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怪人韩羽的一天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10: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怪人韩羽的一天作者:海宽
怪人韩羽的一天
                                ————杨海宽
    年近八旬的韩羽先生,一点儿也看不出离休的意思,生活节凑还是一个"忙"。
   
    天刚放亮,韩羽起床洗漱完毕,即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活。
    首先是遛弯。只见他,顺手拿过门边的手杖,下楼直奔公园。
    说起手杖,韩羽大约有十几枝之多,都是游历各地名山大川时当地主人所赠,而其常用的降龙木龙头手杖,却是出自嶂石岩。我听他说,那是他陪方成先生游嶂石岩时,当地主人所赠。当时,主人还颇有雅兴,要他们在拐杖上相互题字,说有专门的刻工帮助刻字。记得当时是韩羽先为方成题的是“助方兄一臂之力”,方成略一思索,给韩羽题的是“手足之义”,韩羽说,方成所题,蕴藉含蓄,一语双关,使人不得不赞服,他当时就翘了大姆指:姜还是老的辣。
    其实,韩羽策杖,并不是为了助力,每每听到同是遛弯的老人们在后面叽咕,这个老头子,拿着个拐杖走得到比我们快,......据韩羽说,他拿拐杖,纯属习惯成自然,小时候即使不拾粪,外出也得背上粪筐,主要是手中拿着的粪叉,一叉在手,壮胆。这是他自己的俗解;而雅解呢,不是有孔子负手曳杖,逍遥于门之说吗,我看活脱脱就是韩羽现在的最佳写照:手背在背后,拖着根拐杖,逍遥于家门口的世纪公园的林荫中......可见,孔孟之乡出来的人,这一手,源远流长......
    韩羽的策杖遛弯是每天的必修课,独自一人,悠哉游哉,走快走慢没人说,天覆地载任我行,虽说孑然一身,但似绝对自由。依我看,这与寺庙中僧人们的早晚打坐功课并无二致,只是他的理由更逗。他说:
    “同是迈步,有时叫‘走’,有时叫‘遛’。走,与‘劳’沾边儿,带汗味。遛,‘傍花随柳过前川’,有‘逸’味,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厌‘走’喜‘遛’,人之常情。”
    “腿劲儿终是有限,。。。。。。”
    “远途跋涉乏累之苦,。。。。。。我的招数是背书,。。。。。。”
    “在北戴河与李泽厚(美学家)同志闲聊,我说我喜欢独自一人走路,可以天南地北地想这想那,无人打扰,这时候脑子的活动也最为放肆。李泽厚说他也如此,说他思考问题都是靠走,文章也大多是‘走’出来的,怪不得他有本书,起名叫《美的历程》。”
    “遛,除了最能属思(正经事),还有一乐(自寻开心)。比如拿往事做文章。往事虽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只二三。然去取在我,剔除不如意事,挑那可与言事,‘不走麦城,专过五关’。不仅忆,更辅之以编造,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极尽想象之能,专往那痒处去搔。每到情浓处,气愈豪,胆愈壮,愚汉逞强,懦夫奋袂,无往而不随心所欲。胸中快意,借‘想’代酒消之。陶陶然,庄周是蝴蝶欤,蝴蝶是庄周欤由?”
    韩羽遛弯不受场地的局限,这一点有他的文字为证:“喜遛者不择地,不必定有林泉溪壑小园香径,田塍野径沟旁墙隅尽可凑合得过,不闻‘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乎?别人爱信不信,反正我信。”韩羽也做气功,自称‘韩家功’,原先在院子里的小公园的丛竹中,小园被废后,现在改到了绿荫环绕的世纪公园。作功入静,是乎是进入了虚灵状态,似睡非睡约一小时。
    早饭后,韩羽就写字画画作文章。
    据笔者多年观察,韩羽十几年离休生活过下来,不但没有“休养”,反而是越来越忙。你若问他忙什么?他会说,我辈还能会什么,不就是写写画画。当然,说起整天忙忙碌碌地写写画画,他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
    “写着写着,画着画着,渐渐地喘气粗了,生了气了。写不好画不好能不生气?自己骂自己:‘笨蛋!’骂完之后,仍是写仍是画。画来画去,写来写去,偶尔涂抹出了差强人意的几笔,或是从笔底蹦出一句俏皮话语,又破涕为笑了,仍是自己骂自己:‘你小子还真行’,自己褒奖自己,最不虚假,最心安理得,也最使之惬意。可这惬意是由生着气画画的苦换来的。苦中有乐,苦尽甘来,信哉。”
    “我这种状态和玩麻将牌的应说是像极了。你看那打麻将牌的,如果连着输上几圈,手也哆嗦了,喘气也粗了,喘着喘着,忽地摸了个‘一条龙’,能不兴奋得蹦起来,能不心中暗骂:‘你小子还真行!’”。
   “ 但也同中有异,他赢了的高兴是根植在别人的不高兴上,而我的高兴和阿Q一样,是这个自己打了别一个自己”。
    你说这种理论和比喻,能不使人忙碌上瘾吗。当然,他还有一句话更绝,把忙和养生结成了统一体,让人不能不佩服和学习他的这种“忙碌”的生活状态了。他的原话是:“大漫画家方成有句话,‘我整天价在忙,忙得连生病的工夫都没有’。‘忙’可祛病,养生之道在其中矣。”
    读者诸君,如此高论,你以为然乎?
   
    午饭后,流览报刊后午休。
   
    下午继续工作,而后上街选购光盘。韩羽看光盘,土的洋的,经典,快餐,有什么看什么。所以,淘搜光碟就成了他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当然,他的选藏光盘,也象选书一样似有洁癖,容忍不得有半丝脏损或刮擦,而且他买盘时讨价还价,他开玩笑说,这‘尔虞我诈’,也乐在其中呢。所藏四大类(故事,戏曲,科普,风光)十大系列(昆曲系列,苏联系列,欧美系列,日韩系列,恐怖系列,惊悚系列,风光系列,灾难系列,经典系列,其他系列)二千余盘全为他一个店一个店的淘换并精挑细选的成果,我以为,韩羽以前精选的"半橱书",其信息的包容量,已远远不及现在的"两千盘"了。
    韩羽的晚餐喜欢吃小吃,更喜欢看着别人吃(吃得越香他越开心过瘾),越是犄角旮旯穷乡僻壤的鸡毛小店,只要味道纯正干净卫生他都喜欢,什么二姑包子,灌汤包,驴肉火烧,肥肠罩饼,中和轩饺子等等,比如说,干锅烙白饼,还要看不到油,追求的是那份纯粹的麦香,不太容易吧。这些都是普通百姓喜欢的吧,听说在北京怀一曾陪他连吃三天肥肠罩火烧,直吃得武怀一流出了鼻血,可见韩羽口味的独特了吧。我曾和韩老爷子吃过几次小饭铺,说来也真怪,凡是我们吃过的饭铺,都陆续关张了。我们纳闷,莫非我们成了‘丧门星’?怎么吃那家,那家关张呢?八成是我们喜欢的口味,大多数人不喜欢。幸好,韩夫人还掌握着数味当家口味菜,每每能让先生大快朵颐。
    今天的晚餐是应邀到书画大家季酉辰(北鱼)家附近吃白洋淀杂鱼。韩羽先生喜欢白洋淀炖杂鱼的味,更喜欢的是北鱼先生自带的老家特产酒——"泥坑",因而,招画家崔海,文士周英来同饮。
    杂鱼一大盘,白虾一大碗皆为河鲜,另加农家土菜六样,四五人环坐一室,喝酒侃文话桑麻,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韩羽每外出,只要是投缘的好朋友相聚,必要求大家轮流讲故事,他自己讲起鬼故事来甚至可以通宵达旦,京城于水撰文说他是鬼故事爷,真是恰如其分。说起鬼故事,韩羽说,“光是可怕就觉得不过瘾了,更希望从可怕里看出点别的,比如说,从‘鬼’里看到‘人’。”
    他又说,“我看过的最妙的讲鬼故事的光盘,当属日本的一个叫《太平间》的片子,大意是,一个男医护人员正在太平间值班,这时,从病房里推来一具尸体,他掀开白布单一看,死者是个孩子,紧接着,又从外面冲进来一个妇女,扑向孩子,哭喊着说:‘跟妈妈回家去。’,医护人员告诉她说:‘孩子已经死了。’,她说‘我不信,他没有死。’,仍扑上去,痛哭。她一回头,医护人员看到的是:她从眼里流出的不是泪,是血。他正惊愕间,从外边又推进来一具尸体,那妇女倏地不见了,医护人员掀开白布单一瞧,正是那位妇女。接着,是刚进来的女护士告诉这位值班人员:母子二人同时出了车祸,都不治身亡。于是,观众明白了,这母亲在弥留之际,所牵挂的仍是孩子。一缕灵魂出窍,追到太平间来了。表现母爱竟是如此的拍法闻所未闻,它的妙处在于始而使人疑,又使人疑而悟之。”
    吃饭时,我们还谈到当今书法的问题,韩羽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他说:
    “前几年,一位我很赞佩的书法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我们俩正在一起,旁边有个老先生和一个小孩子(可能是祖孙),老先生看着看着,忽地弯腰指着墙上的书法作品说:‘你要是也写成这样的字,看我打死你不!’这老先生可谓忧心忡忡的了,要打死人,动真格的了。老天爷,在审美领域里也有着如此激烈的争夺战,真是不共戴天了。不问可知,老先生自有他的审美标准,我猜测老先生心目中的书法样板当是人人都熟悉,人人都那样写的既定模式的字样。这就是‘流行书风’面对的现实。”
    “晃补之说过,‘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所独得。’这就是说书法离不开两个字,即法与人。法及行笔结体之规律。‘人’即‘我’。书法中有‘法’有‘我’的‘独得’才有妙,有‘法’无‘我’,则无妙可言。”
    “可是,这两个字在书家的实践中往往出现分歧。规矩可得其法,不可得其妙,这么认识的结果就是‘我’重要于‘法’。舍规矩则无可求妙,这么认识的结果就是‘法’重要于‘我’。我倾向于前一种认识,应是‘我’为主,‘法’为辅。借《文心雕龙》书中语,就是‘铅黛所以饰容,而盼睛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
    “‘流行书风’展中的众多书作,虽然神貌各异,但有一共同趋向,就是重视‘法’,不止于‘法’,孜孜以求书中有‘我’。于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起来。但有一点无可置疑,就是给书坛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
    甫一讲完,大家并异口同声说:对!干一个。
    说‘鬼’侃‘书法’,谈笑间,三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顿杂鱼,吃得好不惬意!
   
    每天晚上韩羽的主要精力是看书,看光盘。并尽量同类题材比较着看,中外比,新旧比,比出高下真伪来,比出好处识见来,斗室之内可以过去未来古今中外上下翻飞,好不快哉。
    看光盘,韩羽尤其喜欢昆曲,被誉为三大经典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他应有尽有,光是《牡丹亭》就有华文漪,张继青,梅兰芳,言慧珠,青春版,新秀版等等。
    今天,看的是《长生殿》中“絮阁”一折。
    看完后,当我还沉浸在优美的曲调中的时候,韩羽说,“你看这结尾,妙吧!”我说,愿闻其详。
    韩羽说:“你看这结尾处,最后两句唱词是:
    唐明皇:度芙蓉帐暖今霄。
    杨贵妃:重把那定情时心事表。”
    “一天乌云散尽,雨过天晴,戏已园满收场,应画一句号了。《长生殿传奇》写道:‘生(唐明皇)携旦(杨贵妃)并下。’”
   “ 顾铁华,张继青两位饰演者复又轻轻着上一笔,道出了如下几个字:
    唐明皇:妃子来哟。
    杨贵妃:(作违拗状)嗳!
    唐明皇:(不悦)嗯?
    杨贵妃:(赶忙地)是。”
    韩羽先生说,这七个字,极具画龙点睛之妙。
    韩羽继续解释说:“‘妃子来哟’,杨娘娘听了本应心花怒放,何以出此‘嗳’字?这是杨娘娘得意忘形,想再浇上一把火,施展出热恋中女人惯有的狡狯,撒娇使性起来了。岂料过犹不及(老天爷,这可是‘忤旨’了),唐明皇一声‘嗯’,她马上警觉到有些造次,又赶忙服服帖帖地应了个‘是’。杨娘娘急转弯得煞是好玩。”
    “杨娘娘的一‘嗳’一‘是’,是在《长生殿传奇》基础上的再创造,既点出了她眼中的唐明皇;也点出了唐明皇眼中的她,使人不能不思量‘春从春游夜专夜’的卿卿我我间权力的法码到底有多重。”
    戏唱得好看。最后,韩羽用宋人翁卷的两句诗概括了今天的看碟活动: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我看同样画龙点睛,妙!
    戏尽人散,睡觉。韩羽梦中是否与钟进士的部下打架,难说。明天再说。
                                                       (原载于《书法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1:55 , Processed in 0.0821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