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写作生长的声音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0: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听!写作生长的声音作者:杨庆祥
                           听!写作生长的声音
                            ——《今天》“80后小辑”编者按

                                 杨庆祥     载《今天》2012年秋季号

     这次“80后小辑”的三篇小说是甫跃辉的《惊雷》、王威廉的《听盐生长的声音》、马小淘的《迷失东京》。
    《惊雷》的开篇即描写了一个“清晰又虚假”的雷雨景象,这个景象类似于舞台的布景,与此同时,人物被召集到了需要他们现场表演的舞台——桥洞。这些人物包括:中学生、小青年、中年人以及叙述者。仿佛是一声令下,人物开始其告白,由此我们知道了中年人原来是一个杀人犯,他杀死了为生存所迫做妓女的妻子;青年人是一个小偷,他通过“偷”的方式反抗公司对他的无人性的盘剥;中学生则一脸无辜,他仅仅是来寻找他在雷雨中走失的狗。——而这一切的听众,则是那个非常有耐心的叙述者,他几乎是不动声色、不做任何评判地去倾听、观察雷雨夜的这一幕小话剧。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却通过不同的叙述展示广阔的社会视域,这是这篇小说的可取之处。它悬置了道德的判断和同情心的廉价泛滥,至少在这篇小说中,甫跃辉保持了一种可贵的小说家的克制和冷静,他所描写的只能是他能看到和能听到的,他甚至完全没有对人物进行任何心理的刻画,仅仅是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示他们的性格和命运。这些描写在一些地方显得过于夸张,却也恰好符合这种舞台剧的背景,也许只有在这种雷电交加,人与社会暂时失去联系的时刻,我们才有可能暂时挣脱社会性的束缚,通过回溯个人的历史来揭示现实世界的冷酷荒谬。这篇小说隐约触及到了我们当下遭遇到的现实困境,当我们变为资本的一份子,我们立即踏上了人性扭曲变异的不归之路。但明显的是,简单的拒绝和反抗只能导致更恶劣的后果(成为杀人犯或者小偷),而叙述者的态度是,“他没有太难过,拉上包的拉链,背在身后,默默地从桥下走出,慢慢地从河坡爬上公路。”
     王威廉的《听盐生长的声音》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这使得整篇小说带有一种内省式的忧郁气质。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大型制盐企业的员工,他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与他所生活的那片无边无际的“白花花”的盐旷形成某种同构关系,但是小说开篇的第一句——“我从厂房里走出来,看着白花花的盐碱地一直铺展到天边,我就想哭。”——就已经暗示了“我”与这个生活环境之间的潜在冲突。这一冲突因为高中同学小汀及其女友金静的来访而被明晰化。在这篇小说中,环境与人的冲突被置于复杂的叙述之中,小汀曾在煤矿工作,但由此他发展了他原本孱弱的绘画能力,而“我”,面对这死海一般沉寂的矿区,却通过金静的视野展示了其辽阔壮丽的一面,金静最后甚至幻想以死亡的方式与盐湖融为一体。这是人与环境的纠缠互动:我们改造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所塑造。这印证了维柯的精彩断言:人类不是什么先决条件,而是制度建立过程的结果、效果、产物。《听盐生长的声音》始终有一种音乐的语调若隐若现,它以极其当下的内容激活了现代文学早期浪漫主义的气息,这种气息尤其体现在叙述者“我”的“善感性”上,但是,这种“善感”又被一种80后所特有的冷幽默所解构,这是这篇作品的特色之所在。
     马小淘的《迷失东京》借用了流行小说所喜欢的婚恋题材,实际上,这也是马小淘最得心应手的内容。从中篇《毛坯夫妻》到长篇《慢慢爱》,都市青年男女的情爱纠葛是马小淘观察这个世界的入口。与一般流行作品不同的是,马小淘在她的作品中采用了一种非常直接的叙述方式——我指的是她用一种几乎不加任何修饰的口语来结构和完成她的故事。这种方式不仅使得她完全没用那种令人讨厌的女文艺腔,更重要的是,她通过这种直接性瓦解了流行的“爱情意识形态”——一种标准的小资产阶级的爱情想象和婚姻模式。当下青年生存之困厄由此得以呈现。阅读马小淘的小说,故事和情节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种语言的淋漓尽致,风花雪月你侬我侬在口语的狂欢中坍塌得稀里哗啦。但也是这种毫无节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性,重要的思考被遮蔽,甚至被平面化,最后不得不求助“日常生活永垂不朽”之类的另一种意识形态。这同样值得警惕。
     这三个短篇存在诸多毛病,从技术角度看也不是那么成熟,但他们都在各自的角度发掘了现实生活的不同侧面。他们所叙内容都具有强烈的当下性,因为这种当下性是如此强烈,不管他们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使其作品充满了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一方面来自于作品人物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磨合,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来自作者试图把握现实同时又力不从心的焦虑。这一力不从心的典型表现是三篇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比较含糊的,他们的历史被叙述所悬置,但即使如此,人物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却也隐约地有所表现——比如《惊雷》中的中年人和青年人大概属于城市中的小职员,即雇佣阶层;《听盐生长的声音》中的“我”则明显属于产业工人阶级;《迷失东京》中的女主角则是典型的城市小资产阶级。这些人物盲目地服从于这些阶级和身份的桎梏,又懵懂地意识到了不安,这种不安恰好是写作的发生学和内驱力。在这个意义上,这些作品有了一些“惊醒”的感觉——我指的是,80后写作者必须矫正自己的历史位置和身份认同,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存在主义式的小资产阶级的白日梦,而应该“于无声处听惊雷”,通过不停的思考和写作来楔入我们时代的黑暗之心,剜心剔骨,然后——我们就会听到真正的“写作”生长的声音,它比盐更细碎,但是,谁敢断言它就不会变得波澜壮阔起来呢?


                                               2012/10/23于北京寓所
                                               2012/10/24再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3:13 , Processed in 0.08434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