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二小唐泽霞-网文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2:0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二小唐泽霞-网文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55:31 | 只看该作者
在湘潭听张文质老师讲课

       7月12日一大早,我和LW老师赶到湘潭,在市一中百年报告厅里落座,怀着急切的心情等待张文质老师的到来。       应中国教师报湖南记者站的林溪老师和湘潭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邀请,张老师专程从福州赶赴湘潭,面向湘潭市教师培训班的老师们进行为期一天的讲课。
      我和LW老师是编外学员。也是假期,去年张老师曾到望城和宁乡两地讲课,在长沙有过短暂停留,我由于身体原因,未尽好地主之谊,也未能聆听张老师讲课,内心深感遗憾和愧疚。在得知张老师又将到长后,我非常高兴,发誓这次无论如何要了却这番心愿。
      张老师说,为了这一天,他准备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站在讲坛上和各位相遇。彼时,我坐在异地陌生的礼堂前方,真有一种生命的恍惚感。为此,我又准备了多久呢?
      张老师讲课的内容我没有详细的记录,mp3也仅仅录了两段,还不知能否放出来。没记录是因为张老师讲得太精彩了,往往让人不自觉的跟着投入,跟着陶醉其中。记得去年,特意从岳阳赶来听张老师讲课的木鱼儿兴奋地向我描述:张老师台前台后判若两人,简直是为演讲而生的。我也多次从网上感受到张老师演讲的魅力和受欢迎的程度,于是不由自主对老师的讲课有了更高的期待。很多时候,高期待往往伴随着不过如此般的强失落,但张老师呢,是例外,一句话,真是眼见为实,不虚此行啊!
      讲课之前,张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讲座的紧张和焦虑心理(我注意到他曾在多种场合提到过),这其实就是一种对生命未知的惶惑,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但我还没有见到过有谁比张老师更坦白,这源于生命理解的透彻,更基于一种难得的通达与开放心态!
      讲座之中,展现在大家眼中的是一个充满阳光充满激情的张老师:悦耳的男中音(据说是经过刻意修饰的哦)、夸张生动的表情、自然潇洒的体态动作(时而摸摸镜框,时而耸耸肩头,时而抬抬手臂等)以及热切而深情的目光,无一不牵扯着每位听众的心。如果说讲课前的期待是对生命未知的期盼,那么讲座中的感受则是对于生命过程中的体验。对于张老师自身来说,他体验到了生命过程中的投入与用心(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吃饭时我正好坐在他旁边);对于听众的我们来说呢,深深陶醉其中的,是满满的收获,盈盈的感动,更是一种难得的愉悦感受。
      在生命的现场,张老师以“生命”、“生活”、“生态”、“生长”等关键词引领我们慢慢进入教育的现场。此处我撷取数句“片面之辞”以作存念。
        教育的正道:关注失败者;
      教育不能一厢情愿,要分清楚哪些东西是一次性给定的。教育需要敬畏、同情、包容与鼓励;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言论,往往是把商业利润包装成教育理念;
      早熟意味着早衰;
      职业认同感越早越好。“早有所得,大器晚成”是最好的;
      病态的教育爆发出来的一定是病态的东西;(我想接一句,病态的社会一定产生病态的教育)
      教育不是你能做什么,也不是你有条件做什么,而是你能努力做什么;
      教育是母性的:柔软、耐心、期待、激励;
      学校生活不是特殊的生活,每一天的生活构成其生活的品质;
      学校生活具有特殊形态,教育要做加法,更要做减法,减掉那些反人性、反人道、反教育的东西;
      学校生活要尽可能丰富和完善,提高幸福指数;
      教师是一种依存性、对应性存在,付出的同时获得滋养;
      创造有意味的学校生活;
      学校教师生活——亲情性交往与学术性交往;
      教师的钝感力——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今天怎样当父母之:
      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父母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成全者;孩子并不是你的;每一个孩子都要远行......

      我真觉得,生命教育是一个悠远宏大涵义深刻的命题。张老师就生命本身来关注教育问题,是触及教育灵魂之所在的。讲座进行完,这一段生命历程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我心中却有些不舍,总觉得关于生命关于教育,自己还有很多话想说却无法说出口。我于是期待第二天长沙与张老师的会面,却因种种原因无法达成,不免又留下些许遗憾。不过我又释然,在生命的找寻中,同道者总会相遇,这是沈旎老师说过的话。
      这次与张老师再相遇,我只想说一句话,谢谢您,张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58:40 | 只看该作者

日常叙事写作的得与失

唐泽霞

(为8月16日麓山之友活动而作。)

日常叙事写作是一种自发的教育写作。不是单纯为了评奖评优,也不是以完成任务为根本的写作目的。而是,教师以一种内心的迫切需要,用叙事的方式,记录日常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

日常叙事写作,作为一种对抗平凡教育生活的方式,一种自我选择的教育生活方式,对我个人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见证  对自我而言,日常叙事写作就是一种自我生命的见证。

身处教育生活中,你是把教育生活当作谋生的方式,因而“不得已”要遵循其中的“游戏规则”呢,还是把它当作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舞台,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独特的自我?如果是后者,那么日常叙事写作就是一种探寻自我生命价值、挖掘日常教育工作意义的重要方式。

对他人而言,记录下真实的教育生活,与他人共享、交流,并为教育研究提供第一手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文本。

教育生活在书写中还原,呈现出复杂、多样、繁复的真实面貌。

反思  教育生活中的事件,具有偶发性、瞬时性特点,事件中人的行为也具有偶然性、情境性。人和事件组成了纷繁复杂的教育生活现实。然而,看似情境性、偶然性中,却埋藏着我们所看不见的“必然”、“根本”。这些“必然”、“根本”,加上“偶然”、“情境”的变化,使得教育生活更加繁杂多样。

因此,那些“一切教育及学习活动都有规律可循,教育要充分应用研究成果,遵循科学规律”(摘自和朋友聊天时,朋友引用一骗人教育公司的广告语。)的说法是一种幼稚的狂妄。我赞同马克斯.范梅南说过的:教育学,根本上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在具体的情境中与孩子相处才是教育学的精髓。(见《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在这个意义上,日常叙事写作就是教育生活的一种回顾,一种反思。通过文字的澄清、梳理,挖掘潜藏的教育意义,暴露存在的问题,显明解决问题的路径,明了行动的方向。

李振涛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不仅是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和作为被叙事者的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现者,而且是挖掘者和再造者,教育叙事因此成为恢复作为师生生命存在的尊严和价值的方式。”

这样的记录,真实、细致的记录,也是一种和遗忘默默对抗的方式。

超越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日常教育生活是充实而平淡、繁琐而富于变化的。教育是向着理想的事业,然而却是最为平常最为细碎的。人的成长是最激动人心的,因而迷恋人成长的学问是最了不起却也是最复杂最难以掌握的。

只要对自身、对“人”本身有过思考的人,便会对教育,对这个如此繁复、深邃、充满诱惑和挑战的事业有种特别的期待。

然而,教育生活的一成不变,机械、繁琐、被动,也会消灭激情、滋长懒惰、甚至激化矛盾。叙事写作,以特定的方式,对抗机械、懒惰、被动,在矛盾、困惑、犹疑、挣扎等的记录中,激发、唤醒、鼓舞,直至超越自己。“使平凡的教育生活呈现出不平凡的意义。”

个人觉得教育叙事写作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日常叙事写作不是创作,应与教育小说等创作型写作进行区分。

虚假的叙事写作不能真实反映教育现实,其对教育的“美(丑)化”、“神化”,是对教育现实的一种歪曲和遮蔽。这样的叙事写作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过一篇《充满‘爱心传奇’的教育叙事》,对教育叙事的“浪漫”写法进行了批判。所谓的“浪漫”实质上就是虚假,就是无视教育的复杂性多样性,就是功利思想在作祟。

容易陷入为叙事而叙事的窠臼。什么都写,什么都可以写。

我个人认为好的教育叙事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写。好的教育叙事应该起码是写能够打动自己的人和事,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他人。写最感困惑的事情,写不得不写的事情。

满足于表面的描述。或者说没有刘良华所说的“教育冲突”。是一种对教育现实的“简化”。只是简单的事实陈述,并未隐含多少有价值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

要达到教育叙事的“深度描写”,也许,还应该在阅读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做到如张文质老师所说的:更多更复杂的阅读。

最后,日常叙事的写作,更需要韧性的坚持,需要持久的热情,需要克服懒惰和惯性的坚定意志。其实,如果日常叙事写作真正浸润到你的生命之中,那么,写作就成了你重要的生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7:00:12 | 只看该作者
改  变
——兼读《读写月报 新教育》
唐泽霞

很久没有认真地读一本书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得极为缓慢,只因为手中又添加了很多值得读的东西。《读写月报新教育》还有好几期没有打开;前几天刚收到了小狐寄过来的04年全套《教师之友》,我把他们当成心肝宝贝似的,郑重地摆在案头,以方便取阅。真想花几天时间一睹为快,可事实上几乎不可能。只能像海绵一样,挤一点吸收一点。这不,包里就放着两本,《读写月报》第十、十一期,天天跟着我,从学校到家里,又从家里到学校。零散的阅读,自然只能收获细碎的思考,再把这些细碎的思考一点一滴注入行为之中,远远谈不上改变,只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坚持去做。
一直以为,真正的阅读与思考是非常奢侈的,那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保证。而我的时间已被切割成无数条道道,在日复一日的繁琐细碎中重复。不再奢望会彻底从中挣脱,当繁琐细碎成为常态,一意孤行的逃避或对抗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焦虑与更尴尬的境地。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寻找光明。”于是,我让自己的双脚深深的踏进教育现实中去,让全身心融进去。我单纯的认为,进去的同时,必须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对周遭的环境文化抱有必要的警惕,让自己进得去,又能出得来。进去,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关注并理解现实,并以一己之力做熹微的改变;出来,是为了自身不至于被现实所裹挟,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在碎片化的记述与自我对话中,试图拨开逼仄厚重的现实之幕,看到更高远更辽阔的外在。
可是,事实是,一个学期下来,改变是如此的微乎其微。更糟糕的是,我隐约感觉到自己正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被同化。
逼仄、闭塞的小地方,整日弥散着怠惰、浮躁、忙乱、粗俗之气。很多时候,明显感觉到教师和学生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的世界隐秘而快乐,这个世界不属于教师。在成人(教师)的世界中,他们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模样,不再活力四射,而是木然、死寂、躲闪。清楚地记得一次留下几个男孩,为了惩罚他们的不认真,罚他们读书。孩子们挤挤攘攘站在一排,把书遮住脸,暗地里嬉笑着。是气急败坏之余一顿呵斥,还是不理不睬?我选择了妥协。虽然不能硬生生闯入孩子的世界,但至少我可以不让成人与孩子的世界不那么赤裸裸的对立。想起了《读写月报》介绍过Ciaccio的“汉堡包鼓励法”,我把孩子一个个拉到身边,经由提醒、鼓励到期望,始终轻言细语、和颜悦色。不期望有改变,我只做我能做的。
事实上,我能改变什么呢?今天上午去四年级上课,铃声已经响了,教室里仍然乱糟糟的,绝大部分的孩子埋头在抄黑板上的数学题。有个孩子居然对我说:老师请让一下,你挡着我了。我一生气,把黑板上的题目全擦掉了。下午去找一个没做作业的孩子,中午就曾交待他留下来,结果还是跑掉了。后来在语文老师的办公室找到他,蜷缩在桌子的一角,正在补语文练习。我把他喊出来,孩子一副无所谓的模样,眼睛斜睨着。我给他理了理歪到脖子后面的红领巾,告诉他晚上把英语作业补了明天交给我。孩子木然的点点头,又反身进去继续补作业。我又去四年级教室,还有两个孩子作业没做,得把他们找来。五年级有一半同学的练习要更正,还有一个屡次不做作业的同学跑掉了……
我能怎么办呢?就拿作业来说吧,我可谓绞尽脑汁。家长会上讲清楚要求并反复强调;实施了激励性的评价措施,专门针对作业习惯不良的同学,并及时反馈总结;个别“惯犯”更是与家长保持联系,加以重点关照。可是,即算这样,仍旧改变得不彻底。我终于明白,我是以一己微薄之力,与无所不在的观念、环境、习惯所组成的强大势力相对抗。家教观念的滞后、家庭智力环境的极度缺乏、成人生活环境的不思进取、萎靡不振、以及习惯上的怠惰慵懒,这一切一切,如影随形,却又如“无物之阵”,摸不着看不见碰不到。我愈来愈感到无力。
读到《读写月报新教育》第十一期封面中一篇名为《空白》的文章,其中说道:“同在一所学校,相处日长了,每个人的思维渐趋相同。在僵化的体制下,如果不能学会明哲保身,规避风险,要么就是个菜鸟,习惯呆在显眼的枝头,等待致命的弹丸;要么,就是内心足够强大,笑看戟矛林立、斧钺如山。否则,终归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变得面目模糊起来。”我害怕被同化,可我正在一步步被同化着。不能拯救自己,让自己超脱出庸常琐屑,就只能永远被同化。拯救之道在哪里?或许刘良华老师说得有道理:“除了不鄙视平均化、平庸的生存状态之外,更好的路径当然是‘艺术’。这是叔本华提示的道路,也是海德格尔晚年维护的道路。”然而,从庸常的平均化之路到艺术之路究竟有多远?
深深为第十期《萧望野和她的灵性教育》所震撼。深感我们当下的教育已经毫无灵性。《空白》一文的作者说,我们只有从暗黄的纸上去追寻春晖中学,那白花湖畔渐行渐远的背影。也许,我注定只能在现实这条泥泞不堪的小道上艰难地跋涉,不期望多大的改变,只是朝着心中的艺术之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7:01:16 | 只看该作者
追寻美好诗意的课堂
                ——听黄耀红编辑上课有感
唐泽霞

第一次听黄编上课,据说这是他当编辑十余年来第一次走上讲台,也是他第一次给小学生上课。
听黄编的课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黄编上的是杜甫的诗,《春夜喜雨》。他的课上,没有美轮美奂的课件,没有精细周密的课前预设,甚至没有时下常见的公开课上对于精妙绝伦的震撼效果的刻意追求,但却依然美好温润。他的课,简单中透着深厚、朴实中蕴含诗意,真是于质朴中见精彩!
特别衷情于黄编的语言。黄编的课堂语言,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淌,显示出娴熟深厚的汉语言功底。他在课中有多处诗意的表达,生动、丰富而优美,又绝无夸张做作之感。即使是即兴的评价语言,也是精当而充满趣味,幽默中透出对学生浓浓的关爱,时不时引人发笑。
陶醉在黄编诗意的语言所构筑的美妙意境中,不由得感慨,黄编对于语言文字、对于语文、对于文学所蕴含的文化、人文意味的通透,以及由此散发出的浓浓的语文味,给人以强烈的感觉,他就是语文!
听黄编的课内心里有某种触动。他深藏着的激情,他的从容笃定,他的深度与底蕴,绝不仅仅是一种个人魅力的展现。纵观整个课堂,以杜甫的诗歌为文本,经由启发想象——诵读品味——对比延伸——个性创作,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一点点打开放大,对文字的品味力也越来越敏感独到。尤其是最后一个部分以“春雨”为题的即兴创作,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几乎每个孩子都展现了自己的作品。那一刻,我深深被触动了。孩子们诗意的表达、真挚的情感、真诚稚朴的倾诉,无疑是对这堂课最好的回应。长此以往,孩子们氤氲在如此美好灵动的诗意氛围中,他们的生命状态将会是多么的丰富而美好啊。
尽管黄编独具精彩的教学也并不是没有遗憾,比如教学内容过多,导致教学时间过长,有些小的教学环节值得进一步商榷,但这丝毫不影响课堂内在的高度,反而因真实自然而更显可贵。在我看来,黄编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课,而是以课为起点,以诗为起点,激发孩子的灵感,唤醒他们心中的诗意,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并由此起飞,飞向美好开阔的天地。
很久以来,我一直徘徊在语文教学的门槛外。黄编的课,令我燃起了内心对于美好诗意课堂的强烈追求,这样的追求,难道不也是对于好的教育的追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7:02:08 | 只看该作者
听杨东平教授讲座
唐泽霞
上周五去师大听了杨东平教授的讲座。总的感觉很有收获。杨教授讲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基础教育的回顾与展望”,一个追昔抚今的主题。他刚开完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的总结会,自然带来很多前沿的信息。他对教育的思考是基于时代与历史的高度俯瞰,深远而全面。他提出的全民教育思想以及“以人为本”教育目标的呼吁,他表现出的对教育公平的深切关注和对当下教育现实的深刻关照,真正体现出一位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整个讲座近两个小时下来,我几乎没走一次神,详细的记了笔记。杨教授一上台就开讲,没有先声夺人的气势,也没有多余的话。他说,昨天在北京刚开完“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改革”的总结会,今天在这接着开。幽默之中透出干脆利落的爽快。之后他就一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没有PPT,也没有讲稿,就像在随意聊聊之中把自己很多重要的思考自然呈现出来一样,平实而又淡定。
杨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回顾历程,二是面向未来面向理想,三是重点解析了目前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如果要用一句话表达我的感受,那就是前途光明,路途迢迢。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看来,面向未来面向理想的教育改革必然是为人的、为民的教育,但观望如今教育之种种怪现状,实在令人有无路可走之感,至少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很漫长。杨教授在讲座中提到“第三条道路”,其原型来自美国香港等地的“特许学校”,即打破行政干涉、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使有理想有思想的校长和教师得以充分施展,而不是在平庸化的管理模式中被埋没。听到这里时,我着实心动了一下。后面提问时间,忍不住三次站起来提问(前面两次都被别人抢先了),提的就是在我们国家“第三条道路”如何走的问题。杨教授大意是说目前中国还没有特许学校,除非找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育局长。杨教授说的实事求是,可我听得不免灰心。不过随即又释然,至少我自己还可以“特许”自己,目前之际,是让自己变得真正强大。当条件不具备向外发展时,我尚可以向内经营。唯独这一点,不需要任何人的“特许”。
其实杨教授对于教育的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价值层面、目标层面的关照,而是上得去,又下得来,所谓顶天立地,切实基于当前的教育现实,提出自己独到的解决办法。讲座后刘铁芳老师的总结准确而清楚的概括了这一点。内心里很佩服刘老师的思维能力,他总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核心,并用朴素简练的语言道出。刘老师先来几句诗意的开场白,说去机场接杨教授时还是雾气蒙蒙,现在已是云开雾散,甚至还有几缕阳光射进教室。这是他一贯的风格,总会在阴暗低沉之中嗅出一丝阳光的味道来。也许是内心对于阳光与希望的执着追求使然?刘老师接下来分三点总结,他认为杨教授的讲座是高屋建瓴,切实立足于中国基本教育问题的整体与现实,一是从价值层面进行梳理,倡导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向以人为本、以人民满意度为本的价值取向过渡;二是提出超越的路径,那就是从整体模式上超越应试教育,并提倡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来取代。这里的问题是,怎样在当下语境中寻找生活教育的具体可能性?三是超越的具体路径,即怎样超越经济主义的改革模式,通过教育家办学,拓宽教育视野。我猜刘老师这里指的是“第三条道路”的问题,不过很显然杨教授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但这一点无疑是一条重要的出路。也许,路终归要靠自己一点一滴走出来,在这个方面,他人只能给你方向上的引导。
最后刘老师说道:杨教授看问题的高度,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体现了公共知识分子对当下教育的理性介入。他的讲座,从容不迫、冷静,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秉持理性立场、公共立场,关注国计民生。他还充满感情的说道杨教授一直是他本人十分敬重的老师。
还注意到很多细节。杨教授面容清癯,穿着十分简单随意。问答环节,在学生提问时,总是非常和善而专注的看着对方眼睛,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的给予回答。对某些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也从不回避,而是直言相告,显示出学者平易而真诚的风范。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7:05:3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读书时光                              
                         唐泽霞
         教师阅读是一个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的发展过程,回顾我童年时期的阅读,由于书籍的极度缺乏,那时根本谈不上阅读,仅仅只是因为对于少得可怜的书籍的接触,幼小的我初尝了阅读的趣味,有过沉浸在语词所编织的虚拟世界的快意体验。浪漫阶段的阅读是从第一师范时期才真正开始,但极为短暂。那时对于《平凡的世界》《简爱》等书籍的偏爱,一定程度上使之成为了我的根本书籍,奠定并强化了我的精神气质——敏感、自卑、自尊、自强。
      参加工作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的阅读都处在自发状态。碰上了就读,没碰上也没觉得有多少遗憾。在这种状况下,根本就谈不上阅读。即算读,也都是为了拿文凭而读。我那时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英语专业自学考试,通过约六年的努力,拿到了大学专科、本科文凭,还获得了学士学位。为文凭而读,也并非一无是处。现在回顾那段读书时光,虽说本质上是功利,但也算纯粹,一种基于上进的纯粹。
      漫长的自学考试,磨砺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但为60分而读的心理,总不是真正读书的心态,且不求甚解但求通过的即学即用与投机心理,最终会败坏读书的口味。
      真正意识到自己阅读的贫瘠应源于教育硕士的学习。那时我正处在职业生活的深度倦怠期,我不断思考自己应何去何从,一边考着各种各样的证件,一边参加各级公务员考试,甚至报考研究生。经历了大约一两年时间的折腾,我抱着好玩的心态参加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入学考试,结果很轻松地考取了。教育硕士的学习真正改变了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贫乏和浅陋。
      那个时候我开始比较频繁地买书,买老师推荐的书,多为教育书籍。一方面是为了论文写作,讲究现学现用;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让自己能从理论的层面面对现实中种种教育问题。教育硕士毕业后,我仍然延续着买书和读书的习惯,我感觉到这时的阅读不再是消遣,而成为一种需要。
       那段时间我疯狂地读一些教育随笔,比如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张文质老师的《教育的十字路口》、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这些教育随笔给我的触动很大,特别是刘老师的《守望教育》,后来刘老师的每一本书我都有收藏,并细细读过。而教育理论书籍我则读得较少,为了做论文,读过陈向明老师的《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仅仅是读过而已,绝对谈不上以研究的姿态去读。还读过一些名师的书,比如窦桂梅、比如薛瑞萍。现在细细想来,虽然那段时间的阅读是积极主动的,自为的,但除了做论文,仍然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只知道自己不足,只知道自己需要,但究竟需要什么,要补什么,我内心是没有多少底的。我只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作为小学教师,环境的局限容易使自己变得偏执和狭隘,我需要在阅读中使自己的心胸开阔一些,眼界宽广一些。在享受他人思考成果的同时,感受他者的思想和智慧,以给自己精神上的引领和激励。
      那时我还频繁上网。我建立了个人的教育博客,从新思考成长博客,到1+1家庭教育网到新浪博客,我一直坚持记录自己的所思所行。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享受着网络交流的乐趣的同时,我努力使阅读和思考成为教育生活的主旋律,成为自我教育实践的理论来源。
      随着阅读的慢慢展开,我逐渐沉醉于这些专家学者们对于教育的沉醉,感动于他们对于教育的感动,更惶惑于自己的后知后觉。网络的涉足更加让我感到一种紧迫感。在建立个人教育博客后,随着网络交流的不断拓展与深入,我更加感到自己落下的功课太多太多。
      就一个人的发展而言,本该由青少年时期打下的阅读基础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片荒芜,过去的已经无法追回,目前之计,只有尽快补课。于是,我全方位开始自己的阅读“启蒙”:书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相结合,教育书籍的阅读与文、史、哲类的书籍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我的阅读视野逐渐有所扩大——教育书籍方面,从国内名家转向国外的一些教育名著,印象深刻的是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还有卢梭的《爱弥尔》。另外还读了一些哲学启蒙书籍,如叶秀山、刘小枫、周国平等人的书,尤其是邓晓芒的演讲录印象深刻。还看了一遍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读得有些艰涩,但也颇感新鲜与意味深长,不过也是浮光掠影。这段时间还涉足了一些西方小说,主要是托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看完后一度迷恋陀氏,还找寻了国内国外相关的陀氏评注来结合着读,但终因陀氏的思想气质太沉郁,恐自己内心不够强大而作罢。印象深刻的小说还有《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因其悲剧的主题而迷上了希腊悲剧,看了罗念生编译的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悲剧选,一大厚本,觉得颇有意思,不过也是囫囵吞枣,并没有深入研究。读大部头之余还读了很多闲散的书籍,多是非关教育的,譬如身心灵方面的书籍,如克里希那穆提的相关书籍。心理学方面印象深刻的是罗杰斯的《人格形成论》,以及派克.斯考特,但对于后者,《少有人走的路》却没有之前看过的他的《邪恶人性》印象深刻。
拿到教育硕士学位后,我为自己重新规划了新的发展方向——考博,将来做一名教育研究者。我一心一意准备朝新的目标努力,然而,考博之路,远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犹豫、徘徊,和一连串的打击、失望、无奈之后,我只得痛苦地宣告暂时放弃。
      反思近来这三年的阅读,从一般的教育理论书籍到一些名家的教育随笔,从以前从未涉足的哲学启蒙书籍到某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补课式的阅读,还有一些随性随意性的“偶遇式”阅读,和一些探究“身心灵”的“心灵鸡汤”式的阅读,拉拉杂杂,不一而足。阅读的乐趣总是在的,可是,由于自己对于阅读的目的并没有清醒充分的认识(即到底是为了考博而读,还是为了提高自己专业发展水平而读,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目标的游移不定。或者说自己从内心里希望能够进行主题聚焦式的集中性、精细性阅读,却因对自己认识不足,而导致外在的目标无法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又或者说,当对自己的认识模糊不清时,便容易受外在的因素而左右,这些外在的因素,比如对他人的过度崇拜而树立起来的外在的威权,(以及对自我的忽视,还这里有些啰嗦,还是删掉为妙)比如流俗与偏见的影响等。我终于发现,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享受阅读乐趣的过程,还是通过一本本书籍,通过书籍与生命的相互映照而认识自我、找寻自我的过程。
      回到原点,我不得不重新思考那些古老的问题:自我存在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我不得不扪心自问:你是否真的爱教育,是否真爱教师这门职业?你内心涌动的理想主义激情之火还在否?如果回答皆是肯定,那么就不应该轻易地被现实所击倒!
      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行事的思维方式。我是否是一个信念不坚,且遇到困难就转弯的人?回首来时路,参加工作的头两年,由于身体原因而不满学校工作安排,我自愿调入另一所相对偏远贫瘠的学校,虽然担任行政,但一切从零开始,而且行政工作对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并无多少实质帮助。担任行政工作8年后,由于一心想回到纯粹的教师专业位置,适逢领导更换,我一时冲动,竟主动辞掉职务,调往一所平台极低的学校任教英语。然而教英语也并非全心投入,我甚至是为了不当班主任而教英语(当班主任我便没有时间读书),对英语谈不上热爱,原来自学考试时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也所剩无几。我一度在教英语与教语文之间犹豫徘徊,似乎选择教英语是迫于现实的无奈。试想,一个不热爱自己所教学科的老师,如何能够让学生热爱本学科的学习?拿到学位后,我又一心想考博。那几年里,我一边完成教学,带着不满现今英语教育的不良情绪,批判多于建设;一边准备自己的考试,奔波在无限向往的大学校园与自己学校的小小一隅之间;一边在日渐变态的应试教育压榨中痛苦地戴着镣铐跳舞,受尽内心的挣扎与折磨,身体垮了,意志却摧不垮,总觉得希望就在前方。没想到,到头来却终究两头空,专业发展无进展,学业无所成。打击是巨大的。但不管怎样,我依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在阅读“新教育综合课程之阅读地图”的授课记录中,我注意到魏智渊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专业阅读的最终目的,不是使所有教师都千人一面,恰恰是在理想阅读地图的烛照之下,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生命潜力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回到之前的问题,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结合自己的职业处境,我想,这些看似宏大的形而上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融入职业生活中的一部分,化为具体而细微的自问:我将怎样增加学科的本体知识、增强自身对于英语学科的理解,从而精进自己的教学?我将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致力于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从而真正彰显自身?
      如此,由阅读入手,我打算从两大方面来实现我的阅读计划。一是本体性知识的阅读,我将重拾原来英语自学考试的相关书籍,努力从听、说、读、写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同时,更多地关注英语语言、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汲取尽可能多的智力支持与理论基础。二是沿袭以往的兴趣习惯,依然不放松专业性与人文类根本书籍的阅读,这一方面需要改进的是自己的阅读方法与习惯,以前多为感性式阅读,所作的读书笔记也多为感悟式的,必须要求自己以知性阅读的方式,去努力穿越一本本根本书籍。
      还有一个涉及到阅读方法与习惯的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思维方式的散漫、随意与三心二意。虽说近几年来,读书不谓不刻苦,但多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缺乏集中性阅读,就是一本书的阅读,也是囫囵吞枣,对阅读快感的追求盖过了知性的咀嚼式的阅读。在无以计数的好书面前,我总像那个掰玉米的贪心的猴子,不断丢,不断拣,最终抓在手里的却所剩无几。反观自照,不是没有过知性阅读的体验,但却极为短暂。在懒惰和不坚定的意志面前,诱惑与怀疑总会不时侵入,让知性阅读成为奢望。我想起干国祥老师曾经告诫过的——
      但是,我想提醒您,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您可能会发现时间不够用,每天疲于应付教育教学工作,难得深入地沉潜于一本书之中;您可能会发现要读懂一本书突然变得困难,就像要攀登一座座山峰,让人沮丧;您甚至可能会陷入迷茫、逃避以及自我辩护之中,感觉到越来越难以坚持……
      从某种意义上,这些都是“必要的困难”,我们必须穿越这样的困难,才能真正地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及知性阅读方式,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将有可能逐渐形成一种卓越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的学习,将逼迫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时间安排。
      是的,穿越,困难需要穿越,阅读需要穿越,生命中那些难以突破的“坎”需要穿越,在挑战与穿越之间,生命的意义才得以彰显。
      期待穿越这个山头,在另一个转折点重新出发。
注:本文已刊发在《师道》2009年11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11:19 , Processed in 0.0923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