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个人课题”进行到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21:4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个人课题”进行到底
    ——学习南京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草根化”创新实验
如果将教育比作开垦一片希望之地,那么,课题研究正是教师致力改善教育教学、体验职业幸福、实现专业成长的“犁”。教科室本着“研究、服务、指导”的宗旨,以课题为抓手,以特色教师专业发展为着力点,以“问题解决”为基本范式,切实推进基层教育科研转型,引领广大教师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2004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首次提出“个人课题”的概念,所长刘永和在《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上发表《基层教师呼唤“个人课题”》的文章,从“个人课题”的定义和特征、“个人课题”的选题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论证。2005年开始在全市范围进行“个人课题”的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个人课题”的独特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行性,借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向课题”的经验,拟定了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实施方案,并经过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讨论批准。2006年初,南京市教育局发文全面开展规划“个人课题”的研究,3月培训,4月申报,5月评审立项;全市共有2200余名教师申报“个人课题”,其中1625项被批准立项;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个人课题”研究的热潮,拉开了南京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草根化”创新实验的序幕。《上海教育科研》对这项创新实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新闻和论文的形式对“个人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海南省教科院、南通市教科所等也前来南京市考察“个人课题”。
在2006-2007学年中,南京市教科所会同区县教科室、学校教科室组织了各级各类“个人课题”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观摩研讨、科研对话等活动38次;通过培训会议、报刊杂志、科研网络等平台进行了大量的“个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一些区县相应设立了区县级“个人课题”,部分学校也相应设立了校级“个人课题。经过一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从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的指导与鉴定、研究的发展与创新等角度对“个人课题”进行了全面的和深刻的反思。
一、再认识:什么是“个人课题”
    1.“个人课题”的定义。“个人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相对于过去的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和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个人课题”的特征就是“问题性”(针对问题的研究)、“专业性”(旨在专业的发展)、“主体性”(教师自主的研究)、“灵活性”(适合教师的研究)。
    2.“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集体课题”当然有“集体课题”的优势:群策群力,才智互补,通力合作;解决学校重大问题,支撑学校办学目标,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等。但是,“集体课题”也有相对不足之处:协调困难,相互牵制的现象严重;课题研究缺乏教师针对性,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没有太多的作用;参与程度不高,经常是培养了几个“笔杆子”。“个人课题”的产生正是建立在对于“集体课题”缺陷的批评的基础之上,更是针对着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也是责任主体,具有灵活性,方便调整和选择,有利于行动研究;特别是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3.“个人课题”与“小课题”“微型课题”。为什么不叫“小课题”或者“微型课题”?因为“小课题”和“微型课题”与其它课题难以界定,“小”到什么程度,“微”到什么程度才能与其它课题区别开呢?界限不清,特点也就难以凸显,“小课题”“微型课题”的优势也就难以充分显现。而“个人”和“集体”相对,我们过去的课题基本都属于“集体课题”,都有课题组成员,有主持人,有课题组组长。并且,这一区别可以表现出“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截然不同的地方,可以突出“个人课题”的本质特征,可以表现出“个人课题”的自主性、灵活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等诸多优越性。
    4.“个人课题”的品质。南京市的“个人课题”更是与众不同。首先,它是规划课题。南京市的“个人课题”,是经“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同意,纳入南京市规划办“十一五”规划的课题,带有行政性。其次,它是市级课题。“个人课题”不是自己的课题,不是学校课题,也不是区县的课题,而是南京市的市级课题,级别很高。第三,它是高质量课题。规划培训由南京市教科所进行;课题方案由“南京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课题立项由南京市教育局发文;课题由南京市教科所信息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和严格管理;课题研究成果由“学术委员会”鉴定,研究得好,可以同时获得市级论文获奖证书和市级规划课题结题证书。
  二、再反思:为什么做“个人课题”
    1.解决教师教育教学问题。大家都知道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也常说“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也有确实有一些学校和部分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有了相当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广大学校和许多教师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收益。原因何在?在于我们的教育科研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我们基层学校做了高等院校的科研课题,我们的一线教师从事了大学教授的研究工作,我们“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还累得要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教学问题和德育问题,需要尽快解决,而学校的集体课题针对的是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常常是宏观的或者中观的,并不能解决个人遇到的问题。因此,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才是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2.支撑学校集体课题研究。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集中优势力量研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用课题研究来支撑学校的办学目标,用课题研究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用课题研究来烘托科研气氛,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二是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找到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前者针对的是学校,后者针对的是教师个人。方向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是说二者没有任何联系,相反,经过认真的设计,二者不仅可以相关,而且可以紧密联系。建邺区莫愁职教中心、六合双语学校、南京24中等都鼓励教师围绕学校集体课题设计“个人课题”,这应该是对“个人课题”作用的一次开掘。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通常做了第一件事情,而且,还没有扎扎实实地做好。而第二件事情我们却淡忘了。其实,对于教师来说,“个人课题”非常重要;对于学校来说,“个人课题”也是重要的,因为“个人课题”完全可以支撑“集体课题”。
    3.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第一期“个人课题”申报和评审的情况看,几乎所有课题都是学科教学的课题,涉及所有学科。语文486项,数学263项,英语163项,语数外“个人课题”共计912项,占56%。从研究的情况看,一线教师对于“个人课题”情有独钟,积极参与“个人课题”研讨交流活动,争上研究课,争做交流发言,争取分享演说,并积极与专家对话,场面令人感动。从成果评审看,大多数“个人课题”承担者都按照要求上交论文和评审书,大多数论文和课题材料质量上乘。因此,“个人课题”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应该是毫无疑义的;而且,“个人课题”的研究,还能够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使教师熟练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科研的能力,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反思型教师。
三、再实践:怎样做好“个人课题”
    1.选择“南瓜”课题。做课题犹如种瓜,种的是“南瓜”,越长越甜;如果是“丝瓜”课题,越长越空。因此,“个人课题”的选择,一是选题需要具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切口需要小巧。一个小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个人课题”。三是内容切合自己。题目虽好,但是,不是自己的专长,不是自己的爱好,再好的课题也难以研究。应该选择自己有一定的积累、有话可说的课题为好。四是方向对准教育教学实践。理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申报“集体课题”加以研究,“个人课题”还是需要选择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2.进行文献研究。这是“个人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文献研究需要解决理论支撑问题,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目标,创新研究内容,理清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为“个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文献研究的途径一般有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现在比较重要的是网络,参考面更加宽泛,内容更加丰富。文献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查阅资料只是研究的基础,对于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分析比较,才有超越和创新。一些课题研究者把自己文献研究的资料整理规类,附在“申报书”的后面,作为过程性材料。
    3.进行调查研究。这是绝大多数课题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了解现状是设计课题的重要基础,对于现状了解得越具体,越深入,越全面,越准确,课题研究也就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研究可以是问卷调查,了解面上的情况;可以是座谈调查,针对性召集调查对象,进行追问式调查,可以把调查内容引向深入;还可以是个别访谈,这是点上的调查,解决深度问题。许多研究者提供的问卷设计科学而适用,结果发人深省。
    4.进行实践研究。把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内容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比如,“批评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承担人把设计好的8种批评策略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其中6种效果显著,于是分析原因,整理成文。“数学日记”的研究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反复实验,使得“数学日记”具有了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5.进行经验总结。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一是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课题研究会涉及许多的材料,总结之前要进行归类整理,为总结做好准备。二是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找到相同和相异之处,特别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原因分析,这是找出规律的重要依据。三是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这时需要辩证分析,需要全面分析,需要条理性分析。一些课题研究者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做好经验总结,所以,过程很好,结论不佳。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坚持研究,深入研究,行动研究。
四、再实验:实施第二期“个人课题”
    1.过程安排。一年一度的南京市规划“个人课题”过程安排已经发生了变化,原计划从每年年初开始到年底结束,准备和南京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保持一致,后经学术委员们建议,改为学年度完成。程序为:(1)每年6月进行申报培训,总结前一期课题研究经验教训,规划下一期课题研究。(2)7月、8月拟写方案,利用教师暑假培训的机会,选择研究项目,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方案。(3)9月申报,区县向区县教科室申报,直属学校以学校为单位直接向南京市教科所申报。(4)10月组织“南京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由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5)上学期由区县组织“个人课题”研讨交流;下学期由南京市教科所组织分学科进行“个人课题”研讨交流。(6)5月对“个人课题”进行结题鉴定。
    2.研究要求。(1)选题小巧。第二期“个人课题”选题要求小巧,“小”表现为自己一个人足以完成,“巧”表现为有所创新。(2)方案完整。一般来说,“个人课题”研究方案需要有“研究背景”“课题界定”“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阶段安排”“预期成果”“有利条件”等。(3)专题关注。需要有问题意识,要有专题的敏感性,注意自己研究的专题的进展情况,调整研究内容和方向,走在专题研究的前沿。(4)借鉴同行。积极参与学校、区县和市教科所组织的“个人课题”研讨活动,即使不是同一学科的课题,其研究过程与方法也会给你很大的启发。(5)关注有效和创新。“有效”在先,这是“个人课题”最本质的要求,解决自己的教育教学的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在后,“创新”只是为了“有效”,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只是“有效”的手段。(6)提前总结。“个人课题”结题时间截止5月底,是要赶上职称评审,但是,不一定非要到5月份才能总结研究和撰写论文,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设计、实践验证和经验总结;我们期望有“个人课题”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不断发表或者获奖。
   
3.创新要求。(1)非针对问题的课题不能立项。在“研究背景”中需要说明为何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坚决消灭“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的课题。(2)不参与活动的课题难以结题。除却偏远农村的教师以外,所有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必须参加两次(由区县教科室、市教科所组织)的研讨活动;参加活动情况必须在结题“申报书”上写明。(3)优秀“个人课题”应该有“个人博客”。每年我们将评选10%左右的“优秀个人课题”,并予以表彰,“优秀个人课题”除了研究过程清晰而扎实,研究成果丰硕而适用以外,还有两个鲜明的标志:一是成果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二是有人气较旺的“博客”(不具备条件的偏远学校的教师除外)。(4)两个证书都要过硬。原先“只要相关论文获得南京市论文评比三等奖以上课题就可以结题”规定受到广泛置疑,经过讨论,从第二期开始,分项评定,可以相互为证,不可以相互代替。(5)抄袭现象将被通报。抄袭现象由来已久,网络时代更加突出;经过学术委员会研究,凡是抄袭的课题或者论文,“疑似抄袭”将被取消评审资格,“确诊抄袭”不仅取消评审资格,还将遭到网上通报;2年内不得申报课题研究。(6)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有展示平台。月刊《南京教育》、半月刊《南京教育科学研究》、季刊《金陵陶研》、“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个人课题”栏目和“博客”均可以展示;想开通现场交流、网上研讨、杂志展示三条通道,三管齐下。(7)评选论文特等奖。每期“个人课题”论文经过论文答辩,将评比出10个特等奖。(8)鼓励教师连续做“个人课题”,凡能够连续做5个“个人课题”并成功结题者,教科所将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10:29 , Processed in 0.12582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