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503|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黄埔7期:管季超提前听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4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07&_dsign=74091a49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07&_dsign=74091a49





《永远的质疑》:学者丁东热议社会事件 质疑权力异化

腾讯文化丁东2013-12-









[摘要]《永远的质疑》是著名学者丁东先生的随笔集。书中对社会事件及公共政策进行评议,质疑权力异化,话题涉及公共政策、司法、行政执法、计划生育、教育制度、学术风气、新闻传播、宣传等。




《永远的质疑》封面

《永远的质疑》是著名学者丁东先生的随笔集。书中对社会事件及公共政策进行评议,话题涉及公共政策、司法、行政执法、计划生育、教育制度、学术风气、新闻传播、宣传、出版、言论、对历史的反思等。作者质疑权力异化,质疑司法不公,质疑道德沦丧,质疑诚信缺失,质疑学术腐败,质疑知识分子失声……作者自云:“在众人不疑处有疑,是公民的优点;面对权力和主流说出自己的疑问,是公民的勇气。”以“永远的质疑”为名,正是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永远的质疑》是一面镜子,可以正衣冠,正得失,正良知。

本文摘自:《永远的质疑》 作者:丁东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8月

调查研究如何返璞归真

今年以来,许多媒体都在回顾改革开放30 年,出现了一批有看点的文章和节目。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专题节目,采访原来安徽省农委主任周曰礼,回忆当年随新任省委书记万里下乡调查,走进一家农户,主人躲在床上不肯下地。原来,他穷得连一条裤子都没有。这种惊人的现实,成为促使万里下决心支持农民包产到户的动力。人民公社化以后,包产到户被最高领导人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几度批判,几起几落,直到万里主政安徽,宁愿触犯天条,不能得罪百姓,终于让种地的自主权回到农民手里。安徽开始的农村改革成为突破

口,推向全国,使几亿中国农民告别了饥饿。万里当年下乡调查研究,轻车简从,没有前呼后拥,没有预先安排布置,才能看到农民的真实处境。现在有些官员也到基层调查研究,但做法完全不同。他们出发之前,先派人去“踩线”,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间到达,在什么地方停车,和什么人见面,由什么人汇报,让谁参加座谈,发言谁先谁后,都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甚至连参加座谈者的发言内容,都要事先写出稿子上报。这样经过“导演”的调查研究,能否了解到基层的实情,令人疑问。因为下面的干部很自然要向上级展示政绩,掩饰缺点。汇报情况也可能投其所好,专拣领导人爱听的说。如果领导者本来就不想接触矛盾,只想听听顺耳之言,这样安排倒也适得其所。

这种事先安排好的调查研究,我看有点类似于接待外宾。有人戏称:这是礼宾司对内。现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当然要讲程序,讲礼仪。外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预先作出周密安排十分必要,程序甚至要精确到每一分钟。如果外事礼宾部门考虑不周,安排不细,弄不好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是礼仪之邦,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一套成熟的外事经验。不光中央的外事部门掌握,地方政府也掌握。然而,把这种接待外宾的方式移植到接待领导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则很不妥当。因为内政和外交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调查研究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高级领导人和基层百姓,各自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上级不了解民情,民情不能上达领导人,在中国这样一个行政层次很多的国家里,是难以避免的。领导干部尽可能多地了解民情,才可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了解民情,有很多途径,比如公开媒体、内参、助手的帮助,现在又有了网络,但所有这些方式获得的信息,都是间接的,还是不能代替直接的调查研究,只有亲历现场,接触百姓,才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比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早就存在,高层也不是没有耳闻。但农村妇女熊德明当面向温家宝总理诉苦,还是触发了高层解决问题的决心。如果预先规定熊德明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或者像熊德明这样口无遮拦的百姓,根本就不让她和高官见面,结果自然两样。

采取什么方式调查,效果大不一样。预先安排好座谈对象的发言,等于事先确定了调查研究的结果。这种调查,有害无益。回想起“文革”后期,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我在山西省委机关工作,领导布置我到昔阳和大寨调查“经济领域的革命”。其实就是总结“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经验。到了那里,不准自由接触农民,也不准向基层干部了解情况,只许看县委提供的材料和各种新闻报道。在这个基础上,拼凑出调查报告,还得经昔阳县委审查。当时,大寨和昔阳是通天的,即使是省委,也不能不看他们的眼色。回想起来,这篇报告,洋洋万言,没有一条能够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这样的调查报告,当然是太荒谬了。

其实,中国古代那些励精图治的官员,为了体察民情,也懂得微服私访。而乾隆皇帝下江南那种地动山摇的巡游,又耗国力又扰民,历来为史家所诟病。今天的官员,如果以调研为名,行出巡之实,也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领导机关制定的政策对不对,好不好,说到底还是要由老百姓来感受,来判断。调查研究如果不接地气,不了解民间的喜怒哀乐,难免自欺欺人,误国误民。所以,不论到什么时候,要想把事情办好,还是应当采取万里那种工作方式,让调查研究返璞归真。

(2008年)

官员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出这个问题,在中共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是第一次。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公民意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作为状态。相反,伤害公民教育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先生主持下,由一百多名学者和一线中小学教师历时数年,编写了一套八册的公民课教材《新公民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经出版的小学四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公民道德方面,有仁爱、宽容、感恩、友谊、尚礼、诚信、责任、尊严、合作等主题;在公民价值观方面,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和平、爱国、追求真理、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主题;在公民知识方面,包括国家与政府、民主政治、政党制度、司法公正、社会公共生活、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等主题;在公民参与技能方面,包括与人沟通、演讲、讨论、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向责任部门或媒体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等主题。我认为,这是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好教材,公民教育的框架,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像“政府的职责”、“政府为什么要收税”,“新闻舆论的力量”、“维护公正”、“走近民主”,都是富有现实意义的重大主题,但课本通过孩子容易理解的小故事,做出通俗活泼的讲解,并且配了生动有趣的插图,让人耳目一新。这套教材在一些小学试用期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有识之士都期待,以这套教材的诞生为契机,让公民教育普遍走进我国中小学校的课堂。某些掌握权力者对教材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来并不奇怪。但他们不是善意地提出改进意见,也不和编者进入平等的沟通,而是强令北京大学出版社停止发行,已经发行的必须收回,把这套教材打入冷宫,上百名教育工作的心血付之东流。

建国60 年来,公民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受到伤害的不只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学生,同时还有各级官员。中国的平民固然需要提高公民意识,官员更需要提高公民意识。自20 世纪80 年代提出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以来,中国官员的学历提高很快,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占绝大多数,博士、硕士的比例也不小。他们在学校学了专业课、政治课、外语课,但没有接受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在许多官员那里仍然是个空白。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官员在公开场所的一言一行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有些官员的雷人言辞,例如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面对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出“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瞬间传遍了世界。也许这位官员是一时失语,但这反映了一个事实,许多官员的内心并不承认主权在民。地方官员无视公民权利的行为,也是接连不断。从贵州彭水诗案、辽宁西丰抓记者案、河南灵宝赴沪抓王帅案,一系列相似的案件,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问题,大量地方领导人不知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为何物?支配他们执政的,其实还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古代牧民思维,还是和“公安六条”一脉相承的专政思维,与现代公民社会的理念格格不入。辽阳市进行公车改革,公长岭区给区委书记和区长每年的车补高达8 万元,宏伟区书记和区长的车补也高达7.6 万元,是当地职工平均收入的3 倍。可见这些官员设计政策根本没有对纳税人的敬畏。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虽然也缺乏公民意识的系统教育,但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对于公民意识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对官员,如果不有意识地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权力就会使他们头脑膨胀,做出种种现代公民社会不能接受的蠢事。有鉴于此,有必要对官员进行一次公民意识教育的补课。

并且应当排除干扰,尽快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确立公民教育的应有位置,这样才可能使未来官员的政治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因为明天的官员必定出自今天的学生。

(2009年)

官员公款出国无权对纳税人保密

由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带队,有副院长、庭长、副局长等一行6 人组成的考察团,花费人民币四十八万余元,赴南非、埃及、土耳其等国进行为期11 天的“访问”一事,近日被媒体曝光,引起舆论关注。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一条常规的国际旅游热线,纵有南非约翰内斯堡市法院、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方法院、埃及开罗律师协会的正式邀请函,纵有拼凑而成的考察报告,也难以服众。硬要把公费旅游解释成是正常公务活动,其结果只能是越描越黑。尤其让人不安的是,这条旅游线路自费出行的报价仅有2 万多元,这几个官员一人平均花费高达8 万多元,还说“没有超过预算”,其中有无回扣?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出行的时间是2009 年1 月7 日至18 日。去年5 月,汶川地震,中央政府提出紧急压缩行政开支;国际金融风暴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2009 年各地区各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要在近3 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官员以公务出访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看来官员越过审批程序,我行我素,公款出国旅游,仍然不在少数。人们不能思考,现行制度的漏洞到底在什么地方?

广州海事法院称,是有人在该院的“OA”系统窃取内部文件,然后发布到互联网上,被媒体广泛关注,“只是现在仍无法查出是谁把内部的信息传播出去”。我看问题就出在这里。官员公务出访,都是官方机构内部安排,内部汇报,内部监控,作为共和国主人的广大公民无从知晓,更无从监督,因而黑箱运作的余地很大。广州海事法院六官员此次出行的信息,只是偶然被公开,就被社会看出破绽,露出了冰山的一角。如果把官员公务出访的信息普遍公开,就不知问题要有多少了!我并不是一般的反对官员公务出访。史家公认,30 年前谷牧等人出国考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过很好的作用。他们回国后,作了多场报告,颇受欢迎,让国人开阔了眼界,改变了观念。但是现在大量的官员公款出国,其行程内容,实在是向公众拿不出手!

不久前,茅于轼等学者发出倡议,要求“三公”消费(即公款出国、公款购车用车、公款吃喝)信息公开。依照2008 年5 月1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和第九条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三公”消费支出属于相关财政部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的政府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公民、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因此,公民有权向政府的财政部门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其告知近年来当地政府各机关公款出国、公款购车用车和公款接待费用的具体数据。各级政府机关的公款都是人民的血汗钱。这些钱怎么花,不应当向公众保密,向纳税人保密。建议国家制度明确规定,除了特殊情况,常规的官员出访,都要将出访目的、行程安排和费用支出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约束官员必须在阳光下活动,假公济私的行为就无处藏身了。

(2009年)

解决“计生黑户”是政府职责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长篇报道《多余的十五年》,介绍了15 岁的北京女孩李雪的命运。李雪是第二个孩子,父母都是下岗工人,靠低保为生,交不起5000 元钱的罚款,所以李雪一生下来就报不上户口,也不能上学读书。我读了这篇报道之后,非常心酸。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李雪也应当是花之一朵。不论她的父母有什么过错,她是无辜的。将心比心,一个花季少女,想进学校不得其门而入,是个人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国家的不幸。

像这样因为计划生育原因上不了户口的孩子,人称“计生黑户”。全国一共有多少这样的黑户?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今年福建省着手解决黑户的问题,估计全省未落户的人口约有18.3 万。按福建人口3400 万计算,黑户是人口数的0.5% 多一点。按这个比例推算,全国可能有700 万。几百万人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这些人如果集中起来,够一个中等国家了。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没有户口,就没有身份证,上不了学,结不了婚,就不了业,总而言之,享受不到基本的公民权利。以教育而论,这么多没有户口的孩子进不了学校,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际上大大地打了折扣。

在我国,户口管理本来是公安部门的独家责任。国家先后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执法机构都是公安部门。每个中国公民出生,公安部门理当给予户口登记。但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各个部门都要配合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口增长的急刹车,俗称“准生证”的计划生育证明,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成为申报户口的约束性条件。没有“准生证”的新生儿,父母就要交纳罚款,才能报上户口。这种做法固然加大了计划生育的力度,但也造成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黑户”:有的是因为交不起罚款,有的是想逃避罚款,有的是第一胎生了女孩,还想生男孩,故意不给女孩报户口。还有一些非婚生子女,也报不上户口。

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少年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沦为“贱民”,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大改善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现在,又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因为父母没有计划生育沦为“黑户”,如果政府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加以解决,将会进一步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国家之列,人口爆炸的风险已不存在,计划生育的攻坚战早就打完了。只要计划生育部门放权,不介入户口登记,黑户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今年,福建省公安厅经省政府同意,由公安厅、计生委、卫生厅、民政厅等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解决我省历年出生人口未落户问题的意见》,规定办理户口登记不得把交纳社会抚养费作为前置条件,严禁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公民进行违规罚款和其他搭车收费,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福建可以办的事,全国也可以办。如果中央政府出面协调,让计划生育因素退出户口登记,就可以在全国范围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黑户”的体制性原因。这样,不但可以让千千万万个李雪和正常青少年一样沐浴共和国的阳光,也为各级政府正确掌握人口数据,准确把握国情,减少了干扰性因素。

(2008年)

司法不公的寒蝉效应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 月15 日,一位九旬老人摔倒在南京解放南路人行道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过往行人无一理睬。体育舞蹈教练魏永玲从旁路过,于心不忍,但又怕好心不得好报,只好拉住数名路人,见证老人摔倒与她无关,然后打电话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又联系了120 急救车,才将老人抬上担架送往医院。此时,距老人倒地已经超过20 分钟。

这位老人为何如此不幸?人们为何见难不愿帮,见危不敢助,见死不能救?这是不是中华民族正常的道德状态?这一现象,显然与不久前的“彭宇案”有直接关联。所谓彭宇案,也发生在南京。年轻人彭宇出于好心,在公共汽车站把跌倒在地的徐寿兰老太太扶起来,又送她去医院检查。不想,徐老太太和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几万元医药费,便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他承担医疗费。其后,徐老太太向法院起诉。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以推理方式作出一审判决,裁定彭宇承担40% 的损失,补偿原告45876 元。这件事引起舆论大哗,也造成了寒蝉效应,使得人们普遍有了戒心,遇到这种事,敢不敢伸出援手,已经成了问题。

同类情况不仅发生在南京,全国都有。前几年有一个轰动全国的刘秋海事件。刘秋海是广东省雷州市政协委员,他在广西救了一个骑摩托摔倒在路边的女青年陈小俐,同样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当地交警认定就是刘秋海撞了人,判他赔偿。刘秋海告到法院,结果败诉。他为挽回名誉奔波了好几年,并得到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声援,也没有改变司法判决的结果。

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冠,但人们的道德状况却每况愈下。见难不愿帮,见危不敢助,见死不能救,不过是通常意义上的好人遇到的道德困境。至于损人利己、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的蔓延,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就更严重了。这种道德状况,能不能支撑中华民族的健康崛起,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有人把法律和道德看成不相关的两个领域,认为司法行为无须为道德风气负责。对此,我是不赞成的。司法行使的是公权力,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力极大。司法公正,是维系社会健康的底线。社会健康,人们才愿意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司法结果不利于做好人,好心人无好报,社会道德风气必然恶化。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我想无非是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法官的水平不高,枉判糊涂案;二是法官与一方当事人有利益纠葛,不想秉公判案;三是司法不独立,党政权力支配了司法审判。彭宇案的一审判决,我想不是出于第一条,就是出于第二条,所以受到了新闻舆论的强烈关注。这只是一起民事纠纷。至多给当事人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司法不公表现在刑事审判,败诉的是正直的律师、说真话的记者、反腐败的义士、维权的公民。颠倒黑白的判决,使得人们畏于关心公共事务,不敢行使公民权利,使得国人明哲保身,形不成公民社会。这种寒蝉效应,在更深的层次上败坏着中国人的公德,这是更加令人忧虑的。

(2010年)

警惕公权对公德的制度性伤害

上海市有关钓鱼执法的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新的一起受害司机已经怀疑要求搭车者是钓钩,仍然落入执法部门设下的圈套,受害司机为了自证清白甚至悲愤地自残。执法部门在舆论对此类事件强烈关注以后,仍然坚持钓鱼执法,令人震惊。伤害一个热心助人的无辜司机比漏过十辆无证经营的黑车,对于社会公德的败坏更严重。前两年发生的彭宇案使得南京的百姓再不敢帮助摔倒的老人。如果放任执法部门启用钩子陷害热心司机,必将严重地挫伤国民助人为乐的善心,摧毁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信任。

目前,当事人的诉求主要是还自身以清白。我认为,当地政府不但应当查清事实,还受诬者以清白,退赔罚款,赔礼道歉,还必须进一步反思这种钓鱼工程背后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表面的现象就是执法部门利用一些人的挣钱冲动,充当钩子,对开车人进行构陷。有记者调查,因规定举报有奖,每辆次奖励500 元,职业举报人激增,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的群体,一般有一个“钩子头”和执法人员联系,每个“钩子”头各有地盘。一个成熟的钩子能做到既安全又证据充分,月收入少则三五千,多则五六千元;钩子头一年可达十几万。这就形成了一条黑车执罚产业链。深层的原因是基层的执法部门的压力和动力来自于上级的罚款任务指标。

有人已经从交管部门的官方网站上,查到一份《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2007 - 2008 年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表明该大队两年时间“查处非法营运车辆5000 多辆”、“罚没款达到了5000 多万元”、“超额完成市总队和区建管局下达的预定指标任务”。完成罚款指标,对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有没有好处,只要查一查罚款的去向就清楚了。这种罚款经济制度只要存在,钓鱼执法的乱象就不会消失。执法部门行使的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所具有强制性,必定对全社会的道德状况起到强烈的导向作用。全社会大面积的道德坍塌,其根源往往是公共权力导向出了差错。在这方面,历史的教训不可不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逢政治运动往往要定出打击对象的指标和百分比,如果整不够,运动的领导者要就被视为右倾,只好拿无辜者凑数。引蛇出洞、栽赃诬陷、卧底告密、夫妻相害、父子反目,一时间都盛行起来,中国的传统美德荡然无存。

如今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些领域又出现了罚款经济。领导部门制定罚款指标,就是以公民大量违法为预设,这本身极其荒谬。如果公民普遍守法,执法者就完不成任务。执法者为了完成任务,必然处心积虑地制造罚款对象,伤害无辜公民。一个良好的制度安排,只能激励执法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事,充分尊重公民的合法权利,视伤害无辜公民为畏途。执法者的经济收入只能来自于财政拨款,而不能与罚款挂钩。如果制度安排相反,公权伤害公德将成为常态,我们将沦入丛林社会。

重建诚信社会值得深入讨论

最近几天,宜城市长周森锋遭遇的论文抄袭门和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身陷民族造假门先后引起争议。争论的情况不像前一段邓玉姣事件那样一边倒,而是出现了严责者有之,同情者有之,惋惜者有之的复杂局面。从已经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周森锋出身平民家庭,毕业于清华,工作有一定成绩;何川洋能在数万名考生中拔得头筹,相当不易,堪称学业突出。操作此事时他才15 岁,家长已经受到行政处分。

况且重庆头一年已经出现过状元不加分险些上不了北大的情况。他们如果是一贯劣迹斑斑之人,查出作弊行为受到责罚也算大快人心。但此二人在某种意义上都算得上是青年才俊,所以舆论的反应是困惑多于快意。我认为,对这些个案的讨论不应当停留于当事人是否应当责罚,或者如何责罚?也不能满足调整有弊病的现行政策,比如取消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要求,缩小高考加分的范围,或者干脆取消弊病丛生的加分政策。更重要的是由此反思:此类现象在当今中国是个别现象还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导致这些作弊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产生这些作弊现象基于怎样的社会环境?

如果青年才俊纷纷卷入各种丑闻风波,我们是否应当追问:到底仅仅是青年出了毛病,还是整个社会出了毛病?我认为,如果说当今中国在经济上正在迈向历史的高峰,

那么在道德诚信方面,则已经陷入了历史的低谷。国歌有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用这句歌词来概括中国内地当今的诚信现状,一点也不过分。诚信的大面积坍塌,仅仅归之为某些个人的道德缺失是不行的。作弊行为成为常态,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伦理导向出了偏差,维持正义的社会基础秩序已经全面瓦解。权力和金钱的力量格外嚣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成为生存竞争的主导机制。做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仗义执言受罚,公平竞争失去空间,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为了趋利避害,不由自主地首选旁门左道,甚至邪门歪道。

外界称颂当今社会已经达到太平盛世。我认为,不能只见金玉其外,不见败絮其中。即使是蒋介石在大陆统治时期,政界、军界那样腐败,教育界、科学界、医疗卫生界的基本面还是以清流为主导,教授、学者、学生、医生,绝大多数能够保持基本的职业伦理操守。而当今的中国社会,文凭做交易,医院宰病人,士子玩猫腻,司空见惯。传统属于清流的领域已经浊浪滚滚,污水四溢。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在学生中蔓延的面积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周森锋如果不是舆论关注,哪有人想得起来拿他的论文和别人的论文比对?如果把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的论文普查一遍,涉嫌抄袭的不知还有多少?连堂堂人民出版社社长领衔主编的《察贤辩才》一书,80% 以上的篇幅也与其他著作雷同。这就是当今中国的现实。采取鸵鸟政策,不敢面对这样的现实,那才真叫可怕。

19 年前,《中国青年》杂志曾经发起过一场激动全社会的“潘晓讨论”,可惜没有持续下去,就被当成“精神污染”中止了。现在回头看,开展这样的讨论对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非常有益。我前些天见到当时《中国青年》的社长兼总编辑关志豪先生,谈起来还十分感慨。我有一个想法,媒体如果从周森锋、何川洋等一类事件入手,开展一次关于重建中国诚信社会的讨论,让各界都来为我们这个社会诊断病情,寻找药方,颇有必要。上个世纪的历史,有过德国青年才俊集体进入冲锋队的教训,有过中国青年才俊纷纷卷入红卫兵的教训,不论德国、中国,对那种高调的误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思。如今的青年倒是远远地告别了理想的高调,却接二连三地滑进了作弊泥潭,对此,是否应当有一次更深入的检讨呢?

(2009年)

从退休金看当今的政治博弈机制

中国公民的退休金,按身份可以划为四类,第一类是公务员,包括党政军群机构的官员,退休待遇最有保障,基本上保持在职时的薪金水平;第二类是国有事件单位人员,原先和公务员差不多,最近有可能成为降低待遇的改革对象;第三类是企业职工,待遇明显比公务员低;第四类是农民,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退休金,一些地方政府给农民发放养老金,但和企业职工相比,又少了许多。公务员为此从来不喊。他们用不着为自己的利益公开呐喊,因为他们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已经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安排。

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特别是政协委员,对事业单位退休金改革方案提出强烈批评。所谓事业单位,过去主要是公立科教文卫机构。政协委员里在事业单位供职的比较多,话语能力比较强。如果在利益分配上伤害了别的群体,他们可以不做声,但直接伤害到他们这个群体,他们具有很强的博弈能力。我估计决策部门不会漠视他们的意见。

国有企业职工,发言能力不如事业人员,但还有一定的博弈能力。前些年,企业的退休金偏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总工程师退休金不如机关的一个普通的退休干部,他们心理不平衡,喊了不少年,政府总算把企业职工提高退休待遇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在养老金方面,农民最吃亏,却很少有人出来喊。农民虽然在数量上占了人口的大头,但在两会上真正的农民代表却没有几个。原来人大代表中的农民曾经占20% 以上,现在不到10%,1.3 亿农民工,只有3 名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代表本来就不多,还有一些是从来不提反对意见的。而政协根本没有农民这个界别。其实,国家最亏欠的就是农民。要求中央财政给农民发放养老金,并不是向农民施舍,而是向农民还债。我们不应当忘记,在工业化初期,政府靠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提取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就是用低估农产品价格,高估工业品价格的办法,让农民为国家建设作贡献。40年前我当过知青,对此深有体会。当时国家向农民收购一斤粮食才八九分钱,而市场的议价粮是两毛钱。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生产队打下粮食,直接就入了政府的粮库。分到农民手里的口粮,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据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农民建国后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的积累最保守的估计也高达30 万亿”。农民节衣缩食,为国家提供这么多积累,让国家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现在国库充实了,财政钱多了,难道不应当尽快回馈农民吗? 60 岁以上的农民,都是通过剪刀差给国家做过无偿贡献的,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国家还不应当还给他们一点活命钱吗?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赵殿国在2007—2008 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谈到,波兰有5% 的中央财政支出用于农民养老保险,我国中央财政对此则没有一分钱。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用地方财政,给老年农民发生活费。而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民老无所养的情况格外突出。以至于69 岁的湖南农民付达信为求温饱不惜犯罪入狱。这个极端的事件,给决策者敲了一记警钟。由中央财政出资,全国60 岁以上的1 亿老年农民建立基本的养老金,的确是不该再拖延了。如果地方财政状况好,再加以补充,则更有必要。有些地方最近搞消费券,我觉得,有钱应当首先投向老年农民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让农民老有所养,事关社会和谐,事关公平正义。财政支出应当优先雪中送炭,后搞锦上添花。在这方面列支,其实比修铁路、搞阅兵、飞天登月更紧迫,更能体现公共财政的性质,更能检验执政为民的真伪。直接往老年农民手里发钱,也比拿钱让各级官员搞“新农村建设”更实惠。更重要的是改变我国现有的博弈机制,改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构成。让各个阶层都有和自身数量相适应的代表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平台上发出声音,参与议政,这样,弱势群体的利益才有可能得到必要和及时的维护,国家政策的制订才可能趋向公正。

(2009年)

文学与公共事务

《南方都市报》开展关于当代文学是否道义缺席的讨论,是一个相当容易引起歧义的命题。因为文学并非必然与道义相联系,而道义二字也有各式各样的解释,不同的人,心目中的道义是不一样的。当代文学,或者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早已不是铁板一块,各人有各人的追求,各人有各人的选择。谁也无权要求作家写什么,不写什么。我不是文学界中人,只是一个偶尔看一点文学作品的读者,自然无权给文学的出路开什么药方。

但作为读者,我有权表达我自己阅读的感受,谈谈我对文学新作的好恶。我的偏好是很明白的。比如小说,我喜欢胡发云的《如焉》;散文,我喜欢章诒和近几年的作品;报告文学,我喜欢陈桂棣夫妇的《中国农民调查》。这些作品,能够引起我精神上的共鸣。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但问是非,不计利害,艺术上有很高的水准。我如果有机会发言,就为这些作品叫几声好。这也是我的权利。

还有一些作品,有才气,有趣味,我有机会也愿意读一读,感觉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另一些作品,媒体上宣传得很多,不论主流的也罢,先锋的也罢,我想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看不懂的就是看不懂,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争议可能源于不久前举行的《如焉》学术讨论会。会上有几位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专家不怎么看好这部小说,批评小说里思想议论成分太多,而我和一些趣味相近的朋友十分喜欢这部小说,于是引起了争论。这不奇怪。从王小波,到章诒和,都是文学圈以外的人们先看好。而专业的文学创作界和文学评论界的一些人士,到后来有的看好,有的不看好。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罗卜白菜,各有所爱。况且,文学批评圈子里边还有圈子里边的尺度,这都是很正常的,不妨各自保留各自的看法。

从这个话题,我想引申到文学杂志怎么办的问题。中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不是作协、文联主办,就是出版社主办,虽然都是官办,但也是公共传媒里的一类。许多文学杂志享受着财政的补贴。既然用了纳税人的钱,公民就有权要求文学期刊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有所关心,在涉及社会正义、公民权利方面,说一点真话,不要一味回避,一味沉默。上个世纪80 年代,文学期刊曾经发挥过这样的作用。当时,一些文学期刊站在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前沿,常常是一篇新作,万人争睹,一读为快。后来,由于外部压力,大部分文学期刊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有的热衷于形式的变化,文体的实验,有的转向内心世界乃至隐私的展示,而极少坚持对公共事务的起码关怀。不少文学期刊和社会现实的关系渐行渐远,成了少数作家诗人自娱自乐的平台。现在,除了几种全国有名的文学期刊发行数量尚可达到几万册,各省市的文学期刊,基本上都萎缩到几千册了,甚至只有几百册了。如果是自己凑钱办同人刊物,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可偏偏又用了纳税人的钱,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种趋势,到底是文学期刊的升华,还是文学期刊的末路?我想答案是很清楚的。一个作家,尽可以孤芳自赏,一个公共期刊,却不应漠视当下。好在今年出现了一个反例,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江南》杂志,原来只有两三千份的发行量,今年第一期发表了胡发云的长篇小说《如焉》,发行量猛增到一万一千份,仍然供不应求。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许多读者对文学期刊,和我有相同或相似的期待。倡导文学期刊的公共性是必要的。

(2006年)

失职的年代

我觉得,当今的中国学界,既不如“五四”那一代,不如“一二九”那一代,也不如20 世纪80 年代。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知识界在经济上虽然比较局促,当时有“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的说法,但士气高昂,思想活跃,富于社会关怀和进取精神,应当说,那是一个知识分子大体尽职的年代。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经济地位相对提高,成为尾随在官员和商人之后的另一个得利阶层,但士气上却一蹶不振,整体上从关怀社会转向关心自我。进入新的世纪,仍然精神萎靡,不见起色。学者作为知识界的一部分,在其中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不否认其中有少数不甘流俗的优秀者,但从整体上看,失职的现象触目可见。

失职首先表现在专业领域。所谓学者,无非是在某一学科有所专攻的人。恪守学术的严肃性,为学术创新努力工作,本来不是对学者的最高要求,而是学者之所以为学者的底线,是衡量一个学者称职还是失职的基本尺度。但这条底线,现在已经出现了普遍的失守。把学术本身当作游戏甚至儿戏,把与学术相关的文凭、学位、职称、评奖、研究项目、学术论著,都当作交易对象的情况比比皆是。学术腐败愈演愈烈,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学术尊严的堤坝已经大面积坍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坚持独立思考精神,勇于创新的学者和著述只是凤毛麟角,而随波逐流、媚上媚时的文字,却充斥着学术界的话语空间。学界的脊梁从整体上是弯曲的。

失职同时表现在公共领域。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必定有知识分子在充当着灵魂和思想库,优秀的学者,必定和优秀的作家和报人一起,经常发出代表社会良知的声音,抵抗着腐败和堕落。他们的思考和声音,不止是着眼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是着眼于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幸福,针对短视能够提出远见,针对狂热能够倡导理性。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为受污辱与被损害的人们说话,为弱势群体代言,为匡扶正义而不懈努力。当官僚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有人站出来为公众利益呐喊;当弱势群体的利益与强势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有人会站出来为弱势群体声辩。现在的情况是,权力资本化日趋显著,社会不公的现象到处可见,但学界乃至整个知识界对此麻木不仁,甚至显得趋炎附势。一些尚能洁身自好的学者,在专业领域尚能严肃认真,对公共事务却无可奈何,望而生畏或望而生厌,于是掉头而去,躲进书斋了事。少数人不甘沉默,但也缺少在公共传媒上表达的机会和渠道。这样,在整个社会舆论当中,良知的空白和缺位居然成了常态。

改变学者整体上失职的状态固然需要外部环境,但学界自身并不是没有努力的余地。我想,还应当从专业领域的尽职自律做起,同时向公共领域的尽职努力。

(2002年)

从杂文到时评

最近,关于时评的得失有不少议论。我认为,时评的兴起,是最近几年中国新闻领域的可喜现象。虽然各个媒体的时评良莠不齐,但时评的活跃,总比鸦雀无声好得多。所谓时评,就是时事评论的简称,也可以叫新闻评论。

本来,新闻无非是报道和评论两类。前者是陈述事实,后者是发表观点。但很长时间,媒体的评论引不起读者的兴趣。因为不论是社论,还是评论员文章,都缺乏个性。无非是换一种说法来解释官方的政策,缺少来自民间的声音。现在,有一些新锐报纸,不满足于上传下达,力图形成官民互动的管道。他们不光有自己的评论部,有优秀的本报评论员,还请关注公共问题的知识界人士开设专栏,并设置栏目,让各界百姓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议论风生的报纸,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也扩大了订户。

其实,这也不是新鲜事。现代新闻业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清朝末年出现报馆起,时事评论就产生了,梁启超就是那个时代最有影响的时事评论家。民国年间,声望最高的报纸是《大公报》,《大公报》不但拥有张季鸾、王芸生这样一流的时事评论家写社评,还开设星期论文专栏,请胡适、傅斯年这些知名学者发表言论。应当说,当时中国的时事评论,在世界上并不逊色。

1949 年以后,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成了喉舌,新闻评论也成了政策的传达者和宣讲者。这种格局在“文革”时期发展到极致。当时,“两报一刊”社论就是中央的声音,每个人必须学习,各单位必须贯彻,谁也不敢表示异议,私下流露不同看法也要冒很大风险。这种格局,看似把新闻评论推上了神坛,其实是新闻评论的异化。现在,再也没有人强求大家把党报党刊的社论、评论当成统一思想的学习文件了,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进步之一。有人对当下的时评不满,主要是着眼于文体。国内一些时评的写手,从杂文作者转化而来,一些时评的读者,习惯于欣赏杂文。他们可能是以鲁迅的杂文来衡量当下的时评,觉得文字不够幽默,不够风趣,不够机智,失之浅白。鲁迅杂文的确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话往往不直说,行文比较隐讳,语言常有多义性。我不否认鲁迅杂文特殊的美学价值,但在当下中国的时事评论中,我觉得不必向鲁迅的文体靠拢。时事评论,只是公民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一种方式,好的言论,是一种负责任的言论,是一种有助于改进公共政策、推动制度建议的言论,文风以明白、朴实、准确、严谨为上。时评固然不排除情感的表达,对好事可以流露喜悦,对丑恶可以表达愤怒,但更多的时候,应当是摆事实,讲道理,是以理性取胜,而不是靠情绪宣泄。

今天时评的作者,其实主要是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早年的杂文作者,现在改写时评,另外一部分则是以专家和学者身份写时评。一般来说,杂文作者的特点是注重文笔,写作频率快,而专家学者的长处却是见解专业而深刻。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情况并存是正常的。报纸的出版周期决定了需要有一批以时评写作为主要职业的从业者,但同理也需要专家学者来保持时评的深度。不管就哪一类型的时评写作而言,现在的时评队伍不是大了,而是很不够。所以对时评的繁荣,我们还是要以鼓励为主,不能因为它有不足,就简单否定。不论是国际事务,还是国内事务,许多都是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

每个人的意思,只是提供一种观点。有些事,截然对立的两种意见,各自都有可取之处,往往在不同意见的争辩当中,可以形成更高明的思路。这就很需要在时评中提倡一种谦虚的态度,我只是表达我自己的一得之见,我可以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发表意见的权利,不要追求赢家通吃的效果。中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期。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下发生的一些矛盾,老百姓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应对;领导者也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灵丹妙药。要想把事情办好,只有靠集思广益。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公共事务,媒体还不能畅所欲言。时评的管道不是太宽了,而是刚刚开始发育,很不稳定,也不够通畅。在这种情况下,对时评的发展,不妨多一点善意,少一点苛求。时评的出现和为社会认可,是近年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也是中国社会言论自由价值的体现。

(2009年)

教育有疾

211工程质疑

211 工程,是启动于上世纪90 年代初的国家教育项目。当时说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 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 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 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 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这项工程此前确定了107 所高校,今年教育部又增加了海南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目前一共是112 所。

211 工程实施至今已经十几年了,进入新世纪也9 年了,国家向这些高校倾斜投入的资金,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人们看到现实是,原来是国内名牌大学的,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未见缩小;原来是地方院校的,也未因为进入211 工程成为社会公认的名牌大学。相反,有的院校原来是国内名牌大学,在并校和扩张过程中,兼并了一些普通院校和专科院校,或借助社会力量办了“独立学院”,其专业教学科研水平良莠不齐,信誉不是提升了,而是明显下降了。

上世纪30 年代初,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发表了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时美金升值,清华大学资金充裕,正在大兴土木,梅先生这句话本意在针砭时弊,却成为后人理解大学真精神的钥匙。如今中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国家财政实力增长很快。依靠行政权力,把一部分高等院校确定为重点栽培的对象,注入更多的财力,确实可以迅速提升这些高校的硬件水平和教师待遇。客观地讲,一批进入211 工程的大学,大楼盖得相当漂亮,经费也相当充裕,在这方面已经超过了外国的名牌大学。一些大学钱多得已经到了年终不知怎么花的地步,但在学校的管理体制、科学研究的境界、学术探索的自由度、教师的师德与敬业、学生的学业追求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与国外一流大学仍然是两重天地。

不久前,有关大学排行榜的内幕交易被新闻曝光,使人们了解所谓排行榜到底是否具有公信力。其实,211 工程也是一个大学排行榜,是一个行政权力主导排行榜。一所大学水平的高低,既不能相信某些赢利机构的忽悠,也不应当由政府出面排座次。能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要由社会来检验,能不能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要由国内外的学术同行来评价。更重要的是,大学的水平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国际一流的大学是教育家自由竞赛的产物。高水平的大学由于人为的原因可以一落千丈。普通的大学由于大师的进入,校长和师生的努力,也可以变成一流的大学。211 工程只进不出,只增不减,这种设计本身就不符合大学水平消长的动态规律。另外,由于211 工程的实施,已经在211 院校和非211院校之间形成一道鸿沟,普通院校失去了励精图治、自我提升的希望,有些211 院校招收研究生,排斥来自非211 院校的考生,有些211 院校,拒绝来自非211 院校的师资流动。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出台就业歧视规定,要求学生必须从211院校毕业,否则不予录用。这条鸿沟,目前还有扩展加深之势。有教无类,不拘一格降人才,都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这些旨在公平的教育思想不应当被丢弃。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快出人才,国内设置了一批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后来人们发现,这一举措极大地伤害了教育公平,弊大于利,青少年到重点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几乎为权力和金钱所垄断。于是,教育行政部门下令扭转,其后遗症至今不能根治。教育公正是宪法原则,义务教育不应违背,高等教育也

不应违背,由于211 工程的实施造成的有悖于教育公正的负面影响,不应漠视。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如何才能公正地分配,值得决策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反思。

(2009年)

为讲座松绑

对于大学来说,开门延请校外各方面的知名人士演讲,本来是一种常态。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是这么做的。中国领导人以到国外大学演讲为荣,外国政治家也以到中国的大学演讲为乐。这种演讲不仅有外交上的意义,还能丰富大学教学内容,活跃大学的学术气氛。

对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以外的高等院校,讲座的意义尤其重要。前几天,我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展江教授的一次演讲,遇到一位来自郑州某高校的研究生。他说,听这样的演讲,太开脑筋了,真希望北京的著名学者能到我们那里去演讲。我说,很理解你的心情,因为我当年是在山西念的大学,太知道地方院校的学术环境了。地方院校的学生,很可能上四年大学,再念三年研究生,都没有听过一流学者的演讲。目前中国的学术格局是,地方院校冒出一些杰出人才,往往向中心城市的名牌大学流动,而中心城市名牌大学的一流学者,基本上不会向地方院校流动。久而久之,就苦了地方院校的学生。同样是上大学,不要说见不上大师的面,就是一睹那些一线学者教授真容的机会也没有。学位证书拿到了,却连本学科前沿的门牌号数都不知道在哪儿。前几天,我还认识了一位刚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硕士。

和他聊了一番,感到他眼界很开阔。他告诉我,本科是在内地上的一所地方大学,基本上没学到什么真东西。到香港中文大学自费读了一年研究生,学费加生活费大概花了10 万元,费用虽然比在内地上学高得多,但还是很值得。光是那里中外著名学者川流不息的讲座,就是内地大学根本听不到的。中国现在的交通条件比过去大有改善,高校的经费也比过去宽裕得多,就是地处偏僻的院校,邀请一线的知名学者讲学,从物质条件上讲也不再困难。但从政策环境上讲,却有越来越困难的趋势。比如,教育主管部门部不久前下发文件,对于社会人文学科的讲座,不是着眼于鼓励,而是强调讲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对涉及的敏感问题要严格把关。强调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讲座传播错误观点的,对相关负责人员,要依据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讲座的校内具体主办单位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申报,对拟邀请报告人的情况和报告内容进行认真了解,并征得拟邀请报告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同意。学校人员被外单位邀请担任讲座报告人的,必须经所在党总支或直属党支部同意,并上报校党委批准。这样的政策,在政治上是足够正确了,但结果很可能让一些大学的管理层对举办讲座心存畏惧,畏首畏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些思想活跃,擅长研

究当前公共领域前沿问题的学者,也会被视为敏感而拒之门外。

以这样的心态防范大学讲座,在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人们已经知道,中国大学的现代传统是由蔡元培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奠定的。他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来概括。他管理北大,陈独秀可以讲,胡适也可以讲;李大钊可以讲,辜鸿铭也可以讲。这才孕育了北京大学的新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甚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得益于此。这是历史的经验,今天并不过时。我希望新任教育部部长能够接续蔡元培的传统,对现行规定有所反思。如能为讲座松绑,则学生幸甚,校园文化幸甚,中国大学幸甚。

(2009年)

公立大学应当降低学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不少关心教育的人士纷纷建言献策。我也想提一条意见:现在是公立大学和公立高中降低学费的时候了。进入新千年以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教育费用最高的国家。上学贵、看病贵、买房贵被称为压在老百姓头上新的三座大山。近两三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免除了,但是因为高中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60%,大学的毛入学率也达到23%,一些低收入家庭,因为孩子考上高中、大学,欠债累累、不堪重负的情况令人不安。政府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前些年,曾经以“知识改变命运”来号召人们重视教育,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或者中专,就跳出了农门,改变了命运。但现在高等教育已经告别了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自谋职业。去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超过100 万人,今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即使大学调整专业设置,让教育尽可能适应市场需要,也解决不了就业难的问题。那些出身寒门的毕业生,父母缺少有力的社会关系,在空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求职难度更大。如果是贷款上学,找不到工作,或找到工作却工资很低,仍然无力还贷。在这种格局下,再拿供孩子上大学一本万利的说法忽悠老百姓,难免惹出麻烦。

接受高等教育,本来是公民的权利。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也是国民教育系列的一部分,不应看作纯粹的投资消费行为。大学的基本职责之一是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公立大学是国家用纳税人的钱办的,本身具有某种公益性质,理当给穷人和富人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如果学费高到一般工薪阶层都不堪重负的程度,就超过正当的限度。这种状态,不应当长期维持。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公立大学都具有公益性质。公立大学对本国公民不收学费或少收学费则是通例。甚至一些国家的私立大学,也能在政府和社会资助的前提下,对本国公民求学实行低收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 年的历史上,前40 多年上大学不收学费,农村来的学生基本上都能享受助学金。但当时的入学率过低,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上大学。上世纪90 年代后期,大学开始扩招,同时开始收费,一开始是几百元,很快攀升到四五千元以上,有的三本院校,每年学费高达一两万元,还不包括吃住。穷人上不起大学的现象再次重演。如果说,前几年财政紧张,不能支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收费有其不得已的理由,那么现在这个理由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一直在增加。但这些钱做了不少锦上添花的事,大楼盖得不算少,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也不算少,教授的待遇不低了。社会的感受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大学行政机构支配的资金越多,造成浪费的可能性越高,引发权力寻租可能性越大。我的主张是,财政增加教育投入,应当优先用于雪中送炭。应当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一头是学前教育,一头是高中和大学,这两头都应当逐步减免学费。即使不能一步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面应当包括一个时间表或路线图,把公立学校的收费降下来。哪怕每年降10%,用5 年时间降到合理的水平,也让老百姓有一个盼头。如果各类公立大学一起降低学费有困难,也可以先免除师范、农林等国家应当优先鼓励的专业的学费。让学生念书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公立学校,理当承担这样的功能。当然,民办学校或者私立学校可以保持市场机制,有人愿意花钱上,政府不必过多干预。

(2009年)

不能姑息公立大学校长的学术不端行为

最近一段,媒体披露的涉嫌学术不端的大学校长、院长已有多起。从云南中医学院,到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到辽宁大学,有的问题已经落实,有的还在被舆论质疑。不论这些个案最终结果如何,中国大学校长、院长能否遵守学术规范,正正派派地治学,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当今中国,高等院校早已是不是一方净土。这几年,学术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成风,愈演愈烈。加上互联网的出现,使抄袭在技术上颇为方便,不少青年学生以此为获得学分和学位的捷径。一些学校的风气不是以抄袭剽窃为耻,而以老老实实做学问为傻。这种局面,教育界学术界有识之士说起来无不痛心疾首。学风败坏到这步田地,究其原因,当然十分复杂,教育有问题,不完全是教育的问题。但原因之一,不能说与这些年对大学校长、院长学术不端行为的姑息迁就没有直接的关系,周叶中事件的处理就是一例。

大学的校长、院长不是单纯的行政官员,而是集行政权力与学术师表为一身的角色,是一校学术伦理导向的掌舵人。如果校长、院长从严治学,社会风气再坏,这所学校内部不至于坏到不堪的地步。如果校长、院长自己就不干净,便失去了维护基本的学术正义的资格。过去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现在我们要说,容忍校长、院长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规范的底线必然失守。大学的校长、院长,特别是公立大学的校长、院长,在端正学术风气、遵守学术规范方面,必须从严要求。因为民办的大学失去了公信力,会因招不到学生而垮台,有招生市场制约着他。而公办学校的校长、院长,权力来自上级的选拔和任命,目前公立大学的命运还不受招生市场的制约。如果掌握其进退去留的行政领导,容忍他们的学术不端行为,再无视舆论的监督,这种溃烂就没有自愈的可能了。

中国公立大学的校长、院长的产生,大体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学而优则仕”,一条是“仕而优则学”。前者是教学科研有了成绩,于是被上级安排为校长、院长。后者是从党政干部转为学官,因为不甘于“外行领导内行”,自己也要变成内行,也要参与科研,出学术成果。从目前的用人机制看,后者大有增加之势。陈丹青说,现在“内行就是外行,外行就是内行”。不论“学而优则仕”,还是“仕而优则学”,他们都是“双肩挑”:繁忙的会议不能不开,频繁的应酬不能不去,国外国内的考察不能耽误,学术成果还不能少出。于是,大量的科研项目就由校长、院长出面领衔,立项筹资,具体的活计则由一般的教师乃至研究生去做。在这种权责不清乃至权责分离的格局下,学术研究的水准是可疑的,学术泡沫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原来,我以为出洋相的主要是从“仕而优则学”途径上来的人,他们在学术上不是内行,又要做得很像内行,难免闹出笑话。现在看来问题不是这么简单。官位的诱惑力很大,学术荣誉的吸引力也不小。从“学而优则仕”的途径上去的人,没有精力和时间从事艰苦的学术探索,又想保持自己的“学术地位”,采取合作的办法制造学术成果,闹出笑话也不让人意外。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政府对公立大学校长、院长的学术活动必须从严要求。可以允许校长院长在任职期间不做学问,不能允许他们带头违反学术规范。好在学术成果都是公开发表的白纸黑字,这方面的问题,比贪污受贿好查得多。查实一起,就应当处理一起,凡是发生学术不端者,都不能继续担任校长、院长。至于是撤职,还是令其主动辞职,则可根据情节轻重、责任大小而定。

(2009年)

燕京大学能否重现辉煌?

经过多年协商,司徒雷登的骨灰于今年11 月中旬在杭州安葬,受到各方好评。司徒雷登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一生对中国怀着友好的感情。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同情受侵略的中国人民,1941 年珍珠港事件后,他被日军关进监狱达3年多。抗战胜利后曾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 年曾经为美国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而努力,未能成功,只好离开中国。

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主要是因为毛泽东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根据这篇文章的观点,过去国内舆论对司徒雷登多为负面评价。这次骨灰安葬表明,官方对他的评价,将会趋于正面,以“对华友好人士”定位。综观司徒雷登的一生,与其说是个外交家,不如说是个教育家,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贡献给了燕京大学。重新评价司徒雷登,必然引出重新对燕京大学进行历史定位的问题。近年来,民国时代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国立大学,都得到了正面的评价,南开大学等私立大学也得到了正面的评价,但燕京大学这样的教会大学,还没有得到正面的评价。实事求是地弄清这个问题,恐怕比解决司徒雷登身后的个人归宿更有意义。

我认识一位老先生叫张定,80 多岁了,是毕业于燕京大学的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对这个问题有过分析。他说,燕京大学曾被一些人说成是“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因为燕京大学是美国人创办的私立大学,曾设有宗教学院,校长司徒雷登是美国人。其实,在燕园内,学生、教职员工都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也有相信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思想的自由。各种进步民主的社团活动,包括基督教的活动,都是自愿参加。宗教学院规模很小,设在校园边缘的一座小楼里面,学生人数也极少。司徒雷登一生致力于燕京大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并且得到切实的成功。在我国医学界、新闻界、外交界、教育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工科学乃至国家领导人中,都可以看到不少燕京大学历届毕业生的名字,他们是专家、学者、教授和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燕京大学一共存在33 年,规模不大,在校学生从未超过1000 人。但是如今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就有50 多人,加上各学科的学部委员、学术带头人、专家、教授就更不胜数了。若以院士数目与学生人数相比,恐怕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燕京大学是比例最高的。燕京大学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历史的事实。特别是1949 年后中国外交界、新闻界以出身燕京的学生为基本力量,中国的社会学、历史学研究,从吴文藻到费孝通、林耀华,从顾颉刚、容庚、邓之诚到何炳棣、瞿同祖、冯家升、谭其骧等,都和燕京有关。这些年来人们对燕京大学的评价,在事实上也已基本趋于正面。人们熟悉的作家冰心、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外交部前部长黄华、《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谭文瑞等,都是燕京大学毕业生。为制止非典流行而受到国人尊敬的蒋彦永大夫,也是燕京大学毕业生。燕京大学为中国培养的非常优秀的人才太多了,举不胜举。说燕京大学的水平当时在中国居于前列,在世界进入一流,我觉得并不过分。

燕京大学本着“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校训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在专业水平,还是在人格修养方面,今天国内的许多重点大学,恐怕难以望其项背。当然,这种时代的落差,不只是学校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可惜的是,燕京大学在上世纪50 年代初院系调整时,被分而治之,合并到北大、清华等院校去了,从此,燕京大学在中国消失。改革开放以后,燕京大学校友会恢复了活动,许多老校友都有一个心愿,就是恢复燕京大学。现在,燕京大学校友们陆续老去,最年轻的也快80 岁了,他们在有生之年看到母校重现辉煌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

在经济领域,人们已经认识到像“文革”那样“破四旧”是愚蠢的,老字号的价值是宝贵的,同仁堂、全聚德这些老字号的招牌本身就是天价的无形资产。其实在教育领域道理也是一样,名牌大学的校名本身就是无形资产。某些上市公司,都知道要借清华、北大的校名造势。新建一些没有历史传统的院校,不如恢复一些历史上的名校。名校的精神,是无价之宝,只让燕京啤酒流行,不让燕京大学再生,实在说不过去。

现在,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连年提高教育投入,想在中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然而,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不光是一个钱的问题,光靠巨额资金,未必能办出好的大学,更重要的是要有包容的胸怀,营造适合大学发育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中国现代大学的历史,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存在。对于以往的历史,各个时期,在不同的现实处境下,得出不同的评价,有可以理解的原因。但在今天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果还原真实的历史,对现实更具启发意义。

(2008年)

自欺欺人的“显著提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在北京大学举办座谈会,纪念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培养30 周年。在过去的29 年里,我国研究生教育累计向国家输送了24 万名博士毕业生和180 万名硕士毕业生。会议认为,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种种问题,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但整体质量有显著提高,我国已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招生数从1982 年的11080 人发展到2007 年的418592 人,其中博士生招生数从1982 年的302人增加到2007 年的58002 人。”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数量上增长飞快,不到30 年时间就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圈外人可能以为是一件好事,其实当今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一个泡沫充斥的领域。现在的博士生与1982 年相比,学术质量下滑幅度之大,也可称世界之冠。20 世纪80 年代的博士,虽然不是个个出色,但绝大部分都成为学科的领先人物。如今社会公认的看法是,现在的博士,整体水平不如80 年代的硕士;现在的硕士,整体水平不如80 年代的本科生。硕士生对本学科的学术动向不了解,博士生跟学术前沿基本不沾边,乃是当今许多研究生院的常态。不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只对文凭感兴趣,只对文凭背后的利益感兴趣,对学术本身毫无兴趣,根本没有学术创新的冲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几乎成为家常便饭。年轻学子考不上研究生很郁闷,考上研究生也很郁闷。郁闷又不能不读研究生,因为如果不混到硕士以上学位,很多用人机构就不考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的学历门槛越抬越高,北京等城市的户口门槛越抬越高。迈不过这个门槛,就得不到体面的职业。这样的制度安排,拉长了学生受教育的年限。过去,本科毕业,22 岁左右,就可以进入专业工作岗位;现在,大批年轻人混到硕士,25 岁才能工作,混到博士,将近30 岁了,也未必能进入专业岗位。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几年前就说:“我们的一些制度助长了浮躁风,形成恶性互动。我们国家图书馆设有博士生文库,专门收集储存我国的博士生论文。按年代顺序排队,发现各学科论文水平逐年下降。”现在这种下滑趋势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造成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很多。90 年代以后,在教育产业化的风潮里,学位的商品效应突显。各地的大学和一些研究机构,看到研究生教育有利可图,不论自身学术水平高低,有无科学研究实力,都争着建博士点、硕士点。大学的教师,也失去了上一辈的谦恭与自律,有没有学术造诣,都要争当博导。有一批党政干部,也来个双肩挑,成为博导硕导,其实根本不知道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何物。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学位教育,基本上是全进全出,很少淘汰。现在博士生的学制一般是三年,少数是四年,硕士生已经从三年缩短到两年,到期基本上都能拿到学位。哪个评委要想对博士论文投否决票,马上成为公关对象,直到举手投降,放弃己见为止。博士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普遍获得博士学位,无论欧美还是日本,都是不可思议的。美国博士生的淘汰率是38%,日本的淘汰率更高。中国的零淘汰,在国际同行看来不是丑闻,也是笑话。

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不需要普及,也不可能普及。数量的多少没有意义,只有质量的高低才有意义,特别是博士学术水平的高低,乃是一国科学研究水准的重要标志。中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不到30 年的功夫,质量的堤坝就溃塌到如此地步,实在是中国教育之痛。

中国研究生院的院长们坐在一起开会,如果能正视现实,认真反思,总结教训,寻找对策,或许还能让公众看到一点希望。但院长们竟然以“整体质量有显著提高”的说法自欺欺人。鸵鸟固然可以选择把脑袋埋进沙子里,但这能改变臀部的形象么?

令人生疑的高官学位

中国的高官,将呈现高学位的特色,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比例。或许有人会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干部知识化的成就。在民主国家,领导人由竞选性选举产生,虽然法律对领导人的学历并无规定,但一些受过高深教育的博士、硕士,特别是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法学家或其他专家,进入政坛担任高官,是常有的现象。政治家的教育背景也会成为选民考虑的因素。但如果细心对比就会发现,中外博士高官,读书和做官的次序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国家政要的履历很清楚,他们是先在大学或研究所攻读学位,后进政坛担任要职。而中国政要的博士学位,基本上都是担任要职以后获得。这就不能不让人生出疑问,他们在担任省市长、省市委书记或其他要职期间,政务如此繁忙,怎么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莫非他们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其实,奥妙很简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双轨制。

一般年轻学子,为了攻读博士硕士学位,要参加竞争性的考试,专业、外语和政治是必考的科目,先笔试,后口试。他们不但要超过各科规定的分数线,而且要进入位居前列的名次,方有机会录取。这条轨道,称之为计划内招生。另一条轨道,叫计划外招生,只要你肯出钱,分数不够也可录取,甚至不考试也可录取。一些大学和研究院,把计划外招收博士硕士当成了赚钱之道。于是,一些大款,也纷纷花钱,猎取学位。从此,中国的高学位鱼龙混杂,良莠莫辨。高官在职读博士,占用的未必是计划外指标,也未必需要给招生机构交钱。因为中国的大学不独立,不论人权财权都受政府掌控,本来就要在省长、市长、部长、局长的权力下讨生活,高官稍微动用权力,就可以让大学得到实惠。有些高官虽然不是大学的顶头上司,也是他们的巴结对象,他们相信,只要接近权力,现在用不上,将来可能用得上,以至有教授私下宣称,我招研究生,达不到局级不考虑。上个世纪90 年代,博士学位在中国很吃香,高官读博士便成为时髦。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喜欢博士帽,为什么不离职读书?其实,对他们更重要的是官帽,如果不当官,大学也不会巴结他们了。高官读博士,自然不同于年轻学子读博士,对年青学子的考试要求、课程要求,对高官都成为可有可无可松可紧的条件。有的外省高官,攻读北京某大学的博士,甚至可以不来学校上课,而是提供机票让教授到外省面授。一部分高官的毕业论文,也是秘书代笔,或枪手代笔。

高官在职读博士,已经成为权学交易的一道风景。现在,有的爱惜名誉的大学,已经停止招收在职博士生。有人还向领导层的政治新星提出建议:如果你们的本科教育是凭本事考进的名牌大学,含金量已经够用了,当官以后获得的那些硕士、博士学位还是不提为好,否则反而让人生疑。

(2007年)

畸形的艺术教育热

在中国内地,近年大学招生走上超速发展的快车道,人称泡沫化。其中泡沫化最严重的学科之一,就是艺术,原来只有九所音乐学院,现在已经急遽扩张到800 所。原来只有一所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各地都办影视学院、影视专业,也逾百家。数量扩张太快,同时意味着质量的快速下滑,一些院校的影视专业,根本没有合格师资。有的是中文教师临时改行,有的是临时从电视台请个摄像师来上课,教学水平之低可想而知。但就是这样,艺术院校仍是报考的热点,近两年,很多省市的艺术考生数量都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比如山东省,艺术考生在2002 年为3.2 万人,2005 年达到14.6万人。那些中央级的艺术院校,每年招生更火爆之极,收几百名学生,能引来上万考生报考。艺术教育如此之热,莫非出自新一代人对艺术的酷爱?非也。

我想,以下三个原因很重要:

一是当今中国普遍的社会心理是急功近利。少数影视明星、歌手、电视主持人,年纪轻轻,一举成功,受到媒体追捧,本人名利双收,引来其他学生和家长的羡慕,想追随其后,将学艺术当作成功的捷径。传统的人文学科,如文、史、哲,十年寒窗,未必能修成正果,现在多数青年已经不感兴趣。二是在中国内地的统一高考中,艺术类和体育类的考生的文化课,另设较低的分数线,可比普通专业低两三百分,使得一些考生觉得有机可乘。一些有权有钱的家长,也从中看到上下其手的回旋空间。在很多地区临近高考时,许多中学就动员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转考艺术类院校。有些县市的中学甚至还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将低分考生强行组建新的“艺术班”。

三是办学者以此为商机。学生热衷于投考什么专业,一些大学就开设哪些专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硬着头皮也要上。光是招生时的报名费,就是一笔巨额收入。还有考前的各种辅导班,录取时的各种公关活动,都给艺术院校和教师造成了大把赚钱的机会。在北京,不仅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开设美术考前培训班发了财,连一些正在中央美院还没毕业的学生,开几年美术班后都买上了奥迪车。这也成为艺术院校越速扩张的动力。

目前,艺术专业畸形发展的局面,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深深的忧虑,有些专家已经公开发出降温的呼吁。的确,办大学不是办养鸡场,批量生产,难免滥竽充数。不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自然培养不出合格的艺术人才。用不了几年,艺术类毕业生质量问题暴露,数量供过于求,必然发生就业困难。况且,艺术专业学费大大高于一般的专业,一般专业的学费每年约5000 元,但艺术类学费上万元,家长付出巨额投资,最后子女毕业找不到预期的工作,甚至毕业即失业。中央戏剧学院目前4 年学费6 万多元钱,加上食宿等费用4 年要大约15 万,考前辅导班一年学费也要1 到2 万,有些人还要送贵重的礼物。巩俐那个时代,表演系隔年招生一二十人,可现在每年招五六十人,其中大概有2 到3 人能得到观众认可,大部分只有改行,或者担任报酬很低的小配角。这些人毕业后很多年都收不回已经投入的学习成本。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这种失落,如何能不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2008年)

学风争论的是与非

王彬彬在2010 年第3 期《文艺研究》上发表了《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以后,被一些报纸报道和转载,引起了舆论的热议。当时,记者张弘给我

打电话,问我对此事有何看法。我表示,王彬彬是一个正直敢言的学者,我不赞成对王彬彬批评汪晖的动机作恶意猜测。张弘在报导里写了这样一段:“多年来一直关注学术规范和学术生态的学者丁冬认为,就王彬彬文章中找出的问题确实都是问题,但是,怎么定性属于模糊地带。我认为,说‘学术失范’可能更好。丁冬认为,不能说汪晖的《反抗绝望》没有问题,有的是用了别人的观点没有说出来,有的是‘参见’,可能不够规范。但是,《反抗绝望》确实有几处引用了别人的原文没有加注释,这显然是失范。王彬彬对汪晖定性是否过重可以讨论,但是,很多网友为汪晖辩护,对王彬彬做诛心之论,怀疑他的动机,这一点我觉得很不好。王彬彬出名不比汪晖晚,他批评王蒙的时候影响也非常大,他也批评过自由主义。我们不能以思想的门户之见来理解王彬彬。”但该报编辑发稿时,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把我支持王彬彬的话全都删掉了。只保留“丁冬认为说学术失范更好”,给人以我为汪晖的著作辩护的印象。对此我只有苦笑。这恐怕不是出于工作的疏忽,而是出于编辑个人的倾向。这种断章取义的编辑手法,颇不足取。

汪晖的著作是他二十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其中存在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硬伤,这是争论各方都不否认的。王彬彬只查了手头的几种书,指出了一部分,后来别人又查出了其他硬伤。这些硬伤算抄袭剽窃,还是如报道钱理群说是引文不规范,或是我提出的学术失范,或是别的,本来可以讨论。我之所以认为学术失范,主要是想把汪晖著作中的硬伤和完全没有创见的抄袭剽窃相区别。现在后一种抄袭剽窃太严重了,干这种事的有大学校长,有市委书记、市长,更不要说一般的教师、学生了。汪晖的博士论文毕竟和这种行为有区别。王彬彬定性较重,也有他的道理。现在中国学界已经乱象丛生,从博士硕士论文,到一些公开出版物,采用王彬彬文中概括的几种手法,将别人的文字拼凑成自己著作的现象司空见惯。汪晖在学界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粉丝”很多,王彬彬以他公开出版的博士论文为个案,剖析其中明显的硬伤,对于端正学术风气,无疑具有警醒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参与讨论者提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看法,我认为有必要加以分析:有人说,王彬彬是想借批评汪晖出名。这些批评者首先是缺乏知识,王彬彬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作甚丰,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是著名学者。当时他写过一篇批评王蒙过于聪明的文章,在知识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王彬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个案的文章,史料扎实,立论新颖,澄清了不少积非成是的历史谜团,也被学界刮目相看。所以,王彬彬用不着借批评汪晖猎取名声。有人说,这是二十多前的事,何必现在翻出来算账?学术研究,没有时间的限制。别说二十多年前,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学术公案,现在重新研究仍然可能产生现实意义。

有人说,80 年代的学术规范没有现在这么严格,不必苛求。这也是一种误解。80 年代学术论著的注释规则虽然不像今天这么统一,但从整体上看,80 年代的学术风气要比现在纯正得多。当时哪有现在这么多的学术弊案和丑闻?自从中国有了现代学术以来,引用别人的著作,不注明出处,从来都是不正当的,80 年代也不例外。汪晖博士论文中的硬伤,当时没有发现,应当说是评委的疏忽,并不能证明80 年代不需要遵守学术规范。还有人说王彬彬情绪化,不厚道,破坏了学术环境。王彬彬的批评文章,通篇都是学术语言,首发的也是学术杂志,他并没有侮辱汪晖,只是展开严肃的学术批评。自然,不赞成他的意见,也可以进行反批评。目前中国内地,这样指名道姓的批评文章,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中国的学术环境要想激浊扬清,需要多一些这样的批评。如果发现问题都捂起来,中国的学术环境只会更糟。

在目前这场有关学风的争论中,我发现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只讲立场,不论是非。学界不宜追星,追星不需要理由,而学术需要理性。如果因为喜爱某个学者,认同某种思潮,就一味追捧,连失误也当成光荣,那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2010年)

学术界的内伤

最近,几起发生在高等院校的学术失范事件引起了沸沸扬扬的议论。其中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把抄袭别人的东西当成了终南捷径;有的自己学问不错,翻译外国人的学术著作本来也付出了劳动,但一时被虚荣心眯住了眼睛,译著当成论著发表。笔者前些时候在上海见到王元化先生,他谈到对一位学有专长又有失误的中年学者,既要批评,也要爱护,不要一棍子打死。对此,我是很赞成的。我觉得,抄袭自然是不可取的,但就目前中国学界的情况而言,这远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罗列学术腐败的十大表现,这个问题进不了前三位。更突出的问题我想说三个:一个叫学术依附,一个叫权钱交易,一个叫逆向淘汰机制。

这三个问题又是联系在一起的。

当代中国的学术,尤其是社会人文科学,对国家权力的依附性是很强的。从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学术几乎完全沦为意识形态的婢女,从整体上丧失了独立的品格。由国家机器垄断学术研究,如果在技术领域还能搞出两弹一星,那么在社会人文领域,后果必然是一花独放,百草凋零。最早指出这个体制弊端的是顾准,他1973 年就说,“我们的原子弹和卫星上天,分明是在民主集中制下搞出来的。苏联的军事科学,不对,是武器科学,还有许多其他各门科学,50年来发展得也很好。如果说,科学研究在这种制度下多少受到阻碍的话,那就是人文科学和哲学。因为这个领域,正是权威保留独占的判断权的领域”。(《顾准文集》344 页)的确如此。在这种从苏联学来的体制下,和最高权威不同的思想学术见解,再有前瞻性,也难逃厄运。不必举太多的例子,从杨兆龙提出的依法治国论,马寅初提出的新人口论到顾准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莫不遭到封杀,社会学等学科干脆全军覆没。

80 年代以来,从苏联引进的学术体制开始受到置疑和反思,学术界的独立的意识开始觉醒,民间逐步拓展出一点学术空间。但到为止,这种民间的学术空间仍然十分有限和脆弱,民间成立学术社团要受到控制和限制。国内外的一些企业、财团资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数量少而不稳定。一些出版社出版民间学者主持的学术丛刊,往往因人事的变化和经费的萎缩而停顿。从整体上看,学术界的民间空间和独立性还没有达到“五四”时代的水平。

在现行的学术体制中,科研经费受控于政府财政,学术刊物只允许官办,专业职称评定由官员调控。所有这些,都保证了学术研究基本上控制在国家机器的导向之下,政治权力想调动财力向哪类课题倾斜,往往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90 年代以来,党政官员调任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的现象有增无减,经过80 年代倡导干部四化,这些官员自然也有较高的学历,也有教授、研究员一类的职称。但他们毕竟原来从事的是党政领导工作,而不是学术研究。到了学术机构,他们也要抓科研,也要领衔搞项目,但这些项目的特色往往近乎政治宣传,而与中外学术传统大异其趣。政治家有个什么新提法,他们就组织学术工作者一拥而上地论证阐发,多少科研经费为此而支出,多少“论文”因此而自诞生、多少书籍为此而出版、多少奖项由此而问世。与之相比,不论在声势上还是数量上,民间学术活动的范围和规模,都远远地不能望其项背。

进入90 年代以来,中国的吏治腐败和司法腐败日甚一日,使整个社会弥漫在一种腐败的氛围里。要让学界身处其间洁身自好,那真是天方夜谭。腐败的基本游戏规则就是权钱交易。官可以买,其他公共权力可以买,与学术有关的利益为什么不可以买?什么学位、学衔、学术成果、学术荣誉,无不与各种交易联系在一起。包括两院院士的增选,背后也不无权钱交易。难怪有人说1948 年选中研院院士是学术至上,1955 年选中科院学部委员是政治挂帅,90 年代竞争院士是金钱开路了。

我在2000 年第3 期《学术界》上,读到两篇文章,揭露陈国生的著作用的是假书号,出版社不承认。其实,问题恐怕还是此生口袋里钱不多,在今日之中国,只要书籍的内容不犯忌,有一两万块钱弄个真书号又有何难?由各级各类掌握公共权力者领衔主编的用真书号出版的没有任何读者有兴趣光顾的“学术”垃圾,其实比假书号出的书要多得多。现行的体制,一方面鼓励学者混官,谋取公共权力,然后利用公共权力去占有学术资源、学术头衔和学术荣誉,一方面形成逆向淘汰机制,对于健康的学术力量构成有形或无形的压制、伤害和摧残。学界一些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不愿意与这种氛围同流合污,坚持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直面现实,着眼于社会的进步,研究真问题,于是受到种种压力。被点名批判的有之,被单位解聘的有之,被出版机构拒稿或要求不属真名的有之,在评定专业职称时穿小鞋就更不足为奇了。大学本来是靠名教授支撑的。有一所院校,本来就知名教授就不多,但现有的知名教授却被冷冻起来。作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一文主要执笔者的孙长江教授,其学术造诣本来有目共睹,竟连指导研究生也不允许。北大学生评选10 名最受欢迎的教授,因为名列第一的钱理群教授独立性较强,校方于是在公布名单时以姓氏笔画为序,把他排到后面。这些小动作虽然不像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的专政手段那样置人于死地,但长此以往,也难免要将中国学界导入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才是中国学术界更严重的内伤。

(2002年)

回眸院系调整

60年前进行的院系调整,是一个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深远的事件。这次调整,始于1951年底,高潮在1952年下半年,结束于1953年。从数字上看,把中国原有的211所高等学校,调整为182所,减少了综合大学,增加了工业、农业、师范、医药等专科院校。私立大学一律改成公立,招生人数成倍增加,特别是工科招生幅度增加最大,其次是师范。当时是想通过院系调整,让高等教育适应新中国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用有限的财力、尽快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标准化的专门人才。但从更深层次的后果看,这次调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方向性转折。

中国的现代大学,起源于洋务运动。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确立现代学制以后,兴办了一批大学,形成国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并存的格局。中国早期大学学习的榜样之一是德国。德国的体制是国家办大学为主。但德皇帝威廉明确承认:“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他给大学充分的财政经费,保证教授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绝不干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使德国的科学水平直到希特勒上台以前,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蔡元培留学德国归来以后,执掌北京大学,主张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将大学定位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蔡元培的选择,使草创期的中国大学教育获得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中国早期大学学习的另一个榜样是美国。庚子赔款本来是清朝统治者留下的民族屈辱,但美国将所获赔款用于发展中国教育,给中国现代化进程以深刻影响。清华大学的前身,就是留美预备学校。一批又一批留美学生,如梅贻琦、胡适、蒋梦麟、张伯苓、竺可桢,学成归来以后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领航者。他们都接受了美国的通才教育思想。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美国大学的独立地位和学术自由比德国更有过之。美国的大学格局以私立为主体,学术水平位居前列的几乎都是私立大学,由谁办,怎么办,完全不受政府干预。二战以后,美国超越德国,执世界科学之牛耳,为当时中国知识界所追慕。

20世纪40年代后期,全球形成了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这一国际背景之中。毛泽东选择了苏联。尤其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进一步实行全面苏化,教育也纳入了以苏联为师的轨道。美国的大学体制和教育思想,则被贴上帝国主义的标签,成为批判对象。从中华民族百年发展的成败得失看,如果说,当时政治上的“一边倒”出于某种不得已,那么教育上的一边倒就不是取法乎上,而是取法乎中,或取法乎下了。

苏联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国家权力至上的高等教育。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完全失去生存的空间,成为公立大学的一统天下。在这种计划体制下,大学一切资源配置完全由行政权力主导。具体到当时中国,就是按照条条和块块来配置。条条就是部委,国务院主要部委都设立本专业的高等院校,比如航空学院、地质学院、石油学院、邮电学院;块块就是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自治区,各省一般都设立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而文理兼备的综合大学以及音乐、美术等专门学院则每个大区设立一所或一所以上。这样,民国时期留下的大学,约3/4都被动了手术,打散重新配置。以浙江大学为例,调整前拥有文、理、工、农、法、医、师范七个学院,曾经被誉为“东方剑桥”。经过调整,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法学院停办;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党院。新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院系调整前,中国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55所,调整后只剩14所。这14所综合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也只是文理学院而已,不能再设有工、农、医等学科。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虽然保持大学之名,实际上已经改建为单一的工科学院。

文、理、工分家,使大学丧失了学科综合的优势和学科交叉的活力,创造力大为下降,大学精神的传统被切断。一些曾经达到国际前沿的研究型大学,逐渐落伍,辉煌不再。70岁的杨继绳和80岁的资中筠是清华大学前后校友。但杨继绳对资中筠说,你上的是清华大学,我上的是五道口工学院。因为资中筠正好在院系调整那年毕业,而杨继绳1960年才入学。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根本没听说过陈寅恪的名字。由此可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辉煌,到60年代已经留不下一点痕迹。

经过调整,文科比重大幅下降,从原来的1/3下降到1/7,后来进一步下降到不足1/10。一些学科干脆被取消,如政治学、社会学,都被打成资产阶级的伪科学。原有的专家只好改行。

全国各类高校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大量引进苏联教材。苏联许多学科其实水平有限。中国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与世界科学前沿的距离进一步拉大。难怪李泽厚说,自己这一代知识分子是知识少而忏悔多。

改革开放以后,反思苏联模式成为思想解放的焦点之一,苏式高等教育的弊端受到有识之士的尖锐批判。打开国门看世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重新正视和学习西方大学的长处,超越工具理性,呼唤价值理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成为80年代大学师生主流思潮。通才教育的指导思想重新被领导层认同,于是,恢复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成为一时风气。清华大学等院校重建了文科。高层用并校的方式,重新打造多学科的综合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打造航空母舰式的巨型大学。在80年代,给民办大学也开了口子。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至今不放弃对民办大学的歧视政策,只有少量民办大学允许参加统一招生,发放专科和本科文凭,个别民办大学允许招收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公平竞争。杨福家向温家宝当面要求独立办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温家宝的承诺能否兑现还要拭目以待。而教会大学至今不许恢复。燕京、圣约翰等大学的校友曾尝试为复校而努力,都不能如愿。

重新拾起通才教育的理念,还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苏式高等教育的弊端。要想彻底消除全盘苏化的负面因素,让中国大学真正获得腾飞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回归大学独立,学术自由。

一个大学校长遭遇的“车厢事件”

1981年夏天,48岁的刘道玉担任了武汉大学校长。他敢为天下先,推行了一系改革,深受师生欢迎,珞珈山成了全国青年学子向往的圣地。1988年夏天,刘道玉突然被免职,其背后原因,成了一个谜团。可以推测,一个重点大学的校长,在年龄不到线的情况下突然去职,原因不在省里,就在部里。

刘道玉和当地领导确实发生过不愉快。1986年10月9日,香港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官贵民贱》的文章,谈到一件奇事:“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来京办事。他购的是软席卧铺票。上了火车以后,依照规定办理换牌手续。在火车即将开动时,突然有几个公安干警赶他离开铺位。刘道玉据理力辩,申明他的铺号没错,公安干警说:不管你错不错,总之你不能用这个铺位!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位大学校长终于被真的赶到别处去了。不一会儿,一位年轻的大干部被恭引进去。刘道玉事后向列车员打听,才知那位大干部是某省级高官。他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强吞下一口气。”

在海外,名牌大学校长比行政官员受到社会更高的尊敬。大陆校长竟然遭遇这等尴尬,自然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中央某部门看到这则消息后,十分重视,责成湖北省委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当时省里给刘道玉传话,新领导上任不久,应当支持他的工作,维护他的形象,希望刘道玉出面申明:香港的报道是子虚乌有,纯粹造谣。刘道玉认为,虽然那则消息与事实有出入,但“车厢事件”的确存在。他不愿意作假证。省里的领导人又说,这件事是刘道玉捅出去的,泄露了党的机密,应当追究他违反纪律的责任。于是,派调查组到武汉大学,找了与刘道玉同行的教师和干部,又到财务处查他们报销的火车票,直到最后,才向刘道玉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省里后来怎样向中央报告,人们不得而知。关于这起事件的发生经过,刘道玉是这样回忆的:

1986年8月9日,我带领空间物理系梁百先教授等5人,到北京向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汇报工作,争取在武汉大学建立空间物理重点(国家级)实验室。我和75岁的梁教授买的是软卧票,票号是13号和15号,均为下铺。我们按规定验票进了站,办了换牌手续,按照我们的票号被分在4号包房,放好行李后我们已安歇了。不一会,一位女列车员对我们说:“请你们二位先把东西搬出来,这个房另有安排。”我说:“这两个铺位是我们订购的,而且老教授75岁,高度近视,搬动很不方便,我们不愿搬。”可是,那列车员苦苦哀求说:“求求你们了,你们先搬出来,等车开动以后,我负责给你调出两个位子。希望你们一定成全我,否则我会倒霉的,轻者我会被调离这趟特快车,重者我会失去工作的。”她说的确实令人同情,我正欲问清缘由时,突然出现了两个公安干警,他们态度很凶蛮地说:“少跟他啰嗦,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反正他们不能用这两个铺位!”他们一边说,一边把我们的行李搬到过道上去了。 ……

列车徐徐地启动了,直到驶离汉口以后,列车员才把我和梁教授安排到洗漱室隔壁的一号房。现在,我才明白换房的原因,他们要离厕所和洗漱室远一些。到了1号房后,给我们一个下铺一个上铺,自然我选了上铺,把下铺让给老教授了。

这件事本身,谁是谁非,一清二楚。且不说,买了火车票就形成了契约关系。以年龄而论,刘道玉与那位省级领导同龄,梁教授是长者,官员们的随行人员比他们年轻,就是讲中国传统伦理,也不该做出这种滥用权力的举动。我想,强行更换卧铺未必是领导本人的决定,更多的可能是随行人员的主意。他们身居一省权力中枢,习惯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有考虑到伤害的对象是什么人,有多高的社会声望。如果放在今天,不论是省长还是校长,选择一个飞机头等舱位都是寻常之事,不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但当时中国交通条件差得很多,火车软席卧铺是非常紧俏的交通资源。不是厅局级以上的高级干部或教授级的专业人员,即使有钱也坐不进去。有资格乘坐软席卧铺的少数人里,还是有等级的差别。这件事表明了这种差别背后的官本位。如果党政高级官员注意自律,本可不发生这样的摩擦。但摩擦还是发生了,并且不愿意自省,竟然成为一个优秀大学校长去职的导火线。

本来,刘道玉有出任省部级高官的机会,出于对教育的热爱,他谢绝了中央有关机构的提名,一心只想当好大学校长。正是因为这份对教育的热爱,使他在校长的岗位做出了非同一般的成绩。同时因为校长的去留不取决于治校是成功,不取决于师生是否欢迎,而是取决于权力机构的好恶,他以54岁的盛年中断了校长人生。

近十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日益充盈,但真正在国内外有口皆碑的大学校长却很少出现。对于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大学校长,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蔡元培、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竺可桢、司徒雷登,还是刘道玉、罗征启、江平这些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是很好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还要看能不能营造一个让真正的教育家充分施展教育理想的环境。如果体制不能保证大学校长的人格独立和尊严,在党政官员面前总是矮三分,一流大学是建不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50: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记文学(古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全  展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中外学者之间在中国传记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主办,云南姜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岳庙管委会协办的中国传记文学(古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于友先,原《求是》杂志社社长、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高明光,原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政委、少将李而炳,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王丽、俞健萌、杨正润、张洪溪、忽培元、徐光荣、丁冬等,以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80余位学者、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在京的部分会员也出席会议参加讨论。会议发表演讲论文近40篇,研讨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探源,《史记》与史传传统及其文化影响,各体传记的清理及其文学、文化与社会价值,自传与亚自传(日记、游记、书信等)中人的生存状态,梁启超、胡适、朱东润古代传记论的再评论,中国传记文学的特点、成就及影响等。
      12月17日晚举行的开幕酒会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俞健萌首先致辞,他对与会的海内外嘉宾高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北京师范大学韩兆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校区的艾朗诺教授和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组主席寒山碧先生,也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为期三天紧张热烈而规范有序的大会演讲及讨论分为五个单元,与会学者、作家围绕古代传记的总体考察、先秦到两汉的传记文学、汉代以后的传记文学、新文化运动与传记新潮流、当代传记问题等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20日下午的第六单元,与会中外学者作家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位于朝阳门外神路街的中国明清皇家道观东岳庙。

      第一单元“古代传记的总体考察”,主持人为韩兆琦(北京师范大学,兼评论)和南恺时(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军事堡垒学院)教授。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正润教授做了《重新评价中国古代传记》的演讲,认为上世纪胡适提出的“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的说法,已经成为对中国古代传记的主流看法,但仔细考察就发现其中有两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胡适等人所谓“不发达”的评价是把传记归入文学范畴作出的,也是以文学的标准进行的。“不发达”的说法无法同中国古代传记的极大数量和其中蕴含的极大信息量和历史价值统一起来。其次,这种评价是在传统的“小传记”、而不是在现代学术理念的“大传记”范畴中进行的,因此对中国古代传记是否可以作出“不发达”的断语还要慎重考虑。杨正润提出,不要把传记简单地归入文学或历史学的范畴,而把传记看作同它们并列的、独立的文类,这样才符合传记作品日益增多、逐步取代小说成为主流文类的趋势,也才能确立认知和研究传记的自觉意识。浙江师范大学陈兰村教授《对中国古代传记文学起源的思考》,进一步深化了他1984年的力作《略论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起源》(《新华文摘》1984年第9期)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传记的起源,从人类的主观意识说,主要是起于对祖先的纪念,而“尊祖”或纪念英雄伟人,目的也是在教育后人。研究传记文学的起源,不仅能解释传记文学产生之谜,而且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传记文学的本质。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香港益安国际集团总裁俞健萌以《“水文化”和传记文学的“源”与“流”》为题演讲,他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分析,认为一部中华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水的文化”史。“水的文化”既是中华文明史和传记文学史的一大启“源”性动力,同时也是实际上规制和滋润着《史记》之后的中华传记文学“流”的脉动形态的重大因素。因而《史记》成为中华传记文学史上“汇源成流”的一个标志性的伟大里程碑。荆楚理工学院全展教授谈到了《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研究30年》,认为30年来中国大陆关于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研究,经过1980年代的起步积累期、1990年代的发展繁荣期、2000年代的深化拓展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与老生代(朱东润)、后老生代(韩兆琦、陈兰村、李少雍等)、中生代(李祥年、俞樟华、张新科、郭丹等)、新生代(熊明、史素昭、许菁频等)四代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分不开。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组主席、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寒山碧的《中国古代传记特色初探》,认为古代传记有的无传记之名而有传记之实,有的单有传记之名却无传记之实,当然也有名实相符的传记文学。太史公创立了以人述史的新手法,使《史记》成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在客观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寒山碧进一步指出古代传记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国古代传记过于简约的传统,不利传记文学的发展”;“仰视传主传统影响传记文学健康发展”;“专制主义窒息传记文学发展空间”。这些论断可以说在胡适“不发达”的观点上进一步探索了“不发达”的真正原因。台湾铭传大学副教授郑尊仁博士的《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理论述评》,将零散且游走于史学与文学之间的传记理论资料,细心梳理,详加辨析,按文类、功能、文字等三大类总结讨论,认为古代的传记文学理论十分复杂,它有极深奥的内涵,仅由文或史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了解。这份宝贵遗产值得人们进一步探究。徐州师范大学教授王成军博士谈到了《中国经验:史传文学叙事中的“实录”书法》,认为实录书法是中国史传叙事中“万代一准”的第一律法。中国史传叙事中的“实录”内涵,永远彰扬“不虚美、不隐恶”理念,但是在叙录事实的同时却始终有着用事实展示思想的目的。美籍华人学者邵耀成博士,近年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两部有关孔子的学术著作,这次他论述了《孔子周游十四年中的时间坐标》。他由国学大师钱穆不满太史公《孔子世家》中年份的混乱与述事纷乱说开去,整理出孔子周游十四年(前497—前484)中的时间坐标,将有些纷乱的事件记载梳理出一个头绪,花费了极大的心血。
      第二单元“先秦到两汉的传记文学”,主持人为辜也平(福建师范大学,兼评论)和周质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从“客观”、“艺术”和“生命”三个层面论述了《〈史记〉对传记文学的真实贡献》,认为《史记》为传记文学树立了“真实”的典范,这对当前中国的传记文学创作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施丁,以《史记》中的萧何、张良、韩信“三杰”传为例,论述了《〈史记〉传记文学的特点》。他认为,《史记》传记文学具有传如其人、传神写照、不虚不隐、善序事理、寓意其中等五个特点。这是其传人无与伦比的奥秘所在,也是传统的纪传史学和传记文学的理论依据。著名《史记》研究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兆琦教授,论述了《〈史记〉与中国古代传记文学》。他认为《史记》是世界上最早成熟的传记文学,具有百科全书的作用,而且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中国是传记文学成熟最早的国家,古代传记文学门类众多,异彩纷呈,影响巨大,其派生艺术成就卓绝。另外,他还总结出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五点优秀之处,即明确的功利性;鲜明的人物性格与生动的故事情节;强烈的抒情性;篇幅短小,易于诵读;文字上的精雕细刻,在语言上经得住反复诵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作家徐光荣,通过细读《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发现这篇作品与辽宁历史与文化渊源深厚,对地域文化精神的形成有着特殊影响。这次他以《〈史记?荆轲传〉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为题,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与探讨。香港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胡志伟,在《气势磅礴 结构浑成——论两汉三国的优秀传记作品》一文中,选取司马迁、班固、蔡邕、曹操、曹植、嵇康等6位传记家的7篇名著逐一进行了评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编审,较系统地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谈论了《匈奴历史人物传记及族群迁徙流变考》,能给人很多的启发。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军事堡垒学院教授南恺时博士,探讨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中世纪早期(译者注:时间大致为东汉到隋朝)的历史学家将孝子的传记定名为〈孝子传〉》。通过细致考证,他认为,历史学家就是为了强调孝道不但对家庭,而且对国家很重要,才会用“孝义”这个词,而不用“孝子”,因为这个只是跟你的家庭有关系。在讨论过程中,与会的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见解。北京东岳庙庙务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袁志鸿住持,以《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探源——文献尤其道教经籍载录仙传的考察和认识》为题演讲。他认为,对记载历代道教人物修持行道过程仙传的考察和认识,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非常价值和意义。这对传记文学而言,无疑拓展了研究的新领域。
      第三单元“汉代以后的传记文学”,主持人为全展(荆楚理工学院,兼评论)和寒山碧(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组)教授。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佐藤利行博士的《王羲之传记研究——以隐士生活为中心》,十分注重实证的研究。作者围绕东晋王羲之生命的最后10年这段时间的书信,考察了他在这一时期的生活和思想,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与传统意识中的“书圣”形象、隐士形象相去甚远的王羲之,其论述富有创见,令人信服。辽宁大学毕宝魁教授的《从〈全唐文〉看唐代文人传记创作的自觉意识》,属于命题作文。他以《全唐文》为范围,对唐代文人所创作的传记进行田野式考察,其分类之细、涉猎之广、考察之深,令人感动。唐代文人传记研究,以前多以韩柳为对象,学界已有很多成果,但本文能以《全唐文》为核心,另辟蹊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艾朗诺,以《李清照的传记:明清时期》为题演讲,可以视为著者对李清照形象的发展史、接受史考察,其深厚的学养令人叹服。通过勾勒明清两朝人们对李清照的接受以及李清照声誉的变化情况,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让听众一下子联想到史景迁的《王氏之死》来。都是以小见大,都是女性传主,所不同的只是一为大众熟知的女词人,一为普通的平民而已,但无疑她们都有“岁寒姿”。美国弗尼吉亚大学教授罗福林博士,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小品文写人算传记文学吗》。他用简洁传神的文字,解读、阐释归有光、袁宏道、张岱等经典的小品散文,认为“如果传记文学的范畴包括所有的真实写人的文字,至少也应该把小品文纳入传记文学研究的范围作参考。”宁波大学副教授尹德翔博士的《晚清使西日记之为自传文献的考察》,在跨文化交流的宏阔视野内,运用21世纪文化研究的新眼光,重新审视晚清使西日记中自传形象和文化身份,探索扎实,时有新见。所论问题在一般人眼中难免枯燥无味,但他十分注重细读的功夫,文字清新可读,能给人愉悦。香港树仁大学助理教授、香港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黄仲鸣博士的《冶游无悔:王韬早年的社会生活》,针对一些学者对王氏的研究有感而发。在细读王韬的诗文、自传、日记等基础上,反弹琵琶,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原其真实的本来面目。作者归纳比较、阐释商榷,“冶游无悔”四字,极尽风流韵味。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文华尤以近现代文学研究见长,他的《近代散文文本蕴含重大政治思想意义的典范之作》,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多重视角,论述了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的特色。作者十分注重在大时代背景中的实证研究,或中外比较,或与中国同时代政治家、思想家的比较,做到了论从史出,新见迭出。讨论中他还顺便指出《史记》的四点局限性,不失为一家之言,值得重视。常州大学讲师周凌枫博士以《世界图景下的中国之思》为题发言,他论述了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时代和历史意义,立论有据,好处说好,不足之处说不足,较少思想的束缚。
      第四单元“新文化运动与传记新潮流”,主持人为朱文华(复旦大学,兼评论)和张敬珏(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
      河北人民出版社李世琦编审的《简论梁启超传记文学理论的影响》,认为梁启超作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理论杰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值得深入研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周质平博士,在《“以文为史”与“文史兼容”:胡适与林语堂的传记文学》的演讲中认为,无论就理论而言,还是就实际作品而言,胡适的传记文学都是较偏历史的,而林语堂的则较偏文学;胡适所提倡的“传记文学”,其实是“以文为史”,而林语堂则是“文史兼容”。在比较阐述的基础上,论者指出,他们两人不同的风格和取向,很可以代表现代中国传记文学发展的两个方向。这种结论切中肯綮,深得要领。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唐岫敏博士,以《胡适的〈传记文学〉与中国传记现状》为题,进行了互文性的再阐释。她认为胡适《传记文学》一文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犀利批判性,至今仍有其影响意义。江西师范大学讲师梁庆标博士谈到了《日记中的人性“阴影”》,他从清朝王大点的日记、英国塞缪尔?佩皮斯日记谈开去,认为“五四”之后的中国日记写作有了重大的改变,吴宓、郁达夫、朱自清等人的日记在暴露、反省与批判中体现了国民人格的现代发展,他们向世人披露的“阴影”一面,是通向认识全面、完整、真实人性的重要路径。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辜也平,以《继承与借鉴并重的探讨——论朱东润的传记文学理论建构》为题演讲。他从朱东润对“传记文学”概念的探讨、内涵与外延的把握、复杂性与相互矛盾等方面,谈到了朱氏的理论建构,客观公允,科学严谨。他认为朱东润是在外国作品的激发下对传记文学产生兴趣的,但外国的传记文学仅仅是其理论探讨的某种参照;从根本上说,朱东润关于传记文学的理论探讨和理论建构,立足的是中国传记的写作实际,中国传统的史传观念才是其重要的精神资源。燕山大学教授朱旭晨博士的《缘定今生辙:丁玲传记研究》,将丁玲传记写作分为20世纪30年代的雏形期、80年代的发展期和90年代的繁荣期。她从历时的角度评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传记文本,论述厚重扎实,深入到位,很好地吻合了丁玲传记研究的自足性与丰赡性。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王斌俊,曾担任多部名人传记图书的责任编辑,此次他以《中国近期传记文学出版浅议》为题发言。他先将新中国传记出版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继而谈到新世纪传记出版的新情况、新特点,最后对未来传记出版的趋势进行了若干展望与思考,体现出一个出版工作者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五单元“当代传记问题”,主持人为杨正润(南京大学,兼评论)和艾朗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校区)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敬珏,从跨文化/比较文化的角度,谈论了《中国人所写传记(自传)对美籍华人的回忆录和传记文学的影响》。美国著名作家和批评家赵建秀将美籍华人所写的自传归为基督式文体,认为此类自传将注意力放在自省和服从,与此不同,张敬珏则认为很多回忆录和传记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都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孔孟时期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在将梁启超的《三十自述》、胡适的《四十自述》、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与汤亭亭的《女勇士》、李培湛的《承诺第八》、林露德的《木鱼歌》深入比较剖析之后,张敬珏认为,中国人所写的三部自传与华裔美国人所写的三部作品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很大的区别,其区别在于中国作家只是关注其家庭中的积极面,而华裔美国人则不避讳谈及其家中的一些不光彩的历史。青岛大学孟桂兰副教授的《中国现当代自传建构中“我”的不同形态》,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胡适、王蒙等人的自传为例,感受他们自我不同的独特心声。扬州大学副教授孙德喜博士,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意识——当代传记文学论》中,总结了古代传记文学真、善、美三方面的历史传统,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大陆和香港传记不同写法的比较分析,论证得失,总结经验,由此得出一个融会贯通主张,那就是:当代传记文学一方面要继承历史传统,真实客观地叙事,敢于直言;另一方面,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意识统率写作,提高传记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品位。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忽培元,出版有多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他在《〈史记〉的魅力及传记创作浅论》中,由《史记》的文本创新及其深远影响说起,谈到了当代人物传记如何学习借鉴东西方传记经典文本,处理好史与诗之间的辩证关系,能给人许多直接而深刻的启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敏,以《万花丛中的一点奇葩——浅论中国历史人物传记影片》为题演讲。她在世界传记电影的宏阔背景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传记片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轨迹,并点评了一大批传记影视片的辉煌业绩,认为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丰富、从平面到立体、从模式化到复杂化、从传统的单一视点到富于现代感的多向视点的过程。

      中国传记文学(古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的中外学者都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高规格的、高水平的、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诚如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正润总结的那样:这次研讨会进一步打开了国际学术交流的大门,会上发表演讲论文的近40位学者中有11位是远道而来的境外代表,为来自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的学者,和中国大陆的学者一道共同研讨感兴趣的话题,围绕古代传记的核心问题,尊重历史、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创新研究,围绕传记的民族化与时代影响等展开热烈讨论,不时出现学术思想的碰撞,充分体现了全球视野和开放时代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精神;研讨会不仅重点讨论了中国古代传记的一些核心问题,而且还扩大了研究范围,现当代传记研究当中的一些热点或准热点问题,都成为讨论的对象;大会精心的组织,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宏观的考察,微观的求证,丰富的材料,敏锐的研究视角,使得这次研讨会硕果喜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52:08 | 只看该作者
崔卫平:距离,距离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  新浪娱乐
  总有朋友问我,什么地方能够看到那些独立制作的纪录片或者剧情片,比如我在文章中曾经提到的那些。在这里我郑重推荐一个去处,那就是位于798之内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与其他类似展示平台不同的是,它志在成为与中国电影资料馆相平行的中国独立影像库,除了展映之外,还致力于相关影片的收藏和研究。2009年3月29日——4月19日,该档案馆举办了开馆展。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章明先生的两部作品——剧情片《新娘》、纪录片《60》(读作“六十”),分别在开幕式上以及闭幕式的前一天展映,体现了这位导演近期不同寻常的创作活力。
  对于独立电影的爱好者来说,章明是一个响亮的名字,1995年他的第一部影片《巫山云雨》(未公开发行),为最早触及三峡工程淹没库区的影像。片中雾蒙蒙的水面和灰蒙蒙的天空背后,总是闪烁着一种奇怪的、不知从何而来的光亮。这部影片为章明带来了一大堆来自国际电影节的奖项,一般他被归入第六代导演之列。但是他与典型的第六代导演不一样在于,许多第六代导演影片中的主人公过于接近他们自己,作者的视角与人物的视角几乎是重合的,而章明在影片中却将自己深深藏了起来,观众不会轻易找出影片人物与章明本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否与他学油画的出身有关?拥有那样一种淡淡的古典主义加现代主义?对于这位很少在媒体露面、以偏锋见长的独行侠,人们有理由对他报以持续的期待。
  果然,伊比利亚他的两次放映,前来观看来的人众多,借用目前网络上流行语来说,叫做“深度围观”。尤其是纪录片《60》,它长达三个小时、类似“口述史”只有被拍摄对象一个人在那里讲述,没有其他任何图片或影像资料的穿插,却能够吸引人们从头看到尾,场内时不时发出窃笑、大笑、间断的掌声乃至大声鼓掌(多次),气氛热烈。与王兵那部《和凤鸣》略微不同的是,这回口述的主角主要是站着说,随着他脚步的移动、手势摆动以及身体的晃动,镜头也跟着移动,因而造成了镜头内与它的边框之间随之呼吸、随之起舞的奇妙效果。掌机者也是章明本人,他后来说端着机器一连六个小时拍摄,手腕有被折断的感觉。
  许多独立纪录片的所拍摄的都是小人物、边缘人物,除了这些人被公开媒体遮蔽之外,还有一个实际操作上的原因——这些无权无势的人,是比较容易拍到的对象,而相反拍摄一个大人物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部《60》不然。它所拍摄的是一位大人物(起码从我的标准看),因而请原谅我不说出他的全名,而称他为“老康”。几年前我见过老康,这些年也经常从朋友处得知老康的各种消息,凤凰卫视上不断有他侃侃而谈的风采,口才极好,目光如炬,尤其善谈俄罗斯和苏联文学。此前我都是听他讲普通话,而片中他却说一口四川方言,听上去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却增添了他的魅力。此前我对留胡须的男子抱有一点点偏见,这回老康帮我消除。老康1949年生人,与共和国同龄,这是章明选择拍摄他的理由。
  一切像在口述史那样进行:母亲怀着老康的时候,听别人说吃奎宁可以将肚子里的孩子打掉并照办,结果老康还是呱呱坠地。一个月之后,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便被莫须有的罪名抓进牢里。文革武斗时,老康(应该是上高中一年级)班上的同学拥有长短十几、二十来支枪,老康因为家庭出身没有资格摸这些杀人武器,但是见到身边有人扑地而倒。78年恢复高考,老康的分数可以上北大,但是已经身为教师的他只能进当地西南师范学院,读中文系。进校一个星期之后,他便判定课堂上学不到任何东西,于是一头扎进图书馆,政治学习从来不参加,辅导员也不好喊他,路上偶遇时是老师绕道而行而不是他。这些奇奇怪怪、边缘不整的故事,在老康富有魅力的西部方言之下,统统被纳入了某个起伏有致的韵律之中。
  他本来可以走一条纯正的学术道路,却被某一天的敲门声而彻底宣告终结。来人为校友黄老九,此人想参加校园内县级以下人民代表竞选(1980年有这个政策),苦于不会舞文弄墨,找上了中文系才子老康。老康自己没有竞选欲望,却将这一活动推向全校,搞得如火如荼,吸引了美术系的“天才少年”章明(即现在的导演),对于政治一无所知的章明将他们的头像画到了校园墙上,“搞得像美国选举似的”(观片之后讨论时章明补充道)。这之后老康写了一个8、9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办了一个综合性刊物《普通人》,均没有下文。对于这段历史,老康信手拈来索尔仁尼琴的话作为总结——当你面对困难时,记住你是一个个人,与周围也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大意如此)。听老康这么讲时,我感到自己就像被大河托起的一片轻微叶子,是历史的河流将我送到某个地方。
  老康后来的经历越来越离谱,越来越难以衔接,东一块、西一块,就像他移居不定的住处,再难拼凑起一个完整的画面。突如其来前往敲他门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他在,有时候他不在。他不在是因为他必须在深更半夜的滂沱大雨之中,到朋友那里寻找一个住处;他在的时候也仅仅是在阅读一本叫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潮流》这书,而来人还以为这里是一个赌窝或者其他什么。有一天,医院里一个穿白大褂的人,还拍了拍他的肩膀。总之,这样的故事离奇古怪极了,但是件件逼真,不容置疑。当老康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难以集中,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却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充分和越来越浓郁。十年之后老康被叫去开了一个小会,他指着一袋子档案说,这里面没有一个字是我写的,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同名同姓的所长写的,众人惊呆了。
  三个小时的影片,没有观众离席,事后更有年轻人说“怎么没有觉得时间一下过去了”。这不难理解。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康,他必须乘坐共和国的列车,与共和国一起经历颠簸。且不说在1978年之前经历了那么多运动,那么多弯路,即使在1978之后,在消灭私有制及私有观念的基础之上,重新确立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这几乎又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所有历史的尘埃最终必然要落在个人的肩上、头上,个人必须承受社会巨变带来的痛楚及荒谬。不要说老康这样积极“介入”生活的人,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与共和国一同经历的60年,也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可以讲述。
  章明做这样的纪录是非常有意义的:从个人的角度,提供关于历史的另外一种叙述,尤其是保存和记录了许多被宏大历史叙事所屏蔽、遮蔽的那些内容。尽管老康本人经常在媒体上出现,但是他的离奇事迹却鲜为人知,一位与他相处多年的“忘年交”朋友也表示此前不知道,现场的年轻人纷纷表示从中受益良多。前来观看的民间思想史、口述史学者丁冬、邢小群夫妇,对于导演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也有观众提出疑问,这样仅仅由当事人本身的叙述,是否会令观众失去判断的“座标”,这个质疑非常有意义。社科院学者李一白女士也提醒在场的观众,这只是讲述者本人的一种说法,相关历史或许还有其他说法。这也正是我在现场考虑到并担心的。在观后的讨论中,我只是委婉地提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未及展开。
  与一般口述史不同的是,老康的讲述中还有一些设计未来的畅想,而不仅仅是过去发生过的事实。比如中国社会政治改革的前途命运,关于海峡两岸的和解,关于儒家文化在未来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关于这些问题的表述,就有太多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老康很可能仅仅将国民党视为台湾一方或台湾的代表,而忽视了台湾其他政治力量的存在。还有,他认为比“普世价值”更加重要的是,还有“更高价值”,而这个“更高价值”只能由中国的儒家文化来提供。当然,这是老康自己的看法,但是作为观众将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他们将如何辨别这些看法的真伪?因为他们刚刚听过老康讲述那么多精彩的故事,他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故事的真实性,那么他们是不是接着需要听信老康的这些看法?
  这些问题都是应该提交给导演本人的,而不是针对老康。作为纪录片,是否需要与被拍摄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呢?是否需要造成对于被拍摄对象的一些反思和间离的效果?而不是仅仅以被拍摄对象作为中心,以人物的视角作为纪录片叙事的视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说,这个人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那么经过摄影机的处理,是否所传达出来的东西应该比当事人知道得更多一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他的自身表述上面??尤其是像老康这样的人,与一个底层人物不一样的是,在镜头面前他有着极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掩饰的能力(我们这些人都如此),如何来戳穿他给自己营造的神话(放在我也一样),祛除他随身携带的魅人光环,将他从他自己营造的“神坛”上请下来,这是否是导演需要同时考虑的?总之,人们希望一部影片让自己知道得更多,而不是止于被拍摄对象想让他人所知道的那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52:4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面当然牵扯许多其它问题,而不仅仅是有关摄影机本体。比如,目前的这部片子,它所揭示的许多事实,的确是被长期遮蔽的,这从人们现场的热烈反映中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是否在这种条件下,仅仅是说出某些真相就已经足够?就像若干年前西方文学家艳羡苏联作家,说你们国家一个人只要说一点真话就能够当作家了。更进一步,这些有勇气说真话的人们,一方面他们表达出了极大的勇气,在这一点上超过了普通人,但另一方面是否因为他们说了某些真话,这些人就自动转正为“一贯正确”,从而获得道德上的豁免权,成为难以批评和不可批评的?老康喜欢提到的索尔仁尼琴,他的确是一个在谎言的制度中说真话的代表,但另一方面,索氏对于他本人在那个环境下养成的局限性和人性的黑暗并无反思,他最后走上民族沙文主义的道路,并不是偶然的。(参见拙作《为什么是索尔仁尼琴》,《经济观察报》2008年8月6日)  章明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讨论时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去评判老康的那些比如新儒家说法,他只是照录如此。他说出了若干年来我觉得作为遗憾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的艺术家、小说家、电影导演等,他们对于正在讨论和形成的“社会思想”(徐友渔语)或者是无从了解,或者是无从评判,因而变得与自己没有关系。从他们的作品中,你看不出正在形成的社会思潮的任何脉动,而它们有许多正在构成我们社会的有力叙事。如何看待一个转型期社会当中正在形成的东西,包括如何与它们对话、造成距离和反思。章明的影片中难能可贵地涉及了正在同步进行的某些东西,但是没有去处理它们。
  在这一点上你得真正佩服俄罗斯文学的一位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压制和争取自由的时代,当时也有许多自由的、被压制的社会思想,有许多仁人志士对于国家前途命运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从无政府主义到社会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了解它们全部,而且通过作品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距离和对话,没有被这些当事人的激情及狂热被动地带着走。这样的作品才是具有超越性的,而不是止步于任何一种现实,包括人们头脑中的现实。
  当章明说他无从评判老康的那些畅想时,我也在想,这位导演是否有过那样的自觉要求,即感到需要与被拍摄对象拉开距离,需要对人物本身进行反思,而不是被他们带着走。也许导演会觉得让人物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正是一个有意思的过程,他最好不要打搅他们。尤其是人物的幻想,这正是一个人身上的迷人之处。任何人不仅过他们的现实生活,也过他们想象的生活,而后者往往被忽略掉了。探索人们的幻想,是否也是有意义的?这听上去十分诱人,提供了另外一些讨论空间。而在3月29日开馆当日下午放映的章明导演的剧情片《新娘》,或许更恰当地用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这部影片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在纪录片的框架当中,生长出一个虚构的故事。片中的四位中年男人,是与章明熟识已久的“哥儿们”,章明称他每次回家都要与他们在一起“斗地主”。在2003年章明的那部名叫《巫山之春》的纪录片中,他们也是主要的被拍摄对象。从影片里看,这些人的生活比较优裕从容,不愁吃不愁穿,打麻将、找小姐,看上去像是一些不愿离开青春期的中年男人。为这些人量身定做,四人在新片中一如既往地“扮演”他们自己,只是加上了一个虚构情节。
  为了骗保,他们从乡下弄来一个女孩,与他们其中的一个结婚,然后想办法把她弄死。整个过程都是四个人在讨论协商,一个也不能少。这期间当事的那位男人不免动了感情,有些舍不得那个女孩,其他男人马上便会冷嘲热讽一通。章明介绍,拍摄这部片子,至少让他的这些朋友高兴了半年。也就是说,这几个人对于从事某种“害人”的想象,对于在影片中充当一回谋财害命的人,是认可并从中得到乐趣的,没有什么障碍。
  有理由指出这种幻想是十分矫情的。就他们这几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是永远做不出这种事情来的,这不是他们关于自己生活的想象,没有他们自己生活的任何基础。在纪录片《巫山之春》里,这四个男人一起去监狱里看望了一名女子,这女子与剧情片中结婚的那个当事男人曾经有过一段恋情。就算此趟探监之行是“猫给老鼠拜年”假惺惺的,但也不至于到了下一部影片里,他们就非得要将一个女孩从地球上抹掉。他们是一些有贼心没有贼胆的人,也就意淫而已。这样的安排因而显得很不真实,与这部影片仍然拥有的纪实框架不相匹配。
  这多少也有些离谱。当这些中年男人一旦运用他们的想象力、运用他们的幻想,一旦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愿景,他们便会觉得弄死一个比他们年龄小一倍的乡下女孩子,是一件最为好玩的事情?难道他们不会想到做一件其他也好玩的事情吗?这个想象产生于怎样的土壤,他们受着怎样的限制和束缚呢?它们的确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吗?
  据导演介绍,影片的结尾在三个方案当中进行了选择。第一个方案是,乡下女孩身亡之后,他们当中有人讲了一个黄色笑话,到此为止;第二个方案是,女孩身亡之后,他们四人前往广西,寻找先前被他们淘汰掉的那个妓女,继续玩骗保的游戏。这两个最终都被导演否定掉了,而是采取这样的结尾:四个厚脸皮的中年男人,在女孩的葬礼上有所醒悟,有所遗憾,有所反悔。“鳄鱼眼泪”倒是没有,但是看上去有那么一点低头认错的意思。
  这可以看做由导演本人出面,对他的这些“哥们”所做的限制,尽管这种限制出现得有些晚,有些生硬,与前面那样多任性放纵的内容并不自然衔接。“害人”不是他们性格中必然具备,而“忏悔”也不是他们的所长,因而让人看得疑疑惑惑,像从外面加上去的。这同时也说明了即使对于章明来说,他也不能做到一种彻底的“客观化”,即对于眼前的人或事情,仅仅是任其所为,不做任何评价和反思。不排除有时候以“客观化”的名义所达到的,恰恰是完全的主观化。
  电影这种东西之所以迷人,在于它是一个影子的世界,是这个世界和人的倒影。人们希望从这种倒影中,对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多,对自己了解得更多,对他人也了解得更多,而不是停留在那些表面的、经过处理的东西上面。往往是,一个人愿意显示给别人的内容,不只是在误导别人,某种东西实际上已经误导了他自己。这个世界上人们的种种迷思,并不一定都是有趣的。老康在镜头面前反复提到“这是幻觉,这是幻觉”,而老康本人也恰恰拥有许多类似的幻觉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如此,我本人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永远提醒“距离,距离”,即对自己与他人时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距离中做到冷眼旁观,而不是照单全收。比起人的肉眼来,镜头或许更加能够帮助实现这一点。
  《经济观察报》2009年5月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5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57:34 | 只看该作者
一、立人简介 What is LRL?◆ 以乡村地区为工作范围
◆ 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
◆ 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
立人乡村图书馆(Liren Rural Library)是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立人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是:在中国选择一些县级地区,在当地各界朋友的主动努力和配合下,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公益图书馆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动,从而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
宗旨:以图书为载体,以教育为内容,立足乡村,连接城市,推广国民阅读,促进乡村教育革新。
使命:让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健康、正常的现代公民。
愿景:立人各图书馆均致力于成为当地的学习中心和教育基地,文化中心和精神家园,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
二、立人如何行动 How does LRL work?以人为核心,用生命影响生命。
●新馆开设遵循的第一条原则是“到你的家乡去建一个图书馆”,没有合适的本地发起人,我们就不盲目扩张。
● 我们每开一个新馆,至少要派驻一名工作人员住在当地,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并组织各方面的活动。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人员,就不增开新馆。
● 我们的图书馆均以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如第一、三、四馆)或捐资者意愿(如第二馆)来命名图书馆,并成立本地理事会,共同参与,为图书馆长期发展提供资源。
● 我们的服务对象,既不是“农民大众”,也不是“广大乡村青少年”,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
读者导向,提供基于图书馆的教育体系。
● 每一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除了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还会基于当地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独立运作,合作为辅,不附属于学校等当地机构,与学校之间只是合作关系。
● 因为从一开始就考虑要长期运作,所以最好是独立场馆,在实在找不到理想的独立场馆的地方,会与学校或其他机构合作。合作的分馆也必须保证运营的独立自主,否则就不开新馆。
县域化、中心化发展,中心辐射周边模式。
● 立人图书馆在各地以县域为整体,按照“1个县城中心馆—3-5个乡镇分馆—9-15个村级图书站”的方式建设公益图书馆网络。
三、立人的工作理念 Our Philosophy◆ 教育立人而不是书本扶贫
立人不是文化下乡活动,也不是送温暖活动,也不是扶贫项目,而是一项教育行动。我们所选择的书籍不是随便凑数的,而是精心挑选的,有品质保障的图书。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现有体制下缩小城乡差距,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是为乡村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创造机会,探索出一条教育立人的新路来。
◆ 立足乡村,连接城市
立足乡村,不是人在城市心系乡村,不是从城市支援乡村,而是生活在乡村,工作在乡村,深入乡村,和乡村人在一起,与乡村人打成一片。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建设和教育改良。
连接城市,是要做好资源从城市流向乡村的管道,做好乡村与城市连接的桥梁。让城市的人可以更好地关注乡村、帮助乡村,让城市的富余资源可以物尽其用。
◆ 长期坚持,注重品质
立人的每个图书馆都致力于在当地生根,争取成为地方的文化地标,成为区域性的文化教育中心,以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从事文化教育的奠基工作。
从图书选购到活动开设,乃至图书流通、馆舍布置等每一细节,我们都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追求高品质,绝不敷衍、凑数,宁缺毋滥。
◆ 不仅是软件,而且是平台
我们的行动是以软件为主,硬件建设为辅。而且,我们更是一个乡村建设的“操作系统”和工作平台,其他从小额贷款、扶贫、农业科技、妇女、留守儿童、职业教育等角度开展乡村工作的NGO都可以把我们当作长期设在乡村的一个“工作站”。我们也可以合作开展若干方面的活动。
四、立人的产品 Our products1.立人书目。人类思想文化的精粹大多以书籍承载。我们遴选了一批高品质的图书,帮助乡村青少年打开视野、正视人生、认识社会、寻找意义和方向。
2.立人读书会。团体生活,相互激发。涵养精神,改变风气。通过读书会来聚集地方文化精英,建设地方化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
3.电影欣赏。领略艺术,开阔视野。好电影是教育的好材料。
4.写作比赛每年一度的立人乡村“自由写作”比赛,一方面可以从各地发现人才,以便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青少年读书的积极性,还可以部分检验图书馆的工作成果。
5.冬令营/夏令营冬令营和夏令营是专门为乡村青少年中的活跃分子和优秀分子准备的,开阔其视野,振荡其心魂,促其立志,助其成人。
6.学生义工小组。所有分馆均有开放式平台供本地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发起活动、组建兴趣类社团。
7.一人一书计划。将阅读推广到更多的周边学校,让每个学生从读一本书,到管理一本书,到拥有一本书,到写一本书。
五、为什么支持立人?Why LRL?◆ 透明
● 立人乡村图书馆网站:http://www.xctsg.org
● (2007-2010)旧博客:http://xctsg.blog.hexun.com
● 豆瓣:http://site.douban.com/106986/
● 微博:http://weibo.com/lrtsg
我们的所有财务收支全部在网站上公布,并且在博客上持续公布各馆的活动情况,从而实现从业务活动到财务的高度透明。
◆ 高效
所有图书馆均有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确保组织使命和机构活动的连续性。所有工作人员均经过严格选拔,确保执行团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能够胜任教育探索和创新、机构管理、活动组织等复杂任务。
◆ 坚持
立人图书馆所建的每一个馆从开始之日起,就打算在当地长期存在,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十年。假以时日,立人的教育探索和文化传播一定能在当地产生深远的影响。
◆ 探索
立人所做的工作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不仅是在为乡村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创造机会,而且也是在为中国的教育革新寻找可能,为普遍的精神危机探索出路。
◆ 本地
立人并不试图以外来强势文化的姿态存在,从开始之日起,我们就期待立人事业的本地化。立人通过本地理事会、立人之友、志愿者等形式为当地社会资源创造参与平台。
六、如何支持捐赠?How to Get Involved?捐款
一切公开的捐款请汇到杨民道先生的账户,执行团队根据项目需要领取费用开支,并对每一笔开支给出详细报告。我们会在网站(www.xctsg.org)上公开所有款项的收支情况,欢迎您查看和监督。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东长安街支行
户名:杨民道  账户号码:0200 0534 0102 6555952
说明:杨民道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理事会执行理事之一,现居北京,就职于渣打银行另类投资部。本账户为接受捐款专门设立,与私人资金完全分开。
立人淘宝店:http://xctsg.taobao.com
支付宝账户接受捐款:lrxctsg@gmail.com
捐书
立人书库中包含了立人各图书馆最需要的150本精品图书。为了便于在班级和读书会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这些书多多益善。打开京东商城的立人书库,您可以直接购买立人书库图书!选择您最喜欢的书,捐赠给立人各地的图书馆吧!各馆地址和联系人请详见第七条。
此外,我们也很需要“立人乡村图书馆基本书目”中的图书。如果您有意捐赠,也请参考该书目。
请准备捐书的朋友们注意: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一般情况下,本馆只接受大陆公开出版物,自印/内部交流读物等欲捐赠请事先联系,以免浪费您的劳动。
立人大部分图书馆都是与中小学合作开办,馆舍在校园内,主要的读者是中小学生,按照中国目前的宗教政策和教育政策,在这样的图书馆里陈列宗教类书籍是不太妥当的。因此,除非在校外有藏书室或阅览室的图书馆,我们一般都没有把这些宗教类的书上架供读者阅览。
为了避免关心支持立人的您本着一片爱心寄来的图书不能发挥作用,我们特地请求朋友们不要往除立人第二和第三馆以外的其他分馆惠寄宗教类图书。即使是立人第二、三馆,也请不要捐寄非正规出版的各种宗教类小册子或自印图书。
我们建议您直接走邮政渠道寄到立人各图书馆,尽管会付些邮费,这样其实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办法。如果您捐的书副本数量较多,请和我们联系,我们可以告诉您其它乡村图书馆建设机构的联系方式,您可以分开捐赠,以便物尽其用。

为乡村图书馆订购报刊杂志
各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科普类、文学类、时政类、综合类杂志均在欢迎之类。
成为“立人之友”
立人之友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资金支持者,是立人事业的同路人,每年捐款200元,即可成为立人之友
成为立人新馆的发起人
如果您认同立人的理念,有意到家乡且有能力组织当地资源来建设一个立人图书馆,不妨和我们联系。
七、立人在哪里工作?Where we work?
● 第一馆:黄侃图书馆【已停止运营,请勿捐书】
开馆时间:2007年12月17日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叶铺村黄侃图书馆
邮编:435329
电话:18671322877
联系人:李英强
电邮:liyingqiang@gmail.com
物流建议:平邮 EMS
主要读者类型:初中生(有高中生流动图书站)
图书需求:儿童文学、科普地理、经典文学名著、社科新书
● 第二馆:张国栋图书馆

开馆时间:2008年7月17日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固城乡张国栋图书馆
邮编:464446
电话:0376-7221060  186-1834-9905
联系人:王银奎
电邮:lrtsg002@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主要读者类型:乡镇社区图书馆。小学生居多,初中有分馆、高中有图书站。
图书需求:少儿科普、儿童文学、心理辅导、畅销书(如韩寒、罗永浩、刘瑜作品)、艺术类,以及适合高中生的读物。
● 第三馆:唐仲容图书馆
开馆时间:2009年3月23日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石城乡石城中学唐仲容图书馆
邮编:636000
电话:137-9593-3554
联系人:张凯乐
电邮:lrtsg003@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主要读者类型:初中生、小学生

● 第四馆:晏阳初图书馆
开馆时间:2009年5月11日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茶坝镇茶坝中学晏阳初图书馆
邮编:636079
电话:0827-5520262   158-2894-7674
联系人:郑林允
电邮:lrtsg004@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主要读者类型:初高中生(有小学班级图书角)
●晏阳初图书馆正直分馆
开馆时间:2010年12月30日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中学晏阳初图书馆二分馆
邮编:636000
电话:158-5900-5317
联系人:沈斌
电邮:lrtsg00402@xctsg.cn
物流建议:申通 平邮  EMS 韵达 圆通
●晏阳初图书馆下八庙分馆
开馆时间:2012年4月23日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下八庙中学晏阳初图书馆三分馆
邮编:636088
电话:158-5912-0759
联系人:彭雄
电邮:lrtsg00403@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主要读者类型:初中生
图书需求:科普、青春文学、心理辅导、历史地理、艺术类

● 第五馆:孙世祥图书馆
开馆时间:2010年3月21日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新华路107号孙世祥图书馆
邮 编: 654600
联系人:张开五
联系电话:151-2544-2160(手机)     157-5010-6172(座机)
邮政编码:654600
电邮:lrtsg005@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 第六馆:甘泉图书馆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桃李街73号围场一中甘泉图书馆
邮编: 068450
联系人:黄俊杰
电话:186-3141-0398
电邮:lrtsg006@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韵达
主要读者类型:高中生
图书需求:大陆正规出版物,图说天下等系列科普及系列名著可适量减少,尤其欢迎优秀童话,青少年读本绘本,艺术类图书
六馆二分馆:木兰图书馆【已暂停运营,请勿捐书】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围场二中木兰图书馆
邮编: 068450
联系人:翟猛
电话:137-2169-4643
电邮:lrtsg00602@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韵达
主要读者类型:初中生
图书需求:大陆正规出版物,图说天下等系列科普及系列名著可适量减少,尤其欢迎优秀童话,青少年读本绘本,艺术类图书
● 第七馆:熊培云图书馆
开馆时间:2010年5月17日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一中熊培云图书馆
邮编: 330300
联系人:魏林 宋佳妮
电话:187-0702-3730
电邮:lrtsg007@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图书需求:西方经典、中国古典、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杰出人物传记、教育、科普;不需要:教材、教辅、成功学、投资理财、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类。
● 第八馆:志翔图书馆
开馆时间:2010年9月15日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乡李寨中学志翔图书馆
邮编:048018
联系人:翟猛
电话:137-2169-4643
电邮:lrtsg008@xctsg.cn
物流建议:平邮 EMS
主要读者类型:初中生(有小学图书站)

● 第九馆:精忠图书馆【已停止运营,请勿捐书】
开馆时间:2010年12月4日
地址:重庆市忠县 忠县中学
邮编:404300
联系人:贺飞辉
电邮:hefeihui@xctsg.cn
● 第十馆:陶行知图书馆【已停止运营,请勿捐书】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陶行知图书馆
联系人:贺飞辉
电邮:hefeihui@xctsg.cn

● 第十一馆:卓英图书馆
开馆时间:2012年4月20日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工农路虎山中学蓝经耀图书馆一楼  立人卓英图书馆
邮编:514299
电话:131-6810-3852
联系人:洪华挺
电邮:lrtsg011@xctsg.cn
主要读者类型:6-18岁青少年。
图书需求:人文社科类、科普类、儿童文学及绘本。
物流建议:平邮 EMS 圆通 申通
● 【立人合作馆】友儒友文图书馆【已停止运营,请勿捐书】
开馆时间:2012年10月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友儒友文图书馆
邮编:430403
联系人:贺飞辉
电邮:hefeihui@xctsg.cn
主要读者类型:小学、初中为主,也有部分社区居民,该馆是社区图书馆。
图书需求:科普、绘本、儿童文学、图画书、艺术类等。
物流建议:平邮  EMS
● 【立人合作馆】中银富登立人图书馆
开馆时间:2013年4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同心实验学校旁
邮编:100018
联系人:张玉泉  15711053086
电邮:lrtsg014@xctsg.cn
主要读者:小学生为主,也有部分社区居民,该馆是社区图书馆


八、立人的影响 Our Impact
◆ 2009年1月5日,“新华文轩杯·2008第三届民营书业评选”颁奖典礼在京举行,立人乡村图书馆获得“乡村贡献奖”。
◆ 截至2010年12月,共组织4届作文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约20000人。
◆2010年,入选“壹基金·腾讯潜力典范”复选名单,进入南方周末“幸福中国”公益项目榜20强。
◆自2007年11月13日到2010年5月7日,立人乡村图书馆博客共发表728篇文章,共有172442人次访问。
◆ 截至2011年12月,共计办出约7000个借书证,平均每月阅览和借还书约30000人次。共邀请20多位学者作为访问学者到访各地分馆,为当地中小学师生举行报告会、座谈会20多次。共有约300位长期志愿者成为“立人之友”。
◆2011年,立人总干事李英强入选年南都公益基金会“银杏伙伴计划”。
◆2011年12月11日,立人乡村图书馆荣获“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之公益行动奖。
◆2012年8月31日,“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举行,立人总干事李英强荣获2012年度责任领袖奖。
◆在Google和Baidu中搜索“乡村图书馆”,自2007年10月以来,立人乡村图书馆始终排名第一。

九、媒体中的立人 LRL in the News● 2008年4月,北京《香格里拉》杂志报道立人图书馆。
● 2008年10月,《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杂志在封一刊登立人乡村图书馆整版公益广告。
● 2008年10月12日,上海《新闻晨报》刊登两个整版的关于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报道。
● 2009年1月,《美国读者文摘》转载刊发《新闻晨报》报道。
● 2008年到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富星空”节目多次报道立人图书馆。
● 2009年2月,《全球通》杂志刊发对立人图书馆的专访。
● 2009年12月,《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刊发对立人图书馆的专访。
● 2010年,《旅伴》杂志刊发对立人图书馆的专访。
● 2011年2月25日,《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刊发对立人图书馆的专访。
●2011年5月23日、24日,《凤凰卫视》播出电视节目《与梦想同行》专访立人总干事李英强。
● 2011年7月28日,《南方周末》杂志刊发对立人大学的专访。
● 2011年10月18日,《文化纵横》杂志刊发对立人图书馆的专访。
● 2012年3月4日,CCTV-1首席夜话栏目专访立人乡村图书馆。

十、如何联系我们?Contact us● 总干事:贺飞辉
手机:180-4858-0722
电邮:hefeihui@xctsg.cn
● 理事长:李英强
电邮:liyingqiang@gmail.com
手机:186-7132-2877(全国接听免费,欢迎来电)
● 执行理事,机构、战略合作联系人:张守礼(北京)
电邮:zshouli@163.com
● 执行理事,北京联络人:杨汝清(北京)
电邮:hangzhi@gmail.com
● 执行理事,捐款事务联系人:杨民道(北京)
电邮:mindao.yang@gmail.com
● 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寇爱哲(北京)
电邮:philoco@gmail.com
李英强
“立人乡村图书馆”计划发起人,立人乡村图书馆理事长,“立人师范学堂”创办人。曾任《新青年· 权衡》杂志编辑部主任、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理事等。获评《南都周刊》“2013中国温度榜年度人物”。




我们的理念

立人对乡村的理解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

在长期城乡二元分治的影响下,今日乡村是城市的附庸,是原料和人力的供应地,是低端产品的销售地。取消农业税费,实施各种农业补贴,义务教育“三免一补”,这些农村治理政策的变化,一方面使得农村的基本格局发生彻底变化——农民已经从基层政府的苛捐杂税中摆脱出来,对中央政府心生感戴,农村从矛盾最尖锐的地区变成统治最受拥护的地区;另一方面,农村自治却迟迟未能发育,基层政府完全丧失治理功能,成为简单的镇制工具。大量乡镇政府除了维持治安和“抓计划生育”外已经无事可做,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乡村地区的公共事务再也没有直接负责的基层政府,举凡公共政策、公共建设、公共事业无不依赖于县级以上政府,而县级政府自身也不能财政自立,依赖于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
乡村呈现出这样的景象:躯体在膨胀,却没有头脑;野草在勃生,却没有乔木。农村的房屋在翻新,道路却依旧半通不通;农民收入在上升,却依然面对残缺的家庭;青壮年基本外流,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守着衰败、荒凉的土地。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是被动的、麻木的、没有希望和方向的。
从社会和经济层面看,今日中国正在朝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是被裹挟着往前走的,没有自主的选择空间。中国要工业化了,农村就成为原料来源地、产品倾销地和工业污染承受地;中国要城市化了,农村的土地被蚕食,城市的边界在不断扩张,农地因变成工商业用地而价值飞涨,农民却从中受益甚少;中国要信息化了,通信的便利却主要有利于资源更快速向城市集中和流动,与农村的发展关系很小;中国要全球化了,农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农村越发边缘化了。农村地区看来不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只是面积广袤、人口众多的“殖民地”——甚至连“殖民地”都算不上,因为并没有带着先进文明的“殖民者”,也没有异质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仅仅是一个予取予夺、被动麻木的“半殖民地”。
从农村内部来看,晏阳初在80年前总结的“愚、穷、弱、私”依然是普遍的现象。“愚”是愚昧、愚蠢,“穷”是贫穷,“弱”是健康状况差,“私”是自私、冷漠、冷酷。农村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贫困——虽然贫困依然是普遍现象,农村最大的问题在于精神的荒漠化和自我生长机制的缺失。农村被包裹在一个抽象的“中国”的硬壳下,已经失去了自我生长的能力。农村是一个停滞的地方,农村的人已经丧失了地域性的身份,丧失了主体地位和人格,成为附庸,成为任人操纵的傀儡。我们今天几乎无需分辨湖北农村、河南农村、四川农村……因为所有的农村都已经统一成“中国式农村”。
农村居民跟土地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淡化。只有一小部分不能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老弱之群还羁留在农村土地上。农村的教育系统与城市是同质的,并不能提供给乡村子弟成长为人的必要的智力和思想养分,只能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培养廉价劳动力。
这是立人乡村图书馆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因此,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扶危助困、排忧解难,我们要做的是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工作:
在乡村“立人”,为乡村发展寻找新的动力,奠定新的根基



作为中国问题的乡村问题

晏阳初先生对他那个时代的“中国问题”的回应是切中肯綮的,只是这一剂温和的良药终于敌不过“打土豪,分田地”的猛药,晏先生在四十年代已提出“减租减息”“赎买土地分给无地佃农”等乡村改造的主张,后来为蒋政府应用于台湾,收到良效,证明无暴力革命、人头落地也可以解决民生上的“贫富悬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问题。
今天的中国乡村,较之晏阳初先生工作的时代,问题大大不同,“愚穷弱私”的问题依旧存在,但是其他的约束条件却大大的改变了。最大的变化是:今日中国已经很深地卷入到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里面。另一个与当时最大的不同是:今日之中国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统之下,既无外部的侵略与亡国的危险,也无内部的地方势力割据与某种程度的“制度竞争”;而在晏阳初先生从事乡建工作的时候,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始终没有建立起高度统一的中央政府权威,也由于外部的压力,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始终给予民间社会较大的空间进行社会改良的实验。
乡村问题,表现在各个方面: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衰残,人文环境的荒芜与凋敝,教育的落后,法治的残缺……这种种问题,无不是“中国问题”在乡村的镜像。离开“中国问题”的背景,一些人试图解决的“乡村问题”实际上是假想出来的伪问题。
比如: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曾有人试图在农村开展一种“把农民留在土地上”的工作,甚至有人为此主张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他们担心农民和农民的后代受教育之后就离开乡村,或者会把自家的土地变卖进城。有人曾这样质疑过立人图书馆的工作:你们的工作做得好的话,会让更多乡村精英离开乡村,这不是对乡村的伤害吗?
这样想的人实际上不把乡村出生的人当作和自己一样需要自由和发展的个体。任何人都不应该仅仅由于出身而被限制其发展的自由,把农民及其后代绑在土地上,这是一种变相的农奴制。
农村人多的问题。很多人责怪农民愚蠢,生了太多小孩。在一些人的想象里面,生了较多小孩的家庭都是穷困潦倒,需要社会救济的。如果你到农村去实地了解一下就会知道,小孩多的家庭往往是比较殷实的,也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如果不是农民长期以来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逃避和抵制,中国的人口问题比目前不知道要严重多少。
中国当下的乡村问题,究其根底,只是一个“无”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则无地,二则无权。
孟子曰:无恒产者无恒心。恒产者,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地。今日农民虽然天天和土地打交道,但却无一人有一寸土地。在所谓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之下,农民实际上是政府这个超级地主的佃农,其对土地的财产权相当于佃户对所租土地的财产权(甚至只有三十年的期限,而私人地主还可以有“永佃”)。土地制度是许多乡村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土地私有且可以自由处置,自由买卖,则今天在城市当房奴的许多人会纷纷到农村买田置地当“地主”,所谓房地产问题可以不攻自破。而人的自由流动,伴随着是各种物质、精神资源的自由流动,乡村的许多现在看来“无解”的难题也会自动破解。
无地之外,“无权”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一切贫困的背后,首先是权利的贫困。“无权”这本身是转型中国的普遍问题,并非乡村独有。但在中国具体情境之下,农民的权利贫困较之其他阶层更甚。教育、医疗等积极权利权且不说,仅就天赋人权的消极权利而言,农民也因为户籍制度等城乡二元分治制度而受到更多的限制。在2003年孙志刚案件导致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之前,农民的人身自由和迁徙自由甚至都是没有保障的。
在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为农民“赋权”的努力大多要归于无效。若农民可自由行使其权利,何需特别为其“赋权”?赋权的大部分努力,就好像是在强盗随时可以冲进家里抢劫的情况下,却教这一家人如何讲道理一样。若强盗不被制止,道理有何用场?
“无地无权”之大局不改,乡村问题在短期内是无解的。现如今我们在乡村所做的努力,除了那些隔膜者的自说自话以外,只有两种有效的可能:第一是有利于减轻受压迫者的苦痛,或增加其娱乐或自娱;第二是指向未来良序社会之建设。
有人特别注目于乡村居民福利状态之不佳,致力于推动一种普遍覆盖的社会福利制度,或者是对于农民有所倾斜和照顾的一种福利制度,应该说这种努力本身是很可敬的。只是很多时候福利的分配不能成为问题的解决,而成了新的问题本身。
三十年来最大地改变了农民福利状态的,是农民自己。通过参与市场分工,向一个逐渐全球化的市场自愿输送农业资源、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数以亿计的农民实现了温饱和小康生活。是争取到的一点点自由自身扩展了自由,而非权力恩赐了自由。
在土地和其他私有财产权得到保护、权力受到约束的前提下,人的自由选择是改善人自身福利状况的最佳选择。
乡村问题中的环境问题和文化保护问题,也必须在“人”的主体性得到确立之后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解决,否则很容易变成一部分优势阶层对另一部分人的强制。
晏阳初先生的四大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千百万具体的乡村居民,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我们今天的工作,也要关注于个体,而不是着眼于整体


立人的工作,有三重目标,依次为“学习中心-教育基地”、“文化中心-精神家园”、“文化中心-公共平台”。这三个层次分别从教育、文化和公共生活三个方面服务于乡村的居民个体,尤其是其中的青少年,致力于提高其学习能力、文化素养和公共参与的能力与水平。
这是在“为还不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中国的社会大转型迟早会到来。一个自由、民主、宪政、法治的良序社会能否建成,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民情。如果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依旧主宰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未来的社会就必然用其庸俗、丑陋、道德败坏、无规则无底线来回应我们。
三年之病,须求七年之艾。中国的大转型里,今日的乡村青少年是充当“材料”“看客”还是积极有为的建设者,需从今日起,开始努力。

立人对乡村教育的认识
教育危机:脱离了“人”的功利化教育

当我们说到农村的时候,很多会联想到青山绿水、低屋矮墙、雀鸟牛羊、风吹稻浪等田原风光,这仅仅是乡村的一个背景画面,我们更加关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人的型塑作用无需多说,在乡村诸种危机中表现最为深重的,是教育危机。
即使在中国的帝王统治时代,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教育系统依然起到了历史传承、德化广播、人心陶冶、阶层流动的作用。贫寒之士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家族、国家命运的比比皆是,即使是那些科场失利、仕途无望的读书人,也能在乡村起到教化人心、维系风德的作用。今天的乡村教育,在一元化的僵硬体制下,已经失去了教育的大部分核心而本质的功能,仅仅沦为效率低下的扫盲机器。
教育最核心的功能是让受教育者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今天,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现代公民。
然而,今天的乡村教育已经远离了这些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一般是6+3)为例来看,大部分学生读九年书纯粹是因为别无选择。最终他们能够学到的仅仅是基本的识字读写、加减乘除和一点点自然科学常识。而这几年,恰恰是一个人的感觉敏锐、接受能力强、理性开始发育的关键时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式学习、考试把人的灵性全部磨光,人人都有的无穷潜力在千人一面、僵硬死板的教育之下逐渐枯萎。目前的教育所能传授的内容,完全不需要让孩子们花那么多时间,以那种戕害身体、麻木心灵的方式进行如此高强度的学习!
如果说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是为了读高中、考大学作准备的话,高考这个目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实际上是虚构的,许多人并不需要走这条路,也没有想要走这条路,然而,一刀切的、官僚化的教育体制,完全无视这部分人的需求。
且不说高考制度本身存在重大问题、高等教育本身也是千疮百孔,让我们仅仅把讨论范围缩小到乡村教育领域,我们从现象上就能看出问题有多么严重:
乡村教师普遍素质不高、缺乏学习热情,对工作的热情和忠诚度正在逐年下降;
学生普遍厌学,即使是最基本的文化常识,很多人也无心学习;
乡村青少年中很大一部分人在读完初中或高中以后直接去南方打工,但是只能充当最简单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值空间非常小;
更严重的现状是乡村中小学的人格教育(德育)实际上已经非常虚化,再加上许多孩子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加庭教育和亲情温暖,很多乡村青少年带着扭曲的、变形的人生观、世界观走向社会。这是中国社会未来的一大隐患。
据统计,近年来,乡村学生升入“一本”院校的比率逐年下降,也就是说,即使乡村的孩子再努力,他们离着好一点的大学越来越遥远了。
在乡村多年的生活经历中,我看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乡村地方,从初中开始就存在大面积的辍学现象。一些学校初一进校的学生到初三的时候只剩下一半左右在读。我曾经说过一个比较狠的观点:今天乡村学生的厌学本身是其内在生命力的表现,对当下这种非人的教育不讨厌才是不正常的。
辍学、厌学使得现行教育体制对许多青少年的洗脑并不十分有效,但是并没有合适的“替代产品”补充上来。即使在大城市里,教育市场提供的绝大部分也只是应试教育的“增强品”“滋补品”“补充品”而非替代品。当学校教育日渐失去对学生的影响力的同时,垃圾文学、通过电视传播的新闻、电视节目、电影,以及大量垃圾电脑游戏,日益毒化的社会风气却无日无之地型塑着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
现行教育所采用的一刀切的教材和教学(由统一的应试所规定),在青少年中培养一种单一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乡村是的一切都是愚昧、落后的,是注定要被“先进文化”影响的。只有城市才会先进的,值得向往的。
流风所及,大部分的乡村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养成对乡村的厌弃,和与乡村的隔膜。虽然日日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却不知其可贵,一心向往钢筋水泥的铁石丛林。
在学校的教育职能由于多重障碍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社会却依然以其他方式养育着自己年轻的乡村子弟:无孔不入的商品经济正在日复一日地普及着金钱至上的拜物主义世界观,无远弗届的垃圾影视文化正在以色情、暴力构建这青少年对社会和人生的初步认识,而正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以它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乡村青少年去挥霍金钱、浪费时间、消耗身体,进一步接受虚拟世界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暴力为王主义等思想的熏陶感染。
今天的乡村青少年在自己的早期教育中既学不到本乡本土的文化传统,得不到如何做人、如何立身的基本教诲,也接触不到人类文明的主流价值。他们一方面是按照大一统的模式接受着与城市学生相同的知识教育,从而养成“城市中心论”的思维习惯,从而对乡土既无感情也无认知;另一方面,也没有受到融入城市文明、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教育。
如此,这些人在文化上是无根的。除了小部分人最终艰难融入城市之外,大部分人只能被动地做了经济发展的材料、社会变迁的看客。而乡土社会,却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空心化”,越来越麻木被动,越来越衰败和荒芜。
教育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乡村社会就没有任何出路可言。

教育不更新,乡村没有未来

晏阳初先生将自己的乡村建设工作概括为“平民教育”,内含“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这是很值得反复思考的。晏阳初先生为何不说自己的工作是“乡村改造的综合实验”呢?我想这里面至少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立人选择了教育作为出发点,这其中就有晏阳初先生和平教会诸公的启发。
晏阳初先生曾说“误教不如无教”,对当时的教育,他有过很激烈的批评:
“我们初到乡间,看见农民的失学,慨叹中国的教育不普及,后来在乡间久住,才知道幸而今日中国的教育不普及,否则真非亡国不可。这并非激愤之谈,因为农村青年,未入学校之前,尚能帮助他的父母,拾柴捡粪,看牛耕田,不失为一个生产者,可是一旦入了学校,受了一些都市文明的教育,他简直变成一个在乡村不安,到城市无能,不文不武的无业游民。”
这段话到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今天的乡村教育较之当年,不仅不能有所改进,恐怕是变本加厉、积重难返了吧?
资中筠曾说:
“我最担心的是教育,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家长们都喜欢说一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
今日中国教育确实为祸匪浅,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所作为,对学习兴趣的戕害却“功勋卓著”;磨灭人的创新能力,损害人的思辨能力;将一种牢固的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植入思维方式,使人失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反思和选择能力;以与空洞道德说教并行的谎言使人对崇高的事物失去敬畏……
钱理群先生指出,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据报道,钱先生近日发言“告别教育”,他说:“一切不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没有立足之地”。
钱先生所言的“应试教育”正是近日体制化教育的别称。今日应试教育可谓登峰造极,乡村教育更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
在乡村问题整体无解的情况下,立人关注的是青少年的出路问题。立人乡村既可以解为“立人于乡村”,也可以解为“为乡村立人”,这两种含义都主要指向青少年。只有乡村之人有出路,乡村才能有未来。
立人试图在乡村青少年中培养一种平衡的健康的情感和对乡村的全面而理性的认识。今天的乡村似乎被大环境边缘化,被制度给扭曲了。乡村的自然环境本是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
立人希望透过长期的努力,帮助青少年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乡村生活于他本是宝贵而丰富的馈赠,能帮助他对于城市、乡村,对于今日之中国、世界养成一种更为健康的心态,成为中国转型的积极推动力量。
欲求乡村问题之解决,必先求中国问题之解决。在中国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即是在中国转型为宪政民主的良序社会过程中,帮助乡村青少年成长为健康、正常的现代公民,这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使命。

我们希望为乡村贡献些什么
立人继承的是晏阳初先生的乡村建设传统

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同时开展乡村建设工作的先贤很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黄炎培……等前辈各有各的理论和方法。在诸位前辈当中,立人最为欣赏的是晏阳初先生,他和他的同事(陈筑山、傅葆琛、冯锐、陈开泗、熊佛西、孙伏园……等)的乡村建设工作,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1、科学的方法,现代的理念
晏阳初自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归来后,虽然早已定意要从“平民识字”开始平民教育,并对基本工作方法成竹在胸,但没有马上开始工作,而是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走遍南北调查研究,完善工作方案后开始实际执行。其平民教育工作推进的若干方面,如传播、推广、募款、研究等多个方面,无不体现其“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理念”。立人虽然成立已有五年,在这方面还非常薄弱,需要好好沉潜下去,务实地改进。
2、热情的心肠,理性的手段
“热情的心肠”是所有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社会改良事业者的共同特点,而“理性的手段”则殊为难得。晏阳初先生以其经验和思考,诊断中国乡村四大顽疾:愚、穷、弱、私,而对应给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连环进行的救治之方。而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又贴近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在文艺教育方面开发出《平民千字课》、平民戏剧;在生计教育方面研发出乡村农业的改良方法,引进优良品种和乡村工业的机器和制造、管理;在卫生方面探索出乡村卫生员(类似后来的赤脚医生)制度;在公民教育方面以互助社、合作社、公民服务团、平民学校等多种形式推行,在改良县政方面卓有成效。
这尤其值得今天我们来借鉴。这也是晏阳初当年的定县实验后来可以在湖南、广西、四川等地进行全省推广的原因。
晏阳初先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曾说“3C”(Confusion、Christ、Coolies)影响了他的一生,他的热情既有中国儒家“民胞物与”的情怀,又有“与哀哭的同哀哭,与受捆绑的同捆绑”的基督徒精神,这不难理解。他的“理性的手段”却是不易得,也不易学的。
3、尊重的态度,博爱的胸怀
晏阳初先生特别强调对农民的尊重,他总结的平民教育工作九大信条中明确提出“深入民间,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平民解决问题”“与平民打成一片”“向平民学习”“与平民共同协商乡建工作”等。他多次强调平民教育者首先要向平民学习。
他也清楚的认识到农民的缺点,以博爱的胸怀包容其缺陷,并力图改进。九大信条的第七条是“不迁就社会,应改造社会”。
4、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
晏阳初先生非常难得的一点是他既有清晰的“中国问题”意识,又有世界的眼光。作为一个在美国名校深造多年的学者,他没有食洋不化,搬弄西洋学术概念,试图以“先进观念”来改造“落后的现实”,而是贴近中国生活的实际,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探索解决方案;而在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他又深具世界眼光,与外国保持紧密交流的同时,从国外获得大量的资源和支持。1950年代后,他在中国的事业被迫中止,但他所总结的“四大教育”后来推广到泰国、菲律宾、印度、加纳、古巴、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等国。到今天,他所创建的菲律宾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依然为全世界的乡村建设工作输出经验和培养人才。
立人乡村图书馆在创建之初就注意到晏阳初先生八十年前的工作,并自觉继承晏先生的历史传统。2009年,我们在晏阳初先生的故乡四川省巴中市建立了晏阳初图书馆,既是对晏先生的纪念,也是对立人之历史传统的一种承认和担当。如今,晏阳初图书馆已经发展出四个分馆,直接服务四个乡镇五所学校约七千名学生,间接辐射到周边几十所中小学数万名学生和几十万的乡村居民。
立人对晏阳初先生当年工作的学习和继承,是全面的,既涉及到理念和精神,也涉及到工作方法,只是限于今日之环境,能开展的工作十分有限。立人对于陶行知先生“以教育为核心”和梁漱溟先生“对传统中国的尊重”都有所学习。
立人为乡村带来些什么?立人在各地分馆的工作奉行“四化”原则:本地化,县域化,专业化,平台化。
本地化包括:由本地人发起;用本地历史文化名人命名;逐渐从本地人取得主要的资源支持;为本地人服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服务形式与内容;最终成为本地文化教育机构,并由本地理事会管理、运营。立人的本地化努力也可以用西西弗书店的一句口号来描述: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
县域化是指:立人的一个分馆一般以所在之一县为服务范围。一县之内,仅是青少年人数在几万乃至十几万,各类中小学常有几百所,立人分馆希望以长期的努力逐渐辐射到大部分的“阅读人口”。
专业化是指在图书馆服务和教育服务上的专业化。立人不因自己是公益机构而认为“存在就是价值”,我们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立人倡导“基于阅读的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这在教育领域是有创新意义的,立人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供一种专业、有效的教育产品,来服务于为应试教育所伤害,对应试教育感到厌弃,却无路可走,急需替代性教育产品的乡村青少年。
平台化是指:立人将自身的努力理解为建设乡村工作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向所有关注乡村的个人和机构开放。
立人在乡村的工作应该可以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立人所倡导的“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图书馆”经由立人的实践和传播,成为更多乡村精英回馈乡村,关注桑梓发展的一条新路。
中国人素有乡土情怀,重视家乡故土,以前人们为家乡出力多是从物质方面,精神层面多是修苗与建设学校。现如今,建学校不如建图书馆,在教育垄断的情况下,建学校往往只是在物质方面强化现有教育体制,起到的实际作用不大。更因为教育规划的不理性,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很多时候建学校会成为重复投资或无效投资,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量兴建的希望小学如今多是荒草凄凄,养猪系马,就是明证。英美这样的发达国家,几万人就拥有一个功能齐全的图书馆,这一点很多人已经知道,也很希望政府能有所作为。但与其期待政府完成数目字任务(农家书屋的数量已经十分庞大,实际上只是一个仅供上级检查的摆设),不如聚合民间力量,自己做起来。为家乡建设图书馆将会成为更多有心回报家乡者的优先选择。
这对于在现代化浪潮面前日益感到乡愁无处安放的乡村精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修复与“故乡”的关系,可以不再眼看“每一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而无所作为。经此,更多从乡土走出来的人可以与家乡建立起一种新的有机联系。
第二,在上述的基础上,立人图书馆可以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生长节点。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的文化教育机构,向所有人开放。这个“开放”的意思既是指向所有人提供服务,也是指欢迎所有人参与建设。
立人在建设新分馆之初首先建立的本地理事会(或立人之友小组)和学生义工小组。前者是成人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后者是青少年学习参与公共生活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在乡村所提供的服务综合了美术馆、音乐馆、博物馆、电影院、咖啡馆的作用,使用这种服务的人可以在这个新的公共平台上发展新的社交网络,开始新的公共生活。
比如,立人位于湖北蕲春县的分馆黄侃图书馆,曾有读者在图书馆的平台上发起一份县域的跨校的中学生报纸《一代人》;读者张经纬与图书馆合作在自己所读的高中成立读报社;立人位于四川巴中的晏阳初图书馆,曾有学生发起《立人小报》;几位教师利用图书馆成立一个松散的学习共同体,与图书馆合作开展教研项目;立人位于重庆忠县的精忠图书馆,学生成立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如哲学小组,德语小组,篮球小组,羽毛球社,动漫社……等等,类似的情况还有河北承德的甘泉图书馆;立人位于浙江三门县的合作分馆立光图书馆,从一开始就成立了较为规范的本地理事会,在筹备及运营的过程中,发动了本地政商学各界人士广泛参与。
第三,立人分馆可以成为乡村教育更新的一个前沿基地。
立人所探索的“基于阅读的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是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能有效弭平城乡教育鸿沟的一种可能。这一点上文已有较多说明,不再赘述。并且,立人团队对于各种教育的探索和创新均有所关注,并与国内许多教育公益组织保持联系和互动,如果图书馆周边的教师有“有心人”,图书馆这座桥梁可以帮助他们联系到许多重要的资源。
第四,立人分馆可以成为乡村文化涵养的一块“湿地”。
古代的书院、学堂、藏经楼、私塾都是乡村文化的薪火传递之所。近代以来,学校取代这些成为乡村文化中心。但是学校日益为政府重视,成为意识形态统治的重要工具,与乡村生活、公共道德愈行愈远。乡村文化的“复兴”需要新的管道和途径。
立人图书馆作为乡村与城市对话的桥梁,可以成为文化精神资源的流动集散中心。一群既了解城市,又了解乡村的长期志愿者在图书馆的工作可以起到激活资源的作用,而以图书馆为“根据地”,来乡村做短期志愿服务的人们,也会为之作出贡献。
第五,立人图书馆在乡村建立起的是精神的灯塔,示范着生活的可能性,为乡村带来一种文化上的自信,也促进一种自主生长的机制在乡村逐步发展起来。
凡是立人图书馆所在之地,知道其存在的人们,无论长幼,都会问自己或他人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在这里长期或短期住的志愿者,他们图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至少,这些志愿者告诉乡村的人们,还有一些人是不图名不图利的,还有一种生活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这样一种真实可感的存在,默默无声地影响了许多人。一个有力的证明是,立人图书馆的学生读者上大学以后普遍比同龄人更关注公共事务,更习惯独立思考,更喜欢阅读,更喜欢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立人在每个分馆对于本地化的强调,使得许多沉默的历史被唤醒,沉睡的社会资本被激活,许许多多的人通过参与立人事业改变了对社会的悲观心态,开始从身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立人是种树,我们在每个地方种一棵大树,慢慢在周边种几棵树,这样就可以稍稍地改变一个局部的小生态。


如何理解“立人”
立人于乡村,复兴文化于乡村


立人乡村,至少可以做两种解释:在乡村立人,为乡村立人。
乡村的生活环境,相对于城市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交通、污染的空气、无休止的噪音而言,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如果不是受到土地制度的影响,今天已经出现大量从城市向农村的移民潮。土地制度的实质改变虽然尚需时日,但是变相地突破制度障碍,在农村买田置地、建房兴业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最新的政策变化趋势表明,政府已经注意到这种趋势,并在设法将其合法化、制度化)。这种人口和资源的流动是一种长期趋势,对于改善乡村的治理环境是有利的。
然而,乡村地区目前只能被动地接受潮流的变迁,最先来农村的必是对自然环境很具破坏力的工商业者,慢慢地才会来一些定居者。乡村的原住民们对乡村的整体环境缺乏改善之力,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早已成为文化的荒漠,也缺乏对乡土文明和现代主流文明兼能理解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为乡村立人”——在乡村居民中,普及现代文明教育,改善乡村的人文环境,使得乡村居民中能出现一些自觉地维护本乡本土利益、为乡村发展努力的“精英”。
乡村面貌的改善最终要靠乡村居民,因此,我们的这一方面工作只是起到一个激活人力资源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大量出生在农村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会向往城市生活,也将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对于这一部分人,我们的工作是:在乡村立人。
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进入到乡村青少年的教育中去,提供丰富多样的、有效的教育产品,使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够因为我们的出现,早早接触了了解现代普世文明,打开视野,掌握基本的思考和分析工具,学习必备的人文知识,为他们成长为新一代既有乡土意识又有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提供最早最重要的支持。
乡村文化的复兴,乡村命运的改变,从根本上依赖于今日乡村的青少年。我们所教育的这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大部分要汇入城市,成为转型中国的建设者和推动者,也有一小部分人将承担起乡村建设和转型的责任。
总的来说,立人乡村图书馆是围绕“人”来做文章的,是一项教育行动,也是一项文化行动。它是一个长期工作——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十年,它的长期存续需要取得乡村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最终也将汇入本地文化,成为一个文化基础设施,一个教育基地,一个文化中心。

对“立人”的经济解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居于全球之冠,甚至形成所谓“中国之谜”。学界对此有许多解释,各有道理,然而我有一种至为简单的解释:改革开放三十年,正是中国人逐渐挣脱各种对“人”的束缚,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创造、自由发挥的三十年——虽然中国人的“自由”业绩至今依然极其有限,然而即使这有限的“解放”也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观。
很多人都在试图用各种理论来推测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否可持续,会否发生经济衰退等等。对于此,从上述角度也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只要中国持续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经济增长的前景自然乐观,因为潜藏在十三亿人中的创造力到目前只是释放了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如果这一人的自由和解放进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中国的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当然前景堪虞。
人的“自由和解放”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解除束缚,二是提高能力。
解除束缚是从消极自由的角度来看的,凡是人应该拥有的说话权、走路权、交友权、自治权、财产权、交易权都属此范围。改革三十年来,人们的自由程度有相当程度的提高,然而这个提高的进程如今已经处于停滞状态。由于利益格局的胶着,改革自身的动力机制已经失效,而争取权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搭便车”的影响——从单个争取权利者而言,最终人人获得的权利很难抵偿其个人面临的风险和必须付出的高昂代价。如果这个时代没有圣徒人格的公民起来为大众争取权利,“寡头政治”、“腐败制度化”、“法西斯成熟化”就是可以预见的结局。
提高能力是从积极自由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一个人拥有各项权利却没有行使这些权利的能力,这权利对他而言,简直跟没有一样。没有具备现代素质的公民,就不会有现代政治。公民的养成当然最好在政治实践中来实现。然而,在当今形势下,公民的政治实践机会极少,只能寻求教育手段的补救。——这还只是就公共治理这一个角度来说的,提供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实际上非常广泛,最为基本的方面是“经济自立和发展的能力”,还包括艺术创造、人际交往、利乐社会……等等方面的能力。
仅就经济方面而言,我们不妨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2007年美国的GDP为13.84万亿美元,以3亿人口计算,人均4.61万美元;2007年中国的GDP为3.25万亿美元,以13亿人口计算,人均0.25万美元。美国一个人创造的收入,相当于中国18个人还不止!
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来实现。同样是人,比尔盖茨一年所创造的财富,一个中国打工者要多少年才能创造出来?
任何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人力资源的增值空间,简直就是无穷大的。一个乡村青少年,最有可能的出路是到城市中打工(包括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一年能赚个2-3万元已经相当不错,但是这个打工的年轻人,完全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为社会创造亿万财富。
在今日的教育体制之下,大部分乡村青少年的人力资本增值空间极为有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生只能从经济产业链的末端依靠简单劳动获得微薄的生活资料。这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于社会来说,是极大的浪费!
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工作,从经济角度来看,主要就是致力于提高乡村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人力资本。这是乡村青少年挣脱宿命、自我发展的唯一道路。这个工作本来主要应该由学校来完成,然而今天的学校已经沦为效率低下的扫盲机构,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我们虽然能做的十分有限,能够直接影响到的人群也十分有限,然而从长期来看,这项工作能创造出非常巨大的价值。
提高人力资本的好处不仅在于经济方面,如果没有一批经济自立、思想自由的青年充当先锋和后备军,中国的社会转型永远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想象。



“立人”要立的是什么样的人

什么是“人”?如果不对此稍作解释,我们就很难理解“立人”有何意义。“立人”所指向的这个人,当然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指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公民,是余世存所说的“成人”,是毛喻原先生所说的“正常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乡村是“荒无人烟”的,在乡村立人也就是要使得类人孩走向成人之路,使得“残疾人”发展成为“正常人”。
虽然我们也从整体上描述我们的工作背景,但是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基于个体的,我们所要立的人既不是“农民大众”,也不是“广大乡村青少年”,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我们希望这些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呢?除了上面的概述外,还可以分别从其他几个角度,再具体说说:
首先,要知道“人”不是无来处,无去处,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无来由地经历若干事情,最终莫名其妙地从这个世界消失;人生不是无目的、无意义、无价值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不能忽视不能抹杀的价值。
其次,没有同情心,就不能称之为“人”。同情心主要表现在如何对待他人上——能否推己及人,能否平等待人,能否爱人如己等等。
再次,人应是能自立的——在经济上能用劳动和智慧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在人格上不依旁于他人,也不依附于集体;在精神上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在行为上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还有,人应有超乎己身利益之外的关怀和追求。吃吃喝喝不是正常的人生,只求己身的平安和发展的人也不能算作是正常的人。
在以上表述中,我们既主张个体的价值不依赖于他人而确立,又认为人不能完全自关注自身利益,必须有利他的意识和行为,这似乎有一些自相矛盾。其实,这并不矛盾。任何集体也好,他人也好,不能以任何接口要求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利益;然而,人可以自发自愿地为他人做些“贡献”——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真实的自愿。
把以上综合起来简述一下,我们所立的人是自立立人、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成熟的个体。


我们怎么样“立人”

那么,我们如何来实现这个“立人”的目标呢?
总的来说,我们是通过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来帮助其实现自我立人的目标,不是通过外在资源的堆积造成立起来的假象,不是逼人自立,不是骗人自立,而是促人自立、帮人自立。
我们通过什么方法、使用什么手段来激发人呢?
第一种手段,也是最基础的手段是图书。我们的馆藏图书以“立人乡村图书馆核心书目”为基础,精选一批好书,来告诉读者“立”起来的“人”是怎样的,也启发读者如何立人。围绕着图书,我们还举办阅读指导活动,并在每个分馆成立“立人读书会”,对会员进行持续的影响和指导,直至其大学毕业。
第二种手段是讲座。访问学者的造访和讲演,让读者亲身感受思想的魅力、文化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讲演者本人的亲临能给予读者较为强烈的震撼和持久的影响。
第三种手段是课程。各分馆根据管理员和志愿者的不同知识背景自行开设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打开人文思想、艺术等方面的一扇窗户,为其自立提供思想养分。
第四种手段是电影。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会在各分馆持续放映优质电影,围绕不同的主题,展示立人的丰富内涵和美好愿景。
第五种手段是其他活动。活动有大有小,时间有长有短。每个分馆都吸收一些青少年学生来成立“义工小组”,让学生能够早早地参加公益活动。“传知行杯”作文比赛、冬令营、夏令营是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各分馆也会根据本地情况开展其他活动。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以图书为基础的教育试验,随着我们经验的增加和资源的积累,也随着社会参与程度的提高,我们还会在这一开放的平台上推出更多更好的教育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03:12 | 只看该作者
立人乡村图书馆基本书目

我们的基本书目按照阅读人群分为六个部分: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小学教师、其他乡村居民。
在起步阶段我们的分类还不能做到非常精细的程度,因此只是准备出三个部分的基本书目:小学生、中学生(暂不分初高中)、中小学教师。
这个分类方法本身不是很科学,只是为了方便整理书目才如此处理。划分到“小学生”这个部分的书籍,实际上是适合所有读者阅读的;其他各部分也是如此。
书目的列示基本有两种,一种只列示书名,另一种先列作者,再列书名。凡属后者的,说明我们认为该作者的所有著作都是可以收入馆藏的,我们只是尝试从其所有著作中选取几种“最适合中小学师生阅读”的。这些列出姓名的作者的所有图书,如有捐赠,都在欢迎之列。
谢谢下列朋友为本书目所做出的贡献:蔡朝阳、郭初阳、苏祖祥、余世存、苏祖祥、长风、陈玉明、周丽娜、周丹薇、刘庆、刘荻、楚望台、梁卫星、旭光、杨民道、吴敖祺、周克成、橡子、和小宇、严思南、冉云飞……等等多位朋友。希望更多的朋友贡献出更多智慧,把这个书单做得更加完善些。
我们的书目分类结构如下:
小学生:
儿童文学类
科普类
动漫
民间神话童话
传记
诗歌、艺术类
中学生:
经典类
常识类
传记和书信
文学类
历史类
艺术类
宗教与哲学类
经济类
在场的思想者
能力与励志
科普类
科幻类
中小学教师:
教育理念
教育学
心理学
教学参考
报刊类
如果您对这个书目的结构和内容有任何建议,请联系我们,谢谢!
小学生⊙点击这里查看立人书目的小学生部分,谢谢Jepeux 帮忙做的豆列!
儿童文学类小王子
夏洛的网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小约翰
彼得·潘
小银和我
哈尔罗杰历险记(14本)英国 威勒德·普赖斯
两百年的孩子 日本 大江健三郎
丁丁历险记,共22本 比利时 埃尔热画室
效率专家爸爸 美国
苏菲的世界 纸牌的秘密 挪威,乔斯坦·贾德
洋葱头历险记 假话国历险记 贾尼·罗大里
淘气包艾米尔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大侦探小卡莱
世界冠军丹尼 (英)达尔
哈利·波特
窗边的小豆豆
大盗贼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挪威)T·埃格纳
捣蛋鬼日记
沃特希普荒原 (英)理查德·亚当斯
埃米尔擒贼记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
杨柳风 (英)格雷厄姆
纳尼亚王国传奇 (英)刘易斯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英)特拉弗斯
毛毛 (德)米切尔·恩德
昆虫记
皮皮鲁传、鲁西西传、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郑渊洁十二生肖系列童话(一套12本)
女生贾梅
男生贾里
顽童时代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
爱心树(绘本)
绿野仙踪
人鸦
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苹果树上的外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伊索寓言
一千零一夜
大战火星人
汤姆·索亚历险记
格列佛游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金银岛
木偶奇遇记
小公主
小公子
小鹿班比
王子与乞丐
海蒂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爱的教育
青鸟
童年
花环公主
安徒生童话
列那狐的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选
普希金童话选
郑渊洁童话选/郑渊洁童话集
父与子 [德] E.O.Plauen
稻草人
宝葫芦的秘密
小布头奇遇记
哭鼻子大王
“下次开船港”
神笔马良
没头脑和不高兴
海底两万里
蓝火车温情童话系列
长袜子皮皮
杜利医生系列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狮子、女巫和魔衣柜
地板下的小人
时代广场的蟋蟀
兔子坡
柳林风声
魔戒
严凌君:青春读书课系列
三毛流浪记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小熊维尼
史努比
科普类万物简史 作者:布莱森
自然的故事 作者:法布尔
(更多可参考中学生的常识和科普部分)
动漫名侦探柯南
民间神话童话日本民间童话故事集
山海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儿童读本
希腊古典神话
北欧的神话传说
印第安神话故事
传记(与中学生的此部分相同)
诗歌、艺术类《新月集》儿童散文诗集
阿达姆松
丰子恺儿童画集
环保手工/十万个怎么做
中学生经典类西方经典圣经
《圣经》导读
圣经故事
古希腊故事
古罗马故事
西方美术史画册
西方建筑史画册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
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独立宣言/(美)托马斯·杰斐逊著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
共产党宣言/(德)马克思和恩格斯著
汉语经典论语
老子
诗经
庄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商君书
吕氏春秋
列子
楚辞
杨伯峻注:《左传》
钱穆注:《论语》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资治通鉴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 朱东润主编
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汝珍《镜花缘》上卷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洪升《长生殿》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冯梦龙改编《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三言》
凌濛初《二拍》
封神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
关汉卿选集
韩愈选集
杜甫选集
乐府诗选
陆游选集
李白诗
龚自珍
李商隐
李清照
李煜
人间词话
呐喊
朝花夕拾
繁星·春水
志摩的诗
边城
骆驼祥子
围城
女神
子夜

雷雨
传统下的独白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胡适和鲁迅胡适全集
四十自述
胡适留学日记(上下)
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录
胡适论治学
胡适论文学
胡适论教育
胡适的声音 1919-1960:胡适演讲集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日记全集/胡适日记全编
杜威五大讲演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胡适杂忆
师门五年记 胡适琐记
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
鲁迅全集
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
鲁迅经典作品选
鲁迅文集
鲁迅:刀边书话
鲁迅的最后十年
鲁迅语录新编
西方学术经典著作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洛克《政府论》、《论宗教宽容》
霍布斯《利维坦》
密尔《代议制政府》
密尔《论自由》:绝对的经典著作。
亚当斯密《国富论》、《论法律、警察、军事、岁入》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霍布豪斯《自由主义》
韦伯:《儒教与道教》
边沁《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理论导论》
《联邦党人文集》
《潘恩选集》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罗尔斯《正义论》、《万民法》、《政治自由主义》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达尔《论民主》
萨托利《民主新论》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何怀宏主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
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亚当·斯密:国富论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
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贡斯当:古代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经典导读、选编新语文读本
大学人文
大学人文读本
大学精神档案
常识类广见博闻中华上下五千年:第(1、2)卷(彩色图文版)
世界通史:第(1、2)卷(彩色图文版)
历史百谜——未知世界丛书
中国学生历史学习百科
中世纪——MEDIEVAL DAYS
你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世界文明系列(全8册)
斯巴达克起义:影响历史的传奇人物
攻占巴士底狱:激荡寰宇的政坛风云
最远古的发明
史记(少年版)
宇宙简史(插图珍藏版)
探索·神秘的自然
走向罗布泊
万物简史(彩图珍藏版)
世界万物的源头
世界数学通史(上下册)
解密中国(1、2、3、4、5、6)——走近科学
青年必知科学历程手册
地理大发现
恐龙王国–新概念大百科. 1000个必知系列
探索·恐龙与史前生命
科普新阅读——动物的故事
科学名著欣赏(生物卷)
恐龙宇宙外星人 知识百科
物的欲望——世纪人文系列丛书
科普新阅读——海洋的故事
水恐龙:两亿年前的海底世界
理解灾变——剑桥年度主题讲座
科学传奇:未来的宇宙灾难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
大灾难
未来的灾难
恒星与行星(自然珍藏图鉴丛书)
通俗天文学
精子战争
大众天文学(上、下册)
追踪UFO之谜(世界未解之谜全记录)/探索者丛书
天文学
在宇宙中寻找生命——我知道什么
科学探索者 天气与气候
图说天下:失落的文明
生命是什么——第一推动丛书·第三辑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
生命起源
信不信由你:自然和人类的1400个真实的奇闻
我知道什么?–人类遗传
中国的河流——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
昆虫记(全译插图本)/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昆虫的社会:第一部中文全译本
物理世界奇遇记
数学与知识的探求——西方数学文化理念传播译丛
趣味随机问题——好玩的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者:(英)李约瑟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作者(英)霍金
中国民居与民俗
节俗——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
大家小书系列唐师曾:《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我在美国当农民》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戴安娜·拉维奇编 《美国读本》(上下册)
威廉·曼彻斯特 《光荣与梦想》
迪克斯坦的 《伊甸园之门》
苏珊·邓恩 《姊妹革命》
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
美国政府概况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
《带一本书去巴黎》《如彗星划过夜空》《扫起落叶好过冬》
传记和书信外国人斯通《凡高传》
茨威格《异端的权利》《人类群星闪耀时》
富兰克林:《我的自传》
华姿《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
罗曼罗兰《巨人三传》
甘地《甘地自传》
拿破仑传
林肯传
甘地自传
丘吉尔传
罗斯福传
牛顿传
达尔文
爱迪生传
居里夫人传
爱因斯坦传
斯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
贝多芬传
肖邦传
梵高传
卓别林传
松下传
比尔·盖茨传
华盛顿传
希特勒传
牛犊顶橡树-索尔仁尼琴
午夜日记:叶利钦自传
释迦牟尼传
穆罕默德传
黑格尔传
康德传
尼采传
哈耶克传
福泽谕吉传
中国人钱穆 孔子传
赵诚《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
林语堂《苏东坡传》
林贤治《人间鲁迅》
华罗庚
李叔同传
胡适自传
梁启超传
李鸿章传
康有为传
谭嗣同传
孙中山:我的回忆
孙中山画传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知堂回想录
瞿秋白自传
李大钊传
自述与印象:陈独秀
陈独秀大传
闻一多传
朱自清自传
傅斯年别传
傅斯年传
武训画传
谭嗣同传
陈独秀书信集
徐志摩图传
徐志摩书信集
梁思成传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林徽因画传
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
悲情诗人–朱湘
冯至传
林语堂自传
沈从文自传
沈从文家书
悲欣交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世今生
吴祖光自述
萧红传
郁达夫传
张爱玲传
蔡元培评传
胡风回忆录
胡风家书
胡风自传
聂绀弩自叙
束星北档案
追寻林昭
林昭,不再被遗忘
顾准自述
王实味传
我家(遇罗克胞弟回忆录)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史家陈寅恪传
寂寞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李慎之、萧克等:我亲历过的政治运动
邵燕祥自述
找灵魂–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
鲁迅图传
两地书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周氏三兄弟(三兄弟的三种价值取向)
罗隆基: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
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李宗仁回忆录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
傅雷家书
殷海光书信集
梁启超书信集
何兆武:上学记
文学类中学生必读世界文学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散文和诗里尔克诗集
泰戈尔诗集
惠特曼著:《草叶集》
海子的诗
英国采风录
梁遇春散文
冯至选集
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著
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
济慈
李奥帕德《沙郡年纪》
伊凡克里玛《布拉格精神》
刘亮程《风中的院门》
夏榆《白天遇见黑暗》
杨绛:干校六记 我们仨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朦胧诗选
连岳:我爱问连岳
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年代诗丛'系列 韩东楚尘编
<西川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世纪探索诗鉴赏辞典>陈超编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 >王家新编
<现代诗经>伊沙编,漓江出版社
帕乌斯托夫斯基
《金蔷薇》、《文学肖像》
苇岸
《大地上的事情》《上帝之子》
高尔泰
《寻找家园》
章诒和
《往事并不如烟》
徐晓
《半生为人》
梭罗
《瓦尔登湖》
北岛
失败之书 时间的玫瑰 北岛的诗
三毛
三毛散文系列
史铁生
我与地坛
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 等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梁实秋
梁实秋散文
小说《儒林外史》《阅微草堂笔记》 《老残游记》
《孽海花》
阿来:尘埃落定/空山
阿城:棋王
阿蛮:解手
安妮宝贝:彼岸花 / 告别薇安/ 八月未央/二三事
巴金:家/还魂草
白先勇:孽子/永远的尹雪艳
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
北村:愤怒/施洗的河/玛卓的爱情
陈先生:拉魂腔
陈忠实:白鹿原
东西:耳光响亮/后悔录
废名:桥*桃园/莫须有先生传
冯骥才:神鞭/一百个人的十年
高建群:最后的远行/最后一个匈奴/伊犁马
高行健:灵山
格非: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敌人
古华:芙蓉镇
古龙:七种武器/小李飞刀
胡发云:如焉
浩岭:血炕
韩寒:三重门/长安乱/光荣日/一座城池
韩少功:北门口预言/马桥词典/爸爸爸
韩东:扎根
霍 达:穆斯林的葬礼
贾平凹:商州初录/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
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书剑恩仇录/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
今何在:悟空传
江南:此间的少年
柯云路:蒙昧/黑山堡纲鉴
何立伟: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长江文艺,鲁迅小说全集)
李洱:花腔
李锐:太平风物/人间-重述白蛇传/无风之树/行走的群山
李师江:逍遥游
李碧华:霸王别姬/青蛇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刘醒龙:痛失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一地鸡毛/新兵连/一腔废话
刘庆邦:卧底
老村:骚土/撒谎
老 鬼:血与铁/血色黄昏/母亲杨沫
老 舍:骆驼祥子
梁晓声:年轮/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红色惊悸/浮城/泯灭
路 遥:平凡的世界/人生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马原自选集
莫言:生死疲劳/檀香刑/丰乳肥臀/红高粱/酒国/红蝗
钱锺书:围城
沈从文:边城/山鬼/湘行散记/阿丽思中国游记
苏童:碧奴/米/红粉/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妻妾成群/刺青时代
史铁生:史铁生短篇集
盛慧:白茫
孙世祥:神史
铁凝:笨花/永远有多远
汪曾祺:汪曾祺小说集
王小波:黄金时代/青铜时代
王安忆:长恨歌/桃之夭夭
王蒙:青狐/尴尬风流
王刚:英格力士
王朔: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
王旭烽:南方有嘉木
王大进:欲望之路
王跃文:国画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许地山:玉官
须一瓜:蛇宫/淡绿色的月亮
叶兆言:夜泊秦淮/后羿/艳歌/花煞/1937年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
严歌苓:扶桑/人寰
杨显惠:夹边沟纪事
杨绛:洗澡
尤凤伟:中国1957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秀:花季雨季
余华:活着/兄弟/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灵魂饭/
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
张爱玲:倾城之恋/流言/色,戒
张恨水:巴山夜雨
张炜:刺猬歌/古船/外省书/丑行或浪漫/远河远山/九月寓言
张承志: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
张洁:无字(三部)
张景祥:狗村
宗璞:南渡记
朱文短篇集<人民需不需要桑拿><看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朔<我的千岁寒>作家出版社
雨果
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
卡尔维诺
尖脚猫游戏、我们的祖先、帕洛马尔
索而仁尼琴
古拉格群岛、癌症楼
卡夫卡
《变形记》、《城堡》、《审判》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一个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川端康成
《依豆的舞女》、《雪国》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玩笑》《为了告别的聚会》等
布尔加科夫
《大师和玛格丽特》、《不祥的蛋》、《狗心》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
陀斯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地下室手记》
狄更斯
《双城记》、《雾都孤儿》
茨威格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异端的权利》
房龙
《宽容》(中英对照本)《人类的故事》
乔治.奥威尔
1984、动物庄园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九故事>
凯鲁雅克:《在路上》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奥尔科特:《小男人》、《小妇人》
季洛姆:《三人同舟》
扎米亚京:《我们》
雅·哈谢克:《好兵帅克历险记》
安·兰德:《源泉》
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集》
《古希腊悲剧经典》(罗念生译)
福楼拜著《包法利夫人》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小仲马著:《茶花女》
莫泊桑著:《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坎特伯雷故事集/(英)乔叟著
呼啸山庄
简爱
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著
麦克白/(英)莎士比亚著
失乐园/(英)弥尔顿著
傲慢与偏见/(英)奥斯丁著
红字/(美)霍桑著
草叶集/(美)惠特曼著
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
战争与和平/(俄)托尔斯泰著
愤怒的葡萄/(美)斯坦贝克著
卢梭《忏悔录》
《乱世佳人》
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情书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杜拉斯:情人
海明威的短篇集
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麦卡勒斯的短篇集<伤心咖啡馆之歌>上海译文
纪实文学检讨书(郭小川)
原上草
六月雪
杜高档案
大国寡民
黄河边的中国
南方周末精华本
南方周末-观察、奇案、百姓记事
冰点
赵瑜《兵败汉城——赵瑜体育问题报告文学集》
赵瑜《马家军调查》
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
历史小说《曾国藩》
高阳全集
二月河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
评书《施公案》
《薛仁贵征东》
《杨家将》
历史类中国近现代史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系列)
《美国与中国》《伟大的中国革命》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
《胡适杂忆》《新中国三十年》《史学与文学》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
史景迁《天安门》《天国之子他的世俗王朝》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
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
钟叔和《中国本身拥有力量》《走向世界》
止庵《史实与神话》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胡平《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张正隆《雪白血红》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张国焘《我的回忆》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历史学经典著作葛剑雄《历史学是什么》
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
汤因比《历史研究》《人类与大地母亲》《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谈话录》
布罗代尔《菲力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
费正清《剑桥中国史》(系列)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孔飞力《叫魂》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黄河青山》《中国大历史》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钱穆:《国史大纲》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大纲》
张荫麟:《中国史纲》
费正清与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罗素《西方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简编》
章太炎 刘师培 等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
童书业:《春秋史》
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明史讲义 /作者:孟森 著 中华书局
清史讲义 /作者:孟森 著 中华书局
二千年间 /作者:胡绳 著 中华书局
清史简述 /作者:郑天挺 著 中华书局
中国人史纲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
雷海宗: 中国的兵
艺术类美的历程
宗白华《艺境》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三联)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
李泽厚:《美学三书》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
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附<中国美术年表>)》
西方美术史话
吉林美术出版社的<西方视觉艺术史>
南海电影出版公司的<艺术电影速查手册>
陈丹青音乐笔记
护生画集
宗教与哲学类圣经
圣经导读
房龙《圣经的故事》
雅罗斯拉夫斯基《圣经是怎样一部书》
六祖坛经
金刚经
阿弥陀经
维摩诘经
法华经
楞严经
百喻经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季羡林《佛教十五题》
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
池田大作《我的佛教观》
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
卿希泰等《道教常识答问》
蔡德贵《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
古兰经
罗素《西方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简编》
在场的思想者陈丹青
退步集 多余的素材
黄钟
游手好闲地思想
李慎之
李慎之文集
中国的道路
张中晓
无梦楼随笔
萧雪慧
公民社会的诞生
独钓寒江雪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顾准
顾准日记顾准自述 我与顾准
王实味
野百合花
野百合下的冤魂:王实味传
延安四怪-王实味、塞克、萧军、冼星海
遇罗克
遇罗克遗作与回忆
我家(遇罗克胞弟回忆录)
杨小凯
杨小凯谈经济
何家栋
何家栋文集
邵燕祥
邵燕祥自述
找灵魂——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
邢小群
重说文坛三剑客-才子郭沫若
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
回应韦君宜
凝望夕阳(野菊二集)
朱学勤
书斋里的革命
被遗忘的和被批评的—朱学勤书话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
思想者文库: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风声·雨声·读书声
秦晖
问题与主义(秦晖文选)
南非之魂曼德拉
实践自由
金雁
经济转轨与社会公正(独联体、东欧诸国经济体制改革对比研究)
火凤凰与猫头鹰(读书文丛)
新饿乡纪程
笑蜀
刘文彩真相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章立凡
君子之交如水
记忆:往事未付红尘
章诒和
往事并不如烟
伶人往事
王小波
王小波全集
我的精神家园
白银时代
黄金时代
青铜时代
王怡
不服从的江湖
载满鹅的火车–我看电影
余世存
常言道–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
类人孩《动物庄园》另类解读
非常道 1840-1999的中国话语
我看见了野菊花(曾经北大书系)
野火文丛–重建生活
黄昏的缤纷(叩门者文丛)
毛喻原
精神就是精神的事
爱情的倒影
个体言说丛书 - 爱情书
个体言说丛书-永恒的孤岛
个体言说丛书-梦幻的大陆
杨支柱
自由从摇篮开始
地下室磨牙集?
先有鸡先有蛋?–透视中国教育
冉云飞
像唐诗那样生活
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思考
雷颐
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
蔡元培语萃
朱大可
流氓的盛宴
话语的闪电
逃亡者档案
摩罗
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鲁迅卷
大地上的悲悯
不死的火焰
因幸福而哭泣
自由的歌谣
耻辱者手记——一个民间思想者的生命体验
袁伟时
告别中世纪:五四运动文献选粹与解读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杨东平
杨东平教育随笔(教育需要一场革命)
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名人名言丛书(全三册)
教育:我们有话说
贺卫方
法边馀墨
具体法治
运送正义的方式
张鸣
历史的坏脾气
历史的底稿
直截了当的独白
沙叶新
沙叶新谐趣美文
阅世戏言-沙叶新幽默作品50篇
沙叶新的鼻子
沙叶新剧作选
徐友渔
直面历史–老三届反思录
形形色色的造反
自由的言说:徐友渔文选
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
1979-2001人文随笔
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0)
顾肃
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王彬彬
文坛三户
为批评正名:王彬彬文化批评精品集
独白与驳诘
死在路上
刘鹤守、樊百华
皇帝与流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痼疾
范泓
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刘军宁
民主·共和·宪政
保守主义
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王友琴
女博士生校园随笔
邓晓芒
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
灵之舞
丛日云
中国公民读本
王焱
从近代历史看东亚的未来
晚清宪政的先驱――张之洞与中体西用
储安平视野中的英、法政治文化
熊培云
思想国
吴思
潜规则
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
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
陈夏红
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
思想的气象——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演讲精粹
余英时
重寻胡适历程
士与中国文化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
钱穆与中国文化
秋风
为什么是市场
法国大革命讲稿 (公法译丛)
哈耶克传—-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坚定捍卫者
财产、法律与政府(公法译丛)
殷海光
殷海光作品系列–殷海光书信集
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
逻辑新引 怎样判别是非
殷海光学记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集
十年砍柴
闲看水浒
晚明七十年
蓝英年
冷月葬诗魂
潘旭澜
太平杂说
杨奎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
钱理群
鲁迅九讲
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
生命的沉湖
鲁迅散文全编
回望鲁迅—心灵的探寻
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
周作人传
鲁迅作品十五讲
远行以后—鲁迅接受史的一种描述
与鲁迅相遇
鲁迅小说
中华学府随笔:走近北大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我心目中的蔡元培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
周作人散文
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
学魂重铸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文学名著快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大学文学读本
周国平
尼采读本
我的1977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各自的朝圣路
守望的距离
风中的纸屑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永恒之女性
人生哲思录
崔卫平
正义之前
通往公民社会
哈维尔文集
积极生活
我见过美丽的景象
看不见的声音
不死的海子
带伤的黎明(野菊二集)
布拉格精神(曼陀罗译丛)
龙应台
孩子你慢慢来
野火集
龙应台这个人
这个动荡的世界
故乡·异乡
看世纪末向你走来
龙应台作品精选
林贤治
自制的海图
娜拉:出走或归来
人间鲁迅
鲁迅的最后十年
鲁迅语录新编
2004人文中国
2005文学中国
2006文学中国
一个人的爱与死
鲁迅-刀边书话
时代与文学的肖像
流亡者文丛
曼陀罗文丛
紫地丁文丛
世界传世散文精选
傅国涌
历史深处的误会-近代史的大人物小细节
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
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
主角与配角
1949年:中国知识份子的私人记录
追寻失去的传统
发现廿八都
叶公超传
—百年寻梦:傅国涌历史随笔
朱正
辫子、小脚及其它(思想者丛书)
思想的风景–朱正随笔
朱正书话
鲁迅书话
字纸篓(朱正随笔集,南腔北调丛书)
小书生大时代–朱正口述自传
重读鲁迅
鲁迅身后事
跟鲁迅学改文章
李锐诗词本事(精)
报人浦熙修
朱自清集
鲁迅图传
周氏三兄弟
1957:新湖南报人
留一点谜语给你猜–火风凰文库
回望鲁迅–鲁迅历史考证
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
鲁迅读本
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自述
鲁迅
谢泳
人与社会-中学人文读本
胡适还是鲁迅
储安平与《观察》
重说文坛三剑客-血色闻一多
清华三才子
逝去的大学
大学沉思录
杂书过眼录
思想操练 丁冬、谢泳、高增德、赵诚、智效民人文对话录
新文人随笔丛书:没有安排好的道路
旧时光:外省学者眼中的山西
思想的时代—<黄河>忆旧文选
逝去的时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
大学旧踪
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
教授当年(说文谈史丛书)
野百合丛书-谢泳自选集:教育在清华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书生私见-谢泳自选集
求索文丛:学人今昔
丁东
人与自然-中学人文读本
反思历史不宜迟(叩门者文丛)
口述历史(第一至五辑)
温故之一、之二、之三……
野菊文丛:尊严无价
老照片(柒)
午夜翻书
思想·学术·生活丛书–精神的流浪
世纪学人自述(全六卷)
书局旧踪
反思郭沫若
报馆旧踪
顾准寻思录
求索文丛:和友人对话
书边草丛书 全5册:秋白茫茫、回到歌唱、恋曲与挽歌、最后的海菲兹、冬夜长考
中外名人故事丛书——蔡元培
历史:蔡元培
声音
林达
西班牙旅行笔记
扫起落叶好过冬
西班牙像一本书
带一本书去巴黎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一路走来一路读
辛普森案的启示──美国的自由及其代价
在边缘看世界
李辉
巴金:在历史叙述中
沈从文图传
风雨中的雕像
中国文人的命运
黄苗子与郁风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郑振铎最后十年(1949——1958) 等多种
大象人物自述文丛:冰心自述,林语堂自述,黄苗子自述,黄宗英自述等多种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老舍—消失了的太平湖等多种
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
沈从文与丁玲
人踪书影文丛第二辑-拾稗者
李辉杂文选
人踪书影文丛——走进别人的花园
抚简怀人
一纸苍凉杜高档案原始文本
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肖像-百年巴金
在历史现场:换一个角度的叙述
李辉文集·沧桑看云
李辉文集·风雨人生(含萧乾传及与王蒙、陈建功对话)
李辉文集·文坛悲歌
李辉文集·枯季思絮
李辉文集·往事苍老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余杰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香草山
我的梦想在燃烧
铁屋中的呐喊
火与冰——一个北大怪才的抽屉文学
鄢烈山
早春的感动
年龄的魔力
丢脸
一个人的经典
中国的羞愧
追问的权利
痴人说梦
半梦半醒(野蒺藜丛书)
李贽传
鄢烈山时事评论
杞人忧师
此情只可成追忆
正义的激情
野菊文丛–中国的个案
冷门话题
毁誉之辨:鄢烈山历史随笔
2006-2003中国杂文年选
经济类张五常
卖桔者言
中国的前途
再论中国
经济解释
五常学经济
经济大时代
中国的前景
中国的未来
周其仁
世事胜棋局
挑灯看剑
收入是一连串事件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
数网竞争:中国电信业的开放和改革
茅于轼
经济学的智慧
经济白话
财富是如何创造的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
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
寻求社会致富之道
道德 经济 制度
生活中的经济学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薛兆丰:经济学的争议
巴斯夏: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
弗里德曼:自由选择资本主义与自由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罗伯特.清崎:穷爸爸 富爸爸
肯.斯库兰德:格列宝历险记
陈志武: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德索托:资本的秘密
边际谋杀
能力与励志西塞罗:《演说家》
世界著名演讲
辩论与论辩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
卡内基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弱点
如何充满自信地进行公共演说
拿破仑.希尔
思考致富
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
罗杰·彭罗斯:《皇帝的心脑》
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
《大不列颠剑桥少年百科全书》
《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中国少年百科全书》【浙教版】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作者: 托尼.巴赞(英)
《啊哈!灵机一动》,作者: (美)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上下册)》,作者: [美)I·阿西莫夫
《物理世界奇遇记》,作者: G. 盖莫夫
《自私的基因》,作者: [英]里查德?道金斯
《谐趣科学》,作者: (美)马克·亚伯拉罕斯
《别闹了,费曼先生》,作者: 费曼(美)
《泡沫-搞笑诺贝尔奖面面观》,作者: (美)马克·亚伯拉罕斯
科幻类罗伯特.海因莱因
《异乡异客》、《傀儡主人》、《地球上的绿色山丘》、
《星际归途》、《银河系公民》、《双星》、《星船伞兵》、
《进入盛夏之门》、《严厉的月亮》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
《星空暗流》、《繁星若尘》、《苍穹微石》、
《基地》系列(11本)、《钢穴》、《裸阳》、
《曙光中的机器人》(上、下)、《机器人与帝国》(上、下)、
《机器人短篇全集》(上、下)
儒勒.凡尔纳
《八十天环游地球》 《海底两万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气球上的五星期》《神秘岛》《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
奥森.斯科特.卡德
《安德的游戏》、《安德的影子》、《死者代言人》、《外星屠异》
《变化的位面》,作者: (美)厄休拉·勒奎恩
《鲵鱼之乱》,作者: 卡·恰佩克(捷克)
《科幻之路》(共六卷),作者: [美]詹姆斯·冈恩
《真名实姓——英美最佳中篇科幻小说选》,作者: 姚海军 编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作者: (美)凯斯
《沙丘》,作者: 弗兰克.赫伯特
《浪漫服务公司》、《幽灵5号》,作者: 罗伯特·谢克里
《星际驿站》,作者: 克里福德·西马克
《深渊上的火》、《天渊》,作者: 弗诺·文奇
《莱博维茨的赞歌》,作者: 小沃尔特·M·米勒
《你一生的故事》,作者: 特德·蒋
《华氏451》,作者: (美)雷·布雷德伯利
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校是一段旅程》
《孩子们,你们好》
《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第 1 -5 卷
《爱的教育》[意]亚米切斯 著
《陶行知教育名篇》《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 著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 著
《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著
《不跪着教书》吴非 著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 著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 著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 著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 著
《与青春同行》李镇西 著
《多元智能》[美]加德纳 著
《爱弥尔》[法]卢梭 著
《赏识你的孩子》周弘 著
《我的教育苦旅》高万祥 著
《玫瑰与教育》窦桂梅 著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 著
《校本研修面对面》陈大伟 著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 著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帕尔默《教学勇气》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罗素《西方的智慧》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雅斯贝思《什么是教育》
尼尔《夏山学校》
(美)古德 (美)布罗菲《透视课堂》
(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教育漫话
和教师的谈话
有效教学方法
心之育
赏识你的学生
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向孩子们学习
儿童发展
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 :八种教学方式
帕夫雷什中学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教育学教学原理
中国小学教育史
古代阅读论(阅读学丛书)
有效的语文教学
心理学儿童的道德判断/让·皮亚杰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让·皮亚杰
教育心理学/台湾/张春兴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
孩子们的隐私/朱迪·布伦姆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库恩
教学参考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
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
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
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
我与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与文学
语文课程初论
中国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评价
报刊类一:报纸
经济观察报 南方周末 南方都市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中华读书报 杂文报 文汇读书周报
二:刊物
随笔 书屋 万象 读书 南方人物周刊 凤凰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 天涯 江南
南风窗 杂文选刊 财经 新世纪周刊 书城
咬文嚼字 地理知识 英语世界 国家地理
少年科学画报 奥秘 科幻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0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14:22 | 只看该作者
黄晓丹
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师从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加拿大McGill大学访问学者、新京报专栏作家。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王晓丹老师授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9 14:43 , Processed in 0.14461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