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非:你是被“培养”出来的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5: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是被“培养”出来的吗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665&_dsign=f8032348

      “素养”能“培养”么?“素质”能“培养”吗?人们都这么说“培养”。其实“素养”、“素质”不大可能靠外力作用生成。人的基本素养,是在接受教育后,经过思考和实践,内化为某种意识与能力,逐渐“形成”思维和行为的习惯。“形成”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也因为这个过程有很多不确定性,而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同时具有丰富或是复杂的环境特征,因而,可能很难“培养”。
       那么,“名师”能“培养”、能“打造”么?现在人们习惯这么说,很多地方还有名目繁多的“名师培养工程”。可是,静心思考,真正的教师不可能靠“培养”,——人们至多说“培育”了花草或是农作物良种,而不大可能说“培养”了一棵参天大树。教师有学习愿望和思考习惯,善于从实践中取得经验,他才有可能获得发展;而所谓“培养”,不过是造就宽松的环境,为其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至于能否“发展”,要看个人追求。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接受了师范教育,同样被“培养”,但一段时间后,教师业务修养显出较大差距,原因全在个人。如果教师成长要靠“培养”,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
       也许正是这类“培养”、“培训”太多了,一些教师认为个人成长需要有依靠或依托,他自觉学习的意识渐渐淡漠了,对很多问题也就缺乏思考,甚至无法应对基本的教学问题。教育培训中,常有教师问一些外行才会问的问题,比如,“请问学生不交作业怎么办?”“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有两个学生总是分神,我该怎么办?”……这类“每事问”的老师随处可见,而我不认为这些教师是谦虚好学。对一名教师来说,那些问题不需要问,他们有“教师资格证书”,有专业技术职称(在学校里可能还是“骨干”),可他们就是问不出一个能体现专业素养的有价值的问题。他们像是没有“常识”的概念,连基本的规则意识也不具备,可是,他们日常工作竟然在课堂上教学,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现象!
      在一年一度的“职评”中,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大批教师的“论文”和“课题报告”没有价值,那些内容在很多普通资料上都反复呈现,不知为什么他们会郑重其事地作为个人研究的发现,作为“科研成果”,很可能,他们没有作必要的探究,没有阅读专业文献,甚至没有阅读专业期刊的习惯,自以为有了重大突破。
       我开始教学工作时,认真地把教学工作当作“专业”,我不认为受过大学教育来教中学“好混”,我知道中小学藏龙卧虎,要虚心向所有人学习,包括学生;但我从没“拜师”,我需要学,我有自学的经验,我有独立意识,也不习惯师徒制与“传帮带”。我的阅读经历告诉我,必须自己去观察,去学。过十多年,学校设“拜师”制,并举行仪式,我对青年教师说:不要信那一套,也不要鞠躬,我和你们一样,一直不信守学;不要看老师怎么上课,要看他们业余在干什么。——我没有骗他们,我在学校直到退休,从没有被哪届领导当作“培养对象”,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级别的“培训”。也许他们看出来,这个人无法“培”,也不需要“养”,更无法“训”,只能由着他自己去。所以,我成了我。依常例,讲礼貌,取得一些不足道的成绩,也该感谢一些人,我也一直很想感谢什么人,但我实在想不起有谁“培养”过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大约有十年,一直在“不顺”的复杂环境中工作,不仅仅因为体制的压迫,人事方面的纠葛,也因为固守常识。也许是我的“不听话”、“不服从管理”和“总是质疑”,让一些干部不快,虽然我一直希望领导是正确的(因为那样损失小),不幸的是结果总是相反。因而我也就没有 “被培养”,所以,得以保存自我。专制主义横行的环境中,一旦有风吹草动,校长们如惊弓之鸟, 同事们便想着如何“站队”,只不过不肯违背教育常识,我曾经被当作思想叛逆和精神异端,有人怕受株连,避之唯恐不及,如果我自称言行习惯是他们“培养”的,是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领导下取得的,岂不是牵连了他们?
有时,听一些获奖致辞,或是先进事迹报告,讲话人总是先感谢党组织的培养与爱护,感谢校领导给了他机会,我就特别困惑:如果他们不培养你不爱护你,你是不是就没法子活了?他不给你机会,你就一定长僵了长歪了?你个人意志与生长基因到哪儿去了?“培养”成了恩赐,这是不是一种奴隶意识呢?每年看奥斯卡获奖者致辞,总听他们感谢家人,感谢合作者,从没有一个称感谢“领导”的。
      本地职评曾规定(听说其他地方也有),高级教师要“培养过三名以上的一级教师”,而特级教师作为荣誉称号评选则规定“培养过三名高级教师”,需要“附学校和本人证明”,这个“本人”,即“被培养者”,要由他替特级教师申报人出具。在申报的材料袋里可以看到签章盖印的证明:“从某某年到某某年,某某某老师负责培养我,我某某年被评上一级(或高级)教师,特此证明”——无论是对参评者,还是对出具证明者,这都是极其难堪的事,是要让后世笑话的。我一直主张取消这一条。我个人从没有“培养”过任何一位老师,我没这个能力,也不敢。
      崇山峻岭上的那些千年大树是谁“培养”的?那些原始森林中的参天大树,至今尚无人见过呢,怎么可能是人栽种的?上海的钱梦龙老师说过,“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福建的陈日亮老师则在“名师工程”会上发言,戏称自己是“野生动物”。究竟谁“培养”了他们?可以说一说吗?一名有职业理想的教师,一定会有自己的专业追求,也必然会有自己的探索之路。真正的教师,靠自我追求自我修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观察名师的经历,无一例外。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665&_dsign=f80323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0:44:3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我们与名师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作者:村长
  
很多老师,包括教龄几十年的老教师,也经常会感叹:自己的课与名师的课为什么总存在那么大的差距?
后来,跟于永正老师聊起这个问题,他想了想说:“其实,对老教师来说,教学方法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对文本的关注程度不够,很多老师一篇课文教了好几遍,但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
于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了很多名师解读文本的细节——
时常有徒弟向贾志敏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备出一节好课?贾老师总是反问:课文你背下来了吗?“备课,首先要能把课文熟读成诵”——这是贾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啊,如果老师对课文不熟悉,又怎么能全神贯注于对学生的引导呢?贾老师教了五十多年语文,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凡是教过的课文,均能张口就背,朗朗成诵,令人叹服!
当然,对贾老师的做法也有争议: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曾经组织过一组讨论,一些老师认为,第一,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背课文;第二,很多课文不够经典,不值得背。我的观点是:也许你有更加便捷高效的走进文本的途径,但就贾老师而言,这个看上去有些笨的办法,的确让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和人生的精彩。
窦桂梅老师备《丑小鸭》一课,不但研读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还研读了几个版本的《安徒生传》,并进而研究了童话文体的特点,与本校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讨论了10次,写下了12万字的备课札记……一节课这样备下来,窦老师已经成了安徒生研究专家。
 于永正老师执教公开课,不管课文教过多少遍,临上课前的晚上,他都一定要手捧教材,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五遍方止,然后凝神静思,细细体悟。
于老师备课,还有一个从不妥协的“规则”:对课文中的任何枝节问题,只要存有哪怕丁点儿疑惑,也要彻查。《全神贯注》中说:罗丹每次修改作品总要盖上一层湿布。为弄明白这样一个枝节问题,于老师专程跑到文化馆请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鲁迅送给侄女两本书《表》和《小约翰》,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也是一个不起眼的枝节问题,于老师专程跑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查资料,终于弄清楚是鲁迅翻译的,由此证明鲁迅关心的不止是侄女一个人,翻译这两本书是为了更多的青少年成长。
王崧舟老师备《长相思》,一开始细细读之,并无感觉,于是,跳出词外,他研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长相思》的评鉴文字,写下了1万多字的评鉴笔记;他又一步步走入了作者纳兰性德的世界——他的生平,他的性格,他的爱情,他的人生细节……一段时间,他甚至精神恍惚,仿佛与纳兰性德相伴而行,同喜同悲。就这样,一首词的细读,王老师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最后,他又将1万多字的评鉴浓缩为1493字的感悟。正是有了这样的文本细读功夫,在2005年本刊编辑部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研讨大会上,王老师的《长相思》一炮打响,引起巨大轰动。
由此可见,课堂的精彩更多的是来自课外的功夫。本刊编辑部早在2007年,就开始大力倡导“文本细读”,引起了全国小语界的“文本细读”热。但“文本细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吃透文本,它还是老师提升语文整体素养、提升专业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通道,只有把“文本细读”与专业成长整合在一起,我们前方的道路才宽阔而敞亮。
王崧舟老师借大哲学家尼采的精神三变”说来解读自己细读《长相思》的精神历程: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训练,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则意味着唯我独尊,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象征着“完美的开始”,婴儿让人的精神重新回到了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
名师精彩教学艺术的源头就在这里:谁要是完成了从骆驼到狮子再到婴儿的转变,那么谁的课堂就进入了自由的王国和艺术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0:45:1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教育家成长的五个关键词(演讲录)作者:李振村
(这是在《中国教师报》潍坊市坊子区 “教育家成长工程基地”启动仪式上的即兴发言。坊子区教育局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能够参加“教育家成长工程”启动仪式,我深感荣幸。
“成长”这个字眼用得妙,因为教育家不是培养出来的,是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起来的,虽然是一个字眼的差异,但反映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反映了对教师成长规律的尊重。
我认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成长为教育家,有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坚定信心”。
育家在过去,在一般人想来,在世俗的眼光里,是一个多么辉煌的名字,是一个闪烁着神圣光环的称号,是一个普通教师几乎不可企及的神的殿堂。因此,说到教育家,不是过世的,就是国外的,似乎跟活在当下的普通老师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我们非常有必要追问一句:谁是教育家?(今天这个语境下的教育家,是特指中小学教育家)教育家一定不是教育学家,一定不是教育理论家,一定不是大学教授——这些家们给我们理论的引领和思想的启迪,但在我眼中他们不是教育家。教育家一定是脚踏在坚实的教育大地上,辛勤耕耘在课堂的田园里;教育家一定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格,直接开启儿童的心灵,直接影响儿童的德性;教育家一定是用自己丰富的情感,直接温暖孩子的生命……也就是说,教育家一定是在校园里、在课堂上行走的实践者,他们点点滴滴的创意和探索,都直接体现在他们学生的身上。
因此,今天在座的各位,今天入选教育家成长工程的各位,大家首先要坚定信心,首先要勇敢地发出自问:我们把一粒粒种子播下去,我们把一滴滴汗水洒下去,我们精心呵护她们健康成长……一代代的娃娃就这样在我们手上长大成人,如果我们都不是教育家,那还有谁能够成为教育家?如果我们都不敢当教育家,那么中国的教育还有什么希望?李希贵先生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一个民族,如果他的教师群体没有教育家的梦想,不敢成为教育家,这个民族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所以说,我们老师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教育家一定是从教育实践的沃土里,一定是从课堂上,一定是从校园里,也就是从我们在座的诸位中诞生。
教育理论家、教育学家产生理论和思想,而我们教育家产生实践智慧。
第二个关键词:“目视远方”。我们要成长为教育家,就一定要着眼未来。
我们不是要教几年的书,而要教十年、几十年,我们不是仅仅活几年,而是要活一辈子。一个人一定要着眼长远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到纽约曼哈顿,发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街,人们一般不会迷路,为什么呢?它的城市从一开始建设,就规划得非常合理,第一大道、第二大道、第三大道……一直到多少大道。要找第五大道,沿着第一大道一直往前走,走不错的。回到上海我就迷路,为什么呢?上海在国际上也是跟纽约差不多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为什么容易迷路,因为上海从开始建的时候就没有一个统筹的规划,我们是边拆边建,拆拆建建,又拆又建,到现在还在不停的拆建,结果就搞得弯弯曲曲,拐拐绕绕。城市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教育家斯霞,从18岁走上教坛那一天起,她就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这期间,她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批斗,经历了六十年代政府一定要提拔她做南京市教育局的副局长,她坚辞不就,她说我离开课堂,就像鱼儿离开了江河,就像鸟儿离开了蓝天,我一定要在校园里才能活得水灵滋润。一直到80多岁,她还当着语文老师,带着徒弟。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南京市有多少任教育局长谁也不知道,谁也记不清,就是现任教育局长,他也说不清自己有多少前任,但中国教育史上有一个伟大的名字永远地留下了,那就是斯霞,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小学教育家!
再说广东的丁有宽,22岁走向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六联小学,成为了一个普通农村老师,从那以后他就立志当一辈子农村老师,这中间他蹲过监狱,经历过劳教,被批斗,被游街,但是这些人生苦难都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规划。改革开放以后,潮州作为知名的侨乡,有的海外亲戚出手就给他几百万让他去经商,他没有被诱惑,依然在农村小学这块园地里劳作,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改变了22个差班,改变了300多个差生的命运,培养了40多名特级教师,300多名优秀骨干老师,全世界各地3600多个老师跟着他拜师学艺。丁有宽在中国教育史上同样留下了辉煌的一笔,邓小平接见他,称他是打不倒的小个子。现在回过头来看,潮州市潮起潮落,商海起伏,有多少人成为亿万富翁,又有多少人沦为乞丐,有个几百万算什么呢?有个几千万也算不了什么,商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是丁有宽只有一个,他不但是潮州的骄傲,更是广东的骄傲,是中国小学教育的骄傲。因为他目视远方,所以才有今天的丁有宽。
今天我们在座的诸位中,也不乏这样的人物,比如我们的高峰校长。高峰校长曾经是胜利油田教育处的办公室主任,对上他对接的是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下联系着全油田的校长,多荣耀的一份工作啊!但是有一天他忽然觉悟了:我不能这样的过日子,我不能这样让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让脑袋一天天空起来。于是他走向了学校、走向了课堂,走向了一个一般师资、一般生源、一般条件的普通小学,几年的经营,一般变成了非同一般:非同一般的影响,非同一般的质量,非同一般的声誉,高峰成为全国著名的专家型校长,为什么高峰会迅速成长起来?因为他目视远方。所以,目视远方,我们就不会因为眼前的一点点荣誉而陶醉,也不会因为一点点坎坷和困难而退缩。
第三个关键词:“水滴石穿”。
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因为坚持。坚持是所有成功人士最根本的一个要素。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讲,你们谁能每天甩胳膊30下?所有的弟子都说:我能。一年以后,一半的弟子不甩了,两年以后,三分之人的弟子不甩了,三年以后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这个人就是柏拉图。柏拉图为什么能成为大师级人物?因为坚持。
国学大师南怀瑾,桃李满天下,每年过生日,弟子们相聚都各自显示自己的本事,有一个弟子弹古琴,另一个弟子十分羡慕,说,我也要学古琴,弟子们哄堂大笑,为什么?因为这个弟子非常笨,不可能弹好古琴的,大家笑完了,他也说完了,没有人在意。十年以后南怀瑾过生日,大家再次聚在一起,那个弟子抱着古琴最后一个赶到,一曲弹罢,四座皆惊,那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南怀瑾大惊,问他为什么能成为古琴师,他说,自从十年前我对老师许下这个承诺,以后我每天弹琴十分钟,十年期间,从未间断……南怀瑾慨叹:坚持,让一个愚笨的人,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
第四个关键词:“选择目标”。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着千万条道路,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就像驴在磨道里转来转去,转上一辈子也还是原地打转。只有选择了明确的目标,才能真正的走向远方。李吉林终生都在研究情景教育,她成为教育家;斯霞终生都在研究识字教学,她成为教育家;丁有宽终生都在研究读写教育,他成为教育家;我们的老乡李希贵,从一个普通乡村老师到了中学校长、县教育局长的位子上,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到了潍坊教育局长的位子上,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到了教育部质量监控中心,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所以最终他放弃了司局级干部的位子,尊重自己的梦想,来到了北京十一学校当校长,所以他成为教育家……
因此,各位老师,我们一定要选定一个目标,不能漫无头绪。比如说你对导入新课感兴趣,你就专门研究导入新课,一年200节课,每节课你都有不同的导入方法:或者谜语导入,或者讲故事导入,或者游戏导入,或者唱歌导入,或者悬念导入,或者……这样一来,你的课堂就会被学生所深深期待,你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你就成为中国一流的导入专家,姓张你就能成为“张导入”,姓王就成为“王导入”。所以说选定目标也是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第五个:“且行且思”。
一边走,我们要一边思考,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省察什么意思?反思!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叶澜老师说:“一个老师写三年教案,成不了名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能成为名师。”反思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不断停下前进的脚步,反思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反思自己的得失,重新整理,重新前进。反思有一个元素,就是拿起笔来记录自己的思考,几年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积累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
我坚信,如果我们把这五个关键词做到位,我们就行走在了通往教育家的大道上。
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0:54:3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六个追问
李振村


关于教师的发展,我想一起跟大家做这样六个追问,提出六个问题。
追问一:我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究竟在哪里?我的优势和专长究竟在哪里?
这个世界上,所有成为“家”的人物,不管是在哪个领域,他无一例外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因此,各位老师,你一定要追问一下,你的教学个性和特色在究竟哪里?
今天听这八位老师的汇报,有的老师能看出一些特色,但是有些却不能。我感觉很多老师自己心里也不清楚自己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我们就会迷失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我们说几个实实在在的例子,我们身边的韩兴娥,在全国小语界已经有很大的名气,为什么?因为她就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她十几年如一日做了一件事,就是改变语文课程结构,拓展阅读面,进行海量阅读,她成功了。另一个例子也是我们身边的,淄博的常丽华,她十几年如一日开展童书阅读,围绕这个主题,每年一个项目,每年一个侧重点,每年结集一本书。例如,有一年她做的项目是“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她把一年24节气和与24节气相关的诗词都集中起来,每一个节气到来的时候,跟孩子们一起学习跟这个节气相关的诗词,这样让孩子们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学习诗文,非常有创意,非常有特色。第二年再选个角度,但童书阅读的总目标是不变的。我们编辑部朱文君,她上课很好,演讲也好,文笔也好,她调到我们编辑部后,后来在一次会议上上了一节文言课,我感觉很有特色,就建议她:你以后你别的课就不要研究了,就研究这个小古文的教学,研究小古文的课程建设。几年以后,你就是全国小古文教学领域独一无二的专家。她就是这样做的,现在6年过去了,她的小古文教学、小古文课程、小古文的教法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非常完整的系列,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来报名参加这个项目。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可以成就伟大。
我想各位老师今天的会议结束以后,应该照自己的发言,反思一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我们的个性和特色,一定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禀赋和特色的小的切入口,展开研究,你才能走得久远,走得深入,因为事物总是越具体越深入。
追问二:我如何从教学的个性和特色出发,寻找到专业发展的宽广路径?
譬如一位老师讲到“统合语文”,这个概念很好,但是“统合语文”具体是在做什么,“统合语文”的个性和特色是什么,没有充分展示出来。不是光有一个概念就可以的。就像我们讲的大课程意识一样,我们讲每一节课,都是给孩子开一个窗口,让他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对接文化、科学的大世界。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寻找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然后拓展延伸开去,寻找自己发展的宽广路径。
追问三,:教育写作究竟对我的成功有哪些帮助?
几乎每一个老师都提到校长让大家写书,如果大家把写书看做校长安排的一个任务,那是很烦的,每天教学这么忙,还要写书,多烦人啊!如此一来,写作就不是你情感的需要,不是你表达的需要,是一种额外附加的任务,那你怎么能写得好?
所以我们现在要追问:教育写作究竟对我的成功有哪些帮助?我坦率的说,到现在大多数老师还没有认识到教育写作对专业发展的帮助,很多老师还认为是一种负担,还没有感受到教育写作的快乐,没有感受到通过协作带来的思维品质的提升。
高校长调到北京玉泉小学以后开了一个博客,我经常拜读,我就在想:高校长进入北京,的的确确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这个成长阶段非常生动鲜明地体现在他的博客中:他结合北京玉泉学校的情况,结合他的阅读和思考,每天一个小题目,每个小题目有个小案例,每个小案例有个小感悟,一针见血,一剑封喉,创意无限。高校长不是对空冥想,不是愁眉不展,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不是有人逼着他写,是他自己有了真切的强烈的要对北京玉泉学校老师和孩子说的话,有些话不便于在大会上讲,怎么办?他就用博客来说。这种写作,发自他情感深处的需要,是他思考的结果,可以有效地推动他不断刷新对教育的认识。
李希贵校长为什么能成为教育家,也跟他的善于写作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他的教育专业写作,就没有他的今天。李老师到现在都保持着这个习惯,他的口袋里总是放着小硬卡片,这是我从十几年前认识他就是这样的,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喝酒,大家都谈得兴高采烈,有的人只关注酒,有的人只关注菜,他关注的是大家随意交谈中零星闪光的智慧语言,如果他感觉谁讲的话有启发,他立马掏出硬卡片,悄悄记下来,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干什么呢,记录我们的不法言行?后来,他说你们说醉话也有很多闪光语言,我要记下来。回到家以后,他的书房里,各种卡片分门别类,逐一整理,从中吸纳智慧。他每做一个阶段都要写一本书,他绝对不是为了写书而写书,也不是为了约稿而写,他必须有了思考,有了丰富的实践,如此一来,教育写作对他就是一个概括总结,提炼升华,对他的成长促进作用太大了。
事实上,每位老师的课堂都有很多无穷尽的故事,因为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就有故事。你不写,就成为过眼烟云,流失了,多可惜啊!你不写,干几十年和干几年是没有区别的。如果写下来,就成了你成长道路上的一块块砖头,无数块的砖头叠加起来,就把你推向一个高峰。
当然这个教育写作一定不能带有太多的功利,带着强烈的功利心去做一件事情,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的。李希贵老师在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他经常拒绝很多出版社和报刊的约稿,他认为不成熟的东西绝对不会往外拿。
当然我还要对今天在座的所有老师说,教育家工程人选不仅仅是这8个人,它的大门是对所有老师打开着的,每一位老师只要你有自己的专业个性和特色,只要体验到了专业发展的乐趣,只要你有追求和想法,你都随时可以进来的。每个生命都是奇迹,我们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我建议各位老师建个博客,把它当成是你们教育专业写作的平台,把每周每天发生在你课堂里,发生在你学生身上的,你的观察,你的思考,随时随地写下来,如此一来就有学生、家长关注你,他们的关注和跟帖,就给你一种无形的驱动力和压力,推动着你往前走。
追问四:专业阅读对我的成长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可以这样问:这一年,究竟有哪本书对我有很强烈的震撼?我感觉有些老师可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大家忙忙碌碌,十分辛苦,无暇读书。
其实,时间是有弹性的,我们在座的各位无论多忙,大概也忙不过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他原先在潍坊市做教育局长,一个近千万人口的大地级市,千头万绪,那种繁忙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他依然看了那么多的书。有一次他的下属问他究竟什么时间看书?他举例说,我出差从潍坊到青岛,在路上,一本书可以看个四分之一,到了机场安检等一个小时又看了四分之一,到了出差地,从机场到旅馆又看了四分之一……一本书这样基本上就可以看完。
有一年我请窦桂梅去新疆讲课,她是晚上的飞机,我跟教育局长在机场等,飞机到了,很多人下来,有的在低头赶路,有的左顾右盼,只有一个人一边走一边专注地看书,这个人就是窦桂梅。我说你怎么走路还看书。她说在飞机上没看完,爱不释手,就边走边看了。这就是窦桂梅和我们的差异,这也是她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
所以说每个人要想拓开视野,就必须坚持一个月读上一本书,读两本更好。当然,读书不一定要读那种枯燥的,不愿意读的可以放一边,找喜欢读的就是,也不必一定都要读专业的书,其他方面的书都可以读,读书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你只要在不断阅读,就意味着在不断吸纳,如果你一年读10本书,五年50本书,然后你一开口,就跟别人不一样;听讲座,你一听就觉得怎么这么浅。其实读书,不一定要做笔记,要摘抄名人名言,只要你在读,只要你坚持读,你就不知不觉地在吸纳,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发育都是不知不觉的。我们编辑部有个小朱,年轻人,很渴望进步,我建议她,你只要能够坚持三年读100本书,你就有了跟任何教育专家对话的资格。当然,这也是对我的自勉,因为目前我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和大家一样要努力,再努力。
追问五:我是不是真的找到了专业偶像,从他的身上究竟吸取和借鉴了哪些元素?
我感觉人是应当有偶像的。任何人在他的专业发展道路上都应该有专业偶像,从他身上接受启迪,接受影响。李希贵,现在是很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有偶像,例如他在高密四中当校长时的偶像,就是上海建平中学的冯恩洪。高校长偶像就是他的老师李希贵。李虹霞的偶像肯定是她的师傅于永正。
但是,对于偶像不能仅仅崇拜,要研究他、琢磨他,要吃透他。你的师父是于永正,你对他究竟有多少研究,你现在能不能讲出几个十几个师傅的教学案例?能不能立马说出他的教学艺术和特色?只有热爱和崇拜不行,还要研究偶像的言行,研究偶像的教学实践,才能进步得快。
追问六:我是否真的有自信,是否真的想把自己打造成教育家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是我自己的梦想在推动着我在做这一切,还是被校长逼着在做?我感觉有一些老师可能是被校长逼着在做,而不是发自内心有这样的梦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自发主动的成长才能持久,才能走得久远。
高校长刚做校长的时候,我跟他交谈,在一个很嘈杂的小酒店,他请我喝酒,我觉得他很有想法,很有激情,我说你一定沿着教育家这条路走,一定要打造最有特色的学校。可是第二天,我到他的学校一看,心里凉了半截,整个校园破破烂烂,尘土飞扬。但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高校长终于成了公认的教育专家。高校长达到今天的高度,有外力推动,但最主要还是他自己的梦想在驱动他,是他自己想做事,有想法。现在,高校长也年过半百了,衣食无忧,也有了知名度,但依然每天坚持读书,写作,思考,为什么?因为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鼓舞着他,吸引着他,让他不由自主地往前走。
一个人有没有想法,太重要了!于永正,贾志敏,窦桂梅,王崧州,薛法根,管建刚……多少名师,都是在梦想的驱动下走向远方。于老师七十岁了,依然在读书、写作,在全国各地奔走讲课,为什么?因为心中有梦想在,有追求在。
所以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是校长逼着你前进,还是你自己的梦想在推动着你。如果真的是校长在逼着你,我觉得你就抓紧时间退出来。但是如果自己有想法,不甘于庸庸碌碌的这样度过一生,就要从今天开始,从六个追问开始,从反思今天的发言开始,从2011年的规划开始,开始卓越教师的成长之旅。
谢谢大家!原文地址: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李镇西)作者:付宁堂--名师书系

    最近几年,各地各学校都掀起了“打造名师队伍”的热潮,据说以此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成长”。什么是“名师”呢?通俗地说,就是有影响的优秀教师。那么,“名师”是可以通过“打造”得来的吗?
    把“打造”一词用于“名师”是近几年的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就觉得挺不舒服。“打造”是一个工业车间流水线作业的概念,是和模具化操作相联系的。独具个性的人,怎么可以像生产什么机械部件一样被“打造”呢?想象一下——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教师,被输送到流水线上,规范于某种模具,然后“哐当”一声,所谓“名师”就被“打造”而且是成批量地“打造”出来了。这不荒唐吗?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质疑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比喻吗?犯得着那么“钻字眼”(甚至是“钻牛角尖”)吗?曾经就有校长对我说:“‘打造’嘛,不过就是强调学校对教师培养的力度而已。”
但我还是要继续质疑: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好,我们就说这所谓所谓“打造”的“力度”吧!这“力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学校已经明确了“打造”对象——当然是校领导认为“有潜质”的“好苗子”,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他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比如帮着打磨公开课,或参赛的班会课,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都给他,各种评优选先的机会都给他。还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时间表,还有集中的包装炒作,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封面人物,专题采访……既宣传培养对象,又提升学校形象,等等。所谓“311培养计划”,“当代名师工程培养对象”等等,都是这样来的。
    我充分肯定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培养优秀教师的良好初衷和高昂热情——无论怎样,将经费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是一件好事。但如此“打造”实在是太急功近利了,而且违背人才成长规律。
    那么,“人才成长规律”是什么?这当然又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博士论文。我这里只想简单地说,所有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过程,这或许应该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吧?“自然”和“自由”是其关键词。“自然”说的是给人才成长以宽松的生态环境,“自由”说的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让他们的灵魂得以舒展飘逸。一切刻意的(非自然)规范的(不自由)甚至“工程式”的“培养”都只会阻碍人才的成长。
    我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的八十年代初期,那时的风气和现在相比有许多不同。比如,对年轻人好像缺少“激励机制”——除了学校期末评选优秀老师,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评优选先,也没有职称一说(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是1986年才开始的)。另外,那时候的工资不高,而且是“大锅饭”——无论多少工作量,每个月的工资都不会增加或减少。比如,无论当不当班主任,无论教几个班,每个月工资都是52.5元(四川省当时一位大学毕业生工作转正后的工资标准)。这种体制这种氛围,不好的当然就是干好干坏一个样,让懒人有空子可钻;但好的一面就是让想干事的人心态平静而从容,不浮躁。只要你想干事,就专心致志地去干,别有什么杂念。静下心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潜心于教育教学本身,而不是老想着“获奖”“晋升”。这就叫“淡定”,叫“沉静”,叫“朴素”。
    那时候校长对我很好——不,这样说不准确,应该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人也正派——善良,仁慈,厚道,博学,儒雅……这好像是那一代校长的共性,而这样纯粹的校长现在似乎不多了。我说校长对所有年轻教师都很好,意思是他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爱来听我们的课,和我们一起教研,还爱找我们聊天,包括一对一的促膝谈心,有时也严肃甚至严厉批评我们的错误。但他没有刻意地要“打造”谁,更不会集中精力“包装”谁“推出”谁。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一个原生态的自然而然的教师成长环境。
    举一个例子。当时我搞“未来班”,应该说有声有色,校长多次鼓励我,有时还来参加我班的活动,记得学生毕业前我编班级史册,校长还资助了50元钱——那时候这可是一笔巨款。但是,他没有请媒体来宣传我,也没有在学校大力宣传我,包括谷建芬老师给我班谱班歌,校长也没有刻意张扬。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非常理解校长,不是他不重视我的成长,而是他力图让我有一个常态的成长环境,也让我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试想,如果谷建芬给我谱班歌的事放在今天任何一所学校,会是怎样的“轰动”?如果不请媒体宣传,校长这一关就通不过——这不正好宣传学校吗?这不正好提升学校形象吗?这不正好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吗?校长岂能白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著名作曲家给一个年轻教师谱班歌的事会被无限放大,反复炒作,最后让事情失去了它本身朴素的价值。当今社会就是这么浮躁,现在的教育就是这么功利!
    现在,年轻教师机会很多,比如在成都,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三十岁以前,可以争取评“教坛新秀”;三十五岁以前,可以争取评“市优秀青年教师”;然后还有区市省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头衔在前面等着;四十岁前,如果想“进入管理层”还可以去报考“校长助理”……从好的方面说,这是“激励机制”;但事情的另一面则是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年轻教师的功利心。现在一些年轻人连参加一次主题班会竞赛都有明确的功利目标,每参加一次教学公开课大赛都非常计较获奖等级,因为他们太渴望“建功立业”了,太渴望“一炮打响”,“一举成名”了。不少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有诸如“三年拿下教坛新秀,五年拿下市优青”的“人生规划”,于是每一堂课每一次班级活动都教育以外的目的,“扩大影响”,“提升形象”。教师急切地想“率先创立”什么什么“模式”,或“国内第一个提出”什么什么“理念”,学校也愿意通过媒体宣传、帮助出书等方式“打造”这个“名师”以“提升学校品牌”。怀着这种心态,想从容不迫地做教育,想耐得寂寞做真教育,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之所以反对“打造”,就是因为这两个字意味着迫不及待的速成和急功近利的浮躁。
    也许在有些老师眼里,我俨然是所谓的“名师”了。这让我有些尴尬——承认吧,可和钱梦龙、于漪等真正的名师相比,我哪敢说自己是“名师”?不承认吧,人家会说我“矫情”,因为我客观上略有名气,在一定范围内有点点影响。好吧,姑且就算是“名师”吧!但坦率地说,我却不是任何人“打造”的。我发自内心地庆幸,当年我经历的几位校长都没有“打造”我——幸好没有“打造”我呀,我因此得以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成长。设想一下,假如当年校长要刻意“打造”我,那么多的机会都给我,那么多的荣誉都给我,然后给我“打磨”课堂,给我“规划”人生……于是我不得不削足适履地去配合领导的打造,每一次展示每一次汇报,都得按领导的统一口径,都得服从“学校大局”,于是个性磨灭,自由丧失,同时又孤峰卓立遭人嫉恨,如此一来,我即使“名利双收”了,也感受不到半点教育的幸福。何况,这样的“名师”也不是真正的名师。
    去年,被钱理群教授誉为“具有教育家眼光”的马小平老师因病辞世了(我估计,马小平这个名字对一些老师来说是熟悉的,但对更多的老师来说却是陌生的,建议这些老师去网上查查这个名字)。钱理群教授和许多普通而优秀的老师为马老师召开了一个追思会。会上,大家在缅怀马小平老师风范的同时,呼吁“寻找活着的马小平”。什么叫“活着的马小平”?就是富有爱心,思想深邃,视野开阔,教学精湛,成绩显赫的普通而卓越的一线教师。所谓“普通”,是因为他们不属于所在学校或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打造对象”,没有进入这样或那样的“名师工程”,也几乎没有任何官方头衔或荣誉;所谓“卓越”,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理想情怀、人格魅力、渊博学识、课堂艺术、教育业绩、风云文字……不但赢得了学生的衷心爱戴,而且在中国教育界乃至思想界展开了一道道不可忽略的风景——蔡朝阳、郭初阳、苏祖祥、梁卫星、魏勇、魏智渊、干国祥、史金霞……我随手写下的这些名字,都是我眼中“活着的马小平”。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什么“名师”,但因为思想因为个性因为自由,他们成了我心目中真正的名师!而他们崛起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被“打造”。
    一次,我和吴非聊到“人才培养”的话题。他说:“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我就不是谁培养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更别说什么“打造”了。所谓“生长”是生长者自己的事。陶行知是谁“培养”的?晏阳初是谁“打造”的?还有斯霞、钱梦龙、于漪、孙维刚……不都是自己“生长”起来的吗?作为校长局长,如果一定要说“培养”,那么这“培养”的含义应该是尽可能给“苗子”以自由宽容的人文环境——形象地说,就是尽可能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然后就让年轻人自由自在地“生长”吧!既不要吹毛求疵,横加干涉,也不要指手画脚,过度关照,更不要揠苗助长、豪华包装、大肆炒作。只有最朴素最宁静的田园,才能长出最肥美的庄稼。
     自由,自由,还是自由!——让理想自由高扬,让心灵自由绽放,让个性自由舒展,让思想自由飞翔,让每一个教师成为他自己价值和尊严最本色也最灿烂的标志而不是学校的“形象”和领导的“政绩”……如是,“名师”必然生机勃勃且源源不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 18:49 , Processed in 0.1686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