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让鸟在空中自由飞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08:0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记:让鸟在空中自由飞翔

文章作者:梁涛 


    一、从两本日记到双重人格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新知识,回家我讲给妈妈听,妈妈也很高兴。”一名小学生在交给老师的日记里写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在日记后面批了个“优秀”。晚上,他回到家里,又翻开另外一本硬皮的日记本,宣泄自己的不满:“今天,老师又拖堂了,只有两分钟时间上厕所,又接着上第二节课……”
    “孩子有两个日记本,其中一个记录的全是自认为私密的事情,另一个则是拿出来公开展示,供老师批改的。”学生的母亲最先发现了儿子的“双面日记”。据说,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上交,以培养锻炼作文能力。可孩子不可能将心里话写在上面,于是另外准备了一个日记本,还特意将日记本配上密码锁,不让任何人看。
    无独有偶,2004年4月,家住哈尔滨市小学生高强因父母偷看日记而去派出所投诉父母侵犯了他的隐私权。他平时有两本日记,一本是老师留的作业,父母、老师都经常翻看,还有一本记了一些自己的私事,从来没有让人看过。近几个月以来高强发现父母偷看了自己的日记,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心里很难受。
    每每读到这样的案例,总是要让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你为什么要写两本日记?从两本日记到双重人格的距离有多远?
    二、一段伤心画出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都不愿意把自己的日记拿给人看。但是许多学校的教师似乎对学生的日记情有独钟,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日记的评判者。在一所学校的日记展览中,笔者见到了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日记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我家养了两只小白兔,白白的身子,红红的眼睛,好像两块红宝石一样明亮。别看两只兔子一大一小,平时相处和睦,可是抢起东西来却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稍不留神,一根要被一只兔子吞下的草就被另一只兔子抢了去,好像自己独具慧眼,天底下只有一根像样的草似的。当然了,虽说兔子有点自私,不过我觉得它俩挺可爱的。
    这段文字生动通畅,感受真实,不失为一段优秀的观察日记,但是老师的评语却让人稍稍感到意外:“自私怎么能说可爱?注意表达的正确!”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在拿到老师的评语后的心情。果不其然,在其后的日记写作中,我们见到的是这一孩子类似公文体的日记,如父母教育自己好好学习、自己深受启发;如读了一本书,感动得热泪盈眶;做了一件帮助人的事,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努力等等。在这样的日记中,我们很少看到一种写作的冲动在起作用,就连配合日记画的小插图都有一种板滞之态。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对完成写日记任务产生厌倦。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有时是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败坏着学生写作的胃口,甚至连日记这一块本应自由的精神领地也不放过。一位家长的话很令人深思:“我们学唱歌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尽量放松,最好是放松到打哈欠的状态,这样唱出来的歌自然流,可是怎么学校的语文老师就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呢?” 三、 表达真情实感:日记写作的灵魂
    表达真情实感应是日记写作的最基本的原则。庄子释“真”为“精诚之至”,指的就是情感。他曾辩证地描述了真情与假意的不同艺术效应:“强哭者,虽哭不哀;强怒者,虽怒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真实是日记的生命”,这种真实是“毫无遮掩的真实”。哲学家周国平曾经把日记称作岁月的保险柜、灵魂的密室、忠实的朋友、作家的摇篮,可见日记的真实写作的重要性。学生的日记写作应面向真实精神,而不是虚假情感。
    由于教育思想、教育行为等多方面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学生作文一直存在着缺乏真情实感的严重倾向。这样的作文远离了学生的人格精神和鲜活思想,“用一套唯一的公共思维模式钳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韩军:《反对伪圣化》)目前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日记体作文当成学生作文训练的有效手段。在一些学校,学生每周都需要把自己一周以来的日记交给老师看。学生往往不敢将真实思想展示在老师面前,给老师看的日记逐渐丧失了其原本功能。有的学生为博得老师欢心,经常揣摩着老师的心思去写,说假话,打小报告,编造事实。虽然也有一些优秀之作,但是这样的东西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日记。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将使学生陷入双重人格的矛盾之中:一方面迫于无奈在日记中以道德家、圣人先哲的面目出现,一方面在心灵深处却向往着真实的表达。这与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日记是最好的心灵体操,教师不必要也不应该在题材和写法上加以限定,学生可以写的事物很多,日记的内容也可以多种多样,如观察日记、剪贴日记、信息日记、气象日记、摘录日记、学习日记、活动日记、实验日记、心得日记等等,有时可以写成散文,有时可以写成诗歌,有时还可以写成一段自我对话,只要发自内心,只要抒写心灵,都是可以的。在日记的写作中,学生的心灵是舒展的,而不是蜷曲的;学生的表达是个性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思想在涌动,情感在流淌,语言在畅达,留出这样的写作空间实在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写出出乎意料的好作品,它们往往不存在于命题作文中,而存在于自由写作的日记及其他随笔中。这是由于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看法,这时候的他们没有外物的重压,不必揣摩老师脸上的阴晴,不必担负宣扬道义的使命,不必担心所想所说与某种远大理想的距离是近是远,他们可以真实地表达迷茫、困惑、无奈、喜悦,在自由的表达中回归自身的心灵世界。
    日记和作文是相通的。有了写作日记的成功体验,学生自然而然地可以把在写作中获得的灵感和表达手段迁移到作文写作中,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满于海。
    四、让鸟在空中自由飞翔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82岁时曾因日记之争与妻子产生激烈争吵,他说:“我把我的一切都交了出来:财产、作品……只把日记留给了自己。你如果还要折磨我,我就出走,我就出走!”可见,托尔斯泰是以自己的安全和健康来维护在日记中自由表白权利的。
    与所有成年人的日记一样,学生的日记应当是属于他们的自由领地。无数教育事例表明,在心灵自由的情况下,真诚、自信、独立思考等品质就越容易培养,这就好比鸟只有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才能到达远方一样。教师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精神空间让他们自由翱翔。唯有在宽松的写作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到自己有兴趣、有能力写好文章。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曾经指出:“强迫学生写日记,并作为成绩评估对象对日记进行讲评,学生们肯定不能自由讲述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应改变检查日记的强制性教育方式,尊重学生们的人权。”检测学生写作水平的渠道很多,如果教师必须依靠审视学生日记的手段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那无论是对被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将是一种悲哀。
    当自由在学生的心中唱响,当表达的天空没有云彩的遮挡,日记就不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行走,而变成一次快乐的飞翔。这也许是人们最接近进步的时候。
                                                              (作者单位: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19:58 , Processed in 0.074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