、韩的蓬勃发展,见证了他们强韧的民族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著作经常带着强烈的特色:
——和企业经营紧密的连系起来;
——允许作者释放各自的诠释能力,将历史人物再造;
——植入现代精神,洋溢强烈的现代性;
在日、韩两国,阅读历史小说,可说是全民运动。
他们的年轻人在读、上班族在读;企业家更将历史人物奉为圭臬,作为经营时的学习对象。相对于日、韩出版界和读书界的历史热潮,华文出版世界显然冷漠太多,以同属东方中国文化涵盖的区域,我们没有理由会继续置身在珍贵的历史经验之外,这是不合乎时代发展规律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因为一般读者,还不了解历史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及在为人处事上的启发性。
台积电的张忠谋和联电的曹兴诚都曾表示,他们之所以能达到今日的成就,有许多造因,而从小嗜读历史,却是其中重要的要项。
在台湾出版地图上,在整个华文出版市场上,历史小说已经有了一些成就,但就日、韩发展轨迹来看,显然仍属处女地带,值得去大力开发。谁先全力涉入经营,谁就会成为下一世纪此一领域的领导品牌。

4.为什么该由「实学社」来做?
在刚成立「实学社」的时候(1994年),我们提出四个问题:
1.    什么类型(出版范畴)是可以过渡到21世纪,到了21世纪,不会因时间而被淘汰,仍属出版主流之一;
2.    什么类型(出版范畴)是目前竞争最小,参与者寡,又能渐渐凝聚出特色,兼具累积效应(现在印行的书,五十年后仍留存在市场上,不易被迅速淘汰,因而凝聚成可观的规模。)。
3.  国内出版界,经常购买外国版权,久而久之,不免生出一个想法:什么时候在书的著作版权上,我们可以由输入国转变成输出国?想达成这个梦想,我们可以依凭的出版类型是什么?(我们心里想的输出对像是中、日、韩、美)
4.    什么类型是可以涵盖两岸三地,在华文出版世界天长地久,一领风骚?
我们经过不断讨论,归结出两个策略方向:
——一是历史读物(大众读物一环)
——一是应用知识(实务经验),例如ABC现象和入门知识(国民基础知识)
历史书籍在市场上虽然不乏出版者,但其中历史小说部份,经营者少,而且有一个先天性的弱点,写手太少。这个弱点,反而让我们看出了机会。假使能克服这个弱点,再进而引入日韩与企业经营挂钩的务实观点,扩充历史小说新的内涵,使传统的历史小说读者的视野拉开,同时开发上班族……等新客源,在新的定位上(形成局部优势),这个既陈又新的领域,必然能有所收获。
在当前出版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许多热门的领域,早已充斥了竞争者,比尔.盖兹刚刚写好的新作,才完成初稿,在台湾的授权金即高达十三万美元以上,出版以后,达不到十万册以上的销售量,可说血本无归。国内少数各出版领域的知名作家,他们尚未完成的作品,即已被重金预订,在这种背景因素下,出版业早已经从当初家庭式手工业,进到真正的商业竞争,所有的企业运作规则,在出版界一样能充分运用。诚如众所周知的,一个「资本密集」「人才密集」的时代来临了。
由此看来,身处战国时代的出版界,我们的赢的机会在哪里?
或者应该换一个方式问:我们能形成的特色及优势在哪里?
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中领先。
但我们有可能在某一个小范畴内领先。
而这个看似小小的范畴,一旦踏入,就会发现其间领域也无限庞大。
如今,「实学社」在「历史小说」这个范畴中,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年半以来,已经出版了86册历史小说;
——已发掘出李约、杨书案、王顺镇、胡氏兄弟、穆陶、陈茂松、陈峻菁、宫城谷昌光、浅田次郎……等将近20位作家;
——已取得多数作家的信任,以〔作品集〕的模式经营他们的著作;
——为了解决「写手」问题,以及占有在历史小说创作上的领导地位,我们设立了「罗贯中历史小说创作奖」,已完成第一、二届的评选(第三届正在征稿中),引起影视、广播、电子游戏业的注意与合作;
——策划性命题作品,第一波【小说36计】进行顺利,将于明年完成;而第二波〔中国宰相列传〕(暂定)等其他出版构想,正研议中。
在「历史小说」方面,四年半来所投下的资金和心力,已拥有一定的口碑,而随着出版书种的增加,和〔小说奖〕的推波助澜,影响力也日益扩散(大陆上有好几家重要出版社,寻求与我们合作),我们也不放弃日、韩市场,总是不屈不挠地将适合的作品,透过博达(经纪公司)争取出版。
有了这些基础,若能得到充分的支持,成效必可迅速扩张。

5.下一步怎么走?
说明「下一步怎么走?」之前,有一段文字必须摘引下来,因为这个指导理念,正是「实学社」用来形成其出版政策思索时的核心理论:
「势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是政治学的一个名词。这个原则说明了邦国之间的一种实力抵消。如果有两个或一群组有着同等或相近实力的国家同时并存着,她们之间的势力消长就往往会造成一种「胶着状态」(stalemate),使得任何一个邦国都难扩展分毫。如果这群处在势力均衡状态下的邦国恰好是一个文化发展中心,而四周之地区又都是文化较落后之地区,那么,列国竞争和发展的取向也就往往会集中于文化较高的心脏地区,而较忽略四周较落后的「无人地带」(no man’s land)。但也正因为列国之竞争取向皆集中在势力均衡场的中心,使得任何一个向力场中心发展的国家皆遭到其他邦国之妒恨,而形成寸土必争之局。相反地,如果任何邦国向力场的周缘发展,她所遭到的抗拒力也就必定会较弱,而且亦因此能够获得较大的进展。
——「势力均衡场论」(孙隆基)
假使孙隆基先生说的有理,从「实学社」的立场来看,当初选择发展历史小说,主要是看到此一领域在出版主流外的边陲现象,并衡量当前竞争对手的优缺点(如前述),可以在战略上消除时间落差导致的不利因素,而达成自己的目标。
既然选定了发展领域,而于评估长期竞争时,目前参与竞争者之中,「远流」最具规模,「联经」最有深度,而「巴比仑」则拥有部份市场。
若要脱颖而出,将竞争对手远远抛离,集中自己的优势,可从四方面加强实力:
第一、加强企划力(产销一体思考):除了【小说36计】外,应拟出更多可执 行的方案,适度量产。
第二、缩短〔罗贯中历史小说奖〕举办的周期:从目前的二年半举办一次,可改善到一年半举办一次,并加强在国内外的宣传——只要是以华文创作的历史小说,不分国籍,均可参加。如此一来,可使觅才、觅书之举,更快进到良性循环。
第三、办一本「实用历史杂志」:以这一本杂志来凝聚历史爱好者,也以这本杂志作为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大本营,并且于迎接「杂高书低」时代,构成鸟之双翼,相互支持发展。
第四、为「实学社」新的发展阶段奠基:一个出版社在既有的、成熟的领域,如何再跨出一步,是每一个经营者日思暮想的功课。「实学社」有一个梦——有没有可能在部份「类型小说」的大众市场上独树一帜?
有一个架构,早已存放在大家心里:「实学社」的出版蓝图上,希望能有一天能够设立四个大奖:
1.「罗贯中历史小说创作奖」(奖金100万):我们己经出版了第一、二届得奖作品,第三届征稿活动进行中。
2.「曹雪芹爱情小说创作奖」(奖金100万)
3.「施耐庵侠义小说(即武侠小说)创作奖」(奖金100万)
4.「吴承恩奇幻小说创作奖」(奖金100万)
总而言之,这个计划有二个目的:
其一:「实学社」会成为华文出版市场上,「大众小说」领域内的领导品牌。
其二:掌握住海峡两岸三地最富原创性和市场价值的通俗小说市场,留下与
影视圈及电子游戏等的合作空间。
「实学社」存在的目的,即在执行这四种类型小说,使其成为个中翘楚。若有余力,或因应公司政策需要,可在下述方面着力:
1.应用科学类书籍(如前述ABC现象的掌控)。
2.经典出版(可提升公司形象)。
3.特别企划(如主题式漫画开发)。

6.优先次序的决定和现况:

限于人手和市场的有限性(需要时间渗透和扩散)「实学社」只能依资源的大小,一步步推动下列计划:
1.目前【小说36计】已进行到第四批6册,将在九月出书,届时共出版了30
册。
2.第三届「罗贯中历史小说奖」征稿中,预定2001年6月30日截稿,同年11
月19日揭晓。
3.爱情小说系列〔小说俱乐部〕正式启动,已经有三位作家加盟,有两部作品
完成,已分别进入排印和审稿阶段。若一切顺利,「曹雪芹奖」最迟应该在明、后年宣布征集。此时,公司暂以双线结构出版品,不至于让公司产品显得单薄。
4.若有资本到位,应该出版以下杂志(先择一而行):
˙《实用历史杂志》
˙《小说报》(或《小说俱乐部》《小说王》)
5.依上述四项奖项,分别推动实施,可使〔小说俱乐部〕系列,获得最大的稿
源支持和巨大的影响力。

7.成就了什么?

1.可在较短的时间,先于历史小说领域内,创建出影响力,而这一影响力能够涵盖华文出版市场。
2.把古老的历史智慧,和现代企业经营紧密地连系起来,这个方向是极具前瞻性的。
3.设立奖项,就能发掘、培养新的偶像,而书与人都会成为公司的资产,可常久经营。
4.拥有原创力的产品版权,可供未来多媒体及因特网上的发展。
5.有机会进军国际(金庸、古龙、琼瑶等作家的著作,己经有了日、韩译本)。

8.结语

「实学社」成立迄今,面对出版业激烈竞争,其间艰辛,一言难尽。
从整个态势而言,公司经营也正面临发展瓶颈,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我们实在没有太多的选择:
一是维持现状,继续边打边走,靠一己之力,慢慢「熬」;
一是为了及早完成布局,应筹集丰裕的资金投入,以便稳固既有成果并展示更大的企图心,谋取通俗文学市场的领先地位。
最困难的路都走过来了,但新的挑战又一波波涌现。
假使我们采取过于保守的策略,将很快失去竞争力,只怕连已经拥有的成果,也将不保;我们除了勇往直前,没有第二条路。
───────────────────────────────────
高彦,这份报告最后并未达成任务──虽然在「董事会」与「股东会议」都票决通过「增资案」,但因某人的「技术抵制」,资金无法筹全而破局,导致公司减资重整,由「远流出版公司」收拾残局,并重组经营团队。
但,不管怎样,这份报告多少还存留一些参考价值,留下来当做纪念吧!
编辑实务可谈之事颇多,下回谈「书系经营──繁盛的秘诀之l」、「聪明拷贝──繁盛的秘诀之2」、「12个力──繁盛的秘诀之3」以及「通路为王──繁盛的秘诀之4」……等等,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些信将不以你或新蕾做唯一对象了(毕竟我并不了解童书出版),我将针对编辑人及对出版有兴趣的人士叙述,假如你不嫌弃的话,我会继续传送。
请问候纪社长,敬祝大家健康快乐。
浩正7,23'04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7
写给编辑人的信12
书系经营
●繁盛的秘诀之1
亲爱的朋友,您好:

这封信谈的是台湾出版界极具独特性的书系经营。从我一己经验来讨论「书系」之种种,恐怕不容易说得周延,惟愿大家随时补正,以求完善。

一开始,不妨先问﹕
──什么是「书系」?
──它从何而生?
──谁需要书系?
──书系的贡献与限制是什么?
──书系还有明天吗?

反书系的人眼中,它是捆绑编辑才华和自由出版的绳索,他们认为出版就是「出自已喜爱的书」,凡违背此一宗旨者,就是放弃理想、走向「市场取向」那一端去了。
对书系持正面解释者,则视书系为「解忧散」或「成长激素」,是出版迈向长远、规模化经营的必经之路;凡不愿正视此一事实者,「小而美」或许才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但身处「不成长即淘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对一个若以「数一数二」为经营目标的出版实体来说,不可能放弃任何能让自己快速崛起的利器和机会。
关于书系研究的文章,在报章杂志陆续有人发表,其中最具权威与完整性的,首推洪千惠于2003年6月印行的论文《台湾书系出版之运作与功能》(南华大学出版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她对书系的来龙去脉──形成、产制、销售、成效与限制等等,有非常详尽及深入的探讨,听说论文即将由「扬智出版社」出版,我建议大家购来一阅,必有助于对整个出版(尢其是编辑部份)之运作,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这裹,我摒弃学理式的探讨,因为不可能超越洪千惠的研究心血,我采用直接陈述个人经验,这些经验的部份,恰巧也是构成书系发展史的环节之一。

广义的说,书系其来有自,出版社一成立,书系就出现了。
君不见,文星有「文星丛刊」、尔雅有「尔雅丛书」、远景有「远景丛刊」、九歌有「九歌丛书」、洪范有「洪范丛书」、早期远流的出版物也集中在「远流丛刊」……,几乎每一家出版社都拿自己公司的名字做为书系名称,来凝聚出版焦点。但也有少数如「志文出版社」,从一开始即以「新潮」两字作为各书系之名,其中「新潮文库」(收纳文史哲等名著为主)最为著名,其他尚有「新潮推理」、「新潮幽默系列」、「新潮儿童天地」……等,正因为「新潮文库」太成功了,几乎取代「志文」成为出版社的代名,加上其内容涵盖十分明确,所以也有人将书系的源起,从「新潮文库」算起。
狭义的定义,多数人都以远流「大众心理学」为发轫之始。
我没有躬逢其盛(那时我还不是远流的成员),但由于主编《新书月刊》的缘故,对出版界的种种变化颇为关注,远流正值化蛹为蝶的重要关键,她在王荣文(企业主)和詹宏志(总经理)连手打造下,由传统出版蜕化为具有企业经营意识的现代化出版,而「大众心理学」的出现,则代表了这次跃进的转折点。

我相信当时并不是先具有「书系观念」,才推出「大众心理学」的。
依我的了解,远流那时正面临成立以来的重大逆境,王荣文邀请詹宏志替他筹谋划策。当王荣文事业处于顺境时,曾帮助不少同业渡过困境,有些人感念他的相助,主动将一些书稿或纸型作为抵押,宏志从中理出头绪──他发现有相当数量的书稿都可归类于泛心理学的范畴──聪慧的他,立即从芜杂中看到机会,「大众心理学」于焉诞生。
我常跟人说,历史事件的发生,既是必然也是偶然,「书系」的出现,亦可如是观。
为什么说是「必然」又「偶然」?
读完下面这段文字,答案自在其中了。

八○年代前后,引领风骚的「出版典范」,是业界翘首仰望的「五小」。
「五小」包括了尔雅、纯文学、洪范、九歌、大地,这些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是文坛响叮当的知名人物,像是隐地、林海音、痖弦、杨牧、叶步荣、蔡文甫、姚宜瑛等,全都具有庞大影响力,不是普通出版社能轻易分食他们所据有的市场。简言之,那时候所谓的书市是以文学书为主流,其他书籍只是聊备一格,处在文学书市外被忽略的边缘地带,勉强存活而已。
但,仍有人及时注意到随者社会大脚步迈向开放所导致的微小却急骤的变化,一个比文学书更庞大的市场正在成形,朝向多元价值张开迎接的双手。
亳无疑问的,詹宏志就是这个人。
这时的他,已拥有广博且丰富的出版与编辑经验,他做过出版社及杂志策划、编采、主编,在主持联合报<万象版>时期,所推出的「傻大姐信箱」和「黄骧专栏」大受欢迎;不久,出任工商时报副刊主编、并获得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不次拔擢,以28岁的年龄,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时报周刊》总编辑……,以及许多不及详述的实务经验,配合上他台大经济系的学养背景(太重要了!)、过目不忘的天赋、永远饥渴的阅读习性和思虑周密、分析清晰的独特见解与对事理的洞察力,使他非常快速掌握到王荣文摆放在他眼前、稍纵即逝的机会。
他知道开放、多元社会的来临;他理解Think Difference;他藉由此次偶然的机缘,从泛心理学书稿看到梦寐以求的「新土」;他抛离竞争最激烈的文学书主流市场,重新区隔利基点,打造出新远流第一块利润区(profit zone),建立起那时还未被人理解的竞争优势。
由此而生的「大众心理学全集」,可说是出版界经典企划之作,此后的跟随者群起模仿,但再也没人超越。

如今回头再看这个案子,詹宏志有许多了不起的突破:
1)「书系」创生:他清楚理解必须挥别「五小」与远流过去所走的路,若是继续在那基础上求发展,只能捡拾残羹,是没有机会的。他在「大众心理学全集」的<出版缘起>中,明白指出「心理学」与「经济学」是台湾当代两大「显学」,那些久置王荣文抽屉中的书稿,刚好变为实践他长久观察心得的触媒。
他很了解开放社会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暨繁盛的企业活动,使人需要更多的慰藉,而心理学恰好可成为一帖自我治疗与提升生存竞争力的良药,他将泛心理类书籍统合在简明易懂的名称和概念之下,编辑一套富针对性的、能「自我教育」与「掌握了解人」的大众化的心理学知识,并宣示在5年之内,出版300种深入浅出、人人可读的丛书,「书系」就此出现。
2)聚焦focus﹕远流经过整顿后的第一击,把所有资源聚焦于此,专注于这片末被人重视的领域,这是极其大胆的做法,可说成王败寇,在此一役。詹宏志至少比我们早5~10年将企业经营理念活用于出版。
3)市场区隔:依当时出版生态,重要而有影响力的民营出版社,几乎都是「写而优则出版」,由文坛知名作家成立的。我相信依詹宏志经济系的学养背景,他必然深谙企业经营之道,所以他巧妙的避开和主流书市做稿源与市场竞争,而趁势另辟蹊径,成为台湾出版界心理类丛书第一个迎向市场的整合者。
4)规模化﹕设定「全集」规模(5年300种),并号称「每本书都解决一个或几个你面临的问题」,以人人可读的通俗心理学著作直诉读者,挖掘其深层需求,培养长期读者。我们从店头零售和日后图书馆整套订购的热烈情况,当可肯定其成果丰硕(即使到了今天,这条书系仍是远流利润来源之一)。
5)量产策略﹕为了先声夺人,整个出版节奏是逆反常识的,詹宏志在第一个月即印行40种书上市,这个巨量引起出版界震撼,想不成为新闻焦点都不行。从此,当新路线推出初期,「量产乃必要之恶」变成远流抢占市场的法门之一,在书市还没发烧到「书满为患」阶段,这个操作准则仍有其指导意义。
6)作业的规格化与简化﹕为了将既有书稿迅速成书,詹宏志果断地将「全集」统一规格﹕25开本,封面套上制服(颜色不变,只更换中间插图),内文编辑体例标准化﹕依首页(全集logo、编号、书名等)、版权页、书名、出版缘起、编辑室报告、目录、推荐人的话、序言、小书名页、篇名、章名(抽言)、内文、跋……以及内文字体、版型等统一设定,让执行编辑有所遵循而能在极短时间完成任务。同时,将定价固定,不管书有多厚多薄,一律新台币110元,使得在没有计算机、全靠人工抄写和核算的时代,对业务、会计与仓储等单位工作人员而言是很大的福祉,也因而节省不少成本支出。
7)建立营销观念与操作型模﹕早期的出版业认为书藉自有生命,只要书好,读者自然而然会购卖阅读,所以顶多在报上刊个三批全广告,做一份DM,剩下的就委诸天命。「大众心理学全集」采取全方位营销,尤其运用远流长期累积的发行网络、人脉和詹宏志个人在文化界的影响力及魅力,于短短一个月内,大量宣传出现于各种报章杂志、广播与影视。整个书系藉由总策划人吴静吉博士领衔推动,使心理学成为社会话题,将它拉抬到真正新显学的地位,因此立即在书市激起一股旋风,似乎不手持一卷「大众心理学」丛书,就跟不上时代了。从今日「口碑营销」与「品牌营销」的角度评估,都不失为开风气之先的样板之作。
8)编辑角色与地位的再定义:编辑的角色从此由人际关系经营者、稿件邀约、整理、编排、校对、文字梳理……,变为「拱桥」观念创发者,策划人,总设计师。使编辑人超越传统刻板意义──说得精确些──更丰富了编辑人的内涵与功能。
9)出版专业经理人诞生:这是一个「伯乐与千里马」的现代版故事,王荣文慧眼识英雄,詹宏志证明了他的价值。可惜这段佳话,迟至今日才清晰地呈现它应有的意义;更可惜的是,当詹宏志自行创业之日,使得曾一度让人以为「专业经理人」角色在他身上得到印证而鼓舞了一些有志之士时的典范模式,从此消失不见。他在远流的身份,代表出版「专业经理人」兴起的象征;他的离去,象征「专业经理人」的时代还未成熟。但我们也必须肯定詹宏志在百分之百的信任与授权下,将现代经营观念导入远流,为它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出版迈入产业化:远流从「大众心理学全集」书系开始,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与前与众」不同了(此乃亚历山大大帝之豪语)。远流选择了一条和大家不一样的发展途径,心理书系的成功,不久在公司内部进行「复制」──这将是下一信的主要叙述内容。总而言之,当「复制」的观念工具化、变成可操作时,经营的精髓,即全在其中了,这时再谈「出版产业」这个词汇,才算有了意义。

书系,就如此这般写入历史。
它开启一家出版社的新局,它打造出很独特的编辑模式。
为了生存,在那充满年轻人蠢蠢欲动、想改造游戏规则的冲力、随时会爆发新生事物的年代,即使没有「大众心理学全集」,也必有其他类型出现。但活在大社会中的詹宏志,早已洞悉所面对的崭新时刻,当机会敲门,他毫不迟疑地展示策划能力,圆满完成一趟奇迹之旅。
书系重不重要?管不管用?神不神奇?
或许,读友从以上叙述之中自有评断。

至于,书系还有没有明天?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说有便有,你说没有便没有。
但蓦然回首,但见出版界铺天盖地的「书系」扑面而来,聪明的你应该知道怎么往下走。
有人以为随便找个英文字,组个书系,胡搞一通,这是不行的,只能唬唬外行。在我的认知里,开「书系」是何等大事?必须从整体环境去理解所开书系的位置,除了开发一时需要之外,有没有未来性?这座拱桥两端(譬如﹕现在/未来;读者/作者)架在那裹?稿源(石头)呢?市场呢?获利能力能支撑吗?需要多久才能回收?有竞争者吗?自己的罩门在何处(至少要用SOWT检验一遍)?你是独占抑或独大?挑战门坎高吗?谁架设的?资金能烧多久?有增资方案吗?……
嗳!可有问不完的问题呢!
假使只是套袭书系的壳子,而不正视各项构成条件,失败是迟早的事。国人喜欢一窝蜂地模仿、追随、抄袭、以为搞个词汇、拉出一条书系就万事OK,实在是侮辱了书系。若是找不到利基,区隔不出差异,肯定建立不起优势。
事实上,书市中真正有竞争力的书系,屈指可数。

总结的说,书系经营是出版社终极武器之一。
像前信所述「花园主义」里面「百花齐放」中的「花」,即是由一组概念延伸出的书系组合。独特的「人资源」携来「新观念」,并由此发展书系:由一而多,由点而面,由小而大,由简而繁,出版王国即如此砌砖起厝建造起来。
远流曾如此走来,城邦也是,只是她的基座与展现的包容性更大。

现在,或许可以追问:
「促使出版社繁盛的『书系经营』,它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在寻索答案之前,有一段放诸四海皆准的话,似乎可做提醒:

「如果你跟你的竞争者有相同的策略,那你其实没有策略;如果你的策
略是不一样但是很容易模仿,那是个没什么用的策略﹔如果你的策略是
很独特,又很难抄袭,那你就有了一个有力又永续的策略。」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营销是什么?》

假如你想经营书系成功,请将这番叮咛放在心上。
祝你健康快乐
浩正8,27'04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8
写给编辑人的信14
聪明拷贝
●繁盛的秘诀之3
亲爱的朋友﹕
我喜欢阅读(正确的说法是「乱读」,生冷不忌,有书就看)。
阅读的时候,喜欢勾勾划划、剪剪贴贴,搞出一堆「废料」。最近,在整理桌上这些「无用之物」时,看到久远以前,抄录在记事簿上的一段文字,我觉得引用于此,作为信的标题和开场白,非常贴切:
「专门做鞋盒子的江韦仑,目前正在进行『细胞扩散计划』,这也是
沿用张忠谋的策略,又称为『聪明拷贝』(smart copy),他有信心在十
年内,将现有的三个厂扩增为六个厂,采取每一厂辅导一厂的原则,进
行稳健的扩张计划。
『十年内,我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鞋盒大王,年产量5亿盒以上。』
江韦仑说。」
──<访江韦仑小记>(出处不详)
我记得当时读这段话,犹如触电,立刻被「细胞扩散」与「聪明拷贝」定住了。天啊!这不就是我们当年在远流干的事吗?
一点也不错。
「大众心理学全集」成功之后,远流不断复制其作业模式,一个书系接一个书系推出,一块领域接一块领域进驻,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绘制远流的「新出版地图」。至少对我而言,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从今天观点来看,是一件「非等闲」之事*注1。
我们每次召开核心会议时,常将外界批评的话带回来﹕
「回去告诉王荣文,出版不是这样胡搞的!」
而听到最常重复的决议是﹕
「既然头都洗了,干脆彻底冲个凉。」
大家都体认到「退此一步,即无死所」,心情悲壮之极(现在很同情做老板的人,因为「豁出去」的结果,若不成为企业家便是狱中犯)。
在我的记事簿子里,还不小心抄到地瓜藤网络执行长陈正然早年接受访问、谈到面对网络时代来临之际,他背水一战的决心。他引述的话极具煽动力,颇能表达这帮子人那时的心情:

「这是一个排山倒海的巨浪,」比尔.盖兹如是说:「你(指的是
「自已」)要抛锚是不可能的,(要是停滞不前)每一代都将被下一
代challenge,(假如不再勇往直前)你们(就会)完蛋了,(而且
将)不知所措!到头来,你们(岂能)不都被(下一代)
break through(突破)?所以,只有迎上前去,没有第二条路。」

这段文字已不知出处,被我抄录得有点离离落落,括号中除了「突破」两字之外,其他均为我增添的字,希望没有错会言者本意。

现在,言归正传。
话说远流「大众心理学」大获成功之后,不自觉地乐在其中,公司规模也一
天比一天大了起来,包括陈雨航、涂玉云、苏拾平、陈嘉贤、郝广才、庄展鹏、黄盛璘……等人,先后成为远流成员,人人都感觉得出,整个公司动起来了。
来了陈雨航,「小说馆」「电影馆」诞生了;
苏拾平把「实战智慧丛书」「How to」导入正确方向;
郝广才报到,「儿童馆」成军,并跃入国际市场;
企划部由涂玉云运作,将DM营销做得如火如荼﹔
陈嘉贤架起版权谈判之桥,正式因应保护著作权的国际压力﹔
庄展鹏、黄盛璘入列,「台湾馆」成为公司新的象征与荣耀*注2;
詹宏志规划建制,创设平台,把出版范畴继续加大正面与纵深,除了亲自主编「社会趋势丛书」,他也不敢忘记知识分子的责任,不计亏损,投下鉅资,推出「新桥译丛」(康乐主编)与「西方文化丛书」(高宣扬主编)……等,填补国内部份学术领域的缺憾,也新塑了远流形象。而今,偶见报端有人轻率批评,实在低估了詹宏志的视野和胸襟。
随着不同专才的聚集,大家同心协力,开疆辟土,战志昂扬,这些人共同创造出远流「王詹盛世」的奇迹(当然,有功名单还很长,尤其是陈正益与陈锦辉兄弟在编辑方面的典范意义,因为他们的功力,使得远流的出版品特别亲切好读,希望以后有机会详述他们的贡献)。
我们一方面在复制书系模式中,得到扩张出版版图的满足感,因为几乎没人理解这些人的疯狂行径,坦白说,连「我」都没来由地感染到乐观气氛,往前直冲;一方面又十分讶异,出版界并没人在乎这股上升的力量,甚至有人幸灾乐祸,等待远流大难临头。
当大家泠眼旁观时,远流组成了强力团队(team)*注3,慢慢学习把自己蜕变成具有现代经营观念的雏型企业体。
不久,在快速膨胀中,终于意识到日趋白热化竞争中的隐忧──我们并未能每推出新书系,都做到像心理学书籍问世时的市场反应,有些地方似乎有点滞留,不顺畅。
身躯是长大了,肌肉还不够结实。
那时候,在詹宏志领导下,业务有了惊人成长,邮购能力也打下牢固的基础,我们月月计算每条书系的「成长力」,去了解其中的起伏波动:
──书系有了强、弱之分。
但,我们也清楚认知,十根手指头,一定有长短。不能因为短少利润而放弃必须入据的领域,否则,绘制中的「出版地图」就会产生缺口,影响理想中的布局游戏。我们计算的是整体利益,因而必须承荷起体质所能承荷的损失,在加加减减中,最关心的是新领域的开拓及最终整体纯益的百分比有没有提高。

在短短数年之间,内、外环境起了变化,书市出现跟风。幸亏,远流仍占着先行者的优势──在所涉领域,多数仍维持「独大」,亦步亦趋的跟随者,一时还构不成威胁。
但我们心里明白,又到了变革的时候了。
规划中的新书系「实用历史」,恰巧面对这关键时刻。
很幸运的,我与外游归来的李传理(现为「远流出版公司总经理」)组成两人小组,不舍昼夜推演「实用历史丛书」编辑和营销种种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终于摸索出仍可在架构内运作的方法﹕只要改变空间与时间的操作节奏,或许能新创游戏规则。
果不其然,我们走出瓶颈,促使产销关系起了有趣的变化。
找到的key很普通:只是移动了杠杆支点。
我们先提出一项假设﹕
─若将一条书系的「年生产量」视为「一个整体」(壹)来考虑(例如一年生产24种),会引起什么变化?
(你看!有的时候改变是如此轻松而简易:定义改一改,时间移一移,环境挪一挪,新的机会就冒出来了。)

第一﹕「出版节奏」出现了。
以往,只要书编好印妥就协调企宣与发行部门,立即纳入正常作业管道,所以书系本身出击火力是乏力分散的,通常是和其他路线的新书共享营销资源。但若将书系「年出书量」有计划地切割成春、夏、秋、冬四个波段,从既有营销模式独立出来,每个波段5~7本,形成自己的节奏,把书系的精神(概念)充分呈现,让读者习惯它、享受它、接受它──这将是多么美妙的事!
我们秉承「知识是拿来用的」──彼得.杜拉克所宣扬的精神,从历史中找出它的应用价值,化为典籍。第1批6册(包括《曹操争霸经营史﹝天之卷﹞》《曹操争霸经营史﹝地之卷﹞》《曹操争霸经营史﹝人之卷﹞》《观察家100》《中国帝王学﹝贞观政要白话版﹞》《纵横学读本﹝长短经白话版﹞》)*注4,于预约期间被订购约4,500套,上市之后,不断再版,印量迅即破万,可说大获全胜。四个月后,又推出第2批7册(包括《人间孔子》《为政三部书》《现代帝王学》《朱元璋大传》《经世奇谋》《三国智典100》《小谋略学》),反应超过预期,同时又再一次带动第1批丛书售出千余套……我们终于学会操作一种营销(节奏)技巧了。
第二﹕有了广宣预算。
因为每次推出5~8种丛书的量,使原先单本出书的薄弱形象顿时改观,我们把每册微薄的宣传预算加总起来,立刻累积出一笔不大不小、可运用的金额,但仍不足以大开大阖地干,因此在首次预约时,说服经营团队同意预支第2、3、4批广宣费用提前集中使用,准备孤注一掷。我们心里有数,只要赢得首战,未来即可无往不利。这种方式像不像荷兰花卉业者所用的「一起强大」策略?(请参阅第13信)
第三﹕以「」为计算单位,做长线的「范畴经营」,统而言之,即是专注于某一概念的彻底执行。在编辑概念方面,我们严守宗旨(这座拱桥得之不易),希望在领先的领域确保「独占」地位,以区隔其他竞争者。
第四﹕建立简单而明确的产销模式*注5。
我们将编辑台上的生产链尽量拉长,始终维持10~20册的书进行编辑工作,以便每梯次均能组选出最佳组合,维系书系魅力。DM邮购→新书带旧书→后批带前批,贮积了足够知名度之后,开启店销闸门,满足喜欢在书店消费、期待已久的读友。
第五﹕套装式「组合营销」成功,扩大了销售量及利润。
第六:订定最具吸引力的价格策略。
完成一次交易的金额极限是多少?读者必须看到牛肉在那里?我们做了几种努力,首先决定这个书系的书全部选用80磅最佳纸张精印、穿线(不是胶装),必要时不吝惜增加雪铜彩印──这些决定不但增加书籍厚实度,也提升了质感。
我们把每一批书的总价,订在台币1400~1700元之间,预购价格则固定在909元,换算成折扣,约在5.1~6.5折之间,读者立即感受到两项优惠﹕一是价格上真正吃到牛肉了﹔一是在上市前即可拿到新书的满足感(早人一步拿在手上,书还发烫呢!)。当社内读友DM营销结束,立刻发动第二波段的报纸广告预购(注意﹕书依然没有发行书店),这时的预购价格已调整到999元,当然,上市之后就完全按照定价出售了。
这个模式初次实施时,负责店销业务部门曾强烈质疑并反对,认为对店销非常不利,但事后证明,因为大量广宣及预购者口碑的缘故,书的曝光率大增,反而促进店销大幅成长,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价格策略的订定及运作*注6,空间极大,我无法在此详述,只有靠各位平时观察各出版社的操作方法,自行体会──在我们这一行里,只有大环境才是唯一的师傅,只有「做中学」才是唯一的法门。请反刍冈野雅行的话﹕「技术就是看了就要偷学起来,不是等别人来教。」(参阅第10信)
第七﹕衍生新的经营空间(可惜没有深耕下去,白白浪费了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历史范畴本是远流出版强项之一,「实用历史」的成功,使远流在历史通俗应用方面占据战略制高点,而有了向学术方向移动的迂回空间,以及创办杂志凝聚同好的机会。少了横向拓展与纵向布局,左右都失去依托,历史尽管是重要经营特色,但难挽倾颓之势。如今回顾,不免欷歔。
第八﹕建立起快速回收投资的快捷方式。
「实用历史丛书」第一年的营业额就有约三千万元,而且有颇大比例属买断版权的书,不但利润高,也增添了公司财产。
第九:发展书系内的「群组」,丰富书系内涵。
光会套装组合最佳阵容、分梯次出击是不够严密的,事实上,「实用历史」从一开始就隐藏复式、多线的编辑技巧
从创作者来说,先锁定了陈文德,往「陈文德作品集」发展,假若书系内能找到十个以上的陈文德,何愁其不能蓬勃成长?我们一面顺应他的初志,圆其大梦﹔一面和他沟通,书写吻合书系茁壮的议题,如「商用25史」,融入其写作计划,此即「作家经营」是也!
从纯编辑企划角度而言,无疑拥有更大空间。
譬如「中国经世智典全集」的设计,凡纳入该系列的书,在最前面都预留两页空白,准备给发行人撰写<出版缘起>之用。当这个「全集」准备妥善时,即重新印制豪华精装的大套书面世,以供应学校、研究机构及私人收藏,与店销市场做清楚区隔,此即「专题企划」是也!
「群组」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可行性,限于篇幅,只举以上两例说明,请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我们从「大众心理学」的成功,理解到类似典范移转的创新精神,由「实用历史丛书」跳跃到聪明拷贝──有点一样,又有点不一样,在「不一样」之处,摸索出新的作业模式,就编辑的成就感或乐趣而言,没有比这更令人高兴的了。
关于书系之经营,已谈了一万余字,但仍有不少「眉眉角角」(闽南语)的事有待梳理,如:为什么要「颜色经营」?如何在书系设「检验点」?如何抢占书店「书架」?书系中「强」「弱」组配的心法?为什么套购价格为909、999?「书名」与「副书名」的主从考虑……等等,都不是三言两语能交代干净,有些事只有靠经验补强了。
前述各节,我们把「实用历史」最风光时期的种种做法,作了尽可能详细解说,但若对当今出版稍有关注的人,应早已发觉﹕在远流的出版光谱上,「实用历史」已经边陲化,失去原先的动能与影响力了。
或许,有人想问:
「何以沦落至此?」
亲爱的朋友,这个「大哉问」的答案,请恕我卖个关子,保留一下,那天有缘相遇台中时,再互相研究研究吧!
祝大家健康快乐
浩正2004/10/21
──────────────────────────────────
*注1:现在回想这些,倒颇似德州仪器亚洲区总裁程天纵与老同学杜书伍(联强国际总裁)、李博文(前首都客运董事长)三十年后相聚一室,说到年轻立志之种种,笑称是「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我所记录的事也是在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请读今年10月18日出版的《商业周刊》特别报导<走过黄金30年的成功智慧>,一篇很精彩的鼎谈。
*注2:「台湾馆」已是远流主要营利来源之一,真是十年有成啊!
*注3:这段成长史像极了《从A到A+》一书宗旨──找到了詹宏志,由他组建起远流经营史上最齐整的团队,绘制崭新的出版地图。从今天来看,确属一项杰出成就,请参阅远流在2002年9月1日出版、由吴程远(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策划主编的这本畅销好书。
*注4:我应该大大感谢当年「中国时报」开卷版主编莫昭平,她因配合报纸大改版,决定在星期日试编一块「读书版」,精摘即将出版书籍的内容以飨读者。《纵横学读本》蒙她青睐,摘文几乎占了大半块版面。一份号称百万大报的影响力可说无远弗届,书未出版就声名远播,「实用历史丛书」一炮而红,除了幸运,「莫姐」的功劳最大。
*注5:此一模式带来数亿元产值,是个集数人之智的成功案例。
*注6:有时因应特殊需要,会选择某批书中1册做彻底的价格破坏,譬如69元特价等。顺便在此举个最极端的例子﹕我在策划「大众读物丛书」<新浪漫小说经典系列>时,为了希望突出书系在读友心目中的印象,曾选择厚达478页的《歌剧魅影》,以49元特价在金石堂汀州店做「限时/限点/限量」促销活动,2,000本书不到1天,就抢购一空,接着再以99元特价全面供应,使它长期雄踞畅销排行榜,总销量达20万册以上。当然,持久特价销售,必另有缘由,不在此信讨论范围之内。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09
写给编辑人的信15
构想备忘
●从三个例子,看编辑人在想些什么?●
亲爱的朋友﹕
老友郭泰归国省亲,途经台中,来家中小坐,他在「老猫学出版」网站读了「给编辑人的信」,表示从创作人立场而言,最感兴趣的是<经典再造:「新定本」与「新经典」>所揭示的商机(请参阅第6信),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这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那天,我们交换了很多看法,他起身告辞时,紧握我的手,热切地说﹕
「我有两个要求﹕一是希望能将<编务报告书>中的实例「全竞争时代/实学社的竞争策略」作为我《企划案》一书新版时的附录;其次,因为我们相识已不只一天,我知道你有不少构想,为什么不写下来?你年纪不小了,难道要带着遗憾离开吗?」
第一个要求,是我求也求不来的荣耀,岂有拒绝之理?至于第二个要求嘛,他是明知故问,用了一点儿激将法,他了解我一定会倾囊倒出,因为沉积于心的一些破铜烂铁,有什么好敝帚自珍的?
倒是我最近读到老猫新贴旧文<一个编辑的成长>(我很早就拜读过了,如今重新温习一遍,感触依然深深),让我兴起另一个念头﹕我们当年除了在编辑桌上亮灯熬夜之外,萦绕心头的,还有些什么?
刚巧手上有些陈年数据,请年轻朋友看看这个老家伙是如何不务正业的,再则也算是谨遵老友郭泰之嘱,不怕在此献丑了。

第一份数据是<【1年报】备忘>,纯是在休息时间的胡思乱想:
──假使有闲有钱,还能做些什么?
各位读了之后切勿笑我痴呆,因为毕竟是四年前的老案,如今星移斗转,已不合时宜也!但,请注意﹕这样的思虑,可也是我的日课。
第二份资料是<国际书展集客术>,希望运用日本「福袋」的观念,一石两鸟地解决两个问题,读了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第三份资料则是挺无聊的「随想随记」,为了让自己编的书《小说36计》能够多卖几本,可怜的老编,绞尽脑汁,时时为营销奉献心力。这里留下的一纸记录,最后并未被营销企划采用,所以残存纸堆,被我在清理时翻了出来,留存于此,也只为记录编者的心智活动──千万别以为这些事与编辑无关,「好」编辑不但不可自外于营销之外,还应不忘「以营销为己任」,否则将陷于被动,所编的书就太可怜了(当然,编辑该不该涉入营销领域或涉入多深,仍有见仁见智之争)。
以下三则备忘,写得十分简陋,聊贴于后,希望版主老猫别嫌它们太占地方了。
祝大家 健健康康 快快乐乐
浩正11,5'04

【构想备忘1】───────────────────────
1年报》备忘
12,23'00
壹/基本理路

1.

●        「」高「」低的时代来临了。
●        依日本「讲谈社」社长野间佐和子,于2000年8月29日在北京接受记者李丽访问时称:「1999年杂志销售额占『讲谈社』出版总销售额约75%(换言之,一般书籍销售额只占了25%)。」*注1他们共拥有50多种杂志,而当年出版新书仅170种。
● 这些数据意谓着出版内涵的结构比例有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值得探讨),从事传统丛书出版者,必须严肃看待。


2.

●        台湾出版市场,每天约有80种以上的新书涌入书店(全年新书出版量约有30,000种以上,并逐年增加中),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        因此,一本书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相较于早年的90-180天,如今已缩短为0-30天。


*注1:「讲谈社」年总销售额为1894亿日圆,员工1140余人。
●        书的最终命运,只有静静地安息于仓库角落,它的最大价值,也由知识的积累与传承转化为「用过即弃」的消耗形式。
●一言以蔽之,流行(时髦)决定了存亡。
●        书,和「杂志」越来越相似了。
●        书店中,兵家必争的小小数组平台上,定期刊物多能在专属的区域相互拥挤在一起展示自己(周期为7-30天),而绝大多数的书,却常常无此幸运,仅有部分的出版社的部分的书,才有此机会。
●        为了生存,为了别树一帜,有些业者发展出介于书与杂志之间的新出版形式:MOOK

3.

省思:既然书的经营日趋困窘,而有人找到新的出路,MOOK应运而生,而MOOK的生存机率或大于BOOK(因竞争少,又迎合喜新厌旧的市场),甚至连某些杂志(如Smart Car)也套袭MOOK的形式,出版专刊(如裕隆年度Cefiro特刊);大家似乎都在向MOOK靠拢,我们不禁想问,有没有一种集三者优点于一身的「新生事物」?

4.

●关于Magazine:
优点: 定期(有一定的规律),可进行一年以上的预订,一次收齐订费,所以有充裕的广告预算运用。
缺点: 过期即成废纸。
●        关于MOOK:
优点:可专题展演,单一要求(不必有关联性);可直击各类领域,竞争性强。
缺点:无定期出刊压力,工作易流于散漫;而一书一主题,往往陷于单打独斗,少了群聚效应。
●        关于BOOK:
优点:每一本书都具有独立生命,有一段迈向经典化的过程,生存期比Magazine、Mook长。
缺点:本身过于单薄,只有极少数书籍能通过考验成为经典;一般而言,最幸运的书则是流行一阵子之后,复归于淘汰之列;有时虽然可依附于书系存留,但因各书各有独立命题,不容易组合在一起。

5.
1年报》即基于上述简析所推演出的解决方案。

6.

●        《1年报》是什么?
以「年」作单位,可均分为若干节奏,形成周期,以方便营销及编务运作,如:
《1年报》=1期(年报)=2期(半年刊)=4期(季刊)
(整体)=6期(双月刊)=12期(月刊)=24期(半月刊)
=36期(旬刊)=26期=52期(周刊)=365期(日刊)
●        《1年报》当以1年12期的MOOK形式运转。
●        任何策划的主题,均以1年12期(分割成12个子题)完成之,不得减少,也不许增多(若有必要得应另设主题、另择时段去做)。
●        因为1月1书(MOOK),申请以杂志类上市(要有杂志名称),所以可做「全年订购」的要求;因为是杂志形式出现,所以应该大力争取广告;因为是全年12期一次购足(预付),所以可附赠礼品;因本身达到一定数量时,也成了一条通路,因此可将此通路的「附加价值」加以开发。
●        成败系于主题(杂志名称)是否为读者所需所爱,以及每一个分出的子题都能引人入胜。
●        因此,主题的形成是重要的事。
但太阳底下无新事,旧瓶亦可装新酒,新的角度诠释,就会产生新的意义。
●        《1年报》的主题,初期可以「HOW TO」及「入门」等初阶需求为优先考虑──越普及化,越具时效与实效性,越趋近读者需求,越有生存机会。
●        经验的复制:第一份《1年报》的成功,可加以复制,第一年应至少筹划两个(以上)主题(半年一推),5年内达到满载(一年12份《1年报》,精耕12个主题的144本MOOK)。

7.

●        《1年报》的基本精神应该奠基在两个基石上:
●        基石I《1年报》的主题与子题都必须与「学习」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每一本书都能让读者对某一技艺或某一情境或人格修养…..等,透过书内章节能够完成自我启迪,这是一组自我学习的课程,是(一开始是)社会新鲜人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
●        基石II《1年报》应自设网站,让因特网(Internet)把更多有需要的读者结合在一起,发挥「无远弗届」的最大功效。订阅《1年报》的读友,能在internet进行24小时全年无休的服务和互动。
●        虚拟的(网络)与实存的(《1年报》)的教、学结合,恰巧是这一(e)世代的最佳组合。
8.

●        当一个主题的12子题完成时,因为是单一子题的书,依旧可在书店零售;
也可另外印制精美纸盒(一盒12册),成一部套书,进入邮购系统及直销系统、网络订购系统贩卖(一鱼四吃)。
●        注意事项:尽可能做到拥有产品的产权。

9.

●        限制因素:(1)前置作业时间长;(2)资金需求必须充裕,才能完成初期1、2档的运转;(3)要有题库的规划;(4)不同主题需要不同人才;(5)主事者的气魄和担当;(6)人员编组(略)。

贰/模拟(纯供参考)
●        主题:如何成为与众不同的e世代企划高手?
●        策划人:郭泰
●        顾问:2-3人(可设/不设)
●        撰写:若干人(可外包)
●        开本:菊8开(?)
●        页数:192页(内容广告50页以上)
●        定价:200元
●        实售价:创刊号?元
●        杂志名称:【企划教室e世代新企划人的12堂课
●        期数:12期(1月1期)
●        各期主诉标题:
元月:e世代的企划时代来了
2月:e世代企划高手的必备要件
3月:人人需要的6个企划力
4月:突出预见力
5月:突出决断力
6月:突出分析力
7月:突出改造力
8月:突出洞察力
9月:突出颠覆力
10月:50个中外最伟大的企划高手
11月:20个世界最伟大的企划战役
12月:20个国内最伟大的企划战役
●        所需费用:(略)
●        全年订阅价:1980元(参考)
●        第一期印刷量:(视情形而定,应在30000以上)
●        全年征求全套订户:力求10000以上
●        成立学习网站(互动)
●        其他……(如预估收入等)
●        其他:《1年报》是否需要一位网络上的代言人(或虚拟主编)
参/结语
「世界上最强壮或最聪明者,不见得能永续存在,但最适者(fitness)却得以永存。而所谓『最适者』,被动的来说,是跟随着外在环境改变,但这也只是做到『能生存』而已,更重要的是在于不断『创新』,至于创新的路径没有别的,『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而已。」
「人要有企图心,有企图心后,就自然会往那个方向走。」
──卢正昕(华信银行总经理)论「MMA」>
【构想备忘2】────────────────────4,24’00
「国际书展」集客术

诀:库存书,大方送(买就送「福袋」)
明:仓库「回头书」,
摆着也是摆着,
躺了十年八载,
还嫌它老占一大片地方,
不如化腐朽为神奇,
用来促销,大方送!
Q如何做?
A买就送「智慧(乾坤)袋」(替「福袋」命名)
(内含价值400~1,000元的书,零售标价300元,但只送不卖。)

的:增强(刺激)购买欲,创造业绩,减轻仓库压力。
法:
1.国际书展时,凡购买(或规定金额达300元以上),即赠送(免费的)「智慧(乾坤)袋」一个,内装2-4册不同的丛书,依定价估算,价值400-1,000元(不保证是什么书,不可退换)。
2.「智能(乾坤)袋」本身亦做为一个「特殊通路」,放入DM及其他特定目的的数据,进行预告、预约、特案销售。
3.「智能(乾坤)袋」本身亦可形成特殊品牌,定期上市,做成独特组合,形成特色营销(可「异业结合」或与有连锁店的卖场合作)。
4.「智慧(乾坤)袋」之构想,袭用日本商场惯用「福袋」的营销手法。
他:
1.「智慧(乾坤)袋」也适用店头、网络上运用。
2.此袋内含可增值到千元以上。(例如:置入购书优待千元券、咖啡折价8折券、电影票、购物特惠券……等,甚至附设万元(参考数字)抽奖券。)
3.此袋不单独贩卖。
4.「智慧(乾坤)袋」,可另想响亮、易记、炫人的名字如「EQ袋」、「Q
智袋(IQ+EQ+MQ+……一切Q)」「福Q袋」、「龙福袋(与十二生肖挂勾)」……等等。
5.若不做长期考虑,只是短打出击,宜限时、限点、限量。
6.若做长期考虑(长期赠送或自成品牌),则应另行规划。
【构想备忘3】────────────────────8,7'00
谁需要《小说36计》?
1.想提升企划力的人:例如泛营销体系、企划人员。
2.想提升领导力的人:例如企业主管、不同阶层的决策者。
3.想提升竞争力的人:例如天天在打拼的上班族。
4.想提升决策力的人:例如政、经界首脑人物。
5.想提升预见力的人:例如不同位阶的决策人士。
6.想提升执行力的人:例如我们芸芸众生。
7.想提升分析力的人﹕例如各级幕僚。
8.想提升应变力的人:例如必须面对危机、谨慎处理的人。
9.想提升想象力的人:例如靠脑力谋生的人。
10.想提升创造力的人﹕例如不甘心困守现状的人。
11.想提升组织力的人:例如追求综效(1十1>2)的人。
12.想提升洞察力的人﹕例如想锻练心智、读出脉络的人。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10
写给编辑人的信16
「型」与「脉络意义」
●简析一本旅游杂志●
亲爱的朋友﹕

今年四月中旬,老友W君中年转职,趁新工作还没敲定,出小学游去也,他知我退休在家,日子过得磨磨蹭蹭的,乏善可陈。临行时,来电嘱我替他细读一份颇具历史的旅游杂志,想听听我的意见,做为择业参考。
这封信,即是我提交的心得,如今放在这儿,希望将一个老编研读杂志的过程记录下来──我想说的,仍是一句老话:不一定对,甚至全错,但有人曾这么认真想过,无论你同意或反对,请包容老人偶而放肆吧。11,1804
老友:今早把《A杂志》细细翻阅一遍,恕我直言,依目前的内容是难以在旅游杂志界产生影响力的。我找不出它的特色在哪儿,杂志可不是文章的集合,以为把一堆文字放在一起就行,它应该是精心的设计,每篇文章的内容、先后的次序、长短、图片配置等,都有章法可循,不能乱来。更不能把编辑们当做写字机器,拚命写稿,以便在最后截稿时间凑满页数,顺利印出最新一期就行了,假使杂志编到这种地步,这不叫编杂志,而是被杂志编掉了。
以下观点,纯粹出自个人经验的剖述,但愿不辱所托。
首先,从基本观念说起。
.「型」的塑造
人需要漂亮的外表与丰盈的内在,杂志也一样。
编杂志首在造「」,它是所有编者理想的终极表达,映现于读者眼中的第一印象,大体上已决定了他们的喜或厌,所以,论杂志当从它的「型」说起,我相信每个编者都希望能「造出」一个亮丽的外表和引人入胜的内容,我们也由此辨识这位编者的功力与限制。
不过,就杂志的「型」而言,亦有内、外之分,我们且逐一论之。
1.「型」的外在即「形式」也。简单的说,是指杂志形诸于外的综合印象:例如开本(大小)、纸张选择、封面设计、装帧方式、目录及内页设计、字体选择、总页数(厚薄)、彩色页比例、广告页比例、附册考虑(有或无;外加或内附)、刊期、定价策略、营销企划……等等,所有决定都应针对环境与竞争对象来做抉择,有时「从众」,有时「求异」,得视分析比较后而定。所谓「从众」,意在「和大家在一起」作伙,但求分一杯羹裹腹(分食),这是比较安全的做法,但很容易使自己变得微不足道,逐渐边缘化;而所谓「求异」,则力求与众不同,以形成市场区隔,于此建立利基,赢取独占独大的领导地位,这是比较进取的做法,但风险也大。这些认知很重要,必须及早建立共识,才方便使用共同语汇讨论,所以先在这儿提出,往后将会经常出现于字里行间。
以《A杂志》为例,应该请教的是:
──基于何种理由,它会以现在的形式(开本、封面设计……)面世?
──基于何种理由,它是月刊,而不是周刊、双周刊、半月刊、双月刊、季刊?
──基于何种理由,它坚持120页的篇幅,全彩印刷?
──基于何种理由,它的定(售)价为138元?
──基于何种理由,它认为自己能立足于旅游杂志界而不被淘汰?
………等等。
从这些问题来看,《A杂志》目前的内容和做法,显然「从众」(屈从现实)的成份比「求异」(超越现实)的成份多,但究竟该如何辨析利害,不妨暂且搁置不论,因为往下叙述,必会触及它们,希望届时都已迎刃而解。
2.「型」的内在即「架构组合」,意思是说杂志的内容绝非文稿的集中,《A杂志》120页的连续空间,必须依据愿景(vision)、编辑理念加以诠释,并予以落实,换句话说,杂志内部(内容)和一座建筑物的内部是一样的,需要一份建造的设计蓝图,所有的人都应依此施工,打造出心目中共同的理想形象,绝无随心所欲的完全自由。
因此,杂志「架构」的设定,即似一份建筑蓝图,是比较接近科学性的一种「空间设计趣味」(当然,深具创意的建筑设计蓝图,也是心智活动的极致表现),不是漫芜无序的,它有一定的规范和游戏规则──而在《A杂志》却并末看到支撑杂志内容的基本架构,因此编辑理念与愿景的阐述似不必追索了。
在杂志上,我读到「旅游人文情报志」、「旅游新视野」及「旅情 旅心 旅的视野」这三句具有方向指示性的口号,看来应归为编辑的指导理念,短捷有力,要求清晰,但,现在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内容,落实了这三个指标性口号吗?
我前后看了四期《A杂志》,只留下了「单薄」的印象,如此单薄的图片与文字,连架构都架不成,怎能落实编辑理念呢?
所以,开发稿源无疑是急中之急,惟有稿子充裕了,才能在玩「组合游戏」时得心应手,不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经由对编辑理念的落实,而将120页的空间做有效的组织运用,才算完成了「型」的基本内在架构的架设,而有了一个雏型(请千万牢记﹕这「型」是为了改造用的)。接着,主持编务的人开始他穿透时间的纸上演出。每一期内容的展示,都应紧扣理念,在一期接一期的演出中,杂志的风格于焉建立。
风格一旦确立,便不会轻易更动,除非新的竞争者出现、或大环境明显有了变化、或出现更佳idea,那就得抽梁换柱,容不得继续抱残守缺了。事实上,为了不让读者掌握住编者的惯性,强势的编者往往主导变化,给予读者新的、不预期的惊喜。
简洁的说,「架构」是空间处理的艺术,很像一间演出厅,「组合」犹如节目表,而周计划、月计划、季计划、年度计划等,牵涉到时间艺术的运用,使空间延伸出去,因此产生丰富的内涵。
我可能把杂志编辑说得太玄,希望还不至于把人给吓了。
.情报搜寻
1.了解竞争者
1)我浏览了市面上相关旅游杂志,在同一竞争圈的有《AZ旅游贰周刊》、《行遍天下》、《TOGO》、《Traveler-MOOK旅游情报志》、《中国旅游》等,其中当以日本风格的《AZ旅游贰周刊》和《A杂志》血缘相近,这本创刊一年半的新杂志,依稀有早期《A杂志》的影子。它虽年轻,却可强烈感受到旺盛的企图心和充沛的财力支持(如此精美彩印、厚达150页,才售88元,订阅两年24期只要1,680元,还赠送价值300元的电影票两张),要是我记忆没有错的话,创办人似是原《A杂志》的经营者(希望我记错了),假使此事属实,显然他带着know-how去新建一个王国了。日系杂志有其难以(或不屑于)模仿的独特风格,非常细腻、周到、精致,一丝不苟的经营态度绝不是国人能轻易超越的,他或许算准了《A杂志》新经营团队既不想萧规曹随,却又摆脱不了原先成熟的形式与内容的羁绊,而也凝塑不出新的特色,不久即陷于困窘,《AZ旅游贰周刊》(另有「蹓蹓走」专刊出版),便轻松接收原《A杂志》的读者了。
2)《行遍天下旅游月刊》是另一本要密切注意的旅游杂志。它已纳入裕隆汽车公司关系企业,换句话说,它有了靠山。不过,若以这般狭隘的眼光审视,肯定大错特错。在书店陈列旅游书籍一隅,它的出版物可占了一大片位置。
我很好奇,特别上网查了查,才搞清楚杂志本尊一分而二:一是「台湾渡假版」,一是「海外旅游版」,等于一块招牌,两个店面。这还不算厉害,它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发展丛书型的子路线,例如:「超好玩系列」、「全家游系列」、「任我游系列」、「EAT系列」、「世界风系列」、「英语大补帖系列」……等,设有不同的价格策略,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6个项目在进行,他们的冲刺力与企图心,令人印象深刻。
3)城邦出版集团旗下的《Traveler-MOOK旅游情报志》也一样充满斗志。这是一本季刊,但它另设《MOOK自游自在》杂志书部门,所标榜的宗旨是「单一主题,信息一次阅足」。到今天为止,在网络上查到它已经开辟七个系列:
a.MOOK自游自在系列:已有112个title,共127册。
b.自游通讯月刊系列。
c.终极导览系列:再细分出8个子系列──行动通讯系列、共同基金系列、保险系列、e-RICH系列、海外游学系列、健康系列、生活系列、流行商品系列。
d.旅游丛书系列﹕细分为5个子系列──MOOK de自游意识、MOOK de自由自在、MOOK de自游空间、MOOK de自游旅行、自游自在MOOK。
e.新世纪手作生活风系列。
f.食谱系列。
g.新美人宣言系列。
依我粗浅的观察,他们似乎拥有无穷的精力和创新力量。往策略面分析,也许是为了占领书店陈列空间并提高挑战门坎,一面将新竞争者阻挡在外,一面让既存的竞争者窒息。但据我在书店翻阅的印象,系列多到让爱读者都不明白分割的原则,而予人紊乱之感。也许生存压力太大,已顾不得这些细节了。
4)其他出版旅游书刊的竞争者,可用如过江之鲫来形容,但都不如上述三
家那样咄咄逼人,这三家都有相当的规模且财力雄厚、人才济济,竞争者必须
去虎口拔须,才有机会一搏,否则在这几个大板块撞击之下,焉有活命之理,顶
多勉强图存而已。
5)但,毋需悲观,他们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同样靠着胆识与智慧,一步
一脚印奋斗而得的成果。
他们能,旁人当然也能,而最紧要的事,即在了解他们成功的因素何在?
我概括归纳下列几点:
a.与异业结合:如《行遍天下》并入裕隆,成为其关系企业,以壮大财力与气势。
b.勇于策略联盟:如与某股票上市公司合资成立公司,出版《AZ旅游贰周刊》,因而获得许多奥援。
c.能创造出「被利用价值」,乐于与旅游界融合(另类置入性营销)。
d.运用「广编合一」,采三赢(编者、广告主、读者)之策。
e.将「杂志书」效益,发挥的淋漓尽致。
f.充分运用「可累积性」(长年销售、重复发行)编辑技巧,有极良好的表现。
g.以一变(驭)多:如《行遍天下》一化为二,又繁殖出更多子系列,《MOOK自游自在》也玩同样手法。
h.活用变化多端的营销技巧,扩大销售量。
i.虚拟与实际兼顾,架设网络,提供旅游信息和各种订票、订房等全方位服务
j.将杂志经营成航空公司、旅行社、旅店、旅人、地方景点等连结在一起的情报交流平台
2.综合分析
1)台面上这些重要出版社,他们的作为,像拳击手挥出去的手,直直地挺在那儿,一时好像很难改变姿势。说白一点,只顾一股脑儿前冲,为了拼业绩、为了冲破成长极限,什么都揽进来出版,似乎全豁出去了,如今整个旅游书市,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乱」。
2)出版旅游杂志和书的大大小小出版社,林林总总约有数十家之多,但因过度竞争的缘故,为了生存,不得不相互抄袭、模仿竞争对手,而导致彼此的产品面貌与经营方法越来越趋于一致(包括错误),变得像孪生子一样,这种同质化现象一旦形成,事实上宣告旅游书市迈入「后成熟期」,而「后成熟期」则意谓着濒临割喉求生;而今唯有采颠覆策略,才能在新的基础上一决雌雄。
3)为了成长及扩增营业额,有些出版社放弃聚焦,甚至有人把产品延伸到女性化妆等新领域,表面上对业绩成长大有帮助,但往长远看,或许在尚末完成狭义的多元化之前,就内外失焦了。
4)目前,编辑们绞尽脑汁、出尽奇招的出书方式,可说已达临界状态;面对桌上这盘丰盛大餐,几乎找不到下箸之处,但挑战虽然严峻,乐趣当也在其中。这场仗若已如箭在弦,不能不发,这时候只想一问﹕
「你准备好了吗?」
.对策
1.确立编辑理念
《AZ旅游贰周刊》所揭示的宗旨是「第一本量身打造两性专属专用的旅游风格情报特搜志……就像英文以26个字母架构出包罗万象的现代世界……架构起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所有企图。」以及「掌握旅游的主体『人』,并与时事话题结合,直击热门话题发生地,游山玩水兼探听,旅游与时尚携手同游,饮食男女、纸醉金迷、旅游行程特搜出手,男男女女,各有所好……。」在封面上直接印出「for Men & Women」,以作市场区隔(但,做到了吗?)。
杂志书《MOOK自游自在》的要求更为简捷有力:「单一主题,信息一次阅足」,以突显「实用性」,杂志主体《MOOK旅游情报志》则变身季刊。我还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主客关系,但由书市所得印象,「杂志书」才是经营主力所在,它们盘据书架,声势浩大,因此,主体反而成了侧翼(颠倒正面),也许被赋予利益互动中的支持角色。
《行遍天下》则包山包海,质量均佳。
其他杂志或因信息不足,或因市场没有直接冲突,或尚不构成重大威胁,故不作进一步探讨。于此,反倒是应该反省《A杂志》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从所拟宗旨「旅游人文情报志」「旅情 旅心 旅的视野」来看,所追寻的格局颇大,但实践成果似嫌不足,从内容里,读不出相应的气势,非常可惜。
现在的旅游杂志和书藉的同构型太高,《A杂志》身在其中,看不出有何特别,现况令人担心,实应找出新利基点,或可背水一战。
这个新利基点,我相信它是存在的,问题是:找得到吗?
2.重建经营脉络
杂志本体只是整个经营脉络中的一个环节,它很重要,但不能自外于整个旅游事业的脉络意义。这句话是说,在旅游生态系统中,「杂志」可以是黏合所有服务的最佳黏着剂。
因此,不妨勾勒旅游杂志所存在的脉络,去理解、去建构运作的模式,这时候,愿景、理念、视野、格局……等,才算有了意义。只有这样,杂志才不会给做坏、做小、做拧了。
如何叙述《A杂志》的经营脉络?
目前,这件事应当有人去烦恼,不是你,也不是我。
3.「整」型
「整」型,可大整、可小整。
「大整」必须待经营脉络清楚之后,再行规划比较妥当。
「小整」则仅须考虑外在竞争生态,在编辑技巧方面略作调整即可。例如120页(为什么不是更厚或更薄?周刊或半月刊?)篇幅中,扣除各类广告及特殊需求所占页数之后,约有60~90页空间可资运用,这里面得包含1或2个cycle,可规划一个主题及一个次主题、约聘专栏若干、特稿、特别企划、封面故事、封面人物、参与式开放空间(吐嘈)、论坛、社论、专题报告、座谈、主编的话……等等,但真正出现的栏目,应有更恰切的名称,否则就太逊了。
当然,最好能先制作一份虚拟目录,即可进行讨论──这些留待你正式上任后再说吧。
4.其他(如营销计划等)。
.总结
这封信断断续续拖了很多天,主要是找时间上街,去各大小书店了解旅游书市;然后又耗了些时间上网搜集信息,等我消化完这些资料,顿时心情沉重。
我没想到旅游这块看似边陲的领域,居然也分食者众,生存竞争之惨烈,远比我早先认知严重,所以下笔时不免迟疑再三,虽然此刻心里有些想法,但还算不上了不起的突破,还是藏拙为上。
倘若你决定去蹚这次浑水,我当然义不容辞,一定全力相挺。
远游归来,请多休息。
浩正12,5'04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10
【写给编辑人的信17】
不可原谅的排版错误
── 编辑实务2
亲爱的朋友﹕
有些「」事老鲠在喉头,当一吐为快。
在我购阅的某些书,编排上的陋习,似乎已积非成是了。其中特别难以忍受而眼看越演越烈的是﹕不该出现「空白页」的地方,偏偏突兀地「空白」在那里,说有多碍眼就有多碍眼。很明显的,有些编辑不真正了解什么叫「单页起」、「双页起」(跨页表现)、「(次)页起」和它们的选用时机,以及其间的差异。
这该属于书籍编辑的基本功吧!
为什么没人教?为什么容许他们的错失犯了又犯?
和朋友聊天时,彼此笑说,一定是家里大人太忙,无暇兼管细节﹔或是更让人吃惊的答案﹕连「大人们」也不以为是错失?这些知名出版社的「范本」杵在那儿,新进编辑盲目模仿,久而久之,以为这才叫正确。呜呼!放眼世界,大概只有我们大喇喇地别树一「式」,形成当今书籍编排的特色。
解决之道,只需归纳成一个极简单的原则遵循之﹕

左翻(西式横排)的书,右页绝不容许空白页出现﹔
右翻(中式直排)的书,左页绝不容许空白页出现。

也许有人会问:这是谁规定的?即使这项规矩是曾存在过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打破它?
假使非如此硬拗,我建议大可不必再往下读,因为有些行规行之有年,除了少数特例(如艺术方面或有特殊考虑的需求),可说全世界都谨守规矩,我们又怎能罔顾事实?
假使置身编辑台上的你和我有相似的困惑,也许有人会问:当文章不够长或多出一段,恰巧导致不该出现空白页之处出现了,那该怎么办?
我接受过的训练,只有一个答案﹕绝不容许
而,这也正是需要编辑发挥专业能力的地方。
面对这种情况时,编辑必须绞尽脑汁去克服难题,所采用的方法,约有下列数种﹕
1.依文气走势,松开(增加)段落,将内文延长到空白页(至少要有二行);
2.依文气走势,连结(减少)段落,将内文挤进章节最尾页(满版为止);
3.增加(或减少)内文小标题;
4.与着(译)者商量,调整内容长短(最好少采用此法);
5.从全书编排上理解,若能在行距、行数、每行字数、大小标题所占空间略予调整,或可将这一困扰解开;
6.故意制作「小注」(注释/编按),不露痕迹地加长内文;
7.刻意在版面预留空间,做成Box或抽言──难度高,但极有效﹔
8.增加插图或图片(留意全书的一致性);
9.在不伤害原文的前提下,任何其他的尝试。

事理既然如此清楚,那为什么市面上仍经常出现「不当空白页」的失误?
有一种可能是编辑真的不懂,那么这篇短信或许有些参考价值。
另一种可能是编辑偷懒。因为按照上面所提出的编法,岂不累人?不如怎么方便怎么编,反正成书印行之后,技术问题一向乏人闻问,这点版面上的缺失谁会在意?何况这种观点,谁对谁错还有得拗呢!
第三种可能是──在编辑作业流程中,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分流了,文编把书稿整理好之后,就交由美编(更糟的是直接交给排版公司,现在的排版公司都自设美术人员,自动配图进行版面构成)全权处理,不再参与监督或讨论。美编有时为了表现大气一点,或选择的图或画适宜做跨页表现,也就顾不得文字编排上的禁忌,发稿时,不论中、西式,每一章的开始,都选择「双页」起排。
即使有人纠正时,还每每以艺术设计专长做为颠覆传统、创新的借口,把批评者奚落一顿,吓得文编再也不敢吭声。
但演变成今天我们见到的情形,我认为一方面是文编失责,一方面是制度失衡。
这儿牵涉到极其重要的关键﹕成书之后的编辑责任谁负?是文编或美编负其总责抑或文编与美编各负其责?由文编从头盯到尾的「一条鞭法」或是由此「分流」?现在出版社分工日细,文编多半不肯、也不认为该去协调美编,主客关系厘清不了,缺憾即因隙生成*注1。
现在回归本题。
一本以文字为主的书,版面的设计终决权,当控制在文编手上。
书稿拿到之后,应先了解书的结构(其他应注意事项不在讨论范围)。
接着,决定版面规格(字体、行数、字高……等)及落版方式。以中式直排(右翻)的余秋雨《借我一生》为例,这部书厚厚一鉅册,文字是它唯一表现方式,而章节甚多。我们看到编者套袭「天下文化丛书」惯用的「双页(跨页)起」编排,结果出现不少「左页空白」。其实,这部厚书应该选择「单页起」及「(次)页起」,在一章结束之后,不论单双,次页立即接续,一则可避免上述遗憾,一则可节省不少纸张,这么畅销的书,一口气印行十几万本,减少不当白页,不也可保护大自然少砍一棵树?
看!编辑不也该带着环保意识编书吗?
假使坚持每章都要跨页表现,那么无论如何请发挥编辑功能,想方设法,不让左页(或右页)成了空白!
「双页起排」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落版方法,因为要克服的问题会增添不少,通常做老编的能避则避,非万不得已不轻易选择;现在的年轻朋友总以为跨页的版面视觉效果特佳,故乐此不疲,也就顾不得触及其他禁忌了。
手边的两本书,凑巧都患了同样的症状:一是作者赠送的《杰出女性学者给年轻学子的52封信》、一是《藏书之爱》(很不错的书)。这两本书的编者,只要稍微留心,应该能够克服──好好的书,一定要带着遗憾吗?
我曾经和两位熟识的编辑反应过类似的意见。
其中一位耸耸肩,告诉我他只能反求诸己﹔另一位则找来一本国外出版、介绍艺术作品的图文书,证明人家也一样印行「不该发生空白页」的书,认为我太大惊小怪,而且如此编书,大家都没意见,反而是我多事了。
他把特例当通则,说得我当场愣在那儿,久久说不出话。
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浩正 1,11'05

──────────────────────────────────
*注1:如何厘清文编与美编彼此主客关系,极其重要。若是以文字内容为主要要求的书籍和杂志,当以文编部门主编(含)以上的主管或由其授予全权者负其总责,美编不可也不应逾越这个界线,他可以建议,但没有终决权,否则责任归属难断。在台湾有不少印制精美的全彩杂志,文字往往变成图片的附庸,完全违背出刊宗旨,使读者迷失于夸张的七彩绚烂中,常有不知从何阅读之憾。当然啰,要是以图片为主的出版物,我们同样不能接受文编的喧宾夺主。在一本以文字内容呈现为主的出版物,美编的任务在如何满足主编者对标题及内容所要求的强度清晰地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感受到并接受它,美编要恰如其份(美容大师)扮演建议者而根据裁示执行之。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11
【写给编辑人的信18】
落版的艺术
──编辑实务之3
亲爱的朋友﹕
因为喜爱阅读的缘故,家里不免订了些杂志,特别是新创刊的,总会趁优惠期间,去占点小便宜。
大概在职场「」久了,不知不觉得了职业病:看到好杂志,开心得像自己编的,爱不释手﹔看到有缺陷的,忍不住为之叹息,有些编者恰巧是相识的,几度拿起电话想提些老生常谭,但再想想,自己的见解也局限于狭隘的个人经验,又岂能自认为一定是「对」?一思及此,再也不敢鲁莽出声;再想想,不如「退而结『网』」,老老实实记下「忠于自己」的体会,放在老猫的网页,请高明一起讨论,或能激发意料之外的火花。

要编好一本杂志,所牵涉的因素极多,且互有关连,若要理清头绪,还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反正还原到最终,都只在「摸象」、都围在「编辑实务ABC」周边打转而已。
从编辑技巧角度审视这些杂志,我认为常被忽略的环节乃是出版流程中的「落版」。在讨论落版之前,我们先假设杂志编者已经解决「编辑理念」、「内容架构与组合」等的设定和运作模式,而且都契合规范,否则就失去讨论基础了。
我们最常见到的缺失是﹕明明内容尚佳,却因不谙落版,把杂志编得十分零乱,反映不出应有的价值。而有些编者,以为只要把一流稿子弄来,印成一册以飨读者,其余皆是次要的事。
不!这种观念当然有欠周详。
优秀的编者能邀约到最「」、最「」的稿件,经由熟练落版技巧,再配合美编在版面设计上的诠释能力,将内容完美呈现于读者之前,令人读得畅快淋漓,不忍释手;相反的,即使搜集到最漂亮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要是位置不对、比例失当,我们看到的会是野兽而非美女。
这其间的落差,就出在落版认知上的偏失。

什么是「落版」?
「落版」即是把准备印行的内容进行最后步骤──排列组合,希望在既有的条件下,进行「情绪管理」,将读者心理导引到正面反应。
就「书籍编辑」而言,也需要落版,我们先从这儿说起。
当编辑将书籍内文整理就绪(包括文字梳理、订正、审定及篇章、目次、序跋、推荐、广告……等,都一一完成),就该胸有成竹地付诸完稿。在这节骨眼上,立即能区别出两类编辑﹕一种是将编辑工作看成职业;一种是将编辑工作看成志业。前者,不肯多作思考,照着葫芦画瓢,萧规曹随地跟着从前的版型照抄;后者,在参照旧版型时,会反刍再三,斟酌内容特色,寻求能让读者更便易吸收的表现手法。
数十年前,在我踏入「编辑这一行」时,以现在的水平而言,当属手工业性质的「铅字排版」阶段,文章在发排之前必须做到一字不错、段落分明,若有特殊字体或版面设计要求,也要在发稿单上注记详尽,不可含糊笼统,否则排版厂拆版重组,耗时耗力耗钱,得不偿失也。要是经常出状况,工作就保不住了。
我非常幸运,刚入行就遇到名师引导﹕一是张默先生,一是隐地(柯青华先生)*注1。直到今天,在我心目中,他们依旧是版面设计高手。尤其是自己累积经验之后,更加明白他们创发式的编辑高度,若无长期浸淫和巧思,是做不到那种水平的。你若不信,去翻翻张默主编的《创世纪》诗刊,和隐地主编《书评书目》和「尔雅出版社」的丛书──例如刚出版的《身体一艘船》,便知吾言不虚,能清楚看到他们的创新与整合能力。
我是打从那样的年代走过来的,所以对当代观念领先群所迈出的每一步,都点滴记心头,然我本性愚騃,始终未得精髓。
另一位让我整个人撼动起来的编辑高手是张伯权先生*注2,他是我服务于《书评书目》时的同事,在他身上学到不一样的编辑技巧。
让我头脑一醒的事例,是他处理《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的方式。
1975年,我参加了廖文远和他朋友在新竹创办的「枫城书店」所衍生的「枫城出版社」,担负主编之责。张伯权答应将《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注3交给枫城出版,但要求从封面设计、内文编排等一手包办。我那时候,对如何编书一窍不通,有人自告奋勇,为之大喜过望,当然慨然允诺,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趟真正完整的学习之旅,我见识到呕心沥血、全心投入的燃烧体,如何诚挚地完成他生命中的第一本书。即使到了数十年后的今天,每当我拿起这本小书,似乎仍能感应到他炙人的热情。
假使你曾拥有第一版的《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或许也会兴起和我一样的感受。我觉得他似乎变身为卡夫卡,是卡夫卡向读者展示自己。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像他这样编书的。
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素朴,也充满卡夫卡风格。
他处理内容的手法,有着明晰的「层次式」的开展。读者拿起书的剎那,在翻页的过程中,一步步被引入一种氛围,他在每一页都悄悄释放一点点卡夫卡香精,那种芬芳立刻掳攫了阅者的心。
在那古早通路有限的年代,初版2000本,两个多礼拜便告售罄,从此,书市增添了一本畅销的长销书,到了今天,仍占著书市一隅。
这段历史之所以说得这么详尽,为了阐明一个颠踬不破的道理,所谓「落版」也者,乃是从情绪导引中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亦即说服读者接纳的过程
编辑有能力、也有此需要,架起作品与读者之间这条通道。
书籍应这样编,编辑应这样认知──每一本书都该尽全力以赴之,这才是「志业」。
打从这儿,我走上了「学编辑」*注4的路,一切以透识阅者心理为检核标准,生活中凡能增强编辑能力的都加以吸取。因「知所不足」而锻练出另类「吸『新』大法」,我的编辑人生,就这样叩门而入。
书籍的编辑如是,杂志编辑更是如此,它是编者努力提供读者购买及阅读的理由之一。

编者和读者的关系非常微妙。
一方面他们是对立的双方:制售方与购阅方;一方面又得并肩而站,甚或更谦卑些,去多理解读者的饥渴、不便与需求,否则聆听不到他们内心心弦震颤所发出的声音。
这其间的矛盾,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也不是这封信的主旨,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把一本杂志在付印直前*注5、在内容既定的前提下,编出让阅者接纳的最佳表现?
杂志的「落版」远比书籍复杂、多变、丰富、有趣,但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即﹕读者心理──喜、憎、迎、拒之间微妙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一般而言,可简单归纳成几个原则﹕长短互补、软硬兼顾,先顺后逆,起承转合。像不像口诀?哈哈,是我胡诌的,不过,仍可参考。
我们不妨从观察一般人的阅读习惯,来反觇杂志编辑,并由此省思落版技巧。

杂志读法,因人而异,严格的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不一而足。但千变万化总存有通则,当手持一本杂志,一般人会怎么读?
我试着列出可能读法﹕
.顺读:从头读起──不漏一页,从封面读到封底。
.跳读﹕拣自己喜欢的先读。
我们姑且将此称之谓「第一种读法」,讲得更琐碎些,或可这样轻读﹕
‧先读短文,再读长文;
‧先读轻松的、趣味的,再读需要思考的;
‧先读特稿、特别企划的,再读一般性的;
‧先读专栏,再旁及其他;
‧先读有新闻性的、内幕报导的,再读学术或理论性的;
‧先读标题新颖、耸人听闻的,再读严肃的;
‧先读有配图(照片)的,再读纯文本的;
‧先读有小分题的,再读不分题的大块文章﹔
‧先读与切身利害相系的,再读其他;
‧先读策划性的主题文章(如封面故事、人物),再读次要文章﹔
‧先读爱读的,其他随意读﹔
.或者,风吹那页,就读那页吧!
总结的说,一般读者的阅读方式多半是先找出有兴趣的或杂志的重点文章读,若有余暇,再顾及其他。

假使有幸你是专业编辑(恰巧是编杂志的),很可能比别人多一分关心,以一种带着欣赏的、比较性的「第二种读法」接触杂志。
譬如说,看到「封面」时,已不仅是美的欣赏或当期重点内容的了解,而是更进一步追索有无固定格式(型之一种)?杂志名称和Slogan的结合、要目(数目多寡、重要性排比、字体大小与对比性等)、图片选择……的整体均衡是否妥善?强调的主诉达到聚焦预期效果吗?能吸引人吗?你动心了吗?换做自己会怎么处理?
读「目录」,看它占几页,为什么?目录排列是依页码还是依内容性质?重点文章如何突显?除了运用字体和图片加强视觉效果外,有精要的说明吗?你会如何安排序列?你会因为目录而先读某一篇文章吗?
读「内文」就更复杂了,从首页到末页的次序,反映了「落版」的经验落差,同样的稿件若由不同的人落版,很可能编出迥然不同的面貌。为什么这篇文章放在最前面?为什么下一篇是此而非彼?如此厚度(页数)的内容该容许几个cycle?像玩扑克梭哈一般,假如手上握有上上好牌,第一道冲头就是三条A,后面两道必然更强,天下当然无敌。但现实世界少有奇迹,所收稿件难免各有长短软硬,要怎样组配?
我们可以从编者处理内容的手法「冲头?押中?压轴?」中,看出他的性格,非常有趣。
十个编者至少有十种以上编法,由此可知,钟鼎山林,各有天性,而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平时只需多翻阅不同杂志,大概多少可看出端倪。饥渴、急于表现的编辑,常不小心轻忽了「编辑理念」与「编辑理路」的一体两面的特性。
一个专业编辑,很自然的会追问:为什么要出版这本杂志?办给谁看的?假使你是长期读者,依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本杂志内容的综合印象,它反映了刊物的愿景吗?你能清楚了解杂志方向是否仍在轨道上运行?或者是否经过人事变动之后,名实之间严重悖离?
我们也很容易从杂志内容分配中,看出编者如何运用技巧处理文章的先后次序与轻重安置,而这个架构有没有恰宜地叙述理念,将「形式诠释内容」做了最好的呈现?
若是决心好好走「编辑这一行」的朋友,应该时时以这种心情阅读,除了享受文章直接传递给你的感动之外,身为编辑理应比一般读者多一分关注。
有了这样的反觇经验,再回头询问「落版的意义、方法与价值」,似乎可省略重复解释,倒过来「逆思考」,答案就在那儿。

最近有不少新杂志创刊,也有一些杂志进行幅度颇大的革新工程*注6,给了我们一个绝佳机会逐一检视。光从「落版」为起点,往上追索种种意义就好玩得不得了,「编辑」这个行业,也有苦中作乐的一面呢!
训练编辑最好的方法就是送上第一线,让他面对压力,让他自行解决困境。其次,由剖析不同类型杂志的典范事例及缺失之中,增长识见。最笨而又最踏实的做法,则是拆解杂志,重新落版,看看彼此有何不同,从相互观摩中,琢磨出自己的编辑心法。
当年,不知是幸运还是出于信任,我曾不止一次得到创刊杂志的机会,结局很简单──若不出局便可保住饭碗。我侥幸存活下来,也因此在不同工作岗位累积了经验,希望这些「古旧经验」,尚能保有科学实验中类似「对照组」的功能。

现在,我们来谈谈我最喜爱、逢人便夸的《数字时代Business Next》改版工程。
《数位时代》历经数次改版,刊期也由月刊改成双周刊,使它能够更快速掌握新科技时代新观念、新产品及经营哲学的变易。詹伟雄、王志仁、吴向前、林义凯、张殿文、卢谕纬……等,每一位执笔者的文笔都深深吸引我,其中总编詹伟雄的<编者的话>,篇篇言之有物,剖析事理每每触及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总是使我玩味再三,以领略真髓。大前年,我服务于「正中书局」时,编辑部策划一条针对中学生的「梦工场」路线,我大力举荐将他的文章结集出版,因为文章内容深具启发性,假使我们中学生从小汲取这类新观念,拉开视野,用心思考,长大之后的发展必有另一番风景。
以今年2月15日出刊的《数位时代》第100期为例,封面故事「100个改变管理世界的创意势力(2005年Creative Managers×100)」非常突出而精彩,詹伟雄撰写的编者的话<创意人和Troublemaker之间>,特别介绍苹果计算机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的核心概念「思索不同(Think different)」,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阅。
这么出色的领导人和杰出的访写队伍所交出的成绩,令人激赏之余,不忍多加苛求,但若纯由落版角度看他们这次改版工程,却仍有商榷之处。

一是杂志究竟是西是中的矛盾。
《数位时代》一向是西式编排(左翻),这次转为「中式编排」(右翻),展现出改型的重大决心。本来嘛,左翻或右翻纯粹是编者主观喜好,做为读者,每闻改版必满怀期待。但,我很难接受打开一本中式右翻的杂志,却触目尽是西式版型。改版第一、二期,几近2/3内容是西式编排,应当由右而左阅读,全成了由左而右,令我不禁疑惑﹕既然这么热爱西式编排,又何必为标榜改版,硬生生地勉强改成中式右翻?长期以来,原先的西式编法已经广被接受,而今180度转变为不中不西、又中又西,究竟想追求什么「新」的效果?
我们从混乱的基本编辑概念之中,隐约看到一些隐忧:
1)假使这是负编务最高责任的人(如总编辑)下的旨意,那显然犯了错,因为如此劳师动众,全做了虚功,也不小心暴露出极限边缘(大可不必自暴己短)。
2)假使总编辑根据「编辑方针」组织稿件之后,交由后制作部门落版完稿,则暴露了执行者于诠释总编辑理念时发生偏差,有人误读了他的想法,而导致乱象──这种分歧,本可避免的。
3)这儿又碰触到文编与美编之间的矛盾,或与后制作之间建立共识的问题。

一是特色经营的仁智之见。
当杂志内文齐备,交给执编落版(也许是总编自己操刀,或由后制作单位承接),双方应做充分沟通,说明重心所在及特别要求等等,负责落版的人,必须加以落实,将当期内容做最终的美化工程。
诚如前述游戏口诀,导引读者心理:起、承、转、合──如何在打开第一页剎那,引出他的兴趣,使他在翻阅时不知不觉地读下去,即使经由刻意的转折,进行到另一个主题时,依然兴致盎然,而于掩卷之前,仍爱恋不舍,读得满心欢喜。
《数字时代》即是难得一见的范例。
未改版前,落版之精准,令人钦羡,才区区150页的杂志,由好几个区块融铸一炉,从头到尾没有冷场。
在此借用阅读一座城市的方法,来说明落版如何营造特色(构筑差异化)。从城市行政当局立场设想,他们该怎么创生或运用手上资源来吸引游客(读者)?譬如香港,有港式饮茶、兰桂坊、星光大道、「幻彩咏香江」灯光秀、购物天堂、香港迪斯尼乐园(9月开幕)……等,令人目眩神迷;上海的新天地、黄埔外滩、磁浮列车、豫园……等,使观光客流连忘返;台北的故宫、士林夜市小吃、淡水古街、龙山寺以及名扬中外的牛肉面……等,同样星罗棋布于各区段,散发着诱人的吸引力。一本杂志的内容亦应如是,翻开每一页,犹如穿梭大小巷道,那儿有名胜古迹,这儿有知名小吃……,处处让人眼睛发亮。
改版前,《数字时代》的内容结构几无懈可击,在基本的「」(框架)上发挥独自的特色。我们且以内文专辑《21世纪经济报导》改版前后的处理方式来表达我的疑惑﹕改版前这个「专辑」大约摘选三篇文章,以独特的版面设计彰显其重要性而形成特色之一;而改版之后,这自成格局的小天地不见了,只摘录两篇并和Interbrand Insight授权文章平行刊出,原有的山峦风光不见了,还原成一片平坦。
我要说的是,本来有高山峻岭,气势万千;稍一转入小径,则别有洞天,现在呢?已失去寻幽探秘的趣味了。原先的内容未变,新的落版观念却稀释了自已的特色。(想想看,少了牛肉面或没了士林夜市的台北,多么乏味啊!当然,我们可以不要牛肉面、踢开士林夜市,但替代它们更具吸引力的特色是什么?消费者肯接受吗?)

一是改版的时程掌控的问题。
这是编辑最常碰到的老问题了,改版作业究竟一次完成或渐进而行?这与主事者性格有关,再者亦可以结果论英雄。
《数字时代》这次改版采试探、渐进方式进行,连续四、五期,内文架构仍未稳定,除了西式改中式编排,其他方面看不出有什么大不同,这样大张旗鼓宣示改版,有必要性吗?
我倾向「谋定而动」。
若是边行边修,旷日废时,稍不留神,滋生混乱。

一是图文处理的问题。
什么时候该用跨页图片,一显气魄?但处处跨页,处处重点,内容的重心就不稳了。
什么时候该以多图取胜,营造热闹,但又不失陋简、零乱与小气,确是考验主编,像「双周人物」「双周设计商品」的版面就失之松散单调。
如何善用图片以增加可读性和视觉效应?拥有辨析图文整合是否美观的美感经验,是手执编务牛耳者必须有的重要质素,而优秀的美编自当体会主编心意而将图文做适当表现。

总而言之,编辑固小道也,但诚如老猫引用阿城的话﹕
「什么事情一到专业地步,花样就来了。」
谈落版之种种还称上不专业,花样就一堆,编辑这一行要做得出色,看来还不能不全力以赴呢!
在编辑作业流程中,落版乃最末端的工序,说它是枝微末节的雕虫小技,一点也不为过,它不是核心,充其量算是个关键检验点,由此评估主事者的意志贯彻程度与控管能力。尾巴摇狗的隐喻刚好点明落版的位阶,它能增添光彩但不足以影响大局,将落版视作特异神功则是另一种荒谬。
所以,这儿陈述的必须在特定条件下才产生意义,它奠基于坚固而可塑的「型」及其之上的「理念」,否则一切成空。以后,有机会再讨论我对「型」的基本认识以及自以为是的编辑哲学。

结束此信之前,忍不住要问﹕落版有这么重要吗?
我的结论是﹕落版应重视,内容才是王。譬如说,我无法抗拒《数字时代》的封面故事「iPod风暴彻底研究」及珊卓凡德默维教授18,000万字的研究报告<iPod、iTunes、Steve Jobs:苹果以科技带动市场成长>,我乖乖填妥订阅单,又续订两年。
浩正3,15'05
──────────────────────────────────────────────
*注1:我和张默相识于「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是王庆麟(痖弦)先生,张默和夏楚负责《中华文艺》编务,两位都是我书刊编辑启蒙者,从认识铅字的方、明、正体开头,也真亏了他俩如此仁慈而充满耐心。离开华欣之后,隐地接纳王庆麟先生推荐,我进入「洪建全文化教育基金会」(简静惠女士主持),在他的指导下编辑「洪建全儿童文学创作奖」得奖作品,后来蒙他允许,学习《书评书目》编务。
*注2:张伯权据说已移民加拿大,曾在国内经营「河马出版社」,以语文学习类为主。伯权才华横溢,尤其是译文文笔,极其出色。除了《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卡缪札记》《噢,父亲》《俄罗斯文学史》《披头的故事》《权力与荣耀》《卡夫卡的故事》《钟》《文学笔记》《侏儒》外,尚有《美国生活辞典》等近数十种语文学习丛书,在Google上很容易查到资料,他偶而以「范文」作为笔名。许多年前,黄春明曾告诉我他特别喜欢《俄罗斯文学史》,曾购买十多册赠送朋友。可惜此书始终冲不开销路,一直到我脱离枫城,未见再版,但这本小书曾长久陪伴我,百读不厌。
*注3:张伯权告诉我,《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译稿曾再三被当时知名出版社及编者拒绝,理由是卡夫卡代表了颓废、病态……等负面思想,不合乎当时的政治正确路线。而枫城刚刚成立,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懂得害怕,就莽莽撞撞出了,事后也未见任何人前来「关心」,由此可见,有些事纯是「自己吓自己」。
*注4:这是一段很有趣的自学历程,把生活中接触到的每件事都从编辑角度审视。我曾在一次正式的西餐体会了编辑的「空间处理术」,从上菜过程中──小零嘴、开胃酒、冷菜、热汤、主菜1、热饮、主菜2、水果、甜点、咖啡或茶等(我已记不清上了多少道)认识到「杂志不就该这样编吗?」数十年前,晚上8点档曾经播映收视率颇高的美国综艺节目「奥斯蒙兄妹」,我也从中领悟时间与空间的切割和调谐﹔在军事书籍中认知「目标原则」等的世俗运用﹔从苏联战争原则中明白「后方基地」的重要性,由此我学到稿源及题库储备,让自己保持主动而不陷于缺乏回旋空间的窘迫;而将游击战术「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原理用在编辑上,我从未失手过;我也在交响乐团及指挥身上,看到主编与内容架构的矛盾与统一……。
总而言之,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通和编辑挂上钩,胡乱发明,找出新的解释和新的发挥,套一句流行语,叫做「Fun编辑」。我的想法和做法因此常常和别人不太一样──这反而成为我生存利基。
*注5:「直前」为军事术语,本用于一场战役「攻击发起日(D day)」的「攻击发起时间」之前的有限时间,但「有限」是多长,并无明确规范。
*注6:杂志改版是永续的工作。有时是为了因应竞争对手出现或变革,有时是为了因应社会政经大环境的变化,有时却源于自身认知目标的移动。我们固然不可为变而变(无目标的变),但也不能昧于内外情势,使自己陷入僵化而失去竞争力。最近极具影响力的《财讯杂志》将于4月大改版(从25开改为橘8开)──会是25开的放大版抑或趁此良机进行全面革新,重组内容架构?很值得编辑人花些心思注意,这将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12
【写给编辑人的信19】
编辑所为何事?
───你想成为那类编辑?
亲爱的朋友﹕
很久很久以前,我初入编辑这一行,在某次聚会上,身旁一位从事教育工作者礼貌地询问我﹕
「请问你在那里高就啊?」
「我在××出版社上班,我是编辑。」
「噢──,是帮人家出书的。」
我不敢推断他语气中有没有轻蔑之意,但这句话却跟了我一辈子。
感谢老天爷!去年从职场退休之后,终于可以总结的说:在「帮人家出书」的道路上,我找到立足点、找到自我、找到生存的权利和意义。
一点也不错,我们就是「帮人家出书」的人。
编辑生涯可以浓缩成上面五个字,也可书写出一百万倍的论述文字,仍难尽奥妙,因为即便是铁则金律,也会随时空变化而不断演进。
(所以,对我而言,「老猫学出版」之出现与存在,乃无比重要。)
我很高兴能有此机会记下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供同行参考。

一般刻板的印象里,做编辑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觅稿、邀稿、改稿、发排、校对、协写营销文稿、连系作者及印刷厂等等,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似乎编辑生涯就在日而复始中,生产一部部书籍送上书市。光彩是作家的,盈利是老板的,成就是公司的,──我们呢?只因为从小喜欢阅读或舞文弄墨而入了编辑行列,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我们在被赞颂为美德的敬业精神里,从整个产脉中隐失了。
即便如此,我们仍无可救药地,乐此不疲。

编辑这道门,一旦跨入,不乏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
你可以以校对为职志,成为校对高手。
一个真正了不起的顶尖校对可非等闲人物,所有引经据典他均知出处,任何艰僻之词都找得到根源,本身即是一部会走动的活辞书。若沉迷阅读,只想读尽天下书的书痴,「校对」是个很贴心的工作。偶尔,还可书写类似《校对学》《错别字辨识》等书,甚或筹设提升国文阅写能力补习班,普渡学子。
一旦有幸身列「校对达人」*注1,身价将大大不同,甚至成立工作室,承接出版工程中校对之责。

你可以以编书为职志,成为编书高手。
「专业编书」与「一般编书」之间的差距,难以道里计。前者能化平凡为非凡,提升书的价值;后者只萧规曹随,虚应故事。前信中曾提及陈锦辉先生即是高手中的高手,他曾将一部谈营销的书稿,打散重组,当作者再见到他的著作时,他看到的是一本有了新的书名、翻开目录见到全新的章节名称和内容结构,细读文字却似曾相识,只是有些文字不见了,有些次序不同了,有的段落、节奏更有音乐感了,甚至有些切下来编成内页的box或批注。
我为之大开眼界,见识到编辑达人「庖丁解牛」式的神奇技艺。当然啰,再出色的编辑也无力把垃圾变黄金,基本上必须「金玉其中」,而识货的编辑自会拂拭乱絮,理出著作本来面目。
后来,这位作者根据此书编法,依样画葫芦,继续写了数册,出版之后,部部畅销,有的还成为专校的教科书。
陈锦辉如今自立门户,出任顾问并专注出版工程中编书之责──他走的道路,也是编辑发展方向的一种。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编辑能走的路,也繁复多样,端视自己的性向和志趣所在而定。前述例子,即说明一旦充分认识自己,便可刻意发展独特技艺,也找到生活乐趣。
一旦入了行,每个编辑都该悄悄自问:10年或20年后,究竟要成为那一种编辑?你心目中的典范人物是谁?或是别树一帜,凝塑新的典型?
假使你非常了解身处的社会变迁及因此激发出来的知识渴求,而你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到国外最新出版信息并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你可能是另一位郝明义(大块老板)或吴程远(远流总编)──郝明义创造出《EQ》奇迹,吴程远掀起《从A到A+》旋风,他们在当年引领风骚,成为出版界争相报导的代表性人物。
假使你人脉广阔,当今名家都纳于手心,再加上对新崛起的作家和作品具有独到的鉴赏力,使你永远取得到你想要的创作──这种才干非同小可,一定能够在出版(文化)界独当一面甚或雄霸一方。有些报纸副刊主编、出版社主编、杂志主编都是很好的榜样(他们之所以能身居要职,除了人脉经营的优点之外,必还另具长处),这是一条很传统而正规的发展之路。
假使你的野心不是一点点,显然的,远流的王荣文和城邦的詹宏志都应该是很贴合的偶像(有为者当若是!/彼可取而代之!──你是那一类?)。
要是你事事见解与周遭伙伴相异,经常看出常人忽略的关键,恭喜你,因为特立独行的你,很有机会成为雅言出版社的颜秀娟或宝瓶文化的朱亚君。前者努力证明「单打独斗可以做到多大?」;后者的信念直接而坦率﹕把事情搞大。她们所代表的新世代(后浪)精神,令人刮目相看。
做「朱学恒」,也是不错的选择。
朱学恒──就是,呃,有点难介绍,可能是个「电玩小子」,到目前为止,已翻译出版了23种书,最著名的当然是《魔戒三部曲》,迄今已销售60万册,光这部书的版税收入,即直逼NT2000万元,吓人不?!据说,当初他毛遂自荐请求重译《魔戒》,并自动提出严苛条件﹕
──若销售不到10,000套,分文不取。
这家伙,真不愧为当代豪迈奇男子。
他做过城邦旗下「奇幻基地」总策划,担任「奇幻基金会执行长」。最了不起的是他去年登高一呼,号召网络社群共同努力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进行中文化(好艰鉅的世纪工程),不到1年,从世界各地冒出400多人、拥有不同领域专长的义工*注2,未花1毛钱,认养了全部课程,平时看似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彼此互不相识,却在朱学恒的理念下凝聚在一块儿了。
了不起吧!很难学──这世上还真有这种傻子和相信他的傻子呢!
假使你资质平常,却又有点儿傻气,反正什么也算不上,再加上生性木讷、害羞、缺乏自信、口拙……样样不如人──很不幸的跟我一样普通,却因缘际会入了编辑这一行,未来还有生存机会吗?
当然有。
你看!我不是活得好好的,正振笔直书编辑经验吗?
从出版工程作业流程和建制规模进行了解,可走的路很多,编辑这一行业,固然可从基本功下工夫而有所发挥,但归根结柢还是得省视自己性向与志趣所在,努力做你自己

做为出版编辑,在帮人家出书的基础上,我们的使命(工作内容)非常单纯,用最浅白的话说,即是﹕出书、出好书、出好卖的好书(否则薪水从那里来?)。
要是光是出书,出自己喜欢的书,太容易了。只要老板授权,不负盈亏责任的话,即使他有金山银山,保证让他徒留英名而逝。所以,业界曾经流传一句蛮刻薄的「类格言」﹕一个成「名」的老编身后,老板们尸横遍野。
的确,出好书不难,可是要出到适合经营的好书,可就难了。
什么叫「适合经营的好书」?答案无解。因为选书难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识或出版政策优先次序设定之后的经营范畴拟订所引发的争议。
你认为适合出版的好书,别人不一定认同。譬如,国外得奖作品就牵涉到国情适与不适的问题,书不坏,但一定「好」吗?成名作家的作品,水平也常参差不齐──人,找对了,书却可能出坏了。
若是再加上「好卖」(畅销)的条件要求,立刻明白编辑有多难为。
所以,若你「不幸」做了出版社的编辑,最重要的当然是学好基本功,起码要熟悉校对、编书、发排等流程掌控和基本人际关系的圆融运作,否则连饭碗也保不住。
而每个细部,都有机会深入而臻于「达人」,成为其中佼佼者;或以此为垫脚石,依个人志趣积极拓展活动版图并学习承担公司永续发展的经营使命。
一旦踏上这块垫板,祸福从此难料,再也回不了头了。

编辑的道路看似狭窄,其实仍有足够的空间供人发挥。
前面举出的样板人物,都找到了与众不同的生存理念,并由此发展出独特的论述,在辽阔的出版界,拓殖出经营空间,将其信仰具体实践。你,是不是在积累经验之后,也能找到与众不同而又有生存利基的、新的出版方向及范畴(一座念兹在兹的巍巍乎「拱桥」!请参阅<关于编辑?>)?
编辑除了实践工具性的天职之外,更需发展一套属于自己的目的性论述,少了这份雄心,编辑工作沦落为打工性质,我想,当不是踏入此行的初衷。
我们除了尽心做好帮人出书的工作之外,依然不可忘记打造自己:一方面广建人脉,经营人脉;一方面要提升鉴赏能力,当优秀的作家与作品打从眼前经过时,能迅即掌握﹔一方面能开发议题(找到「拱桥」),独占议题,成为某个范畴独享者──若能臻于此境,就非同小可了。
好编辑永远在寻找可雄据书市的「主导逻辑」(Dominant Logic;借用密歇根大学普哈拉教授语)*注3,我们不可能漫无目标随意出书,总得找到「性相近」的领域经之营之,而隐藏于这些书背后的出版逻辑,才是决定成败的主因。
你有细心留意寻觅吗?

在这封信中,提到「编辑」一词时,多在陈述出版范畴内的作业,实际上尚可粗分「报纸副刊编辑」、「杂志编辑」。我因成长过程崎岖不平,经历较为复杂,常游走于三种身份之间,但也因此得到各种试炼机会。对我来说,我很清楚是以何种身分发声,但读信的人,却或需多一层思辨。好在所有原理的根源如同老子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均始于一。
未来,我会和盘托出我的思绪之源──说穿了一点也不稀奇,就一个字﹕
」。
我的信老写得太长,不合网络阅读习性,所以,该打住了。
祝福大家健康快乐!
浩正4,21'05
──────────────────────────────────
*注1:随着计算机教育普及,着、译文稿均以磁盘交件,「校对」这个行业渐渐融入编书工序环节之中。而「达人」一辞我极为喜爱,原辞可能出自《论语》或《庄子》,但在日本已经演化成特殊指涉的含义。我忘了摘自何处(《数位时代》?)的一段文字,言简意赅地点出此辞旨趣﹕「……在日文中,达人指的是精通学问的技艺之士;任何行业冠上『达人』,就代表该行业的顶尖高手。只是要成就达人的境界,长时间的坚持不懈,几乎是必经的修为。……在日本,达人已经是一种意境的象征,像富士通公司举辨的日本将棋比赛便叫『达人杯』,达人也是拥有超人、卓越的特殊艺能之人。达人精神更重要的是个人价值的重现……。」从西方观点看,颇近于深植其文化骨髓的「工匠精神」,这种尊重技艺的风气,才真正能做到职业无分贵贱的化境。新加坡建国之初,经济发展局(FDB)慧眼独具向德国取经,引进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大师(Meister)级工匠」培训制度,使学校和工厂密切结合并发展成亚洲高级技术人才培育中心,亦可视为「达人精神」的政策落实,新加坡之能有今天高度发展,他们可没浪费任何时间和机会。但,在追求专、精之余,切勿忘掉胡适的告诫:「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台湾最近一窝蜂吹起「达人热」,达人帽子满天飞舞,但愿别搞砸了它。
*注2:我有个亲戚参加了这次活动,成为其中400分之1。
*注3:将管理学大师普哈拉教授倡导的「主导逻辑」理论用在诠释出版领域(书系)经营上,非常有力。依普氏的看法,不是「产品」决定了成败,而是「产品背后的逻辑」。回头省思我策划的「实用历史丛书」之所以成功,普氏的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用最简明的话来阐述:你为什么选择某类型的读物刻意经营,总得「给个说法吧」。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12
【写给编辑人的信20】
一个难以忘怀的「出版达人」
●速写沈登恩
亲爱的朋友﹕
若有人问道﹕「七○年代,台湾最重要、最值得注意的出版社是那家?」我想,「远景」应当之无愧。而且,出版界再也不可能出现像远景经营者沈登恩这类人,有能力影响当时号称拥有百万报份销量的「中时」「联合」两大报副刊内容走向──因为他握有金庸武侠小说在台发表和出版的授权。
七○年代,金庸作品仍被视为禁书,除了小说租书店冒着被抓、被关的危险,私下偷偷排印流传的小本书外,一般书店内是看不到的。
沈登恩利用赴香港洽商之便,不知他以何种理由,说服金庸和他签下出版授权,这份授权足足让他放了三年,直到感觉台湾政治气氛起了微妙变化,逐渐倾向解冻,他立即运用两大报之间的竞争心态,抛出授权副刊连载金庸武侠小说之饵,诱使两报运用政治影响力,突破情治单位的阻挠,使金庸作品正式向台湾读者报到。
这就是沈登恩的本领,当时只二十五、六岁而已。
他可被赞颂的事迹颇多,我们今天之能拥有整片天空任意翱翔,是因为出版界有少数先驱冒着丧失自由的危险,勇敢的向威权及不合理的制度法规挑战,打开条条道路。沈登恩即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他在关键时刻拓展出版领域,刮起一阵狂飙,使「远景」成为真正、少数指标型出版社。
在那个年代,他被尊称为「出版界小巨人」。

回顾这段往事,兹在彰显这位渐渐被淡忘的「出版达人」,他的传奇不该这么快褪色。在严竣的年代,他不但冲破许多藩篱,也建立不少规范,留下的足迹中,有些仍清晰地烙印在台湾出版史上:
──从他出版黄春明的《锣》《莎扬娜拉.再见》开始,出版社终于认知本土作家的市场,充满前瞻性与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
──他使书市32开本、彩色封面成为领导风尚的主流;
──他走在时代尖端,精准地掌握具爆炸性话题的书籍和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例如最早随夫婿「回归祖国」的陈若曦女士纪录文革血泪的《尹县长》、《未央歌》作者鹿桥新着《人子》、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岁》《孽子》、张爱玲前夫胡兰成的《山河岁月》……等,都脍炙人口,使「远景丛刊」声名大着;
──他不计盈亏,无条件支持两本大型文学杂志《台湾文艺》《小说新潮》;
──他很早即推出机关刊物《出版与读书》,这份以新书介绍、序跋、推荐文章、各种书讯广告和划拨预约等,以营销为主的DM,已初具数据库营销的概念;
──大胆刊登报纸整页广告,启发出版人无限想象空间和勇气,了解到出版也可以这样玩的﹔
──他「说大人则邈之」的个性,大大提升了出版人的社会地位。
──他创出很多出版史上的「第一次」。如国内第一次出版100鉅册「世界文学全集」、「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林语堂作品集」、「七等生作品集」、李敖作品、倪匡的科幻小说……等个人作品集,形成巨大影响力。
到了八○年代,「远景」往企业规模转型,采取急速扩张策略,而误判社经环境成熟度,导致财务调度吃紧,经营陷入疲态,有些谣言如影随形地紧跟着他。我那时正好应刘绍唐之邀主编《新书月刊》,便主动请求沈登恩做个专访,以不着痕迹的方式,澄清外界流言。这篇访问刊登在《新书月刊》(我用了化名),从访问中,深刻感受到那一代出版人的豪气,我们或可从他身上找到已失落的某些特质。
但命运弄人,虽经多年努力,仍难挽狂澜之来,逐渐减低他在出版界的影响力。
不认识他的年轻朋友,或许会问﹕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冒险家?革命家?颠覆者?开拓者?不屈服于命运的人?赌徒?顽童?市场创新者?大梦想家?……
谁有资格用几个字框限他的一生?
沈登恩于去年(2004)5月12日逝世,享年54。
我们从这篇古远的访问里,似乎仍不觉他已离去。尤其是当我们踏进书店,身处满坑满谷的书海,你会发现有许许多多当年远景版的书,只是换了出版社的名字,仍生气勃勃活着呢!
沈登恩对台湾出版界的贡献,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在Google上有丰富的数据,请上网自行搜寻吧。
浩正4,28'05


筑梦成真/孙秀玲
沈登恩和他的「远景」(刊于《新书月刊》第2期,1983年11月出版)
【编按】:曾经有一阵子,「远景出版社」陷于一片谣言之中,一时颇令人担忧。但没隔多久,发行人沈登恩终于掸开四周尘雾,把问题一一解决,他一如往昔,踏着健爽的步子,投入工作,他变得更趋成熟,更无愧于被誉为出版界「小巨人」的封号。
他,沈登恩,人瘦瘦小小的,要是站在那儿没人介绍的话,一般人很难将他和「远景」联想在一起。一个高中毕业、没有任何资源的青年,竟在出版界闯出一大片天地,结合了海内外第一流作家与作品,以「中国的远景,世界的远景」自勉自许,──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是怎样建立起「远景出版王国」的?
在这篇访问里,沈登恩坦率的剖析了自己。

.兴趣孕育了梦想
⊙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办出版社的?是不小心误入这个行业,还是一开始就有了长程的计划,为实现自已的梦想?

很惭愧,我不是你想象中那种思虑周密的人。梦,那个年轻人没有?我很实际,从不曾做超出能力之外的美丽梦想。刚开始,只是基于一份兴趣﹕我爱书,爱借书,爱买书,爱读书。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小书架的书,那是天天将少许午餐费一角一元节省下来,饿着肚子,储蓄起来买的。我对书有特别的情份,我真不敢想象,要是生活里没有了书,我沈登恩还剩下什么?
因为读了些书,所以也学着涂鸦,在当时嘉义地区的中学生之间,有了小小的文名。高二那年,由我负责主编《嘉义青年》,这是一份由救国团主辨的旬刊,十天出一期,每期四万份,它在年轻学子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我的主编身份使我得到与文坛连系的机会,进而认识了一些作家,我的编辑经验和淬炼文字的功力全是这段期间奠下基础的。
服完兵役,只身到台北「晨钟出版社」(由白先勇弟弟白先敬主持)工作了十个月。这十个月对我帮助很大,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自信﹕我有能力在出版界闯出一番事业。在晨钟主要工作是发行与经销,使我在编辑经验之外,又了解到营销的重要。
过去偷偷藏在心底的「梦的种子」,开始萌芽。1974年,在挚友邓维桢鼓励之下,加上王荣文,共同合资新台币四十五万元,三个人携手合作,「远景」就这样在出版界诞生了。
有人说,梦是希望的种子,说的很对。但,这个梦一定要建造在「兴趣」上面,少了兴趣支持的梦想,那就真是梦想了。有了兴趣,才有原动力,推动我们实践理想,甚至造就出本来连想都想不到的、世俗眼里的「成就」。

.「第六感」
⊙以四十五万元资本,不过十年,便建造起拥有六百多种书籍的「远景王国」,这项成就极为了得;大家都知道,你们第一批书甫一上市,即造成轰动,请问:你拟订的编辑方针有那些到了今天仍值得一谈的?为什么远景始终抓得住读者的心?

可分两方面说明。
首在形式上的改变。远景创业时,正值「文星丛刊」轻、薄型小丛书(变形的长32开,约10.4cm×18.6cm大小)独领风骚,主流市场都跟随这种版型走,无人敢撄其锋。我们认为这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反流行,反时髦,要创出自己的风格。人家已经成功的路,轮不到跟随者分享成果,拣拾余羹,不如不做。
所以,我们的丛书一面世就是32开本,在外型就给人一种很大气的新鲜感。
在今天看来,没什么了不起,市场上几乎全是32开本的天下,可是当时下这决心,那是需要勇气的。再者,远景的书,本本都是彩色封面,现在看来稀松平常,那时也挣扎许久才做的决定。市面上的书为考虑压低成本,顶多双套色,就不得了了,像远景孤注一掷式全彩封面的大手笔,立即引发市场骚动。
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的突破。
我们决定译、着并重,走高水平的知识性路线,并刻意经营本土作家作品,择优出版。我们的出版政策完全正确:黄春明的小说集就在这原则下,争取到手,他为了《锣》,还特别亲绘封面,很有他小说的风味,非常精彩;译的部份,《开放的婚姻》一出版就供不应求,大获成功。到后来,为了抢下鹿桥的《人子》,在那保守、封闭的年代,不惜成本打越洋电话到美国,紧迫盯人,并在作者考虑要不要签约之际,托出国留学的朋友,亲携巨额美金即期支票到美国登门面交,──《人子》就如此这般成了远景畅销的长销书。我想,在当时充满活力的众多民营出版社中,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大胆、有效率的。
我承认我们当时并不真有把握,将黄春明或鹿桥的书造成轰动,所凭借的只是一股气,或许是对理念的执着和一种直觉──很难用言语解释,勉强称为「第六感」吧。好像突如其来的灵感,告诉我这书值得放手一搏。我对自己说,当新的浪涛扑来时,我要坐在浪头上,不要被浪涛打翻。
事实证明我们成功了。特别在黄春明的小说被拍摄成电影的今天,使我觉得十年前的小风险太值得了。

.「此」或「彼」的抉择
⊙从你说这些话的口气,让人觉得你似乎有一种赌徒性格:一掷无悔。你能就这一点表示你的看法吗?

我不晓得,也许你说对了。
「赌徒性格」,确实有人这么形容过我。拿破仑说过一句很有启发性的话﹕「要是这场仗有四成把握,就可以打了。」可见天下没有十成把握才打的仗,那种仗,谁都能打。
出版的道理应该也相似吧。诚如《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乎?」算,仍是要细细、步步计算。然而,影响因素太多,有些情势变化还真不像数学那样可以精算,也没有公式可以代入,一切要靠自已拿捏。像刚刚提到「不跟从流行、自创风格、新开本、新出版方向」等,多多少少仍掺杂了冒险成份,要是这就算赌徒性格,那就是吧。
直觉和正确的判断力,彼此相辅,帮助我们做出最佳选择。远景的成功,我不否认有幸运的成份,但也不全是。下决心的当儿,没有一点儿胆量的话,还真不容易呢!所谓「赌徒性格」,依我看不如改用「胆识」两字更为恰当。在「全有」或「全无」之间,常系于一念──当结果证明自己做对抉择时,那种快慰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人的一生,不也是由无数的「决定」连贯起来的?我们总是徘徊在「此/彼」、「这样/那样」、「要/不要」……之间,这些试炼与考验,随时锻炼着我们的心志──人也好,事业也罢,不全是这回事?

.懂广告及连明天也一起经营的人
⊙你说得真好!但能不能透露一些经营诀窍给《新书月刊》的读者?

广告──,假使广告的运用也算是诀窍的话,我们曾充分运用过它(当然,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会有不同的需求)。我们比许多出版社更早刊登报纸广告,甚至到后来的全页彩色广告。
不可讳言的,书也是商品,它应该像其他商品一样遵循营销的律则,要让购买的人知道它是特别的、最好的、是别人没有的、是远景独家的。
请试着学习运用一切可资运用的媒体。
不要怕竞争,竞争对强者、对有自信的出版社是有益的。竞争本身也是一种另类的推销术,让读者在竞争者中有机会区别「好」和「不好」;被挑中的,即可由此打造百年基业,而商誉也一点一滴累积……。
做广告,千万不能漫无目标也没计划,至少要从「季」或「年度」做整体规划、并抓紧时机。
再者,应牢牢的「把握现在,掌握将来」。换句话说,一个经营体不仅为现在而活,更要为未来而活﹔既争一时,也争一世──在经营今天的同时,也经营明天。眼光一定要看得久远,看得辽阔。
例如,远景筹划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我们已投资了六千万元新台币,制作的规模与态度的严谨,堪称中国出版史上的创举。以小小的民营出版社的实力而言,我们在自已肩上放了一副重担,虽然吃力,但并不后悔,因为我在为明天的远景奠基,我深信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辨得出谁是真正耕耘者,我的信心建立在整个世代善良读者的心灵之上。
讲一句玩笑话:经营者的热情和狂妄,也许也是成功所需的条件吧。
.「勤」与「韧性」
⊙你是个很特别的人,请分析一下自己,让读者能够更贴近你的心灵。

人嘛,总有缺陷的,反过来说,也总存着若干优点,我无法让每个人都喜欢我。
我很平凡。我知道自己平凡,这「自知之明」算不算优点?要是这一点成立,就可延伸出另一项性格上的特色﹕勤奋。
我必须勤劳,因为勤能补拙。我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夜阑人静,一般人好梦正甜时,正是我埋首桌前,完成白天未竟工作之刻。我靠着比旁人更加努力的生活态度,维持「远景」的进步和冲刺力。
除了勤奋,我极有耐力。我出身农村,家境并不宽裕,先天加上后天,使我的耐力和韧性十分强。我能吃苦,也熬得住长时间的各种折磨,即使在挫折中,我相信要比一般人经得起煎熬。
「等待」是一种艺术,而「耐性」是我最好的老师。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我和金庸签约之后第三年才推出的。三年,是很长的时间,很少人肯「等」。
耐性,也训练我做资料搜整工作。
我每天要阅读二十几份报纸和杂志,并予剪贴、分类、归档、保存。这些事从不假手他人,必须自己动手才有正确的记忆。到过我办公室的朋友,都会看到墙上做满抽屉,我所心仪的作家都有专门档案收存资料,有些比作者本身搜集的更加完备,这些是远景能争取到一流作家和作品的重要因素,曾有朋友戏谑地说我是「抽屉王」。

.未来的远景
⊙请谈谈「远景」的未来。

我去过好几次日本,每次看到日本出版界蓬勃气象,心里又愧又疚。有一次,我干脆给自己两个选择﹕回台湾后,从此不谈出版,改做别的行业﹔一是好好奋发图强,以有限生命出版一些真正值得出的好书。
我很喜欢「岩波文库」,岩波不是日本最大的出版社,却是日本很有份量和影响力的重要出版社,我希望以「岩波」为学习和超越的对象。
等我年老,我要把「远景」交出。社会曾乳育她成长,当她茁壮成人,理应重返社会怀抱,成为每一个人的「远景」。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14 08:13
【写给编辑人的信21
出版界需不需要一本读书杂志?
●《iREAD.读册1周报》发想

亲爱的朋友﹕
「出版界需不需要一本读书杂志?」
拿这个问题问人,不赞同的人一定少之又少,但若问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读书杂志?」出现的答案恐怕就仁智互见了。
19729月,在「洪建全文化教育基金会」负责人简静惠女士全力支持下,由隐地策划主编的《书评书目》顺利创刊,这本杂志对当年的文坛和出版界影响深远,可惜在长期亏损的压力之下,辛苦支撑了十年100期),于19819月黯然结束。
到了198310月,《传记文学》刘绍唐先生运用他在文化界的影响力,由他出面邀请二、三十家出版社,以广告刊登方式赞助《新书月刊》的诞生,两年以后19859月),第24期刋出<休刊启事>,步上停刊命运。
这两本杂志和我都有些许关连,尤其后者我身负编务之责,它的失败,我应负全责。
现在回看那段时光,我显得太天真了,除了满腔热情,自己并未准备好,若非师父(刘绍唐先生在文化界的雅号)个人的魅力形象,吸引数十家出版社,不问收益,慷慨捐输,《新书月刊》绝对熬不到两年之久。当时,我除了一头栽入编务,其他关于发行、广告、订户征求等等,均一窍不通,社内连我一共四人(副总经理、主编、编辑、会计),杂志一印出来,全体动员──装、贴、包、捆、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才觉肩头一松,又急急忙忙筹集下期稿件去了。
《新书月刊》每期印量约7,000份,光是赠送赞助单位就去了约二千份,订户则在二千上下,零售则从未超过一千,虽然常在当时金石堂书店「杂志类排行榜」名列前茅,而且「新书发表会」等活动不断,但总销售量仍无法提高。
这样办杂志,不关门大吉才怪!

不论在大陆或台湾,爱书人对「读书类杂志」*注1一向情有独钟,总认为书市至少可以「养活一本」,可是证诸出版史,在自由竞争的商业市场上,能长命百岁当属异数,多半撑不了多久,又归趋平静。归根结柢,销售量低,广告又拉不到,这「无米之炊」能拖多久?
积累了一生成败经验,我终于深切体会办杂志的困难所在,有些先决条件,
必须先行解决,否则无异于「自杀」。
首先要考虑的是杂志的生命线﹕广告在哪里
没有足够、长期的广告客源,纵使有财团为后援,还是走不了远路。可是,假使销售量太低,建立不起该有的影响力,广告怎么肯来?(因此,在抉择办哪种类型杂志时,广告客源也是应纳入考虑。)
所以,杂志创刋时,「冲高销售量」变成首要达成的目标。这是一道瓶颈,惟有通过考验,才有往后不断发展、打造成「事业」的可能。
iREAD.读册1周报》即是我曾研拟的一个方案。事隔多年,旧案重提,不怕过时、简陋与不周延,只希望引出更多诸葛亮。

我曾于1993年二、三月间──刚从远流出版公司「总编辑」职位改聘为「出版总监」时,向社方提出「因应下阶段(杂高书低)竞争:筹办10本杂志方略设计」*注2方向性的建议,老板听取报告之后,同意从《读册》和《实用历史杂志》着手筹备,在这儿,我们只谈跟出版有关的《读册》。
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先从「一句问话」开始发想:
「一本每期销量达三万份以上的杂志,算不算是个通路?」
这句话的背后另含隐衷,因为那时候的出版社已经感受到在发行方面「受制于人」的困境,亟思开辟「新通路」,让出版形势的主导力量仍回到生产源头,而由出版者经营的读书杂志,只要冲出高销售量,配合好的营销案,很可能形成书店、DM邮购之外,与读者接触的新界面。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做才能冲出销售量?
那时想到的对策,可浓缩成四个字﹕
──物超所值。
假使读者花了NT99(也许是49元、69元、88元……),而实际上得到价值300元~1,000元之间、内容也是读者乐于接受的「套装package杂志」,请问:我们成功的机会有没有?
这么一想,立即柳暗花明,我们迅速调整观点﹕将重点移到「通路──我们不仅办杂志,更要刻意打造一条可供出版界共享的通路。当然啰,这条通路必须奠基于为作者、出版者、读者三者服务的共构基础上。
所以,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争取出版社入盟。
我们组成工作小组,四处拜访,很快得到认同,凡接触过的出版社都欣然同意出资入股(分散远流独资的风险,也因业界的参与,扩大了影响力)
但没隔多久,我离开了这曾倾注全部心力的地方,这些想法搁置迄今,失去了实践机会。
到了今天2005年,主、客观内外环境有了极大的变化。
我必须诚实的说﹕感谢上帝,我们没在当年莽撞投入,因为,相应于1993年的情况,出版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出版社优先主导的机会不再存在,因为更适合的经营者出现了。

大环境中,第一个让人眼晴一花的变化是,便利商店的角色功能有了超出实体框架的延伸,而有趣的是,读书杂志的生命居然因此找到可以着床的地方(且容我慢慢道来)
因为,便利商店扩店速度惊人,以7-11而言,全省直营加加盟已接近4,000家规模,营运绩效处处傲人,其他如全家、莱尔富、OK等,也都急起直追,快速扩充门市。
便利商店除了贩卖陈列商品、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机能的服务,例如代收各种规费等等之外,它也利用全面展店、均衡布点所形成的通路优势,和不同行业合作──譬如,7-11和桦舍文化编印《7-Watch》,每期在店头售出十多万份,和城邦筹印《Hi!职棒迷》于试刊期间即交出三万多份销售量的亮丽成绩﹔最近,《ppaper》更是大放异彩,不但每期热销四、五万本,还引起社会注目,话题不断,这本小而素朴的杂志,将「设计」各种要素巧妙地注入大众生活之中。
我们从这些事例看到了什么?
一家家「什么都想卖」的店。
没错!近4,0007-11连锁店,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它等着大家挖掘更多的用途。
一个看不见、隐藏在运作系统内的功能,终年无声地运行不息──将「橱窗效应」发挥到极致。便利商店本是一个和客户面对面、快速完成交易的场所,如何在有限空间延伸出无限商机(例如「提货点」的功能),无疑是一大跃进,这几年「年菜」及「节庆特定商品」预约贩卖大获成功,足以证明。
《读册》即是想结合它延伸功能,复制一年一次节奏的定期营销企划,另拟一周一次快节奏方案,来创生新局。
概念的连接点即在「型录catalogue营销──最小空间、最大承载、定期运转,进而产生有效产值。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网络书店崛起,且日趋成熟。
网络虚拟世界的诞生,终于开始影响旧有的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出一套新的交易方式。
我们再也不敢低估虚拟的力量,它一天比一天强大,而且完全无法预测它的边际在哪里。面对这严酷现实,实体世界的生存之道只有一条﹕若不想被吞噬,就积极加入。或许,最佳抉择乃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我们能从读书杂志(实体)和网络书店(虚拟)之间,找到共生模式吗?

第三个致命的变化是,书越出越多了。
每个月超过三千册新书上市的出版生态,使书店和读者都陷入「书满为患」、难以应付的困局。「谁来帮助我们选出想要的书?」成为普遍的呼声,这时,一本读书杂志的出现,会不会是个恰当的时机,似乎可以认真考虑了。
不过,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应该要求未来的读书杂志有新的意义、性质和内容。她必须走出传统的价值取向,建立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譬如﹕它或可被允许不再以「评论的集合体」为矢的,即使因需要而刊出书评,也将只占很小部份*注3,它的任务非常单纯,只专注于一点﹕全方位报导新书出版消息──单单这件事,就够她忙翻天了
因为新书实在太多了,所以应该弃「月」就「周」(别忘了﹕一周至少有七百本新书问世),快速反应出版节奏,让读者知悉一周之内,有哪些不同范畴的「优良书籍」问世。
刊名初拟为iREAD.读册1周报》,副题是「知识产业情报速递」,以「每周新书」构成她的内容核心。

第四个变化,则纯是编辑因应外在环境改变的反求诸己﹕凡投身编辑工程者,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应将「盈利」视为首要目标,否则动辄停刊或休刊,老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天下哪有这种编辑?
一流的编辑应该是:内容固所欲也,广告亦所欲也,销售量更是吾所欲也。

亲爱的朋友,说到这里,得暂时打住了,聪明的你也许已经感觉到有个机会若隐若现(要注意啊!也可能是个陷阱!),那么,快快抓紧它,不妨就此记下自己的构想。
去年年底,我把以上「过时而又老掉牙的想法」整理成一份<说帖>(将在下封信内完整交代),不妨将你的构想与<说帖>相互对照发明,说不定因而找出真正可以执行的新方案。
摆在眼前,我们的功课是:
──怎么搞出一本每期销售10万册以上的《iREAD.读册1周报》?
──怎么运用这个通路,做到读者、作者、出版者、经销者全赢?
祝您健康快乐
浩正5,3005
──────────────────────────────────
*注1:请参阅林景渊<烟消云散又如何?──记书评杂志之消长>(见3,3101自由副刋)。
*注2:这是另外一个好话题了,以后再叙。
3书评部份,可用编辑企划技巧和「套装模式」加以补强。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