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饶胜军先生著长篇纪实文本《走向而立》第一章:弃 儿★=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4 08:21
标题: =★饶胜军先生著长篇纪实文本《走向而立》第一章:弃 儿★=
             第一章:弃 儿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49#lastpost



1960年代的第二个春天来得太晚。
上年秋播以来就没有下过一场透雨。阳春三月时节,没有蓝天没有绿地没有鸟语没有花香没有雨露滋润也没有明媚的阳光,只有呼呼的北风卷起满地的尘土肆掠地飞扬。天是黄的,地是黄的,水是黄的,人是黄的,人们的心更是惶惶的。天地间灰蒙蒙一片。
那天,我和姐姐一大早爬上小镇南城墙的断壁残垣,极目眺望远远的澴河西岸。企盼着母亲的身影,能否映入饥渴的眼眶。我们已经几天未进食粮。三天前母亲仅留下一小块糠粑,叮嘱姐姐要分块充饥。她哪儿经得住纠缠,当天就被我风卷残云般啃掉了。
母亲走之前家里就断炊了一个星期,勉强用树皮草根度日。望着嗷嗷待哺、张口燕似的四个孩子,她心疼得发慌。伤心的事儿接连发生:年前因饥荒爹爹婆婆相继撒手人寰;两天前,隔壁王伯母家和我一般大的儿子,瘦得一张黄皮搭脸,深陷的眼窝,瞪着饥渴的眼睛,恋恋不舍地结束了他短暂的人生。母亲害怕极了,她怕悲剧重演。心一狠,放下两个大的,带着两个小弟妹,去找干爷(方言,继父)商量度命办法。
干爷是吃公家饭的,工作在湖北段京广线上一个小站旁的食品公司。当地是个蔬菜区,以盛产萝卜出名。当时他的月工资仅能买回一挑萝卜,人们就叫他们那些人“萝卜干部”。在那个物资奇乏的岁月,低工资高物价能维持“萝卜干部”自身的生存,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他哪里还有能力养活一家六口人?都三天了,我们的指望怕要落空。
北风还在不停地呼叫,辘辘饥肠却没有咕叫的力量。原本微微颤抖的我已经咽长气短,软绵绵地躺在断墙边缘。瘦骨伶仃的姐姐挣扎着裹紧我脏兮兮的空心棉袄,让我依偎在她的身旁。我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唯一巴望母亲能早早回到我们姐弟俩的身旁。
时间在艰难地推移。没有了一日三餐,没见到蓝天阳光,不知道现在是早上还是到了傍晚,只觉得时光是那么的漫长......

疯狂了多天的北风大概也累了,它减缓了飞窜的脚步,慢慢慢慢地终于停息下来。我缓缓挪动沉重的眼皮,余眸里好似灰沙黄土回归了大地,空旷的苍天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稍远处的大观山清晰可见,耳稍还伴随观山禅寺钟声的频率震颤。
隐隐约约地从禅寺松林小道中出来一个人来。那臃肿蹒跚、步履艰难的动态,不用盯着看我就知道她是谁?分明是我的婆婆。她皮黄脸肿裹着小脚,头重脚轻呈倒三角形,哆嗦着站不稳,跌跌撞撞地来到我们跟前,颤颤惊惊地从臂弯里取下一个包袱,“这是供品,菩萨赐予你们的加持品,吃了会有福的,能增加你们的加持力。阿弥陀佛......”
“里面有鲜桃。”我马上想到了神龛上供奉的寿仙老。他手里那个桃儿可大可美呢,皮青尖红,鲜嫩可口。我只想看,舍不得吃。可是,现在哪有桃?去年桃叶扯光了,树皮剥光了,赤裸干枯的树干儿一直在哭泣。
“里面有米饭。”米饭可稀罕呢,晶莹剔透,粒粒珍珠,我不想吃只想看。上一碗米饭好像是在1958年。那时人民公社吃食堂,各家各户是不准开伙的。开始吃干饭,后来吃稀饭,再后来吃稀菜糊糊,再再后来......食堂散了摊。老百姓可是真难。先是有米无锅难,后是有锅无米难,苦难的岁月实在捱难。
“里面有猪肉。”它肥腻飘香,醇厚红亮,入口即化......我可不敢想,佛祖要怪罪的。
就是佛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不会怪罪,现在有猪吗?有人说,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见猪跑?现在还真见不着。什么猪呀、狗呀、鸡呀的全部绝迹,就是鸡毛你也找不着一根。
婆婆要走了。我拉着她的手,让她带我走,她轻轻一推,“阿弥陀佛,佛祖会保佑你的。”拂袖飘然而去。
婆婆饶左氏,是一位虔诚的佛信徒,终身吃斋念佛。一生中大多数时光是在禅寺中度过的。她信守佛家的清规戒律,终生素食,绝不杀生,走路见着蚂蚁也弯路,更别提宰鸡杀鱼的。哪怕是吃点青菜萝卜也有讲究,红汗菜白汗菜一定得分清。她以为红的汗菜沾有血腥,是不能上餐桌的,豆油条是最奢侈的菜肴。
她相信因果缘分,认为信佛敬佛可以超度自己,惠及子孙。无论境迁时移,每天打坐4个时辰。早坐两个时辰五更起床,晚坐两个时辰深夜入睡。一心向佛,入清入静,虔诚修炼,雷打不动。50年代宣扬破除迷信,寺庙里的主持僧尼不是还俗,就是远离。婆婆孤灯一人,不弃不离,护佛守佛,与佛为伴。没有了主持僧尼,哪还有施主信众。闻名遐迩的观音禅寺居然香火中断,路断人稀。拜佛信佛还得靠打游击。婆婆不回家,母亲不放心,时不时让我送点吃的去禅寺。
有一次,我刚进寺门,婆婆就对我说,“你在门口守着。看着远处,有人来了就喊一声。我想给菩萨洗洗脸,不要让人撞见。”我不懂,也很好奇,为什么洗脸还怕撞见人?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通往禅寺的陡峭山路,曲折悠深的林荫小道上没有一丝人影儿。我忍不住掉头向寺内观望。迎面的正殿大堂之中,婆婆正跪在神龛上,挨个地为菩萨揩脸。她轻轻地拭去蒙在菩萨脸上和身上的泥垢灰尘,神灵们霎时恢复了金身。灿烂的笑容、慈祥的眼神,再次打量着、审视着、关爱着芸芸众生。婆婆颤颤巍巍的忙碌身影,也笼罩在释迦牟尼佛的光环中。
灾荒在疯狂地蔓延。婆婆终于得了黄肿病,她再也不能替菩萨洗脸,不得不接受母亲的安排,回到家中。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我和她吃住在一起。白天听她讲佛经故事,晚上陪她偎脚睡觉。她还是那么虔诚。晚上坚持打坐到深夜。那时农村没有电灯,天一黑小孩子只有上床睡觉。我有个尿床的习惯。半夜时分,婆婆非要逼着我到房门外的天井尿钵里拉尿不可。每次我都不愿意。我说我怕。婆婆问我怕什么?我说怕堂屋里爹爹的灵屋。婆婆说,“傻孙儿,你别怕,爹爹是爱你的,他会保护你。

那天夜里,我迷迷糊糊地又被婆婆赶到门外拉尿。站在天井里,遥望着满天的星星,我怎么也拉不出来。
夜凉人静,青白的月光钻进天井,直泻在堂屋的地面上。室内一片惨白,比婆婆念经时点的绿豆灯亮多了。爹爹的灵屋银晃晃的,琼台楼阁五颜六色,飞檐翘角煞是好看。不知怎的,那时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看见爹爹从灵屋走来,头戴瓜皮帽,身着长棉袍,长长的胡须在胸前飘呀飘的。他笑容可掬地递给我一块糖饴,我高兴极了,这可是我最爱吃的。但是我不慌吃,我想摸摸他的长胡须。
突然,他转过身,在屋里找着什么。口里念念有词,“有了定盘星,泥土能成金;丢了定盘星,枉为人一生。”
爹爹饶贵仁,一个穷秤匠,却起了一个文雅富有的大号。正是他,把我们家从乡下带到了小镇。他热衷的传统杆秤制作技术,是一门精细的手工艺。没有潜心精修的涵养,是不能入门的。杆秤工序繁琐,耗时费料,收益菲薄,没有多少人受得住煎熬。但是,“一杆担天下”。杆秤作为度量衡器,千百年来,流传民间,代代相传,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杆秤由市场交易通行的便捷工具,市井文化的一个元素符号,逐渐演变成公平正义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赋予华夏国粹的地位。
手艺的雅致并不必然带来财富。无论风雨,无论冬夏,爹爹每天早晨,担起心爱的秤挑,来到中街姨婆婆家门口出摊。锯木、刨圆、抛光、定盘、刻度、钻眼、嵌星、提毫,最后安装。他精心制作,一丝不苟。劳作一天,才能完成一两杆小秤,还换不来一升大米。小小的秤砣,压不住养家糊口的天平。
我常常跟着爹爹到集市看他做秤。我很奇怪为什么老秤一斤会有16两?闹着要他告诉我。爹爹就哄着我,要我去给他捡烟头。拿回来掰开,塞在水烟斗里。然后替他点燃,咕噜咕噜地吸起来。看他陶醉的样儿,才打开话匣子: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买东西是以物易物,就是用东西换东西。可是,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有些奸猾之人就从中取巧,坑害了许多老实人。是鲁班爷发明了杆秤。他把天上的16星宿刻在秤杆上,变成了闪闪发亮的秤星。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分布在四面八方,这13颗星展示天下公平。再有福禄寿3星,来表扬和惩处用秤的人。凡是秤平斗满的人,一定是福禄寿加身;凡是短斤少两的人,亏1两减福,亏2两去禄,亏3两短寿。所以,做人一定要讲诚信。以诚待人,人以诚应;公平公正,天地良心。
爹爹找着了定盘星,他又要出摊去做秤。我要他带我去,他说太早了,你跟你伯(鄂东北方言,爸爸)来。
“我不认得伯,么样跟他来?”
“跟你一个样,么样不认得?”一个五官端正、身材颀长的青年人,从爹爹身后挪到我面前,欲拉我的手,我慌不迭躲到爹爹身后。

我真地不认得伯。只听隔壁王伯母一次摸着我的头跟妈唠叨,这娃越长越像他伯,跟親元简直一抠儿。母亲说親元就是我的伯。
我出生才两个月,伯因病住进了简陋的农村合作医疗诊所。不到一个礼拜,就奄奄一息。最后,撇下我、我的母亲和我的姐,去了另一个世界,才26岁。一个农民,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地走了。没留下病历,没留下照片,没留下遗言;留下的是孤儿寡妻、父母高堂,留下的是终身的遗恨,留下的是母亲的眼泪似澴河水流淌。
我不晓得伯为么事现在会出现在我身旁。我好奇地打量着他,想观察究竟是不是跟我一个模样。可是,怎么也看不清他的五官。我怨恨月光,为什么不能像太阳光发亮?让我一睹伯的容颜,记住他的形象。我顾不得许多了,大着胆子从爹爹身后转过来,急切地问他是干什么的?
“我就是一个农民。”他直言相告,“我们家曾经有五斗田,农忙就耕种,农闲就挑八根系。”
“八根系是么事?”我赶紧追问。
“一根系儿挑灯草,两根系儿把水挑;三根系儿报君知,四根系儿挑柴草;五根系儿卖小吃,六根系儿畚箕套;七根系儿顶上工,八根系儿桌上销。”他说得比唱得还好听,我却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他见我懵懵懂懂的样子,惨然地笑了笑,补充了一句:“就是挑担子卖力气,或者贩点东西赚两个钱,一个贩夫走卒。”
“我要当贩夫走卒!”
“你怎么能走这条路呢?你应该先去读书。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到底有什么?我没有读过书,我也不知道,让书告诉你怎么走。”说完,他要走,要挑八根系去。我连忙拉住他的手,求他带上我,看看八根系究竟做什么。他坚决不同意,说要赶路,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我哭呀闹呀,他就是不肯。这时,月亮躲进了云彩,天空漆黑一团。遥远的天际传来闷雷声,好像要下大雨。他急切地挣脱我的双臂,消失在蒙蒙的夜幕之中。
我冲出门外,撕心裂肺地哭嚎:“你们都不要我————”

突然,头顶一个闪电送来一颗巨雷,把黑幕炸开半边天。随之而来的潇潇大雨,倾斜在我的身上。我感觉脸上冷的雨热的泪汇流成河。
我轻轻睁开了 双眼,发现躺在母亲的怀抱,全身十分的温暖。母亲的泪水成串的落在我的脸上,热热的,痒痒的。身上暖和多了,别提多舒服。自从有了小弟妹,就从来没有过。我想永远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我向母亲告状,“他们都不要我!”
“哪个不要你?”母亲边问边抹眼泪。
“婆婆不要我,爹爹不要我,伯也不要我!”我连珠炮似地告了他们三个。
“乖儿子,他们不要你就对了。妈要你。”母亲破涕为笑,“人世间抛弃有时是无奈的。古人说,有舍就有得。没有婆婆爹爹和你伯的舍,哪有我的得。他们做得对!他们的抛弃是福,是爱,是希望,是未来。”
母亲从箩筐里拿出两根大萝卜,递给我和姐。我迫不急待地塞进嘴里。
甘甜的萝卜汁真甜啦!它超过了寿仙老手里的大仙桃。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4 08:24
》》本站独家首发
本土教育界作者饶胜军先生长篇记实文本《走向而立》。









=版权声明:未经作者书面授权,任何纸媒网媒均不得转载!

读帖评点意见请赐邮箱:xnjyw123@163.com本站将第一时间转达作者。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4 08:49
告白

        《走向而立》长篇个人史纪实文本共18章12万字。
          记述了作者30岁之前的个人经历,也从独特的角度描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孝感的社会生活。
         文中所述,皆为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为我们还原了【当时当地】的生活图景,弥足珍贵。
          因可以理解的原因,
作者对部分人名作了化名处理。


         《走向而立》长篇个人史纪实文本作者饶胜军先生,系湖北省孝感市资深教育工作者,现已到龄退休。
          饶胜军先生出生湖北孝昌县农家,师范毕业生。曾任初中教师、中学校长、区委某委【局】干部,服务教育工作三十余年。


经作者授权,本站发出《走向而立》的第一章,以飨读者。

         》》作者饶胜军先生郑重声明


未经作者书面授权,任何纸媒网媒均不得转载

             读帖评点意见请赐邮箱:xnjyw123@163.com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4 08:56
                                                         







                             《师慧园论坛》创办人管季超附言:


         蒙作者饶先生信任,《走向而立》长篇个人史纪实文本季超有幸先睹为快。

        季超认为:该纪实文本不仅是【教师个人史】写作的成功尝试,因其努力【还原】上世纪孝感农村生活实况,因而也具有相当的地域历史、【文化史】价值。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33&extra=page%3D1
        应本站恳求,饶先生慨允试发第一章。

        -----------------------------------------------------------------------------------------------
       》有关出版机构如对本纪实文本有兴趣出版,欲与作者联系,《师慧园论坛》管理员可协助联络




《师慧园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

移动电话:13971958105,
邮箱:
xnjyw123@163.com
QQ号:1309586706

微信号:jszywz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65899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4 09:21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14 01:50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15 15:42
自传研究方法:教育改革的内在力量
——读《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   
请扫一扫【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订阅方法1:检索微信=>通讯录=>订阅号 => 点击右上角 + 号 =>输入并搜索 教师生活365 =>  订阅





订阅方法2:扫描二维码
微信=>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







订阅方法3
我们的微信号是gjcjssh365
大家可以试试像添加好友一样添加教师生活365 微信号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遇到了瓶颈。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更多的教育家型的教师。成为教育家型教师途径很多,但陈雨亭博士在《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路径,即自传研究方法。在这本研究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威廉·派纳的自传研究方法的著作中,作者把自传研究方法与自我反思以及研究我国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在作者的研究视野中,自传研究方法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心灵向内的过程,是一种通向真理的途径,是一种培养自己理智发展的手段,更是教育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智慧。
    克服荒诞感和恢复内部世界,发现真实声音
    当代教育盛行目标模式。教育上的目标模式过分注重可测量的外部的东西,把人的注意力极大地转向了外部,严重地遮蔽了对内部世界的意识的关注。其危害就是人内部世界的荒芜带来的意义感的缺失即哲学家所说的荒诞感,教师对教学产生恐惧,失去了教学勇气。教师忽视了教育情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最终有意或无意都沦落到功利的泥潭里且不能自拔。
  究其根源,是教师受经验主义所推崇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影响。定量研究最大的特征就是对控制的工具主义非常感兴趣,其方法是匿名化和标准化。其反映在教师思想中,就是教师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是想知道什么方法能起作用,什么方法拿来就能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目标模式的奴隶,丧失了自我。
  针对这种现象,派纳寻找解决办法。他从先验沉思、坐禅、禅宗、瑜伽等众多方法中寻找,但没有从中找到可以把注意力转向教育经验的情境中的方法。不过,派纳告诉我们,人们可以利用多种沉思方法的假设,以及精神分析和现象学的一些假设,整合出一种不同的方法。于是,他从现象学中汲取“生活世界”“悬置”“本质还原”等理论,建立了自传的研究方法。用此来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真实声音,发现个体经验的本质意义。用这种反思的方法来克服荒诞感和恢复内部世界,从而批判传统的经验主义研究传统。     
  打破恶性循环,建构自我和专业实践知识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教育研究中教师长期处于“优雅地服从”的位置上,教师只是研究者的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教材教参的实施者,属于被动者。结果成为很多社会问题的“替罪羊”。社会一生病,教师就服药。当劳动者与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劳动者素质有较大距离时,教师就被要求要进行“素质教育”,当认识到在竞争中唯有创新才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教师们就被要求进行创新教育。加之教师日常生活单调循环往复,又缺乏进行研究的必要知识和内在动力,教师的自我的实存被遮蔽,教学自我也被放逐,失去了批判性的眼光。
  所以,佐藤学说:“对于教师的批判与期待愈是泛滥,教师自身就愈是对于这些话语里所充斥的对于教职的困惑,感到愤懑与绝望,乃至丧失了见证自身存在的话语,迷失了教师的自豪感与使命感;而教师们丧失了见证自身存在的话语,愈是沉默,对于教师的过分严酷的期待与多余时空论,便愈演愈烈,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把教师的教学自我重新找寻回来,派纳从精神分析中借鉴“自由联想”“抗拒以及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等核心概念,把自传研究方法定义为一种注视主观视域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思考正常的普通人在现代社会的心灵状况,特别是人的教育经验的状况:尽管我们承受着“底线”(考试分数)之困扰和“商业”思维教育模式的压迫,但我们在精神上决不能屈服。我们必须记住教育不是商业,它不能用考试分数来衡量。
  作者在书中指出,我们要用自传研究方法挖掘人的教育经验中那些未被意识、处于压抑状态的部分,解决教师研究中研究与自我分离的难题,重视自己的心灵生活,重建内在自信。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就不仅仅停留在自身教学行为或教育教学知识和技术之上,而是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信念和行为意义进行深刻的反思,真正地洞察教育行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什么样的行为表现能有助于扮演好教师的角色,重构教师自己的新的专业实践知识。只有这样,教师就会从个体的生活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自我的真实声音。这种行动就会成为发现变革世界的力量。有了变革力量,就能够把自己从社会角色中解放出来,发现和建构真实的自我,以便能够进行政治与文化批判。
    根基于教师的日常生活,反思教育实践模式
  在教育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困惑:理论与实践到底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教育理论一定能指导教育实践吗?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能否避免研究者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和相互抱怨?作者通过对自传研究的研究,为我们厘清了这些问题。
  理论与实践各有自己的优势范围,彼此之间要保持距离,并非是降服关系、线性思路。我们不能把“理论要服务于实践”人为狭窄地理解为把理论直接应用于实践,或理解为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为实践者直接服务,而实践者从理论工作者那里拿来某套现成的理论,就直接套用在自己的实践中,并且能马上见到实际的效果。
  研究者的理论要根基于教师的日常生活,要基于对理论者所属群体中当下困境的思考,要明晰自己在言说谁的理论。要研究自己所赞成的理论和自己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把自己从被捕状态中解脱出来;努力研究理论所产生以及将要应用的情境。
  作者透辟地指出,当我们觉得现行的教育实践模式存在重大问题时,就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改革,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确定之后就开始大规模地培训教师,培训的方法是观念灌输式的“集体转型”,即所谓的给教师们换脑筋。事实上,集体同时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期待集体转型本身就是一种商业逻辑。它实行的是简单实用的原则。还有什么比邀请一个所谓的专家同时对几十人或几百人同时宣讲改革理念和策略更经济、更实用的吗?如果不同时采取其他方式,那么这种在机器大生产时代为培养掌握初级文化知识的劳动者而兴起的班级授课制式的培训方式就只适合培养层次较低的技工。
  所以说,集体的转型的前提是个体的转型。在某种意义上,个体转型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传研究的过程,通过回溯过去,展望未来,个体更清晰地明白了自己的现在。
  纵观全书,作者介绍派纳,研究派纳,更具示范引领的是作者运用自己研究的成果对自己研究。作者在自传研究之路上孜孜以求自信人生,不断地拓展自我空间,实现自在发展。这何尝不是隐藏在书中的极佳案例呢!这是一本学术著作,虽说读起来很艰难,但如果能静下心来,细细地读,一定会让读者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作者吴奇,原载《教师博览·原创版》2014年6期,《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陈雨亭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0 06:53
读传记和回忆录的乐趣
节选自《伍尔夫读书随笔》
只要看一眼书架上那些五花八门的书,你就能知道,它们的作者只有没几个是「伟大的艺术家」;而通常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书根本就不是文学作品,譬如那些和小说、诗歌直接相关的作家传记和自传、那些名人传记,还有那些不但死去而且已被人遗忘了的人的传记,就属此类。但是,难道就因为它们不是「文学作品」,我们便不去读它们了吗?或者说,读还是要读的,但要用不同的方法、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打个比方说,某天傍晚,我们无意间走到一座屋子前,只见屋里亮着灯火,窗帘还未拉上,屋子里的每一层楼都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正在上演人生戏剧中的某一片断。于是,我们的好奇心便会油然而生——我们读传记,首先也是为了满足这样的好奇心,难道不是吗?我们看到那座屋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仆人们正在聊天;绅士们正在用餐;一个姑娘准备去参加晚会,正在打扮;一个老太婆正坐在窗前打毛线——便会好奇地问:这些人是谁?他们是怎样的一些人?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干过什么事,或者,有过怎样的经历和想法?
传记和回忆录就是为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的。它们为我们照亮许许多多这样的屋子。它们会告诉我们:人们是怎样从事日常生活的——他们的辛劳、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饮食起居、他们的爱与恨,直到他们死去。有时,正当我们注视着的时候,那屋子里的灯火熄灭了,屋前的铁栅栏也消失了——我们会来到海上,或者,我们会去打猎、航行、打仗;我们会走到野蛮人当中,或者,会随着军人去参加一场重大的战役。要不然的话,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仍可以留在英国,留在伦敦,但是情景却完全变了:街道变窄了,屋子变小了,玻璃窗上满是裂痕,屋里拥挤不堪,还散发出阵阵臭味。这时我们看见,那位大诗人堂恩正从这样的一座屋子里逃出来,因为墙壁很薄,我们还能听到孩子们在屋里哭喊。接着,我们便跟随着他,走过他在书里写到的那些小路,一直到了一个叫特维肯南的地方,到了贝德福德夫人的豪宅——那是个有名的地方,贵族们和诗人们常在那里聚会。随后,我们来到威尔顿地方的一座小山下,在那里的一所宅邸里听听锡德尼爵士[2]给他的姐姐朗读他的《阿卡迪亚》;我们随他在一片沼泽地里漫游,还看到了他在那部著名传奇中一再写到的苍鹰。这之后,我们可以跟随彭布鲁克夫人即安妮·克利福德去北方旅行,到她的荒原上去看看;或者,再钻到城里去——不过,碰上身穿黑天鹅绒服装的加布里尔·哈威[3]正在和斯宾塞[4]辩论诗歌问题时,你可千万不要发笑。没有什么事比在既辉煌又黑暗的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逛来逛去更有趣了,但也不能老待在那里,因为邓普尔[5]和斯威夫特[6]、哈利[7]和圣·约翰[8]在召唤我们。要弄明白他们之间的争论,并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需要我们花费许多时间。如果对他们感到厌倦了,我们可以继续朝前,从一位珠光宝气的黑衣贵妇人身边走过,就可找到约翰逊博士、哥尔斯密和加里克[9]要不然,如果你高兴的话,可以渡过英吉利海峡,去和伏尔泰、狄德罗以及杜·德凡德夫人[10]见一次面,然后回到英国,回到贝德福德夫人豪宅的所在地、后来蒲柏[11]也在那里住过的特维肯南——这没办法,有些地名和人名总会重复出现!从那里,你可以到草莓山去,到华尔浦尔[12]家里做客。华尔浦尔又会给我们介绍一大堆新朋友:我们有许多人家要拜访,有许多门铃要拉。只是,在华尔浦尔所爱的那个女人即贝里斯女士的门前,我们可能会停下来,因为——你看,萨克雷[13]正朝我们走来!他是贝里斯女士的朋友。由此看来,我们只要从这个朋友到那个朋友,从这个花园到那个花园,从这个府邸到那个府邸,就等于从英国文学的这一头走到了那一头,而这时,我们往往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又回到了老地方——只不过,我们还能分清现在这一刻和那永远逝去的往昔之间的区别。
我想,我们阅读传记和书信,可以将此作为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借此使许多往日的窗户里重新亮起灯火,由此看到那些早已死去的名人当初是怎样生活的。有时,甚至还可以这样设想:既然我们走到了他们身边,或许还会意外地发现他们的某些秘密。我们还可以取出他们所写的一部剧本或者一首诗来,当着他们的面读一读,看看究竟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而且,这样做的话,势必还会引出其他一些问题。我们一定会问: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写作到底有多大影响?把一部书的作者还原成生活中的某个人,这到底有多大的可靠性?我们还会问:既然语言是一种非常敏感的东西,非常容易受作者性格的影响,那么我们对于作者用语言在我们心中唤起同情或者反感,到底在何种程度上应该予以接受,在何种程度上应该加以拒绝?这些就是我们在阅读传记和书信时常常会出现在我们心中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能自己去回答,因为它们纯属个人问题;要是听人摆布,接受所谓的「指导」,那不免有危险,因为别人说出来的,往往只是他自己的偏见。
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另一种目的来读这一类书——既不是为了理解文学,也不是为了了解名人,而是为了演练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就在书架的右边,不是有一扇窗正打开着吗?那就放下书朝窗外看看,那才令人愉快哩!你看那些景物:小马驹在田野里蹦跳,一个农妇在水槽边静静地往水桶里装水,一头驴子仰着头发出一声声哀鸣。它们是无意识的、互不相干的,又是永远变动不定的,而正因为这样,它们才令人欢欣鼓舞。图书馆里的大部分书,不过就是这样的男人们、女人们和驴子们的生活的一种短暂记录罢了。任何文学,一旦过时,就会变成一大堆旧书,变成一种用老旧而陈腐的语言对业已消逝的时代和被人遗忘的世事所作的记录。然而,要是你有兴致埋头读这样的旧书,那里记录的人世生活的陈迹虽然已遭摈弃而且日见腐朽,有时也会使你感到震惊,甚至为之折服。也许只是一封书信——但它描绘出怎样的一幅图景啊!也许只是片言只语——但其中隐含着怎样的一种期待啊!有时,你会读到一篇完整的故事,写得首尾连贯、妙趣横生,好像出自某位大小说家之手。实际上,它很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戏子——泰特·威尔金森写的一篇回忆录,讲的是他和琼斯上尉的一段奇特经历;也可能,讲的是威灵顿公爵[14]麾下的一个年轻中尉,他怎样爱上了里斯本的一个漂亮姑娘;或者,讲到玛丽亚·艾伦[15]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唉声叹气,说她当初要是听从伯尔内博士的忠告和里希先生一起私奔就好了。所有这些东西,也许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完全可以弃置不顾,但是当窗外的小马驹在田野里蹦跳、一个农妇在水槽边静静地往水桶里装水、一头驴子在仰头哀鸣时,偶尔翻翻这样的旧书,从遥远的往昔找回几个旧戒指、几把旧剪刀或者几只被打歪的鼻子,那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
  【注释】
[2]16世纪英国诗人,《阿卡迪亚》是他所写的传奇故事。
[3]16世纪英国诗人。
[4]16世纪英国著名诗人,与莎士比亚齐名。
[5]18世纪英国散文作家。
[6]18世纪英国讽刺作家,著名作品是《格列佛游记》。
[7]18世纪英国作家。
[8]18世纪英国作家。
[9]均为18世纪英国作家。
[10]18世纪法国贵族夫人,伏尔泰等人的庇护者。
[11]18世纪英国大诗人。
[12]18世纪末英国小说家。
[13]19世纪英国大作家,与狄更斯齐名。
[14]18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家与军事家。
[15]18世纪英国著名艺术史家查尔斯·伯尔内与前妻所生的女儿。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10-17 16:52
教育生活史:教育史学研究新视域



来源:《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作者:周洪宇

摘 要:教育生活史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的情境下,以教育参与者自身所经历的事件,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以“跨界视角”体现个体的价值生命,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它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升华。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教育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史料、研究方法还是学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教育生活史研究所必须重视的因素。教育生活中所流淌的人生感悟,历来受到教育亲历者的重视。教育生活史研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够融合众多学科的学术研究特点,突出表现在它的“鲜活的微观世界”,在一个“跨界”的视野上,去窥视教育生活中个体生命的“浪花”,并藉此揣测当时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太阳”。
关键词:教育生活史;普通人;教育活动史;教育改革

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对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它由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作为一个更为面向普通民众“接地气式”的、记述普通教育参与者生活的研究领域,它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的情境下,以教育参与者自身所经历的事件,通过它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以“跨界视角”体现个体的价值生命,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教育生活史研究对于深化人们有关历史事实和真相的认识,拓展学术研究的领域,加强教育史学学科的建设,乃至为改善当下普通民众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生活,都有现实的借鉴参考意义。
一、教育生活史的基本内涵
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学术源头上属于教育活动史的范畴,从整体上看是教育史特别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延伸。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需要集中突破的重要研究领域。
什么是教育生活史?从广义上说,教育生活史就是一切与教育生活有关的历史,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生活,也包括家庭教育生活、社会教育生活及其他各种教育生活等,都是它研究的范畴。就狭义而言,主要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生活,范围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学校、校长之间的教育生活。对于广义与狭义的认识,既要看到两点论,兼顾广义和狭义,也要突出重点,既狭义的教育生活。教育生活史让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和视角更为丰富,它让亿万人走进教育史研究的视野,在给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给人以很好的启迪。广义的教育生活史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各种类型的教育生活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以史为鉴,迎接未来社会教育的变革。同时,也对各个类型的教师、学生又起到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教育生活史更多的是记述教师、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生活。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尽管世界由每一个充满灵性的个体组成,但在传统史学中那种只见“结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个体的感受,然而正是亿万个体的力量才推动社会的发展,普通人个体的价值不容忽视。“个体”与“结构”之类的“庞然大物”相距甚远,相对于“结构”来说,家庭成员、邻里乡亲、同事伙伴等“个体”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更为巨大和直接的影响。[1]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宽泛,对其关注范围只能模糊约定为“日常行为”,包括工作行为和非工作行为两大类。“按照这种界定,衣食住行、人际交往、职业与劳动、生与死、爱与憎、焦虑与憧憬、灾变与节庆,都属于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内容”。[2]
教育生活史研究具有“跨界角度”,教育生活史研究不仅来源于教育史、教育学,更是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活的资料来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现实源泉的反映。教育生活史的研究视野,受到西方日常生活史研究者的影响,更多关注社会大众,特别是基层群体。
从历史学角度看,教育生活史研究的是人的过去教育活动的一种生活呈现,它将与人相关内容以生活的方式加以表现,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它的一大贡献在于,将历史的写法由帝王将相的历史、精英人物、重大事件的历史,逐步发展到普通人的历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史。普通人日常小事情在以往无论如何走不进历史研究的视野,然而正是这数以万亿计的普通人的生活点滴,才汇聚成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包括教育生活史在内的普通人生活史研究的兴起,是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巨大变革,是中国传统政治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当代中国社会“以人为本”学术研究的拓展。
从人类学角度看,教育生活史研究注重人的发展,研究对象紧扣人的事件、心理和发展轨迹,较好地展现出对于人的文化关怀。教育生活史集中体现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访谈、口述等,既能给予教育生活史以第一手鲜活的研究史料,也能够保证研究内容和效果的鲜活。教育生活史将研究视野投向处于各个层次的教师、学生时,它的研究能够始终处于感知研究对象的前沿。
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生活史研究通过对教育生活的历史呈现,可以从一个侧面清晰地看到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对于社会学和社会史的丰富发展具有重要的裨益。社会学的研究,始终需要对社会各个阶层包括教育阶层的了解。有教育职业发散开去的社会网络是中国古代社会以来一直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群体。到了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变革的加剧,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这些教师、学生的研究,是研究近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育生活史研究注重历史发展阶段的普通人的心理,是构成时代心理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教育生活中参与者校长、教师、学生等诸多人心理的记录,能够给读者展现出来教育变迁的轨迹,特别是历次教育变革中普通教师、学生的内在感悟。他们对于教育的具体的适应性和认同程度,都是值得研究者大力研究的内容。
教育生活史的研究内容可按照教育者或者生活类型分类。按照教育活动参与者分类,可分为教师生活史、学生生活史、教育行政人员生活史等,也可以生活类别来划分,如校园生活史、日常生活史、学习生活史、课外生活史、家庭教育生活史、社会教育生活史等。教育生活史具有宏大的研究视野,它能够借助多学科的融合研究,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研究内容,给予学术界以学术启迪的同时,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佐证。
教育生活史从研究范围和内容上来说,属于生活史的研究范畴。但是生活史本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研究领域,人乃至其他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经历,都构成了生活史的研究领域。而从学术性来说,教育生活史的直接学术源头是教育活动史,它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呈现方式与表达内容,是对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延伸,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增添了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内涵。
二、教育生活史的史料、方法和表现状态
教育生活史在研究的整体架构上,具有宏大的学术气象。它既体现多学科的融合,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体系和方法。从史料来源来说,教育生活史注重口述史的叙述方式。史料上的大史料观,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所表现的历史内容。胡适认为,教育史料收集要不拘一格,博采众长,以“无意于伪造史料”为标准,不能认为杂记与小说皆无意于造史料,故其言最有史料价值,远胜于官书。[3]
在史料上,要树立大史料观。“拓宽史料的来源,树立地上史料与地下史料并重、正史史料与笔记小说史料并行、文字记录或文献史料与口述史料并举的大史料观。”[4]教育生活史研究必须充分借鉴人类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丰富史料。“不管是已整理的还是未整理的、公家的还是私人的档案史料,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中文的还是外文的各种文集、笔记、日记、家谱、族谱、年谱、方志、实录、纪事、报纸、杂志等记载史料,不管是回忆录、传说、歌谣等口碑史料还是各种文物、图片、绘画、教具、学具等实物史料”,[5]都需要收集、鉴别、考析、整理与吸收。教育生活史史料的视野非常广阔,特别是散落民间的一些非正式出版物,由于其所表现出的个人的记录色彩,往往真实感更为强烈。同时,教育生活史更要强调源于基层民众生活史料,强调史料的“原生性”、“原生态”,与研究对象的契合,接教育生活的“地气”,表现内容更为原汁原味,更能够反映最基层的教育生态。
在研究方法上,教育生活史研究具有明显的“跨界”色彩。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乃至数学、统计学、生态学、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的方法理论,在微观的、全面史学的教育生活史研究面前,打破学科壁垒,充分吸收各学科的优点和长处。关于教育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笔者在2011年提出了“三维系统方法论”,由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三方面构成。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历史理论和中观史学理论的积极因素为基础,吸收其他理论流派的合理因素而形成;一般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社会历史现象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是指带有较强技术性和专门性的方法,用来处理和分析教育史料,进行基础研究的方法和技术。[6]
在传统的教育史学所用的研究方法中,以中观层面的一般研究方法居多,这和研究对象与视野有关,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的层面。教育生活史更明确地关注于微观和个体,因此对于具体研究方法的需求会更多。对于一般研究者来
说,起着具体作用的是第三种研究方法。就教育生活史研究而言,它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学科的一般方法,如历史考证法、文献分析法、历史模拟法、口述历史法等;二是跨学科方法,即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心理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类比研究法等。需要指出的是,方法不是也必是越新越好、越多越好,方法只是工具和手段,它是为所研究的内容服务。内容才是根本,表现力是检验研究方法的重要参照。教育生活史如何具有创新性,笔者认为,学术价值和学术创新是核心生命力,同时应该具有活跃的学术表现力,其学术表现力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教育叙事的表现手法。历史研究的语言多采用分析语言,其特点在于严谨而可读性不强。历史是以叙事散文话语为形式的语言结构,历史著作中都存在着理想的共同叙事结构。[7]中国传统的史书,相当部分采用的是叙事语言的风格。叙事与分析不同,它将特定的事情按照逻辑顺序纳入被阅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结构中,这样的叙事方式,等同于“讲故事”。[8]“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以叙事‘讲述’世界”。[9]而叙事代替分析,是缓和了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叙述紧张。[10]叙事在进入教育史,特别能够体现在教育生活史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学术研究由宏大叙事向个体叙事、整体史学向微观史学的嬗变。
第二,情境再现是教育生活史研究所追求的读者接受效果。情境再现是研究效果的主要表现,它展现给研究者的是恢宏社会历史画卷下的生动、有效的教育生活场景,是一种学科自觉和学术自觉意识的体现,是对人最基本生存面——生活状态的情感守望。在形式上,教育生活史研究的视野下移,能够用微观、通俗的语言,展现研究对象的社会画卷。“让社会上的各方面人自己去叙述,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接近我们的社会生活,真正地揭示我们社会生活的真相”。[11]情境再现的效果,是历史真实和艺术效果的统一。历史真实和叙事真实本不是一个概念,生活叙事的语言,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应该突出感性,以个体的情感表现,表达同时期大多数人的生活特点,形式为内容服务。
第三,文学语言是教育生活史研究的表现形式。强调教育生活史研究的文学形式主要是针对学界目前的一种重客观表述、轻主观接受的现状而提出的。学术研究应该借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增强学术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更好地达到著作和读者的有效互动。具体到教育生活史的研究中,需要史料多元化、细节文学化、注释学术化、考证注释化,大胆借鉴中国古代史学家写史的方法,通过历史上教育生活的叙述达到情境再现的效果,最终通过读者的阅读形成有效的互动。
无论是史料、研究方法还是学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教育生活史研究所必须重视的因素。一部好的教育生活史学术作品,应该具有如下的特征:一是文学的语言,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史料和作者自身的分析融合其中;二是在个体与群体、不同层次人群以及不同区域特点的对象处理上,着眼于具体的细节方面,留下教育生活的日常情境;三是要放低学术研究者的姿态,善于向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史学学习。教育生活史研究需要有不断寻觅史料以成其“信”,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以成其“达”,不断展现精准的表现力以成其“活”,从而走一条体现微言大义、形象生动和富有表现力的学术发展道路,并不断推进学术研究新境界的步伐。
三、教育生活史研究内容的文本借鉴
生活史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已有较好的发展。西方生活史研究着力于微观史学领域。金兹伯格的《乳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精神世界》(1976年)从民众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去发觉时代跳动的脉搏,该书已被奉为微观史学的经典之作。法国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商务印书馆,2007年)则具体细致地表现了微观史学的治学方法,蒙塔尤是法国南部一个小山村,1320年有人利用办案机会,将该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矛盾冲突等作了详细记录,600年后的勒华拉杜里充分利用了这批史料,以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再现了600多年前该村居民的生活、思想、习俗以及14世纪法国的特点,从一个微观世界映照了宏观世界。国内学者如王笛的《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一书以大量史料,从市民生活的角度表现了100多年前成都人的公共生活世界,它的逼真的场景再现,对于教育生活史的细节表述,具有很好的启迪价值。通过中外生活史研究的比较发现,将自己的主体性放进史料中,通过活动场景进行深入分析,并力求以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现出生活的“现代性”与历史分析的深度,是国内外生活史研究的一大共性。
教育生活中所流淌的人生感悟,历来受到教育亲历者的重视。杨亮功的《五四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黄山书社,2008年)虽系作者个人叙述,但是却反映出清末民初教育大转型时期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教育者们所具备的灿烂智慧,他们对于教育生活的感知,是新旧教育嬗变非常珍贵的史料。教育生活的丰富多彩在近代大转型的社会里尤为明显,近代诸多学人的记述丰厚,如蒋梦麟的《西潮与新潮》、陈鹤琴的《我的半生》、蒋廷黻的《蒋廷黻回忆录》等作品,他们略带沧桑而有饱含深情的笔触,对于变化中教育生活的认知,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学术研究方面,近年来教育生活史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学校教育生活方面,司洪昌的《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通过现实与历史的相互构镜,将研究者“我”自然地带入研究过程之中。在教师生活史方面,刘云杉的《从启蒙者到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演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站在历史人物立场,通过对《退想斋日记》史料的把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读书人的教育生命实践。蒋纯焦的《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紧扣塾师这一研究对象,以纵向的历史段落表现不同时期塾师的生存面貌。学生生活史方面,孙崇文《学生生活图景:世俗内外的教育冲突》(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施扣柱《青春飞扬——近代上海学生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刘训华《困厄的美丽——大转局中的近代学生生活(1901—194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等围绕当代学生生活的时代风貌和特征做了比较到位的描述与再现。
在教育生活史的实践应用层面上,刘良华的《教育自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尝试。《自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教育故事。启迪教育者,为什么有的教师被学生仰慕或厌恶?教师将以何种方式成为影响学生一辈子的“重要他人”?同时启迪受教育者:为什么说自学是有效的学习?为什么人的成长需要朋友?该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于“我”的教育生活自述,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念、主张渗透其中,是相较于一般学术研究更高的境界,是着眼于教育生活史对于现实教育的指导。
四、教育生活史研究价值的多维阐释
教育生活史研究对于加强教育史学科建设特别是教育活动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从历史学角度,对于深化历史学特别是生活史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生活史立足于民众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研究,并从侧面表现时代的特点,特别是教育生活中的教育者心态问题,可以从更新的角度来观察。教育生活史研究能够形成较高的学术境界,它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够融合众多学科的学术研究特点,在学术研究上可以形成自己的学术气象。
第一,研究教育生活史是加强教育史学科建设特别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需要。开展教育生活史研究有助于深化教育活动史研究,进而加强教育史学科建设。教育生活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生活,自然成为教育活动中最为能动、最为鲜活、最为丰富、最为真实、最为具体的内容。教育生活史是教育活动史的重要部分,研究教育活动史不能不研究教育生活史。研究教育生活史有助于深化教育活动史,进而推动教育史学科建设。可以肯定,教育生活史研究将成为今后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成为教育史学科建设新的生长点。
第二,研究教育生活史也是继承和发展老一辈教育史研究者学术观点的需要。早在21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教育史研究者提出要将教育史与生活史结合起来研究,主张研究生活史,如方与严提出:“要研究《教育史》,即当研究《生活史》,研究《生活史》,即是研究《教育史》。《生活史》的出路,即是《教育史》的出路”。[12]陈青之在《中国教育史》中也写道:“教育史之内容,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思潮等,属于理论方面”。[13]雷通群在《西洋教育通史》中更指出,教育事实“包有两种要素,其一为教育理论方面,其二为教育实际方面。前者是关于教育理想或方案等一种思想学说,此乃构成教育事实之奥柢者,后者是根据上述的思想或学说而使其具体化者,如实地教学、教材、设备、制度等均是。……此等理论或实际,若为某教育家所倡导或实施时,须将其人的生活、人格、事迹等,与教育事实一并考究。”[14]很明显,方与严、陈青之、雷通群等人上述所言的“生活史”、“教育者生活”、“人的生活、人格、事迹等”,都是教育生活史的内容。对其作历史的研究,正是教育生活史研究。
第三,研究教育生活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守,是对人的本原的一种发掘。从哲学上来说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同时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教育生活史集中体现了“人本”思想,特别是普通人的生活成为研究者的研究对象,这在过去是比较少见的。同时,从大量教育生活的史料出发,可以还原历史上活生生的人对于教育活动的参与,他们的思想、心理和具体的表现,将作为符号化的历史行为具体化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人,体现了对个体人的尊重,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尊重。
第四,研究教育生活史是对世界教育史学思潮的适应。日常生活史、微观史学和实践主义观点,都是这方面的体现。世界教育史学研究的趋势是微观化、生活化,教育生活史正是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中国的教育史研究,不仅能够在教育思想史、制度史的实践层面作出很好的学术贡献,同时更能够在其源头——活动史的层面上有精彩的内容。而且,生活史研究自身发展也需要有像教育生活史这样鲜活的学术领域的介入。生活史作为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日渐重视的研究领域,它对历史的了解和把握使得人们更愿意看到来自教育学思考。而教育生活史的出现,则在更大层面上满足了人们对于普通人关于教育的生活史的了解。教育领域的生活史的参与,极大地丰富了生活史研究的视野、方法和效果。
第五,研究教育生活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一切现实的学术研究,都有它的现实观照的内容,教育史研究也不例外。现实的教育改革需要生动、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上的教育生活,能够给予今天教育改革以启迪。通过对教育生活史的研究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改革的实践版本。可以说,教育生活史是现实教育可供参照的最为丰富多彩的历史素材,其来源于历史上的一个个鲜活的教育个体,对于教育的参与与体验,可以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历史发展是具体的个人或群体的行动结果,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不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取向,而是每个人、每个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这些人公开或掩盖、实施或抑制其愿望的方式,最终意在说明社会的压力与刺激是怎样转化为人们的意图、需求、焦虑以及渴望,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又是如何接受和利用这个世界。[15]相应地,教育生活史的人文关怀使研究者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通过文献和个案,以生活叙事的形式,将教育参与者的生活环境、教与学的活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内心世界、个人奋斗等内容联络起来,在一个“跨界”的视野上,去窥视教育生活中个体生命的“浪花”,并藉此揣测当时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太阳”。

参考文献:
[1]Gregory,BradS.Is Small Beautiful? Micro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J].History and Theory,1999(1).
[2]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N].光明日报,2006—2—14.
[3]胡适.与陈世棻书[A].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41.
[4][5][6]周洪宇.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9,10,36.
[7][10]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4,3.
[8]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Richardson L.Narrative and Sociology[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1990(9).
[11]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8(1).
[12]方与严.新教育史[M].上海:儿童书局,1934:2.
[13]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4]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5]Alf Ludtke.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7.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6-3-30 22:15
《走向而立》一书后记


       “改非”以后无所事事,萌发了写一点回忆文字的念头。

       待到提起笔来,却又有些犹豫。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走过常人所走过的路,吃过常人所吃过的苦。是不是真的值得一写呢?我自己先有怀疑。

      于是搁笔,一放就是几年。

      平凡的人生,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写作的渴望,驱使我重启这项写作计划。我将自己30岁之前的人生经历记录了下来。

        青春年少时,难免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最初的想法是当兵,因多种原因参军不成。想当工人,“蓝领梦”也成泡影。甚至幻想过当一个作家,颇有点儿少年壮志。最后还是听从命运的安排,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撰写本书的初衷,是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忠实地记录下来,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企盼我有限的经验供人参考,诸多失误成为他人的殷鉴。   

           我没有鞭挞自我的胆量和爆料隐私的勇气,不可能将所有的记忆和盘托出;囿于学识,文字也难免出现疏漏。为了表达的需要,书中涉及到有关的人和组织,均使用化名,但凡所记述,忠实于历史原貌。

       一路走来,得到过许多人的关爱和帮助。亲情的慰勉,朋友的相助,邻里的关照,恩师的教诲,同事的支撑,领导的提携,心存感念,未敢忘怀。

      本书付梓之前,约请小河溪友人,国家一级书法家胡在田先生题写书名;约请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先生作序;约请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叶云生先审改文字,对他们的热忱相助,一并表达谢意。

      谢谢读者朋友有兴趣读这本书。

                                                   饶胜军
                                                   2016年3月26日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6-4-26 16:20
后记
      
    “改非”以后无所事事,萌发了写一点回忆文字的念头。
    待到提起笔来,却又有些犹豫。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走过常人所走过的路,吃过常人所吃过的苦。
这样的经历是不是真的值得一写呢?我自己先有怀疑。
    于是搁笔,一放就是几年。
人生最华丽的篇章,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努力的过程。平凡的人生,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当人们
回首往事的时候,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的经历,而非金钱和地位;因为经历永恒,后者却容易飘逝。写作的渴望,
驱使我重启这项写作计划。试着将自己30岁之前的人生经历记录了下来。
青春年少时,难免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最初的想法是当兵,因多种原因参军不成。后来想当工人,“蓝
领梦”自然也成泡影。甚至幻想过当一名作家,颇有点儿少年壮志的豪气。最后还是听从命运的安排,当了一
名乡村小学教师。         
撰写本书的初衷,是把自己的人生历练忠实地记录下来,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企盼我有限的经验供人参
考,诸多失误成为他人的殷鉴。   
我没有鞭挞自我的肚量和爆料隐私的勇气,不可能将所有的记忆和盘托出;囿于学识,文字生硬,也难免
出现疏漏。为了表达的需要,书中涉及到有关的人和组织,均使用化名,但凡所记述,忠实于历史原貌。不希
望对号入座,以免互伤雅兴。
一路走来,得到过许多人的关爱和帮助。亲情的慰勉,朋友的相助,恩师的教诲,领导的提携,心存感念,
未敢忘怀。
    本书付梓之前,约请小河溪友人,国家一级书法家胡在田先生题写书名;约请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育专业
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先生作序;约请孝昌籍本土知名作家叶云生先生审改文字,对他们
的热忱相助,一并表达谢意。
    谢谢读者朋友有兴趣读这本书。
                                                     饶胜军
                                                       2016年3月26日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