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艺术要拒绝盲从和浮躁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5:3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艺术要拒绝盲从和浮躁
2015年05月01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裴刚










孟禄丁认为对前卫的极端理解会造成盲从和浮躁。孟禄丁始终强调个人独特性是很重要的,他认为这就是前卫。如果说没有独特性了就失去了前卫,而前卫是在不断转化的。


【雅昌圆桌】“85之后:我的三十年”在雅昌艺术网798艺术区演播室举行,本期邀请的嘉宾包括:艺术家顾黎明、沈勤、苏新平、孟禄丁、朱其,由裴刚担任本期【雅昌圆桌】的主持人。
主题:【雅昌圆桌】85之后我的三十年
时间:2014年4月24日下午2点30分
嘉宾
艺术家:顾黎明、沈勤、苏新平、孟禄丁
策展人:朱其
主持人:裴刚
地点:雅昌艺术网798演播室
编者按:自85新潮美术的兴起,至今2015年,已历经30年,四位艺术家将参与名为“‘我’1985-2015”系列巡回展。展览于4月29日在北京798凤凰艺都呈现此次巡展活动的概念和部分作品面貌以及文献资料。6月第一站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新馆),由朱其担任策展人,9月第二站广州红砖厂美术馆,11月第三站回北京太庙美术馆。今天几位艺术家在【雅昌圆桌】现场展开了主题为“85之后我的三十年”的对话。“85新潮美术”不仅是八十代最重要的先锋艺术运动,更是对后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持续的产生着影响,做为今天当代艺术的学术源头及格局基础,非常值得深入研究。鉴于对85新潮的反思策展人朱其和四位艺术家共同策划了名为《我1985-2015》系列展览。四位艺术家都参加过89现代艺术大展,此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新潮美术的整体呈现和最后谢幕,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
回望"85新潮",在群体式运动中,还存有许多游离于群体化之外的艺术家并以个体的创造体验延展自我的存在价值,因社会的局限这个非群体的力量虽被掩盖,但她却以自觉的艺术觉醒方式在89现代艺术运动终结后得到持久的延伸与影响。此次圆桌论坛艺术家们分别以回顾个人生活创作状态的独立经验反思与85新潮群体现象之间的关系展开。

艺术家孟禄丁
我与85主流意识没有关系
198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当老师的孟禄丁参加了“89中国现代艺术展”。那时候的新潮画家都普遍比较穷,经常看完展览以后就跑他那儿去借宿。
孟禄丁是从美院附中上的中央美术学院,绘画语言是从表现到抽象的转变。孟禄丁对当时的“新潮美术”也有些失望。他认为三十年后回头再看,新潮美术虽然有很多研究但都是粗线条的。新潮美术仍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和遗产,但没有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所以四个人才希望以做展览的形式,从艺术家的个案去研究,还原真实的情景,重新再来看一个人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轨迹。“发掘有价值的诉求,包括精神的诉求,包括艺术语言的诉求,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欠缺的。”孟禄丁说这也是这个展览特别有意思的初衷。因为现在展览很多。
80年代孟禄丁画抽象作品的时候是比较边缘的。“89现代艺术大展”的一层大部分是在做装置、行为,抽象的作品一般都在三楼。孟禄丁在作品和思想意识上都是与主流有距离的。1988年他在《中国美术报》上发表一篇名为《荒诞-体验》的文章,之前也写过“纯化语言”的文章,那时他就开始对“85新潮”有一定的反思。他不喜欢太过集体主义意识的艺术运动。““黄山会议”我也去了。我当时强调语言问题,因为,即使你有反叛意识,但行为是群体的,没有能力转换成一种个人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视觉语言,就不会对艺术史有贡献”。
在强调个体体验和个人化语言的过程中,对个体的把握应在自己的文化框架才能成立,本土化一直是新潮美术关心的话题,孟禄丁说:“85时期一直伴随着本土化这个话题,这是我一直反对的,85的很多现象都是本土化的,比如,和政治结合,因为那个时候政治的环境比现在强化,包括中国符号,是很多人走到西方的一种成功途径。如果现在谈本土化一定是要在一个新的角度、新的高度,而且必须建立在每个人的个人体验的基础上谈,现在还有全球化问题,所以说谈本土化这个话题要慎重,而且在85时期很多方向是被这样一个话题所误导的,我是一直反对的。当时我画《亚当-夏娃》那张画就是‘宏观叙事’,这就是本土化的产物,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艺术被工具化后的观念,这是后来我为什么停了,我个人认为我和85主流意识没有关系,但是85很多活动我都参加了,我个人从来没有认同85新潮的很多群体意识,我从毕业创作《足球〉开始,就是个人化解题材,一直到抽象,我回避社会性的宏大叙事。”
在孟禄丁看来,现在再谈本土化一定要特别具体。不然,很容易走到民族主义,很容易和现实政治氛围结合。孟禄丁进一步分析说:“建立在一种不真实的个人体验下,很容易和当下的集体性的功利结合,偏离艺术本体。”  
前卫是动态的
距离85新潮美术以来的这三十年间,艺术家们都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前卫性。孟禄丁认为对前卫的极端理解会造成盲从和浮躁。孟禄丁始终强调个人独特性是很重要的,他认为这就是前卫。如果说没有独特性了就失去了前卫,而前卫是在不断转化的。孟禄丁认为:“当所有人都在走集体主义的时候,你的个人主义相对集体主义就是前卫的,前卫是动态的。所以,一定要强调前卫,这个“前卫”的前提是说你要回到个人独立性、有真实的感觉、有敏感度、对社会、对当下的文化或政治,有个人的独立判断和态度,这是一个前提。”
抽象艺术对中国现实的关照
孟禄丁作为85新潮中国抽象艺术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这三十年抽象艺术的积极倡导者,他一直强调抽象不是一个流派,而只是视觉语言的表述方式之一。他讲到:“但是我们只能用一个‘抽象’的很窄的概念去谈论问题,实际上,为什么说抽象有意义,重要的是相对于中国艺术现实环境而言,是有价值的,因为抽象主义强调独立性,注重个人生命体验及精神状态的追求, 这种文化的指向,是针对当下中国文化现实的浮躁功利性,也许,在西方可能某些抽象语言已经过时了,但艺术还肩负着一种文化改造的责任。我们现在强调个人性也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摆脱集体性,强调个人性是因为中国欠缺这方面。 前一段时间很多人说抽象不介入社会,其实这是个人的看法和角度问题,我接触的很多抽象画家都关注社会现实,而且他们的思想、价值观都是有普世价值的,因为抽象艺术本身是研究思维和空间、时间的艺术,如果说,抽象没有社会性和政治关照,那是因为你站在把艺术变成一种阐释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论的角度思考的结果。”

85新潮美术是尊重艺术本体和个人体验的
孟禄丁认为在85新潮一直潜在的一种尊重艺术本体和个人体验的力量,这是那时被忽视的。他们四人今年做展览就是要强调艺术家个人的感觉,个人的体验,就是呈现每张画的背后有一个独立的个人,强调个人的创作历程和发展轨迹。个体的创作经验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力量和前提,是一个起点,也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和独立思考态度。“我们现在这四个人在一起,前提是都从八十年代那个环境中共同走过来的,但是每个人艺术发展轨迹又都不一样,像顾黎明是原来做过抽象,现在又往传统的一些图式中找到一种艺术表达语言;当时沈勤是做实验水墨,偏向抽象性的语言,现在又回到了一种个人营造的传统气息和视觉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1:55 , Processed in 0.15990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