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咏柳》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12 21:42
标题: 《咏柳》赏析
《咏柳》赏析
                                                 袁行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用一个比喻形容柳树的丰姿。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碧玉的比喻,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碧玉,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的名字,乐府歌曲有《碧玉歌》,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妆成一树高,在诗人的想象里,也许觉得那袅娜多姿的柳树,宛如凝妆而立的碧玉一般。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是丝带。上句是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
者眼前,用笔很巧妙。
    第三句和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而描写柳树的嫩叶。诗人设问:那细细的柳叶儿是谁裁出来的呢?噢,原来二月的春风好似剪刀,这一树碧玉,万条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就是她的杰作啊!
    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28个字,艺术上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这是咏物诗,从咏柳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了,是歌咏柳树的。这首诗的确是处处扣紧柳树来写的。但是我觉得诗人所歌咏的决不仅仅是柳树,他是借着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的到来。人们对于春之来临,往往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得知的。水的解冻,燕子的北翔,都是春回大地的信号。不要忘记,柳树也是一位报春的使者。民间谚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早在五九、六九的时候,远望之中的柳梢已经隐约地带上一丝儿新绿了。贺知章借着描绘柳树的新妆,歌咏春天的来临,很能唤起读者共鸣。咏柳,而不局限于柳,借咏柳而咏春,这是高出于一般咏物诗的地方。
    其次,这首诗的构思新颖,比喻巧妙,诗的形象仿佛要凸出于纸面之上。特别是后两句,用剪刀比喻春风。她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吹到哪里,就把勃勃的生机带到哪里。她剪破严冬的笼罩,裁出万紫千红的世界,她的轻捷,她的锐利,随之而来的创造的喜悦——种种美好的想象都可以由这两句诗产生出来。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这首诗正是这样,它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即使在唐诗里也并不多见。
    第三,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很富于层次的变化。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先写总的印象,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单就柳枝作一番细致的描写。第三句、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进一步写柳叶。先从大处着眼,愈写愈细,好像绘画,先勾出轮廓,再添枝加叶补充细节。
    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前两句是描写形容,碧树如玉,柳枝如丝,碧树怎样高上去,柳枝怎样垂下来。后两句写柳叶,如果还用这种写法,说柳叶怎样细,怎样嫩,好像是刚刚剪裁出来的一样,那就显得呆板了。诗人在后两句上换了一种写法,不对细叶作任何形容,也不打什么比喻,只是猜测谁裁出了这美丽的细叶。描写的重点悄悄地转移到春风上来,是春风裁出了细叶。这就在前两句的艺术境界之外,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2-12 21:42
“赏”而不“析”不能叫赏析

——点评袁行霈《咏柳》赏析

浙江绍兴县鲁迅外国语学校
董水龙


               《咏柳》赏析
                   袁行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用一个比喻形容柳树的丰姿。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碧玉的比喻,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是对诗歌的解释吗?但这是解读所用的方法,而不是赏析用的。赏析应该从文本好在哪里开始,而不是从文本说了什么开始。所以袁行霈教授犯的致命错误在于弄错了解读与赏析的根本区别。后面还能不错么!即使如此,这么明白晓畅的诗句还需要著名教授来解释?抑或教授自己不知道诗句好在哪里,所以无从下箸,只好没话找话说。而且这里的解释,是用不优美的语言来代替优美的艺术语言。总之,这样所谓的“赏析”,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可否叫做多此一举?)碧玉,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的名字,乐府歌曲有《碧玉歌》,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牵强附会还是卖弄学问?这里的碧玉与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有关?是不是跟风时尚,扯上小三吸引眼球!)
   “碧玉妆成一树高”,在诗人的想象里,也许觉得那袅娜多姿的柳树,宛如凝妆而立的碧玉一般。(这是分析吗?但我们还是不明白这诗句好在哪里。本来教授应该告诉我们这个比喻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但显然没有。于是只好继续重复先前复述原有诗句意思的套路。还在复述中加进了歪曲的想象。如果说不出这个比喻为什么好和好在哪里这一点,还能叫赏析吗?)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是丝带。上句是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袁教授有没有搞错!这里其实在写柳丝,虽然柳丝是从柳树上长出来的,是柳树的一部分,哪怕即使柳丝是柳树的最主要部分,但柳丝毕竟不能代替柳树。否则还不是在写总的印象啊!)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很典型的,当没有话可以说时,就用老方法,用较坏的语言复述了诗歌的艺术语言“万条垂下”这个短语。)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绿丝绦”应该是比喻柳丝而不是全部柳枝,因为有部分柳枝是向上。加上没有分析为什么用“绿丝绦”形容柳枝就好,好在哪里,“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就一定美吗?)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用笔很巧妙。(典型的套话代替分析,“十分形象”一语,小学生也经常用,袁教授也还和小学生一样挺可爱的嘛。只是这样的赏析是无效赏析啊。)
    第三句和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而描写柳树的嫩叶。诗人设问:那细细的柳叶儿是谁裁出来的呢?噢,原来二月的春风好似剪刀,这一树碧玉,万条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又只是解释诗句,难道你就这点能耐。袁教授自认为写的语言有贺知章好吗?如此通俗易懂的诗句,还需要你袁教授来解释?是不是多此一举呢?)就是她的杰作啊!(难道赞叹还需要一个著名的博导教授来做?正像粗汉也会说这美女好美啊一样,你就粗汉那点水平?对得起教授头衔吗?)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28个字,艺术上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又是说了等于没说的套话来搪塞我们读者。)
    首先,这是咏物诗(尽会说些你不说大家也知道的文学常识),从“咏柳”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了,是歌咏柳树的。(非常典型的没话找话。)这首诗的确是处处扣紧柳树来写的(不紧扣柳树难道紧扣松树杉树写?)但是我觉得诗人所歌咏的决不仅仅是柳树,他是借着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的到来。(这有点分析的味道,可惜点到为止了。)人们对于春之来临,往往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得知的。水的解冻,燕子的北翔,都是春回大地的信号。不要忘记,柳树也是一位报春的使者。民间言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早在五九、六九的时候,远望之中的柳梢已经隐约地带上一丝儿新绿了(典型的用人人皆知的常识当成对诗歌的分析)。贺知章借着描绘柳树的新妆,歌咏春天的来临,很能唤起读者共鸣。(袁教授应该先告诉我们,你与诗歌的共鸣在哪里?遗憾的是,你没有告诉我们。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你与贺知章的《咏柳》产生了共鸣。如果你名教授都没有与诗歌共鸣,我们不是教授的读者还怎么共鸣啊!)咏柳,而不局限于柳,借咏柳而咏春,这是高出于一般咏物诗的地方。(“高”在哪里,没有说明白,什么诗歌属于“一般咏物诗”?难道除“一般咏物诗”以外,还有“特殊咏物诗”?你不说我还明白贺知章《咏柳》诗好,你越说越让我犯困。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力,搞不清诗歌到底好还是不好了。)
    其次,这首诗的构思新颖,(新颖在哪里?给我们分析出来。如果我说这首诗奇特,也没错的吧。反正随便说说,谁不会呀!)比喻巧妙,诗的形象仿佛要凸出纸面之上。特别是后两句,用剪刀比喻春风。(你不说大家都知道啊,诗歌上写得明明白白。)她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吹到哪里,就把勃勃的生机带到哪里。(又在重复诗歌意思,被你袁教授重复多少次了?你自己数数。)她剪破严冬的笼罩,裁出万紫千红的世界,(诗歌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是二月,早春时节,怎么变成“万紫千红”的仲春暮春景象了。典型的过度解释。)她的轻捷,她的锐利,随之而来的创造的喜悦——种种美好的想象都可以由这句诗产生出来。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又大都是典型的套话。难道赏析诗歌只要有联想,有启发就够了,不要分析了。而且万一读者赏析中联想不出来,启发不了怎么办?本来我们是等着你展示恰当的联想启发出来,看来只好干等了。而且万一读者联想错了、启发不对呢,又怎么办?)这首诗正是这样,它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春天;(是整个春天?你袁教授的眼睛那里去了?你从那句诗句中看出来的,难道你只会胡说瞎蒙。)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在唐诗里是并不多见的。(
“创造性劳动”这一短语,是过去时代的套话。“新颖的构思”“清新的艺术境界”也是套话啊。教授啊,难道你都不懂?如果没有对诗歌艺术最重要的东西——语言展开分析,就不是赏析哪。因为这是赏析诗歌最见功力的所在,既然不知道怎么分析,奉劝袁教授不要再糊弄读者了。)
    第三,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很富于层次的变化。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先写总的印象,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单就柳枝作一番细致的描写。第三句、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进一步写柳叶。(从结构层次入手赏析,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结构,袁教授还是没法给我们指出来。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如果不从语言入手分析,一切分析都是胡扯。)先从大处着眼,愈写愈细,好象绘画,先勾出轮廓,(怎么尽是些套话!我们最想听你讲讲“大处怎么着眼”“愈写逾细”为什么好,那才是赏析的正道。)再添枝加叶补充细节。(你以为是写小说啊。只有寥寥28个字,怎么细节呢?)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这里说“写法”是写作手法还是修辞手法,后面明明是说修辞手法。但写作手法好像与修辞手法不一样吧。用词不当啊。)前两句是描写形容,碧树如玉,柳枝如丝,碧树(缩句吗?还是慌不择词了。)怎样高上去,柳枝怎样垂下来。(诗歌有这样的意思吗,是袁教授的曲解吧?)后两句写柳叶,如果还用这种写法,说柳叶怎样细,怎样嫩,好象是刚刚剪裁出来的一样,那就显得呆板了。诗人在后两句上换了一种写法,不对细叶作任何形容,也不打什么比喻,只是猜测谁裁出了这美丽的细叶。描写的重点悄悄地转移到春风上来,是春风裁出了细叶。(像点分析。不过是初级的,只够小学水平啊。)这就在前两句的艺术境界之外,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新在哪里?我们就是想知道新的地方,可惜袁教授回避了。)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