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书无斋”的百岁周有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4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看书不多,买书更少,但见到周有光老人的新书一出必买来细读,从几年前在菩提祖师推荐下读《百岁新稿》开始,到传记性质的《周有光百岁口述》。知道2010年1月出版《朝闻道集》,马上托朋友订了,刚知道书已到朋友手上,下周就能读到,期待。
《百岁新稿》          《周有光百岁口述》          《朝闻道集》


    从今日南方都市报这版文章知道周老的近况,他年将105还在写作,这是我们的福气。希望他更多新作得以出版,更祝他老人家健康无恙。


“有书无斋”的百岁周有光

摘要:周有光原名周耀平,现年104岁,中国语言文字专家、经济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其已故妻子张允和是安徽“张家四姐妹”老二。周有光曾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提出方案三原则。担任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有“周百科”美誉。至今出版书籍30多种,发表论文300多篇。退休后仍发文、著述不断。


孙女托人带来的最新版2010《世界年鉴》,周老很开心:“我恐怕是北京最早有这本书的人。”



9平米小书房的一角,小书架上有一排从2000年到2010年的《世界年鉴》,一年一本。



老伴张允和被称作“最后的闺秀”,在房间很多地方都能发现她的照片。

画家沈忱画的张允和画像



周有光一生著述30多本书,他独看重这几部学术著作,业界公认独树一帜。



《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是周有光在清华讲课的讲义成书,被美国一教授翻译成英文,在国外成为专业教材。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现年104岁,中国语言文字专家、经济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其已故妻子张允和是安徽“张家四姐妹”老二。周有光曾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提出方案三原则。担任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有“周百科”美誉。至今出版书籍30多种,发表论文300多篇。退休后仍发文、著述不断。
       “爷爷,有人从美国来看你了,”保姆欣喜地说着,带进一个男子。104岁的周有光坐在他9平米书房里那张小书桌前,看着来人,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这人是受周有光在美国的孙女周和庆之托,带来几本书。其中一本是美国最新出版的2010年《世界年鉴》(The World Almanacandbookoffacts),周有光一看到禁不住有些手舞足蹈起来,“哎呀太好了,最新的一期也来了”,“我大概是北京最早有这本书的人吧”。
       在书房一角的书架上,已经摆了满满一排不同年份的《世界年鉴》,大概有七八本,周有光说,这本书很重要,他写东西查资料常常要翻看。儿子周晓平曾经买来一部厚厚的《中国年鉴》给他,被周有光摆在书架顶上,不看。问起原因,他说,水平有差距。
       去采访前记者颇忐忑:这可是104岁的大师哦!104岁,他还能谈话吗?去了发现,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活跃和自由。记者10点赶到周家,发现已经有两拨人来访。河南文字博物馆的一群朋友赶来看望老人,送来一个半人高的大鲜花篮。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女孩子,是受周有光的妻妹张充和所托,来看看老人是否安好。在等待的过程中,又一位老人的学生来了,谈一部书稿的事情。周有光的大声说笑,从那个9平米的小房间里不断传出来。
       “来看爷爷的人很多,基本每天都有,”周家的保姆说。老人心胸开阔不设防,经常有朋友、学生带着其他人来拜访,进入这位于国家语委宿舍区的房间。周老跟年轻人聊一两个小时不觉得累。除了耳力不好外,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完全不像一个年过百岁的老人。
       最令人吃惊的是老人的思想之新。他至今每月在《群言》杂志发一篇文章。他刚刚出版了杂文集《朝闻道集》,在书中周有光探讨了民主与专制、大同与小康、传统与现代等等当下国人关注的大问题,甚至考察了美国的兴与苏联的衰,提出与季羡林“河东河西论”不同的“四种文化”论。敢讲真话,观点新颖,用学者丁冬的话来说“理性、冷静、中肯、深刻”。
       活过百岁的人或许不少,但活过百岁仍像周有光一样每天看书,写东西,会友人,思想还如此新锐的人,大概不多。
       104岁的周有光坐在书柜前让摄影记者拍照,拍摄间隙他扭头跟75岁的儿子周晓平交待:某某事你处理一下,我听不见,不方便。斯文平和,文质彬彬的大气物理学者周晓平点头答应着。
       周有光的书分散在四个房间里,“我是有书无斋,”老人笑着说。过去身体还比较方便,他就每天在几个房间里走来走去找书、翻书,现在则需要保姆帮忙。
       周有光曾经写过《新陋室铭》,里面有“书橱兼做菜橱,菜有书香”的句子。那是改革开放之前,周有光一家住在沙滩的一个旧驸马府里,房子破旧拥挤,书橱只能放一半书,另一半放菜碗。说起往事,周有光说,“那是美妙的文学,但不是美妙的生活。”
       80年代国家语委建造“新简易楼”,周有光分得两大两小四居室。其中9平米的一小间就做了书房兼客室。书桌很小,书橱很大。这里放不下,就四个房间都拿来放书了。周有光因此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书房。85岁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周有光把自己一房间的书捐给了图书馆,主要是经济学和语言学的书。“拿回来也没地方放,捐了还可以去借。”
       周有光家中的书以语言文字学、历史文化类的书为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塞了满满一书柜,从上到下依次是中文版、英文版和日文版。周有光有“周百科”的美名,他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编委之一,日文版的国际学术顾问。“日文版一出来就销掉了70万部。我们中文版销了几十年20万部都不到。日本的人口还不到我们的十分之一。”
       谈到他最看重的书,老人拿出自己写的四本书,这是他毕生出版的30多部著作中最有分量的。一本是《汉字改革概论》,是根据周有光50年代在北京大学讲座的讲义编成,1961年出版,作为大学的教材,还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另两本是《世界文字发展史》和《比较文字学初探》,系统研究世界文字发展和比较,两书是在周有光90多岁时出版的,是他几十年专业研究的成果。《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则是周有光在清华大学讲课的讲义,被一位美国教授译为英文在国外大学做教科书,很受欢迎。
       问书房里是否有什么珍爱的小玩意,周有光马上说,几年前老伴张允和去世,他已经把有价值的东西都让儿子和孙女拿走:“我不要死后弄得乱七八糟,我要在活着时把一切料理清楚。”书房里各个角落散布着周老和老伴的照片,还有一张画家沈忱画的张允和画像。
       “我现在是被动看书,”周有光说,他已经不能去图书馆或书店选书,基本上是亲戚好友带来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好在老人的朋友遍及海内外,从港台、国外不断带好书来,很多是国内看不到的。网上有什么好东西,儿子和朋友都会下载给老人看。周有光每天还看很多报纸杂志,包括国外的《新闻周刊》、《时代》等,他的思维就这样与时俱进。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田志凌
       本版摄影:凌代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20:33 , Processed in 0.07451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