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儿童的思维看得见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17:4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儿童的思维看得见
刘丽娟
                           源自《人民教育》2014.23
关于“数学思考”的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个诠释:“学会独立思考, 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但现实课堂中,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是什么状况让儿童独立思考的机会“悄悄”溜走了?
聚焦到课堂,我观察到一些典型现象, 它们或多或少地阻碍了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
现象一: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不够开放。 著名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谭浩强说:“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识的创造。”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思考”。而我们数学课堂上却经常干着这样的事情——将一些抽象的、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进行拆分,一步步“引”学生向预设的答案靠近,唯恐哪个环节给学生造成障碍,影响教学流程,使课堂不能呈现“行云流水”的“完美”。思考的路线已经完全铺好, 学生只要跟随教师向前走就可以了。此时, 思维难度已经大大降低,看似学得轻松的背后,隐藏着学生主动思考习惯的丢失。数思考,更多时候为知识积累所替代。
现象二: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课堂上,教师的一个问题刚刚抛出,就坦及待地去寻找发言对象,学生深入思考的会没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被个别学生个别答案所代替,部分反应较慢的同学被“培养”为“听众”,少数发言“明星”也养成想到什么说什么,想了多少说多少的习惯。他们习惯以寻找答案为目标的学习,至于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则慢慢出他们的视野。当教师追求的是学生如何得到正确的结果,则白白浪费了学生为此力思考的过程。
现象三:忽视学生良好思考习惯的培扬。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源于思,思源于最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遇到稍有难度问题,很多学生习惯于求助别人,在课堂是等待老师的讲解,在家就“求救”于父母,订正的时候,更不会思考为什么错,而是第一时间伸长脖子,看看周围同学的正确答案,一抄了之。良好的思考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当数学教师只是将自己当作教学科、教知识的老师,便自觉忽视了良好思考习惯培养的有效时机,长此以往,学生思维惰性增加, 更谈不上独立思考。
从这些现状中我们发现,当独立思考的机会“悄悄”溜走,学科教学的上位目标也就慢慢“抹平”。改变这些现状,没有其他的办法。唯有在不同空间、时间充分给学生创设、预留足够的思考机会,深入研究学科上位目标,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充分展示、表达出来。随着“机会”的增加,教与学会产生良好互动,学生学会去主动思考,教师,也慢慢积累显性的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环节中“看不见”的问题。
“写下来”的智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思维方式是实施数学思考的主要途径。在当下的课堂里,我们已经欣喜地发现,许多教师已经有了这样的觉醒,学习方式的变革正逐渐提升着教学的智慧,
其一,忠实记录运算过程,在理解算理中提升计算能力
随着社会、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孩了存小学入学前已经学会l00以内的加减法。 这也给许多家长带来困惑——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一年之后,计算能力没有多少进步,许多简单的计算还会出错。那么,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笔者曾调查过许多学龄前儿童一个问题: 7+8 =15,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得到15的吗?孩子们的回答多为:老师教的、妈妈说的……鲜少有孩子能够说出思考的过程。这并非孩子的错,因为当他们学习“7+8”的时候,只是记住了答案。
在非“零起点”教学的情况下,怎样回到儿童最初学习的思维状态,追溯到思维的原理,这是重要的教学前提。有一个原始而有效的办法,便是将他们的运算过程忠实记录下来。
比如,孩子在最初认识加减法含义的时候,就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23得多少?学牛可以用学过的数“组成”——23组成5;也可以用数数的方式来完成——从2开始,向上再数3个,一直到达5;还可以先画2根小棒,再画3根小棒,数一数一共儿根小棒。不要小瞧这些做法,它是孩子思考起步阶段的美丽“截图”。
把这些美丽“截图”写下来,依据这些“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中提升计算能力,同时也破解着儿童思维的“密码”。
共二,记录“壤空”过程,在对比体验中加深概念理解
如果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所需的思考时间做了解与统计,你会发现,在“填空”上学生花的时间最短。大多数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的头脑里,这些“填空”靠的是直觉,尤其是判断和选择。三年级有几道比较经典的选择题,比如:
11000克铁和1千克棉花比(    )
A.铁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2.下面三个图形,它们的周长(    )
(略)
每届学生在学习了相关内容后,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选择,出错率极高。但这样的错误, 教师经常忽视,因为太过细小。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老师在订止时追问—句:“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回忆从错到对的过程中,是什么在悄悄地改变? 这种引导,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1000克铁和1000克棉花一样重有价值得多。当然,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的抉择中, 我们需要把整个过程原始地记录下来。这里,“写”比说更重要,因为,“写”是另一种形式的 “做”,它让教与学的内在思维过程“有迹可循”,能力的迁移与默化就存其中悄悄诞生。
追问方法,思维的加速运动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会学习,主动意识不够。究其原因,我们始终将学生置于一个“匀速运动”的教学长河中。聚焦课堂,从课时划分、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我们习惯于在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一组练习上教学, 学生的收获是40分钟加40分钟等于80分钟的累计,而非40分钟撞击40分钟大于80分钟的收获。每一节课的总结环节,我们看到的多为学生如数家珍般地回忆本节课的知识点,很少听到学生说“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内容”。于是,学生的关注点凝固在知识的表层,而失去了对知识背后隐藏的思维方法的追寻。
笔者听过两节《加法交换律》,前30分钟, 两者不相上卜,各有千秋。但最后的总结环节, 却有着天壤之别。
课例一:
师:这节课,你又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
1:我学会了加法交换律!
2:我知道可以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3:加法交换律就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课例二: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我学会了加法交换律;
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加法交换律的呢?
(全体学生独立思考)
生(齐):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了一个发现,进而提出猜想;全班同学一起努力,通过举例子验证,最后归纳、概括得出规律。
师:对于举例子,你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2:不能全举一个类型的。比如,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这样不全面。
3:还要举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0加几。
师:两个数相加,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猜想,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
4:三个数相加,有没有加法交换律呢?四个数相加呢?
5:两个数相减有没有减法交换律?
……
师:对于大家的猜想,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成不成立呢?
生(齐):举例子验证!
两节课的总结环节,体现了教师的素养。课例一,教师简单地重复知识点,是帮助学生记住知识与结论。课例二,教师只是增加方法追问环节,教学立刻面目全新。究其原因,在于理念与认识上的差别。追问方法,是授之以渔的“点睛之笔”。追问方法,让教学的节奏发生改变,不再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累加,也不再是教学意义长河中的“匀速运动”。它实现了学生思维上的“加速运动”,最终将教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如何在教学中让儿童思维能够看得见, 我们首先耍改变的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从整体向人出发,不拘泥于学科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以足够的做和学的时间与机会,让舒展的思维状态回到课堂生活中来,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施久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22:13 , Processed in 0.10197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