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喜欢写,更想写好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4-3-25 09:11
标题: 喜欢写,更想写好
喜欢写,更想写好
□ 方如

  我很享受自己目前的状态,有书读,有稿子写,还有现实中温暖、踏实的日子要按部就班。朝九晚五、上班下班,父母老了、女儿还小、先生工作忙,我有职业,还是妻子、是母亲、是远方父母的女儿,日子不可避免地被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分割甚至改变,这么多年,它呈现出来的面貌似乎总是琐碎的,凌乱的,陷落在人群中的,偶尔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可是,还好,我想我是有福之人,因为在我的日子里,总不时会有那样的时刻,尽管也深陷在人群之中,尽管大多的时候我一句话也没讲,但那个时候,我的心,满满的,浪滚波翻。那个时候的我,才是我自己,我喜欢的理想中的自己。
  我是个文学青年,好久了,一直都是。虽然第一篇涂鸦之作变成铅字那年我17岁,虽然工作后我也还在写,后来也有些报刊的编辑老师不时向我约些散文、随笔的稿子,虽然从2007年春天开始,我陆陆续续发表了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包括每天和我面对面办公的同事,包括生活中时不时要见面或电话、邮件联系的朋友,极少有人知道,就是偶尔有人不知怎么看到了,问起来,我也赶紧搪塞。
  这是我的秘密,收藏它,已经有很多年了。为何如此,我想主要是源自于我骨子里的虚荣。虽然从小到大,和人群相处我总觉得有些累、有些“隔”,在人群中的位置也总是比较边缘,但我却早早地被人群教化。从小,我就特别在乎人群的说法。从小,我就希望自己能足够好,是那种可以被人群公认的好,就是有不好,也该是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忽略不计的不好。我希望我的日子能永远有理有据、顺理成章;我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让自己的家人安心、甚至骄傲……我先后从事过的职业有:教师、公司职员、电台主持人、电视台记者、公司部门负责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或采访,或偶遇,我发现自己总能不断地遇上些文学青年,并越来越发现自己和他们的类似:比如忧郁、比如敏感多思、比如旺盛的好奇心、比如精神上的洁癖,常常耽于幻想,对自己现实的日子总有些疏离,缺乏积极主动去承担责任的意识……但我的阅读不成系统,一些被人推崇备至的
  
  名著的好处我领略不到,读什么书,我全凭兴趣,这么多年了,文字,无论读还是
  写,从来就没带给过我自信。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写小说,是1995年,我23岁,刚开始用电脑,上班偷偷用电脑写,下班用笔。我把它偷偷摸摸地存在3.5寸软盘上,时时带在身上,就怕
  
  让别人看到。这期间我只完成了一个中篇,四万多字,一个情节类似的故事,被我反反复复,从不同的地方开头儿,写了好几遍。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写小说、写虚构作品的好,只觉得它比诗歌和散文都要冷静,周期又长、角度又多,得耐心,更得较真儿,一路跌跌撞撞地向前走,最终还得在纷乱复杂中理出头绪,拎出个无论情节还是意义上的结果来,这一切都让我喜欢,感觉就像是寻常日子里对身边人群的张望,有懂得,让你惺惺相惜、满心欢喜,可更欢喜的还是不懂,因为会调动起想象,有记忆的复苏、辨识、剪辑拼贴,更有对未来的条分屡析、探头探脑。那段时间我非常沉迷,也有些膨胀,偷偷去投稿,先是《收获》,三个月后改投省内。我接到的第一封编辑老师的回信,来自于《当代小说》的刘照如老师。他在信中鼓励我,说我的文字有才情,但写的是散文,不是小说。这段写,终结于1999年,那一年,我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
  第二次写,是2003年春天,彼时先生已去英国近一年,我生下女儿,休完产假,孩子留在乡下,由婆婆帮忙带,自己独自回台里上班。这期间,我完成了三个小中篇,没投稿,只寄给刘照如老师看了看,他鼓励我继续努力,我则很失望,知道自己写得不好,觉得有劲儿使不上。但那段时间很快就结束了,我在那一年的初夏离开家,也去了英国。
  2004年年底,乡下老家突然发生变故,先生和我分别放弃工作、学业匆匆回国。他陪同母亲去北京做心脏手术,我一个人带孩子,回台里上班,这期间我写了一个小中篇。然后是2005年春节,我们到另外一个城市安家,我再次停笔。
  2006年春天,我辞去电视台的工作,到一家外贸公司谋了份职。
  新工作虽然需要坐班,却是个打杂儿的岗位,我又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读和写了。我开了个博客,在那儿写,写一章,贴一章。还有从前的稿子,也都贴了出来。非常幸运,那年夏天,女作家王芫在博客上看到了我的小说。她说:“第一篇的发表是最难的,以后就好了。我相信你。”她说:“重要的不是谁先出发,而是谁能走得更远。”这些她当年鼓励过我的话,直到今天,每每想起,我的心里都还热乎乎的。2007年4月,我的第一篇小说,经她推荐,辗转在《黄河文学》上发表出来。这期间,我又不断地接收到许多至今也未曾谋面的朋友、师长的鼓励、建议、热心相助,就这样,懵懵懂懂、战战兢兢地,我一路写了下来。
  四年多时间,我零打碎敲,写了将近六十万字的中、短篇小说,这些稿子,大半已发表。这些稿子,她们也有她们的命运——有些轻轻松松地就离我而去。然后,我还能不断地听到别人说起她们,她们的好和不好,或被选刊选了、头题推荐了、得奖了等等。还有一些,她们守着我,无法离开,她们是我失嫁的女儿,我建了个文件夹,取个名字叫虔诚安静,把她们放进去,然后自顾自再去写新的,很少再回头去看她们。可隔上三个月,我都不忘记再翻她们出来,天南海北地寄她们出去。我很清楚,她们面临如此命运,一定是因为她们有不好,可她们曾贴心贴意地介入过我的生活,我无法不去怜惜她们。每当有机会送她们出门,我都会撂下手上的稿子,重新耐心、冷静地审视她们,梳理并修正她们。
  我最喜欢一篇稿子刚落笔开篇的那一刻,那是我自己小小的节日。像敲击琴键一样在电脑上敲出最初的段落,满脑子行云流水、草长莺飞,仿佛天高地阔、万事皆有可能。可这只是幻觉,它很快就过去了,写到中间是我最难熬的时光,我和自己笔下的人物一起走投无路,面对自己的孤陋、平庸、局限重重。我常想:这世上还有什么没被人写过?好的文章已那么多,还会不断地越来越多,我这个人,既不聪明,也没什么见识,却日日陷落在这些玄想和编织里,写这些文字出来,这算什么呢?在若干年后的人群眼中,会不会就等同于尽兴制造垃圾?它能有什么意义吗?对人群?对我自己?我这种如蜗牛般一刻不停的赶路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吧?就这么由着性子写,我会越写越差吧?我到底,是在向前走呢,还是在原地踏步,或者更糟糕的是已开始了倒退?这种种想法都太折磨人,我只有通过不停努力往下写,去回避想这些。
  越写越多,我的奢望也越来越多。我开始奢望我的文字能“平淡而近自然”,我奢望我的小说能引领我自己去多长些见识、多体会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力去亲历的景观,包括凡俗、包括不可理喻,也包括传奇。我奢望我的小说能更深、更广地关注到灵魂的细枝末节、关注到命运的转弯抹角……可是,我能吗?我行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业余的书写,才让我寻常琐碎的日子有了奔头儿,知道其实一直以来,自己喜欢的,就是这种平平淡淡、兢兢业业,而又有奔头儿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小日子。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