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标题: 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发帖日志24:《穹顶之下》文字实录(全文)--2015年2月24日荐 [打印本页]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8 18:19
标题: 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发帖日志24:《穹顶之下》文字实录(全文)--2015年2月24日荐
《穹顶之下》文字实录(全文)
柴静:雾霾调查
1、引子 · 动机
2013年1月份的北京,一个月连续25天雾霾:

我当时在北京,但当我这一年里反覆想回忆当时有什么印象、什么感觉?却记不起来了。因为当时大家都说好像这场雾霾是偶然的气象原因导致的,就没当回事。

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河南、陕西、江西、浙江,回头看镜头里的天,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我置身其中,浑然不觉,只有我的嗓子有印象,在西安那天晚上就咳的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

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她应该是小女孩,因为我觉得她像个童花头,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对她没有任何期望,健康就好。

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了,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

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一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小孩的,她用来安慰我。我再见女儿的时候,她还在昏迷,医生对我说手术很成功,但有一件事情你要原谅我,她说她太胖了,所以刚才麻醉的时候,我们扎了好多针眼才找着静脉。

我把她满是针眼的小手放在我脸上,叫她的名字,一直到她睁开眼睛看我一眼。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我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但是回家的路上,我就已经开始感到害怕了,全是烟熏火燎的味,我就拿一个手绢捂在她鼻子上,这样做很蠢,因为她会挣扎,就会呼吸得更多。以前我从来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个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2013年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也不可能很快过去,它就是十年前我在山西时看到的天空:

2004年我采访这个6岁的小女孩的时候,无论如何我都没想到,她所说的,就是我女儿可能会面临的一个世界。

这个,2014年全年的北京,只有空气优和良的时候我才能带她出门,但是这样的天能有多少呢?污染天数175天,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不得不把她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面。十年前,山西环保局长说,孝义是山西缩影,山西是中国缩影,现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话成为现实:

以前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叫《穹顶之下》,它说的是一个小镇上被突然天外飞来的一个穹顶扣在底下,与世隔绝不能出来。有一天我发现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现实里。早上起来有时候我会看到我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玩:
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外面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我吗?这一年当中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
2、雾霾是什么?
那么雾霾是什么?
有时候我在黑暗中会把灯关掉,我想端详一下PM2.5到底长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我看不见它,它们是一些空气中悬浮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所以它们会把大量的可见光都散射、折射跟吸收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能肉眼看到的颗粒物最少也都是它的20倍,换句话说,这是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争。

但是有一个办法我能把它拽在眼前,就是PM2.5的采样仪。

我可以把一个非常干净的采样膜放在采样仪里,我就背着这个仪器24小时,让它模拟我的呼吸。

这是那个采样膜最初与24小时之后的样子。如果我不对自己跟孩子加以保护的话,所有的东西都会呼吸进去。
它有多少呢?305.91微克每立方米。

各国安全值是这样——美国日平均35微克每立方米,欧洲年平均25微克每立方米、中国是日平均75微克每立方米。

我很想知道那个采样膜里面到底是什么物质,就请北大邱兴华博士给我做了一个测试,他分析出来结果是这样:其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强的致癌物之一苯并芘,它是国家标准值的14倍。

我不太相信这个数字,因为我曾站在四五个焦化厂中间的时候,呼吸的苯并芘才超标9倍,现在我在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中心,举目四望我根本看不见工厂跟烟筒,我怎么可能超标14倍呢?

邱博士自己也怀疑了,他说不太可能这么高吧,我再算一次。第二天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没错,就是14倍。大量的样本显示,有很多人比你更高,超标20倍。

所有这样致癌物都附着在就你刚才看到的那个黑色的膜表面,这种叫做黑碳的物质上,它非常小,只有0.2微米,但是它是一个锁链的结构,所以如果它打开的话,两克黑碳能有整个篮球场那么大。

所以它可以吸附很多的致癌物和重金属,在中国这样的黑碳有多少呢?2009年NASA做过一个测算。大气中黑碳含量最高、紫的发亮的地方就是中国,它像幽灵一样在我们的上空飘荡。

我又去了找了北大,我知道它有一个实验室,我问,能不能当一个志愿者,你把我放在一个高浓度的实验舱里面,测试一下我的身体的反应,这样我可以告诉大家。

他们犹豫了一下对我说,不好意思,这个实验没法做。你知道每一个实验都需要一个伦理安全值,这个安全值要保证受试者不能受到太大的伤害,但如果我设定这个值的话,外面大气比里面实验舱的空气(污染)浓度还要高。

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生暴露的实验舱里。它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北大换了一种实验方式,他们就直接测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反应,长达一年。我自己也参与和体验这个实验。

结果是:我自己有呼吸道炎症,是易感人群,细颗粒物会影响呼吸系统增加气道炎性反应还会增加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超细颗粒物升高跟心脏供血能力降低有关系。

在科学家的帮助下,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动画:

这是中科院做的一个测算,他们有一个简单的结论,pm2.5上升到200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我们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死亡率会增加14%到26%,如果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拗口的话,那么最起码中国的前卫生长陈竺做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测算:在中国每一年,因为大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有50万。

在这场跟人类战争当中,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父母。这些小孩大都才两个多月大,还没有出过门,但是已经得了肺炎,他们在接受雾化治疗。

他们的父母让我拍下他们,怀疑是重雾霾期间没有防护导致的,但医生跟他们说,我只能给你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因为我们还没有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数据是这样的:2013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我们整个国家有27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10%–150%)。

有的时候我们小区的妈妈们会聊起这件事情,有一个妈妈就问我说,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不要把小孩尽快地送到雾霾天里面去,让他们锻练锻练,适应适应,是不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我就采访了曾经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洛杉矶的一位预防学专家,让他来告诉我们,到底把小孩暴露在高浓度的空气里面,能不能产生适应性?

“我不认为有任何证据表明,让孩子多暴露在污染空气中,能帮助他们产生‘适应性’。如果让他们暴露在污染中的第一天,他们受到一部份功能损伤,他们暴露的第二天,损伤没有第一天多,不是因为他们产生了适应性,而是损害已经发生了。”

前两天雾霾严重时候,AQI指数已经超过了500爆表,严重污染。可是,我楼下这个小学孩子们还在打球,跑步,玩耍,在运动的时候,人们的呼吸量会增加5到10倍。然后我看着他们,我意识到我不可能一直保护我的孩子,总有一天她要到社会当中去。

呼吸是没有办法选择,也没有办法逃避。你的每一口呼吸它都在,一个成年人像我们这样的人每天呼吸大概25000次,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这些东西在我们的肺里面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采访了一位北京肿瘤医院的患者,她是一个早期的肺癌患者,一位50多岁的女性,在医院的财务室工作,她跟家人都没有吸烟史。但是她却不得不在此接受治疗。

以下是我和医生、专家就此的对话:

麻醉师:这个人抽烟吗?

杨主任:这个人不抽烟。但是她是山西的,是你们(柴静)老家的。

麻醉师:空气质量不太好。

杨主任:对,不干净。所以这可能是大气里面的东西。

杨主任:人体只有肺的淋巴结是黑的。就是因为人的肺吸了很多粉尘。淋巴系统是人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就是防疫功能。

记者:那我问您,当这个黑色的物质在上面沉积之后,影响它对癌细胞的阻挡吗?

杨主任:所以是不是已经把它的免疫功能锻练得疲劳了,所以你看今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呢,已经把肺的慢性疾病划为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让我们非常安慰的是这场手术很成功,患者在肿瘤摘除之后基本可以康复,医生就把这个黑色的淋巴结摘下来之后拿给她的家人看。

那家人问:您能告诉我我家人为什么会得肿瘤?

他说:我只能根据我的临床的经验和推断告诉你,我怀疑是空气污染,世卫组织告诉我,颗粒物被列为人类的一级致癌物。

我听他说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是肺癌的话,应该有一个潜伏期,起码应该在十年左右吧?但是雾霾我们这两年才听说,怎么能这么快就导致肺癌呢?

我就去找了我们国家奥运呼吸质量保障小组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给我看了一条曲线:



2004年,11年前,那时候我们还没有pm2.5的检测,但是我们有pm10,她说根据当时的估算,那个时候在污染期的话,pm2.5可以达到300到400,属于今天的严重污染。

我问她,我说那我失明了吗?2004年我在北京。

她说,你看看这张照片吧。



那是什么?我说那应该是霾吧,那我怎么不知道呢?她说你再查一下当天新闻报导的标题——《首都机场因雾出现今年最严重的延误》,那个时候我们一直认为那是雾,我们一直把它叫做雾。

看到这张照片,作为一个曾经的记者,我内心有些自责。那些年里面,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报导各类的污染事件。但是我一直感觉,好像听到矿山的炮响才叫污染,看到工厂的烟筒才叫污染,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生活在都市中心的人,每天看到的天空,就是污染。

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再是记者了,我早就是当事人。

但我还有一个疑问。如果是那样的话,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烧煤油炉子,对吗?我们每天晚上都在呛人的味里睡着,再醒来。我怎么没有听到那时候有很多人得肺癌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认识了我们国家从事这个工作三十多年的何兴舟教授,他给了我一本资料——中国26城市大气污染与居民死亡情况调查(1976到1981):

那个时候的大气污染,已经跟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分布一致,那时候的大气污染就是煤烟性污染,只不过这份材料在当年一直是内部资料。

一个人,别说是一个人了,一个活物,在我看来应该这么活着,春天来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有雨、有雾的时候,人忍不住想要往肺里面深深地呼吸一口气,那种带着碎雨的那种凛冽的、清新的感觉。

秋天的时候你会想跟你喜欢的人一起,就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干,懒洋洋的晒一会儿太阳,到了冬天你跟孩子一块出门,雪花飘下来,她伸着舌头去接的时候,你会教给他什么是自然和生命的美妙。

但现在呢?

这一年每天醒来,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看一下手机上的空气质量指数,用它来安排我一天的生活。我就靠盼着一点西北风过日子,我每天戴着口罩上街,带着口罩见朋友。我用胶条把我们家的门窗每个缝都给它粘上,带着孩子出门打疫苗的时候,她冲我笑我都会感到害怕。

我不是有多怕死,是不想这么活。我要知道它从哪来,我要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3、复合污染
我把采样膜放在科学家的电子显微镜底下,我就看到它的样子,它不是我想像中的一颗一颗一模一样的小米,它是各种各样的东西混合在一起,这个混合会增加它的毒性,还会让它迅速变得更多更大。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中科院告诉我它的来源是什么?燃煤、燃油、生物质燃烧、工业、养殖、化肥、扬尘,绝大部份都跟人类的活动有关系。如果你对它加以归纳的话,你会发现它的大部份从哪来。

从燃煤和燃油当中来。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

我们中国的燃烧的强度有多大呢?中国比欧洲高出3到4倍,我们烧了这么多化石能源。
我采访了一些专家,他们如此回答道:

王跃思:“我们燃煤的污染没解决,汽车污染叠加进来了”。

郝吉明:中国现在的这个污染,基本是两种污染的叠加。

唐孝炎:多种多样的物质给你在大气里进行各种各样的反应。

王:空气静稳条件(增加),这些污染物没扩散,它之间反应了,这就是二次粒子。

郝:复合污染。

唐:吸附,粘连,碰撞,合并,全都混在一起了。

王:我们不可能改变自然条件,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这个自己的办法就是源头减排。
4、煤怎么了?
全世界都要烧煤和油。我们的煤怎么了?

你们知道中国烧了多少煤吗——2013年的时候已经36亿吨。

你知道全世界其他国家烧了多少煤吗?——我们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烧的煤还要多,上一个达到过这样消费量的是1860年的英国,但在之后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所以,1960年代,大烟雾事件发生后,其他的国家纷纷减少和控制自己的煤炭用量。

然而,当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这个已经封闭了多年和落后了多年的国家,迫切的需要一种巨大的能量来让自己起飞。

它的选择就是煤炭。跟随我们其后的是现在的印度,印度很快会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煤炭消费的国家,而且印度的工业现在对重要的污染物的排放还没有规定的标准,印度也是世界上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的一个国家。

那中国这么多煤用在了哪呢?

2013年的36亿吨——3亿8千万吨,烧在了京津冀,3亿8千万吨当中有3个亿烧在河北。

河北。

后来采访的时候,清华郝吉明院士告诉我说,你听没听过全世界钢铁产量排名?他说是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还补了一句说唐山瞒报产量第五。

我想用煤多工业多不一定代表污染,别的国家也有钢。他说你去一趟唐山看看就知道了,所以去年的10月份我就跟环保部的华北督查中心一起带着无人机去唐山,想去巡航一次。

我们确实采到了现场。但最让我意外的是,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这么多艰辛,我们也明明拍到这些排污的证据了,最终这个企业没有受任何处罚。我问大为为什么?他说你去问问我的领导吧。

他的领导就是环保部科技司熊司长。他说,环保部门无法取缔关停,就业与银行贷款因素很关键。

一个地方有大量的重工业布局集中,消耗大量的煤,而且还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污染,同时还无法取缔和关停会是什么结果?

我有一个好朋友叫老郝,也是我当年新闻调查的同事,十年前是他跟我一块去山西拍的污染,他知道我们家是临汾的,有时候会发张照片调侃我,说你们家现在是全球污染城市之首,我也无可奈何。

然后十年之后我就把这一张写有“为我市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而喝采”的照片发给了他。

这是他们家河北的标语,很遗憾的是,这个城市三个月后又反弹回了第一名。但这种玩笑真的是让人心酸,而且对于一个居住在北京的人来讲,只要偏南风一吹,从河北来的污染会这样过来。空气是没有墙的,什么叫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

我还有一个朋友叫老范,江苏人,以前我跟老郝两个人争论敝省还是贵省更污染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说哎呀我们南方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污染。

现在他们华东也沦陷了。但他很奇怪,他说不可能吧,我们华东至少跟煤应该没有关系,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见到过煤,对,我给她看这张图:



这是你们家的钢铁厂,这是你们家电厂,这是你们家附近的水泥厂,在你们江苏,每3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电厂。

而被夹在中间的上海,烧的煤也不少,它是单位燃煤量最高的国际性大都市,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要烧掉10公斤煤炭。



我们的煤越烧越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好煤会烧得越来越少,对吗?

劣质的煤炭就会越来越多,劣质到什么程度?



这是我们常见的煤吗?我最初认为这肯定不是煤,这是木头吧,因为还看见纹路包括上面的化石,但是洗煤协会的人告诉我,这就是煤,是褐煤,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煤,年轻到了它的煤化程度特别低,一烧的时候将近有一半会变成黑灰全都飘在空中,那这样的褐煤我们用了多少呢?

这是这些年来,我们生产它的曲线:



它造成的后果是这样,2013年10月21日,第一天供暖的哈尔滨,它的雾霾爆表,pm2.5在1000以上,当天的哈尔滨人们是这样生活的。

我问过哈尔滨环保局,我说听说你们那两天车开出去,公共汽车都开丢了,他苦笑了一声说,别说公共汽车了,连我们局长都丢了。说他那天到现场去检查工作,没一个人认出他,因为雾霾太大。

当天的哈尔滨的雾霾就是因为他们烧了两千多万吨的褐煤,加上在2013年的时候全国几十万台这样的小锅炉,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任何监管,就这么一烧,就这么一排,就这么一放,你在高空往下俯瞰的时候,1200万人,就像是被水泥砌在了底下。

煤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脏,德国人也用褐煤,但是德国人会把它们清洁,把它们进行提质,煤炭可以弄干净的,英国是95%以上都给它洗干净。但在中国,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而且又污染又浪费的叫灰分的东西,我们就这么把它拉着,用汽车拉,用火车拉,满世界的跑,再放到煤炉子把它烧出来,毫无作用,造成的结果却是这样。

很多的煤是被我们普通的居民给烧掉了,在中国城市里面,我们现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烧散煤。他们烧的量不算大,只有20%,但是这20%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就这么厉害。最要命是,它的毒性还非常大。

在北京冬天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因为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25倍。

它为什么会这么高?散烧煤炭是主要原因之一,它的致癌物的排放因子是非常高的。中国人几十年来早就在承受这种散烧煤炭带来的痛苦。

云南的宣威,有个叫虎头镇的地方,散煤燃烧导致它是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

这是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他在咳血,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去驱赶苍蝇了,所以他就请别人在他身上放了一张粘苍蝇的纸。这是这个老人和这些年他身边被肺癌剥夺走生命的人。而有的家庭已经空无一人。



我们总是听到一种声音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跟我们谈环保太奢侈了。但往往受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最穷的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最需要发出声音,他们最需要得到帮助。

这些年来,中国消耗了这么大量的煤炭,我们的煤炭变得越来越劣质,我们缺少清洁,我们在排放的时候还缺少控制,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在中国,煤炭消耗量越多的地方,它的pm2.5的浓度几乎就越高。



我们采访了发改委能源所负责人李俊峰,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院王跃思,他们说:

李俊峰:我就说把煤最简单的办法,我们要降到20(亿)吨以下,我们的天一定是蓝的。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煤能不能集中去燃烧去,把散煤降下来去集中发电。我们即使再退一步这一步你也做不到,我们把散烧的煤洗干净行不行。

记者:如果这个煤能够洗干净的话,现在排放?

李俊峰:至少减少一半。我们的改变就两条,必须把煤降下来,或者把煤弄干净。

王跃思:如果目前环保设施,100%按照国家的标准都到位了,我们的尘排放跟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应该低于35%。咱们中国的污染治理,第一得靠管理,第二还得靠管理,第三还得靠管理。习总说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
5、油怎么了?
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别人一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的道路,所以我们煤的污染之上还要再附加油的污染。

我们的油大部份烧在车上,中国的车辆十年之间增加了将近一个亿,光北京2010年一年增加80万。

80万,把所有的车头和尾这样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深圳,然后再从深圳排回来,这是一年增加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

北京本地的污染源当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

还有一个城市出乎我的意料,“某城市一年的雾霾日达到200天以上”,我就查了一下。你可以猜一下这是哪个城市。



没错,杭州。

说实话我跟你一样吃惊,是因为我一直以为这叫山色空濛雨亦奇。

后来我就打电话问杭州市环保局,他说是,因为它是全国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平均两个人一辆车。所以它的机动车污染要占到接近40%。

那车多就污染吗?东京比北京车多,为什么没有这么严重的污染?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东京每天90%以上的人是在轨道交通上,他们只有不到6%的人在开车。而北京34%的人开车,中心城区基本这么堵着,一堵的时候一怠速排放是2倍以上,一刹车重金属的排放会更多。

北京每天高峰期,六环以内每个小时的PM2.5的排放量是多少?一吨。

北京人在五公里以内开车将近一半,而且我们当中有12%的人是在两公里内开,我们有7%的人是在一公里以内开。

就我们爱开车?也许有一小部份人是这样,但不会这么多人都没有理性吧?我们有辆车,但是有宝宝之后我们的约定是,除了老人小孩,机场医院我们基本不开,我先生每天要上班,然后他就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在我们家楼下是这样骑的,只能这么骑。

为什么呢?这是我们的自行车道,他基本上天天就被车这么压着,北京500多万车只有一半是有停车位的,但没有一辆停在半空中,所以它就压在自行车道上,压在人行道上,就这么开。

当然全世界人性都差不多,不管的时候都这样。我们看看伦敦,当年好像也这么停的,后来伦敦就装了计时收费器,然后是这么停车的,后来伦敦又提高了自己的停车费和拥堵费,然后车是这么停的。

五十年前东京也这样,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他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才一辆一辆的把它清出去,这是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考验。

爱车的人还会有另外一个疑问,就是这张照片,你看一看,北京的夜里没有车对吗?那为什么污染也这么严重呢?它真的是车带来的吗?

我的困惑一直到看到这张表才解决:



这是中科院给我的图,每一天晚上,你可以看看这张图,每一天晚上到零点的时候,有机碳的排放都会出现一个峰值,都会比当天下午三点钟要高出将近两倍,每天晚上固定出现,什么东西在北京的夜里12点定时出现呢?

我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我就去了延庆:

没有任何排放设施的时候,它的排放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Ⅳ车的500倍。所以柴油车的比例也不算高,它跟散煤差不多,并不多,只占17%,但是它的氮氧化物的排放,要占所有机动车的70%,它的一次性颗粒物的排放,要占到99%。

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毒性远比一般的大。

多环芳烃是致癌物,对吗?但是,柴油车排放出来的是它的升级版,叫硝基多环芳烃,它的致癌性要高出一个量级,我在延庆的时候看到这些柴油车司机,他们本人就是这种柴油车尾气最大的受害者,是癌症的高危人群。而且去处罚他们显得很不合情理,他花的是真金白银自己的钱,他买的是贴了合格证的车,要找也要找那些造假的企业来问问吧:

不知道非洲兄弟听了什么感觉,企业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个辩解和理由。但是我好奇的是,十几年来,如果说这种全面造假普遍造假都存在,而且监管部门知道的话,为什么不去处理他们呢?

我们不是有法律吗?我们不是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管理条例吗?你这样的产品是可以召回的呀。

但是从2004年到现在,这个法律在这类车辆上一次都没有用过。

为什么?我得到的答案是——只有当它处于“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的时候才能召回。人家说了,这个环保设施不装跟安全有什么关系,又不会出人命。所以就没有召回的依据。

那我们有没有处罚它,让它销毁的权利呢?我们有,大气防治法已经规定了,你既可以让它停止违法行为,可以罚款,也可以让它没收销毁。那2002年这条法律到现在以来,十几年过去了,它却一次都没用。

为什么呢?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必须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来行使。每个人都说,我不知道这个部门是谁。那一共跟这个机动车管理的就那么几个部门,我就挨个问了一下,我先问了一下环境保护部,环保部说,听说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工信部,工信部说绝对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质监总局,质监总局说应该是我们三个吧。

也许他们的困惑有一定的理由,就是你这个法律怎么不说清楚谁管了?我又问了全国人大,他们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这条法律看起来执法主体确实不明确。这在我们的立法当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为什么偏偏在《大气法》的53条当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采访了环保部机动车处处长丁焰,他这样说道:

丁焰:当时我们问过,你《大气法》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们?人家说了,就是因为当时定这条的时候很多部门反对,不能你环保管,但是最后这个法就过不去,过不去最后等于就用了一个模糊的写法,就是叫有执法权的去做。

柴静:听上去就是你们三家都查环保?

丁焰:但是实际上你还是没管住啊。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

柴:你说你(环保部门)有执法权,也不会有人说有问题,那你就去执法?

丁:环保部门肯定是有惰政的嫌疑,这个我承认,肯定是这样,你也没有再追。

柴:那你们这些年来你们执法连点儿牙齿都没有?

丁:我现在都张不开嘴,我怕人看见我没牙,环保尴尬不就尴尬在这儿嘛。

尴尬。

不光是环保部门,车企也挺尴尬的,那个造假的老板后来就跟我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否则的话,我生产真的,别人生产假的,明天我就垮了。然后我就问丁焰,我说你觉得人家说的合理吗?他说合理,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

车企还有一个说法,说我们国Ⅳ的标准早就已经确定,让大家上新车,但是国Ⅳ的油迟迟不供,而且供上来的油质量也不高,我们就在延庆的时候,随机抽查了这辆柴油车,这是在北京加的柴油,已经是非常好的,全国最高的水平了。但是它的柴油测出下来之后,它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25倍,这样的一个柴油品质。

那我们的汽油是什么品质呢?环科院给了我一个结论:我们国家油品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只要提高一个等级的话,我们排放可以减少10%。
我们看上去有好油,我们有国Ⅳ以及以上的油,但是这部份油只占3%的比例,这就是杭州的痛苦,杭州有钱,想买好油,但是2013年之前就是没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只能烧国III的油。

即使在北京,看上去我们的硫含量跟欧洲美国已经接轨了,但是你再看看,要么它们就是增加大气的氧化性,形成颗粒物,要么就是增加毒性,最后一项蒸气压,它增加的是汽油蒸发出来到空中的强度。

我原来想:蒸发能蒸发多少?后来环科院的专家跟我说,你看看这照片吧:



这是用红外线拍摄的,加油站如果不加油气回收装置的话,它蒸发出来的量是这么大,每一升大概要蒸发出1.5克到大气空中来,而且我们平常开车的油箱也会自己蒸发出来,它蒸发强度大到什么程度?就是在北京我们光蒸发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就比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还要多。

而这一项物质是pm2.5的重要原料。那为什么我们不赶紧把油品弄的干净一点呢?石化行业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国家标准不够高。这个说法看上去是合理的,你又没有理去要求企业生产比国家标准更高的油,对吧?

那我们就去问,环保部、环科院,参与制订油品标准的人,你为什么不把标准定高一点呢?我采访了环科院岳欣,他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小标委(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绝大部份,大部份是石化行业的人,这个委员大部份是石化行业的。

记者:多大比例?

岳欣:大概是67%左右,大标委(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更多,大标委几乎90%以上都是石化行业的人

记者:秘书处也是石化行业?

岳欣:标委会的秘书处也在石化行业内。

记者:我曾经还可能以为你们有一票否决权。

岳欣:照说应该,环保嘛。

岳欣在采访结束时的苦笑实在给我印象太深了。他回答我说,我唯一能体现我存在感的就是进门的时候在签到本上写我名字的时候。因为以前我连个投票权都没有。

他说他们也会极力地想要推动这个油品的升级,但是石化行业往往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石油很大一部份从中东进口来,对吗?

比如说伊朗的油很多是重硫油,在德黑兰,他们自己也承受着这种油品质量不好带来的困扰,雾霾很大。但他们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升级的工艺,可是中国的企业是不缺这个技术的,双方的分歧就在钱上。

国III升国Ⅳ的时候,环保部说一升(涨)7分钱就够了,石化行业说那不行,得5毛钱,我说你们双方就摊开成本算一算,到底是多少钱,很简单的事情。他又苦笑了一下,说别说是我了,你去问问发改委财政部,你看他们能知道吗?

我们于是采访了发改委某位官员:

某:控制不了,比如说你是独生子,你这个小孩要学坏,你做母亲的有什么太大办法,只能全心全意打一顿呗,你能天天打啊,那也不行啊。人家有十个孩子,也不会调皮捣蛋的对吧。

柴:他们在你们面前?

某:人家根本不搭理我们,他副部级单位,你拿什么招啊?他搭理你啊,你价格司今年不涨价,明年逼上门来,你涨不涨,不涨我断供了,就这话。

我不知道环保部和发改委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实,有没有依据。所以我需要查证,我就向我们国家的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曹湘洪先生提出想见面跟他聊一聊问几个问题的想法,然后他同意了。

一问:为何石化行业主导标准?

记者:大石化行业的人占(标委会)多数的话,有可能会损害掉了大众的公共利益

曹湘洪:这个坦率说组织石油产品标准的制定,不应该找一个不懂炼油企业的人来制定。

记者:环保部门的人不懂吗?

曹湘洪:环保部门我认为他不懂。

二问:到底谁该来制定标准?

记者:他是觉得如果标准是你定,然后升级的时候你又说升不了,然后到了期限你又供不了油,你可能说出很多原因,但是人们就不信任你们了。

曹湘洪:对,那不信任是很容易造成误解,但是回过头来,谁有能力来起草这个东西。

记者: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像其他国家的情况,第一它的环保部门的人,有懂行业的人他雇佣了不少这样的人。第二他在提交这个草案之前,他就会跟石油的行业有充分的接触、了解、沟通。然后到最后的时候他的健康报告,他的经济报告,他的炼油成本这块全部都提供给委员会。然后通过公开这个程序让大家来做研判,而且都有彼此发言,彼此辩论的机会。如果是这样的方式,您觉得是可以考虑接受?

曹湘洪:可以接受,我早就想卸任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外面人就说你拐向中石化,中石化就说你吃里扒外。

三问:为何不公开升级成本?

记者:你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投入还是升级的所有的成本能够公示,让大家有个评判呢?

曹湘洪:现在社会上自然的对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企业有一种不信任感。

记者:您认为这种不信任是从什么地方来?

曹湘洪:我们很多人不讲辩证法,只要是有缺点就把你无限放大,越描越黑,还不如不说。

四问:“是否提高标准倒逼升级?”

记者:为什么我们不把标准提高一些,用它来倒逼油品的升级呢?

曹:油品事关安全,弄的不好就出大事了,不是阿猫阿狗谁都可以来搞经营的。

记者:他肯定会想着为什么中石化、中石油挣钱呢?大家也都可以挣钱。

曹湘洪:是大家都可以赚钱,所以我同意深化改革逐步放开,如果国家决定要推进这样的改革,那你国家去研究去吧,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五问:是否可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记者:中石化已经是一个如此庞大的一个国有企业了,那么为什么不能够在关于环境问题上能够更多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曹湘洪:我个人觉得中石化是大,就像一个人很胖,但是虚胖。

追求利润这是公司天性,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目前为止查到的结论: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基本都是环境部在主导标准,即使欧盟这样的欧洲标准委员会来定的时候它会有行业协会的声音,但是也没有出现过由石化行业来主导标准制定的情况。

在中国,除了我们的油品标准低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在我出发前远远没有想像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

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五十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66%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

也许你不在港口边上,但你可能生活在河流的边上。

中国20多万艘这样的船,他用的都是最差最差的那个重油,污染到什么程度?有的码头上你可以用手把黑碳一颗一颗的捡起来。也有可能你会生活在机场的边上,飞机一起飞一吨煤油没有了,一落地一吨煤油没有了。所以广州白云机场每天排污量相当于60万辆出租车的同时排放。

也许你既不生活在港口边上,也不生活在河的边上,也不生活在机场的边上,但你一定遇到过工程的施工车辆。

有一次我在河北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以为前面失火了,跑到前面一看是它在排放黑烟,我们就跟着它进入了其中一个村庄,看到村庄门口是这样的,这个小房间里面是村里人在这里打麻将、卖彩票、还卖柴油,我不知道这些柴油从什么地方来,当时我们跟环保部一起,环保部门就说我们去查一下看看吧。他们就现成买了一个柴油壶,然后就进了最近的一家民营加油站,我是最后一个下车的,等我下车的时候发现他的证已经被加油站的老板夺走了。

老板说,环保部不能查我们,你们“有义务没权力”。听完这句话之后,我们每个人都默默无语,然后就拎着柴油壶就散了。他说的太狠了,从煤到油一项一项下来,煤和油的消耗都这么大,我们的品质相对低劣,我们缺少清洁,我们还在排放的时候缺乏控制,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一直到这个老板这句话我觉得他莫名其妙的道出了某种事物的本质。
6、环保部怎么了?
有一天晚上,有一个从事环保工作的人给我发了1999年的一张报纸:

当年他大学毕业,他说他受到感召,进入环保局,很想有所作为,他问我说,我怎么觉得这么多年下来,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吉祥物呢?

一吨钢如果把它所有的环保成本省下来,不去装的话,他能够省100块钱,一吨煤能够省156块钱,一辆车如果不装环保设施的话,能够大概省两万。油品少升级一次,能够省500个亿。

10年前我问空气中是什么味道,我没有得到答案,现在我知道了,空气中是钱的味道。

曾经,我报导过的一位市委书记一定让我拍一拍他治理污染的成果,我们就拍了他炸烟囱的视频。他很满意,说了一句话,小柴啊,这个是为你们炸的。三年之后我又去了,原地建了一个更大的,倒是装了环保设施,我问我说运行过吗?老板搓了搓手说,哎呀,快了。

当时那个书记跟我说,都跟我讲环保,跟我讲环保,我问你,谁敢把中国的经济掉下来?

我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所以十年之后我就去了河北的钢材市场,进去之后,空空荡荡,这些粗钢都已经生了锈,埋在荒草里头,然后有的都做了鸟窝。

我就问这个经销商小伙子,我说生意怎么样,他说你看看旁边有车来拉吗,他说这么多企业,生产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最低端的东西,而且只靠量竞争,只靠价格竞争,到最后我现在还不如去卖白菜呢。

我们生产一吨钢,要消耗多少能源呢?600公斤煤炭,3到6吨水,我们要排放多少呢,这么多二氧化硫,还有这么多烟尘,那生产这么一吨钢,现在利润有多少?你可以猜一下,多少?1000?

不,不到两块钱,连一只茶叶蛋都买不着。

烧一吨煤呢,大概得排放多少污染物?这么多二氧化硫,这么多二氧化氮,这么多一氧化碳还有这么多粉尘,你也可以猜一下一吨煤现在利润多少?多少?两个茶叶蛋?

你还真是高估了,它的结果就是连一杯饮料都买不着。

我们36个重工业当中,现在22个严重过剩。所以中石化的曹湘洪先生有一句说的是挺准确的,就像一个人胖,但是虚胖。

可是这些企业现在还在接受着大量的补助,其中一家企业政府为了避免让它退市,就隔一年给它补一次。

补多少呢?隔一年20亿。而有个已经严重亏损的企业,在拿到这个补助之后,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面挂了这么一个条幅,贴身肉搏、刺刀见红、誓比某钢便宜100块。

所以央行的副行长刘士余把这些企业叫做僵尸企业,他们在消耗着大量的金融资源,他们将给我们的实体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而这些企业到目前为止还在扩张。

前两天我收到一个小女孩的信,她跟我说,他们家边上的焦化厂,到现在还要扩建,要把他们家的房子拆掉,她爸不同意,然后她爸就被打伤了,她希望我能帮帮她。

这个女孩就是十年前那个看不到星星和白云的王慧卿。我问她你现在身体怎么样,她说阿姨我现在顾不上身体,我现在只想让我们全家能够有个住的地方。还好前两天我给她打电话,她说那个焦化厂的老板刚刚被纪委带走了。

但是这些已经被认为是严重过剩的行业,还有将近一半的省份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仍然把他们列为支柱产业,理由也很简单,如果你城镇化还要发展,只要提升1%,这东西都能消化得了,只要你盖房子就需要钢铁,只要你修路就需要跑车,不是吗?

清华的江亿院士告诉我,中国的城市也已经到了严重过剩的程度,甚至比工业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太相信,因为我觉得30年来,像我们这样普通家庭的变化,和对生活的改善,都是依靠城市化的建设来进行的。

我们家就是这样,城市化的建设不断改善着生活条件。

他问我,你是不是好几年没回山西了,我说对,他说你去看看吧。在今年我就带着孩子回一趟山西,沿途用手机拍下这段视频。

我为我的家乡能够有一些变化感到特别高兴,因为那里的人们需要富裕,需要发展。

但让我意外的是,我在这个县城里看到了那么多的房地产广告和那么多的楼盘,但是他们空着。我就问我一个亲戚,他投资了当地的房地产,我说这个楼盘到底卖出去多少,他说两三成吧,我说那为什么卖的少呢?他犹豫了一下说,好像官员实名制之后就卖不出去了。

他就把我们全家人安置进了当地的一家酒店里面,我一到酒店门口差点吓回来了,因为它是一个声称五星级酒店,而且是安排了一个总统套间,我说千万不要,他说没关系,才两百多块钱。

我就开车,我们家开车进这个停车场,这个停车场一盏灯都没有,乌漆抹黑,然后就颤巍巍过来一个大爷,拿了一个手电筒给我照着,然后一路又把我们送进酒店大堂,然后又照着手电筒,把我们送过走廊,送进房间,整个酒店连灯都不开,因为没有人住。

在全国每天要消失80个自然村,我们房屋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在中国一共有200多家地级市,其中184家要建成国际大都市,我们现在有14亿人,但是把这些城市规划的人口加起来,现在已经超过了34个亿。

1998年,我带着一个小箱子来到北京,在这儿上学,找到工作,我在这个城市找到我自己的价值跟归属,如果没有中国的城市化,我现在应该是在山西,我爸妈费劲千辛万苦给我找一个单位,然后我戴着蓝袖套,打着算盘度过余生。

城市给了我们个人的自由,也给了这个国家30年来的繁荣,未来还会有三四亿人要进城,这个必然要到来,不可避免,他们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不可思议的文明和财富。

但是假如用投资拉动工业和拉动城市发展的模式不改变的话,结果会是什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的测算是15年之后,我们的耗煤量会达到60亿吨,我们的用车辆会达到4亿辆,清华的倪维斗院士告诉我说,这意味着我们将在用光所有资源之前我们就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这意味着在中国雾霾还只是刚刚开始,堵车只是刚刚开始。
7、我们怎么办?
APEC期间,我先生有一天早上带我去小的时候他常去的地方,他父亲在那里教会他滑冰、游泳、钓鱼。冬天的时候他说他最喜欢看着冰纹一轮轮向远去,一直到远处,故宫的角楼,那是这个城市古老的优雅之美。

我们俩看着这个景色,心情特别像小孩看着最后一颗糖,不吃你还怕它化了,吃了你就知道它没有了。那种又甜蜜、又忧愁、又气急败坏的感觉。

回来之后我就问了一下中科院的专家,我说您能告诉我,如果我们想要留住APEC蓝的话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吗?他说我们必须比2013年减排这么多二氧化硫,这么多氮氧化物,和这么多PM2.5,简单地说我们要减掉一半以上的污染物,才可能得到蓝天。

我们采访了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

APEC会议上,中美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20%。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碳排放与雾霾同源,有协同减排效果。

解主任:2030年左右,碳排放到峰值,实际上是一个倒逼机制。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这条道。

记者:大家会想说,如果我为了环保,会不会真的牺牲掉了发展?

解主任:这是我们必须要还的帐,现在的现实问题还有就业、还有提高收入,那怎么办?转型么!

记者:这个转型当中,可能意味着这个产业当中有一部份人会失去工作?

解主任: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现在年产值已达37000多亿,吸纳就业人口可能是3000多万人,这也是一个产业。

记者:未来还会不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解主任:必须要继续发展经济,但实现的路径、途径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西方国家解决伦敦烟雾事件或者是大气污染需要六七十年,它有经验教训,我们这个阶段会大大的缩短。

之前我很担心,北京还在扩张,它的汽车的量还在增加,它的污染能降低吗?但在洛杉矶,一个跟北京非常像的地方,它也是三面环山,空气条件很不好,而且它的城市规划是著名的失败案例,加上错误地错过公交发展的时机,造成机动车无约束扩张。

它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光化学污染烟雾事件,你可以看看1950年,这是在好莱坞的商店当中卖的一种罐头:

里面装着洛杉矶的空气,它上面有一行标语叫“如果有恨的人,你就买一罐送给他”,可以想像当时生活在其中人的感受和愤懑。但是从1970年以来,洛杉矶的车辆还在上升,上升了这么多,三倍,但他们排放呢?降低了75%,他们怎么做到的?我就去趟洛杉矶,在那里观察。

片尾的这张罚单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回来之后我仔细看的时候我才发现,被处罚的是从中国运来的车,同样是因为环保造假,但这次他们被逮住之后,罚了差不多四个亿人民币,其中两个负责人还进了班房。

全世界的人性都差不多,在美国你也处处可见想要逃脱惩罚或者想要挑衅法律的人,但是如果执法严格的话,是可以管住90%的人,而如果不执法的话,就像北京市环保局说的那样,我们90%的车在全面造假。今年《大气防治法》终于要修订了,目前草案当中它赋予了中国的环保部门,可以对假车进行召回跟处罚的权利。

但是最早到9月份它才能够实施。那么在此之前,每一天夜里,此时此刻这些大量的上百万辆的卡车,还在中国大地上奔驰,当地有多少是这样的假车,当中有多少还在排放这样的颗粒物和污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承受的。

那么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还没有退役之前,我们能不能够使用它一次,我们能不能够不要让它以这样的面目留在历史当中?

当年美国要实行严格的标准的时候,美国的车企一样哭哭啼啼,不答应,他们就天天告环保部门,然后不愿意改,就在这个时候,有外国的生产车说,我能做到,听到这句话之后,美国车从地上一跃而起立马就跟上了,但是很可惜,他们也失去了半壁江山。

我就问这个环保部门的人,那你们会不会有种压力说,你们在打压民族汽车工业呢?

他给我的回答是说,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创新,保护落后是没有办法创新的,政府的角色是制定好标准之后,你要保证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竞争本身就会赢得市场。

但是中国是一个煤炭的消费量占70%的国家,在我们国家能源结构里面。我们怎么才能减掉煤呢?我们来看看伦敦的曲线:



很多人都跟我讲说伦敦要等了40年、50年才把污染治好,我们也得等这么久,但真的是这样吗?看看这儿,从他们开始治理污染的前十年,他们就把污染物降低了80%,这是一个极大的改善。

英国是用更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他们才取得了蓝天和白云。很有趣的是,这次我们在伦敦想要找到那些关于伦敦当年煤炭污染的资料的时候,做得最全、最充分、最权威的是这样一份资料,它是来自于天然气公司的制作,然后它的名字也很简单叫《罪恶的烟囱》。天然气是靠竞争迅速地推动了市场,把它的对手取代掉了。

英国能源大臣告诉我说,你知道伦敦在刚开始改革的时候是什么样一个经济水平吗?他说那时候人均GDP跟中国是一样的,政府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补贴那些,已经要被时代淘汰掉的落后和污染还有亏损的产业,你要给新兴的产业,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他们会带给你惊喜。

现在世界平均的天然气占能源结构的是很高的,大概24%,因为天然气相对清洁的能源。

但中国只有5%。为什么我们这么低?从小到大,我听到的标准答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煤多、贫油、少气的国家。但真的是这样吗?真的。

这是真的,但这完整吗?

我就写信给国土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的主任张大伟,他给我回复了几个数字:中国天然气探明率22%——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大量的天然气埋藏在中国大地之下,黑暗不知名的深处。

石油探明率38%。

天然气地质储量9000亿立方米左右,开采1200亿立方米(左右)。

有大量的资源,我们知道它在哪?但却没有去开采,为什么会这样?

我写信又问张主任,他给我的回复还是几组数字。他说拿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来说,它们有6300家天然气石油公司,我们有几家呢?(主要公司)3家,其中70%(资源)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

美国有160家天然气管道公司,我们(主体管道)有几家呢?3家。其中70%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

这是他给我的答案,如果我们开放这个市场的话,几年以后,我国天然气的探明储量每年可以翻一倍,我们天然气的产量每年也可以翻一倍。

做这次演讲,我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能源问题。我有一个很粗浅的感受,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像我原来想的那样,像一个小鸟破壳的过程,一出来是一个完整的活泼泼的生命,它更像是一个知了蜕壳的过程,一点一点一点从原有的壳里蜕出来,而能源就是留在这个壳当中的最后一个部份。

它一直被认为是事关这个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的安全,所以它一直不被当作是商品,它一直很难受到真正的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

这个壳本身也在付出代价。它成了一个腐败高发的区域,能源局前局长刘铁男在接受庭审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要想遏制高发的腐败,就要把本来应该属于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
8、普通公民能做什么?
但是在等待一个国家,建立和完善一个庞大的体系之前,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它要依靠就是每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

2003年报导非典的时候,我得到的最宝贵的经验是,只有信息公开才是一切公众参与的基础。

三年来中国政府在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的预报,同时他们也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在线监测系统。对于污染企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数据用起来,不要把钱浪费掉,让数据变得被我们看到,让它放在阳光底下来晒。

有一个手机的APP,是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做的。下载了这个软件之后,在手机上你就能够看得到,距离你大概5公里左右的地方,有哪些企业正在排放污染物?

红色的都是表示他们正在超标排放,中国的6000家重点企业,排放了65%的废气。你可以向环保部门去举报,你也可以在微博当中公开它,所有这些带着蓝色痕迹的,都是被公民举报之后,他们承诺的整改日期。

当然会有一个遗憾,有一些地方的数据如果根本就不公开,怎么办?

去年一年,我参加了一个地方首部环境公众参与立法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花了半年的时间,最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把这些重点企业公开,不仅如此,公民可以要求他们公开,如果他们不公开的话,我们可以按日计罚,每天最高可以罚10万。

可是,谁来诉讼呢?中国有1%的环境争议事件进入了司法程序,为什么会这么少?你可以猜猜看,在今年之前有多少家中国的公益组织是具备司法诉讼主体资格的?

就是因为当时我们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有关组织才可以提起诉讼,至于谁是这个有关组织?没人知道。

但是1月1日开始,新环保法已经规定了,只要你从事环境公益活动五年以上,没有违法记录,你就可以承担这个诉讼主体的资格,现在700多家环保组织,他们已经有人在试,提出的标语是“新环保法给力不?小伙伴们正在试。”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如果你没有时间去参加一家环保组织,那么你还可以做什么?我们跟自然之友合作,做了一个小的动画:

当我以前看到类似的宣传片的时候,我只把它们当作是一个口号。我很难想像,我在生活当中会受到感染、会愿意去尝试一下。之前,我路过家门口裸露的工地的时候,我经常就是捂着鼻子就过去了,但现在我知道说在北京PM2.5当中至少15%左右是来自于扬尘的时候,我决定试一试:

前后这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然后我临走的时候,那个让我找他们大领导的工人对我说,你知道我们领导怕你什么吗?他指着我手里的手机,他怕你公开。

我们家楼下有个餐馆是做肉饼的,然后每到吃饭的时候,这个家里头和身上都是油烟的问题,以前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世界上中餐馆不都这样吗?但后来我知道,在北京餐饮带来的PM2.5的污染占到至少6%,而北京的餐饮业占到全国的12%,这么大量的一个餐馆。以前我觉得没有办法,后来等我到伦敦之后,去中餐馆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那没有味,为什么?这个老板就把我带进了他们的阁楼,然后看到了一个东西:油烟净化器,伦敦政府要求他们强制安装,而且有人定期来检查。

我觉得这个是不是高科技啊?后来我回北京一问说不光北京有,而且北京是要求餐馆装的,我就打了12369举报的电话,然后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家小区里面运来了这么个东西:



前后不超过半个小时。我拍的时候,这个餐馆老板就过来了,说谢谢您这个监督,欢迎您以后多吃我们肉饼。这一年我们的工作餐吃的全是肉饼。

有的时候我路过楼下加油站的时候,我们楼下就有加油站,我会闻到很强的那个汽油呛人的味道,但我以为全世界加油站都是这样,一直到我在洛杉矶的加油站,我在他们的油枪上看到了这个东西,一种叫油气回收装置的东西,我以为这是什么高科技?但回到北京我才发现,我们早就有了,2008年之后都要求装,只不过有的人根本就不维修,才让它排放出来很多气体。然后,我也给12369打了一个电话:

虽然他承诺100%会来,真的会来吗?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把这句话放在这里,视为一个检验,我们可以记住这几个数字,12369,如果你不打,它就永远只是一个数字。

我说过我这一年过得很不痛快,老觉得是在过一种很临时的生活,真的。雾霾天一来我就不知道我明天在哪?或者未来在哪?但是呢就在那个餐馆把那个油烟装好的那一会儿,我突然觉得我好像脚落实地,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你明明知道说它对于改善大气污染作用是非常微乎其微的,但就是因为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的更好,他心里面就能够踏实了。

回来来看,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起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如果你没有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在雾霾严重的时候,至少你可以做一件事,就是保护好你自己和你爱的人。

我会想起我女儿生病的时候,我所有担心失去她的恐惧,还有想要保护她的全部愿望,我希望所有的母亲都不必经历这一刻的感受。她现在已经痊愈,活泼、健康,还是胖乎乎的,特别喜欢大自然和小动物。但很多时候我没法带她出门,她呢就在自己的小花盆里面养了一只蜗牛,每天早上她醒来的时候,就跑到花盆那冲着蜗牛吹一口气,她觉得这样能帮着小蜗牛长大,她是那么地喜欢这个世界。

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应该属于他们的,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

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在守护你。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0 20:24
柴静的意义

作者:肖鹰

     在完整观看这个时长103分钟的专题片《穹顶之下》之后,我深为该片表现的诚意、理性、担当所感动,应当说,它的确向我这个缺少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普及性地解答了这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毫无疑问,《穹顶之下》在今年两会之前推出,也势必成为两会焦点话题,它对于我国治理雾霾决心和决策的推动意义,也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作为《穹顶之下》的一位观众,我认为,“柴静的意义”是远不限于促进雾霾治理的。“柴静的意义”,应当从公民精神建设的层面来理解。
  
【中国社会的良知】柴静在片子自述,她制作这部专题片的初始动机是为了给自己出生即患肿瘤的女儿追求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但是,她以个人身份,自费约100万元,并动用自己资深媒体人的社会资源,耗时一年多制作这部专题片,完成的一是个对关系中国亿万孩子生存安全的环境问题调查和思考。“同呼吸,共患难”,母亲柴静在片中表达的焦虑和渴求,是为天下孩子,当然也是为所有生存在这个“雾霾穹顶”下的全体中国人发出的。
  
【中国媒体的勇气】观看《穹顶之下》,柴静作为媒体人的追究意识和批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她始终表现了新闻监督的问责立场。她追根溯源,对无论来自企业、还是官方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责任的推诿,是不留情面的质询和展示。对于非环境专业人员,柴静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既有专业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她令人敬佩的勇气表现在,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和毅力才能完成的课题,而且她成功地完成了。由此,我看到中国媒体的勇气。
  
【中国公民的理性】今天的中国社会,面临公共问题,情绪表达多于理性追求,借此“国情”,便有某些“社会良知”不仅得意于自我无知无畏、以讹传讹,更以危言耸听、谣言惑众作为代言公众的常态。《穹顶之下》让我们看到,柴静作为一个非雾霾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了帮助观众解答“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不仅竭力收集相关资料、积极向国内外专家求教,而且不惜冒险充当实验对象。《穹顶之下》是求理、讲理,以理服人的。这个专题片的力量,是牢牢的建立在对真相的渴求、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真理的敬畏之上的。《穹顶之下》表达的是一个普通公民对健康安全的生存空间的诉求,但这个诉求之所以值得敬佩,是它基于深刻的公民理性。
  
【中国母亲的希望】近年来,“雾霾”已经成为一个令国人绝望的名词,它不仅现实的伤害着我们的身体,而且威胁着将出生的孩子。在“雾霾穹顶”下,作为一个母亲是恐惧而绝望的——因此,逃往大洋彼岸或者放弃生育,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梦想或选择。但是,通过《穹顶之下》,柴静以一个母亲的爱心和理性,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切实认知雾霾危害,放弃我们的食欲和懒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减轻雾霾做贡献,而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就会在不远的将来生活在干净的蓝天下。中国母亲的希望,是唤醒社会的公益精神,是激发从我做起的对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爱惜和维护——这就是母亲柴静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0 20:25
从柴静“看见”未来教师三大趋势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从2月28日到3月1日的24小时内,前央视调查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突破亿次点击。
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柴静”。一夜之间,她成为中国最顶尖记者,有网评甚至预言《穹顶之下》将成为经典之作改变着中国新闻学。
然而,我发现,柴静也正在荣升为中国最有魅力的教师。打开网络、举着手机、架起任何一款移动终端,几千万人在线收看了“柴老师”关于雾霾的科普课、关于责任的德育课、关于情怀的人文课、关于调查的媒介素养课……
就在我写下此文的时候,看见我的好友、华东师大肖玉敏老师在朋友圈的一段分享:“下午和读初中的儿子一起看柴静的《穹顶之下》。问到观后感,他说,我们中国实际上已经知道美国和英国污染的教训,为什么还是总看着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这是不是反映了自私心理,只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别人何干?当我提到制度与法制问题时,他说这是个历史问题,制度和法律的执行如果主要是由中石化这样的利益相关单位来制定标准,那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还联系到上周看过的电影《狼图腾》,说草原沙漠化是上一代过度开发造成的,却让我们这一代承担后果,如今的雾霾却可能是我们这一代留给下一代的灾难。他原先以为这只是部纪录片,但看后觉得片子很震撼,佩服柴静花了那么长时间和那么多金钱做了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视角平民化,有启发,有说服力。他还说以后上学尽量坐公交和地铁去。”
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效果吗?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辨能力、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有积极的行为改进,这种改变的力量在“柴老师的教育下”实现了。
这就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以“选择”为导向的“云时代”,一个以创造知识取代传授知识的“个时代”,课堂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跨界和个性化趋势正使得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
纵观“柴静符号”所带来的教育想象,我们可以“看见”云时代教师角色转型的三大改变趋势。
  改变趋势一:
从“输送”到“代入” 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
柴静展开雾霾调查的动因是母爱本能。尚未出生的女儿查出患有肿瘤,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在照顾她期间,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在长达一年的调查拍摄过程中,她以强烈的“代入感”质疑—不安—愤怒—追问,一步步逼近真相,她直面与雾霾的“私人恩怨”,坦言“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不想这么活”……这种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言语让观众首先接受的是一个有情感的母亲、活生生的“人味”,在情感与人性的“代入”中跟随柴静一起思考“为了后代,我们可以做什么”。
精湛叙事的建构能力和置身其中的本色出演,颠覆了记者作为旁观者、记录者,不可以有主观情感的传统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走近作为“人”的记者的内心世界——有情感、有态度、有立场。
我想,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她横亘在知识与学生之间,判定学生自身是无法习得知识的,必须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输送与传递。于是,才有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经典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只见“知识”不见“人”。正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只是被贴上“数学”“语文”“英语(课程)”等学科标签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我们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也许教师苦口婆心解释的道理连自己都不一定相信,也或许数十年如一日的标准答案让自己也心存质疑,但这些都被遮蔽着,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
然而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正在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当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于是,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态度立场,可以去质疑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先知学生”,也只有这样“最本真”的教师才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
  改变趋势二:
从“分体”到“合体” 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
柴静的《穹顶之下》长达103分钟,且以个人演讲的方式娓娓诉说,这竟可以吸引无数人从头到尾看完。她在整个演讲背景呈现上也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演讲、信息可视化、动漫制作、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等。但是,比这些技术更加抵及人心的首先是简洁而深刻的内容结构:从“雾霾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出中国转型社会的重要“问题单”;还有纵深信息的开掘:专业数据的使用与解读、权威专家的访谈与追问、科学问题的深入浅出,还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看待问题的多元视角运用,从而使得演讲深刻而不晦涩,同时充分彰显了一个调查记者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探究精神、社会关怀。由此,你会发现,《穹顶之下》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柴静已经赋予了内容深深的个人印记,这种印记包含着学识涵养、精神品质、科学态度和理想担当。
上海市建平中学的一位高二学生向我致电带给我第二个改变趋势的启示。她兴奋地说,“我们环保社团开始了新的行动,整整一天时间,社团成员已经从柴静的《新闻调查》《看见》和《穹顶之下》中收集了大量的环保素材,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归类重组,并制作成系列微视频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广泛传播”。
写到这里,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什么才是最好的课程——教师本身。我们的学校课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千校一面的国家课程,再是大量开发因校而异的特色校本课程,然后再到今天正在努力走向的具有“这一所”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但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架构而成的,即便学生可以充分选择,也是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去选择想学习的课程内容。也许不久的未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课程”,并赋予着具有这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内容,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改变趋势三:
从“带教”到“合伙” 专业发展告别论资排辈
这是一个被碾平了的世界,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只要你有梦想、有良知、有担当,真的可以去“改变世界”。柴静,就以弱小的身躯让人们看到了她强大的“超能量”——用一部潜心制作一年的作品作别论资排辈的传统,她不是生活在人们的掌声鲜花之中,她的荣耀感来自于对从事职业的尊重和逼近专业的敬畏。
柴静的专业成长,并非沿袭传统路径,她以“调查记者”的身份开启职业生涯,并以此重新定义新闻:她用行走与追问描绘着职业理想,她用好奇与韧性勾勒出职业规划,她用代入感和对象感诠释了专业的价值,她用高感知和超理性赋予了专业的深蕴,于是,她在一个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实现着年轻记者职业生涯的跨越式发展。
充满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同样铺展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也许已经到来的未来正在提供给每一位教师超常规发展的良机。未来在云端,也许会出现越来越多并不属于任何学校的虚拟教席,他们以自己丰富的学术水平、对学生学习的敏锐洞悉力和适切于不同学生发展的促进方法,而深受学生的喜欢,并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未来在现实的学校里,也会有更多的教师连接起线上线下的多维触角,在全球视野中“遇见”跨越时空边界的学生。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所学校,而在于更广范围的身份认同和作出的社会贡献度。从这个视角看,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再受囿于传统的师徒制和传帮带,而会是一种双向选择的、优势组合的、需求相契的更加新颖的专业成长“合伙人”。那么,我们的学校准备好给教师们创设支持其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环境了吗?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0 21:28
《穹顶之下》:“雾霾”中的新政治


作者:林猛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把世界联为一体,我们也越来越没有延时地加入到各种国际热点之中,从鸟叔到冰桶挑战到蓝黑白金裙子,都是如此。但突然有一天,一个像公民一样、也把我们当成公民一样,一起切实探讨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难题的视频,席卷了网络,很短的时间内上千万次的点击量,微信圈、微博很快都被刷屏,人们都在转发它、谈论它,进而加入它所激起的讨论中。这在本土作品的网络传播史上,可能是一个空前的奇迹。

  不用多说,这就是柴静用了一年时间奉献给我们的《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一部讨论我们这些年所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的纪录片。

  有人对这部片子不以为意,毕竟,它的内容并无多少新奇之处,雾霾问题引起关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确实,《穹顶之下》并不像先知、启蒙者一样在向我们传播什么新观念,然而这在我看来甚至是它的可取之处:它更像是在邀请我们参加一次邻里大会,一起讨论邻里遇到的、我们也已经意识到的生活问题:需要装一个路灯,或者维修一处破旧的公共设施吗?不错,就是这样的感觉,它在邀请像你我一样有些了解并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一起加入这个讨论。这正是我们今天尤其需要的。

  也有人因为片子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影响而心生疑虑甚至猜忌,但对我而言又是恰恰相反的看法。老实地说,我自己看的时候感觉片子还可以,但也没有觉得有那么好。但是当我知道有上千万人和我一起在观看它、议论它时,我因此而觉得它更好了。这不是娱乐至死,也不是被人类解放或民族振兴大业而激起的热情,这是另一种更平凡的激动,是当我们知道邻里有那么多人在同样关心邻里的难题、愿意参与讨论时而产生的感觉。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罕见。

  诚然,我们不可以用过于玫瑰色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邻里大会。它接下来产生的,可能有相互的接近,也可能是彼此的分歧,在争吵的一瞬间甚至可能让我们感到彼此其实根本无法接近。所以我们看到,纪录片播出之后,有从科学的、社会分层的、传播的等不同角度的严肃讨论,也有对“召集人”的阴谋论的揣测,有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那种不屑一顾的傲慢,有我们熟悉而又常常落入其圈套的用信息编造进行的讨伐。后面这些,禁不住会打击我们刚刚萌发的乐观情绪和休戚与共的感觉,然而,它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还不是在于邻里长久的相互隔离,没有一种真实切近的公共生活,人人习惯于一种仿佛置身事外的挑剔和攻讦心态吗?这种心态,不正是需要多一些这样的讨论,多一些与我们切身相关的邻里问题的大会,最后是多一些的共同行动,来加以克服吗?说穿了,它源于我们长期缺乏自发的为解决共同问题而进行的合作,进而缺乏由此而带来的邻里共同感。

  《穹顶之下》呈现给我们的意义正在这里,它揭示了一种新政治的可能。长期以来,无论是日常与普通人的私下交流,还是有限而难得的互联网讨论都让我感到,今天妨碍我们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多数人们对身边切近的问题保持着关注,他们的判断也是敏锐而准确的,但这方面他们常常伴随着最大的无力感;同时他们缺乏一种谈论未来的语言,一种关于未来的明确设想,前面既然没有希望,于是他们只是在过去和现在之间选择,并由于不满现状和无力感而选择过去。

         从这个角度说,《穹顶之下》不单纯是一部纪录片,它是发起一次公民讨论的邀请,它让我们意识到那上千万点击量背后的我们所具有的公民潜能和合作愿望,看到克服人们的疏离和隔阂的可能。进而,它也让我们开始憧憬,我们的未来不在于一种强加的、观念化的政治,而在于一种从身边切实生活延伸开的新政治,——而这也正可以说明它后来受到压制的原因。

  这个憧憬暂时也许不会成为现实,但它已经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浮现。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0 22:11
老沈一说:为什么《穹顶之下》没有说服我?

来源:老沈一说微信公众号作者:老沈一说


  首先要声明,这篇文章并不是来批判《穹顶之下》的。相反,柴静的这部作品,无论从包装的精美,文案叙事的设计,采访对象的深入,还是数据的翔实程度来看,都非常值得喝彩,甚至有可能成为整个中国科学传播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跳出那些感情叙事的框架之后,我只能说,《穹顶之下》虽然感动了我,却没有说服我。从更理性的角度出发,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而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来谈论的话,似乎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雾霾的危害具体有多大?这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柴静在片中引用了前卫生部长陈竺的研究,认为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死的中国人约有50万(其实陈的原文是35-50万)。但是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由于缺乏更详细的研究数据,我们很难知道这样的结论可靠度究竟有多少。
  在整个科学界,对于PM2.5危害的研究也才刚刚有所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发现大气细颗粒漂浮物对于肺癌有什么关系,2013年,当钟南山宣称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增加的时候,还遭到了方舟子的批驳。直到2013年底,根据几个最新的调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才首次把大气污染物列为一级致癌物。
  不过,这些调查大多都是在西方国家做出的,而中国的PM2.5浓度往往是这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按照Turner等人的研究,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会导致肺癌死亡率上升15%-27%,按照这个算法,光是大气污染一项,就能导致中国的肺癌死亡率比欧美高出300%以上。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虽然略高,却远未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所以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线性关系,能不能简单地拷贝到中国,还是比较有疑问。
  当然,很多人可能要说,知道PM2.5有害不就好了吗?至于它每年究竟导致10万人还是50万人死亡,有多大意义吗?
  但这恰恰是在公共决策层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雾霾付出的具体成本大约是多少。因为社会的决策,它不是讲温馨讲情怀讲故事,任何一个社会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是冰冷的经济学核算。很少有东西是无本万利的,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我们要讨论的,是它“值不值得”。
  柴静自己曾在博客里写过一篇关于DDT的故事:当年农药DDT被发明出来,用来消灭蚊虫,减少疟疾。但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指出DDT致癌,并污染环境。《寂静的春天》后来几乎成了环保主义者的圣经,并最终导致了DDT的全面停用。
  听上去棒极了,但可惜,DDT停用之后,又没有同样有效的药物来对付蚊虫,这使得非洲疟疾的发病率飙升,仅南非的一次疟疾大爆发,就导致了至少10万人的死亡。因为DDT的禁用,到了2000年,世界上至少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
  为此,科学家们开始呼吁重新使用DDT,南非在2003年采纳建议,并迅速把疟疾死亡人数降到50%以下。后来,连世卫组织都开始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
  但此时,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对环保党进行什么非议。把柴静自己曾讲过的这个故事拿出来,无非是想说明,当进行一项公共决策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诉诸感情。DDT污染环境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如果污染环境能够拯救2000万条生命呢?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值不值”,而不是“好不好”。所以,光是大骂一样东西“很坏”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应该追问三个问题:它“具体有多坏?”,“有没有更坏的?”,以及”没有它会不会更坏?”
  雾霾问题也是一样。但凡是个正常人的,恐怕没有谁会喜欢雾霾,谁都知道雾霾对健康不好。但只有定量地做出分析,我们才能搞明白,在公共资源投入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比方说,如果要具体地应对空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我会建议更多地关注吸烟问题。从科学角度来说,吸烟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比PM2.5来得明确,在所有的肺癌中,大约60-80%是由于吸烟所引起,而室外大气污染恐怕不到10%。实际上,吸烟也是产生PM2.5的过程,一支烟就能产生浓度相当于633微克/立方米的PM2.5。而中国每年因吸烟而致死的人数,在120万以上。
  有人说,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不能和空气污染相比。但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有88%的人在家里被动吸烟,60%的人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30%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特别是在不吸烟的妇女当中,因为二手烟而患上肺癌的概率,恐怕还要高于大气污染。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光是这一点,就不比燃煤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小多少。

 
  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当你开始担忧孩子的呼吸时,烟草是远比雾霾更严重,也更紧迫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PM2.5数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其实都是逐渐下降的(之所以最近才闹得凶,只不过大家以前不知道而已),但吸烟人数却正好相反,它还在上升,尤其以青少年和女性为甚。
  然而在媒体宣传上,雾霾却远比控烟要更受重视。从2012年开始,雾霾就是媒体最喜爱的话题之一,查查百度指数就知道,它受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控烟。诚然,烟草也是政府垄断,且利益牵涉极广的行业,在现实中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在媒体关注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不免会产生一些误导作用。这里并不是说不能关注雾霾,只是说当我们把健康问题和雾霾挂钩起来的时候,最好有一些定量的概念,才能更客观地进行相关的讨论。

其次,真正关心公共问题的人应当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有百利而无一害。就像DDT的问题上一样,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DDT是否有危害,而应该是DDT带来的好处是否能够抵消,甚至超过它的危害。这就是所谓的tradeoff,或者叫做利害权衡。我们历来的讨论中太缺乏这种精神,一件事情要不就是百分百的伟大光荣正确,要不就是百分百的十恶不赦。我原本期待《穹顶之下》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来比较在雾霾问题上的各种利弊,但是它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得太多。  在片中,我们反复看到对于环境问题单方面的大幅渲染。柴静把她的女儿关在屋子里,面对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个城市会伤害我吗?答案是:会。但问题是,它更会在其它方面补偿你。就PM2.5的浓度而言,云南是全国环境第二好的地方,而北京则是倒数第二。然而,北京和云南的人均寿命却恰好倒了个个:北京全国第二长寿,平均寿命80.18岁,云南则倒数第二,平均寿命只有69.54。这就是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增长带来的好处,它远远地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危害。
  如果我能够选择,我情愿让孩子出生在雾霾蒙蒙的北京,而不是山清水秀的云南。这样,如果运气不是太坏的话,他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多度过十个温馨的年头。
  而很显然,大批的人跟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顶着雾霾,忍受着高房价,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向北京涌来,使得北京的总人口在十年内增加了一半。他们是不知道雾霾不好吗?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做出了自己的tradeoff,他们认为相比于其他好处来说,忍受雾霾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我一直希望能看到公众进行比较认真的讨论,即从定量角度来看,雾霾到底值得用多少GDP去“换取”?而不是永远单方面的发泄,要不就不惜一切要发展GDP,要不就不惜一切要环保。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的平衡。有人说,用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但问题是,不发展经济,这也是要用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的啊。
  正如上面说的,经济水平是决定人均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了雾霾的污染值。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哪怕再“环保”,你的平均寿命也要比污染大省低。在中国,东部省份平均每个人能比西部多活十几岁。事实上,如果做回归分析的话,各省的PM2.5浓度和人均寿命甚至是正相关的,也就是PM2.5越高的地方,人均寿命反而可能越长。这并不是说PM2.5对健康有好处,而是说在污染高的地方,往往经济也比较发达,它对你健康的“补偿”要大于污染带来的损害。


  关于中国各省经济和平均寿命的关系,有过一些粗略的分析。有人建立过线性模型,大约认为人均GDP每增长1000元,能换来当地0.3岁的寿命增长。而雾霾造成的健康损失呢?之前有科学家发表论文,认为北方因为供暖烧煤导致平均损失5.5年的寿命,但并未获得广泛认可。最近又有人做了推算,认为PM2.5导致了我国74个城市中的居民平均“减寿”1.48岁。
  把这两个数联系起来,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能以不超过人均5000元GDP的代价消灭“雾霾”的话,那就是划算的(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4万5)。而如果我们为了消灭雾霾,导致GDP的损失超过了人均5000元,那从“健康”角度来看,反而得不偿失。因为大量的资源花在了环保上,或许会导致医疗卫生设施的不足,反而导致人均寿命降低。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其中的数字和逻辑显然是不严密的。这里只是想说,雾霾治理问题应当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收益-损失分析问题,而不是工业党和环保小清新们的整天对骂。这里的损失和收益不仅仅只是钱,谈钱也许太俗,我们来谈命。雾霾会导致人早死,这是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雾霾造成大面积失业,就不会闹出人命了吗?最近《柳叶刀》的精神病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失业率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63个国家的调查中,每年大约有4万5千人因为失业而自杀。我们愿意以多少命来换多少命?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决策的问题。
  再比如,雾霾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副产物之一,《穹顶之下》里对如今城镇化的规模进行了质疑,但是,中国真的已经过分城镇化了吗?显然是没有嘛。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4.77%,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城镇化中涉及的也不仅仅是钱,也有大量的人命。20年前,中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之高,一度引得全球瞩目,而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中国妇女的自杀率快速下降,从每十万近30人下降到如今的每十万不到10人,光这一项,每年就挽救了约6500条生命。当我们抱怨城市化带来污染的时候,也把这些人加到天平上吧。
  还有吗?有的。如今中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而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17:1,导致未来的“光棍”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这背后,每年多少女婴还未降生就离开了人世呢?假设正常的男女比例是1.06:1,很容易得出,每年因为“重男轻女”等观念而导致的“被杀女婴”大约有80万之多(“被杀”也包括提前流产等)。这些人的命应该怎么办?慢慢等待观念的改变和风俗的改变吗?也许正如柴静说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再等待,不应该再推诿。城镇化是最有效地解决男女歧视问题的方案,通过进一步的快速城镇化,我们可以挽救这每年80万无辜的女孩。如果这会进一步加深环境的污染,这值不值得?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穹顶之下》正是在告诉我们,追求GDP不一定代表污染,追求经济进步不一定会产生雾霾啊。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柴静并没有能够说服我。因为这个口号太诱人了,太理想了,太完美了,太多的人都曾经许诺过这样的乌托邦,所以我不得不以极为警惕的心态来接受,以极为小心的态度来看待她的论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当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影响国家决策时,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但在全片中,我所能归纳出的,无非是这样几条提议:首先是明确执法主体,加强环保部职权,有法必依,对此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这究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构成论证关系。从片中我所能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众多小钢铁厂如今利润极薄,再一加强环保就要纷纷倒闭了,所以干脆停止补贴,把这些落后产业淘汰,然后就能自动升级为既不污染环境,又能保持经济不倒退的高级产业了。至于新的产业是否能容纳相同的就业人口,能在多久之内完成,是不是符合经济需求,这只能靠自己想象。从欧美的转型历史来看,我对此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不详细展开。
  其次,是能源转型,这条就把我彻底惊住了。作为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柴静居然建议中国放弃煤炭,而转向需要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但这需要多少成本呢?可行性又如何?对此却只字未提。当然我承认,这样庞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部短短的纪录片里说清楚,但《穹顶之下》随后抛出的两个说法却有点匪夷所思。首先是认为只要打破“三桶油”的垄断,石油产业就能自己进行创新,提高品质,减少成本。我在这里不去揣摩这是不是适应当下形势的又一盘“大棋”,我也不反对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但我强烈怀疑打破垄断之后,行业就能自动创新的说法。柴静似乎忘记了,她所反对的煤炭行业,正好是打破垄断,充分竞争的呀,为什么质量越来越差,反而不见创新呢?

  
  其次,是说打破垄断之后,我们很快就能探明更多的油气储量,天然气产量很快就可以翻番。这番听上去颇有些大跃进气派的言论究竟有何根据,我无从得知。但《穹》片随后用了英国作为论据,说英国自从1952年伦敦污染事件之后,很快从煤炭转型到了石油,并从此实现了环境的改造。事实本身我不否认,但《穹》片没有提到的是,英国虽然在1956年通过了空气清洁法,但直到70年代发现了北海油田之后,石油占能源的总比例才飞速上升。而要把我国的未来能源寄托在发现一个新的,未知的大油田或者大气田之上,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可靠。所以不好意思,想要说服大家接受这一点,柴静恐怕还得再举出更多的证据才行。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用煤还是用石油,这并不对空气污染问题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我国的煤电厂,其环评标准本身是极为严苛的,只要能够彻底执行,并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压力。事实上,今天在英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反而又在逐渐上升。所以实际地说,要想治理雾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煤炭。比较有效的办法反而是关停更多的小火电厂,留下少数易于监督管理的大电厂,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督。原则上,这仍然是一个成本的问题。至于《穹》片中未提到的更多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自然也都可以在考虑之列。
  但这些仍然并没有解决我之前的疑问,也就是《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因此,作为一种呼吁,我认同柴静的努力,她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当然是极好的。但对于她的观点,我仍然抱有怀疑的态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更详细的关于雾霾治理的成本和收益讨论,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来权衡其中的利和弊,而不要诉诸冲动,理所当然地把“雾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治理”作为默认前提。
  毕竟情感攻势之后,理性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1 16:42
《穹顶之下》为何能刷爆朋友圈
文章来自“搜狐”
  自从出走央视,赴美产女后,柴静的评价、与人气就如股市一样,全线下跌,直到她推出了这部和雾霾有关的调查视频 。据她前同事核实的数据,《穹顶之下》2月28日上午10点推出,截止20点13分统计:优酷401万,9088条评论;腾讯2620万,32760条评论(微信拉动);搜狐76万,172条评论;乐视305万,36条评论;爱奇艺1万,15条评论;土豆31万,1956条评论;凤凰19万,15条评论。频发的雾霾已经让公众麻木不仁,然而这则纪录片却能再次刺痛人心,史无前例的被全面刷屏,其原因在于柴静的纪录片击中了人们的痛点。刷屏代表着致敬,更代表每个人的无声控诉。
  柴静在谈及制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时,反复强调这是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在以往作为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经历中,“私人恩怨”一定不能成为确定选题的充分依据,即使确有个人偏好掺杂其中,也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为其穿上一件“公共议题”的外衣。当柴静终于可以公然出于“私人恩怨”而制作一部作品时,其作品却具有了超出以前几乎所有作品的公共性。这个看似背反的事实,其实恰好道出了媒体议题的普遍规律:任何公共议题都牵涉个人权益和私人视角;反之,任何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中,都可能涉及公共议题。
  从形式上看,《穹顶之下》可谓是用技术将了一个好故事,视频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无人机拍摄等等。这部长达一小时四十分钟的视频中,柴静讲故事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也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传播变得有效、而不是类似官样文章般的无聊。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等概念在这部视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可称为样本。
  当然该视频疯传网络,也不排除受众对于这个近年来淡出观众视线的争议人物,有着进一步好奇的围观心态。此前对于柴静美国产女、对于她的去职,各种猜测、各种臆想,从未间断过。而争议最多的,便是真爱国还是爱美分,是真公知还是假忧国。
质疑的人都在质疑什么

  短短两日的光景,柴静再次走到了舆论的暴风眼,伴随着赞美声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的批评揣测。像关于“女儿患病”的指责便是第一轮:有人批评柴静,把自己女儿患上良性肿瘤归咎于雾霾是不科学的,以此进行煽情更是丧失了客观性。还有人毫不客气地说,高龄与吸烟才更有可能是真正的原因。虽然根据已有的资料,这个解释比雾霾更具合理性。
  片子的自费制作和推广也有人提出质疑,一种说法是曾经央视最穷的女记者,连房都买不起,怎么一下子就有能力自费百万搞调查了呢?柴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百万费用是通过之前出书的的稿费负担,2013年柴静的自传体散文《看见》销量超过150万本、版税超500万元,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笔调查费用她的确负担得起,只是想必很难有人相信她会自费百万做公益吧,毕竟和富豪榜上的人相比,柴静算不上什么有钱人。崔永元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不建议她把片子卖给谁,就这一条他们会恶心死你,我建议她就自费制作,公益播出。”不过他没想到即便如此也会有质疑声。更阴谋论的说法是,柴静离开央视之后就没有了记者证,那么,她的采访就属于非法采访,而此次非法采访成果居然是在官方网站发布,为什么呢?其实这视频就在那里,权贵可以利用,想推动进步减少雾霾的人也可以利用,不是吗?
  在之前的一则新闻中,柴静从美国返回中国后,开的是4.7升的SUV,在《穹顶之下》出来之后,有人以此批评柴柴静的高能耗生活方式,并进而认为她没有资格谈雾霾。这让人想起了潘石屹霾开大排量SUV测空气质量而引发的吐槽。然而当年若不是他在微博发布PM2.5的数据,大家又怎么会开始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的真相呢?如果一场关于环保、关于污染的话题,变为一场排量之争甚至贫富之争,那些更富有也更具话语权的人是不是就只能在这个问题上失声呢?
请把焦点重新放到雾霾上

  曹林说,柴静是自费做了人大代表该做的事情。其实柴静发现的问题早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不管是煤炭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还是油品质量标准问题,以及环保执法问题。对于一直关注雾霾新闻的人来说,《穹顶之下》没有太多新料,但对普罗大众来讲,这是一次系统、靠谱的雾霾知识普及。其或许存在很多资料上、观点上、乃至裁剪方式、叙述方式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讨论,可批评。可是如评论所说,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触发全网关注,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目前来看它也确实完成了使命。
  柴静问到的问题,包括得出的结论,都是在相关部门的研究里、或者负责人回答的,换个角度来讲就是他们都知道。这里面所有的来龙去脉他们都清楚。他们可以严格管理,制定规则,向更高的部门去呼吁,向公众去传播,用自己的手段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所有人面对镜头都表现得一脸的无奈,这个“我们管不了”、那个“制定得有缺陷”、那个“是拉动GDP的根本因素”……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绕过雾霾这个环境问题,而去攻击柴静,这本身就是个无意义的事情。
  正如时评人刘雪松所说,不管是公众也好,官员也罢,少些埋怨,多些担当。少些猜测,多些实干。如果人人都少装糊涂甚至不装糊涂,个个都独立思考而不虚妄为是,我们的穹顶之下,清新的便远远不只是呼吸的空气。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3 11:29
柴静纪录片引两会代表委员热议2015-03-02
作者:顾瑞珍、于文静、李鲲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顾瑞珍、于文静、李鲲)1日,北京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而微信朋友圈却被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刷爆。
  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抵京,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天。无独有偶,刚刚履职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首场媒体座谈会上,肯定这部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
  雾霾,两会前夕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穹顶之下,安能呼吸?
  因为雾霾,没有了20年前对北方的那种喜爱
  “雾霾对人体伤害很大,这个问题不能不管,必须得到解决。”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潮洪说。
  周潮洪1992年从南方来到北方城市天津:“那时感觉天天都是大晴天,出来骑自行车虽然有点冷,但是心情很舒畅。”
  她坦言,现在没有了20年前对北方的那种喜爱。“现在雾霾天实在是太多,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总感觉嗓子很紧。”
  全国人大代表薛海英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一线扫道班班长,她对雾霾危害有着更加切身的体会。
  “我们的工作都是户外作业,即使是雾霾天气也必须上马路,这几年机动车明显增多,平时工作就感觉很呛鼻子,到了雾霾天这种感觉更严重。”
  薛海英告诉记者,雾霾天除了感觉吸进来的都是脏东西以外,能见度低也是一个大问题,车辆司机看不清楚,危险时有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关牧村对记者说:“雾霾对中国人健康的影响太大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APEC期间北京空气好,呼吸都感觉舒服,心情也好。京津冀雾霾最严重,但是由于工作和上学的关系还是必须在这里生活,感到很无奈。”
  国家统计局2月26日刚刚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占9.9%,未达标的城市占90.1%。
  环保部副部长翟青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看到大气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还有一些非重点省份PM10浓度不降反升。
  千丝万缕的利益链,让一些地方治理雾霾投鼠忌器
  环保部督查组赴京津冀等地督查发现,目前“顶风排污”现象仍然存在。长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说,向高污染、高能耗的“吃饭产业”开刀,但大量被压被砍的都是“苍蝇”级的小企业、小作坊,真正的排污大户关停并转遥遥无期。
  京津冀是雾霾天频发重发地区之一。来自民建中央的提案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控制、资金投入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该地区能源
  结构以燃煤为主,年用量高达13亿吨,三地机动车总量超过2500万辆。
  同时,区域性环境规划有待研究制定。我国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对跨行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存在相互推诿、等候观望等消极现象。
  “环保局执法太弱,除专项行动,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动真格的,怕影响地方GDP。”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反映。
  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认为,千丝万缕的利益链,让一些地方治理雾霾时投鼠忌器。应当将“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约束性要求,建立起刚性约束机制。
  治理雾霾须打“组合拳”
  晴空万里、云卷云舒的“APEC蓝”向整个社会表明:不用北风劲吹,无需暴雨猛打,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
  治理雾霾需要打“组合拳”。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认为,治理大气必须协同作战,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方精云等建议,日常生活中应提倡自行车及公交车出行。政府应加大对豪车、大排量车的征税力度,加强环保普及教育。开发并推广汽车尾气清除技术。
  民建中央的提案建议,在深化污染源解析研究基础上科学编制京津冀区域型生态环境规划,全方位提升能源输配能力,解决清洁能源设施分布不均问题,提升油品质量,推进机动车减排,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对民营节能环保服务公司的扶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建议,加紧建设污染源排放、执法等与污染治理有关的区域间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城市绿化等防霾基础设施建设。
  “《穹顶之下》犹如一声惊雷,意义不亚于当年美国科学家雷切尔·卡逊撰写的《寂静的春天》。”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期待假以时日,“APEC蓝”能常驻天空。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7 08:06
柴静对北京的车用柴油的调查结果,以及北京地方标准和欧洲标准
在凤凰台的“图说新闻:2分钟看懂柴静对雾霾的独立调查”中,有一个令人十分沮丧的“消息”,截图如下:


不过老夫对陌生的美女经常抱有疑心,可能是受了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趣话的影响吧!
上网调研的结果是,对车用柴油的硫含量,欧美日基本相同,欧洲的数据见下图:

可见,从2009年起至今,欧盟实行的是所谓欧5标准,硫含量不得高于10ppm。
那么,北京的标准是多少?北京从2013年起,实行的是地方标准,DB11/239-2012。请看下图,硫含量的标准也是10ppm,和欧盟丝毫不差!

虽然都是调研,研究生/科学家和记者采用的方法可是大不相同,结论自然也不一样。
从标准上看,北京在2013年已经和国际最先进标准接轨。实际中,如果有加油站超标,那也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除非有关部门都是吃干饭不做事的,超标的是个别现象。
柴静那个北京的柴油硫含量是欧美日的25倍的结论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柴静的一段话:“车企还有一个说法,说我们国四的标准早就已经确定让大家上新车,但是国四的油迟迟不供,而且供上来的油品质也不高,我们就在延庆的时候随即抽查了这辆柴油车,这是在北京加的柴油,已经是非常好的,全国最高的水平了,但是它的柴油测出来之后,它(的硫含量)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二十五倍,这样的一个柴油品质,那我们的汽油是什么品质呢?”
首先,柴静似乎不知道北京的柴油标准是什么,否则她应该说是超标,而不是和欧盟比较。
第二点,柴静在延庆康庄收费站截下了一辆河北省的运油,蛋,奶的绿色通道车,司机说是在北京加的柴油,测出来超标25倍。就这么道听途说的一个真假难辨(司机说是在北京加的柴油,是真是假?)的个例,居然就得出了“全国最高水平,硫含量是欧美日的25倍”的惊人结论,老天爷!
为什么不问一下,司机是在哪个加油站加的油,然后到那个加油站去采样,看看是否超标?
如果超标,就可以追查加油站的柴油的供应商,再向北京市举报,可能还能得到一笔奖金呢。
其次,如果想说北京市的柴油怎样怎样,总应该去2,30个加油站采样,才有统计意义吧?
鉴于柴静在科学网上粉丝多多,而且我向来讨厌诛心之法,对于柴静的动机,我就不多说了。
关于中国的油品与欧美日的差距,中国政府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等,如果有兴趣的话,就请大家自己看下面一些有关资料吧!
---------------------------------------------
国务院敲定油品升级时间 2015年柴油全面实施国四标准 2013年02月07日 06:2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李跃群
- 2015年车用柴油全面实施国四标准,2018年车用汽柴油国五标准上路

【文克玲注:现在,中国标准比欧盟差一代,2018年将和欧盟现在的标准相同(晚9年)】
汽车尾气排放被视作雾霾的成因之一,其中尤以柴油车为甚。
雾霾压力之下,中国的油品质量升级行动提速。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即国四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1ppm=1mg/kg)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即国四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
换而言之,2015年后中国将全面实施国四柴油标准,且柴油标准与汽油标准看齐。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车用柴油升级至国四标准的时间表。
不仅如此,国五柴油标准的制定进程反超国五汽油标准。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同时提出,“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即国五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即国五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
中国早在2011年年中就实施了汽油国四标准,当时给企业的过渡期“大限”是2013年12月31日;而从2013年7月起,国内流通的国标柴油需全部升级到国三标准(硫含量在350ppm以下)。
为何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柴油提至如此显眼的位置?这是因为,虽然主要用柴油的卡车在中国车辆总数中只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但其排放颗粒物的比重却占到将近80%,是汽车尾气污染的大户。车用柴油目前已有国三标准,但柴油车大量使用的仍是国三标准以下的普通柴油,硫含量甚至高于2000ppm。
“每升油可能涨价0.5元”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
可查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到2012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环保数据同时显示,杭州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影响程度达33%、上海车船尾气对PM2.5的影响程度为25%、北京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M2.5的影响程度超过22%。
目前,北京开始执行接近欧盟标准的京五汽柴油标准,硫含量要低于10ppm;上海、广州、南京已实现国四标准汽油。此外,江苏、浙江及广东的十多个地市于2013年1月1日起实行国四标准车用油品;但其他地区,依然在使用国三汽油(硫含量在150ppm以下)以下标准。柴油升级更是缓慢,有不少地区仍在使用国一标准。
“现在路上看到那些屁股后面冒黑烟的车,基本都是那些用柴油的重卡、大客车。”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储节旺说。
“如果油品与新车同时从国三标准提升到国四标准,可减少尾气污染50%左右。”新华社昨日援引上海市环保局污防处副处长蔡智刚的话称。
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今年1月曾报道,在《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国五汽车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同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国五汽油标准和国五柴油标准。国五汽车标准适用于汽油车、柴油车等轻型汽车,将PM2.5等颗粒物粒子数量纳入了污染物控制项目。
不过,从2000年实施国一汽车标准以来,石化企业的油品供应从来就没有同步过,“有达标车、没达标油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储节旺称,“这次会议的重点在于柴油部分,之前对于柴油没有这么明确的时间表。柴油要达到国四标准,难度远远高于汽油,原因是从炼油的角度看汽油本身是轻质的,脱硫简单;柴油重质,去除其中的硫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成本,都比汽油高。”
据一位炼油人士称,更根本的问题是,中国所炼的油很多本身就是重质、含硫量高,因此要实现较高的环保标准难度不小。“不过,从技术上看,这是可以实现,关键看成本。”
此前曾有一家千万吨炼油能力的炼厂技术人士对早报记者称,从之前油品升级的经验上看,国家在提价上面只是消化新增成本的70至80%,剩下的由企业承担。
以汽油成本为例,中石化有关专家称,上海油品是从国二直接升级到国四,每吨汽油成本增加了580元。这几年,炼油企业长期亏损,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这是不小的财务压力。
据卓创资讯测算,假如“三桶油”将汽柴油标准全部由国三升级为国四,可能要增加500亿元以上的投入,假如这一成本完全向终端销售环节转移,每升油价可能上涨0.5元以上。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称,“炼油企业说是这么说,但是就目前来说,国家在高标准的油品上给出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相比生产低标准油品,高标准油品获得的利润更高。所以新炼厂其实是有动力多生产高标准油品的。相反,那些旧炼厂,需要二次改造升级才能生产高标准油品的,其生产的经济性就弱很多,也没有动力去生产。”
据测算,京五与国三标准的汽油价差在472元/吨,上海的沪四标准汽油和国三标准汽油价差在393元/吨;广州粤四汽油与国三汽油价差在387元/吨。
谁消费谁埋单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按照汽、柴油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如期供应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对于此次升级的时间表,储节旺称高于预期,对炼油企业而言压力不小。
“要到2014年底之前,全国的柴油都达到国四标准难度不小。这不仅仅得要求中石油、中石化达标,地方炼厂也得达标。现在地方炼厂不少连国三的汽油都到不了。”储节旺称,“要在2017年年底实施国五也不太现实,主要是经济性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
储节旺称,两大油都是上市公司,每年都有利润指标的压力。因此渐进式地改造更符合它们的利益。一次性大投入,财务报表会难看很多。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及,“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
储节旺称,“一定要提升油品质量,那么两大油肯定就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谁使用,谁承担成本,这也是国家看好的方式。在油品升级的过程中,国家不会做出太多的补贴。”
此类观点并非一家之言。外界早有声音称,油品升级的成本应由消费者承担。如果让国家补贴,等于是全国人民补贴开车的人,不合理。而如果让石化企业承担太多负担,“两大油”就会成为新标准出台的最大阻力。
将高质量的油品价格升高虽然符合炼油企业的利益,但是这其中也有边际的问题。储节旺称,“国家把成品油的价格定太高对两大油也不是好事情。一方面会影响销量。另外一方面,太高了,进口的成品油优势就有了,这种情况下,炼油企业自称的炼油成本提升多少多少的说法,也就很难站住脚了。”
不过,也有人对油品涨价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持此类论者认为,油品价格不能想涨就涨,必须接受外部监督,将账本摊出来,增加了多少成本,哪些部分由消费者承担,要讲清楚,必要时启动听证会等程序,以增加其透明度。(编注:法制日报此前报道,在最近的车用汽油国家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起草单位恰恰是中国石油[-0.88% 资金 研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37名标准制定者中26人来自石油石化系统。)
即使不考虑成本由谁承担,油品质量升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生产达标油品,必须借助加氢装置,其反应器制造周期长达18个月;再加上环保部环评、发改委立项等审批过程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都需要时间。就是把储油罐中的普通油品全部换成车用(达标)汽油,以及达到全国调运国四汽油的物流能力,也需要一定时间。

------------------------------------------------------
关于实施北京市第五阶段车用汽柴油标准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商务委,各成品油经营单位:
  实施第五阶段车用汽柴油标准是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市治理PM2.5要求的重要措施。各成品油经营单位要提高认识,认真、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标准顺利实施。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标准实施时间
  (一)从2012年5月31日零时起,实施《车用汽油》(DB11/238-2012)和《车用柴油》(DB11/239-2012)两项地方标准,原《车用汽油》(DB11/238-2007)和《车用柴油》(DB11/239-2007)两项地方标准同时废止,所有供应北京市场的车用汽柴油执行新的技术要求。【文克玲注:和欧盟现行标准接轨】
  (二)为了保证安全,应中石化、中石油、龙禹公司的要求,以及市石油流通行业协会的建议,新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实行自然置换。置换期从2012年5月31日到2012年7月31日。
----------------------------------
  2014年9月15日,中国石化驻浙企业召开油品质量升级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浙江杭州市区15座加油站率先正式挂牌销售国五标准汽油和国四标准车用柴油;10月1日,中石化杭州大部分加油站将挂牌销售国五标准汽油和国四标准车用柴油。根据计划,11月1日,杭嘉湖地区全部加油站实现国五标准汽油和国四标准车用柴油供应;2015年1月1日,浙江全省所有加油站实现国四标准车用柴油供应;2016年1月1日,全省所有加油站实现国五标准汽油和国五车用柴油供应。【文克玲注:比国家规定的期限提前两年】升级后杭州将成为南京和广州之后第三个使用国五标准汽油的省会城市,浙江也将成为全国较早使用国五标准汽油的省份。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车用汽油为国四标准,车用柴油为国三标准。升级后,浙江车用汽油硫含量指标限值将由国四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80%。而柴油质量升级将从国三到国四,直奔国五,硫含量指标限值将由国三的350ppm降为国四的50ppm,再到国五的10ppm,降低97%。

------------------------------------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1401.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文克玲博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7 08:07
柴静听着:北京市的油品和欧盟一样好!
在前一篇博文,我已经指出柴静仅仅根据一个可疑的样品的测量结果就断言:“全国最高水平,硫含量是欧美日的25倍”是可笑的。而且正如吕喆博主指出的,“严格而科学的取样分析还是得在加油站做,并且应该多点进行”。我还猜测:“除非有关部门都是吃干饭不做事的,超标的是个别现象”。


柴静的访谈中提到一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岳欣。从网上居然找到了他在2013年7月的一段谈话:“油品直接决定着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指标。那么,北京市今年的机动车用油是否达到了与欧盟一致的水平?由于我们协助北京市环保局做了多次市场油品取样分析,发现总体上北京的油品确实率先达到了第五阶段排放标准(京标准)。从指标上看,含硫比例与欧盟的油品是一样的。北京还有一个优势在车用汽油里加了清净剂,而欧盟没有添加清净剂的要求”。


所以,我没有猜错,现在北京市的油品和欧盟一样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142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文克玲博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7 08:08
柴静的又一个谎言
在所谓“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实录 全文”的网络资料中,有如下一段话:”这是中科院做的一个测算,他们有一个简单的结论,pm2.5上升到200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我们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死亡率会增加14%到26%,如果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拗口的话,那么最起码中国的前卫生长陈竺做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测算:在中国每一年,因为大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有50万。”
大概是心虚吧,在现在我们能看到公开发布的视频中,这段话作了重大修改。下面是有关的视频截图,这段视频总长度是24秒。
-----------------------------------------------------

【注:许多人都指出了,这张图是被柴静篡改了的。特别是那条红色的曲线。
         和科学网上的气氛不同,民众还是很相信科学和科学家的。柴静从崔永元的失策吸取了教训,没有渲染隔壁的王大妈怎么怎么说,而是把中科院搬了出来。】



【注:进一步的PS。左边的三行注解,勉强能看清楚的就是每行的最后两个字:“死亡”,“死亡”和“死亡”。右边的三行公式,虽然谁也看不懂,但是显得“很科学”。】




【注:除了那几条曲线外,其它的其实都看不清楚。所以有点科学知识的听众,听到柴静的讲解之后,都会以为横坐标是PM2.5,纵坐标是死亡率。那条红色曲线尤其可怕!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横坐标是时间,从2005年到2009年。这期间北京市的PM2.5的值是总体上逐年下降的,而死亡率则是下降了17%。
柴静又撒了一个大谎!】


【注:如果你懂得什么是科学性,不相信个例,那么现在柴静就告诉你,很多科研机构都做过,你服不服?】


【注:如果还有人不信,柴静把权威机构的官员也请来助阵。】








【注:可怜的三个年轻人,视频到这里也就13分钟,已经被吓得不轻!】
------------------------------------------------
陈竺的原话,网上能查到:
“ 陈竺的这一言论出现在与环保部的王金南、马国霞等人合写、发表于去年12月《柳叶刀》的文章中。
   陈竺及该文章的合著者指出:“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就空气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影响联合展开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中国每年有35万人至50万人因户外空气污染过早死亡。
他还说,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四大威胁”(仅次于心脏病、食品风险和吸烟),并且肺癌现在是“中国恶性肿瘤致死的罪魁祸首”。”
原文是35-50万人,柴静取了上限,就算是瑕疵吧!
原稿中的说法问题就大了:“在中国每一年,因为大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有50万”,因为“过早死亡”和“死亡”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一个有心脏病的球迷,在看世界杯时过于兴奋而心脏病发作,就可以称之为“世界杯引起的过早死亡”。
“过早死亡”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早一天是早,早一年也是早。

而且按照陈竺的观点,吸烟是比空气污染更大的健康威胁。众所周知,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原因。那么,为什么至今为止没见有谁拍一部恐怖科幻片来宣传烟草对中国人健康的危害?
千万不要小看了柴静及其团队,《穹顶之下》不是一部宣传环保的片子,有关部门也不会傻到对一部环保片下封嘴令。
空气污染,包括PM2.5在内,应该治理,也正在治理。但是这是一个很长的路。美国已经治理了65年,美国专家还不敢说已经胜利。
我们反对的,是拿环保做幌子,夹带私货,并吓唬老百姓。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4903.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文克玲博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7 08:10
终于明白柴静为什么会被勒令闭嘴了
被好奇心驱动,查了一下“穹顶之下”的原版。
居然是斯蒂芬.金的原作,1088页厚的一本恐怖/科幻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时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参加。
看完简单的介绍,再看了一点读者和观众的评论,终于明白柴静为什么会被勒令闭嘴了。
这么好看的科幻连续剧当然不能错过。国内很容易下载,而且有1080p WEB-DL 版本的。我正同时下载第一季和第二季,总速度超过3MB/秒。明天就可以享受了。
特别推荐柴粉们看看,也许会改变你们的崇拜之情。


下面是网络资料。
----------------------------------------------------

Under the Dome  (图书)
作者: Stephen King
出版社: Scribner
副标题: A Novel
出版年: 2009-11-10
页数: 1088
定价: USD 35.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439148501
京东商城售价:163.10元

内容简介
On an entirely normal, beautiful fall day in Chester's Mill, Maine, the town is inexplicably and suddenly sealed off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by an invisible force field. Planes crash into it and fall from the sky in flaming wreckage, a gardener's hand is severed as "the dome" comes down on it, people running errands in the neighboring town are divided from their families, and cars explode on impact. No one can fathom what this barrier is, where it came from, and when -- or if -- it will go away.Dale Barbara, Iraq vet and now a short-order cook, finds himself teamed with a few intrepid citizens -- town newspaper owner Julia Shumway, a physician's assistant at the hospital, a select-woman, and three brave kids. Against them stands Big Jim Rennie, a politician who will stop at nothing -- even murder -- to hold the reins of power, and his son, who is keeping a horrible secret in a dark pantry. But their main adversary is the Dome itself. Because time isn't just short. It's running out.

穹顶之下(2013) Under the Dome
电视系列剧 - 科幻/恐怖 - 2013年6月24日美国首播
编剧: 斯蒂芬·金 布莱恩·K·沃恩
剧情:《穹顶之下》描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缅因州度假小镇Chester’s Mill突然被从天而降的力场包围,从此失去了与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当地居民为生存而爆发了争夺资源的内斗。与此同时,他们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来查明事情的真相:力场从何而来?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会不会消失?何时消失?
幕后制作
  来源:斯蒂芬·金的心血之作 典型的金式小说
  《穹顶之下》是斯蒂芬·金在2009年11月推出的长篇小说,凭借1088页的超长篇幅,创造了斯蒂芬·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之最。该小说一经出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成为当年度美国图书的“畅销王”。
  《穹顶之下》英文版的封面介绍上是这样写的:斯蒂芬·金用了25年的时间写就此书。事实上,尽管斯蒂芬·金确实早已有此构思,但这部超长(1088页,336114个单词)的小说实际花了他480天的时间。或许对某些作家来说,这算不上漫长,然而对于一向高效的惊悚大师斯蒂芬·金来说,这已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斯蒂芬·金的小说已经有不少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但是《穹顶之下》绝对是其中他最热心的项目。他曾公开表示他更喜欢自己的书被改编成剧集,而不是电影。他把电影比喻成坐在塞了太多东西的手提箱上,还要硬把拉链拉上。《穹顶之下》浓缩了他写作事业的发展:他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而37年后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他已经出名到这本小说的电子书引发了一场价格战。《穹顶之下》对他个人的意义可见一斑,虽然如此,斯蒂芬·金对于剧集版的改编持开放态度。
  《穹顶之下》小说在内容上十分厚重,斯蒂芬·金野心勃勃地直面“9·11”之后的美国社会,试图把广义上的道德、信仰、环保意识与危机下的贪婪人性、腐败及集权政治的对抗等主题一一呈现,是一部典型的斯蒂芬·金式作品。
  幕后:双“S”压阵 各路名家聚首  
  《穹顶之下》的幕后星光熠熠,除了出版界传奇人物斯蒂芬·金,制片人名单中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经典美剧《迷失》的编剧(兼导演)布莱恩·K·沃恩则担纲剧集的幕后大佬。为了打响第一炮,该剧首播集的导演更是请到了瑞典版《龙纹身的女孩》导演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充分保证了首播集的质量。
  而对于名导斯皮尔伯格来说,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涉足科幻题材电视剧了。这位大佬的科幻情结从电影延续到电视,《E.T》和《人工智能》都已经成为影史科幻经典,而如今,由其一手开发的科幻电视剧项目也成为了近年来的话题热点,例如播的火热的《陨落星辰》、播了一季就被宣布被砍的《史前新纪元》等,而《穹顶之下》则是他挂名的最新科幻电视项目。
  该剧将如何叠加上斯氏烙印?如今似乎一切还不分明。从原著小说来看,只是一个和《陨落星辰》一样披着科幻外衣的故事,而电视剧的走向仍需观察。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斯皮尔伯格第一次和斯蒂芬·金家族接触了。在《穹顶之下》之前,斯皮尔伯格曾试图改编金的儿子乔·希尔创作的漫画小说《致命钥匙屋》,但在试播集阶段就被电视台放弃。  
  另外,《穹顶之下》标志着经典美剧《迷失》的幕后功臣布莱恩·K·沃恩再次走进科幻剧集领域,他担任编剧的《迷失》第四季和第五季,曾获过2009年度的美国作家学会最佳剧情类剧集奖。除了出任《迷失》的编剧、联合制片人、剧本总监之外,他还凭借《Y: The Last Man》等漫画作品获得过漫画界最高奖Eisner奖。沃恩曾表示,《穹顶之下》小说里有他所喜欢的金的一切元素,而斯蒂芬·金“鼓励我们自由地将书本作为一个跳板,运用书的主题、概念、人物,并将它们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谈及斯蒂芬·金和斯皮尔伯格对于剧集的影响时,沃恩表示“《穹顶之下》中有一些斯蒂芬·金独有的幽默时刻,也有斯皮尔伯格招牌式的惊叹时刻。”
  革命:动摇夏季档惯例的一场新博弈
  在6月底推出一部紧张刺激的电视剧对广播公司来说很不常见,以往美国各大公共电视网夏季档都被真人秀节目和体育赛事占据,播出的有限的剧集仅仅是起到过渡的作用,并没有质量上乘之作,更鲜有影响力。而有收视竞争实力的剧集则会被放到观众更多、广告商也更关注的秋季档播出。近年来,这一惯例随着有线电视网的夏季剧“投机”崛起有所动摇,而《穹顶之下》的出现有可能将改变这一业界惯例。
  CBS拍摄《穹顶之下》风险很大,不仅仅是因为高额的投资,它还在冒险动摇夏季电视剧和在线即时播放的可靠模式。   
  CBS的总执行官莱斯利·穆恩维斯在曾告诉华尔街的分析师们,CBS试图在夏季档推出更多的原创节目,并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而《穹顶之下》就是他们的试水项目。《穹顶之下》每一集的制作费用高达300万到340万美元,在夏季档属于绝对的大制作,仅靠夏季档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是无法负担这一费用的。为此CBS打开视野,探索出将剧集的网络播放权和国际发行销售作为两个重要资金支持来源的点子。
  在线播放创双赢局面
  今年二月份CBS把《穹顶之下》的独家数字播放权卖给了亚马逊。根据和该网络零售商的协议,亚马逊的用户在《穹顶之下》在CBS播放四天之后就能在线观看,并可以实现高清下载,为此CBS可在亚马逊那里获得每集75万美元的许可费。对广播公司和网络在线播放服务商来说,这样的尝试是前所未有的。
  国际发行销售全面开花
  《穹顶之下》的“卖相”自不必说。通过在“超级碗”期间的预告片和在斯蒂芬·金粉丝群中的造势,该剧吸引到了很多国际买家的目光。5月,洛杉矶电视节上展示了试播集之后,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等国际买家便纷至沓来,全球主要的国际市场的版权全部销售一空,CBS从海外市场拿到的许可费高达每集190万美元。CBS称最终会有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可以观赏到《穹顶之下》。
  出了可观的网络播放权收入和国际销售收入,《穹顶之下》还在北卡罗来纳州取景,享受到州政府对影视产业的优惠扶植政策,平均每集减免税款40万美元。在加上播出时的广告收入,《穹顶之下》在尚未正式播出的时候就已经盈利了。  
  此番尝试成功,无疑是一个公共网经营夏季剧的经典案例,预示着未来我们将在公共网上看到更多给力的夏季档美剧。
  噱头:超给力的特效 巨养眼的阵容
  CBS娱乐频道的总裁尼娜·塔斯勒在物色夏季新剧的时候,就曾明确表示“我们想着手拍一部有各种噱头的剧集,在夏季引起轰动,”现在看来,《穹顶之下》绝对是不二选择。但是所有方面——庞大的演员阵容,用精心制作的特效和布景描绘一个危机中的田园小镇——所需要的资金超过了CBS想在一个13集的夏季电视剧上投入。
  但改编成剧集难免要增强视觉冲击力,牟足劲的CBS此番并未在特效制作上节约,我们在《穹顶之下》首播集中真正见识了这份投入,无论是被穹顶劈成两半的奶牛、撞上穹顶爆炸的飞机,还是迎头撞上穹顶的货车,剧集用最细腻、最逼真的镜头,向我们表达了穹顶的存在。而在第二集中有一场规模很大的爆炸戏也是荧幕上不多见的。
  在书中,巨大的穹顶猛烈降落到虚构中的缅因州切斯特磨坊镇时,一只土拨鼠被劈成了两半(“鲜血喷射而出;内脏跌入土中”);而在剧集中,用电脑特效展现了一只牛被劈开的情形。关于穹顶表面上为什么没有血迹是否是bug问题,观众们进行了非常强烈的讨论。
  视觉上,《穹顶之下》除了给力的特效,还给我们准备了几款靓丽的帅哥美女,让我们得以在炎炎夏日,为眼球降温。无论是帅气的萌萌的英气十足的男主角迈克·沃格尔(《泛美航空》《惊魂序曲》),还是青春靓丽的布丽特妮·罗伯森(《秘社》),甚至连反派都是那么的有型。可以说,《穹顶之下》全方位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异议:《穹顶之下》抄袭《辛普森一家》?
  大家对《穹顶之下》的故事设定并不陌生,2007年推出的《辛普森一家》电影版,有着与之相似的设定,在《辛普森一家》电影版中,由于荷马所在的小镇污染严重,邪恶的政治家用巨大的玻璃罩把整个小镇罩起来,与外界隔绝。《辛普森一家》中荷马的爸爸在教堂内中邪般地念出一串不知所云的预言,而《穹顶之下》首集中也有两位少年羊癫疯般倒地,并念出“Pink stars falling in lines”的怪异句子....多个桥段都让《穹顶之下》有着《辛普森一家》的即视感!
  其实,早在2009年史蒂芬·金推出小说的时候,就曾有被质疑抄袭《辛普森一家》。史蒂芬·金当时还特地回应说自己没看过原版动画,只表示说一切是惊人地雷同。而且史蒂芬·金还劝继续怀疑他抄袭的人可以看看他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两部未完成的小说,其中《食人族》就设置了外界隔离这种情节。
  其实《辛普森一家》的故事情节主要与环境保护有关,而《穹顶之下》更多的是超自然元素以及人类内斗主题,相信随着故事发展,观众看剧时会看到其中的区别,慢慢走出《辛普森一家》的“阴影”。  
  关于剧集版《穹顶之下》,你所不知道的的10件事:
  1.本剧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安布林公司制作的,原本想在有线付费频道Showtime播出。但是Showtime的主管们感觉本剧与该频道的其他剧目比如《嗜血法医》、《国土安全》和《无耻之徒》风格不太一样,所以没有同意。但是Showtime的姐妹频道CBS当时正在寻找一部引人注目的电视剧,希望能在电视剧不多的夏季脱颖而出。
  2.他说他一直把这个穹顶看作是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地球的象征,因此他跟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强调,不管他们的故事跟小说有多少不同之处——小说的热心读者们将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他们都必须保留这些重要的主题。
  3.如果《穹顶之下》能够热播,它将能拍好几季,因为金先生和编剧们尝试着探索书中没有提到的一些黑暗的故事线索。比如说,金先生曾在1982年写过另外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社区,但是这个故事没有写完,当时他住在匹兹堡郊区一个压抑的公寓大楼里。在那个故事里,被隔绝的是一个公寓大楼,里面的居民因为绝望而变得疯狂,之后还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情。
   4.《穹顶之下》不会沿用小说的结局,史蒂芬·金本人同样表示认可。
  5.该剧的制片人、斯皮尔伯格、史蒂芬·金曾坐在一起激烈讨论该剧中的科学细节,有人甚至提出「高频信号可以穿透穹顶但是低频信号不行」的理论。
  6.大部分故事发生在穹顶之内,外部故事很少。
  7.小说中约有70个人物,但是剧集中增加了很多书中没有的新角色,剧中那对儿混合种族的女同性恋情侣和她们的女儿就是这些角色中的代表。
  8.“在《穹顶之下》我一直没有提到人吃人,”金先生咧嘴一笑说道。“但是也许过了三季或者四季……”
  9.对于小说故事最后的情节,已有勤奋的网友将故事梗概翻译成中文分享到网络上。文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所谓的穹顶就是外星人的“蚂蚁农场”。
   10.《苍穹下》平均每集的拍摄成本大概为350万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4458.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文克玲博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17 08:14
环境保护:2050年达到西方治理水平就不错了

消除环境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早就是一个大众话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中国没有环境问题(?),而西方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是经常作为帝国主义已经腐朽没落,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的证据来教育我们的。想不到50年之后,中国和西方在环境问题上的角色正好颠倒了过来。极左用它来否定改革开放,极右用它来抹黑中国,反科学主义者和环保原教旨主义者则用它来否定科学技术。
其实对这一话题,一年前就有一篇访问报道,内容比柴静的视频要深刻得多。被访问人是中国第一位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第一任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
他的见解很有权威性和代表性,也很有趣。
下面是报道全文和我的评注(【】之间的蓝色文字)。
----------------------------------------------------
对话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山东人曲格平:  “改革利益集团是治霾关键”

2014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曲格平:治霾关键在于改革利益集团
【不知从何时起,“利益集团”和“弱势群体”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标签。辩论中抢先给对手贴上“利益集团”的标签,再给自己贴上“弱势集团”的标签,就几乎--或自以为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不惩治腐败要亡党亡国,不消除环境污染,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这是曲格平去年说过的一句话,时隔一年,言犹在耳。【由此可见曲格平对环保的重视,无人能够超越】
可雾霾的蔓延、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1/6的国土面积都遭遇灰霾天的严重侵袭。”说这话时,84岁的曲格平表情无奈,他不停地喝水,甚至差点被呛到。这些年,他几乎辞掉了所有的社会职务,却无法停止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人要做点事,否则自己老了,回顾这一生会感到活得没价值。人也要敢于说真话,否则将来的问题会更严重。”


3月19日(2014年),这位被誉为中国“环保之父”、曾担任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山东老乡曲格平在北京家中接受了《齐鲁晚报》专访。这位老人表示中国的环境问题“太多、太大”,而“硬法”——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才是对付雾霾的根本“良方”。


【“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
齐鲁晚报:最近北京空气怎样?雾霾多吗?
曲格平:今年2月底,北京经历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雾霾,连续六天6级重度污染,雾霾遮天蔽日。说实话,我现在呼吸起来,感觉很不舒服。
齐鲁晚报:可以去环境好的地方避避。
曲格平:去哪儿避?现在我国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将近1/6的国土正在遭遇灰霾天的严重侵袭,而且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较发达地区,污染程度还在加剧。尤其京津冀这一带,雾霾非常严重。
齐鲁晚报:您对我们目前生活的环境如何评价?
曲格平:这么多年来,我很少听人称赞中国的环境状况,每一届国家领导人都在讲“形势严峻”,实际上是非常严峻,十分严峻,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临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光是大气污染,还有水污染、土壤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等,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大,老百姓最起码、最基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都受到威胁。
齐鲁晚报:所以去年您说:“不惩治腐败要亡党亡国,不消除环境污染,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
曲格平:是啊,去年说这句话时,我是琢磨了好久才说出来的,听起来确实有点吓人,但归根结底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事关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齐鲁晚报:当时,您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曲格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网民又把我这句话翻了出来,见诸各大媒体和网站,网民和两会代表又都在引用我这一句话,现在全国基本上都知道了。


【“‘数字游戏’是全国都老大难的问题”】
齐鲁晚报:如果给现在的环境污染排名的话,您认为什么污染最严重?
曲格平:雾霾肯定是第一位。上世纪70年代,说日本东京的孩子看不到蓝天,我们还当个笑话讲,现在北京的孩子能看到蓝天,已经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了。
第二是水污染。中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但水污染尤为严重。不过,山东省的环保工作成绩是非常卓著的,有59条河流都能养鱼,这个指标很过硬。现在我还没看到全国有第二个地区敢这么说。
第三位是土壤污染,污水灌溉、空气污染、颗粒物沉降,这些都会污染土壤,特别是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更严重。
齐鲁晚报:公众一直关注的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到现在也没有公开,不知道您是否了解这个数据?
曲格平:环保部和有关方面做了大量调查,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我也看不到这个数据。其实环保部即使想公开,估计也很难,因为牵涉到太多部门和地方的利益了。
齐鲁晚报:说到数据这个问题,我们有种感觉,现在每年有关部门都会通报,说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但老百姓的感性认识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
曲格平: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说公布的都是大体上有这么个数据,仅供参考吧。有些数据并不是太准确,有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还会与现实形成极大反差。
齐鲁晚报:为什么数字有可能失准?
曲格平:首先是监测网络并不是很齐备,可能报不全;第二,企业不如实上报,它们想尽办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现在国家环保部正在查处一些数据造假的企业,发现数据不造假的企业太少了,这个情况具有普遍性;第三,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不科学、不到位,涉及本地区利益,也不愿意报实数。各级政府现在仍然是只看重GDP,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现在有关领导被问到环境问题时,羞羞答答,身上直冒汗。
齐鲁晚报:看来您在做环保局长时,就深有感触。
曲格平:全国“数字游戏”也不仅是环保一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40多年来,决策还停留在理念层面】
齐鲁晚报:那您认为,现在我国雾霾如此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曲格平:除了客观天气原因外,其实主要是人为原因,有三点:第一,工业、生活中煤炭的大量使用是主要原因,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中近70%还是煤炭,在世界年燃煤量排名上,中国绝对第一,这是造成雾霾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第二,汽车不断增多,尾气大量排放。第三,生活方式的影响。现在家庭取暖做饭,主要还是煤炭,天然气会好一点,但是并没有普及。过去生活方式的污染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所占比重却显著提高
。【毕竟是做过环保总局局长,知道除了利益集团之外,还有许多棘手的客观原因】
齐鲁晚报:我国环境保护已经走过了40多年历程,你对这个历程如何评价?
曲格平:40多年来,中国领导决策层提出了许多先进的发展理念,但是这些发展战略多数只停留在理念层面上,停留在文字上和口头上,很少见诸行动。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上,长期没有摆脱过度追求增长速度的观念,没有注意解决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齐鲁晚报: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曲格平:我们现在主要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治污,就是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限时、停业或者关闭。可是企业也有对付办法,这个排污口关了,还有通往地下的另一个隐蔽排污口。其次就是政府进行环保宣传、说服和教育等,这种方式没有刚性约束,主要看企业的自觉性,效果堪忧。
改革开放不久中央就提出转方式
齐鲁晚报:指望企业自觉肯定不行,那您认为现在治理雾霾最大的阻力和瓶颈在哪里?
曲格平:主要在于政府,企业不可能主动去保护和治理环境,但光靠政府说教也不行,政府必须履行其责任,通过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措施来约束和控制企业排污行为,否则根本没用。
齐鲁晚报: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曲格平: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也是治理雾霾的一大关键。但是实在是太难了。
齐鲁晚报:为什么这样说?
曲格平:改革开放不久,中央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些年进展并不大。因为现在改革权掌握在既得利益集团的手里,很多重点大型企业都在他们的利益范围之内。要是改的话,钱就不能往自己腰包里装了,得拿出来治理环境,谁愿意啊,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得不到解决的实质问题。
齐鲁晚报:割谁的肉谁心疼。
曲格平:只要牵扯到自身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再说各级政府眼里只有GDP,它们和企业都不愿损失自身能得到的最大化利益。
齐鲁晚报:面对既得利益集团,我们该怎么办?
曲格平:想要改变环境污染的现状,决心、勇气、办法和措施,一样都不能少,改革必须要动真格了,向既得利益者开刀,政府必须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齐鲁晚报:您看到政府的决心了吗?
曲格平:3月13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一个崭新而又铿锵的提法就是,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动真格,把环境保护和治污工作放在首位,提到“不消除环境污染,也要亡党亡国”的高度,我想那肯定就没有问题了。

【“最缺少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
齐鲁晚报:您认为我国当下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最缺少什么?
曲格平:我一直认为,最缺少的是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其实我们不缺好的方针政策,我们一直是“领先的方针,脱节的实践”,但一到执行,就完了。
齐鲁晚报:那您说的法治,具体怎么理解?
曲格平:第一要有法律,第二要有执行机构。谁要是违背了这些法律和规定,执行机构就有权力去严厉整治。一些国家的环保部腰杆特别硬,背后有法律的强力支撑,中国却截然不同。
齐鲁晚报:您觉得我国现在的环保法治环境如何?
曲格平:我曾提倡把环保的法治作为中国法律的一个突破口。其实,我国的法律不算多,也不算少,几百部法律,环境方面就接近30部。
齐鲁晚报:法律不少,为什么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曲格平:一方面,环保法规定得过于笼统,缺少一定的量化和细化,原则性不强;第二,全国普遍不太重视,认识不到位,说到做不到;第三,一些政府部门执行不力,遇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齐鲁晚报:我们要想打赢雾霾这场战役,应该怎么做?
曲格平:第一、要把中央的规定落到实处,最根本的就是法治,没有这个一切都是白说。 第二,政府目标一定要具体。根据国务院去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每年要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标准,都得计算出来,然后仔细研究,不能光靠一把手说了算。
第三、全民监督,比如监督私营工厂。现在大企业一被曝光,股价立刻下跌,公众要是觉醒了,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第四、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尽量少开车、多些绿色出行。全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大潮中来。



【“2050年达到西方治理水平,就不错了”】
【请特别注意这一段】
齐鲁晚报: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人把它称为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您怎么看?
曲格平:
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计划,在新中国环保史上来说应该是第一次。这足以看出中央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决心。这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立的具体目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齐鲁晚报:这五年是不是很关键?
曲格平:这是迈出的第一步,很关键。这一步我们要是迈不出去或迈不好,这就意味着中国治理环境和雾霾没什么希望了。
齐鲁晚报: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大不大?
曲格平: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说这个目标定得有点低了,
我反驳说,就现在而言,其实已经是很高了,到时能完成这个目标,已经相当不错了。
齐鲁晚报:抛开这些数字,要是通俗点说的话,要让老百姓天天能看到蓝天白云,得等到什么时候?
曲格平:完成2017年的目标,只是我们环境治理迈出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再过5年,也就是到2022年,可能会好一些,在这个时候,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些企业的污染会明显减少,甚至污染物的曲线有可能会减缓或者下降。
再过5年,到2027年,不过基本把希望定位在2030年,环境保护会看到成效,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行业会得到有效遏制,环境保护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再过10年,到2040年,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局面。就算到2050年,要是能达到西方治理环境的水平,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中国太复杂了。





【“治雾霾不是拖经济后腿,而是机遇”】
齐鲁晚报:有种说法,说中国要想根治雾霾,必须经济发展倒退几个点,您怎么看?
曲格平:有些人有这个担忧,但我认为,提出这些问题的,一般都是执政的领导者。其实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并且投入不需要那么大。有经济学家计算过,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环保投入占到GDP的5%,都几乎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所以我认为,根治雾霾不会拖经济的后腿。
齐鲁晚报:那您认为,当下的环保投入多少比较合适?
曲格平:专家计算过,就当下的情况,要完成国务院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目标,现在
应该投入GDP的2%-2.5%【每年1.2-1.5万亿,等于大于R&D的投入】低于GDP的2%是不可能完成2017年目标的。这些都是公开科学计算出来的。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地方环保投入一般只占GDP的1.5%左右,高一些的能占到2%,但几乎很少。
齐鲁晚报:也就是说,您认为治理雾霾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曲格平:我倒是认为,治理雾霾恰恰是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机遇。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过去落后、陈旧的生产设备,高消耗、低产能、高污染的粗放生产方式,早已不适合现在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现在应该把高消耗、落后的生产设备逐步淘汰掉,为低效能、高产出、低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腾出空间。



【总结一下,曲格平认为,污染治理需要5个主要措施:严格执法,改革利益集团,技术进步,新装备更新换代和大量资金投入。哪一件都不容易,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35年。正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而曲格平是当过家的。
归根结蒂还是那句老话: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解决雾霾是需要一个过程,根本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治理环境,告别雾霾,任重而道远。但不管怎样,碧水蓝天,我们一定要实现。


【认为2050年可能赶上西方,曲格平还是很乐观的。但是他没有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的人口。其它条件相同时,污染源的大小和人口成正比。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人民不想赶上西方的生活水平,甘愿过简单朴素的日子】
(作者张红光、郑雷为《齐鲁晚报》记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122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文克玲博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3-26 00:22
贺新郎 柴静“事件”  

         “雾”锁中州久。望长空,蓝天罕见,白云稀有。一现昙花峰会散,口罩笼街依旧。穹顶上,日晕如豆。比赛招商拼政绩,借儿孙福祉强支透。天有病,人知否?
  一声娇吒红颜吼。两三天,荧屏刷爆,浪尖风口。挺静砍柴泾渭朗,褒贬良知黑手。微信里,单挑群斗。红朝长子大哥大,笑中西左右争香臭。通吃也,肥和瘦。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1 00:24
柴静为何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第469期 凤凰新闻客户端编辑 王月兵

[导语]当身边的大妈都举着手机向你推荐柴静团队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时,你不能不折服于片子在传播上的巨大成功。但关于柴静和《穹顶之下》的争议和批评,规模也同样巨大。

传播学者胡泳说:“有关柴静的争议和当年有关韩寒的争议有些奇异的相似,比如,说柴静成了一块试金石。”当年的方韩大战,只余下没有荣誉的废墟。如今萦绕在柴静和雾霾话题周围的撕咬,又在陈述着什么样道理?
●信息污染和成见的威力
  在许多自诩有科学素养的人看来,柴静调查雾霾是不见自己眼中梁木,挑别人的毛病,不看自己的问题,因为她是烟民。
  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甚至隔空给柴静孩子的肿瘤诊断了病因:柴静是高龄产妇+资深烟民。笔者未经求证,当时就信了柴静是资深烟民。有人认为,在那一刻网上怎么也得有一千万人相信这个说法。
  直到大象公会的主编@黄章晋发微博:“关于柴静是个资深烟民,稳健谨慎的说法是,至少我从没见过柴静抽烟。”直到柴静身边的好友也开始发声力证自己从未见到过柴静抽烟,这一说法才开始在笔者心中动摇。
  信息污染,在热点议题中已是从不缺席的常客。事实一再证明,大论战中各种动机的搅混水是普遍的。但搞信息污染容易,辩诬澄清就会难上千百倍。
  另一个问题,对一些人来说,柴静一贯恼人的文青腔调和矫情文风,也成为评价她作品的一个出发点。百无一用是文青,这就是成见问题。
  幼稚感性,喜欢煽情而不重视客观性一向被作为文青的标签,也是柴静过去屡受批评之处。但是相信此次很多人完整看过纪录片后再难作此评价。
  对于以孩子作为切入点,可能无助于雾霾调查客观性的问题,媒体人@朱学东说:“情感表露未必一定影响专业判断。”“这个时代我们早已成了当事人,不是旁观者。我们‘并非替他人说话,而是与他们一起说话’,这也是权利所在。”
  回过头来说,文青身上的最大特征应是其理想主义气质,都说世道变坏是从嘲笑文青开始的,道理在此。相比市侩,幼稚的文青难道不可爱得多?
●骂啥请别骂动机
  虽然片中柴静专心研究“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问题,但却迎来了几乎是对立主义下的骂声。有人骂她是公知,拍《穹顶之下》是制造矛盾,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有人骂她是五毛,是变相维稳。
  这些骂声的共同点就是以阴谋论的方式,在质疑柴静的创作动机。质疑动机这种现象在网上也非常平常,见怪不怪。《罗伯特议事规则》曾经制定了这样的议事规则:“不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
  为什么不能怀疑别人的动机?《罗伯特议事规则》认为:一,动机不可证;二,要审议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件事,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本身就是对议题的偏离;三,利己性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指责他人动机毫无意义。
  既然动机不可证实,一切揣测都将无意义,并且会折射自身的种种不堪。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总是自然而然的质疑动机?
  有人认为,原因在于社会诚信的危机。
●培养有腔调的批评还有待时日
  柴静的作品并非完美到无可批评,但是批评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美国人保罗?格雷厄姆认为:反驳分为7个层次,最低的3个层次分别是谩骂、以人废言、批评对方的态度和语气。这3个层次都是情绪宣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反驳。比如以人废言,这种方式并不直接驳斥发言的内容,而是攻击发言者的人格或因为其所属团体(职业社团族群)而否定其发言。有人将这种反驳方式直译为“在井里投毒”——认真地反驳观点太难,把你整个人搞臭则很容易。
  接下来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反对,即只提出异议,不提供论述和依据;反驳:用论据和推理来支撑自己的异议。有的放矢的反驳:引用原文内容并指出这段文字的谬误,并解释这为什么是错的;一阵见血的反驳:针对原文主旨和大意论述其谬误。
  从方韩大战,罗永浩王自如优酷约战,到此次萦绕在柴静和片子周围的争议,绝大多数的反驳和批评都仅仅停留在情绪宣泄上,站队和抬杠是第一位的,更有有意无意的信息污染,浑水摸鱼。少有人心平气和,辩风干净扎实,对事不对人。
  学者“@余世存非常道”说:“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无望,这样的圈子平时你好我好,怎么一到具体事情上都暴露了兽性,一定要对方认自己的喜好观点才算罢休。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希望,无论如何,这些圈子不是大一统了,从具体事情上都见出政治的社会的立场观点之不同;假以时日,多元政治社会就能够实现。”
  柴静确实是块试金石,映照着社会人心和复杂人性。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 06:42
信力建:也谈柴静:如此烟火人间,柴静教会我们什么?



   有一种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柴静便是。
   白色丝质衬衫,浅色牛仔裤,一部长达103分钟55秒的纪录片,沉寂1年多后,柴静就这样“归来”。
   她向优酷、腾讯等多家视频网站免费奉献了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短短一天,《穹顶之下》点击量破亿,许多人的手机、电脑都被其刷屏,截至3月1日21:00,《穹顶之下》累计播放已达1.7亿次;
   腾讯播放12260万次 优酷播放2230万次,乐视播放1221万次,爱奇艺422万次, 搜狐播放411万次
   ,土豆播放302万次,凤凰播放235万次……
   从传媒角度来看,这可算是目前最为成功的传播案例,没有之一。如果在商场,这定是一次极为壮观而成功的营销,足以载入营销史册。如果按点击量收费,这绝对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数字。当然,以上假设并不成立。这是一部“突然”面世的公益纪录片,是一个母亲与雾霾的“私人恩怨”,是一个公民向全体公民的倾述。但是,当她告诉你:我们生活的天空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重度污染;我们生活的国家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有50万人,其中最脆弱最容易受伤害的是我们的孩子和父母;中国化石能源的燃烧强度比欧洲高出三到四倍;中国最好的柴油含硫量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二十五倍……你,还认为这只是一个母亲想公之于众的“私人恩怨”吗?
   在成为向雾霾挑战的痛心的母亲之前,柴静已经久负盛名,鲜花与掌声,鸡蛋与拍砖,集于其一身。她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是最早冒死深入非典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在汶川地震、华南虎事件、药家鑫事件等新闻采访中柴静犀利和敏锐又不乏人文情怀,形成了独特的主持风格,被不少人奉为“知性女神”。
   2013年柴静出版了自传性专著《看见》,记录了自己在宏大叙事中的采访心路历程,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这本书销量超百万本,成为该年度畅销书。但也引发了对其做新闻方式的褒贬之争,更延伸至对其人品的否定,甚至诞生了“挺柴”派和“砍柴”派,一时纷纷扰扰,知性女神变成了“话题女王”。2013年10月,柴静被曝出在美国产下女儿,一时间她的私生活再被网友深挖,非议不断。因为女儿产在美国,不少人讽其说一套做一套。对此柴静未作任何回应,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她归来,摘下了主持人的光环,仍然恬淡安静,只是换了角色,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也是作为一位独立调查人。这两个身份其实有着因果关系。因为未出生的孩子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让初为人母的柴静真切感受到污染的可怕。害怕之后不是退缩和逃之夭夭,而是迸发出了巨大的勇气。她自费百万,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宽广人脉费时一年多寻找雾霾的元凶,也为全中国人上了意味深长的一课。
   《穹顶之下》两天不到吸纳了1.7亿的点击,如此吸引关注,有不少成功因素。话题的高同感度、TED式演讲、flash动画、电影特效、信息可视化、无人机拍摄,时下最时髦的新媒体呈现方式等,既处处可铜陵制作者的用心良苦,也成功吸引观众眼球。在内容设计上,深入浅出,易于了解和接受,虽然不是最具学术权威和专业的,但绝对是最具普及意义,引起共鸣的。
   而最主要的,是柴静本人强大的话题性、影响力、创新力、感染力。南方周末环境记者汪韬这样说,《穹顶之下》的影响力可能超过这几年他采写的雾霾报道的总和。原《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将柴静的这次行动看作“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网民不必居于渠道信任,而是出于对传播者个人魅力的赞赏和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对社会议题的重视而上网观看《穹顶之下》……《穹顶之下》,仅仅是网民参与的开始。”前媒体人林天宏感慨道:“中国是个能够产生无数世界级选题的国度,但在我的视野里,这个国家从未出现过一个能够匹配得上这片新闻富矿的世界级记者——这太难,你的报道涉及的人群要足够广阔,问题要足够重要,调查要足够专业,故事讲得要足够精彩,勾勒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要足够清晰。如果有,那就是今日‘雾霾’之后的柴静。”
   尽管本纪录片中观点、数据是否具有说服力存疑,也频生了不够专业的评价,但毫无疑问的是,此片一出,必将掀起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的积极“点赞”,也让人民期待环保部门将对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有所作为。
   尽管如此,话题女王柴静永远不乏争议,《穹顶之下》一出湿了不知多少母亲的眼眶,激起了不知多少国民的觉醒,同时也砸坏了不知多少朋友圈,网络上很快就出现了“挺柴”和“砍柴”的分歧,针尖对麦芒,一时间阴谋阳谋之说各种有。如,争论该纪录片推出的时间微妙,如质疑柴静拿女儿做切入点,质疑该片避重就轻未涉及核心,质疑非个人调查实为团体操作得到官方支持,质疑调查数据的缺误,批评其表述方式太过CCTV式,等等。柴静、《穹顶之下》引发一起规模宏大的全民大讨论。
   其实,这未尝不是好事。 是非争论之中,也能看到不少从新角度和新高度来看待的观点。如温克坚:“柴静雾霾视频引起海量传播,说明雾霾肆虐下民众不满情绪之广泛和深切,不过不满情绪本身不是社会行动,它只是社会行动的一个心理基础,催化行动还需要明确的归因,清晰可见的路径,并伴有成功可能性的激励,而这些要件的表述,显然是柴静视频无力承载的,而是通过后续辩论和批评才可能塑造的,在这个意义上,柴静粉丝们不要过于敏感,赞美不是唯一的姿态,对这个视频的批评反而是提升这部片子价值的通道。真相就像洋葱,柴静拨开了一层,自然需要有人去拨开第二层,直到直面最后简单而残酷的真相。通过这种观念对手戏,社会心理动能才全更聚焦,社会螺旋式演进才有可能。”
   假装在纽约:让我们抛弃所有的政治站队,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幻想吧。在目前的国情之下,无论政治立场是左是右,只要你属于这个中间阶层,从我们未来共同的命运出发,左右之间,是有交集的。而柴静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你我,也可以。
   方兴东:“柴静的纪录片刷爆微信,也引爆一些争论。柴静是小我20年的朋友了,个人绝对支持。当然泼冷水的人也有其视角:雾霾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媒体问题,一个媒体人的纪录片于事无补,不能简化,
   不能靠煽情,甚至社会效果是负面或积极难说。毫无疑问,雾霾绝不是新闻黑幕问题,而是科技、经济、政治等综合性社会发展的大问题。……注意:雾霾需要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代价,而不是哪个英雄或救星!希望更多柴静,每个媒体人都是柴静,避免公共事件个人化,反而远离雾霾这个唯一的焦点!
   陈耀文:“你喜欢她不喜欢她都无法改变2015年2月28日这一天会因为柴静与《穹顶之下》而载入史册。最后还是我的观点:中国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国情问题而体制问题,中国的任何落后都不是技术落后而是管理落后,中国的任何进步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人人自己争取的。公民意识、舆论监督和客观立场,我呼唤你们!
   其实,柴静制作《穹顶之下》的意义已经远大于关注大气污染本身,也许柴静的《穹顶之下》确有不尽完美之处,有着尚未突破的局限。雾霾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难找,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逼视和拷问,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有许多人看到了,却宁愿选择视而不见。柴静出身于央视,她不可能不了解游戏规则,但是她说了,并且做了,而且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获得了新任环保部长的点赞。单从这点来说,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
   所以请致敬她这份行动的诚意和努力,感谢她带给我们的震撼和鼓舞。柴静是用爱拥抱家人和社会,以公共利益为己任,以普识为责任,对社会进行了一次不折不扣的启蒙。而事实上,不正的确如此吗?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3 07:01
张千帆:这一次,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曾引用一位美国老师的话说:“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有人不同意,认为自由比宽容更重要。这种看法当然也对,因为没有言论自由,大家说话只能假大空,“宽容”就成了一种伪善。如果政府打压言论,我们也讲“宽容”,那就成了助纣为虐。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宽容”的资格。只有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社会才能通过自由坦诚的交流从不宽容慢慢走向宽容。但是任何“主义”都有盲区,自由主义也是一样。如果只讲自由,不讲宽容,那么非但言论自由维持不下去,所谓“辩论”很快沦陷为谩骂、诬陷、人身攻击的竞技场,而且言论自由本身就不可能存在。
   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因为我们所说的“言论自由”是一种针对公权的政治自由。换言之,不论言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如何,只要不构成直接、清楚、严重的现实危险,那么政府都要宽容,而不得用公权力打压之。然而,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人民不懂得宽容,政府也不会懂得宽容。区别仅在于政府手里有压制言论的公权,平民百姓没有,所以只好相互骂骂而已;假如他们有朝一日掌握公权,也会不遗余力以此扑灭不同意见。因此,看上去吊诡的是,在一个私域言论看似极度“自由”的国家,针对政府的公域言论(政治言论)恰恰是不自由的。
   近日,知名记者柴静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和争议,但争议的焦点却不是如何治理雾霾,而变成对这部纪录片本身所应采取的态度。“砍柴派”质疑柴静的人品、拍片的动机和不那么环保的生活方式,“护柴派”则认为这是一个团结一致、问责政府的难得契机,任何“诛心之论”本身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在效果上导致争议失焦、变相放纵公权,甚至违背基本良知。双方讽刺挖苦、上纲上线,各自都有发表了一些出格的指控。据说有的“公知”甚至因为此“翻脸”,有的则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撕裂”而痛心疾首。
   其实,关于《穹顶之下》的争议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并未介入,言论是自由的。无论是护柴方还是砍柴方,都不可能动用公权迫使对方沉默。事实上,正是因为政府没有介入并成为批评聚焦的靶子,自由派阵营中的温和派和激进派才发生分裂。自由的争论未能带来共识,固然令人遗憾,但至少不会像压制言论那样产生灾难——防止灾难才是言论自由的首要价值。何况共识本身就是自由辩论的产物。共识没有形成,说明我们辩论得还不够,或没有辩论到点子上,说明我们需要更多辩论机会,学会如何辩论并形成共识与合力。正因为言论自由本身不是这次争论的突出问题,我们如何行使言论自由才成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如果公民没有言论自由的常识和习惯,作为制度的言论自由终究是维持不下去的,或者像这次辩论那样,本该就事论事的辩论很容易被误导到个人恩怨上去。事实上,言论自由的出发点很简单,那就是任何人都不是神,都会犯错误。政府不是一贯正确的神,和老百姓一样会犯错误,因而不得压制言论。同样,我们所有人也都得明白自己不是神,而是会犯错误的人。因此,无论在道德和知识上对自己的立场有多大的自信,也无论对立的观点听上去如何匪夷所思,对手都有可能是对的,自己有可能是错的——这应当成为任何辩论的常识和共识。人的认知能力是大致平等的,自己不是神,对方也不是白痴;如果他们看似偏执地坚持某种不可思议的立场,一般都会有他们自己的道理。这是为什么我们要给对手保留一点应有的尊重,也给自己保留合理存疑的空间和体面的“退路”。这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宽容”。
   宽容是一种君子心态。它不是让我们回避争论,不是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更不是让我们纵容私人或政府的恶,而是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克制和风度,不极端、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不强词夺理。如果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不是首先去质疑别人的动机或“良知”,而是公允地考察对立的观点有哪些可取之处,自己的立场存在哪些弱点。只有这样,辩论才能对事不对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对手驳倒。否则,争来争去,各方还是一如既往的唯我独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侮辱对方的人格和智商。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著名大法官霍姆斯曾意味深长地说:“思想自由原则所保护的并非我们赞同的人,而是那些受我们厌恶的思想。”这条原则不仅适用于政府,而且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政治正确”是用不着保护的,需要保护的恰恰是貌似错误的观点。从彭德怀的“万言书”到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中国当代已有无数次教训表明,轻信“正确”、压制“错误”可能导致社会灾难。我们从这些前车之鉴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两个字——宽容:不要造神,不要轻信“神”,更不要装神。此次争议反映国人唯我独尊的心态一如既往,并不比百年前进步多少。这是值得警惕的,因为这次争论主要是在中国的“自由派”中间展开的,可见即便我们平日真心拥护宪政,甚至自以为言论自由天经地义,但是一旦轮到自己头上,即发现我们其实离言论自由所要求的宽容境界还很遥远。
   宽容是一种道德自律,但是它不仅不和言论自由矛盾,而且是其题中之义。其实在当下中国,言论自由不只是一种我行我素的权利,行使言论自由更是一种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道德责任。一个没有道德担当的人很可能不敢冒着受到惩罚的风险批评政府,而对待和自己一样不掌握公权、没有能力惩罚自己的人——譬如柴静和她的批评者,则不免逞一时口舌之快。如果一个人真的敢于行使批评政府的言论自由,那么他应当明白,言论自由的立足点在于信任人民——包括他自己和他的批评者,相信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有能力发现真理和真相。既然如此,不妨对政府批评得猛一点,对自己的批评者则宽容一点,尽管他们很可能错了。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6 21:49
《穹顶之下》,传统媒体学不来

作者:梁行之
很多传统媒体往往认为,把在传统媒体管理、运作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平移到一个新媒体工具中,如网站、APP或“两微一端”上就万事大吉了。这并不是真正的媒介融合。没有语态的转变和心态的融合,传统媒体就算勉强挤到新媒体空间,也只能是一个“僵尸”式的存在。

  2015年2月28日上午10点,柴静自费百万、采录一年的雾霾调查专题片《穹顶之下》在人民网、优酷网发布,迅速引发全民热议,成为2015年第一场公众事件;其传播速度也是空前的:48小时,浏览量超过两个亿,席卷几乎所有视频、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络,甚至带动股市环保板块涨停。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哪些因素促成了《穹顶之下》如此空前的流行?它的成功能否复制?对于正在谋求媒介融合与转型的主流媒体有多少借鉴、启发?让我们先看一下作品本身的特质。
  一、作品本身:形式创新、尺度得当、可争议性
  一件作品能够得到大面积流行,最基本的条件是自身魅力。《穹顶之下》能流行,有三个方面的特质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穹顶之下》在形式上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元素。这个视频尝试了多种最新的新媒体表达语言: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等,很有视觉效果。
  更根本的创新在于,这是一部很难按传统观念分类的作品。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魏武挥认为,这个片子像个人演讲,又像深度调查,还像纪录片,但又都不是,只能说“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钛媒体总编赵何娟指出:“柴静给传统新闻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趋势变化,那就是调查和深度报道除了专业性要求,能否代入记者情感?”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是记者严格做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但柴静显然把自己的生活、情感都深深代入了这部片子。
  其次,柴静作为前央视主持人,对于在中国当下言说的尺度把握非常准确。《穹顶之下》所展示的雾霾危害,深深刺激到国人的痛处;其对两桶油的批评、从个人做起的建议,回避了更深刻和激进的政治主张,又保证了视频是政府和绝大多数的主流人群都能够接受的(否则在第一天就会被封杀)。
  当然,在中国当下的舆论环境中,不可能有左右逢源、两面讨好的立场、观点。其对“两桶油”的批评,激起了“左派”的批评,以至深挖其动机、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阴谋”;而其所倡导的从个人做起的解决方案,又使得另一派人士不满,甚至怀疑其拍摄此片是政府授意,只是一次成功的文宣策划。
  正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人世间不可能有无可置疑的好作品。但从传播的角度讲,有传播力的作品恰需要有争议。在新媒体舆论榜上,当《穹顶之下》点击量到达峰顶后,正是这些反对、质疑的言论继续带动话题的热度。
  《穹顶之下》形式富含探索创新、尺度拿捏得当、话题可争议性,这是其流行的内在条件。
  二、外部条件分析:天时、地利、人和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一件事的成就,外部条件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
  1. 天时
  具体到《穹顶之下》,“天时”就是这个视频的发布时机。《穹顶之下》选择了2月28日这个时点发布,显然是经过认真挑选的:
  春节假期之后,人们缺少值得探讨的话题,无聊到“duang”和蓝黑裙子都能刷屏的程度;留京的、返京的人们,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雾霾的问题了,但又缺少由头来讨论。
  周末发布也是一个很好的节点选择。周末是一个“新闻真空”,可以保证有料的作品长时间占据传播平台。
  更为微妙的是,视频发布当天,正好是新任环保部长正式任命后的第一天,这个视频给了新部长一个表态、发声的机会。此前两天,临沂、承德两地市长被环保部约谈。
  2.地利
  地利是指发布的渠道。
  《穹顶之下》选在人民网和优酷首发,主要通过网络渠道推广,完全没有选择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无论央视还是各大纸媒,都保持了沉默。据统计,截至当天深夜,全国所有的电视台上星频道,没有一家报道关于《穹顶之下》的消息。@传媒老王 观察了次日几十家报纸的头版,也无一家提及此事。
  不过这不要紧。传统媒体的缄默,恰给人们一个检阅新媒体传播潜力的机会:2天时间点击过2亿,若不是监管部门及时介入,我们不知道这个话题还会火到什么程度。
  新媒体传播的威力何在?首先,新媒体传播是全媒体、全方位传播。一旦进入新媒体渠道,其传播路径就不仅仅是网站PC端了,web网、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的配合,更有利于播放量走高。
  其次,新媒体传播是社交连锁型传播。从播放数据来看,截至当晚20点,腾讯视频播放量是其他视频网站播放量的三倍还多。为什么腾讯视频能后来居上?除了腾讯视频PC端、web端、移动端等的推荐,最关键的腾讯可以通过微信和手Q这两大社交媒体推送,通过强大的社交网络进行推广。因此,截止到3月1日12:00,该纪录片全网总播放量11706万次,其中腾讯视频总播放量已达8793万次。
  第三,新媒体传播是多形态、交互性传播。新媒体传播过程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经过多环节、多形式的交互和整合。“传”与“播”不断反复,包括UGC形式的信息发掘、编辑力量的介入和整理、平台入口资源的推荐和支持、衍生话题的发起和组织、编辑力量的后期多形式整理,及多重媒体形态的跟进等,使得一个话题不断深入。
  《穹顶之下》的成功说明,制造爆炸性传播,新媒体就足够了。
  3. 人和
  人和的因素,首先是柴静的个人魅力。这几年来,柴静一直是舆论场的焦点,争议不断;而后突然退隐,经过一年多的沉寂后再出山,本身就是吸引关注的事情。她在央视的主持生涯,为她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可以想见,她的个人魅力会为《穹顶之下》的采访省去了大量沟通关系的成本和经费。
  其次,我们知道,诸多言论界的大腕都为《苍穹之下》加持。如罗永浩,他和锤子手机负责产品宣传的团队为柴静的纪录片制作了现场幻灯片,以及担任舞美指导;诸多微博大V都加入她的阵营摇旗呐喊,加快了视频的推广。
  此外,人民网的独家采访,新任环保部长的回应,都大大增加了这部片子的人气。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6 21:50
三、也可以用“流行三法则”分析  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世界看似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有可能被引爆。”他总结了引爆流行的三法则:
  一是个别人物法则。一件事的流行必须有关键人物的带动。这三种人是:“联系员”,就是那种“认识了很多人的人”;内行,就是那种“什么都懂的人”、乐于分享知识的“达人”;推销员,是那种“什么人都能够说服的人”。
  柴静本身就是一个关键人物,她的制作团队和支持团队都是舆论场的“达人”,制造流行本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二是附着力法则。有些话让我们“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另一些却让我们听过了再也忘不掉。附着力法则所说的就是当被传播的信息是容易被注意、记忆的,则容易形成流行。
  《穹顶之下》视频是一个创新产品。如上文所说,综合利用多种媒介技术,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加上柴静讲故事的高超技巧,即使视频超过100多分钟,也能使人不厌烦地看完。
  三是环境威力法则。流行的趋势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当一个环境形成的时候,个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
  毫无疑问,雾霾问题是一个全民话题。民众对雾霾的长期关注,早已为这个视频的流行准备好了“温床”。
  总之,《穹顶之下》的流行,是理所当然、势所必至的。
  四、《穹顶之下》不可复制性及其启示
  《穹顶之下》是那种不可复制、只能出现一次的事件。尽管在事成之后,人们可以分析出其成功必备的几大因素,但这些因素综合、同步出现的环境、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使柴静本人,也未必能再生产出类似高能的作品。
  特别是,自由发挥与率性创造是《穹顶之下》成功最重要的前提,这是体制化的传统媒体或者大型商业传播机构所不可能具备的。正如赵何娟指出的:“《穹顶之下》的实践恰恰正是,拥有专业能力的作者个体,个性化能量的释放,自媒体式非传统新闻学内容创作,通过社交网站的爆发性链条式传播,加上新技术新模式赋予的多样化呈现……改变的或许恰恰是过去百年来,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中,最桎梏传统新闻学面向互联网冲击里,最陈腐和最教条的那些部分。”
  因此,《穹顶之下》对于亟待探索转型出路的传统媒体来讲,是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但这并不是说,就一点参考价值也没有。
  事实上,作为一个现象级的新媒体传播事件,其所体现的新媒体传播的一些特性,对于有志于向新媒体转型和加快媒介融合发展的传统媒体来说,是必须高度重视的。
  1. 最关键的是语态的转型和心态的融合
  诸多论者已指出,当前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探索的一个误区是,很多传统媒体往往认为,把在传统媒体管理、运作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平移到一个新媒体工具中,如网站、APP或“两微一端”上就万事大吉了。
  这并不是真正的媒介融合。没有语态的转变和心态的融合,传统媒体就算勉强挤到新媒体空间,也只能是一个“僵尸”式的存在。
  语态的转变和心态的融合,最基本的是要使用网络的、通俗的语言说,“说人话”而不是“端着”说。
  更进一步讲,不要把时时把自己化身成真理,站在真理的角度指导民众。传统新闻观过于强调“无我”,特别是涉及到社会时政等重大话题时,往往要求个人在叙事中“隐身”。
  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众喜欢的是个性、是立场,要求“有我”。此前,柴静就因其在传统媒体节目中的“有我”备受争议。但在新媒体中,点击率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个问题是无需争议的。这也就要求,进入新媒体环境,任何人都要作为一个说服者而不是指导者出现,否则网民会用食指否决。
  2. 创新无极限,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在一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内容生产环节应尽可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在今天,媒介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
  就如《穹顶之下》,采用了多元的、创新的表达技巧: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等;这些形式不仅能更好地将信息阐释清楚,更在于其能在传播环节被挖掘,形成次生话题、进行再传播。
  3. 揣摩、掌握网民心理
  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已不是单纯的受众,也是内容生产的参与者。发布到新媒体上,传播只算完成了一般,如何让网民“食指大动”参与转发,才真正进入了传播。
  因此,揣摩、掌握网民的心理是必修课。比方说题目的设置,一定要戳中网民内心的痛处、痒处,使他们不得不点开;又如,行文不要过度论证,更多地借助情怀、立场与态度,把逻辑论证环节交给读者完成。
  还有,传统媒体往往尽可能追求内容的完美与无懈可击,这在新媒体上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在内容中设置一些无关大局的“槽点”,反而能够激发网民的争议,这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16 23:38
徐贲:雾霾里的乐观和犬儒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徐贲
    犬儒主义的“坏事变好事”,具备“思想能力”的精英人才才玩得起来。

    不久前,面对北京的重度雾霾,学者于丹说,“天昏地暗一座北京城,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去跟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用主观臆想来逃避生活中的坏事或灾祸,是一种常见的白日梦心态,也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保护。问题不在于于丹有常人的心理缺陷或自我保护需要,而在于,作为一位学者,她不该对此浑然不觉,更不该将此当作一种人生智慧来向世人炫耀。

    人在不断遇到坏事或遭受不幸时,认为事情“还不算太坏”、“坏事可以变好事”,或者甚至坚持“这本来就是好事”,如此逃避现实和保持过度的乐观,在社会心理学里叫“波利亚娜症”或“波利亚娜人格”(类似伏尔泰小说《老实人》里那位永远盲目乐观的哲学教师和鲁迅笔下的阿Q)。波利亚娜(Pollyanna)是美国作家波特(Eleanor H.Porter)1913年同名小说的主角,她是一个不幸的小女孩,因为失去双亲,被送到西部的亲戚处寄养。她从小没了母亲,父亲临终前嘱咐她要满怀希望,好好生活,并教给她一个“快乐游戏”。那就是,不管碰到什么糟心的事情,先想想它好的一面。父亲一死,波利亚娜立即就有了一个玩“快乐游戏”的机会。她想,父亲死了,去天堂与母亲相见了,死得真好,于是她心里充满了快乐,不再觉得悲伤。

    波利亚娜现象还被用来解释,为什么许多人总是把过去记忆得比实际上更为美好,这叫作记忆的“波利亚娜原则”。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头脑在处理愉快的信息时比不愉快的信息更为积极,因此,对过去的回忆选择好的一面往往超过不好的一面。离过去的事件越久远,这种偏见就越明显。坏事发生时越能“往好处着想”的人,在事情过后也就越会对过去有正面的回忆。这种情况,在一些人对“文革”的美好回忆中相当明显地表现出来。

    像波利亚娜那样看待生活中的坏事是一种乐观主义,与之相反的不只有“悲观主义”,还有“犬儒主义”。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乐观主义也会转变为犬儒主义,乐观的犬儒主义或犬儒的乐观主义是一种最诡异、最病态的心理现象,不幸的是,这种心理疾病正发生在远不止于丹一个的知识分子身上。

    悲观主义认为,坏事发生了还会有更坏的事情要发生。犬儒主义则是根本不相信会有好事会发生。犬儒主义是从不信任人会有好的动机开始的,无论别人做了什么好事,犬儒主义都能找出好行为后面的坏动机。

    犬儒主义特别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能从任何良好的行为后面“洞察”不良的动机。谁要是对现实的坏事提批评意见,那就一定是在唱衰、抹黑、造谣、污蔑,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动机。谁要是同意批评的意见,也同样会被看成是心术不正、心理阴暗,看不到光明的一面。这样,犬儒主义就会自动转而维护一些被批评的坏事,并对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同情和反常识的过度乐观。

    医学博士杰瑞米·提摩西(Jeremy Timothy)在《乐观主义与犬儒主义:哪个更不真实》一文中指出,“波利亚娜现象和犬儒主义的动机猜疑都会引向偏执……,有些人既是波利亚娜又是犬儒主义者。白日梦的乐观主义最后一定会走向犬儒主义。”犬儒主义的“坏事变好事”是一种精致的理论游戏,只有具备“思想能力”的精英人士才玩得起来(如雾霾的五大意外收获和防激光武器功能)。然而,正如学者迪克·凯耶斯(Dick Keyes)在《看穿犬儒主义》一书中所说,犬儒主义玩的是一种“道德冷漠”的游戏,“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义和虚假装聋作哑,如果要为此寻找一个高尚的借口,那么犬儒主义是最理想的了”。犬儒主义能让一个人自以为见识超凡,与众不同,因此对众人改变生活世界的要求和努力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庸人自扰。这样的人“自己什么事都不做,却还有着道德上的优越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世人厌弃和嘲笑的对象。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17 14:07
柴静《穹顶之下》引爆视频自媒体,传统电影、电视面临被颠覆危险自媒体刘旷2015-03-04 06:51:15


日前,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截至3月1日12时网络上公开的该视频播放数据,它的总播放量就已经达到了1.17亿,成为2015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此次柴静视频能够获得如此成功,包含了视频制作、拍摄、视频渠道推荐等诸多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它释放给了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中国的视频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次的各大视频网站播放数据,截止到3月1日12时的数据为:腾讯视频8793万,占据了总播放量的75%;优酷视频播放量为1268万,占据11%;乐视网播放量排行老三,为1080万,占据9%;搜狐视频播放量为262万,占据2%;土豆网播放量71万,占据1%;爱奇艺播放量为万127,占据1%;凤凰网视频播放量为105万,占据1%。

  从上面的播放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腾讯视频成为了柴静《穹顶之下》最大的播放源,究其根源就在于微信的力量。从前天开始,微信的朋友圈几乎被《穹顶之下》视频刷爆。微信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微信公众平台接入了腾讯视频,不过微信视频自媒体一直都是不温不火,而此次《穹顶之下》的火爆将成为微信视频自媒体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视频自媒体全面到来,机遇与挑战共存

  目前国内开放视频自媒体的平台已经非常多,优酷土豆、搜狐、腾讯、新浪、微信、今日头条等等都加入到了这场视频自媒体大战中,而且正在有新的视频自媒体平台创业公司在崛起。对于视频网站来说,需要视频自媒体为自己创作更多更好的原创内容,而此次柴静《穹顶之下》的火爆则让视频自媒体们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机会来了。

  机会一:微信公众平台将会成为短视频自媒体爆发的火山口。目前在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支持腾讯视频和微视频,通过将自制短视频上传到腾讯视频,自媒体就可以借助腾讯视频网站、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

  机会二:对于很多并不出名,但是想从事表演、相声、唱歌等方面的艺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们可以自制视频然后通过各大视频自媒体平台进行自我展示,借助这些渠道,他们就能更多出现在大众面前。

  机会三:对于企业来说,借助视频自媒体平台,他们就多了一个更好的对外宣传窗口。

  机会四:对于视频自媒体来说,在获得视频展示的同时,他们也将会成为广告主的新贵。视频自媒体平台既能够让他们出名,同时能也让他们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

  虽然说视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但是自媒体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挑战一:相对于文字自媒体和声音自媒体来说,视频自媒体的成本要高出很多。拍摄一个视频,需要场地、灯光、拍摄、后期制作等等,这些都需要投入成本。与大多文字自媒体不一样,视频自媒体往往都是团队作战,这一点从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制作就可窥见其团队的成员还不在少数。

  挑战二:写文章往往只要思路想好,就可以一气呵成,但是制作视频不一样。一方面视频内容上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视频制作上也要下一番苦功夫,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

  挑战三:视频自媒体在前期的变现挑战。目前各大视频网站都给自媒体开放了广告分成,但是对大多数自媒体来说,这些广告收入与成本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如何在成名之前变现也是视频自媒体需要突破的一个障碍,毕竟生存更重要。

  面对如此众多的挑战,可能会让很多想要进入到视频自媒体的同学望而生却,那么视频自媒体们要如何真正做到脱颖而出呢?刘旷认为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内容为王

  不管是当年的SEO优化,还是今天的文字自媒体,内容为王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此次柴静的《穹顶之下》虽然是一个很严肃的视频,但是却由于抓住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雾霾问题,并通过从自己孩子出生、成长的角度来传播,引发了无数家长心中的共鸣。对于家长们来说,天底下哪一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柴静正是深刻把握了无数家长的这颗“可怜天下父母心”才得以让《穹顶之下》火遍全中国。

  《穹顶之下》告诉无数视频自媒体:优质原创内容永远都是真正的王者!

  此外,不管是对于单独的视频自媒体个人还是对于团队来说,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只有专注才能真正创造有价值的视频。任何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多视频自媒体总是喜欢盲目追逐热点,东搞搞西弄弄,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是一无所成。

  二、渠道为皇

  同样,对于一个视频的传播来说,渠道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柴静的《穹顶之下》,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多家视频网站和客户端都在首页进行了推荐。随后腾讯视频借助微信的分享,在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

  对于视频自媒体来说,对平台有着非常高的依赖性,最终的命运如何掌握在平台的手里。与文字自媒体一样,视频自媒体同样不能将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应该开通多个平台。目前几大主要的视频网站都已经开通了自媒体平台,只要你拥有好的作品,就能获得不错的推荐,当然也就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一炮走红。

  三、坚持为帝

  对于创业者来说,坚持是最宝贵的品质,对于自媒体来说,坚持同样非常重要。前期,视频自媒体必须要忍受视频可能不受欢迎、不被认可、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理想效果等,甚至可能要忍受冷眼嘲讽,面对这些,唯有坚持,迎接挑战。

  既然自媒体存在着良好的机会,那么坚定信念、下定决心走好自媒体这条路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做出一定的影响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机会一定会给予那些付出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的人。

  视频自媒体已是大势所趋,而它的蓬勃发展同样也会对传统的行业造成一些深远的影响和改变。

  改变一:电影公司将面临生存危机

  在中国,存在大量的三线、四线不知名的电影、电视剧演员,即便是北京电影学院出身的学员大多也都是默默无名。而视频自媒体的兴起则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机会,为了梦想也好、生存也罢,他们都将会涌入到视频自媒体,开创自己的演艺人生。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们开始自编、自导、自演,各式各样的电影风格将会出现。

  如果说微电影的诞生对传统的电影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那么视频自媒体的全面到来定然会对电影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同时对电影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借助视频自媒体平台,自媒体们将能够和电影公司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能够创造更好、更经典的电影作品,谁就最能得到用户们的喜爱,谁也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面对如此众多有着电影梦想的视频自媒体,传统电影公司也将会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生产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改变二:电视台不再是艺人的唯一舞台

  在过去,对于无数有着演艺梦想的人来说,上电视是他们想要展示自我的唯一舞台。而今天,我们看看离开央视的柴静,其《穹顶天下》借助各大视频自媒体平台的宣传,其获得的传播效果甚至还要超过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效果。柴静告诉我们:电视台不再是艺人的唯一舞台。

  智能电视的兴起让网络电视有了取代电视台的可能,尽管眼下各地的电视台在广电总局的保护下能够继续生存得不错,但是却无法阻挡互联网的大趋势,而湖南电视台借助芒果TV率先向网络电视发起进攻则坚定地释放了这一信号。

  视频自媒体借助智能电视这个大时代将有可能让自己迎来一个人生的黄金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视频自媒体们勇敢地去追求属于你们自己的梦想,演艺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吧!

  作者:刘旷,购团邦资讯创始人,微信公众号:bangkeji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19 10:25

在“穹顶之下”的中国,怎么养育孩子?



0





2013年,中国青岛一个玩耍的孩子。
近日一个上午,在亚利桑那州,我两个年幼的儿子走到祖父母的花园里,为刺球仙人掌的花朵感到兴奋不已。这种特殊的植物一年只开一次花,花期只持续一天,花朵呈现出美丽的粉红色和黄色。
两个男孩似乎就有点像仙人掌花。我们居住在中国东部的污染带中,这个假期可以好好清理一下我们的肺部。在度过一个灰色的雾霾笼罩的冬季之后,他们在明媚的阳光和沙漠中清澈的空气里快乐绽放。那天早上的某个时候,我5岁的儿子抬头看着仍然悬挂在远山上方的弯月,问道:“爷爷,这里的天空总是那么蓝吗?”
我和妻子是长居中国的撰稿人,儿子们绝大多数时候也住在那里。他们在最早学到的汉语词汇中就包含“污染”。他们在北京长大的过程中,培养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本领:猜测空气质量指数,即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测量值。现在中国产生的污染物,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而且在全国74个大城市中,仍然有66个远远达不到政府的空气污染标准。我们去年秋天之前的居住地北京属于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已经开始努力应对有毒的污染;污染像一个邪恶的双胞胎,站在繁荣崛起的阴影处。这个过程充满了矛盾,就像纪录片《穹顶之下》今年3月掀起的连锁反应一样。在该片中,前央视记者柴静探讨了限制污染的规定如何被工业增长压倒。《穹顶之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吸引了亿万观众,并赢得了中国环保部长的赞许,之后,政府审查员试图从互联网上删除它,那时离它推出还不到一周。
就在同一天,习近平发誓要出“重拳”严惩重污染企业。政府是否能够(或愿意)真正整治污染的最大元凶——汽车和煤炭,后者占全国能源生产近70%——还很难说。但3月下旬,北京宣布将关闭首都四大燃煤电厂的最后一座。
多年以来,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都对其污染状况十分关注;一年前,空气污染变得如此恶劣,我开始不由自主地标注北京和上海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但是,中国人对污染的关注,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2010年,当我举家搬到北京时,很多当地的朋友似乎仍在否认污染的存在。一位见多识广、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朋友坚持说,笼罩这个城市的灰色空气只是雾气——“就像旧金山那样”。很多人使用中国官方媒体爱用的词语“雾霾”,暗指“雾气”,而不是“污染”,后者在字面上直接表露了“肮脏”的意思,暗示人类负有责任,前者的含义则比较被动。
我们和北京的朋友开黑色玩笑,说我们全都有一种受虐配偶综合症。当压迫暂停时——通常是一阵北风刮走了雾霾——北京视野清晰,具有一种超现实感。人们争相到户外呼吸空气,享受阳光,享受长时间缺乏的自由。在这些神奇的日子里,你很容易原谅这个城市给我们造成的痛苦,半心半意地相信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然后,严重的雾霾不可避免地再次降临,我们的情绪也变得低沉。
但这种不情不愿的接受近来转化成了担心,尤其是在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父母当中。他们享受了持续繁荣带来的裨益;而现在他们正面临着恶果——不仅仅是空气污染,还有普遍存在的土壤和水污染,以及经常爆发的食品安全丑闻。
我儿子在北京就读的小学里,中国家长——而不是外籍人士——悄悄在教室里测量了空气质量指数,然后拿出测量结果,要求校方加装空气净化器。当学校的反应不积极时,中国家长毫不犹豫地带着孩子转学去另一所拥有“防污穹顶”的国际学校。“防污穹顶”是一个巨大的运动泡沫罩,用气闸入口来确保空气的纯净。对于我们其余这些人来说,污染水平高无非是意味着不去户外做运动。当我们的儿子需要外出去学校时,他们就戴着重型口罩。虽然口罩上面印有泰迪熊,但看起来还是有一种达斯·维达(Darth Vader)的感觉。
中国民众意识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大使馆2008年决定在Twitter上实时公布空气质量测量数据引起的。在抱怨这是对其内部事务的“非法”干涉后,中国政府也开始发布自己的空气质量数据,但这些数据更让人宽慰。去年秋天,在世界领导人齐聚北京,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峰会期间,政府强迫一款颇受欢迎的空气质量追踪应用,停止在官方数据的旁边列出美国大使馆的数据。这一举动恐怕无助于让民众对政府许诺的透明度产生信心。
没有什么能比《穹顶之下》更清晰地表明民众的觉醒及政府的矛盾。中国环保部长最初赞扬了柴静的这部影片,称它是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中国版。主要为中产阶级的观众似乎也都做好了准备,要认真倾听中国污染危机不加粉饰的真相。(此处删除若干字)
与中国的其他许多人一样,我们自己也常常谋划接下来的逃离。没人知道严重的污染对孩子的肺有怎样的长期影响,但间接证据令人沮丧。中国前卫生部长曾在2013年底表示,每年有35万到50万人因为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就连北京市长也在今年1月称北京“不适宜居住”。
出去透口气的清肺之旅广受欢迎,在国家法定的假日期间,西藏、云南这种最质朴的地方都挤满了游客。出游国外的人可能更多。在今年2月的春节期间,将近1.1万名中国游客冲向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帕劳,欣赏目前尚未遭到破坏的珊瑚礁——帕劳只有2.1万人口。我和妻子带着孩子逃到了婆罗洲偏远的雨林地带,结果发现我们周围都是逃离中国污染的“难民”。
去年,我们一度考虑像许多外籍人士和中国人一样,干脆离开中国。最终,我们决定搬到上海,我们发现儿子所在幼儿园的班里,有五名同学的家庭也是从北京搬到了上海。这只能算半个解决方案,这座拥有2400万人口的城市,也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不过污染严重的天数比北京少得多。我保留的空气质量图表显示,在2014年,北京有60多天空气质量平均读数超过200,我儿子所在的学校规定,如果读数超过200就要取消室外活动。上海则只有四天读数超过200。
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在儿子卧室的天花板上按照星座的排列形状,贴上了能够发光的塑料星星,可以理解成是为了弥补他们在污染严重的夜空里,看不到真实星星的遗憾。即使是在上海,智能手机上的星座识别应用,作用常常也只是指示那些看不见的星星。我们在亚利桑那州的时候,想象力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仙人掌花在某个夜间拢起,一年之后再开放。但太阳沉到远山之下,我们就能看到月亮、行星和漫天的星斗。我很想打开天文学应用,但并没有从口袋中掏出手机。这些星星本身就很美了。
翻译:土土、许欣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1 18:07
解读柴静的《穹顶之下》


我微信通讯录有3000link,不算很多,但也不能说很少。
柴静的《穹顶之下》,的的确确把我的朋友圈给刷了屏,真的,周六一上午,十条里有八条在发这个。
如果说刷朋友圈还只是我的社交圈,那么在整个舆论场上,电视媒体人武卿在周六晚九点半的时候给出了这样一则数字: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2113分播放量统计
腾讯:3596万,34935条评论
优酷:481万,10835条评论
乐视:325万,46条评论
搜狐:95万,261条评论
土豆:36万,2380条评论
凤凰:24万,9条评论
爱奇艺:1.8万,21条评论
很惊人。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印象里如此惊人传播量的纪录片,这两年大概也就是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了吧——但后者是有央视加持的,而且,是一个庞大的摄制机构。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确犹豫了一下,因为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
个人演讲?100分钟的个人演讲还能吸引很多人从头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讲人的语调除了最后略为提高一点声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静。这种个人演讲,几乎没怎么见过。
深度调查?嗯,其实最像深度调查,但电视台很少做这样长时间的深度调查节目,纸媒上上万字的深调并不少见,但用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纸媒嘛,没干过。
纪录片?这个其实很牵强,这个片子可以说7-8成都是镜头对着一个演讲人,哪有这么拍纪录片的。
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前媒体人现在在创业的风端(吴蔚)这样说:
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
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
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柴静不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这话的意思是,她这个视频,我个人以为,是政治正确的。
柴静是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出现的。100分钟的视频,她所触及的根本性东西是两条:其一,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但执行不严,因为环保部门没有“牙齿”。其二,能源行业应该放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清洁更环保同时并不耽误发展的新能源。
这就是多年央视历练的底线能力——吴蔚甚至还发现了柴静频频使用“三年以来”这样的前缀。这样的细节都被他发现了,佩服。
柴静的个人演讲能力,在这个视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她没有呐喊过,唯一一次提高嗓门,也是在视频的最后那几分钟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时间,她一直很平静。
这种娓娓道来的演说,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呐喊则比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环保这个议题,需要的是理性。因为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
环保的本质,不需要极端主义,也不是少数极端分子能够完成的。
柴静的这种本色出演,和视频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柴静用她的女儿的故事开始,平静地讲完了一个半小时,叙事的建构能力极佳。
说到她女儿,这个片子可能会有争议的地方是:个人代入感太重。
这和传统的媒体伦理不符。
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手法是:记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
事实上,柴静在这个议题上,一向争议很大。柴静过往的很多作品,是走亲历者路线的。她会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东西——一种不好听的说法是,夹带私货。
柴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太多,13年甚至还引发过一场批评。批评者中的一位是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说,著名记者。
但问题在于,硬新闻在这个时代,的确大众不爱看。
有一些好的硬新闻作品,读来晦涩难懂——说难听点,叫“不说人话”,最终,大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绝非主要的细节上。
这种事,屡见不鲜。
而且,柴静的这场演讲,明显是练过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种“表演”。
这让正统的媒体伦理又受不了了,记者怎么可以表演?
柴静这个作品,真的很难叫“新闻作品”,虽然它的内核其实是深度调查。
这次柴静更“过分”,这个作品是以她个人演讲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是她个人。
在举到一些数字的时候,她还反复强调,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懂。
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标准的传统硬新闻里,你什么时候见过?报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还好意思拿出来说?
但这样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感。
你很难去要求受众都是专业的。
更何况,在雾霾这个议题上,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柴静在演讲中有句很煽情的话,叫“同呼吸共命运”。煽情归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实,一点不夸张。
柴静这个片子所引发的巨大的传播量,以及,也许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变,说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该起到的作用。
不过,这个时候,捍卫者们可能又要说了:程序必须正义。
所以,柴静的作品,最好的归类方式是:演讲。
这是一场时长超过100分钟的个人演讲,当然,后面有很多人的贡献。正如片尾拉出来的密密麻麻的鸣谢名单。
个人演讲?这算不算自媒体了?柴静还说过,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
人民网在和柴静的专访中,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
柴静回答说: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
有理由相信,柴静还会就这个话题继续努力下去。
但自媒体不自媒体的这种标签,已经不重要了。讨论柴静算不算自媒体,我个人都会觉得有些无聊。
最后一个话题。
柴静这个视频,对媒体运作有什么可借鉴的?
很难讲。
必须注意到,这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投入,历时至少有一年——根据柴静的自述。
这样的成本,若是抱着公益的心态,还算好。柴静那本书大卖,也是她能自筹经费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
但如果抱着商业的心态,真的要掂量掂量。
但柴静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有些议题——尤其是事关最广泛的公众利益,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采访,本身也投入不菲。
如果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不是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再多说一个细节
前央视人王凯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听到过笑声,但你从来没听到过掌声。
这是一个前媒体人,或者说,骨子里依然是个媒体人的柴静的克制。
源自: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I3OTM2OQ==&mid=202870653&idx=2&sn=9e9208c9f6b248f7ea16de247a91e607&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1 18:08
柴静《穹顶之下》推出后各方评议
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各方评议汇总
时隔一年,柴静带着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复出,视频推出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播放量,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春节前夕博士生回乡记录引发的乡愁终究抵不上市民对雾霾的愁怨,春节之后的 duang 和裙色之争则更像是网络人气的热身和铺垫。现在,大家抬起头来看柴静。
柴静宣称自掏腰包100万拍摄雾霾纪录片,这并不出人意料。她一直热心环保,曾经虔诚地阅读环保圣经《寂静的春天》。雾霾对于她确实是心向往之的主题。
在节目中,柴静为所有观众讲解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她所“看见”的一切: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从中检测出来15种致癌物质;随环保部门在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地区以无人机巡航,深入非法排污工厂,揭开鲜为人知的“褐煤”对污染的巨大影响。她还深夜来到北京的延庆,调查柴油车排放不达标并大面积造假现状;回故乡寻找十年前山西污染节目当事人,探寻能源结构背后工业化城镇化之路,抨击体制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拜访中国能源领域权威人士,探索未来能源体制改革方向,提出告别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柴静在视频开篇用亲生孩子故事起兴,孩子出生就患良性肿瘤要动手术,全麻。出院时候身为妈妈的柴静才感觉雾霾那么严重,想要用手帕挡着婴儿鼻子,但这会让宝宝哭泣。柴静说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柴静没有说孩子是因为雾霾患上肿瘤。但是,作为资深媒体人,她不会想不到媒体将会怎样利用“私人恩怨”的噱头。果然,以腾讯新闻为代表,标题《柴静自费百万拍雾霾纪录片初衷因女儿未出世患肿瘤》立刻就将两件事情锁定在一起,引发普通中产读者巨大的同情和焦虑。
《穹顶之下》在互联网上产生了爆炸性影响。首先当然是如约而至的一片赞美声。最直接的朋友圈反应是:比起和香港人吵架,这才是重要的事情,我们该为雾霾治理做点什么了,买空气进化器没用,我们要拿出行动。这是经常激荡于虚拟空间的“公民行动精神”。
知乎上的环境系男生同样表达了这种钦佩,批评自己一直耽于行动,怕得罪人。“我想柴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一个学了七年环保的人,(只知道)那个出门带口罩的方法,人家的作为勇敢,就是一阵号角,号召你要醒过来。”
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被感动了,许多人表示准备行动。柴静给出的个人行动方案主要就是举报,以及少开一点车。所以相关部门要准备好了,可能会像微博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那阵子一样,短期内会收到好多投诉电话。
更全面更专业的赞扬当然也已经提前准备好。视频甫一发布,腾讯大家、南都评论、人民网等就几乎同时推出了评论、访谈、回顾文章。
南都记者汪涛,一直专注大气和环境健康领域报道。他回顾了视频发布前夕的心情:
在环保部的一次会议上我遇到柴静,互留了联系方式后,她时常和我探讨一些大气污染的问题,要一些专家的联系方式。我没有对别人说起柴静在关注雾霾的话题,后来听说她当了妈妈后,对于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关注。我很欣慰。只是觉得她太认真了,大气污染的各个领域都要涉及,做了一年,竟也没看到报道。直到20151月,我被邀请去给他的演讲提意见是,我才明白柴静为何要花一年时间,为何要采访那么多人。”“在柴静的片子中,最触动我的场景便是她的小女儿,扎着俩小辫,伏在窗前,看着雾霾笼罩的世界。”
人民网专访柴静,谈及母亲的身份,记者坦言“觉得特别亲切”,柴静说正是对孩子健康的担忧,成为她一年以来行动的“基本动机”,这样的人之常情更让记者对这一年以来的行动“不仅理解,而且能够强烈地带着情感感受到。”更在官微中呼吁:“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原《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将柴静的这次行动看作“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她居于调查的动员,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她以个人、市民而不是机构雇员的身份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污染治理的立法、战略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可以从信息公开和民主决策的视角考察其间的得失、权衡国外同类决策的可否借鉴。网民不必居于渠道信任,而是出于对传播者个人魅力的赞赏和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对社会议题的重视而上网观看《穹顶之下》……《穹顶之下》,仅仅是网民参与的开始。”
可想而知,微博上的大 V 们也纷纷送上支持。崔永元、五岳散人、姚晨、李佳佳、袁莉、罗昌平等等都表示了对柴静的敬意和对污染的关注。
和菜头则特别强调了柴静的互联网思维及其对环保产品的推动。“我花了10年时间才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终于采取了应对行动。那么对于海量的大众来说,也许要花更长的时间,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让足够多人正确认识到雾霾的危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仅仅是认知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人们行动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柴静的《穹顶之下》动员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许多人还在热衷讨论什么是“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们已经悄然做出了他们的新媒体产品,而且免费发布到了全网。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甚至要比《穹顶之下》本身更重要。”和菜头更大胆预测:波澜壮阔的雾霾公关攻防战这才揭开序幕而已。
著名财经人士江南就此奉劝笔者:少罗嗦,赶紧多买一点环保题材股票。
然而,柴静隐退的一年,也正是微博退潮,各种专业意见媒体兴起的时期。在专业人士和独立思考者越来越多的时代,即便是柴静,也不再像过去一样收获一边倒的赞美。
赞美每每相似,批评和担忧却多种多样。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方式最容易引起批评。关于婴儿的桥段最先引起不满。婴儿的肿瘤病和雾霾到底有无关系,纪录片是否煽情过度失去客观态度?有圈内媒体人在微博上表示:柴美女是资深烟民,加上高龄产妇,这些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可能更大。呼吁柴静戒烟的网民不在少数。但许多烟民表示:不戒烟也可以生好孩子,孩子有良性肿瘤是偶然事件,治好就行,健康就好,大家都别拿这说事。此外,柴静开的车也被吐槽排量太大。
一位匿名网友表示:要把故事讲成这样,其实很简单——拜罗永浩为师。这部片子,从第一眼我就觉得有浓重的罗氏脱口秀风格,果然,最后的特别鸣谢名单里面,头一位就是罗永浩。
有关新闻传播体制的更深层担心来自两位新闻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吕新雨教授与庄永志商榷道:崔永元和柴静都是自出百万来做调查性报道,这一名人现象值得关注,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公民新闻其实是名人新闻。柴的报道在两会前上线也是看点。这些报道具有所有名人效应的优势,以及问题。调查性新闻在体制内的没落,社会对此种新闻的饥渴,也是此类新闻能够有影响的社会基础。这些都是值得分析的新现象。失去新闻生产体制对新闻客观性的保证,以名人效应为公众信仼的基础,这一转变后面的隐患很值得探究,也为隐性资本操控留下空间,它可以构成新的压力政治的模式。名人生产新闻的横出与体制性新闻生产的危机在今天中国是一对互相关联的问题。
有网友则称这部纪录片声势浩大地推出,是中国式游说集团甚至绿党的诞生。但是有新华社的朋友不同意:这个是不了解敝国新闻体制,哪有啥压力政治?人民网是谁办的?这明显是部门利益支持的动作,时机也拿捏得非常讲政治,新部长履新、两会前夕。
北大吴靖教授认为: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名人自费拍摄新闻调查是一种包装成公共行为的商业行为,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市场化的算计。这种算计在柴静纪录片的完成品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中都可以找到。从莫须有的雾霾导致婴儿肿瘤的叙事策略开始,到再次搬出幼儿和母爱来遮蔽数据漏洞和逻辑混乱的结尾。包装、姿态、煽情、自我展演的商品逻辑几乎全程覆盖真实、理性、深入、质疑、论辨的公共对话逻辑。
媒体人西坡的观点比较婉转:因为有了当母亲和照顾孩子的经历,所以在面对雾霾时更不能忍,所以发起“一个人的战斗”。公共言说目的就是调动公众,拿个人经历做引子,搞些小煽情(采访小女孩有没有看过蓝天)、小金句(“有义务没权力”)都是正常的手段,视频整体还是克制的,主要以援引专家、机构的观点和数据为说服力。对于一直关注雾霾新闻的人来说,《穹顶之下》没有太多新料,但对普罗大众来讲,这是一次系统、靠谱的雾霾知识普及。
但片中的专家、机构观点和数据是否有说服力,受到了更大的挑战:从事财税行业的不愿具名网友 W 告诉笔者:关键她的结论就是错的。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秀良心有用吗?一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煤储量巨大),二是因为燃煤燃油只要适当集中处理,应用合适的技术,污染并不严重,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北京的所谓雾霾十年二十年之内不难解决的原因。憎恶大工业是中国环保主义的最大误区,事实上以大工业取代小工业才是实现环境友好的唯一途径。中石油中石化加起来大约占全国成品油市场的70%,剩下是各种地方炼油和民营炼油企业。中石化与地方炼油企业、民营炼油企比,那个污染大,哪个品质好?开车遇到两个加油站,一个是中石油加油站一个是杂牌加油站,放心去哪个?
资深环境报道记者李靖云表示:我国的油气储量和可开采储量是两回事,大量的点状分布,开采非常困难,成本很高。过去搞过石油大进军,到处搞油田,结果是什么可以去查纪录。至少前些年川渝中小型油气井出的那一系列悲惨事故足够触目惊心了。如果遍地开花式开发,污染会呈什么样水平?
一位不具名网友说:错误太多,说几条一眼扫到的:1、引用陈竺的数据未必就权威,上海的阚海东和环科院王金南应该有相关数据,你们谁拿到了;2、在吸烟率这么高的现实中,肺癌数据没啥意义,充其量也就是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拜托你们分清楚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解决雾霾?指望开发天然气和减少汽车可行吗?《大目标》作者任冲昊表示,“还是修核电站靠谱,北京都有核电站,我们大热河省先来俩。”
重阳金融研究院贾晋京研究员的看法独树一帜:如果是要蓝天的话,柴静还没有涉及雾霾的核心问题。雾霾的最重要的成分其实是水蒸气。是水蒸气导致几百种各类成分结合成气溶胶,成为观感很差的雾霾。要减少雾霾,关键是减少水蒸气。要减少水蒸气,只有减少水的使用以及人口量。要是为了健康,那确实要按柴静说的减少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不会减少雾霾。再概括一下:减少水蒸气会带来蓝天,美国之所以有蓝天就是这个原因。但这并没有减轻环境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只是水溶胶少了罢了。减少工业排放,会有利于健康,但不会减少雾霾,不会带来蓝天。
看完这些批评,笔者觉得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感觉《穹顶之下》也确实只是一部个人的纪录片,虽然尽力做到数据翔实,但还是有诸多不严谨。但是这样的纪录片毕竟给很多人带来希望和热情。西坡就表示:同样作为媒体人,我很敬佩柴静,同时感到一丝惭愧。暗下决心向柴静学习多做扎实工作。
引起中产阶级钦佩的柴静式行动,也引起了另一个层面的警惕。
比如吴靖教授表示:要呼吁公民责任,却只挑相对而言最容易最高姿态的打电话报警投诉排放超标,轻轻说句少开点儿车,对于最实际但也是最困难最不讨好的公共政策选择却不置一辞,这些选择包括:提高入城费,提高限行天数甚至单双号限行,控制大排量汽车,继续严格的摇号限号政策等。这些都会引起相当多城市中产的埋怨。看来对雾霾的恨还是没有超过对成为中产阶级知性女神的爱。而当谈到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就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地理和实际状况,忙不迭在完全没有数据没有论据的情况下把所有罪过都扣到所谓的国家能源垄断头上,为能源的私有化摇旗呐喊,为资本瓜分能源市场鼓噪,至于私人资本的进入如何就能迅速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如何可能不计成本在中国各地探查天然气并在全国建设稳定安全的输气网络,柴静抒情之余估计没有气力去论述、论证和论辨了。
中戏教师“树上的男爵”也批评了柴静纪录片的中产阶级保守心理:说到空气污染,北京人动不动就骂河北,说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是北京雾霾的罪魁祸首。春节期间包括北京人民在内的大都市中产阶级开车自驾到大理,把小小大理堵了个水泄不通,春节期间 PM2.5 指数飙升。如果关闭了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河北人民就会下岗失业,而北京人少开点车,顶多就是生活不太方便而已。我想说的是:治理空气污染,那些充分享受着现代生活便利的大都市中产阶级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一边控诉着空气污染,说不许烧煤不许搞水泥厂钢铁厂,但却丝毫不提自己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那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只想着别人为自己牺牲而自己压根没打算负责任。环境污染毫无疑问应该治理,但治理方式不应该是去砸那些正在发展道路上苦苦经营的欠达地区人民的饭碗,相反,应该充分反思并有效约束中产阶级们美其名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西坡也担心环保的代价由谁承担:雾霾并不是这两年的新生事物,只是这两年才引起注意罢了。而最关注雾霾的,显然并不是农民、富士康员工乃至环卫工大爷,而是城市中产、文艺青年、富豪老板(钢厂老板等除外)。后者是这个时代民间最有话语权的,他们脱离温饱阶段,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已将双脚迈进了城市大门,但他们也只是为自己代言。制造雾霾的“落后产能”及附着其上的人群,在舆论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话筒。不说话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但没有话语权就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以“为时代让步”的名义被牺牲掉。
无论如何,柴静唤起了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正确关注环境问题。
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记者李靖云告诉笔者:这是个政策问题,我最担心就是政治化,那是立场问题。既然在中国就得面对中国的环境治理。我不关心纪录片是否有利于建立民主自由或者有利于党国改善治理。中国目前社会抗议增长最快的就是环境问题,据中国环境科学会的数据,从1996年开始年增长29%。所以那句“唤醒民众”实际多余。第一,准确的数据。柴静的纪录片最大的意义估计是介绍了马军老师长期的环境第三方监控数据,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谈。第二,能源政策和格局明晰化,中国的能源过去现在未来都必须靠煤,公众必须要了解这一基本事实,问题可以简化为如何对燃煤做环境处理。第三,减少污染源所必需的代价,这点必须讲清楚。限制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小城镇必然增加碳排放和污染。反对垃圾集中处理,反对核电,反 PX 实际在鼓励污染。数据指示基本状态,确定你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要总是反问过去,历史也不是阶段性和重复性的,而是现实性的。其实看看我们现在做的能源环境报道比如南方能源观察和财经无所不能,就知道柴静基本才入行。
南京大学周雷博士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认为应当怎样研究污染问题:柴静是很良善的记者,但是她用调查数据、归因和解析来重新阐述常识,并将其系统化,造成一种相信和感同身受效果。所以她的调查和崔永元自费调查,因为受制于知识观和认知模式,都无法进行真正认知意义的突破和突围。虽然,崔永元更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提到煤的污染,她说到洗煤,却没有深究洗煤水的可能后果;提到能耗和油耗,她分析行业内幕和总量,却没有分析这些能耗的生成细节,哪些人主导了哪些消费并实现了何种污染扩散?中国的污染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中国现有污染机制的原因,它是学来的?还是内生的?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她在海外的调查几乎全是盲人摸象式数据。她提到伦敦的几百万污染行业工人转型,伦敦现有的环保模式,但却没有意识到整个西方,甚至整个人类都在外包和异化自己的认知。当那些污染行业从自身国家逐步淘汰,大气开始朗清,似乎就觉得问题解决了。柴静采访了一些老北京,说到儿时的记忆,似乎存在一个曾经有效和环保的北京 style。这种逻辑和认知模式错得非常离谱。研究污染,从来应该多线并进,但不是用小分队调查的方式,而是能寻找到症候的发生机制。
然而,对于批评的反批评也已经出现。李华芳在微博发表文章认为:批评柴静的学者那是因为“轴”和“酸”,学界游戏规则是占据知识山头,媒体游戏规则是靠故事煽动情感。你搞学术影响力人家搞媒体影响力彼此彼此啊。但重要的是,搞政治运动的人要学习柴静的动员能力,不然怎么煽动革命?至于普通人那就是搭便车的,“革命”不需要你们。
环球时报肯定会认为李华芳这是一厢情愿把柴静当作“革命”工具。虽然今天没有发表文章,但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连续发声:“请那些不认同柴静的人,先好好看完那个纪录片。里面的干货很多,而且都来自于环保部门的专家和官员,给人感觉跟像是中国环保部门的一次集体控诉。那些纠结于柴静本人的人,你们应该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其实如果大家看了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这个片子的主角并不是柴静,而是那些在我国各地,感到各种无力感的环保局的干部们。柴静只是一个记录者,她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如果看这个片子的最后,是去对柴静品头论足,那么你恐怕并没有看懂这个片子到底在说什么。”
崔永元显然比环球时报悲观,他对澎湃新闻表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要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对柴静纪录片比较持中的看法来自春秋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陈平教授:这样的纪录片推动形成公民环保意识可帮助环保执法。应当鼓励。但同时要让大家理解:环保水平只能逐步改善,否则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1 18:09
雾霾、观念、制度、人



斯伟江


  
柴静所作的雾霾视频,引发了广泛围观,也引发了争论,因为,广泛播出的视频,是无法讨论到一个整全的因果链,微博上一大堆希望把话说尽的人,多数被销号了。因为中国很少有一个弊病,是不会和政府无关的,因为政府本身想做全能的父,意味着什么事情它都喜欢插一脚,不受制约的权力,该做的可以不做,不该做的可以做,所以,所有的恶也都与它有关。
我也算做过一些环保公益诉讼的,法院要不是不敢立案,就是政府会立即封杀这些报道,曾经在某地有一对夫妇,家门口有一个垃圾场和粉碎塑料机器等,他的第一个孩子白血病死了,第二个孩子生出来又有罕见疾病,村里癌症病人不少,曝光之前,投诉无效,曝光之后,政府把垃圾车所在的泥都挖走了。工厂也暂时消失了,后来在诉讼中,政府、工厂,无一承担责任,就是因为因果关系难以证明。虽然在环保诉讼中是举证倒置,但最终政府工厂,都以村里得癌症几率和另一个地方相差无几来反证。
另一个空气环境污染案例,居民多次投诉无故,最终是靠环保组织给这个工厂的客户:美国天木兰公司发函,说你的客户不环保,你居然号称绿色企业,这个天木兰公司再给这个工厂施加压力来缓解。这和很多中国富士康公司劳工权利要和美国苹果公司谈一样,多么嘲讽,政府失格 。(环保组织也不是随便可以成立的,成立了也是受限制的,这也是政府害怕的)。政府在污染中的角色和政府最求GDP、就业中的角色本来就矛盾,政府官员个人和污染企业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换乱。更何况,大型国企,本身就是政府,也换是这个政权的支撑性力量。关于视频中的烧煤量,油污染,污染企业无法取缔,都和权力失衡有关。
大规模的围观,引发民众讨论,是一种进步,但这种追问确实不能停止于赞美,最终围观因为缺乏长期支持热度,而会被冷冰冰的制度压倒,在热度面前,政府可能会做点什么,之后一样故态复萌。环保部换一个部长不会改变这个部门的弱势,就算一票否决的年代,也没看出什么真正的环保风暴。就如现在所谓的司法改革,要靠法院自己改革,依旧是食物链中一个环节想自我革新,最终依然是顶不住其他动物凶猛的环境,最终换汤不换药。环保部最终还会受制约于党委、司法等各种短板,雾霾依然是主要靠天,而非政府和民众的自我治理。不够良善的制度,非但不能联合凝结所有善的力量来治理雾霾,反而会以恶制善。即不会去治理问题,而是去治理提出问题的人。
因此,在这个程度上,一方面要倡导环保的观念,更要倡导监督政府、如何有效政治XX的观念,坦白说,目前来说,政府只允许他所允许的监督,他不允许的监督批评,他可以抓起来,譬如浦 志强,闭门开会也被入罪,但最终是主要因为言论问题被涉罪。政府也对结社自由等,最强有力的监督工具,不宽容,如许 志永等松散团结多人呼吁官员财产公开,也被入狱。NGO的郭君也入狱。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力量,大部分百姓依然做顺民,就算他们看到柴静的视频,他们依然会仰望政府,或者移民了事。
坦白说,没有制度的变革,经济的转型和创新难度很大,你看几万亿又下去了。一个经济病人已经患上药物依赖症了。最多是,“三年自然灾害”时,XXX不吃红烧肉,改吃鱼肉啥的了。( http://bbs.tianya.cn/post-no110-373920-1.shtml )。没有钱,宇宙真理也会随风而去。不过,每年早死30-50万人,也说明,静悄悄的流血,也很惊人,无非是很多人不让你们见到而已。那司法冤狱呢?
对于网络上对柴静视频的每一个批评,也是非常珍贵的,虽然批评的未必对。但是在天下汹汹之溢美之词之前,敢于提出其他意见,本身就是民主多元所必需的。不过,制度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谈制度变革,确实多数只能坐而论道,坐而论道都很危险,更何况,如许等付之行动。但,目前没有观念的征战,也很难引发制度的变革,因为制度没有制度的变革,除非经济完全不行了,雾霾才会散去,如朝鲜,那里没有环境雾霾,只有政治雾霾,每个人的心灵都被快被窒息了。
我们批评,争论,也当存谦卑温柔的心。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好的制度也需要一个个谦卑、敬畏、担当的政治人,才能有效运作起来,更需要足够多的公民才能持久,否则,就算该给你一个魏玛民主制度,万一经济危机等暴风雨以来,也会被希特勒等国家主义征服。我们北面的邻居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斯伟江 201531日)
来源:富敏荣律师
链接:http://weibo.com/p/1001603815831569090544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08:29
错误百出的柴静《穹顶之下》2015年3月21日 方舟子 来源:科学公园


我在《柴静〈穹顶之下〉的造假迷雾》一文中分析了柴静制片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中的三处造假。该纪录片的错误之处远不止这些。例如,其引用的数据相当一部分都有错误,乱用、错用、误用乃至捏造数据之处比比皆是。这些错误未必都是有意造假造成的,更多的可能是因为柴静团队的专业水平低和态度马虎造成的。下面我就列举一些这方面的错误。有的错误有人已在网上指出过,我在此做一番归纳和分析。
在视频7分17秒处,柴静出示了一张图表“PM2.5 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解说称:“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25),这个是美国的(37.5),这个是欧洲(50),这个是中国(75);那么我们在当天呼吸进去的是多少呢?(305.91)几乎是中国标准值的五倍。”

305.91/75 = 4.0788,4倍多一点,柴静为什么说是“几乎5倍”呢?美国pm2.5的24小时限值是35 (http://www.epa.gov/pm/2012/decfsoverview.pdf ),不是37.5。欧盟的限值是年均25,但无24小时限值(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air/quality/standards.htm ),那个50从哪来的? 这么关键的一张图,都可以把美国、欧盟的标准搞错,把倍数算错,可见柴静视频的制作多么不专业和粗糙,她的科学团队 — — 如果有的话,应该羞愧。
在视频14分23秒处,柴静在屏幕上甩出四篇论文以证明“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表明,在更干净的地方长大的孩子的肺生长速度比污染地区长大的孩子要快”:《Effects of Airborne Metals on Lung Function in Inner Mongolian Schoolchildren》、《沙棘油对SO2染毒运动训练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中韩儿童肺活量与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非沙尘天气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浓度与儿童肺功能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但第二篇论文是《沙棘油对SO2染毒运动训练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研究的是沙棘油对大鼠受损心肌的作用,与空气污染、肺毫无关系,因与第三篇论文《中韩儿童肺活量与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登在期刊同一页,就拿来凑数吓人。而且那三篇与其论点有关的论文,全都出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潘小川实验室,难道它就代表了“世界各国”?
视频35分41处,柴静说:“煤是可以弄干净的,英国人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给它洗干净,那么在中国我们洗了多少呢?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上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而且又污染又浪费的叫灰分的东西。”

据《中国能源报》2014年12月15日报道:“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原煤入洗率仅为59.8%。”(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 ... content_1510892.htm )虽然不如发达国家,但已超过了一半。
视频41分05秒处,柴静出示了一张北京小汽车出行距离分布图表,注明数据来源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该数据确实出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http://www.bjtrc.org.cn/InfoCent ... d8-a87e09c9a03e.pdf 第13张幻灯片),但画错图了。北京市小汽车出行距离1公里以内7%,1~2公里12%,那么2公里以内应是19%,而不是其图表标注的12%。可见柴静的团队根本不细看原始数据。
视频1时13分处,解说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做的测算是:十五年之后,我们的耗煤量会达到六十亿吨,我们的用车量会达到四亿辆。”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在2012年联合发布的报告《中国2030》(http://www.worldbank.org/content ... a-2030-complete.pdf ),按现在的趋势到2030年中国耗煤量达到33亿吨,如果采取减排措施则会大幅度下降(p.282)。那么柴静是根据什么一下子把该数据翻了一番?

视频1时18分35秒,柴静在洛杉矶上空说:“一千七百多万人,差不多一千三百多万辆车,都快人手一辆了。”

在洛杉矶城市上空,谈的是洛杉矶解决雾霾的问题,那么指的就是洛杉矶市,但2013年洛杉矶市人口只有388万。注意,美国城市不实行户口、暂住证制度,有游客,没有中国意义上的流动人口,在那里工作、生活的民工乃至非法移民都算本地居民,所以不存在流动人口比本地居民多的问题。
有时谈洛杉矶时会把洛杉矶周边几个小城市也包括进去,指的是洛杉矶郡(例如柴静提到的圣塔莫妮卡就属于洛杉矶郡)。但洛杉矶郡人口也只有1002万,2014年洛杉矶郡共有772万辆车登记(http://www.dmv.ca.gov/portal/wcm ... nty.pdf?MOD=AJPERES )。
有人说,柴静指的是大洛杉矶地区。实际上一般说到洛杉矶,是不会指大洛杉矶地区的,因为大洛杉矶地区是以洛杉矶市、洛杉矶郡为中心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区,面积是北京的好几倍大,包括南加州的五个郡和众多小城市,那些地方历史上并无雾霾问题。如果谈洛杉矶的问题用“大洛杉矶”的人口和车辆数据,就好比谈北京的问题时用京津冀的人口和车辆数据。
视频1时21分7秒处,柴静亮出一串数据:“(加州)全年发出重卡柴油车检查传票29913起、最终结案3281起……”

听上去加州政府好像很热衷于发传票,却很懒得结案。其实是全年做了29913次路检(inspection),开了3281张罚单(citation)(http://www.arb.ca.gov/enf/reports/2013_summary.pdf )。这都找谁翻译的?难道和崔永元共用一个翻译?
视频1时23分31秒处,柴静出示了一张“伦敦空气污染浓度”图,注明数据来源是:Ren 2000, Hutchingson et al. 2004 and Okubo 2013

这张图和数据来源是从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14年发布的报告《都市中国》照抄来的(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18865 p.453),原文比较的是伦敦和东京的空气污染浓度,附的这三篇文献,第一、第三篇都是研究东京的,与伦敦毫无关系。第二篇是比较东京和伦敦的,才和伦敦有关,图即出自该论文的图一。但柴静只出示、介绍的伦敦情况,根本就不涉及东京,却把两篇只研究东京的论文也列为数据来源,说明其团队的人根本就没有去核对论文原文,连参考文献都抄,还抄错了。

任志强为柴静纪录片辩护称:“任何科学的论文都可能存在着不科学性!因为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定会建立在超越原有科技的基础之上。熊彼得的‘创造性破坏’大约就是这种原理。在现有民众可能的科学性调查中,柴静的调查和引用已经尽可能的做到科学了。”
我现在证明的是,柴静的调查和引用并没有“尽可能的做到科学了”,如此不认真、不严肃,如此误导、造假,又谈何“科学”?科学允许犯错,但科学不允许马虎,更不允许造假。尽管任何科学的论文都可能存在着不科学性,但是一篇科学的论文一旦被发现了存在着不科学性,它也就作废了。任志强以科学论文比拟柴静纪录片,那么柴静纪录片也就作废了。
有人说,尽管柴静纪录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引起了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是个好事,没有必要揪它的毛病。这种说法是倒因为果。是因为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才引起了对柴静纪录片的关注,而不是相反。无论如何,错的就是错的,假的就是假的,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免受批评。
2015.3.19.
转载声明:本文来自科学公园(www.scipark.net),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4-22 08:31
柴静〈穹顶之下〉的造假迷雾2015年3月10日 方舟子 来源:科学公园

柴静《穹顶之下》推出后,有多名网友指出其中的数据、图表造假问题。这些指控,有的不成立有的明显成立,但都未见柴静及其团队做出回应。造假指控哪怕只有一条成立,学术声誉即破产。我在这里不想一一分析这些造假指控,只从该演讲视频的开头部分找出三处涉嫌严重造假进行分析。
为了表明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演讲一开始,柴静就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分09秒开始):
“她(柴静女儿)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了,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一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小孩的,她用来安慰我。”
在幻灯片上,柴静出示了这只玩具熊的照片(1分42秒),可以清楚地看到玩具熊衣服上写着:Make Surgery Bearable — JSEI Affiliates. JSEI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眼科研究所,难道柴静是在眼科研究所分娩的?但是查该眼科研究所信息,有数十名眼科医生,并无产科医生,该研究所也无产房。


有无可能柴静在别的医院分娩,而该医院也有这种玩具熊呢?JSEI Affiliates是JSEI的支持者组织,这种玩具熊是该组织专门为在JSEI做手术的小患者特制的,只在该医院使用,支持者为每个玩具熊捐款10美元(Make Surgery Bearable ),所以在别的医院是不太可能有这种特制的玩具熊的。何况医院都会有自己用来安慰小孩的玩具,护士何必给患者提供有其他医院标志的玩具为其做广告呢?
柴静没有说她女儿得的是什么样的良性肿瘤。新生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骶尾部畸胎瘤,如果肿瘤很大,一出生就要摘除,但是从柴静出示的胎儿超声波图片上看不出来。当然新生儿还有可能得别的肿瘤,例如脑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瘤。但既然柴静女儿是在眼科医院做的手术,得的就是眼科肿瘤。一出生就马上抱去做手术,那就是在产前就已诊断、确诊了。但是常规的产科检查是查不出眼科肿瘤的。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查出,例如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病史并检测出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突变,那么通过非常规的产前检查,例如做MRI,是有可能在出生前检测到视网膜母细胞瘤,但这种情形非常少见,少见到有这样的病例可以发论文了。而且即使在产前发现,产后也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了才去动手术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恶性肿瘤不是良性肿瘤,虽然凶险但不是急症,不至于一出生不让产妇抱就去做手术。视网膜母细胞瘤是罕见疾病,通常是在出生后的三个月内在对新生儿进行视力筛查时发现疑似,经过MRI等仪器确诊,才去做手术。
这个玩具熊也有可能是柴静从谁那里拿来的一个道具,选中它是因为它带着口罩,可以影射雾霾。如果这个玩具熊与其女儿的手术无关,那当然也是造假。其实这个玩具熊是个“医生熊”,穿的是医生服装,那个口罩是外科口罩。
柴静谈到她在生下女儿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全是烟熏火燎的味,我就拿一个手绢捂在她鼻子上”,这显然不是在洛杉矶,貌似在北京。难道她是在北京分娩的?之后发现女儿有肿瘤才去洛杉矶做手术?那样的话其叙述的一生下来就与女儿生离死别的故事岂不仅仅是故事?
总之柴静讲的这个感人故事疑点重重,希望她能具体讲讲她女儿究竟得的是什么良性肿瘤,在哪家医院做的手术,JSEI小熊是怎么来的。她既然把其女儿病情拿来公开宣讲,不涉及隐私了,别人自然希望她能澄清疑点。
柴静在演讲中讲了自己24小时背着PM2.5采样仪(6分30秒开始),检测结果发现:
“其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强的致癌物之一苯并[a]芘,它是国家标准值的14倍。因为在刚才那个片子(指2004年央视“新闻调查”的片子),当我站在孝义四五个焦化厂中间的时候,呼吸的苯并芘才超标9倍,现在我在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中心,举目四望我根本看不见工厂跟烟筒,我怎么可能超标14倍呢?邱博士自己也怀疑了,他说不太可能这么高吧,我再算一次。第二天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没错,就是14倍。大量的样本显示,有很多人比你更高,超标20倍。”
这意思是现在北京大气中苯并[a]芘的含量比孝义四五个焦化厂中间的含量还要高得多。但是她这个耸人听闻的结论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她播出的幻灯显示,她在炒菜时把pm2.5采样仪放在炉子旁边(6分41秒)。炒菜油烟中的致癌物比大气污染的多得多、严重得多,这应该是其采样仪搜集到的致癌物以及黑乎乎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柴静显然没有合理取样的概念,她用pm2.5采样仪搜集到的污染物其实主要来自其炉灶油烟,也就是说,她比较的不是北京与孝义焦化厂的大气污染程度,而是她家炉灶油烟与孝义焦化厂的大气污染。她说,“如果我不对自己和孩子加以保护的话,所有的东西都会呼吸进去”,没错,她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和孩子远离厨房油烟。

第二,柴静出示的幻灯显示,其使用的标准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7分15秒)。该标准是2012年发布的,北京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在2004年的孝义显然不会执行该标准。2004年执行的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这两个标准的苯并[a]芘的限值不同:2012标准的限值为0.0025,14倍是0.035;而1996标准的限值为0.01,9倍是0.09,所以实际上2004年孝义焦化厂大气中的苯并[a]芘含量比北京高得多,而不是相反。
另外,既然邱博士知道有很多人超标20倍,为什么一开始认为柴静测得不准,不可能超标14倍呢?还要再算一次才肯定?这故事讲得真乱。
柴静在演讲中提供了一张图表表示:“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12分34秒)。图表上显示数据来源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实际上它的数据取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2013年12月在《大气环境》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Atmospheric Environment 81 (2013) 253-262,改自该论文的图6。这张图表示的是2005到2009年这5年北京pm2.5浓度、非事故总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变化的情况。最上面的那条曲线是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情况:在论文原图,最高的是2007年,2008年有所下降,2009年又升上去了。但是在柴静的图中,这条曲线却变成了平滑上升,也就是说,这五年北京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是逐年上升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是对原图的篡改。

有人会说,柴静团队是用原始数据重新画图,进行拟合,表示的是死亡率的上升趋势。那好,我们再来看看原图。原图有一组重要的数据被柴静的图删掉了,那就是北京2005到2009年这五年每年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是:76、84、78、69、65。可见在这五年,pm2.5值最高的是2006年,之后由于要开北京奥运会进行治理,北京pm2.5值其实是逐年下降的。柴静的图却显示那几年北京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岂不成了随着pm2.5下降,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按:pm2.5会立即导致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不存在滞后)难怪要删掉pm2.5值,同时捏造出一条逐渐上升的死亡曲线。请问这不是捏造数据是什么?
这只是演讲开始十几分钟的内容,就已有了这三处明显的造假。后面还有多处数据、图表是有问题的,我就不再一一分析了,因为正如我一开始说的,哪怕只有一条数据造假,学术声誉即破产,没有必要一条条指出来,倒是柴静及其团队需要对造假指控逐一地回应,如果珍惜自己作品的学术声誉的话。
最后我再罗嗦几句:我不是说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不严重——只要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有切身感受;我也不是说中国空气污染问题不值得重视、环保不值得呼吁。重视环保问题当然很好,但是应该建立在科学、事实基础之上,不应该弄虚作假。中国环境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了,哪还需要你通过造假来引起重视?
2015.3.9.
转载声明:本文来自科学公园(www.scipark.net),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 20:30
柴静雾霾调查一天传遍全网,这只是开始张笑容2015-03-01




雾霾真相调查过去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而今有人在努力打破这个黑箱子。要治理雾霾,必从经济发展的根子上入手,必须借助于互联网,唤起国民的环保意识,进而倒逼昏睡体制的觉醒。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
看完柴静自费百万做的雾霾真相调查,脑洞大开。联想起过去对中国雾霾形成原因的某些黑幕考察,忽然醒悟,过去所看到的黑,是局部的黑,现在的黑,则是系统性的黑,黑到了这个国家的骨髓里,黑的简直让人绝望。过去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而今有人在努力打破这个黑箱子。
片子告诉我们一个数字,PM2.5污染,60%的比例来源于煤炭和石油的燃烧,而在国内,煤炭石油行业提供给大众的产品竟然是不合格的产品—煤炭里面有褐煤,汽油则跟国际不达标的汽油。褐煤,通俗的说就是未成形的煤,燃烧的时候将近一半会变成黑灰,全都飘在大气中。它造成的后果难以置信:2013年10月21日,第一天供暖的哈尔滨,它的雾霾报表,PM2.5在1000以上。当天的哈尔滨人们是这样生活的:公共汽车都开丢了,环保局长走丢了。
城里的汽车越来越多,然而汽车烧的油却是不达标产品。在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一个小时的PM2.5的排放量是多少?一吨。
过去我是知道雾霾是跟能源有直接关系的,看完片子后忽然明白,雾霾  的形成原来跟石油石化系统里的大老虎密不可分。汽油质量何以如此低劣?因为我们当前执行的质量检测标准,中国最好油品比发达国家低2个等级,这种标准竟然由中石油中石化系统来主导制定,为何不让环保部参与?片子采访了一位标准制定专家,这位专家给的答案竟然是环保部不懂!于是,我们就懂了,十多年来的污染,根源其实在于无法无天的牛比体制。何以如此牛比?因为中石油垄断了国内的能源行业,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何以如此垄断?除了历史原因,自然是朝里有大老虎撑台问天下谁敢掺沙子挖墙脚捋虎须。
过去我是知道雾霾跟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例如北京的雾霾,很大比例来源于周边河北内蒙天津等地的钢铁企业。看了片子才明白,原来某些地方的经济已经被雾霾绑架!在某种程度上,维持雾霾存在等于维持地方经济继续发展,而彻底治理雾霾,必须要关停并转一大批地方企业!这些企业,你想关都关不了!关了厂子,工厂无法转型干不了别的业务,只能倒闭!关了厂子,工人下岗,出现社会就业问题!关了厂子,经济效益下滑,影响地方政绩!要知道,钢铁行业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主心骨,房地产和汽车又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则浑身散发着神圣的光芒,不容随意亵渎。炼钢不是要烧煤么,开车不是要烧油么?城镇化离不开这两个蓝色小药丸。
片子借某官员高呼:一千万吨钢是多少人就业,十万人就业,河北的钢铁是到了什么程度,已经到了你取缔不了的程度。因此,你就秒懂了,无论是三个代表也好,科学发展观也罢,为啥喊了十多年,空气质量竟然变得越来越差。
过去我知道雾霾跟环保部没啥关系,现在看了片子发现,竟然两者竟然有一点点关系了。用环保部官员的话来说,环保部门过去一直就是没牙(老虎)–权力不够没法执法,地方政府说啥是啥,污染企业交钱就能买来环保证书,就算被举报缴纳了罚款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污染大老鼠柴油车在生产全面造假根本没有净化设备。在中国有60%以上的钢铁企业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环评法甩在一边不用。现在,柴静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情况多多少少有点不同了:你发现餐馆油烟大而打举报电话,就会有人到现场管理。你拿起手机到工地上提醒他们注意环保,包工头就会乖乖用纱网把土盖上。
事情虽小,是不是预示着世界似乎正在发生变化?我注意到片子里提及一个历史细节很值得回味:柴静问,80年代初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化转型,全国烧煤,大气污染更严重,那时候为啥没听说污染影响国人健康?专家拿出一本报告,自1976到1981,那个时候的大气污染已经跟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分布一致。
画外音指出,但很遗憾,那时候,这类报告只能内部参考,大众无从得知。现在不一样了,是不是?
微信朋友圈有人追问柴静的自费100万从哪里来。张笑容告诉他,钱从哪里来,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有人在勇敢的做这件事(过去根本无法想象);而且,现在有许多人(至少是片子里有许多官员)也在支持做这件事(过去他们根本不会公开讨论);更重要的是,这个片子能够迅速传播开来,能够在一天之内传遍全网,请问,在天朝,有什么力量能够产生如此积极而高效的传播效果?搞过几年网站时政新闻,你会秒懂的。
雾霾会吃人的!前卫生部部长陈竺测算,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片子告诉我们,过去30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其实,我想说的是,雾霾吃的不光是人,而是民心,当民心也死了的时候,会怎样?你懂的。
治理雾霾,探讨现实真实情况,这不是一人的私怨,而必须是一国的公义。过去的世界不跟你讲理,而现在必须有人出来讲理,尽管柴静是以私怨的名义进行,但是,这足以说明,世界开始变了。duang,要治理雾霾,必从经济发展的根子上入手,必须借助于互联网,唤起国民的环保意识,进而倒逼昏睡体制的觉醒。(本文首发钛媒体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 20:30
柴静《穹顶之下》可能会、应该会改写的新闻学赵何娟




她给传统新闻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趋势变化,那就是调查和深度报道除了专业性要求,能否代入记者情感?改变的,或许恰恰是过去百年来,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中,最桎梏传统新闻学面向互联网冲击里,最陈腐和最教条的那些部分。


截止3月1日早9:00,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的《穹顶之下》播放数据是:➊腾讯播放7426万次,顶4316,踩56➋乐视播放1063万➌优酷播放1006万,顶12万,踩365➍搜狐播放203万,顶4506,踩101➎爱奇艺109万,顶18110,踩939➏凤凰播放69万,顶530,踩10➐土豆播放63万,评论3944➑合计播放9939万,顶15万,踩1471。这也就是说,从前一天2月28日早上10点半开始,该视频正式发布上网,在24小时之内,突破亿次的点击,基本没有太大的悬念。

除了数字,柴静和她的视频所引发的争议也是惊人的。诸多批评者的观点无非聚集在四点:1、该不该放入女儿的病因隐私?2、该不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让记者成为表演者?3、动机是什么,是炒作是牟利?4、记者该不该在作品中代入自己的情感,换句话说,煽情?甚至还有的争议观点是说,批评雾霾是最安全的公共知识份子话题,不算多勇敢和执着。
在大家都在乐衷于盗版、转载和生产快速新闻消费品的时候,有多少人愿意花一年时间,投入100万,去做一部这样的片子?不做辩驳,只回归传媒,回归新闻传播学本身来谈谈这部片子的意义,其对新闻学的意义,可能超过了对于“雾霾”本身。
从点击数字来说,作为非突发事件的严肃新闻报道,其影响力是惊人的,即便与当年柴静所在的央视《新闻调查》每期收视率能计算的覆盖人群相比,这个数字都是惊人的。但这个视频给传统新闻学、传统新闻调查报道,包括传媒伦理都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及可能带来深度和调查性报道的趋势变化,那就是调查和深度报道除了专业性要求,是否能代入记者情感?其实本质上,就是记者是为“新闻记录者”的记者,还是为“人”的记者。这对整个传统意义新闻学都是挑战。
但这种挑战是我乐于看到的。
用传统新闻学的分类来看,这部调查作品很难归类。上海交通大学传媒设计学院老师,也是著名的新媒体观察者,钛媒体作者魏武挥总结说,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以下均摘录自魏武挥老师在钛媒体的专栏文章《穹顶之下的传播细节》(链接: http://www.tmtpost.com/198619.html):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 20:32
《穹顶之下》的传播细节魏武挥2015-03-01




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我微信通讯录有3000个link,不算很多,但也不能说很少。
柴静的《穹顶之下》,的的确确把我的朋友圈给刷了屏,真的,周六一上午,十条里有八条在发这个。
如果说刷朋友圈还只是我的社交圈,那么在整个舆论场上,电视媒体人武卿在周六晚九点半的时候给出了这样一则数字: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21点13分播放量统计
腾讯:3596万,34935条评论
优酷:481万,10835条评论
乐视:325万,46条评论
搜狐:95万,261条评论
土豆:36万,2380条评论
凤凰:24万,9条评论
爱奇艺:1.8万,21条评论

很惊人。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印象里如此惊人传播量的纪录片,这两年大概也就是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了吧——但后者是有央视加持的,而且,是一个庞大的摄制机构。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确犹豫了一下,因为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
个人演讲?100分钟的个人演讲还能吸引很多人从头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讲人的语调除了最后略路提高一点声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静。这种个人演讲,几乎没怎么见过。
深度调查?嗯,其实最像深度调查,但电视台很少做这样长时间的深度调查节目,纸媒上上万字的深调并不少见,但用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纸媒嘛,没干过。
纪录片?这个其实很牵强,这个片子可以说7-8成都是镜头对着一个演讲人,哪有这么拍纪录片的。
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前媒体人现在在创业的风端(吴蔚)这样说:
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
哦,他是在江湖中最神秘的微信群之一:四番群里说这句话的。这个群的神秘之处在于只有40个人,名额满了除非踢走一个绝不加新人。


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
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说柴静的这个片子很震撼。
我倒没这种感觉。
我的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这样说:
没看过,也不明白雾霾这件事又什么可调查的?这么多年了,之前的其它调查也许都不完整,多有缺失。但,就那么一点不完整的有认真治理过吗?雾霾这种事儿不缺调查,缺的是决心!
某种角度讲,他其实没怎么说错。
柴静没有披露什么关于雾霾你所不知道的危害,而且,关于雾霾的成因,柴静也没有拿出什么鲜为人见的事实——真的,很多东西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没什么可震撼的。
柴静不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这话的意思是,她这个视频,我个人以为,是政治正确的。
柴静是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出现的。100分钟的视频,她所触及的根本性东西是两条:其一,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但执行不严,因为环保部门没有“牙齿”。其二,能源行业应该放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清洁更环保同时并不耽误发展的新能源。
这就是多年央视历练的底线能力——吴蔚甚至还发现了柴静频频使用“三年以来”这样的前缀。这样的细节都被他发现了,佩服。
所以,我的那位朋友还是说错了。
决心有,怎么下?这是操作性的问题。
也许有人是知道的,但柴静的贡献在于,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媒体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柴静的个人演讲能力,在这个视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她没有呐喊过,唯一一次提高嗓门,也是在视频的最后那几分钟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时间,她一直很平静。
这种娓娓道来的演说,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呐喊则比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环保这个议题,需要的是理性。因为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
环保的本质,不需要极端主义,也不是少数极端分子能够完成的。
柴静的这种本色出演,和视频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柴静用她的女儿的故事开始,平静地讲完了一个半小时,叙事的建构能力极佳。
有人像我推荐了一本书,名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kindle版有售,不过10块钱,值得学习一下。


说到她女儿,这个片子可能会有争议的地方是:个人代入感太重。
这和传统的媒体伦理不符。
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手法是:记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
事实上,柴静在这个议题上,一向争议很大。柴静过往的很多作品,是走亲历者路线的。她会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东西——一种不好听的说法是,夹带私货。
柴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太多,13年甚至还引发过一场批评。批评者中的一位是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说,著名记者。
但问题在于,硬新闻在这个时代,的确大众不爱看。
有一些好的硬新闻作品,读来晦涩难懂——说难听点,叫“不说人话”,最终,大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绝非主要的细节上。
这种事,屡见不鲜。
而且,柴静的这场演讲,明显是练过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种“表演”。
这让正统的媒体伦理又受不了了,记者怎么可以表演?


柴静这个作品,真的很难叫“新闻作品”,虽然它的内核其实是深度调查。
这次柴静更“过分”,这个作品是以她个人演讲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是她个人。
在举到一些数字的时候,她还反复强调,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懂。
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标准的传统硬新闻里,你什么时候见过?报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还好意思拿出来说?
但这样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感。
你很难去要求受众都是专业的。
更何况,在雾霾这个议题上,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柴静在演讲中有句很煽情的话,叫“同呼吸共命运”。煽情归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实,一点不夸张。
柴静这个片子所引发的巨大的传播量,以及,也许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变,说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该起到的作用。
不过,这个时候,捍卫者们可能又要说了:程序必须正义。


所以,柴静的作品,最好的归类方式是:演讲。
这是一场时长超过100分钟的个人演讲,当然,后面有很多人的贡献。正如片尾拉出来的密密麻麻的鸣谢名单。
个人演讲?这算不算自媒体了?柴静还说过,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
人民网在和柴静的专访中,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
柴静回答说: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
有理由相信,柴静还会就这个话题继续努力下去。
但自媒体不自媒体的这种标签,已经不重要了。讨论柴静算不算自媒体,我个人都会觉得有些无聊。


最后一个话题。
柴静这个视频,对媒体运作有什么可借鉴的?
很难讲。
必须注意到,这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投入,历时至少有一年——根据柴静的自述。
这样的成本,若是抱着公益的心态,还算好。柴静那本书大卖,也是她能自筹经费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
但如果抱着商业的心态,真的要掂量掂量。
但柴静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有些议题——尤其是事关最广泛的公众利益,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采访,本身也投入不菲。
如果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不是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再多说一个细节
前央视人王凯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听到过笑声,但你从来没听到过掌声。
这是一个前媒体人,或者说,骨子里依然是个媒体人的柴静的克制。 (本文首发钛媒体
完整视频见钛媒体链接:http://www.tmtpost.com/14472.html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 20:33
“穹顶之下”的新媒体形态如何重构传统媒体基因
微观互联2015-03-02



该纪录片将对中国的雾霾防治、环保事业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值得期待,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传播领域,其必将扮演里程碑式的角色——尤其在新旧媒体交替,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正为前路而迷茫的当下,对其从传播行业的解读显得意义非凡。


3月1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AQI)96,空气质量状况为“良”,这比前一天重度污染的雾霾天算是略有了好转。但关于此话题的关注度和讨论热烈指数并没因此而下降。
2月28日,柴静将其采访、录制了一年的雾霾污染调查类专题纪录片《穹顶之下》正式推向公众,并迅速引发全民热议,成为2015年第一场公众事件。
该纪录片将对中国的雾霾防治、环保事业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值得期待,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传播领域,其必将扮演里程碑式的角色——尤其在新旧媒体交替,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正为前路而迷茫的当下,对其从传播行业的解读显得意义非凡。

一、 从新闻学角度,《穹顶之下》作为调查报道的文本堪称典范,这是其后续传播效应的基础。
1、 选题:有普遍的社会共鸣性,且与即将召开的两会大背景完美契合
2、 文本逻辑:文本表达上逻辑清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论
3、 文本工具:大量专业数据及对这些数据图表化、形象化的处理方式;大量专业人士引证及对这些引证在逻辑上非常严密的结合;将专业术语和知识,处理成平实语言的表达技巧。

二、 更值得讨论的则是在传播层面。简单而言,无论传播时机、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及传播渠道的整合上,《穹顶之下》都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人通过新媒体形式对传统新闻文本的集中利用的典范”。也因此,这两天有评论将此作为自媒体/新媒体时代的一个节点,从这个意义上,值得行业好好研究和讨论。
下面,我基于新媒体角度——不是泛媒体角度,更不是传统媒体角度,从这些方面尝试对此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见,不求结论,但求讨论。
1、 传播时机选择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倾向性各有不同。
从南方周末环境口记者的《我见证的柴静与雾霾的恩怨》一文中可知,柴静用了一年时间来做这部纪录片,而在1月27日前,早已成片。在其发布时间上,应该是费了思量且此前处于半保密状态。这个时间节点对后期传播有什么意义呢?
周末可更好的在新媒体领域空间,拉长话题的生命周期。一方面,包括视频网站、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在内的新媒体空间,周末的编辑频度低于平时,可让话题占据尽量多的入口资源(去看看这两天各大平台的头条和推荐吧!)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社交媒体平台上,话题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从半小时到半天,更迭的很快。而在周末时间,因上面说的第一方面原因,这种更迭发生的可能性会最小。
这与传统媒体是不一样的,后者因持续解读,及版面周期的需要,重要新闻选择非周末发布,更容易最大化传播效能。
节后第一周属于话题空档期,传统媒体上选题和版面资源丰富;新媒体场上,舆论饥渴、热门话题缺位,这样一个公众性选题很容易被最大化吸纳和扩散。
两会前:这个不多说。
2、 传统内容和新媒体表达方式的融合实验。
传统媒体新媒体探索目前走向的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传统媒体运作模式下生产的传统媒体文本,平移到一个新媒体壳子——比如传统媒体乐此不疲进行着的开发个网站或app或公众号,然后将版面内容,发布到这些平台上——这种完全罔顾用户体验的强硬转型方式已经在不断的时间内,就反复被证明走不通——正如互联网往移动互联网进化时的各种试错。所谓新媒体产品化思路,指的也并不是形式上产品化,但内核上传统化,而应该是从内到外的嬗变。怎么做?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提供了一中可能。
网络视频为主体的表达形式:更加生动、直观,且加上了“网络”两个字,即基于网络平台,更容易互动和被扩散,既有“播”,又便于“传”——而不是电视的单向广播模式。
多元和创新化的表达语言: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科幻电影特效技巧……运用了更多的新媒体语言。如此的效果,并不仅仅在于能更好的将信息阐释清楚,更在于其在将话题阐释清楚时所赋予的传播性——里面很多的部分,都可以作为基于该一话题的切口素材,独立被传播和扩散。
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的完美融合:如果不容易理解的话,可以问问题,《穹顶之下》如果在央视作为纪录片播放效果会怎么样?——即使其后期被挖出来通过网络进行再传播。如果该纪录片只在某个单一平台播出,没有系统和全盘的渠道支持会怎么样?如果微信、微博、视频等web端、客户端没有配合支持、推荐,如此爆发性、倾倒性的播放量会实现么?
反过来,如果倾这些新媒体资源,推广的是某个传统形式的新闻调查节目,结果又会如何?
可以说,这部纪录片从内容和形式上非常好匹配了新媒体平台调性,而后者强大的渠道延展能力对其传播性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是渠道为王,也难说内容为王,二者的从内到外的融合而不是割裂才是媒体嬗变的可行途径。
3、 渠道端,全媒体形式的完美配合。
新媒体时代,传播已经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而是多环节、多形式的交替和配合,“传”与“播”不断反复。UGC形式的信息发掘、编辑力量的介入和整理、平台入口资源的推荐和支持、衍生话题的发起和组织、编辑力量的后期多形式整理,及多重媒体形态的跟进……这里面,全媒体形态的配合就是关键。
这一点,各大新媒体平台都做的不错,即时介入,并全力响应。比如优酷最早发布了这个纪录片,并在PC和移动端都给了头条的位置,在官方微博、微信上也进行了推送;搜狐、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也有相继跟进,全资源支持。正是这样的全媒体形态配合,才将播放量共同推向最高。
另一个可注意的细节是,最后数据来看,截至当晚20点,腾讯视频播放量是其他视频网站播放量的三倍还多。为什么不是优酷而是腾讯视频且差距如此之大呢?后者的全媒体优势正是关键。
不仅在腾讯视频web端、移动端进行了首页推荐,腾讯网也提供了首页推荐资源,及推出了专题。更要命的是,腾讯视频还运用了微信这档移动端的核武器,基于社交媒体途径对纪录片进行覆盖性推广。截止到3月1日12:00,该纪录片全网总播放量11706万次,其中腾讯视频总播放量已达8793万次。

三、 思考题。
这种分析或许有过渡解读之嫌疑,柴静团队未必思考那么多且做了相应规划,但作为一个标本,其解读的意义仍在。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每一种探索、臆测和思考都将有其独特的价值。
全新的传播形式、产品和平台,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措手不及,但从结绳记事、篆刻记事,到造纸、印刷,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从文字、图片、语音、到视频,及至它们的糅合和融合叙事——每一次解构之后的重构其意义都不仅限于行业之内,而是绵及社会与文明。
其间,如果要将《穹顶之下》符号化的话,我们有必要在诸多臆测和“六经注我”之后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那么,请听思考题:
1、对自媒体而言,《穹顶之下》可复制么?
新闻及传播学角度,规律可循,有可复制的基础。但个人特质、独特的选题,甚至个人特质明显的表达方式和能力似乎不可批量。那么,能克服么?或者多大程度上可复制?
2、对组织化媒体而言,这个案例多大程度上可参考?
比如电视台的调查性节目是否可形式上如此创新,并与新媒体全媒体平台建立更好的、系统化的合作模式?平面媒体呢?
3、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对严肃信息的处理和传播,从这个案例上,是否可有突破?
网络视频此前似乎更多的被赋予了娱乐功能,而传统媒体则在进行严肃新闻实验,二者是否就此找到了融合的基础和可能?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5-24 15:45
骂柴静的人,我就想问你一句话
作者:假装在纽约

1
  对不起,我知道你已经厌倦了这样的刷屏,可是我还是想说一下柴静。
  确切地说,是想说一下从昨天开始,网络上那些针对柴静而起的口水、论战、恶毒的揣测、师出无名的攻击。
2
  有人骂柴静是公知,拍这样的片子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有人骂她是五毛,拍这样的片子帮助维稳。
  同样一个柴静,同样一段片子,同样一件事,居然能出现这样两方截然不同的评价。你可以想象,那些观点,是如何唯心而阴暗。
  所以说在中国做事,太难,因为有太多恶意,太多盲从,太多冷漠,太多无动于衷,太多的眼睛和耳朵被无知蒙蔽,太多的心灵被偏激绑架而失去善意,太多的脑袋被刻意操纵而失去理性。
3
  有人开始攻击她的私生活。有人开始质疑她的女儿是美国国籍。有人开始分析她的传播策略。有人开始嘲笑她的调查不够专业。
  如果从纯粹学术角度,讨论有些问题当然无可厚非。
  可是你们充满攻击性的言语里,分明每一个字都透着阴暗,透着嫉妒。
  你们疯了吗?
4
  还能说什么呢,在奇葩遍地的国度,那朵正常盛开的花,反而成了异类。
5
  那些骂柴静的人,我就想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到底希望不希望雾霾问题能够解决?
  如果你们像我一样,不愿意在北京,在上海,在南京,在杭州,过着每天早上要看污染指数才敢出门的憋屈生活,不愿意每天推开窗外面就是一片昏暗看不到蓝天,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去在意那些细枝末节?那些真的重要吗?
  她以一己之力,营造了一个多么好的呼吁全社会解决雾霾问题的氛围。从她的这个视频出发,各行各业、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接着做多少事?
  难道你们不知道,所有与这个主题无关的口水,都只会模糊焦点,破坏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
  难道你们真的愿意一辈子生活在毒空气里吗?
  你们都疯了吗?
6
  还有些人,平时不愿意谈雾霾,不屑谈民生,不屑关注新闻,不愿意参与热门话题讨论,自视高冷,自以为逼格高,这些,都无可厚非。
  可是在柴静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件大好事的时候,他们却跳出来,攻击她矫情,攻击她炒作自己。
  所以你们眼红了是吗?你们自恃与世无争的高冷呢?
7
  我甚至不在乎柴静拍这部视频是不是有炒作自己或者捞钱的目的。我不在乎。我对这个问题完全不感兴趣。这完全不重要。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说,“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正因为面包师想赚钱,所以他努力做出好吃的面包,所以我们才有面包吃。即便他炒作包装自己,想成为全国全世界最有名的面包师,那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吧?
  当我吃到好吃的面包,我只会心存感激,而不会指责面包师想赚我的钱。
  同样地,柴静做了这么一次调查,形成了全社会呼吁解决雾霾问题的压力。这本身已经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心存感激。
  更何况,她根本没有占用公共资源和纳税人的钱,而是自己掏腰包做了这么一件事。
  我甚至希望她能够从中获利,因为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人走上她这条路。
8
  而且,当你们自己躺在阴沟泥水里打滚的时候,为什么却要求别人,做一个纯洁无暇的圣母?
  你,有什么资格?
9
  还有人说她投机取巧。有人说,几年前批评雾霾有危险,她不批评;现在批评雾霾是政治正确,她才跑出来。
  就算现在批评雾霾是政治正确,那么你们站出来批评了吗?站出来去做了柴静那样的调查了吗?
10
  还有人批评她为什么不再前进一步,对体制有更严厉的批评?
  你们,装什么外宾呢?你以为柴静看不到那些问题?就你最聪明?难道你不知道,如果再前进一步,我们就根本连看到这个视频的机会都没有?
  能把自己想表达的、公众需要知道的信息,用适当的尺度传达出去,而又不必搭进自己的生活和自由,这是一种本事和智慧。
  难道都期待别人振臂一呼头破血流才算是英雄吗?那你自己怎么不去?
11
  我甚至开始觉得,对待这个纪录片的态度,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理性与否、真诚与否的最好的试金石。
  这样的话单独拿出来说,也许太绝对、太唯心,可是放在这个纪录片的具体语境里,我觉得,是客观的。
  如果你没看视频就在骂柴静,那你真的是个烂人。如果你看了视频还在骂柴静,那你更是个烂人。
12
  过去数百年,美国社会的每一次社会变革,从黑人平权运动、到女性地位的改善、到整治污染,到今天的同性恋婚姻,都是靠着无数的普通人,用一点点的勇敢和责任感,站出来去推动才促成的。
  现在柴静站了出来。遇到的却是这样的局面。
  还能说什么呢?
13
  大多数人,都不是可以随时离开这个国家一走了之的巨富。也不是可以承受社会动荡带来的沉重后果的无产。
  这个国家,属于你我这样的中间阶层。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把它变得更好。这是落在我们肩上,无可奈何的责任。
  所以,让我们抛弃所有的政治站队,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吧。
  在目前的国情之下,无论政治立场是左是右,只要你属于这个中间阶层,从我们未来共同的命运出发,左右之间,是有交集的。
  而柴静,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
  你我,也可以。
转自:
http://yd.sina.cn/article/detail-icczmvun6372876.d.html?vt=4&mid=avxeafr3149483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9-27 15:47
柴静的演说的10大技巧


1. 演说目的&话题
        从柴静的103分钟演说视频中,她披露了很多信息,表达了她的态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她感召了我们要改变观念,采取行动。她的演说涵盖了四大演说目的(除开类似相声或者脱口秀一类的搞笑演说):陈述,解释,说服和激励。当然整篇演说达到的肯定是激励的目的(你有没有看到最后告诉自己以后要怎样不要怎样?)但她的演讲不是以自己抗争获取胜利的故事去激励,而是为了服务于更多人的利益出发,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做出的一系列调查去激励。

        她选择的话题是空气污染,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确实存在的现实问题,触及到人类的五大需求之一:生存需求。(其它的包括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自我和被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尽管这不是她擅长的话题,但是因为做了大量详实的调研和实地走访,她已经成为了这个话题强有力的发言人之一。

        另外,在演讲过程中,她多次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尊重观众,自问自答,把观众心中的疑惑一一解开;她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让你听上近2个小时也依然沉浸其中。

2. 组织结构
        由于演说很长,架构很大,我画了一张图(三击下图放大看)提取了所有的素材,并解释了她使用的结构。柴静的逻辑思辨能力非常强,如果不是这么清晰的结构,这样充满专业信息的演讲真的很容易让人睡着的。

        从全局来看,她使用的是说服性演说常常使用的“背景-冲突-解决”(Situation-Complication-Resolution)结构。另外她在结束的时候用一段图文视频呼吁大家可以从自己,从现在,从小事行动开始改变。最后照应了整篇演讲的主题:同呼吸共命运。她在开篇,主体(三个论点)和结尾都非常清晰的做了划分,并且每个部分之间都有良好的过渡,使得我们跟随她的节奏,听的一点也不凌乱。从细节来看,论据充分,彼此有归纳也有演绎结构,完全符合金字塔原理对思维,写作和组织材料的要求。

3. 讲述故事
        这是每一个演讲高手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因为故事本身就有一种抓力,牢牢地吸引你往下听,往里去探寻。当她要提出每个人都要问的三个问题时,她讲她女儿趴在窗边问问题;当她想证明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有多污染时,她讲她自己使用PM2.5捕捉仪器;当她想说明这不是我们国家独有的问题和也可以得到解决的时候,她引用了英国伦敦大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如何治理;当她想呼吁大家从小事做起,她讲了她如何在短短的时间让工地老板覆上防尘布,让餐饮店老板装上油烟过滤器等。一系列亲身经历的和历史事件强有力的佐证了她的每一个观点,也深深的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

        而且她在讲故事的时候,摒弃了很多的专业术语,采用对话和有变化的声调引领观众进入故事的设定和情景之中,这使得她的几个故事非常的真实。观众不会觉得她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

4. 使用幽默
        即使在这么严肃的话题里,柴静一样不会忘记幽默的强大力量。幽默使人放松,让观众一种更容易接受的姿态聆听你的信息。柴静讲到钢产量时,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大家已经笑了;然后她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个“唐山当时还谎报是第五。”这是幽默的一种手法,英文是riffing,中文翻译是即兴重复,就是先让观众笑,暂停,然后用和之前有关联的笑点说出一个更夸大或更好极致,使观众发笑,有点像三句半的感觉。当讲到最后餐饮店老板请他们吃油饼子时,她夸张的说,“那一年工作餐我们都是吃的油饼。”我们无从考证,不过类似这样夸张的手法,也是幽默常用的一种手法。

5.情感丰富
        毫无疑问,柴静是一个深度思考的女文青。你也许感觉大部分时候,她的演说比较严肃---实际也是,103分钟的演讲,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带着我们揭开的是骇人听闻的事实。不过,你应该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情绪,愤怒,厌恶,恐惧,爱,幸福,悲伤以及惊喜。7种情绪,让这篇演说不再平淡,我们的心情在跌宕起伏中最后跟随她走向了希望。如果你想要做好演说,发现从头到尾就是一直在亢奋,或者一直哭哭啼啼,基本上,很难。

        另外,由于她多年的采访经验,她表达不同情绪的时候显得是非常自然和控制的。我们看过很多演说者由于过于在某种情绪中而无法自拔导致的失败。切记!

6. 吸引人的语言
        首先她将中心思想“同呼吸,共命运”反复出现在演说中。朗朗上口和相同结构的短语使得观众非常容易抓住中心主旨,引起共鸣和进行传播。

        另外,作为文艺女青年的她还使用了大量的富有浓浓文学气质的,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比如“春天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有的时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雾的时候,你会忍不住往肺里面深深的呼吸一口气。能感觉到碎雨的那个味道,又凛冽又清新。”听到这,让人想起拥有美好空气的时候是多么的幸福!还有在演说结尾的那两个对照的句子“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守护你。”听到最后,一种再也无法拒绝的情感,一种此时此刻,这个事情就与我们,我们子孙后代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的情绪喷涌而出。我们在安静中却达到了情感的顶峰!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富有吸引力和引起共鸣的语言。

7. 口头表达
        柴静通篇演说没有出现一次不必要的停顿或者重复,更重要的是,100分钟的演说,我相信几乎不可能是逐字逐句背诵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然能把握好语速和停顿,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非常的了不起!

        虽然,她没有夸张的使用语言的速度,音量和音调的不断变化,但这毕竟不是一场演讲比赛。她那不做作,不戏剧化,娓娓道来的陈述,和低沉但又坚定有力的激励语气都能使我们为之触动。所以,使用声音最关键的要素是找到自己的声音特点,尽量带着真诚的去讲,也不要担心自己的语言或者方言。

8. 非口头表达
        之所以没有写肢体语言表达,首先我想提醒大家她的穿着。一件白色上衣,牛仔裤,短发,没有任何多余的配饰,显得非常的亲近。给人的感觉,她不是一个记者或者学者在发布调研结果,而就是一个妈妈,一个我们身边的人在关心空气污染问题。这也提醒我们演说时要穿着与主题相关的,或者能为主题做贡献的着装。

        另外,她的肢体动作和舞台移动不是我们经常在比赛看到的那样夸张和频繁。一方面跟主题的严肃性有关,另一方面,柴静本来就是一个善于用思想的深度,说话的逻辑和语言的抓力等打动人的讲者,不需要借助过多的肢体表现。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她在谈到女儿时,脸上的微笑;在谈到北京空气污染是实验室标准的14倍时,惊呆的表情。还有她惯有的那坚定深邃的眼神,无不保持着与观众的链接。

        最后,还有她转过身去,看着那颗不停转的地球,喃喃说出的那段诗意的感人肺腑的话。

9. 视觉辅助
        我不是Keynote设计专家,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不过,你肯定也注意到了,在她演讲中使用的各种可视化论据:图片,视频,柱状图,线形图,圆饼图等等。最重要的是每一次视觉辅助都确实胜过凭空描述。所谓“一图胜千言”。只要你的视觉辅助能胜过你的口头表达,那就大胆的使用吧!但是记住一点: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10. 演讲状态
        作为一个沟通高手,十几年的媒体生涯,柴静面对了无数的一对一,一对多的采访场面,而这些场面也经常面对的是刁钻,挑战的问题和回答。她早就已经是达到了10000小时的专家了,自然不会出现紧张或失控。但她从头到尾,精神饱满,情感真诚,镇定自若,信手拈来,娓娓而谈,自然亲切而又理性真实的完成了103分钟的不间断演说,极为震撼!!!事实上,我们普通人听过的大多数的演讲都是在30分钟以内的;100分钟通常是一场培训的时间。她能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保持我们的注意力,这跟她长期的高强度新闻采访和报道工作的“锻炼”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柴静的这篇演说,个人认为是现代中国人里为数不多的卓越的演说之一。分析出来的这演说十大技巧更是被她发挥到极致。

作者Jack(微信ID:jackluodan)

作者: jssh365    时间: 2015-9-28 11:06


人大教授断绝师生关系被批封建作祟:培养附和虚伪学生更可怕
上官云/中新网

编者按



人大教授孙家洲“清理门户”风波似已戛然而止,但事件中的“狂徒”研究生结局如何,公众仍将给予关心。

9月20日,60岁的孙家洲教授发布公开信,申明与新招硕士生断绝师生关系,并斥其狂徒。这起学术圈内的小事件经网上公开后,迅速成为热点。

孙教授不仅是学界秦汉史领域权威,而且系人大历史学院院长。能投师门下,这位年轻的研究生想必也有两把刷子。然而,孙教授斥责这名被“清理门户”的学生,在对学界乱发批评声音的问题上屡教不改,甚至在微信朋友圈中言语不敬,攻击北大等名校的个别学术权威,令自己“忍无可忍”。

支持孙教授此举的观点认为,学生轻狂至极,情商低劣,师生关系的建立属互选行为,导师有权解除。亦有人批评,年轻人轻狂与年纪、阅历轻浅有关,历史学科研究生进行学术质疑、批评,即便是在小众范围内发发牢骚,未尝不可。至于学生污言秽语、攻讦前辈,乃修养和品格问题,导师更不应袖手旁观。更有甚者,批评孙教授将此事公开化处理过于极端、武断,在学生并未触法情况下,单方面“解约”师生关系,不符合高校学生管理规则,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目前,这一风波当事各方均已缄默,师生二人未来关系如何,该生能否被其他导师接纳,并顺利完成学业,尚需时间观察。

不过,在互联网进入自媒体时代,这一事件所反映的当前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问题,已然摆在台面,亟需反思。

据中新网9月28日报道,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接受采访时称,孙教授公开断绝关系有失导师水准,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益和未来发展,而且客观上将此事激化升级为公共事件。肖鹰认为,孙教授过激表现,或许是出于学术界日益畸形化的“人际关系”的压力,担心“开罪”学术权威,惹祸上身,“让人看到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封建家长式的师生意识的浓重阴影”,印证有些学术圈内斗严重且存有门户之见。

肖鹰表示,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应鼓励、提供自由创新机能,建立现代师生关系,“学生轻狂不可怕,可怕的是培养的学生唯唯诺诺、虚伪欺诈。”



孙家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网站 资料

据中新网北京9月28日消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始,在几千年的中式师道传承中,形成了相对完整有序的治学规范和师徒关系。然而,近代以来,或许是由于西方教育模式的引入,这种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近期,一则“人大教授与新招硕士断绝师生关系”的新闻,让相对小众的“师道江湖”进入公众视野。相比于师生之间的是非纠结,让更多人深究的,是这段师生公案折射出的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

一封“断绝师生关系”公开信引发的关注

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老师“清理门户”事件,大致要从9月20日前后说起。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申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原因是学生郝相赫在朋友圈发布的微信“居然对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教授无端嘲讽”。对此,该学生发表“情况说明”进行反驳,不就又收回“情况说明”,并进行道歉,校方则表示将按程序处理。

事情似乎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相反,在媒体的曝光下,各种评论、猜测纷至沓来。有人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认为做法都有欠妥的地方:郝相赫的问题在于自身学术能力尚有不足便口出狂言,且质疑前辈的口吻令人反感;而孙教授严谨的态度值得称道,但公开断绝关系则有失导师水准,导致双方都“没有台阶好下”。

“郝同学只是一个刚由本科升入研究生学习的新生,在学术评议中表现偏激甚至轻狂,是难免的,这可以视作‘新生不适症’,导师应当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学者肖鹰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认为,从媒体提供的资讯看,郝相赫对所涉及的几位学术前辈的评议,虽然不能视作孙教授所谓的“无端嘲讽”,但的确缺少平和郑重。对于学生的轻狂态度,导师更应该理性平和地予以批评教育,并从促进学生学术思想深化的角度加以正面引导。孙教授对学生“公开断绝关系”的行为,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益和未来发展,而且客观上将此事激化升级为公共事件。

而据知情人透露,目前相关人大学生已经接到通知,不再评论此事。

“师生公案”折射高教研究生教育现状

不管最终事情如何解决,在不少人看来,比起表面的“无端嘲讽”与“公开断绝关系”,更有意味的是这一段“师生公案”折射出来的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据一位大学教授介绍,高校导师与学生师生关系的确立,各大学、院系会略有不同,有分配与双选两种机制。

“但正常情况下,不论出自于哪一种,特别是由于学术态度不相融洽造成的师生更换,是正常的。但这种更换,是平和地在院系内部进行,是正常的教学行为,几乎不会成为公共事件。”该教授称。

这次的“断绝关系”,让这类师生的情况更换出现了例外。肖鹰分析,以孙家洲教授的执教资历,不会不知道研究生培养中的常规师生更换机制。师生学术旨趣不合,做相应调整,是有利于学生培养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孙教授却在不走研究生培养程序的前提下急迫处置,把研究生培养中的常态事务恶化为教学危机。

由于事件中提到的阎步克、韩树峰等教授确为当今史学界权威人物,因此亦有人猜测,有些学术圈内斗严重且存有门户之见,孙家洲“断绝关系”一事便有可能成为佐证:避免因郝相赫的言论惹上麻烦,“开罪”学术权威。现在的学界似乎很江湖,有评论者说。

“据孙家洲教授公开信称,在他发表公开信之前,郝相赫已删除了‘狂言’。这是学生纠错的表现,导师应当给予善意理解,但孙教授仍然坚持‘决生’,而且向学界公开表示‘极其震怒’的态度。孙教授处置此事如此激烈,令人很难相信是在维护学术道义,而不是竭力避免冒犯‘权威尊严’。孙教授不应有的过激表现,也许出于学术界日益畸形化的‘人际关系’的压力。”肖鹰称。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学术人才。培养研究生具有学术批评勇气和学术争议热情,是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单从文史类研究生学习来说,肖鹰介绍,常规学习分为自我阅读与学术讨论两部分。研究生不仅要深入研读经典学术著作和前辈学术成果,而且要树立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正常的研究生教育,学术争议,包括师生之间的学术争议,不仅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是应当悉心培养和维护的。

“但在当下学界,批评争议的气氛是越来越淡薄了,日益浓烈的是自夸和叫好,因此异议和批评,不仅特别容易刺激和冒犯当事人,而且也多被圈内人视为格格不入的异端和另类。”肖鹰认为,孙家洲教授对郝相赫同学否定前辈学术地位“极其震怒”,将该生认定为“狂徒”,应当说这是当下中国学界整体缺少学术研讨精神和学术批评气氛辐射到了师生关系中。显然,因为缺少师生平等的学术争议意识,孙教授才会对学生敢于藏否自己首肯的权威学人感到“忍无可忍”。

有关“师承关系大讨论”的余声

后来,在当事人双方均几乎保持沉默的情况下,“师生公案”仍在网上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话题涉及近代引入的西方教育制度乃至中国传统的师承关系。研究生小陈就认为,人大“断绝师生关系”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可算作是近代西方教育制度引入后,与中国传统观念中“师徒父子”关系的冲突导致。

“来学校读研,是交了学费的,涉及教育责任问题;而传统的师徒关系是旧时的一种社交关系。基本上,目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处于传统师徒和教学关系的融合阶段。”小陈半开玩笑地说,“这个事件,就是一个较真的老师和一个比较‘作’的学生之间的撕扯,并在互联网时代被看客放大了。”

小陈所说的“旧时师徒父子关系”,在当今学界似乎也并未根绝。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生说,确定导师后,学生一般都会找时间去“拜见”,这里边固然有礼貌的成分,但在某些研究领域,也多少带有些许划分学术门派的意味。

面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导师究竟应该如何自处?“学界一些领域,导师没有担当,学术上唯权威是重,恪守门户之见,这样的状态,可能不可说不严重。”肖鹰颇为担忧地表示,孙家洲本次的态度,让人看到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封建家长式的师生意识的浓重阴影。所谓“断绝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以“清理门户”的宗法准则对待自己视为异己、另类的学生。“做教授指导学生,不是做师父收私家门徒,现代正常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是学术道路上的异代同行者”。

某种程度上,有争议更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师生学术发展才更有生气和动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不仅应当做一个勤恳的教导者,同时也应当是一个懂得倾听学生意见的合作者。学海无涯,导师无论多么博学和权威,相对于学生,并不是知识和思想的绝对拥有者。导师倾听学生意见,不仅是深化教学的需要,而且也是导师保持学术创新机能的需要。”

学生轻狂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唯唯诺诺、虚伪欺诈。以培养未来的学术人才计,我们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唯其如此,中国教育和中国学术才可望振兴之日。”肖鹰说。





欢迎光临 《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http://jssh365.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