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号《★--2015年2月1日启动,请您先扫存关注!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3 16:06
标题: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号《★--2015年2月1日启动,请您先扫存关注!
[attach]607[/attach]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3 16:12
标题: 《教师生活365》网二维码,请您扫一扫!
[attach]611[/attach]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3 16:13
标题: 《教师之友网》二维码,请您扫一扫。
[attach]609[/attach]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3 16:14
标题: 《师慧园论坛》二维码,请您扫一扫。
[attach]610[/attach]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3 16:21
标题: 《中国教研员论坛》二维码,请您扫一扫。
[attach]612[/attach]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3 20:06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4 00:22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01&page=1&extra=#pid15043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01&page=1&extra=#pid15043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01&page=1&extra=#pid15043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01&page=1&extra=#pid15043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01&page=1&extra=#pid15043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4 02: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e23f601019iq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e23f601019iq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e23f601019iq7.html
谢谢全国各地朋友们对【管季超工作室】的关注和支持!!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99&extra=page%3D1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99&extra=page%3D1
四海兄弟,公道人心!
http://www.xg.e21.cn/11/04/2011-11-22/7395.html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http://bbs.yingbi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101

http://art.cersp.com/Channel06/pxjs/200604/463.html
http://art.cersp.com/Channel06/pxjs/200604/463.html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9425/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9425/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94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99d840102dri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99d840102dri1.html
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管季超先生通了个电话,了解了一下“教师之友网”的情况,原来这是一个由管季超先生个人创办的公益服务学术网站(论坛),真的佩服!他说希望与我们学校的网站做一个链接,我告诉他我们的网站再改建中,拿不出手。他建议就在他的网站上给我们做一个网页,好热心,也好痴迷。他告诉我这次岳阳会议他是自费去的,接下来还要参加一个局里组织的培训,这一来通州就来不了了,要来也要自费,但希望我们能给他及时的讯息。看来也是一个痴人。

http://www.ybsftd.com/zt/Article_IM/sfkt/jxyj/200801/1782.html
http://www.ybsftd.com/zt/Article_IM/sfkt/jxyj/200801/1782.html
http://www.ybsftd.com/zt/Article_IM/sfkt/jxyj/200710/1718.html
http://www.ybsftd.com/zt/Article_IM/sfkt/jxyj/200710/171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1e69e8f0101cw0c.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1e69e8f0101cw0c.html

http://news.zzedu.net.cn/xqdt/12/1222276.shtml
http://news.zzedu.net.cn/xqdt/12/1222276.shtml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7 04:37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78&do=blog&id=444005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78&do=blog&id=444005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78&do=blog&id=444005
首届“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顺利闭幕
  2011-07-15

主持人肖焱:我们的研修班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让我们有请学员代表管季超老师为我们讲几句!


学员总结
湖北学员管季超(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

尊敬的刘铁芳教授、刘云杉教授、各位学友:
作为自愿参与本次研修活动的湖北学员,我的个人感受是本次研修班:
——研修目标指向性明确;
——研修活动的安排丰富;
——四位主讲导师体现出实力派中年教育学者的活跃思想和深厚功底;
——承办单位的会议服务尽心尽力;
——有十余省市教师自愿参与研修活动(最远是甘肃、辽宁、山东等省),学习热情非常高。
这是一次教育学者以民间立场介入基础教育教师研训活动的成功尝试。
作为受惠于本次研修活动的一个“老龄学员”,我郑重建议:明年暑期的第二届“研修班”活动,从现在起就要进入筹备阶段,并在筹办下一届“研修班”活动的过程中,凝聚力量,建立起跨区域的“刘铁芳教师合作团队”:
——建立跨区域的教师合作团队的必要性来自于“两个需要”:一是一线中小学教师提升专业境界的需要,与异地、异学科同行交流的需要、检验自己的专业成长状态并获得同行认可与鼓励的需要;二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传播其教育思想的需要,贴近实际教育工作者,不断获取研究课题和原生态信息的需要,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和谐联系,寻求研究合作伙伴的需要。
——这种合作的可能性在于:一是已有若干成功的先例,二是这种以民间立场介入的,由高校、学者主导的研修活动得到学术界相当高的认同,也得到一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
——这个跨区域的“教师合作团队”,是否可以确立如下目标:
一是着眼于教师认识境界的提升,着眼于教师人文素养和教育理论的更新,不陷入到“纯技术”的一般性教师培训模式中,从而凸显自己的个性和存在价值;
二是可否将受训学员的“目标群”定位于已进入“专业成熟期”的骨干教师、尚未成名的研究型教师,从而自然形成与县区级教研部门经常组织“体制内”的教师培训活动的一种“分工”。
三是这个应该连续举办下去的“研修班”应该有一个至少为期五年的长远规划。例如可否为每一届的研修班再设一个更为聚焦的研修主题,也可以考虑放进一部分关于具体施教方法的指导。关于某门学科教学工作指导的“实务性”的内容;对某一门课甚至某一门课的某一类教学内容该如何去实际操作的内容,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做同样的一件事,由不同的人来做,也会做得非常的不一样。(台湾朋友寄赠的一本画册,厚厚的一本书只研究了一幅画。)
四、我仍然重申前天下午在即兴发言时提出的那个建议:可以用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观的一群人共同来做一套丛书的方式,让“合作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更有“任务驱动感”,更频密,最后还能获得一个“有形”的成果。
——这个“跨区域、跨学段、跨学科的教师合作团队”非常需要在运作过程中建立起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三个方面的“团队力量”。
第一个团队是教育学者的专家指导团队。他们的工作是思想观念引领和“战略”的策划。
第二个团队是由优秀的中小学校长、有思想、有研究能力、指导能力的教研员和现成的名师,擅长“战术”问题解决的一个群体。
第三个团队是由分布于各地的优秀青年学科教师担成的“教学实践”团队。这个团队可以不断地提供生动鲜活的教学实例,不断贡献教师专业成长新的案例。
   听了我以上的建议,也许会有学友认为过于理想化,或者会认为我的建议超出了一个受训学员“应该怎么想”的边界。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连想一下、说一下的勇气都丢了,怎么可能会有创新的动力呢?
《教师月刊》今年第六期上发表的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的一篇文章在谈到“教师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这个问题时说:教师如何才能成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好基础,取决于三种品质。一是合理的价值观。二是充沛的内在动力。三是良好的思维品质。
我完全认同李政涛先生的这个分析!
要真正走出当代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重重困境,要解决教师专业品质的基础性的缺失,摆脱内在的困境,就必须有更强有力的力量介入教师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该以欣然接纳的态度欢迎民间立场的教师研修活动,渴望专业提升的中小学教师也应该参与到这样的研修活动中去,为构建新的教师研修文化作贡献。
以上建议供刘教授和研修班组织者参考。请各位学友指正。
谢谢大家。




学员代表陆燕舞老师:谢谢大家,很惶恐,占用大家时间,培训期间我可能占有的机会也很多。从讨论交流主持,表演,主持人,提问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特别是昨天串词,准备节目,都没回宾馆,在附小的操场上走。真切地感受,我不是外地的,我已经在这里走了好多年,成为一个附小人。都是亲爱的岳阳给我的美好感受,从地理名词变为有生命感怀的地方。非常激动。
据说毛竹的生长前三十年深深扎根,然后长上面的枝干和叶子,上面不足半米的枝干而根可以很深很深。和刘铁芳教授认识只有一年,之前不知彼此的存在。我像毛竹一样寻找根,即便在险峻的地方我的灵魂不死,生命不死,哪怕不参天也给人一点风景。
我一如既往追随刘老师,想说说刘老师给我的感受。我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也见过慷慨的,有实践操作的学者,但是我感受到的唯有两个人,他们的天空高远,脚下扎根:钱理群、刘铁芳。就像存在这个世界的根本,同时召唤我们,从平凡的世界中也可以找到意义。老师有一种点铁成金的实力,一点化,意义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在点化我最琐碎的、平庸的生活。
我是在担当母亲责任的时候,及时遇到了刘老师。让我明白怎样做一个真正的母亲,这对我的孩子,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幸运。老师一句话可能投射到学生身上,有着无穷大的力量。再一次感谢刘教授、湖南民院附小。谢谢上天的眷顾。

肖焱:四天无论报告,服务,有序,都让我们品味到用心。岳阳成为一种感动和回归。这里要特别用掌声请方校长讲几句话。


方校长讲话

方少文校长:几位老师太有才了。
感到荣幸,几位国内顶尖级学者在湖南民院附小上课,承办方付出了劳动,但是我们的收获是远超付出。中国教育艰难,作为校长感觉到办学的艰难,充满倦怠,我觉得如何让学校更好发展,如何享受教师的职业魅力、幸福教育生活,应该得到思想启迪,心灵的精华,精神的引领。这些天我们都有颇多的收获,作为首届,还有很多届,我们向学员盛情邀请,非常乐意承办。今年校安工作搞建设,令人汗颜,不周处请海涵。初次谋面有了初步的了解,明年就会有深入接触,后面彼此留恋,再后我们携手迈向教育的新生活。

主持人总结


肖焱:感谢人太多。在培训期间刘教授的团队,前排后排都在为我们做各种各样准备的弟子们,掌声感谢他们。最最要感谢带来的一场场精彩的讲座,感谢他给我们带来的四天,感谢他给基础教育,湖南教育在我们心目中竖起的希望。其实有很多老师也有场外老师像我这样经过很多年被行政管理机制吓得有些失望,但是他让我们再一次燃起希望,燃起力量和能量,让我们的教育生活那么有憧憬。为了这带来幸福种子的仲夏,倡导大家给予刘教授最热烈的掌声。不久将来让首届变成第二届,祝愿大家一路好走!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7 04:43
在服务一线教师的努力中享受快乐
——记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教研员管季超
█《孝感晚报》记者:胡文军

敲开管季超老师的家门,他正在给一位村小青年教师写复信。招呼记者坐下之后,他解释说:“为什么不打电话回应呢?这位青年教师来信谈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写复信,一则以示慎重与尊重;二则一举两得,再整理一下,就是一篇可以帮助其他青年教师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的有实际指导作用的文章。”
看到记者对靠在客厅东西两面墙的直顶天花板的5个大书柜颇有兴趣,他朗声笑道:“是不是比你去过的好些小学图书室书还多些?买这些书,花了不少钱啦。没办法,我得吃谷!”

“不吃饱谷,怎么生得出蛋来?”

管老师的妻子插话说:“结婚二十年来,他差不多天天晚上都要看一两个小时的书,他说这是‘吃谷’。”
“母鸡不吃谷,生不出蛋来。我是教研员,分工又杂,既要为语文教师服务,又要为幼儿园老师,为音乐、美术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专业支持,不敢不读书哇。”
“你年龄比我小十多岁,不知道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多么可怜,我们没有受过严格系统的教育。拿我来说,读小学时是五年制,因为没有雨靴穿,四年级时又跳了一级,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武汉二师两年,仅仅只读了十年书就教书了。坦白说,在参加工作前,我真正进入状态的在校学习只有高中、师范这几年。虽然参加了五年的本科函授,拿了个学士学位的红皮本,毕竟根底浅薄,心里发虚啊。”管老师接上妻子话茬。
“从在中学当语文老师时起,我陆续配齐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一些书,有几千册吧。1996年我到教研室,领导安排我作美术教研员。要知道,我除了师范时学过美术外,虽然自小喜欢涂涂画画,但毕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又没有美术教学实践经验,是外行啊。为了尽快地适应新的工作角色,我陆续又买了一两千册美术教育方面的书,1997年到2004年,我应邀担任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月刊特约编辑,获得的国内外儿童美术教育专家的赠书也不少。2003年,开始担任小语教研员,又回过头去看了一批语文教育方面的专著。最近两三年,领导让我兼管幼教教研,看过的幼教专著、报刊也有近500册。”
经过十几年的刻苦自学和课堂教学实践,我在离开教学一线时,已基本完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成熟过程。但是到教研室工作之后,又感到了来自新的工作角色的挑战,“逼迫”我从原有的相对窄小的工作视野中跃升出来,对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扬弃与重构。自学肯定会是我人生的永恒主题,读书也理应成为我们教研员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内源性需要。在与前辈时贤的对话中,在国内外教育理论的滋养下,我们才有可能走出狭隘,摆脱庸常,增强自身功力。我的个体经验是‘抓两极’。抓‘理论’的一极就去找一流的专家求教,系统地补理论修养课;抓‘实践’的一极就是亲历作文教学全过程;教孩子学画,也持之以恒,进行持续十余年的“个案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实物资料的收存和理论信息的“资料长编”工作;近三年我经常坐在幼儿园教室里听课,对幼教领域进行“全息式”的观察,与一线幼教教师共同探讨具体而微的问题。在杜威看来,教室即学习的实验室,斯滕豪斯则把课堂作为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实验室,如果说我们教研员的工作岗位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可以自由地选听各种状态的课呀!课堂是教研员进行研究性工作最前沿的阵地,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岂能丧失?当最前沿的理论与最原生态的实践一打通,上摸天(触摸理论前沿),下着地(感受教学过程的丰富与真实),就能较快地进入研究状态”。说到这儿,管季超显得颇为自信。
“我目前的日常工作除了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就是尽量挤时间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微观问题的探讨。如果不读书,怎么能给老师们带去一些新信息?怎么能将话说到点子上?一句话,不吃谷的鸡下不了蛋!一线老师工作那么忙,我得给他们送去大个儿的双黄蛋才行!只要我们真下了苦功,有能力为一线教师服务,就会受到基层学校欢迎。还有比被一线教师需要着更快乐的事儿吗?”

“能被一线教师所需要,是最快乐的事儿”

记者在孝南区一些乡镇学区采访时,不断有人提到管老师应邀到校听课评课、给一线教师开学术讲座的情形。我们向管老师索阅相关资料,他返身随手从书柜中取出一叠讲稿,我粗略算了算,从1998年以来,管老师应邀在区内外中小学、幼儿园作专题学术讲座有40余次,涉及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成长、教科研工作操作实务、中小学作文教学、儿童美术启蒙教育、学前教育中的园本教研、写字教学、教研论文写作等领域。
“每次在结束与老师们的交流之后,邀请单位的领导总会说些感谢的话。其实,我得先感谢基层单位和一线教师对我的信任,给我出了些好的研究课题。有些讲题我比较熟悉,因为有一定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譬如作文教学研究,是我最自信的部分,我曾连续几年应邀担任《新作文》杂志湖北编辑分部主任的兼职工作,也是《成才之路》的特约副主编;有一些讲题,则正好提醒我要重新思考,梳理经验,譬如说去年暑期我受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的聘请,在湖北美术学院为来自全省各地的400名学员所讲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专题,经过整理后发表在《教师继续教育》月刊和《孝感教育》上;有一些讲题,我本人也比较生疏,正好可以弥补缺漏,先学习后试讲,现买现卖吧。你说,我是不是更该感谢这些邀请我的单位和老师们啊?
每一次承担讲座任务,我都会集中精力研读一批与讲座主题相关的书刊,思考一些问题,讲稿也大多数整理成文发表了,我把这称之为‘任务驱动学习法’,这种方式有助于保持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的均衡发展,在理论诠释与实践经验提升的中介层面寻找作为县区级教研室教研员自己的创造空间。2003年,应河南省教育报刊社之请,赴豫参加地方教材编写工作,就是得此独特优势啊。”管老师真诚地说。

“教育是一个整体,需要打通研究”

在与管老师交谈的过程中,不断听到他新见迭出的教育观点,惊异于他在谈到一个教育问题时,常常能从语文、音乐、美术等好几个学科中取例印证,常常能从教学管理者、教育研究者、普通教师、家长等不同视角来作全面的观照,不拘于现成理论,不作脱离实际的空泛议论,而又不乏忧患意识和超前的瞩望。即使在教研员队伍中,这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当我把这一“发现”告诉给管老师时,他笑了笑:“专业教研人员,本应如此啊!这也是身兼数科,像“杂货铺”老板一样的工作角色‘逼’出来的,我当然也希望能更“专”一些。相对来讲,“专”下来可能会省些气力。但“杂”也并非毫无好处。当我以语文教师的专业背景介入儿童美术教育时,发现儿童画创作与小学生习作启蒙教育有共通的规律;当我带着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心得与疑问介入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时,发现其实咱们的中小学教育的全部弊病在学前教育中已有了‘病灶’;当我痛苦地反思自己工作中的种种失误时,发现虽然新一辈的教师在知识积累上比初参加工作时的我肯定要好许多,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一点儿也不比前些年少,甚至在师德修养和敬业态度上,似乎更加不容乐观。”他脸上的表情严肃起来。
“我现在最感苦恼的是时间不够用,也一时难以完成从平庸琐屑的事务性工作到目标十分明确的有“焦点”的研究工作的转变,穷于应付的时候比较多,身心俱疲的时候多。好些思想的火花一闪而过,都没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形成文字或及时以合适的方式与一线教师分享。作为一名区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我们不是行管干部,是无‘权’的,得靠学术影响力去推动工作;比起那些教育研究学者,我们在理论修养上要差好大一截;比起一线的优秀教师,我们实施具体教学的能力可能也差一点,但我们的工作角色又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备有‘实战’价值的指导能力;既能作‘锦上添笔’的引领,又要能做‘点石成金’的指导。看起来有时‘风光无限’,实际上常常是两头不搭界的尴尬。”
“无论怎么说,教研室总不能沦为考研室、编研室、评研室、赛研室,总得是“有为”才“有位”、“有味”。我认为,区级教研室要成为教育局指导教学工作的参谋部,服务教师的信息部和技术部,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沿指挥部。这就需要我们教研员在人格特征上要努力做到‘可亲’、‘可敬’和‘可信’,在学术素养上要熟知学科发展规律,追踪理论前沿,把握教改动向,对本地区学科教学改革有清晰思路,对改进课堂教学有切实方法,对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推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锤炼把握主流的智慧,攀登研究制高点的智慧,作出价值判断的智慧,寻觅研究课题的智慧,合作、协调的智慧。我不敢说自己在这些方面都能做到,或许直至退休也很难完全做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当我按采访惯例,希望他提供些个人荣誉之类“闪光”的东西时,管老师谢绝了:“对何谓‘教育’,我才略知皮毛,走在路上。这样吧,我将我喜欢的一位特级教师的一首诗抄给你吧!”
涉过隆冬熬过夏,
青春妙在减中加。
偷闲偶作诗书画,
失礼常违烟酒茶。
淘情直到肝肠净,
爱美无妨顶落发。
登上昆峰头不矮,
太阳升处是吾家。


●胡文军通讯地址: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黄陂路特1号《孝感日报》社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7 04:48
教育视角 人文情怀 专业精神 公益品格



——管季超先生和他创办的《教师之友网》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9494/


■文/最近的遥远(北京)



1/亚媒体
《教师之友网》是由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管季超先生个人创办的公益服务学术网站(论坛)。
栏目设置、存帖、删帖、日常管理,一切均由他个人说了算,既不用“请示领导”,又不开“行政会”,想到了一个网建的好点子,更不用周周转转“研究研究”,纯然的“个体户”的状态,不具备任何“官方”色彩,当然也就不可能使用任何的“公用资源”。
但毕竟网站合法备案、上线已整整两年、注册会员已达千余,遍布全国各省市,页面访问流量已数十万之多、存帖量更是相当可观。理论上讲,凡是知晓该网网址或无意间搜寻到该网所存资料懂中文的网民均能看到,也就是说,该网确实又是“公众化”的,成为一个既能实现资讯传播又能满足坛友精神诉求的“亚媒体”。
说她是“媒体”,因其具有“共公媒体”的一切特征;前置一个“亚”字,则是因其并非官办,总显得没有官办的那么让人觉得“正规”。颇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私营企业,一面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一面又遭受些冷眼与冷遇。
凡做一事,必拋却功利,舍得下力去认真做好,并不断地给自己确定更严更高的标尺,这是管先生的老“毛病”,也是他的可敬可爱之处。
据说,管先生在创站第三天,即在本单位工作例会上向单位领导和同事作汇报,请求指导,欢迎共建共享;在创站不到一周时,还主动跑到区委宣传部去,交送网址,请求“在政治上严格审查监督”;又在两年时间里,四五次调整栏目设置,参看的网管相关资料厚可盈尺,耗费在该网建设上的时间有一千多小时。
一个普通教研员劳神费力贴钱办一个公益服务网站,已属“睡倒不烧爬起来烧”(孝感方言)的肯定费力而且肯定不讨好的“多此一举”,又小题大做请求“政治上监督、业务上指导”云云,是否有些……,啊?!
不过,从该网站两年的发展来看,管先生这样想和这样做确有道理,也很必要。
作为管先生的老友,我当初曾极力劝止他做这样一件“广存有益资讯惠泽同行可积阴德,费力劳神贴钱必损阳寿”的“蠢事”,但现在,我的态度转为关注和道义上的声援,并且坚信,管季超先生和他的《教师之友网》正在不着痕迹地影响着一地教育的文化生态。
一位社会学家曾说过,整部人类史其实就是一部媒体发展史。
《教师之友网》是一个悄悄增强其学术影响力的“亚媒体”,绝对“私有”又百分百的开放和“公有”;绝对“自主”又始终严格“自律”和主动寻求“被管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位教育理想主义者的前行身姿。
阿甘和许三多都以他们的某些行动让人油然而生敬意,我相信这一类人中,现在可以补上一个名字:管季超。

2/定向服务
管季超先生在原县级孝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东门中学工作,业务老本行是“教语文”,而且教得挺不错。
所以,他目前在区教研室的工作分工是“小语教研员”。
但基层教研室人手少,他同时兼任了12年“音乐、美术教研员”的工作,这几年又兴致勃勃地兼起了“幼教教研员”。
八十年代在初中一线工作时,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差不多每天都要不断切换“语文教师”/“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校团委书记”/“湖北大学中文系函授学生”/“侍奉卧床病父的儿子”这样几种角色,成天忙,但也尝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工作的种种甘苦,因此他能深切地感受一线教师所有的苦与乐。
他创办《教师之友网》公益服务网站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给一线教师朋友们提供零费用的业务服务,助益本职工作。”
所以,《教师之友网》最初的栏目设计非常单纯,除去“教研信息”子栏,主体部分三大块:“语文教育”、“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完全对应于在单位的工作分工,度身定作,不蔓不枝。
管季超先生称之为“定向服务”。

3/人文情怀
管季超先生一直在友朋圈子里宣传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观点:
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然后再是教师,最后才是某个学科的教师。
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教育工作者,主要职责是文化传承。
过于单纯(单调)的“教育”,不是一种好的教育。
因此,在网站两年的运行过程中,管季超先生不断为其增添看似疏离于教研业务工作,其实时时想的是滋养教研业务工作的思想、文化、艺术类栏目。
《教师之友网》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栏目“生态”,使其在同类个人网站中独标高格,别具风韵。看起来,管先生似乎并不在意曲高必然和寡,倒很自信终能酒香飘出深巷。

4/网管艺术家
《教师之友网》创站之时,管季超先生仅仅只会开机关机或到网站翻动网页,即或是网站已经运行了整整两年,他自称,还只会单指全拼击键,有许多并不复杂的电脑操作,他仍然不会。
在电脑使用的“技术层面”,他大概仍然算刚入门。好在远远近近有一些朋友一直在帮他完成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
但在网站建设的思路上,他始终有所思考;在栏目设置上,更是费尽心思,颇有创见。选帖之精严,审慎,存帖之眼光独具,删帖之严苛频密,即或与人气很旺的官办大站相比较,也可称“各有千秋”,有得一拼。
管季超先生曾对我说,凡做文化类的工作,仅仅“专业”二字尚不足够。既然在管网,就应该始终去思考,发掘网站的无限可能,无论是转帖(类同于纸媒的“文摘”杂志)还是上传原创文字,都要对所存帖子持严肃心态,对网站质量持严苛的标准,超越技术上的“熟手”层面,达至网管操作的高峰体验。
落笔写下“网管艺术家”这个关键词,不是指他会用某些软件或实施某种纯技术的应用性操作,而是称许其用心之专,运思之深。



**********************************************************
也许,还可以再列出10个左右的关键词。
但,不必了!
您如果看完了我的这篇网评文,引发了您看一看《教师之友网》的兴趣,您不妨花掉一分钟,用实名注册登陆,进去看看。
我的评价肯定会有感情色彩,好在您只要看了,会作出公允评判。
我相信您会认同我的至少大半的评价,还一定会有您的新角度的发现。
《教师之友网》为所有乐于使用她的人们提供了获取有益资讯的平台,又为乐于参与该网共建分享的人们提供了交流、讲述的坦途,在这种持续的获取、交流、讲述之中,其气度、品格,已经为您为他为我们的“精神生活”、“职业生活”悄无声息地加了分。
假如管季超先生生活的地方有更好的文化语境,有具识见的官方人士助其打通网站资源建设与网站推广应用之间的任督二脉,谁能怀疑《教师之友网》成不了网上的“孝感城市地标”之一呢?
作为管先生的朋友,我信!坚信!
您呢?




2010.3.1
时客京中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27 04:49
快乐的作文套餐——管季超作文教学扫描
文/杨锦辉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9187/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9187/
他,18岁登上讲台,执教小学语文,随后任中学语文教师和校文学社指导教师9年,共推荐发表学生习作300余篇,调区教育局办公室写了3年的教育公文和教育宣传文件,至今在区教科所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兼美术、幼教教研员已有14年。
他,参与创办了全国发行的刊物《小画家》、《中国硬笔书法》,先后担任过《新作文》湖北编辑分部主任、《成才之路》特约副主编、《语文报•书法版》特约编委,与全国各地文学界、书法界、美术界的朋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交往和联系。
他,就是孝南区教科所的管季超老师。28年来,尽管工作岗位屡经更换,研究视野横跨文学、书法、美术多个领域,但是他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从未间断。用管季超老师自己的话说,这叫“红旗不倒”。28年的推陈出新,千锤百炼,铸就了带有他自己独特风格的“管季超作文教学法”。
寒假,中国作协《民族文学》东莞子荆文化创作基地邀请管季超老师举办了一次《管季超作文教学法8天特训营》的公益活动。3月18日,我应邀观摩了“管季超作文教学特训营学生习作修改”现场,对管季超老师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获得的一个深刻印象是:浓缩在8个半天之内的“管季超作文教学法”,就是一份精美、快乐的作文套餐。
害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是当前中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通病。然而,管老师认为:“我不相信孩子们会不乐意去表达,我坚信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每一位学生都会爱上作文,都能学会写作文;让孩子享受写作的乐趣比教给孩子若干种写作技巧更重要。”为此,管老师在28年的作文教学和研究中探索出来的“管季超作文教学法”, 融入了自己对教育观察的感悟和自己进行文章写作时积累的一些个人化的体验,有着鲜明的教学个性;我把它称作“快乐的作文套餐”。
这份“管季超作文教学法”套餐,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色香俱全。个人以为,具有六个方面的特色。

一、演说打开心灵之门
语文学习(写作技能培养)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应该并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扎根于听说读的基础上,在整体推进中完成写作技能的训练。在这听、说、读三种能力之中,与写作最接近的是说的能力,因为说就是口头的写,写就是书面的说。
管老师的作文教学,常常从演说能力训练入手,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演说,可以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还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构思语段的能力。除此以外,管老师还会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对学生的演说和写作来一次综合的锻炼和检阅。演说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表现,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沟通的能力。

二、互动体验作文乐趣
写作本身,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中小学生只有在快乐的写作过程中,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管季超老师总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给学生画速写像,是管老师“征服”学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大绝招。速写像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和力”,因为“亲其师”,必然“信其道”,使得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在特训营中,有位学生兴致勃勃地为管老师也画了一幅生动的漫画像:《我们敬爱的秃头老师——管老师》,还在上面题写了这样的字样:送给我们敬爱的管老师,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师生关系之融洽,课堂教学之活泼,由此可见一般。
给学生题写嵌名联,是管老师的又一绝招。在对联中嵌入学生自己的姓名,可以让学生非常愉悦地感受到语言自身的魅力。此外,作文拟题比赛,拍卖作文题等等丰富有趣的师生互动活动,使得管老师的作文课堂始终充满着快乐的笑声。

三、生活唤醒情感记忆
文学源于生活,这是最基本的文学理论。事实上,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写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再现”意识,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也许这是他们害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导学生“再现”、“回忆”自己熟悉的生活,是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要的“前奏曲”。比如通过让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唤起学生对校内生活的美好回忆;现场作文《我爱我家》,启发学生从家庭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并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品质。写自己的家庭生活,写特训营的生活,让题目和作文贴近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敬畏感,很自然的做到“我手写我事”。

四、写作培养表达习惯
写作是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任务。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情况刚好相反,很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往往把写作看成是一项学习任务,这样一种思想倾向,无疑也是造成“害怕写作文”的又一重要原因。管老师的作文教学,始终抓住“写作是一种表达的需要”这个核心概念,以“写作主题(内容)”为序来组织作文教学,淡化文体观念,凸显写作与儿童生活的天然联系,让学生觉得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让孩子们写“现在进行时”,是管老师培训学生表达习惯的特殊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写作训练安排都相机进行,灵动、适时,课堂上的小插曲,当天的事情,最近的热门话题,都可以是写作的文题。这样信手拈来的文题,决不预设框架,决不呆板,让学生总感到有话可说,有事情可写。
与培养表达习惯的写作目标配套的,是管老师对学生作文特有的衡量标准。管老师认为,错字、病句不可怕,可怕的是文章缺少童真与个性,写得言不由衷,缺乏激情,连自己也不想再看第二遍。因此,他把“出新”作为评文的重要标尺,“让创新成为表达的旗帜”, 并且十分注意小学生特殊的观察方式,小心呵护孩子们作文的童趣和稚拙感。

五、阅读充实语言仓库
写作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化的积淀。语言的累积和文化的积淀,自然离不开阅读。然而,读什么?如何读?常常是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事情。管老师会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包括家长)学会选择阅读的材料和方式。
在选材上,管老师着重注重两个方面的文本材料。一是本土的,即本土作家、或是关于本土文化本的文本。在东莞的“特训营”中,他特意挑选了东莞本土作家曾明了在《东莞时报》上的专栏“世事明了”系列:《东莞的味道》、《母亲的感动》、《与儿子聊天》等。本土作家、本土文化,让学生对这些文章有一种亲近感。二是文化的,尤其是文化普及型的知识散文。在特训营中,管老师特意选取了刚刚出版的《中国教育报•文化》专版上的《虎•中华文明雄壮的图符》、《虎与中国文化》专题和《听孔子的话,身体倍棒,吃饭倍香》专题。管老师把这两个专题裁剪下来,张贴在特训营的教室里,并且用彩笔在上面书写上漂亮的“管氏书法”:“请小营员课间休息时瞄瞄”。这样一种本土化的、时令性的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有着很好的熏陶和浸染,如春风细雨,润物于无形。
在阅读方式上,管老师提倡“亲子共读”,即学生、学生爸爸、妈妈三人共同阅读同一篇文学作品,并且在阅读后都要书写自己的读后感想。管老师选取了报刊时文,并且以“原生态”的形式(即报刊原稿,而不是打印稿)供学生和家长共读:《年轻时应该去远方》,《寻访莞香》、《门为谁香》、《我是老师》、《故乡的年味》。这样一种“亲子共读”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还进一步促进了家长、孩子间的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

六、才艺渲染文化氛围
管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型”老师,这些艺术的元素自然会渗透到他的作文教学中,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是学习写作的过程,也是接受艺术熏陶的过程。在发给学生写作文的作业纸上,管老师贴上了自己剪下来的剪纸画,或者书法作品图片;在收回的学生的作业上,管老师又用彩笔题写了题目,教学生自己配上精美的插图。这些看似平常、实则精心设计的细节,给学生的作文学习渲染了一种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作为特训营的收官之作,管老师最后策划了与学生一起自编自演联欢会,节目设计、台词设计都让学生自己来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结束后,有位学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喜洋洋来到特训营》,表达了自己在管老师的特训营中学习的喜悦之情。

管老师,一位风趣的老师,以他自身充满艺术活力的形象和独特的作文教学,给他的学生们精心调配着快乐的作文套餐。每一位听过他的作文课的学生,都会被他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教学艺术所吸引,以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就是“管季超作文教学法”的魅力。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1 13:24
订阅方法1:检索微信=>通讯录=>订阅号 => 点击右上角 + 号 =>输入并搜索 教师生活365 =>  订阅





订阅方法2:扫描二维码
微信=>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







订阅方法3
我们的微信号是gjcjssh365
大家可以试试像添加好友一样添加教师生活365 微信号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4 15:43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13 17:38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14 01:50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16 16:57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1 10:02
圖 5   春秋(油畫)   吳冠中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17 16:20
手把手教你在教学中使用微信  






手把手教你在教学中使用微信
  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 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力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得人们很容易获取和利用全球化知识和信息资源。当前,智能手持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iPadmini、各种touch等)对网络和多媒体的支持已经不亚于计算机;另一方面,3G网络的大范围普及,wifi信号覆盖率的增长也为智能手持(以下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设备接入互联网提供了网络宽带的保证。

  正是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技术支撑和发展动力,并且不断的涌现出新工具和新方式。对于微信,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 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也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内用户猛增至5000万,又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也就是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数超过1亿,截止到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笔者认为,随着微信平台的日趋完善,它会对未来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带来巨大的影响, 它也必然会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自2013年6月起,笔者在手机上申请了微信平台使用至今,并且与本班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了班级的微信群。笔者在此期间尝试利用微信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 在探索和体验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收获与启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思维方式、教学理念、工作方法……促进我与学生、家长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

  一、微信加强了师生互动交流

  (一) 用微信实现师生间互动式学习

  笔者在学校承担了两个教学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班级学生人数多,课堂教学时间短,课堂上我很难快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 和实时留言, 消息推送等功能, 可以实现老师与同学间的1对1的提出问题和答疑解惑。学生放学回家后, 在复习功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微信随时随地向教师提出个性化问题。在班级群中其他同学也能看到问题的提出与问题解答过程,对其有检验和启示作用。更为方便的,在班级的微信群中不仅可以用文字交流,还支持语音交流,老师可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描述的更为清晰具体,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2013年9月,一名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在班级微信群中问道: “老师, 请问是同类项吗?”我对着手机用微信中语音功能解答道:“同类项、同类项,除了系数都一样。”非常实用便捷的指名了学生产生疑惑的知识点。

  (二) 利用微信促进班级建设、班级管理

  笔者所在学校是朝阳区的一所示范性重点中学, 注重孩子各大多数课外活动的实施方案需要老师与同学共同商讨,集思广益才能得以解决, 在学校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在一起交流想法。微信作为一种实时的交流沟通工具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如本学期学校举办运动会,要求各班自由选择一个代表国家,在运动会入场式上展示该国家的传统运动项目和传统服装。晚上回到家里,我在班级微信群里留言:“运动会入场式, 我们班选择哪个代表国家比较好, 大家有没有好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点子纷沓而至,有的说选择韩国比较好,穿跆拳道的道服入场,并且展示跆拳道动作;有的说选泰国吧,泰拳是泰国的国术,而且泰国又是佛教圣地;还有的同学支持印度,并上传了印度传统服装的照片……很快同学们在微信群里提出了七八种很靠谱的方案。班级微信群中师生可以平等的互动交流,没有时间限制,谁想好了实时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微信平台为班级建设与班级管理带来了生机活力, 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微信促进了家校互动沟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 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 还是手段上, 都不要发生分歧”。现代教育中首先寻求的合作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的及时有效沟通。班主任与家长建立的微信群在家校互动中担任 “信使使者”的重要角色, 可以及时迅速传递信息又不必担心打扰对方的工作与生活。每个学期的刚开学和结束时,学校都会印发大量的通知给学生、家长,浪费了大量的纸张,也容易丢失忘记。而利用微信平台既快捷又节约,让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一清二楚,还避免了个别学生对家长撒谎骗取零花钱的可能。

  2014年3月里的一个晚上,我在临睡前看了一眼家长微信群,发现里面正连续的蹦出很多家长的留言。仔细一看, 原来有一名家长对自己孩子办事拖拉, 学习效率很低比较苦恼, 在微信中留言希望得到帮助。结果很多家长非常踊跃的发表意见, 介绍自己在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成功经验。像这种家长间的经验交流在班级微信群中十分常见,很多家长因为热情、真诚, 在交流过程中成为了朋友。微信促进了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 我们的班集体更像一个拥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大家庭。

  三、微信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

  将手机里的照片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分享, 学生的优秀作业我用手机拍了照片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展出, 不仅是对展出作业同学的认可与鼓励, 对其他同学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与标杆。学生在假期里的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和家人一起去庙会游玩,有的出国旅游,还有的同学在社区里担任志愿者服务……让孩子们用照片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再配上文字说明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中,非常有纪念意义!同学之间对好的作品相互用“鲜花、笑脸、赞美”等符号进行交流学习, 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四、微信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微信平台提供朋友圈功能,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络上的所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比如百度文库中的一些教学课件, 优酷里的视频都可以通过用微信扫描相应的二维码,或是利用推送等功能,将各种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分享给各种学习者, 这种微信分享学习的模式拓宽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学习不在是学生的专利,教师也能够从中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经常在学生微信群、家长微信群中分享得到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如“全国十佳班主任给家长的话”,“从小学到博士的学霸的学习感悟”等,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 促进了我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微信在现代教育中推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微信的下载使用需要使用者有智能手持设备。以手机为例, 还有个别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手机属于功能手机,无法开通微信功能;微信软件使用虽然免费,但公共WiFi的覆盖率远低于固网,很多学校和家庭还不能实现无线网络,如果通过手机的移动流量上网使用微信,使用者要向运营商缴纳一定的流量费;部分老教师由于缺少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知识,对微信的使用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在没有家长的监控和老师的引导下, 部分学生可能出现借使用微信之名, 行玩网络游戏之实。

  总之,微信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兴网络工具,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笔者以上对微信与现代中小学教育整合的认识还很肤浅,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还在新的探索中,我希望能与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合作,真正发挥微信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势,探索微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高效的,广泛的,合理的应用。舌尖上的中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指尖上的微信将影响未来的教育!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8-31 22:35



http://www.shuhuaw.cn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6-1-23 13:15
语文老师通过微信教学 一年粉丝超10万2015-09-14来源: 中关村在线(北京)



0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呼和浩特市,有这样一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站了20多年的他正尝试用微信,为语文教育打开一面新窗。




他也被人们亲切称为“微信教师”,他就是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王补平。叫他微信教师主要是因为她创办一个同名微信公众号,主要是语文教育方面的内容,王补平会在每天早晨6点开始更新内容,如今这个公众号不仅展示有学生的习作、原创随笔、还加入了教育资讯、语文知识、自编题集还有要点解析等内容,自从2014年2月开通同名微信公众号一年多的时间粉丝就超过了十万多人。

据王补平介绍,如今从学生到家长对语文教育都格外的重视,每天梳理网友的评论发现,粉丝多数是家长,大家不仅把她的公众号当做学习语文的平台,还从这里了解到最近的教育资讯,王补平说为了增加优质的内容,她关注了全国各地200多个与语文相关的公众号,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将网友关心的事件问题梳理出来,其中包括一些富有人生哲理的短文供大家参考。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