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迅速对学校典型经验进行价值判断与深度了解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21:4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迅速对学校典型经验进行价值判断与深度了解
——从《上海教育》采访沈阳二十中学“悟道教育”工作过程的启示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宁炜
如何迅速有效地对一所学校的典型经验做出价值判断和深度了解,是总结提炼学校经验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201411810日,是两个休息日加一个工作日,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总编辑金志明、上海教育总编辑陈骁、上海教育记者姜新杰来到沈阳,专程采访我市二十中学的“悟道教育”(中国教育报高级记者陈中原也同期赶到)。
上海教育杂志社于1957年1月由上海市教育局创办,创刊时,主要刊物为《上海教育》。《上海教育》对国内教育领域中的重大内容均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与专业的穿透力,以“出观点、出经验、出人物”为办刊宗旨与特色,深受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喜爱。
国内顶尖教育媒体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机会,由于此前我曾经对二十中学的“悟道教育”直接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工作,我把参与上海教育的此次采访工作的重点,放在观察了解他们面对经验如何具体展开工作上,希望对提高总结经验的效率与质量上能获些启示。最终,编辑、记者们的工作思路清晰,节奏明快,抓住重点,逐步深化,简捷高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了解生成了怎样的效果。大家一坐下来,金志明总编微笑着单刀直入地说:“你们的材料我们先期看了,感觉还是要来学校身临其境地进行一个了解。先把你们最‘牛’的介绍一下”。显然,是想首先了解一下这项经验究竟为学校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也就是经验的实效性。俞万祥校长做了介绍后,金志明总编又追问:“你们学校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比较有什么样的特点?”等问题,意在了解相关的细节。俞万祥校长介绍学生的突出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的提升,二是学生品质的提升。
二、了解通过什么观察成效。金志明总编继续提问:学生品质的提升是如何观察到的?具体通过哪些方面能得出学习品质提升的结论?俞万祥校长介绍:是通过学生六项具体品质来体现的。在这里,采访者不是简单地听学校的介绍,而是要看学校的结论是否有科学的依据。
三、了解结论工具是否科学。听到学校的结论是在通过采用了一定的观察方、测量法得出的之后,金志明总编继续就观察的工具是否科学提问:“我还是要问一下,当时选取的这六个点有什么依据?这六个观察点是不是未来人才素质的关键点?数据都是什么?请将这些特点为我们解读一下”。中国教育报记者陈中原概括性地介绍了具体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听了相关的介绍之后,金志明总编表示:“对相关的数据内容,我们回去以后需要慢慢去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采访者的专业素养,他在对这项经验进行着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价值判断。对于暂时不能立刻形成深刻感觉的内容,则采用延迟下结论的方法。
四、了解效果生成结构框架。在听取了变化与观察变化的依据之后,金志明总编说:先假定你们的观察合理,那么为什么这所学校的质量会上去?学校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先为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回答。请由粗到细讲,帮助我们先把框架建立起来,不要一下子让我们钻到细节里出不来”。显然,这样的提问,实际上是在先构建经验的整体框架,然后再去抽取核心要素。这样的提问,会形成报道的深度。事后金志明总编告诉我,《上海教育》特别强调,教育报道不能只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或者简单地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而是要讲清应当如何操作。我觉得,这样的提问也体现出一种经验:先了解框架,可以防止基层学校在介绍经常会在初始阶段讲很多细节,造成难于形成整体理解的问题。在听取了二十中学的介绍后,金志明总编又追问:“通常研究质量我们会有一个套路:课程、教材、教法、师生关系......。这所学校在这些方面有变化吗,究竟是哪些原因构成的?”这样的发问,表明采访者是在将“悟道教育”的经验与其他已有的经验进行着一种比较,试图找到这项经验的独到之处,对经验的创新性进行着发现和理解。同时,也是在了解结构框架的基础上,为对经验的要素、结构、顺序等可操作性方面的综合理解进行着某种准备。
五、了解细节给人操作智慧。在对总体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金志明总编从两个方面进行细节的调查:一是提出问题。如“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自由进行?有学生讨论后还不会怎么办?‘导学纲要’是有一个现成的文本吗?”二是提出能否针对细节举一些实例。显然,这是要加深对“悟道教育”经验的细节了解以支撑总体感受。俞万祥校长进行了介绍。俞万祥校长是学理科的,所举的例子理科内容较多。我估计金志明总编是学文科的,所以他又要求以语文为例加以说明。还问到“一个学期的课程到底怎么来做?”通过这样的提问,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改革细节,也会为后期所形成的报道具有鲜活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细节的了解,可以充分把握住经验的操作方法。在与金志明总编交流的时候,他强调:“写好一篇报道与总结一个经验,重点不是要让读者‘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感人),而是要给方法、给策略,因为教育是需要用‘智慧’来做的”。
六、了解学校有无特殊优势。金志明总编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又向俞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这所学校的特殊性是什么?比如师资、生源、办学条件等。除了你校长的‘坚持’之外,你是不是个普通条件?”显然,这是要对经验的普适性进行一个判断。听取了情况介绍后,金志明总编的话证明了我的感觉,他说:“如果你存在特殊的优越条件,即使你的学校做好了,你的经验也会没有人看,因为条件是不一样的”。
七、了解上级部门所持态度。金志明总编转换了一个角度,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在经验的形成过程中与形成之后,上级行政与业务部门持什么态度。我想,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形成了三个考察点:一是从新的侧面了解这一经验的生成过程与现实状态。这样的好处是使采访者对经验的理解更加立体化。二是体会一个个性化的经验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环境。三是对这一经验推出后各方面可能的反映做出一个预判,避免推出一个当地主管部门可能一无所知的经验。
八、预判读者会生成的问题金志明总编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来你校参观的人通常提出些什么问题?俞万祥校长回答说:多集中在如何上课?任务能否完成?作业如何布置?进度如何统一等方面。我觉得金志明总编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精彩,这也可能是《上海教育》受大家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在与他交流时他特别强调的“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把读者在领会一个经验时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先期的掌控,这样写出的东西就可以更加清晰、便于理解和接受。在交流中金志明总编说:“一篇报道要对人有启发,要考虑读者会产生何种感受,可以有正反两种意见,但绝不能看后没有任何感觉”。
九、评估推广难点会在哪里。金志明总编还提出了一个推广方面的问题:经验在形成与推广中哪些是可能出现的难点?俞万祥校长介绍推进中要关注实践经验的固化与放大、校长的坚持力等。推广中要理解透彻这个经验,一次讲座可能不够,需要3-5次。推进中不能一刀切,要通过新旧教学方法比较观察优势,取得教师认同以后再操作等。金志明总编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有其深刻的道理。一种新生的经验总会有一些与教育现实中强调、倡导的东西不一致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认识与实践中的突破。提前对经验在推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出预判,也是十分重要的。
十、走近师生验证寻找素材。《上海教育》报刊社一行三人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观课、与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观课中更加感受到了“悟道教育”之“悟”的特色。与教师座谈时,对诸如“双向细目表如何编制”等教学细节与教师进行了交流(进行这一过程时笔者在研究院进行教育科研骨干班作业的“指导”,没有能亲身参加,有些可惜)。金志明总编与学生交流时更多的是平和地、亲切地、直接感受式地进行“验证”。他在与学生交流中提出的问题十分精巧、细致。这是我当时记下的简要的对话内容:生1:你在学校感觉学习压力大吗?能告诉我你们学校的课与别的学校的课有什么区别吗?(初中严格,高中自主)你在这个学校学习开心吗?(开心,大量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你在班级学习的排位是多少?有不喜欢学的吗?学习不好的学生通常有什么长处?你有自己的爱好吗,有时间去做自己爱好的事吗。平时双休日做什么?想考什么大学?(喜欢心理,微电影)有专业目标啦?学校有这方面的培养吗?(有相关的社团活动)参加多少时间了?“大学生”运动会有很多关于大学的介绍?有经常的训练吗?这种爱好的同学多吗?(70)你分工做什么?喜欢谁的歌?想没想过系统的去学啊?今后专业走这个方向吗?生2:上课有意思吗?与初中比有什么区别吗?作业多不多?高二是不是最幸福的年段?(课堂中初中完全以学习为主的。高中更多地是要会交流。校长告诉我们你们带着遗憾来,但别带着遗憾走)老师是哥们儿吗?(不一样,科任教师多随和班主任教师略威严)喜欢哪科?(语文)为什么?(生活、气质)......。这样一组“家常话”验证了许多内容:二十中学课堂的改变、社团的活动、运动会形式的创新、人生规划情况、师生关系、课后负担情况、学生的感受一应俱全。同时也能够体会出这一经验是在多大层面上展开的。我也注意到,这种聊天的过程极为迅速,一气呵成,表现出一种极强的专业能力。
十一、重视即时性的同伴交流。在采访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几位编辑、记者会出现短暂的“私下同伴交流”,有时甚至是在采访对象正在介绍情况的时候也会如此。他们开始时是用上海方言进行。中国教育报的陈中原记者被称是“上海姑爷”(他的爱人是上海人),他开玩笑地问我们:“你们需要不需要翻译?”几位编辑记者觉察到了这一点,解释他们是在讨论情况介绍中重要和有启示的地方。然后就不再用方言讨论了,改用普通话,让我们也能听清楚他们在讨论些什么。我很理解这种“私下同伴交流”,采访调查中采访者时常会即时性出现某种转瞬即逝的灵感性感受,需要及时地加以“固化”,这对后期的工作是至关重要,几位编辑、记者把握得特好。比如在听了我通过将二十中学的经验与洋思、杜朗口经验进行比较,认为二十中学是完成了一种由教学生“上道”到领学生“悟道”的突破这一介绍之后,他们讨论了四点:一是洋思、杜朗口,有时代进步意义,但不能永远停止于这个点上。现在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重分数的教育是人虚拟性的成长。第二,二十中学的经验与上海的“成功教育”有许多的相似点,既都是在研究如何让学生喜欢学。第三,中国教育(专家)的神话多,现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好的理念。第四,二十中学不是在外围做“故事”,而是切入到了最重要的教学核心关键部位——课堂。我猜想,通过边了解情况边思考问题,可能会更有效地捕捉住一些灵感并会形成采访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事后,金志明总编告诉我,他在听取了校长情况介绍后生成了12个问题,又通过观课、与师生交流使问题达到了15个。
十二、专业素养与批判性思维。在与金志明总编交谈中,我问他为什么《上海教育》能办得如此有影响,有没有什么诀窍,他向我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是把握基本程序:知道大家在关注什么——知道谁在说话——能平等去与之对话——能找最佳点位。二找准关键点位:行政——校长——国际——我做。三是坚持五项原则:采访前做足做好“功课”,具备对话能力 报道要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与策略;报道要从专业深度作出解释;报道前对读者可能的反应进行预判;不报道人人都知道的、已经有结论的内容另一方面是“要保持专业的批判精神”。尽管金志明总编在全面了解了二十中学的“悟道教育”后对这一改革经验给予高度的认同,认为这是一项具有诸多突破意义的好经验,但仍然进行了四点“批判”:第一,“牧民理论”名字起“低”了。他觉得把学生比喻成在水草肥美之处吃草的“羊”,有些不妥。延伸下去会更不好听。第二,“人生规划”面窄了。人生规划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多地指向知识学习。同时他也认为专业目标更具导向性。第三,“反对预习”过火了。他对二十中学提出的“反对预习”持保留态度,认为“可能只适合你这所学校”。第四,“跨进度导学”说偏了。认为“跨进度导学”的提法容易让人觉得是在强调“速度要快”,而从字面上理解不到所要表达的“整合化”与“结构化”等内涵。对这四种“批判”中的后三项我认为更有道理。如第二项,既然叫“人生规划”,就要综合考虑。因为人生的发展中不只是知识学习,还有更丰富的内容需要科学地规划。第三项我也基本持赞成的态度。因为预习毕竟是一种经大量实践过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二十中学强调对思维的充分激活而不主张预习也有自身的道理,但对预习提到“反对”的程度似乎也大可不必。在二十中学调研时我也曾主张用“不过分倡导”来表达。当然在这个问题上的最终结论也许需要要基于不同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对比证明。第四项我也完全赞同。这表明学校在总结提炼中需要在命名时考虑到清晰性与准确度,特别是要注意可能产生的不同理解。而对第一项我则不太赞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羊”是美好的象征,不一定会产生那么多的不舒适感,但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一部分人的不舒适,我建议学校进行一种附加性的解释:这里的“羊”代表“自由的”、“自主的”、“成长的”和“需要引领的”。这样既可以保留“牧民理论”的“乡土”气息,也可以避免一些歧义的发生。通过金志明总编进行的“批判”,让我更深刻理解到了他后来在与我交流时的一段话:调研中,采访者要有能力与采访对象平等、专业的交流。绝不可以是简单的‘我问你答,你说我听’。调查与采访中不能没有自己的见解,要坚持批判性思维,要有能力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深度的专业交流。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工作过程是紧张的,工作氛围是愉悦的,工作收获是丰硕的,给人的启示是多元的。当然,记者采访某项经验与总结提炼经验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从内容上看,采访工作是直接面对经验本身的研判,而提炼工作是进行相关要素、结构、原理、规律的抽取;从工作方式上看,采访工作是在走近研究对象理解经验的框架与细节,提炼工作则是深入到“田野”,通过“浸润式”的方式与研究对象共同寻找教育规律。从工作节奏上看,采访工作要迅速了解经验的全貌与细节,而提炼工作则是要慢慢的理解和挖掘经验本身。与此同时,采访工作与经验总结提炼又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对优秀教育经验应具备的特征、面对经验研究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对经验要素与结构的把握思路与方式、经验选取与宣传推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终极目标是要呈现和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具体的操作智慧等,有很多方面是一致的。金志明总编强调的一个好的经验应该具备“一家之说”,然后又能“自圆其说”,最终又必须“言之有理”,就应该成为我们面对所有经验时的一种通识。
三天的工作中,我选取了这样一个视角,又用了一定的时间进行了整理与成文,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丰富自己这几天的工作内容,否则我这三天容易成为“陪客”。二是感到这个视角对其他同行也许会有所启示。三是觉得对基层学校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知道经验的“检验”是如何进行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经验中存在的“拍摄自己婚纱照,不知片中人是谁”的尴尬现象。所以,总结提炼经验,看看优秀媒体是如何工作还是会有不少收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12:03 , Processed in 0.12400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