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幸福教科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5:5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教科研(十一)在问题中思考(周友杰)

在问题中思考与成长
周岗学校?周友杰

     2014年11月21日,平凡而特殊的一天,在这一天江宁区首届教科研新秀班开班了。开班仪式上各位教科所领导讲话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又心有忐忑。期待的是自己在这个新秀班的成长,忐忑的却是自己薄弱的教育科研能力。但是紧接着刘永和所长《“学思结合”做教研》的讲座却让我激情澎湃,充满信心,就像刘所长所说:教育科研是农业而非工业,是南瓜而非丝瓜。的确,教科研就需要像农业一样深耕细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培育,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坚持中体会教科研的“甘甜”,就如同南瓜一般,越久越觉得有味。作为一名年轻新秀,我想充足的“耕作时间”是我最大的资本。
  一、收获与感悟
  1.“学思结合”的前提是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也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可是,我们往往因为工作忙,时间紧,负担重等原因,不能很好地投入学习。自然,写文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了。那我们该如何学习?
  (1)留心处处皆学问
  刘所长以爱迪生与他学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首先要善于观察与发现,留心处处皆学问。同时给我们指出了诸多学习的途径:报刊杂志(剪贴、摘抄)、科研书籍(写笔记)、学术报告(借专家的头脑思考自己的问题)、网上科研(搜索、下载)。
  (2)研究性学习
     ?刘所长强调教师尤其需要研究性学习。如教育方针的发展和变化增加了“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中增加了“为人民服务”,教育途径上增加了“社会实践”,教育目标中增加了“美”育等等。只有研究了,对比了,才有发现与收获。
  2.“学思结合”的核心是思
  “思”可以理解为“思想”,亦可理解为“思路”。即首先我们需要有研究的意识与思想,也只有在 “有思想”的大前提下,我们才会去“找思路”。当然,正如刘所长以课题为例所强调的那样,有了“思想”这个前提,开阔的课题“思路”乃是核心。那们该从何入手寻找课题“思路”?
  (1)我们可以从教育目标入手寻找课题
     ?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我们教育的归宿,它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抓住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目标,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寻找解决的办法,预示研究的结果,就可以作成研究课题。大到教育目标,小到课程目标,都应该是我们教育科研的重要对象。
  (2)我们可以从教育现象入手寻找课题
     ?教育现象就是我们平时教育过程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而我们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其实,凭借我们的直觉,敏捷地抓住这些教育现象,深入地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可以把它作成研究课题。
  (3)我们可以从教育方法入手寻找课题
     ?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讲学稿”式教学法;“学生主讲”式学习法;只要善于发现,这些都是课题的孕育的温床。
  (4)我们也可以从教育经验入手寻找课题
     ?教育结果,甚至是教育经验,还往往不是教育成果,还不能复制,不能指导面上的教育工作。但是对教育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进行深加工,却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条捷径,也是课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南京的“赏识教育”等等。
  二、认识与思考
  刘所长的讲座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具备比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样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探索教学规律。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考与研究中获得成长。简单讲,教学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成果即成长。
  1.教学即科研
  (1)教学需要科研
  教学即科研,科研即教学,科研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和环节之中。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盲目的甚至是无用的。“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的确突出了教科研的的重要性。教科研没有什么神秘的,更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维度之中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反省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态度行为,反思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驾驭。在反思中总结,这就是最真实、最有效的教育科研,亦是最有的放矢、最高效的教学。
  (2)科研指导教学
  教学活动为教育科研提供了案例和平台,教育科研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反过来再指导、矫正、提高我们的教学。两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良性循环。有了教育科研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更科学更有效。
  2.问题即课题
  课题并没有那么神秘、高深,只是教学中的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已,可大可小,可长期的也可短期的。当学生听不懂了,我们要研究;当学生不愿意学了,我们要研究;当学生学习效率低了,我们要研究;当学生讨厌我们了,我们也需要研究。总之,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课题就在你身边。
  3.成果即成长
  套用刘所长的人生成功标准: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工作,一辈子干到底,人生就是成功。我想一名教师教育科研的成功标准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努力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研究就成长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我们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完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我们要总结出原因和教训,要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不管怎样,只要我们思考了,探究了,总结了,就成功了。
  
  “永和微评”:
  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学校周友杰老师的教育科研随笔《在问题中思考与成长》,总结有高度,拓展有深度。周老师从“学思结合”入手,并且分析出“学”是前提,“思”是核心(当然,“学”也是基础,“思”借以升华。这种思维方式用来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非常有用),然后总结了寻找课题的四个路径:教育目标、教育现象、教育方法、教育经验等。找到南瓜课题是教育科研的前提,对于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拓展延伸部分,周老师提出三个观点:一是教学即科研。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是我们的一贯主张。二是问题即课题。课题研究指向问题解决,有课题五问题的研究是无病呻吟。三是成果即成长。成果的形成和运用,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是的,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经验总结,这是一个完整的“草根”研究的过程。期望周老师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成长。
  
                                                2015年2月2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5:26:19 | 只看该作者
“学而不思则空,思而不学则浅”
湖熟中学? 徐烨

  2014年秋末冬初时节我有幸被学校推荐参加江宁区首届教科研新秀班。在开班仪式上,我们聆听了南京市教科所前所长刘永和老师的专题讲座,他的讲座用三个字概以括之“近、尽、进”。讲座之精辟,语言之动人,主题之引领,对我都有着深深的影响。整个过程我是听的不亦乐乎。
  说是讲座,刘所并没有坐,这是刘老师的风格。记得2011年省培在徐州,也请来了刘所,当时他也是站着两个多小时完成了自己的讲座,当时的话语神情好似历历在目。没想到第二次听他的讲座他仍是如此,所以我知道这肯定是他的风格。站起来走到听众中间,这样的方式无疑拉近了说者与听者的距离,拉近了学习者与专家的距离。此为一近。古时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我觉得确实如此。当时的我坐在第一排,刘老师亲切的说教态度让我也有种不得不听,不得不信的,不得不做的学习态度。
  主题是“学、思做科研”。看似专业、很深奥的主题,可是刘所用自己幽默诙谐的语言,取之不尽的教育教学故事和发生在自己身上故事为每一个论点提供着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试想,要有多深的功力与底蕴才能做到,完全脱稿信手拈来的说出那么多的充满魅力的故事。说到写论文的主题选择,刘所告诉我们可以从教学目标、教育现象、教学方法、经验等方面着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举了南师附中陆一鹏校长的例子。主题叫做“考试备忘录”。对学生而言,阶段性的学科检测是他们非常重视的,每一位学生都想考得好。根据这一特点,陆校从自己所教的化学学科入手探索了一条指引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教学方法:在一次化学学科检测前他郑重其事的告诉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份考试备忘录带进考场,要知道这对南师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第一次测试成绩皆大欢喜,学生高兴,老师高兴,家长高兴。就这样一次、两次,备忘录由一张纸变成半张,再由半张变成四分之一张,最后所有学生非常自信的说“老师,我们不需要了,因为我们知道你要考什么了”。在整个过程中,陆校长合理有效充满技巧的运用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类似这样精辟的教学案例,刘老师几乎在每一个标题后都有例举。只有将自己所积累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点刘老师做到了。对我们来讲学习很重要,但学后思更重要,每一次的培训如果不做反思,听得、记得东西之后不做消化,培训就失去了培训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空”。
  “思而不学则浅”。保持一个积极进取的心态,即便老矣才学也不迟,此为三“进”这。刘老师用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实例告诉我们做一个会学的教育人有四个基本素质,即要关注路边的风景,留心处处皆学问,学会比较学习,利用学习型组织进行学习。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电,没有时间继续教育,我也是如此。刘老师以捡金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一路边走边学,不要回头看才发现自己错失了金子;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向我们说明留心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学习不是停下来抱着书读,有一颗时刻爱观察的心,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以教育方针改革的例子提出做科研要有怀疑的态度,缜密的思路。
  其实,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纯理论的东西太高、大、上,离我们太远。将理论的东西联系到活生生的经典实例,例子贴近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用刘永和老师的一句话说“谁都不是教科研的能者,要在实践中做科研,教科研要做成农业,论文要富有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工业制成品;教科研是南瓜,不是丝瓜,研究的越透彻越香甜,越有成效”。

  “永和微评”: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学徐烨老师的随笔《“学而不思则空,思而不学则浅”》,有理论有实践,有学习有思考,有观点有构思,有理有据。从“近”“尽”“进”三个字努力诠释讲座的基本观点:思而不学则浅,学而不思则空。所以说讲座“近”,是因为讲座站立,可以走到学员面前,近在咫尺,身临其境;所以说“尽”,是因为案例教学法,深入浅出,道理尽在其中;所以说“进”,是因为激励大家锐意进取,不断进步。
  其实,优秀的讲座是要以听众为转移的,听众实际需要什么?听众能够接受什么?讲座者需要熟悉情况,针对性备课。一场讲座内容有限,话题过大,会蜻蜓点水,什么都有,但是什么都不深入;话题过滥,兴趣缺失,浪费时间;所以,针对新教师、新秀教师,讲一场教科研素养的专题比较好,而且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印象深刻。
  主要观点还是“学而不思则浅,思而不学则空”更适合一些。学习解决广度问题,思考解决深度问题。
  
                                              2015年2月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5:17 , Processed in 0.1105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