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涂鸦文化:打开城市的B面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17:3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涂鸦文化:打开城市的B面
文/都市放牛
    有一种很流行的权威说法,涂鸦艺术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费城,和嘻哈音乐一样属于西方街头文化,并跟风宣扬涂鸦文化(Graffiti)与朋克精神的一致性。其实崇洋的人有所不知,如果较起真来,这样的说法,肯定会令吾国许多爱好题写“XX到此一游”的祖先们拍棺而起。
    三年前我去宁夏采风,沿贺兰山东麓石嘴山一路行去,古代先民们留下的岩画比比皆是,猎人骑马格斗,男女欢爱交媾,各种图案惟妙惟肖,这才是真正兴之所至的涂鸦作品。千年之前,唐人卢仝就有“忽来案头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的诗句,也将涂鸦的境界提升到艺术层次。估计那年春天,美国涂鸦艺术的代表人物巴斯奎尔特连蝌蚪还不是。
    涂鸦文化在中国算得上历史悠久,基本归纳起来有三大门派笑傲江湖。一种是蹲客派,所谓的厕所文化可见一斑;第二种是游客派,“XX到此一游”风靡各大旅游景点;第三种是骚客派,这是文人附庸风雅的杰作,比如陆游同学在沈园的墙壁上题写的《钗头凤》,就是此派的传世作品。三大门派都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与杰作,至今仍令吾辈唏嘘与神往。
    说来惭愧,涂鸦文化对我的启蒙教育,居然定格在厕所文化的猥琐记忆中。七岁那年,我蹲在学校的厕所里锻炼吐纳神功,突然发现石灰粉刷的雪白墙壁上,有一幅前辈蹲客留下的铅笔画,画面上是我那个年龄仅仅能够识别男女性别的器官,旁边还配备了一首打油诗,内容下流却琅琅上口。一时间,我觉得画面俯仰有姿,诗意独出机抒。那个下午,一个懵懂的少年以超乎寻常的求知欲,蹲在充满异味的地方久久不肯离去,直到暮色降临,那个提起裤子的少年,一个踉跄差点跌倒,才惊觉腿脚已经酸麻到举步维艰。
    很多年后,我在南京开了个酒吧,钻进当时地下乐队出没的五台山防空洞,在一个鼓手的练鼓房里,看见墙壁上涂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图案和文字,远处偶尔传来歌手声嘶力竭的一两声嚎叫,竟然让我的灵魂有一刹那的出窍。回去后我在酒吧进门处建了一道签名墙,很多酒客在墙上随意涂鸦,图案共文字一色,激情与失意齐飞。我自己也在墙上非常自恋地题写了一句“想我,就请你一丝不挂”,一时在西祠网站上广为流传。
    西方人对涂鸦文化的贡献,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一个名叫福莱迪(Freddie)的人把一批涂鸦画家组织起来,到位于纽约下城的俱乐部里进行推销,让涂鸦奠定了艺术上的地位,成为城市静态的视觉代表。特别是1989年的一次电视实况转播,让许多人第一次欣赏了柏林墙上的涂鸦杰作。中国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有颇具规模的涂鸦墙。有天我在南京新街口莱迪地下商场,路过一道超长的涂鸦墙,上面除了一些行人随意涂鸦的作品外,还有一部分专业美院师生和画家的涂鸦作品,突如其来的震撼体验令我久久驻足。
    我突然意识到,涂鸦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城市的另类面部表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蔓延,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情绪密码,你可以认为它是城市的胎记,也可以认为它是城市的刺青,你可以不知道它在表达什么,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艺术张力的存在,并通过血脉直抵你的内心。躁动、不安、无聊、戏谑、激情,甚至是叛逆,都在打开着一个城市的B面,附和着尖锐的口哨、太阳下飞旋的滑板少年,构成一幅充满旺盛生命力的青春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22:41 , Processed in 0.08428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