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里希特在中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0:5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里希特在中国
被误读和被模仿的十年
文/朱其
<<新周刊>>第279期



所有中国“摄影绘画”画家事实上只是在利用照片绘画,并将轮廓模糊作为一种新美学,但几乎所有人并不了解里希特的思想。



  在中国现当代绘画史上,几乎每一位著名的画家都是从模仿某位欧美大画家的语言风格起步的。尤其是最近30年,美国乡土画家怀斯、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克洛斯、存在主义画家佛洛伊德、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尹门道夫都是被模仿的对象。最近8年被中国画家模仿得最多的是里希特。

  6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里希特个展,但他那批著名的被中国画家反复抄袭的“摄影绘画”只有少量列展,大部分是抽象绘画。里希特的绘画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抽象绘画,一部分是写实绘画。实际上,里希特的抽象绘画在20世纪后半期丝毫不输给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甚至比他写实的摄影绘画更出色,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艺术界几乎没有怎么讨论和关注他的抽象绘画。这可能与最近3年中国艺术市场热卖写实绘画的背景有关,奇怪的是,抽象绘画甚至也不好卖。

  里希特生于原民主德国的德累斯顿,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里希特不幸在东德令人窒息的艺术环境中成长。直到27岁他才有机会去西德看卡塞尔文献展,直接感受了资本主义和现代艺术。两年后,他来到西德杜塞尔多夫,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开始重新学习绘画。这个时候博伊斯已经如日中天,他的以装置、行为艺术形式出现的政治和社会色彩浓厚的艺术影响了一代人。战后,绘画在西方艺术中已经不是很重要,但里希特依然在画室坚守绘画。

  里希特一开始热爱抽象绘画,他画过很观念的色谱表,将色谱分离出200多种颜色排列在同一画面上。他实验过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绘画,画得最多的还是各种色彩交错、自由奔放的抽象绘画。
中国人从清代康乾时代开始,逐渐被西方写实绘画所吸引。新文化运动之后,向追求写实和色彩斑斓转化。而同时,西方艺术正好反向发展,从后印象派到构成主义、至上主义,逐渐放弃写实,转向主观的色彩和非写实的自由表达。抽象艺术似乎一直不为中国人真正欣赏。

  尽管战后在抽象绘画领域里希特取得了探索成果,但即使在欧洲,真正能欣赏的人还是少数。从1961年到西德后的20多年时间,里希特把主要精力放在抽象绘画领域,但一直不为人所知。真正使他声誉鹊起的是1989年在MoMA举办的名为“1977年10月18日”的个展。这个展览展出了他在上世纪70年代画的首批摄影绘画。这个系列的素材来自70年代震惊欧洲的学生运动事件,有一批左翼德国学生在欧洲进行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以反抗资本主义。他们最终被逮捕入狱,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还曾专门去狱中看望过他们。不幸的是,这些学生运动领袖在狱中离奇死亡。报纸上刊登了事件中死亡学生的新闻肖像照。里希特根据这批肖像照画了一组肖像绘画。

  里希特的举动当时并没有受到德国政府和公众的支持,相反在艺术界引发了争议,认为里希特同情“恐怖分子”。使用照片的图像风格来绘画,从此成为里希特的个人风格,尤其是画面中那种人和物轮廓区域的朦胧模糊的效果,后来成为里希特的个人标记。这种模糊轮廓的摄影图像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成为众多中国中青年画家模仿的对象。

  所有中国“摄影绘画”画家事实上只是在利用照片绘画,并将轮廓模糊作为一种新美学,但几乎所有人并不了解里希特的思想。里希特认为,他使用照片是为了不让自己对形象的观察受到自我意识形态和成见的影响,他要像照相机一样看待一种客体。除了他1977年成名作使用的是新闻事件的著名照片,里希特使用的大部分照片素材都是没有任何新闻、明星和文化特征的日常生活的普通照片。他认为20世纪的很多摄影的图像意义甚至要超过塞尚的绘画。这一切都说明里希特并不是在简单模仿照片,他当初将轮廓弄模糊的用意在于使图像看上去不像照片,但这种反照片化的做法反而成为里希特影响力最大的形式风格。

  里希特在过去10年受到中国画家的追捧,但这也是他被中国人误读和模仿的10年。中国画家在过去10年是缺乏创造力的时期,大家热衷于画照片和现成的形象,或者稍加修改就变成自己的“符号”,为使这个形象符号出名,就不断地十年如一日生产复制。这就是说,图像的来源是照片,并不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有些画家连一点主观变形或者变色调等修改也不做,就直接将照片搬到画布上,为了掩盖自己的写实能力差,里希特的“模糊形象”的风格正好成为一个掩盖绘画水平不够的方法,将形象轮廓搞模糊,还美其名曰“新绘画”美学。借助于抄袭里希特,不少中国画家成为百万富翁。

  可能中国画家只注意到对于照片的挪用,但没有注意到里希特对照片的精心选择。除了第一批绘画,里希特不太选择特别知名的人物和事件照片,而中国画家却热衷于使用著名人物和事件的照片来绘画,比如毛泽东、天安门、“文革”等,借助政治和历史的重大意义产生的心理效力,来加强绘画的分量。但这种分量并不是艺术家自己内心产生的,只是借助于政治和历史的心理力量。这就使当代艺术更热衷于一种“题材”艺术。

  而里希特事实上并没有完全照搬摄影图片,他的很多画面都有一种类似烛光的光线,这是一般摄影中没有的。里希特个人具有一种宗教色彩,如果不是具有一种浸润在宗教般的强大的精神,一般画家是画不出这种光的。这可能是大部分模仿里希特的中国画家没有看出来的。里希特是一个知识分子色彩的画家,他描绘学生领袖死亡事件的第一批摄影绘画,就出于一种对于革命、政治和乌托邦极端主义的反思。里希特在过去30多年,几乎思考了艺术与政治和宗教、绘画与装置、欧洲艺术与美国艺术等一切那一时期最重要的艺术问题,这种强大的思想能量,恐怕中国画家很难与之匹敌。

  所以,绘画首先不是寻找一种能够成为符号的图像,而是一种对于价值观和精神力量的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4:06 , Processed in 0.30963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