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靖明:释放视觉设计艺术思维的激情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释放视觉设计艺术思维的激情
  设计,在权威的汉语大型词典《辞海》里解释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在汉语中,“设计是作为表示人的思维过程与动作行为的动词而出现的”。我们所说的设计是源于英语“DESIGN”的外来语,这个词除了汉语“设计”的基本含义以外,“艺术”一词的含义占了相当的比重。我们很难在现代汉语中找到一个完全对等的词汇,于是我们采用了一种折衷的方法,在设计前面冠以“艺术”形成“艺术设计”的词组,以满足公众理解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社会分工,然而艺术设计在它的发展道路上依然延续了社会分工演进的基本模式,即从整体到分得越来越细,“视觉设计艺术”随之被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培养正确的设计艺术思维成为一直以来业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视觉设计艺术思维对于从事视觉设计活动的从业人员至关重要,正确的训练方式可以事半功倍。人的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前提,人脑受遗传等方面的影响,本身有着一定的思维差异,研究人员发现后天的训练和环境的改变可以使脑组织发生变化,使人脑思维更加活跃,提高脑利用率。思维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教育活动,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不断改善思维的品质,从多方面进行训练,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视觉设计艺术思维的训练方法可以借助于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结合艺术创作方面的具体实际来进行。
一、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让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
  视觉设计艺术思维的培养要从训练想象和联想作为切入点,想象和联想思维是决定设计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强后天的训练,可以拓展想象力。设计艺术创作与科学有很多相同之处,有想象力的设计艺术创作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联系的纽带。联想和想象都来源于记忆或印象,记忆或印象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形成了联想和想象,新的设计艺术作品往往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一个设想引发另外一个或多个设想而诞生的。人对物象的感觉绝非孤立,视觉对象可以同周边环境发生置换关系,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图地反转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因为人的视觉转换造成的。图中是日本著名设计家福田繁雄先生的作品,作品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双性感的女人大腿,在向前走动,随着视点的向上移动,在我们的视觉中又出现了男人的裤管和皮鞋。这幅作品本身反映的究竟是女人的腿,还是男人的腿呢,原来答案是可以随着视线的移动而变化的。在一张本是平淡无奇的纸面上,能如此惟妙惟肖地表现男女腿相互巧妙交融的一面,真可谓大师作品,不可多求。利用这种表现手法无疑对增强我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和丰富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法是极有帮助的。视觉设计艺术思维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那就是想象离不开联想的心理过程。联想是通过寻找对象之间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象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空间、形体、质地、色彩的感受形成了特有的印象被储存在大脑里,所以当某个对象出现时,人的大脑会立即兴奋起来,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联想,视觉设计艺术正是利用这种看似平常的联想来进行创作的。联想是依据具体形象进行的直接、相关的联想形式,也可以是概念之间的联想形式。人们对于色彩联想的存在是众所周知的,不同色彩能传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具有冷、暖感,强、弱感,进、退感,兴奋与冷静等特征。色彩可以给人以具像的联想和抽象的想象。例如,红色、紫色能给我们带来血液。太阳和葡萄、茄子、紫罗兰等这样一些具像联想,同时也能带给我们革命、热情、危险、喜庆和高雅、神秘等抽象的联想。在儿童画中色彩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他们敢于改变人们习惯了的常规物体的色彩,比如,把太阳涂成黑色,人的脸涂成绿色,人们对于这种无定式的色彩描绘非但不会横加指责,反而为其大胆的色彩想象力而感叹。我们对于文字语言的联想亦然,简单一个词“生命”,人们的脑际里会迅速略过诸如灾害、孕妇临盆、抢救、车祸等情景,也会随之产生“绿叶”、“水”、“氧水”等一系列的联想。这不能不说明联想所带来的想象力是多么的敏捷,它的存在是何等重要。因为一件没有个性特征的设计作品是平淡的,没有生命力的,反之,就会是一件充满生机和独特心灵感受的好作品。长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得视觉设计艺术的从业人员能够把快速闪现或是模糊不清的思维形式及时捕捉而清晰地表达出来。
二、人无我有、领异标新,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视觉设计艺术思维
  创造力是人们对现有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从而产生出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它大致是由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这四种能力所构成。创新是艺术家们的追求,设计艺术作品总是强调不断的创新,不论是在风格、材料、形式、表现上,还是在内涵等诸多方面都强调领异标新。当艺术家在创作中涉及到某个事物的时候,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思绪向外拓展,产生新的视觉设计艺术思维活动,找出事物与众不同之处,赋予新意,使作品从外到内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观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领异标新的视觉设计艺术思维是困扰高校设计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计划和安排都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因为学习是个受外界反复刺激反应的过程,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扮演着主动的角色、学生扮演着被动的角色的话,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被动的学习设计会失去自我特性的存在,同时也会扼杀创造欲望。《论语·述而》已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说。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愉快式教学中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能够主动地、自觉地掌握知识技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久违的创新激情和想像。在我系2002级的《图形创意》课程中,同学们在完成“条凳的新面孔”的作业时就充分体现了的创新想法,有的在白色的橙面上画了蚂蚁搬面包屑的过程,栩栩如生的小生命活跃于凳面,气势磅礴,让你怀疑坐上去的后果会是什么样子。另一张凳面上是一把锯子,巧妙地与周边环境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凳和树的因果关系。这些都是五六位同学集体创作的结果,教师不断地让他们出草图,一个方案甚至有几十个草图的诞生,不断地让同学们学会自己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让个性化设计作品展现个性化的过程。领异标新的方法要求视觉设计艺术人员在艺术思维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思维,多路子。个性的表现是领异标新的视觉设计艺术思维训练所强调的,设计艺术作品需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才不会落于俗套,个性展现是设计师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和审美体验的再现,同时也是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所在。
三、反应敏捷、快速应变,提高视觉设计艺术思维的灵敏度
  提高短时间内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会使视觉设计艺术思维更加活跃。思维越是敏捷,大脑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刺激物做出的反应速度越快,向外输出的信息量越大。例如,生活中往往有这样情况,当我们需要一把尺子来划直线的时候却发现周围无法找到尺子,有的人对比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而有的人却可以信手拈来众多可以用来代替划线的工具,比如把书本、文具盒、相框、玻璃、信封等的边缘作为“尺子”;为了让收音机声音再大一些,可以把它放在空的塑料桶里,利用回声来扩大音量等等。这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应变技巧是学习和积累的结果,而这种灵动的、敏捷的思维训练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我们尝试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思维敏捷”的单词,便会出现上万条有关“思维敏捷”的信息,粗略一看,绝大部分是与公司招聘相关的信息,设计公司的招聘信息仅仅占其一部分。这说明对于思维的敏捷要求是一种工作能力的预见和对未来公司员工素质的一种评判。同样的,作为思维的一种方式,视觉艺术设计思维的敏捷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比如教师在出示一个“停止”的题目后,学生将快速构思时涌现出的想法一一记载下来,最后再对这些构思分析判断,提炼升华,用图形语言表达出来。训练之后,比较受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和没有受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前者思维明显活跃。
四、反思现状、逆水行舟,合理地运用逆向的视觉设计艺术思维   
  为避免造成亦步亦趋的视觉设计艺术思维,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要采取反思现状、逆水行舟的思想方法。按照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我们的作品会缺乏创造性,当你感觉思维被禁锢时,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或许能发掘出新的创作构思道路。作者曾经在2001年为四川人民出版社设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籍装帧,接到该设计后,便查阅有关该书的众多版本的封面设计,均是以彩色画幅或剧情照片作为设计的元素来完成的。为了让这本书的设计效果能脱颖而出,便采用了大量的黑色色块及图片来体现该书的凝重感,惟有一颗象征保尔头顶军帽的五星跃于画面。整个设计干净、利落,市场反响也很好。在荷兰现代版画家埃舍尔的《上行和下行》的作品中就运用逆向思维法,利用人的错视觉感受来表现他对人生、哲学的态度。逆向思维的运用也经常在其它设计中所推崇,例如在化妆品设计中,国际知名品牌“玉兰油“就是其中一例,众多的化妆品都采用人们习惯的粉色色彩来做产品形象主要构成色彩,而玉兰油则采用了黑色,用这种与常理相悖的重色来刺激消费者的感观,从而得到了很好的视觉记忆效果。现代众多有创新意思的平面设计师,在自己的创作理念上往往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从常规思维的对立面找到新的思维方式。在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在人们正常创意范畴之外反其道而行之,能够克服创意效果的单一性,有时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五、幻想中寻找,创新中实观,勇做设计挑战者
  幻想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超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思维方式能指导人们调整当前的认识和行为,并积极地开拓创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的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惟有高水平的超前思维活动,才能造就高水平的艺术设计作品。十年以前有谁能料到今天的手机具有通话、录音、拍照、摄像、上网等如此强大的功能呢,也许几年后的移动电话便可以成为摇控电视机、VCD机、汽车、冰箱等现在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用具。如果当初移动电话设计者没有用一种超前的思维去做引导,移动电话恐怕现在还是只能作为一种单一的通话工具被广泛使用。艺术设计师在创作构思中是离不开形象联想、艺术想象这两个重要环节的。实践证明,有多少个在没有被发明或被实践证实之前的超前想象被人们认为是荒诞的幻想,而正是这些幻想在多年以后却随着科技的发展被实现。人们想飞上蓝天的梦想在1903年由奥维尔·莱特兄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驾驶“飞行者一号”飞机实现。飞机在空中飞行12秒,飞行距离为36.5米,此举成为人类第一次可操纵的动力飞机的持续飞行。2003年,世界上航程最远的客机“空中客车”A340-500可不间断飞行17小时。飞机的出现让人类的生存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也为我们探索辽阔的宇宙空间提供了可能。飞机,这对人类新增的翅膀,它带着我们越飞越高,也越飞越远。作为设计师来讲,任何一次的艺术设计创作之前,都会因为创意的需要而引发对具体物象的感受、分析和认识,再由此产生超前思维的活动。设计艺术创造的超前思维强调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描绘世界,进行超前思维训练能够使我们在漫长的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未来中捕捉灵感,从幻想中寻找思路,在创新中实现理想。
   
六、激情释放、迸涌自如,捕捉瞬间的灵感
  视觉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某个偶然的事件或突发的因素能使他们模糊不清,反复思考却无结果的概念突然清晰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感”。灵感是人类创造性认识活动中一种最神妙的精神现象,它具有突发性、突变性和突破性等特点。灵感的捕捉对于设计师来说是职业的敏感与天性的结合。灵感思维是视觉设计艺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灵感的出现是思维过程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智力达到一个新层次的标志。对于设计师来讲,灵感就在身边,它的出现能够使他们激情高涨、创意无限。灵感潜藏于思维的深处稍纵即逝,难以捕捉。它的出现有偶然性,它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能够创造条件让灵感随时随地突然出现。这个条件就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灵感思维的活动规律,如突发性、不连贯性、不稳定性、迷狂性等,加强知识积累,勤于思考,创造条件使灵感出现。“和艺术家一样,科学家也需要灵感”,“我培养灵感有四个字,这就是‘知识’加‘汗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现已70高龄的全球著名的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教授是这样理解灵感的。从1964年开始培育杂交水稻,六年来不停地搜索和思考加之灵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籼型杂交水稻,使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不停地思考,努力探索,为艺术创作中灵感的出现铺平道路,因为勤于思考的人最终会受到灵感的青睐。
七、重视细节、诱导创意,练就一双敏捷的双眼
  细节原指生活中琐细的事情,这些事情原本是可以被忽略的。正因为这种忽略的存在形成了人们对细节的无动于衷和麻木。其实细节在很多情形下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就如生活中的成功人士的形象就是由各种细节架构而成的一样,在视觉艺术设计创作中细节往往会成为创意成功的基石,因为良好的诱导方式会使细节变为创意的亮点。于是,在视觉设计艺术思维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许多具体形象和形式进行带有诱导性的提示,如视觉设计艺术思维能否通过对艺术题材的选择进行有目标的诱导,对形象的构成有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处理形成新的视觉形象,对相同或相近的对象用类比法加以诱导,是我们的艺术创作在进行中受到多方面的提示,从而增强视觉设计艺术思维的效果。艺术家根据这些有意识的提示以及具体的思维途径,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对此加以分析、探讨,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和相关的因素,从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最富美感的思路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八、不薄今人爱古人,培养传统视觉设计艺术思维
  我们应该这样来看待设计,它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一种结合形式,因此,设计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传统文化对于视觉设计艺术所产生的连带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点从不同时代的视觉设计艺术作品中就能看到。因此,树立“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创作动机,认识到设计之外的知识是设计创意的源泉,同时重视传统文化,培养时尚的传统设计风格是值得倡导的。我们至今仍然褒扬包豪斯的立校精神,就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传统文化对信息时代的我们的影响,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等思想既是包豪斯的一贯主张,同时也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精神的体现。现代设计中所讲到的“以人为本”,也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老庄的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许多成功的艺术家在他们艺术创作生涯中都很注重读书交友,集思广益。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从书本中、自然中和朋友之间相互交谈的过程中得到创意的思路,找到创作的灵感。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是能够通过相互激发,相互补充而发挥得更好的。由于每个人的国籍、人种、宗教信仰以及所受的传统教育、生存的环境影响的不同,形成了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思维效果和思想认识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朋友之间的交流,相互之间会在不同的方面受到启示,在认识上有所突破和升华,相互之间的信息可以取长补短,吸取有利于自身的方面而发挥更大的艺术设计创作空间。
  综上几点旨在阐明: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与坚持不懈的设计艺术思维训练同步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可以相得益彰的。
参考文献:
廖军《视觉艺术思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09:31 , Processed in 0.12523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