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高考落榜为什么能被哈佛录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03:2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高考落榜为什么能被哈佛录取?
——《中国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录取并给全奖》一文带来的教育思考
孙明霞
大概是两年前或者三年前,朋友传给我一篇文章:《中国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录取并给全奖》。文章中有很多地方他加了注解,或者说是他的思考,让我也看看,于是,我边看也边加上我的思考,跟朋友进行了一次独特的交流。近日整理文件,发现了这篇对话文字,觉得有意思,干脆就结合当时阅读的感受,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大家分享。由于未征求朋友同意,就只公开我个人的观点。
文章很长,我不全文重贴,只引用了部分段落(蓝色楷体部分)。我想表达的是,为什么一名中国的高考落榜生能被哈佛录取?我既不崇洋也不媚外,但透过这篇文字,可以说有很多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
勇于担当的精神
跟绝大多数天天备考的高中生不同,小杨花了很多精力,忙乎一件喜欢的事:做NGO(非政府组织)。他说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知道那些农村孩子需要什么,也懂他们的心理。
“像西部农村的学生,不仅缺乏物质资源,更缺少精神资源。他们需要资助,我要帮他们,哪怕是很小的帮助。”他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他还跑到大学征招短期支教的老师,去偏僻地区的小学教英语、电脑、音乐等。多的时候,他甚至召集到一百来个志愿者。
“我很看不惯地方上一些公益组织的腐败做法。他们把公益当成生意做,挂羊头、卖狗肉,以慈善的名义捞钱,践踏人们的爱心。”
他看不惯一些公益组织的行为,但他并不只是发发牢骚,而是自己想着去做,去改变,亲手创办一家NGO。虽然很困难,但他始终不放弃,克服重重阻力,最后注册成功,募集到善款,去帮助别人。
“我常常有种无力和受困的感觉。如果能去美国上学,最想读的是经济学。我希望能学到好的知识和理论,将来回到家乡,改变那里。”
仅从这一点,可以能看出来小杨是一个多么有担当精神的年轻人。但这么重要的精神品质,却被我们中国的教育评价所忽略——高考、中考,不会去测定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品质和素养,即便现在大学的推荐政策,也多是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精神品质的评价几乎没有,假如只看老师过去的操行评语,肯定是适合每个人的,没有个性特点:大而化之、模棱两可、不痛不痒的评价——“该生品德优良,学习积极、认真,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这样的评语能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吗?肯定不行。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评价,重在看学生考了多少分,班级的升学率多少,平均分是多少,不会去看学生是不是善良,是不是对社会有责任感。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最失败的地方,就拿今年我参加的某评课活动来说,听了几个年级老师的课,在课后评课的时候,大多数老师的评课都是说某老师对某个知识点处理如何,哪个知识点是考试会考到的,训练是不是到位,那个知识点是考不到的,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知识点当然也重要,课堂的主要教学活动就是围绕着若干个知识点进行,而知识本身只是教学目的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真正的目的在于借助知识的教学传递给学生认识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在于传递给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知识应该作为课堂的载体,而不是目的。所以,我在评课的时候,特别提到一个让我很感动的化学教师,她在化学教学中不露痕迹的进行环境教育,提到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开发各种资源的问题;她在上课的过程中电脑桌出了问题,一个男学生主动上前帮助老师扶着桌子有,直到七八分钟后完成当时的一个实验,最后,老师很真诚也是很自然的说“谢谢你,大家都该谢谢你”,于是所有学生都说“谢谢**”。我就想,教育其实就在点点滴滴小事中、细节中,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慢慢就形成了学生的习惯和品质。就像这位小杨同学,从小他爸爸就告诉他要学会宽恕和帮助他人,所以长大的他总想着如何帮助他人,并通过自己的行动,乐观地去克服了种种困难。
从中也看出,他低分被哈佛录取,和成绩无关,而是他的综合素质、能力、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国家大学录取中所忽略的——目前的高考制度,不想忽略也没办法。
学并不排斥玩
被人称为“哈佛良心”的威廉,在哈佛做录取工作已经超过40年,他亲手招进的学生,超过7.3万名。有一回,他去华盛顿,为那里的高中生和家长做有关大学申请的演讲。
讲毕,一位妈妈把自己的儿子推到威廉面前。她兴奋地说着自己的孩子,多么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多么具有一个真正学者的范儿时,威廉只是听着,没有吱声。
等她唠叨完了,威廉,这位身材魁梧、曾跑过30多次马拉松的男人,才低下身子,看着面前沉默的小男孩,轻声地问:“你平时喜欢玩什么?”
“年轻人最大的课题,就是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
“你的课外活动,是否体现出你的个性?你做的事情,是否影响或改变了他人和环境?”
中国自古就有“勤有功、嬉无益”(学排斥玩)“玩物丧志”之说,所以,“玩”是要被批评的,尤其是孩子,不许玩。而恰恰就是“玩”是开发智力、形成智慧最重要的方式,因为“玩”是孩子发在内心喜欢的、愉悦的过程,也是主动的、创造的过程。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中是严重缺失的。包括父母们,每天孩子回家,一定不会问“你今天在学校玩的开心吗”,而是问“今天在学校是不是好好学习了,是不是认真完成作业了”,孩子回到家也是要求“先写作业去,不许玩”。
正是因为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学生“玩”的天性被泯灭了,“玩”的能力丧失了,你问他们喜欢什么,差不多都是“妈妈让我学钢琴”、“妈妈让我上辅导班”、“爸爸让我学篮球”,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由家长给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一点自由的时间,乃至于学生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填报志愿是爸爸妈妈在研究各学校招生的专业,在为孩子选择他将来的道路。看看那些进了大学的学生,有多少学生学习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是“不是”,而是压根不知自己的爱好是什么,父母认为什么专业好,就是好的——所谓的好,往往是好就业、将来待遇高的,也有的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子孩子身上。孩子自然也就没有自我。
再从教育本身来说,在培养或培植学生兴趣方面做的很不够,没有给学生闲暇的时间,没有给学生玩的时间和权利,学生自己也就无从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有什么潜能。有的学校会说,“我们有很多学生社团”,殊不知,那众多的学生社团不是学生自己组建的,而是老师建起来学生报名参加。真正让学生自己去组建社团,我们做的很少。
现在不少学校办特色只是纯粹为了特色而特色,把“教育”丢了,只剩下了“特色”,这是功利的表现。校本课程,应该能结合本校、本地的等特有的资源开发,把服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成长需求为出发点,但现在的校本课程开发却存在着“跟风”、“一窝蜂”的现象。这样的教育,培养的是人,不是物,不是器具。让人性展露出来,其实更有助于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而不是精神割裂的人。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能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学校的课程,给每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发展的爱好,或许,兴趣就变成了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兴趣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否定,更不要扼杀学生的兴趣。但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家庭,都是在学生的兴趣冒出芽来的时候,就扼杀在摇篮里。
尊重差异的高考
目前我们国家的高考选拔制度,是趋同,不求异,所以,高考除了分数的高低,没有个性的差异,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独特天赋的学生,可能就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而不能进入他喜欢的大学深造。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中国学生愿意到西方一些国家求学,就因为西方国家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舞台,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去发展自己的潜力。就如文中的小杨,在中国是高考落榜生,但却被哈佛的经济系录取了,还给了他全额奖学金。面试官和他交流后对他说:“假如你被录取的话,你将是哈佛有史以来,录取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
有人提出,假如在中国也实行西方高校的推荐制度——由高中老师(或初中老师)给高校写推荐信,由学生自己写申请信,可能有很多劣迹的学生也会被写成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的“自荐”也一定是捡着好的说,不只是放大自己的优点,说不定还会无中生有出很多的优点,招入大学的必定是那些“有关系”的或者有钱人家的孩子。难道中国人就擅长撒谎?其实,看看我们日常的各种评价就知道了——我们的各种评价都只看“卷面”,上级到学校检查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只检查材料,一所数千人的学校,短短两个小时就检查完了,给你打个分数走人,凭什么?就是材料,材料造的好,得分就高。在学校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几乎天天在迎检,造出一大堆的材料,有些是毫无用处的、就是垃圾,浪费了大量纸张,很多学校领导苦不堪言,为了迎检而造假,这已经成为普遍问题了。
所以,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各种不同才能的学生、有某种天赋的学生录入大学深造,将来成就各行各业的精英,我们有太长的路要走。特别希望,有条件的大学,可以先行改革招生办法,真正将有潜能的学生录入大学。也希望有条件的中学,换句话说,更应该是有这种魄力的校长能够另辟蹊径,为学生潜能发展创造条件,做些积极地尝试。
积极的人生态度
男孩高三时,挑头建起网上论坛,主要用于同学内部交换信息、讨论作业。但好的愿望,却演变出坏的结果。参与者渐众,论坛失控,内容五花八门,有人把一些旧考试题和答案也贴上来。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是,期末化学考试,考卷与论坛曾贴过的一模一样。
很快,网站被人告发,校方如临大敌。在美国,作弊是很严重的事。作为网管,男孩的成绩单里,不仅多了个刺眼的F不及格,人还差点被学校开除。
本来,这个男生成绩很好,在全年级500人中排名第一;课外活动也很积极,暑假连续3年做水上救生员,进常青藤盟校十拿九稳。但突然卷入这样一场风波,他连上普通大学都玄。第一次遇到人生路上的挫折,男孩非常沮丧。有段时间,他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
他的大学申请信,写的就是自己犯下的这个错误。原本是一件不光彩的经历,却让他写得非常积极、正面。信中写道:“在这几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不是学微积分或莎士比亚,而是学习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责任、荣誉、正直和诚实。
“我很庆幸这么重大的事件,发生在我人生的早期,这使得我有一生的时间来吸取教训,完善自己。我成熟了许多,并成为一个更有责任感的人。我学到,责任和正直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品质。在我年轻时遭到这样的教训,终归比我长大后遇到、并使我一生的努力付之东流要好很多。
“从这一点看,我的人生眼界变得宽广了。我不再将视野局限于不惜任何代价都要上大学这一点上。从此,我人生的眼光更长远,对事物重要性的看法也改变了。”
看到该文中介绍的这个学生,我想到的是,其实失败并不可怕,而是能在失败中去反思自己,勇敢地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这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这名学生最终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正是这样积极地人生态度所决定的。将来即便他遇到了挫折,相信他可以接受经验教训,而成为最好的自己。反思我们,就缺少了这种“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教育,我们每年的期末总结,述职报告,都是进行自夸,把自己说的完美无缺,我们的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错误”是很丢人的、见不得人的事,不仅仅不愿拿出来晾晒,也不愿意去多想,不愿意去反省。成年人如此,何况孩子?
有人说,现在提倡“优点教育”,要多鼓励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优点,不要总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我想,放大优点和正视缺点(失败)完全是两码事。学生在某些方面做的有进步或者很努力,老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让学生获得自信,并把老师的夸奖、表扬当做自己更加优秀的动力和方向,促使他更加优秀与卓越。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同样需要老师帮助,无论批评还是惩罚,目的一定不是为了羞辱学生、给学生难堪,让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或者“破罐子破摔”,而是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人格,教给学生学会正视缺点(失败),让学生知道在面对失败和不足时应该拥有什么态度、采取什么行动,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反省、学会改变,将坏事变成好事,人的生命才能不断成长。假如用“你是我教过的最笨的学生”这样的语言和学生交流,这不是对错误的批评,而是终结性的、毁灭性的评价,是对学生所有努力的否定,只会让学生失去自信心,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最笨的学生”。这不是简单的教育方法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
有梦才有未来
美国的教育,从小开始就教你发现自我,鼓励小孩敢想、敢做。它的文化也一再告诉人:只要你想到、你做到、你充分努力了,那你一定会得到!
中国的教育,没有给人理解梦想的空间。
“难道高考,就是你的梦吗?可它除了分数外,关于你是谁,你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你的梦是什么,这些能看到吗?没有梦想,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吗?没有梦想,中国能出乔布斯吗?”
我由此想到的是,当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对学校是一个什么态度,对学习又是什么态度?记得在几年前网上热传一名中国留学生张磊向母校耶鲁大学捐款近900万美元竟引来了热议,有不少网友认为,张磊应该先把捐款投入到中国的教育事业上,网友说:“目前中国各地大学教育状况堪忧,大学生就业艰难,你却不把钱投入到中国教育上,还向外撒钱。实在不能理解!”更有甚者,说张磊不爱国,是“脑残”,他应该把钱捐给生他养他育他的中国和母校。而张磊的理由就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再上网搜一下我们国家的高考之后是什么状态?很多学校高考结束成为“狂欢节”,学生把所有的书本、讲义统统撕掉,纸片如雪花般在校园的天空飞舞,甚至在网上还有个视频:学生不近撕书、扔书,连同桌椅也从高高的楼上扔下,还夹杂着哄笑、叫好声。我想,当我们的教育变成这样的结果时,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学生终于解放了,终于不用学习了,终于告别书本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少那样?其实,理由很简单:我们没有培植学生的梦想,没有给学生梦想飞翔的空间!我们只是培养了一批批考试的机器,是不爱学习的学生,是讨厌书本的人,这样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非常爱学习的上进的学生吗?他能够成为对母校如此感恩的人吗?还有网上看到的高考前向打鸡血一样的呼口号、发誓的学生,他们考试结束后是什么心情?是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并以更加投入的热情和期待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还是会像一只只充足了气的皮球,瞬间放了气瘪下来?他还能再充满气吗?恐怕非常困难。
再看看进入大学后的状况,网上有些调侃的图片和段子,父母以为孩子上了大学是“这样”,实际上是“那样”。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很多变得空虚无聊,不学习,考试不及格,作弊,无所事事?因为没有梦想,不知道自己的前方是什么,也就没有了继续奋斗的动力和毅力;因为力气已经用完了,体力严重透支,再也不可能像当年高考那样去面对学业了;因为大学的老师绝不会像高中的老师那样天天陪伴着、叮咛着,保姆一样的跟着……所以,上了大学的学生,找不到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花着父母的钱,买苹果系列,买不全还不行(记得某年就在中关村有个大学新生因没买全苹果三件套而对母亲发飙的)……所以,基础教育阶段,乃至高中、大学,从校长到老师,我们都要思考的是,怎样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怎样培植学生的梦想,并为梦想的实现去努力;怎样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善良的人……
我想,只有通过学校的活动,通过学科教学,通过班级管理,通过家校联手,通过所有的细节,小事,去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自觉,唤醒学生的兴趣,开发潜能,让学生能从小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条很漫长很慢长的路,但既然做教育,就要有这份担当,去做自己应该做的、能够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12:35 , Processed in 0.07967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