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库》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08:2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读库》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学习笔记(全)作者:马国兴
《读库》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学习笔记
                                          马国兴
老六等人酝酿已久的编辑魔鬼训练营开张了。第一届由老六主讲,主题为“从手稿到成稿——案头编辑的细部训练”,拟举行三次,时间分别为 2011年4月9日、5月7日、6月11日,均为周六下午,每次时长三个小时,地点均在其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院。他说:
顾名思义,从拿到作者的手稿,到最后可以付印的刊稿之间,需要做什么工作,这是一个职业编辑的基本功。恰恰是这方面的训练,许多同行较少触及。本届训练营拟从实战角度出发,通过大量实例以及实际操作,让大家了解案头编辑的技术细节,并形成同行之间自由沟通交流的氛围。本讲座为自由交流,不收学费,也没有学历或证书。拟招收40人(包括新闻学院的同学15人),对象为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编辑。
我报名后,顺利被录取。
为什么要参加编辑魔鬼训练营?说起来,虽然早在五年前就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但我的日常工作是期刊发行,并不参与编辑工作,似乎用不着学习那些东西。而且,如果参加了,得连续三个月忙于作业,占用业余爱好的时间,还要三赴千里之外的北京,花费精力和财力,划得来吗?
然而,账不是这么算的。结识《读库》已五年有余,深入阅读《读库》也近三年。这几年,我的阅读和写作多与《读库》有关。老六编辑的《读库》及笔记书、《青衣张火丁》、《童年与故乡》等,我一一收罗,认真阅读,知之愈深,爱之愈切。其他过眼图书,《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小话西游》、《小麦的小人书》、《寻路中国》等,皆与老六和《读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读来受益匪浅。阅读之余,我有做笔记的习惯,三年前,我将有关《读库》的笔记稍作整理,成文《流水行云:事关<读库>》,发于豆瓣网读库小组和读库官网,并随读随写随添,被老六先后收于《读库0900》、《读库1000》。去年,我将近两年写的书店生活的文章投给《读库》,先后刊发于《读库1005》、《读库1100》。这些无疑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拿到样书,对比原稿,我找到不同之处,暗自揣摩老六的编辑风格和标准,深受启发。今年元月出差北京,与老六会面,并帮着校读《读库1100》,惜乎大家都忙,也都内向,没有深入交流。后来(20110113)见他招兵买马,心动不已。再后来(20110324),又见他扯旗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我确定,这正是自己想要的,不容错过。老六说:“报名的人需从事报刊或出版编辑工作,有实战需求——因为我们探讨的是字斟句酌的细枝末节,不是美文欣赏,不是写作指南,也不是心灵鸡汤。”我以为,通过学习与训练,编辑水平提高的同时,写作水平也必会得到提升,至少文字会更干净更准确。没有学历或证书?人家还不收费呢,想想看,主讲人是老六啊!
在第一次上课之前,老六先后布置了两次作业。鉴于文章涉及作者版权以及隐私,他要求对作业内容严格保密,不要泄漏给任何第三人,故在此就不提文章及作者名字了。
20110330发来一篇文章的初稿与定稿,要求将文章打印,按照“找不同”游戏的玩法,对比初稿与定稿的不同,将定稿中所做的修改,用标准编辑符号标注在初稿上(用红笔标注),并认真领会这些红色,琢磨一下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对有疑问的地方标注问号,对有异议的地方标注叹号。如果初稿中有自己认为需要修改而定稿中没有改出之处,用标准编辑符号标注在初稿上(用蓝笔标注)。统计自己比较、编辑后的初稿上有几处红色、几处问号、几处叹号、几处蓝色,并将相关数量通过电邮告知课代表(只汇报相关数目字即可,无需具体内容)。老六说,我们上课的内容,就是来解决这些红色和蓝色、问号和叹号。本次作业的完成时间为4月2日。经我比较、编辑与统计,共有544处红色(每个引号、书名号均按两处计算,下同)、9处问号、0处叹号、19处蓝色。
20110403发来一篇文章的初稿,要求将文章打印,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进行编辑,所做编辑符号用蓝笔标注,然后将文章再打印一遍,与《读库1003》中某文比照不同,将书稿中所做的修改,用红笔标注在初稿上,并对比两次编辑中的红色和蓝色,对有疑问的地方标注问号,对有异议的地方标注叹号。统计两次编辑中有几处蓝色、几处红色、几处问号、几处叹号,并将相关数量通过电邮告知课代表。本次作业的完成时间为4月6日。经我比较、编辑与统计,共有304处红色、11处问号、14处叹号、177处蓝色。
20110409下午两点至五点,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201教室,参加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第一课。我来自郑州,却不是最远的,老六说,同学里北至沈阳、西至乌鲁木齐、南至厦门。
老六首先阐述了自己的编辑理念。他认为,编辑如同传播学中的“把关人”,即便在网络时代,这一去粗存精的角色仍不可或缺,各种文字还需编辑的筛选与加工。他将编辑定位于生产者与项目管理人,而不是校对与读者——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需要编辑做判断下决断,编辑要有一套自己的取舍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去琢磨修正,而且需要拥有高出读者的警觉感。编辑面对稿件,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对任何一处问题“正面强攻”,要有稿件到你手上即是最后一关的意识,要有弥补环节漏洞的方法,要有发现、判断、决断的能力与呈现的办法,要有时间管理的能力与服务意识。他感叹,我们对外(如对读者)的服务还可以,可对内(如对下一环节)的服务则差劲儿。
随后,老六还讲了《读库》的编辑规范。他说,每篇稿件都要寻找合适的标题与导语,且尽力平实,这需要有抽绎的能力。他坦承,自己不仅有删除叹号强迫症,更有删除形容词强迫症——他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认为乔峰更像“令狐冲”,金庸笔下乔峰的行为更符合他加给令狐冲的那些形容词(如“洒脱”之类),老六得出结论,作者强加给人物的形容词常常是无效的,故有此举。为避免对阅读的阻断,他编辑时尽量将稿件中的引号去掉。他认为,出处是一种阅读干扰,所以多将注释文字移除。因为未删《读库0601》里《追我魂魄》中的“天真的和尚”,他一直耿耿于怀,此后但见作者抒情议论,必大刀阔斧删削。《读库》里的文章,年月日之所以还用阿拉伯数字,是因为汉字“〇”太难看了,否则他会一统数字为汉字。他说,稿件配置对编辑有更高的要求,必不可少的前提,得有充足的稿件储备,以及等好稿子到最后一刻的耐心。他说,即将刊发于《读库1102》的一篇科普文章,述及专业术语“无血术野”,编辑的过程中,他本想让作者做进一步解释(自己打了问号),但读到后文,他已理解其意,便罢了此念,他深信《读库》的读者应该有这点能力,如果有读者因此(读不懂)而放弃阅读《读库》,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这是读者的筛选过程。老六提及,美国有媒体定义“特稿”为“有画面感的报道”,他希望《读库》的文章能有自己的风格与画面感。
互动交流环节由于涉及具体的文章,在此便不详述。同学里不少人比我认真,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与成果让我汗颜,也让老六不时“哦是吗”。老六建议,书心不要用太白的纸,因为过于刺目,不适于长时间阅读,精装书封面尽量不要用特种纸,因为特种纸与纸板抽缩度不一,时间久了,封面容易翘起来(第一版的两本笔记书是教训)。对于引文的核实,他认为,没有更好的办法,但有更笨的办法——一一查证引文。他说,行文忌抖弄,露巧不如藏拙。他觉得编稿并不累,由于服务作者是编辑的本职工作、分内之事,故让作者风光面对读者,自己甘居幕后,不居功不表功,坚守编辑的德行。
课后,我建议老六在博客等地方发布《读库》的一些规范性要求,让作者投稿前自查修改,以减少编辑的工作量,而他却不认可,说是该编辑做的工作不能推给作者。但我认为,作者在投稿前,应该认真阅读《读库》,了解一下其整体风格,以便有的放矢,此外,对技术性环节也要留意,按照其规范将稿件整理一遍。这是对编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发表于《读库1005》、《读库1100》之后,我拿刊发的版本与自己的原稿比照,采纳部分删改之处,将稿件整理了一番。参加了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我认为有必要仔细对照二者,算是布置给自己的作业,这两天便将原稿打印了一份,按刊发稿用红笔编辑一遍,经统计,红色为321处。现列举此文的删改情况,结合参加魔鬼训练营所得,分析老六的编辑思路与标准。
《书店的碎片》更名为《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老六说,编辑要有抽绎的能力,从文章中提炼出合适的标题与导语,而且尽量平实。他无疑深具这种能力。我原来的标题比较含混,叙述者可为书店经营者也可为读者,而且前有柳桦的《非洲的碎片》,这种句式用多了会令人生厌。他拟的标题,清晰,全面,暗含深情。且录读者对此标题的反应:“名字貌似戏仿电影《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人生不过破事儿)“小裴见了这个题目不可能没有触动。我见了也会撩起心底的痒来呢。”(大有)“文章题目好得让我都不记得文章的内容,光这十个字就够消磨数个小时,几支烟、几杯茶酒咖啡、很多段音乐。”(CoryZ
再举个例子。诗人刘春近年以个人角度切入当代汉语诗歌,记录“一个人的诗歌史”,其中有三篇文章先后在《读库》发表,即刊载于《读库0902》的《海子的事》、刊载于《读库0903》的《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刊载于《读库0905》的《我走到那里在风起以后》。他对老六的抽绎能力也颇为佩服,在博客里说:“《读库0903》非常好看,除了其中一篇文章我不感兴趣之外,其他各文,均值得细读——包括本人写的标题最长的那篇。哈。我那文章,约三万字,写的是顾城,原标题为《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用的是顾城的一句诗,编辑改成了《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也是顾城的一句诗。两个标题,各有侧重,前者强调的是顾城的性格,后者注重的是顾城在世人心目中多变的形象。现在看来,后者的确要意味深长些。”
删除“‘都是浮云!都是垃圾!’老六的口头禅可以为它定性,而曾出现在排行榜上的那些图书,大都距此不远。”老六在“第四年”里说:“我编《读库》的稿件,希望做到两个不删节,一个是除了必要的文法修改外,我对稿件宁可不发表也不做删节。但还有另一个不删节,我希望和作者达成一种沟通,让作者不要做自我删节。这可能也是作为写作者养成的习惯,他在写作的时候会自己设限,设定什么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有时候是政治敏感话题,但大多时候不是,是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使然。”当初翻看他编辑过的《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我首先找到有关盗版书的章节,发现储安平的那句话还在,不禁肃然起敬。同时,对他删除上列这句话以及有关张爱玲与乔叶的家庭“公案”,我心服口服,这或许是他在践行“写作一定要有很根本的原则,不要伤害任何人”。
如何在“不要做自我删节”与“不要伤害任何人”之间保持平衡,是一门艺术。我在整理书店生活时,确立了一些原则,其中即有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基于此,我没有以时间为序铺排,而是按专题用大量细节展现了郑州三联书店的方方面面,以及从业者的五味生活。不过百密一疏,我的某些文字依然有伤害他人的可能。《书市春秋》有这么一段话:“相对应的‘教训’也有,且举两例。1997年,我们订了不少作家出版社的《邓小平》,不想却是罗高林的长诗,虽有邓公去世的背景,但依然走得很慢。还有一次,由于准备在书店设立音乐电影图书专柜,我们单独订了某出版社某套书中的《名家道乐》,谁料那只是汇集了文化名人说‘乐(lè)’的文章,意思不大——我们认‘乐(lè)’ 为‘乐(yuè)’了。我想,如果看了样书,我们应该不会订这些书,至少也不会订那么多的。”起初,三处“我们”为书店经理的名字,有朋友看到后,认为不妥:“一般来说,总结经验教训都是针对自己的,而不是说别人怎么错了,你说是不是?”想想也是,虽然我说的是事实,可让当事人看了,容易误解,从而影响我们的友谊。本想一删了之,但我又实在舍不得这两个例子,便做了微调。
“非份之想”改为“非分之想”,“选择权力”改为“选择权利”,“肯请”改为“恳请”,“恋爱轶事”改为“恋爱逸事”,等等。这些都是错别字的更正。在课上,老六认为编辑不是校对,编辑要做没有标准答案的工作。之前,他说:“编辑更像一个工程师,不是个美容师。所谓工程师就是把这个作品升级成更好的产品,做更好的推广。”我的理解,这是他对编辑的更高要求,因为校对工作是编辑的入门功课,并非不重要。他还说过:“一个编辑的成才之路,首先是不干编辑,先干别的。”无疑,“别的”应该包含校对那些美容师般的工作。对于作者来说,错别字源自想当然或用输入法拼字时选择不当,如果成文后不做仔细检查,就将问题推给了编辑。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作者应购阅《咬文嚼字》等书刊,建立用输入法拼字时选择不当的案例,自查之外,请身边读者审阅文章,尽力减少其技术性失误。
“24.30元”改为“二十四元三角”,“40秒”改为“四十秒”,“第2期”改为“第二期”,“16开”改为“十六开”,等等。对于出版物上阿拉伯数字的泛滥,曾有人讥讽:这些编辑是不是将来“不管3721”,全部将汉字数字改掉,非要弄得读者心里“7上8下”不可?老六对此肯定也有意见,所以在《读库》的文章里,除了年月日,数字多为汉字。他在课上解释,年月日之所以还用阿拉伯数字,是因为汉字“〇”太难看了,否则他会一统数字为汉字。我以为,其实汉字“〇”并不难看,与汉字还算和谐(如“二〇一〇年”),而且用到的机会并不多,因为《读库》所刊文章多关注二十世纪的人和事,由此,年月日倒是可以用汉字表现。就《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而言,他将“70后作家”改为“七零后作家”,有点不到位,要改也是“七〇后作家”才是。
删除“啊”、“嘛”、“呢”、“了”等语气助词,删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学赶帮超”、“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诉苦会”等词语两边的引号,更换大部分叹号、破折号为逗号或句号。虽然只是多了一个语气助词,却有抒情或议论的嫌疑,不符合《读库》的整体风格,在老六那里是通不过的。他倡导非学术、非虚构、非专栏的叙事文本,摆事实不讲道理,要细节,要故事,要人物,不要观点,不要结论,不要评判。这种文本是留白,是对读者参与其间的邀约。更换叹号的初衷,应与此类似。为避免对阅读的干扰,在投稿前,我删除了文中所有图书的版本信息,然而在他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比如可用可不用的引号,尽须除去。他有一个编辑方针,“插图于不可不图,去图于可以不图”,也许唯有做到后者,才能凸显前者。引号的去留也是如此,读者碰到“不可不引”,一时停顿,正好可以细细品味。例如:“我一直疑心相关部门是在‘选择性执法’,即便是有所选择,也是一阵风而已。他那张书单上的书,均为港版的‘敏感词’们的传记,自然,在大陆流通的,肯定是盗版书。这是盗版商的一个‘保留曲目’,不过,也许他们晓得了管理部门的脾气,那些书是不便碰的,为避其锋芒,即使有心‘传播港台文化’,也多选择文艺书了。”
不贤识其小。老六对我的文章的修改不止上列几处,他的编辑思路与标准也不限于这些细枝末节,不过暂且先整理到此,好在来日方长,我还有学习的机会,届时再做笔记。
在第二次上课之前,老六先后布置了两次作业。
20110410发来两篇文章,要求如下:首先,将文章打印,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进行编辑,所做编辑符号用蓝笔标注,并统计蓝色数量标在页首(简称A件);其次,直接在原电子文件上编辑操作,将不带编辑符号的编后稿出小样,并打印(简称B件);最后,将A件和B件各复印一套,注明编者的姓名,在4月15日之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快递至课代表处。经我编辑与统计,A1共有 498处蓝色,A2 共有411处蓝色。
20110420布置第四次作业:将第三次作业中的两篇文章,与《读库1102》中相对应的文章对照阅读,将自己在第三次作业中标注的蓝色,与《读库1102》中的刊发稿相比照,对有疑问的地方标注问号,对有异议的地方标注叹号,于5月3日前将问号和叹号的数量告知课代表,并挑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问号和叹号(每个同学限二十个以内),将其具体内容以邮件方式回传。第二次上课,将选择这些问号和叹号来解决(不再课堂提问)。如没有问号和叹号,就选择零申报回复。经我对照与统计,共有4处问号、8处叹号,总计12处。具体内容从略。
除此之外,我还将这两篇文章打印,依照《读库1102》中的刊发稿用红笔编辑了一遍(简称C件),经统计,C1共有277处红色,C2共有528处红色。
20110507下午两点至五点,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302教室,参加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第二课。
上课伊始,老六强调,他在课上讲的,既不系统,也不根本,均基于与同学们强大的共识。潜台词是,脱离了这个语境,某些话难免会让人误解,陷入口舌之争。的确如此,某同学将老六在第一课上的论断发布后,引来网友众说纷纭,有人不同意“精装书封面不宜用特种纸”,有人不赞同“编辑不是读者”,有人认为有些意见不具有普适性,等等。鉴于此,我特别说明,由于抽出了案例,加上学习笔记是以自己的语言复述的,一些观点或有突兀之感,敬请留意与谅解。
随后,老六描述了理想中的编辑要做的工作:校对、编辑修改、补足环节缺失、选择与判断、稿件配置、视觉呈现、编务,以及成本核算、宣传推广、产品设计、品牌维护、发展规划。除了校对,其他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其中,编辑修改的原则是不可逆;选择与判断不仅体现在面对几百篇稿子时的披沙沥金,也体现在拟用稿件刊发时机的把握;稿件配置主要运用于报刊及杂志书,稿件的长短软硬远近有图无图等,须整体把握调配得当;视觉呈现需要责编与美编密切合作,责编应该最了解稿件,向美编描述自己的想法,由美编呈现出来;产品设计不限于单一出版物的生产线,也要考虑到本公司其他相关产品;品牌维护应兼顾机构与个人,不可偏废。
为培养语感,老六建议,多读好文章之外,还应多做编辑体操。所谓编辑体操,即对刊发文章的再加工。他说,没有不能再编的文章。不过他又提醒,对文章别编辑过度,别事儿妈。他推荐同学们阅读蒂姆·哈洛维的《报刊装帧设计手册》,中文版2006年1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他提及,《纽约客》并非对每篇文章的成本平均用力,不会都是投入上万美元花费好几个月时间换来的稿件,而是以丰补歉,比如刊登的专栏文字,成本就相对较小,而我们的报刊恰恰相反,在专栏上投入过大,顾此失彼。
老六希望《读库》给人以散漫洒脱的感觉,而不是紧绷神经。作为编者,他与作者是相互默认的关系,在编辑的过程中,如果作者的气场大,那就顺从作者,反之则是作者顺从他。他以为,没有不能用的稿子,对于扁平化与二元化(标签化)的稿子,若有可取之处,他必对其打磨处理,以凸显其优势。他坦承,相比较而言,自己对文艺范儿十足的稿子更挠头。但凡是媒体,总免不了固化的趋势,暮气弥漫。为避免《读库》有类似的命运,他一方面延请海外作者写稿,另一方面,拟于下半年开办非虚构写作班来培养作者,以补充新鲜血液。编辑《读库》六年,他发现我们的思维习惯、写作习惯是有问题的,而且对当下的时代缺少记录,如此下去,所写文章难有突破。前一段他招库管员,有七八十人应聘,每一份简历就是一个人的求职血泪史,但惜乎没人将其记述下来。
课上,老六展示了一张照片,上面是同学们的第三次作业,厚厚的一摞,足有一米高。他感叹,从来没有哪篇文章享受过这种待遇,一百多人同时对其进行编辑修改。结合第三次与第四次作业中同学们的疑问与异议之处,老六谈了自己的看法。一篇文章的标题不是独立的,所以他在拟题时,会通盘考虑本辑及往辑文章标题,注意呼应与规避。对于一万字以下的稿件,他均删除小标题,因为《读库》一页的容量是九百字左右,带小标题的短章节会显得单薄。《读库》是通俗读物,而非学术刊物,故一般不加注释不列出处,当然,这个规范有个渐进的过程。行文中的引号,除了直接引语或讽刺,一律删去。“天才”、“著名”等形容词,以及作者的抒情与议论,都是对读者的伤害,都是要不得的,他希望给读者以空间,让其做出判断。对于漏网之鱼,他表示,是缘于自己改疲劳了,解决的办法唯有换眼换手,将来若形成编辑小组,或可改进。在国外,编辑有修改人、改写人之称,对作者的线性叙述,高明的编辑往往会将其打散,穿插组织,而他对某些文章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如今,留用的稿子已能排到明年,但他不会一口气将今年的《读库》全部出完,逍遥自在,而是以两月为周期匀速推出,在此期间,等待更好的稿子,以替换一般的。他说,编辑部不是法庭,编辑不做有罪推断,针对作者涉嫌侵权的情况,他会将读者的反应告知,让作者自处。
课后,老六布置了第五次作业:本着“没有不能再编的文章”的精神,任选一篇《读库》(非00辑)已刊发的文章,复印下来进行编辑,所做编辑符号用蓝笔标注,把统计数量标在页首,将编辑好的稿件复印一份,在5月20日之前(不含20日,以寄出时间为准)快递至课代表处;找某一辑《读库》(非00辑),分析稿件配置情况,文章如此搭配有什么意义,或者有什么问题,列出说明(简称文件A),对“成本核算、宣传推广、产品设计、品牌维护、发展规划”有什么心得,或写成一篇小文章,或写几句话,或提出几个问题(简称文件B),于5月27日上午十点之前将文件A和文件B以附件形式电邮给课代表。
20110508赴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在映画廊参观任曙林摄影展《八十年代中学生》,在百雅轩参观《冷冰川艺术展》。这两位艺术家均是我偏爱的,也都和老六及《读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任曙林的专题《中学生》曾刊发于《读库1101》,而冷冰川的作品,2008年被老六编辑成一本笔记书《冷冰川:一个冬夜的词根》。
去北京之前,得知《八十年代中学生》开展,便在行程里安排了参观的计划。魔鬼训练营第二次上课时,谈及图片的筛选,老六认为,选择也是一种创作。他展示了任曙林的一幅摄影作品,空镜头里,钢丝上,一件女生短袖衬衣上搭着一条红领巾在晾晒。编辑之初,他有意将此定为压题图,后来又觉得这幅作品太写意了,与整体风格不符,最终舍弃。他说,有时不用某张图片甚至比用它还难,关键是要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比较好的结合在一起。
在摄影展上,我欣赏到了这幅摄于怀柔县喇叭沟门乡的作品,以及其他《读库1101》未收之作。现场布置了学校桌椅,犹如课堂,一角放映着任曙林1982年拍摄的纪录片《夏日的回忆》,另一角展览着他当年的笔记等资料,穿行其间,恍如时光倒流。再看照片,晾晒的短袖衬衣上的花纹,游泳池边女生背上的勒痕,都触动心中最柔软的部位,让人想哭。在留言本上,我写下一句话:“岁月的手指点石成金。”
“原作,一定要看原作啊。”面对冷冰川的原作,想到老六的感慨。我先后购阅了数种冷冰川的画册,知道他那些墨刻不是在黑纸上用白色的笔描画出来的,而是在纸板上用刻刀锲刻而成,可走近原作,看着细密繁复的线条,还是惊叹不已。锋利坚硬的刻刀,圆润雅致的画面,经他的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布上雕塑作品是另一种风格,极简而粗犷,与墨刻相映成趣。这些布面综合材料作品,是他创造的另一种的艺术样式,他将画布用茶水反复地浸染,并伴随反复打磨,在布上以积淡墨色为深浑的厚色,然后再将麻丝、药材渣、茶叶末、枯草屑等多种材料拌和在油画颜料中,成为综合媒材进行塑造,产生类似浅浮雕的空间效应。凑近作品,依稀有淡淡的植物香气,令人浮想联翩,这也是经由印刷品体会不到的。
为保持行文的连贯,在记录老六课堂上的观点时,我省略了不少他列举的事例。回看课堂笔记,有些舍弃的地方实在可惜,现补记于此。
第二次讲课,说到共识的重要,老六举了两个例子。某次在饭店点菜,翻了一遍菜单,他对朋友说,自己要那个“报眉肉”——这话怕只有出身新闻学院的人才能说得出来,非媒体从业者恐难解其意。大学校园流行一个段子,说是理科生到食堂买大饼,请师傅给切一块“锐角饼”,对方并不讶异,询问需要多少度的——所谓心领神会不过如此,避免了无谓的口舌。
程长庚演出版《文昭关》,出场词为“勒马停蹄威风涌,那旁坐定一老翁”,其弟子汪桂芬后改为“伍员马上怒气冲,跳出龙潭虎穴中”。老六认为后者改得好,更加符合人物的心情。由此,他推导出编辑修改的原则是不可逆。
老六说,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的风格,拟题亦如是。《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报道的标题爱用“××的××”,如总第624期《红茶的性格》、总第628期《苹果的颜色》;《知音》的标题以煽情为能事,曾有网友按“知音体”,戏拟《西游记》为《我那狠心的人啊,不要红颜美眷,偏要伴三丑男上西天》,戏拟《白雪公主》为《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读库》文章的标题,长短不一,大都平实。他回忆之前就职于某报时,某年策划一天报道一位劳模,到最后一看,三百多篇文章里,就有十篇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因此,他如今在拟题时,会通盘考虑本辑及往辑文章标题,注意呼应与规避。他以《读库1102》里的《阅卷》为例,由于本辑四字标题过多,加上之前刊发过《图画1958》等文章,所以就放弃了原来拟用的《阅卷1977》。
第一次讲课,老六提及几年前自己担任《森林之歌》文字统筹的经历,分享了其中的甘苦。他说,所谓文字统筹,其实就是编辑,对解说词做减法之外,还将每集末尾调整为声调是第一声或第二声的字。他认为,解说词最后一字声调若是第四声,会很别扭。他的经验是换词后默念,选取最具音韵和谐感的字词。转引他的博文《森林六歌》相关段落于此:
鼓捣起解说词来,才知道这与惯常的写作是很不一样的。像我这样新闻专业出身的写手,往往喜欢开门见山先声夺人的写法,而电视解说,则要求服从于画面,无论是叙述顺序、主宾语安排,还是文字节奏、内在逻辑,都不能闹独立。一直到第二遍,和陈晓卿一起搞过几个彻夜之后,我也慢慢明白过味儿来。
不过有一点,我与组里的战士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解说词尽量不要对观众形成干扰,更不要让观众反感。陈晓卿说自己最推崇雅克·贝汉老师鼓捣《迁徙的鸟》时的做法,据说雅老师先是写了好多好多字,然后凝结成一句话:“鸟的迁徙是一次关于承诺的飞行”,至于别的,都是废话了。如果《森林之歌》也能归结到一句话上,就可以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了。
我们没能做到这一点,但也并没有像陈晓卿事先说的“加营养液”,而是减了不少营养。每次鼓捣一遍,都是一个往下删字的过程。不过这样做,也许才能让有价值的营养不至于被废话稀释,算是“加营养液”的另一种理解吧。陈晓卿对组里的战士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做减法”,心诚则灵,如今他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最擅长做的就是减法。
我们对文章的要求是“可读性”,而可读性对于电视解说词来说,就是另一种解释:可朗读性,以及可听性。我和编导一遍遍地过,就是找那种读起来舒服、听起来舒服的感觉,包括句末是不是双音节词、是平声还是去声……真的是奥妙无穷。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愿意怀着莫大的兴趣来好好研究之。
现在回想起来,我做的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是翻译,将一些像科教片解说词的文字转化成比较浅显直白的语言。这项工作最后的成效还需要观众来评价,但我确是知道了个中难度,以后再也不随便鄙视别人了——真的是不容易。
另一项工作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收获。为了搞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儿,我办了一个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卡,在里面泡了几天。尽管临阵磨枪得到的一些知识并没有多少用在片子中,但我自己却学到了许多林业学知识。“即使写一个人五百字,也要了解他一辈子”,这是新闻教科书里的箴言。每设身处地地操练一回,我便对这些箴言多了一层真切的认知。
还有一档事儿,就是将这九集捏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行其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掉那些重复出现的画面和字句。日出日落、云卷云舒,这样的画面是陈晓卿让各集编导删掉最多的,因为每集都出现,就连最漂亮的南迦巴瓦峰的瀑布云,也能把人看吐。而九集解说词中,也有一些大家不约而同的常用语,像“山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啦,像“为了生存,它必须如何如何”啦,像“对于什么什么来说”啦,像“它有足够的运气”啦,而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确实如此,像海南岛的热带雨林,每年每公顷土地有十五万棵幼苗生根发芽。最后,仅仅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幼苗才会长成大树,而它们长成大树的时间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问题是,所有的生命都关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症结被发现后,这句话也成为森林组的口头禅,做饭的湖南妹子对大家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们能在六点钟吃到晚饭”;我匆匆往办公室赶,会给晓东打个电话:“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一点钟能赶到”;李太山的MSN签名是对小女儿的预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将长成一个胖瓜”;陈晓卿到上海电视节当评委,第一天就发回短信:“当评委,上午看了两个片子。第一是《地球脉动·两极之间》。第二个是韩国《自然的边界》,结尾处是小野羚羊被放归自然,解说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读库1102》上市后,有网友指出,本辑收入的文章中,张鸣的《我的高考》同期刊发于2011年第四期《万象》。老六解释:“这是怪我,这篇稿子在我们这里拖了太久,作者另行处理后,又被我们用了。”
我翻阅了《读库1102》,其中杨义敏的《阅卷》与张鸣的《我的高考》,从阅卷者与应考者两个角度,展现恢复高考之初的种种,参照阅读,令人百味杂陈。我以为,在四月出版的这辑刊登二文,或因本年度高考在即,有应景之意。另外,如果没有杨义敏的文章,估计张鸣的文章就不会发了,换句话说,是前者“拯救”了后者。第二次讲课时,老六补充,其实是二者互相“拯救”了对方。
既然《我的高考》存在两个版本,比对不同,当能进一步学习老六的编辑规范。我觅得2011年第四期《万象》,复印了张鸣的文章,用黑笔按《读库》版修改一遍。经我比较、编辑与统计,共有169处黑色。
很明显,《万象》版更接近原稿,许多错别字都没改正,如“错的(得)有多么的离谱”、“地(底)盘发动机”。和《读库》恰好相反,《万象》的年月日统一为汉字,其他(如比例、农场番号)多使用阿拉伯数字。对较长段落,老六将其分解为数个小段。本着承前省略的原则,他去掉了部分名词或人称代词,如“我争他不过,只好委屈愚公他老人家,任由愚公大儿媳妇说去了”,删除第二处“愚公”;“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当初的所谓自我设计”,删除第二处“我”。为使句子干净,对可有可无的“了”、“的”,他一律去掉,如“有人依旧有样学样,忘记了时代其实已经变了”,删除第一处“了”;“由于考生总体水平太低,事实上那一年稍有的根基的人都上了大学”,删除第一处“的”。他调整了一些字词,让文意更加准确,如“待到复试,我跟医生打听,说什么药可以缓解紧张”,将“说”替换为“问”;“年复一年地没有考试,老师也糊弄,学生也不带降级的,怎么都能毕业”,将“地”、“降”分别替换为“的”、“留”。
第一次讲课时,老六布置了一项选修作业:拿萨苏新书《京城十案》与《读库》刊发的两篇文章对照阅读,体会不同的编辑风格。书中《十八里店“飞毛腿”案》即《读库1004》的《京东奇案》,《毒斗天南案》即《读库1101》的《毒斗天南》。为此,我买了这本书,用铅笔按《读库》版将相关文章修改一遍。经我比较、编辑与统计,前文共有1046处不同,后文共有807处不同。
《京城十案》编者调整了部分语词,如“文革”替换为“运动”(P41)、“韩国”替换为“东北亚某国”(P78)、“维吾尔族”替换为“少数民族”(P87),或是应对出版审查之举。不过,他将《十八里店“飞毛腿”案》中的“五公里”替换为“十公里”(P33)、“他”(冒充妇女主任的侦查员)替换为“她”(P37),则有点想当然了。对于作者的一些笔误,他未能发现修正,如“显(咸)宁侯村”(P53)、“马(孙)忠升”(P54)、“北京(西)站”(P89)、“关(官)渡区”(P91)。
萨苏行文,取评书与相声之长,加上起初是博客连载,叙述的枝蔓颇多。对此,《京城十案》编者基本上无为而治,如“这篇文章写到中间,有朋友看了说”(P40);“当然,如果李宝成较死理和公安机关就此事进行坚决斗争,也许可以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P63);“前面写的部分看来有个错误,把本田造的摩托车给了丰田,不过我的采访笔记中记录的就是丰田,估计是被那句‘有路就有丰田车’给忽悠的”(P79)。这些地方,老六都作了相应处理。
老六说,萨苏的稿子比较成熟,但依然有不少需要修改之处。除了《读库》的基本规范,如去掉小标题、删除可用可不用的引号、替换不必要的叹号、年月日之外的数字大部分统一为汉字,且举几例。
“被列入嫌疑名单的人远不止他一人”,改为“被列入嫌疑名单的人远不止他一个”;“认为‘老流氓’说还要来,并不是说说而已”,改为“认为‘老流氓’扬言还要来,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警犬被打掉吃掉”,改为“很多警犬被打死吃掉”。显然,老六见不得一句话重复用词,必予以微调,如此,看起来更顺眼,读起来更顺嘴。
“人多反而增加混乱,这就是世界各国古代军队的优秀统帅,在组织夜战时都十分谨慎的原因”,改为“人多反而增加混乱,这就是古代各国军队的优秀统帅,在组织夜战时都十分谨慎的原因”;“就在午夜刚过的时候”,改为“午夜刚过”;“他的生活,其实一如我们每个走在街头的普通中国人一样”,改为“他的生活,一如我们每个走在街头的普通中国人”。老六认为,如今出版物的编辑缺乏讲究劲儿。讲究有多个方面,将文字打磨得更加干净准确是其中之一。
细枝末节的整理之外,老六有时也会乾坤大挪移。《十八里店“飞毛腿”案》原稿之后,另有“篇后记”《退伍军人的另一个身份》和“外一篇”《獒兽咬死“衙内”》,他将其修改后插入正文。心里有眼里就有,我在《读库1004》的《京东奇案》中,撞见了让他耿耿于怀的汉字“〇”,的确与其他字不协调。据老六说,《读库》采用的宋体字,“字型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总不能为一个“〇”,换另一种字型吧。
当然,就这两篇文章来说,老六的编辑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实际上有些案件如果不是他交代,受害人都没有报案”,这句话是有语病的,老六与《京城十案》编者均视而不见;“你看琢,三信鸡叫就耍人”,老六改为“你看着,三更鸡叫就抓人”,《京城十案》编者改为“你看着,三遍鸡叫就抓人”,结合下文“唯独何须五回去越琢磨越不对,熬到快天亮,鸡叫头遍的时候,终于撑不住了,只好到警察那里投案自首”,无疑后者更好;“有一年我老家的煤矿发生了一起丢失电缆盗窃案”,“丢失”是多余的,老六与《京城十案》编者都维持原貌;“地点选得不错,是个高尚小区”,老六未作修改,《京城十案》编者改为“地点选得不错,是个高档小区”,更为恰切;“T-15次”,老六未作修改,《京城十案》编者改为“T15次”,其实应该是“T16次”,另,T16次并不停靠信阳,肖戈能在这一站上车,或因执行公务特事特办?
十一
20110611下午两点至五点,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502教室,参加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第三课。
一开始,老六感叹,这三个月下来,受益最多的是他,仅就同学们的作业而言,就使自己眼界大开,颇受启发。由此他想,有没有可能通过什么办法展示作业,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接下来,就成本核算、宣传推广、产品设计、品牌维护、发展规划等编辑工作,老六谈了自己的认识。他大致将成本分为内容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销售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内容成本即稿费,编者须避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要替不在乎的作者争取利益;生产成本即产品的物理成本,而成本与品质并非成正比例关系,就看我们愿不愿意为提高百分之四的品质,付出多出百分之四十乃至百分之四百的成本了;管理成本在现实中远高于其他成本,如请客吃饭与作者稿费、一线工作人员收入的对比,存在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仓储成本方面,他的经验是少印勤添,每个品种少于一千或两千册时即加印,每次加印四五千册,合理控制其仓储成本,正因如此,他在销售过程中,和仓储成本同步,售价先低后高,不欺负忠诚客户,以此提高动销率;如果说,仓储成本是要保证产品时时得有的成本,那么,配送成本则是怎么让读者安全收到的成本,对于网络直销量占据整个销量四分之三的《读库》来说,以何种物理形态与之相配套,用什么方法提高它的视觉效果,均需认真考虑,而这些也属于配送成本;销售成本的提法,他以为并不确切,指的是销售商回款安全问题,限于市场大环境,他也一筹莫展;相对于前几项,机会成本比较虚,他以同学们为例,选择在此学习交流,而不是做其他事情,就是付出了机会成本,不过总体来说,所得即所失。
在宣传推广方面,老六相信并尊重自己的读者,乐见信息自然与自由的流动。基于此,他极力避免权力的滥用,尽量不动用媒体资源,并谨慎对待读者的信任。他以为,相对于媒体,用户个人的推荐更有效。他强调,事实与观点分开,内容与广告分开,公益与经营分开,不要用公益作道德榜样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寻找或培养审美共识,分清产品的可读性与必读性,具备成品意识。在品牌维护方面,他判断,好品牌一定是骄傲的,或筛选有骄傲感的用户,或培养用户的骄傲感。在发展规划方面,他建议,要做到规模控制,降低金钱与权力的权重,针对一个项目一本书组建微型股份制团队,而他的发展规划是,做几本能养老的书,通过做事找到符合自己的行业标准,以及做一本画句号的书。
随后,老六讲述了自己新近获得缪哲翻译的《塞耳彭自然史》中文版权的历程。正如牟森所言,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旧元素的新运用。“生态圣经”之誉、周作人偏爱、叶灵凤提及其很难翻译、缪哲译得很好等等先后得来的信息,在老六那儿形成影响力的链接(嫁接),打通了任督二脉,促使他出手。和译者原来心仪的商务印书馆相比,他似乎并不占优势,可因为有多人盛赞的“爱仑本”为标杆,加之《童年与故乡》、《多雷插图·拉封丹寓言诗》保媒,最终促成此事。
在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后,老六以王小峰博客转的一则逸事,为魔鬼训练营挽结:
徐复观初见熊十力,问:该读什么书?熊答:王夫之《读通鉴论》。徐说:已读。熊说:你没读懂,再读。一段时间后,徐复观再见熊十力:已读完《读通鉴论》。熊问:有何心得?徐说:好多地方写得不好。熊怒斥: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去书!任何书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何不先看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也不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
后来徐复观回忆:此乃起死回生的一骂。
十二
《读库》首届编辑魔鬼训练营已经落幕,这份学习笔记也将告一段落。
“我想要一朵鲜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汪国真老师说出了我的心声。魔鬼训练营三次课,课堂楼层节节高,与之相对应,作业层层递进,讲课次次深入,所得远超预期。然而,说“谢谢”显得太轻,还是借用老六的话,让我们一起熬到老之将至吧。
我知道你今年春天干了些什么。
整理学习笔记,是为深入理解老六的编辑理念。这个过程一点儿也不轻松:要核实许多信息,比如《读库0601》里《追我魂魄》中老六未删的那句话,经查,并非他在课堂上说的“可怜的和尚”,而是“天真的和尚”;要考虑一些话是否适合发布,因此,这份笔记前几节专门请老六过目;要保持行文的干净准确,不能光学不练吧。因此,所用时间远超做作业的。然而,并不感觉太累,很值得。又疯又贱又简单,就是这样。如果文中有什么疏漏,责任在我,如果同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感谢老六吧。
一段经历的结束,一段回忆的开始。
转引老六的话,为这个春天作结:
编辑工作的真正考验,是对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不是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那么何以提高这部分的业务能力?惟多学多看多练耳。
这个行业之所以令人热爱,就在于它既清晰又模糊,既温暖又残酷。而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读者欠看的好书太多,编者欠出的好书太多,作者有待去挖掘的世界级选题太多,生存空间和成长余地都大得惊人,无论如何不应该懈怠或绝望。
一个人,如果还没有傻到自以为是的地步,就多学学别人的长处吧。即使对方给予你的,是提醒“不应该这样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44 , Processed in 0.08996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