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屋》杂志《书屋絮语》辑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9:17:1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细读董桥的散文选集《旧时红》,“那一缕逝去的古意”辑中一篇贺刘殿爵教授八十岁生日的短文,其中写道:“刘教授真的不说废话,也不说自己不懂的话题:‘学问之关涉无穷,而一人精神有限,有所通则有所蔽,详于此或忽于彼,稍形率尔,疏漏随之。’幸好他那一代学人都活在朴实的学术风气之中,做的是学问,整辈子不必拿现买现卖的知识撑门面。那是造化。到了大学教育慢慢沦为出纳科的游戏的时候,到了大学教育忙着揣摩小宦官的眼色的时候,他们早已逍遥林下退而休之了。那叫干净。”造化弄人,而“朴实”与“干净”不仅关乎问学,还关乎人格。今昔同理,前辈的风范在,不但标示教书、育人的规矩,而且影响整个一代士林风尚。本期刊发《百身嗟莫赎》、《锦江弦歌》(下)等篇什,互为辉映,多方照应。现今大学教育、大学教授如何,借镜可览,当能领悟。
    “导而读之”,大学教授的作用不言而喻。知识的传输容易理解,也是题中之义,问题在于只限这一面,应试而实用,而忽略人格的培育和道德规范的教导,大学教育真怕会“沦为出纳科的游戏”,或只获得“现买现卖的知识”。进而言之,如今大学教授如何缺乏“朴实”与“干净”,怎能完全承担教书且育人的职责,学问又怎能做得通透,教出来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或有人说,现今大学教育、大学教授各有难处,时势所涉、流风所及;承平时久,反倒未尽人意。众所周知,抗战时期的大学教育、大学教授自觉地把文化的传承和新知识的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而大之,细而细之,都有精彩;那时的大学教授都“活在朴实的学术风气之中,做的是学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当起文化的道义和育人的责任,从而使教育上升到民族兴衰的高度。以致后来,他们还念兹在兹,强调文化的自信和民族的振兴。家国情怀,铭刻在心。恰在读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引用下面这段话,可以明白他们的心声和期许。“我们记得在十八世纪前的西方曾特别推崇过中国,而十九世纪前半的中国亦曾自居上国,以西方为蛮夷。十九世纪的后半以至今日,则西方人视东方之中国等为落后之民族,而中国人亦自视一切皆不如人。此见天道转圜,丝毫不爽。但是到了现在,东方与西方到了应真正以眼光平等互视对方的时候了。中国文化,现在虽表面混乱一团,过去亦曾光芒万丈。西方文化现在虽精彩夺目,未来又毕竟如何,亦可是一问题。这个时候,人类同应一通古今之变,相信人性之心同理同的精神,来共同担负人类的艰难、苦病、缺点同过失,然后才能开出人类的新路”。
    国力鼎盛,民生丰瞻、民族复兴、昂首屹立,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国梦”,而“开出人类的新路”的文化雄心应在其中。顺此,我们的大学教育、大学教授该有怎样的作为,一切都自呈自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9:17:53 | 只看该作者
   通家之好,在中国历史上既是美谈,又是诗料。卢照邻的“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柳宗元的“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等诗句,过眼便扑来温热的古风。孟浩然与开元进士张子容同为湖北襄阳人,两家属于世交,有次孟浩然归乡,张子容以诗相赠:“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飘泊在外,愁思茫茫,只有故乡风物和通家之好,堪慰两位游子的心灵。
    本期《书屋》的开篇之作《论交三世今余几》,叙写“善化瞿氏”与“义宁陈家”两个世家大族的代际交往,很是能丰富我们对中国近现代斑驳历史的想象。“论交三世今余几”,标题有一种繁华落尽、复归平淡的感伤。不过好在他们是名门望族,陈年旧事还有人追思缅怀,至于小户细民的通家之好,再美丽的故事,都已淹没在时间的狂流之中。
    中国传统社会延续数千年,累积了太多的文化典籍和文化人物,对它们的训释也好,评价也罢,恐怕多数都难有定论。如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读起来稍易,而“五经”则没有一部不玄奥难解。连王国维这样的国学大师也坦承,《尚书》他只能读懂一半,《诗经》也只能读懂十分之七。王国维如此,其他人又何能弄出人们公认的“五经”训释?本期《书屋》顾农先生的文章,介绍了金启华先生的《国风今译》一书,此书虽然属于一家之言,但值得读者们关注和比较。
    还有更令人头痛的,《周易》一书的原始卦序究竟是如何排列的?目前通行本几乎都是以“既济”、“未济”卦结尾,而西晋时期汲冢出土的《归藏》,却表明结尾二卦为“比”、“剥”。如此一来,六十四卦便有重新排列的可能。《周易》一书,注家不知凡几,如果卦序都弄错了,他们皓首穷经的训释,意义又何在呢?
    《书屋》作为读书类杂志,历来看重对文本的解读,对国学如此,对西学也是这样。本期《书屋》发表的《壮丽的事业与恐怖的记忆》,便是对英国阿克顿勋爵所著《法国大革命讲稿》的解读和分析。法国大革命作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历来被史家所看重,其中最有影响的著作当属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比阿克顿年长三十岁,出生于1805年。他的外祖父在革命中被处死,父亲也遭到囚禁,痛彻心扉的记忆,促使他对“玉石俱焚”的法国大革命作了精湛的思考,其中对英、法两国历史的纵深比较尤见功力。
    近些年来,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乃至《托尔维克回忆录》等颇受中国人的关注,许多书店也把这些书放在显著位置。《论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的成名之作。1831年到1832年,他在美国做了九个月的旅行和考察,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的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回法国之后便写成了这部传世之作,从中可看出这位贵族遗少的心灵嬗变和思想纠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9:18:1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不觉,时间飞逝,几茎白发,一把岁月。小女去年暑假从伯克利学习回来,居然大三了,以往送她到机场,几番叮嘱,她不嫌啰嗦;这次送行,她轻车熟路,头都不回,潇洒前去,剩下我倒是万般落寞。孩子的成长作为我们铭记时间的刻度,每一刻都痕迹明显,犹如金刚钻划过玻璃,刀刀入里,嘎嘎而裂。收到美国作家张让、韩秀著作《两个孩子两片天——写给你的二十五封信》,尤其韩秀在书的扉页上给我的题辞:“两个孩子真的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你一定理解。”莫名亢奋,心有余戚。
    两位女士都在中国生活了较长时间,对孩子的教育一样面对着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通,在遵循孩子个性的基础上,契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和价值观,融于一炉,丰富多彩。她们写下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喜悲和感悟,佛心禅意,在二年多的通信中完整地呈现出来,爱在其中。读她们及其儿子们的心路历程,恰与自己的心意暗通,满心欢喜。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都承载太多的担当与责任,生活的回馈和岁月的赠予也在其中。特别是书末,韩秀的儿子安捷一段话:“……我最想和读者朋友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忘记妈妈的生日,记得打电话或者寄一张卡片,如果你在离她很远的地方。如果你回家,请你一定挤出时间帮妈妈洗洗碗,或者帮她泡一杯茶,陪她说说话。”令人低徊,不忍释卷。
    费孝通《乡土中国》可以说是社会学经典文本。民国时期,各路学说的创新,其实都有“母本”依照,都有个摹仿体例与格式的过程,然旧瓶装了新酒,学术的内容和生机完全不一样。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走出“乡土”成为必然,现实的境况则是以“乡土”为背景的文化、秩序、格局等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乡土”成为了一抹背影,或浓或淡,或显或隐。然记忆的深情愈来愈厚实,至少像我们这批老早从乡下走出来的,更是无法磨灭,世代生活在那儿,难以连根拔起;或时不时会牵儿带女返乡,接地气,祭祀祖宗,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根源。这期刊发旅美学人陈心想的文章,用意在此。
    同是民国学人的罗家伦、傅雷、钱钟书等,其事迹与学术堪称“传奇”。旧时月色映照下,早已呈现出斑驳的景观,大致如“乡土”,只能回首与念想。记得小女上大学时,我还专门送了一本《傅雷家书》,旨在她思考问题时能兼顾父母的感受,也能体会父母之良苦用心,不单是学业上的进步,还有做人的道理和艺术的修养。实际上,是弥补她在中学阶段教育之不足,培育出她的精神力量,能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并保持乐观向上,拥有充沛的人生乐趣。
    而,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2:3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被汹涌如潮的信息流所裹挟,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程度不一的压迫感。
    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除了带给人类方便和效率,也对心智造成了重大影响。人们每天过眼的信息越来越多,但真正内化于心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呈现出一种“宽而平”的景象。过去那种沉思冥想的兴味和“体贴到身上去”的读书方式一去不复返了,这直接导致人们思考能力的下降,以及心态上的浅薄和浮躁;再者,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又让人们对记忆的重要性、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记忆是人的一种属性,也是心智养成的法门之一,对记忆的漠视,阅读时像猴子掰玉米似式的随捡随丢,使知识和身心失去了血肉联系,造成许多无所寄托的空心化的人。
    现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带来即时的刺激、瞬间的新奇,也可以铸就娱乐的盛宴、成功的传奇,却未必有助于提升人类的哲学、艺术素养,更未必有助于培养人类的担当意识和公民责任,年轻一代沉溺在即时聊天工具所营造的快乐氛围中,政治冷漠甚至无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
    在技术绝对贫乏或相对贫乏的时代,却产生了无数卓越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这种技术与心灵的冲突,和原欲与文明的冲突,构成人类发展史上最为有趣也最为复杂的现象。以写作《论自由》一举成名的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生活在十九世纪。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坚韧的思考和反复的写作。他擅长于把早期思考的新鲜感和活力与长期思考后的高度缜密性和完整性结合起来,后来的读者很难从其著作中找出逻辑和历史知识上的漏洞。
    人类心灵上的诗意和想象力,似乎也与技术的发达负相关。中国古代,诗词艺术在唐、宋发展到最高峰。唐、宋以后到明、清,诗学成就整体下降,但杰出的诗人亦不胜枚举,就是有些不太知名的诗人,如明末的王次回、清中叶的黄仲则等,其诗作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王次回被日本文学家永井荷风誉为中国的“波德莱尔”,对近世文人郁达夫、沈从文等亦有影响。黄仲则的精彩诗句更是俯拾即是,如“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等等。清代将袁枚、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但若就诗词传世的价值而言,三大家中任何一位恐怕都比不过黄仲则。
    近代中国旧体诗人,成就颇高者有鲁迅、郁达夫等人。郁达夫风流倜傥,诗才冠绝一时。“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多情累美人”,既是好诗,又是其人生的真实写照。本期《书屋》发表的《略有狂才追杜牧》,便是对郁达夫诗学成就和人生情怀的集中展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2:59 | 只看该作者
  科技信息时代,网络、手机、电话早已取代远程沟通的书函,所谓瞬息即达,便利简易。现在难得手札往来,笔下功夫,惟老辈们还有书写习惯,偶尔书信驰达,倍加珍惜。获赠杨稼生与痖弦两位大家之通信集《两岸书》,真是荣幸。痖弦在书中写道:“鲁迅与景宋有《两地书》,咱哥俩的书就叫《两岸书》吧。海峡两岸音尘相隔,我们就像两只互报春讯的燕子。”痖弦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及副刊编辑,杨稼生是河南著名的作家,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阅读他们二十多年来的书信,其中文化之痛、桑梓之痒、兄弟之情以及各自对时代文艺的看法,跃然纸上,翰墨飘香。
    “书信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是殊相;但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自有其社会的‘共相’,是历史的,中国的。一旦公诸社会,便属于社会,与人心共融。”杨稼生的一段话,可为此书话外音。恰收到美国作家韩秀女士的一篇文章,兼及痖弦创作谈,结为一辑,“殊相”与“共相”相互辉映。
    概而言之,书信该属于文艺的范畴,因为它真诚、笃实,一样具有文艺教化的功能。相对而言,本期《〈今日中国文学〉在美国》一文则对当代文学及电影有全景式的描绘与评价,它集中了当代文学的精华,展现了中国电影的风貌,可以说是文化输出的一种好的样式,也便于世界了解与认知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殊相”与“共相”,并以之为坐标,标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位置,或我们当努力的方向。文化或文学的软实力,是一种真实的力量。
    重温抗战历史,是为了抵御遗忘;记住先贤们的功德,是为了珍惜我们大好的时光,莫忘国耻,鞭策后人。波澜壮阔的八年抗战历史,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这是社会的“共相”,而处在其中的个体所作所为以及功业,它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是“殊相”。这期刊发的二篇文章用意也在此。
    同样,对于东亚邻国日本的认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较之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其实戴季陶的《日本论》更具有说服力。私下以为,这些年学界似乎忽视了这本重要著作,历史云烟已散尽,真的没必要因人废言了。有鉴于此,戴季陶与泰戈尔之间的佛法佛情,很值得我们追忆与检讨。这是全民抗战大背景的“共相”之下“殊相”,依然属于抗战史的范畴。
    既然“共相”、“殊相”依赖共存,按佛法,该有庄严之“正相”,即对历史同情理解之上的真实,予历史如此,予人生何尝不是呢?真理虽不辩自明,然走向真理的途径,应包涵真实意义的“殊相”、“共相”和“正相”。要之,君子优雅,坦坦荡荡,引领向上,“不敢堕落”(沈从文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3:24 | 只看该作者
   盘点自己今年所读的书,印象较深者有《周敦颐集》、《郑板桥集》、《鲁迅小说·散文集》等数部集子,其他则为网络上的零碎阅读,内容包罗万象,既无法细数,说起来亦无多大意趣。
    《周敦颐集》不到二十万字,《太极图说》、《通书》等作品,阐扬天道一本至诚,奉善唯谨,并将天道与人道相贯通。此番儒学的本体化论证,使中国文化的“伦理—教化”传统趋于完备。这一传统与古希腊的“数字—逻辑”传统、古罗马的“宗教—律法”传统并列为三。三大文化传统的互动和融会,大体上决定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和运命。
    郑板桥在清代官场屈沉下僚,但却是书画大家。读板桥书札,最能见其使酒骂人、大啖狗肉的真性情。板桥松竹自娱,手艺养家,书画虽然值钱,但亦取之有道,他说:“惟板桥是穷措大出身,最喜金银,也最怕金银。喜者,喜其能养家活口,救人性命也;怕者,怕它能熏灼心肺,使人改行变节也。”板桥一生负气自傲,但对确有异能奇才者如徐渭、袁枚等也拳拳服膺,赞赏有加,不似当下有些学人眼中无物,排摒一切无商量。
    人到中年,睡眠质量到底差了许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最爱读的无过于《鲁迅小说·散文集》。鲁迅的小说,可堪玩味之处甚多。他对吃人历史和看客心理的双重揭示,等于将皇帝和平民的外衣一同扒下,袒露其灵魂深处的病灶,并让国民思考人生的苦难,有多少是他作孽,又有多少是自作孽。鲁迅多冷峻之气,下笔常触及老屋破壁、枯枝败叶,展示时光让万物老去的威严。其对秋色冬景的描摩尤多神来之笔。《故乡》开头不久便如此抒怀:“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在《祝福》中,祥林嫂的来来去去,则不是秋天就是冬季,让人倍感凄凉和沉寂。结果是,伴随瑟瑟有声的落雪,“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里的……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故乡》、《祝福》或是鲁迅最好的小说吧,《狂人日记》、《伤逝》固然也写得精彩,但终归没有《故乡》、《祝福》那么耐读。
    鲁迅的伟大,多半来自于他的独创性。而他的独创性,又得益于他广博的阅读和精深的思考。他对中国古籍旧典的熟悉程度,少有人能与之相颉抗。其对魏晋玄学、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在广征博引中洞烛幽微,让胡适等大家不禁为其非凡功力所折服。鲁迅的成功,证明了“阅读”对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是何等重要。
    对于时下国人的“阅读”现状,不少学者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本期《书屋》发表的《转型时期的国民阅读危机》即是典型。其实,阅读不仅关乎民族的创造性,对于个体生命的安顿也不可或缺。《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孤独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何以抵抗孤独?阅读不失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抱团取乐,可以抵抗孤独于一时,但过后或许是更深的孤独。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国民爱阅读,社会生活状态也趋于安静。德国人长期以博学广识为荣,社会评价,不以官阶财货取人,文化创造、内在修养最受人们的尊敬。此点,最值得当下的中国人效法并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3:52 | 只看该作者
   董桥是当世出了名的散文作家,他承续了晚明、英国小品文和民国笔记体的路子,一袭民国烟云,满眼旧时人物,文笔出奇,兴味绵长。其新著《读书人家》在香港书展甫一出现,立马被好友购买,转赠给我。此书第一篇《珍重》写道:“小庆的父亲是我的老学长。今年1月里我写《懂得》,收尾处引了老学长写给儿子的八个字:‘因为懂得,所以无语。’文章刊出两个月,江西琴剑居士来电邮说,他的老舅舅看了《懂得》影印本一再感喟:‘这么熟悉的老文字。’说文字老谈的也许是旧民国的旧文字,隐隐透着线装纸墨的暗香,配上窗纱疏影离离,雨痕斑斑,尽是旧梦。老舅舅说难怪他想起破门抄家的红魔鬼,想起冒险接济的女同学:‘女同学成份好,我哪里敢接近她。风波结束,她主动追求我,温温吞吞我始终没答应,也就过去了。几年前在步行街遇见她,快六十了,发福了,本想请她吃饭,话到嘴边咽下了。都是命,都是缘。’”
    “因为懂得,所以无语”、“都是命,都是缘”,这是世事通达、人生清洁却无常且无奈的真实写照。过来人的话,饱满沧桑和血泪,是经验性的总结,是人世间种种遭遇事后的感慨,而命矣缘矣,都在时光的流逝之中不见踪影,徒留叹息。“懂得”之后的“无语”,是新与旧之间情怀的空隙,是沉淀下来的默默相对和深情的伫立。
    彭燕郊是“七月诗派”代表性诗人,晚年的诗作更是震撼,令人难以忘怀。记得早些年,大学班主任李振声应邀到湘潭大学参加诗歌研讨会,感触良多,后对其长诗予以评述和定位,以为佳作,无人超越。恰张丹丹寄来《我不能不探索——彭燕郊晚年谈话录》一书,粗粗翻阅一遍,对其“口述历史”有个完整的了解,感佩不已。诗歌落实到日常生活细节之中,落实到具体的情境之中,那份诗意是灵魂的超迈和智慧的探索,浓缩了世态人情和人生的感悟。“新诗应该怎么样来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今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也要继承世界各国好的传统,好的东西都要继承,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你的生活环境,都是中国式的,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彭燕郊如是说,他一生也是如是做的。
    本期《中国画谈到中国文化》一文,可以看作是对彭燕郊话语的巧妙回应。它透过外人来看市场化条件下的当代中国画的乱象,并置于世界艺术长廊,凸现出我们在传统与创新途中艰难困境,以及弊端丛生、不断重复的现状。如何在承袭传统文化之上,找到口子,以打破这种停滞的局面,树立起中国画在世界画坛应有的地位,确实值得思索。
    回归到本身,我们可以返躬自省;飘浮在面上,我们怕是会失去根据。要之,瞻前能顾后,承先而启后,态度端正了,心态平稳了,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世事如此,文艺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4:18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现代学者中,顾颉刚先生属于开宗立派的泰斗级人物之一。他出生于苏州大户人家,早慧多识,在祖母影响下酷爱藏书和读书。二十岁考上北京大学,在学术道路上更是勇猛精进,终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是顾颉刚先生最著名的学术见解,它不仅动摇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传统观念,而且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史学现代化先驱的地位,“古史辨派”从此名噪天下。其治学的实证和逻辑理路,与胡适先生最为相契。
    顾先生早年便“恨不能将天下图书阅尽”,是个真正的读书种子。他一生敬惜字纸,雅好收藏,藏书最多时达十万多册。其他与学术有关的书信、日记、古董古物也是充室盈架,难以计数。撑肠万卷,腹笥既丰,又兼精于思索,勤于著述,学术成就自然粲然可观,其遗稿字数竟达二千万字以上。这就像春蚕饱食桑叶,有一肚子的丝要吐。 顾先生的学问到底有多大?从其故事和经历中,人们当能想望其涯略。1953年底,顾颉刚接到去北京中科院工作的通知。当时误传他自负甚高,称月薪不满五百万(旧币,一万相当于人民币一元)就不成行。周恩来总理得知后说:“中国有几个顾颉刚?他要五百万就给他五百万,但一定要请他到北京来。”相信每个读书人听了这个故事都会感动,虽然自己不是顾颉刚。顾先生对中国传统典籍的形成、流变、内蕴及特点都有研究,对许多学者视为畏途的《尚书》尤有心得,比王国维还厉害得多。王国维自称对《尚书》只能读懂一半,而顾先生对《尚书》中最难的部分也能通释。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他还担纲《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的点校。非公认的学术大家,谁有资格总其成呢?
    除了湛深经典、学识渊博,胸次浩大、奖掖后进也颇能彰显顾先生的人格魅力。钱穆、钱伟长、吴晗等许多著名学者都得到过他的提携和帮助。钱伟长1931年以国文、历史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本来可以成为陈寅恪的得意门生。“九·一八”事变后受“国难”刺激,钱伟长执意要转读物理学,以科学报国。但他的物理、数学基础极差,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收。经顾颉刚先生从中疏通和转圜,钱伟长才转系成功,并成长为一代科学家。
    本期《书屋》有两篇文章论及顾颉刚先生,一为《友谊助成名山业》,一为《顾颉刚藏书记》。两篇文章都写得颇有趣味,读者当能从中感悟顾先生之大家风采和个性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4:45 | 只看该作者
  当前各门类的评奖相较以往少多了。即便如此,它与市场的公平原则、大众的反映程度,以及作品是否真正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似乎关联度不太高,或者已偏离了这种奖励的初衷,不少落入名利的俗套。因此,湖北作家方方对今年鲁迅文学奖个别作家评选程序的棒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该说,她骨子里还是对文学本身的执着和评奖权威性的崇敬。新时期以来,方方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念兹在兹,一以贯之,对现实保持强大的批判精神,对文学应有的品质与高度保持相当的尊重,在当今文坛确实不多见。
    恰在读方方的中篇小说《惟妙惟肖的爱情》,这篇小说与上世纪末期格非的《也不过是垃圾》遥相呼应,可以作为社会思潮的标签来读。她在创作谈中写道:“……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是不同,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也都迥异,即所谓:‘他想要的,是不是你想要的?’像惟妙点醒禾呈一样,我也经常用这句话让自己警醒。在我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常会看到一些草包,什么都不懂,但凭着到处混,照样春风得意。还有一些品行恶劣者或者投机者,居然可以混到在某些专业层面呼风唤雨,要啥有啥。他们不付出努力,只搞好关系。这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他想要的,是不是你想要的?问过之后,我会清楚地知道,我们是不同的人,我们所要的东西完全不同。如果他们在这个社会如鱼得水,我倒宁可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如今社会多元化,每个人都享受着自由的选择,也不会去干涉他人的自由,这本身就是文明的标志。你要的,与他要的,本就不同,实在没必要在目标上划一,生活与世界的丰富性才会体现出来。
    同时,方方这部小说结尾引用了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一句:“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那只是一种对于生活态度的解读。众声喧哗,各有调子,或各有道行,各有各的活法,“且行且珍惜”吧。
    本期的文章在缤纷之中,依然关注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新解读。冯天瑜对“三纲”“五伦”的辨析,有他自己的思路与设计;郭齐勇评《恭读〈论语〉》,可谓局面全开,条分缕析;刘绪贻与刘道玉两位老先生对当前“国学热”的反思,结合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历程和深厚的学养,读起来既亲切,娓娓道来,如临其境,又能悟到“国学热”抑或人生之外的道理,这是一种新的思想启蒙。老辈议论,拳拳之意,宅心仁厚,泽被后世。
    《船山全集》的修订重版,《郭嵩焘全集》的出版,应为业界幸事,也是展示湖湘文化的大事。本期刊登二篇介绍性的评点,作者都是个中人士,贴切扣题,主旨鲜明,同样也显示了岳麓书社的出版实力。
    我们想要的,是不是你们想要的?作为编辑,我想在杂志的宗旨及理念的层面,大家能达成一致,共同把《书屋》办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5:11 | 只看该作者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譬如,日本人的民族性,在泉镜花、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永井荷风、川端康成、渡边淳一等知名文学家的作品中就有深刻的呈现。特别是川端康成,这位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既把对纯净唯美的憧憬发挥到极致,又将大和民族骨子里的哀情与躁郁表现得入木三分。
    日本文学作品所呈现的审美倾向,尤其是它们对孤独、对死亡所持的态度,在乐天顺命的中国人看来,是颇有些难解的。川端康成说:“我比什么都喜爱孤独,甚至感到在山间拥有一栋房子是极为称心如意的。”获得诺奖之后的声誉和喧杂,彻底摧毁了他宁静淡泊的心境,以致让他烦恼倍僧。至于令一般人恐惧的死亡,日本文学常常将其喧染成最高的艺术,认为“死即为生”,“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日本作家都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渡边淳一虽然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但其名作《失乐园》,却以主人公的双双服毒殉情而终篇。他是日本艳欲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和探寻者,中国很难产生像他那样的作家。
    《书屋》杂志“域外传真”栏目近年来不时发表厦门周朝晖先生关于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的文章。周先生在日本留学多年,广泛的阅读和游历,深入的思考和挖掘,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日本文学通”。本期《书屋》发表的《镜花水月,幽幻文章》,是他在游览日本文学家泉镜花的故乡后写成的一篇学术随笔。作为编辑,我认为这篇文章内涵丰富,文字清丽婉转,值得向读者们推介。
    美国电影《发条橙》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但无人否认它对人性的探索深刻而冷峻。影片描写一个暴力犯罪少年从作恶到接受“厌恶治疗”,最后变为“新人”的过程。多年前我看这部电影时,便对导演处理作恶与报复、犯罪与惩罚之间复杂关系的精湛艺术深表钦佩。当时的一个印象是,少年亚历山大对某作家夫妇的伤害令人发指,但后来作家在实施报复时的阴暗心理也同样令人厌恶;亚历山大的反社会人格十分危险,但政府在改造他时所使用的残酷的“厌恶治疗”也越过了人性的底线。因此,影片表面上邪恶与正义的较量,从更深层上带出了一个“恶”与“更恶”之间的矛盾。其强烈的批判性与令人窒息的视听效果也正在于此。
    “发条橙”一词的喻意,是指将机械论道德观套在鲜活的人身上,拷问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究竟是否存在的问题。本期《书屋》发表的《谁不是“发条橙”呢?》一文,不单是对电影《发条橙》的解读,更重要的是以影片的喻意为视角,揭示消费主义时代人们的自由意志所遭受的困厄。作者丰富的联想力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作品有一定的学术含量和警示意义。
转眼又是炎热的夏天,但愿这期《书屋》能给您带去一丝清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0 14:06 , Processed in 0.0950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